第一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规划及政策设计(定)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规划及政策设计
刘 涛
摘要:以往的传统农村社区建设多自发的、农民自建的社区,这种社区越来越不适应农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必须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以适应乡村发展的需要。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以农民为主体,由政府、市场、民间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组织、管理和服务的综合性、规划性的社区。功能上,农民组织化程度、基层政府的服务能力、社区资源整合程度都得以提高,保证农民增收的实现;政策设计上,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强调政府规划、农民参与式建设。关键词: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功能规划;政策设计
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提升和改善,自2006年10月中央提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以来,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在全国逐步推开。2007年开始,国家民政部先后在全国确定了304个县市区作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活动,以探索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河南省也积极回应国家推进农村社会发展的政策,三年多来,河南新乡、洛阳等地都在大规模的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村社区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了不少探索,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实践模式,积累了不少经验,呈现出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的特征。从调查来看,不同地区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其中农村社区如何规划?农村社区的治理能力如何增强?农村社区的功能如何发挥?等等,都是实际部门普遍反映的问题。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当前农村基层社会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体制的重大改革和建设工程,需要明确其建设的方式、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等。当前各地市农村社区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实践和政策问题,它也涉及到对社区功能及其政策设计的认定问题,但是从目前各地的实践状态来看,农村社区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尤其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宏大背景下,设及土地使用、人口转移、资金筹集等各种技术性问题,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风险。为此,课题通过对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验和实践的考察,提出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社区的模式,城乡统筹是“城”和“乡”的互动发展,乡村规划应充分考虑城乡统筹的社会大背景,在分析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与政策设计内涵进行讨论,对如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提出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解读
新型农村社区是本文试图超越简单的或“标准的”个案、模式视角,而以整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为着眼点,对其当前与未来发展的若干定位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去把握一般事实和探寻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尝试性提出的社区建设模式框架。新型农村社区是针对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和模式创新问题而提出的概念,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以农民为主体,由政府、市场、民间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组织、管理和服务的综合性、规划性的社区。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地域上,应该根据地域的自然特征、生产结构、经济社会条件等因地制宜,采取适合本地的规划型社区;内涵上,应该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社区。功能上,农民组织化程度、基层政府的服务能力、社区资源整合程度都得以提高,保证农民增收的实现;政策设计上,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强调政府规划、农民参与式建设。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的调查,我们认为“新型”农村社区,是一项涉及经济、环境、生态、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系统建设模式,突破了过去一些建设模式的思维框框,我们可以作出判断:“新型”社区模式创新的方向正确,将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推进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新型农村社区仍在初期发展阶段,还难以对其进行完整系统的解读,但是可以明确的是,随着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新型”社区的定义和描述也会逐渐深刻、丰富和完善。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河南各地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风俗习惯等不尽相同,以及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差距,农村社区建设不可能有统一的适用于所有村庄的模式,也就是说农村社区建设在应然与实然层面上都是多元性的现实,同时要注意对特色村、特色建筑、特色“风水”、特色文化、特色习俗等要加强保护。
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较为突出,这意味着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较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农村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资源匮乏的问题凸显;农民在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之后,对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关键性、全局性战略举措。在城镇化建设中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积极稳妥推进迁村并点,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要求,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他们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推动河南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路径
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是通过生活空间集中,政府可以更加有效的转移各种用于村庄公共事业发展的资金,保证资金在人口集聚区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样不仅化解了资金投入时存在的风险,而且能够节约建设成本;二是可以为整合城乡资源搭建平台,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提供机会,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反应诉求开辟渠道。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向社区延伸,公共服务向社区覆盖,现代文明向社区辐射,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成果,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三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各种资源的输入,提高广大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通过有效地推行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通过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居民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抚、病有所医、困有所帮,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真正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二)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式 可以完善社区功能,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吸收农村分散的资源和人才,发挥农村精英在村庄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村庄民主建设,更好的服务于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是完善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载体。开展城乡社区建设,可以健全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增强社区组织的服务功能,提升社区组织的管理水平,为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居民自治找到新的突破口。农村社区建设搞得越好,就越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受益就越多,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
