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它要求每一位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文章从实践出发,探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做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心理健康;渗透;原则
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共识,更多学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作初步探索。
一、充分认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使学生在学业上高度紧张与繁重,加之家庭教育的偏差,以致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学生的精神世界却有走向另一面的迹象。调查资料显示,有20%左右的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类型各异的心理障碍,近年来中学生因心理障碍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并有上升趋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正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地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灵活地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品质施加影响,这是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条件。
二、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
(一)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的观念,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是政治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学的基础。新一轮课改将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再只是 “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师生之间应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还要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二)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心里健康教育素材
高中政治教材特别是<<哲学与生活>>中的许多知识点直接与心里健康教育有关,是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挖掘这些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里.1.在辩证唯物论教学中渗透心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正确评估自我 ,培养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心理问题,即主观的认识自我、他人和事物,这导致学生易产生自大或自卑心里,不能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通过辩证唯物论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树立唯物的态度,把从实际出发的要求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渗透到平时的学习、待人、处事中,从而能在生活学习中自觉地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放在客观实际上,客观地分析周围的人和事,正确地评价自己,培养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2.在唯物辩证法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提高正确地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如学习、生活、同学之间团结等.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辩证的思想,看问题时容易绝对化,在行为上表现为好走极端、顾此失彼.通过辩证法的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非常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如在学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时,让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同学之间要彼此信任相互帮助,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在讲授“世界是发展的”的观点时,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看人看物既要看到现状,也要看到过去和将来,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在讲授”矛盾的普遍性”的观点时,让学生懂得“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的道理,认识到这个世界不是十全十美的,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自己、看待人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既善于发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树立自信心,也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正确认识到人的一生要不断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里面会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在认识论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握科学的认识方法,培养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
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常犯一个错误:只看现象而不看本质,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一个层面、一个阶段,这样就不能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通过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从而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将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习和生活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发现真理、发展真理。
4、在人生观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观、点的探讨,让使学生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只有在劳动和奉中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劳动和奉献的人是幸福的,劳动和奉献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激励自己在以后的人生中不懈努力,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
三、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注意点
(一)遵循和谐的原则,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心理氛围。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可见,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心理氛围,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做到热爱、理解、尊重学生。教师要善于以轻松的表情、诙谐的语言、民主的心态营造出轻松的课堂心理环境,让学生放松心情,以开放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学习活动变得充满生机和乐趣。
(二)遵循主体性原则,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是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教学重教轻学,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必须改变呆板的、缺乏生机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要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创设让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或参与游戏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主体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有利于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能力。
(三)遵循差异性原则,关注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年龄、学习、心理等个别差异,其次是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灵活采用不同的手段,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征进行教学。如对学习落后的学生应多表扬少斥责、多鼓励少挑剔,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和畏惧情绪。对优秀的学生则通过提高要求,让他们感受几次挫折、明白自己的不足、提高抗挫折能力。对孤独的学生要说句温暖的话,让其体会到安全感和幸福感。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全体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政治教师更是责无旁贷。只要我们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从而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高中政治学科周静
