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会-浅谈《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幸福观

时间:2019-05-14 07:5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报告会-浅谈《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幸福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报告会-浅谈《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幸福观》。

第一篇:读书报告会-浅谈《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幸福观

浅谈《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幸福观

幸福问题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伦理话题,是人生问题的核心。在伦理学和社会生活中,幸福问题也一直是一个开放的问题,人们对幸福的概念有不尽相同或者完全不同的理解。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的圣哲先贤,他在人类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了“幸福是至善”、“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最大的幸福是思辨”等思想命题。他的幸福理论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对于我们探讨人生价值,创造幸福生活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一、幸福是最高的善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中,亚里士多德开门见山地指出:“每种技艺与研究,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即善是一种目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万物都是向善的”。但是目标表现却有所不同,有时在活动本身,有时在活动之外。善的意义和存在也是很丰富的,比如豪宅、良机、财富等,所以善也是具体的、多样的。

亚里士多德主要探讨的是“人之善”,即人的活动及其目的。“善”是存在本身,与人的生活行为密切相关,行为的好坏决定了人的善与否,而善的行为品质本身就是幸福的一种显现,所以它与幸福有关。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的实践中,有些东西是作为手段为人们所欲求的,而有些东西是作为目的为人所欲求的,这种以其自身被欲求而其他目的都是为着它的目的就是最高的善。

同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尽管幸福是最好的、最高尚的、最令人快乐的东西,但始终与外在的善相联系,也需要“外界的善为助”。如高贵的出身、时运的亨通、英俊的外貌等等,在获得幸福的过程之中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若没有那些有利的外在手段和条件就不可能或很难做出高尚的事情。由此,善又分为:外在的善;身体的善;灵魂的善。而“至善”就是三者的有机结合。因此,善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决定了亚里士多德以“善”来规定幸福的丰富性和完满性。

二、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在指出幸福是至善后,亚里士多德把幸福定义为:合于理性的现实活动。它包含两层意思。

首先,幸福须合于德性。德性是幸福的前提,是构成幸福的首要因素。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泛指优良性、优良品质。他说:“人的德性就一定是那种既能使人成为善人,又能使人圆满地完成其活动的品质。”他把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而人的善就是合于德性而

生成的灵魂的现实活动。他说:“那些具有某种功能和实践的人,他们的善或功效就在于他们所具有的功能中。类似地,人的善就存在于人的功能中,只要人有功能。”单纯生命的生长功能、营养功能为一般植物所具有,且一切动物都有感觉的功能。而人的特殊功能就是理性的现实活动。为此,亚里士多德举例说明了人的本性的特殊性,他认为一个笛子演奏者或一个雕刻家,他的至善和优点就在于他的特殊功能,这就是人所区别于动物的本性。他认为:“如若德性有多种,则须合于那最美好的、最完满的德性。”这就是我们主张的幸福。所以,幸福是合于德性的。

其次,幸福是一种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的善是主要的、最高的善”,灵魂的善就是德性,是“灵魂的实践和活动”,生活的目的就是实践和现实活动,而幸福就是善的实践。幸福是通过学习、努力得到的,他认为“在实践的事物中,更重要的是对它们的实践。对德性只知道是不够的,还要力求应用或者以某种办法使我们变得善良”。所以,作为至善的幸福也只能在人的现实活动中得以实现。

三、中道与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现德性以中道为核心。“中道”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又叫“中庸”,就是“适中”、“适度”、“执中”的意思,也就是“无过无不及”的中间境界,这就要求人在一切交往活动和感情生活中,既不要过度,也不要过及,而应保持其中间性。过度和不及都是过错,唯有中道才是德性。由此推之,幸福的获得必须遵循中道原则。

“中道”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他德性幸福论中的一个基本原理。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情感世界是最复杂和最难把握的,可以把情感的度分为高、中、低三种状态,而惟有中间状态才是最值得人们称赞和追求的,这种中间状态的情感就是中道,寻求中道是达到幸福的正确途径。

对于如何达到中道,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三种方法:第一,在过度与不及两个极端中,首先尽力避免与中道最为相反的一个极端。比如,在鲁莽与怯懦之间,就必须先克服怯懦,因为它比鲁莽离中道的勇敢更远。第二,因为我们本性所倾向的不同,所以应该注意各种偏好。第三,在实践中,我们有时也应当偏于过度,有时也应当偏于不及,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易于取得中道与善。

四、思辨活动的幸福是人的最高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和痛苦是贯穿于整个生命中的,生命是某种现实活动,且每个人都要用他所喜爱的功能对相应的对象作活动。而一切人都追求快乐,快乐使活动变得完美,使生活变得完美。“不管这种活动是理智还是别的什么,他自然的是主宰者和领导者,会有

美好的和神圣的东西,或自身是神圣的,或是我们各部分中最神圣的部分……这种活动就是思辨活动……而德性活动的最大快乐也就是合于智慧的活动……哲学以其纯净和经久而具有惊人的快乐。”

