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培训(普法常识)

时间:2019-05-14 08:5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消防培训(普法常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消防培训(普法常识)》。

第一篇:消防培训(普法常识)

法律常识培训材料

一、什么是犯罪?

答:一切危害国家领土完整、危害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破坏社会主

义革命和社会建设,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全民所有的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二、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2、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3、犯罪是应受到处罚的行为,具有受惩罚性。

三、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答:违法与犯罪即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是:一是犯法与犯罪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二是一切犯罪行为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而且往往是犯罪行为是由一般违法行为发展而来的。

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二者的社会危害性大小不同,一般的犯法行为,如:违反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社会危害性较小。

犯罪是严重的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大。对违法与犯罪处理的机关和适用法律不同,一般的违法的行为即可以由法院依法处理,也可以由工商管理机关、税务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处理,而犯罪行为,只能有人民法院依照刑法给予刑罚处罚。

四、犯罪行为

答:犯罪行为是指表现人的意识和意志,危害社会的,为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犯罪行为在每个犯罪中都居于核心的地位,只有行为人故意或过失的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时,才负刑事责任。

五、什么是作为的犯罪行为?

答:是指作为人在犯罪意识支配下,行为人用积极的行动去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如强奸,抢劫、诈骗等犯罪就是作为形式的犯罪。

六、什么是不作为的犯罪行为?

答:不作为的犯罪行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而且能够实施某种行为而消积的不去实施法律所要求自己应当实施的行为,从而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

不作为的犯罪行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如:偷税漏税、消防员不救火、值班医生不抢救病人。

2、行为人有能力履行特定的义务。

3、不履行应尽的义务引起了危害社会的结果。

七、什么是故意犯罪

答: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里状态,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它包括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里状态。

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八、过失犯罪

答: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分两种: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九、犯罪的动机和犯罪的目的

答:犯罪的动机是推动或者促使行为人实施犯罪的内心起因。它不是犯罪的构成要件,不影响犯罪的性质,但却反映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程度,因而对量刑轻重起到一定的作用。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在某一种犯罪中,犯罪的目的只有一个,犯罪的动机却可能是多种多样。如故意杀人的犯罪目的就是要剥夺被害人的生命。但引起杀人的动机却可能是图财、复仇、奸情等等。

十、什么是犯罪预备?

答: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就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是犯罪实施前的一种准备活动。犯罪准备的越充分,既遂的可能性就越大,对社会的危害性也就越大。

十一、犯罪末遂

答:犯罪末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末得逞的,是犯罪末遂。它有三个特征:

1、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2、犯罪末得逞,已经实施犯罪,但没有结果。

3、犯罪末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如被害人的反抗、第三者的阻止、以及犯罪分子能力的不足。

十二、犯罪中止

答: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必须是自动中止犯罪。

2、必须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3、犯罪中止必须是在犯罪既遂前实行。

十三、什么是共同犯罪?

答: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与单个犯罪相比,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因为几个人共同实施犯罪能相互配合,往往能完成单个人难以实施的犯罪。

十四、共同犯罪的特点

答:

1、从犯罪的主体看,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从犯罪的客观方面看,各个共同犯罪人都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虽然分工不同,但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目标,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

3、从犯罪的主观方面看,每个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十五、共同犯罪的形式有哪些?

答:

1、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2、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3、犯罪集团。三个人以上。

十六、什么是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答: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包括: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在聚众犯罪中起指挥、策划作用的犯罪分子以及其他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主犯可以是一个,可以是多个。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胁从犯,是指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主观上是不自愿或不是完全自愿参加犯罪。可比照从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教唆犯,是指用威逼、诱骗怂恿、授意等方法故意唆使他人进行犯罪的人。一是有引起他人犯罪意图的教唆行为。二是故意教唆他人犯罪。

十七、什么是正当防卫?

答:正当防卫是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人采用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以防卫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其利免遭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人为了保卫国家、社会及公民私人的合法权益实施防卫行为,不具备犯罪状态。即不是故意的犯罪,也不是过失的犯罪。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十八、正当防卫制度的意义

答:

1、鼓励人们勇敢地同犯罪作斗争。

2、这一制度体现了社会团体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道德风范。

3、体现了公民一家的权利与义务。

4、确定了人民警察制止,打击犯罪分子的法律职责。

十九、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

1、必须有不法的侵害行为。

2、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侵害行为。

3、防卫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

4、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二十、什么是紧急避险?

