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

时间:2019-05-14 07:2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

第一篇: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复习卷(练习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

1、孔子“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C)A

唯心主义哲学

B

普遍联系的哲学

C

一切从实际出发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2、“一叶知秋”是运用(C)的结果。

A、发散思维

B、原点思维

C、联动思维

D、逆向思维

3、“窥一斑而知全豹是(B)的例子。

A、发散思维

B、联动思维

C、原点思维

D、逆向思维

4、下列各项正确的是(D)。

A、历史事件有重复性

B、历史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 C、历史现象是独一无二的D、历史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5、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目标、开展行动,都需要明确(C)所在。

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自己的利益

D、他人的利益

6、关于个人理想错误的是(A)。

A、有主观性

B、有个体差异性

C、有实现可能性

D、有超越性

7、人的本质是(D)A、人的自然属性即食欲、情欲、求生欲

B、自私就是人的本质 C、追求自由

D、社会关系的总和

8、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A)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

9、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B)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10、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9月16日做客中国政府网时表示,”嫦娥一号”已经进入到西昌卫星发射场,预计于10月中下旬发射升空。人类能够发射探月卫星,说明了:(B)①规律是客观的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人们可以摆脱规律的束缚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2007年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新闻发布会暨揭牌仪式在监察部举行。事实证明,加大预防,防患于未然,无疑是成本较低、效果更好的反腐败措施。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就是有效开展预防腐败工作的需要。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C)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只要推出新举措,就能彻底解决腐败问题

C.要把握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D.国家相关部门认真行使国家职能有利于反腐败工作取得实效

12、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构想,是幻想人民永远定居在一个闭塞的小天地里,过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这一构想与陶园明的“世外桃园”都不可能实现,是因为:(B)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永恒不变的 D.事物的矛盾是相互转化的

13、关于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说法错误的是(C):

①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为判断标准 ②以事物力量的强弱为标准

③看事物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④从事物的名称、旗号去判断

A.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描写乡村夜景的名句。写景状物最重要的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否则就会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说明:(B)A.矛盾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外在原因 B.正确地认识事物离不开对事物矛盾特殊性的分析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主观联系 D.成功地改造世界就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5、在雅典举行的第28届奥运会比赛中,李婷和孙甜甜的完美配合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由衷喝彩,这喝彩也是其最终夺得金牌的因素之一。这说明:(C)A.人们的立场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就不同

B.只有优化各部分之间的结构,才能获得最大整体效能 C.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动力

16、《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已者也。”这段话是说:处处防备,就是处处兵力薄弱。敌人兵力所以少,是由于处处防备的结果;我方兵力所以多,是由于迫使敌人分兵防我的结果。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A)①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全面看问题往往一事无成

④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17、“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了哲学道理是:(A)A.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18、实现我国中部崛起战略,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后发优势,汲取经验。扬长避短,走出一条有中部自己特色的协调发展之路。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A)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③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④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冥王星是1930年由美国人汤博发现的,这在当时的观测条件下是了不起的。但随着人们研究水平的提高,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不符合太阳行星的标准,故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投票决定降为“矮行星”。冥王星降级一事表明:(B)A.权威机构能够改变天体的属性

B.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C.符合大多数人意志的结论就是真理

D.自然界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0、《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推动力是活生生的社会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任何理论创新都难以成功。这是因为:(B)A.理论创新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C.理论创新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

D.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能推进理论创新 21、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在 本次大会上首次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之所以要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因为:(C)A.正确的认识高于实践

B.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是正确的认识 C.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

22、中国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六十多年来,在水利水电工程教育、科研方面做出了突出的、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他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写道:“人生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后人造福。我一生为此努力,但贡献不大。“张光斗的事迹表明:(D)A.人生是否有价值,只能从人自身得到说明

B.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

C.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很难实现统一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3、“理想好比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花,它虽生长在泥土中,但又不是泥土。”这一形象的比喻表明:(C)A.理想与现实是两回事

