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空巢老人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和研究
所在院系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任课教师
提交日期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和研究
摘要:在我们享受幸福快乐的大学时光的同时,往往忽视了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年迈多病,儿女却无暇照顾;他们孤独寂寞,身边却无人沟通交流。当很多人都在关注农民工问题,关注”90后“的成长历程,关注城市发展、经济变革时,我们似乎都忘记了他们,他们是外出打工子女的父母,他们是读书同学的爷爷奶奶,是数目不断增加的庞大群体,他们在各偏僻的农村静静的生活,数着日子盼望儿女能回家,守着电话等儿女问候。他们年迈,生活上有很多问题:生活无人照料、病痛不能及时妥善治疗、孤独抑郁的情绪无法排遣。他们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是急需社会上所有人的关注、关怀和问候。在“银发浪潮”席卷各国的背景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加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乡之间的差别也随之加大。青壮年为让其家人过上所谓的“幸福”生活,外出挣钱,由此引发大量的乡村空巢家庭,尤其是空巢老人。由于老人的生理、心里上的原因,对儿女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大,以至于他们在物质、精神、生理上受到严重的威胁。这已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空巢老人
健康状况 心里压力
社会帮助
生活需求
志愿服务
调查方法:走访 考察
对象:农村空巢老人
前言
众所周知,80后与90后逐渐占据了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加之新农村及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平均寿命普遍提高,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导致我国老年化问题不断加剧。如今,中国已步入“老年型结构国家行列”,因此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新群体—空巢由此老人诞生了。空巢老人(这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迫在眉睫。
一、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问题分析
1.大部份留守老人仍需要体力劳动
据调研分析,约有76%的空巢孤寡老人没有可靠的经济来源,平均每月的收入不到50元。虽说子女有三四个,但由于婆媳关系处理不当,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还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家庭经济来源,基本解决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减轻子女的负担。另外一方面,绝大多数老人不想给自己的田地丢荒,所以坚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重农活要雇人,成本比较高,老人们只进行日常的田间管理。
2.家庭氛围缺失、精神慰藉单调
随着大量子女外出务工,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节或清明节能回来几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与老人团聚,有的甚至好几年没有回家,老人们难免有孤寂之感。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的分析,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子女经常给父母打电话,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尤其是老人生病时,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只有靠老两口互相扶持,更显得孤独无助。而如果老人丧偶,日子就过得更加艰难。
3.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
留守老人最担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几乎可以导致一切困难:经济拮据,缺少照料,心理负担加重等等。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农村老人也基本不进行体检,只有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才去看病。如今,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制度,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基层实施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合作医疗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实质帮助非常有限。由于经济收入不高,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支出习惯和现实经济能力的考虑,“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生。有一些子女因为工作忙或是路途远而没有回来,只是打来电话询问。农村偏远山区曾发生老人病死在家而无人知晓的悲剧。
二、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
1.政策方面
政府在制定政策是应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敦促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时按量发放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只有这样,农民工才更有能力去赡养老人,尽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2.社会制度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证留守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社会大众宣传尊老爱老,例如:每年评选出尊老爱老模范家庭,给予该家庭经济上帮助,给予该家庭子女就业就学上的优先选择权利等等。
3.经济供养
①增加农业创收,提高农村家庭收入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可由当地的农业致富能手或专门的技术人员真正的“下地”“下乡”为农民讲解有关农业作物的种植方法和作指导。这样就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条件,提高农民收入,为养老奠定经济基础。
②增强子女支付养老费用的能力
“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目前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证,所以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应该增加对老人的供养的费用,尤其对于那种身体状况不佳,要照看子孙,帮子女料理红白事的老人。这当然在大的方面需要国家的良好政策,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
4.生活照顾
老人的生活很重要,而其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如何在生活上对老人进行照顾,是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并提出可行解决方案的。而这就要充分考虑老人的生活特点,结合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的力量,给老人创建美好的生活。由于打工子女家庭收入的增加,有些子女更愿意将花部分钱保证老人的生活。政府可对此进行引导,建立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让那些孤寡老人有地方可以去,让他们不再担心生活无依,生活上得到照料,精神上得到安慰,让老年人欢欢乐乐安度晚年。
5.精神慰藉
经我们走访服务的20家留守老人情况的分析,老人精神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而这一点恰恰是政府部门和外出务工子女忽视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减少他们的孤独与失落感。
1.当地政府可以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专门为留守老人服务,定期下乡主动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乡镇政府领导和村委会成员可以经常下乡慰问留守老人。受访者中覃克阳老人,生育1男1女,女儿已出嫁,儿子已外出务工近5年,母亲已是94岁高龄,生活已不能自理,他就希望政府搞好野马河两岸河堤,方便老年人散步。还有黄玉林老人,平时酷爱跳广 场舞,但是场地有限,希望政府帮她们硬化场地等等。因此,政府应因地适宜加大农村健身活动场所投入,让喜欢运动在老年人有地方去锻炼身体。多组织娱乐活动,比如组织举办晚会,开展适合老年人在文体活动等,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减少他们的孤独与失落感。作为子女,应该多抽些时间常回家看看养育你的父母,即使再忙也常给家人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③还应加强孝道宣传