答:紧急避险就是在法律所保护合的法权益遇到危险、威协不得已采取的而不可能采用其它措施加以避免时,不得已而采用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权益保护较大的权益免遭危险损害的行为。此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二

十一、紧急避险的意义是什么?

答:

1、紧急避险制度是同犯罪分子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一种手段。

2、紧急避险制度确定一个人在不得已情况下牺牲局部和较小利益,保护整体和较大利益,是社会集体精神的体现。

3、紧急避险制度不仅是赋予公民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义务。

二十二、紧急避险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

1、必须是合法的权利(益)受到正在发生的危险的威肋。

2、必须符合“不得已”的条件。

3、紧急避险的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不应当有的损害。

二十三、正当防卫与紧急避和避险的共同点

答:

1、二者的行为实施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公共的利益、本人、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

2、二者成立的前提都是法律保护的权益处于危险状态之下。

3、二者造成的损害都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4、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时,刑法对他们规定的处罚则都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十四、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之间的区别

1、危险的来源不同。

2、损害的对相不同。

3、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

4、必要的限度内容不同。

5、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与危险作斗争的特定义务的人身,而下当防卫只要不法侵害行为下在进行,任何公民都有权实施。

二十五、什么是主刑?主刑有哪几种?

答:主刑又叫基本刑罚。它的特点是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对一种犯罪只能判处一种主刑。

主刑有五种:

1、管制:是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的,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在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下进行劳动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也不能超过3年。

2、拘役: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强制进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拘役的期限为15日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超过1年,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可以回家一天至二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3、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并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刑期不能超过20年,有劳动能力的进行劳动改造。

4、无期徒刑: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实行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被判无期徒刑2年后,有可能减刑,10年后有可能被假释。

5、死刑及死刑缓期执行: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犯罪时不满18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在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这是死刑缓期执行。对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如果所犯罪特别严重,可以宣告死缓。死缓考验期满后一般减为无期徒刑,如有立功表现,2年期满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十六、附加刑有哪几种?

答: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它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使用。罚金: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不同于行政处罚的罚款。

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是人民法院适用的剥夺犯罪分子政治活动的刑罚方法。

没收财产:没收财产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的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二十七、什么是累犯?

答: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处罚犯罪分子,在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在法定期限内又实施犯罪的犯罪分子。二

十八、自首

答:自首就是犯罪人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主动向一定的机关交代自己的罪行接受国家审判的行为。

自首的条件是:

1、犯罪人必须自动投案;

2、犯罪人必须自动交代自己的罪行;

3、犯罪人有接受国家裁判的诚意。二

十九、数罪并罚?

答;数罪并罚是指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或者刑罚没有执行完毕前发现漏罪或者又犯新罪,对犯罪分子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按照一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三

十、什么是缓刑?

答:缓刑是对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他具备法定的条件时,在一定期间暂缓其刑罚执行的制度。

十一、什么是减刑?

答:减刑是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他们在执行期间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三

十二、什么是假释?

答:假释是被判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在执行一定时间后,有悔改表现,释放后不至再危害社会,司法机关将其附有条件地提前释放的制度。

假释的条件:只适用于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假释只适用于已执行原判刑罚二分之一以上。无期必须执行10年以上;只适用于确有悔改、不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

十三、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它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它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的判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得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十四、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十五、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并实施杀人,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十六、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船只、汽车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十七、以牟利或者传播为目的,走私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十八、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人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十九、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的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四

十、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十一、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杀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十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废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十三、以暴力、胁迫或者其它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二人以上轮奸的;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十四、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十五、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分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十六、以勒索财产(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儿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十七、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没收财产。拐卖妇女、儿童的集团首要分子;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奸淫被拐卖妇女的;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邦架妇女、儿童的。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和儿童行为之一的。

十八、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收买被拐卖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处强奸罪。其他参照本法有关条款执行。

十九、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款规定。

十、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强迫职工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十一、非法搜索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人员滥用职权犯此罪从重。