B.理想是美丽的,现实是丑恶的

C.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D.理想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4、没有望远镜,伽利略不能发现银河系;没有显微镜,就不会有后来的细胞学说;没有强大推动力的火箭发动机,也就没有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这段话是说:(D)A.社会历史是由杰出人物创造的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自己岗位上埋头苦干 C.实现人生价值要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25、2006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对陈良宇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2006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决定对杜世成的问题立案调查。中央一再强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常修为政之德,党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这体现的哲理有:(B)A.实践决定认识

B.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C.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决定事物的发展

D.党员干部要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26、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A)A、量力而行 B、听天由命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27 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实说明(B)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 ,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8、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积极的态度表现为(D)

①合作 ②接纳 ③和睦 ④和谐 ⑤排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9.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C)。

A.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30.下列不符合对待挫折和逆境的要求的是(D)

A.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B.要正确看待过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C.要有坚定的信念

D.要求我们要消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逆境 31.下列不属于的是益友表现的是(D)

A.正直的人 B.诚信的人

C.见闻广博的人 D.好背后诋毁人的人

32、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关系特征(D)

①平等互处 ②宽松的人际环境 ③友善和关爱 ④相互真诚信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3.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C)。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34.“拔苗助长” 的错误主要在于:(D)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35、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C)。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36、“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C)

A、事物是运动的 B、事物是变法发展的 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D、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3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C)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38、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运用辩证法观点看这首小诗,我们领悟到(B)A、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相反相成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部分影响着整体,制约着整体功能的发挥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9、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每年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十几次。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A)。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人能够认识客观规律

③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 ④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0、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了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社会道德的信息,这启示我们(A)

A、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C、要重视事物的变化

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

41、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A)

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物质决定意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42、《孙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观点表明(C)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

43、新事物是指(D)

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

B、最新出现、又有最新的形式的事物 C、最新出现,又最受欢迎的事物

D、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44、“欲速则不达”说明(A)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多选题

45、同自然规律一样,社会发展规律也具有(BCD)。

A、创造性

B、客观性

C、重复性

D、普遍性

46、历史规律的特点(ABC)。

A、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B、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 C、主要表现为统计规律

D、具有主观性

47、生产力是

(ABD)。

A、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B、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C、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

D、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

48、理想是人们(ABCD),体现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

A、在实践中形成的 B、同奋斗目标相联系 C、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D、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49、社会理想的特点(ACD)。

A、有整体性

B、有超越性

C、有阶段性

D、有客观性 50、人是以(BCD)求得生存和发展。

A、生理的适应

B、交往活动

C、社会关系

D、生产力

5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ABCD)。

A、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

B、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C、人的各方面发展条件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和谐的整体发展

D、包括人的活动尤其是劳动自由展开、人的社会关系全面丰富、人的生活丰富多彩、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三、判断题(10分)

(×)

1、现象是一般的、抽象的、同一的东西。(×)

2、本质是表现在外部的、可以被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

3、现象具有多变、易逝的特点。

(√)

4、现象上的一致并不说明本质相同,同样是微笑有的发自内心有的出于客套。

(×)

5、现象决定本质。(√)

6、本质决定现象。

(×)

7、真相是客观的现象,假象和错觉由主观的幻想和臆想造成。

(√)

8、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

9、错觉是以虚假的、歪曲的、否定的形式反映事物本质的现象。

(×)

1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一种错觉。(×)

11、科学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方法。

(×)

12、科学思维方法就是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也要遵循科学思维方法的要求,所以没有必要把二者分开。

(√)

13、科学思维方法不同于辩证思维方法,但它包含了辩证思维方法。

(×)

14、社会历史是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所以它就是人的动机、目的决定的。

(×)

15、事物的发展是由必然性引起的,因而完全可以忽视偶然性。

(×)

16、个人理想等于个人奋斗。

(√)

17、意志的实质在于执行决定、克服困难、实现目的。(√)

18、一个人是奴隶还是奴隶主,原因不在人的自然本性而在社会关系。

(√)

19、人的本质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20、个人利益等于个人主义。

四、简答题

1、怎样坚持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答:一)维护个人的正当权益。个人对自身利益的正当追求,是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的基本保证,也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动力。

二)反对损人利己。如果自己的利益是通过侵占、牺牲他人的利益来实现的,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会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失去信心,最终损人又害己。

三)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个人要想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自己的正当权益,首先需要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2、个性自由的特点。

