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内涵建设
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保教质量
一年来,我园以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为指导,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幼儿园目标责任书中建设“优质、多元、品牌”的发展目标,以贯彻落实市区三年行动计划和幼儿园课程建设为主线,善于从“六化”(组织管理人性化、队伍建设优质化、课程建设园本化、教育科研实践化、家园教育互动化、环境创设课程化)的内涵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着手,结合师德师风建设,扎实有效、规范创新的开展幼儿园各项工作,注重形成各类长效管理机制,从而在创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深化教改,优化研修途径,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综合素质和办园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方面,取得了明显的办园成效,并为全面迎接明年新一轮市一级园复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下面将一年来主要开展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重视学习引领,提高思想认识
幼儿园非常注重教工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在组织全体教工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的同时,精心组织教师深化学习上海市教委关于《上海市幼儿园园长课程管理指导意见》、《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等5个文件精神,结合迎世博与文明同行的师德师风建设,采取自学、集体学习、专题讨论、交流、演讲等多种形式,帮助教师深刻领会文件内涵,引导教师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正确对待幼儿园深化改革、优化课程建设、提升保教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园举措;鼓励教工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的完善与补充,激发了全体教工立足本职,身体力行,在本质岗位上努力践行党的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投身课改,全心全意为家长幼儿服务的主动些和自觉性,为幼儿园和谐校园文化创建,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注重基础管理,提升办园品质
幼儿园坚持“科学管理,内涵发展”的方向,在园务管理中注重抓“细”、抓“实”,将管理落到实处;善于及时把握教工思想动态,细致好思想疏导工作,努力做到重载体,抓落实;重检查,抓反馈,重基础,抓常规;重实践,抓效益,使幼儿园在加强内涵建设、深化园本研修、优化学习型团队活动,优化园本研修途径、推进幼儿园和谐发展等方面,形成了长效管理机制,很好的提升了管理效益。我们的做法是:
1、注重目标引领。
全员共同参与制定幼儿园的三年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规划,并在明确幼儿园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要求中层干部围绕幼儿园工作的项目目标,细化目标,制订好自己部门工作的目标责任书,并通过对中层干部的述职报告与民主评议,做到职责明确,层层落实。要求一层对一层负责,一层对一层考核,确保措施到位,纵向上保证管理渠道的畅通。从而,初步健全和完善了幼儿园三级管理的网络(即园长——分管负责人———各班组长);
2、注重制度完善。
我们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形成的“开门听意见”制度有效运用于园务管
理,并作为优化幼儿园制度管理的有效手段。每学期定期广泛听取全体教工意见,引导 教工针对幼儿园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进行思考提案,共同商讨对策;通过 对现行教育管理制度与时俱进地的修订与完善,以及这次全面迎接上海市对我区三年行 动计划专项督导的准备,有效促进了幼儿园细节管理,并对幼儿园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 制,实现科学规范的常态管理,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
一年来我们根据幼儿园课程管理的要求,先后调整修订的制度有:幼儿园教工的上
下班制度、上岗制度,园本研修制度、三大员一日规范操作制度,门卫制度、课程实施与监控检查制度、幼儿园分配制度等„„。
3、注重过程监控。
过程管理是实现幼儿园管理目标,提升管理质量的关键。因此,在落实幼儿园课程管理和重要任务时,我们首先让每一个教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工作的重点是什么,现有的基础又是什么,然后再确定具有一定针对性和达成度的可操作目标。目标确定后,围绕幼儿园的重点工作、实施要点和相对应的措施,选择切合自己的、可以操作的实施举措。而作为幼儿园则根据幼儿园基础管理包括课程管理的基本要求,确定相关的评价标准,分层实施过程性监控,形成长效的落实反馈机制,确保有效实施。对此,幼儿园建立了教工每周、每月重点工作的监控机制,确立了日常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检查机制,及时对检查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反馈,运用每月工作总结,弘扬宣传亮点工作,指出不足与反思,并及时调整幼儿园整体工作进程,有效调整策略,提升管理效率,从而在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高效完成的同时,也推进了教工养成性习惯的培养。
4、注重民主管理。
我们坚持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注重发挥教代会、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对幼儿园涉及 “三重一大”政策的问题,对幼儿园教工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都实行政策公开、园务公开、操作透明,坚持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十六字方针。我们还进一步完善了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理财、民主评议行政领导以及坚持集体领导等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了“教育民主化”的积极作用。
我们还善于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先后多次组织教工对幼儿园发展的瓶颈问题、对幼儿园新三年发展方向、幼儿园新一年预算编制等进行问卷,广泛听取教工的意见,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教工主人翁的参政议政意识,使幼儿园现行的教工民主管理机制,逐步积淀为“平等融洽、尽责奉献”的和谐校园文化。
4、注重管理创新。
我们积极推广运用《现代制度下幼儿园园本管理实践与探究》的科研成果,通过优化现代幼儿园制度建设,强化教工团队的自主管理,以“实绩鼓励”法等,激发教工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每一位教工都能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一年来,我们创新现代幼儿园管理制度,优化团队建设机制,积极探究教职员工为主体的自主管理模式,引导各团队在完成幼儿园重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自主确定工作目标、自主组织活动。每学期开学,我们都要组织课题组成员和各团队负责人商讨确定幼儿园工作重点与主要任务,然后将具体的任务分解到各团队,要求团队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结束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与任务完成的具体指标。对于完成任务的过程与举措,则有各团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确定目标、措施、进度,这样就给予了教师自主管理与发展的空间,从而发挥了团队在幼儿园管理和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5、注重和谐校园建设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让每个教工快乐的走向成功,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并快乐健康的成长”这一办园理念为指导,深化幼儿园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努力提升文明单位和文明班组文明岗创建活动的质量,推进幼儿园和谐发展。幼儿园积极支持工会开展“欢乐月末”、节日欢聚、慰问等活动,通过积极主动争取帮困基金关心帮助困难教工、家访慰问生病教工和家属、定期开展文明教工单项奖评比等工作的开展,营造了一个充满关爱、温暖的宜一集体,也形成了一个进取、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三、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培养机制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完善长效的“研训一体”的教师培养机制,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努力营造学习文化、培育反思文化、倡导行动研究文化,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素质精良、具有团队精神的创新型、实践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注重结合幼儿园课程建设,积极探求富有实效的培训机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完善园本培训机制,实现保教队伍专业成长。