十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十三、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十四、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十五、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十六、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的妻子,以强奸罪论处。

十七、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十八、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十九、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十、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入室抢劫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持枪抢劫的;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六

十一、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5000—20000元)的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20000元—100000元)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100000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六

十二、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它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或者有其它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抢夺公私财物的与诈骗公私财物同罪。

十三、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十四、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论处。

十五、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同上论处。

十六、公司、企业或者其它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十七、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5000元至20000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十八、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惩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十九、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十、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从重处罚。

十一、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政治权利。

伪造、制造居民身份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十二、非法生产、买卖人民警察制式服装、车辆号牌等专用标志、警械,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十三、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多次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的,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持械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以故意伤害罪和杀人罪论处。

十四、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十五、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十六、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十七、什么是贪污罪?

答: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财务的,以贪污罪论处。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依照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个人贪污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五万元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个人贪污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的,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于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个人贪污数额不满五千元,情节较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处罚。七

十八、什么是受贿罪?

答: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各样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犯受贿罪,根据其受贿数额按贪污罪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第二篇:消防常识培训

消防常识培训

1.什么叫消防?答:顾名思义消防就是扑灭火灾和预防。

2.什么是消防的工作方针?

答:预防为主、防消结合。预防为主是把大量预防火灾发生的工作做在前面,贯彻落实各项防火的行政措施、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防患于未然。防消结合是将预防和扑救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资上做好各项灭火准备,一旦发生事故能及时灭和救援。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明确规定每个公民都有哪些义务?

答: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和参加有组织灭火、救援的义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对消防设施及器材是怎样规定的? 答:消防法中第二章、第二十一条之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5.大厦范围内容易出现火险隐患有哪些?

答:①易燃易爆物靠近高温物体。②使用明火部位疏于防范,人离开而火未熄灭。③烟头未熄灭乱扔乱丢。④乱拉乱接电线、擅自使用大功率电器。⑤擅自动用明火并违反安全操作规程。⑥电器设备线路陈旧、老化、破损、线连接处松动。⑦消防通道被封闭、堵塞。⑧破坏消防设施、设备。

6.将备用的桌、椅及其它物品放在消防通道及消防楼梯内,请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消防通道及消防楼梯内不准堆放任何物品,必须随时保持畅通,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将人员和物资迅速撤离现场,离开危险地带,确保安全。

7.地下室为什么不能使用和储存液化气? 答:液化气比空气重,地下室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液化气沉积,有造成爆炸性火灾事故可能。

8.电闸箱附近为什么不许存放易燃和可燃物品?

答:因为电闸内有铝合金保险丝,当电线、设备短路时,保险丝就会熔断,在熔断时放出的电火花或电弧,如果落在易燃和可燃物上能引起火灾。

9.油锅起火时,最简便的灭火方法是什么?

答:可将切好的蔬菜倒在锅里或用灭火毯覆盖。切记千万不可用水浇。

10.防火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答:①控制消除着火源:下班或离开办公室无人时,拔掉电器插头,燃气灶具在使用时不能离人,使用完毕后应关闭气阀,按正确规范操作设备。管理好吸烟区的烟头等。②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在火源周围不能摆放纸张、布匹、包装箱、垃圾等易燃物。易燃物不得随便乱堆乱放应及时处理。③常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及时处理。④阻止他人违规行为。

11.向消防中心或前台报警时,在电话里应说清些什么?

答:首先保持镇静。在电话里应说清地址,失火部位、什么物质着火、有无人员伤亡或被困及报警人的姓名、使用电话号码,还要注意倾听对方的询问。12.现场只有一个人,发现火情怎么办?

答:要沉着、冷静,并迅速判断火势大小,本着阻止火势蔓延、灭火快、报警早、损失小的原则处理,如火势小,一人能救,即先灭火,如火势较大,一人不能扑灭的,则先报警,后参与灭火。13.怎样使用灭火器?

答:先提起灭火器,扯掉铅封、拔掉保险销、将喷头对准火焰根部按下压把,左右喷射,横切燃烧区,由近至远,喷射距离1.5米左右,使用效果最好。

14.大厦内的防火门和防火卷帘门是起什么作用的?及有什么要求?

