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后学习方法总结:打造最强的自己
考后学习方法总结:打造最强的自己
同学们!期中考试已经轰轰烈烈地过去了,它留给我们不光是成绩的起伏,心情的突变,也对我们的心灵进行了一次洗涤,让我们看清了前进路上的坎坷,也让我们明白了我们存在的优缺点,这几天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与沟通,我了解了很多同学们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下面让我们共同梳理一下:
1、态度决定高度
学生之间之所以会存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别,主要原因是学习态度不同。学习态度是决定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有些学生根本就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只是迫于家长的压力才勉强去学,这样一来,就不可能有什么学习方法或学习动力,如何取得好成绩呢?所以说,在学习这件事上,学生个人的学习态度是第一位的。当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之后,再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就能很轻松地把“学习”拿下。因此,对于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来说,要提高学习成绩,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真正对学习感兴趣,把读书“当成一回事”。
2、状态预示结果
如果我们进行两次考试成绩和名次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成绩起伏比较大,这是由学习状态的不持续决定的。每个人大约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考得好一次,学习状态就会有点放松;考得很差,学习状态就会异常的好,所以经历高中三年的学习,每个人的成绩都是在起伏中度过,要想成绩持续发展,我们就应该既分析成绩又要忘掉成绩,把小目标与大理想相结合,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我们的成绩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每一次考试后你会发现,成绩上升的再掉下去很容易,成绩下降的想再回来很困难,就像我们得病一样,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为了避免这样的窘境,我们要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
3、将落实进行到底
每次考试的时候,我们都会遇到原题还不会的情况,每次都让我们捶胸顿足,埋怨自己为什么不弄会了呢!这就是我们在落实的这个环节出现问题了。
每当我和同学们讲落实的时候,有些学生就会误认为落实就是背诵基础知识,我觉得不然,落实一方面是落实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落实好练习,把我们做过的练习题再解一遍,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再解一遍,看能不能即熟练又准确的解决。如果不能,就是说还没有掌握,我们还需要寻求帮助,经过别人帮助明白了,再进行类型重做,直到能熟练解决这类题,才能称为落实到底。
4、知识在于整理
通过一次考试,我发现有些同学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全面和准确,有些同学只是机械性地把知识记录到记录本上,没有形成记忆,更没有融会贯通,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做知识整理的时候还缺少几个环节,如知识的提炼和解题中知识和方法的再整理。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记录本,变记录本为整理本,整理的知识一是来源于教材,二是来源于老师在课上总结的内容,三是来源于习题训练中知识提炼和方法总结。
整理本还可以取代错题本,因为错题本有些错题是因为马虎出错,有些是因 为分析不清出错,还有些自己无法理解的错题,这些错题都是无效的整理,有些同学甚至耗费大量的时间整理的错题本一眼不看,所以我们应该弃掉错题本,变错题本为整理本,尤其是数学和物理,我们可以在整理本子出现公式、概念的理解、题型以及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把大量的抄题时间变成剪刀和浆糊的方法整理,这样既节省时间,也避免自己的字不愿看的弊端。良好的整理还能提升你的做题能力。
丰富的知识积累,考试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只要我们用心整理,到考试前你的付出都会得到极大的发挥。
5、慧眼识“关键”
在本次考试中,有很多题本身并不难,但是有些同学读题后基本没有思路,或者解题思路偏差很大,考后总结原因都归于审题不清的原因造成的,其实这类题如果我们把握出题者的出题意图,就不难分析了,出题者不会出一道没有任何根据的题,可能这道题比较新颖,信息超前,他就会从中设置一些提示性文字用于分析的,比如“少量”、“过量”、“可能”、“一定”、“恰好”、“相切”、“相遇”、等关键词用于解题,所以要求我们同学们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标注这些关键词,从关键词角度进行分析,这样会又快有准确的解决问题。
