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须提高教师工作心理幸福感
调动教师积极性须提高教师心理幸福感
【摘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工作中有没有心理幸福感又是影响当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教师工作中的心理幸福感水平是学校管理者重要工作内容。学校管理者要使教师拥有积极的自尊;要注重教师职业能力的发挥;要帮助教师获得积极的个人成长。
【关键词】:教师;积极性;心理幸福感;提高
教师是教育的主力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当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何,答案并不是那么乐观。近年来我国教师职业稳定且工资相对较高,可为什么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不是想象的那样高涨呢,教师最大的需求是什么?这一问题应该引起管理者的思考。笔者认为,工作中有没有心理幸福感是影响当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提升教师工作中的心理幸福感水平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维护教师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1]。回溯历史,围绕对幸福的争论,曾有多种解释,“快乐就是幸福” [2]。“快乐虽然属于幸福,但幸福不能归结为快乐。单纯追求快乐的行为是不能成为幸福的”[3]。“幸福感并不仅仅是主观快乐”[4]。“幸福取决于生活能力的发挥而不取决于生物要求的满足”[5]。“幸福不能等同于快乐,幸福感应该定义为努力表现完美的真实的潜力”。“对生活目的的追求以及与他人的友好关系是人的健康中最重要的特征”[6]。心理幸福感强调人的潜能实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师更重视自己的高级需要,特别是个人成长以及自己潜能的发挥。所以,研究教师心理幸福感无论对教师个体的发展还是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幸福感理论的丰富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使教师拥有积极的自尊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尊是人类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它所引发的动机是主导性动机,具有很强的激励力量,因而它对人的行为激励作用也是巨大的。“你若把我当人看,我愿把我作牛干;你若把我当牛唤,我就什么也不干”。这一首顺口溜告诉我们管理学上的一个道理:作为一个管理者,关心、理解、尊重每一个员工,是激励和发挥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关键所在,也是管理者管理工作成败之所在。这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更是如此。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求知进取,善于思考,喜欢说服、讨厌压服的特点;“为人师表”的社会期望和强烈的自尊心,又促使教师必须自觉地严以律己,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不仅希望得到学生的认可,更希望得到领导的肯定,具有要求被理解和尊重的强烈渴望。他们可以在某些方面蔑视利益,但绝不允许自己的人格不受尊重,这是广大教师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因此,管理者把教师当作主人看待,尊重、理解教师,教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才能进一步发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才能进一步提高。相反,必使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尊重教师是学校管理者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关键。首先,要了解教师的需要。认真分析教师各种需要的正确合理性,应尽可能给以适当的满足。对教师那些不正当的甚至是错误的需要,管理者不能姑息迁就,也不能盲目加以否定拒绝,更不能以势压人,而应以柔和的方式,认真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其次,知人善任。学校管理者应对每一位教师的性格特点、能力状况、以及其他方面的优劣长短心中有数,做到知人善任,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再次,一视同仁。学校管理者在处理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各种矛盾,特别是教师较敏感的问题,应不徇私情,以公正无私、平等对待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第四,让教师参与决策与管理。学校各项工作的决策,都应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请教职工参与,应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对教师提出的合理的意见或建议应予以采纳。管理者只有真心实意地理解、尊重教师,使教师被尊重这种高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才能得到最有效的释放。
二、注重教师职业能力的发挥
叶澜先生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中提到:课堂教学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是教师体会自己人生价值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得到学生的认可,就会受到学生的尊重,甚至是崇拜,无疑这样的教师是幸福的,因为这样的教师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潜能的真正发挥,他们会有较好的自我接纳。他们的职业幸福感蕴含在教育过程中,他们能与学生思想碰撞,心灵交流,他们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的展现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他们将职业与生活融为一体,将生命价值与工作意义联系起来,认为工作是很幸福的事情,能从工作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充实。对这样的教师而言,教育是享受,不是奉献,是创造,不是重复,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不是辛辛苦苦谋生的手段。当然,如果教学质量差,得不到学生的认可,这样的教师便不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没有工作的心理幸福感,他们会慢慢地否定自己,不喜欢或不再喜欢自己的职业,出现职业倦怠,缺少激情,工作的积极性下降。事实上,没有一个教师不愿把课上好,没有一个教师不愿让自己的学生有较大的进步,他们都不愿服输,都想证实自己的实力与价值。但是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或是能力不行,或是感觉没有受到公正的待遇,他们变得没有了职业心理幸福感。作为管理者,首先要理解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心理幸福感教师的心情与处境,应该认为他们课上不好,教育质量差,没有价值感,自己也是有责任的,他们做得怎样都是自己管理的结果,彻底摒弃教师的成绩是管理者的,教师的失误就是教师自己的过错的思想与做法。管理者应为教师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机会展示自己,切忌批评、指责、挖苦。