答:是为防火分区而设,在火灾发生时起阻止浓烟及火势蔓延的作用,达到减少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的作用。因此防火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防火卷帘门下不准堆放任何物品,如发生火警时能顺利下降。

15.在烟雾中怎样行动?

答:身体屈伏靠近地面,必要时匍匐而行是逃生诀窍。

第三篇:青少年普法常识

青少年普法常识

1.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法定继承中依法对未成年人的继承份额予以特殊照顾,因为未成年人没有独立的生活来源,不具有成年人一样的劳动能力,为了维持其生活和保障其健康成长,一般在分配遗产的份额时,都要予以适当照顾。根据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司法解释:“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之间分割遗产时,如果继承人情况基本相同,一般可以平均分配。但对未成年继承人,应当照顾”。适当照顾的标准,应以未成年人的实际需要和当地群众的一般生活水平来决定。

(二)在遗嘱继承中,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被继承人生前以遗嘱方式处分财产的,应对未成年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对于以遗嘱剥夺未成年法定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份额的,应当宣告遗嘱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保证未成年继承人相应的遗产继承份额。

(三)以强制力确保成年人的合法继承权。对于侵犯未成年人继承权的行为,涉及未成年人继承权的纠纷案件,受诉法院应当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正确适用法律,依法作出判决,在其他当事人不履行判决内容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依申请依法强制执行,确保未成年人合法继承权的享有和实现。

(四)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仍然依法享有对父、母双方的遗产继承权,且该继承权的实现受到法律的保障。

我今年15岁,是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前不久,为了使同学们集中精力学习,班主任在班里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本班同学的个人信件均应向班长报告主要内容,否则班长或班主任有权暂扣或开拆,违者将受到点名批评。我和其他许多同学虽很有意见,也知道班里的规定是不合法的,但不知究竟违反了法律的哪些规定? 答:

应当说你们的班主任要求你们集中精力搞好学习其出发点是好的,但班主任的做法欠妥,侵犯了你们的个人隐私。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个人隐私是涉及个人生活秘密,不宜向社会公开的事实。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是法律赋予的一种重要权利,侵犯这一权利,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未成年人也有自己的隐私,如有关未成年人出生的情况,父母的情况以及家庭成员的情况等。披露这些情况会给未成年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社会也可能对其形成偏见,极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学校和教师以及社会其他人员掌握或了解了一些未成年人的隐私,不能向社会披露,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四条规定:“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开拆。”隐匿、毁弃或开拆未成年人的信件,是一种侵犯未成年人通信自由权利的行为,使未成年人的信件失去了安全,不仅其他公民或社会组织不能这样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也不能这样做。

6.未成年人偷、抢与父母有责任吗?

我的同学王某,父母在北京做服装生意,留下他在家上学。然而父母刚走几个月,王某便从约同学在家玩扑克,发展到租黄色录像带,进而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经常逃学,没钱就去偷和抢。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感到非常惋惜,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怎会沦落为一个小偷呢?这其中父母应付怎样的责任呢?

答:对王某来说,他尚未成年,思想尚未定型,而此时家庭教育确实空白的,因此在无人管束的情况下,丑陋最能乘虚而入,诱惑他走上邪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第8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这监护职责包含着保护管教,要对子女不良行为加以必要的管理约束。所以,王某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经当地村委会教育后,要将孩子带在身边或安排在当地学校住宿,定期与学校联系,履行监护义务。

7.未成年人不能参加旁听

邻居家孩子张哥(化名)比我孩子大4岁,在大学读书。前些日子,他因早恋伤害了他人已被逮捕。一个大学生转眼间变成了阶下囚,我真替他惋惜。前不久,我从法院公告上得知张哥开庭的日期,并允许群众旁听。我想让孩子接受一下教育,便于开庭那天把孩子也带去了。可是法警却不让我孩子进去,说是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不允许参加法庭旁听。对此,我很不理解。我觉得这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而且公告上明明写着允许群众旁听,为什么未成年人不能参加旁听?———张仙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凡是依法公开审判的案件,都允许群众参加旁听,但对参加旁听的人员范围以及旁听人员的行为作了限制性规定。不能参加旁听的人员包括:(1)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2)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3)被剥夺政治权利、正在监外服刑的人和被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的人;(4)携带武器、凶器和其他危险物品的人;(5)其他有可能妨害法庭秩序的人。