答:一)个性自由的人,对自己的行为、自己的选择,拥有清醒的自觉,不是本能、盲目、无目的地行动,二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二)个性自由的人,能够客观地了解、支配并控制外部条件,自觉地掌握和利用外部条件为自己服务;

三)个性自由的人,是生活中真正的主人,能够自主地选择和决定自己的生活。只有自主的人才可能是真正有个性的人。

3: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答:一)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指引着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向。

二)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基础,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

三)把个人理想等同于个人奋斗,一切以个人为中心,那么不仅他的人生价值取向是错误的,而且这种追求因为脱离了国家、民族和时代的需要,往往也是难以实现的。

4、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坚持求真务实精神,更加自觉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加自觉的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路线?(8分)

答: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此,必须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我们正确认识事 物的立足点,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是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依据。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同时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保证领导决策主观符合客观,才能落实、检验和完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5、材料一:淮河流域一次次的污水事故让下游的众多养殖户血本无归,倾家荡产;因造纸厂排污的影响,河南新乡三王庄村地下水污染严重,数千名村民饮水困难„„近年来,因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指标导致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社会矛盾正不断加剧。

材料二:由于治理污染可能影响GDP的的增长,进而可能影响政绩考核,一些地方宁要经济“畸形繁荣”,不要健康发展,造成环境监管失控。在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下,许多环保问题久拖不决。

材料三:随着群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一些污染企业开始转移。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基于强烈的发展愿望,仍在重蹈覆辙,为了追求短期利益,甚至不惜出台种种优惠政策,吸引“三高”(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企业。对此,有关专家指出,污染项目的转移埋下了环保冲突的隐患,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将在新的地方重新爆发。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说明应如何认识环保冲突事件的频发。

答:①环保冲突事件频发是一些地方违背科学发展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恶果。②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许多环保事件久拖不决,既因经济利益的内在驱动,更因政府外在监管的缺失。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体现了一种社会的进步;某些欠发达地区吸引“三高”企业,重蹈覆辙,体现了发展过程中的曲折。④地方政府应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一长远利益的关系,以人为本,及时解决环境隐患;企业要增强创新精神,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保持经济一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材料一 2004年7月7日,福建省将乐县暴雨成灾。在6名群众生命受到洪水威胁、危在旦夕的时刻,消防战士郑忠华和他的战友临危受命,奋勇救人。群众得救了,郑忠华却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危难见英雄,郑忠华舍己救人的精神和在危难面前大无畏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二 2004年7月13日,福建省将乐县万人空巷,送别他们心中的英雄。2 000多米长的三华路上,挤满了送行的人们。他们喊着消防战士郑忠华的名字,把鲜花撒向天空,跟随着郑忠华的骨灰,缓缓向前。根据所学的人生观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人生观的什么道理?

(2)人们为什么如此敬重郑忠华同志?

(3)我们应怎样像郑忠华那样去创造辉煌的人生?

答:(1)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材料一主要反映了郑忠华为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材料二主要反映了人们对郑忠华的尊重与认可。

(2)主要是因为郑忠华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表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人生价值的最主要标志。

(3)首先,应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始终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其次,要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把贡献放在第一位,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最后,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具有顽强奋斗的拼搏精神。

第二篇:哲学与人生试题资料

哲学与人生试题资料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 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

2、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3、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9月16日做客中国政府网时表示,”嫦娥一号”已经进入到西昌卫星发射场,预计于10月中下旬发射升空。人类能够发射探月卫星,说明了:

①规律是客观的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人们可以摆脱规律的束缚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在中国人眼里,鸡是吉祥如意的动物,春节期间,“鸡年大吉”的祝福语不绝于耳。从哲学上看,“鸡年必定大吉大利”的说法:

A.不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B.是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体现

C.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结果 D.不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5、2007年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新闻发布会暨揭牌仪式在监察部举行。事实证明,加大预防,防患于未然,无疑是成本较低、效果更好的反腐败措施。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就是有效开展预防腐败工作的需要。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只要推出新举措,就能彻底解决腐败问题

C.要把握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D.国家相关部门认真行使国家职能有利于反腐败工作取得实效