一是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强老年人的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子女们的思想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他们真正明白关心老人,尊敬老人,赡养老人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实事求是地揭露一些虐待老人,不赡养老人等丑恶行经。政府以及村委也要对于这些行为进行调解,必要时还应求助于法律手段来解决。二是弘扬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加强农村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表彰敬老养老典型,让村民真正树立起尊重、关心、帮助老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更要加强宣传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的力度。教育外出务工人员尊重父母,时时与父母保持联系;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让老人无后顾之忧。
6.安全知识
留守老人们很多都不懂得用火、用电安全的常识,因此政府要定期派工作人员走村串户,了解农村用电情况,向老人们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和当前电价执行标准,使老人们真正用上“明白电”、“放心电”。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深入到一些留守老人家里,查看线路,发现异常,就地解决,消除安全隐患。同时邻里之间要相互帮助,发现有安全隐患存在要及时消除。
三、空巢老人现状产生的本质
虽说,如今我国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但在小康的后面难免有怨声载道,穷困潦倒。青壮年为让其家人过上所谓的“幸福”生活,不惜背井离乡,外出挣钱,家里只留下微薄的劳动力。由于从小过怕了挨饿的日子,走访中,大部分老人提起生产状况就无赖回答:“做不动也要做呀!土地荒了多可惜呀。能动一天就种一天,种不动了再说。”家境较好的老人,其儿女会按时寄钱回家,他们以为这是报答养育之恩,赡养父母的最佳方式。但老人的心里话向谁诉说?心中的烦恼向谁倾诉?等这些心理障碍上的问题已被蒙蔽了。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刻不容缓。
这只是我居住的一个小小乡村“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试想象一下整个乡、区、县、市,乃至整个国家的,这简直是不足挂齿,就好比茫茫宇宙中的一粒砂子。由此把我国整个国家的“空巢老人”生存现状统计起来,其问题严峻,形式恶劣,已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问题。
为从更本上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冲击,成功化解我国“空巢老人”的严峻社会问题,我以替党、人民负责的态度,已科学客观,求真务实的精神,特建议如下:1.加强宣传尊老、爱老、养老、敬老力度,营造良好氛围。2.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力度。3.组织青年志愿者每逢农作物收获时节给予空巢老人体力上的帮助。4.加强活动场所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5.依靠农村基层组织,社区建设,建立养老社区。
结束语: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直都在倡导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留守老人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们很多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心酸历史,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繁荣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作为老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使越来越多的农村空巢老年人安享晚年,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且与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全社会都应一起努力,帮助、关心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的晚年生活着想,让他们衣食无忧,有病得到及时治疗,临终得到关怀,使他们能幸福、快乐、健康地度过晚年,真真切切感到社会、家庭、儿女给予他们的亲情和温暖。做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服务保障工作,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做好老龄工作的要求,是政府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护理杂志》2004。《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2003 《人口学刊》2012年03期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第二篇:乡村空巢老人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乡村空巢老人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作者: 崔春花
指导老师: 苏碧芳
摘要:在“银发浪潮”席卷各国的背景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加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乡之间的差别也随之加大。青壮年为让其家人过上所谓的“幸福”生活,外出挣钱,由此引发大量的乡村空巢家庭,尤其是空巢老人。由于老人的生理、心里上的原因,对儿女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大,以至于他们在物质、精神、生理上受到严重的威胁。这已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空巢老人生存现状
调研方法:走访、考察
对象:长坪乡大树村与金福村的老人
乡村空巢老人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众所周知,80后与90后逐渐占据了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加之新农村及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平均寿命普遍提高,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导致我国老年化问题不断加剧。如今,中国已步入“老年型结构国家行列”,因此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新群体—空巢由此老人诞生了。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迫在眉睫。
为响应***书记“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口号及详细了解乡村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本人以长坪乡为样本,对该乡镇的8个村进行了抽样调查,是相距较远的大树村与金福村。
大树村:总人口数有2673人,共658户,总的耕地面积为3958亩,人均1.48亩。60岁以上的老人有1664人,占总人口的62%,其中单身孤寡老人占35%,夫妻户占28%,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只有13%。金福村:总人口数为2856人,共691户,总的耕地面积有3427亩,人均1.2亩。60岁以上的老人有1942人,占总人口的68%,其中单身孤寡老人占24%,夫妻户占36%,与其他家庭人员一起生活的有18%。
通过以上数据显示,无论是大树村还是相距甚远的金福村,老人们的生存现状都不容乐观,给整个乡镇、社会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压力,严重影响到整个乡镇、社会的发展,毋庸置疑这也严重威胁到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进程。
经实地的走访、考察,细心的分析,无论是大树村还是金福村都主要存在以下三类空巢老人。
一、经济拮据,穷困潦倒
据调研分析,约有76%的空巢孤寡老人没有可靠的经济来源,平均每月的收入不到50元。虽说子女有三四个,但由于婆媳关系处理不当,被迫孤身一人过日子。他们就只有靠天吃饭,天气适宜,农作物生长状况较好,收入就相对较多一点,又由于严重的体力衰落,根本无法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人一旦上了年纪,免疫力也随之下降,可恶的是连疾病也不放过他们,常常与他们“行影不离”,但没有经济来源,在严重的疾病也只有和它孤军作战,等等问题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严重威胁到空巢老人的生存。
代表老人为谭秀梅,高龄75岁。早在十几年前老伴就因病去逝。她子女较多,三儿一女,其中二儿为一级残疾,再加之家庭中的种种矛盾,她与二儿相依为命。自己也与疾病恶魔相伴,具体是得了什么病,连她自己也不清楚,类似癫痫病,其全身上下不停颤抖,走起路来令人心惊胆颤。家里的唯一经济来源就是仅靠微薄的劳动力生产农作物变卖作为盘缠,一年到头饲养的一头猪更是家里的脊梁柱,要维持一年的油盐酱醋。虽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但由于没有可靠的经济来源,“生不起病,有病不医”已习以为常。
二、体力严重透支
由于生活的需要,青壮年不得不外出务工挣钱,把子女留
给父母照顾,这样引发了大量的空巢家庭,特别是空巢老人。如今三、四个人均1.3亩土地的重担就压在了他们的肩上。在走访的过程中,一提起劳动力,空巢老人就无赖的回答:“做不
动也要做呀,土地荒了多可惜呀,能动一天就种一天,种不动了再说!”