我们继续以“十一五”师训先行校为动力,优化“教、研、训一体”的培训方式,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与现代课程改革的需要,开展内容形式多样化、层次引领多样化的园本研修,引领教师走“学习、反思、实践、研究”相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提高园本研修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结合幼儿园园本研修的重点内容,善于以园本研修为载体,积极开展基础性实践课程的培训。对我园教师在新课程和园本化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困惑,通过“案例研究”、“问题研究”、“课题研究”为载体的研修活动,将诸如集体学习活动设计中,如何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正确把握活动目标与环节设计的关系,通过活动目标、教学手段、归纳提升、提问设计等体现活动的递进性与价值”、“优秀幼儿文学做平的创新教学实践“等研讨,让教师将研究、培训与教学融为一体,真正实现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行为的转化与教学的创新,既提高了研修实效,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每学期,我们还结合学分认定工作,让教师完成案例篇、实践篇、理论篇、专题篇的撰写、进行一次以上公开教学实践交流展示的师训任务,要求教师在实实在在的学习、实践、反思过程中,感知幼儿园研修的实效,并逐步得到专业发展。
2、落实分层培养目标,促进保教队伍群体成长。
在教师培养工作中,我们注重尊重教师发展中的个体差异,以分层培养为途径,实 现师资队伍的梯队成长。 对于新教师的培养。
我们注重为新教师搭建平台,创设多次学习观摩的机会,并充分运用幼儿园十佳青年教师、市级骨干教师陈颖萍的教育资源,多次组织她们观摩陈老师的教学活动,参与专家团的现场指导评析,善于引导她们学习身边的先进教师,感悟做一名幼儿教师的正确价值趋向。为了增强新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兴趣和信心,我们开展了新教师的“六个一”培养工程:即设计一个有质量的教学活动,开放一次实践活动,评析一个教学活动,进行一次“我的成长感悟”专题研讨活动,梳理一日活动的教学常规,制作一个新课程课件。指导新教师关注自身所处的教育教学环境、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独特的教育感受与体验,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寻求解决问题途径,使新教师在自我评价、自我实践与自我反思中,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努力,体验成功的快乐,达到自我提高。 对于骨干教师与教育能手的培养
我们注重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充分发挥她们的辐射作用,善于为其搭建展示交流的舞台。我园的骨干教师基本都在幼儿园担任了教研组长的职务,承担了引领班组教师进行幼儿园课程建设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途径,探究有效教学的重任。我们给骨干教师压担子,让她们负责组织幼儿园的各项主题活动,定期要求进行实践活动的展示交流,指导班组教师设计实施公开活动,鼓励骨干在教研活动中积极探索和总结教育经验并循着“学习型教师”——“发展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轨迹成长。同时,对于市级骨干教师陈颖萍,我们依托教育学院的力量,建立了专家团,定期进班现场指导,及时在全体教师中弘扬她脚踏实地,勤勉工作,无私奉献的务实工作态度,创新教学、有效教学的钻研精神以及全心关爱孩子的良好师德。目前陈颖萍教师的教育教学机智和教学风格,她的务实、敬业的工作态度、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得到了专家团老师和幼儿园老师的充分肯定,她个人的专业引领能力也在幼儿园大教研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对于一般教师的培养
我们注重为其搭建同伴互助学习提高的平台,要求其能在幼儿园发展中发挥基石、绿叶作用。为此,我们提供了互相结对学习的平台,让她们,在 “专题讲座”、“课例分析”、“案例交流”、“ 一课多研”、“同课异构”、等相互取长补短的分享中,得到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行为的跟进。 对于后勤三大员的培养
幼儿园课程落实与教育质量提升,离不开强有力的后勤保障。而后勤三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将直接影响保教工作的质量。为保证后勤工作扎实到位,我们围绕手足口病、H1N1甲流的防治工作,更进一步的完善了后勤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机制,并开展了扎实而有效的工作。
首先我们将后勤三员规范操作提升到将要关系孩子生命健康的高度加以认识,合理调整部分保育员工作岗位,组织三大员每二周组织一次专业培训,加强了对其常态工作规范操作的抽查与检查,特别加大了规范消毒与包干区卫生检查的力度。同时,我们还鼓励后勤人员开展技能比武,专业知识理论的培训测试、支持她们参与职后培训并提供时间保障。今年幼儿园虽然有水痘和腮腺炎等病例的发生,但在我们的专业防范下,无一续发病例发生,得到了儿保的肯定。
四、深化课程管理,促进师幼发展
幼儿园课程执行的主体是教师,而课程建设实施的关键是园长的课程领导与管理。
在幼儿园课程管理中,我们注重抓幼儿园课程的监控评价,以确保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落实。为此,我们建立了以园长为第一责任人,副园长、大教研组长具体分管,小教研组长具体落实、全园教师具体操作的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实施网络。幼儿园课程领导小组成员,还先后制定了幼儿园课程落实的制度与监控评价表。其中包括幼儿园作息制度、幼儿园课程配比制度、教师课程执行力备课计划监测评价表、教师课程执行一日活动情况监测表等,加强了幼儿作息时间的监控,保证了幼儿有足够的自主探究活动和运动游戏的时间。我们建立了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的检查反馈机制,加大了课程监控的力度,实行责任到人分层监控。如:教研组长和带教教师根据备课计划监测表,负责落实监控本班组教师和被带教教师在备课中课程落实的情况,园长和大教研组长负责园第一层次骨干教师的备课落实情况。课程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总分园教师课程执行一日活动情况的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与教工考核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常态监测,教师课程执行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推进了教师教学常规养成性习惯的培养,为幼儿发展提供了支持。
五、关注家园共育,发挥教育合力
随着教改的深入,大教育观的理念已经进入校园,如何充分协调利用社区、家长资源,发挥教育合力,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师的共识,因此提升家长工作质量,优化家园联系途径,重视家园互动,提升教育效率就成了教师所关注的主要焦点。
为此,根据我园实际,我们重点关注了幼儿园家园互动质量的提升,开展了实现教育共育的研讨与实践。我们首先开展了提升家园互动栏质量的研讨,在互动栏目中开辟了专题互动栏目,各班级教师根据班级孩子发展的共性问题和家长的热点话题进行互动交流并组织教师互相学习;其次,我们还注重完善和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家长工作新模式,拓展家庭教育的新内容、新方法、新途径。通过挖掘家长的资源,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以及三八节“我和妈妈共阅读”、亲子征文、爸爸沙龙等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从而既密切了家园联系,又发挥多方资源的积极作用。
我们还注重提升“阳光宝宝”活动的质量,关注 0——3岁散居婴幼儿四次免费活动的质量与覆盖率,优化指导,赢得辖区居民和家长的好评,提高了家长的满意率。
六、开展结对工作,发挥辐射作用
我们认真对待教育局下达的与华阴幼儿园结对任务,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结对活动。并结合这次后备干部来园挂职一周见习,全方位向托儿所和见习教师辐射幼儿园管理的经验,我们先后组织他们观摩了幼儿园常态的教研活动,让他们参与幼儿园教师个别化材料的评比,常态进行班级环境检查、随堂听课等,让他们切实体验幼儿园扎实的基础管理来自于日常管理中的抓细与抓实。