(三)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切入点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在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卢展工指出:中原经济区要走的是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强调做好“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不能就农村而农村,必须认真研究解决“三化”协调发展的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在不能快速把农民完全推向城市的条件下,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种就地集聚发展的方式来带动农村的发展。人口的集中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可以通过各种项目带动工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稳定而由保障的工作,同时又可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链条,最终实现三化协条发展的目标。
三、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规划问题
通过对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发现,改建后的社区有的进行了“村改居”,有的社区仍然是以村委会为基本的建制单位,更为突显社区的服务性,但是在具体的操作环节存在很多问题。如农民的流动性强,生产合作能力略显不足,土地分散经营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由于社区人员增多,基层组织虽强化了服务能力,但是在村庄资源整合的方面存在问题。由此,我们认为新型农村社区不仅是一种“合村并居”的简单行为,也不仅是被动的为城市化过渡的中间环节,而应是以农民的主体感建设为基础的高福利的规划型社区。
(一)社区成员的集体化合作得以实现
新型农村社区是一个比较大的集体组织,社区内的农民可以按照市场需求结成一种“契约”,比如以合作社的形式或协会的形式维护集体的利益。社区内的生产要素和社区外的生产要素也可以形成一种互动联合。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以及社区成员的集体化合作也不同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行政干预下的人民公社集体化,完全是由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和自愿的联合。[1]这种结合具有一种不固定和不稳定的特征,如何处理好社员之间的权、责、利问题,克服合作过程中的“搭便车”问题至关重要。由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定要注重村庄文化社会基础的建设,比如说成老年人协会等,让老年人重新树立社区中的地位,让村庄舆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抵制搭便车的行为发生。
(二)社区资源的整合与农民的增收充分实现 自分田到户后村庄的去集体化现象明显,尤其是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得合作生产的意识基本不复存在,例如在水利设施建设上,由于缺少约束农民搭便车行为的机制,大型水利基本荒废,取而代之的是农民个体的打井行为,农民不惜投入上万元打井也不愿意低成本的合作用水[2]。土地的细碎化也使农业生产的便利度降低,甚至出现土地抛荒现象。城乡之间经济发展速度的导致农村的落后和农民的贫困农村较为明显,而农民的分散使得农村发展更为缓慢,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入,个体农民在市场体系中无力与其他阶层进行公平竞争,随时有被市场击垮得风险。新型农村社区需要通过整合村庄的分散资源,突破以往农村社会建设滞后的瓶颈,不断改善社区内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福利等状况,逐步实现人口、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在社区内部的重新合理配置,促进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三)基层治理与公共服务能力得以完善的实现
取消农业税后,由于缺少了发展公共事业的资金,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弱化,如一事一议等向农民收钱的政策很难展开,村干部基本没有统筹能力。在很多村庄内我们看到的是干部与村民关系的日益松弛,公共品供给的缺失日益严重,农民生产与生活的便利度降低。在这种社区环境中,出现的是土地的抛荒、村干部的离村化现象[3]。我们必须从建设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角度规划农村社区的规模和布局,科学划定社区的边界。首先,农村社区的规划及布局要根据农村社会的组织与治理的需要来确定。必须考虑农村社区的设置是否有助于对乡村社会的有序和有效管理,是否有助于将农民群众有效的组织起来,是否有利于农民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其次,农村社区的规划及布局要根据农民群众的公共需求来确定。主要是看农村社区的设置是否有助于向农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是否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公共需求,是否有助于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与效率;最后,农村社区的规划及布局也要根据农民群众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利益关系及社会认同来确定,能否得到农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因此,强调按“地域相近、习俗相似、产业趋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以及“要按照便于管理、有利于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利用”等原则来设置农村社区,是必要的和合理的。
(四)文化事业与和谐乡村建设成为村民的自觉认知
顺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农村社区必然不同于以往旧式社区的封闭和保守。社区由原来的人情社会逐步向规则社会转化。人们那种乡土意识和观念也会逐渐淡化。所以,新型社区的文化已非原来的乡土文化,而是趋近于一种“市民社会”的文化。文化作为维系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成为社区建设的核心,在社区建设中必须实现文化模式的转型,实现社区文化的重建。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塑造现代生活共同体,而现代生活共同体更体现出民主的精神。因此,在社区建设中要努力培育现代民主文化,终通过力量强大的民主文化机制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社区共同体。各种公共活动与公共仪式对民主文化的培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不断发掘公共活动和公共仪式的价值,通过经常性地组织广大农民参与公共活动和公共仪式,在参与及相互交往中培育广大农民的民主文化价值,形成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4]。新社区的建设,包括迁村并点、区划调整等都不可避免产生文化的碰撞和冲突。社区建设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寻找各种途径和方法,建立一种新的文化格局,达到文化的融合,促进社区文明的发展,并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社区文化。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重建新型的社区人际关系,以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四、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的具体政策设计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方面应当特别重视农村人力资本投入,通过不同层次的参与、培训、交流、磋商等方式,培养农民勤勉、自助和合作的精神,在提高农民个人素质的基础上加强社区能力建设。另一方面要从政策上鼓励并支持农村社区自治的探索和创新,强化农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特别是要支持各种类型的农村社区组织发展,以此为基础重构运行效率更高、管理成本更低的新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为新农村建设奠定更坚实的制度基础。
