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岩区社区工作调研报告(精)
云岩区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一、社区的概念、职责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 共同体, 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 一般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 了规模调整的居委会辖区。随着城市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 入, 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不断转移, 企业的许多社会职能也逐 步剥离, 一部分原本由政府企业承担的城市管理、服务职能下 移到社区,与此同时, 越来越多的人走出 “ 单位群落 ” 成为社会 人,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其管理、教 育、服务等职责历史性回到了社区。由此可见, 社区是城市居 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所, 也是城市活力所在, 它已成为政权 建设, 社会稳定, 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由于社区的工作 领域, 工作职能, 工作内涵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使得社区居委 会这个群众性自治组织面临新的挑战, 尤其是在加强社区建设 的过程中,居委会是载体,是基础,是保证,是党和政府联系 广大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对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 起着积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委会组织法》明确 规定, 居委会的任务是: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 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 爱护公 共财产,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理本 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人民政府或 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 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 构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二、民政部门的工作重心
民政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 肩负着指导社区建设和贯 彻实施社区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近年来, 区民政 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 始终把社区建设工作作为民政工 作的主旋律, 本着从实际出发, 调整工作思路, 依靠社会合力, 同心协力, 搞好社区建设, 形成强大的社区建设氛围,开创了 社区建设的新局面。
一是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 有关 职能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 “ 云岩区社区建设 工作领导小组 ” ,并鼓励辖区企事业单
位、机关、团体和个人 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参与社区建设, 走服务设施共建, 社区资源共享的路子。区委、区政府还结合 我区实际, 先后出台了 《关于推进社区建设加强城市基层基础 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整合社区居委会的实施意见》、《关于 进一步深化社区服务加快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实施云 岩区城市形象建设工程的意见》 ,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力 地推动了我区社区建设工作。
二是科学合理地调整原有居委会的规模。结合实际,于 2001年初分三批对全区原有居委会逐步进行整合,使我区基 层组织布局、规模趋于合理,职能得到加强, 社区干部队伍的 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全区由原来的 241个居委会整合成 114个社区居委会,总量减少 53.9%,社区居委会委员的人数由 原来的 1687人减为 944人,总量减少 44%,委员的平均年龄 38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 95%,党员占 63%。过去居委会 规模过小、地域上相互交叉等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新的社区普 遍以主要的街、巷、路为界,充分体现了以地缘的内在联系和 居民的认同感、归宿感等因素为纽带的原则
三是以落实 “ 星光计划 ” 为重点, 带动社区服务及社区文明 程度的提高。九九年,我们紧紧抓住国家部署实施 “ 社区老年 福利服务星光计划 ” 的有利时机,结合我区实际。在全区贯彻 落实 “ 星光计划 ” ,把其作为民心工程,功德事业来抓,经过定 点、选址、报批等程序,到 2002年,全区共建 “ 星光计划 ” 老 年人服务设施 22个。在具体兴建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上级 要求,统一标牌,统一标准 ,结合各街道社区的实际,因地 制宜设制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既有图书阅览、戏曲娱乐、歌舞 健身,康复医疗、还有棋牌书画、谈心聊天等,大大丰富和满 足了社区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需求,受到老年人的普遍赞 扬, 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福利服务档次, 2001年,我们积极与贵州三力房开公司联合,全力打造全省 一流的、集生活服务、娱乐健身、医疗保健为一体的功能齐全 的云岩区夕阳老年公寓,不久将投入使用。
四是以创建社区建设示范区、示范街道、示范社区为载体, 强化宣传, 激发各社区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全力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治安良好、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 文明社区。2002年, 我区被评为 “ 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 ” , 2003年,我区又被命名为 “ 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 ” ,黔东办事处、普 陀办事处被命名为社区建设示范街道, 和平路社区、陕西路社 区被命名为社区建设示范社区。今年, 我区又申报 6个街道和 21个社区参加贵阳市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和示范社区的评比,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 推动我区社区建设工作向 纵深发展。
五是社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从 2003至 2004年,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 把改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