七、发挥支部作用,推进持续发展 我们善于以学习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完善幼儿园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认真抓好党政班子与中层干部的中心组理论学习与教工的政治学习,以深人学习贯彻十七大文件和科学发展观为重点,扎实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先后开展了 “党员示范岗”、“以党风促师风、以党性铸师魂”的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参观了上海解放六十年图片展等,党团联手、立足岗位、深人开展“与世博同行”的师德师风建设,从而密切了党群关系。我园党员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其他各项工作中都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第二篇:高校内涵建设
健全现代大学制度,促进高校内涵发展
民盟江苏省委员会
“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了优先、快速发展,教育的整体水平始终位居全国前列。高校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开始将重心逐步转向内涵发展,在科研水平、人才培养以及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一、江苏高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数124所,在校生176.73万人,普通高校数和在校生数连续多年均位居全国第一。全省现有普通本科院校45所,博士授权高校26所,一般本科院校19所。全省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79所,在校生75.69万人,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有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校26所、独立学院26所、民办二级学院15所。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6个百分点。
(一)科研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124所高校中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进入“985”工程前10位,11所高校进入“211”工程前30位;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4个,综合数量名列全国第二。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学科135个,国家和部省级重点实验室13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7个,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重大研发机构19个。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181个,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26个,基本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覆盖所有专业、服务所有学生。“十一五”期间,全省有40所高校参与本科教学评估,所有参评高校全部达到国家教学水平评估良好以上标准,获优率全国第一。全省国家特色专业和国家精品课程分别达到131个和219门,均位居全国第二。省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达到689个、1010门。
(二)人才质量收到社会肯定。
1、师资力量越来越强,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十一五”以来,全省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1万余人,高校中有99名教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
高校两院院士人数达到7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3人。2009年,全省新增7名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23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38名全国模范教师。
2、培养的大学生质量越来越高。2009年,全省大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力学、电子设计等多项竞赛,获奖总数均位居全国第一。
3、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十一五”期间,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社会反响良好。
(三)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以科技创新能力为例,全省高校有20项成果入选2008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总数居全国前列;58项成果获2009高校科学技术奖励,51项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9年,又有2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顺利通过国家验收。8支高校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项目。66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常州市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新增苏州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与此同时,江苏高校在内涵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是自身办学实力不足:行政化治校模式不利于提升高校现代化管理水平;管理自治水平低,办学自主权不足;师资水平不如人意。二是人才培养质量还不高:规模扩张降低了优势学科的发展速度和人才培养质量;考核制度不科学,淡化了高校“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理念;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较薄弱。3)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能满足需要:江苏现有高校院系设置、办学目标趋同,科研评价体系和利益分配机制单一,没有形成学术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职业培训互相协调的办学体系;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能够促进产业振兴的关键核心技术很少。
二、促进江苏高校内涵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全省高校办学水平方面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江苏高校急需加大改革力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重点,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工作重心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移,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多做贡献,力争在2020年初步建成高等教育强省。
(一)坚持内涵发展,提高自身办学能力。突出优势学科,重视特色强校。对于国家和省级重点高校,应以精英教育为主,学校规模无需扩大、学科设置无需求全,以便集中力量,提升办学水平。只有2000多人的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依靠理工学科品牌体系支撑,仅次于哈佛、耶鲁、牛津、剑桥排名世界第五。可见,学校规模大小、学科结构是否齐全等并不影响一所大学是否卓越,也不影响高校整体办学能力高下。
对于职业技术类高校,应加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重点培育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急切需要;对于一般性的普通高校,则需根据各自的特色优势,培养社会紧缺的不同种类的应用型人才。
坚持教授治学,发展民主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授治学是当今世界一流大学内部管理模式的共有特征,是高校民主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高校应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赋予他们诸如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学术人员聘任与晋级等的学术评价权力,以及事关学术发展的各项政策的决策权。其次,要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及校务委员会制度,强化教授群体在行政管理方面的参与权以及教职工的监督权。
集中科研,联合攻关。实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制度之一,没有科学研究做基础,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学。但具体到特定的教师、特定的时间段以及特定的科研项目,则并非科研与教学总是并重。对于高校每一个教师而言,一段时间侧重科研,另一段时间侧重教学,应该更为合理。因此,江苏高校应针对不同的科研项目,集中相应的研究精英,专心攻关,联合攻关。这段时间内,应减少他们的教学任务。与之相反,特定时间内没有科研任务的老师,应集中力量搞好教学。