(一)通过基层党委的领导实现社区组织的重构 坚持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发改、民政等主管部门总体指导,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村民理事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保障。把农村中的“五老”协会、计生协会、产业协会以及乡镇敬老院、社区卫生医疗所、幼儿园、个体商店等组织和单位中有文化、有专长、有能力人员,纳入村民理事会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形成了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同时,积极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活动,促进农村社区建设。通过组建社区互动救助站,开展扶贫济困、帮扶结对服务,志愿者助残等服务活动。通过创办社区活动中心、文化长廊、图书室,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在完善和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导向作用的同时,要大力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社区居民委员会是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自治组织,必须按照法律规范充分的发挥其在政府和居民之间联系的纽带作用。
(二)推动社区文化的融合,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
首先,坚持三级联动,搭建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载体。加快县、乡基层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在政策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兴办文化实体,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级联动的文化组织建设;其次,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构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借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契机,在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使农村的人力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农村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中心的宣传教育,培养农民的政治与民主意识、培养具有时代气息和现代民主精神的文化环境,农村政治发展才能获得健康心理的社会依托和长久的文化支持。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要培育先进的农村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对一些农村的仪式、风俗、习惯、信仰给予尊重和扶持,让传统优秀文化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并发挥新的贡献和作用。
(三)调动农民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第一,坚持赋权于社区和还权于农民的基本理念。尽管地方政府需要在调整利益、改革体制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但从根本上看,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农民自己的家园,因此必须以农民为本,以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的现实需要。应当构建农民自主参与的内在机制,让农民有充分的话语权。赋权的核心是为农村社区成员提供最基本的参与和决策权力,特别是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实施、管理等全过程的自主参与度。
第二,运用参与式方法制定社区发展规划。社区发展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应该坚持运用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参与式方法。在对社区资源评估的基础上,由农民、项目人员和外部专家共同参与讨论并提出社区发展项目的过程。它强调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当地社区农民参与规划活动的全过程,包括重新认识他们的居住环境和资源禀赋,识别制约社区发展的因素,寻找发展机遇,以及充分参与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决策。
(四)以社区为单元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严重失衡不仅造成了城乡居民权利的不对等,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村基层社区组织向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而以社区为单位配置政府公共服务,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一是要制定市县两级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的具体政策,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经费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经费纳入两级财政预算,确保市县两级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的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速度。二是要制定和完善支持新型农村社会区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如对社区中心建设用地的审批及有关规费减免的政策,对经营社区服务项目在税费方面优惠或减免的政策,对参与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准入审批方面政策许可。同时,省市有关部门当前急需改进扶持方式。“分散投资形不成拳头”,这是我们过去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中遇到的困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体系,公共资源分配上要改零散为集中,以社区为单位进行重点扶持。同时要改单项为综合,针对新型农村社区应具有的功能,统筹项目规划,做到教育、卫生、培训、养老、人居环境、文化娱乐等各类事业全面发展。
(五)转变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培植支撑现代农村社区的经济基础 新型农村社区仍然不能避免的是大多数农村仍保留有包括集体土地及集体资产在内的集体资源,集中建社区后必然会涉及到这类集体资源的处置问题。首先,要转变农村土地的流转方式。现行土地制度在土地使用权流转方面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机制,固化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迁移,降低了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成效。因此,必须通过立法尽快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和有效配置。另一方面,对有集体资源的农村可对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将集体土地、企业、财产折合成股,一部分作为集体股,把其中的股权收益作为社区自治正常运转和社区公益、福利等事业发展的资金;另一部分作为个人股,实行按股分红。农村股份合作制运用股权制的产权制度原则一方面有效地保护了农村居民的利益,使他们可以放心迁居城镇和“农转非”;另一方面实现了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对于农民入股承包经营土地的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有利于推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们更要大力发展农协等组织,发挥好社会资本的作用,提升农民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能力,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五、小结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大多数农村在二元体制的历史影响下,大部分的农村社区都处在相对的贫困落后状态,经济欠发达、村民收入水平低、生活服务设施落后、社会保障匮乏是真实的社区状态,若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来解决问题不现实也不合理,唯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挖掘农村内在的发展潜力,才能为农村社会去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而开发农村的内在能力,就需要重新规划农村的发展方向,整合相对混乱的社会结构,新型农村建设是正确的选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基础上,突出政府的引导、服务功能,根据社会、农民实际,解决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以农民为核心,以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为目的,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的基本指导思想,并最终建设出富于地域、乡土、文化特色的配套完善、设施齐全、管理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社区。