思辨本身就是目的。在思辨活动自身之外别无追求的目的。亚里士多德把这种理智的思辨活动归结为神的活动,是“最高的幸福”和“完美的幸福”。他认为:“凡是思维所及之处都有幸福,哪些人的思辩能力越强,哪些人所享有的幸福也就越大。”这不是出于偶然而是思辨的特性,因为思辨本身就是荣耀。“如若人以理智为主宰,那么,理智的生命就是最高的幸福。”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把理智的思辨活动同伦理生活相结合,奏出了哲学、伦理乐章的最强音。

五、对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总论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的最大特征是将幸福与德性紧密结合起来,他所理解的幸福与常识意义上所理解的幸福还是有着本质的差别的。其一,常识中流行的幸福观念,强调更多的可能是外在的善(外在利益),而亚里士多德那里更多的是强凋内在善(内在利益)。其二,常识幸福观念往往把快乐等同于幸福,而亚里士多德强凋的幸福虽然具有快乐的表征,但快乐绝对不是幸福。其三,常识往往把幸福理解为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亚里士多德更强调主体的实现,尤其是强调德性的力量。这和当前人们追求“唯我幸福”的利已主义的幸福观有着鲜明的对比。

随着人们物质需求欲望的增强,许多人认为有钱、有权就是幸福,甚至为追求金钱权力而做出伤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行为,此时如何处理德性与私利之间的关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追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使其与当前的道德实际进行对话,就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当然,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也有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特别是他提出的作为最高善的幸福即思辨的生活,一般人难以达到。这是我们在对其进行研究时所需要注意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合理性因素的借鉴。

第二篇:尼各马可伦理学读后感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书笔记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幸福这个话题,从古到今都是人们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的伦理学中,它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古往今来不同的人对幸福具有不同的理解,但大多数都认为幸福是人生的潜在动力和最终目标。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从他的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可以全面的了解他的幸福观和幸福体系。

先从总体上来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在他看来,幸福就是至善,幸福是终极的、自足的,我们是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而永远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幸福是通过德性,通过学习和培养得到的,此外幸福也需要外在善的辅佐和合乎中道行为的才能得以实现。

一﹑幸福就是至善

最早提出“善”的概念的是苏格拉底。他提出“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同时从各个方面进行论述和探究。比如他说:“善是有秩序的安排;善是自由、自制、自主;美德是善的追求”等等。亚里士多德延用了这个“善”并作为他研究幸福的逻辑起点。

对善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他认为“善”是一种目的,而善的意义和存在的理解也是很丰富的,比如豪宅、良机、财富或者是好的朋友和有德性的灵魂等等。所以善是具体的、多样的。

在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里,他主要研究的是人的善,即人的活动和目的。“善”与人的生活行为密切相关,行为的好坏决定了人的善与否,而善的行为品质本身就是幸福的一种显现,所以它与幸福是密切相关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善分为三种:外在的善(比如财富、好运、友爱);身体的善(比如健康、强壮、敏捷);灵魂的善(比如节制、勇敢、公正)。而“至善”就是三者的有机结合,就是善的顶点。因此,善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决定了亚里士多德以“善”来规定幸福的丰富性和完满性。人只有做到善,才有获得幸福的机会。

二﹑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幸福并不是仅仅靠感性的观念而能被说服的,而只有善是不足以说明幸福的丰富内涵的,这是必须深入到现实的实践当中去感受的。因此亚里士多德又进一步把幸福理解为“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

首先,是理解“合乎德性”。亚里士多德说:“每个人只有在他固有的德性上才能完成的最好。” 他认为,在人的各种业绩中,没有一种能与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相比,而在这些活动中,人通过合乎德性而享有的幸福的生活,是最为持久的,也是最具荣耀和巩固的。在他看来,德性分为两种:一种是理性的,理性的德性大多数是由后天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是需要经过思考和推理的。另一种是伦理的,伦理的德性大多数是由后天的风俗习惯熏陶而来的,它由人的行为活动所表现出来。他认为人只有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理性,才能达到自满自足的快乐,认为只有行为高尚的人才能赢得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

其次,是要把德性和实践联系起来。因为我们只有在实践德性的现实活动中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德性,只有在待人接物的行为活动中,才会成为公正的或不公正的人,成为勇敢的或怯懦的人,而只有这样一个人的品质才能从现实活动中得到反映。一个人优秀地完成了他的功能,养成并实践了良好的德性,也就是达到了人的善,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了。所以,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实在在的获得幸福。

幸福是属于现世的幸福,它与人的实践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它存在于人的生活经验和理性能力的行为之中。因此,幸福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动态的和发展的。此外,亚里士多德还认为,“人类的一切德性实践,最终将使他趋向他自己的灵魂在沉思中获得完善”,而那些内在于沉思活动的善则是最高的善。

三、通往幸福的途径

首先,是公正。亚里士多德指出:“公正不是德性的一部分,而是整个的德性。”他说:“所谓公正,使一种所有人由之而做出公正的事情来表现出来的品质,使他们成为做公正事情的人,由于这种品质人们行为公正和想要做公正的事。” 在古希腊,公正是被看作是最主要的政治美德。柏拉图《理想国》中也把它视为

是城邦伦理秩序的基本原则,亚里士多德就继承了希腊思想的这一传统,他也把公正看作是一种完全的美德。如果没有公正,人们也就没有获得幸福的保障,因此,公正对于幸福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保障。