房作为为民兴办的实事。我区抓住这一契机,共解决 81个社 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使全区社区办公用房平均面积达 80平方,所有社区实现了微机办公。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把建 立社区信息网络平台作为今年的实事,通过网络平台的搭建, 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与各街道(镇 分中心和社区的服务站联 通起来,建立四通八达、覆盖全区的社区服务体系, 为群众提 供全方位、多层次、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社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职能错位, 社区居委会负担过重。我国的城市管理体 制,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造成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 政府包揽一切, 使社区居委会这个自治组织成了政 府的下属机构。用行政和交办方式,把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街道办事处的工作都压在居委会的头上, 而居委会的情况是责 任大,权利小、事情多、经费少、干部待遇低,力量弱,整个 被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疲于应付, 80%的精力在为政府做工 作。市、区、街有关部门工作都要进社区,都要挂牌子,居委 会变相地成为一个行政组织, 使之开展社区自治及社区服务工 作受到相应的制约。
二是社区委员生活补贴待遇低。2002年完成社区整合后, 有一批优秀年青同志进入社区,极大充实了社区工作者队伍, 增强社区领导班子的生机和活动。社区居委会委员补贴现是人 均每月 300元, 按贵阳市最低工资标准他们都达不到。社区居 委会委员的工作繁杂,而待遇却很低, 一部分工作能力强、文 化程度高,同时社区补贴养家糊口的社区委员难以安心工作, 造成社区人才大量流失。
三是社会保险等后顾之忧无法解决。社区工作者在承接政
府大量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受伤害的情况发生,同时, 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能力的下降,当他们退出社区舞台时,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 社区委 员的社会保险问题不能有效解决, 是影响社区工作者队伍稳定 的重要因素。
四是社区居委会应有的社会地位难以体现。社区是最基层 的群众自治组织, 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各级政 府和职能部门以及辖区单位应对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然而部份辖区单位及政府的职能部门对社区干部 缺乏应有的尊重, 把请求社区协助工作变为安排、吩咐、指使 社区完成任务。有的甚至对社区干部进行人身攻击, 社区居委 会的法律地位难以体现。
五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居委会组织法》第四条规定, 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 可以兴办有关 的服务事业。然而到目前为止, 我市还没有出台对街道、社区 兴办便民利民服务项目, 对社区文化、体育等活动的设施在申 请办场地、租金、税费以及多渠道引资方面的扶持办法及措施, 社区服务业举步维艰。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为使我区社区工作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挑战, 上一个新 的台阶,下一步要着重研究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认真落实 “ 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 的原则。《居民委员 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 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然而在实 际工作中,居委会 “ 协助开展 ” 的职责已变为 “ 直接参与 ” ,并以
目标任务的形式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考核。这与《组织法》发 生冲突。要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就要按照“ 权随责走,费随事 转”的原则,保证社区组织在自治活动中有职、有钱、有权,使社区自治落到实处。二是提高社区居委会委员生活
待遇,解决委员不安心社区 工作的问题。委员的生适待遇不应低于贵阳市最低工资标准,要积极探索把社区工作作为一种“岗位”、一种“职业”,设立委 员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和按年度晋级制度,使工资待遇(级别 与工作职务、工作年限、工作能力挂钩。同时,引入竞争激励 机制,完善奖励制度,逐步实现社区居委会工作职业化、规范 化。三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创建信息化社区。按照“互联 互通、资源共享”原则,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工作,并以此加 速信息化城市的建设。将传统的服务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 合,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社区管理的水平,为社区经济发展 提供保障。四是促进社区共建,实现资源共享。积极主动与驻辖区机 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协调,充分利用、挖掘其文化、教育、体育和娱乐设施及场地等服务性设施向社会开放,变单 位资源为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逐步形成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的局面。
第二篇:云岩区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云岩区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一、社区的概念、职责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委会辖区。随着城市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不断转移,企业的许多社会职能也逐步剥离,一部分原本由政府企业承担的城市管理、服
务职能下移到社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单位群落”成为社会人,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其管理、教育、服务等职责历史性回到了社区。由此可见,社区是城市居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也是城市活力所在,它已成为政权建设,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由于社区的工作领域,工作职能,工作内涵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使得社区居委会这个群众性自治组织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在加强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居委会是载体,是基础,是保证,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对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委会组织法》明确规定,居委会的任务是: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理本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构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二、民政部门的工作重心
