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的内涵[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07:0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风的内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风的内涵》。

第一篇:家风的内涵

家风是什么

一段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风又称门风,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在春秋战国时期,家庭教育的经验常常反映在一些名人学者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著作之中。

家风往往是作风的某种反映。对于领导干部的子女来说有权势的父辈并不足以依赖,惟有靠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习家“家风”:勤俭节约 讲情义 毛家“家风”:低调做人、清廉

周总理的“十条家规” 陈云家风:身教重于言教

孝顺;要和气 厚道,诚实 朱子家训: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颜氏家训: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仕宦不可过两千石,婚姻勿贪世家 庞氏家训:

观人家起卧之早晚,而知其兴衰 建构和谐家风可从几方面入手:

家庭成员要理智,善于控制情感;

当着孩子面吵架,要相亲相爱;

父母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家庭成员要尊敬老人,关心老人;

要与邻里和睦相处;

对有困难的人要同情、关心和帮助

建构家风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具有传统文化特色,是世代相传的中华文化的朴素沉淀,同时家风也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特征。

1.首先我们要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人类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也是社会公德的一种体现。孝敬父母是夫妻合一、为孩子做表率、创建其乐融融家庭,进而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孝敬父母是圣经中十诫的第五诫,而且是唯一带应许的诫命,那就是孝敬父母可以使人得上帝的祝福,在世长寿。和谐家风可从几方面入手:

2.做人要厚道。厚道没有固定含义,就如冬日阳光夏日清风,无论人品还是德行,都能打动人。厚道让人信赖,让人踏实,让人熨帖,让人感动。作为朋友,可交;作为同学,可信;作为老师,可敬;作为领导,可从;作为下属,可用。厚道人不算计你,厚道人不欺骗你,厚道人不出卖你,与厚道人打交道就象在洒满月光的湖面上泛舟,让人宁静而温馨。家庭成员要理智,善于控制情感;

3.做人要诚信。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华夏民族最崇尚的品质,已传承数千年。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当着孩子面吵架,要相亲相爱;

4.做人要正直守法。正直就是要不畏强势,敢做敢为,要能够坚持正道,要勇于承认错误。正直意味着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这一点包括有能力去坚持你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并能公开反对你坚信是错误的东西。

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做为公民,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让遵纪守法成为我们的荣誉。父母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5.要勤俭持家。“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古代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开国领袖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勤俭不是小气,而是一种文明,应该被广泛传承。大到国家,小到家庭,不分贫富大小,如果勤俭文明之风盛行于世,将是国之本,家之幸,民之福。

家庭成员要尊敬老人,关心老人;

要与邻里和睦相处;

对有困难的人要同情、关心和帮助

第二篇:三苏家风的内涵及发展

三苏家风的内涵及发展

孙开中

严格来说,三苏是唐朝移民在眉山的后代。苏洵《族谱后录上篇》交代得十分清楚:“其子孙遂家于赵郡,其后至唐武后之世,有味道者。味道,圣历(698-699)初为凤阁侍郎,以贬为眉州刺史,迁为益州长史,未行而卒。有子一人不能归,遂家焉。自是眉始有苏氏。”到宋真宗大中祥符雨季年(1009)苏洵出生,日渐平民化和土著化的苏氏已扎根眉山土地三百余年了。

三百余年间,苏氏在眉山的业态和生态,按苏轼自己的说法为“余本田家(见《东坡题跋》卷五)和“世农”(见)《题渊明诗二则》)。其曾祖父苏杲(găo)”“最好善,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与爱,与朋友笃与信,乡闾之人,无亲疏皆敬爱之„„”(见苏洵《族谱后录下篇》)。由此可见,苏轼曾祖父苏杲本是当地一位非常讲究儒家孝、悌、信等道德观念的农民,他老实本分,乐于助人,不图虚名和回报,更不贪图意外非分之财,在当地很受人尊敬。

考察三苏的家风,由于角度不同,侧重点不一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植根于农耕文明的家训家风,始终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主线而发展和升沉起落。考察一个家庭的家风,既看代表人物的历史,更看现实的表现和社会反响,以及对后人和后世的影响。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颜民家训》和成书于明末清初之际的《朱子家训》,可作为家风家训著作的代表。

三苏的家训家风不同的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特色,但它又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相互融合贯通映衬和支撑。这就决定了三苏家训家风的丰富性和闪光点。兹分述如下:

一、家行仁孝

早在至和二年(1055)九月之前,三苏父子尚未赴京城参加科考和荐举,苏洵在眉山完成的《苏氏族谱》时族谱的功用说得非常明白:“鸣呼!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几百年间,苏氏先辈和子孙,无论男女老思,都严格奉行了孝悌(tì,同“弟”)之道,这种宝贵的文化传统是尚处于民平阶层的苏氏家族的立身之本,应予充分肯定和传扬。

关于苏洵本人的作用,后来苏轼在他著名的诗作《异鹊并序》中高声赞美道:“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很显然,在家庭生活中,苏洵是身体力行,说话管用的,他倡导“仁孝”,创立了苏氏族谱,以《苏氏族谱亭记》的文字里看出,他还主持过眉山苏氏宗族的祭祀活动。苏轼的诗作《异鹊并序》,客观上展现了三苏家风的内容和出奇的效果。“仁”的思想和学说本是孔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他强调:“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见《论语·学而第一》)孝于宗族长辈,就是忠于国家朝廷。苏洵提倡“仁孝”使苏氏子弟(包括作者苏轼),由爱人而延及爱物,主动饲鸟护鸟,获得鸟的信任而依恋不止,诗中苏轼委婉表示,有无爱心,是为官者作“循吏”或“酷吏”的分界线。

