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乔明艳 信息技术论文
让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幼儿教学活动中
济源市天坛路幼儿园 乔明艳
论文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先进教学手段,已经深入到教育的每个角落。多媒体教学在21世纪的幼儿教育中有着独特的需要和发展前景。幼儿园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多媒体教学,让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到幼儿教学活动中,使静止的图文视听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抽象的思维可视化,知识的发生过程化,在教学手段上既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不但激起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融入 教学活动 有效
正 文: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先进教学手段,已经深入到教育的每个角落。多媒体教学在21世纪的幼儿教育中有着独特的需要和发展前景。幼儿园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多媒体教学,让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到幼儿教学活动中,使静止的图文视听化,复杂的内容简明化,抽象的思维可视化,知识的发生过程化,在教学手段上既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不但激起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
一、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优势。
1、利用多媒体,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好奇心强,对新生事物 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多媒体软件往往以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吸引幼儿,自然的增加了教学的魅力,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为幼儿营造一种充满情感,如临其境的情境,激发幼儿情绪,开启幼儿心扉,使其尽快进入学习主体地位角色,以收到“未成曲先有情”的教学效果。如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海底世界》,若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往往是画一幅海底世界的图片呈现幼儿,画面是静态的,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态的“海底世界”,各式各样的鱼在海底游来游去,自由“舞蹈”,千姿百态,同时配上欢快活泼的音乐,孩子们感觉到大海似乎就在他们身边,使孩子们对深海的鱼有了一定的表象,创作欲望剧增,从而创作出一幅完美的图画,发展了幼儿的创造能力。
2、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活动中的重难点。
计算机多媒体动画功能是其它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计算机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教学内容变的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并能扩大教学信息,拓宽幼儿知识面,有利于幼儿理解新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花生》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将种子发芽、生长、枯萎的过程编制成课件,使幼儿直观感知动植物从生到死的过程,从而理解“有生命”的概念,同时激发起了幼儿探究的兴趣。
3、利用多媒体技术,增进幼儿理解能力。
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形象性特点,而多媒体能以静化动,化虚为实,化生疏为可感,化抽象为形象,它能将静止的内容变成生 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载体显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在身临其境中直接感受,切身体验,从而更好的理解掌握。如在进行大班科学活动《动物的宝宝》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了蜻蜓、青蛙、乌龟、母鸡生宝宝的过程,把自然界中不易观察到的现象清晰的映入幼儿的眼帘,引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直观画面,理解了动物是怎样生宝宝的。
二、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各个领域中的有效运用。
1、多媒体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化静为动,话虚为实,化生疏为可感,化抽象为形象。它能将静止的、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载体,将老师难以用语言解释的词汇、现象生动的表现出来。激发幼儿的交流意识,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小班语言活动《小雨点找朋友》,传统教学模式就是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注意,然后老师讲故事,接着通过提问让幼儿了解故事的题目,故事中的人物,最后知道故事中发生的事。而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后,当用大投影播放了配乐、配画的故事时,幼儿被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与丰富的故事内容所征服,陶醉于故事的意境中。当老师点击画面时,小朋友感觉就像在看魔术表演一样精彩,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由此可见,“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2、多媒体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幼儿的科学教育主要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从而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了“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发展认知能力”。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包含了许许多多抽象的科学道理,并具有较强的严密性。从传统科学教学来看普遍采用添鸭式、灌输式、挂图式的教学模式.难以被孩子理解和掌握。在教学组织上多半是通过教师用语言从头讲到尾的模式来进行的。对知识的把握也只是处于被动状态。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通过感知获得的,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观察、探索、思考。而且多媒体技术交互性强,各主题之间可以灵活转换,便于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随意调整教学顺序,当幼儿对某一内容感兴趣或感到困难时,可灵活演示,拓宽了教学途径。这样我们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孩子们仿佛被一块强有力的磁石地吸引着,一把新奇的钥匙正在开启着孩子的心。这就是在多媒体技术下孩子们产生的主动、精彩、新奇的特性作用下的结果。如《黄豆爷爷找宝宝》活动中,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以许多豆制品给黄豆爷爷过生日为主题,让幼儿了解到豆制品的种类。其中一些重难点通过图表、动画的方式,将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声情并茂,图文结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将相互联系、变化无穷的科学知识形象地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幼儿,可以在扩展经验的同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世界和学习科学的兴趣。
