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新食品安全试题
2015新食品安全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90道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是根据(C)制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履行食品安全法规定的职责,(C),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整合、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和食品检验等技术资源的共享。
A、整合执法队伍 B、建立健全以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为主的工作机制
C、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 D、成立统一食品检验机构
3、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C)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
A、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B、食品生产经营者要求
C、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 D、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要求
4、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C)公布食品安全信息,为公众咨询、投诉、举报提供方便;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
A:申请人要求 B:各级政府要求 C、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
5、下列属于行政法规的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C、《河北省食品安全条例》
6、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人员采集样品、收集相关数据,可以进入相关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食品流通或者(A)。
A、餐饮服务场所 B、私人住宅 C、家庭餐桌
7、设立食品生产企业,应当预先核准企业名称,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取得(A)后,办理工商登记。
A、食品生产许可 B、食品流通许可 C、餐饮服务许可 D、工商登记
8、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和餐饮服务许可的有效期为(B)。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9、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C);有发生潜在食品安全事故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或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A、注销相关许可 B、加强质量抽查频次 C、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10、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按规定组织职工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食品安全知识,并建立(C)。
A、学籍管理制度 B、固定培训机构 C、培训档案
11、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患有痢疾、伤寒、(A)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A、甲型 B、乙型 C、丙型 D、丁型
12、对因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产者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A);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
A、可以继续销售 B、不得继续销售 C、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行决定
13、申请人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条第三款规定向承担复检工作的食品检验机构(以下称复检机构)申请复检,应当说明理由.。复检机构名录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卫生行政、农业行政等部门共同公布,复检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B)。
A、需说明结论B、最终检验结论C、供执法机构参考结论D、自行选择结论
14、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条规定进行的抽样检验结论有异议申请复检,复检结论表明食品合格的,复检费用由(C)承担;复检结论表明不合格的,复检费用由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
A、食品生产经营者 B、检验机构 C、抽样检验的部门
15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应当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并自事故发生之时起(B)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24小时内 B、2小时内 C、12小时内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B)。
A、食品生产环节监督管理B、餐饮消费环节监督管理C、食品流通环节监督管理D、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17、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B)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A、每半年B、每年C、每二年D、每三年
18、食品检验实行(D)负责制。
A、食品检验机构B、检验人C、质量监督部门D、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
19、(A)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A、任何组织或个人B、只有食品生产经营者C、仅消费者 D、只有食品企业从业人员
20、(B)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生产食品添加剂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实施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
A、国家级 B、省级 C、市级 D、县级
21、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A)。
A、增加监督检查频次 B、减少检查频次C、吊销许可证D、吊销营业执照
22、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D)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23、食品安全标准是(B)的标准。
A、自愿性B、强制性C、科学性D、民主性
24、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了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C)的赔偿金。
A、三倍 B、五倍C、十倍 D、十五倍
25、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订、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的部门是(C)。
A、技术监督部门 B、食品安全委员会C、卫生行政部门 D、食品科研机构
26、食品安全法规定,(A)对当地食品安全负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D、各级技术监督部门
27、国家建立(A),对存在或者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状况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
A、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B、食品安全监督制度C、食品安全抽检制度D、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28、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B)为依据。
A、国外食品安全标准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C、监督检查结果 D、抽样检验结果
29、食品企业直接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水必须符合(C)。
A、矿泉水标准要求B、纯净水标准要求C、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D、蒸馏水标准要求
30、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C)。
A、可继续销售 B、可降价销售 C、不能销售 D、可作处理食品销售
3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B)。
A、先承担行政法律责任B、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C、先缴纳罚款、罚金 D、先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32、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关食品安全事故的举报,应当立即向(C)。
A、本级人民政府报告B、上级人民政府报告 C、卫生行政部门通报D、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3、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涉及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由(D)组织事故责任调查。
A、国务院B、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C、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34、食品生产经营中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符合的标准是(C)。
A、对婴幼儿无害 B、对成人无害C、对人体安全、无害 D、对环境无害
35、苯甲酸属于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如某生产厂家也获得了苯甲酸的生产许可证,那么该厂生产的苯甲酸可以在(C)。
A、所有食品品种中使用 B、限定的食品品种中任意使用
C、限定的食品品种中按限量使用 D、所有食品品种中按标准规定的最低限量使用
36、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C)报告。
A、县级质量监督部门B、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C、县级卫生行政部门D、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7、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由(B)统一公布。
A、国务院办公厅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D、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38、《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自(C)起施行。
A、2009年12月1日 B.2010年3月10日 C.2010年6月1日
39、在广告中对食品质量作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应依照(A)的规定给予处罚。
A、《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40、食品生产企业在生产前,必须向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获得(A)。
A、食品生产许可 B、食品流通许可C、餐饮服务许可 D、食品卫生许可
41、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原料时,除需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外,还应查验(A)
A、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B、健康证明C、培训证明 D、法人授权委托书
42、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食品必须经(C)后方可出厂销售。
A、监督检验合格 B、委托检验合格C、出厂检验合格 D、强制检验合格
43、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标准由(A)确定和修订。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44、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A)。
A、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B、出口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C、美国食品安全标准 D、双方约定的标准
45、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C)。
A、抽检 B、检查 C、免检 D、监督
46、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抽样检验时,应当(B)。
A、免费抽检 B、购买抽取的样品 C、随意抽取 D、仅收取检验费
47、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检验机构、食品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依法对检验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食品检验人员给予(D)的处分。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撤职或者开除
48、在中国境内市场销售的进口食品,必须使用下列哪种标识:(B)。
A、英文 B、中文 C、拼音标识 D、其他文字
49、申请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生产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国务院(C)提交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
A、质量监督部门B、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卫生行政部门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50、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D)。
A、适宜人群 B、不适宜人群C、功效成分 D、治疗功能
51、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C)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
A、感官评估 B、营养评估C、风险评估 D、微生物检验
52、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由(B)负责。
A、工商行政部门 B、质量监督部门 C、卫生行政部门 D、农业行政部门
53、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由(A)负责。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质量监督部门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54、对餐饮服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部门是(D)
A.农业行政部门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C.质量监督部门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55、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除应当标明《食品安全法》第42条第一款内容外,还应当标明(A)。
A、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B、功能主治C、用法用量D、适用范围
56、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A)。
A、药品 B、中药材C、化合剂 D、增白剂
57、食品生产经营者聘用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由原发证部门(D)。