还有的关键内容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应该慧眼识关键,如数学中函数的定义域,字母的取值范围,典型函数的图像等都是解题的关键。物理的运动情况和受力分析的判断方法的整理研究;化学生物基础内容的再整理都是提高找到关键点的能力。
平时造慧眼,考试有灵犀。希望你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投入到对试题的研究中,对基础知识的整理中,形成一项技能,在考试中起到心有灵犀的作用。
6、提高运算能力
期中数学考试期间,我闲着没事看了看数学试卷,感觉不是很难,于是我拿起笔用了50分钟完成了试卷,所有的题都会做,扔了15年的数学题都做出来了,很有成就感,于是我急于想知道我答的正确情况,看了一名学生的大题答案,发现6个大题有5个和我的答案不一样,难道是我的水平下降的了吗?然后我就在班级里到处拼凑正确答案,总结出的结果是我都做对了。对于这样的难度不大的试题为什么学生做的这样差,我坐在讲台上苦思,然后我又在教室里到处寻找错因,我发现很多学生的思路都对,但是都在关键的几步中出现了计算错误,导致整个题都错了。现在大多数学生的运算能力都不行,所以我们在下一步的学习中注重锻炼自己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提高了,才能提高我们的做题质量。
7、向书写要成绩
每次我们在评选优秀试卷的时候,基本上老师的评价标准不是分数最高的,但一定是书写最好的,书写好的试卷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多给加分,书写差的试卷让人有种看不清就行扣分的冲动。语文作文阅卷时,那么大的评阅量,老师评定作文等级的最直观标准就是按照书写进行分类。所以要求我们书写一定要规范。
你可以不是写字最好看的,但是你一定是写字最认真的。向书写要质量,向 书写要成绩,只有正确和规范的书写才能让我们的成绩不留遗憾。
8、平时考试心,考试才能平常心
有些同学总是不明白,自己平时做题的正确率都很高,可是一到考试的时候本来会的的题型都没有思路了,这就是我们平时做题的规范还不够,平时做题你是用紧张的心态完成练习的吗?平时练习你是最求高分高效的吗?平时做题你是定时训练的吗?平时练习你是不是常和别人讨论着完成的?平时做题你是不是常翻找资料帮助解决的?这些都是造成日常学习和考试差距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们在平时练习中就应该有个考试心,用考试的心态答题,用考试的时间答题,用考试的规范答题。不商量问题,不查找资料,凭着自己的理解独立自主完成。在完成后再进行订正答案、讨论、总结和整理。只有平常考试心,考试才能平常心。
9、合理安排时间
考试的时候要合理把控时间,做题顺序安排一般情况是从前到后的顺序,但是总会出现你卡住或者没有思路的题,当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将这样的题做好标记,先向下做,等到其他试题完成后,尽量留一些时间检查,先检查做标记的题,如果更有时间再检查计算部分(因为我们的计算能力都差)。只有把能得到的分得到了,我们心里才有底,这样我们再重新审阅没有思路的题时,就有了底气和自信,也许就会很轻松做出来。反过来如果我们卡住一个题不动,越觉得能做出来越没有思路的时候,也会给心里造成很大的压力,以至于后面的题本来很简单也没有了思路。
所以考试时合理安排时间和做题顺序,是取得良好成绩的保证。另外,我们平时学习中也要善于利用时间,如果你能在每节课课前利用两分钟用于本节课的内容复习和记忆,那么在课上你就会变得更加游刃有余。如果你在每次进入梦乡前十分钟完成一道题,并再阅读一道题,带着阅读的这道题进入梦乡,也许你就会在梦境中找到完美的答案。这样一天你就会比别人多完成4道题,那么十天呢?一个月呢?一年呢?你能坚持下来,你就是强者。
10、成就源于付出
纵观历年来的高考成功者,都是在刻苦学习中走出来的,没有一个人会不劳而获,没有一个人不做一道题就什么都会,没有一个同学能解决马虎问题,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演算中和不断的落实中完善自我,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付出,不断的挤出时间用于练习和巩固。利用自己每一分钟可以利用的时间,利用每一次可以反思的机会,整理每一个可以整理的知识,落实每一个常出现的错题。坚持每一天,用好每一刻,倾力打造最好的自己,你才能在每次考试中成长。
凝练口号:
细 心 认 真 必 得 高 分 勤 思 多 练 惊 喜 不 断
第二篇:打造最强大脑
《打造最强大脑》摘要
袁文魁,全球特级记忆大师,世界记忆总冠军教练,最强大脑金牌教练,教育部“十二五”全脑教育课题组特聘专家,“中国超级大脑人才库”顾问。前言:
英国的《自然》杂志神经科学研究表明,记忆大师的大脑和普通人相比,形态上没有差别,归纳总结等逻辑能力没有比常人更强,他们就是掌握了很好的记忆技巧。
感悟:方法非常重要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感叹:“假如我们能够记得我们曾读过、听到和我们心里所欣赏过的一切事物,随时可以应用,那么,我们便会显得何等的有学问!” 感悟:好记忆是好成绩的关键
第一章 激发记忆的潜能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就是对大脑无限潜能的认识”。
