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学教案

时间:2019-05-14 07:4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学教案》。

第一篇: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学教案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感教育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双方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系统,则极容易完成教学目标,反之,如果双方感情交流出现障碍,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有效方法。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结合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从如下几个环节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注重科学性,坚持以理服人,在“理”字上下功夫,增强知识的可信度,满足学生的认知情感的需求,培育学生的认同情感。任何学科都有它的知识体系和内在的逻辑体系,每个理论问题又具有它的系统性和层次性。虽然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常识课,但其教材的编写也遵循了一定的规范性和内在逻辑性的原则,因此,我们在教学们中就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从教材的逻辑结构上,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上,从不同年级学生的层次水平上,尽可能地把知识、道理讲清、讲透,不给学生留下疑惑和不解,而不是只停留在教学生画条条、背条条上。只有这样,才能 增强知识的可信度,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听懂,心服口服,进而产生对该门课程的“认同”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求知识的求知欲,从感情上能把思想政治课真正当成一门科学而严肃认真地去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与学就容易统一起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二、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性,趣味性,坚持以情动人,在“新”字上想办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革命导师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一个人有即使有再丰富的知识、再发达的智力,都要依赖情感的力量,否则,就不能形成乐观进取的态度,也难以付诸创造、开拓行为,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由于教材中抽象的理论概念很多,加之教材编写的滞后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又缺乏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仅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划杠与记忆上,而不注重结合新的形势,及时增添时代性的内容,不仅理论与现实脱节,而且很难培养学生积极的愉悦情感,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难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即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必要的补充,根据时代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需要,与时俱进,增添新的内容,拣取一些学生所关注和感兴趣的事件和典型事例,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体验,更好地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课堂活起来。这样,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也就易于形成,学生也才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也就能按照老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进行,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才会圆满完成

三、在教学方法上,寓教于乐,发挥主体作用,在“乐”字上动脑筋,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思想政治课由于理论性强,和社会现实生活及时事政策联系紧密,学生要学好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采用灵活多变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和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受到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力求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现实结合的需要,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生辨论会、演讲会、故事会、歌曲欣赏、漫画展评以及社会调查等活动,通过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政治课教学的乐趣与魅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在活动中,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才干,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用”字上做文章,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理论联系实际本来就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指导方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指导方针却未能得到实质性的贯彻落实。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抽象的讲解过多,从概念到原理、空泛而枯燥,而对现实问题不是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就是避重就轻、轻描淡写的现象,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任何人的学习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无用不学”无可厚非。这正如一杯水摆在口渴人的面前,会给他带来愉快,那是因为他需要;同样,一杯水摆在口不渴的人面前,他会无动于衷,如果强迫他喝就会造成不愉快,甚至敌对。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必须把握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学”和“用”上做文章,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课广泛的用途与实效性,而其广泛的应用和实效性又极大地强化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内驱力,从“为用而学”到“越学越有用”,再到“越有用越要学”,从而形成了“学——用——学”的良性循环。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特别注重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力求用现实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用理论知识的学习去解决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同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观察、思考和理论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在学与用的结合中,既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提高了觉悟,真正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目的。例如,在学习高一《经济常识》中有关“价值规律”这一内容时,我并没有先解释书本理论,而是组织学生到商品市场和几家企业进行调查了解情况,在调查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找出问题的成因及解决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再系统地给学生讲授价值规律的基本知识,并结合调查了解的情况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围绕“如何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以及国有企业扭亏为盈”等问题,再请同学谈谈自己的观点。这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们在校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收到了极佳的教育教学效果。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换来学生的激情和热情,也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觉悟水平,极大地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实效。

第二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团结初级中学景克雄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

1.将心理问题政治化。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够了解,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意义和有效性认识不足,往往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地看成是思想政治问题和品德问题。一旦学生出现了某些思想观念、行为倾向或学习不良等问题,教育者总认为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和品行有问题。事实上,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处在身体发育和人格健全的关键时期,在他们身上出现的很多问题不是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而是认知问题和心理问题。