三、帮助教师获得积极的个人成长
“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陶行知先生就是这样形容教师个人成长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方法、手段、还是教学内容均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与创造性,这一职业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成长,也要重视自己的个人成长。个人成长不好的教师是教不出适应社会的好学生的。所以,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实现个人成长。其次,在教育研究过程中获得个人成长。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的确,在研究中,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着反思和改进,并适时地更新确定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他们的学识水平持续提高,教师的教育研究使教师平凡的工作得以升华。再次,积极进取,在提高学历过程中获得个人成长,体验心理幸福感。在教师群体中,很多的教师在提高自己学历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成长,体验自身价值,进一步获得心理幸福感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师群体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师时刻都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也不是所有的教师在任何时候都重视个人成长。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特定时段、特殊事件等都会影响教师使教师不同程度地迷失方向、失去成长的动力,幸福感体验淡化。学校管理者应随时了解每一位职工的状况,利用谈心、定期召开座谈会等倾听教师所思所想,帮助目标感差的教师明确目标,在教学、科研中实施老与新的传、帮、带,在可能的情况下,多给教师提供观摩、交流、进修学习的机会,引导教师获得较好的个人成长。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一个善于同他人保持良好关系的人,能够实现与他人富有积极意义的交往,使自己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有助于个人健康发展。在教师群体中,由教学评估、职称评定、津贴发放、沟通不畅等带来的关系紧张、猜疑、嫉妒、自我中心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交往状况使部分教师在交往过程中,自我价值感体验较差,心理幸福感水平降低。作为管理者,应协调好教师的各种人际关系,创造条件促进人际交往,特别是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 的人际交往。首先,管理者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心理学家发现,在社交上,许多人不是主动始发交往活动,主动去接纳别人,而是被动地等待别人的接纳。他们只能做交往的响应者,而不能做始动者。然而,根据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别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对我们感兴趣的。因此,管理者要想与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作交往的始动者,处于主动地位。其次,引导教师相互理解,达到情感共通。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系。情感联系越密切,人际关系也就越亲密。理解是沟通人们内心世界的情感纽带,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再次,帮助教师善于利用教师群体网络,感受他人支持的同时也为他人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何瑛.主观幸福感概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4:73.2.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14-115.3.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94-95.4.周辅成主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7: 103.5.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三联书店1994: 113.6.Ryff,C.D.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9,719-727
第二篇:浅谈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浅谈如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主要内容】学校管理的重点是组织好学校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高质量、高效率、创造性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积极性是推动人们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也就是主动自觉、认真负责、创造性的完成任务的心理状态。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作为学校管理者,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潜心对教师积极性心理进行分析,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和保持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高的教育教学质量。
【主题词】学校 管理 机制调动 激励 积极性
