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思考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思考
富县高级中学 许延锋
[内容摘要]狭义的职业教育是指让学生获得与就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在广泛的意义上,每个学生都将离开学校走上社会,进入某种职业,教育最终是以进入职业生活为目标的。因 此,职业教育不应游离于普通教育之外,每个学生都应在学校中学习和认识各种社会职业,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进入职业生活做准备。如何在高中政治课中渗透职业教育,笔者近年来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思想和探索,也有一些新的理解和体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就业 职业技能 职业选择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它与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更为直接。日本人把其看作富国强民的基本条件,德国自称其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柱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对劳动者素质要求逐步提高,相应的要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如何在高中政治课中渗透职业教育,笔者近年来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思想和探索,也有一些新的理解和体会。现在讲出来,请各位指正。我认为在高中政治课中渗透职业教育,主要应从三方面入手。
一、处理好升学和就业的关系 高中毕业生主要去向有二,一是升学,二是就业。作为一所普通高中,虽然近年来升学率并不算低,但走入社会,参加就业的毕竟还占大多数,加上社会、家庭的各种压力,升学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而社会、家长也多以此来评价老师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一现象,忽视了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如何解决? 首先是观念问题,要让学生认识到,人才是指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从社会需要和实际出发,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城乡差别正在逐步缩小,需要更多的在平凡的岗位上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是我们锻炼成才的好战场。升学也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其次是定位问题。高三同学中,存在很多这种现象,本来文化成绩差,却抱着升学的裤脚不放,结果,既没能升学,又失去了发展特长的机会。如何做到定位准确,这就需要政治课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的文化成绩,更应该注意学生的特长发展,一旦发现,要及时进行鼓励,说服,本着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原则,帮助学生在这个分水岭上找准自己的座标。
二、职业道德教育
大多数学生高中毕业后,便要走上工作岗位,有没有一个良好的职业道德,将关系到今后一生的发展。在高中政治课中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创业精神教育。通过政治课教学,让学生知道,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要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艰苦奋斗,不断创业,改造生存环境。例如:可以结合“两弹一星”艰苦的研制工作以及北大荒人艰苦创业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艰苦创业的美 德,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将终生受益。在政治课中,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严格要求,努力使自己养成工作认真、工作守信,勇于开拓等优良品质。例如: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同学之间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争做文明学生活动等都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3、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正当的职业道德教育,老师在上课时,要经常地讲一些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先进人物及事,如:王进喜、李淑丽等。或者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这方面内容的小论文、杂志、电影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4、有了前面的基础,可以更高层次的从理论上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一阶段主要通过讲座,请一些模范标兵演讲等。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先进的事迹激励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念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职业技能与职业选择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社会。面对机遇,怎样抓住机遇,选择恰当的职业,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中关键的一环。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合理就业,减少失业。这也正是政府所追求的目标和应履行的职责,因此政府应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市场和政府的共同调节,不仅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还可以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公平性。此外,职业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发展 教育事业。”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发展职业教育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体制已逐渐地由单一的政府办学转变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实践证明:这样的办学体制有利于加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密切联系,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职业教育内部的改革与发展。
首先,在讲课中,要向学生多介绍一些有关未来社会的一些知识。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大大提高,未来社会需要的是科技化,系统化、智能化的劳动者。要让学生对此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这样,自我加压,主动学习,为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要让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国家,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做出贡献,就会赢得社会的肯定。这可以结合时传祥、辛福等人的事迹进行教育。同时,结合现在的下岗分流,让学生做好随时面临更换职业的准备。如果在选择职业时,个人自愿和国家需要发生矛盾,就应该对自己的自愿进行调整,顾全大局,服从祖国需要。
再次,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掌握知识毕竟有限,有选择职业,或参加工作时,必然会力不从心,更何况职业不稳定,这就更需要提醒学生要继续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未来职业科技化,智能化的需要。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思想政治课中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知识水平结构和能力之间相分离的现象目前较突出,要克服这种分离现象,关键是要使知识为学生所能接受、吸收,真正成为学生的认识,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因而,在思想政治课中除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应注重德育教育。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还很不成熟,有待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探索,以取得更大突破。
第二篇:德育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教学反思
德育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教学反思 梁庆雨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学校德育重要途径之一。它既是知识课,又是德育课。它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任务,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那么,如何在政治课中进行德育教育呢?那就要利用政治教材,通过每堂课的点滴渗透,方式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滴水穿石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激发求知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训练良好学习的习惯、养成严谨的学风。
(一)在政治教学中善与捕捉德育契机