A、给予警告 B、责令改正C、处以罚款 D、吊销许可证
58、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B)。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59、对生产经营者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B)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A、一 B、二 C、三 D、四
60、下面哪项权利不是《食品安全法》赋予组织和个人的?(C)
A、举报权B、知情权C、名誉权D、建议权
6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B)实施
A、2009年2月28日 B、2009年6月1日 C、2009年7月20日
62、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B)
A、需要取得食品流通许可 B、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许可C、需要取得餐饮许可D、需要同时取得食品流通许可和餐饮许可
63、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收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C)责任。
A、相同 B、基本相同 C连带
64、在(C)情况下,才可以将某种食品添加剂列入可以使用的范围。
A、在国外已经使用 B、在我国有长期的使用史 C、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 D、有助于增加食品的色、香、味
65、安排患有《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所列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的,将处()以上()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B)
A、1000 10000 B、2000 20000 C、3000 30000
66、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其目录由(A)制定、公布。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国务院办公厅D、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
67、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应当(B)。
A、先行使用,要求供货方补交合格证明文件 B、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
C、根据以往经验判断是否可以使用 D、依照专家意见处理
68、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B)。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69、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情节严重的(D)。
A、没收违法所得 B、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C、处以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D、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70、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情节严重的(D)。
A、没收违法所得 B、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C、处以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D、吊销许可证
71、下列关于食品检验内容表述,错误的是(D)。
A、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B、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
C、食品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
D、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抽样检验,应当向企业收取检验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72、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抽样检验时,应当(B)。
A、向企业索要样品 B、购买样品
C、要求消费者提供样品,并向监管部门支付检验费用 D、向企业收取检验成本费
73、食品行业协会等组织、消费者需要委托食品检验机构对食品进行检验的,应当(B)
A、委托中介机构进行 B、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
C、委托仲裁机构进行 D、委托企业进行
74、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D)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A、二年 B、三年 C、五年 D、十年
75、食品检验机构聘用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的人员的,应(B)。
A、通报批评 B、撤销该检验机构的检验资格 C、处以罚款 D、警告
76、出口食品由哪一部门进行监督、抽检?(A)
A、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B、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C、卫生行政部门 D、海关
77、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B)。
A、出口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B、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C、美国食品安全标准 D、第三国食品安全标准
78、组织制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部门是(C)。
A、卫生部 B、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C、国务院 D、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79、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除了做到准确、及时、客观,还应该(A)。
A、对有关食品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解释、说明;
B、注明有关食品的产地;
C、公布有关食品的销售范围;
D、说明有关食品的检测方法。
80、我国制定《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前提是(A)。
A、保证食品安全 B、保障食品生产 C、保护食品经营 D、严惩违法行为
81、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应当遵守(D)。
A、食品安全法 B、食品卫生法C、产品质量法 D、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8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A)负责制定、公布。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C、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D、国务院法制部门
8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共有(C)。
A、10章101条 B、10章106条 C、10章104条
8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C)从事与食品有关的下列活动,都必须遵守本法。
A、领域内 B、范围内 C、境内
85、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C)获知的食品安全信息。
A、独立采集、使用和发布 B、向公众公布 C、相互通报
86、违反《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最高可处违法货值金额(C)倍罚款。
A、3 B、5 C、10
87、公民发现食品商店销售的食品有质量问题,应当向(B)部门投诉。
A、食品药品监督部门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88、屠宰畜、禽的检验规程,有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B)制定。
A、国务院农业部门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商务部门
89、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或原料时,除需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外,还应查验(A)。
A、食品合格证明文件 B、健康证明 C、培训证明
90、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A)制定。
A、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 B、国务院工商行政部门 C、国务院食品药品管理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
1、我国食品安全法中要求下列哪种物品使用前必须消毒(ABC)。
A、餐具 B、饮具C、熟食品容器 D、水果
2、食品生产者采购下列哪些(ABC)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A、食品原料 B、食品添加剂C、食品相关产品D、所有产品
3、食品生产企业的进货查验记录应当如实记录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ABCD).A、名称 B、规格 C、数量D、进货日期
4、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公布食品安全信息应当(ABC)。
A、准确 B、及时 C、客观 D、全面
5、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下列哪些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ABCD)。
A、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C、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D、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
6、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措施有(ABCD)。
A、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B、封存、检验可能导致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C、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D、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7、监管部门接到公民对食品安全咨询、投诉、举报,应当作出以下处理:(ABD)。
A、属于部门职责,应当受理,调查核实情况B、将处理结果答复C、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不予处理D、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处理。
8、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法定职责包括(ABCD)。
A、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B、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C、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D、做好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
9、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行的(ABCD)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A、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B、食品卫生标准C、食品质量标准 D、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
10、以下(ABCD)部门不得以广告或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
A、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B、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C、食品行业协会D、消费者协会
11、有下列情形之一,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停产,直至吊销许可证(ABC)。
A、未建立并遵守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B、制定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未依照食品安全法规定备案C、未按规定要求贮存、销售食品或者清理库存食品D、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添加药品
12、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ABC)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A、生物性 B、化学性C、物理性 D、辐射性
13、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确定某食品不安全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AB)。
A、采取措施使该食品停止生产经营 B、通过各种途径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
C、当场销毁相关食品 D、研究改进生产工艺方法
14、食品生产经营人员上岗时应遵守(ABCD)个人卫生要求。
A、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 B、有腹泻、化脓性性皮肤病不得上岗
C、患有活动性肺结核者不得上岗D、保持手的清洁卫生
15、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ABD)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A、法律B、法规C、产品订单和合同要求D、食品安全标准
16、下列哪些食品是食品安全法禁止生产经营的?(ABD)
A、未经检疫的肉类B、腐败变质食品 C、未经冷藏的食品D、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17、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依法对(BC)给予记大过、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
A、主要领导 B、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C、其他直接责任人员D、班子成员
18、食品安全事故,指(ABC)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A、食物中毒 B、食源性疾病C、食品污染D、食品微量元素
19、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做到(ABD)。
A、取得相应资质许可B、建立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C、对监管部门食品抽检要付相应检验费D、接受监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20、凡患有(AB)疾病的患者不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A、痢疾、伤寒 B、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
C、乙型病毒性肝炎 D、高血压、糖尿病
2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受到(CD)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十年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A、降级处分 B、撤职处分C、刑事处罚 D、开除处分
22、下列(ACD)行为必须遵守《食品安全法》。
A、食品生产 B、初级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套 C、食品流通 D、餐饮服务
23、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有(ABCD)。
A、食品安全风险评估B、食品安全标准制定C、食品安全信息公布D、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2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其具体职责是(ABCD)。
