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时间:2019-05-14 07:2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第一篇: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是多元化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碰撞。它为小学语文注入新的活力。只要我们能够以创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搜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教”的效益,学生也能充分发挥潜能,获得最佳“学”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开拓思路;激发想象 创新教育,是在素质教育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着重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深层次的素质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语文课如何进行实践和创新呢?在教学改革纵深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时空的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语文教学的创新试作阐述。

1、激活兴趣,打开情感窗口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因此优化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

生主体参与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尤为重要。信息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模式的束缚,构建情景教学模式,以宽广的通道,丰富的形式引发学生观察兴趣,激发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发挥。

2、倡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孔于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学创造了优异条件。现代信息技术以播音员朗读范文的动人声音,不但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更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处于愉快的教学情境之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与愉悦的心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枯燥的说教,乏味的文字,很难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尽管我们使劲浑身解术,课堂花样百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是一知半解,不过是会读一篇课文,认识了几个字词,究其原因,那就是我们没有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多媒体的介入让文字立体化,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一首首美妙的音乐,真正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如学生对革命时期恶劣的生活环境了解太少,在讲《金色的鱼钩》

前播放了一段红军战士顶风冒雪过雪山的场景,以及《长征》视频,配以文字,说明条件的艰苦,红军战士面临的种种困难,唤起学生的同情心,敬佩情,那么学生就能理解班长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对课文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再如在葡萄沟一课的开头,设计一段新疆维吾尔族乐曲,随着乐曲画面出现了一群新疆姑娘,她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同学们一下子被吸引了。欢乐的气氛感染了他们的情绪,各个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甚至有的还随着音乐动了起来,仿佛真的来到了葡萄沟,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风情。

3、使用信息技术,充实课文内容

课文内容是有限的,学生的认识水平、地域差异、生活经历更给理解课文造成一定的局限,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可弥补课文空白,丰富课文内涵。如在《黄山奇石》中展示形态各异的古松图片,云海奇石的瑰丽景色,更多的了解黄山风光,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再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中展示丰富的海底资源,把学生带入神秘的海底世界,认识千姿百态的海洋生物等。

4、引入信息,缩进与课文之间的距离

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画、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想象,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从而引发学生创新的火花。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阅

历浅,常常感到课文陌生,难以想象其中蕴涵的无穷魅力,为了避免学生“文字”与“实际”脱节,往往要借助信息技术,把课文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创建典型场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陌生遥远的事物推到学生面前,激发情感的同时使学生对教材语言的感染也敏感起来。如教学《海底世界》中,设计让学生担当潜水员的角色,观察水面,随时报告海底所见所闻,这一创造性教学环节,令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获得真切感,积极投身于教学环境之中,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5、利用信息工具,积极收集资料获取知识信息 教师布置收集内容,有明确的要求范围,利用收集的材料为学习服务。例如在学习《你,浪花的一滴水》时,课前教师布置收集资料,内容如下:搜集关于雷锋的生平、事迹等资料,把学生引入雷锋生活的情境。请同学们上网查询。课上随着课文内容的理解穿插汇报,资料与课文内容揉在一起,文字更为立体化,内容得到拓展延伸。

更要养成学生上网自由浏览的好习惯,因为它同读书看报一样能丰富人的知识。自由浏览有一定目的性,但不确定具体内容,活动范围更大,更广阔的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空间。比如学习古诗,进行一次古诗大赛,要求描述诗的意境、写作背景,配以恰当的插图,大多数同学能从网上查阅到自己喜欢的古诗,并插入精美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

还要学会摘录下载。信息技术资料丰富,对获取的大量信息必须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在布置收集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中有的学生收集到许多目前海岛的政治经济状况,作为对西沙群岛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但其中掺杂着许多历史回顾,对于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关系不是太大,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适时必要的下载。在众多的资料中,要紧紧围绕课文内容、课文中心来收集,有重点,简单明了,便于汇报,要学会归纳总结资料。

