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责任追究制度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责任追究制度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使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真正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制定本制度。
1.我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实施医院、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院部有一名主管院长负责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
2.根据传染病报告程序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各科室必须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根据规定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不得漏报、迟报、谎报、瞒报。
3.计划免疫室负责监督检查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每月有自查总结。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责令及时更正并根据情况实施处罚。5.凡漏报、迟报,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暴发、流行者给予200元处罚,情节严重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处理,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6.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者,扣除责任人当月绩效工资,并通报全院,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7.全年发现传染病漏报超过5例者,扣除分管院长及相关责任人年底一个月绩效工资,并给予警告处分。
8.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由于工作不负责任,出现重大传染病误报事故,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者依法处理。
第二篇:医院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责任追究制度
医院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责任追究制度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使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真正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制定本制度。
1、我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实施医院、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院部有一名主管院长负责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
2、根据传染病报告程序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各科室必须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根据规定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不得漏报、迟报、谎报、瞒报。
3、医务科、感染性疾病科负责监督检查传染病疫情上报工作,实施每周小结,每月有总结。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责令及时更正并根据情况实施处罚。
5、凡漏报、迟报,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暴发、流行者给予50元处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情节严重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处理,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6、对工作督导不力,检查不及时造成漏报不能及时发现者,对责任科室(医务科、感染性疾病科)及责任人给予100元罚款处理。
7、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者,扣除责任人当月工资、资金,并通报全员,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8、全年发现传染病漏报超过5例者,扣除主管院长及医务科责任人年终资金,并给予警告处分。
9、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由于工作不负责任,出现重大传染病误报事故,扣除3个月工资、全年奖金,全院通报批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者,按下岗处理,违反法规者依法处理。
第三篇:医院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责任追究制度
医院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责任追究制度: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使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真正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制定本制度。
1、我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实施医院、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院部有一名主管院长负责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
2、根据传染病报告程序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各科室必须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根据规定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不得漏报、迟报、谎报、瞒报。
3、医务科、感染性疾病科负责监督检查传染病疫情上报工作,实施每周小结,每月有总结。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责令及时更正并根据情况实施处罚。
5、凡漏报、迟报,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暴发、流行者给予50元处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情节严重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处理,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6、对工作督导不力,检查不及时造成漏报不能及时发现者,对责任科室(医务科、感染性疾病科)及责任人给予100元罚款处理。
7、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者,扣除责任人当月工资、资金,并通报全员,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8、全年发现传染病漏报超过5例者,扣除主管院长及医务科责任人年终资金,并给予警告处分。
9、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由于工作不负责任,出现重大传染病误报事故,扣除3个月工资、全年奖金,全院通报批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者,按下岗处理,违反法规者依法处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报告范围:
(一)传染病
1、鼠疫:发现1 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2、霍乱:发现1 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1 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1 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5、炭疽:发生1 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 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 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6、甲肝/戊肝: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
7、伤寒(副伤寒):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 例及以上死亡。
