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德育渗透计划

时间:2019-05-14 02:1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想政治课德育渗透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想政治课德育渗透计划》。

第一篇:思想政治课德育渗透计划

思想政治课德育渗透计划

新课标明确规定:“思想政治课要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虽然中学其他各科都有育人的责任,但是不像政治课那样,整个教学都着力于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可见,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它既是知识课,又是德育课。它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任务,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那么,如何在政治课中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

1、深入挖掘政治教材,把握德育教育的支撑点

教师在教学中明确了把德育放在首位的主观愿望,通过钻研教材,就能挖掘到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设计出恰当的思想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即教书育人。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不能离开教材另搞一套,而应认真分析教材,既弄清教材的认识价值,又把握教材的德育价值,以此作为“支撑点”,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内容,确定德育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它突现出来。备课要摸清学生的思想。这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发挥其德育功能的前提。

2、把握课堂教学时机,增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德育渗透主要通过教育者的教育技巧和水平体现出来。从施教过程来看,渗透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质在于它不具有强制性,它在引导人们感悟人生、进行理性思维时,能心甘情愿地接受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崇高思想品德的熏陶,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情操,这其实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艺术。从施教的手段和方式来说,渗透教育应力避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要求教育者依据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者还要具备见景生情、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从施教氛围来说,教育者应力戒生硬严肃的面孔,尽可能营造出和谐的育人情境,让受教育者在轻松愉快中接受崇高思想品德的洗礼。

(1)注重教学艺术,增强德育教育的自然性

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的生活价值以适当的方式揭示给学生,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艺术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思想品德的教育。要根据思想政治课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

(2)创设良好氛围,添加德育教育的柔软性。

道德教育从理论上讲是一种刚性教育。它具有的严肃性和抽象性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屏障,从而降低教育的实效性。教育者通过创设一定的情绪场,让理性的道德教育在情感的氛围中展开,能使之发生审美变形,从而转变成为令人兴趣盎然的活动,获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充分表达思想和见解的机会,启发他们自觉去探讨人生和社会的真谛,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是使学生学好的前提,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基础。

(3)引入多媒体,增强道德教育的形象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由直观形象概括出抽象的结论。

3、关注生活时政内容,捕捉德育教育的契机。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时事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了解国内外政治风云的变幻,渴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时政教学与学科教学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利用时事政治充实教学内容,落实德育的要点。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会逐步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操,但这还只是一种潜在的品质。

4、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道德教育的可信度。

思想政治课教材涉及到不少当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就是要让学生参加更多的“活动”,在动态中接受教育,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有意思的“活动”,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与信、信与行的特殊矛盾。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行为,“信”是纽带和关键。所以,为解决这一特殊矛盾,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取开设选修课或组织社会调查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带着疑虑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在社会实践中验证知识,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确立正确的信仰和信念。

三、政治课教学德育渗透应遵循的原则

无痕化的课堂德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让学生在心里自然而然的接受,是一种符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方法的优化,实践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情理法并用

情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许多实例说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浓厚,教育者的要求就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情感熏陶可以使学生减少心理障碍,防止逆反心理,增强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理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根本。学生情感丰富,易于对客观事物产生激情。但他们阅历浅,经验不足,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又容易偏激,故一定要以理服人,只有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理论,他们的人生信念才会树立得坚定持久。法是思想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思想教育切忌简单化,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但没有法,情有时变得没有原则,理也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只有法,才会使他们按照社会、学校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可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是必要的,理是必须的,法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三者并用,思想教育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贴近学生

贴近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认识规律,贴近生活,从近入手,把和学生相关、密切的、能够影响他们的因素抓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三)开放民主

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老师不居高临下,而是充分启发,引导学生的主动性;变单纯灌输知识为启发学生运用知识,变传统说教为形象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个课堂,书本和实践两种教材。“精雕细刻,深入浅出;授人以渔,激励思维;情真意切,育人导行”的政治课,学生享用终身。

第二篇:思想品德课德育渗透计划

思想品德课德育渗透计划

明光市旧县中学郑建

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根据这样特点,制定本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一、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法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法,它主要就是通过讲解、启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对学生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采用“集体讲解法”,“个别谈话法”。“集体讲解法”就是通过各种集体活动的形式,结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向全班同学讲解道德行为规范。通过道德知识的传授,丰富学生的道德知识,使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情感陶冶

情感陶冶法就是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悟、体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我在具体的实践中感受到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

三,实践锻炼法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还是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一定的实践活动。因此,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各种课外活动,比如学雷锋做好事,家庭日常生活等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榜样模仿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可以是古代的一些英雄人物,也可以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感人事例。可以要通过组织读书,看电影等方式让学生明确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充分发挥英雄人物的榜样作用。

总之,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方式和方法才是有效的,因此,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才能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

2012.2.7.