6、主动探究,操作解决疑点

教师不应把计算机作为控制学生的“现代武器”,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空间,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创设合适自己学习的问题情境,发现疑点,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化解难题。如在学习《葡萄沟》第四自然段时,我这样处理:第一步、把课前收集的资料指导分类整理,与葡萄干的制作工艺文件另存。第二步、自学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标记为问题,按顺序进行整理,提交交流中心。第三步、点击交流中心问题库,选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也可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查阅有关内容。第四步、借助多媒体选用三维动画模拟制做过程,理解为什

么留小孔、搭木架、怎样利用热空气等问题,最后汇报交流。虚拟制作过程,改变了生活环境对学生造成的葡萄干制作的片面认识,探究解决的过程,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7、合作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合作学习是信息时代人们学习的三大特征之一,也是新时代人才的重要素质。构建“交互性”学习方式,学会交往与沟通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也是信息时代必备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当今社会信息数量多,传播快,更新变化迅速,只有加强群体内部信息交流,信息共享,才能集众人之力更好地捕捉信息,驾驭信息,利用信息。“主动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形成了“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个体学习-学生的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的优化动态组合。通过小组内互相之间的讨论、学习,对不同观点可以比较、分析、综合,从而加深学生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也大有好处。

如在教学《新型玻璃》这一课时,首先在多媒体计算机的帮助下,学生以组为单位,自己读懂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其次组织学生在网上细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互教互学,弄清五种新型玻璃各有哪些特点和用途,进一步理解课文。接着,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在电脑上为其做广告,向大家推销,以次促进学生创造性地理解课文,然后,学习小组成员在网上演示交流,交换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最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老师、同学的意见。在计算机上修改自己的广告,再打印出来,分发给朋友们。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沟通,学会了交际,学会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应用》 [2] 《信息技术对语文课堂的优化》

第二篇:信息技术辅助语文学科教学

信息技术辅助语文学科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在各领域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显著。比如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随时可以看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存在,我们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学生变枯燥的被动式学习为探究性的主动学习,变消极厌学的情绪为积极的“乐学”情绪,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率。个人认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主要可以在以下方面得以辅助应用:

一、利用课件表现意境,帮助学生感悟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把课文中的抽象化为具体,静态化为动态,无声化为有声,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课文。苏教版教学参考书后面配有一盘光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辅助材料。在教学课文《燕子》第三自然段时,我利用其中的多媒体进行演示:利用静态先演示一望无际的稻田和河岸边的垂柳,然后是燕子“唧”的一声从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画面上展示的燕子动作轻盈、快捷。这时老师提问:“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燕子飞时的动作?”这样学生不仅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上,更从生动的画面上体会到燕子的这一特点。通过多媒体把课文中抽象的语言文字外显为直观的动态画面,让学生充分感受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下五千年,纵横环球宇宙,任你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网络使得语文学习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引进、利用网络上相关的学习资源,并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有的可作为学习前的准备,有的可作为课文内容的补充,有的可作为学习的拓展……改变语文教学内容的旧、窄、死,使之变得新、宽、活,使语文学习的内容更开放,成为一泓不断更新、永远流淌的活水。

例如,学习《特殊的葬礼》之前,我要求学生在网上查阅有关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图片、文字资料,去了解现在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仔细阅读了相关资料,丰富了感性认识,学习课文时,老师用光碟展示课文第二段描写的瀑布一泻千里的气势,并与在网上查到的现在只剩下几条细流的瀑布对比,使学生受到震撼,从而,积极阅读课文,分析塞特凯达斯瀑布消失的原因。

又如《日月潭的传说》一课,让学生了解,日月潭不仅风景秀丽迷人,美丽的传说更增添它的动人魅力,打动着游客的心,镇江金山也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它神奇的传说也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游客。我让学生搜集有关金山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学生找到了水漫金山的故事、白龙洞的传说、法海洞、玉带桥的传说等等,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课堂走向生活。当学生们沉浸在网上再现的情景中,如临其境,流连忘返时,乘势引导学生读说结合,进行口语交际,结合自己游览金山的经历,具体介绍某一处的景点及其传说和自己的感受。同学们畅所欲言,尽情倾吐心中的愉悦之后,又引导他们说写结合,把游览过程及内心感受整理成文章写入自己的文档。这样将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语文教材中,大大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使语文教材更加完善,更富于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更富有实效性。