2.思想政治工作的“空对空”。受市场经济和长期以来片面强调“应试教育”的影响,各级各类中学对新时期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视为“救火”或 “求稳”;有的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耍嘴皮,空对空”,不需投入,无须建设;虽然思想政治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但在实施上仍然片面强调学生智育,忽视或放弃教学过程中的“育人”工作;学生只是按学校的规定学完德育课程,而不是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去塑造自己,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入耳” 易,难以产生实际效果。

3.教育内容和现实生活的偏差。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在内容、对象还是方式方法上都存在一些偏差。教育内容上,缺乏连贯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教育方式上,重形式、轻内容,重灌输、轻疏导,重言教、轻身教,不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工作方法呆板、陈旧、单一,改革创新不多,信息不灵,手段落后;教育对象上,重视学习优良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忽视中间层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对后进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缺乏力度。

(二)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等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成熟和人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使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使其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而达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中学生完善的个性结构和优良的性格特征,是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组成要素,而良好的思想品德又是健康心理的内在动因。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中去,就可以调动中学生心理机制的积极性,把外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因素”,形成一种动力调节机制,产生积极的效果。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尤其对中学生而言,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通过训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是现代思想政治科教育理论和社会发展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

(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要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学所涉及到的内容一般都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心理活动有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最想了解的问题,或者提供与学生心理问题相关的案例,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供全班学生讨论、分析。通过对中学生感兴趣的个人和社会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对社会有更多更实在的认识,在学生的心理品质中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丰富了学习、生活内容和情趣,使学生的心理在教与学中得到健康。

(二)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

在政治课堂上充分发扬民主、自由、平等的作风,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健康活泼的情绪。在课堂上,学生希望有个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平等的环境,讨厌专制式的领导方式。如果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如果教师不准他们提出疑问,或者对于敢于提出疑问的同学,不是鼓励而是刁难,就会使他们对枯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学生感受性降低、烦躁、压抑,患上不良的心理疾病,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政治课老师必须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尊重的良好课堂氛围,以精辟的政治理论说服学生,以精湛的教学技艺吸引学生,以良好的师表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到政治课教学可亲、可近、有兴趣、有收获,从而缩短学生与政治教师、学生与政治教材的心理距离。

(三)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现代心理学方法结合起来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中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独特的优势,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急剧变化和中学生自身遇到的巨大学习和社会压力,传统的教育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因此,必须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现代心理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使学生的心理在教与学中得到健康的发展。首先,要在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道德的教育不能象知识的传授一样大纲化、课程化、系统化,而应该在自然的、自主的活动中自觉地养成。因此,要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接受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其次,教会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巧。思想政治课老师要教会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的方法,努力让他们能够作到自知、自爱、自律;教会他们掌握自我心理训练的方法,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机会挖掘自身的心理潜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思想政治课老师自我修养和心理品质的提升

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的设计和实施都是通过思想政治课老师来完成的,因此,他们自身的心理品质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老师必须要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和进修机会加强自我修养和自身心理品质,掌握各种自我调节的心理学策略和方法。首先,政治课老师要具备基本的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特别是对一些隐蔽性较强但心理问题很严重的个案能够及时发现,这就要求他们掌握心理鉴别和诊断的技术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惑,以便对症下药。其次,教师要善于倾听。倾听技术是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老师和心理辅导老师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教师应有意识地创造供学生自由倾诉的轻松环境,更应该掌握一些倾听技巧,如对学生的观念和行为不作价值性判断、少听多说、恰当的肢体语言的表达、同理心等。通过倾听,教师要真正“听”出学生所体验的感情、所持有的观点等,以便在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最后,在中学政治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原理和方法,把心理测量、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疗结合起来,根据学生不同的气质特征、性格类型,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结构,恢复心理平衡,维护心理健康。

