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数学组
一、课题的提出: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了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这个课题。因为我们认为正确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具备和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如果 计算能力不过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不仅对现在的学习不利,而且更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重点研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促进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正确率,使之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的合理和灵活。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和笔算能力,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2、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畏困难的优秀品质以及踏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3、通过课题研究锻炼培养教师,形成一个具有一定 理论水平及数学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群体,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课题研究内容:
1、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和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
2、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
五、研究措施:
1、以口算能力训练为突破口,加强学生口算训练。在每天中可以安排3—5分钟的口算训练,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
2、实录数学新课程实验课堂教学案例,依照新课程理论对案例进行剖析。
3、开展教学研究反思活动,在教师日常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反思,积累教学成功的案例。
4、开展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5、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平常练习严要求,养成好的计 算习惯。
6、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
7、培养总结反思的习惯。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平时作业中的一些错例,摘录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并写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经常这样做可以吸取平时的教训,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或减少错误的产生。
8、加强练习,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9、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每堂新授课可以加入前一天作业中的易错处,让学生改错。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
全校各班学生及数学教师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灵活使用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等多种方法,以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1、实施前期工作:
调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课的兴趣爱好的程度。针对问题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建立研究小组。
2、具体实施阶段:
(1)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并备好每一课。在数学课堂中要扎实地落实好计算的训练。
(2)教师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分层布置作业。既要关注能力相对好的学生更要关心能力相对底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在教研组里开展各类活动,探索合理的激励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研讨总结阶段:
对从中所得到的材料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对研究对象的后测,进行前后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自己实践和研究的过程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计算的质量,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教师探索教学模式的论文。
2、总结研究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期末检测,与其之前成绩进行比较。
十、课题研究成员:
课题负责人:杨志国
课题组员:数学组全体教师
第二篇: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小结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建设小学
焦娜平
根据平时作业以及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的质量分析情况看,发现我校学生在计算方面普遍存在速度慢、方法不灵活等因素,从而造成学习质量有较大的参差。因此在今年的小课题研究中我们五年级数学老师通过讨论,决定开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能灵活运用各种运算定律,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有关的计算。
一、研究的理论与思考
1.计算在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中的作用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各个领域都有巨大变化,这充分说明小学数学中计算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收益的事情。
2.计算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计算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由低到高、简单到复杂的逐步发展过程。在数与计算中有很多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弊端,其中表现在:
(1)重知识,轻能力培养:重教材灌输轻教法改进和方法指导。
(2)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的多,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为克服这些弊端,改革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在计算上的兴趣。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感到计算源于生活,学会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愉悦情景计算学习过程中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计算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研究内容
1.小学数学计算课中的方法多样化教学(1)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算理进行数学计算。(2)体现方法多样化并优化方法。2.学习习惯对计算能力的影响
四、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通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分析与总结,学生在计算方面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概括如下:
(1)思想不重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许多学生自认为计算题比较简单,在思想上不重视。书写马虎,字迹潦草,粗心大意,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
1、题目抄错。如将除号看成加号;将0.93写成9.3;将58写成85,等。
2、答案抄错。在列竖式计算时,把竖式计算的结果抄到横式上后数字就变了。、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做事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遗忘的情况。比如:学习乘法计算的时候,经常会忘记加上进位“几”的情形;做减法退位计算除法的时候,前一位的余数常常忘记遗下来等。而相当多的计算错误很多时候是由于不用心造成的。比如:草稿纸上的得数计算是正确的,但抄在作业本上就错了;
4、态度不端正,求快出错。部分学生由于懒惰,只求完成任务,不仔细审题,从而造成错误。如:单位未统一、用错公式或未挖掘题意中的隐含条件等。还有一部分学生一味求快,急于求成,导致运算错误。(2)年龄特征的因素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常常表现出笼统的不精确的分析综合特点。也就是,学生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之间的整体认识。如:抄题不全,把乘号写成加号,在计算时写的是乘法,实际计算时用的是加法。(3)算理不清楚
1、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错误。有部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不到位,只是记忆性的接受。以至于改进位的不进位和不该进位的则进位。
2、计算法则不过关
3、对乘数中间有0和商数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不清楚。
4、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中多零少零现象时有发生。如:20×50=100,30×40=120等错误结果。
5、竖式计算时不明白算理,格式不正确对应位值不能对齐导致计算错误。
6、小数加减法中小数点对不齐或相应数位不能对齐。
7、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分子、分母分别相加。如:2/5+3/5=5/10.8、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不清。(4)基本口算不熟练
在所有的计算中,竖式计算是以口算为基础的,同时它又是混合运算和情境问题计算的基础,任何一个加、减、乘、除法的计算式题都有若干道一步计算的口算组成的。但在平时教学中发现还有部分学生口算不熟练,基础不牢固,出错率非常高。
(5)计算不懂得技巧,缺乏耐心。
有很多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一看到计算的数字大或繁琐时就产生害怕或厌烦的情绪,导致计算不够耐心、细心,错误多。还有学生做题时总认为计算题是“死题目”不需要动脑思考,那题就做,殊不知对于一些题用简便方法来完成,提高做题效率。如:35+68+32=35+(68+32)=135。(6)没有及时改错的习惯。
从平时的作业情况来看,有部分学生在出现了计算错误后,从不自觉订正。老师必须跟在后面看着他们改正错题,有些学生在改错题时并没有真正找出错误的原因,而是将错题立即擦掉,重新再做一遍,或者和同学对下答案草草了事。
针对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策,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五、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
(1)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单纯的计算练习枯燥无味,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可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书写要规范。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从书写开始。从平常教学实践来看,许多学生正是因为书写格式不规范导致错误。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提高正确率。
(4)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认真核对,引导学生在做题时先审题,弄清算理,看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再认真书写计算。最后,就是要验算,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规范。计算完,要认真检查计算的方法是否正确,数字、符号有无写错等。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换个思路进行验算。因为学生往往有个思维定势,如果运用的正常解题思路有时很难发现问题。
(5)重视学生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借思维和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一种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学生进行口算、听算的训练,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实践证明,口算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作用。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它对学生的计算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方法可以很快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
(6)重视计算的技巧性
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提供学生做题的一些技巧。如:简便运算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减少计算的错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
(7)重视错题的订正反馈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计算题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常见的典型错题,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发现问题,想出对策。
(8)重视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教师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对一些学困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更要及时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以上是本阶段我们针对学生计算方面的问题谈到的一些体会与想法,当然这些还比较肤浅,下阶段还要不断加深,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三篇: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课题实施方案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课题实施方案
中国革命的成功先例向我们证明凡事要从实际出发。只有坚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认真剖析直面解决才能走出符合自身成长的康庄大道。对于本次课题的实施要使每位同事明白此点。共同努力提高我校小学生计算能力。具体实施:
一、分析学生做好摸底工作和阶段性跟踪考察。
各教师针对本班学生实际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进行层级分类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现状。分析不同阶层学生特点。找出影响学生计算的原因。务必在3月初完成各班计算能力摸底工作。并随后每月进行1--2次跟踪考察。
(建议:①、各教师在形成层次分级学生后,可针对学生薄弱知识环节重点训练。②、摸底试题选择尽可能以上学期计算类知识为重点讲究题型适量、多样侧重本级知识点。)
二、丰富教师理论知识。
本次课题的实施是对我组个成员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为完成好本次课题工作我们应更努力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翻阅相关文献资料。研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小学数学教学法》。还要利用网络资源大量查阅。