三、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方式。

未来社会呼唤既具有个性又富有合作精神的人。《语文课程标准》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应为学生提供相互合作的机会,以使他们学会与人合作。例如《动物的互惠互助》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篇课文,我找到动物互惠互助的相关网站,网上也有与课文内容一样的文章和相关的图片,放在收藏夹中,准备推荐给学生。教学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分小组再合作学习,老师提出学习要求:了解含课文中三对动物的互惠互助,同时根据老师提供的网址,利用网络浏览查寻其它动物互惠互助的资料,收集资料,复制图片,摘录文字,并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并用word制作电子作品,推荐一名同学详细介绍某一对动物的互助。这样,教师、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实现某了多向立体交流。网络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改变了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灵活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化难为易,让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呆板为生动,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爱上学习,乐于学习。

第三篇:[信息技术论文]计算机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初探

[信息技术论文]计算机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初探

改革开放,对人才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促使教学体制、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实施素质教育入手,提高教学质量。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是开展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多媒体计算机集文字(TEXT)、图形(GRAPHICS)、图像(IMAGE)、动画(MOVIE)、声音(SOUND)、视频(VIDEO)等功能于一体,表达的信息量大,具有图、文、音、像并茂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使形、声、色浑然一体,创设生动、形象、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下面就此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强烈的兴趣,就会激发内在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就会聚精会神,努力追源,并感到乐在其中。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定格、慢放、加速、重复、图像的变化、色彩以及声音配合等效果,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促思等优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一上课老师就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边说一边简单地操作鼠标,与计算机连接的电视机显示器上出现了画面,学生一下子被屏幕上的有趣的画面吸引了,随着萤屏的演示,老师继续讲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那些又香又甜的大饼,一天猴王做的大饼刚出炉,它的三个孩子吵着说 “我要吃饼,我要吃饼

。”于是猴王把三块大饼分给三只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老一一块,老二嫌小吵着说“一块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便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老二两块;老三更贪了吵着说

“两块太少了,我要三块”,于是猴王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老三三块。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到的饼多吗?因为有形象的故事情节,有多媒体计算机生动有趣的图象动态显示,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激发学生以极大兴趣投入学习。

又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运用计算机的画画板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教师在屏幕上画出下面图形:

让学生选择喜欢的颜色给图形涂色,学生们十分感兴趣地挑选喜欢的颜色给图形涂色,每涂一个,老师就让学生回答这个图形的面积是什么?当涂到第五个图形时,颜料一下子都跑到外面充满整个莹屏,学生被愣住了,为什么呢?这时教师抓紧时机问:“这个图形的面积又是什么呢?”学生们惊喜地发现:这个图形不是封闭图形,它没有面积。这种无声的、动态的形象显示,不仅一下子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对学习新知识的高度兴奋,并且在教师有声的语言引导下进入学习过程,达到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目的。

二、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电化教学的核心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是很好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运用软件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教师简单地操作鼠标,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条铁轨,上面有一辆火车从左往右地行驶,一会儿,另一辆火车也从右往左地驶过来,两列火车在逼真的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音中相对开出,直到相遇。这时屏幕上出示了一道应用题:“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9千米。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教师再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了线段图,在线段图上分别标出了每小时火车所行的路程。这样难点在火车形象运行的动态演示和直观的线段图中得以解决,它比老师的任何解释都具有说服力,增强了感观上的剌激。演示一结束,学生们很快就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因此,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掌握概念,获得正确的结论,并尝到成功的喜悦,强化了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之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圆柱的认识”教学中,利用软件演示,帮助学生学习圆柱的形成和侧面面积的计算:

①教师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几个圆柱的实物图;再操作鼠标,圆柱实物图背景消去,剩下闪烁的圆柱立体图,学生从圆柱实物图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初步认识了圆柱。

②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长方形,然后这个长方形绕着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柱体,让学生掌握圆柱的形成过程和认识圆柱的底和高。

③操作鼠标,圆柱的底面随着闪烁慢慢地从上往下移,让学生认识圆柱不但两个底面的面积相等,而且从上到下的粗细一样,也就是说每个横截面的面积都相等。

④待学生掌握了圆柱的特征后,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把圆柱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图形呢?让学生展开思维,各抒已见,自由发挥;有的认为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有的认为是平行四边形,有的认为是正方形。到底哪个答案对呢?老师不急着表态,而是操作鼠标,让学生观察屏幕上的演示:把圆柱的侧面竖着剪开,打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

⑤操作比较:如果把侧面斜着剪能否得到一个长方形?斜着剪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⑥思考:这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长(底)和宽(高)与圆柱的什么有关呢?在什么条件下展开后的圆柱体的侧面是个正方形?这时又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面积?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形象演示、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操作过程和观察比较过程,能有条有理地讲述圆柱侧面面积怎样推导出来。学生通过充分的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不但弄清楚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也活跃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借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密度,强化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亦有其规律。借助多媒体计算机信息量大的特点,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进行人机对话,计算机对学生的答案即时作出反应,对的会出示一个小孩子哈哈笑的声音,或会发出掌声、动听的音乐声和以示表扬的说话;做错时,那小孩子会难过得流泪,或发出沉沉的声音表示再动脑筋,重做一次;及时的反馈,使学生很快知道学习结果,满足其求知欲望。这样,不但能增加课堂密度,缩短反馈时间,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使数学课上得更生动、更活泼,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之中迈进数学王国的大门。

第四篇: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十堰经济开发区白浪小学——王洪峰

【摘 要】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已不再适应全社会倡导的“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研究,探索课堂教学如何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突出主动探索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的学习,以实现未来人的发展。本文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激发说话兴趣,解决知识难点,培养想象、创造能力,引导自主学习,制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环境 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策略

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成为应用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之一,“学会学习”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世界性口号,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其自身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极大地拓展教育的时空界限,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空前地提高人类的学习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的继续教育都十分强调现代信息技术在当代教育中作用和功能的发挥,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各科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些变革目标的重要方式,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大新视点。因此,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已不再适应全社会倡导的“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研究,探索课堂教学如何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突出主动探索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的学习,以实现未来人的发展。一句话,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和“学”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这场教育大变革将深刻影响并极大促进课堂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等实现“质”的飞跃。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运用多媒体的音像技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欲望。如教学《闹花灯》时,我首先展现元宵节花灯展的热闹场景:龙灯翻飞,莲花灯迎风展开,火箭灯空中飞旋,鸽子灯似天上飞,鱼儿灯似水中游,人们观灯赏灯笑逐颜开。并配以鞭炮声、锣鼓声、欢笑声及《正月里来闹元宵》的音乐。富有动感的画面,逼真的音响把学生一下子带入了热闹非凡的元宵夜街头。当教师提问:“元宵夜的街头怎样”时,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回答:“元宵夜的街头真是热闹极了。”“元宵夜的街头是灯的海洋、人的海洋、欢乐的海洋„„”声画并茂、视听并举的学习情境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唤起了有意注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说话兴趣