3、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塑造具体课时的形象,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美化生活的一种造型艺术。在传统教学中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教师多半是出示范例——讲解范例——幼儿模仿——教师讲评的形式进行,这样幼儿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依样画葫芦。这样对幼儿大脑提供的信息刺激不强,幼儿绘画的兴趣不浓厚。而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随着动态、伴随音响效果的多媒体的打开,生动直观的动画会让孩子们目不转睛,师生互动在动态情景中得以实现,有助于幼儿对美术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幼儿创作的火花。如,在进行美术绘画活动《京剧脸谱》时,我跟小朋友一起观看了课件《有趣的京剧脸谱》,通过观察,使幼儿初步了解了脸谱的特点。如果没有直接观察,幼儿绘画时,无论老师怎样启发,都无法让幼儿想象出形态各异的脸谱的。而当我们借助多媒体的功能优势进行教学时,这一重点、难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首先,通过实物展台和电脑将形态各异的脸谱展现在幼儿的眼前,是那么的神奇、有趣,使幼儿一目了然,再引导幼儿从审美的角度去观察脸谱的艺术形象,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记忆表象,幼儿有了直接观看的愉快体会,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绘画时就能轻松自如地、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形态各异的脸谱就跃然纸上。
多媒体动画给幼儿很大的启发、点拨,使幼儿思路开阔,充分发挥了创造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后,不但没有了教师示范背对会挡住部分幼儿视线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示范图像小、速度慢、涂色费时 等现象,幼儿不但看的清楚听得仔细,而且如果幼儿有疑问还可以再次演示,强化示范步骤。
同样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于幼儿,如《京剧脸谱》欣赏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欣赏各种京剧脸谱,了解脸谱的种类,使幼儿感受京剧脸谱的对称的特点,以生动的形象,夸张变形的造型和虚实装饰的构图,来让幼儿了解学习京剧脸谱这一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能强烈持久地感受到作者创作作品的情绪、情感及所表达的意愿,从而达到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4、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音乐是听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露。在演唱或欣赏过程中,首先就必须理解音乐,否则就达不到音乐美育的目的。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音乐所要表现的情境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幼儿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如教歌曲《秋天》时,让幼儿观看有关秋天的风景片,幼儿对《秋天》所要表达的歌曲内容一看便知,树叶到处飞呀飞的情景深深的印在幼儿的脑海里,这样也为表现与创造音乐形象提供了素材。欣赏音乐由于没有歌词,幼儿一般难以体会音乐形象,如用多媒体就可以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如欣赏《狮王进行曲》时,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个个小动物以及它所以发出的声音展现出来,让幼儿边看边听,营造一个如临其境的欣赏环境,使幼儿仿佛置身于大森林里,使音乐情感与艺术形象完美的结合起来。有了对音乐的理解,再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幼儿表现与创造音乐就容易多了。
5、多媒体技术在健康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健康往往是教师不被重视的领域,多媒体具有很强的集成性,它可以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媒体资料,如图形、图象、声音、视频等集合在一起,并能对各种信息进行交互和综合处理,使其使用更为方便。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远为近,从而使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变成看得见、看得清,由抽象变为具体,还大大增强教育的表现力,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力于多种感官的协调作用。如进行中班健康活动《无处不在的细菌》时,幼儿可直观的感受到细菌的外形特征及繁殖速度,了解到细菌对人体的危害,知道细菌是无处不在的从而更进一步认识到饭前便后要洗手的重要性。
总之,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新异刺激,可使其充分集中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只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认识、求真务实、大胆创新,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就会使多媒体技术有效地融入幼儿教学活动中,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绽放魅力,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第二篇:总结(余明艳)
八角明德小学 2009——2010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
工作总结
中心完小余明艳