A、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 B、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C、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D、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行评议考核
25、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ABC)
A、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 B、立即停止生产
C、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 D、不用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26、食品复检机构名录由国务院(ACD)等部门共同公布。
A、认证认可监督管理B、工商行政管理C、卫生行政D、农业行政
27、进口的食品添加剂应当有(BC)。
A、出口国标识B、中文标签C、中文说明书D、英文说明
28、在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ABD),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A、隐瞒 B、谎报 C、向媒体报道 D、缓报
29、下列食品中,哪些属禁止生产经营的(ABC)。
A、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B、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C、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30、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并执行原料验收、(ABCD)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保证食品安全。
A、生产过程安全管理B、贮存管理C、设备管理D、不合格产品管理(共40题)
1、承担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发证检验工作的检验机构,应当具备法定资质并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发布名录。(√)
2、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3、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负责制。(×)
4、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情况可以对食品实施免检。(×)
5、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6、上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在下级行政区域设置的机构应当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下,依法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7、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供公众免费查阅。(√)
8、《食品安全法》施行后,食品生产经营者之前已经取得的许可证一律无效。(×)
9、名人、明星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相同责任。(×)
10、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不能自行对所生产的食品进行检验,只能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11、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
12、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可以向消费者推荐优质食品。(×)
13、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疾病的人不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
14、《食品安全法》公布实施后,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等自行作废。(×)
15、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协助收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资料。(√)
16、卫生部负责食品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
17、调查食品安全事故,应当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负有监督管理和认证职责的监督管理部门、认证机构的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情况。(√)
18、食品安全行政部门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
19、食品广告中的内容应当真实,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夸大的内容,如有药品功能的,可涉及相关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20、食品广告中允许含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向推荐食品的内容。(×)
21、对食品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依法进行复检。(√)
22、食品复检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
23、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阻挠、干涉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24、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商务等部门依据职责制定食品行业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采取措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强对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由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负责组织。(×)
26、食品经营者不得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27、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散装食品的窗口、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28、食品抽样检验的复检机构与初检机构不得为同一机构。(√)
29、国家质检总局负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和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30、有使用禁忌或安全注意事项的食品添加剂,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31、非食品添加剂的化工类产品生产企业按规定在其产品标签上加印“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等警示标识,并建立销售台账,实行实名购销制度。(√)
32、目前,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卫生部指定的标准,不得执行企业标准。(√)
33、卫生部门负责食品添加剂行业管理、制定产业政策和指导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34、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5、县级以上食品监管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内容包括:税务登记证、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
36、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代表组成。(√)
37、凡患有痢疾、伤寒、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病毒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38、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确定某食品不安全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当场销毁相关产品。(×)
39、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辐射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4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
四、填空题(共25道)
1、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答案: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2、学校、建筑工地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集体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由()部门负责。
答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3、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答案:保障公众身体健康
4、国家建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答案:食品安全风险检测
5、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制度。答案:许可
6、进口的食品应当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后,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放行。答案:通关证明
7、许可机关组织对申请人进行实地核查,应当组织核查组。核查组由2-4名有资质的核查人员组成,核查组工作实行()制。实地核查工作一般不超过()日。答案:组长负责;2
8、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年。答案:5
9、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生产的,应当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个月前向原许可机关提出换证申请。答案:6
10、取得生产许可证的食品添加剂生产者不得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生产许可证书和()。答案:编号
11、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并在标签上载明()字样。答案:食品添加剂
12、生产的食品添加剂存在安全隐患的,生产者应当()。答案:依法实施召回
13、对生产者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应当有()名以上工作人员参加。监督检查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答案:2;有效证件
14、企业生产食品添加剂(包括食品用香精),应依法取得()后方能生产、销售和使用。
答案: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
15、食品添加剂按功能分为()个类别。答案:23
16、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答案:刑事责任
17、()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答案:食品行业协会
18、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规定。答案:国务院
19、食品质量安全指标包括标准规定的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和标签标识。
答案:感官指标
20、未经检验合格、未加印(贴)()标志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
答案: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
2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备和()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环境条件和相应的卫生要求。
答案:持续满足
22、企业的生产条件、检验手段、技术或者工艺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当在变化后()日内提出申请。答案:20
23、实施自行检验的企业,应当每年将样品送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次比对检验。答案:一次
24、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和()组成。
答案:英文字母QS和12位阿拉伯数字。
25、采用委托加工方式生产加工食品的,委托双方必须分别到所在地()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提交双方营业执照和委托加工合同复印件。答案:市/地
五、名词解释(共5道题)
1、食品
答案: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预包装食品
答案: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3、食品添加剂
答案: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4、保质期
答案: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5、食品安全
答案: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6、非食用物质
答案:是指制作食品时加入了国家法律所不允许加入的物质,是违法添加的,与食品添加剂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7、食品安全标准
答案: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8、产品质量
答案:产品质量指的是在商品经济范畴,企业依据特定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制造、检测、计量、运输、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生态回收等全程的必要的信息披露。
9、食品安全事故
答案: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10、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答案: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第二篇:食品安全试题
第一章
1【单选题】(2分)
下列对食品安全认识正确的是:
A.含有添加剂的食品一定不安全 B.纯天然食品一定安全 C.食品安全”的概念是相对的 D.食物的颜色越鲜亮就越安全 2【单选题】(2分)
下列关于食品安全事件问题表述不正确的有: A.需要政府、产业、科技、媒体各方的共同努力 B.只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C.不仅有害人类身体健康,更有损国家的形象 D.是从农田到餐桌都要关注的问题 3【单选题】(2分)
通常将危害食品安全的因素分为三类,下列哪项不属其中: A.生物性的 B.化学性的 C.物理性的 D.人为的
4【单选题】(2分)
“米袋子工程”主要是解决了()问题 A.食品丰富 B.方便 C.温饱 D.健康
5【单选题】(2分)
食品安全管理应为从()到()的全过程管理 A.农田,餐桌 B.生产,运输 C.生产,加工 D.农田,销售
第二章1【单选题】(2分)
世界公认的在食品中可产生的三大致癌物质是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和硝胺,其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主要存在于下列哪一食物中 A.发霉的玉米 B.炸糊了的薯条 C.过了保质期的牛奶 D.海鱼和贝类食品 2【多选题】(2分)毒物排泄的重要器官有 A.肝脏 B.呼吸道 C.肾脏 D.皮肤
3【单选题】(2分)MLD指的是 A.最大无作用剂量 B.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4【多选题】(2分)
下列属于食品中的“三致物”的是()A.致癌物 B.致畸物 C.致突变物 D.致病变物 5【多选题】(2分)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包括()A.急性毒性试验
B.遗传毒性试验,致畸试验
C.亚慢性毒性试验
D.慢性毒性试验、致癌试验
第三章 1【单选题】(2分)传统工艺加工的皮蛋含有下列那种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不利?