三、教师从实践中总结如何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
教师实践分为①、针对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各教师要精心准备计算备课。备课方向以学生现有程度为主具有本册代表性。要有教学目标、设计意图。从本周开始逐步进行听课观摩。②、组内会根据教师听课内容进行评课。评课分为教师自评、小组讨论各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给予相关建议。③、平课后相关教师及时总结改进并将原始备课再精炼起到磨课效果。④、各教师要将提升学生能力始终贯穿于教学中这主要指日常学习中学习习惯养成。如本校每日12时---12时30分进行的自习前30分钟计算练习。要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再如上课中例题讲解过程注重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强调计算的方式方法。
(建议:教师在备课创作中要针对学生特点增强知识识别度和趣味性可利用课件、动漫、游戏、趣味案例等各种手段作为丰富计算课程的助力。)
四、总结回顾。
教师间进行听评课活动后再加上常态课教学一定会有很多感受,请随时做好记录哪怕是一句话也是一种经验积累。将这些感悟多与同志交流定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所提升。
五、预期成果名称及负责人。
1、《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调查报告分析 孟涛负责高段分析 张洁负责低段分析
2、计算能力教学模式研究
3、关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师访谈 徐红负责总结
4、《造成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各成员
5、《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策略 各成员
第四篇: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效途径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效途径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安家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江姗姗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效途径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荣成市实验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中学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综合训练,既能从语言文章方面训练学生写字,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良好的文风,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令人遗憾的是,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却存在不少问题。
传统的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按照教材上的习作训练内容,用有限的时间进行常规化训练,要求学生写好符合“规范”的作文。这样的作文教学使教师和学生都失去了个性,教学也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从而使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习作之初就逐渐丧失了兴趣,有的连基本的要求都难以达到;有的叙述平淡,内容空洞、老套;而部分优秀学生的作文水平也难以得到突破性的提高。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如何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深入研究的课题。由此,我们提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效途径的研究的课题,对于所有的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加以探索,并对初中四个年级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训练,力求形成一套可操作性的做法。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学生能力提高的需要。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很大的,主要表现为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学生中有的观察细致,有的粗略;有的能较好地集中注意,有的易分散注意;有的长于抽象思维,有的长于具体、形象思维,这些直接影响到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的差异。如果按统一标准去指导学生的作文,实际上很容易抹杀学生作文的潜质。关注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能在作文教学中彰显学生个性,使拥有不同天资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特质的发展。作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在作文教学中如果一味地注重作文的程式化和常规化训练,要求学生写好符合“规范”的作文,这样就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墨守成规,千人一面。只有实行作文分层教学,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使他们对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不被模式性的提纲牵着鼻子走,朝着立意新、结构新、语言新的方向发展。
二、相关研究综述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效途径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的提法,许多中学教师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尝试。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把目光和精力都集中在中学作文教学上的形式,如教育大家杨再隋、李吉林、丁友宽、郑桂华等此方面都有独特深入的研究且颇有成就。他们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要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指导分层、评价分层。有的则认为现行教材中的习作训练有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呆板枯燥,有的与前册的内容大同小异,学生兴趣不浓,主张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进行大胆而富有创意的取舍,尽量让学生的习作与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成为习作的素材,并进行分层指导。有的主张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辅以课外练笔的分层指导,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作文能力。
以上所述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但对于各个子目标的定位与相应的指导策略跟进方面却鲜有系统、明确的实践与论证,而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宗旨所在。
三、课题的界定 我们认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效途径的研究就是教师根据学生作文能力倾向的个别差异,分为不同层次的几个年级组,各有侧重,探索全面提高各层次学生作文能力而进行的差异性指导的策略,在具体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得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标准》中对各年级写作的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写作早已被广大语言老师重视,对写作的教学研究也在逐步深入。相信通过我们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一定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育是高度个别化的工作,因此不应以相同的方法、相同的教材来教育所有的学生,教师应配合学生的不同需要而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教育应尽可能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案,并鼓励学生负责任地计划并监控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帮助学生逐渐地了解自己的内在潜能与发展这些潜能的方法。实施作文分层教学,对每位学生提供适合其需求的写作教学,以促进差异学生写作水平多层次发展,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基本途径。