民政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肩负着指导社区建设和贯彻实施社区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始终把社区建设工作作为民政工作的主旋律,本着从实际出发,调整工作思路,依靠社会合力,同心协力,搞好社区建设,形成强大的社区建设氛围,开创了社区建设的新局面。
一是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云岩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鼓励辖区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参与社区建设,走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路子。区委、区政府还结合我区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社区建设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整合社区居委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社区服务加快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云岩区城市形象建设工程的意见》,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我区社区建设工作。
二是科学合理地调整原有居委会的规模。结合实际,于2001年初分三批对全区原有居委会逐步进行整合,使我区基层组织布局、规模趋于合理,职能得到加强,社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全区由原来的241个居委会整合成114个社区居委会,总量减少53.9%,社区居委会委员的人数由原来的1687人减为944人,总量减少44%,委员的平均年龄38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95%,党员占63%。过去居委会规模过小、地域上相互交叉等问题基本得以解决,新的社区普遍以主要的街、巷、路为界,充分体现了以地缘的内在联系和居民的认同感、归宿感等因素为纽带的原则
三是以落实“星光计划”为重点,带动社区服务及社区文明程度的提高。九九年,我们紧紧抓住国家部署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的有利时机,结合我区实际。在全区贯彻落实“星光计划”,把其作为民心工程,功德事业来抓,经过定点、选址、报批等程序,到2002年,全区共建“星光计划”老年人服务设施22个。在具体兴建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统一标牌,统一标准,结合各街道社区的实际,因地制宜设制服务项目,服务项目既有图书阅览、戏曲娱乐、歌舞健身,康复医疗、还有棋牌书画、谈心聊天等,大大丰富和满足了社区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需求,受到老年人的普遍赞扬,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福利服务档次,2001年,我们积极与贵州三力房开公司联合,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的、集生活服务、娱乐健身、医疗保健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云岩区夕阳老年公寓,不久将投入使用。
四是以创建社区建设示范区、示范街道、示范社区为载体,强化宣传,激发各社区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全力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生活便利、治安良好、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社区。2002年,我区被评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2003年,我区又被命名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黔东办事处、普陀办事处被命名为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和平路社区、陕西路社区被命名为社区建设示范社区。今年,我区又申报6个街道和21个社区参加贵阳市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和示范社区的评比,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我区社区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是社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从2003至2004年,市委、市政府切
实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把改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作为为民兴办的实事。我区抓住这一契机,共解决81个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使全区社区办公用房平均面积达80平方,所有社区实现了微机办公。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把建立社区信息网络平台作为今年的实事,通过网络平台的搭建,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与各街道(镇)分中心和社区的服务站联通起来,建立四通
八达、覆盖全区的社区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社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职能错位,社区居委会负担过重。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造成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政府包揽一切,使社区居委会这个自治组织成了政府的下属机构。用行政和交办方式,把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街道办事处的工作都压在居委会的头上,而居委会的情况是责任大,权利小、事情多、经费少、干部待遇低,力量弱,整个被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疲于应付,80%的精力在为政府做工作。市、区、街有关部门工作都要进社区,都要挂牌子,居委会变相地成为一个行政组织,使之开展社区自治及社区服务工作受到相应的制约。
二是社区委员生活补贴待遇低。2002年完成社区整合后,有一批优秀年青同志进入社区,极大充实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增强社区领导班子的生机和活动。社区居委会委员补贴现是人均每月300元,按贵阳市最低工资标准他们都达不到。社区居委会委员的工作繁杂,而待遇却很低,一部分工作能力强、文化程度高,同时社区补贴养家糊口的社区委员难以安心工作,造成社区人才大量流失。