美国心理学家奥托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大脑能力,还不足他全部能力的4%。即使世界上记忆力最好的人,也没有达到记忆能力的10%。”
记忆由“记”和“忆”组成,“记”就是将我们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官接收到的信息储存在我们的大脑里,而“忆”就是在需要的时候将这些信息提取出来,例如听写,考试。
记忆分类:形象记忆、情境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记忆的四性质:敏捷性、牢固性、准确性、备用性 记忆按照时间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吃出好记忆:
1.花生。花生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延缓衰老,是名副其实的“长生果”。2.牛奶。富含蛋白质、钙及大脑所必需的氨基酸。助于睡眠 3.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保护脑血管。4.鸡蛋 5.小米 6.味精
7.菠菜,维生素A、C、B1、B2,还有叶绿素。8.玉米 9.菠萝
第二章 为大脑装上新系统
《大脑与思维》杂志发表文章称,尽管最大的记忆容量是10的12次方个字节,人脑记忆容量的字节数则大约到10后面跟8432个0.人的大脑里有万亿个脑细胞,其中一千亿个具有记忆存储功能,而这些记忆细胞约等于千亿个40G的电脑硬盘。一个40G电脑硬盘的存储空间用文字来算的话:每分钟输入200字,连续输入365天,每天24小时,每小时60分钟,需要输入500年。美国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罗杰.斯佩里教授,提出“左右脑分工理论”,引起一股“右脑开发”的风潮,他也被世人称之为“右脑先生”
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推理、语言学习、分析判断、列表比较、数学计算,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为“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左脑用语言来处理信息,把进入脑内看到、听到、触到、嗅到、品尝到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来传达,相当费时。
右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情感、美术、音乐节奏、想象、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斯佩里教授认为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如第六感、透视力、直观力、灵感、梦境等;超高速自动演算机能,如心算;超高速阅读。
开启大脑状态三个方法:
1.右脑的状态从脑波的角度而言是α(阿尔法)脑波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效率是其他脑波状态的数倍,人的记忆力和创造力也达到最好的状态,能够激发各种深层的潜能。
保加利亚哲学博士、精神病学专家乔治.罗扎诺夫,于1966年成立罗扎诺夫学院。他主张利用节奏舒缓的音乐来刺激大脑,使音乐节奏、生理节奏(如呼吸、心跳等)与知识输入大脑的节奏协调起来,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这种“超级学习法”在西方各国都得到广泛应用。美国的快速学习专家希拉.奥斯特兰德在《超级学习法》一书中介绍,在依阿华立大学的测试发现,只用缓慢的巴洛克音乐,无需任何方法,就能使学习速度提升24%,使记忆力增长26%。听阿尔法音乐辅助学习三个注意事项: 1.下载优质音乐 2.尽量不用耳塞,尽量用音响 3.作为背景音乐,播放声音轻一些
积极自我暗示
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愿望和目标有意识地传输给大脑,因为在这种状态之下,大脑没有判断正误的能力,只要你输入的,它都会相信,并且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感悟:要善于利用潜意识的力量 关于自我暗示,注意几点: 1.用现在事态进行暗示 2.用积极的方式进行 3.简短,越清晰,越有效 4.找到适合自己的合适的肯定 5.尽可能创造相信的感觉
改变负面记忆
改变这些负面记忆,而要改变,必须从我们脑海中的画面开始,从而实现记忆删除
第三章 给记忆力安软件
记忆力的基本功: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联想力、形象转换力
英国生物学家、“试管婴儿之父”爱德华兹认为:“锻炼记忆力的良好方法是锻炼自己的注意力。”
我们在饭后不要去记忆,此时大脑供氧不足;剧烈活动或情绪过于激动后,也不能马上去学习,大脑会产生排斥。第三节 想象力训练
哲学家柏拉图说过:“记忆好的秘诀就是根据我们想记住的各种资料来进行各种各样的想象”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权威咨询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孩子1岁时,想象力、创造力高达96%,可这种情况在7岁上学以后发生逆转。到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只剩下4%