(作者单位:郑州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参考文献:
[1]毕文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初探 [EB/OL].中思网,http://economy.sinoth.com/Doc/article/2009/1/10/server/1000032084.htm。
[2]刘涛、王思又:《一事一议与农田水利建设》[J].水利发展研究,2010(9):45。[3]刘燕舞:村干部离村现象值得警》[J].半月谈,2010(10):35。
[4]李增元:农村社区建设:治理转型与共同体建设 [J].东南学术,2010(3):31。
第二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设计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设计
—湘乡市月山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改善民生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群众自愿的原则,统筹考虑农村居民生活、居住、生产、服务等要素,来进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通过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为农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一.、镇区现状概况 月山镇位于湘乡市腹地,褒忠山脚下,北界白田镇、金薮乡,西邻翻江镇,东接育段乡,南接潭市镇。镇机关设站办所 22 个,月山镇下辖 58 个行政村,2 个居委会,676 个村民小组,19048 户,总人口 69880 人,其中农业人口 64886 人。全镇区域面积 146.5平方公里,总耕地 51383 亩,其中水田 47913 亩,旱地 3470 亩。是湘乡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乡镇。2007 年共有工业企业 209 个,工业总产值 16087 万元,农业总产傎 11662 万元,财政总收入 1066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065 元。本镇交通便利,省道 311 线贯穿全镇,县道公路有月白线、石双线、月潭线等与各乡镇连接,在建县道:金中线。乡公路村村相通;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我镇抓住省级重点建设镇这一契机,加大了小城镇建设规模,全镇有中心居民村五个,城镇经商户 820 户。
全镇基础设施步伐加快:全镇中小学校 18 所,在职教工 410 多人; 2007 年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100%,小学升学率达 100% ;乡镇卫生院 1 个,加快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投资 50 万元对镇中心卫生院进行了改造,加大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力度,2007 全镇参合人数达 54860 人,农户参合率达 87.5% ;镇区建设有电视差转台覆盖全镇;有线电视于 1998 年开通,已入村 42 个,开通 1600 多户;程控电话装机 8450 户,实现了组组通电话;移动电话增塔 2 个,移动电话 8000 多台; 58 个村建立了移动通讯代办点;全镇共有中型水库 2 个,小型水库 20 多个。
重视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促农民增收。确保农户的粮食直补款和良种补贴款及时到位,全镇农作物播种总面积 153770 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00180 亩,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全镇优质稻面积达 92%,抛秧技术推广面积 95% 以上;机耕面积达 4700 多亩,机收面积达 60%。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 29200 人,年劳务收入达 2.6 亿元。
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现项目建设资金 2290 万元,招商引资 500 万元,先后加强了对乡村道路硬化,镇区下水道建设,电力改造,石柱商贸大楼等项目建设。完成了洪海机砖厂 110 万元;恒盛超市 125 万元;洪海米业有限公司 145 万元等招商引资项目。
党委政府正加大基础设施力度,力争在近几年内把月山镇建成经济强镇,工业重镇,商品流通旺镇。
二、社区规划的理念、目标,思路和方法
1、规划理念及规划目标
结合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据建设“月山镇建成经济强镇,工业重镇,商品流通旺镇”为目标,遵循生态环境和谐生活,打造“一核三轴、三区两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按照“以人为本”,以科技、教育为引领,以新型工业、现代物流和农业为依托,融商贸、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多元复合型生态宜居城镇。
2、规划的思路和方法
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资源整合,方便农民群众的原则”,充分考虑地域特征,农民认同感和村民生活习惯等因素,对生态环境、村庄的安全防灾(如防洪、防水、防震、防地质灾害等)、历史文化建筑等重点做好保护。
因地制宜,重视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促农民增收。确保农户的粮食直补款和良种补贴款及时到位,全镇农作物播种总面积 153770 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00180 亩,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全镇优质稻面积达 92%,抛秧技术推广面积 95% 以上;机耕面积达 4700 多亩,机收面积达 60%。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 29200 人,年劳务收入达 2.6 亿元。
做好工交及招商引资工作进行项目建设:全面开展“工业大招商”,进行“保增长、强服务”工程工作督查并召开讲评会。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现项目建设资金 2 290 万元,招商引资 500 万元,先后加强了对乡村道路硬化,镇区下水道建设,电力改造,石柱商贸大楼等项目建设。完成了洪海机砖厂 110 万元;恒盛超市 125 万元;洪海米业有限公司 145 万元等招商引资项目。
借鉴示范市里确定的1+X模式,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将新一轮村庄规划、村庄整治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规划、农村消防规划、社区服务区详细规划融为一体,涵盖这几种规划的全部内容,并按照“高起点、广覆盖、严管理”的要求,明确生活区、工业区位置,确定柴草堆放处、垃圾收集点、农机具存放处,划定道路、管线位置,公园广场设置。服务区选址,能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好将社区办公、服务场所放在该处,即节约,又省劲,加快推进社区建设进度。
规划成果积极向社会公布,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此基础上,市城乡统筹规划一体委员会牵头组织专家评审,将评审意见反馈给规划设计单位,待规划设计单位修改完善后,按要求报市城乡统筹规划一体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再报市政府批复,从而切实维护好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确保农村社区规划得到有效实施。
三、社区规划设计内容
对农村社区规划成果完善两套方案:规划设计方案和建筑设计方案。
做好工交及招商引资工作: “工业大招商”,进行“保增长、强服务”工程工作督查并召开讲评会。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和赴沿海地区定点招商的工作力度,再掀招商引资新高潮。启动湘韶线进城段、320国道改道线、易湘线3条干线公路的建设,进行招投标并展开征地拆迁工作;举行水府庙景观大道和潭市连接线开工仪式。
做好城建环保及国土工作:开展非法采砂专项整治活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建立环保责任制度,加强环保执法。
做好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及社会稳定工作: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社会稳定。组织了国庆安全生产大检查,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燃气、消防、特种设备、建筑施工、水上交通、工业企业、旅游等11个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整改。做好“两打一整治”专项工作。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55起,刑事拘留67人,摧毁涉黑涉恶、“两抢一盗”犯罪团伙9个,批捕、直诉46人,查处各类治安行政案件164起,治安拘留75人。其中,打击涉黑涉恶方面,成功打掉了以刘某为首的黑恶势力团伙,成功侦破了一个恶势力团伙;打击“两抢一盗”方面,破获案件13起;整治赌博违法犯罪方面,查处案件44起,打击处理128人,取缔农村“转转麻将”等聚众赌博场所527处,取缔城区10家非法经营宾馆旅馆。研究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已拟订《湘乡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试行办法》和《湘乡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方案》(讨论稿)。在职介服务中心设立被征地农民职业介绍窗口;针对工业园内的被征地农民进行了政策宣传,组织其自主选择和申报职业技能培训项目;针对励志论坛项目涉及的被征地农民所需预留社会保障资金进行了初步测算;