全省联动,均衡发展。建议实施全省振兴苏北高等教育计划,综合考虑江苏高等教育的区域落差,结合苏北教育发展振兴计划、新型工业化苏北发展规划、沿海发展战略等,整合江苏高校现有品牌资源,实行政府资助、高校对口支援等政策,提升苏北地区高校的办学水平。
加快高校国际化步伐。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高水平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声誉。还可以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逐步互通,在课程计划、教学标准及学历学分上互认。同时加强高端学术合作,赶超国际一流先进水平。
(二)坚持育人为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当坚持 “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办学原则,根据高校具体情况,通过提高广大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真正提升高校教师质量与大学生质量。
首先,紧密联系实际,科学安排学科设置。积极争取学科设置方面的自主权,建立学科专业管理体制。通过制定学科分类目录、进行学科布局规划和学科评估等途径,对高校的学科建设进行指导、引导和调节,形成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对人才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
其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拟聘任的教师,除了在学历和科研水平方面的高要求外,还需增加对教学能力的高要求。教学能力欠缺的,必须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后依然胜任不了教学工作的,必须调离教师岗位。二是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尤其要改变目前盲目追求高学历的聘任行为,做到学历与实践经历并重。在重视学历的同时,要对教师的企业背景提出硬要求、高要求。要密切教师与企业的联系,让教师始终具备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般性的普通高校,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理工科院校,教师的实践经验也必须逐渐予以重视。这也是国外许多大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德国,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和从事科学研究就被视为理工科院校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理工科高校普遍注重加强与企业及科研单位的联系,主动把年轻教师送到企业和科研单位学习锻炼,让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科学实践中得到提高。
再次,推进教师分类考核制度改革。高校资源配置与考核安排可以以不同岗位特点分别设置,以此体现先进的大学教师评价文化。建议江苏高校尝试按照学术、教书、科研、服务四大类,分层次、有区别、设期限、多元化、可选择的多岗位设置模式,完善相关考核激励办法,以此形成一种选岗责任制。特别要减轻甚至取消对教学岗位教
师核心论文的考核,以鼓励那些有志于教学的高校教师安心教学、专心教学、专业化教学、高水平教学。
针对目前许多高校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端,江苏高校还需要特别重视大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养成,特别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坚持面向社会,提高社会贡献程度。
1、推广大师加团队模式,大力度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 带动一批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同时,要加大高端人才储备,积蓄战略性高端人才厚发力量。
2、铸造独特的江苏名片,提升江苏文化软实力。全省高校需增强服务意识,多修传世精品工程,突显江苏人文研究高地;多做高端文化服务,发挥江苏文化凝聚力。
3、形成稳定的专家智库,提高技术服务和政策咨询服务能力。这方面需要以高校力量为主体,建立专业化、专家化、稳定常态的江苏技术与思想智库高地,完善对策咨询的常规长效机制和专家体系,服务于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服务于江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4、创新引导推动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首先,成立江苏高校高新成果转化推进中心,构筑全省“产、学、研、金、官、用”综合协调高端平台。其次,组建专业的技术研究机构,构筑对接国家创新体系的高端技术攻关平台。第三,强化科技金融,完善风投机制,改善成果转化环境。第四,大力培育民间技术服务市场,推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篇:内涵建设总结
管理工程系“关于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完成情况总结
根据学院《关于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分解表》两个文件精神,我系制定详细的任务分解表并实施。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出色完成国家骨干高职建设任务
1.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我系成立了由系领导及各专业带头人组成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主要分析、研究校企合作的模式、方法,找准培养定位,明确培养方向,全面指导协调我系校企合作各项工作,并在校企合作办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我系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2.校企合作的形式
本系领导及教学办多次前往多家实习基地考察,主要考察企业的资质、工作地点、职位信息、薪资待遇等问题。并于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先后签订 “苏宁班”、“链家班”、“戴河首领班”、“麦田班”等订单班培养模式,为学生和企业对接提供了平台。根据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安排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三个专业到国资委疗养院、深海商贸有限公司、天津苏宁等多家企业进行为期2个月的暑期实习。设计人数210余人次,使部分课程在企业通过实习方式来进行考核。并在本学期开学初对在此次暑期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彰。同时,11月份市场营销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30余名学生赴北京链家房地产有限公司实习。在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召开了2014专业建设专家研讨会,与会20余名专家重点围绕各专业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讨,针对专业定位、行业发展趋势、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职业素质、培养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同时,在五月份召开各专业实践专家研讨会,针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的实践课程进行论证,有效与各合作企业进行实践实训等课程的布置。
3二级管理制度
本教学办按照学院统一要求,切实做好学院二级管理制度。我系实行党政分工合作,共同负责的领导体制。采取双周二上午召开我系党政联席会议;每周四上午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并形成会议记录及会议纪要存档。本完成了本系以及其他基础部门任课教师的理论课程任课安排及理论课时、实训课时统计、审核、上报等工作。同时,完成我系行政坐班人员的岗位津贴及专业带头人的岗位津贴。
二、加强内涵建设,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1.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2014年主要加强我系专业内涵建设,根据我系实际情况抓紧我系定位,确定系训,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根据专业建设与改革,确定了每个专业(群)一门精品资源共享课。
2.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在本两个学期“教学三段式”检查中,通过教研室自查,系部抽查的方式,检查教师教案56人次。各教研室积极准备材料,并做好相关材料归档工作。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制订教学运行表,每个学期通过督导听课、学生信息员反馈、教学查课等多种督导手段,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督查,根据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回相应任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学院相关文件精神,我系制定了《管理工程系规章制度汇编》,其中包括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实验实训环境管理制度等。为了督促专业教师能够更好的服务一线教学我系一直对教师的量化考核常抓不懈,作为评优的重要参考指标。