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衡量一所学校的标准主要有四个,即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学生素质。其中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最为重要。因此,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的组织好学校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高质量、高效率、创造性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全面的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已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议题。
所谓积极性是推动人们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也就是主动自觉、认真负责、创造性的完成任务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在需要和动机的推动下,在目标的指引下产生的。
教师工作积极性主要表现为:在政治上,有鲜明的观点,坚定的立场,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思想上,敬业乐教,默默奉献,有自我牺牲精神,有正确的教学观、育人观、质量观;在行为上,注重师表形象,一言一行不失为人师表的特殊身份,严谨治学,勇于创新,不断增长自己的才智与学识;在工作上,勤奋工作,恪尽职守,善于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从组织,顾全大局,较好地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会遇到积极、热情、主动、能干的教师,也会遇到消极、冷淡、被动、敷衍的教师。作为管理者,应该明确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是否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校领导管理成败的关键。学校进行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主要靠教师的积极性,靠调动教师内部的动力。学校领导必须认识到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校长的管理思路再好,也需要教师去积极实施。教师的积极性决定一切改革的成效,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积极性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只有在了解教师积极性的来源、规律及心理活动的基础上,善于运用各种管理手段,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才能出色的完成预订目标。
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发关系到学校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关系到合力同心、步调一致、共荣共辱、齐心协力工作环境的创设;关系到学校办学效益和社会信誉的提高;也关系到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巩固。总之,教师不作积极性的激发,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兴衰与成败,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发的重要意义。
一、从教师的需要入手,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受感情、理智、欲望和需要的支配,未满足的需要是人的行为起点,是积极的源泉。因此,管理者必须从教师工作的特点出发,利用教师的社会和个人的心理因素来激励他们的行为,全面分析教师的各种未满足的需要,包括:自尊荣誉、创造成就、进修提高等精神需要和工资待遇等物质需要,诱发积极的动机,采取有效的措施,正确的调节处理精神的需要,合理的满足精神的正确需要,激发他们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从而焕发精神的积极性,并保证他们积极性的正确方向和持久性。
二、用目标诱发教师的积极性。
目标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目的物,是引发积极性的外部条件,同时目标是一种期望,是人类活动所追求的结果。管理者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做好两方面工作:首先运用目标管理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目标,发挥目标对教师产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学校全体教师聚合在一起,为实现目标而从事共同活动,从而整体上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其次要善于引导教师自觉的树立目标,发挥目标的能动功能和导向功能,使教师自觉积极的工作,不断的向新的目标奋进。教师的目标与学校目标的和谐统一,校荣我荣,校衰我耻!
三、激发引导教师动机,提高教师积极性。
动机是引起、推动并维持人的活动,以实现一定目标的内部原因,它是引起行动,保持行为,把行为指向一个特定目标,满足人的需要的心理过程。要想激发教师的动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要在教师工作中,通过生动的教育活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多样化、丰富化,并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新颖性,使教师能为获得成就感、贡献感、责任感、趣味感等内心满足而努力工作。与此同时也要注意教师间接动机的激发。
四、采用多种激励方式,调动教师积极性,激励是用诱因来诱发和激起有目标指向的行为。在管理中激发和保持教师积极性都离不开激励。
教师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主力军。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对教师的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学校中各类人员,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办学的主人,离开对人管理,办学就成为一句空话。对人的管理不能简单地理解对人的约束,管人虽有对人施加约束影响的含义,但决不能与目标管理约束划等号。对人的管理、实质在调动人的积极性,合理组织人才,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并使个体的人从中得到自身的发展。诸葛亮在《诸葛武侯文集》中指出:赏以兴功,罚以禁奸,常不可平,罚不可不均。就是说:用赏赐去激励人们去为国立功。可见激励是调动人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动力,激励能使之实现既定目标,不断提高效率。
具体的激励方法有:
目标激励,即通过目标管理,指导教师的行动,使教师的新颖和集体的目标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以激励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厘米、三十厘米、三百厘米);达成度,可操作性。
奖惩激励,这是一种强化激励,通过对教师行为给予肯定表扬或否定批评影响教师行为,要求管理者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奖惩的艺术。
物质激励,建立物质激励机制能满足教师的物质需要和引起物质的需要。人生在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即某种需要。需要在尚未得到满足之前,也是产生行为动力所在。
因此在学校工作中就要认真研究人的欲望,建立激励机制,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益。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物质需要激励还会引起教师的另一种新的需要,使教师工作积极性持续甚至增强。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是做不到的,不建立恰当的物质激励机制,就无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精神激励机制,当物质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后,精神激励机制便成为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主导因素之一。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有些教师家庭生活水平已经较高,对物质需要不是很强烈,那么管理者就应该使用情感因素,进行软管理充分注意教师队伍中隐性因素,在管理过程中尽可能关心教师的痛痒,做到感情上的勾通,例如:有些教师家庭成员很会赚钱或家教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家里带两三个学生在物质方面的刺激,已远远超过工资。那么奖金对教师物质刺激已失去效应。此时精神激励对他们是重要的。学校建立和形成一整套公正表彰,个别抚慰,形成团结向上的校风,使他们肩负重任,成绩及时得到社会认可,职称晋升等精神激励机制,那么这样就可以大大调动这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竞争激励,在客观公平的基础上,进行竞赛和评比活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适度的竞争活动激励机制则具有特殊的激励价值。学校开展在活动,展示自己的舞台,人生价值的体现,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榜样激励,通过树立先进模范人物进行激励,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带头作用,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风气。
创新激励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一个人工作有所创新。事业上有所作为,理想和抱负得以实现的需要。运用创新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则必须为教师提供锻炼、发展、提高多种机遇,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抓住各种有利契机,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充分挖掘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与创造性。使广大教师在成功的喜悦中增进工作的积极性。
五、给教师工作的自由度,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给教师工作的自由度,其主要的目的是让教师在工作中,有时间、空间、方法等方面的自由选择权力,让教师在具体目标的实施中,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展示各自的优势和才能,不断的从工作中获得实现创造性的满足,产生一种强烈的愉悦感,不断的增强工作能力,不断的提高业绩,从而产生工作的积极性。
六、从管理者自身角度来谈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
(一)学校领导班子身先士卒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前提。
学校领导班子是整个学校运行的火车头,学校能否正常健康的发展,领导班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要求学校领导班子首先要做到身先士卒。
第一、学校领导班子与教师在学校办工厂中的地位不同。学校领导与教师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所谓领导者,即必须做到计划、决策指挥,检查工作落实情况等,起着指挥的作用。而教师则是根据领导的意图去创造性地完成工作。如果学校领导工作,得过且过,那么教师显然不会主动去要求学校领导分配任务给自己,学校领导竟然如此,我们的工作又是干给谁看呢?尽管这不是绝对的,但实践告诉我们这是大多数教师的想法。而且这在教师中还会出现很强的负面影响。导致教师工作自由散漫,工作出现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局面。
第二、领导班子的榜样的作用具有更强的感召力。
我们知道管人的实质在于调动人积极性,而管理者又不是任何人能担任的了的。凡是熟悉实际生活,阅历丰富的人都知道,管理就要内行,就要精通业务,就要懂得现代高度民主,就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在此基础上领导成员一旦有了贡献,有了成就,那么他的榜样作用是其他教师无法替代的,因为领导者的地位本身就很突出,他比一般教师具有感召力,他将带动一大批教师积极参与有意义的工作,而一般教师则不能,毕竟他们不是领导者。从这里我们很清楚地看到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是教师积极性调动的前提条件。
(二)健全的规章制度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保证。
第一、建全的规章制度能使教师工作有章可循。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如:教师的聘任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结构工资制度,奖惩制度等,这些制度能使教师有明确的行为规范,能保证学校各项活动的正常秩序和组织纪律,能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走捷径不走弯路,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受挫伤的机会,使教师不断的饱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直呈最佳状态,否则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可循,使工作积极性得不到保持和正常发挥。