孔子认为,实毯子孝,也就是“为政”,实现了仁的基本要求。苏洵一生行事,时时处处讲究和坚持“仁孝”,让苏氏大家族都重要伦,讲道德,亲密合谐。从苏家的父子、兄弟、夫妇、宗族、邻里关系中,可以清楚地

领略到这一点。有必要指出的是,“仁孝”正是宗王朝提倡的主流意识,皇帝赵祯便自名“仁宗”,苏轼兄弟当年参加科考的题目就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忠厚,实为仁厚。三苏“仁孝”的家风与朝廷宣扬的仁爱、仁政等观念高度契合。家风影响世风,反过来,世风也会影响家风。优良的家风形成以后,对家庭成员和后代子孙的思想行动一直会产生熏陶规范作用。

促使三苏一家由平民向官宦人家转化和家风重点转移的关键人物,无疑是苏轼祖父苏序。

苏序生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逝世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他是苏杲九个儿子中唯一存活下来的孩子,活了七十五岁。

《昨非庵日纂》有言:“东坡祖端正道人,乐善好施。有一异人频受施舍,因谓曰:‘吾有二穴,一富一贵,惟君所择。’道人曰:‘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于是,偕住眉山,指示其处。命服一灯燃之于地,有风不灭。道人以葬母。”如果去掉笔记中的迷信色彩,则表明苏序这位宋朝初年相对富裕的农民,除了继承和保持苏氏千百讲求孝道、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之外,已经暗下决心,要把子孙不失时机地引上读书做官的康庄大道。用当时民间的一般说法就是舍富而求贵。

自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历五代十国,中原大地的战乱和分裂局面持续达百年这久,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志在统一天下的宋朝。由于吸取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赵宋王朝采取了一系列顺应潮流、争取民心的政策。在平定“二李之乱”(李筠、李重进)解决新王朝与后周旧臣的矛盾后,为避免分裂局面再次出现,即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收回了兵权,巩固了皇权。在政权建设方面,宋王朝建立之初,便大力推行隋唐

以来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鼓励知识分子参加政权,改善国家机器,扩大了统治的基础。客观地讲,这种由乱思定、由定思治的愿望成了北宋早中期不可抗拒的社会潮流。

一直热衷于读书做官偏偏条件受限尚滞留在眉山的苏洵,无意中道出了历史的真相:“洵闻之,自唐之衰,其贤人皆隐于山泽之间,以避五代之乱。及其后,僭(jiàn)伪国相继亡灭,圣人出而四海平一,然其子孙犹不忍去其父祖之故以出仕于天下。是从虽有美才而莫显于世。及其教化洋溢,风俗变改,然后深山穷谷之中,向日之子孙,乃始振迅相与从官于朝。”(见《族谱后录下篇》)

按说,苏序本人的文化水平有限,甚至“不好教育局”,但他具有丰富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知识,性格豁大度,口才好,写类似顺口溜的诗歌达数千首。他是一位远见卓识、行动大于语言的农民。他有三个儿子,长曰澹,次曰涣,少曰洵,欧阳修《故霸州文字县主簿苏君墓志铭并序》介绍:苏澹、苏涣“皆以文学举进士”,只是苏澹“不仕,亦先公卒。”(见苏轼《苏廷评行状》)看来,苏序是一个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人士,后来苏轼怀着钦佩的口吻称赞他:“公始命其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及涣以进士得官而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然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同《苏廷评行状》)

由于苏序的具体诱导,眉山苏氏一家全力以赴地踏上了科举求仕的道路。当时眉山的诗书风气相当浓厚,宋《谯楼记》如此描述:“其民以诗书

为业,以故家之献为重。”入宋以来,眉山考中进士的人数逐年递增,甚至呈井喷式增长。天圣二年(1024),苏涣进士及第;嘉佑四年(1059),苏蜀也因人荐举而终于踏上佳作。众所周知轼、辙科举高中的情况,其实苏涣三个儿子中,不欺、不疑问、两人也进入了官场。

孔子说过:“父在,观其志;你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见《论语学而第一》)又表示:“孝慈,则忠”(见论语·为政第二)按照这样的标准衡量,苏氏家族特别是三苏,一代一代奉行“仁孝”,事迹典型突出,无论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二、有志兹世

古往今来,每个人都只能在具体的时空中生活,自觉不自觉地扮演历史分配的角色。对现实世界的态度,直接反映出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嘉祐元年(1056),三苏父子满怀希望和激情地赶到京城应试和应荐。苏洵《上富丞相书》公开表示:“洵,西蜀之人也,窃有志于今世,愿一见于堂上。”他在《上余青州书》里又说过几乎同样的话。“有志于当世”,看来是苏洵一以贯之的思想,不管现实让自己有多少遗憾和不如意,但他始终乐观,永远对现实世界充满希望和自信。他的这种积极向上、永不言败的人生态度,影响到程夫人和两个儿子,直接转化为三苏一家事业和人生都能走向的宝贵家风。

实话实说,苏轼的成长有过曲折波澜,看来他的启蒙老师道士张易简对他有过终生的影响。绍圣三年(1096),他给苏辙的女婿王痒有这样的私房话:“轼少时本欲逃窜山林,父兄不许,迫以婚宦,故汩没至今。”(《与

王痒》)说明少年东坡身上有一股不可忽视的野性,和对家庭教育的抵触和反抗。几乎同时,他在《与刘宜翁使君书》所述更令人深思:“轼龆(tiáo)龀(chèn),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huàn),然未尝一念忘此心也。”苏轼换牙阶段,正在道士张易简主办的乡校启蒙读书三年,从那时起就一直艰道至今,能说与张易简没关系吗?