第三篇:思想政治课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思想政治课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欧阳章锋

利用思想品德教材渗透法制教育,通过每堂课的点滴渗透,方式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滴水穿石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激发求知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训练良好学习的习惯、养成严谨的学风。

(一)在政治教学中善与捕捉德育契机

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事物,可塑性强。作为政治老师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教材,注意收集信息,捕捉德育契机,精心施教,通过一些贴近学生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如5.12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顽强的生命、可爱的解放军、消防战士、白衣天使等,作为政治老师,我及时的观看新闻,收集信息、图片资料,在课堂上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同时也利用新闻发布的环节让学生点评抗震救灾中故事,由于新闻本身的具有强大震撼力,这时,作为教师不用更多说教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但如果没有典型的事例,民族精神的教育只是理论知识的解释,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而有了鲜活的事例,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时的德育教育事半功倍。

(二)小故事,大道理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学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而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六七年级教材本身就是品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时常寻找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小故事《自信的指挥家》、《差距》、《一位中学生的自述》等作为导入,还让班级中朗诵较好的学生讲故事,学生在欣赏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然后设置一些问题,再引出教材中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就会比较自然,学生也较容易接受。

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主阵地,也是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交给学生理论知识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作人的道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是我们政治教师价值所在。

第四篇:政治课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国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了解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任重道远。知道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及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通过学习,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科教兴国战略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祖国强大而努力学习现代化科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和意义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1让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国情导读”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主体知识部分,整理出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2、创设情景,展示资料,让学生探究本课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提出的本课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研究。

四、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有关我国科技的成果和教育发展的数据资料。

五、教学教程

(一)课前探索究

请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二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课本P85至P86。结合学习的内容思考如下问题:

1、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是什么?

2、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含义及关键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观看投影片,展示我国最新的科技成果:“常娥二号”发射、时速350公里的武汉——广州高速铁路运营、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ARJ21-700。其次让学生阅读我国教育发展的成就(有关数据资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在科技和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国家实施哪一项战略分不开呢?引出新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三)师生互动

1、构建知识框架、剖析典型概念。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归纳要点。

(1).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板书)

(2).我国科学技术取得的成就与差距(板书)(3).教育的功能、作用(板书)(4).我国教育取得的成就与差距(板书)

教师启发学生讨论:把以是四个方面的知识点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即国家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也就是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板书)

(5).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关键(板书)

教师启发学生:这个问题还可以设计成另外一个问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几方面去思考。答案是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板书)

(6)、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意义(板书)

学生讨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我们中学生应当怎么办?

2、自主研究例题(教师投影出例题,让学生先自主完成后再公布答案)

2010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向获得2009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谷超豪、孙家栋颁发奖励证书。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发表重要讲话。

(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在实施什么战略?(2)说明国家为什么要重奖科技人才?

(3)我们青少年学生应怎样为我国科技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课堂总结(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教师点拨)

本课主要问题:1.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五篇:思想政治课的美育渗透

思想政治课的美育渗透

德化第三中学

葛和丰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高中政治课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政治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美育渗透的重要性

美育渗透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怎样有效发挥政治课的育人功能,使其更具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生活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政治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更是关系到学生成长、政治课堂是否有生机与活力的现实问题。因此,对高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具有起码的审美判断力、鉴别力,良好的情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分辨美丑能力,既是政治课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政治课体现价值的重要途径,更能使政治课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美育渗透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由政治课自身特点决定的。政治课肩负的育人使命,其课程的阶级性决定了它的原则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课内容就可以一成不变,现行教材中有许多当前社会实践中关于美丑判断的内容,如果政治课不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不引导学生审美的价值取向,政治课育人的使命就难于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高中政治教材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变革,也反映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重大变化,可以说政治课教材是与时俱进的。