不允许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进入法庭参加旁听,是因为未成年人,特别是少年儿童的社会知识、阅历都不足,也就是说他们尚未完全成熟,还缺乏分辨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而在旁听时容易受到公开审判中揭露出来的犯罪行为和不良行为的影响,同时还可能会影响法庭秩序。所以,人民法院在公开审理案件之前都做好这方面工作,必要时采取发入场证的办法,控制未成年人进入法庭,对已经进入法庭的也将劝其退出。

8.未成年人犯罪案例: 疯狂折磨受害人 竟然只是为好玩

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林传新、汪先、谈某、王俊、王晓东、胡某、赵宇中、王某、夏晓翔犯强奸、强制猥亵、侮辱妇女、抢劫、聚众斗殴、故意伤害罪。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因此案被告中有3名未成年人和受害人亦系未成年人而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不公开开庭审理。

经过数次开庭审理查明,1999年12月22日,林传新、汪先、谈某、王晓东等将17岁的受害人向某挟持到本市水佐岗一住房内,采用胁迫手段肆意猥亵、侮辱向某。受害人被逼被辱不过,割腕自杀未遂被发现后,这伙人竟然采用在伤口上撒涂方面便面调料、用铁水管垫被子击打其背部、扇耳光等多种下流、恶劣的方式更加肆意殴打、侮辱、折磨受害人。随后又采用殴打、威胁的手段,将受害人先后挟持在其他地方聚众强制猥亵、侮辱、殴打、轮奸、强奸数次。

在此过程中,这批人竟然丧心病狂地采用多种极其野蛮、极具兽性的非人手段来折磨、摧残受害人。当侦查人员讯问“你们这样对她有什么想法”时,这些人竟无一例外地回答:“没什么想法,只是觉得新鲜、刺激、好玩。”

检察院还指控他们犯有抢劫、聚众斗殴、故意伤害等罪名

第四篇:员工消防常识培训提1

员工消防常识培训提纲

中国古代的“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火”是人类从野蛮进化到文明的重要标志。其实火的历史,远比人类的历史要长的多,人类用火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200万年以前。取火方法的发明和火的使用,使人类第一次获得了一种支配自然的力量,将人类文明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从制陶时期、青铜器到铁器的出现和产生现代文明,都与火息息相关,为人类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带来了健康和智慧,从而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在伴随人类发展历程的同时,火肆虐的一面又是一种具有很大破坏性的多发性的灾害。据有关数据表明,火灾是当今世界的“五大杀手”之一,成为了继交通安全事故、中毒事故后的第三种危害人类生命的“杀手”,洪水和社会暴力分别排在第四和第五位。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安全,尤其是商场作为公众聚集场所,每名员工都必须掌握必备的消防知识,才能够更好的为顾客服务,为公司发展服务。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这三句话是江泽民总书记1986年在上海消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对消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火灾的定义,也就是什么叫做火灾?

凡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并对物质财富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均称为火灾。

燃烧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火灾发展的五个阶段?

初起、发展、猛烈、下降、熄灭

火灾的种类?(以燃烧物质划分)

A类火灾:是指固体火灾,如:纸张、木材、棉、毛、麻等物质;

B类火灾:是指液体火灾,如:汽油、原油、沥青、甲醇等物质;

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氢气、甲烷等物质: 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铝等物质。

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根据宪法制定,于1998年4月29日第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8年9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简称公安部61号令。于2001年10月19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消防工作应:

1、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

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所谓“预防为主”,就是把预防火灾发生放在首位,积极采取防火措施,防患于未然;“防消结合”则是在做好防火工作的同时,充分做好灭火准备,保证及时有效地扑灭火灾。“防”与“消”是辨证统一的,防中有消,消中有防,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一方针科学地总结了我国消防工作的经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2、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消防法》第二条规定了消防工作“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消防工作的基本属性决定的,是多年来我国消防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消防工作涉及各行各业、关系千家万户,是全民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要做好消防工作,不仅需要专门的消防组织(公安消防机构),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

3、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

《消防法》第二条规定了消防工作“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从各级政府,到社会各单位、以及每个公民,都应当对所管辖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工作负责,切实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保证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贯彻执行,保证消防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4、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

什么是失火罪?