最具有说服力的是乡村黄金收获时节的真实画面,是在走访过程中无意发现的。老人、小孩忍着强大的负荷,简直是举步维艰,四、五亩土地的农作物就靠他们那样一步一步的挪动给搬回家,他们背东西时脸几乎与大地在同一水平线上,当时那一刹那简直是触目惊心。青壮年为养家糊口,不惜背井离乡之痛,外出打工挣钱,家里只剩下老人、小孩与妇女,导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为他们的作息时间。
三、缺乏精神慰藉
乡村空巢老人为新农村的建设付出了青春和活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旦失去劳动力可能会情绪低落,甚至产生悲观情绪,长期下去,则会引起抑郁和消沉,严重影响到他们的精神世界。因此,外出务工的子女们应每逢过年过节常回家看看,不要忘记你的父母还在家日复一日的盼望着你们回家呢。
代表对象为彭善英老人家。这位老人手拿一把蒲扇,坐在屋檐下的半圆形椅子上,偶尔又扇两下,看上去十分安详。我暗想,这位老人算是在拜访中最幸福的了。不料,在交流中我才了解到,她的确不需要干农活且经济条件较好,每逢过年过节她的儿女都会按时寄钱到卡上。儿女们为了经济外出奔波,要每年过春节其子孙才有可能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平时就她一位孤寡老人(她的老伴儿已去逝20余年)坐在那里,连陪她说
话的人都没有。她晚上也不吃宵夜,偶尔有亲戚送来的零食就吃一点,没有也罢,直接洗漱后睡觉。
虽说,如今我国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但在小康的后面难免有怨声载道,穷困潦倒。青壮年为让其家人过上所谓的“幸福”生活,不惜背井离乡,外出挣钱,家里只留下微薄的劳动力。由于从小过怕了挨饿的日子,走访中,大部分老人提起生产状况就无赖回答:“做不动也要做呀!土地荒了多可惜呀。能动一天就种一天,种不动了再说。”家境较好的老人,其儿女会按时寄钱回家,他们以为这是报答养育之恩,赡养父母的最佳方式。但老人的心里话向谁诉说?心中的烦恼向谁倾诉?等这些心理障碍上的问题已被蒙蔽了。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刻不容缓。
这只是我居住的一个小小乡村“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试想象一下整个乡、区、县、市,乃至整个国家的,这简直是不足挂齿,就好比茫茫宇宙中的一粒砂子。由此把我国整个国家的“空巢老人”生存现状统计起来,其问题严峻,形式恶劣,已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问题。
为从更本上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冲击,成功化解我国“空巢老人”的严峻社会问题,我以替党、人民负责的态度,已科学客观,求真务实的精神,特建议如下:
1、加强宣传尊老、爱老、养老、敬老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执法主体,强化执法职能,切实维护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使国家的尊、爱、养、老政策深入人心。弘扬尊、爱、养、敬老的传统美德,传承尊老、敬老,团结和睦的社会,营造关爱空巢老人的社会氛围,提高后辈关爱空巢老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性。
2、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对一些无特定经济来源
且无子女照顾,连基本生活不能维持的空巢老人,实施按月发放“工资”的政策,给予物质上的支助,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一些安慰。对“生不起病,有病不医”家的空巢老人给予免费治疗。
3、组织青年志愿者每逢农作物收获时节给予空巢老人体力上的帮助政府加强与各大高校的衔接,每逢农作物收获时节组织志愿者到体力严重透支的空巢老人家干农活,或依靠农村基层组织也给予体力上的帮助,以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4、加强活动场所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各地可以一个或多个村为单位兴办活动站或 老年人活动中心,为空巢老人提供良好的娱乐环境,既有利于提高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让老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重新找回生活乐趣,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5、依靠农村基层组织,社区建设,建立养老社区对一些生活较宽裕或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政府可借鉴城市养老模式提供更优越的生活环境与更贴心的照顾,让他们安安心心安度晚年。
由于时间仓促和本人水平有限,纰误疏漏在所难免,热忱欢迎广大师生对本报告提出宝贵意见,使之日臻完善,并致以谢意!
第三篇:关于空巢老人生存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空巢老人生存状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人员:丁楠
班 级:文新学院广告1102班
学 号:11410100205
前言
这是学校布置的一项我们的暑期作业,我的调研主题是“空巢老人生存状况“的调研。我利用了三天的时间,走访了罗山的某一些小村庄,和留守家乡的老爷爷老奶奶们交流,然后观察他们的生活境况,从中我看出了他们生活上的一些事情。从他们的只言片语里面,我看出的不是他们对子女的埋怨,而是对孩子们无限的爱与关心。他们生活在孤单与无助里,照顾着自己的孙儿孙女,在漫长的岁月里担心着在外面拼搏的儿子女儿们。他们也许会在过年回家看看,也许十年二十年都没有回过一次家。老人们明白,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如此。可是,老人们也怀念自己的孩子啊,毕竟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啊。这次的调研,不仅仅让我了解到了空巢老人的生存状况,也让我更加明白了父母对子女的爱。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我们还在父母身边,趁着父母都还健在,作为子女多陪陪他们唠唠家常,谈谈生活,父母要求的不多,只要我们在他们身边。接下来是我7月20号到7月22号三天走访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周党镇龙镇村的一些空巢老人的经过,现在记录如下。
7月20号
今天是走访空巢老人的第一天,今天上午我走访的是一位段姓老人。老人5年前失去了老伴,儿子带着媳妇去北京打工,留在家里一个8岁大的孙女和一个6岁大的孙子。孙女上小学3年纪,孙子小学1年纪。和老人聊天的时候,老人提到最多的就是孙儿孙女,一提到孙儿孙女就满脸幸福的模样。
老人对我说:“小伙子,你知道吗?到了我们这把年纪,最大的幸福就是儿孙满堂。像我这样孙儿孙女都有了,这一生夫复何求?”
我附和着老人说:“是的,您看您孙儿孙女多漂亮。”
老人们就是喜欢你对他孙儿孙女的称赞,看着他合不拢嘴的样子,我真替他感到高兴。
我借势问他:“爷爷,您孙儿孙女去上学的时候,您都做些什么啊?”
老人一听到这个问题,顿时就失去了高兴的神采,良久,他才悠悠地说:“打扫卫生,做做饭,洗洗孩子们的衣服,虽然孩子他妈给置办了洗衣机,我觉得洗不干净就自己动手洗了,反正小孩子的衣服不大容易洗。”说到孩子的家长,老人的眉头明显地皱了皱。
“您想儿子吗?”我继续问。
“哪能不想,他们在外面忙,只有过年才呆在家里那几天,又忙着应酬,一句话都说不上。可是,孩子也苦,咱再想也只能放在心里不是么?”
今天下午我走访的也是一位鳏寡老人。这是一位知识女性,60多岁,是一个中学老师,已经退休了。有一儿一女,女儿嫁到了法国,几年难得见一次面,倒是16岁的外孙时不时会从法国飞回来看看她,给她带一些法国的玩意。儿子在政府工作,虽然在本地,可是和媳妇在县城住,老人喜欢农村的安静,就一个人留在农村。孙子被送到北京一个附中学艺术,难得见上一面。所以说,大部分时间老人都是一个人。
我和老人聊天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老人在说。她倒不是在说她的孩子们,她给我回忆她的小时候,她说那时候文化大革命啦,可可怕了,一个不留心,就会被拉出来斗,她说她的父亲当年是大学的一个老师,不知道怎么的就被打成右派,斗来斗去,把一大好的有为青年给斗死了。父亲死的那年32岁,她只有四岁。母亲带着她,和肚子里还未出生的孩子,回到娘家,一个人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她姐弟俩拉扯大。老人说到这里,已经是热泪盈眶啦。老人是教语文的,表达能力很好,听了一下午,让我依依不舍。
临走的时候,我问老人:“您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想孩子吗?”