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事物,可塑性强。作为政治老师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教材,注意收集信息,捕捉德育契机,精心施教,通过一些贴近学生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如5.12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顽强的生命、可爱的解放军、消防战士、白衣天使等,作为政治老师,我及时的观看新闻,收集信息、图片资料,在课堂上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同时也利用新闻发布的环节让学生点评抗震救灾中故事,由于新闻本身的具有强大震撼力,这时,作为教师不用更多说教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
精神,但如果没有典型的事例,民族精神的教育只是理论知识的解释,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而有了鲜活的事例,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时的德育教育事半功倍。
(二)小故事,大道理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学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而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六七年级教材本身就是品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时常寻找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小故事《自信的指挥家》、《差距》、《一位中学生的自述》等作为导入,还让班级中朗诵较好的学生讲故事,学生在欣赏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然后设置一些问题,再引
出教材中的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就会比较自然,学生也较容易接受。
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主阵地,也是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交给学生理论知识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作人的道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是我们政治教师价值所在。
梁庆雨
兴安学校2011、5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特别是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章节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师通过细心挖掘教材,善加利用各种资源,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各种课型,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并帮助学生自我调节,克服不良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及课堂教学实效,不失为一条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政治课教学 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中学生离家出走、厌世轻生、杀死父母、激情犯罪等悲剧发生,这也引起了广大教师、家长、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什么在中学生身上会有这么多的悲剧发生?究其原因,问题的根本症结其实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实际上,各科教材中都蕴藏着不少适合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健康辅导的教育情景。只要教师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以收到心理健康辅导的实效。政治课教学由于其特定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更能深入关注学生的心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我国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约有32%的学生有心理障碍,约有12%的学生有心理缺陷,约有28%的学生有心理失常。北京的调查表明,每10名中小学生中,就有1名心理障碍者。曾让许多人羡慕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有三分之一学生不能完成学业而遭淘汰。从全国的调查情况看,中学生有较强自信心的比例只有43%,抗挫折能力强的仅占38%,意志力强者占20%。
作为农村中学的政治教师,在多年的德育工作中,我发现有许多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如:一些学生情绪千变万化,意志力不强、与人难相处、孤僻、经不起挫折、报复心强、敌对情绪高、厌学、单相思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像阳光下的阴影,影响着学生,困扰着教师,它警示着我们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二)心理健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明确提出:新课改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并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而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特别是在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穿插心理健康教育应是重要的途径之一。高中政治教材中有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高一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高二的《文化生活》《哲学常识》,从不同的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特别是《哲学常识》教学单元任务的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等四个方面的知识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关,是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资源。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教师应该结合所授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实现“1+1>2”的效应。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多的相似性,故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适时的进行心理指导。如:在“意识的能动作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提到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此处教学,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心理常识:不良情绪容易导致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学习和工作。在持续的消极情绪反应作用下,首先受到影响的是神经系统的功能,抑制大脑皮层高级心智活动,破坏大脑皮层兴奋性与抑制的平衡,使得正常的判断力下降,甚至使人的大脑功能严重失调。常见的抑郁症、神经衰弱等生理、心理疾病的成因中情绪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从中体悟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何等重要。
(二)身教重于言教,树立优秀的师表形象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这条原则。教师要以自身的良好形象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把微笑带进课堂,给每个学生以宽松、尊重、支持、鼓励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在政治课堂中感到身心愉悦。教师要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和打动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探索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
在每一堂课的开始,我一般都留3分钟时间让学生做演讲,内容主要是围绕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成功的表演可以使这些学生获得成就感,并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在这一过程中成绩差的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心理潜能被挖掘出来,他们开始也许是生疏的、笨拙的、表演是不协调的,表达是不流畅的,但教师如以宽容的心态、极大的耐心包容学生的不足,并给予适时的点拨、鼓励和纠偏,必将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勇气和信心,提高教学活动的实 效性,也有助于引导其他学生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相信在这一活动中全体学生会逐步的学会认识自己,热爱自己,肯定自己,敢于表露自己的情感。有了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作基础,对学习和生活是大有裨益的。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都有民主、平等的需要,中学生尤其如此。如果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在提问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给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回答机会。我一般都是按座位逐个提问,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以避免那些得不到回答问题机会的学生产生退缩与自卑。这样,学生从与同学,老师的合作探究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能够比较客观的评估自己和他人。