A.砷
B.铅 C.汞 D.镉
2【单选题】(2分)铅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摄入过多的铅会引起中毒,以下哪种食品吃多了可能会引起体内铅含量增加? A.炸油条 B.爆米花 C.方便面 D.粉丝
3【单选题】(2分)
很多种重金属对人体是有害的,而且危害很大,以下哪种物品若经常使用,易引起中毒? A.带“釉上彩”的瓷器 B.锡壶
C.用废旧铝制品改制的餐具
D.以上几种都有可能引起中毒 4【多选题】(2分)
下面哪些食物中可能含有富集汞 A.马铃薯 B.鱼类 C.贝类 D.大豆
5【单选题】(2分)
发生重金属中毒时,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服用食用盐水 B.服用清水
C.服用鸡蛋舅奶等高蛋白的物质 D.服用高浓度的糖水
第四章
1【单选题】(2分)()不是食品中农药残留来源的主要途径 A.施用农药受到的直接污染 B.农作物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 C.通过食物链传递 D.不当的食品加工
2【多选题】(2分)属于环境雌激素的有 A.有机氯农药 B.氟利昂 C.各种色素 D.二噁英
3【多选题】(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肥营养元素的富集和流失构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最重要部分 B.我国是世界上化肥使用量最大的国家
C.化肥的施用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D.农药本身无毒无害,但使用不合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单选题】(2分)一般而言,最大残留量不会高于该农药的“最大无作用剂量”的()A.1% B.2% C.5% D.10% 5【单选题】(2分)目前()农药是全世界使用量最大的农药,能抑制人体()活性而危害人体健康 A.有机磷,乙酰胆碱酯酶 B.有机氯,乙酰胆碱酯酶 C.氨基甲酸酯,乙酰胆碱酯酶 D.拟除虫菊酯,乙酰胆碱酯酶
第五章
1【多选题】(2分)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后,经常出现的症状包括 A.呕吐 B.腹泻 C.发烧 D.死亡
2【单选题】(2分)
在下面哪些食物中最有可能存在大量的黄曲霉毒素
A.花生 B.鱼肉 C.鸡蛋
D.刚收获的稻谷
3【单选题】(2分)下列哪种条件下食物最容易滋生致病微生物 A.温度高 湿度大 B.温度高 湿度小 C.温度低 湿度大 D.温度低 湿度小
4【单选题】(2分)以下哪些行为可能会导致患食源性寄生虫病
A.进食生鱼片、生鱼粥、生鱼佐酒、醉虾蟹或未经彻底加热的涮锅、烧烤的水生动植物 B.抓鱼后不洗手
C.使用切过生鱼的刀及砧板切熟食、或用盛过生鱼的器皿盛熟食 D.以上均会
5【多选题】(2分)下列哪一种属于细菌对人体的危害途径()
A.感染型 B.麻痹型 C.毒素型 D.过敏型
提示:不显示文字的解决方案: 在MOD里面删data文件夹里的font_Data.xml文件,再把Textures这个文件夹里的font.dds也删了 第6章
1【单选题】(2分)麻痹性贝类中毒是由()引起的 A.石房蛤毒素 B.肉毒毒素 C.肠毒素 D.溶血毒素
2【单选题】(2分)关于维生素A叙述错误的是 A.大剂量服用会引起视力模糊 B.每天摄入100mg可引起慢性中毒 C.是有毒物质
D.是机体内必须的生物活性物质
3【单选题】(2分)下列关于雪卡毒性鱼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雪卡毒素在人体不存在富集效应 B.雪卡毒素与海豚毒素强度相当 C.加热或冷冻不能破坏雪卡毒素毒性 D.对雪卡鱼毒素已有行之有效的办法预防
4【单选题】(2分)吃鱼虾过敏的人是鱼虾进入人体后代谢产生()使其过敏的 A.氨基酸 B.葡萄糖 C.脂肪酸 D.组胺
5【单选题】(2分)关于河豚毒素的表述,下列不正确的是()A.对热稳定,碱性条件下分解 B.鱼的肌肉部分河豚毒素的含量很低 C.卵巢毒性最小
D.春季是河豚鱼中毒的高危险期
第七章
1【单选题】(2分)氰甙含量最多的是 A.桃仁 B.甜杏仁 C.木薯 D.苦杏仁
2【单选题】(2分)含有消化酶抑制剂最多的食物 A.茄子
B.大豆 C.西红柿 D.胡萝卜
3【单选题】(2分)芹菜提取物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A.抗衰老 B.抗肿瘤 C.降血压 D.抗疲劳
4【单选题】(2分)马铃薯发芽或变绿的部分产生的毒素是()A.氰苷类毒素 B.龙葵碱 C.秋水仙碱 D.毒肽
5【单选题】(2分)下列关于消化酶抑制剂表述不正确的是()A.豆类和谷类是含有消化酶抑制剂最多的食物 B.加热不能彻底钝化豆类蛋白的蛋白酶抑制活性
C.豆类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和α-淀粉酶抑制剂是营养限制因子
D.包括胰蛋白酶抑制剂、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α-淀粉酶抑制剂和糖苷酶抑制剂
第八章
1【单选题】(2分)下列不属于水包油类乳化剂的是
A.脂肪甘油酯类乳化剂 B.低酯化度蔗糖酯 C.吐温系列乳化剂 D.聚甘油酯类乳化剂
2【单选题】(2分)不法商贩常用于面粉和馒头漂白的非法添加物质是 A.福尔马林 B.瘦肉精 C.苏丹红 D.吊白块
3【单选题】(2分)下列关于抗氧化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和减缓食品氧化,添加抗氧化剂是一种简单、经济而又理想的方法
B.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过量摄入对身体有益无害 C.BHA、BHT和PG是目前食品工业中最常用的抗氧化剂 D.BHA在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不得超过0.2g/kg 4【多选题】(2分)我国目前最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是()A.维生素C B.苯甲酸钠 C.山梨酸钾 D.甜菜红
5【多选题】(2分)下列属于天然色素的是()A.苋菜红 B.番茄红素 C.甜菜红 D.辣椒红
第9章
1【单选题】(2分)烧焦的鱼中含有的致癌物质最可能是 A.苯并芘 B.二噁英 C.黄曲霉毒素 D.亚硝胺
2【多选题】(2分)食品辐照可用于 A.漂白
B.杀菌 C.杀虫 D.抑芽 E.改性
3【单选题】(2分)杂环胺的形成量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A.煎炸温度 B.煎炸时间 C.煎炸方式 D.油的种类
4【单选题】(2分)关于预防亚硝酸盐中毒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少吃或不吃隔夜剩饭菜 B.少吃或不吃咸鱼、咸蛋、咸菜
C.多食用抑制亚硝胺形成的食物,如大蒜、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等 D.腌制时间过短或食盐用量不足10%时,亚硝酸含量会减少 5【单选题】(2分)油炸马铃薯片中含有的致癌物质最可能是()A.亚硝酸盐 B.杂环胺 C.丙烯酰胺 D.呋喃
第三篇:食品安全试题
食品风险监测技术支撑备考试题
1、《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2、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实施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
3.在2012年辽宁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中,要求所有监测食品均为即食食品,以(本地产品)为主;采样地点为(餐饮店、农贸市场、超市、专卖店)等,包括乡镇、农村地区的超市、集贸市场、小卖部、小餐饮店等;样品以(散装产品)为主,包括简易包装和餐饮店自制产品,定型包装产品数量应占(1/3)。
4.以下能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是(B)A、铜绿假单胞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霍乱弧菌 D、霉菌和酵母菌
5.大肠菌群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以下属于大肠菌群的是(A、C)A、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 B、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 C、产气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 D、大肠杆菌、志贺氏菌
6.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目的?