苏洵、程夫人夫妇是如何配合教育轼辙兄弟的呢?苏辙去世前一月(政和二年九月,1112年)写的《坟院记》说:“方其少时,先公、先夫人皆曰:‘吾尝有志兹世,今老矣,二子其尚成吾志乎?’”看来程夫人如果社会允许的话,是有志于走向社会甚至参加朝廷科考的。只因年老,夫妇二人才把整个家庭的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事实证明:这种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收到了实际效果。对少年苏轼的思想行动起到了约束匡正的作用。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另道:“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待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厉有当成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道经史,属文日教千言。”两则材料,精神一致,都是用言教、身教、启发教育的方式,统一家庭的走向和奋斗目标。在“有志兹世”的家风影响下,可以看到轼、辙兄弟特别是苏轼的觉悟和进步。

三苏“有志兹世”家风的形成,自然不同可忽视的历史背景和主客观原因。大宋新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与当时知识分子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施展抱负的机遇。苏洵《族谱后录下篇》对唐末五代处于国家分裂割据下“贤人”的动向和心态作了阐述,那时虽然科举制仍在实施,但知识分子们避

之而唯恐不及,更不愿与不足辅的封建割据军阀势力同流合污。而大宋王朝建立以后,大兴文教,制定了一系列笼络、尊重、甚至优惠知识分子的政策,并保持了连续性。在宣传舆论上,宋真宗甚至发布了鼓吹“书中自有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之类的《劝学诗》,整个社会长期处于以文治国、读书求官的亢奋状态。而苏涣、程浚等亲族的科考成功,更增添了三苏父子的热情和信心。

尽管三苏父子面临的大宋王朝在运转近百年后,积累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但最高统治者已经觉察和认识,只是尚未找到比较稳妥的改革办法。就三苏父子的社会理想和知识结构而方,他们绝非只为个人私利而蝇营狗苟的可怜虫,而是一心想成为影响历史进程的帝王师,比如董仲舒、贾谊之类的人物。世风孕育家风,家风影响世风,三苏一家“有志兹世”的家风,又推动三苏一面世,就满怀热情地拥抱大宋朝这个表面升平而实际上问题丛生的世界。主动为它诊疗,提出稳健的改革方案,从而为民谋利,为国尽忠。宋代与三苏大致同时的唯物主义理学家张载(1020—1077)曾许下他的伟大志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近思录拾遗》),如果联系三苏一切作为综合考虑,“有志兹世”的三苏父子正好体现了这样的风貌。

三、直方敢谏

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宋朝历代皇帝相对而言显得开明,对社会舆论的不同声音往入采取宽容兼顾的态度。

自苏序开始,苏氏子孙都有善交际、善表达、敢直言论特点。苏轼《苏廷评行状》曾记述一事:“庆历(仁守年号,1041-1048)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事争入学。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按说,庆历年间的州县立学,是发展地方文教事业的重要举措,属于大好事。苏序本人又是地方升官看重和拉笼的对象,可是他并没有随声附和和瞎凑热闹搭便车,而是冷静思索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写诗公开讽刺和批评。这种似乎不识时务的古板作风,恰恰表现了他对国家公平公共事务的关切和正直无私的性格。

三苏父子深受苏序的影响,其思维方式特别是行事风格都有几分神似。房列曙主编的《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谈到:“两宋时期的人才选拔主要以科举考试为主。科举考试制度兴起于隋唐,到宋代已发展得非常完备。在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考试程序、考官选用、录取标准、科场惩弊等方面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并且日趋定型化„„”苏洵应该说是封建社会中具有真才实学偏偏参加科举考试屡考不中的特殊人才。他胸怀壮志,自学成才使他成为西蜀地区的名士。本来庆历七年(1047),他和乡友史经臣同举制策下第之后,他已绝意功名,自托学术,专心培养轼辙两个儿子。

重新点燃苏洵求荐入仕希望之火的人是镇守成都的重任、清正而惜才若命的张方平。重情重义、如恩图报的苏洵十分珍惜这样的人生机会,《上张益州书》公开表示:“我则愿出张公之门矣。”“今张公举我,吾知勉(努力)矣。”如果一一审视苏洵求荐入仕的全过程,苏洵始终保持了实事求是、不卑不亢的态度。作为出色的文学大家和体制外的遗才名士,他把推荐自己的曲折过程,真正转化成了宣传自己学术思想、批评时政、表达社会理

想的机遇。他从不迷信权威,围绕国计民生,畅说世人所欲言而未言。他把封疆大吏、文坛领袖游说为知己和尽心尽力的推荐人与支持者;他对当朝权贵的分别上书,变成了扩大影响、阻止其敷衍应付的手段,把常人理解的私恩实际化作了公事公办的政事儿。嘉祐三年(1058),他更以大无畏的精神,巧妙地利用布衣身分,借有病辞试为由头,向当朝仁宗皇帝合法地提出了大力主张革新吏治的十条施政纲领,这个破开荒的创举,让苏洵成为名垂青史的人物。