3、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要求人们尊重人的主动性和独特性,以予人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的机会,人才能获得发展。作文分层教学以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为前提,代表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追求方向。
4、因材施教理论。因材施教解决的是“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如何培养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思想、方法、策略等问题,是指针对学习者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五、课题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我校初一至初四年级各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
3、研究目标:以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理念为指导,根据因材施教原则,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作文分层教学的指导策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作文兴趣与能力。具体分解为:(1)培养全体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自信心,原来害怕作文的能够逐渐不再害怕,并慢慢喜欢作文,逐渐养成多观察、多分析、多写、多修改等写作的良好习惯。
(2)培养每个层次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之同步发展。尤其是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习作中先学会把话写清,再求写得好。
(3)使作文困难学生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第三学段的要求是“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4)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逐渐学习对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使更多学生朝着立意新、结构新、语言新的方向发展。
4、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拟定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1)如何训练积累之功。通过经典名著、报刊杂志、影视作品等引导学生广采博收,吸纳精彩的各类语言,尤其是与时俱进的语言,为提高写作水平夯实基本功。
(2)如何训练写实之功。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网络途径,引导学生在空间写日志、建自己的博客、浏览别人的精彩博客,帮助学生消除各种写作心理障碍,激发写作自信,提高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老师通过下水文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主动感受生活,对生活做一些思考,并从体验出发,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
(3)如何通过写作方法的指导提升写作水平。如观察能力,选材能力、组材能力等;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分不同文体从细处展开,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
(4)如何通过榜样引领全面提升学生写作水平。计划通过文学社团、校报校刊的学生优秀习作培养一支先进的队伍,敦促其他同学努力跟上。
六、课题实施原则
(一)继承性原则
要在认真学习有关作文教学先进理念的前提下,对传统作文教学进行充分的反思和研究,继承传统作文教学方式的优点,改革其所固有的缺点和弊端。
(二)渐进性原则
一种教学理念只有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积淀,才能转化成好的教学方式,而且教学方式的改革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要积极稳妥地进行。要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由浅及深,由点到面,进行渐进式的推广。
(三)实践性原则
本课题研究重视实践性的行为研究。要鼓励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依据先进的教学理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四)创新性原则
研究的目的就是创新,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要在充分研究、实践的前提下,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要及时将规律性的东西向理论的高度提升,再依据它指导实践,通过实证再修正和丰富理论,实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新突破。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一)认真开展无效作文教学现象研究
进行有效途径研究,首先要分析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无效现象与原因,通过分析与教学效益相关的主要元素和教学过程,找到问题症结所在,进而有的放矢地解决无效作文教学的问题,促进有效途径研究和实施。
(二)开展“一课三摩”的实践活动
“一课三摩”,就是抓住一堂或一类尝试课,至少进行三次研摩,其过程是备课上课一遍之后,通过集体评议、修改教学设计,再备再上再评再改,直至达到效果满意为止。通过该项活动和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做反思性实践者,形成反思习惯,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上升过程,不断提升写作水平有效途径研究、实施的效果和水平。
(三)搭建交流互动平台
通过校刊、校园网为展示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提供空间,为促进课题研究创造良好氛围。
八、研究步骤:
(1)2011年5月——6月(课题准备阶段)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 组织理论学习,准备开题。
(2)2011年7月——2013年4月(课题实施阶段)继续学习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及成果,培训实验老师。课题成员分四组分别从一个子课题入手,进行研究。
通过观察、问卷、课堂教学实验,找出作文高耗低效的成因,撰写相关论文。
通过学习实践、课堂教学实验、交流、研讨,找出解决作文高耗低效的对策,作好阶段性小结。
根据以上成果,形成提高写作水平有效途径实施策略。根据实施方案,开展训练,收集资料并进一步研究总结。(3)2013年5月——6月(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进行研究资料分析,撰写相关论文、案例,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并汇编成册 申报结题
交流、推广研究成果。
九、课题预期成果
1、研究方案、总结、结题报告等。
2、课题调查研究有关资料,搜集到的相关课题资料等。
3、课题案例研究——《教学案例集》(录象、教学设计、网络资源等)
4、撰写论文、反思、叙事研究——《课题论文集》。
5、学生优秀作文集。
6、学生作文发表或获奖资料汇编。
十、课题管理
课题主持人:侯燕妮
课题组成员:张淑娜、王芳、张玉霞、秦胜、苏彩红、董倩、吕红阳
第五篇:《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计算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正确”是计算的基本要求,没有“正确”就丧失计算的意义。“熟练”是计算能力的标志,“合理灵活”是计算正确熟练的重要保证。