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教学艺术。只要我们潜心钻研,一定能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知识教学与情感化的统一,从而教会学生掌握心理调节艺术,避免不良心理现象的产生,自行消除心理障碍。进而在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和谐统一合力的作用下,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参考文献:
1、《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措施与方法》 方文朴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6期
2、《心理健康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渗透》 王川 《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1期
3、《中学生心理健康与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王建中 《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09期
第四篇:浅析生涯规划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李海涛
浅析生涯规划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四川省成都市中和中学 李海涛 610212 摘要: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不高,理论联系实际流于形式,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还能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起引导作用。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路径有多种,如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本文从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路径进行探索,以期提高教育实效。
关键词:生涯规划;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渗透路径 引言:
正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最早由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Mar1and)博士提出,他认为:所有的教育都是或都将是生涯教育。生涯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年,形成较系统的教育体系,而我国较为滞后,大部分高中生对生涯规划有一定的认识,但是随意性大,认识程度不够,尤其缺乏自我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理性认识。
一、生涯规划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的现状调查
思想政治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不但在高考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同时,其课程自身的独特性也是影响高中生思想品德与未来职业规划的重要因素。据生涯规划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的相关问卷调查中发现,许多重点高中的政治为了自己的学生能够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政治成绩,更多的注重学生政治理论的掌握程度,而严重忽略了高中生未来生涯规划,具体情况如下所述:
1.教师缺乏对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视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已经不属于九年义务阶段,因此,选择读高中的学生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为自己未来的生涯规划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然而,面对高中学生和家长这种现实的需求,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扎实的掌握好政治科学文化知识,作为高中的政治教师在授课时,基本都采取讲授法,课后或者课前,还会严格的检查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基本没有教师去重视,更没有教师会利用整节课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总之,所有的高中政治教师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高考的试卷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而严重的忽略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2.政治课程缺少生涯规划教育
高中阶段人教版教材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内容包括四个大的板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从四大板块的名称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高中政治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多个方面,然而,在众多的板块中没有一单元的理论内容是和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相关的。面对教材编辑缺少生涯规划内容这种实际情况,这就要求高中的政治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将学生需要学习的相关生涯教育巧妙的融入到自己的政治课堂中,增加高中政治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生涯规划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1.经济生活与高中生生涯规划
经济生活作为高中阶段政治必修一教材,是高中生在没有划分文理科之前,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的一门科目,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生活的在整个高中阶段政治学科中的重要性。根据政治生活的相关理论知识可以清楚地看出,政治教育的众多理论知识都是和学生未来生涯规划息息相关的。例如,经济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企业经营的相关知识,教师对于此方面教学的教学重点就是,企业的定义和内涵、企业的经营方式以及经营好一家企业的方式方法,而在大学阶段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很大一部分也都是关于企业经营方面的,而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也是有关企业经营发展方面的。因此,将生涯规划融入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课堂中是十分容易又具有一定意义的。另外,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必修一第一课的标题就是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主要讲述了货币及纸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以及纸币的优点,而这些知识点显然就是大学阶段会计学专业学生必学的专业内容,同时,也是会计资格考试中非常重要的考试要点初次之外,还是会计专业学生未来职业经常用得到的内容。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师将经济生活的教学内容与高中生生涯规巧妙的进行结合,是一种对高中生未来发展非常有意义的教学方法。
2.政治生活与高中生生涯规划 政治生活是高中政治第二本必修教材,整本教材主要讲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与政策、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政府的宗旨和职能、以及党的宗旨和性质等内容,而这些内容正是大学阶段法律学专业必须学习的内容。因此,高中政治生活的有和未来从事法律工作的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息息相关。面对这种实际情况,作为陪伴着高中生高考和成长的政治教师,就需要在备课时,根据自己学生的性格特点,将从事法律法律工作的基本要求与高中政治生活的教学重点巧妙的进行结合,让每一个学生都深刻的了解政治对于人类生活与发展的意义。
例如,在每个单元结束以后,教师都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新知识与未来的认识规划进行有效的结合,写出新学的知识对自己人生规划的帮助,为自己难忘的高中生活留下痕迹。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开展一场辩论赛,一组为正方,以高中政治生活对生涯规划有帮助为辩论主题,另一组为反方,以高中政治生活对生涯规划没有帮助为辩论主题。让学生在简便有富有情趣的辩论赛中缓解学习中的压力。同时,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高中政治生活的学习内容以及人生规划的内涵。这样的课堂长期进行下去,不但能够给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堂增添一定的色彩,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从事法律工作的学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赢在奔向工作的起跑线上。
3.哲学与高中生生涯规划