2012.5
第二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团结初级中学景克雄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
1.将心理问题政治化。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够了解,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意义和有效性认识不足,往往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地看成是思想政治问题和品德问题。一旦学生出现了某些思想观念、行为倾向或学习不良等问题,教育者总认为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和品行有问题。事实上,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处在身体发育和人格健全的关键时期,在他们身上出现的很多问题不是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而是认知问题和心理问题。
2.思想政治工作的“空对空”。受市场经济和长期以来片面强调“应试教育”的影响,各级各类中学对新时期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视为“救火”或 “求稳”;有的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耍嘴皮,空对空”,不需投入,无须建设;虽然思想政治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但在实施上仍然片面强调学生智育,忽视或放弃教学过程中的“育人”工作;学生只是按学校的规定学完德育课程,而不是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去塑造自己,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入耳” 易,难以产生实际效果。
3.教育内容和现实生活的偏差。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在内容、对象还是方式方法上都存在一些偏差。教育内容上,缺乏连贯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教育方式上,重形式、轻内容,重灌输、轻疏导,重言教、轻身教,不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工作方法呆板、陈旧、单一,改革创新不多,信息不灵,手段落后;教育对象上,重视学习优良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忽视中间层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对后进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缺乏力度。
(二)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等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成熟和人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使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使其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而达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中学生完善的个性结构和优良的性格特征,是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组成要素,而良好的思想品德又是健康心理的内在动因。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中去,就可以调动中学生心理机制的积极性,把外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因素”,形成一种动力调节机制,产生积极的效果。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尤其对中学生而言,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通过训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是现代思想政治科教育理论和社会发展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
(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要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学所涉及到的内容一般都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心理活动有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最想了解的问题,或者提供与学生心理问题相关的案例,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供全班学生讨论、分析。通过对中学生感兴趣的个人和社会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对社会有更多更实在的认识,在学生的心理品质中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丰富了学习、生活内容和情趣,使学生的心理在教与学中得到健康。
(二)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
在政治课堂上充分发扬民主、自由、平等的作风,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健康活泼的情绪。在课堂上,学生希望有个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平等的环境,讨厌专制式的领导方式。如果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如果教师不准他们提出疑问,或者对于敢于提出疑问的同学,不是鼓励而是刁难,就会使他们对枯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学生感受性降低、烦躁、压抑,患上不良的心理疾病,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政治课老师必须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尊重的良好课堂氛围,以精辟的政治理论说服学生,以精湛的教学技艺吸引学生,以良好的师表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到政治课教学可亲、可近、有兴趣、有收获,从而缩短学生与政治教师、学生与政治教材的心理距离。
(三)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现代心理学方法结合起来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中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独特的优势,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急剧变化和中学生自身遇到的巨大学习和社会压力,传统的教育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因此,必须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现代心理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使学生的心理在教与学中得到健康的发展。首先,要在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道德的教育不能象知识的传授一样大纲化、课程化、系统化,而应该在自然的、自主的活动中自觉地养成。因此,要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接受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其次,教会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巧。思想政治课老师要教会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的方法,努力让他们能够作到自知、自爱、自律;教会他们掌握自我心理训练的方法,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机会挖掘自身的心理潜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思想政治课老师自我修养和心理品质的提升
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的设计和实施都是通过思想政治课老师来完成的,因此,他们自身的心理品质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老师必须要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和进修机会加强自我修养和自身心理品质,掌握各种自我调节的心理学策略和方法。首先,政治课老师要具备基本的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特别是对一些隐蔽性较强但心理问题很严重的个案能够及时发现,这就要求他们掌握心理鉴别和诊断的技术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惑,以便对症下药。其次,教师要善于倾听。倾听技术是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老师和心理辅导老师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教师应有意识地创造供学生自由倾诉的轻松环境,更应该掌握一些倾听技巧,如对学生的观念和行为不作价值性判断、少听多说、恰当的肢体语言的表达、同理心等。通过倾听,教师要真正“听”出学生所体验的感情、所持有的观点等,以便在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最后,在中学政治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原理和方法,把心理测量、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疗结合起来,根据学生不同的气质特征、性格类型,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结构,恢复心理平衡,维护心理健康。