答:了解我国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掌握和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同时,评价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污染控制水平与食品安全标准的执行情况和效力,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开展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和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及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了解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提高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与控制能力。
7.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检测的意义是什么?
答:掌握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暴发线索,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早期识别、预警与防控能力。
8.2012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主要内容?
答:(1)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的监测项目近140项,常规监测包括有害元素、有机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有害物质等;专项监测包括禁用药物和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等。(2)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常规监测包括10类食品中的12种微生物指标;专项监测针对肉鸡养殖、屠宰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沙门氏菌的污染和销售过程中弯曲菌的污染,共监测17种不同的样本种类。(3)食源性疾病监测。监测内容包括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以及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和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
(4)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针对已投入运行和在建核电站,开展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监测。
9.简述《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与病因性食品溯源技术规范》 答:《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与病因性食品溯源技术规范》是对如何使用“国家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与病因性食品溯源系统”进行食源性致病因子与病因性食品溯源以及该系统的结构、功能、技术的规定和要求,是为了保证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的完整性、系统性与可比性,实现实时追踪溯源,准确锁定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和病因性食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10.承担我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的监测技术机构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获得食品检验机构或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3)配置与监测任务相适应的人员、设备、标准物质、关键试剂等条件,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4)具有与监测任务相适应的技术能力。检验工作原则上应当在《食品检验机构或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能力附表范围,不在能力附表范围的,要按照本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方法确认,并应尽快通过资质认定;
(5)按照风险监测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工作,将风险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纳入机构质量管理体系;(6)依法应当具备的其他条件。
11.2012年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系统监测对象是什么?
答:为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处置完毕的、发病2人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事件。
12.简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样点的选择方法?
答:(1)在同一监测点的购买场所采样的食品,如果最大的一类零售点(例如超市)供应当了市场上至少80%的同类食品,那么只需从这一类零售点中采样。如果不是,就要加入第二大类零售点,直到覆盖市场至少80%的同类食品。
(2)计划从每类零售点抽取的同类食品的样本量应当与这一类零售点销售份额成比例。
(3)在同一监测点的餐饮服务场所采样的食品,应当根据餐饮单位分级、卫生状况、既往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及监督抽检结果等因素,在各类餐饮单位和集体食堂中分配样品量。
(4)在零售场所和餐饮服务场所分别采取同一样品的,餐饮食品样品采样量应当不少于同类样品的四分之一。
13.简述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病例定义? 答: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是指可能与食品有关并且具有以下一个或数个特征的疾病或事件:
1).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程)和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等)与现有的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合理解释的;
2).病情或健康损害严重甚至导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释的; 3).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无法得到合理解释的;
4).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特征,且可能与食品有关疾病的; 5).疑似食源性异常健康事件是由一个以上个案组成的。
14.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式有几种?选用的原则是什么?
答: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式有以下几种:空白试验、平行样测定、有证标准物质、加标回收、质控样品(质控图)、留样再测、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等。
选用的原则:随同样品测试必需做空白试验。成批相同基体类型的样品,可取 10%-20%的样品做平行样测定。有证标准物质、加标回收、质控样品(质控图)可选择一种使用,原则上有标准物质的目标物的监测首选同时测定标准物质;其次为加标回收;室内定制物质的质控图等。对于无标准物质的监测项目一般采用加标回收进行质量控制。留样再测、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等内部质控方式可根据情况选用。
15.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的对象是什么? 答:试点医院所接诊的全部就诊患者,重点为年龄小于或等于14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大于等于65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应当特别关注内科(如消化内科、肾内科和神经内科等)和儿科的就诊患者。
16.2012年辽宁省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计划中监测类别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答:常规监测包括5种,分别为元素部分、有机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
专项监测包括2种,分别为禁用药物和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17.2012年辽宁省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中农药残留包括哪几类?分别使用什么仪器检测?