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 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 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 例及以上死亡。
9、麻疹、风疹、流腮、水痘: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 例及以上。
1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 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 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 例及以上死亡。
11、登革热:1 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 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
12、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1 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高发地区10 例)及以上,或者死亡1 例及以上。
13、疟疾:以行政村为单位,1 个月内,发现5 例(高发地区10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3 年内无当地感染病例报告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1 个月内发现5 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在恶性疟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1 个月内发现2 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在非恶性疟流行地区,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感染病例。
14、血吸虫病:在未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 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10 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 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5 例及以上;在传播控制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2周内发生急性血吸虫病5 例及以上,或在同一感染地点1 周内连续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3 例及以上;在传播阻断地区或非流行区,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病牛或感染性钉螺。
15、流感:1 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 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16、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 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 例及以上。
17、猩红热: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18、输血性乙肝、丙肝、HIV: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3 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 感染。
19、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5 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
20、不明原因肺炎: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二)食物中毒
1、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人及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
2、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 人及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
3、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
(三)职业中毒
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 人及以上或者死亡1 人及以上的。
(四)其他中毒
出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外的急性中毒病例3 例及以上的事件。
(五)环境因素事件
发生环境因素改变所致的急性病例3 例及以上。
(六)意外辐射照射事件
出现意外辐射照射人员1 例及以上。
(七)传染病菌、毒种丢失
发生鼠疫、炭疽、非典、艾滋病、霍乱、脊灰等菌毒种丢失事件。
(八)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
1、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一个预防接种单位一次预防接种活动中出现群体性疑似异常反应;或发生死亡。
2、群体预防性服药反应:一个预防服药点一次预防服药活动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心因性反应)10 例及以上;或死亡1 例及以上。
(九)医源性感染事件: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感染暴发。
(十)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周内,一个医疗机构或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3 例及以上。
凡涉及以上的重大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公共卫生事件,有责任报告人或联系人务必在2小时内报告到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为了提高医生对传染病病例的敏感性、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制定本规定。
一、传染病的报告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依法报告”的原则,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传染病的法定报告人,任何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二、凡属法定传染病中的甲、乙、丙类传染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时限及时准确地做好疫情报告。
1、发现传染病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时,无论患者是否为本地户籍、是否为本地常驻人口,均应报告。
2、首诊医生负责制,医务人员在接诊、收治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电话报告防保科,并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类及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在24小时内进行报告。
3、按《传染病报告卡》的内容,逐项认真填写,要求字迹清晰,内容完整、准确,14周岁以下儿童填写家长姓名,学龄儿童填写学校、班级。
三、防保科每日收集、检查核对传染病报告情况,对收集到的传报卡分门别类进行登记。凡疫情报告纳入医疗质量考核和科主任目标责任制考核,查实漏报病例或漏填肺结核转诊卡,根据医院绩效考核规定扣除相关人员绩效考核奖(漏报、缓报、漏转诊一例扣0.2分)。
四、新参加工作的医护人员和实习生必须接受《传染病防治法》的培训,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中有关疫情报告的条款,依法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程序和时限,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敏感性,报卡的准确性,拒绝漏报、瞒报。
五、疫情报告人员和防保科工作人员对传染病疫情保密,不得泄露疫情,防保科疫情报告人员对传染病报告系统密码保密,并定期修改。
六、节假日,安排人员值班,及时报告各类传染病。总值班电话是非上班时间突发疫情报告电话,24小时开通,保证传染病报告渠道通畅。
传染病疫情卡片收发管理规定
发表日期:2006-3-7 17:37:07 浏览数: 38
4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发和核对。
1、设立传染病报告收发登记簿,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诊断、发病日期、就诊日期、初诊或复诊、报告人、报告时间和订正时间十二项。儿科病人增加家长姓名一项。
2、全院设立五个疫情卡片收集箱,分别放置在内科楼、外科楼、消化楼、感染内科楼与门诊大楼。