4健全会议制度
为了教学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我系建立每周四和双周二上午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并形成会议纪要。同时,在每周四上午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各专业带头人及教学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参加,汇报一周内的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周工作计划。
三、加强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专业建设
校企共同探索,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核心,通过校企“双主体”共同培养,将“理实一体”教学、仿真实训和顶岗实习三环节有机结合,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贯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双环、四段、零距离”的教学模式,结合行业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使毕业生成为建筑施工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体现在通过工程造价专业在央财支持建设的成果下,本新申请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正式招生,在2015-2017三年专业建设中,着重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实习实训环境等方面的建设。
2.校企合作
围绕学院的统一布署,结合我系的实际,更新职教理念,开拓专业视野,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专业教师的培训、进修、专业调研和挂职锻炼,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组织开展了“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组织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暑期实习的同时,下厂实践;落实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建立专业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
3课程建设
本聘请20余名专家参加专业建设研讨会和实践专家研讨会,针对专业定位、行业发展趋势、课程设置、职业素质、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研讨和实践实训课程论证,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同时,在12月份我系召开关于2014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公共课论证会,与公共基础部门进行沟通。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首要任务,引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转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推进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改革。并针对我系单招专业与外语部多次沟通采取转变授课方式来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授课。
四、强化实践育人,改善教学条件
1.订单班培养
本系领导及教学办多次前往多家实习基地考察,主要考察企业的资质、工作地点、职位信息、薪资待遇等问题。并于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先后签订 “苏宁班”、“链家班”、“戴河首领班”、“麦田班”等订单班培养模式,为学生和企业对接提供了平台。根据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安排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三个专业到国资委疗养院、深海商贸有限公司、天津苏宁等多家企业进行为期2个月的暑期实习。设计人数210余人次,使部分课程在企业通过实习方式来进行考核。并在本学期开学初对在此次暑期实习中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彰。同时,11月份市场营销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30余名学生赴北京链家房地产有限公司实习。
2.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工作是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工作,为推动新一轮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质量监控,规范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结合我系实际情况,本学年在实验室机房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同时也积极探索了校外合作、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新途径。我系现有实训室共6个,包括:工程造价认知实训室、工程造价软件实训室、工程造价测量实训基地、工程造价综合实训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造价安装工程技术实训室。本经深入调研,充分收集教师意见和建议,制定了《管理工程师系实训室使用规定》、《实训室设备使用情况登记表》、《实训室使用申请表》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同时规范了实训室管理过程,如:教师和学生使用实验室机房时必须遵守《管理工程系实训室使用规定》,教师在正常上课时间以外时间使用实训室的必须填写《实训室使用申请表》等。
3.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根据学院“十二五”时期专业建设规划,管理工程系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开展了专业调整和新专业建设的论证工作。收集整理申办新专业资料,拟申报1-2个与现有专业相近的专业,建立专业群。组织、协调《项目管理》、《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财务管理》等录播课程的试录、正式录播等;完成《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市场调查与预测》和《财务管理》3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和验收;实施课程改革。《人力资源管理》、《装饰工程预算》、《建筑工程测量》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共计4门课程实施了课程改革;4.实施考试方式改革。《证券市场基础》、《装饰工程预算》、《建筑工程测量》、《中外建筑与文化》、《公共关系实务》、《渠道管理》等六门课程实施考试方式改革;5.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建筑工程识图》、《工程项目管理》三门课程,已组建课程建设团队,制定课改方案,确定教材的编写大纲,已进行专业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正在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
五、抓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
1.调研情况
通过毕业生跟踪回访和院系各种形式的调查分析资料表明本系的毕业生质量高,上手快,留得住,安心本职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而在各方面都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受到各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同,就业声誉良好。目前本专业已经基本形成了高报到率和高就业率的良性循环。
2.三定期一随机教学检查制度
建立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每学期开学初和学期末我系都会召开信息员工作会议部署信息员工作并收集反馈信息。对学生反馈的问题予以及时上报并解决。高度重视学生的意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协调解决。健全我系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3.数据平台填报工作
作为学院一项常规工作,我系按照学院总体部署按时保质的完成每年的数据平台填报工作。并作为我系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美奶奶做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报告,逐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检测体系。