轼、辙两个儿子虽然走的是科举取仕的路子,但他们学术家传、文章家传、三父子都把循理无私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言行方式,对江山社稷、国家人民抱有足够的信心和责任感。

嘉祐五年(1060),朝廷诏求直言之士,欧阳修、杨畋分别保举苏轼、苏辙参加次年八月由仁宗皇帝和大臣共同主持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考试,试前各上《进策》、《进论》共五十篇,在当时引起很大胆的反响。特别是在《御试制科策一道并策问》的答卷中,兄弟二人凭着对宋王朝的忠诚和信赖,以及超乎常人的胆略,趁机大胆进言,类似刮骨疗疮一样对时政和仁宗皇帝本人进行了猛烈的批评,公开指责他无所作为,后宫奢糜过度,甚至指责仁宗好色,“不知为政之纲”、一心“邀美名于后世”。这些言论,震惊了整个朝廷。客观上加快了北宋政治改革的速度和进程。这次事件,极大提高了轼辙的社会声誉,尽管有争议和大风险,但制科考试最后“苏轼入三等,辙为四等。轼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辙除商州军事推官。”(见《苏轼年谱》)兄弟二人从此体体面面地踏上了仕途。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直言难、要规劝(君主立尊长或朋友)谁

使改正错误自然难上加难。梳理三苏父子的著作,他们无论为官为民。都承传了这种优良的作风。苏轼于《谢制科启二首》谈到:“某生于远方,性有愚直,幼承父兄之余训,教以修己而治人。虽为朝廷之直臣,常欲挺身而许国。”明确揭示了优良家风对自己的影响,充分肯定了直言敢谏的目的和价值:“常欲挺身而许国。”表达了珍惜、维护和发扬光大的意愿,很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

四、爱民忠君

三苏父子均来自民间,无论生活状况或思想感情,都和广大的人民群众一直保持着天然的联系。特别是他们自劝从儒家学说中汲取了民本思想的精华,崇尚理想为三代政治,满脑袋的圣君贤相、治国方略。特别是宋朝大力实施的科举制度,已经分别把三父子推向了历史的前台甚至风品浪尖上,他们必须在社会的主流意识和变化无常的官场生活中,找到可靠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简而言之,中国的民本思想导源于主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孟子接着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见《孟子·尽心下》)杰出主张,《荀子·王制》更演绎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依存关系。历代的开明君主都把“爱民、忧民”作为施行仁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历朝历代先进的思想家、政治家则将民本思想作为立身行事的标杆和武器,并发展成“爱民、重民、利民、恤民”的思想体系。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和以君为本的君权至上理论,长期共存,此消彼长。只有相对比较开明的君主才会一定程度上容许

或局步承认民本思想的地位。

三苏父子把理想甚至幻想中的三代政治模式和场景作为自己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承认和维护皇权的前提下,也真诚地关注民生和他们起码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他们希望通过统治者推行“仁政”,缓和日益尖锐的阶段矛盾和民族矛盾,实现大宋王朝的长治久安,也让庶民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生存状态不断改善。从总体上考察,三苏父子一直以顺民和忠臣自居,努力把“忠君”和“爱民”有机结合起来,协调起来。

早在入仕之前,苏洵便把宋朝的开国皇帝称之为“圣人”,把入仕的二兄苏涣列入“向日之子孙”(见《族谱后录下篇》);他虽然没有专门阐述民本思想和君权关系的文章,而大凡直接间接涉及者,都主张用行仁政、仁术的办法妥善处理。《上韩昭文论山陵书》主张爱惜民财民力、薄葬仁宋江以全其名声便是一个典型。

至于苏轼、苏辙两兄弟,参加科举考试和入仕经历大同而小异,政治思想和学术观点源流近似,相互协调,配合紧密,各具特色。

单以那场主动魄的制科考试为例,无论原设计者要最高当局听听真话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反正兄弟二人表现都很成功。都利用合法的身分和时机,当面向仁宋江皇帝表达了青年才俊对至上皇权和政治的批评意见,大胆捍卫了民本思想和基本原则。苏轼“夫天下者,非君有也,天下使君主之耳”之类的“猖狂之说”,无疑是对“君权神授”和“君本观念”的排斥和否定(见《御试制科策一道并策问》),这样的大实话,无异于给厚重的皇权迷信浇了一瓢清凉的冷水。苏辙的试卷锋芒更加外露,他从仁宗皇帝“未有忧惧之诚”和“未知为政之纲”两大方面,批评仁宗皇帝贪图享

乐、好色、好名,缺乏执政能力等严重问题,兄弟二人由直言改谏向大宋王朝显示了难能可贵的忠诚。

轼辙兄弟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他们的亲叔你苏涣“其为吏长于群起令而以仁爱为主,故所至必治,一时称为吏师。”(见苏辙《伯父墓表》)这位皇帝认可、大清官表彰的循吏就曾向轼辙兄弟亲口传授为政之方,从此苏氏以此作为“家法”。