“小伙子,等你有了孩子就会知道,哪个父母不想念自己的孩子啊,可是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有他自己的生活。”
7月21号
今天走访的是一对老年夫妻,妻子是个哑巴,丈夫10年前摔断了双腿,10年来哑巴媳妇一直陪着丈夫不离不弃任劳任怨。我想说再美好的爱情,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比不过,真正的爱情就是这样柴米油盐酱醋茶伴君一生一世。爱情说的好听,在现实面前其实是不堪一击的,对于这对夫妻,我是打心眼里佩服与尊敬。
因为丈夫经常卧病在床的缘故,尽管妻子无比辛勤地打扫,可是我一进门,还是觉得一股恶臭扑鼻而来。真的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能够生活这么久。于是,我二话没说,就帮着哑巴媳妇把她的丈夫扶起来躺在门外面晒晒太阳,而我,则和哑巴媳妇一起动手打扫卫生。首先是把床上的被单什么的全拆下来洗掉,之后把床拉出来扫掉里面的脏污。这过程中,哑巴媳妇一直比划着让我别忙,怕弄脏了我。我越发的感到这对苦命鸳鸯的善良。那个男人就躺在外面看着我们,满脸都是感激,哑巴媳妇的眼中噙满了泪水。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尽力地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我不可能就这么一下子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但是,如果有可能,我会经常去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像现在的打扫卫生。
他们太可怜了,他们太需要我们的帮助,整整一天的时间,我都是和他们呆在一起。中午,哑巴媳妇做了饭留我在她家里面吃饭,我也没有推脱,就留下来啦,毕竟下午还有要打扫的地方。还别说,这哑巴媳妇虽然有残疾,可是做了一手的好菜,愣是把我吃得目瞪口呆,流连忘返。
席间,丈夫给我讲了一些他们之间的故事,丈夫60岁,哑巴媳妇55岁。他们有两个孩子,可惜都死了,据说是小时候发烧没钱治病给烧坏的,一提到这两个孩子,丈夫就一脸的泪水,责备自己无能,哑巴媳妇则握着丈夫的手,无言地安慰着丈夫,她自己则是死死地咬着自己的嘴唇。虽然现在的我还没有身为人父,可是那种痛我是非常能够理解的。转而,丈夫又说起十年前的一场车祸,夺走了他的双腿。肇事司机跑了,医药费什么的都没有着落,幸好村子里面的人善良,捐钱给捐够了他的医药费。命是保住了,腿却不在了。为了还村民们的钱,哑巴媳妇找了很多份工资,丈夫说上周才把钱都给还完。
我插嘴道:“这都是村民们捐的,可以不用还的。”
丈夫叹了口气说:“大家手头都不富裕,这钱是一定要还的,只是苦了我媳妇。”
说到这里,我看到这对苦命的鸳鸯紧紧地抱住彼此,无言地告诉对方,这些苦都不算什么,只要你平平安安地呆在我的身边我就心满意足了。
看着他们虽苦却幸福的样子,我一个人默默地退到一边,收拾起上午没有收拾完的脏物。这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真正正的爱情。
临走的时候,我给他们约好明天到村东头聚合,我给大家表演节目,丈夫欣然答应。告别了这对夫妇,我又去昨天拜访的老人家里和其他一些还没有拜访的老人家里,约他们明天在村东头聚合。
我拜访空巢老人的时间就快要结束了,我想在最后一天给他们一些快乐,他们太孤单,需要快乐。
7月22号
昨天约好的老人们,今天很准时地都来到了村东头聚合。为了让老人们玩得尽兴,我恳请了我的妈妈为他们做了午饭。开场的时候是我为老人们亮了一嗓子。唱的是“美酒加咖啡”,虽然唱的不咋滴,五音也不全,但是这些老人们还是很善良地为我鼓掌,使得我的内心顿时用上了一股暖流。
之后,我就把这个活动全权地交给了老人们,听着他们用那苍老的声音唱着一首首歌颂毛主席的歌,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叫做峥嵘岁月的时代,看到了解放军战士们肩上缠着小红布条,头上戴着镶有五角星的小帽,看到了他们摆着整齐的队列,整齐地从我的面前走过。
很快,老人们就聊到了一块。他们拉着彼此的手,一会儿笑,一会儿哭,聊着自己的曾经,聊着自己的子女。那一刻,我是由衷地笑了。空巢老人怎么了,他们依然会很快乐。留在村子里面的老人有那么多,把他们聚集在一起,聊聊天,谈谈地,会是多么温馨的场面啊。
眼看着夕阳西下,老人们恋恋不舍地和我握手告别,并且彼此之间约定明天再见的时间。好像那一刻他们就不是空巢老人,而是一群快乐的老顽童。
走访老人们的时间就这么结束了,其实我还是想走访多一点的,奈何我要去实习。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这让我不禁地想到了我的父母,也许再过几年,她们也会加入到空巢老人的行列吧。这不是做子女的狠心,而是命运如此。
我看着离去的老人,站在风中,潺潺的流水安静地流过,我的鼻端闻到了一股花的香味。
后记
这篇调研报告可能会有些粗超,有些简单,但是这毕竟是我亲身去做的一件事情。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走访,在这里,我只想对那些远离家乡在外拼搏的孩子们,回家的时候,不要仅仅是给他们一些钱,更多的是拉着他们的手,温柔地告诉他们:“爸爸妈妈,冷落了你们啦,孩子对不住你。”
而作为和这些空巢老人临近的朋友们,能帮的就帮他们一把,哪怕是帮他们提一桶水,拖一下地,他们年纪大了,力气活是年轻人的事情,我们就费点心吧。
同时,那些留守村子的老人们,彼此多多走动,一方面活动活动筋骨,另一方面也能缓解孤独寂寞。
第四篇: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篇一: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对衡阳县库宗乡关于“空巢老人”问题现状的调查和建议
摘要:本文通过实际调查走访,分析和概述了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经济拮据,日常生活难以自理,身体健康与医疗没有保证,情感孤独,缺乏沟通,生活乏味,没有足够的娱乐活动,与邻里关系也时常紧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了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 生活现状 主要原因 想法与建议
一、调查概述
为了解本地有关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和身心健康,以斛有关农村空巢老人的各种普遍的生活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相关政策,我在学校学院的组织下于2011年1月2月的寒假期间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衡阳县库宗乡农村地区的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中或者子女在外务工、定居,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或者是子女虽然与自己居住在同一社区,但不与自己共同生活;或者甚至膝下无无后人照料。调查的题目包括:经济状况、日常生活状态、健康与医疗问题、心理状态、娱乐活动等方面共计28个题目。调查问卷共计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9份,回收率99.7%,并且全部回收的问卷有效。问卷回收后,本人通过对问卷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统计分析,主要是进行单变量描述分析,即对每个指标进行加总,并计算出各项比重。
二、调查结果
经过对所有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整理,结果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堪忧,他们面临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经济没有足够来源,生活拮据
调查中我们发现65%的农村空巢老人没有收入,35%有经济收入。在有收入的空巢老人中,79.5%是依靠在家种植水稻或农副产品,而有16.5%的部分是依靠开小型商店,4%是依靠国家补助。他们的经济收入很低,月平均收入普遍低于500元。而没有经济来源的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费用则全部来自子女的供养费用,而对于在外务工的子女而言,对在农村独自生活的老人的供养费用有73.6%低于每月500元;空巢老人自述积蓄状况的数据显示,13.6%有较多积蓄,32.7%表示有一些积蓄,53%表示没有积蓄;63.4%的空巢老人表示看病就医是家庭支出最大项,空巢老人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就事实而言,很多空巢老人的饮食都不能满足身体营养需要,住所也十分简陋。
2.日常生活难以自理,行动不便
在被调查的农村空巢老人中,18.9%的空巢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42.8%的空巢老人生活能部分自理,生活能完全自理的只有39%。空巢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务工或定居,当他们需要照料时,43.8%由老伴照顾,25.1%由孙子女照顾,20%由亲戚朋友和邻居来照顾,村委会照顾占
4.6%,无人照顾的占5.9%,他们的日常照料较缺乏,因此,他们中曾经意外受伤的占42%,被偷、被抢、被骗的占19.6%,被打骂、受虐待的占9.8%。更严重的是,28.6%的空巢老人生病时无人发现,疾病看护严重缺失。
3.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就医不便