其次,是快乐。在亚里士多德的观念中,幸福虽然不等同于快乐,但它也绝不会排斥快乐;而恰恰就是在快乐的生活之中才会获得幸福,它是一种现实的活动。当然,要获得快乐还需要现实的条件或手段来补充,否则任何事情都会很难做成,因此还要注意我们获得快乐所运用的方式。在此亚里士多德则强调把德性、理性与快乐相融合,这样才会有善的快乐,有理性的快乐,他认为属于善的快乐是高尚的,而属于恶的快乐是低级的。只有在人追求美好事物时所得的快乐才是本性上的快乐,这就是合乎德性的行为,做到了这一点,所得到的快乐才会让人感到幸福。

再次,是中道。“中道”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德性幸福观的一个重要原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是关于感受和行为的,而在感受和行为中就存在着三种情况:过度、不及和中间。过度和不及都会产生失误,破坏道德规范或是不能把事做好,而适度或者中间则会获得良好的结果并受到称赞。因此,过度和不及都不是合乎德性的,只有中道才是合乎德性的。在幸福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要遵循中道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的运用中道的理性培养善德,而获得幸福。

最后,就是德性和至善。首先是德性,由于幸福是通过德性而获得的,所以德性在使人获得幸福的过程中也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若不具备德性条件,即使有再多的钱,有再高的荣誉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其次是至善,因为心灵的善就是幸福。但是幸福光靠内在是不行的,还需要有外在的辅助,所以人也必须具备外在的善,比如好的生活条件和高尚的朋友,这样好的生活才能有保障;还有身体的善,具备了身体的善,人才有机会和能力去享有幸福。当这三种善都具备了,才可能达到至善,得到真正的幸福。

四、总结

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所理解的幸福就是中等的外部生活条件,而且有着高尚的思想和行为,过着节俭适中的生活。他追求的是一

种人的全面的善,而把这种全面的善贯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是一种全面的积极的幸福观。这种幸福首先要求人们要注重内心的德性修养,以德性的标准要求自己;然后要以实际行动来实践这种德性,以平和中道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外在的事物,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最后也要尽量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拥有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保证必要的外在善的辅助。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如此,就能以坦然的心态面对人生,以豁达的心境对待得失,从而获得真正的人生幸福。

第三篇:读书报告之《尼各马可伦理学》(范文模版)

读书报告之——《尼各马可伦理学》

一、《尼各马可伦理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1

二、《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逻辑线索 2

三、《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主要内容概述 2

四、读《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所感——关于青年人的友谊。3

(一)亚里士多德的友谊观 3

(二)对青年人的友谊的分析与感悟 4 第一,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念对青年人之间友谊的分析。4 第二,青年人如何维持长久的友爱 5

一、《尼各马可伦理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尼各马可伦理学》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著作,是西方伦理史上最早的伦理学专著。至于书名的由来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其父老尼各马可,也有说是因为本书是由其子小尼各马可编辑而成。

《尼各马可伦理学》通篇内容主要为亚里士多德对于善、德性和幸福的理解与诠释。亚里士多德写作此书或者说他的伦理思想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古希腊时期,是西方文明的繁荣发展时期。古希腊时期,经济发达、城邦林立、教育、哲学、艺术都欣欣向荣。政治上以城邦制为主,城邦即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其中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以及僭主制。在各个城邦的各种政治制度中到底哪一种政治制度才是最好的?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下国家应该怎样对公民进行教育?政治的目的是什么?都是当时的哲学家在追问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产生。

正如以上所说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其《尼各马可伦理学》与当时的政治背景紧密联系。此外,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和伦理学是关于人的哲学。因此,《尼各马可伦理学》与其另一部专著《政治学》被称为姊妹篇。对《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作者来说,政治学的研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人的幸福,或者,人的幸福在于何种生活方式;其次要研究何种政体能最好地帮助人们维护这种生活方式。欲解答前者,就要研究人的道德或习惯,这就是本书要承担的任务;欲阐明后者,就要研究适合这些道德或习惯的好的、正确的政制,这是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要从事的工作。《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逻辑线索

《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主要逻辑线索可归纳为: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有目的,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最终目的即最高善就是幸福—→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所以,人们通过在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中拥有幸福达到最高善。正是在这样的逻辑线索下,亚里士多德在其《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详细分析论述了德性。

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的活动是我们灵魂的现实活动,而灵魂有两个部分,即:有逻各斯的部分(理性部分)和无逻各斯的部分(非理性部分)。相应的,我们的德性也分为两个部分: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

其次,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德性是一种被称赞的可贵的品质,是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是一种“中庸之道”,即,我们的行为、实践活动遵循“既不过度也无不及”的中间状态。例如:勇敢是鲁莽和怯懦的中间,是一种值得被称赞的、高贵的品质。而鲁莽则是过度,怯懦是不及,都不值得提倡。理智德性由教导生成,包括理论理性的德性(智慧)和实践理性的德性(明智)。伦理德性由习惯养成,不出于自然也不反乎自然。

