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五普法和青少年犯罪
推进“六五普法” 深化青少年法制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爱国意识,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提升青少年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六五”普法规划将青少年作为普法重点,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从“一五”普法到刚刚启动的“六五”普法,青少年都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经过5个五年普法教育的努力,我国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也开始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特别是“五五”普法期间,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努力抓好课堂法制教育,广泛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寓教于乐的法制教育活动,在校青少年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法制教育,增强了遵纪守法意识,提高了自我保护和抵御违法犯罪侵害的能力。
“六五”普法继续深入推进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除了要保持已有的成果外,还要扩大覆盖面,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我国青少年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除了在校学生这一青少年的主体以外,非在校人群的比例也在不断扩大。这些青少年有的是失学者,有的是第二代农民工,这一部分青少年的流动性大,法制宣传的难度也会加大,但同样不能忽视对这一部分青少年的普法工作。要针对他们自身的特点,与家庭、社区、基层组织和相关的政府部门结合,以保护他们健康成长为根本目标,努力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根据各个群体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管理和服务措施,开展法制教育。
对于在校学生,要注重中小学生的法律启蒙和法律常识教育,培养他们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养成守法习惯;加强大中专学生法律基础理论教育,牢固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其次,推动法制教育的教学改革,多形式、全方位开展普法工作。将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脱离出来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开展,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编写统一的适合青少年学习的法制教材,杜绝大而全的法律条文堆砌的教材。以案例形式组织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争取推动有专业知识的法律人才进入到教学普法工作中来。
同时,切实提高家长的法律素质,建立家庭教育咨询机制,完善家庭法制教育环节。加快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为青少年生活学习提供健康的环境。进一步加快取缔关停学校周边网吧、歌舞厅、酒吧等不适合青少年成长的娱乐场所,净化图书市场。阻止不健康书籍流入青少年手中。学校与公安部门合作保障在学生回家路上的安全工作。在学生集中的主要道路上设定安全保护岗位,保障青少年学生免受不法侵害。
对于非在校青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就更加需要家庭、社区的帮助,通过社会性的普法讲座及宣传栏、简易普法手册的发放等手段进行教育。更加关注这部分群体的利益,让他们有更加畅通的途径获得法律知识。针对闲散青少年,主要采取强化监护、学习辅导和就业培训等措施,做到生活上帮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偏,就业上扶持;针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注重采用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方法,提高临界预防实效;针对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及时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困难,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保障他们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通过 “假期学校”、“代管家长”等多种措施,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独立生活能力;针对流浪乞讨青少年,着力解决其家庭回归、就学就业和职业培训等问题,促使他们重新回归社会,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
此外,要以“六五”普法实施为契机,继续深化“法律六进”工作,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青少年网络普法知识大赛、青少年法制宣传周等活动。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前后集中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活动,并加强寒暑假期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优势,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引导青少年提升法制意识。
推动法制教育的改革,多形式、全方位开展普法工作,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强化青少年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以及权利与义务对等观念,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
第二篇:青少年犯罪
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调研报告(2009-09-21 16:41:16)
转载▼
标签:
杂谈
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调研报告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也呈现出青少年犯罪人数逐年增加,并且有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发展的趋势。为深入研究我市青少年犯罪的情况和问题,探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措施,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的势头,从八月上旬开始,市政协就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专题调研情况及工作建议报告如下:
这次调研活动由市委办和政协办联合下发了调研方案,市政协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有关工作,并于8月14日召开了由各乡镇(办)、市政法委、宣传部、关工委,市公、检、法、司,市教育局、文化局、妇联、团委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预防青少年犯罪座谈会,共同研究确定了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调研的任务、要求以及调研内容。随后,市政协成立了调研组,相继走访了市公安局、文化局、法院等部门和单位,了解了我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相关情况。调研组还专程到我市看守所、五方乡宁城村、五方初中,通过与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及其祖父母、学校教师的座谈交流,多层面的了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经历,并听取了看守所民警、学校教师等人员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建议。参与这次调研的各成员单位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认真落实,按照确定的调研内容安排,积极开展各种形式调研活动,及时向市政协办上报调研材料20余份,为形成最后的调研报告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一、近年来我市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总体上看,近三年来,我市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趋势明显。据市公安局统计,2007年至2009年上半年,我市共发生青少年犯罪案件54起,涉案青少年人员达133人,其中07年9案29人,08年22案41人,09年上半年23案63人。青少年
违法犯罪占全市各类刑事案件的比率分别是5.9%、6.5%、6.9%,每年均以0.5个百分点速增。
从法院受理各类刑事案件的情况来看,我市青少年犯罪案件占案件数的比率分别是70%、75.7%、77.8%,犯罪人数比率分别是52.7%、56.6%、61.8%,我市青少年犯罪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案件类型主要为抢劫、盗窃、故意伤害、寻衅滋事。