6、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构想,是幻想人民永远定居在一个闭塞的小天地里,过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这一构想与陶园明的“世外桃园”都不可能实现,是因为:

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永恒不变的 D.事物的矛盾是相互转化的

7、关于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说法错误的是:

①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为判断标准 ②以事物力量的强弱为标准 ③看事物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④从事物的名称、旗号去判断 A.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描写乡村夜景的名句。回答8-9题

8、写景状物最重要的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否则就会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说明:

A.矛盾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外在原因 B.正确地认识事物离不开对事物矛盾特殊性的分析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主观联系 D.成功地改造世界就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风、月、鹊”都是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作者把这些夜间景物巧妙结合起来,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从哲学上看,这告诉我们: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 B.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C.事物内部结构和顺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D.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10、在雅典举行的第28届奥运会比赛中,李婷和孙甜甜的完美配合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由衷喝彩,这喝彩也是其最终夺得金牌的因素之一。这说明: A.人们的立场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就不同

B.只有优化各部分之间的结构,才能获得最大整体效能

C.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动力

11、《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已者也。”这段话是说:处处防备,就是处处兵力薄弱。敌人兵力所以少,是由于处处防备的结果;我方兵力所以多,是由于迫使敌人分兵防我的结果。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全面看问题往往一事无成 ④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12、“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了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 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13、实现我国中部崛起战略,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后发优势,汲取经验。扬长避短,走出一条有中部自己特色的协调发展之路。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③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④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表现在:

①联系的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②唯物的观点与唯心的观点的对立 ③全面的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 ④发展的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冥王星是1930年由美国人汤博发现的,这在当时的观测条件下是了不起的。但随着人们研究水平的提高,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不符合太阳行星的标准,故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投票决定降为“矮行星”。冥王星降级一事表明: A.权威机构能够改变天体的属性 B.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C.符合大多数人意志的结论就是真理 D.自然界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6、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很多,贯穿于其中的核心方法是:

A.矛盾分析法 B.因果分析法 C.逻辑分析法 D.历史分析法

17、《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推动力是活生生的社会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任何理论创新都难以成功。这是因为:

A.理论创新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C.理论创新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 D.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能推进理论创新 18、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在本次大会上首次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之所以要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因为: A.正确的认识高于实践 B.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是正确的认识 C.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

19、中国人民历来爱好和平,主张“厚德载物”“和而不同”,这种价值取向依然具有积极意义,是因为它:

①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②能指导人的行为方式 ③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④是多数人的习惯想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现行党章是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对条文作了部分修改;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总纲和条文作了部分修改;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对总纲作了个别修改;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对总纲和条文作了部分修改。今年10月15日召开的十七大再次对党章进行了修改。这表明:

A.社会存在的发展推动社会意识的同步发展 B.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变化

C.社会意识对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反作用 D.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21、中国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六十多年来,在水利水电工程教育、科研方面做出了突出的、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他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写道:“人生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后人造福。我一生为此努力,但贡献不大。“张光斗的事迹表明: A.人生是否有有价值,只能从人自身得到说明 B.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

C.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很难实现统一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2、牛玉儒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这主要说明了: A.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B.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是统一的 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是统一的 D.人生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成正比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最高的价值观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 ③“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国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的标准 ④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理想好比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花,它虽生长在泥土中,但又不是泥土。“这一形象的比喻表明:

A.理想与现实是两回事 B.理想是美丽的,现实是丑恶的 C.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D.理想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5、没有望远镜,伽利略不能发现银河系;没有显微镜,就不会有后来的细胞学说;没有强大推动力的火箭发动机,也就没有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这段话是说: A.社会历史是由杰出人物创造的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 自己岗位上埋头苦干

C.实现人生价值要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26、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是:

①生产实践活动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③科学实验活动 ④生活实践活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27、2006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对陈良宇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2006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决定对杜世成的问题立案调查。中央一再强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常修为政之德,党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这体现的哲理有: A.实践决定认识 B.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C.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决定事物的发展

D.党员干部要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2007年8月8日,()各族各界群众5万多人欢聚在呼和浩特体育场,热烈庆祝()成立60周年。中央在贺电中说,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实现()的全面进步,实现国家的兴旺发达。