告别紧张的2009年,满怀信心和豪情迈入2010年。在过去的一学期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坚定不移的走的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路子,努力更新教育观念,紧跟课程改革步伐,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和教学质量,很好的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9月份以来,我校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载体,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并将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抓实践挤时间辅导学生。在德育方面,我校以礼仪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让学生执法、守法、明礼仪,争做文明的小学生,按时召开完小例会,研究各项工作。
二、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本着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的思想,严格执行教导处要求的集体备课制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严格对教案、作业、听课记录进行月检月查,检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以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在学期末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中,我校的教学成绩总体呈上升趋势。
三、加强体育锻炼,做好防控甲流工作。
学校在开齐上全课程的基础上,重视体育工作,坚持上好体育课和眼保健操、课间操和大课间体育活动。在防控甲流工作中,学校严格按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全力做好做细做实各项工作,保证师生不恐慌,能很好地做好自我保护,使学校始终保持着正常的教学秩序。
为了加强学校对传染病预防和监控工作,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各班班主任坚持每天进行晨(午)检,每天4:30分前做好各班疫情的统计上报工作,每周五按时上交疫情登记表。学校积极宣传如何防控甲流感?使师生增长了相关知识、增强了抵御疾病的信心。加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强化班级卫生和校园卫生的整治工作。特别是学生宿舍的卫生工作。每天都进行检查、指导、考核、定期评比文明宿舍。适时评价激励表彰。同时在宿舍、教室和校园中定期进行消杀工作,各班班主任也积极配合,减轻了学校的工作负担。
四、重视安全工作,把师生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实行班级安全包片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使学校工作中无突发安全事故发生。
总之,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今后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将紧紧围绕中心学校的工作思路:抓住一个中心(抓住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强化两项基础(“两基”基础和学生后续发展基础)、抓好三项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开好四个会议(教代会、校运会、市运会和文化艺术展示会)、做好五项工作(教育科研工作、学生德育工作、师生安全工作、后勤服务工作和学习宣传工作)”
努力开展。
第三篇:信息技术论文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课堂结构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时,学生都拿着长方形正方形在那里摆弄,要想知道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特征,从前教师会很费劲的引导学生去测量,有是有误差,弄得老师憋红了脸,学生半信半疑。现在容易了,电脑出示课件,对边对角动起来了,带着动听的声音,标准的平移,重合在了一起,学生既感兴趣,又恍然大悟,也让学生相信自己的实验是正确的,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景,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激起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兴趣。
如: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这一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在爱心宣传月里,小猴子贝贝帮助幼儿园阿姨买桃子,每个小猴子分1/2个,要买多少个桃子啊?贝贝开始算:一个小猴子1/2个,两个小猴子1/2+1/2=1个,三个小猴子1/2+1/2+1/2,四个小猴子1/2+1/2+1/2+1/2,五个小猴子1/2+1/2+1/2+1/2+1/2,六个小猴子……,有20个小猴子呢!贝贝急得满头大汗。画面刚一出现时,立刻就引起了全体同学的注意,就连一些平时不喜欢数学课的学生此时也活跃起来。由此引发了学生的质疑:怎么来帮帮小猴子贝贝呢?让他很快算出买几个桃子呢?可见,问题提得很有价值,学生已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的角色,探索问题的热情极其高涨,思维也异常活跃,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为解决问题,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接下来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尝试用各种办法来解决20个1/2到底是多少。从学生对问题的提出到探究过程的兴趣激发以及问题的解决,信息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新的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在数学过程中,帮助他们扫除障碍。这样,会更实际,也更能体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如:教授圆面积计算公式时,以往一般是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圆割补成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推导出来的。但学生对教师的演示实验难以看清,也难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近似的长方形上下两边就越接近于直线段。结果教师只好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硬塞给学生。推导公式的过程一笔带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了《圆的面积》教学软件,把教师演示的过程用动画来表现出来。在计算机的演示过程中,注意步步引导、环环推进,逐步抽象概括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思维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性的数学学习应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活动机会,让他们学会自主地获取知识,增长才干。例如,教学《鸡兔同笼》时可以这样安排:
(1)利用课件出示鸡和兔子关在一个笼子里的有趣场景,可是只让学生看到下边乱糟糟的鸡的腿和兔子的腿,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问题:都低有几只鸡,几只兔呢?