调查显示,多数农村空巢老人身体常被疾病困扰,44%的空巢老人患有一种慢性疾病,39.6%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无疾病的仅占15.7%。空巢老人所患慢性疾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病,29.9%患高血压,26.9%患冠心病,14.3%患有脑血管疾病。空巢老人们还普遍反映求医看病比较困难,从附近就医医院的医疗状况来看,68.3%的空巢老人认为附近医院的医疗设施一般,医术一般,21%认为医疗设施差,医术较差。从附近就医医院的收费来看:52.6%空巢老人认为收费较高,勉强能承受,22.8%表示收费过高,无力承受;从目前空巢老人医疗费用的主要来源来看,由子女承担的占35.2%,老人自己承担的占43.4%,亲戚承担的占4.9%,村集体承担的占5.9%,拥有医疗保险报销的占10.3%,空巢老人的医药费用常常面临困境。所以,基于以上原因,55.4%的空巢老人在生病时选择简单看看,吃点药,29%选择不去就医。4.心理孤独难受,终日难以释怀
在经济负担、农活及家务负担、对教育孙辈的承受力方面,只有
8.6%的老人认为很轻松,不成为负担,47.5%空巢老人认为难以承受,因此,这三方面的负担导致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压力大,表现在26.9%的老人常有压抑、焦虑、烦躁感,没有安全幸福、舒适满足感,幸福指数偏低。在所调查的自然村中,有室外活动场所的占57.9%,基本没有专为老年人开设的活动区,也没有任何健身设施,所以,农村文体娱乐公共设施较少;在组织老年人活动方面,33.6%的村子偶尔组织,32.8%从不组织,经常组织老年人活动村子的仅占18.5%,因此,包括空巢老人在内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活动较少。他们平时的娱乐方式主要集中在打牌、聊天,占所调查娱乐项目的60.6%,看电视、听广播的占23.1%,下棋、唱歌、听戏的占16.3%。另外,从农村空巢老人主观意愿上看,他们中经常参加村里组织的老年活动的仅占12.8%,而从不参加的高达36.9%,偶尔参加的占50.3%。所以,空巢老人的精神压力无处宣泄,导致他们心理缺乏安全感。从与子女沟通的频率上来看,只有26.4%的空巢老人与子女沟通频繁,有事才联系的占67.4%,基本不联系的占
6.2%,与子女经常诉说苦恼和心事的仅占17.5%,所以,27.4%的空巢老人有孤独寂寞感,空巢老人的情感慰藉较贫乏。
在调查中,空巢老人也反应了大量其他方面的事实与想法,例如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容易与邻里发生各种小摩擦,闹点矛盾,也有经常与子女或儿媳发生意见纠纷的。同时,空巢老人们也提出了对政府和村支部的一些期望,如希望得到更多的生活补助,希望村里面能为老年人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希望得到村里的集体照料等等。
三、调查后的思考及对关爱空巢老人工作的建议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一方面,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转型、农村经济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仍较低的背景下,高龄农村空巢老人比重偏高,农村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难以得到保证和满足,生活中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些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远远没有达到国家提出的“六个老有”的理想境界,国家对人数众多的农村空巢老人作出的实质性投入显得十分不足,所以,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不容忽视,值得深思。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自我、社会养老模式不够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够完善,老年人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不够到位,农村老年人文体娱乐活动不够丰富。根据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如何结合农村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因此,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认为,要有效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
一、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敬老爱老氛围。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切实维护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使国家尊老爱老政策深入人心,营造关爱空巢老人的社会氛围,提高后辈关爱空巢老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性。空巢老人所属的社区居委会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要让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空巢老人,让他们开开心心安度晚年。
二、依靠各自然村自身的力量,作出实质性工作建设。一方面,各地可以村为单位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为空巢老人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娱乐环境,既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让老人找到属于自篇二:农村空巢老人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调研报告
一、调研时间:
2012年2月1日—2日
二、调研地点: 重庆市xx区
三、调研目的: 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在如今的社会中越发地突出,而他们的生活情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通过调查,我们可以近距离接触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困难,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他们的困难。
四、调研情况
1、农村空巢老人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递增,老人和孩子渐渐成为了农村地区的主居人群,并且近年人群数量还在增加。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越来越严重。
以前,农村外出务工主要以中青年男性为主,老人、妇女和孩子看家守地。现在,打工族携妻带子外出渐成趋势,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他们生活上缺乏照料,成为“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是农村地区的主居人群,由于外出务工的子女们忙于生计,有的一年难得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没回过一次家,还有的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与老人通一次电话,让老人们陷入孤寂之中。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远,但由于“代沟”等问题,共同语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远。老人们只能围着自己的“空巢”打转转,生活在封闭的狭小空间里,情感得不到倾诉和释放,整天郁郁寡欢。
在孤寂与忧郁中度过年年岁岁的老人们,除了未受到他们应该享有的天伦之乐外,就连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贫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直至与他们的子女永远的告别。
2、农村空巢老人问题
●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几乎都出去打工,老少同堂的温情越来越少。过去在农村经常能看见四世同堂的温情,如今越来越少,甚至连春节时那样的温情也越来越少了。据调查,我国农村有10.2%的老人感到不幸福,有35.1%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有69%的空巢老人感到孤独和寂寞。温情何在?“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与失落感,正在从城市向农村蔓延,农村“空巢老人”因为传统的分家观念、对于土地的眷恋等等,很少对子女提出太多要求。并且他们还秉持着为了子女,只要自己还能动,就要继续干下去,再苦再累也无怨言。而如今的社会又有几个子女能明白老人们的这份心呢?