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在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由于计算错误,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有些教师把这些都归咎于学生的粗心、马虎,其实并非如此,孩子在计算上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抄错题的现象非常严重。如:数字颠倒,把513抄成531;竖式上计算对了,横式上却抄错数;抄错运算符号,把加号抄成减号,把减号抄成加号,或写着减号却计算时做加法,还有的个位算加法,十位算减法等。二是算理掌握不牢固。“满十进一”却忘计进一,或向前一位进了一却不加一。个别学生遇到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中数位对不齐。“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一”的算理运用的不好,有的知道退位了,也标上退位符号,但计算时却不按照退位后的数去减。三是20 以内的加减计算出错率高。学生对计算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好,甚至三年级都有1/5的学生还在数指头计算。四是乘法口诀记的不准确,如:把四七二十八记成四七二十四,使乘除法的计算错误率高。基于以上几种原因,我们提出了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这个课题。因为我认为正确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具备和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如果计算能力不过关,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不仅对现在的学习不利,而且更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
二、假设与目标:
1、课题的界定:计算能力应指学生数学基本计算中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本课题旨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在此同时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总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和笔算能力,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3、具体目标
(1)学生目标
a、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自觉的学习,养成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
b、学生学会自主分配时间,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整体计算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C、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2)教师目标
a、面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教师要善于发现,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有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领。
b、努力寻求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有效培养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学校特色。
三、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主要内容:
1、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和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
2、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 1)以口算能力训练为突破口,加强学生口算训练。在每天中可以安排3—5分钟的口算训练,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
2)在减负的前提下,控制一定的训练量,培训学生一定的数感能力。
3)在重视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对学生数学计算训练重视训练把握基础性,突出针对性,寻找规律性,适当综合性。
(二)、研究措施:
1、实录数学新课程实验课堂教学案例,依照新课程理论对案例进行剖析。
2、开展教学研究反思活动,在教师日常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反思,积累教学成功的案例。
3、开展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4、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从细节做起。
1)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2)平常练习严要求,养成好的计算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
5)培养总结反思的习惯。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平时作业中的一些错例,摘录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并写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经常这样做可以吸取平时的教训,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或减少错误的产生。
6)加强练习,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7)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每堂新授课可以加入前一天作业中的易错处,让学生改错。几节新授课后,在练习课中安排一节专门以改错类型的课,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目的是及时针对学生作业中输出的错误信息,集中分析订正,使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并在改错中化知识为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一至六年级 各班学生及数学教师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灵活使用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等多种方法,以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实施前期工作:调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课的兴趣爱好的程度。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针对问题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建立研究小组。
2、具体实施阶段:
(1)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并备好每一课。在数学课堂中要扎实地落实好计算的训练。
(2)教师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分层次进行作业布置。既要关注能力相对好的学生更要关心能力相对底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3)在教研组里开展各类活动,探索合理的激励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研讨总结阶段:
对从中所得到的材料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对研究对象的后测,进行前后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自己实践和研究的过程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计算的质量,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总结研究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期末检测,与其之前成绩进行比较。
八、课题研究成员:
课题负责人:贾积海
课题组员:数学组全体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