(2)创设情境:课件出示跑着的鸡和兔,让学生去数一数兔子和鸡的只数,让学生先感性的认识最基本的解决方法。
(3)组织学生讨论要明确的问题。如:一只鸡有几条腿,一只兔有几条腿,鸡和兔一共有几条腿,鸡和兔的腿之间有什么关系?
为学生提供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网站,让学生分组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
(4)同组整理数据,交流意见,汇总本次活动的想法及其它问题。
(5)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和评价。
从整个学习过程可以看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搜集、加工、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充分体现了课标精神。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将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使得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小组媒体教学法、微型教学法)、个别化教学和网络教学(交互式网络教学,远程教育)并举的局面。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各自的电脑上进行一题多解,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一课的作业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等。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和不同量的训练,而且可以让学生自我控制练习进度,做到每位同学都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发挥。
由于丰富的教学素材(案例、动画、课件等)为教师实现特色教学提供可能,因此,实施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将是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讨论、操作、质疑等探索活动;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了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这正是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注重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电脑多媒体采用文字、声音、色彩、动画、图形等方式传递信息,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都调动起来。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能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联系起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功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篇:信息技术论文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俗话说:“好习惯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也是人素质高低的体现。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人的信息素养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展开教学,关注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不断在实践中思考,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在用中学,为学而用,以用促学。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在这里,我就几年的教学感受,谈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兴趣激发源于电脑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往往坐不住,而对于单调的练习感到厌烦,经过充分考虑、分析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就适当地采用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教材内容,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一些既适合小学生又具有很强趣味性的游戏软件。例如:计算游戏、拼图、简易加法、赛车等游戏,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学生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指法练熟了,懂得了平常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白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与使用。由于游戏中巧妙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关卡,迫使学生去理解键盘上的一些键的功能与使用,这样他们就在无形中学会了键盘的使用。如果强行让
他们去学习理论知识,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很好,同时学生也没有更大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正确地引导小学生玩电脑游戏是利多弊少。让我体会到:“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电脑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必须要严格控制,要选择优秀的适合学生的游戏,更要强调趣味、益智、学习的功能。
二、探索求知与强调重点
探索式教法就是指针对某一特殊的教学内容,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或不作讲解,只是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其自己完成。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索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应扮演好引路人和鼓手两个角色,多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给予学生创造一些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条件,多帮助和开导后进生的思路,使探索过程顺利地进行下去。如在进行用自选图形画图教学时,上课时就告诉学生自选图形在什么地方;插入—图片—自选图形,然后就给出一幅用自选图形画的图,让学生用自选图形把它画出来。画这种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探索:
1、怎样用自选图形画出图形来;
2、改变自选图形的大小;
3、移动自选图形的位置;
4、给自选图形填色;
5、在自选图形上写字;
6、改变自选图形的形式和方向。采用探索式进行教学,多用于趣味性强,既有一定的难度,而难度又不是很大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主动求知,活跃课堂,增强学生间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突出教学的重点。在探索式学习中,主要的
不是对目标课题的学习,而是学习者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是学习者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的思维飞跃。