所谓失火罪,是指行为人过失引起火灾,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什么是消防责任事故罪?

所谓消防责任事故罪,是指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二、消防常识

常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消防设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手动报警、感烟/温探测器、消防/疏散通道、防火门、各种疏散指示标志

消防器材:灭火器、消火栓、消防斧、战斗服、防毒面具、缓降绳、消防工具包 器材的基本构成:灭火器(四大部分)消火栓(6大部分)

员工三知、三会:

1、知道火警电话、会报火警

2、知道灭火器材位置、会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起火灾

3、知道火场逃生知识、会疏散自救

报警:报告火警的正确方法

1、发现火灾后要辨清情况,迅速报警;

2、必须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

3、报警的同时,可利用现场器材对初起火灾实施扑救;

4、消防车到来之前,应到路口迎接消防车和清理消防车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章第三十二条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灭火:扑救火灾的正确方法

1、冷却法:通过冷却手段,使可然物低于燃点的灭火方法;(燃点就是可燃物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闪点是可燃液体挥发到空气中的温度,温度越高挥发越快,纸张的燃点是华氏451度、也就是摄氏274度左右。烟头的表面温度为200——300度,其中心温度可高达700——800度。而棉花、涤纶纤维、麻等一般可燃物的燃点都低于这个温度,现在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烟头能够引起火灾了)

2、窒息法:降低燃烧物周围氧气浓度,使燃烧反应终止;

3、隔离法:将可燃物、氧气、着火源有效隔离的灭火方法;

4、抑制法:使用灭火剂参与燃烧,中断燃烧反应产生的中间体自由基,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

灭火器的使用操作方法

1、手持灭火器,拔除保险销

2、一手握住灭火器手柄,另一只手握住喷管前端

3、用喷嘴对准火源根部,站在上风1——3米处,下压手柄即有灭火剂喷出。逃生:火灾中的心理及行为表现

心理表现:紧张、恐惧、急切

行为表现:惊慌、从众、群聚

据统计:火灾中烧死70%烟气窒息25%意外踩踏5%

(火灾中由于物质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有毒害的气体,以一氧化碳居多,它比氧气的亲和力要高出近300倍,所以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呼吸进入体内后与人体的携氧细胞“血红蛋白”融合,形成一种在医学上叫做“碳氧血红蛋白”的细胞,造成低氧血症,在碳氧血红蛋白在人体血液中占比达到20%的时候会导致意识模糊,头疼、头昏或昏迷,占50%的时候会直接导致死亡。)

火场逃生方法:

一、初起火最易扑灭,在消防车未到前,应集中全力抢救;

二、报警愈早,损失愈小。牢记“119”火警电话,保安部内线“——”;

三、失火时,不宜先抢救财物。应先救人、边灭火,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抢运财物,以免失去最佳的逃生时机;

四、要沉着冷静、严守秩序,才能在火场中安全撤退。切勿盲目争抢、互相拥挤而阻塞通道;

五、逃生通道被大火吞噬时,可将被单、台布结成绳索,牢系窗户或大件物品上,再用衣角护住手心,顺绳滑下;

六、邻室起火时,应关好门窗,迅速逃离。大火封门时,切勿开门,应向户外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脱险;

七、遇到烟雾较浓时不必惊慌,宜用膝、肘着地,压低身体匍匐前进,呼吸要注意小而浅;

八、如需返回火场救人,必须屏住呼吸。因为浓烟上升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楼的速度是每秒0.5米;切记不要乘坐电梯;

九、逃离时,要备好湿毛巾,也可将室内花瓶、水壶、鱼缸里的水打湿衣服、布类等掩住口鼻;

十、进入新环境时,应留意观察自己所处的位置,主要进出路线和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的方位,做到有备无患。

预防火灾,员工应做到的:

1、下班离开时,及时将照明灯具、电器设备及办公设施的电源关闭;

2、不得私自拉接电源线,使用超过安全载流量的大功率电器和彻夜充电;