三是社会保险等后顾之忧无法解决。社区工作者在承接政府大量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受伤害的情况发生,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能力的下降,当他们退出社区舞台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问题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社区委员的社会保险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是影响社区工作者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
四是社区居委会应有的社会地位难以体现。社区是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以及辖区单位应对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然而部份辖区单位及政府的职能部门对社区干部缺乏应有的尊重,把请求社区协助工作变为安排、吩咐、指使社区完成任务。有的甚至对社区干部进行人身攻击,社区居委会的法律地位难以体现。
五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居委会组织法》第四条规定,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市还没有出台对街道、社区兴办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对社区文化、体育等活动的设施在申请办场地、租金、税费以及多渠道引资方面的扶持办法及措施,社区服务业举步维艰。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为使我区社区工作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挑战,上一个新的台阶,下一步要着重研究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认真落实“ 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居委会“协助开展”的职责已变为“直接参与”,并以目标任务的形式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考核。这与《组织法》发生冲突。要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就要按照“ 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保证社区组织在自治活动中有职、有钱、有权,使社区自治落到实处。
二是提高社区居委会委员生活待遇,解决委员不安心社区工作的问题。委员的生适待遇不应低于贵阳市最低工资标准,要积极探索把社区工作作为一种“岗位”、一种“职业”,设立委员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和按晋级制度,使工资待遇(级别)与工作职务、工作年限、工作能力挂钩。同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奖励制度,逐步实现社区居委会工作职业化、规范化。
三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创建信息化社区。按照“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原则,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工作,并以此加速信息化城市的建设。将传统的服务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社区管理的水平,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四是促进社区共建,实现资源共享。积极主动与驻辖区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协调,充分利用、挖掘其文化、教育、体育和娱乐设施及场地等服务性设施向社会开放,变单位资源为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逐步形成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局面
云岩区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第三篇: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一、社区建设是社会管理的根本
随着城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深入开展,社区作为城市的基层,所承担的社会管理事务越来越多,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共同体,需要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多,如何向着更好服务社区居民、造福社区居民的目标而努力,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社区建设发展的新要求与挑战。
在社区建设实际工作中,特别强调的是,要把握住工作必须是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为指导,贯彻从居民群众的需求中来,再回到居民群众的满意中去的工作原则,这样才能满足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从而促进社区建设,增进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二、社区建设的重点在社区服务
在对社区的蹲点学习和调研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社区建设工作中社区服务所占的比重及其对创建和谐社会所起的重要作用。社区服务是今后社区工作的重点,培育社区服务体系,完善服务设施,开展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不同类型的社区所需求的社区服务也不尽相同,如老旧小区的居民对法律服务、文化服务、为老服务及生活服务有较强的需求,居民希望社区有法律援助、图书阅览室、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社区生活服务网络、健身场所等。
(一)社区服务的需求
社区与企事业单位不同,是居民的生活共同体,生活着
23生等,充分体现老有所养的人文精神。二是社区医疗服务——为方便社区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儿童能就近看病拿药、打针等,希望政府能扶植一些正规及小型的医疗机构。三是社会保障服务——随着社会人员流动日益广泛性,目前,流动人员不仅包括劳动年龄范围的人员,还包括了随子女居住的退休老人,这部分人的异地社会保障服务急需建立和完善。四是法律援助服务——为有效使社区内出现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并随着社区居民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必要加大社区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力度,一方面,能帮助社区工作者提高依法开展调解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切实帮助居民解决对法律的实际需求。
第四篇:云岩区国民经济发展报告