28、()中所指的地区是:

A.宁夏回族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

29、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理: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客观的 ②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0、与a-b = a+(-b)和 a÷b = a × 1/b两个数学运算中所体现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①失败乃成功之母 ②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③吃一堑长一智 ④错误可以成为正确的先导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31、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6分)

32、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坚持求真务实精神,更加自觉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加自觉的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路线?(8分)

33、材料一:淮河流域一次次的污水事故让下游的众多养殖户血本无归,倾家荡产;因造纸厂排污的影响,河南新乡三王庄村地下水污染严重,数千名村民饮水困难„„

近年来,因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指标导致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社会矛盾正不断加剧。

材料二:由于治理污染可能影响GDP的的增长,进而可能影响政绩考核,一些地方宁要经济“畸形繁荣”,不要健康发展,造成环境监管失控。在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下,许多环保问题久拖不决。

材料三:随着群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一些污染企业开始转移。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基于强烈的发展愿望,仍在重蹈覆辙,为了追求短期利益,甚至不惜出台种种优惠政策,吸引“三高”(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企业。对此,有关专家指出,污染项目的转移埋下了环保冲突的隐患,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将在新的地方重新爆发。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说明应如何认识环保冲突事件的频发。(14分)

34、材料一 2004年7月7日,福建省将乐县暴雨成灾。在6名群众生命受到洪水威胁、危在旦夕的时刻,消防战士郑忠华和他的战友临危受命,奋勇救人。群众得救了,郑忠华却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危难见英雄,郑忠华舍己救人的精神和在危难面前大无畏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二 2004年7月13日,福建省将乐县万人空巷,送别他们心中的英雄。2 000多米长的三华路上,挤满了送行的人们。他们喊着消防战士郑忠华的名字,把鲜花撒向天空,跟随着郑忠华的骨灰,缓缓向前。根据所学的人生观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人生观的什么道理?

(2)人们为什么如此敬重郑忠华同志?

(3)我们应怎样像郑忠华那样去创造辉煌的人生?

参考答案:

31、首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其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32、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此,必须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立足点,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是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依据。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同时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保证领导决策主观符合客观,才能落实、检验和完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3、①环保冲突事件频发是一些地方违背科学发展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恶果。②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许多环保事件久拖不决,既因经济利益的内在驱动,更因政府外在监管的缺失。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体现了一种社会的进步;某些欠发达地区吸引“三高”企业,重蹈覆辙,体现了发展过程中的曲折。④地方政府应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一长远利益的关系,以人为本,及时解决环境隐患;企业要增强创新精神,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保持经济一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4、(1)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材料一主要反映了郑忠华为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材料二主要反映了人们对郑忠华的尊重与认可。

(2)主要是因为郑忠华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表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人生价值的最主要标志。

(3)首先,应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始终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其次,要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把贡献放在第一位,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最后,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具有顽强奋斗的拼搏精神。

第三篇:《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面?(10分)

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10分)

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

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0分)

5.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

6.运动、变化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分)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分,共40分)

7.规律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8.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可能性()9.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10.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11.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来源()

13.成功和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1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16.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答案: 1.1)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 2)个人主客观条件

3)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2.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3.1)成功的行动目的 2)恰当的行动方法 3)行动的条件 4.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5.平等相处;宽松的人际环境;相互真诚信任;友善和关爱

6.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变化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后退的运动;而在这些变化当中,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才是发展。并且变化还可能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如果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事物质的变化也不能称之为发展。因此,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的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7√8√9×10×11√12√13√14√15√16×

第四篇:人生与哲学

一、哲学的定义

说句实话,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这种态度称为“爱智”。作者同时指出“爱智”的原则,“拥有智慧不等于爱好智慧”。爱智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所强调的“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这是否暗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引、学生自学的认知理论的本源和基点呢?

既然“爱智”是一种追求过程,那么又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去追求它呢?