轼辙进入官场以后,无论职位大小,都做到了守职尽责,尽心尽力,因则处处受到百姓的欢迎,同行的赞誉,甚至皇帝的奖励。但在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由于政见的不同,利益诉求的差异,甚至性格才能的碰撞,又往往使轼辙兄弟处于被排斥、压抑甚至残酷打击的地位。从主动请求离开朝廷外任以正数,苏辙介绍苏轼说:“是时,四方行者苗,、免役、市易,浙西兼行水利、盐法。公于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墓志铭》)其实,苏轼一生都在坚持民本思想,苏辙也一样。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老百姓代言,作了说不完、数不清的好事和实事,他们是封建社会中勉为其难的大清官。在贬滴黄州期间,苏轼如此写诗道:“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形容可似看家狗,未肯耳耳 耳争投骨”。(《次韵孔毅你久旱已而甚雨》其一)可以说,诗句充分表达了古代知识分子优秀代表的高尚情操和气节。

在现实生活中,既要爱民,又要忠君,的确是难事,而苏氏堪为楷模。以苏轼为例,连同意惩处苏轼的神宗皇帝也不得不承认:“苏轼终是爱君”(《苏长公外记》),也有人评价说:苏轼“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见林语常《苏东坡传·原序》)。这类看法因人而异的问题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并

且争论不休,短期内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

五、乐善好施

乐善好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更是三苏世代传承的家风。千百年来,人们都把存善心、行善事、扶危济困的举动称之为积德,视之为立身行世的榜样。官方哲学和宗教教义也予以表彰和提倡。

苏洵的祖父苏杲和父亲苏序,都是宋初眉山乡下十分善良而并非特别富裕的农民。苏杲“善治生,有余财。时蜀新破,其达官争弃田宅以入觐,吾父(苏序语)独不肯取。曰:‘吾恐累吾子。’终其身,田不满二顷,屋弊陋不葺也。好施与,曰:‘多财而不施,吾恐他人谋我,然施而使人知之,人将以我为好名。’是以施而尤恶使人知之。”(见苏洵《族谱后录下篇》)有他人笔记补充印证:“眉州苏先生杲,老泉之祖,轻财好施,急人之急,孜孜若不及。岁凶,卖田赈济其乡里;逮秋熟,人将偿之,终怜其屡辞不受,久致破业,厄于饥寒,然未尝以为悔,而好施益甚。”(转引自《苏东坡轶事汇编》352页《湛渊静语》)作者认为:“后三苏以文章名天下”与先辈的积德行善有因果关系。

苏杲卒于淳化五年(994),而苏序生于开宝六年(973),殒于庆历七年(1047),活了七十五岁,对三苏父子影响最直接。这位已具备一定文化水平且豁达大度的先辈,见识更为开阔,娶妻史氏夫人为眉山大家女子,对人宽厚仁慈,去世比苏序早十五年,轼辙都没见过。据苏轼 《苏廷评行状》记述:“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旋复有余,则曰:‘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益

不复爱惜。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吾固自以鬻之,非尔故也’”。苏洵的记载与此差不多,只是谈到当地群众多灵敏了解苏序的善行义举,认为即使是古代的隐君子也未必赶得上他。

苏洵的情况比较特殊,之前,在他名下只有山田一顷,可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如果后来进城,由于程夫人的苦心操持,成为当地衣食无忧且能同时供给三父子读书费用的富家,但是他一直以祖辈父辈的善行为荣,也支持程夫人弘扬家风的义举。由大史学家司马光写的《程夫人墓志铭》如此道:“始夫人视其家财既有余,乃吧曰:‘是岂所谓福哉!不己,且愚吾子孙。’因求族姻之孤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乡人有急者,时亦赠焉,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

荀子《劝学》有言:“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代又一代的苏氏族人乐善好施,形成一个育才造士的小气候和优良环境,大大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启迪个人的聪明才智。三苏父子既是优良家风的受益者,更是忠实的传承人和光大者。就轼、辙而言,当他们踏上仕途以后,就把苏氏的家风吹向了空气污浊的官场,并且长盛不衰,因而成为整个封建时代非常耀眼的明星官员。

为了叙述的方便和智谋考虑人们认知的习惯,笔者有意把家风限定在家庭和私人空间以内,这样也许更能体现家风的影响和作用。

元丰五年(1082),眉州义士年长苏轼达十岁的巢谷从故乡来到正贬官黄州的苏轼家中,依托和散心的目的兼而有之。危难之中的苏轼安顿巢谷作了两个儿子的家庭教师,想方设法让久未谋面的乡亲在黄州生活开心,有尊严。得知他有治伤寒的《圣散子方》,便委托当地名医庞安常进行研究,写入医书中广为宣传„„后来巢谷不惜步行数千里赶来看望同时南贬的辙、轼兄弟,不幸死于途中。料理完他的后事,为感其德,苏辙晚年特地写了《巢谷传》予以表彰。这种长久而连环的乐善好施行为,集中体现了轼辙兄弟共同的家风。

苏轼乐善好施之举在贬谪惠州期间最为典型。绍圣三年(1096)十二月,他在《与南华辩老》的信中坦呈:“久忝侍从,囊中薄有余赀,深恐书生薄福,难蓄此物。到此以来,收葬暴骨,助修两桥,施药造屋,务散此物,以消尘障。今则索然,仅存朝暮,渐觉此身轻安矣。”这里不仅表述了作善事的内容,而且写了事后那种特有的快乐和满足。此时,轼、辙兄弟均因元祐之政的重臣而一再受贬,且背负恶名,生死难卜。苏轼在《两桥诗并引》和与程之才的部分信件中透露,他其实义务参与了惠州东新桥和西新桥工程的策划、筹款、募捐、落成庆祝全过程。他在《东新桥》诗的自注表明:“二子造桥,余尝助施犀带。”在另一首《西新桥》诗的自注表示:“子由之妇史,顷入内,得赐黄金钱数千助施。”若用白话明说,就是苏氏兄弟两家,为惠州修桥,主动把皇家当初赏赐个人的宝贝物品(犀带、黄金钱)全部捐献了出来。