答:农药残留包括有机磷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有机磷类农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或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
18.2012年辽宁省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中元素部分监测包括哪些项目?分别使用什么仪器检测?
答:元素部分监测包括:铅、镉、总汞、总砷、铝; 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总汞:原子荧光光度计或测汞仪; 总砷:原子荧光光度计; 铝:分光光度计或ICP。
19.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采用什么方式报送?监测数据的原始记录审核和数据录入有哪些要求?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报送方式:网络直报;
监测数据的原始记录要求进行三级审核,即监测人员自核、其他监测人员校核、技术负责人审核,确保数据准确;
数据录入要求:双录入和双审核,严格按照原始记录进行录入并及时异地硬盘备份,确保录入数据信息准确、完整、可追溯,如遇问题应与有关人员及时沟通、核对,不得擅自更改录入内容。
20.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
答:根据分离机制的不同可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法(主要以硅胶为固定相的色谱)、液液分配色谱法(又分为正相色谱法和反相色谱法)和离子交换色谱法。
2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抽样原则是什么? 答:根据监测目的、采样的对象不同而不同,但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适时性,适量性。
第四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新)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供食品经营者参考)
(一)食品进货查验制度
1.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2.建立供货者档案,保存供货者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复印件、食品合格证明文件的原件或复印件。
3.查验预包装食品的标签、说明书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是否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是否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是否清楚、明显,容易辨识。查验所购食品是否属于食品安全法禁止经营的食品。
(二)食品进销货记录制度
1.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相关信息的进货或者销售票据。
2.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销售食品,应当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销售票据。
3.从事批发业务的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向购货者开具载有前款规定信息的销售票据或者清单,同时加盖印章或者签字。经营者使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制的食品进销货记录“一单通”单据的,规范装订后可以作为食品进货记录。
4.本公司进货查验记录、购销台账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
(三)食品定期检查清理制度
1.食品经营者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2.食品经营者对贮存、销售的食品应当定期进行检查清理,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及时清理变质、临近保质期、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确保所售食品均在规定的保质期内。
3.自行检测发现有毒有害、污染、变质、过期、不合格或者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无合格证食品、劣质食品、冒牌食品等不合格食品,禁止销售。
4.如实记载每次清理检查情况,内容主要包括:检查清理的时间、食品名称、规格、批次、生产日期、保质期、标称的生产企业名称、清理人等内容。对清理出的临近保质期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提出处理建议(意见)。
5.根据每次检查清理记录,建立食品定期检查清理档案并留存备查。
(四)临期食品专柜销售制度
1.设置临期食品销售专柜,对清理出的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实行专柜销售。
2.制作临期食品销售醒目提示牌,向消费者醒目提示。3.将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摆放整齐,供消费者选择。4.对消费者咨询的临期食品安全信息作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五)食品退货赔偿制度
1.消费者购买并发现经销不合格食品,消费者可以依法请求退货。2.如出售不合格食品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依法向消费者承担赔偿责任。
3.建立食品退货记录,详细记载退货的食品名称、品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退货的原因、消费者姓名、联系方式等内容。
4.建立食品退货赔偿记录,如实记载赔偿的食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赔偿的原因、赔偿金额、消费者姓名、联系方式等内容。
5.认真履行退货赔偿责任,在与消费者退货赔偿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请求食品药品监管机关进行行政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妥善保存食品退货赔偿记录及相关资料备查。
(六)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制度
1.对定期检查清理出的超过保质期及其它不合格食品进行下架退市,采取无害化处理或主动销毁。发现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立即停止经营,下架单独存放,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将有关情况报告辖区食品药品监理机关。
2.对因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停止经营的食品,在食品生产者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生产者采取的补救措施。
3.检验判定不合格的食品,不得退回给供货者,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在清理完成后的当日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4.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食品应当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食品名称、数量、规格、生产日期或批号、供货者名称、处理原因、处理地点、方式、执行人等内容。
(七)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并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工作。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毒携带者),活动性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疾,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当从业人员出现咳嗽、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安全隐患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处理食品前、便后,用肥皂、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先洗手消毒,不得留长指甲、男同志不得留长胡须,不得在食品经营场所内吸烟吐痰。
(八)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制度
1.制订职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计划或方案,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食品安全知识。
2.建立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详细记载培训的通知、培训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签到名册、培训内容资料、现场影像资料等。培训档案应当装订成册,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九)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对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防止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流失,并采集有关食品及其原料样品。
2.即停止销售可疑食物,保留好可疑食物,以供医疗检验查明所中之毒。
3.立即拨打医疗救治电话120,请求医疗救助,并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辖区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报告。
4.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贯彻落实各项应急措施;积极主动配合有关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工作,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
(十)食品质量承诺制度 1.不销售禁止经营的食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三)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四)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六)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七)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八)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九)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十)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经营的食品;
(十一)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的食品;
(十二)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进口的预包装食品;
(十三)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2.主动向消费者提供销售凭证,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履行更换、退货等义务,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消费投诉工作。