如果我们仅把现行教材上的内容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学生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课本,理论就不能与时俱进。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我们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做到与时俱进而不是教条式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贯彻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政治课充满生机和活力。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政治课能力目标的要求。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政治考试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3+X考试中文科综合考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更是以问题为中心了,涉及当今社会人类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诸多问题。文科综合考试表现出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势在必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许多考试专家指出,要应对文科综合考试就应当引导学生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性学生,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和追求。

美育渗透对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育在培养人们审美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时,必须调动人的感知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想象力等多种心理功能,使它们受到训练、提高。这些能力的强化,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育和智能结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行高中《文化生活》教材关于“传统文化面观”、“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相关内容,实际上可以看作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很好素材,我们应该利用这一素材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进行美育渗透

努力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审美修养。鉴于多年来应试教

育的弊端,升学率总是成为学校教育的无形指挥棒。许多教师在认识上的偏颇是将美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部分,以德育代替美育,将美育看成可有可无的东西。所以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并非易事,因为他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上去,面临着是否因素质教育降低升学率的考验。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提高审美修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和发挥美育的作用会得心应手。

利用课堂教学营造教育氛围的美。教师是教育氛围美的设计师与主角,要充分利用小小讲台,诱导学生打破日常生活的狭小天地,把他们引入无限丰富、瑰丽的知识世界。教师动用自己的语言、板书表达思想,以其仪表、教态辅助其思想的表现力,因此,他必须做到吐字清晰、语句流畅,节奏鲜明、调值适中,表达精确、言语规范,语言形象、句型多变等语言美;必须做到整洁、大方、庄重等服饰美;还要有使人感到亲切、诚恳、激情、耐心、机敏、优雅等教态。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还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并能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艺术,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和爱护学生,尽可能参加学生的各种活动,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敬畏感,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努力开辟主旨明确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讲学生之所想、之所兴趣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开拓学生知识运用和辩证思维能力。

挖掘素材,发现生活中的美,批判生活中的丑。作为政治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善于挖掘和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美,敢于揭露社会生活中的丑陋现象,通过幽默、讽刺、夸张、打诨、诙谐等形式教育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通过美丑的对比,警示受教育者在心灵上挚爱美而憎恨丑。有三

位阔人下雪天在屋里饮酒取暖,一个秀才提议,要对景生情,集体吟诗一首,开头一句是:“大雪纷纷落地。”县官接着吟道:“全是皇家瑞气。”地主又接道:“再下三年何妨?”到了第四句无人接吟。窗下躲雪的乞丐怒着吼道:“放你娘的狗屁!” 这说明了人们在生活中,有不同的遭遇和感受,就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思想。这大致就是美与丑的两种结果。乞丐因为发抖畏寒、肚饥难忍、地主说再下三年没有关系,愤怒出诗人,这位乞丐诗句是美的,抨击了群丑,而迸发出美的火花,虽用语粗俗,既贴切身份,又变成了无情的投枪!现行高中《生活与哲学》关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如果采用这个事例不仅既有说服力,还能对学生进行一次审美的教育。

政治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思和探究,这一点正是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应该说,在这方面政治课已经作出了许多的努力,有了许多经验可以借鉴,比如多年来政治课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写调查报告、在课堂探讨社会热点等,这些做法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和研究性学习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对于政治课中进行美育渗透所做的研究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需要广大政治教师一起去努力。

下载思想政治课德育渗透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想政治课德育渗透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想政治课

    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古人说“不破不立”,“学贵质疑”,只有在不断的怀疑、反思、总结的基础上,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这张试卷是有许多高考真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代......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它要求每一位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良......

    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目的和意义(大全5篇)

    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目的和意义 扶余县第一中学邹宏利㈠德育渗透的目的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升学率”重压下的普通高中......

    数学渗透德育计划

    2008年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2008年06月20日 星期五 15:11 一年级的孩子们很活泼,小脑袋学知识挺快,也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个不停,要管理好他们可着实不容易。作为一年级班主任,多......

    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语文德育渗透计划语文学科内容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寿阳四中吴攀峰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老师会遇到很多的新问题,学生会犯许多的错误,也会出现屡教屡犯的情况。作老师的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过去和......

    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2013-2014年下学期个人德育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一(3)和二(3)班的数学。俗话说“育人先育心”。德育工作是学校一切学科教学必须结合,必须渗透的内容。那么低年级数学教学应该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