哲学是高中政治最后一本必修教材,同时,也是对于学生来说最难懂的一本教材。的确,教材中涉及很多晦涩难懂的内容,像人生价值、人生目标、物质和意识等都是学生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但是,这些教学内容又都是对高中生未来生涯规划有极大帮助的,要想充分的发挥出哲学对于高中生未来生涯规划的指导作用,让学生深深的感受到哲学对于人类发展与生涯规划的意义和价值。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就必须对自身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改进与创新。
例如,在高中必修四哲学生活人生价值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在讲解完人生价值的内涵与意义之后,再让学生以人生价值与自己未来生涯规划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里进行一次演讲比赛。一方面,增强学生对人生价值有关知识的认识程度,另一方面,也为自己未来的生涯规划做出一定的铺垫。另外,在进行人生目标的有关知识的授课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真正理人生目标的定义以后,再根据自己未来的生涯规划,写出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再将所有学生写好的人生目标粘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中,以便激励所有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时刻努力奋斗。
三、生涯规划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的意义
众所周知,政治课程本来就是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程,因此,在大学中的任何一个专业,思想政治都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公共课程,同时,在专接本以及研究生考试中,思想政治也是必考的一门科目。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对于支撑祖国命脉的学生来说的重要性。由此也可以充分的说明,生涯规划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
1.增强高中生对政治理论的深刻记忆
作为高中的政治教师都清楚的知道,枯燥无味的政治理论知识总是会给学习压力重大的高中生带来一定烦感导致学生记不清甚至不愿意与记忆众多的理论知识,从而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将生涯规划巧妙的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来,就会给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堂增添一定的色彩,从而增强高中生对政治理论的记忆。
2.为高中生未来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高中在学生整个学业生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因此,生涯规划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都是陌生的,但是,由于学习压力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的高中生又会对生涯规划充满好奇。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如果将生涯规划巧妙的融入其中,不但能够解除高中生对于生涯规划的陌生感,还能够为高中生未来的生涯规划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结束语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影响高中生高考成绩的重要因素,也是高中生良好素质形成的重要条件,而生涯规划对高中生的长远发展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效率,也为了高中生通过政治理论的学习为自己未来的生涯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高中的政治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不断地将生涯规划在政治课堂中有效的进行渗透。
参考文献:
[1]方莉.生涯规划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 ——以苏南某农村高中为例[D].苏州大学,2011.[2]毛亿慧.浅析新时期如何塑造高中政治教师的全新角色[J].科技风,2016.[3]惠志杰.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当好学生的生涯导师[J].亚太教育,2016.(联系人:李海涛 电话:***)
第五篇:“快乐”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_2937
【“快乐”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
摘要:在课堂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思想政治,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快乐;教学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孩子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思想政治,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是所谓的课堂“快乐”教学法。如何营造“快乐课堂”呢?
一、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教学气氛
这是思想政治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老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臭架子,不要害怕学生“造反”,来挑战你的权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放在课堂上发表。总而言之,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快乐”起来。
二、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
这是思想政治课堂“快乐”教学的必要条件。“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不要等到上课时,临时抱佛脚去瞎编几个。我们平时注意多多积累。搜集素材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肯用功去做去想。比如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获知等等。不管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但有一点都必须做,就是要把获取的信息资料及时记录在案,等待上课用的时候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或筛选。
三、构建“快乐”的教学的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的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
1.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
2.列举“快乐”的教学案例。思想政治课本中有许多的知识点需要举例说明,才能让学生理解明白。我们在保证合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有趣”而能发人深省的案例显得尤为重要。往往一个有趣的案例就能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并进行积极思考。浓厚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有效学习的强大动力。
3、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俱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快乐”教学。
四、“快乐”教学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具备以下条件
1.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课任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最好的剧本假如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导演等于白搭。教师就好比导演,一堂课准备得最充分,环节设计得多完美,如果没有一个较强课堂管理能力的老师来把握,同样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我们都有过类似体会,本以为准备十分充分的一堂课上下来却发现根本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那是因为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无法正确引导好课堂中“快乐”的气氛,导致“快乐”演变成混乱,无法把持。结果,每个人都“快乐”着自己的“快乐”,课堂基本思路没有按照我们预先设计的思路走,出现教学失控。所以,进行快乐教学还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能够轻松驾驭课堂这架“快乐”马车,不然“快乐”不但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相反成了教学活动的混乱制造者。如果是这样,还不如不要所谓的“快乐”教学。
2.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前进行充分备课、充分预测、充分研究、知识准备要充足。假如一堂课是一次战争,那备课就是战前的战略准备阶段。大家都知道没有充分的战略战术准备是要打败仗的,所以备好课是关键。
总之,挖掘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乐学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幽默风趣的老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而充满欢声和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师能在乐中教,生能在乐中学,不亦乐乎!
=====本文结束=====TXT&DOC=====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