第三篇: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情感教学的应用

类别:研究论文 编号:A24D

题目: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情感教学的应用

内容提要: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主题词: 以情激学 以情明理 以情导行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通讯地址: 邮 编: 联系电话:

是否同意转载和引用:是()否(V)

类别:研究论文 编号:A24D

题目: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情感教学的应用

内容提要: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主题词: 以情激学 以情明理 以情导行

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情感教学的应用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

一、以情激学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政治的倾向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有些政治课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应付,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 起来的”。我首先运用了“以情激学法”。

⒈情感投资,以爱结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 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我教的班,对他们嘘寒问暖,与学生们一起聊天、说笑话、讲故事。学生有了困难就想办法帮助解决。有一次,有一个同学被人欺负,我看见后就毫不犹豫上前制止,此举赢得了学生的敬意。通过与同学交往、沟通,学生把我当成他们的知心朋友,我的话,他们爱听,且坚信不疑。这大概就是“亲其师,信其道”吧。

⒉真情实话,以情诱学。我给初一学生上第一节课,首先在黑板上写出“四有”两个大字,微笑着问其含义。当学生们说出它的内容时,我亲切地说:“同学们都应当把自己培养成‘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你 们知道吗?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逐渐确立,而这恰恰

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接着,我介绍了一些革命老前辈,努力学习马列主义,赴汤蹈火投身革命的事迹。讲了雷锋努力读毛主席的书,终于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故事。我又举了个反面的例子:有个大学生,由于不关心政治,最后堕落成了一个偷书贼并杀了新华书店的营业员,而被判处死刑。我提高声音说:“毛主席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你们看,学习思想政治课重要不重要哇?”同学们异口同声:“重——要——”这堂课,激发了学生们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不断“升温 ”,使同学们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

二、以情明理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不管是讲概念还是原理,我都注意 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浓厚兴趣。

⒈语言含情,讲活知识。我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丝般的描述,娓娓道来,使学生们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如讲“ 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个人的安危荣辱”时,我以悲愤的语调历数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疯狂掠夺,愤怒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暴行。“侵略者展开杀人比赛,尸横街巷,血流成河。血泊中的婴儿哭声伴着刽子手的狂笑„„”随着我声音的颤抖和拳头的挥动,同学们个个绷紧小嘴,闪动泪花。我点明了“落后会 挨打,贫穷就受辱”的道理。我话锋一转,“沉睡的雄狮苏醒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东方!”我兴奋地讲了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学们脸上绽出了欣喜的笑容。最后,我在黑板上写了“国耻 我辱、国兴我荣”八个字,让同学们高声朗诵。

⒉故事渗情,吸引学生。书上的例子大多比较简单,有的例子时间较远,我就进行增补或系统形象化。如讲“为人民服务”的内容时,我适时地补充孔繁森的例子,描述他如何在大风雪天,把自己棉大衣脱下给九十多岁的藏族老奶奶穿上;他又是如何几次卖血抚养两个藏族孤儿。讲徐洪刚为了保护受辱妇女,赤手空拳同四个持刀歹徒博斗,身中14刀,用背心托着流出的肠子追歹徒达五十多米,最后倒在血泊里。悲壮的语调,赞叹的表情,形象的手势象磁铁般地吸引住学生,他们深深地被英雄事迹所感动。我还从本市找典型,增强学生们的亲切感。

三、以情导行;思想政治课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马列主义基本知识,增强其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因此,我竭力以情感化,导之以行。

⒈教师身先士卒,作出表率。常言到:身教重于言教。作为一名教师要求学生做的事,自己必须先做到,如要求学生上课不需迟到,每次上课我都提前两分钟到教师;要求学生作业字迹要清楚整齐,我在讲课时板书清楚整齐。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起到表率作用。