我市青少年犯罪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恶性化犯罪突出。从犯罪类型看,青少年参与盗窃、抢劫犯罪最为突出,未成年人更是如此。近三年来,我市未成年人作盗窃案件起数、人数分别为:2007年3起3人,2008年4起12人;2009年上半年无。抢劫案件情况:2007年为3起11人,2008年5起15人,2009年上半年5起15人。未成年人甚至参与强奸、寻衅滋事、故意伤害、抢夺、诈骗等犯罪,无所顾忌,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对被害人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之心,行为令人发指。从目前案件类型增幅上看,增势最为明显的是抢劫罪,近几年上升幅度很大,说明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中暴力劫财型犯罪的严重性。这些犯罪中,作案成员年龄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例如,今年3月发生在五方乡的宋某(系五乡初中初二学生)等五名学生伙同辍学人员刘某抢劫10元钱一案,五名学生年龄全部刚满14周岁;5月发生在玉泉广场西侧的学生抢劫案,其中熊某、贾某年龄均刚满14周岁,而嫌疑人苗某作案时只有13岁。
二是团伙化犯罪居多。青少年违法犯罪大多是团伙犯罪,一般以纠合型为主。未成年人由于心理和生理处于未完全成熟时期,单人作案胆小害怕,加之经常游荡于社会,与一些无业人员纠合在一起,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逞一时之气,或进网吧歌厅,或聚集在一起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或在成年人的引诱带动下参与犯罪。从检察院去年办理的未成年人案件看,团伙犯罪有25人,单人作案只有1人,而从公安局提供的数据来看,仅2009年上半年我市就打掉未成年人犯罪团伙12个,涉案53人(部分人员不够刑事立案,按照治安案件处理),且其发展势头较快。尤其以今年发生的3月30日卫峪乡初中生和4月30日岳庙办小学生伤害致死案件最具典型。
三是低龄化发展趋势明显。从发生的案件来看,犯罪年龄相对集中在16至18周岁,但15周岁以下的人数也呈逐年递增趋势。近几年来,我市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当中,2006年,14—16周岁的4人,16—18周岁的17人;2007年,不满14周岁的1人,14—16周岁的6人,16—18周岁的20人;2008年,不满14周岁的1人,14—16周岁的5人,16—18周岁的27人;2009年上半年,14—16周岁的8人,16—18周岁的13人。从这组数据也可以看出,14—16周岁年龄段为未成年人犯罪发展阶段,16—18周岁年龄段为高发阶段。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已提前了2—3岁。例如,检察院办理的吴某等4人(抢劫城关初中学生1元钱)以及张某等3人(持刀抢劫奶羊1只、山羊2只)抢劫案,嫌疑人均为14周岁。
四是成人化作案方式日渐突出。受到影视、网络的负面影响,未成年人犯罪时的作案方式逐渐向成人化发展。表现在犯罪使用的工具越来越现代化,在通讯工具上使用手机、网络等,在代步工具上使用摩托车甚至小轿车。同时犯罪智能化。有模仿成人作案的心理痕迹,实施犯罪之前精心部署,作案后伪造现场,毁灭、转移证据。例如发生在仙峪河道里的张某等3人持刀抢劫山羊一案,就有明显的预谋性质。3人在持刀抢劫之前,就将事先准备好的安眠药碾碎后放入矿泉水中,让放羊的喝,因其闻出水有异味没喝,三人没能得逞后才进行持刀抢劫。而有的青少年甚至因为刑法有“未成年人犯罪减轻或免予处罚”的法律规定,有恃无恐,借助“年龄优势”故意犯罪。
五是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比例高。目前,违法犯罪青少年多数是辍学生、失学生,或者是毕业后还没有就业的,这些人闲散在社会上,无所事事,有不少人整天泡网吧,出入卡拉OK厅、游戏厅,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例如,在看守所提审的王某(17岁,犯案时16岁),小学六年级辍学后,在社会上流浪,08年9月,伙同郭某(犯案时18岁)、李某、崔某、王某(17岁)四名社会闲散人员抢劫蓝光学校学生100元。这五名嫌疑人均为早早辍学的社会闲散青少年。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很多,既有青少年个体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教育、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客观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两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青少年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从生理因素来说,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强,情绪、情感的社会化还很不完善,行为易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难以有效控制自己的心理冲动。加之青少年心理状态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容易激动和感情用事,以及强烈的争强好胜心理和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遇到挫折时,往往会寻求精神上的平衡与满足,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自我意识强,文化素质低,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弱,缺乏真正的独立性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感染,容易受骗上当而犯罪;好奇模仿心理和青春叛逆心理的作用,加上哥们意气、报复心理,在不良社区环境和社会诱因的作用下,使得一些缺乏正确引导的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而且逐步向低龄化发展。
(二)、家庭教育的诸多缺陷。家庭的不良环境是形成青少年违法犯罪倾向的重要原因。现在的家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往往侧重于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精神需求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从而造成家庭教育往往存在偏差及片面化教育情况较为严重,而家庭结构的失调、家长的不良言行及教育方法的不当都有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家庭经济上贫困使一些青少年失去学习的机会和信心;家庭宠爱、溺爱使青少年从小就形成以自我为核心,随心所欲,骄横任性,我行我素的性格;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使青少年承受了过大的竞争压力,幼小心灵受到撞击和伤害;家庭的暴力的影响,会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埋下了逆反的种子和实施暴力犯罪的祸根;父母的离异造成家庭不稳定,使青少年失去家庭温暖,缺少亲情的呵护,极易误入歧途。(家庭环境和气氛的恶化,家庭教育的失当:家长的言传身教不够、沟通不够、溺爱等)
(三)、学校教育的偏差。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学校教育未能摆脱应试教育体制的约束,许多学校没有实现从应该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学校在教育上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片面追求升学率和经济效益,法制、道德教育方式滞后,内容简单且流于形式,使得青少年错过了接受法制教育、培养法制观念的最佳时期。加之个别教师缺乏对“双差生”的关怀和帮助,任其发展,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厌学、逃学、辍学,过早地流入社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学校教育的短视、功利、强制性和片面化)
4、不良文化的侵蚀。社会不良文化是现代校园暴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引起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文化市场上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所充斥的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等不健康内容对青少年带来了消极影响,其中宣扬的有血性、讲义气、嫉恶如仇、生活洒脱等人物形象,很受青少年青睐,容易诱使青少年进行模仿,个别青少年在一些侦察破案片的剧情指引下完成了与其年龄并不相称的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一些网吧、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及一些灰色民谣、黑话,也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如7月29日《焦点访谈》所曝光的“黑帮”游戏就是典型的一例。这些黑帮游戏充满暴力,内容低俗,以“江湖”、“黑社会”、“黑手党”等“黑帮”情节为主要题材,渲染血腥暴力,严重威胁、扭曲社会的法制和道德规范,极易引起青少年思想混乱、价值观扭曲,导致短期化行为增加和越轨行为的泛滥,诱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此外,社会违法犯罪团伙的诱骗、教唆、威胁、对缺乏分辨力的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诱惑力、侵蚀性。(影视、网络等暴力亚文化及不健康娱乐场所的影响)
5、升学率低、就业难。初中升高中的比例太低,而且我市职中的办学水平低,吸引不了初中毕业生前去就读,使部分青少年过早地走向社会;就业渠道不多、岗位不足,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找不到就业岗位,游荡于社会;社会上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使得这部分青少年产生更不平衡的心理,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6、“齐抓共管”的缺失。(社会治安投入的不足,社会控制成本过低,打击犯罪力度小)目前,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所谓“齐抓共管”,实际上变成了谁都不抓、谁都不管,既没有问责的制度,又没有问责的主体、程序,多数闲散游荡在社会上的青少年,得不到关爱、教育、管理和服务;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帮教和转化;对解释后的违法犯罪青少年缺乏帮教与救助。对于在校生来说,寒、暑假期间,学校管不上,家庭管得少,管不了,又缺少社会相关机构的管理,其中所出现的管理漏洞,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少年违法犯罪埋下了隐患。而政府对社会治安投入的不足,社会控制成本过低,所造成的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减小,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因素。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意见及建议