“最先要指出的就是人的身体。因为人体是物质的,有惰性同时也是软弱的。这种软弱会妨碍人类拥有智慧。比如,有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早起,却怎么也爬不起来,这时候会觉得身体实在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身体如此沉重,就是因为它是物质,所以有惰性。又有时候我们很愿意帮助别人,这代表心灵上的美好,却可能因为需要花时间、花力气,所以懒得行动。由此可知,人的身体是软弱的。人应该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如此,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

教师的重要工作不也包含了督导学生、引领他们走向事物的真善美、远离假恶丑、使学生们的素养日臻完善、成为有健全人格、健康世界观和积极人生观的社会公民。哲学名言名句汇总

哲学的意蕴就在于它以简单明了的词句表达深刻的意义,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

------------------------思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叔本华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苏格拉底

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泰勒斯

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最终目的。——费希特

凡是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现实的。——黑格尔

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奥古斯丁

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费尔巴哈

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古德尔 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 ——谢林

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叔本华

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爱尔维修

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尼采

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培根

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霍布斯

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康德

一切确定的皆否定。——斯宾诺莎

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洛克

没有物体,只有运动。——伯格森

一开始,问题就是要把纯粹而缄默的体验带入到其意义的纯粹表达之中。——胡塞尔

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海德格尔

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海德格尔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荷尔德林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维特根斯坦

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卢卡奇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卡西尔

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梅罗.庞蒂

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福柯

科学性的语言游戏希望使其说法成为真理,但却没有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将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利奥塔

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罗素

在任何事物中,美和善二者的本质特征都是相符的,因为它们正是建立在同一形式的基础上,所以善被我们颂扬为美。——托马斯.阿奎那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罗尔斯

那隐藏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气。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黑格尔

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伽达默尔

本文之外,别无它物。——德里达 存在就是统摄。——雅斯贝尔斯

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蒙田

谁占有法律语言谁就占有相关的资源和利益。——布迪厄 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地待人和试图使他们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则象D?托克维尔描述的那样,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哈耶克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

惊奇是哲学家的感觉,哲学开始于惊奇。

第五篇: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从哲学看苦乐人生

姓名:侯刚 学号:20134615 13级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摘要:当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的奥秘、洞察人生的意义,超越现实,向前提挑战,展望未来时,就产生了热爱和反思智慧的哲学,哲学问題和我 们的生活是思密不可分。哲学一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人生总是苦乐相伴的,从哲学看苦乐人生,才能真正体悟到生 命的真谛。用哲学的“反思”的思维方式思考苦乐人生,才能实现对苦乐人生认识上的创新、超越和发展。

自人类产生之日起,摆在人类面前的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茫茫无限 宇宙和有生有死、有爱有恨、有聚有散、有得有失 的有限人生。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常常陷于得与 失、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等困顿之中,也正是 经历困难的磨练,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的不断交替,人类一步步走出无知走出幼稚,一步步迈向成熟。古希腊的智者雜拉底说:“没有经过检 验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许多人开始警觉,对宇宙、满了无限的追问和苦苦的求索。

一、从哲学看人生。

当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的 奥秘、洞察人生的意义,超越现实,向前提挑战,展 望未来时,就产生了热爱和反思智慧的哲学。哲学 问题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我们的所在、所是、所 作和所思密不可分。哲学一旦脱离人生,将^洞 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

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是一种人生态度,这种 态度就是“爱智慧”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正如方东美先生所说广哲学不能 烘面包,但能使面包增加甜味。"当我们用哲学思 维来思考和对待人生,哲学引导我们用一放 心胸,寻求真理,印®价值的态度去看人生,看人 生的任何遭遇和苦乐,用新的视角来重估人生的 价值〇哲学不健“爱智慧的一种态度。哲学智慧是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它引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敞开自我反 思和自我批判的空间,不断实现人类社会的创新、超越和发展。

面对苦长乐短的人生,如何坦然面对苦乐相 伴的生活呢?乐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欲念,是人类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动力;苦似乎是人类生活的“主食”,一旦食之,你就得为之付出代价。然而很多人还是在痛苦随时可能出没的生活中乐此不疲地坚持对乐的追求,这是为什么呢?哲学告诉我们:苦乐是人的最基本感觉和体验,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的矛盾的统一体,他们 的矛盾也反映了灵与肉的矛盾,反映了人生的基本矛盾,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基本矛盾。苦与乐共同构成了姓的本质和全部,正所谓“苦乐人生”。