⒉以情启思,明理践行。如讲“孝敬父母”的内容时,我列举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情。又挂出《游子吟》的诗句,引导学生们讨论一下:“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述说父母在饮食、起居、学习等各方面对自己的关心。我又问:“你们都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教室立即静下来。一会儿,有个别同学说出了父母生日,但语气还不大肯定。我叹息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我启发大家:“想一想,怎样报答父母生养之恩?不要口头,而是要行动,一星期后向我汇报。”结果没过三天,就有不少同学对我讲了他们如何帮助妈妈刷锅碗、洗衣服,给妈妈做生日卡的事。

⒊严中有情,端正学风。动之以情,不是对学生错误的一味迁让,而是包含着有理有节的批评。正象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与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情味的关切。”一次,有两个出名的捣蛋学生,在课堂上做猴相、出怪调,课后被叫到办公室。我对他俩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帮助他们挖根源,分析危害,使他们明白“严是爱、纵是害、不管不问能变坏”的道理。他们终于认真地检查了错误。从此,二人不仅改掉了坏毛病,还争着为班集体做好事。

实践证明,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情”从“爱”来,有了浓厚的爱,才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使学生爱学、学会,用好思想政治课的知识。

第四篇:中学地理教学论文浅谈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地理教学中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王吉祥

摘要:素质教育旨在谋求学生身心素质的整体发展,从心理学来说,它必然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也必然关注学生的非认知发展,其中特别是学生的情感发展。为了使高中地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实践中,我仅仅以新大纲要求的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为基准,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出发,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述人地关系,充分利用丰富多彩、时空广阔、文理兼备的地图、图表和景观图等资料,激发学生的情感。对教材中感染学生、培养情感的部分充分挖掘,并在形象和情感上加工润色,强烈激励学生的情感。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也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一定的教育要求,创设一定的情境和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强烈的自我追求的心理倾向,产生的新的情感,并把这种追求转化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自发地参与地理教学。

教学,既有老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流动过程。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趣激情,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尤为重要。那么,在课堂上怎样激起学生内心的浪花,拨动学生地理“心弦”呢?

一、在地理教学中地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个受过情感教育的人,一定会是一个温顺、谦和、善于沟通且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的人,而不会是一个专横、霸道、粗野、暴戾之人。

从心理学看,在地理教学中,只有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才能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究教学艺术,使学生在乐意的、心平气和的、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行练习,才能提高地理教学的整体效益,增强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而且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在教学方面,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还须加强情感的交流。事实上,学生也渴望平等

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情感教育在地理课堂上的运用策略

1、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

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中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处处起模范作用,为人师表,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对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学科的情感及个性品质的形成,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尤为重要。

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只凭经验办事,一张嘴巴讲到底,而应开动脑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设计、教学手法的运用,都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地上好每一节课,创设良好地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并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2、建立融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民情激情。

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能否参与教学过程,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气氛。在森严肃穆的氛围中,在教师的严厉呵责下,学生是不可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个性和灵气,不可能积极地参与教学、大胆幻想、勇于创新。反之,教师态度和蔼、亲切、不压抑、不专横,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

作为地理教师,我坚守着地理课堂中民主平等师生关系,重视教学相长,不断学会控制自己情绪,把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尊重他们对地理的看法和观点。例如:在一次评讲测验卷课堂中,自己对某道题目讲评错误了而导致改错成绩分数,当时,我立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解释道:“老师不是圣人,我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你们勇敢地指出和帮我改正。”采取开发、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思考,克服学生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的心理,使学生和教

师的思想脉搏融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就会充分地得到调动,使学生在愉快而和谐、充满民主的教学气氛中,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露短与出错,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去获得地理知识。

3、教学语言应该饱含感情,以情动人。

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虽然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引入课堂,多少能够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憾,但毕竟极其有限,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地学殿堂。同时,根据中学地理学科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地理的特点,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言古论今,谈天说地的中学生来说是有刺激性的。