1、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并完善青少年犯罪的防控体系。
(家庭、社区、学校、政府部门“四位一体”)党政部门要把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作为创建平安华阴、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充分认识到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和要求,进一步夯实责任,建立家庭、社区、学校、政府部门“四位一体”的立体防线,共同做好
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负起政治责任,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实行综合治理,全社会共同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其次,要建立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监测系统,经常分析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状况,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实行职能部门包社会成员、单位包职工、学校包学生、家庭包子女的教育承包责任制,社区、村组要分片包干,联系到户,务求实效,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第三,成立以村组、社区为单位的监管组织,落实村组、社区干部对重点监管对象的帮教,扎实开展日常教育工作,公安、法院、司法等基层单位要主动参加本辖区内监管组织的青少年教育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积极参与预防青少年犯罪活动;第四,严格工作绩效考核,实行问责制。对有关职能部门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2、改进家庭教育,构筑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家长学校建设)搞好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才有可靠的基础。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不当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市妇联、教育局和中小学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建立和完善家庭教育规划,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基层组织要教育引导职工、居民重视子女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思想启蒙和道德品质培养,支持子女参加道德实践活动;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子女作表率。全社会都要特别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3、突现学校教育,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
(素质教育、德育、法制教育,问题学生、留守学生)全市各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摒弃“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优等生、轻后进生”的错误办学倾向,把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利意识。要防止歧视“问题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积极引导他们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在严格控制“辍学生”的同时,认真做好“双差生”的转化工作;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将“问题学生”推向社会,针对不同年龄的青少年,要根据其生理、心理的不同特点,开展相关教育,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要高度关注留守学生,建立农村、社区留守学生教育和监护体系,成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引导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个人兴趣和专长,使留守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4、加大打击力度,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大环境。
(娱乐场所、网吧的监管、路段巡查、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场馆建设)
首先,要加大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相关部门要严格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建立健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的整治和管理,解决过多、过滥的状况。对违反规定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营业性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要依法严肃查处,对屡教不改的要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要全面取缔黑网吧。对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市场要加大巡查力度。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坚决打击歌舞厅内猖獗的营利性陪侍活动;坚决打击非法使用童工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其次,要加大对社会治安重点地段、复杂场所的巡查力度。落实对特种行业的监管措施,定期与不定期检查遍布大街小巷的小宾馆、小旅社,取缔黑旅店。加大对管制刀具的收缴力度和贩毒犯罪的打击力度。此外,还要加大对吸毒人员强制戒毒的管理力度,建立市戒毒所,对吸毒人员进行强制戒毒。第三,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清理整顿校园周边的网吧、美容美发等各种不良场所。第四,重视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鼓励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多方筹建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馆等,建立德育、素质教育基地,解决青少年的专门活动场所问题,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一些积极向上、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丰富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有效陶冶青少年的道德情操。
5、努力拓宽渠道,有效解决青少年升学就业难的问题。针对初、高中毕业升学、就业难的现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尽量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增办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扩大招生比例,减少闲散社会青少年,让大部分初中毕业生能够继续在校园生活,继续受到严格的管理和教育;建立扶贫济困教育基金,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贫困和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学费之忧,满足他们求学的愿望;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机制,对应届和往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提供劳务需求信息,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以来,既能减轻社会的承载力,又能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6、不断强化措施,积极探索构建青少年司法保护体系。
司法机关要充分发挥专政职能,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严厉打击各种侵害青少年权益的违法犯罪分子,保障青少年的民事、经济合法权益。要进一步探索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新方法、新途径,遵循寓教于审、审教结合的工作思路,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合议庭,聘请妇联干部、政协委员等作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合议庭的人民陪审员,初步建立起惩处、教育、矫正、预防等完整的少年审判工作新机制,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被告人的司法保护,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要创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案机制,推行“恢复性司法”,建立专门的少年司法审判机构,制定单独的少年刑事审判规范和量刑原则,采用更加符合青少年特点的审判方式,运用特殊的教育手段促进犯罪青少年的转化,以有效矫正问题少年。同时要进一步延伸司法机关的社会帮教职责,完善对犯罪青少年的矫治机制和帮教安置机制,积极推进实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员制度,全面落实未成年罪犯的村组、社区矫正工作及回访考察工作,让全社会都主动去关心、帮助他们,使其转化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第三篇:青少年犯罪