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1双师培养通过课题研究、课程建设、社会服务等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从企业引进一批行业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实训教师,在实习基地聘请一批行家能手作为基地实习指导教师。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3人,聘用或培养有行业影响力的校外专业带头人3名,培养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骨干教师10名,聘请兼职教师31人,实现专兼职比例为1:1,实现专业课程50%由兼职教师承担。丰富兼职教师的工作内涵,不仅承担实践课程的教学,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仿真教材的开发、教学改革与教学评价等,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德能兼备、专兼结合”,普遍具有“双师”素质的优秀教师团队。
七、社会服务能力
围绕学院的统一布署,结合我系的实际,更新职教理念,开拓专业视野,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专业教师的培训、进修、专业调研和挂职锻炼,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组织开展了“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组织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暑期实习的同时,下厂实践;落实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建立专业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开展社会服务,专业教师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培训。在学院培训中心等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圆满完成教育部财政部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4)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骨干教师培训任务,培训全国各地教师45人次,收入22万余元。加强辅导员培训工作,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培训和案例讨论等多形式,逐步提高辅导员工作能力和水平。
八、建设综合素质教育平台,提升学员文化凝聚力
全系注重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养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将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年内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参加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举办的第十一届(新加坡)国际市场营销大赛中国区选拔赛暨第八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市场营销专业竞赛,荣获团体“二等奖”,指导教师荣获优秀辅导教师奖。组织学生参加由共青团河北省委、河北省教育厅等机构举办的2014年“创青春”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荣获二等奖。学院首届职业指导课程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系辅导员卢希和张会均获得二等奖,并代表学院参加河北省职业指导课程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张会老师在第四届学院辅导员大赛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我系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管理工程系
二0一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四篇:医院内涵建设
内涵建设医院生存之本
一年一度的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检查活动对我院的检查,虽然过去一周了,然而检查反馈会上那一张张令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羞愧难当的“问题”图片,至今仍历历在目,仿佛根根利剑刺在了我们医院人的心上,痛苦难耐,不能平怀。
痛定思痛,我们不禁要问,一直被我们自己为之自豪和炫耀的、和我们生死与共的三级甲等医院为什么会隐藏这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低级”问题?难道是所谓知识分子的医院人不懂得卫生法规、不懂得行业标准么?难道是高学历的白衣天使们丧失了职业良知、没有了人性文明了么?难道是多年的三级甲等医院没有制度、没有监督、没有管理了么?
不是!绝对不是!是我们只抓表面现象不抓深层本质、只重形式建设、忽视内涵建设的必然结果。
医院要发展,首先是医院人要发展,要转变他们的生存理念,要提高他们的做人修养和职业素养,要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要规范他们的职业行为。
一句话,加强作为医院主人翁的医院人的内涵建设,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医院人的内涵提高了,医院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众所周知,在群体环境中,不能没有制度,而问题是医院并不缺乏制度,缺乏的是制度的落实,只有形式主义,只有条条主义,而没有实际落实,没有实实在在的执行力,再美的条条框框,只能是流于形式,只能是一纸空文,只能是纸上谈兵。然而制度的落实归根结底是要靠人来完成的,人的素质提高了,落实制度将成为发自内心的主动行为,素质不高的地方,只有靠奖惩措施来补充,也就是合理地规范行为,而奖惩措施的具体落实,要靠管理人员来做,靠职能部门去办,那么,职能管理部门就需有驾驭制度的权力和能力,唯有如此,方能保证制度的落实。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何发现有违制度的问题呢?基层领导高标准、严要求是发现问题的关键,职能部门经常而不定期的巡查是发现问题的切实有效的手段,善于观察,勤于检查,抓现场、抓实际、抓细节是发现问题的五大要素,而疏于管理也主要表现在流于形式,不深入基层,不切入实际,奖惩不明,措施不力,结果制度日日讲,问题天天出。
问题和矛盾一样,无处不存,我们断不可以因负面问题被发现而懊恼不已,丧失信心,这不是坏事,是好事,它使我们为之一震,头脑清醒,转变观念;为之一怒,奋发图强,提高发展。
第五篇:强化内涵建设
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医院大发展
——嵩县中医院2009年工作总结
充满挑战的2009年已经过去,我们经历了各种复杂局面的考验,今天相聚在这里,隆重召开中医院2010年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09年的各项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肯定成绩、查找差距,以新起点、新环境、新思想、新跨越的新思路,安排布置2010年工作,确保医院的各项工作有新的发展。在此,我谨代表中医院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向参加今天会议,并长期关怀和支持我院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一、医院概况
嵩县中医院属二级甲等中医院,新院经过历时两年时间的全面建设,于2009年3月28日实现整体搬迁,现占地面积20亩,总投入4500万元,分工作区、后勤区和生活区,建设业务用房23000平方米,分11个病区,设职能科室8个,目前在职职工379人,卫技人员310人,中级职称85人,高级职称10人,固定资产6000万元,设置床位310张,09年床位使用率达96%,年门诊量182440人次,住院9342人次,业务收入实现35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5%,创历史新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卫生局的关心指导下,我院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力求突破,争创一流,以深化医院管理年和增强医院内涵建设为主体,突出中医特色,围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理念,把立足大发展、瞄准高目标作为发展动力,坚持创建人文医院和和谐医院的发展目标,将医院的文化、质量、安全、服务、费用、降耗、纪律形象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落实到位。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整改,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全面推进医院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医疗安全得到加强,差错纠纷明显下降,全年无发生一起医闹事件。学科建设成绩显著,新业务开展广泛,医院综合运行能力明显改善。在年终举行的全市中医医院质量考评中,获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省爱卫会授予“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称号。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院今年工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院上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开展“一切为了病人,争当患者贴心人”为主题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态度,起到了有力的推进作用。广大职工把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作好本职工作的巨大力量,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树立医院品牌意识,大力弘扬医院文化