如讲到陆地地形类型时,我是这样导入话题的:“我们的地球家园无比美丽,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五彩缤纷。有绵延不绝、雄伟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有被誉为”世界屋脊“、富含民族神韵的青藏高原,有郁郁葱葱、神秘莫测的亚马孙热带丛林,有深陷千丈、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东非大裂谷„„”一段热情洋溢的引言,在学生面前幻化出了一幅幅逼真的画面,学生不禁发出阵阵唏嘘之声。这样不但激起他们对地球的热爱,而且很自然地引发他们要去研究的热情和兴趣。

如介绍美国、巴西时,通过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方面相比,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现代化科学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忧国心”,激励学生树立胸怀祖国、艰苦创业、立志报国的奉献精神,使个性得到优化,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讲到黄河的治理一课中,我讲到黄河的忧患时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同时,还举出具体生动的事例,把黄河化害为利的今昔进行对比。引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产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如讲到中国旅游风景名胜时,我说:“历史不衰的中华五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漓江风光,壮观的钱塘江涌潮,千姿万态的路南石林,具有“雪域高原”之称的青藏高原,世界八大奇迹之称的“秦始皇兵马俑”,北京故宫等”一段描述,深深地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喜悦、赞美和崇敬的情感,并激发起对多姿多彩的地理事物的审美情趣和对祖国美好地理环境的热爱。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扩大

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地理学科的了解,深化教学结构,而且能够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其热爱科学、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信念和抱负。

由此可见,教师生动、活泼、优美的语言,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热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这样,学生就会学而忘倦,乐而习之。

4、精心组织教学,创设情境,激情起趣。

正如演员要想感动观众,就必须先营造出相应的气氛,使观众沉浸于其中,然后再通过精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表演,使观众产生共鸣,那么观众就会被感动了。同样道理,老师上课就像演员表演,要让学生紧随你的思维行动,完全置身于你的教学过程中,你就要想办法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轻轻松松中就能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发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讲到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地图这一节时,我是用谜语导入新课的:“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猜到的学生,自然享受胜利的喜悦,没猜到的学生也从别人的答案中获得启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再如,现在科技发展了,多媒体技术已进入课堂。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将其制成课件,利用多媒体将它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能够使学生领略到动感的、立体的视听效果。在讲到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冬夏季风这一节时,我就采用课件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讲解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地球公转规律和现象示意图时,将地球、太阳、赤道、南北回归线、地轴等均制成动画效果,立即使学生眼前一亮,很自觉地就去总结归纳地球公转的全过程。又如:分析冬夏季风示意图时,紧紧抓住高气压向低气压流向位置的关系,采用动画效果,很自然、很直观地使学生明白了冬夏季风各自所属的发源地、风向及海陆走向的情况。通过使用多媒体,将教材的平面效果转化成立体效果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营造出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取了大量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要增加一堂课的趣味色彩,就应兼顾其它学科,将语文中优美的诗词引入,将音乐

课中动听的歌曲引入,将历史等学科中的奇闻轶事引入,这样才能使学生发出由衷的微笑。

如讲到蒙古高原时引用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由诗句结合教学,使学生置身于浪漫的诗情氛围中,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究地理奥秘的欲望。此外,在课堂中适时引入歌曲视频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我在讲授“台湾”之前,让学生听一首《阿里山的姑娘》;在讲亚洲区域时,让学生听一曲《亚洲雄风》;在讲长江时,让学生听一首《长江之歌》;在讲青藏地区时,让学生听一首《珠穆琅玛蜂》,这时,学生的心中自然就意识到这堂课讲的知识内容,注意力也集中。记得我最深刻是讲“香港特别行政区”之前,用罗文《狮子山下》歌曲导入新课,本来当时学生都很疲惫,一听到熟悉的流行歌曲,几个活跃分子带头一起跟着歌词全体歌唱,越唱越响亮,尾声时全班的歌声把整个教室都震动,每个人的心灵都振动鼓舞,我看到这一幕为之震撼而感动。接下来的授课极其激动流畅,师生相互影响,情感相互交流,多么的悦人啊!