1.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姚建龙,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9-08
2.青少年犯罪,耿佐林译,群众出版社,2011-10-31
3.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莫洪宪,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年12月
4.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年鉴,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5月
5.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徐显明|译; 商务印书馆,2008年5月
6.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与教育对策,黄教珍 张停云,法律出版社,2008年1月
7.少年犯罪纪实,中国教育学会地市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 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8.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青少年极端犯罪和非正常死亡案例剖析,罗大华//皮艺军群众出版社,2005年1月
9.少年法研究/广州法院文丛,黄荣康//邬耀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11月
10.青春警示录: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选编,中央综合季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11
11.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莫洪宪.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06-20
12.沉重的社会之痛:解读青少年犯罪(货号:21317)欧阳云,张红霞编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11-24
13.青少年犯罪心理,张理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05-01
14.《青少年犯罪行为分析与矫治》卡特考斯基,叶希善(译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1
15.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分析及防治,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05月,王宁霞/王斌/魏然
16.周振想:《青少年犯罪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6月北京第1 版。
17. 徐建:《青少年法学新视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18.梅传强主编:《犯罪心理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第四篇: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
09应用心理符樱樱109119148
张某,16 岁,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张某,16 岁,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张某在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从工厂里偷偷往家里拿些东西,还常常把张某叫到工厂,把一些东西悄悄装在他的书包里让他带回家。慢慢地,受父亲的影响,张某养成了一个坏习惯,经常把别人的东西“拣”回家。父母总是夸奖他有本事,“顾家”。上初中以后,张某迷上了网吧,为了有钱进网吧,张某把“拣”到的东西拿去卖,后来又伙同网友去盗窃,把盗窃来的钱拿去上网、大吃大喝、进高档舞厅。渐渐地,胆子越来越大,仅两年时间,就和同伙作案共二十多次,盗窃过的东西有钱包、手机、自行车和摩托车,价值二万七千多元,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1.张某的成长环境
张某的父母是工人,张某在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从工厂里偷偷往家里拿些东西,还常常把张某叫到工厂,把一些东西悄悄装在他的书包里让他带回家。慢慢地,受父亲的影响,张某养成了一个坏习惯,经常把别人的东西“拣”回家。父母总是夸奖他有本事,“顾家”。
2.犯罪的原因:
受父母亲从小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张某形成了爱偷东西的坏习惯,父母的夸奖更是强化了他的行为。上学校时,他的行为和思想也没得到纠正。上初中以后,张某迷上了网吧,为了有钱进网吧,看到这里,我想说:其实未成年人是不让进网吧的,是要看身份证的,这也说明了这种法律制度还不完善,也涉及到了职业道德问题。张某把“拣”到的东西拿去卖,后来又伙同网友去盗窃,把盗窃来的钱拿去上网、大吃大喝、进高档舞厅。渐渐地,胆子越来越大,仅两年时间,就和同伙作案共二十多次,盗窃过的东西有钱包、手机、自行车和摩托车,价值二万七千多元,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原因,使他最终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3.作案方式
先是独自偷窃,然后是同伙偷窃。主要是在人不注意时,将其钱包,手机,自行车,和摩托车等偷回去。
4,案例的看法
看到这个案例,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一青少年犯罪主要受到父母,家庭,社会,同伴,等的影响。
4.11父母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因为,从小到大,孩子接触最多的还是父母,并且,在孩子0-3岁时,父母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如果,父母传受的更多的是负面的行为和思想,那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也将是负面的。我也想到了精神分析所说的“情节”:如果,孩子小时候的经历比如:创伤,或负性事件。那将伴随这个孩子一生,直到情节被解除。所以,父母从小就要给孩子树立好的行为榜样。而案例中的父母正上传授了些负性的行为和思想,最终,是孩子误入歧途。
4.12学校的影响
孩子一般5岁就上学了,还有的2岁半就上幼儿园了。此时,老师的影响对孩子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老师的教学方式,职业道德,为人品德等又进一步影响着孩子,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案例中的张某,并没有谈到学校,但是,如果,在小学时,老师,发现并及时进行了教育,有可能他就不会误入歧途了。
4.13社会的影响
社会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如果,网吧的老板发现他是未成年人,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不让他进入,也就不会结识了那么多的不良网友。
4.14同伴的影响
可能处于群体压力,也可能处于哥们义气,或是模仿和从众,或是互利互赢。张某应该是互利互赢吧。
二,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4.21家庭因素
父母要以良好的品行为榜样,以身作则去告诉孩子那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且对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在尽到抚养教育子女义务的同时,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4.22学校因素
加强教师的道德法制教育,是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品德,教学方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注重教书的同时更注重育人,加强对后进学生的教育和关心。让青少年学生除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接受系统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4.23社会因素
现实中需要全社会共筑社会防线,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发挥综治办、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针对现在青少年喜欢卡通、动漫的特点,将法制宣传知识融于这些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节目中,寓教于乐。
4.24法制因素
对已经走上了犯罪道路的青少年应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寓教于审、惩教结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通过法制宣传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提高法律意识,避免以后重蹈覆辙,实施“浪子回头金不换”工程,这相对于单纯的惩罚而言更有意义。
4.25个人因素
要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总之,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于孩子,只要这几方面都做好了,我相信,青少年犯罪会减少的。让我们共同的来关注青少年的身心的健康成长吧!