云岩区国民经济发展报告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深入实施“市场带动”、“科教兴区”、“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逐步向宜居宜创业的现代化城区迈进。2002年全面完成首轮强区建设各项指标,成为全省首批经济强县(区)之一;2003年在中国·西部大开发五周年回顾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西部开发贡献奖——西部区域经济增长最快区、县、市奖”。2004年,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提前完成“十五”计划,到2005年末全区各主要指标均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十五”计划。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为0.2:45.8:54,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0.6个百分点,为三、二、一经济结构。
二、2005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56.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96亿元,比上年增长23.54%;财政总收入完成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0.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074元,比上年增长10.54%;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669元,比上年增长8.8%;引进市外资金完成21.6亿元,比上年增长43.9%;引进境外资金完成9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9%;计划生育率达99.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的有利条件,坚持市场带动战略,围绕“核心圈”,巩固提升传统三产,大力推进新兴三产业的发展。成功举办“云岩第二届手机节”、“云岩首届龙祥服装节”和第二届“贵州·云岩旅游精品小吃周”等大型商贸会展活动。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成立了“红色旅游暨革命传统宣教推广中心”。
按照“工业强区”的发展思路,重扶持,强服务。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工作,全年共完成技改项目40个,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1.5亿元,积极组织企业进行技改贴息的申报,对31家区内骨干企业共贴息1713万元。搭建好银企合作平台,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寻求资金支持。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工作,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企业协调好、解决好供电、供水、供气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二)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建设和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2005年,在银行融资8100万元分别投入到雅关截污沟、飞山街道路改造、三桥步行街及杨柳冲大沟等区内重点项目的建设中。其中,雅关截污沟主管、支管埋设全部完成;飞山街道路改造已完工通车;三桥步行街、杨柳冲大沟的建设已顺利开工。区内大型房开项目“圣泉流云花园”,有30多栋已开始动工。此外配合市政府改造的永乐路、环城北路等项目已建成通车。
投入资金2873万元,全面开展了“一排、二降、三畅、四增”工程(即:排危房,降油烟,降噪音,畅道路,畅下水道,畅化粪池,增绿化,增路灯,增公厕,增垃圾池),拆除了沿街违章建筑物、构筑物等共计53996平方米,完成新增绿化面积46000平方米。组建了森林防火应急分队,森林的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率、监测和检疫准确率及疫木除害处理率和合格率均达100%。
(三)强化项目意识、服务意识,招商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600多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42个。在“第二届泛珠三角洲城市签约项目会”、“黄果树瀑布节”、“药博会”、“港、澳招商引资会”等大型招商活动中,共签约项目13个,签约资金68.36亿元。
(四)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全区共申报科技项目37项,立项15项。共组织12项科技成果申报贵阳市科学技术奖,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2003年-2004年科技进步工作复核检查中,获得全省城区第一名。在“第五届全国科技活动周暨贵阳市十五期间科技成果展”,荣获一等奖。
积极推行“双高普九”,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8%。认真做好十所市属中学移交接收工作。加强本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作,9所小学及2所中学已通过了贵阳市标准化学校的检查验收。全区共新增就业岗位13440个;安置城乡统筹就业14394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79606人;完成城乡统筹培训8111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844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836人;医疗参保人数9718人,;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8%以内。建立和完善了三级低保工作网络和工作制度。全年累计共发放低保金2973.4万元。正式实施《云岩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73742元。进一步加强学校(托幼儿所)的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我区适龄儿童计划免疫(四苗/全程)接种率为99.83%;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9.79%。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黔灵镇各村共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占全镇实际农业人口的63.38%。深入实施药品放心工程,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市场整顿。深入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对辖区内集贸市场、超市、食品批发市场和重要食品的检查力度。开展出生性别比专项治理。到年末,全区人口出生率为9.09%,自然增长率为4.84%,出生性别比为103,属正常范围。积极开展“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整治,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成功举办了中央电视台“风车行”落地仪式等活动。
三、2006年国民经济发展展望
2006年是云岩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启动“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增长12%,力争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招商引资引进市外资金确保增长20%,力争增长30%;引进境外资金确保增长12%,力争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
(一)突出区位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较快增长