第三篇:做最强的自己
做最强的自己
生命因为有梦而炫丽,生活因为有酸甜而精彩,人生因有挫折而成长。人们常说人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要想成功,首先得战胜自己,每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永远困难重重。成功象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挫折则是布满她周身的刺,只有做最强的自己,才能冲破荆棘,看到那属于自己的美丽。
我们拥有雄心壮志,因为年轻而充满梦,因为年轻而含有一颗炽热的心,也因为年轻而冲动过。步入社会,进入公司,这是我们梦的起点,我们在年轻的战场上挥洒汗水,释放激情,一展我们的才华与抱负,但往往拥有美丽风景的途中都会荆棘从生,“年轻的战场”也存在无数的困难与挫折,这当中也许是上级领导安排了你从未处理过的事,也可能是当你对你所提出的方案非常满意却被他人否定,也或许只是日常工作中与同事好友发生的摩擦……这些可能都会给你带来困扰,虽然历经坎坷,体验过失败,受过一些委屈,但这些都是你通往成功必不可少的原素。
培根曾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当然我们身为自然界中最具灵性,创造力,想象力的人类更应具备在逆境中创造奇迹的潜力。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面对挫折,我们应学会在逆境中征服自己,超越自己,做最强的自己!
第四篇:高三学生学习方法——考后认真总结
高三学生学习方法——考后认真总结
作者:xingzhaoyang发布时间:2011-09-17 09:55:42浏览次数:105
无需讳言,进入高三后,将进入考海,几乎每天都要与考试相伴。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学生只是以消极的心态无可奈何地面对,因而是随波逐流,甚至于被吞没。
在苍茫的大海上航行要指南针指引航向。在考海中横渡,也需要不断地辨清与校正航向,这就需要总结。考后总结,就是考海中的指南针,其意义不言而喻。
总结什么?
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
要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只有正确看待分数,才不会被分数蒙住你??背后的秘密。
二是要总结考试得失。
从中找出成败原因,这是考后总结的中心任务。学习当然贵在努力过程,但分数毕竟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象征之一,努力过程是否合理也常常会在分数上体现出来。因此,不能不重视总结。
三是通过总结确定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名人有言,虽跛足而不迷路能胜过快步如飞却误入歧途的人。所以,下决心应当是在了解情况之后。另一方面,了解了情况,却没有有的放矢的行动,总结也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要善于在总结的基础上确定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怎样总结?
首先是按一定的项目分类,然后进行数理统计,找出主要的失分领域。
如可以设立“根本不懂”、“考时忘记了”、“掌握不准确”、“粗心大意”和“审题错误”等项目,对全部失分进行分类,得出失分率,这样就可以大体了解主要的失分因素了。也可设立“人物”、“事件”、“时间”、“地域”、“术语”与“评价”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男生常常在“时间”领域丢分,女生则常常在“地域”领域丢分。还可设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国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一般而言,世界史常常是弱点。
其次是进行深层次分析,看看隐藏在失分表象下面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如“审题错误”是众多同学失分的重要原因,要进一步分析是粗心大意造成的还是时间不够用造成的?是心理紧张造成的还是根本就没有读懂题目造成的?当然也可能是由于思
维定势造成的。又如“考时忘记了”也是常见的失分原因。那么,是识记不牢固,还是过于紧张?是过于疲劳(身体不好),还是思维不够敏捷(根本就没有想到)?一般而言,各种具体原因大体都可归入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心理与身体素质和考前准备五个方面。
最后是制订整改措施。
没有具体的措施,光说“今后要努力学习”等于不说。在找出找准失分原因的基础上,就可以有针对性抓住主要问题,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以此指导下一阶段的学习。当然,同样重要的是以后的行动。
心动不如行动。再好的学习方法,只有与每位学生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只有转化为每位学生的日常行动,才会产生积极效果。在此,笔者真诚地寄语每一位高三文科生:“一个人所能给予另一个人的最大贡献,便是帮助他学会自助”,我已尽力了,现在就看你的啦!