(十一)食品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1.XXX是食品安全负责人,负责食品安全日常工作。
2.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主动申办《食品流通许可证》,从事食品经营,应当依法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未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的,不得从事食品经营。
3.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后,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应当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食品流通许可证》正本。
4.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负责人的食品安全责任,接受食品药品监管机关等有关部门的培训、指导和检查。
5.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对所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第五篇:新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经营单位:
负 责 人: 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做好对经营食品的检查检验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1、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食品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严格遵守质量和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对食品的安全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积极参加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组织的会议、培训,落实相关工作。
2、负责食品采购、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食品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做好食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台帐记录等工作,并做好书面记录;
3、做好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持证上岗情况的监督检查;每年负责安排经营人员的健康检查,建立并管理员工健康档案。
4、对经营场所的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食品用工具及设备、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设施、工艺流程情况的监督检查,保持内外环境整洁;
5、对洗涤剂、消毒剂、杀虫剂、灭鼠剂等采购的索证货、储存保管、标示、记录、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6、对餐具、饮具、食品用工具及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清洗、消毒和保洁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各种设施、设备安全有效;
7、组织实施自查自纠活动,定期检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记录存档,发现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时应立即加以解决,并向负责人报告。
食品进货查验制度
1、食品经营者应当严格审验供货者的经营资格,认真查验食品合格证明,确保主体资格合法,购入食品质量合格。
2、食品经营者应当向供货者索取并仔细查验营业执照、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相关证明文件应当真实有效,留存的复印件应当由供货商加盖公章。对证明文件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经营者不予进货。
3、食品经营者进货时应当按照食品批次查验食品出厂合格证明或者质量检验合格报告。购入进口食品时应当查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文件。
4、食品经营者向种植户、养殖户购入自产自销的食用农产品,应当索取并仔细查验供货商的身份证明和应当检验检疫食用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5、食品经营者应当索取供货者出具的正式销售发票,或者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索取有供货者盖章或者签名的销售凭证,并保留真实地址和联系方式。
6、企业总部统一配送的食品,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索验供货者的证明文件,统一建档保存;各连锁经营者可将总部出具的进货查验证明和统一配送单存档备查。
各连锁经营者自行采购的食品,应当按照要求向供货商索验相关证、票,并建档保存。
7、食品经营者应当按供货者名称或者食品种类分类建档保存相关证明文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1、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食品采购及销货记录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食品采购、销售情况。
2、食品经营企业应当根据食品进货凭证如实记录购进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票据。
3、食品经营企业应当积极使用电脑记录。统一配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并将有关资料复印件发给所属相关经营企业备查,也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联网备查。
4、未实行电子记录的食品经营者,应当设置食品进货台账,利用账簿记录。
5、食杂店等小型食品经营者,应当逐日将食品进货凭证分类粘贴、便于查找,定期装订成册,代替食品进货记录。
6、食品批发经营者销售食品时,应当填写销售记录,载明销售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7、食品经营者应当定期查阅进货记录和检查食品的保存与质量状况。对临界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进货记录中做出醒目标注,并将食品集中陈列或者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
8、食品进销货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管理制度
1、食品经营者应当增强食品安全自律意识,自觉规范经营行为,认真检查食品质量、经营场所环境卫生情况,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食品安全。
2、食品经营者要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申领、换发食品经营许可证,做到亮证经营。
4、食品经营者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安全技术人员,规模以上企业应当配备食品安全师,负责组织开展本单位食品质量的检查、监督、记录。
5、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和知识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6、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等有条件的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自检机构,设立食品安全检测室(台),配备必要的食品检测设备,适应食品安全管理需要。食品运输、贮存及销售安全管理制度
1、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仓储、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2、食品经营者用于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3、运输、贮存、销售需低温保存的食品,相关设施、设备的运行和冷冻、冷藏温度应当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和食品标签明示的温度。食品冷藏运输应当按冷藏运输要求作业,确保制冷系统正常运转,不得故意关停制冷系统,易交叉污染的食品不得混装拼箱装运。冷库贮存食品,应当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转,仓储作业工具应当根据食品种类区分使用,易交叉污染的食品应当专库储存。
4、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对销售的食品应当定期进行检查,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及时清理变质、过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对问题食品要及时下架退市,做好相关记录。
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地址及联系方式等内容;销售生鲜、熟食制品等食品,应当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防止交叉污染。
6、食品经营者在经营场所外租用库房,贮存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及成品的,应当在贮存前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经营场所管理制度
1、《食品经营许可证》正本悬挂或摆放于经营场所内醒目位置。
2、经营场所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之外。
3、经营场所距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
4、地面、墙面、顶面采用不渗水、不吸水、无毒、易清洗的材料铺砌或涂覆,下水道出口应闭合严密。
5、经营场所环境整洁,卫生状况良好,有良好的通风、采光、照明。
6、经营场所与生活区分隔开。
7、陈列的食品与墙壁、地面保持适当距离,防止虫害藏匿并利于空气流通。
8、食品与非食品、生食与熟食有适当的分隔措施,固定的存放位置和标识。
9、销售水产品的,销售区域与其他食品销售区明显分区或隔离;设有上下水及水池,水池周围墙壁贴瓷砖或其他不透水、容易清洗的材料;有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冷藏或冷冻贮存设备。销售鲜活水产品的,配备有上下水的蓄养池。
食品仓库管理制度
1、食品仓库距离经营场所距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25米以上,环境整洁。
2、食品仓库必须做到专用,不得存放其他杂物和有毒有害物质。
3、未使用空调的仓库,应配备纱门、纱窗或者塑料门帘。木门下端装有金属防鼠板(高度不低于60厘米),下水道出口处有金属隔栅(隔栅间隙不大于6毫米)。仓库内配备一定数量的灭蝇灯和紫外线灭菌灯,且能正常工作。定期检查库房防蝇、防尘、防鼠及防潮设施,防止设施破损。
4、食品仓库应设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健全出入库登记制度。食品及食品原料入库时,库管员应对其质量及数量进行验收并详细记录入库产品的名称、数量、产地、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情况,并按入库时间的先后分类存放。感官检查不合格的食品不得入库。设有不安全食品暂存专柜,并有记录本。