农业及社会事业工作:全面规划秋冬水利建设项目,山塘、清田、白田、石溪、龙洞试点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统筹考虑。水库开工29座,竣工1座;山塘开工266口,竣工79口;渠道防渗开工13.5公里,竣工8公里。白固和1.5公里渠道清田镇白田村落实7口大山塘防渗加固和1座水坝整修改造,月山镇石溪村落实20口大山塘防渗加於扫障,龙洞镇4座水库均已动工,1座竣工。、全面组织移民后扶项
目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移民后扶工程至目前共完成交通项目152处,水利项目31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处,计划项目已全面启动,部分项目已完工进入验收结算阶段;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进行招投标。、启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
做好教育卫生旅游工作:做好“大东山”旅游区和水府旅游区申报4A级景区以及水府旅游区申报省级休闲旅游度假试验园区工作。邀请中科院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组召开了“大东山”旅游区规划座谈会;召开“大东山”旅游区创4A级景区现场办公会。水府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申报省级休闲度假试验园区,已完成创建方案和申报方案。此外,对全市导游服务人员、餐饮服务人员组织了第二期培训;开展了旅游宾馆饭店普查;成功举办了湘潭市首届生态休闲旅游节启动仪式。推介湘乡旅游,整顿规范旅游秩序,做好“十一”黄金周工作。“大东山”旅游区、水府旅游区和云门寺在“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9.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80万元。
调研该年“新农合”实施情况,明确完善好来年“新农合”实施方案。
进行工业集聚,融合向心发展,规划为一个发展片。充分考虑循环产业园的建设,协同发展,规划为一个发展片区。新型农村社区也和镇区一样,完成12图一书,其深度要符合《城市规划办法要求》。全镇中小学校 18 所,在职教工 410 多人; 2007 年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100%,小学升学率达 100% ;乡镇卫生院 1 个,加快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投资 50 万元对镇中心卫生院进行了改造,加大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力度,2007 全镇参合人数达 54860 人,农户参合率达 87.5% ;镇区建设有电视差转台覆盖全镇;有线电视于 1998 年开通,已入村 42 个,开通 1600 多户;程控电话装机 8450 户,实现了组组通电话;移动电话增塔 2 个,移动电话 8000 多台; 58 个村建立了移动通讯代办点;全镇共有中型水库 2 个,小型水库 20 多个。配套的单体建筑,要依据规划内容,完善服务中心、商业、学校、幼儿园、居住等所有单体的平面、立面、侧面、剖面及效果图,并标明颜色和材料材质,方案不少于2套。
规划建设青山小区,以多层为主,适当安排低层居住区和高层居住区,建设成为生态型的绿色居住区,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协调统一,以褒忠山为“借景”,突出“阳光、空气、湖景、绿色”的生态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创造舒适、优美、卫生、安宁的、满足当地居民生活特点的环境。
社区内设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集服务、超市和金融为一体,配备“八室、四站、二栏、一超市”;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现项目建设资金 2290 万元,招商引资 500 万元,先后加强了对乡村道路硬化,镇区下水道建设,电力改造,石柱商贸大楼等项目建设。引资新建省级规范化中心幼儿园一处;整合临近地镇属幼儿园,中小学到镇区,实行寄宿制和双语教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新修道路,填补路面坑槽,安装路灯数余盏,形成交通道路网,并在主要路口按照减速带,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为使公路养护常态化,成立村村通工程养护队;设立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理想场所。
四、镇区建设实施预想效果
“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按照镇区规划建设后的村居,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村容整洁、路面硬化、饮水达标、厕所卫生、塘渠清洁、垃圾收集、住房适用、村风文明、管理民主、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农村。
第三篇:怎样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怎样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坚持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参照城市社区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充分考虑原有的村庄布局、产业基础、生态环境、交通条件、文化传承和耕地保护,充分尊重农民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民俗传统,着眼于促进人口、产业、生产要素聚集,按照“以县为主、乡镇协助、村为基础、市规划部门指导”的运行机制,制定体现城乡一体的新农村空间布局规划、体现现代文明的社区建设规划和体现物质、精神、政治、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建设规划。将全市3571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050个新型农村社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批推进,首先将县城和重点镇规划区周边、干线公路两侧、产业集聚区附近等重点区域内920个行政村,在未来5-8年整合为369个新型农村社区率先推进。并把城中村改造、异地搬迁扶贫和南水北调移民统筹安排,统一纳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社区选址充分考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耕作半径不超过3公里,并考虑农民的粮食、农机具存放,社区住宅均建有储藏室,部分社区还专门规划建设了粮食储藏室或农机具堆放点。对未启动建设的社区及被整合的村,将按照规划严格控制,不准新划宅基地建房;确需建房的,通过政策引导到城镇或启动建设的社区建房居住。社区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和分户条件的规定,对到社区建房或购房的村民身份进行审查,禁止城镇居民到社区建房、购房。同时,对新型农村社区宅基地标准、住宅建筑面积标准、住宅层高、住宅建筑密度与容积率都做了详细规定。
第四篇: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几点思考
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几点思考
农村社区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小城镇为中心,以自身为腹地,具有一定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口群体。传统的农村社区具有成员关系紧密、家族观念强,规模小、人口分散,生产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文化习俗和行为规范同质性较强,社会流动缓慢等特征。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大潮撞击着千百年来形成的以血缘为纽带、小农经济为根基的社会关系,传统的封闭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田园农耕式村落社区的结构开始分化,流动性和异质性逐渐增强,家庭小型化、生活多样化、文化多元化日益显现。
一、我市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现状
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连续多年以中央1号文件出台扶农、惠农政策,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江苏省委、省政府要求从经济、产业、土地、社会、地域文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多角度思考和入手,规划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提出要“规划引导村庄适度集聚,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我市积极探索实践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于2005年编制完成了《农村村民集聚点布局规划》,全市347个行政村,按800人左右为一个集聚点,把原2941个自然庄台规划为789个社区。近几年,随着园区和小城镇建设的推进,部分散、乱、小、弱的自然庄台得到撤并。目前,已纳入城镇或园区建设的村庄共63个,占规划村庄的7.9%;即将纳入城镇或园区近期建设的村庄共44个,占规划村庄的5.6%;具有发展潜力的村庄或产业特色村共49个,占规划村庄的6.2%;各乡镇、园区正在探索出一条向城乡一体化过渡的新路子。