徽宗即位以后,大赦天下。轼辙兄弟得以生还内地。建中靖国元年(1101)正月,苏轼便托人在常州买房或僦房,以便供家人生活居住。据宋人笔记《深雪偶谈》和《梁溪漫志》卷四《东坡卜居阳羡》同时记载,苏轼买宅于常州,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座百年祖业,出售人的母亲坚持不卖。于是苏轼当面烧毁房契,放弃已付的房款而退还这座祖宅。

此事有人表示置疑,笔者却深信有之。一是两则笔记的当事人和来龙

去脉相当具体,看不出一点破绽;二是苏轼对问题的处置办法完全符合苏氏自苏杲以来的家风和方式,并与苏轼一贯的慷慨大方性格吻合;三是从此苏轼不再买宅,而是借顾塘桥孙氏居暂停,并不幸病逝在那里。

经笔者认真梳理和研究,三苏家风的内涵和发展大致如此。这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了解它、研究它,相信不同的人会受到不同的启发和教益。不管社会怎么发展,只要家庭还存在,优良的家风就是一面镜子,一股催人向上的不竭动力。

2016年6月25日—7月28日

于苏词翰林小区

第三篇:浅析家风的内涵及其现实价值

浅析“家风”的内涵与当代的现实价值

[摘要]时代变化,新的文化思想不断地冲击着传统文化,而“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正逐渐但出人们的视野。随着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的推出,“家风”又重新成了人们热议的焦点。本文讨论“家风”的内涵与“家风”里的中国元素以及当代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家风”、内涵、传统元素、现实价值

随着时代的高速革新,新时代社会文化思想的不断涌现强烈冲击着传统文化思想,“家风”这一有着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面对现代家庭而言已经开始变得陌生,很多好的“家风”、家规被淡忘。现在一家人聚在一起,又有几家人会谈论“家风”家规?亲朋好友聚会都是谈论如何赚钱养家、过上更好的生活。甲午马年年新春佳节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采访多位知名人士、企业家、作家和普通民众,引发公众对“家风”的关注与热议。然而当央视记者对采访者提出“家风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时,很多普通老百姓都很难回答出“‘家风’是什么?”因此现在重提“家风”研究其内涵与当代的现实价值,是有非常积极现实的意义的。

本文要讨论的就是把“家风”这个有着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元素放在当今这个纷繁多变的时代,研究其当下的内涵、形成原因以及现实价值。

一、“家风”的内涵

“家风”又叫门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繁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 作风、生活方式、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的总和。存在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多不同的内涵。

1、“家风”一个家庭的传统、风气和风范

家庭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归宿,也社会阶层的组织细胞。历史以来,中国人素来重视门第家风的教育和传承。不论是封建时代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还是当代社会倡导的明礼、孝亲、忠厚、诚信、勤俭,都像一根牢固的传统文化和家庭传承的纽带,紧紧地凝固和塑造着中国民众的固有“家风”。就如一个身在社会上的个人,在其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一切有意或无意的行为动作上,或多或少都会有着自己家庭的影子,而这些影响是在个人从小的生活环境和父母、亲戚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正是这种特意或不经意的传承使得“家风”得以在家庭延续,而不多不说的是这种传承方式是一种存在于普遍家庭的一种传统。

“家风”的传承不仅是一种存在于中国大众间的一种传统,属于中国特有的风气和风范。而讲到“家风”就不得不提中国传统思想,中华民族尚“礼”,“礼”是先贤们提倡的观念经两千多年的被选择、被认同后,铸成的民族性格。而良好“家风”传承,非通过训诂等口头方式传承,更重要的是长辈的“身体力行”。西汉初年学者韩婴《韩诗外传》中记载有孟母“断织”的故事:孟子小时不知努力学习,时常中断自己的学业。孟母为教育他,有一次竟用刀将自己织机上将要织成的布割断,从而使孟子感悟到“半途而废”的道理。刘向《列女传》亦有著名的“孟母三迁”故事。范仲淹之所以志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幼时母亲告诉他,“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良相可以治国安邦,良医可以治病救人,一个人想要自己快乐,就必须让别人先快乐。家教之重要性,还可以马为喻。马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但若把一匹幼马从小单独饲养,长大之后才让它进入马群,由于它的社会性本能从未被后天诱导过,它就不懂得遵守规则,容易成为“害群之马”。人同样如此,儿童若是从小缺乏道德的启蒙,他的善良本能就无法激发,自私与冷漠的性格便难以抑制。无论是出于历史文化的积淀还是人社会化的考虑,“家风”习得已成为了中国社会的风范。

2、“家风”是家族的共性的道德观念。

从小父母就告诫我们什么是好的什么什么是坏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无形中形成了我们的道德观念,这是一种观念的传承,从很久远开始一直传承传到父母,父母传给我们这一代,我们势必也将传给下一代,过程中可能内容会有些许的变动,可能会随时代的特点或删减或增加内容,但其中的核心内容即一个家族的共性的道德观念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的。