第二、教师的工作只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才得到公正的评价。教育评价功能是发挥导向激励的作用,评价不是为了证明结果,而是为了改进过程,公正的评价通常令人心情舒畅,焕发工作热情。教师得不到公正评价时体现不了多劳多酬,按劳分配原则这样就使教师产生一种不公平感使多劳的教师就会受到挫伤,产生不稳定的情绪状态,使人工作不安、消极而助长了一批懒汉的滋生,致使工作带来被动,滞后不前的现象。
七、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必须遵循激发积极性的基本原则。
l.知人善用与各尽其才相结合(视角)
所谓管理得好,就是做好人的工作。显然只有用好人,才能打开学校较好的工作局面。首先是扬其长,避其短,长一双“慧眼”。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校领导在分配教师工作之前,应对全校每个教师的思想、性格、学识、能力、创新精神等诸多方面进行深人地分析,然后着眼于教师的长处、特长,将其分配到能够最佳发挥自身长处、特长的岗位上。有一定难度的工作最易发挥人的长处与特长,合理地调配这些有难度的工作不仅可增长从事这项工作者的才干,而且可以诱发其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于有一定成就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师来说,尤其欢迎并乐于接受具有一定挑战性难度的工作,要多给他们创设机遇,提供机会,使他们左拼搏奋斗中发展自己。对于那些缺乏创造性的教师,也要注意安排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工作,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完成工作任务,使他们领略到“跳起采摘果子”的愉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正面引导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就必须狠抓正确的舆论宣传,努力形成讲正气、树正气的良好局面。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宣传活动,引导教师站在兴教强国的高度,确立终身从教的观念,不断增强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注重树立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首先,学校领导是教师的教师,理所当然应是教师的榜样,可以说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教师。“打铁需自身硬”,学校领导一言一行,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发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作为学校领导必须时时处处严于律己,身先士卒,以高尚无私的人格魅力去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则不从”。
3.实行情感激发
心理学研究提示:任何人从事某种工作并非纯粹为了谋生,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争取得到他人尊重和人格平等。教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自信心、自尊心和荣辱感,其精神需要尤为突出。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运用多种情感激发手段,懂得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缩短学校各类成员之间心理距离,消除心理障碍,使教师们工作顺心,生活舒心,相处开心。
毋庸讳言,这将有利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发。这里,还值得强调的是,管理者还要培养教师良好的情商;一是要诱导教师遇事讲究实事求是,保持适当的期望值。二是要启发教师能从不利中看到有利,用辩证观点看待不利于自己的事物,坚信事物发展的转化,从困惑中解脱出来,寻求心理平衡,满怀信心,坚持做好工作。三是设法为心境恶劣的教师改变工作环境。当然,对不良心境者要作具体细致的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化解。
综上所述,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作为学校管理者,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潜心对教师积极性心理进行分析,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和保持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高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篇:如何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如何提高老师积极性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关键是搞好对教师的管理。教师中蕴藏着极大的工作积极性,只要学校领导善于调动它,就能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巨大力量。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他认为,人在某一个时期往往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余的则处于从属地位,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叫优势需要。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在学校管理中,要善于抓住教职工的优势需要,急教职工之所急,想教职工之所想,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为此,学校的领导者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领导以身作则为表率
1、领导的表率是对老师最好的激励。校长应当永远当好公仆。一位好校长,对待教师应以诚相见,对待自己要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在工作上能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这样的“师者之师”的校长,在教师面前才有威信,教师才会心悦诚服,学校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环境,形成团结、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相反,如果校长把自己视为教师控制者,缺乏爱心关心,没有人情味;在工作上没有长远打算,任人唯新,在这样的校长带领的学校必定派别林立,勾心斗角,正气不足,学校就缺乏凝聚力,更谈不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校长在注重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要致力于建设支团结务实高效的领导班子。一方面,校长要注意分析和授权给班子成员,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才能;另一方面,班子每一位成员要尊重、信任和理解广大教师职工,把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起来,并善于接受他们的监督。这样,才能把广大教师凝聚在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周围。