1、工业推进型。2008年12月,市委、市政府调整完善“一区四园”体制机制,虹桥工业园区先后完成了园区概念性规划、虹桥新城用地布局规划、虹桥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新兴产业片区一期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工作,拟定了“一个中心、两条轴线、三个片区、四大板块”的发展格局。2009年以来,虹桥工业园区共拆迁1145户、拆迁面积达29.3万平方米,征用流转土地318公顷,启动了沿江大道、六圩港路、兴园路、界河路、二桥港路、四通路、上同路等七条总长27.3公里的道路建设;引进香港凯旭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惠天然投资有限公司和南通五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打包开发虹桥新城,完成了幸福安置小区,启动了虹桥新城农民集中居住房建设。园区管委会将农民安置区建设分为三类:一类社区直接进新城开发建设;二类社区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并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在新城安置建设;三类社区原则上允许农民在宅基地原地翻建。三个类型的社区按照工业项目建设时序来展开拆迁、安置、建设、规划等工作,新型农村社区已呈现出基本的雏形。
2、城建拉动型。2009年,市委、市政府从战略高度把黄桥确定为“小城市”和“副中心”来建设和打造,使其成为苏中地区的工贸强镇、文化名镇、旅游重镇,成为“人文、生态、宜居、精致”的苏中新城。目前,全镇已建成两个农民安置区和七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安置区和集中居住区均按照城市居住区的设计标准,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形成了新型农村社区。
3、村企共建型。2006年,姚王镇桑木村大胆尝试农民集中居住,在首期确定的380亩土地上,实行村企共建的运作方式,按照高、中、普三个档次滚动建设700套农民公寓,已入住的200户村民,他们把老宅拆除后复垦还田,节约了土地资源,改善了居住条件。
4、整治出新型。曲霞镇印达村、古溪镇顾庄村、黄桥镇东顾村、张桥镇西桥村、根思乡井坔村等,在规划保留的村庄拆违建绿、造桥修路、整治管线、出新墙面,并在空闲地营造景观,既保留了原村庄的风貌,又展现了新农村社区的景象。
二、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原因
**农村社区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上仍存在薄弱环节:
1、思想认识缺位。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根深蒂固,城乡差别难以很快消除,所以城乡统筹发展不可一蹴而就。就领导层面、工作思路而言,存在“牵一发、动全身”的畏难情绪;从基层干部角度看,存在着被动等待思想;从村民角度看,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
2、基础设施脆弱。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各村虽有村庄建设规划,但在建设时,不按规划实施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在道路、桥梁建设、河道整治等方面随心所欲。个人建房有的先建后拆,有的先拆后建,也有的边建边拆,还有的只建不拆,无序建设影响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质量;还有不少村庄不注意保留并整治原有水系、植被,名木古树被砍倒,池塘水渠被填塞,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制约因素多元。一是居住习俗。部分村民受传统意识的影响,故土难离,特别是有老人的农户不愿离开世代居住的原址,集中居住的积极性不高。加之,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农民就近作业已成习惯。二是资金压力较大。集中居住点的建设工程量大,统一的住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环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三是面广量大。全市规划了近800个村庄集聚点(社区),城区以外15个乡镇,即使每个乡镇每年建设2个新型社区,需要25年才能完成。
三、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目标、原则、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经历了探索、实践和逐步推进的过程。
(一)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目标
为认真贯彻落实我市“三城四片五重点”战略,构建主城区、小城市、重点镇、新社区的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借鉴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理念,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1、规划合理、管理有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项目推进为抓手,坚持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整合要素,切实加大新社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力度,力求通过几年的努力,建设一批规模适度、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有序、服务便民、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的新型农村社区。
2、设施配套、服务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包括水、电、路、通讯、广电、垃圾污水处理等)、医疗卫生、综治警务、文化体育、社区教育等服务设施齐备,形成具有一定功能和规模的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条件较为便利。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社区居民自我服务、市场有偿服务全面发展,各项服务的体制、机制健全,服务功能较完善,能较好地满足农村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3、生态和谐、文明祥和。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农村居民形成合理的消费意识及良好的卫生习惯;能源利用合理,垃圾污水有效处理,环境整洁,绿化充足,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农村社区学习氛围浓厚,文化生活丰富、特色鲜明,群众知荣辱、爱家园,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形成科学、民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明礼诚信,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社会治安良好,群众安居乐业,家庭和睦幸福,人际关系和谐。
(二)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原则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不是对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要根据农村发展实际,顺应农民的客观需求,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型社区。
1、遵循有利于发展生产、方便生活、适度集聚、节约用地的原则,推进集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2、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兼顾当地民风习俗,对具有良好特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予以保留和保护。
3、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以整体生态观促使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融合,实现滚动式持续发展。
4、与原有村庄在社会网络、道路系统、空间形态等方面良好衔接,在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等方面有机协调。
5、住宅与居住环境符合现代生活需求,提高生活品位,营造舒适健康的整体住区环境。
6、规划与农村社区发展的阶段目标相适应,充分考虑分期、分批、分步实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三)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对策
1、制定目标量力而行,以循序渐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依托镇总体规划,兼顾超前性和可操作性,分阶段逐步实施。
近期,五年内可先行选择具备代表性和近期可操作性的村庄进行规划研究和建设探索,选择建筑质量较差的片区或者非农田用地进行相对集中地出新或新建,营造既集约又舒适的新型农村社区环境,部分有条件的农民进入社区居住,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全面推开作出示范。
中期,用6-10年逐步扩大建设,保留整治型庄台,从农村住宅建设延伸到完善道路系统、绿化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开生态环境、居住环境、服务环境整体框架。使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多数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积极有效地向城市集镇集聚,农村的保障制度更加完善。
远期,用10-20年推动农村社区基本成型,农村居民基本进入规划的居住区,且与之配套的社区系统相应完善,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一个有机体,具备自我维护、管理的能力。农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渐普及,农业将以规模经营为主,农村社区的管理制度也基本到位。