第五篇:2010年普法讲座预防青少年犯罪(最终版)
2010年普法讲座预防青少年犯罪 主讲人
梁陈军(2010年4月3日)
同学们好!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与大家同共探讨。今年6月上旬我们调查了全市未成年人违法情况:从09年7月至2010年6月我市未成年人违法人数共有112人次,其中殴打他人一人,故意损坏公私财物4人,赌博24人,偷窃98人,殴打他人4人,抢夺4人,敲诈7人,扰乱单位工作秩序2人,扰乱公共秩序1人,扰乱教学秩序5人,吸毒12人;未成年人犯罪情况:从2008年至2009年6月止,犯罪55人,其中2008年23件38人,2009年6月止11件17人,其中女性2人。有盗窃、抢劫、抢夺、贩毒、伤害、聚殴等类型案件,其中被判10年以上2名,5至10年6人,3至5年3人,3年以下5人,缓刑24人,拘役2人,罚金8人,免刑5人。
这组数据告诉我们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工作还相当严峻!这些未成年人为什么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一、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不改正就会走犯罪道路的事实 哪些是不良和严重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食、注射毒品;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工作实践体会:我从事公安工作数几年,曾在基层当过公安特派员、所长、分局长等职务,教育处理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数千余起,深切的感到所有未成年违法犯罪都是从不良行为发展到严重不良行为,然后走上犯罪道路。这里我举一例,我市有个绰号“烂萍果”的,没有接受教育,继续我行我素、无法无天,偷盗、赌博、调戏女学生等违法行为,最后发展到强奸两名女生的罪行,被处以极刑。在我从事长期公安工作中类似从不良行为发展到严重不良行为,然后又发展到犯罪的案例还很多,不多举。这些人为什么会发展为犯罪,就是因为对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不矫治、不改正,以致逐步发展到犯罪,有的同学会讲,我矫治改正就不会犯罪了嘛!讲是容易做就难了。因为社会是复杂的,违法犯罪的吸引力大,稍不注意就会不知不觉的卷入其中,欲罢不能!这就引出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社会负面影响促成了违法犯罪。
二、社会负面影响促成了违法犯罪
有以下几种因素:
1、家庭影响。从我接触未成年违犯犯罪案件中,不乏有溺爱、粗暴、放任、感染、教唆型的这样家庭。所谓溺爱就是极度怂爱,不分是非呵护,放在头上怕被风吹,放在口中怕融化;所谓粗暴就是棒棍打骂孩子,以武力征服意志;所谓放任就是由于管教不过来,就撒手不管,或者是自己打工在外无暇顾及教育孩子;所谓感染就是父母自己本身行为不检点,有各种违法行为,对孩子的耳濡目染;所谓教唆就是指使子女干违犯法律的事。这五类家庭往往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之一。
2、影视、书刊中凶杀、暴力、色情等影响。作品中负面情节,我们要正确的理解,不能模仿,假如模仿了其中的暴力、凶杀、盗窃、抢劫等就是犯罪。我举个例子,某镇发生了一起凶杀案件,案件侦破后,这个案犯亲口痛哭流涕说,是侦破小说蒙发作案念头。那年这个刚高中毕业的他,满怀对未来生活的幢景,想通过经商寻求一条发财之路,可是囊中羞涩,没有本钱,想到本村唯一的一个小店铺可能有些钱,就按照侦破小说中描述的有关盗窃情节进行预谋,到山上砍了一根5---6公分油茶树,制作成长四十公分短棍,以及购制了一把小刀作案工具,那时正值端午前后,中午时常有暴雨,这位自以为万无一失的作案高手,选择了一阵雷阵雨,带上作案工具,以购买咸菜为名潜入代销店,当店主低头到咸菜罐中掏咸菜时,就从衣袖里掏出茶树棍朝这位店主头部猛击。这个犯案交代中说,看到影视中一棍就能把一个人打倒,怎么还不会倒,于是就又掏出了口袋中的小刀朝店主连砍十余刀,由于是十余公分短刀着力不够,再说颅骨较硬,店主仍没有倒下,惊呼救命中,这位“高手”只好夺路而逃,回家迅速穿上蓑衣到田中转悠一圈就回来,给人以刚从田中劳作回来的假象。这个案件也确实给他们刑侦人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趟进村无功而返,我们只好扫兴而归。若干日后这位“高手”按奈不住心中的恐慌,写了一封嫁祸于人揭发信,其中作案情节与现场几乎一致,这样此地无银三百两伎俩,被我们一眼看穿,第二次进村着重对该笔迹进行比对,才破了这个案件。这是一起典型模仿影视、书刊作案情节的案件,值的大家深醒。
3、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负面影响。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禁止进入营业网吧和歌舞厅,这是因为这些场所往往容易诱发违法犯罪,这几年全国报道网瘾杀人、抢劫、盗窃、吸毒、买淫等案件不少。如2006年6月15日,北京某县17岁的初中生李阳(化名),为筹集玩网络游戏的钱款深夜潜入叔叔家,将爷爷、奶奶、叔叔等一家五口杀害,其中一人身中60余刀。又如15岁的王军(化名)已有4年的“网瘾”,经常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地玩游戏。4年来他花在网络游戏的钱近20万。每次他向父母要钱,不给就揪着父母的头发打,甚至用刀砍伤父亲。现在父母只好在外面租房子住。我市某镇有一个未成年人几年间,盗窃作案数十起,盗的赃款物数十万余元,用于上网、吸毒。这说明这些场所对未成年人负面影响的魅力无法抗拒,千万不能涉足。