再如,讲到南极企鹅时,可以描述一下企鹅憨态可掬的形象,然后介绍一些企鹅奇特的生活习性,如企鹅的绅士风度、摇摇摆摆的独特的走路姿势,并不是它故意装出来的,而是它的本能反应,是无意识的。

一言以蔽之,利用诗词、歌曲、趣闻确能起到激兴、怡情作用,但切忌喧宾夺主,要做到收放自如,恰到好处。

总而言之,地理教学的情感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既有共同性,又有独特性。课前应根据地理学科内容多、知识杂、涉及面广的特点,兼顾其它学科,多方涉猎,精心编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应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大纲教材为准绳,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建地理教学情感教育模式,努力追求“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第五篇: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融合“新发展理念”教育的思考

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融合“新发展理念”教育的思考

摘 要: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理论的新飞跃,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中学政治课担负着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任务,在教学中融合、运用五大发展理念的蕴涵和彰显的科学方法论,不仅深化了政治理论和时政教育的内容,而且有利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 中学政治课 新发展理念 教育教学改革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引领的。”“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题提出来的”①。中学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政治观、经济观、文化观、社会观、生态观教育并形成正确政治思想与优良道德品质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充分挖掘五大发展理念的蕴含并积极渗透到中学政治课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提高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自觉性,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传递新时代新发展的理念与原则

中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中学政治课在传授知识理论的同时,应重在传递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如何推进中国的发展?新发展的理念与原则是中国公民与劳动者必备的。具体有以下五点要求:

1.用创新引领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是新发展理念的第一主题,是引领社会主义建设和一切工作的第一理念,中学政治课教学也不例外。一是用创新理念引领政治课教育教学变革。把政治课改革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渗透到教学中,注重研究党的理论创新的新思想、新观点,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收集整理新案例、新数据,对教材进行创造性改变,运用新思维、新方法讲清新理论、新成果②。二是改变以往教育的灌输模式。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批判,开发学生的大脑,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创建开放式课堂,把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创新开展小组讨论式学习、学生社团主题活动教学、跨学科交流、角色转换,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发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新空间。

2.凭协调处理政治课教学中各种关系与资源

协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本要求,是新发展理论的关键点。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中,一要协调政治课教学中各种关系。以协调发展为指引,建立双向互动式教育模式,将尊重、理解、互信等观念贯彻政治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课堂,帮助师生、同学间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二要协调智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学政治课大多以智育为主,只重理论而忽视德育。中学政治课应是智育和德育的统一,政治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渗透道德教育,把德育当作一门滋润性课程,潜移默化地进行生渗透。三是以系统和整体发展的思维协调政治课程各方面、各要素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培本固基。巩固原有优势,延伸政治课程发展空间,优化教学系统设计、补齐政治课程脱离实践教学短板,合理控制师生配比,完善教学制度体系,打造结构严谨、师资强劲的教学团队,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调发展、教师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多门课程的协同发展。

3.绘绿色展示政治课教育教学中的新亮点

用绿色思维方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新发展理念的亮点。要利用政治课紧贴实际的特点,使课堂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学生的思想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三观教育。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是生态环境的问题,如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用新发展理论中的绿色思维直面实际问题,抓住矛盾的根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说服人,而不是蜻蜓点水,只讲其然而不讲其所以然。这是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应构建的基本价值理念。

4.由开放驾驭中学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新走向

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应秉持开放态度,正视青年思想发展现状,选用切合社会民众思维方式需求的教育载体,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主流意识,实现正面思想引导的聚合效应。开放式教学的发展,首先要放开教材、放活教学方法和课堂,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创设开放式的情景教学和民主平等的开放课堂,设计开放式的练习和试题,给学生营造开放性思维的环境。