内涵建设作为2009年的中心工作,成效显著。我们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职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职工,以先进的典型鼓舞职工,以高尚的精神塑造职工,着力提高全院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操守,努力增强爱院如家、爱岗敬业、服从大局和团结协作的责任感,不断提高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临床科室开展“三面红旗”活动,护理部开展人性化服务,用一个微笑拉近人、一个问候温暖人,以患者无小事为原则,在我县率先开展为病人洗头、洗脚、剪指甲等人性化服务。定期召开病人家属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便于工作的改进。为熔炼团队、超越自我,我院组织中层人员到西峡进行拓展训练;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观念、拓展眼界,组织医政、护理部、综合办、后勤科、保卫科等科室负责人到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参观学习,对临床人员、非临床人员、护理人员分别召开专题会议,切实查找差距,促进工作。聘请博士、专家来院授课,通过爱岗敬业教育,让职工把一切为了患者的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自觉改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高效、优质、温馨、亲切的医疗服务感动患者,留住患者,唤起了职工们的职业感和自豪感,激励全体职工自觉弘扬医院精神,维护医院形象,为完成医院的各项工作发挥聪明才智,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提升医护质量
1、继续全面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医疗质量工作,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医疗整体水平,对质量管理制定了明确目标及任务。本多次召开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专题会,使职工对医疗质量工作的认识上到一个新的高度。医疗安全意识大大增强,各职能部门按要求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并加强管理。医务科工作人员坚持每周五天下科室督查医疗质量工作,建立了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各科室均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制定了科室质量管理方案,明确了管理目标,并逐月检查总结上报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每月通过检查,用通报形式反馈各科室医疗质量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责令科室限期整改。
2、坚持依法执业,规范医疗人员的诊疗行为。我院严格按照上级部门核准的科目和范围执业,医师外出会诊和外聘人员到我院会诊,严格按照“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执行。对新招聘大学生,尚未取得执业证者继续实行医师签字背杠制度,严格履行在执业医师指导下的诊疗工作,并限期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否则,将予以解聘。3、2009年我院共存档病案7891份,甲级病案率95%,治愈好转率97%,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7%,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6%,上级医师指导优良率100%,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6%,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中医诊断准确率95%,处方书写合格率>90%。
4、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重点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加强首诊负责制,对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病历书写、护理文写书写、分级护理、处方管理、临床输血管理、知情告知文书、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及医疗安全等方面进行考核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处理。
(四)加强护理目标管理,提升护理整体运行质量
1、为全面控制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护理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计划,落实每周六天下科室检查制度,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督导,每月由护理部牵头,各病区护士长参加,抽查40—50份病例,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评价。针对不达标项目,认真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并以通报形式反馈全院各科室,促进我院护理质量合格率不断提高。全院基础护理合格率92%,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87%,病区管理合格率95%,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93%,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文书合格率90%。全年无护理病发症发生。
2、全面落实护理各项工作制度和职责。护理部每周对各科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考核,认真从细节上下功夫,使制度落到实处,人人都能以各自的岗位职责约束自己的工作。
(五)加强三基培训,规范临床工作
按照年初计划,医政科、护理部组织全体医、护、技人员每月进行一次业务学习,有讲稿、有签到、有记录。全年理论考试4次,共参加人员520人次,合格率和及格率达99%。科内每月两次业务学习从未间断,并有记录、有笔记、有签到、有讲稿,使我院的学习气氛有很大提高。
(六)突出中医特色,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1、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它系统的理论体系,独特的治疗方法,确切的临床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卫生事业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我院作为中医医院,把中医专科的建设,视为医院生存发展的方向。明确中风科、颈肩腰腿科、肿瘤科为重点专科,各专科聘请省、市专家长年坐诊,指导临床工作,与洛阳正骨医院建立友好协作关系单位,规划设立汤剂医嘱单。今年又投资40余万元,建立了中药炮制室和中药煎药房,强制医师开中药方,住院病人每天必须由中药汤剂或中药制剂,聘请我县有较高知名度的两名老中医,充实门诊工作,突出了中医院的中医特点,提高了中医治疗率。
2、作为一个医院,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是医疗市场竞争下最关键的条件。根据医院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在现有人才的基础上,本着以内部培养为主,外部招聘为辅的原则,有计划的培养和招聘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2009年引进本科毕业生5名,外聘省、市级专家8名,选送25名医务人员到国家级、省级医院深造学习,极大程度的提高了人员整体素质,扩展了业务范围。
(七)加大设备投入,积极开展新技术 1、2009年医院搬迁后,我院投入800余万元新增大型医疗设备40余台件,0.4T核磁共振、双排西门子螺旋CT、数字胃肠机、500ma X光机、高压氧舱、血液透析机、立体定向X光刀、高频热疗机、射频消融装置等设备,为我院大发展夯实了基础。
2、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整合细化临床医疗科室,新增设颈肩腰腿疼科病区和肿瘤科II病区两个病区、美容整形科和透析治疗中心两个科室。各科室踊跃开展新业务:麻醉科开展深静脉置管,彩超室引进介入超声新技术、开展微创治疗囊肿及自动快速活检新业务,胃镜室开展无痛胃镜检查,CT室开展高压注射增强新项目,妇产科开展可视人流术、臭氧治疗术等新业务,填补了我县医疗界空白。
(八)以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医院职能科室管理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制度管理,重点从财务管理、药房及药库管理、医疗设备和耗材管理、办公后勤管理入手,在保证临床科室监督服务职能的同时,做好自身管理。