●子女外出,生活保障困难。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老人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的经济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子女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责任,加上我国老年保障体系的不完善,许多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生活普遍比较艰苦。
●生病易,看病难。对于每一个人生病都是在所难免的,何况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们。农村空巢老人在家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子女的托付,难免会忽略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时候就算知道自己生病,考虑到各方面也是一拖再拖,以至于病情的加重。好不容易可以去看病了,又被繁杂的手续过程和昂贵的医药费吓得望而却步,对此,空巢老人们也显得很无奈。
3、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分析
●农村老人空巢化是我国人口、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虽然我国现在在实施计划生育,但我国的人口数量仍然在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也较严重。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高龄老年人口增长,老年人家庭空巢期延长,同时两代老人户也有所增加。此外,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向城镇迁移,留守老年人增加。而且随着居住条件改善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变化,两代人愿意分开居住的家庭也在增多。
● 子女们的不尽责使不能老有所养。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素质也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仍有许多家庭的子女在生活中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尊老敬老在许多子女身上都得不到体现,相应的意识也很淡薄。缺乏照料者和精神慰藉,家庭养老的稳定结构被打乱,严重影响了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同时加重了老年人劳动自养的负担。独居老年人更失去了配偶的扶养,与孙辈同住的“留守”老年人加重了代抚育负担,两代老年人户则是“以老养老”,困难相对更多。
●对农村老年人家庭空巢现象及其问题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保障不到位。
首先,各地关于居家养老和老年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主要指向城市,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政策较少。其次,观念落后。一些地方的工作思路仍然停留在“家庭养老”上,对农村老年人“空巢”问题重视不够。最后,缺少有力措施。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落后,社会组织很不发育,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问题难度很大。
4、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解决措施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老年人生活提供制度保障,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①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把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并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采取措施给予优待和照顾。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可对贫困老年人降低门槛,提高补助标准,保证贫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稳定。②医疗卫生机构应为急重病贫困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村老年人养老金制度,对于不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农村高龄老年人可采取发放生活补贴等方式,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③加强农村综合服务型养老机构建设,是农村老人也能享受到一些基本的服务。通过以上种种措施,使得农村老人们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病有所医,●加强子女尽职尽责意识,提高人们尊老敬老、互帮互助意识 通过媒体对广大人民进行法制道德宣传,宣传尊老敬老的先进事迹,表彰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先进典型。使得更多的子女能够清楚自己的义务,不仅是从经济上慰藉父母,更要从精神上关爱自己的父母,时常和老人们沟通交流,通过关爱关心让老人们不会觉得孤寂和忧虑。
●加强对农村老龄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农村老龄问题纳入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研究和解决。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将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发展农村为老服务纳入部门工作安排,切实承担起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福利服务、医疗卫生、安全保护、权益维护、活跃老年人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责任。要建立健全县、乡两级老龄工作机构,保证必要的人员和经费,发挥好综合协调和检查督促作用。在农村基层,要普遍建立起农村老年人协会,在村委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积极调解涉老纠纷,维护老年人权益,活跃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组织老年人自助互助。
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整个社会的关注,并给与相应的帮助,同时,这类问题也应该警醒那些把自家老人置之度外的子女,人生在世,凭自己的良心做事,轮到自己的时候才能够老有所终,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篇三:关注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对许庄街道关于“空巢老人”问题现状的调查和建议
摘要:本文通过以关爱慰问空巢老人的形式,深入农村空巢老人家中,实地走访调查,分析和概述了目前**街道各社区的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以及生活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遇到的实际困难,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了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主要原因、建议
一、调查概述
为了解本地有关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和身心健康,以及有关农村空巢老人的各种普遍的生活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相关政策,我在**区红十字会的带领下于2012年8月11日对农村空巢老人组织了一次关爱慰问活动,并对他们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一次实地走访调查,走访的对象为**街道**社区、**村和**村的空巢老人。他们中或者子女在外务工、定居,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或者甚至膝下无无后人照料。调查以家常聊天的方式进行,在关爱友好的氛围中对他们的经济状况、日常生活状态、健康与医疗问题、心理状态、娱乐活动等方面的情况做了详细的了解,并及时做好记录。
二、调查结果
经过对问题记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堪忧,他们面临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生活水平参差不齐,多数生活条件简陋拮据
实地走访,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了老人们的生活水平,少数家里盖了二层小楼,生活条件基本满足,多数仍居住在破旧的小平房中,家里十分简陋。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只有少数老人是退休在家,能够享受到不多的退休工资或者子女定期寄的生活费,多数老人只能靠农村低保来维持生活。空巢老人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就事实而言,很多空巢老人的饮食都不能满足身体营养需要。