三、《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主要内容概述

《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共分为十卷,第一卷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的一切技术、规划以及实践和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而实践中的最高的善就是政治学的实践活动所要追求的人们的幸福生活。即,人们现实活动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的善就是——幸福。在第一卷及第十卷里,亚里士多德详细地论述了快乐与幸福的问题。他把人的本性分为三个层次:植物性的生长与繁殖,动物性的感觉与欲望和神性类似的理性精神。人生的幸福仅仅是要最大程度地实现其植物性功能和动物性功能,而且最重要的是使人的理性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快乐不是人生的目的,它只是人完美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之后所得到的满足。快乐和完善的行为共同构成了幸福。他根据对人性的分析,把美德分为伦理美德和智慧美德。在第二、三、四、五卷中讨论了伦理美德问题。他把伦理美德概括为:美德是习惯的结果;美德是品性,美德是中庸之道;美德出于自愿;美德是在正确理性指导下,表现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行为活动中,而“中庸之道”是伦理美德中最重要的,它是人们用理智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与行为,使之既不过度,也无不及,而始终保持适中的原则。亚里士多德根据中庸的原则,采用过度--适中--不及的模式,在第三、四、五、八、九卷中,对勇敢、节制、公正、友爱等具体的道德内容进行了分析。在第六、七卷里,着重讨论了智慧美德与正当理性观念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智德是纯粹理性活动的产物,包括技艺、科学、实践的智慧,直觉理性和智慧。智慧是智德的最高形式。智德是纯粹理性活动的产物,是由训练而产生和增长的,是教育的结果。伦理美德是通过习惯养成的,是长年累月实践的结果。智慧美德高于伦理美德。

读《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所感——关于青年人的友谊。

(一)亚里士多德的友谊观

在本书的第八卷和第九卷中,亚里士多德详细论述了友爱。友爱,看来似乎也和爱情一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是某种德性或是赋有德性的事情。不管是至高幸福之人或者不幸之人,不管是老年人、青年人,不管是富有的人还是平穷的人都需要友谊。因为,人生活在社会共同体当中,每个人都要与其他人打交道,不可能单独一个人生活,谁也不会选择单独一个人去拥有一切的善,所以人都需要友谊。对于至福之人,看起来他在各个方面都没有缺憾,都得到了满足。但是,至福之人也是需要友谊的,他们需要一个承受其好处的人。而且幸福是某种现实活动,而现实活动要生成而不是某项财产的占有,如果至福之人没有友谊,就没有生成,只是对幸福的占有,那么他最终页会变得不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友爱把城邦联系起来,与公正相比,立法者更加重视友爱,他们的目的就是加强类似友爱的团结,另一方面是致力于仇恨的消除。换句话说,在古希腊城邦统治者中,他们相对于公正来说更加重视友爱,因为友爱是自愿的,而公正的维护要靠法律。自愿的友爱能够更好地使城邦公民团结起来,使城邦得到好的治理。

友爱有三种:首先,是有用的友爱,即朋友之间之所以成为朋友是因为相互之间认为对方能够给自己带来好处,是有明确目的的友爱。其次,基于快乐的友爱,即朋友之间是因为快乐而走到一起,这样的友爱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朋友相互之间有共同的让他们觉得快乐的东西存在。最后,善良者的友爱,即朋友之间都是为了朋友自身而希望朋友好,希望朋友为善。前两种友爱是偶性上的友爱,这样的友谊容易散伙,难于长期维持。而善良者的友爱,只要善不变,这种友谊就会长期维持。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现实生活中,青年人的友爱大多数属于基于快乐的友爱,他们任凭感情而生活,特别追求那些使他们快乐和当下存在的东西。但是,随着年龄的变化,当那些使人快乐的东西改变了,友爱也会随之改变,所以,青年人会很快地成为朋友,也会很快地断绝往来。或者青年人很容易陷于恋爱,当快乐改变又很容易分手,往往朝不保夕。在我们青年人身边,这样的例子确实不少见。

(二)对青年人的友谊的分析与感悟

第一,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念对青年人之间友谊的分析。在我们身边,青年人的友谊看来确实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他们基于共同的快乐而产生友谊。青年人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充满朝气与活力,他们最有勇气也最能实践;他们情感丰富,喜欢尝试各种活动,喜欢与不同的人交朋友。但是,确如亚里士多德所说,青年人的行为大多为他们的感情所支配,他们因为缺乏人生的经历而缺少经验,理性思维能力不足。所以,他们也容易冲动,容易沉溺于快乐。他们在交朋友的过程中为个人情感所支配,缺乏理性认识,只与能够与自己有共同快乐的人交朋友,为了快乐而交朋友,在这种缺乏理性和德性的友谊中,一旦朋友之间的快乐改变了,他们的友谊也会崩塌。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青年时期,我们一些非常要好的朋友随着时间的流逝友谊也在消逝。因为,各自走的路不一样了,各自的兴趣爱好,各自的经历也不一样了,即,所谓的没有了共同的快乐,所以,这种基于共同快乐的友谊也随之解散。