4、不良团伙影响。根据我们公安所掌握了解的情况看不良团伙对未成年人具有极其诱惑力,不少未成年人就是因为一时疏忽不小心被卷入其中不能自拔,成为犯罪。2010年我调查的全市违法犯罪中就有一个典型的犯罪团伙例子,这团伙中的罗某组成7人犯罪团伙,其中17岁以下未成年人有2人,被5个成年人拉拢诱惑加入团伙,从2007年11月至2008年5月长达2年期间,在城区共盗窃作案74起,价值30万余元。这些团伙首犯往往利用未成年人天真幼稚无知,用物质引诱和感情套近乎拢络人心,给玩给吃给乐,然后唆使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一个人的成长与玩伴有相当重大关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不良玩伴定学坏,与好的玩伴就学好,也许在坐同学们有读过“三字经”的其中有句“昔孟母,择邻处”,为什么孟子的母亲要选择邻居呢?有段故事是这样的,孟子3岁丧父,由母亲扶养,管教严格,曾经为了孟子玩伴问题二次搬家,第一次是因他家住在郊区坟场附近,孟子常与玩伴一起模仿丧葬仪式游戏,孟母怕影响孩子成长,就搬到了城内生猪屠宰场边居住,时间一长耳濡目染,孟子就与玩伴玩起了杀猪游戏,孟母感觉到环境对孩子影响如此之大,于是第二次干脆就又搬到一所学校旁边,从此孟子在学校朗朗读书声影响下,开始了他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的远大抱负。这说明无论是古代与现代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极大,也就是说与不良的人接触就会变坏,与好品德人接触就学好,因此我们一定要远离不良团伙,不与他们为伍。
5、社会负面思潮、风气等影响。社会错误思潮就象社会旋涡,没有自抑力就被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在一个地方有时就有不良社会风气,或说思想倾向,我在和平分局担任分局长期间,就处理过严重盗墓风,其中就有未成年人因跟风参与盗墓;林业分局担任局长期间,就有未成年人跟风参与盗伐林木的;在洒溪桥派出所和水北公社当任所长、特派员期间就发现青少年也跟风学样,参与赌博。所以社会各种错误思潮、风气、倾向,很容易引诱青少年违法犯罪,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不要误入歧途。
6、盲目攀比欲的影响。我国处在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改革虽然取得了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收入分配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在面对现实,要用我们辛勤与智慧去逐步缩小这个差别,而不能看到有钱的人过着花天酒地、灯红酒绿奢侈生活,就想入非非,不是用自己辛勤双手创造幸福,而是用非法手段去偷盗、抢劫、杀人越货、谋财害命,占他人财物为已有,达到致富目的,这是犯罪行为。我们不能有这种目攀比欲犯罪冲动,应理性面对现实,发挥个人才智,努力奋斗,缩小社会分配差距。
7、唯我独尊争强好胜、江湖义气使然极易违法犯罪。学习和事业上的正确争强好胜是上进性的表现,假如是为了达到个人某中不正当企图、目的,干出违法犯罪的事,那就不是正确的上进心,而且违法犯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著作中,涉及争强好胜、讲义气的人物很多,这是因当时社会黑暗,为了反抗压迫剥削,打报不平,以义气凝聚人心,反抗朝廷,那是被逼的,官逼民反吗!。现在我们是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依法治国已成为国策,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因此在处理任何事情、关系、纠纷、矛盾、纠葛等问题,都要以法律为准则,千万不要以个人感情义气、争强好胜行事,那样必然出问题,严重的甚至犯罪。譬如我在特警担任队长期间,就处理过城区好几起青少年因义气、争强好胜,纠集同学复仇殴斗的事件,挥舞马刀、梭标、菜刀、杀猪刀等凶器大打出手,结果两败俱伤,死的死伤的伤,最后双方都受到法律制裁。又如今年邵武法院少年庭判处了一伙未成年人犯罪团伙,因为唯我独尊争强好胜在街上看人家穿着洋气不顺眼就出手打人,甚至为哥儿义气也纠集同学群殴,把受害人打成重伤,都被追究刑事责任。
8、某些学校边缘差生也是产生违法犯罪原因之一。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四大保护第二位就是学校保护,既然例入法规,就说明之重要性。在讲到这个问题时,也许难免使人产生学校保护不够的误解。我是用显微镜放大了看待这个问题的,也就是说万分之一的不足之处的问题,在大的方面是无可非议的,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乃至到各校领导、教师,在落实学校保护方面沤心沥血,做了大量、卓著有成效的工作的,这也是公认的。但不足的是在辍学生方面还未能拿出有效的办法减少,致使这些辍学生违法犯罪的比例之高。从我2007年调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据发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辍学生,从法院少年庭2008年至今年6月止统计数据,被判刑的未成年55人中,其中辍学生就28人,占50·9%,这些辍学生的辍学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不乏边远差生的现象存在,如何做好这些差生转化工作亟待解决,这也需要社会、政府、群团、社区、家长等部门组织的共同配合,才能减少我市辍学现象。
以上这八个方面的影响,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它在时时刻刻的影响着未成年人成长,我们大家不管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它总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躲避,更不能采取驼鸟政策,闭而不见,只有采取积极态度,正视这种影响,排除这些影响,抵制这种影响,排除这种影响。那么要采取那些正确态度呢?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三个问题-----个人预防违法犯罪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与好的习惯养成。
三、预防违法犯罪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与好的习惯养成