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特别是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章节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师通过细心挖掘教材,善加利用各种资源,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各种课型,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并帮助学生自我调节,克服不良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及课堂教学实效,不失为一条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政治课教学 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中学生离家出走、厌世轻生、杀死父母、激情犯罪等悲剧发生,这也引起了广大教师、家长、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什么在中学生身上会有这么多的悲剧发生?究其原因,问题的根本症结其实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实际上,各科教材中都蕴藏着不少适合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健康辅导的教育情景。只要教师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以收到心理健康辅导的实效。政治课教学由于其特定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更能深入关注学生的心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我国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约有32%的学生有心理障碍,约有12%的学生有心理缺陷,约有28%的学生有心理失常。北京的调查表明,每10名中小学生中,就有1名心理障碍者。曾让许多人羡慕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有三分之一学生不能完成学业而遭淘汰。从全国的调查情况看,中学生有较强自信心的比例只有43%,抗挫折能力强的仅占38%,意志力强者占20%。
作为农村中学的政治教师,在多年的德育工作中,我发现有许多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如:一些学生情绪千变万化,意志力不强、与人难相处、孤僻、经不起挫折、报复心强、敌对情绪高、厌学、单相思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像阳光下的阴影,影响着学生,困扰着教师,它警示着我们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二)心理健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明确提出:新课改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并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而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特别是在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穿插心理健康教育应是重要的途径之一。高中政治教材中有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高一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高二的《文化生活》《哲学常识》,从不同的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特别是《哲学常识》教学单元任务的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等四个方面的知识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关,是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资源。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教师应该结合所授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实现“1+1>2”的效应。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多的相似性,故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适时的进行心理指导。如:在“意识的能动作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提到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此处教学,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心理常识:不良情绪容易导致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学习和工作。在持续的消极情绪反应作用下,首先受到影响的是神经系统的功能,抑制大脑皮层高级心智活动,破坏大脑皮层兴奋性与抑制的平衡,使得正常的判断力下降,甚至使人的大脑功能严重失调。常见的抑郁症、神经衰弱等生理、心理疾病的成因中情绪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从中体悟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何等重要。
(二)身教重于言教,树立优秀的师表形象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这条原则。教师要以自身的良好形象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把微笑带进课堂,给每个学生以宽松、尊重、支持、鼓励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在政治课堂中感到身心愉悦。教师要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和打动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探索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
在每一堂课的开始,我一般都留3分钟时间让学生做演讲,内容主要是围绕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成功的表演可以使这些学生获得成就感,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在这一过程中成绩差的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心理潜能被挖掘出来,他们开始也许是生疏的、笨拙的、表演是不协调的,表达是不流畅的,但教师如以宽容的心态、极大的耐心包容学生的不足,并给予适时的点拨、鼓励和纠偏,必将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勇气和信心,提高教学活动的实 效性,也有助于引导其他学生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相信在这一活动中全体学生会逐步的学会认识自己,热爱自己,肯定自己,敢于表露自己的情感。有了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作基础,对学习和生活是大有裨益的。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都有民主、平等的需要,中学生尤其如此。如果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在提问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给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回答机会。我一般都是按座位逐个提问,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以避免那些得不到回答问题机会的学生产生退缩与自卑。这样,学生从与同学,老师的合作探究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能够比较客观的评估自己和他人。
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教学艺术。只要我们潜心钻研,一定能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知识教学与情感化的统一,从而教会学生掌握心理调节艺术,避免不良心理现象的产生,自行消除心理障碍。进而在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和谐统一合力的作用下,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参考文献:
1、《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措施与方法》 方文朴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6期
2、《心理健康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渗透》 王川 《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1期
3、《中学生心理健康与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王建中 《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09期
第四篇: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深入,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健康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形成师生之间的心理相容,这是在思想品德课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一、学会欣赏。
学会欣赏别人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欣赏对方有很多方法,如称赞、夸奖,有时即使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眼神,也往往会给对方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而适当赞赏别人的优点应是教师着力培养的一个心理品质。因为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乐意听赞美的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有关课文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同学之间,适当赞赏对方的优点或长处,会大大改善彼此间的关系。如教学《个人服从集体》一课时,可让学生联系课文,结合实际,说说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谈谈在班级中你与同学合作得怎样,鼓励学生要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情境。