但是,如果果真如亚里士多德所说,青年人的友谊是基于快乐的友谊,那么人们那些真正的友谊,一直持续不断的友谊,那些影响着他一生的友谊就真的不能再青年时期结下吗?当然不是这样!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善良者的友爱是完美的,只有这善良的德性才是恒常永远的。善良者的友爱并不是完全为了快乐或者为了有用而友爱,而是朋友之间相互地为了朋友自身,从善良德性出发希望朋友好,希望朋友为善。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友谊是可以维持长久的,这样的友谊

会深刻影响着你。总结说来,完美的友爱和友谊是朋友之间相互的,以善的德性出发,希望朋友好的友爱,而不是由一时激情、感情所控制,为了快乐和有用的友爱。当然这样的友爱确实是罕见的,但是也不排除青年人中会出现这样的友爱。只要,朋友之间相互表示友好并且相信、相知,保持一颗善良的、真正希望朋友好的心,青年人就会拥有维持长久的友爱。第二,青年人如何维持长久的友爱

首先,国家要在社会范围内提倡和奖励正确的友爱的德性和友爱的行为。在国家、社会的大力提倡下,使青年从小养成良好的友爱习惯,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伦理德性。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伦理德性,人们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行为良好。

其次,青年人在交朋友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正确的友谊观。正如我们所说,青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充满好奇、情感丰富却又缺乏理性。所以,需要有人,有丰富经验的长辈或者老师,对他们进行或加强正确的友谊观念的教育。在对青年进行友谊观念教育的过程中要用理性来指导青年的情感、欲望,而不能压抑青年的情感以及合理的意向。换句话说,我们要看到青年自身的优势以及主要的缺陷有针对性地对青年进行友谊观教育。教师、长辈与青年互相补充,取长补短。

最后,青年人自身也应该在教师、长辈的教导下,增加自己的经验,适当训练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从成功的友爱中借鉴经验,从失败的友爱中吸取教训,把所得到的经验和所学到的正确知识内化,并外化于实践中。

第四篇:读书报告会

读书报告会

初一(11)班池汉慈

大家好,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书本是一种最为普遍的传播信息的方式。多读书,加上一点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历史书给了我们对过去的沉思;科普书给了我们对未来的幻想;小说让我们畅游在主人公的情节;散文让我们流动在清新的文字。世界在进步,书籍也在伴着人类进步。人随书籍对知识、事件的传播,有了更宏观的思想与视野。读书变成了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环节。

前面的一些日子里,我读了不少书籍,算不上读通,但我希望能与各位分享。我要推荐的第一套书籍是蔡志中的中国古籍漫画,有《老子说》、《庄子说》、《孔子说》、《孟子说·论语》、《中庸·大学》、《韩非子说》、《孙子说》、《列子说》、《史记》、《世说新语》、《六朝怪谈》、《六祖坛经》、《禅说》、《唐诗》、《宋词》、《菜根谭》共16本。蔡志忠老师将原本看去枯燥无味、繁杂难懂的中国古籍与幽默的漫画结合,让他们变得不难理解。而看完此书后,与原著对照一翻,发现这些“之乎者也”变得简单起来。此套书的最大优点就是将文字转换成我们习惯的图像。而了解了这些中国古籍文化后,便有一种“中国人读中国书”的成就与自豪感。

接下来,我要介绍几本文言文的古籍读物。强烈推荐《论语通译》、《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五套书。这也是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之一。那为什么我大力推荐这几本书呢?是因为这些书都以文言文叙述,文言文有简洁的特性。读多了,可以让我们的语言也变得文质彬彬,作文也会有一个质的突破。另外,还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继续延续刚才讲到的中国文化。我们是中国人,要了解自己祖国过去的文化。《论语通译》和《四大名著》含金量都非常高。《论语通译》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孔子与他弟子的思想;《三国演义》可以让我们领略到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壮丽画面;《水浒传》让我们体验到众好汉的动人传记;《西游记》将唐三藏西行过程完美记录;《红楼梦》写出了封建民生的悲欢离合。这几本书也许大家都很熟悉,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读会,而是读精,就跟掌握四书五经一样。

下一个要介绍的,是几本散文与杂文,散文方面,本人推荐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他的《苏东坡突围》相信大家都看过。其文笔之雄壮,令人钦佩。还有林清玄,他与余秋雨的风格比较不同,更为婉约。两者好比一火一水。若是将两本结合起来读读,那是前所未有的享受。随后是杂文,与散文不同,杂文更加记实,所以我推荐鲁迅的杂文。他的笔就是一把尖刀,刺进敌人的心脏。鲁迅的杂文将当时的黑暗社会赤裸裸的展示在大家面前。读了之后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只能说句:伟大。

接着我要介绍几本关于科学的书,其中,《最后的熊猫》是美国作家夏勒的作品,讲述了他与妻子在中国对熊猫的考察,文笔真挚感人。对熊猫这可爱却濒危的动物,作者写出了美丽的悲伤。提及到许多环保的知识,是纽约时报书评十四大好书之一。还有一本杂志值得推荐,那就是CHINENE GEOGROPHY——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将到了许多动物、地理环境的知识,很适合喜欢科学的朋友一看。

另外,有两本关于学习与成长的书。分别是《学习的革命》、《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十一条准则》与《杰出青少年的7个习惯》。两本的参考性都很大,分别对学习的方法进行论述。而前者相对来说语言较沉稳、严肃。后者则是针对青少年编写的,语言生动活泼,也容易懂。所以,我建议先读《杰出青少年的7个习惯》,再读《学习的革命》、《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十一条准则》。

好了,介绍完那么多书,我的读书报告会也该结束了。我希望,大家会喜欢我介绍的书,并多读它。从而与我一起携手,从读书开始,作个走向世界的现代人!谢谢。

三、怎样读书?