1、劳动纪律、全员形象、卫生环境长抓不懈,指定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此工作,对职工上下班时间、在岗情况、签到情况、人员形象、环境卫生、请假制度的落实等工作全面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到通报处理。
2、后勤人员改变工作作风,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严格落实后勤工作制度、物品购进制度、保管制度和发放制度。人员进行细化分工,明确职责,保证了“三下、三通”服务,促进了一线工作的开展。
3、为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经济审计审查领导小组每月25日定期对财务、药库、药房、收费室、后勤等与经济相关的科室进行审计审查。内容包括药品采购、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各科室的收费合理性、药房药库的制度落实情况,对有违犯制度者,按照规章坚决予以处理。
4、药事管理委员会严格药品的采购、保管、发放程序,定期询价,随时掌控质量,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对药品及卫材进行公开招标,实施阳光采购,保证患者用上安全、经济的放心药。在日常工作中,严防各类药品出现丢失、霉变、失效等现象,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率。
5、司法鉴定所工作再上台阶。投资10万余元建成一所标准化司法鉴定所,业务用房面积50余平方,通过省司法厅验收达标。全年共完成司法鉴定300余起,由于成绩突出、工作规范,被评为“09洛阳市优秀司法鉴定所”。
(九)农卫站工作
1、农合工作
坚持服务和监督相结合的方针,完成全年出院兑付800余万元;完成2010年城关镇33924余人的筹资工作,参合率达96%;完成全年非自然疾病出院调查工作,不予补助金额达17万余元;坚持逢月深入病区检查制度,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解决,下发通报达12期。本在县乡定点医院机构评比中排名第一。
2、农卫工作
(1)免疫规划工作:在县疾控中心的正确指导下,完成全年12次的冷链运转工作,累计各种疫苗接种人次达19545人,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完成两次甲流疫苗接种,接种人次达3522人;完成1次乙肝查漏补种工作,接种人次达5521人。
(2)传染病控制工作:重点是全力一赴做好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防控工作。据统计,发现并治愈手足口病62例;甲流防治坚持排查报告制度,完成对5名甲流密切接触者的正规管理工作。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全年上报各类传染病296例。按照上级要求,圆满完成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任务。
疾控工作在全县年终工作排名中荣获第二名。
(3)基妇工作:首先是按照省厅标准完成2009年14个卫生所标准化建设任务;其次是抓好妇保和儿保工作,落实好降消项目,全年无高危孕产妇死亡现象。在全县妇幼工作排名中荣获第一名。
(4)卫生监督工作:在抓好经常性、规范化监督外,主要是坚持学校食堂检查工作,保证学校食堂符合标准、饮食安全。全年无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十)彰显公益社会责任,发挥公共服务职能
1、沉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今年手足口病及甲型H1N1疫情发生后,医院立即启动医疗救治紧急预案,投资20余万元建立发热门诊、传染预检分诊点,对来院患者进行认真登记和体温监测,对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在救治过程中,广大医务人员不怕劳苦、加班加点,奋力工作,工作开展反应迅速,措施得力,圆满完成了防治任务,得到了全县人民的广泛赞扬。
2、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矛盾,深入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进村庄活动,组织专家、博士和本院业务骨干在城区及全县范围内义诊15次,义诊人次5000余人,发放科普材料12000余份,受到了广大病人的好评。
3、为让利于民,满足广大农村病人的医疗需求,进一步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程度,增加医院的无形资产。我院在嵩县率先实施惠民政策, 面向全县广大农村发放惠民补贴卡65000余张, 全年向患者让利30余万元, 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4、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白内障免费手术是国家为残疾人特设的一项扶贫工程、民心工程,我院接到任务后,先后投资20余万元购置先进仪器,使眼科设施、设备、就医环境等硬件指标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年筛查白内障病人800余例, 复明手术500例,为我县2009复明工程全面完成而增光添彩。
5、为配合我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工作,投资150余万元对院容院貌进行整修改造。绿化庭院3000余平方,种植各类花草树木3000余株,为我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我院向花园式医院迈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实行班子包乡活动,充分发挥我院的技术优势、设备优势。和各乡镇卫生院广泛开展网络医院活动,用传、帮、带的形式,帮助他们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全年受各乡镇卫生院邀请、会诊、指导帮助手术40余次,切实为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为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十一)存在问题
过去的一年,医院的各项工作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找出问题症结,并加以完善解决,不断提高,才能为今后的工作和医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部分人员对业务知识学习不够重视,学习氛围还不够浓厚。
2、中医特色不浓,中药使用率还较偏低。
3、缺乏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
三、2010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医院综合管理,促进工作上台阶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强院为支撑,以科室基础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医院工作,在求创新、求特色、求实效上下功夫,不断促进医院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建设。
2、医疗服务质量
继续狠抓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不断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将“医院管理年”活动长期有效的开展,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医疗安全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工作质量标准及管理方案、管理办法,使医疗护理活动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严防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3、继续强化内涵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抓好以“公道正派、团结协作”为核心的院科领导班子建设,始终树立超前工作理念,发挥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精神,建立一支学习型、创新型的管理队伍,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和社会效益为主导的医院管理理念。
4、坚持服务创新,融入人文关怀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优质服务,规范岗位文明用语,对病人给予人性化关怀,坚决避免冷、硬、横、推等现象发生,做到尊重病人的人格,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护理部实行整体化护理,主动做好生活护理,做好病人作息安排,每月定期召开病人坐谈会,征求对病区管理、治疗、护理、饮食等的意见,及时加以改正。
回顾过去,历史镌刻着我们不懈奋斗的光辉足迹。展望未来,时代召唤我们继续创造崭新的业绩。过去的一年,全市医改方案正式启动,新形势下必将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医护质量、强化医德医风、促进医院文化建设等工作,需要我们去探讨。面对新一年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院委的带领下,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开创我院工作的新局面。
嵩县中医院
2010年元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