现代教育媒体正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手段。如投影、录像、多媒体等辅助设备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去。在教学《黄山奇石》这课时,我以美丽的黄山风光为背景,将各种奇石的图片投放到屏幕上。文中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美景逼真地再现于学生的眼前,再配以舒缓流畅的音乐,学生如临其境,尽情徜徉在优美、生动的意境中,对课文中所写的景物有了较直观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再积极进行诱导:“谁来做做小导游,带我们去看看黄山的一绝——奇石?”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小导游做得有声有色。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知识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教学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介入,跨越了时空距离,再现了教学内容的全貌,展示了教学过程,强化了学生的感知,促进了学生的记忆、想象,激活了思维。如《月光曲》一课,让学生理解贝多芬用乐曲表达他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是教学的重点。于是,我在课中播放了钢琴曲《月光曲》片段,并配上多幅图片,显现了课文所描述的内容。特别是讲到穷兄妹听《月光曲》一段时,利用声音、画面同步作用于学生的视听器官,使学生由对优美乐曲的无意注意转变为对画面上盲姑娘陶醉在乐曲中忘我神情的有意注意上来。营造了《月光曲》的特定意境,为学生体验语言信息所表达的情感内涵铺平了道路,消除了“时空距离”。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想象、创造能力

想象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1、教学有情有景的课文,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想象,边学课文边在头脑中构画出画面,然后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把想象的画面展示出来。比如,教学《燕子》一文,先让学生理解课文,想象春天的景象:春风吹拂着柔柳,花、草、叶、树聚成斑斓的色彩,伶俐可爱的燕子斜着身子飞来了„„让学生在充分想象之后,与电脑上教师收集的画面进行对比,入情入镜。再让学生看图复述课文。这样,图文结合,既培养了读写能力,又培养了想象能力,更加培养了创新意识,使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学习中能自然而然地进入阅读材料的情景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更好的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

2、对课文中写得精练,但有着丰富内涵的段落,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有依据地进行延伸性想象。例如:《白杨》一文中,父亲给子女介绍白杨的一段话,写得精练概括,每一句都写出白杨的一个特点。教学时,教师可抓住“哪儿„„哪儿„„”,让学生想象具体是哪些地方需要白杨;教师再根据学生想象,利用多媒体播放边防哨所、沙漠等图片(若有合适的动态录像则更加好),让想象变成形象可见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想象这些地方如何“呼唤”白杨的到来。若是采用童话形式,学生想象思维会更活跃。又如“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一句,可用多媒体展示风沙对白杨的袭击,再次让学生想象,用童话式语言描述风沙的袭击,以及白杨在风沙面前毫不畏惧的样子,并当场让学生给白杨配上画外音。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体会的该段的主旨,从雨雪、洪水、干旱的袭击体现出白杨树的精神。多媒体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学生意犹未尽,还会继续想象白杨是如何面对雨雪、洪水、干旱的侵袭。这样,既使学生加深了对白杨品格的理解,又达到了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这是普通教学手段不易达到的效果。

3、对于课文的空白处,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推测结果。这样的推理性想像能使学生发挥写作或口语表达才能。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就可得到充分培养。例如《月光曲》一文中“„„他好像面对着大海”到“朝着岸边涌过来„„”写的是《月光曲》的内容。这“涌过来”后面的省略号,蕴含着丰富的语意。教师在教学时,可将自制的课件“月光下的大海”中“浪涌过来”的镜头定格,让学生推测想象。由于创设了情境,学生很容易地拨动了想象思维这根弦,具体想象了浪涌向岸边沙滩的情景、浪冲向岸边岩石的情景,以及浪退去的情景。这样,学生不仅领略了美景,还充分发挥了想象力。通过这些想象的情景,再让他们回到课文中,就能够把握好课文蕴藏着的意味。之后,可以配上《月光曲》这首音乐,发挥想象力,融入课文情景,体会课文的意境。

4、对于有些顺向思维的课文,教学时要借用多媒体,引导学生用逆向性思维去创造想象,这样,一是能培养表达能力,二是能培养想象能力。例如《时光老人的礼物》,它诉说了少年儿童对时光老人的感激之情和对他所送礼物的珍爱之心。课文前四小节写的都是时光老人赠给小朋友的礼物。教学时,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形象展示时光老人的“礼物”,激发情趣,再引导学生反向想象:我们为表达感激之情,可回赠时光老人什么礼物?不久,多媒体电脑出示一位睿智的时光老人模样,教师引导:时光老人就在我们面前,你想送什么礼物?时光老人会乐意接受吗?学生面对活生生的“时光老人”,便展开丰富的想象。不多时,学生输入“礼物名”并模仿本课写法写明原因。时光老人对有些“礼”微笑收下,对有些“礼”谢绝了。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礼物。这样,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也是一种创新意识,更是一种创新教育。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自主学习