.读思结合光读书不思考,结果就会变成书的奴隶;光思考不读书,结果你也是架空了知识,得不到真的认识。所以治学问之道,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适从。在科学著作中,你最好读最新的书;在文学著作中,你最好读最老的书。古典文学作品永远不会衰老。自古以来,从荀子的《劝学篇》到历代文人墨客的经典佳作、再到我们今天苦口婆心的父母、亲人和老师口中,我们已经读过和听过很多很多关于读书的教诲。相信每一位同学

或多或少都能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读写结合:读写笔记。写读后感,写随笔。(送给自己的礼物、红叶谷的变奏、微笑着唱响生活的歌谣、那一地清凉、老家的菜园、爷爷三周年祭、让阅读提升品位、优秀教师的成长轨迹之一二

三、春芽序(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名人的读书方法】

1.毛泽东的读书法

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其中“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主要的读书方法。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就是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在封面划上一个圈作记号的习惯,所以,在他读过的许多书籍中,均留下了他读过二遍、三遍的圈记。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写作多表现在作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作批注以及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谬。

2.鲁迅的读书法

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四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五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

解。

3.苏步青的读书法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就是这样来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他最喜欢《聊斋》,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他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理解。苏步青读数学书也是这样的,他总是边读边想,边做习题,到读最后一遍,题目全部做完。他认为,读书不必太多,要读的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

4.华罗庚的读书法

华罗庚是靠刻苦自学成长的数学家,他的读书方法有独到之处。

用慢功夫打基础。华罗庚初中毕业后自学高中内容,先用慢功夫打好基础,再逐步加快进度,他用五六年的时间才自学完高中内容。由于学得扎实,到清华大学没多久,他就听起了

研究主课程。

“厚薄”法。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

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

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推想法。一本书拿到手后,华罗庚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开始闭目推想:这个题目如果自己来做,该怎么做。待一切全部想好后,再开始阅读。凡是已经知晓的内容,很快浏览

而过,专门去读书中那些新的独到的观点,这样,华罗庚博采众长,得益很多。

5.王梓坤的读书法

数学家王梓坤的读书方法也很有风格。一是抄读法。王梓坤上中学时,做完功课一有时间,便光顾图书馆。好书借了实在舍不得还,但买不到也买不起,他便下决心动手抄书。抄,他认为总还是抄得起的。他先后抄过林语堂写的《高级英文法》,抄过英文的《英文大全》,还抄过《孙子兵法》,这本书爱不释手,则一口气抄两份。王梓坤认为,人们只知抄书之苦,未知抄书之益,抄完毫未俱见,一览无余,胜读十遍。二是慢中求快法。他认为,一本书的前一两章通常是全书的关键,因为每门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有专门的术语和符号,如平面几何研究三角形、圆及其他图形的性质,初等代数则主要研究代数运算。因此,耐心地学好前一两章,初步掌握这门学科的思想方法,这样读下去才会有兴趣。他拿到一本书后,开始总是读得很慢,边读边做笔记,做习题,想一想,算一算,细细阅读,认真理会,先慢

后快,慢中求快。

6.田中角荣的“撕书”读书法

曾任过日本总理大臣的田中角荣,早年由于家境贫寒,上完高小以后就失去了系统学习的机会。在半工半读的学习中,他十分注意读书方法。为了锻炼自己的记忆力,他一页页地背诵《简明英和词典》、日文辞典《广辞林》,采用的办法就是一次撕下一页,记熟了就扔了。

这锻炼出他非凡的记忆力。

7、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

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

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8、杰克.伦敦的“饿狼式”读书法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经过苦难磨练,十分珍视读书机会。他遇到一本书时,不是用小巧橇子偷偷撬开它的锁,然后盗取点滴内容,而是像一头饿狼,把牙齿没进书的咽喉,凶暴的吮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啐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肉成为他的一部分。

9、毛姆的“乐趣”读书法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

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10、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

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

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11、白寿彝的“研读”法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

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色’。好像

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12、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如何实施上述设想呢?