每个家庭所处的环境不同,所面对的人和事是不一样的,就像是同样的一斤米,农民,副食品店主,和酒店主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农民面对一斤米可能只会想着是一顿饭的量;而副食品店主会想着用着一斤米来做成不同的小吃;而酒店主则会想着把这一斤米酿成酒。因此,每个家庭有其自己的道德观念,不同的的家庭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这反映这家风的独立性,而从侧面又反映出了家风对于家族成员来说的共性。

3、“家风”是一种精神尺度 在一个具体的家族中,“家风”不仅仅是道德教化的口号,是家庭成员自我约束和他人监督的习惯标准,还是一个家族的精神体现、价值认同和荣誉尊严的具体体现,这些无形中形成的习俗、标准、准则和精神,通过一代一代家族成员具体的行为得到践行和不断的传承。历史人物中的岳飞、文天祥、袁崇焕等历史人物,他们的人生成长与信念坚守,往往与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形成的“家风”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的历史人物,可能和这个家族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因为相同姓氏也被说成是本族的先祖。用先祖的荣耀和事迹,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凝聚家族成员,使他们对于姓氏家族本身生认同。而对于当代社会一个好的“家风”,不仅有好的内容,也需要好的形式。它既具备注重对人的塑造、明礼仪、孝亲老、忠厚勤俭等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同时,更要注入新时代注重个性、满怀激情和充满创新、讲求民主、平等和谐等新的内容。每个家庭的“家风”所具备的内容和实现的形式,也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民众文化需求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多种思想激烈交汇、生存与理想产生矛盾、人际之间的陌生感逐步加剧等新问题,提倡和倡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好家风,有可能成为解决人际矛盾的一剂良药。因此“家风”实际是一种经过历史沉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

我的所谈的“家风”,虽在不同的家庭或家族中有着不同的特性,使得家庭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个体,但抛开其他次重要的主观因素,中国家庭的家风都有这浓重的中国“风味”,即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怎样影响“家风”的呢?

二、“家风”的传统元素

“家风”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追溯其源头,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礼记·大学》所列“八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四项是为修身而做的准备,虽人人未必都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但是,在修身、齐家方面,却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认为礼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礼记》中有这样几段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以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意即为,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鸟兽,是因为懂得“礼义”。

“礼”,对于个人而言,是规定品德修养、行为举止的具体要求;对于社会而言,是规范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的具体约束。“克己复礼”,就是要人克制自己的私欲,用公认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回到礼义的规范中去。东方儒学讲求“吾日三省吾身”“知耻近乎勇”。马克·吐温说,只有人是知道脸红的动物。诸如羞耻、尴尬之情,是“克己复礼”的心理基础。法律可以让人不敢越矩,制度可以让人不能越矩,只有“文化”,可以让人不愿越矩。

“家风”与家教,无形中培育着下一代的意志和品格。“礼”与“义”之内涵,诸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千年的传袭与继承中,具体化为“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等铭文。

无锡《锦树堂钱氏宗谱》所记载《家训》,可以概括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传统社会,“家风”往往是儒家核心价值观念的具体开,因族群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传统不同,侧重会略有不同。但无外乎是教人向善、积极进取、勤俭节约。可见,“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节,千百年来一直占据或影响着“家风”的核心内容。

“家风”传承千载,作为一个家族的精髓,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革新。在当代这个特殊的时代,“家风”又有了怎样的变化,其变化是否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呢?

三、“家风”的现实价值

恩格斯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页)这就是说,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家庭,对社会的发展不是无关紧要的。相反,它是影响着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家庭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必然使我们想到“家风”在社会风尚中的价值。

每一个人的成长,起源都在家庭,不管走多远,家庭的影响往往在你身上若隐若现,伴随一生“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因此塑造一种优秀的、积极向上的“家风”,不仅是一个家庭需要面对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需要全面推进的工程。“家风”是整个社会文化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提升“家风”建设,既能使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与主流的文化融为一体,培养完美的人格;又能通过“家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结束语

人是社会的成员,更是家庭的成员。一个正常的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直与社会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家庭是这个社会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个人与社会的中间桥梁。一个社会的“家风”是一个家族开展教育的起点,传统的中国社会公共教育不发达,人的成长,更多的是依赖家庭的教育和文化的延传。许多大的家族组织,为了家族的发展主动承担起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有祠堂、族产、义庄、义塾等等。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集体约束。在这一层面,“家风”家训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而相对于社会环境的管理而言,不论是成员的生命成长、思想的奠定,还是培养的信念,家庭的传统教育和文化的润化作用,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教育和固定下来的习惯,对于个人的人格塑造和精神培养,促进了人们价值共识和道德的形成,从而形成了一种看似浅次却内容深刻、对其成员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家风”。而家风的形成不仅对于个人有着深层的影响,对于社会,同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优秀家庭的出现,势必将传播正能量,引领一股新的道德风气,其范式作用将带领着更多的家庭向先进的方向靠拢,就整个社会而言,将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篇:把握内涵 抓实载体扎实推进家风建设落地生根

把握内涵 抓实载体扎实推进家风建设落地生根

中图分类号:D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172-01

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和灵魂,培育和建设家风,实质上是在家庭成员的头脑中搞道德建设,是一项“铸魂”工程。“铸魂”工程切忌空对空,大而无形,要贴近实际生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一、找准家风建设的切入点

家风建设要从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入手,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首先,家风要传承传统精髓。家风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家教能够涵养文化。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既要掌握现代知识,又要汲取古人智慧,形成学习风尚,挖掘和阐发东方智慧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精髓,在家庭中传承发扬。