在课堂上,教师可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就当前学生关心的敏感问题、热点问题、疑点问题展开讨论。以《学习要独立思考》为例,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专题讨论:为什么学习应独立思考?学生通过思考,畅所欲言,最后对“学习为什么要独立思考”这一问题有了正确的理解:学习是劳动,并且应当是充满了思想的劳动。学习也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才能学会知识,学会学习,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愉快的劳动,成为自己自愿地、热心地、专心致志的劳动。教师引进辩论这种学生很感兴趣的方式,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辩论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学时,围绕教学目标,在学生充分明理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实际,设计一些正面的、反面的和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辨析,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如果根据内容要求,自编或让学生创编一些短剧,并让他们在课堂上即兴表演,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高年级学生中已经出现了与家长交流的障碍。在教学《孝敬父母》一课时,教师可采用心理短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理解父母,了解父母”为主题的心理教育活动。首先分组以“父母的烦恼”为题进行讨论。接着,让学生选出典型的父母的烦恼,并以此为主题,设计情节,分配角色。然后进行心理剧的演出,并评出“最理解父母表演奖”。通过心理剧的演出,不管是表演的同学,还是欣赏的同学,都加深了对方面的理解,对父母的情感有了更深的体验。
教师从学生的角度体验和思考,即使学生的行为是明显缺失的,也要看到其行为后面的合理因素。教师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尤其要重视那些品德、智力、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2012年6月
第五篇: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字:高中政治课 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渗透该
当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据最新心理健康调查发现,全国有3000多万心理有问题的青少年,其中有2/5左右的高中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为以学习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等为主的不良心理状况,严重影响着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这个问题。高中政治课有着丰富的教学内容,为此,政治教师应发挥学科优势,可以将其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以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这个阶段逐步养成并渐趋稳定。但由于高中学生的生活阅历的局限,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不成熟,对现实生活的分析判断能力不够准确,使得他们有这样那样的困惑与无奈。有很多学生,大都不同程度存在自卑、攀比、虚荣等心理问题,沟通障碍、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情况,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甚至毁了他们的前途。记得我带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一个有家族病史的学生因学习压力大,导致精神分裂,一年后我校又有一位学生因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服毒自杀;几年前报道浙江金华一名高二学生,因忍受不了学习的名次及家长的压力,用榔头打死其母亲;近期《今日说法》报道的两起青少年因痴迷于网络与母亲发生争执而杀死母亲的案例。这些事件令人触目惊心,引起了我的深思。究其悲剧的发生等原因,都是因为心理偏差,可见,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农村学校教育设施和教师配备的有限性,比如我们学校就没有专业的心理学教师,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展缓慢。仅靠几次心理辅导,远远不能解决问题。我想只有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建立完善、健康的人格。此时高中政治教学便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
政治学科中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等生存环境能力,预防和矫正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
二、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走进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对学生施以“真爱”,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作用。
爱,是教育的真经。只有爱学生,才能和学生交朋友,才能走进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矫正心理偏差。去年我们班有一个优秀的学生出现成绩下滑、精神状态欠佳、不愿与人交流等状况,此时正是高二下学期,如果不及时与她沟通,解决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影响今年的高考。于是我试着走近她,像朋友一样和她聊天,慢慢地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了解到她是因为换了乙型肝炎,怕传染给同学,于是不愿意也不敢与同学交往,心理有了负担,再加上疾病等因素,才出现上述现象的。了解情况后,我“对症下药”,运用“任何事物发展都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哲学原理对她进行心理疏导,让她在学习中领悟,学会了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通过调整其情绪逐步得到回复,并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充分挖掘政治课上的心理健康素材,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政治教材中,穿插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教材从不同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有利于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
3、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
尊重学生个性,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实施个性化教育。对调皮捣蛋、不重视政治课学习的学生,不能以伤害他们的自尊和人格来惩罚其过失,也不能以管理需要而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而是要注意培养他们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要倡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心理得到放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使其不伤自尊,增强自信,弥补不足,走向成功。
4.肯定性评价为主,坚持激励性原则为主,增强学生自信心。
一般来说,肯定性评价更能使学生感到愉快、自豪、欣喜,否定性评价则更易使学生感到沮丧、焦虑和羞耻。在课堂教学情境中,这两种评价手段都是必需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使其潜能得到有效发挥,尤其是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和怠惰的学生更应该采取激励法,我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要求,只要达到要求我就给予鼓励。所以由衷地欣赏、赞扬、激励每一位学生,会使他们充满自信,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释放最大潜能。
5、要充分挖掘政治学科的潜能,结合时事政治资料,比如: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感人事迹,通过优秀的人物的感召力,使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此外,在政治课上,教师可以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还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活动,例如: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时政演讲、开展辩论赛、课堂上的师生对话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主体能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控制自己,完善性格,学会团结协作,与人和谐相处,从而形成健康心理品质。
总之,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国情、校情、生情、科情,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端正观念,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信心,最终真正的学好、用好政治课,不断发挥政治课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