5.树共享促进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新发展

共享是新发展理念的落脚点与归宿点,在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中,一是通过师生共建共享推动课程的建设发展。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商讨教学计划,共享教学资源,共同研究教材、协同分析教学案例,共同完成课堂教学,协定课程作业,一起参与社会实践,合作进行课程考核评价,在相互交流中实现教学相长。二是政治课教师之间要互助合作教学。政治教师之间互听公开课,开展同堂异构的合作教学,共同研究教材重难点,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大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共同为建设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教师团队努力。三要积极搭建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和开展与其他学校间的交流合作。建立教学资料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信息技术和政治课的高度整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如慕课、微课、云教学平台等新手段,形成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统一、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统一的新格局。要积极开展与其他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习借鉴先进发展经验,推广本校优秀成果,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二、寻找政治课教材与新发展理念在内容上的“结合点”

教材是新发展理念的载体,起着基础性作用。政治教师应把新发展理念作为一种潜在教材内容,在教学中融合新发展理念。我们在研究人教版政治教材中探求两者的结合点,大有文章可做。

1.创新理念。在初中教材中可结合“我国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点。

在高中教材中,《经济生活》可结合“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新时代的劳动者”、“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成创新型国家”。《政治生活》中,将创新与中国政治制度的创新发展、法律和政策法规的创新发展相结合。在《文化生活》中,将创新融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知识点中。《生活与哲学》中可追寻创新的哲学依据、创新意识的方法论、创新的社会作用,并结合“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中创新意识的树立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2.协调理念。在初中教材中可结合“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处理个人与老师、同学、父母、异性之间的关系”、“角色和责任的关系”、“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我国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内地与香港澳门的关系”。

在高中教材中,《经济生活》可结合“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协调经济发展中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调速度和质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处理‘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关系”、“城乡发展的关系”。在《政治生活》中可结合“民主集中制”、对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协调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民族关系协调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协调我国与各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结盟”政策。在《文化生活》中结合“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人的成长的关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在《生活与哲学》中,协调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可结合“整体和部分的统一”、“系统优化”、“普遍联系”、“量和质的关系”、“适度原则”。

3.绿色理念。初中教材可结合“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我国资源的现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在高中教材中,《经济生活》可结合“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中的发展绿色产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理智的消费者”中的绿色消费。在《政治生活》中的“政府职能”教学中要强调政府的生态建设职能。在“国际关系”中结合中国积极承担世界生态环境建设的国际责任的例子。在《文化生活》中结合“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中的大发展健康绿色的文化。在《生活与哲学》中可追寻绿色理念的哲学依据“规律的特性”和认识规律、遵循规律和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方法论,还可结合“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时俱进”。

4.开放理念。初中教材中可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用开放的眼光对待文化差异”的知识点。

在高中教材中,《经济生活》中可结合“经济全球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引进来、走出去”。在《政治生活》中结合“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国际关系中坚持和现互利共赢”。在《文化生活》中结合“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具有多样性”。在《生活与哲学》中,树立开放理念即是用系统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结合“整体和部分”、“联系和发展”。

5.共享理念。在初中教材中可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在高中教材中,《经济生活》可结合“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可结合“搞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热点问题,从四个模块不同角度来分析。在《政治生活》中可结合“社会主义本质及共同富裕目标”、“党的宗旨”、“政府的性质、宗旨、责任”及政府职能的履行和依法行政”。《文化生活》结合“发展大众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在《生活与哲学》中,共享理念彰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哲学智慧,可结合“社会历史的主体”、“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三、利用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来增强“融合”效果

如何利用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加强新发展理念的宣传与教育,应在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上下功夫,以求“融合”效益的最大化。

一方面,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发挥教师主体作用,这是强化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在具体教育教学中可突出如下重点:

1.突出主线。初中教材的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社会常识、道德修养时,应始终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这一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协调能力、绿色理念、开放眼光、共享美德。在高中人教版教材中,教师应始终抓住新发展理念教育这条主线,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专题讲解、集体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全方位融合。

2.分章融合。根据中学政治课教材的章节体系,可从理论、历史、道德、法律、国情、国际社会不同角度横向分析每一章节中蕴含的五大发展理念,加深学生对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重要价值的理解。还可纵向地把五大发展理念穿插到每一章节中,例如对于人教版中学政治课教材体系中,可以将新发展理念教育内容分章节、有侧重地穿插到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教学章节中,通过教材内容与相关事例的结合,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之魅力、社会主义之情怀。

3.立足课堂。中学政治课作为一门思想理论课,其生命力在于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传递新发展理念。讲课中坚持理念联系实际的原则,关注现实问题,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思维解答这些新问题。讲课中学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幽默语言风格并借用图片、视频、漫画等立体化表达方式,不断创新讲课方式,采用角色体验、故事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境创设的讲授方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显地气、显亲和。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五大发展理念的蕴涵,打破校园的围墙,拓宽学生的视野,紧密结合时事热点,从聚焦的问题看发展的国家,从思想的理念看发展的指向,使学生对五大发展的理解与国家发展现实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同时要利用微课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微信群、校园微博、校园公众号优化课堂教学,抓住热点新闻和事件讨论,链接社会媒体的舆论报道,加强与社会的互动。

另一方面,发挥社会实践的功用,在课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尝试,引导学生将五大发展理念从理论认知向行为实践转化,实现新发展理念教育入情入理。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学生到农村、社区等一线去看看,领略中国社会的新变化、新成就。同时,披露现实经济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必然性。还可通过志愿服务、三下乡活动、学习雷锋日、参观考察等形式深入基层,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引导学生认识到五大发展理念与个人生活的息息相关。五大发展理念需要学生用自己所学为社会贡献力量,有利于个人成长成才。

2.通过丰富多彩的时政教育彰显新发展理念的神奇。开展专题演讲活动,请英模先辈来校讲过去、话成就,开展新发展理念教育;可以利用家乡变化、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现实事例,以专题报告会、座谈会、征文比赛的形式进行教育;还可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多看新闻报道、多关注时政新闻、媒体报道,在了解时政时自觉结合所学知识点感悟、学习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3.利用第二课堂拓宽新发展理念教育的路径。在学校班会活动、辩论大赛、专题演讲、征文比赛中可融入新发展理念的话题。如开展“中学生如何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主题研讨会、“我与五大发展理念”的班会讨论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加深对五大发展理念理论的理解,以及提高运用五大发展理念分析、解?Q现实问题的能力。还可以编制宣传栏和海报,展示新发展理念的蕴涵与成效,利用图片、事例、数据融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学生认知得到充实,思想得到升华。并且将新发展理念融合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加强新发展理念的教育。

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③新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是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学校政治课教育教学担负着重要使命。我们要从新发展理念的时代价值入手,探究其中的有机联系,寻找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结合点,谋求促进五大发展理念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更深度的融合,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与提升。

注释:

①习近平.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A].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824-825.②孙志斌,唐平涛.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践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6).③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2017.10.18.通讯作者:何建华

下载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它要求每一位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良......

    中学政治课教案

    初二思想政治课教案 第十四课 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保卫祖国安全的义务 第三框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兵役制度,明确公民依......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 要:情感教育是化学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可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快乐学好化学。关键词:情感教育;爱心真情......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刘艳龙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自始至终离不开认知和情感教育,二者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拥有一个色彩斑斓的、扑朔迷离的情感......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多注重......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能逐渐提高学生的道德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青少年的未来成长有重要作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语文课,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公开课。当讲到“杜十娘除了投江自尽外,还有别的出路可以走吗”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时,学生讨论......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容县高中化学组:杨树文 537500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也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论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还是处于教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