3、各科临床医生作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对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完整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投递到传染病疫情卡片收集箱。每月依病案室病案首页的诊断,核对每月收卡情况。如出现漏报,将根据质量管理规定进行考评。
4、预防保健科填写传染病疫情登记表,补填正面应投寄广州各区、广东省各市县或全国各省会城市地址(预防保健科科备有各区、各市和各省CDC的地址与邮政编码)。
5、预防保健科对每天收回的传染病报告卡逐张逐项检查是否完整,如发现有填写不完整的,及时与填卡医生电话联系,告知填写人后仍不及时改正的,将进行质量考评。
6、每日由预防保健科将各科上报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审核、登记汇总后专人通过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四级CDC。住院传染病疫情报卡每日下午由预防保健科派专人进行开箱收取(节假日不中断),并统一填报有关报表。
7、传染病上报时限要求:甲类、乙类、丙类分别为2小时、6小时、24小时。对传染病报告时效性未能达标者,告知填写人后仍不及时改正的,将进行质量考评。
8、预防保健科疫情直报室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肺炭疽、狂犬病、登革热、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疫情报告时,应立即电话报告医务处。
9、当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应立即上报并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
10、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三年。
11、每年年终核查传染病漏报的时间为上一的十二月至当年的十一月。
第四篇:医院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责任追究
医院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责任追究
制度(奖惩制度)
1、我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实施医院、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根据医院领导分工由院长或副院长负责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
2、根据传染病报告程序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各科室必须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根据规定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不得漏报、迟报、谎报、瞒报。
3、医务科、防保科负责监督检查传染病疫情上报工作。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责令及时更正并根据情况报领导实施处罚。
5、凡漏报、迟报,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暴发、流行者给予50元处罚,情节严重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处理,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6、对工作督导不力,检查不及时造成漏报不能及时发现者,对责任科室(医务科、防保科)及责任人给予50元罚款处理。
7、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3例者,扣除责任人当月工资、资金,并通报全院,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8、全年发现传染病漏报超过5例者,扣除主管院长及医务科责任人年终资金,并给予警告处分。
9、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由于工作不负责任,出现重大传染病误报事故,扣除1个月工资、全年奖金,全院通报批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者,按待处理,违反法规者依法处理。
第五篇:关于违反“三重一大”责任追究制度
鄞州区XX公司
关于违反“三重一大”责任追究制度
为保证鄞州XX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简称“三重一大”)的规范运行,根据市局(公司)制定的《关于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结合我局(分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三重一大”事项的主要内容
(一)重大事项决策
重大决策是指涉及企业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经营管理、关系员工切身利益,具有全局性、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事项:
1、贯彻执行上级重要决定、重大任务、重点指标 的主要措施;
2、企业的发展规划、经营方针、重大战略管理等
事项;
3、局(分公司)计划、业绩目标、业绩考核、奖金薪酬兑现和企业工作报告,财务预算、决算,内部机构设置、职能调整,内外部各类检查及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以及涉及公共事件、重大突发事件等事项;
4、局(分公司)资产变动、重大资产处置和资产损失核销等重大资产(产权)管理事项;
5、局(分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管理、队伍稳定等方面重大事件的处理;
6、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监察、审计及群团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举措、制度、计划及实施方案;
7、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及废除、职代会工作报告以及其它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8、确定局(分公司)级先进单位和个人,推荐上级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9、确定党员发展方案,审批党员发展和转正决议;
10、违规违纪党员、干部、人员的处理;
11、其它有关公司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事项。
(二)重要干部任免
重要干部任免是指局(分公司)中层干部和基层部门负责人的任免、调整。主要包括以下事项:
1、中层干部和基层部门负责人的任免(聘任)、调整;
2、后备干部人选的确定、推荐;
3、干部管理的其他重要事项。
(三)重大项目安排
重要项目安排是指涉及企业经营和资产规模、资本结构,以及经营状况产生重要影响的项目设立和安排。主要包括以下事项:
1、重大维修、工程建设、重大关键性设备购置等计划;
2、办公、生活设施的新建和维修项目及有关非经营性重大项目;
3、员工后勤生活和福利待遇重大项目;
4、其它重要项目安排。
(四)大额度资金的使用 1、5万元及以上预算内项目支付;
2、其它大额度资金使用。
二、“三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
(一)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听取与会人员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二)凡是局党组决定的事项,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替代。
(三)出席决策会议人数必须达到或超过应到会人数的 2/3。
(四)集体决定的事项,一般应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五)在讨论与本人利益相关的议题时,本人应主动回避。
(六)会议决定的事项,必须明确实施部门和责任人。
(七)尚未公布的会议决策和会议内容,与会人员不得外泄,否则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八)会议决定的事项,需有关部门执行的,应以文件等形式下发,并存档备查。
三、“三重一大”责任认定标准
(一)不履行“三重一大”制度决策程序,不执行或擅自改变集体决定的。
(二)未经集体讨论决定而个人决策、事后又不通报的。
(三)未向领导集体提供真实情况而造成错误决定的责任人。
(四)执行决策后发现可能造成损失,能够挽回而不采取措施纠正的。
(五)其它违反相关制度而造成损失的。
四、“三重一大”责任认定程序
(一)责任追究主要依据本人职责范围,明确集体责任、个人责任和直接领导责任或主要领导责任。
(二)对给国家集体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政治影响的责任人,根据事实、性质、情节等应承担的责任,依法追究其责任。
(三)追究相应人员的党政纪责任,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的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处理。
(四)责任追究的方式有责令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免职、责令辞职、给予党政纪处分、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