三、寓教于乐,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创新奠定了基础。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喜欢玩游戏引起的。那我们上课时是不是就禁止学生玩游戏呢?这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定,在上某些课程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把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在上键盘指法时,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里的“警察抓小偷”游戏,同桌之间互相比一比,看谁打字速度快。由于大部分同学刚接触键盘不久,对字母排列和指法都不是很熟悉,所以打字速度非常慢,而且有些同学只会用一个手指按键盘,不一会就被打字速度快的同学抓到了。这时同学们就会提出如何才能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我及时提出记住指法的重要性,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主动探究和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
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去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
四、“ 新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
学生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师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但是,我们如果把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看作是“知识课堂”,如教学画图软件,仅仅讲授画图程序怎么用,然后让学生像书上画一棵树、一个房子什么的,那将是单调、枯燥、无味的一节课。因此,我们如果把美术教师的美术课请进来,先由自己介绍画图程序怎么用,再请美术教师讲解调色的简单原理,从而让学生学会自己调色;给学生讲授如何着色、用色才使图画协调;讲授简笔画的画法、构图和比例等,从而用画图程序完成一幅幅生动的画。有的学生画出了富有创意的欢乐场面,有的画出了人物画,有的画出了山水画,有一个学生很有耐心,把自己的房间画得非常好,特别是那个色彩,和谐、协调,富有童趣。学生在学画的过程中又强化了画图程序的应用。
又如小学低段语文的声母教学与英语教学,可以配合计算机键盘的认识和使用来教学;拼音教学可以与拼音输入法教学结合,有利于解决目前学生汉字输入难的问题;小学生口算训练可以与数字键盘的认识运用结合;音乐教学可以与简单计算机作曲结合教学等等„„甚至可以利用Inter网上丰富的资源,结合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把诸多学科都请进来,那么,我们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将更加充满生命的活力,流程也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从而实现从“知识课堂”
走向“生命课堂”的取向。
2、注重过程性评价
信息技术相对于其它课程,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很大,有的孩子在家里会经常使用,而有的孩子从未接触过。由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过程中,你会发现学生的两极分化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后进生常常得不到鼓励。有的学生能在网上找到资料,虽然不熟练,速度也很慢,但相对于他自己来说,我们也是可给个“优”。只要学生有所进步,就值得表扬。不求最好,只求更好。若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显然会打击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文字输入教学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的信息技术课前十分钟为打字练习时间,为使枯燥的打字练习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我根据学生的打字成绩结合打字练习软件即时排出名次,而且每次前6名都会进入打字小高手排行榜,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名次上升后都非常自信。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这个办法对学生还是很有用的,把原来枯燥的打字练习变得更富有吸引力, 学生打字兴趣很高,打字速度也提高很快。这样每次通过名次和排行榜可以关注每个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很好地注重了学生在一学期内打字练习的过程性变化。
3、说与做要结合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学生形成良好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操作时间占2/3。让学生在—节课内
能学到更多的计算机知识,使他们的操作熟练是信息技术教师追求的目标之—。我们发现以往小学计算机课堂中“只说不做”的现象也得到根本性改变。但在现实中,由于一些教师忽略一些细节,重操作、轻讲解,重结果、轻过程,在客观上造成了学生语言应用上的障碍,于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又出现了另—种不和谐的现象——“会做不会说”,学生手上进行的是熟练的操作,口中说的却是模糊不清的语言。比如:“摁那个小叉叉”(单击“关闭”),“找到word中下面那一栏”(绘图工具栏),word中移动图片,可以摁图片工具栏中的“倒数第4小按钮”(单击“文字环绕”)等,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信息交流中表达不清晰。
因此,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在注重学生动作思维的培养时,也不能忽视语言思维的训练;不仅要关注学生操作的结果,而且要注重计算机操作专用术语的积累。会做不会说,从长远来看,会使今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自主学习产生一定障碍,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语言、思维正在形成的小学生来说,在计算机操作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做到重视学生的操作细节,不仅要鼓励学生能做,也要鼓励学生会说,要做到说与做相结合。
2、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主动学习。
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创新奠定了基础。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喜欢玩游戏引起的。那我们上课时是不是就禁止学生玩游戏呢?这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定,在上某些课
程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把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在上键盘指法时,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里的“警察抓小偷”游戏,同桌之间互相比一比,看谁打字速度快。由于大部分同学刚接触键盘不久,对字母排列和指法都不是很熟悉,所以打字速度非常慢,而且有些同学只会用一个手指按键盘,不一会就被打字速度快的同学抓到了。这时同学们就会提出如何才能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我及时提出记住指法的重要性,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主动探究和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去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