第五篇:自己总结的一些设计的学习方法
自己总结的一些设计的学习方法
工作和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没办法在大学中甚至初出茅庐的几年里把今后职业生涯中要用到的所有能力都学到。生活是变幻莫测的,充满着各种可能,时不时给人惊喜,有时我们都无法确知自己下一步要去哪里,下一段时间要做什么职业。武术中有一句话叫做“桥来桥上走,脚踢脚下消”生活没有固定的招数,我们只能见招拆招。在成龙的很多动作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桥段,开始时成龙总是被揍得鼻青脸肿,但是在最后他却总是能够摸清对手的路数,克敌制胜。所以说,在一项工作的初始阶段做的不够好并不值得羞愧,通过学习和摸索最终取得成就的人总是令人钦佩的。而不断地学习和提高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在周末的晚上不睡,趴在椅子上写关于工作的事情,我也蛮无聊的。怎奈人生中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工作,我们要要善待自己的工作也就是善待工作中的自己。工作做得足够好,工作之余我们也才能够完全忘记工作,全情投入到生活中,哪怕生活如柴米油盐般琐碎,那也是百分百纯粹的生活。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普罗旺斯,憧憬着有一天能够做一场浪漫的旅行,只不过很多人的的梦都在早上的闹钟声里碎成了肥皂泡。全情地投入生活不见得就能去到所有自己想去的地方,却至少能在每天早上心无杂念地享受一杯豆浆,再装逼一点地讲我们还可以看天上的云卷云舒呢。
接下来我们转入正题。我愿意以我略显单薄的人生经历和短短一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一下设计的学习方法,但愿这些话没那么浅薄,也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若有装逼之处,还请见谅。
培养感情
有人说只有热爱一件事物我们才能大量的投入感情付出努力并取得成就,是的,那些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孩纸们有福了。可是还有很多孩纸不喜欢自己做的工作,有更多的孩纸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虽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见钟情的情侣很少,不过好在我们还可以培养感情。过去那些包办婚姻的夫妻不也过得挺好嘛。你还记得自己画完第一幅画时的成就感吗?我们总是为自己取得的一个个小成绩沾沾自喜,而感情也就是这么来的。在我看来自恋才是设计师最重要的品质,懂得自我欣赏的人总是能够不断给自己带来惊喜。好的作品总是要先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别人从而得到更多的鲜花和掌声,而大多数时候鲜花和掌声才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大动力。
没有努力,天赋等于狗屎
还有人说,做设计要有天赋,要对色彩和线条有感觉,要有美术功底。若你认真对待这句话你就输了。把前面这句话忘掉,给自己心里写上另外一句话:“那些说自己不是做设计的料的人都去死吧”,因为生活才是最好的证明。当所有
人都在嘲笑芙蓉姐姐的身材的时候,芙蓉瘦了。现实已然如此,谁又能拍着胸脯保证凤姐不是这块料呢?如若一个人没有天赋便被断定不适合从事一个职业,那么所有的教育都失去了意义,因为教育的本意是有教无类,资质的好坏不应成为评判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的标准。况且还有另外一句话“没有努力,天赋等于狗屎”。
从模仿开始
有很多人说,自己做设计时总是没有头绪和想法,不知该如何表达,那么不妨以模仿作为一个开始。模仿的本意同绘画和书法是一样的,学画画时我们总要去描摹静物乃至人体,仔细地观察事物去学习光影、透视和色彩的变化,将事物的形态模仿到纸上,有时还要临摹名家的画作以学习技法。刚开始学习书法时要临摹字帖和各种笔体,最后创出自己的风格。模仿并不可鄙,可鄙的是一直在模仿,从未能超越。模仿只是一种学习的手段,却不是终极的目标。