二、苦的存在价值。

所有的动物,包括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痛苦是生命个体自我保护和物种自保的基本条件,凡是对痛苦反应迟钝的动物最终都被自然界所淘汰。人对痛苦具有更强的反应能力,痛苦还可以增强人对外部事物的灵敏性,提高人的反应能力,防止面临危险而不自觉。假如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没有了痛感,那就意味着人的死亡,“哀莫大于心死”说的就是麻木是最大的不幸。正是因为能反思和回味痛苦,能发掘痛苦的积极意义,才更强化了对痛苦的感受,获得了对痛苦的深刻认识。人只有在发现苦中有乐,苦尽甜来,才对自己、对生活、对前途有信心。

痛苦让人摆脱死气沉沉的感觉,让人激动,让人奋发。赫胥黎说:“没有哪个聪明的人会否定 痛苦和忧愁的锻炼价值。”人在痛苦中走向反省,走向成熟。如果人能够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去对待和展望人生,他就能在人生的苦难中乐对人生的苦难。痛苦有助于形成人的忧患意识。痛苦是忧患之源,人的很多不幸莫过于对于悄悄降临的危险全然无知,一旦意识到危险的降临却又措手不及,从而错失良机。当然,有忧患意识并不是让我们将有限的痛苦无限的延伸,而是让我们更多的关注到将来,才能有备无患。

探讨苦的存在价值,就是为了正视痛苦和改 变痛苦。正确的认识了苦,在你遇到困难、痛苦、不如意的时候,你才能够不苦恼、不沮丧、不泄气,因 为你已经知道,有乐必有苦是必然的,所以你会平心静气的去分析遇到的困难,从而找出苦产生的根源。人不能因为苦而悲观、消沉,他应当相信在与痛苦抗争之中,以及在征服痛苦之后,生活中就会多些阳光,少些阴影。

三、如何在苦中寻找到生命的真谛——乐。

苦乐原来只有一线之隔,快乐是一种思想吗,思想快乐,你才是一快乐的人;快乐是一种情绪,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就站在了快乐的一方;快乐是一种个性,有的人生来悲观,有的人一生豁达,快乐自然就跟着来了;快乐是一种美德,它不仅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欣赏和赞美,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愉快。避苦求乐是人生之必然,而多苦少乐却亦是人生之必然。活在今天,面对现实,驾驶自己,接受别人,热爱生命,让快乐成为你生命的本质,快乐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重要的是在你的心里给快乐留一块空间。生活中并不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发现感到快乐的心灵。一个成熟的人能把握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他的情绪稳定,为自己负责,和他在一趟种享受,而不是压力。大哲学家尼采说:“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我们说快乐是我们自己的权利,别人要让你不快乐,先要得到你的同意。

你快乐的钥匙在哪里?在别人手里吗?快去 把它拿回来吧!

下载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哲学与人生

    浅谈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这个学期通过哲学与人生选修课的学习使我对“哲学”这个以前看似很遥远并且从未涉足的领域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对于各个哲学家的哲学观点有了一定程......

    哲学与人生

    1. 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的对象,诗人屈原提出了172个“天问”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 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C. 万......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十节课的时间,对于学习哲学来说真是太少太少了,也许我们才刚刚入门,也许我们还没有入门。不过经过十节课的耳濡目染,我也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心得与体会。也许老师看了......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青春里的爱情 痴情的人永远都抱着这样的想法:连我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他有什么理由不被我打动呢?但坚持不懈的温柔只能证明你是一个坚持不懈或者温柔的人,仅此而已。 牵我双......

    哲学与人生(范文模版)

    《哲学与人生》的读后感《哲学与人生》这本书从苏格拉底到孔子,从存在主义到道家的智慧,从神话悲剧到文化视野,从审美到宗教等方面以哲学的角度省思人生。本书不仅是学习了许多......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

    哲学与人生

    从哲学到人生 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我的出现对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 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世界? 我和宇宙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宇宙是否有尽头?时......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歪打正着的教材阅读体验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这本书是我高中时买的,那时没钱买正版书,就到旧书店淘盗版书,正巧,就碰着了这本封面写着《周国平人生哲思录》的书。周国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