其次,家风要融合时代精神。不同的时代为家风注入不同主题,家风是与时俱进的。寻求民族独立的战争年代,人们以保家卫国为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们以学习、劳动为美,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追求勤劳致富。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应当充分发挥家风阐释教化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纳入家风家教内容,让家风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第三,家风要体现和尊重差异化。爱国、孝顺、友善等理念是每个家庭家风都应具备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培树这些家风的基础上,根据家庭成员职业、持家理念的不同,每个家庭还应有自己的家风特色,如农民家庭的勤劳、军人家庭的忠诚、公务员家庭的清廉、经商者家庭的诚信等等,提倡家风建设的多样化,使家庭生活更具生机活力,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抓好家风建设得着力点

国如车,家是轮。传承好的家风,必然能影响、促进形成好的政风和社会风气。有良好家风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健康向上、文明进步的社会。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已位于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但我们要赢得国际社会的尊敬,不仅仅只是经济硬指标的增大,更要有文明素养、社会风气等软实力的提升。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树良好家风,以家风带民风,以家风促政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抓好家风传承。从家庭教育入手,家长要提高自身修养,注意行为举止,身教重于言传,一个词,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家庭故事,一段家庭记忆,都可以教化家风。要从家规家训入手,开展经典家训入户活动,从优秀家训(传统家训和革命家训)、治家持业格言、楹联、经典名篇、成语典故、俗话词语中萃取精华,提炼编写适宜家庭的经典家训送家入户,并在报纸、网站刊载,通过公益广告、短信、微信、微博广泛传播,教育家人,启迪后人。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进校附小联合编辑出版的《家训化育家风》《家书化育家风》两本书,很有现实价值,可以作为学习参考。

其次,要抓好家风引领。从开展“传家训、育家风、扬美德”活动入手,抓好典范家庭的宣传,要在各类媒体开设“美德家庭榜”“我家家训”“家风故事”等栏目,谈家风家训,展家庭风采。要开展系列讨论征集活动,如“怎么持家大家谈”“我说家风”故事征集等,组织媒体围绕家风教化、家风约束、家风导向、家风传承等,开设专栏、预设话题,引导机关干部、学生、教师、文学爱好者等,以真实生活为基础,通过谈体会、讲故事、写文章等方式,深入交流持家心得,推动人们从我做起,从家做起,从平凡事做起,自觉传承优秀家风。

再次,要抓好家风践行。进校附小动员学生、家长互写家书以及家风建设进课堂的做法,很值得推广普及。还不明白家风建设从何入手的学校,不妨“拿来主义”,很好地学习借鉴一下。从全市来讲,各相关部门要按着《秦皇岛市家风建设推进方案》的要求,务实创新地推进家风建设。要把家风建设与“爱心城市?善行天下”活动相结合,大兴崇德向善之风,倡导担当奉献精神,在家庭大兴“互助、诚信、敬业、勤俭、孝敬”之风,在城市社区、农村设立《好人档案》《功德录》,让群众对家庭家风进行道德评议。在全市开展“和谐、书香、仁义、勤俭、健康”美德家庭创建活动,挖掘、选树和宣传群众身边平等和谐、孝老敬亲、科学教子、低碳生活、学习向上、勤劳创业、爱心奉献的“最美家庭”。广泛开展“邻里守望”主题活动,举办经典诵读、道德论坛、文化讲堂,利用传统节日举办民俗活动,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养,为家风建设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五篇: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内涵

一、企业精神:

创新求实众志成城与时俱进共创辉煌

二、企业理念:

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

三、企业宗旨:

注重品质服务为本

四、行为准则:

做人忠实勤奋交友诚信为本干事深入认真创业追求卓越

五、价 值 观:

推动国内旅游事业的发展

六、服务宗旨:

倾听客户声音关注市场需求尽心尽力完美服务

七、人 才 观:

事实说明一切时间验证一切

八、追求目标:

满足于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人们视觉上的享受

九、发展战略:

打造国内最佳旅游视频展示平台

下载家风的内涵[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风的内涵[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内涵:(一)企业使命:服务客户,成就自我,共创世界一流服装企业!(二)企业愿景:(1)建百年企业,创百年品牌;(2)三年内成为中女装前十名,十年内成为中国服装行业前十名,二十年内成为世界服装......

    文化内涵

    第一章医院简介三原县中医医院成立于1978年,由原城关地段医院易建而成。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我县唯一一所以中医特色见长......

    雷锋精神内涵之一

    雷锋精神内涵之一、奉献精神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 雷锋精神内涵......

    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是什么?从20世纪70年代起,企业文化一直是企业管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对于“企业文化”这个概念,不同的管理者给出了至少180多种不同的定义,目前为止还未能形成......

    内涵检讨书

    篇一:各种检讨书检讨书 尊敬的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 这次犯错误,自己想了很多东西,反省了很多的事情,自己也很懊悔,很气自己,去触犯学校的纪律,也深刻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

    经典内涵句子

    经典内涵句子1、有时候,不是对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对方看的太重。2、迷茫总是一时的,选择的道路一直走下去,才是一世的。3、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

    内涵(五篇范文)

    (一)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习主席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论述】 根据习主席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论述,我认为“中国梦”的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可以说是一个梦系列、梦体系。......

    雷锋精神内涵之一

    雷锋精神内涵之一、奉献精神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雷锋精神内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