总之,我们开设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一定的信息素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提出教学目标,能更多地联系学生实际展开教学,关注学生参与教学的态度,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要不断在实践中反思,进一步优
化课堂教学,让我们的孩子成为21世纪的应用知识和学习新知识的信息型人才。
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第五篇:信息技术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密不可分 作者:幸福农场绿园镇小学
刘忠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优化 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以多媒体、网络、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对课程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有着具大的推进作用。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学中,教师创造的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信任、鼓励,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使学生在充满情趣与快乐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合理组织画面,配以动感,不仅可以传播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可以变静为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这一部分知识,教师制作课件时,可以设计一拟人化的小动物,咬着一根绳把它围成一个长9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问学生: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利用计算机动画和丰富的色彩,使它灵活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感知,让学生体会到周长的概念,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四条边的总和,此时,计算机屏幕上的小动物咬着绳子,把围好的图形重新展开,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周长的确是这四条边的总和。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化难为易。学生学习一个知识,一般都要经历“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样的一个过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过程进行处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不易理解,关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采用了实验的方法,但实验过程比较复杂,难于操作,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做一多媒体课件,利用动态展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使抽象化为具体,化难为易,以达到最佳效果。
再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找角、摸角、折角、画角、玩角五个环节,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其中在画角这一环节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老师不示范画角的步骤,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课件,先出示一点,接着点闪烁几下,出示“顶点”两字,然后动画演示两条边的画法,边再闪烁两下,出示“边”,这样主要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清楚明了地抽象出角的图形,接下来,再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好看的角,效果就较好。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地用于教育教学过程,如多媒体显示技术及应用软件辅助教学等,这些更多地改善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抓住教材中蕴涵的创造性因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途径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例如学生学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学校操场长80米,宽50米,为了满足学生活动需要,操场的长增加30米,宽增加20米,求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我们首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画一画,尝试着算一算。学生在解题时出现了这样的错误解法:30×20=600(平方米)。这时,我们按题意在屏幕上先出示长80米、宽50米的长方形,再延长长方形的长与宽,形成扩大后的长方形,并把面积扩大的部分涂色,就能直观地看出扩大的部分并不是长30米,宽20米的长方形,再让学生看图思考、讨论增加的面积应该怎样求,在可视图形的帮助下,学生很快用多种方法解答出来。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们过去教学的一大问题是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过于重视书面知识而轻视日常生活中的知识。故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分析、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考试考教材,教师和教材自然就成为信息的载体,除此之外很少有别的信息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教师的话都是对的,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总是言听计从,缺少质疑,创造性自然差。而在信息条件下,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获得大量的相关信息,教师和教材再也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他们的知识广了,视野宽了,自然疑问也多了,对教师的话他们开始思考、辩别、考证和质疑。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正确对待,及时转变观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提出教学要求和问题,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然后进行讨论、总结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能设计让学生动手做的数学实验环境,能灵活自如地进行变式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推进教学改革。参考文献:
①张远峰,王艳华 《用好信息技术,推进课程改革》 《河南教育》2004.12.②田宓,罗代鸽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湖北教育》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