3、严禁在气设备线路、配电闸箱、插座周围放置易燃物;

4、发现电气故障或问题要及时上报,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维修,禁止私自拆装;

5、禁止在非吸烟区内吸烟。烟头、火源应随手熄灭,不得随意丢弃。

第五篇:消防行政许可常识

行政许可常识:消防行政许可办理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实施消防行政许可有四项,即: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公共聚集场所使用或开业前的消防安全许可、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的消防安全许可。

(一)许可项目: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

设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4月29日,主席令第4号)第10条;

2、《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2000年3月31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7次会议通过)第14条第2款;

3、《省政府公布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许可规定及实施机关的决定》(2004年9月2日,省政府令第268号)第54项。

受理机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防火管理部门

许可机关: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许可对象: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内部装修和用途变更的建筑工程

申请人需要提交的材料:

1、《建筑消防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自动消防设施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或者《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

2、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内部装修以及用途变更工程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

许可程序:

1、受理:

(1)受理机关接到行政许可申请后,就申请事项是否需要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是否属于本机关管辖以及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和符合法定形式,内容填写是否正确等事项进行初步审查。

(2)经初步审查,受理行政许可的,出具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凭证。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无需出具受理凭证;经初步审查,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的,应当口头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申请人要求书面决定的,出具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决定书。

(3)对通过信函、电报等方式提出申请的,受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日内完成初步审查,分别情形作出处理,并通知申请人。逾期未通知的,视为受理。

2、审查:

(1)对申请人提交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

(2)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核查,制作核查记录,由核查人员和被核查方签字确认。

(3)提出审查意见并签名,报许可机关负责人或其授权的工作人员审定。

(4)签发《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设计单位根据《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修改设计。

(5)公安消防机构对重新报审的修改后的设计图纸进行复审。

3、决定:

(1)对准予行政许可的,签发意见书。

(2)对不予行政许可的,制定并下达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不予许可理由,并将申办材料一并退还申办人员,同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出行政诉讼的权利。

许可费用:审批不收费

许可数量:未限制

许可时限:公安消防机构从登记收图之日起,一般工程在10日内,国家、省级重点建筑工程以及设置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建筑工程都在20日内签发《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需要组织专家论证消防设计的工程,可以延长至30日。

(二)许可项目: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竣工验收

设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第10条;

2、《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2000年3月31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7次会议通过)第14条第2款;

3、《省政府公布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许可规定及实施机关的决定》(2004年9月2日,省政府令第268号)第55项;

受理机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防火管理部门

许可机关: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许可对象:通过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已竣工并经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初验合格的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内部装修和用途变更建筑工程

申请人需要提交的材料:

1、《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申报表》;

2、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内部装修以及用途变更工程项目的消防设计图纸、资料和《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

3、具备资格的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单位出具的《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测试报告》。

许可程序:

1、受理:

(1)受理机关接到行政许可申请后,就申请事项是否需要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是否属于本机关管辖以及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和符合法定形式,内容填写是否正确等事项进行初步审查。

(2)经初步审查,受理行政许可的,出具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凭证。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无需出具受理凭证;经初步审查,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的,应当口头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申请人要求书面决定的,出具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决定书。

(3)对通过信函、电报等方式提出申请的,受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日内完成初步审查,分别情形作出处理,并通知申请人。逾期未通知的,视为受理。

2、审查

(1)初审:对消防验收资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在10天的时间内组织现场消防验收,并在7天内签发《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初审不合格的,要求建设单位重新整理消防验收资料

(2)现场消防验收:合格的,填发合格的消防验收意见书;现场消防验收不合格的,填发不合格的消防验收意见书,并要求建设单位整改复验。

(3)检验合格,填发合格的消防验收意见书。

许可费用:审批不收费

许可数量:未限制

(三)许可项目:公共聚集场所使用或开业前的消防安全许可

设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4月29日,主席令第4号)第12条;

2、《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2000年3月31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7次会议通过)第18条;

3、《省政府公布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许可规定及实施机关的决定》(2004年9月2日,省政府令第268号)第56项。

受理机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防火管理部门

许可机关: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许可对象:使用或开业前的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体育场馆、会堂等公众聚集场所

申请人需要提交的材料:

1、开办单位或个人申请报告(个人需提交身份证明文件);

2、场所建筑物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

3、场所建筑物的《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

4、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5、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6、需要说明的其他材料。

许可程序和时限:

1、申请

(1)公众聚集场所使用或开业的单位或个人于使用或开业前15日到本地区公安消防机构申报,领取《消防安全检查申报表》,将报审的有关资料整理齐全报送公安消防机构,符合条件的制发《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通知书》及《收取行政许可申请材料凭证》;

(2)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的,应当口头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申请人要求书面决定的,出具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决定书。

2、审查:

(1)对申请人提交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

(2)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检查(公安消防机构应在依法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进行检查),制作核查记录,由核查人员和被核查方签字确认。

(3)提出审查意见并签名,报许可机关负责人或其授权的工作人员审定。

3、决定:

(1)自检查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制作并送达《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2)对不予行政许可的,制定并下达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不予许可理由,并将申办材料一并退还申办人员,同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出行政诉讼的权利。

许可费用:不收费

许可数量:未限制

(四)许可项目: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的消防安全许可

设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4月29日,主席令第4号)第13条;

2、《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2000年3月31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7次会议通过)第19条;

3、《省政府公布继续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许可规定及实施机关的决定》(2004年9月2日,省政府令第268号)第57项。

受理机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防火管理部门

许可机关: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许可对象:举办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具有火灾危险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单位或个人

申请人需要提交的材料:

1、举办单位或个人申请报告(个人需提交身份证明文件);

2、对于在建筑内举办大型活动的,应提交该建筑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和《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

3、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4、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5、需要说明的其他材料。

许可程序和时限:

1、申请

(1)举办具有火灾危险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单位或个人于举办大型活动前10日到本地区公安消防机构申报,领取《消防安全检查申报表》,将报审的有关资料整理齐全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受理,符合申请条件的领取《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通知书》及《收取行政许可申请材料凭证》;

(2)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的,应当口头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申请人要求书面决定的,出具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决定书。

2、审查:

(1)对申请人提交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

(2)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检查(公安消防机构应在依法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进行检查),制作核查记录,由核查人员和被核查方签字确认。

(3)提出审查意见并签名,报许可机关负责人或其授权的工作人员审定。

3、决定:

(1)自检查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制作并送达《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2)对不予行政许可的,制定并下达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不予许可理由,并将申办材料一并退还申办人员,同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出行政诉讼的权利。

许可费用:不收费

许可数量:未限制

下载消防培训(普法常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消防培训(普法常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消防知识安全常识培训心得(通用)(推荐5篇)

    消防知识安全常识培训心得(通用10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

    商场消防及安全常识培训(小编整理)

    商场消防及安全常识 为切实贯彻落联民广场及酒店提出的“”的指标精神,公司领导要求全体新入职员工熟悉和掌握防火的基本知识,把防火工作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和基本职责,做到......

    商场消防及安全常识培训(写写帮整理)

    乾盛人防地下商场消防及安全常识 乾盛人防地下商场要求全体职工及业户熟悉和掌握防火的基本知识,消除静态安全隐患,在安全中求效益、求发展。增强全民消防意识,确保我商场安全......

    商场消防及安全常识(范文模版)

    商场消防及安全常识 公司领导要求全体商场员工熟悉和掌握防火的基本知识,把防火工作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和基本职责,做到人人都是巡检员,人人都是灭火员,确保我们的商场安全......

    幼儿园消防常识(精选五篇)

    小孩子天真烂漫,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熠熠生辉的 火光总感到好奇。他们有着惊人的模仿能力,总喜欢在大人面前显 示自己,大人们的一举一动,他们都能在短时间内模仿得惟妙惟......

    第二章 消防法规常识[★]

    第二章 消防法规常识 1、请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制定机关以及初次颁布、修订、施行的时间。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经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消防文员消防常识题库

    消防文员消防常识题库 1、在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 D )(易) A.全体公民 B.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C.年满18周岁的公民 D.年满18周岁的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2、现行宪法序言指......

    消防志愿者必备防火常识

    消防志愿者必备防火常识 第一节 概述 防火工作是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工作的方针就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我国的防火工作由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负责监督,通过监督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