2、编制农村发展规划,以综合规划引领农村社区建设。产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新型农村社区空间规划要从区域范围着手分析其产业发展的前景,确定一批发展潜力大且符合农村社区实际的产业项目加以扶持引导。规划要按新型社区的标准要求进行编制,在综合性大规划的前提下,编制社区建设规划。在建设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到农民家庭自身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农村住宅较之城市住宅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开放性,住宅底层空间要开敞,要便于交往,住宅楼栋之间的互动空间要有生活气息,宅间绿地要表现出一种介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居住氛围,不能简单地用城市居住模式来代替,而要有所区别,特殊情况可设置独立产业用房,增加庭院生产功能等,以适应家庭产业发展的需要。
3、适应区域发展环境,以经济发展带动农村社区建设。要把社区自身经济发展方向与市域、省域乃至更大范围的经济发展方向协调一致,借助区域发展的力量实现腾飞。通过规划,协调好新型社区自身经济与市域经济的关系,整合社区区位、交通、资源、环境等优势条件,从宏观层面为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定位定性。一区四园周边的村庄、列入集镇区近期建设的村庄要顺应形势、乘势而上。各乡镇要因地制宜,研究分析村庄发展的现实条件,预测村庄宜农产业发展的前景,确定村庄发展的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作出多种可行性方案比较。同时,对村庄不适宜发展的产业,要提出限制性布局措施。
4、合理实施拆迁改造,以撤村并点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撤村并点,有利于较快地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虹桥、黄桥两镇在拆迁老村台、建设新社区时,本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原则,改善了居住环境,彻底解决了农村脏、乱、差问题,使农民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近几年列入园区、城镇建设范围内的村庄,要超前思考、科学规划,征询群众意见,力求拆一村,建一区。
5、注重乡村民俗特色,以一村一品展现农村社区面貌。新型农村社区既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有机融合,保护好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庄、民宅,又要注重延续地域原有的建筑文化特色及乡村特有的空间格局、民俗文化等。社区建设规划要尊重自然与景观环境,注重环境生态保护及景观塑造,就地取材,以最小的花费塑造出极具居住质量的聚居场所以及简洁质朴的建筑形象。同时,在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和功能设计、节能环保等方面,融合旧村庄的脉络延续和空间形态的自然转换。
6、构建三级社区网络,以重点突破促进整体推进。建议新型农村社区布局以“中心社区—一般社区—基层居民点”三级网络布局为宜。
中心社区:中心社区即以一个规模较大、区位和基础条件较好的自然村或者几个规模较小但村民居住较集中的自然村规划确定为服务功能强、带动作用大的中心社区,人口规模一般在3000人至5000人。人口规模要求在3000人以上,是因为一处居民点如果少于3000人,就难以“养活”稍具规模和档次的市场化服务项目,如超市、美容美发、餐饮娱乐等,未来的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开放的,会与城镇发生更多的联系;同时中心社区的人口规模也不宜过大,5000人以上会造成一种似城非城、似村非村的形态,这就违背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定位,新型农村社区本质上应是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聚居区。
一般社区:一般社区以规模较小且村民居住相对分散的自然村为对象。一般社区应当具备一定的集聚效应和吸纳能力,人口规模在1500人至3000人为宜。
基层居民点: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和旅游价值的古村落、古建筑、纪念性建筑和民居的,设立基层居民点加以保护;对于村庄位置较偏远分散,村域面积较大,现有人口较多,耕作半径较远,集并后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的,也可设立基层居民点。
中心社区—一般社区—基层居民点可作为全市一般性布局的要求,各乡镇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如对于综合功能较为齐全的村庄,可设立为区域内主导型社区,以区位条件为依托,规划建设成辐射能力较强,范围较大,集聚效益较高的新社区;对于以特色生态、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为支撑的村庄,可设立为生态田园型社区,以自然生态景观资源为依托,规划建设成具有景观风貌的新社区;对于以特色文化、旅游、服务产业为支撑的村庄,可设立为文化旅游型社区,以物质和非物质历史文化、古村落、古建筑、民俗风情建筑为依托,规划建设成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新社区。
第五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载体,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措施。为全面了解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县发改委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是:
一、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及成效
2008年,我县抢抓国家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机遇,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工作,将全县346个行政村科学合理规划为106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实施后可新增耕地5万多亩。在这项浩大的民生工程推进过程中,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社会参与、政策扶持、梯次推进的原则,先后启动建设了平阴镇前阮
二、山头、博士、东阿镇新合、孔村镇驻地、孝直镇丁屯、展洼等18个新型农村社区,截至2010年底,累计建设住房5788户、80.4万平方米,竣工入住789户、12.6万平方米,完成道路硬化6.6万平方米,绿化1.13万平方米。全县农民新型社区建设呈现出试点先行、统筹发展、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
(一)坚持科学规划,优化社区建设布局。我县历来高度重视规划先行,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引领快速发展。我县在社区建设中,坚持规划先行,先后编制完成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和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对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进行了科学安排。按照城乡一盘棋、城镇协调发展和各项规划高度衔接的思路,合理确定社区建设规模,科学规划空间布局,有效进行了合村并点。同时,本着“高起点、高层次”的原则,组织专家、村民代表对社区详规集中评审,确保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特色突出、风格多样。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县长任指挥的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及由县农办、国土、建设、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一事一议制度,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组织协调。出台了《关于农民新型社区试点建设协调会议纪要》,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县农办、国土、建设、民政、卫生、教体、水务等部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自扶持政策和具体落实目标。各镇(街道)也抽调人员成立了指挥部,形成了“党政推动、两委(村、居)主办、村民主体、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三)用足用活政策,切实加大扶持力度。一是用足用活土地政策。对列入“土地增减挂钩”进行新村建设的村庄,除安置地块外,由县政府统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统一对外调剂置换,对旧村址土地复垦新增耕地每亩补助10万元。同时,鼓励农村居民向乡镇驻地、县城集中,以户为单位全部迁出本村腾出宅基地的户,除享受本村货币补偿政策外,由村集体从扶持资金中给予1万元的异地安置费。二是整合资金集中投入。本着“资金来源不变、用途不变,整合集中使用”的原则,将上级出台的涉及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由县财政整合统筹运作,集中投入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三是规费减免政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除税收外,原则上一切规费全免。同时,县政府对镇(街道)、村(居)修建性详细规划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补助。
(四)创新建设模式,灵活推动社区建设。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建设模式,不断加快推进建设进程。一是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通过发展民营企业、工商