5、食品存放设隔离地面的平台和层架,离墙15厘米以上,最底层隔离地面15厘米以上。
6、库房内商品分类贮存,各类食品、食品原料与成品,成品与半成品,短期存放与较长期存放的食品,具有异味的食品和易于吸收气味的食品,按照先进先出、生熟分开的原则存放,并有明显标识。
7、食品仓库应有良好通风,保持库房内所需温度和湿度,防止食品霉变、生虫。采用自然通风时通风面积与地面积之比不应小于 1︰16 ;采用机械通风时换气量不应小于每小时换气三次。机械通风管道进风口要距地面 2m 以上,并远离污染源和排风口,开口处应设防护罩。
8、贮存生鲜区域的商品和原材辅料应配置必要的低温贮存设备,包括冷藏库(柜)和冷冻库(柜),冷藏库(柜)温度为-2℃-5℃,冷冻库(柜)温度低于-18℃。
9、搞好防尘、防蝇、防鼠工作。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使用杀虫剂进行除虫灭害,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除虫灭害工作不能在食品加工操作时进行,实施时对各种食品(包括原料)应有保护措施。使用时不得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使用后应将所有设备、工具及容器彻底清洗。食品加工场所内不得使用鼠药。
10、食品仓库设置密闭的存放垃圾和废弃物容器,及时清除垃圾箱内废弃物。
11、定期对食品库房周围进行彻底的环境卫生清扫,消除有毒、有害污染源及蚁蝇孳生场所。
12、符合国家、省级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要求。经营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1、食品陈列设施布局合理,划定食品经营区域,食品与非食品分开存放,散装食品、直接入口食品、生动物性食品必须设专区或专柜销售。不出售有毒有害、“三无”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保证食品外观清洁,如发现食品超过保质期、破损、鼠咬、受潮、生霉、生锈等现象要及时处理。
2、散装食品销售必须按“生熟分离”原则,分类设置散装食品销售区。按照散装食品销售品种配备足量的容器,并符合卫生条件,定期进行清洗消毒。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有防尘材料遮盖,设置隔离设施以确保食品不能被消费者直接触及,并具有禁止消费者触摸的标志。在盛放食品容器的显著位置或隔离设施上设置散装食品标签,做到“一货一签、货签对应”。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必须由专人负责,为消费者提供分拣和包装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符合卫生要求的小包装。操作时穿着工作服,戴口罩、手套和帽子,使用专用工具取货。
3、生鲜食品销售配备陈列设备,包括货架、保温柜、冷藏柜和冷冻柜等。按照生鲜品的保鲜温度要求选择陈列设备进行商品陈列。陈列设备保持清洁,无积水和污渍。贮存生鲜区域的商品和原材辅料配置必要的低温贮存设备,包括冷藏库(柜)和冷冻库(柜),冷藏库(柜)温度为-2℃-5℃,冷冻库(柜)温度低于-18℃。
4、熟食制品销售要设更衣及洗手、消毒设施,配备有空调(或降温设施)、食品冷藏设施和专用工具,并设置隔离 设施。
5、食品仓储库内的食品存放设专门区域,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同库存放,设隔离地面的平台和层架,离墙15厘米以上,最底层隔离地面15厘米以上。商品分类贮存,按照先进先出、生熟分开的原则存放。设有不安全食品暂存专柜,并有记录本。
6、未使用空调的场所,配备纱门、纱窗或者塑料门帘。木门下端装有金属防鼠板(高度不低于60厘米),下水道出口处有金属隔栅(隔栅间隙不大于6毫米)。场所内配备一定数量的灭蝇灯,且能正常工作。
7、配备足够的采光、照明设施,位于工作台、食品上方的照明设备应加防护罩。
8、卫生间与经营场所分区设置,超市要设客用卫生间,厕所为水冲式,设有洗手设施。
9、经营场所及仓库应有良好通风,采用自然通风时通风面积与地面积之比不应小于 1︰16 ;采用机械通风时换气量不应小于每小时换气三次。机械通风管道进风口要距地面 2m 以上,并远离污染源和排风口,开口处应设防护罩。
10、经营场所应有工作服清洗保洁制度。设置更衣室和员工洗手消毒设施。更衣室应设储衣柜或衣架、鞋箱(架),衣柜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离地面 20cm 以上,如采用衣架应另设个人物品存放柜,并配备供工作人员自检用的穿衣镜。
11、经营场所设置密闭的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容器,及时清除垃圾箱内废弃物,搞好防尘、防蝇、防鼠工作。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使用杀虫剂进行除虫 灭害,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除虫灭害工作不能在食品加工操作时进行,实施时对各种食品(包括原料)应有保护措施。使用时不得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使用后应将所有设备、工具及容器彻底清洗。食品加工场所内不得使用鼠药。
12、符合国家、省级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要求。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食品用具使用后应及时洗净,定位存放,保持清洁; 消毒后的用具应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
二、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用具使用前应洗净并经有效消毒。
三、食品用具洗涤消毒
热力消毒:(程序:除残渣、洗涤剂洗刷、流动清水冲洗、热力消毒)
① 煮沸消毒:将洗涤好的餐用具放入100℃的水中煮沸 10分钟。
② 蒸汽消毒:将洗涤好的餐用具放入蒸汽柜内,温度保 持100℃,消毒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③ 红外线消毒:将洗涤好的餐用具放入消毒柜内,温度 保持100℃,消毒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管理制度
1、食品经营者应当树立健康从业意识,加强用人管理,严禁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以确保食品安全。
2、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健康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3、食品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检查个人卫生,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不准吸烟、穿拖鞋,不准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得在销售场所内吸烟,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大小便后必须做相应的洗手消毒处理;食品从业人员应做到勤洗手,勤洗衣服,勤换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工作帽内。
4、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5、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6、食品经营企业要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食品经营企业对配备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培训和考核,经考核不具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不得上岗。
食品质量承诺制度
1、食品经营者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应当树立诚信意识,严格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保证提供的食品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2、食品经营者应当为消费者提供相关质量合格证明,主动出具销售票据等购物凭证。
3、食品经营者应当做到经营食品明码标价、计量准确,不出售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4、对自检中发现的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公示的不合格食品,及时下架退市,并向消费者公告,召回已售食品。
5、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包换、包退或者其他责任。
6、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食品退市和销毁制度
1、为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食品退市和销毁制度。
2、食品退市是指对质量不符合国家、地方或者行业标准或有关要求,或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食品,采取停止销售,退出市场的行为。
3、食品经营者应当对食品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所销售的食品属于不合格食品时,立即停止销售,采取下列措施:
(一)清点不合格食品,将有关信息登记造册;
(二)将不合格食品退出市场,通知生产者或供货者,配合召回已售出食品,并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三)可能造成食品安全危害的,应当立即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四)对已经售出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人身安全的不合格食品,要及时公告,通知消费者退货。
4、食品经营者对因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停止经营的食品,应当通知生产者召回,在食品生产者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生产者采取的补救措施。
5、食品经营者发现食品已经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应当立即下架,停止销售,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销毁,不得退回供货商或者生产者,并建立处理或者销毁记录台账。记录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1年。
6、销毁的食品应当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销毁时间和地点、销毁方式、销毁人、监销人等内容,或者保留可供追查的影像资料等。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管理制度
1、食品经营者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经营单位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2、食品经营者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处置,对病人进行救治,防止事故扩大。
3、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造成或可能造成公众健康损害的情况,要在2小时内向辖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
4、食品经营者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应当积极配合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不得拒绝、阻挠、干涉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5、食品经营者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