1、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确保书籍的来源、质量、读书时间。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一是老师要对图书馆藏书做到心中有数,定期分批推荐优秀书目,二是要经常查阅学生借还记录,及时点拔,有效监控,三是督促上阅览课,确保高效阅读。

2、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人物传记,用伟大人物、事业成功者的事迹熏陶、激励学生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这方面主要做两件事:一是指导学生在寒暑假制订阅读人物传记计划;二是在平时师生共同查找、选择精彩的人物传记片断,或印发,或召开学习心得交流体会。

3、教会学生有计划地读书,撰写读书笔记或书评。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多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是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苏东坡说,食可以无肉,居不可无书;黄山谷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都是指读书人必须养成读书习惯。但是使学生真正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殊非易事。我们坚信一条:人的读书必分两个阶段,初为纪律约束,逼他读,引他读;后为尝到甜头,自得其乐,我爱读。中学生大多属于前一阶段,所以需要老师艰苦细致的工作。当然,防止学生读他们不宜读的书也是我们的工作。读书是一种心灵活动。只要我们用心去指导,一定能使学生由视读书为苦事而逐渐成为雅事、乐事。

鲁迅读书的八种方法

鲁迅短暂一生的伟大成就,与其博学苦读、勇于实践的精神分不开。其独特的读书方法更给

人们以启迪。

背书法。鲁迅的背书方法与众不同,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有“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个工整的小楷字。鲁迅把书签夹到书里面,每读一遍就掩盖住书签上的一字。读了几遍后,他就理解默诵一会儿,以加强记忆。这样,等把书签上的10个小楷字

盖完,鲁迅就把全书背出来了。

抄书法。《尔雅》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字典。鲁迅为了认识并记住这部字典中的生字,便从《康熙字典》中摘出有关部分订成大本,为经常查阅、运用这些字提供了极大方便。多翻法。鲁迅在翻阅书时要求自己:不只看一家之书,而是博采众家之长;不只看本专业的书,也看专业以外的书;不只看自己愿意看的书,也看不愿意看的书包括论战对手的书;

不只看本国的书也看外国的书,以便得到更多的启发。

博览法。鲁迅认为,读书“须如蜜蜂一样,采集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在精读时,主张博览群书。他在年轻时,除规定的功课之

外,天文地理,花鸟虫鱼之书,无所不读。

立体法。鲁迅阅读文艺作品时曾说过:“先看几种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谁的作品自己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个作家的专集,最后再从文艺史上看看他的历史位置。倘若要知道得更详细,就看一本这个人的传记,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 这种读书法把泛读和精读相结合,既有横断面,又有纵剖面。

剪报法。鲁迅在读书中,非常重视资料的积累,剪报就是他积累的一种方法。鲁迅的剪报册贴得很整齐,分类很严格,每页上都有他简要的批注。鲁迅曾借鉴这些剪报,写过不少犀

利的杂文。

问读法。鲁迅读书爱向自己提出问题。他拿到一本书,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给自己提出一大堆问题。书上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自己对这个题目又该怎样写?等等。鲁迅认为,带着问题去全面细读全书,边读边问,边问边读,逐渐深入,就能更

有效。

五到法。鲁迅读书提倡五到法。即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脑到。心到,指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眼到,指细心浏览,目光敏锐;口到,指诵读朗读,声情并茂;手到,指勤用笔墨,勤记笔记;脑到,指善于动脑,勤于思考。这种精力高度集中的读书方法,知识记得牢,用得活,效率高。

第五篇:读书报告会

《狼图腾》读书报告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医学院学生代表xx,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书目是《狼图腾》。这是一部在十多年前风靡全国的一部著作,引发我们对人性和狼性的深思。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再次被其中的故事吸引,和作者一起追忆那段难忘的草原时光。

在介绍本书之前,我有几个问题想问大家——

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整个欧亚大陆?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为什么只信奉狼图腾呢?狼与人有着怎样的什么关系?有狼的风景会给你怎样的冲击和震撼?什么是“天葬”和“图腾崇拜”? 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么请跟我一起走进腾格里,走进狼图腾!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和大分享此书。

一、作者简介;

二、书目简介;

三、内容概述;

四、自身体会;

一、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姜戎,30年前,作为一名北京知青,自愿插队到内蒙古额伦大草原,这一呆就是11年。在草原,他钻狼洞、掏狼崽、养小狼,与狼战斗过,也与之缠绵过。正是这些小狼,陪他度过了青春时期的“游牧”。

二、书目简介

这是一部奇书,一部因狼而起的关于游牧民族生存哲学重新认

识的大书。它直逼儒家文化民族性格深处的弱性。煌煌50万言,50万只狼群汇合,显示了作家的阅历、智慧和勇气,更显示了我们正视自身弱点的伟大精神。这是一部讴歌草原战狼的绝诗,这是一首直逼人性最深处的魂曲,这是一部颠覆历史观念的巨著。

三、内容概述

以下我将按照自己对本书的理解将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主要是从草原上最壮观的狼群和黄羊的大战开始,描写狼的性格。“狼图腾”即草原人对狼的崇拜。但作者却描述人狗与狼的夜战和狼群给陈阵上的一节清晰直观的军事观摩课——狼群围捕黄羊的经过。紧接着又是一群狼群破坏军马的场面,一群奔腾的、待命出征的生命戛然而止,变成草原战场上的炮灰。纵观前几章的镜头,仿佛狼是草原上所有生物的天敌,是牛、羊、马、人的克星。狼似乎是头羊贼,是破坏牧民生活生产的罪魁祸首。草原人为什么崇拜狼图腾呢?毕利格阿爸、乌力吉老人一直在向我们,向陈阵解释图腾崇拜,为草原上凶猛、顽强、智慧的草原狼申辩:草原狼其实是腾格里派下来保护草原和草原人的。