2.医疗保障不给力,身体健康伤不起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少数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好,腿脚不便,得不到较好的医疗。多数老人身体基本良好,有的还下地干些农活儿。但他们普遍反映求医看病不便。面对如今高昂的医疗费用,没有较好的医疗保障,又不愿给子女增添负担,他们就是身体有些不适也多选择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更不用说定期去检查身体了。这种身体健康伤不起的心理让他们承受了病痛的折磨,导致小病拖成大病,甚至危及老人的生命。
3、平时无人照顾,日常生活得不到呵护
在走访的空巢老人中,19%的空巢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42%的空巢老人生活能部分自理,生活能完全自理的只有39%。空巢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务工或定居,当他们需要照料时,45%由老伴照顾, 16%由亲戚朋友和邻居来照顾,村委会照顾占15%,无人照顾的占24%,他们的日常照料较缺乏。
4、心理孤独寂寞,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
子女外出打工后,与空巢老人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子女的角色要求,这种状况导致空巢老人“亲情饥渴”。在所调查的自然村中,有室外活动场所、专为老年人开设的活动区、健身设施等农村文体娱乐公共设施的不多,在组织老年人活动方面,54%的村子偶尔组织,36%从不组织,经常组织老年人活动村子的仅占10%,因此,包括空巢老人在内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活动较少。他们平时的娱乐方式主要集中看电视、听广播。所以,空巢老人的精神压力无处宣泄,导致他们心理缺乏安全感。从与子女沟通的频率上来看,只有30%空巢老人与子女沟通频繁,有事才联系的占54%,基本不联系的占16%。所以空巢老人内心孤独寂寞,情感慰藉较贫乏。感受不到那种“儿孙满堂”的家庭的温馨幸福。
在调查中,空巢老人也反应了大量其他方面的事实与想法,例如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容易与邻里发生各种小摩擦,闹点矛盾,也有经常与子女或儿媳发生意见纠纷的。同时,空巢老人们也提出了对政府和村支部的一些期望,如希望得到更多的生活补助,希望村里面能为老年人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希望得到村里的集体照料等等。
三、调查后的思考及对关爱空巢老人的建议 调查结束之后,心中满是沉重的思考与困惑:我们得到了物质上的,却在慢慢失去一种亲情。或许,只有当人们在老人们离开人世之后才会明白这种亲情的损失有多大,那是无法弥补的遗憾。“空巢老人”所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子女们的关爱。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家庭问题,它已上升到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它关系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建设!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给老人一个快乐而不是孤独的晚年!所以,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不容忽视,值得深思。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自我、社会养老模式不够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够完善,老年人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不够到位,农村老年人文体娱乐活动不够丰富。根据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如何结合农村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
因此,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认为,要有效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
(一)、社会方面
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敬老爱老氛围。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切实维护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使国家尊老爱老政策深入人心,营造关爱空巢老人的社会氛围,尤其要提高后辈关爱空巢老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性。各地区学校、医疗、慈善机构等公益事业组织,社团、企业等各界人士通过与村(社区)建立联系,定期走访慰问所在地的空巢老人,并能形成长期有效机制。建立当地的党员干部义务监护,帮扶制度,对辖区内空巢老人做好登记造册,实行“一帮一”的义务监护和帮扶制度。(二)、政府方面
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确保老人的日常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老年保障医疗体系,满足老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同时,应创新医疗服务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定制的医疗服务,如建立农村公共医疗上门服务制度,实行区域管理,与村医生,乡村卫生院签订责任书,定时为空巢老人免费体检,减免一定的费用,上门提供医疗服务,建立专门的医疗保健档案,专门设计医疗保健方案等。
有条件的,以街道为单位,建立养老社区。对于一些生活有条件和有重病在身的空巢老人,政府可以提供更优越的环境供其生活,建立养老社区,以给这些老人养好身体,享受到快乐的晚年。
(三)、村(社区)方面
依靠各自然村(社区)自身的力量,作出实质性工作建设。一方面,各地可以村为单位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为空巢老人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娱乐环境,组建老年人舞蹈、象棋、书法等兴趣活动队,定期组织开展老年人活动,如参观旅游、看戏、书法比赛等,既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让老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有一种归属感,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另一方面,可以以一个或者多个自然村(社区)为单位建立队伍,在生活上给空巢老人以全面充足的照顾,让他们的生活各个方面都得到关照,也给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让空巢老人从生活上减轻负担。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空巢老人,对于子女长期在外的,要主动与其子女进行联系沟通、宣传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帮组空巢老人与其子女之间搭建起联系的桥梁。从源头上解决老人心中的牵绊。
(四)、子女方面
子女应该更多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父母身上,在外工作,也要经常主动与父母电话联系,嘘寒问暖,定期回家看望他们,多陪父母说说话。如果有条件,可以把父母接到身边,或者将工作转回家乡,就能够长期照顾父母。
第五篇:2012空巢老人 调研报告
关于调查本溪市“空巢”老人的调研报告。
摘要:我们辽宁科技学院10名学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在人员密集区,实际发放了有关“空巢”老人的调查问卷,通过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对空巢老人的理解程度,分析和概述了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经济拮据,日常生活难以自理,身体健康与医疗没有保证,情感孤独,缺乏沟通,生活乏味,没有足够的娱乐活动,与邻里关系也时常紧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了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若干建议。关键词:空巢老人 生活现状 主要原因 想法与建议。后来,我们又实地走访了几家空巢老人,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我们对“空巢”老人也有了一定深入了解。
一、调查概述
(1)为了解本地有关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和身心健康,以斛有关空巢老人的各种普遍的生活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当代空巢老人的相关政策,我们在学校学院的组织下于 2012年8月 23日的暑假期间对本溪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本溪市**区的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并且,调查问卷中分别有四道题是需要50岁以上及以下的人作答。在填写调查问卷的老人中,他们中或者子女在外务工、定 居,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或者是子女虽然与自己居住在同一社区, 但不与自己共同生活; 或者甚至膝下无无后人照料。
调查的题目包括: 经济状况、日常生活状态、健康与医疗问题、心理状态、娱乐活动等方面共计 33 个题目。调查问卷共计 **份,回收有效问卷 ** 份,回收率 **,并且全部回收的问卷有效。问卷回收后,我们通过对问卷进行了认真的整理和统计分析,主要是进行单变量描述分析,即对每个指标进行加总,并计算出各项比重。