坚持“三产立区”发展思路,巩固现有市场的发展。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商业网点,依托大型商业网点,营造“商业聚集区”。结合“西线”建设,大力推进三桥市场带的布局调整和规划建设,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发展。以省会展中心建设为契机,搞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加快“东线”开发建设,全面推进“十里花川”项目启动,使旅游经济成为我区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
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大财政对工业的投入,落实好财政贴息等政策,搭建好银企合作平台,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好各种困难和问题,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有力保障。继续做好技改技措及新产品开发工作,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利用黄果树烟草集团进行品牌调整的时机,重点扶持印刷包装业发展。加快“北线”建设开发步伐,着力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建成生态型工业聚集区和高新产业聚集区。积极谋划“外围圈”,借鉴与惠水等区、县合作的经验,全方位开展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促进“飞地经济”有新的突破性进展。
(二)围绕“三圈”经济,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1)紧紧围绕“三圈”发展战略,建设好项目库。“核心圈”,利用丰富的高层楼宇资源,为大公司、大集团落户云岩设立总部、办事处、研发中心发展文化传媒、信息软件开发等新兴产业及开展现代服务业和大型商贸企业提供优越条件。“周边圈”,按照“三向”出击,“四线”开发的总体规划要求,东向(渔安至安井沿线),将其打造成为休闲旅游度假“圣地”;西向(三桥至金阳新区沿线),将其打造成为连接新老城区,辐射全省各地的商贸物流枢纽;北向(雅关至偏坡沿线及新添大道沿线),努力打造现代新型工业园。“外围圈”,参照与惠水县建立“基地+总部”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引入优质大型企业,解决云岩区土地资源相对匮乏问题。(2)转变招商工作思路,创新招商引资机制。认真实行目标责任制、项目前期工作责任制、质量责任制和跟踪问效制。认真筛选项目建立项目储备库。建立健全外来投资企业“一条龙”服务的机制。(3)做好招商引资的宣传和推介工作、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和品牌。
(三)搞好城建城管工作,改善人居环境
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继续开展好“为民办实事,满意到万家”工程的落实。抓好辖区内主、次干道,以及背街小巷、楼群院落的整治工作。抓好违法建筑的拆除工作。加强对建筑渣土的管理。加紧山体公园的建设。加强辖区内的古树保护工作。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工作,搞好松材线虫病监测防范工作。
(四)加大社会统筹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完善农村救助制度,建立和完善社区建设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深化社区服务。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大力引导和支持单位、企业和个人投资举办福利机构和福利企业。落实新增就业岗位的工作,开发公益性岗位,搞好城乡统筹培训、城镇失业培训,做好“4050”等弱势群体的再就业工作。抓好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五险的征徼、扩面、资金发放等工作。切实做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加大劳动监察力度、查处力度,加强劳动用工的审验,加强劳动仲裁工作和各种投诉信访接待登记处理。
(五)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加大科技推广普及、科技计划立项、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招商引资和科技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力度,努力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完善项目库、人才库、专家库、成果库及管理数据库运用系统。搭建现代商贸物流、现代电子、生物工程研究、信息产业四大科技创新平台雏型。做好科技园区的筹备工作。充分发挥实验性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拉动薄弱学校加快发展。进一步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建立重特大事件的抢险应急机制和预案,全面提高应急水平。加强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好校园周边的环境整治。加大文体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大“扫黄打非”整治力度,加强娱乐场所管理工作。深化区属医院体制改革。巩固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成果。拟在黔灵镇渔安村新建一所面积在400平方米以上的云岩区黔灵卫生院。继续深入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开展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试点工作。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违法广告专项治理工作。加强特殊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力度,全面实行现居住地管理。加强人口前瞻性调查研究。
第五篇:社区工作问题调研
军民路社区重点工作问题调研
社区发展作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日益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对社区服务、社区安全、居住环境、文化生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建设的任务日益繁重。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大力推进社区建设,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成为当前加强社区工作的重大课题。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工作要求,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军民路社区组织老党员、居民代表及社区全体干部,进行了座谈并走访了部分居民及“五老”人员对社区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军民路社区地处乌苏市繁华地段,办公地点设在捷特花园小区,社区行政区域面积1.02平方公里,辖区总户数2020户,总人口6670人,残疾人103人。流动人口61户,124人,下岗失业人员320人,“4050”人员130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22人,其中国家干部8个人,公招4人,公益性岗位10人,社区党员189人。辖区有企事业单位10家,个体工商户730家。军民路社区人口基数较大,为乌苏市人口最多的社区之一。