第二个方面,主要从草原生态平衡为出发点,阐释图腾崇拜的原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草原得以维持生态平衡的定律。先说黄羊,草原上是速度最快的四蹄动物。它食量极大,专门挑选最好的牧草,是草原的一大祸害。狼捕食黄羊,黄羊的数量减少了,草场便保存下来了。牛羊过冬的食料才能保存,牛羊才能存活,牧民的生活才有保障。当然,狼也捕食牧民的牛羊,这样,人和狗一起下夜变成了

必须。与狼战斗的历史,也形成了草原狗勇猛、强更通人性的血统。草原狗也成了居无定所的牧民的知心伴侣。同时,草原狼也捕食草原的天敌——鼠和癞子。速度极快的草原狼把其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草原便得以保存。因此,草原狼给牧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的同时,也为牧民提供了生存的环境,维持了草原上的生态平衡。

姜戎写作本书的时候正值文化大革命,草原也未能幸免。本书的第三个方面讲兵团进驻以后,汉人大量流入草原,农耕文化对草原文化的冲击是本书的核心,也是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所在。由于不懂得草原各物种间生存关系,不懂得狼图腾,以包顺贵为代表的军区领导打着毛泽东“打不尽豺狼不归还”的口号开始大肆消灭草原狼。掏狼崽、杀小狼、围歼大狼,不到两年的时间,草原狼的数量急剧下降,给牧区带来的厄运也未能避免:黄羊多了,草原的优质牧草被破坏;草原鼠多了,鼠洞随地可见,马腿折断的事情连续不断;马和狗失去了竞争力,变得懒散,质量也大不如从前了;牧民开始圈地放牧,加之草场的大量破坏,草原沙化现象严重。往日牧草丰美、牛羊遍地的景象一去不复返,草原变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本书最后几个章节讲到毕利格阿爸力求天葬,乌力吉老人无奈的离开草原,陈阵、杨克20年间没有勇气重返草原,嘎斯迈满肚子的委屈,种种都向我们控诉草原破坏以后带来的恶果。

我也无能为力,只能和陈阵一起为最后一位有幸实行天葬的毕利格阿爸祈福,希望黑石山下那个千年古洞能够得以幸免,毕竟它是称霸草原千万年的草原狼在世的唯一遗迹了。

四、自身感悟

合上此书,似有怒火中烧的感觉。我为草原鸣不平,为虔诚的草原守护者鸣不平:草原狼走了,草原狗消失了,草原马也悄然离开,草原的牛羊呢,当有一天牛羊也消失了,草原又怎能称之为草原呢?

《狼图腾》是作者姜戎对农耕文化冲击草原文化的含泪控诉。如果不是此书,狼,特别是蒙古的草原狼,这个古代文明的图腾崇拜和现代文明的牺牲品,就会像宇宙中的某些暗物质一样,开远离我们的地球和人类,消失在不可知的未来里。

在这本旷世书里,有人从狼的身上学到了为商之道,开始成功的打拼与商界;有人对草原的遭遇愤愤不平,对环保有了新的认识;我也在本书的启发下懂得了些许的人性应追的本源,每个人都应善待生命,尊重自然。它让我读出深沉、豪放、忧郁而绵长的蒙古长调与草原苍狼幽怨、孤独、固执于亲情呼唤的仰天长嗥,都是悲壮的勇士面对长生天如歌的表达,是献给《天堂》里伟大母亲最美的情感、最柔弱的衷肠、最动人的恋曲。

草原狼期待你的探望,草原人等候你的光临。来吧,和陈阵一起走进额仑草原,重温那段温馨的草原生活。

下载读书报告会-浅谈《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幸福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报告会-浅谈《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幸福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报告会材料

    让书香飘满军营,让读书充盈人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宝贵的时间,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读书这个话题。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书香飘满......

    读书报告会

    “给力”用起来很给力 “给力”原本属于网络语言,最早出现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属于东北方言和日语的混合产物,意思类似于“牛”、“很棒”、“酷......

    读书报告会

    期待——因和平而美好的世界 ——读《战争与和平》与《安妮日记》有感 郑州七中 八、(2)班冯寅花战争,它是一个民族的兴亡、一个国家的成败、一个世界的伦理与秩序的见证。从古......

    读书报告会[合集]

    读书报告会 初一(11)班池汉慈 大家好,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书本是一种最为普遍的传播信息的方式。多读书,加上一点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历史......

    读书报告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关于“青春共筑中国梦”党团员学习交流活动之 时政任你评的通知 环境学院全体同学: 为弘扬五四精神,纪念“五四”运动,展现我院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高昂......

    读书报告会

    读书报告会主持人词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读书报告会《分享教学主张 成就品质课堂》现在开始。 首先请大家观看本届读书报告会的主题片。 感谢李海军老师,给我们做了这......

    读书报告会方案

    《开展学习年活动暨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体育节第五届英语节》 读书报告会活动的安排方案 依据《开展学习年活动暨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体育节第五届英语节》的安排,学院决定开展......

    读书报告会主持词[★]

    “品书香之气,绘心灵之景”读书交流暨2015—2016学年度 寒假读书活动表彰大会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们共同在这里举行“品书香之气,绘心灵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