1、要明辨是非。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就是我们明辨是非的标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朴素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是非观、荣辱观、价值观,人生观,假如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什么是耻辱,什么是光荣,是非不分,那就失去人生价值的意义,与低级动物没有什么区分。我们的革命先辈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包括改革开放和这次四川汶川地震涌现出来许多无数英雄人物,其中也有不少青少年,他们感人的事迹,自今还回荡在世人心中,萦绕在中华大地上,这些英雄人物都是明辨是非与践实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概模,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2、要培养坚强意志。美国二位心理学家,名叫特尔曼和西尔斯曾对一千多名智力超常儿童进行了长达五十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人们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完全取决于人的智力或客观环境,而是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而好吃懒做、贪图安逸、贪图享受、吃喝玩乐,没有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要成就一番事业那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目前摆在我们每位青少年面前的不是坦途,而是密布荆棘崎岖的道路,不是享受安逸的时候,要努力的奋斗,要吃的人间苦,饿其体肤,劳其筋骨。做任何一项事业都要有巨大的付出才有收获,读书破万卷要吃苦,唐代诗人、哲学家韩愈名言:“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在成就学业没有吃苦便不能成功,农民不辛勤耕作就没有庄稼丰收。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艰苦朴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要传承发扬光大。那些企图靠天上掉馅饼、知识自然装进自己脑子想法等是天真可笑的,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克服懒惰性,做个合格的接班人。
3、要严防人生毒瘤。“黄赌毒”是社会精神毒瘤,一沾上就很难自拔,尤其我们未成年人缺乏辨别和抵制能力,很容易上当受骗。赌博是万恶之源,纵观社会不少人就是因赌博造成倾家荡产的,家破人亡的,违法犯罪的皆屡见不鲜。吸毒是万恶之源,未成年人往往幼稚无知,从好奇吸毒到染上毒隐,有的以贩养吸,胆大妄为,偷、抢、诈骗、杀人越货无所不为。一日吸毒终身戒毒,毒害遗害无穷。今年法院少年庭判处一起案件就非常典型,这个是女生,去年生日期间,有个同学拿了一包K粉给她过生日,酒足饭饱后到歌舞厅,尽情欢乐就把K粉拿出来大家吸食,最后发展到帮人贩毒,根据她自己讲是帮他人转一下手而已,没有牟利。已经犯罪都不知道!法盲也!黄色淫秽音、像、书刊、视频等也是引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罪魁祸首,因染上黄色瘾摧毁青少年意志,有的沉迷其中强奸杀人、乱伦、卖淫、嫖娼,有的因此患上性病、艾滋病,最后抱憾终身,这类案例想必大家也有所耳闻不一一例举。
4、要预防渐变犯罪。
犯罪是逐渐演变而来的,人之初性本善,人出生后家庭、生活环境中常会受不良的社会负面影响,有的人能抵制的就不会犯罪,有的人不能抵制就逐步走上犯罪。所谓不能抵制就是染上不良行为,并且继续发展从量到质的演变过程,换一句话说,这就是说积许多不良行为量,再发展到严重不良行为,再积许多严重不良行为的量,再演变成质的犯罪,这就是犯罪的规律,谁人都无法摆脱和逃脱这个规律。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好行为、好作风。但话又说回来,人生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沾上不良行为做些错事,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人都会犯错误,关键是犯了错误要改正,“浪子回头金不换”。假如在坐的同学中有不良与严重不良行为记录的,听了这课法制报告会后,就要猛醒,彻底改正!如果不改正就必然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正如我前面举的那个例子。没有不良行为的同学,要警惕自己不要沾上不良行为,同时还要帮助有不良习气的同学改正错误,同共进步。要知道古往今来干违法犯罪是没有出息的,最终都要被绳之以法,“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这也是我从事公安十五年来的体会。
总之,干坏事终究会受到法律制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这是世间因果报应的法则,古往今来概莫能外,任何干坏事企图不受法律追究的侥幸心理都是十分错误的,都是对社会、他人、对自己前途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
5、要做好事修行自身。古人说:莫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不以为小的好事就不值的去做,小的好事积量就会有质的飞跃,雷锋同志就是这样做了许多平凡的好事,彰显他伟大形象,纵观每位英雄他的成长都是平常就非常注重个人的修养,言行举止处处以人民利益为重。因此我们从小要养成好的习惯,在学校要遵守《学生守则》,指导自己的言行,在社会上要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做个好公民,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多做益于人民的事,尤其要从平时学习、生活、待人处事细微处,注重好的思想作风养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热爱集体,爱护公物,不做对人民有害的事。诚实谦虚,有错就改。所有英雄人物成长就是从这些平常似乎非常平凡事做起的,平凡铸就伟大,点滴体现光辉。