计算机教育发展到今天,它的功能不只是停留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上,学生也不是课件的“看客”要充分发挥其学习工具的作用,为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更广泛的学习环境。比如,《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课的教学,可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个表格,让学 生在阅读的同时,在计算机上完成下面的内容:小燕子的发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设计这样的训练,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有多个切入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上自己体会到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现成的话,也可、以是自己理解后的话,可以是一个词语,也可以是一个句子。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有所得。教师可将学生对课文内容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多元理解切换到大屏幕上,利用计算机这一学习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善于利用平时学生的活动材料,掌握相关信息技术,制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 如:在教学《回声》和《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两课之前,可先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秋游时间到有山洞的景点,让学生体会现实的回声;带学生游览公园,观察花草树木,观察苍耳、蒲公英、豌豆之类的植物,访问自然老师和园林工人叔叔等等,让学生亲临其境认识植物,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然后,分别把学生参观访问的情景制成了录像。上课时,让全体学生观看,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亲自参与活动中的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样子,听到了自己的声音,既感惊奇又自豪,没有亲自参与的学生看到自己班上的同学在录像中,又惊奇又羡慕,议论纷纷,兴趣盎然„„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高涨,学生会有不少疑问迸发而出:“哪些地方有回声?”“为什么会产生回声?”“植物传播种子还有哪些办法?”等等,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总之,运用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十分必要的,也非常符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是十分有效的,极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新课程提倡创新教育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色彩,生动活泼的动态变化,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等,发挥了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从而使学生学习变得更主动,变学会为会学、乐学。我们的教师只有不提高自身的素质,熟练应用信息技术,才能为创新教育开辟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上海教育出版社。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努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海南出版社

第五篇:信息技术辅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オ

信息技术辅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オ

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电子白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辅助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高中数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起初中无疑更深更广,其抽象性的思维也越来越多的体现在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增加课堂的教学容量,而且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和难以想象的事物变得更为直观,无疑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应用信息技术辅助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1.将复杂的数学概念讲解形象化

传统的高中教学在遇到复杂的数学问题的时候,往往只能学生自己去理解,不同的学生水平不同,这样给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一旦教师借助了信息技术,那么很多以往不方便演示的数学问题就不再困难了.例如在讲解平面几何的椭圆相关知识的时候,往常教师在讲解“椭圆及其相关变化”时要花费非常多的课时,但是对初学者又必须要演示才能讲清其中的概念.如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几何画板的变化,首先确保其长轴不变时逐渐将焦距缩小,这样学生就能明晰地发现离心率随着椭圆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得到结论:当离心率越大时,椭圆则会越扁,而离心率与1相靠近时,那么椭圆就变得越圆,若离心率=1时,那么椭圆就为圆.这样,一个非常复杂的几何演示问题加以信息技术的辅助,不但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教学变得形象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高.2.将抽象的数学实验明了化

高中数学教学需要对一些实验进行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现象的观察、思考,从而总结一定的数学规律,更好地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如果跳过这样的探索阶段直接告知答案的话,学生只能自己死记硬背,往往无法对其中的知识触类旁通.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实验相结合,这样学生通过一些信息技术就可以亲自探索数学知识,大大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比如在讲述“三角函数”的相关内容时,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利用黑板画出三角函数图象,并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黑板上的图象变化.要想让初学者理解还要费很大的功夫,但是通过在教学中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自己去改变A、ω、φ 的不同的值,通过他们亲自观察变化的结果,让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自己发现了三角形函数的相关性质及规律,从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分析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很大的锻炼作用.二、信息技术辅助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1.不脱离传统教学的原则