3、学校要不断强化民主意识。要认识到教师是学校的主人,要不断完善教师代表大会制度,切实推行校务公开制度,让教师真正参与学校管理,民主决策,要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设,要定期召开教代会,每学期向教代会作工作报告,并由教代会制定通过各项规章制度。这样,不仅能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而且能使校园人际关系更加融洽,才有利于积极性的提高。
4、思想工作是凝聚人心的动力。要不断加强师德教育,实施“树我形象,铸我师魂”工程。要通过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要注意联系实际,对教师关心的热和难点问题,组织进行讨论,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二、建立并应用好各种激励机制
学校管理的核心就是人的管理,工作的绩效主要取决于人的因素,其中人的积极性又是关键之中的关键。通过激励,可以创设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使每一位教师充分发挥其才能,激发其潜力;通过激励,可能使校园充满活动,使教师的革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学校要充分运用各种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1、奖赏激励机制。这是一种通过奖励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工作并做出成绩的先进分子,以引导教师努力奋进的导向性激励机制。它包含物质奖赏和精神奖励两种。具体要求:①建立教师奖励制度,奖励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作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他认为,人在某一个时期往往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余的则处于从属地位,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叫优势需要。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在学校管理中,要善于抓住教职工的优势需要,急教职工之所急,想教职工之所想,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出突出成绩的老师。可设有先进班主任奖、教学进步奖、优秀课奖、先进教研组奖、最佳服务奖等,并在每年教师节进行颁奖;②健全教师评优评先制度。要坚持标准,依照程序,由下而上逐步推荐并公示,广泛听取意见;③在学校经费紧缺情况下,奖励应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④要做到公平合理,不能意气用事,对人不能有新疏之分,对事不能有抑扬之嫌。
2、情感激励机制。具体要求学校管理者:①要以情感人,关心每一位教师的冷暖,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②要经常了解教师的思想,开展经常性的谈心活动;③要创设条件,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④对一些弱势者、受挫者要及时给予更多的关怀,让他感到集体有情,产生归属感、依附感,从而调整心态,激发热情。
3、目标激励机制。目标是一种期望,是人的各项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它将使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高度自觉的积极性,而每一个目标的实现,又能给人以某种需要的满足,激励人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具体要:①学校要制定明确、合理、有吸引力的集体目标;②要通过教育、宣传、引导教师把个人利益和目标与学校集体目标和谐统一起来;③实行严格的教育教学目标管理,推行教育教学的科学评价工作,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激励功能。
另外,必须强调的是在运用激励机制时,这种“激”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要调控教师过“激”的竞争意识、进取意识,还要构建控制系统,充分发挥制度他控和道德自控功能。①对可能出现的违规现象要有具体的惩处条例。如在竞争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等;②要倡导和培育“宽松、和谐、务实、进取”的学校精神;③要推选教师行为。
三、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办实事
目前有些学校老师的工作环境还不十分理想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办实事这也是调动老师积极性的重要工作。要开源节支,积极筹措资金,逐步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和居住条件,恰当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还应利用节假日组织活动,春节走家慰问,日常看望慰问病号,及时帮困解难,为教师办实事。
第四篇:如何提高教师幸福感
(改)请从课件中提到的五个方面任选其一,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教师幸福感。
答: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好学生是理所当然的事,幸福感也就来自学生给予老师的安慰,学生是老师的工作对像。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思维也随之变化,老师要能与时俱进,要不断的改变自我,这样才能把学生教育好,幸福的感觉才会不断的提高。
一、要树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是人人都敬佩和尊重的,是神圣的职业,天天面对的不是默默无语的机器,而是一群富有朝气的、将来要服务于社会的年轻人。教师通过每天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智慧、感召学生心灵、促进学生个性健康成长,使他们一个个学有所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时每一个当教师都莫不不会有莫大的成就感。人生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该是教师独有的职业幸福感。
二、要学会享受过程。