贸易、餐饮服务等行业,吸纳人口向镇驻地集中。孔村镇驻地中心社区,依托快速壮大的炭素产业和商贸服务业,规划占地517亩、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的社区,吸纳集聚周边村庄人口1万多人。二是与主导产业拓展提升相结合。依托特色品牌基地产业支撑,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孝直镇汇东片区依托无公害蔬菜基地,将21个村合并为3个新型农村社区,节约用地5300多亩。三是与重点项目和滩区迁建工程相结合。借助黄河滩区迁建工程,把沿黄13个滩区村、2500户,集中整合到7个社区。同时,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同步搞好基础设施、园林绿化、教育卫生、社区服务等配套建设,促进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五)突出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原则,广泛地听取群众的意见,扎实做好群众基础工作。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各单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民意,宜合则合、宜搬则搬、宜改则改、宜建则建,不搞一刀切、行政命令和大拆大建。坚持民事民决,社区建设什么样式的房子、由谁来建、什么时候建,农民群众自己说了算,真正把中央的惠民工程变成农民群众自觉自发的行动,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村并村、村并城、村并镇、村并企、旧村提升等多种模式。由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最大限度地尊重群众意愿,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取得了较大成效。
(六)坚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农村社区。在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挖掘地域特色,积极打造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新型农村社区。如玫瑰镇以构建“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富有活力”的新型城镇为目标,高标准建设,多元化投入,高效能管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社区建设,一个环境优美、适宜人居、展示形象、承接旅游、充满玫瑰特色的小城镇在县城西南的翠屏山下崛起。又如孝直镇以“孝为先、人为本、和为贵”的孝直文化为载体,打造了极具内涵的特色驻地社区。
三、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崭新课题,现在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第一,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一是财政政策捆绑、项目整合的扶持资金非常有限,难以弥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维持正常运转资金缺口。二是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民群众不很富裕,主要靠农民群众自身筹集解决困难很大。三是土地置换资金到位滞后,土地置换补助金须土地复垦验收合格后才能到位,而土地净收益补助则要等到土地招拍挂之后才能支付。同时,新型社区建设方缺乏主动筹资的精神,对县里社区建设投融资平台过度依赖,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群众积极性不高。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广大农户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活习惯,习惯于独门独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且生产生活成本相对于新型社区较低,再加上入住社区后生产设备存放的不方便,致使部分低收入群众对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不高。
第三,社区建设及配套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已建设的社区现状看,存在社区规划层次较低、样式较单
一、整体规模较小的问题,不利于将来社区发展,与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初衷有一定差距。在建社区把重点放在楼房建设上,水、电、路、气、医、学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重建轻管”,入住户服务管理的缺位影响了群众积极性。
四、加快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创新组织形式,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充实调整现有的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抽调相关单位业务骨干,组成一支业务熟、素质高、能力强的新型社区建设队伍,具体负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协调、政策拟定、措施落实、施工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强化联席会议、一事一议制度和社区建设进度周报制度,尽量减免各种规费,集中办理各种手续,简化办事程序。同时,进一步明确部门、镇(街道)、村(居)委会、农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具体责任,形成“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调配合、镇(街道)、村(居)积极运作、农民参与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搞好宣传发动,突破常规推动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简报等各种宣传载体,对社区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在规划建设、创新内容、建设标准、运作模式等方面,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对社区建设实施全程监督,让群众享受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因地制宜发动群众,“钱不够的不用慌,可帮你联系银行,也可攒攒钱再迁;想不通的不用慌,想通了再迁;意见不一致的不用慌,商议好再迁”。在宣传引导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速度。
(三)强化资金统筹,形成多元投入格局。明确以县为主的新型社区建设资金统筹主导地位,加大力度,整合扶持项目。充分利用土地整治投资公司这个平台,专门经营增减挂富余指标,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多种途径,争取社会资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财力支持,推进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将城乡土地增减挂钩、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多个部门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按照“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不改变投资管理渠道,在发改委、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下,借助土地投融资平台,严格按照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强化县级政府整合作用,集中投放,综合使用,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提高资金利用整体效益。
(四)狠抓质量安全,提升整体建设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必须自始至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运作、高质量建设。严把质量安全关。继续严把施工图审查、招标、监理、质监与安监等重要环节,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农村住房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作用,对在建工程进行安全、质量、手续、监理、节能方面的全面检查,切实搞好建筑质量监理和工程验收,确保社区建设质量安全。
(五)制定产业规划,促进农民就业。农户入住社区后,虽然生活开支有所增加,但相对完善的服务功能,可以使他们从繁重的家务和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一是制定产业规划,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集约种植、养殖。二是引导好各种农村协会组织在社区中的衔接,为农副产品的外销搭建好平台。三是有针对性地引进劳动密集型、适于松散管理、分散经营或生产的企业,为家庭妇女和居家留守人员经营生产提供更多机会,以增加他们的收入。
(六)加强社区管理,深入探索农村服务社区化的有效形式。推进农村服务社区化,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际、分类指导、科学谋划的原则,推进硬件建设再提高,软件建设上水平。进一步加强完善新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原有制度进行整合、完善、规范,并对成功的、符合自身实际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加以借鉴,构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社区服务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推进支部服务社会化、党员服务具体化,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切实以“富民、便民、亲民、安民”为目标,保障社区农民可以享受到像城市社区居民一样快捷高效、周到全面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