我们的人民解放军至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有严明的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到每处都为人民做好事,战争年代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在和平年代现代化建设中抗洪、抗震抢险中,冲锋陷阵不怕牺牲,谱写曲曲动人的不朽篇章,得到人民的赞誉。因此在这里我提倡同学们道德修养要从身边的小的好事做起,毛泽东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是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能一辈子做好事的人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6、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为什么要讲自身防范呢?因为现实生活中,发生青少年学生受到侵害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如去年某所学校学生被成年人引诱强奸,还有的学校学生被社会二流子敲诈、伤害等,所以必须讲。
一、报警。当受到不法侵害时要及时公安机关报警;
二、周旋。当已受不法侵害时,要沉着应对,应以避免自己再度伤害为前提,能躲则躲,能逃则逃,实在无法时,只有灵活采取各种手段与犯罪分子斗智勇,伺机呼救、或者宁可舍弃一些东西,保住自己的性命至关重要,同时要记住犯罪的像貌特征、穿着等,事后要及时向学校老师、派出所报警;
三、警惕。要认真辨别他人的言行举止,从中发现是否有歹意、企图的人,尤其是要警惕有歹意的陌生人,不与其接触攀谈;
四、回避。就是尽量避开是非之地,或是说是躲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五、七不:(1)不图惠。就是不贪图他人小恩小惠,公安破案中就发现犯罪分子用这种手段引诱青少年上圈套,以至受到不法侵害的屡见不鲜;(2)不入伙。就是不要与不良的玩伴结伙玩耍,更不能被人教唆参与团伙犯罪。最近发现某学校五名学生被社会不法分子教唆参与盗窃作案数起,被公安机关查处。这些不良团伙往往是犯罪的诱因,不是自己被侵害,就是自己侵害别人以至沦为犯罪;(3)不逞强。就是不要因鸡毛蒜皮之事,争的面红耳赤,甚至大动干戈;(4)不报复。当自己受到不法侵害,当时能力许可反抗是自卫,案发后进行的是报复,报复是违法甚至犯罪;(5)不气馁。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挫折,不要丧气,人的一生十有八九是不顺意的,我们要是逆境学会生存。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这些困难教会了我们怎么战胜它,克服它,智慧就在战胜困难中逐步积累,人也在战胜困难中成长,不能因困境而退缩,更不能寻短见;(6)不涉险。就是道路交通车辆、高处、水域、电网等危险地方,千万注意安全,有的险区不能涉足,假如涉足就有生命危险;(7)不耍危。也就是讲危险品,如易燃易爆品的枪支弹药等火工品和管制刀具,以及农药等毒品等不能玩耍,假如玩耍有生命危险;
六、家教缺陷应对。身处五类型家教缺陷的孩子该抱那种正确态度应对呢?(1)、溺爱型家庭的同学,就应当认真想一想这种溺爱对自己成长是一种障碍,俗话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人的成长一定要经受任何磨难的,不经历磨难是不会成材的,因此一定要自立自强,不断自造或者接受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2)、粗暴型家庭的同学,要认真想一想家长为什么对自己动粗,哪怕是自己十分之一的错,也要认真反省,可怜天下父母亲啊!慈爱是父母亲的天性,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我看绝大多数父母亲都会为之动容的;(3)、放任型家庭的同学,也由于家庭某些困惑等,造成放任不管自己女子,那么我们自己就应当正视问题,因为学习是自己的,是成长的本钱,没有知识将来一事无成,所以不要因为家庭放任,而放弃或者放松学业,更要自觉努力学习,立志成材;(4)、感染型家庭的同学,一定不要被父母亲某些不良行为所感染,有能力的则说服,没有能力的在尊重父母亲的同时,保持洁身自好的态度,不要因为父母某些不良行为而鄙视,以至过激言行惹怒父母亲;(5)、教唆型家庭的同学,一是坚决不听,更不能惟命是从,按照父母的意志去违法犯罪,那是自毁前程,没有任何出息。二是劝阻说服,没有能力说服的,告知有法律知识的亲友或者老师、公安人员帮助说服或追究相应责任。三尽管父母亲有教唆行为,做为子女仅对事不对人,在言行方面还得要尊重父母亲,只忧虑而不发怒,更不能耍性子,做出越轨的行为来。
6、要多学本领。在如此激烈竞争社会中,要立足社会从学生时代就得努力学习,学业要有成,多参加社会实践,掌握多方面就业技能,中华民族振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代接一代的努力奋斗,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刚才讲的明辨是非、不染黄赌毒、克服惰性、防渐变犯罪、好事修身、增加自身防范、多学本领七点意见,提供大家参考。
四、严正阐明违法犯罪危害社会、他人,伤害自己、家人,必须受到法律制裁
如果一个人能够按照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德,进行自我约束,自我修养,那么就会远离法律的惩罚,反之,置法律而不顾,我行我素,为所欲为,对不良行为置之不理,任其发展,那么,犯罪就在等待他,法律对他的惩罚也近在咫尺。违法犯罪,一、危害社会、二、危害他人,三、伤害自己,四、伤害家人,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终身的忏悔。
这里我着重讲一下法律处罚,小的违法是指违反《法治处罚法规》,处罚有警告、罚款、拘留,屡犯要劳教,视情节处以半年到三年以内的劳教。
刑罚:有少管、拘役、有期或无期徒刑,甚至死刑。违法犯罪对社会造成破坏,对他人造成危害,对家庭造成伤害,对个前途是一场恶运。因此我们要遵纪守法,做个守法公民。
同学们:这次法制教育课暂时这讲到这里,归结二句话: 第一句话是:要使大家明白犯罪是从不良行为的量到质演变这一哲学道理; 第二句话是: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得抵制社会各种负面影响、诱惑,注重自身道德品质修养,不断提高遵纪守法观,做个品学兼优学生。
最后祝同学们学业有成,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