幸福不只是仅有开头、结尾,取得幸福得有一个过程。如果经常关注取得幸福的每一步,收集自己幸福的一点一滴,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生活在幸福的海洋里!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如果不快乐工作每一天,不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那人生岂不真的“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忽然而已”,与草木无二了。没有十八盘艰难的跋涉,哪有玉皇顶如释重负、一览众山小的心境;没有红军两万里的长征,哪有中国革命如此绚丽的乐章;没有吃过苦,哪能知道甘甜是如此美好。重视过程,活在当下,乐在其中,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其实你完全不必关心你最后取得了什么成绩、什么荣誉,你把平时每一步做好了,最终结果是自有公论的。如果我们对每一堂课进行精心准备,并不时地在公式中找找它的数学美,在板书中找找它的字体美,在复杂的演绎中找找它的逻辑美,与学生提问和交流中找找它的心灵美,课余饭前与同学们一起在操场找找它的运动美,如此这般,你会感到当教师实在太幸福了,你还会找到逝去的青春,找到心灵的归宿,你的心灵会因此而宁静致远。
三、要合理安排工作、分摊自己的压力
现代人社会责任较大,家庭负担较重,合理分摊压力非常重要。从压力的来源来说,除了单位、集体给您分担一部分以外,更重要的是家庭如何吸收一部分,朋友如何替你担当一部分,自己如何释放一部分。如果一个人亲情度和友情度高,社会支持强,则这个人很容易转苦为乐,转忧为喜,从不幸转为幸福。作为自己本人,也要有的放矢,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尽量不招来不必要的烦恼;适当时候,也可以考虑换位思考,使自己尽快从烦恼、困惑中解脱出来。
作为教师,相对其他人员,有比较自由的支配时间。此时,可适当增加运动时间来减轻压力,周末或节假日也不妨做一下逍遥游,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到户外去玩耍。逛逛商店也不适为减负的一种方式;享受一顿美食大餐、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小饮一杯酒,也不失为过。人总不能把烦恼憋在心里,适当的劳逸结合、休闲娱乐,会增加您的工作效率,促进您的身心健康,进而增加你的幸福感,更好地为
教育事业工作几十年。
幸福来自您的心底,幸福来自您的工作成果,让我们珍惜现在和谐社会视野下,为全面提升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幸福感而共同努力。
第五篇:如何提高教师幸福感
请从课件中提到的五个方面任选其一,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教师幸福感。
答:提高教师幸福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树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通过每天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智慧、感召学生心灵、促进学生个性健康成长,使他们一个个学有所成,此时每一个当教师都莫不不会有莫大的成就感。
2.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调整好心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人交流,以平常心看待周围一切,学会自我解脱,选择了教师为终身职业,就放弃不必要的攀比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赶走倦怠,放弃抱怨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多往好的事情想,学会知足。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发现快乐感受幸福,适度休闲,善于利用休息日进行自我保健,体育锻炼开阔心胸,以调整身心,保持精神健康状态,在多彩的生活中增强自己的生活乐趣,感受人生的快乐。
3、要学会享受过程:重视过程,活在当下,乐在其中,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其实,你完全不必关心你最后取得了什么成绩、什么荣誉,你把平时每一步做好了,最终结果是自有公论的。如果我们对每一堂课进行精心准备,在板书中找找它的字体美,在复杂的演绎中找找它的逻辑美,与学生提问和交流中找找它的心灵美,课余饭前与同学们一起在操场找找它的运动美,如此这般,你会感到当教师实在太幸福了,你还会找到逝去的青春,找到心灵的归宿,你的心灵会因此而宁静致远。
4、不要进行盲目的攀比:盲目的攀比,则会使人应达不到目标而产生挫败感,最终远离幸福。当老师应该也是如此,我们没有必要比谁挣的钱多、谁挣的钱少,谁取得的荣誉多、谁取得的荣誉少。眼红没用,发“无名火”更是没有意义。其实,从幸福感知的角度讲,幸福与收入、地位并不显著相关,被攀比者尽管看起来收入高、地位高,但他未必比攀比者幸福。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只要你努力了,发挥最大力量了,你应该无憾了。社会和谐、学校和谐,都必须建立在全体人员的和谐上。大家如何共同奋斗、发挥各自长处,这倒是应该考虑的实际问题。
5、素质教育,先是要充满情感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以为富有人情味的人,对老师来讲,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是获得幸福的重要因素。善待学生是教师事业成功的前提,只有学生倾注爱,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爱,在爱与被爱中,要多献爱心,从他人处获得幸福: 幸福不仅是得到爱和关怀, 更是用爱心去关爱他人,并从他人处去获得幸福。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多献爱心、多做善事,会使自己幸福感增加;多献爱心、多做好事,会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现在或者将来,我们社会肯定还会存在弱势群体、困难群体,他们比一般人更需要关爱、需要帮助,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做出不懈的努力,也需要社会个体之间的互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社会整体和谐。
6、要合理分摊自己的压力:现代人社会责任较大,家庭负担较重,合理分摊压力非常重要。从压力的来源来说,除了单位、集体给您分担一部分以外,更重要的是家庭如何吸收一部分,朋友如何替你担当一部分,自己如何释放一部分。如果一个人亲情度和友情度高, 社会支持强, 则这个人很容易转苦为乐,转忧为喜,从不幸转为幸福。作为自己本人,也要有的放矢,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尽量不招来不必要的烦恼;适当时候,也可以考虑换位思考,使自己尽快从烦恼、困惑中解脱出来。
总之,人总不能把烦恼憋在心里,适当的劳逸结合、休闲娱乐,会增加的工作效率,促进的身心健康, 进而增加幸福感,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工作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