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是把信息技术看成是辅助性的教学工具,而不能把它当成是教学的噱头,更不能让它的出现减少了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能力,减少了教师锻炼学生抽象思维的机会.比如《圆的方程》中对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的推导,过于依赖信息技术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很容易忽视背后的理论推导,因此只有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确立传统教学的主导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现有技术.2.高质量使用的原则

由于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集成了大量的知识,很多过程进行了浓缩和简化,因此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达的知识比较[HJ1.4mm]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获得大量知识的时候很容易跟不上节奏,最终反而没有学好.比如,在学习《直线的方程》一节时,因为都是平面的图形,不需过多依赖多媒体,如果在讲解完再运用多媒体投影一些巩固练习,则就符合高质量使用的原则,节省了课堂时间,扩大了教学容量.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应该恰到好处,在关键的时候使用,这样学生可以最高效率地对知识进行消化,课堂效果也能得到保证.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方法

1.将图形的变换进行动态展示

在立体几何的教学方面,传统的做法就是利用大量的木质模具进行教学演示,但是这种方法受制于器材,很难有很大的提高.一旦遇到需要动态展示的环节,往往只能在实物的基础上进行描述,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对旋转体的教学中,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将相关的图形变换动态展示出来,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就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运用多媒体的技术让图形360°旋转,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圆台是由直角梯形绕直角腰所在直线旋转得到的,同样的形式也可以让学生得出圆柱与圆锥是如何由矩形和直角三角形得到的.尤其在关于立体几何部分的讲解的时候,由于有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导致他们对于立体的图形老是看成为平面的图形,致使学生对立体几何一些定理理解困难,自然也就影响了对立体几何正确的运算或者证明,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展示给学生立体的画面,帮助学生训练空间立体的想象思维,让学生顺利理解相关立体几何的知识.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授课

现代信息技术除了在对图象的变化方面有极大的优势以外,在对函数的表达上也非常强大.教师在进行相关授课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映入一些信息技术,这样可以把一些复杂的数据变化直观地展示出来.例如在进行基本初等函数教学时,传统的教学对于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等函数图象只能根据书本上给的图形进行延伸,至于实际的变化到底如何,只能靠学生的想象.教学中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处理能力,通过Matlab对相关的函数进行绘制,这样便可以为函数性能的讲解打下基础.在这样一个环节,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置参数来演示,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函数的印象,还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数学工具,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会起到很好的影响.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课堂的教学容量.比如学习《两条直线的交点》一节的时候,在学习完三个课本的例题之后,因为每一个例题都代表着由两条直线交点所要考查的不同形式,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掌握三个例题,教师可以事先做好电子白板,这时候只需要轻轻点击就可以清楚地展示给学生巩固练习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会如此,这就需要教师既要做一个勇者,更要做一个智者,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法,不做人云亦云式的教育者,又要动用自己的智慧恰到好处地使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让它真正可以提高教学的效能.课程改革需要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将教学与时代的技术结合起来,一定能够在未来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载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现代信息技术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现代信息技术 一、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有效运用的核心理念 观念是行劝的向导,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直接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信息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无时无刻都处在一个信息交互的状态,可以说没有人能在没有信息的生活中生存,信息已经不单单是一种......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四步曲” 河源市源城区下角小学 孙柳青 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学科。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设计具有真实性、整体性、开放性、操作性的......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利用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了解和掌握信......

    浅谈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 马站三中 林丽春 一、前言 所谓信息技术,就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媒介,进行收集、处理、储存及传输文字、图形、影像、语音的技术。信息融入......

    浅谈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 [摘要] 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是一名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也是九年一贯课程中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就学科本位而言,语文有其学科特色,如......

    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 摘要: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方位的整合要求,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拼音、汉字教学。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与语文教学进行整......

    浅谈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 马站三中 林丽春 一、前言 所谓信息技术,就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媒介,进行收集、处理、储存及传输文字、图形、影像、语音的技术。信息融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