我实习的时候是在一家网络公司做网页设计,刚开始时毫无头绪,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好的设计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便去国外网站上去找可以模仿的页面,我至今都记得我做的第一个看得过去的网页模仿的是joomla,那时候模仿的东西很多,从色彩到版式都是很相似的。我的网页设计就这样开始了。做按钮没感觉我就去找好看的按钮去分析它的图层样式,光影变化,然后把它们融合到自己的设计中,网页色彩搭配不够好看,我就去css 画廊中寻找好看的网页,分析它的色彩组成,各个颜色分量的对比,同样用到自己的设计中。模仿的多了就会常常问自己为什么,“这个按钮为什么要做成这样”“这个元素同它前面元素的间距为什么大于它和后面元素的间距”“细微处的细节是否呼应了整体的布局”“这个icon的光泽变化能否运用到字体样式上”。所以不管是文字的编排,图形的搭配,还是留白的分量,大小的对比,整体的布局,都可以从模仿中学到很多。模仿也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视觉效果上,也可从整体的编排中推测设计师的整体构思和立意。
若是一味的模仿离设计还是很远,且不谈是否抄袭,模仿的再好有可能只是另一个设计师的影子而已,而毫无自己的个性。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也是这个道理。当年梅艳芳初出道时以一曲《风的季节》夺得了大赛的冠军,同时也得了一个“徐小凤第二”的称号,但是她没有被这个称号束缚住,她唱过《坏女孩》的叛逆,也唱过《似是故人来》的典雅;唱过《烈焰红唇》的性感,也唱过《梦里共醉》的传统,多样的乐风最终成就了她百变天后的美名。
技术派还是艺术派?
设计水平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是美感的培养,一个是软件操作的水平,这两点很难说哪一点更重要。但是不会调色的达芬奇肯定不是画家,会调但调的不好那他也依然不能算艺术巨匠。在具体设计的流程中这两个因素却有一个先后的问题,我们必定是先要构思好作品最终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然后才能开始动手设计,同时,再牛逼的创意也需要牛逼的技术呈现出来,否则那只是一个“概念版”的设计。因此,我们也不能把软件技术的学习和美感的培养
分开来进行,不管是软件技术还是设计的认识都要在设计作品中得到体现,反过来,每完成一件作品都会增进自己对于软件技术和设计的认识。
对于设计软件的学习,我认为可以先从最基本的软件功能学起,然后针对工作的具体内容学习相应的高级的技能。在学习的同时也要去做大量的练习或者参加具体的项目。因为任何脱离了实践的理论都是浮云,是浮云。以photoshop为例,不管我们做哪种设计,首先都应该熟悉软件的基本工具,知道基本的用法和菜单命令。如果你是一个修图师,那么除掉基本工具的了解之外你一定要掌握photoshop中色彩修正的技术以及其他图片修正的工具,如果你是一个网页设计师,图层样式、按钮的绘制、图像的切割和优化以及文字的编排一定要深入了解。photoshop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每个人只能用到它的很少的一部分功能,我们不需要成为骨灰级的软件用户却至少要在自己所在的行业游刃有余。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只有好照片,没有好照片的标准”,套用到设计中就是:“只有好设计,没有好设计的标准”。任何人都可以凭感觉分辨出设计的好坏而无需掌握设计的相关知识,我们不需要知道设计师当初在设计时究竟运用了哪些平面构成或者色彩构成的原则,好看是最大的原则。只要好看,我们可以抛弃任何设计上的规则。字体设计师Donald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关心规则是什么,我知道有许多规则,然而我的标准就是它看起来究竟怎么样,必须一遍遍的打磨,直至看起来无可挑剔。”书本中的理论可以指导我们的设计,却不能左右我们的设计。当眼睛的感觉和自己所学的理论相抵触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