二、行政化现象十分突出。
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工作职责为宣传教育,办理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相关事务以及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随着形势的发展,目前社区实际上在履行着社区党建、、劳动保障、民政优抚、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数十项工作职能,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都是与党委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一一对应设置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很多职能部门把本不属社区工作职责范围之内的工作放到社区,把原本只是“协助”的工作任务被当成硬性指标强压到社区来完成;视社区为自己的“腿”,又由于令出多口,任务重复又增加了社区额外负担。如第六次人口普查、给辖区单位发文等各类活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扩面、商业网点管理及门前三包、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等等。为了完成的入户登记,社区工作人员投入大量的人力干重复的工作。耗时耗力,苦不堪言。形成了一种丢掉“主业”抓“副业”的局面,工作的准入制度和费随事转的规定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社区的性质就是上级政府与居民群众之间的中介组织,是一个起到民情上达的机构,不具有财权、人事权和直接管理社会的权力。也就是说,它不是一级政府也不具备一级政府的法律依据。而现实的情况是,社区不仅承担了许多政府事务,而且承担了大量的社会事务。
三、面临新情况及存在的新问题
随着工业的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流动人口向市区中心拥入,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作为市区中心,社区居民人口不断增大。社区作为居民生活和休闲的小区,其作用和地位在城市建设中显得越来越突出,而社区党组织所承担的任务更为重要。但是由于社区资金源来少,经费不足,社区功能设施、制度管理等硬软件建设相对滞后,社区发展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部分企业转制、破产后,原单位下岗职工大量转回到社区,更给原本底子薄弱的社区工作增加了困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一)社区活动室等硬件设施建设滞后
军民路社区由于条件所限,社区活动室面积仅为40平米左右,已远远不能适应社区发展形势的需要。居民活动室太小再加上硬件设施配备还不完善,社区开展工作和居民活动没有场所,给社区的为民服务工作带来了困难。
(二)流动人口管理难
由于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拥入市区,出租房的数量增加给社区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社区工作者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出现了大量不配合社区工作的情况,信息无法及时采集,房东信息不与提供给社区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各用工单位对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以房管人的目的。
(三)社区干部工资待遇低,保障不完善
工作量的不断加大工资待遇低,社区留人难。社区干部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军民路社区享受公益性岗位和公招的共有14人,扣掉“五金”每月只能拿到500多元。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加之任务重、工作量大、低待遇的情况导致一些在职的社区干部思想不稳定,工作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流动情况较频繁给社区的各项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四、社区服务工作弱化。
导致社区服务工作弱化的主要原因:一是行政事务缠身。社区工作人员成年累月忙于政府的各类行政性事务工作,实在抽不出更多的时间投入社区服务。被动处理日常事务,缺乏主动开拓创新精神。二是对居民反映热点难点问题上报后上级部门无信息反馈,社区又无协调力度,导致居民对社区工作缺少信心。三是服务能力不够,如一些破产置换后移交给社区单位存在问题比较多,而社区则既无钱、又无权,无能为力满足居民们的要求。强调社区的综合管理职能,实际上是弱化了社区的专业化职能,这与现代城市管理的分工与专业化趋势相矛盾,而社区的职能却被忽略了。
五、共驻共建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共建单位领导的认识不够。由于一些驻区单位领导的思想认识滞后,对社区党建缺乏了解,参与意识不强、力度不够;社区党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和模糊认识,这些都导致虽然各社区都建立了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但大多都流于形式,没能收到预期效果。
二是共建活动载体还不多。目前,社区共驻共建活动载体还不是很丰富,主要是建立“联席会”、“扶贫帮困”、“社区活动会”等,形式比较单一,共建单位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组织党员活动,也主要局限于办实事、做好事、义务奉献等社会性活动,还缺乏社区与驻区单位共同联动,缺乏借助于载体推动共建活动的有效方式。
六、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理顺社区工作管理体制,努力形成以街道和社区为领导核心、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的社区建设新格局。
各级应要重视社区工作,把社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理顺社区管理体制,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社区办公条件
要加大对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逐步配备社区服务中心、健身活动中心、老年之家等基础设施,满足社区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求。建议切实解决社区居委会活动室和一定的户外活动场所,逐步配齐内部设施。
(三)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培训
根据社区年轻干部的实际,建议以党校为阵地,采取集中培
训、电化教育、参观学习等不同形式,加强对他们服务意识、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及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依法办事、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和发展社区事业的能力,为社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四)完善社区干部保障体系,调动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根据经济发展状况适当提高社区干部的待遇,保障社区干部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放心地投身于社区工作。
军民路社区党总支
2010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