(2)在调查问卷活动进行后,我们又走访了几家空巢老人,在和他们的真心交谈后,我们对空巢老人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二、调查结果 经过对所有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整理,结果显示,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堪忧,他们面临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经济没有足够来源,生活拮据调查中我们发现 65%的空巢老人没有收入,35%有经济收入。而甚至25%的50岁以下的人群没有工作收入,甚至有一些人靠“啃老”生活。在有收入的空巢老人中,81%的老人是依靠退休金生活,而有8.6%的部分是依靠开小型商店,10.4%是依靠国家补助。他们的经济收入很低,月平均收入普遍低于 1200 元。而没有经济
来源的空巢老人 的日常生活费用则全部来自子女的供养费用,而对于在外务工的子女而言,对在独自生活的老人的供养费用有 73.6%低于每月 1000 元; 空巢老人自述积蓄状况的数据显示,13.6%有较多积蓄,32.7%表示有一些积蓄,53%表示没有积蓄;63.4%的空巢老人表示看病就医是家庭支出最大项,空巢老人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就事实而言,很多空巢老人的饮食都不能满足身体营养需要,住所也十分简陋。而对于有工作的50岁以下的人群,他们有35%表示愿意赡养父母,并且愿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40%的人表示父母是自己的负担,并不愿意和他们一起生活,还有25%的人感觉自己对赡养父母力不从心,多半是由于经济原因。
2.日常生活难以自理,行动不便。在被调查的空巢老人中,18.9%的空巢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42.8%的空巢老人生活能部分自理,生活能完全自理的只有 39%。空巢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务工或定居,当他们需要照料时,43.8%由老伴照 顾,25.1%由孙子女照顾,20%由亲戚朋友和邻居来照顾,村委会照顾占 4.6%,无人照顾的占 5.9%,他们的日常照料较缺乏,因此,他们中曾经 意外受伤的占 42%,被偷、被抢、被骗的占 19.6%,被打骂、受虐待的 占 9.8%。更严重的是,28.6%的空巢老人生病时无人发现,疾病看护严 重缺失。
3.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就医不便 调查显示,多数农村空巢老人身体常被疾病困扰,44%的空巢老人 患有一种慢性疾病,39.6%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无疾病的仅占 15.7%。空巢老人所患慢性疾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病,29.9%患高血压,26.9%患 冠心病,14.3%患有脑血管疾病。空巢老人们还普遍反映求医看病比较 困难,从附近就医医院的医疗状况来看,68.3%的空巢老人认为附近医 院的医疗设施一般,医术一般,21%认为医疗设施差,医术较差。从附近就 医 医 院 的 收 费 来 看 :52.6% 空 巢 老 人 认 为 收 费 较 高 , 勉 强 能 承 受,22.8%表示收费过高,无力承受;从目前空巢老人医疗费用的主要 来源来看,由子女承担的占 35.2%,老人自己承担的占 43.4%,亲戚承 担的占 4.9%,村集体承担的占 5.9%,拥有医疗保险报销的占 10.3%,空 巢老人的医药费用常常面临困境。所以,基于以上原因,55.4%的空巢 老人在生病时选择简单看看,吃点药,29%选择不去就医。
4.心理孤独难受,终日难以释怀 在经济负担、农活及家务负担、对教育孙辈的承受力方面,只有 8.6%的老人认为很轻松,不成为负担,47.5%空巢老人认为难以承受,因此,这四方面的负担导致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压力大,表现在 26.9%的 老人常有压抑、焦虑、烦躁感,没有安全幸福、舒适满足感,幸福指数 偏低。在所调查的自然村中,有室外活动场所的占 57.9%,基本没有专 为老年人开设的活动区,也没有任何健身设施,所以,农村文体娱乐公 共设施较少;在组织老年人活动方面,33.6%的村子偶尔组织,32.8%从 不组织,经常
组织老年人活动村子的仅占 18.5%,因此,包括空巢老人 在内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活动较少。他们平时的娱乐方式主要集中在 打牌、聊天,占所调查娱乐项目的 60.6%,看电视、听广播的占 23.1%, 下棋、唱歌、听戏的占 16.3%。另外,从空巢老人主观意愿上看, 他们中经常参加村里组织的老年活动的仅占 12.8%,而从不参加的高 达 36.9%,偶尔参加的占 50.3%。所以,空巢老人的精神压力无处宣泄, 导致他们心理缺乏安全感。从与子女沟通的频率上来看,只有 26.4% 的空巢老人与子女沟通频繁,有事才联系的占 67.4%,基本不联系的占 6.2%,与子女经常诉说苦恼和心事的仅占 17.5%,所以,27.4%的空巢老 人有孤独寂寞感,空巢老人的情感慰藉较贫乏。在调查中,空巢老人也反应了大量其他方面的事实与想法,例如 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容易与邻里发生各种小摩擦,闹点矛盾,也有经常与子女或儿媳发生意见纠纷的。同时,空巢老人们也提出了 对政府和村支部的一些期望,如希望得到更多的生活补助,希望村里 面能为老年人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希望得到村里的集体 照料等等。
三、调查后的思考及对关爱空巢老人工作的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一方面,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转型、经济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仍偏低的背景下,高龄空巢老人比重偏高, 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难以得到保证和满足,生活中面临着许许多 多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些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远远没有达到国家 提出的“六个老有”的理想境界,国家对人数众多的空巢老人作出的实质性投入显得十分不足,所以,空巢老人问题不容忽视, 值得深思。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空巢老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自我、社会养老模式不够健全, 医疗保障制度不够完善,老年人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不够到位,老年人文体娱乐活动不够丰富。根据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 如何结合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因此,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认为,要有效解决空巢老人问题,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
一、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敬老爱老氛围。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切实维护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使国家尊老 爱老政策深入人心,营造关爱空巢老人的社会氛围,提高后辈关爱空 巢老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性。空巢老人所属的社区居委会要进一步提升 服务质量,要让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空巢老人,让他们开开心心安度晚年。
二、依靠各自所在地区的力量,作出实质性工作建设。一方面,依靠各自所在地区自身的力量,作出实质性工作建设。各地可以村为单位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为空巢老人提供良好的生活 与娱乐环境,既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让老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生
活,有一种归属感,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另一方面,可以以一个或者多个自然村为单位建立队伍,在生活上给空巢老人以全面充足的照顾,让他们的生活各个方面都得到关照,也给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让空巢老人从生活上减轻负担。建立养老社区。
三、以乡镇为单位,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养老社区。对于一些生活有条件和有重 病在身的空巢老人,政府可以提供更优越的环境供其生活,建立养老 社区,以给这些老人养好身体,享受到快乐的晚年。
四、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各级党政部门,尤其 是老龄工作部门,要引导社区建立老龄工作领导小组,把关心空巢老 人生活作为重要服务内容。要进一步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实施规范管 理,切实加强社会调查,妥善解决社会从事养老服务所存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难点问题。要充分发挥养老服务专业培训,努力为空巢老人服务,维护他们的权益。
因此,通过这次调查“空巢”老人的社会实践,我们辽宁科技学院的学生充分意识到了空巢老人的问题不容忽视,并且我们要以身作则敬爱老人,孝敬老人,永远记得孟子的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我们才能创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让老人们感受到儿女、社会对他们深切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