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阳溪镇“三访”见成效(经验推荐)(模版)
道真自治县“三访”活动工作
简 报
(总第一期)
阳溪镇位于道真自治县的最北端,与三桥镇、洛龙镇、河口乡接壤,与重庆的武隆县相邻,距县城39公里,现有四个村29个村民组,全镇现有人口13772人。
自省、市、县纪委开展“接访、走访、回访”活动以来,阳溪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访”工作,紧紧围绕“党政领导接访驻村、干部职工走访入户、实效跟踪回访到人”这一总体思路,结合镇情,坚持把“三访”活动作为解决辖区内群众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解决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因素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思路,深入群众,积极开展“三访”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
1、明确领导责任,实现重心下移。
(1)建立组织机构,确保问题尽快处理。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村总支书记和股室负责人任成员的领导小组。采取“1+x+1”的模式,实行镇、村干部责任捆绑,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提出的实际问题,即1个领导带头,加若干部门干部参与、解决1件较为突出的群众纠纷或群众诉求。
(2)约时定点心系群众,确保问题在一线处理。为务求接访工作取得实效,除镇设立接访点安排专人接访外,其余领导均到所挂帮村,实行驻村约时定点接访,并对领导接访相关事宜进行公示,避免了群众反映问题找不到人的问题。积极推行“领导在一线直访、信息在一线直传、问题在一线直解、矛盾在一线直控、情绪在一线直导、民怨在一线直述”的“六个一线”接访工作机制。镇党政领导做到“五 个亲自”,即领导与来访对象亲自约谈,亲自填写接访登记表,亲自调研,亲自制定工作措施,亲自督办落实。
(3)问计群众促走访,确保问题满意处理。对群众反映出来的问题,该镇按照领导不少于50户,股级干部30户,一般干部20户的要求,深入群众家中,深入田间地头走访,从政策、法律规定等方面开展干部与群众交心谈心活动,做好走访民情日记。镇党委政府同时选定2个群众反映强烈,带有群体性的典型案例进行公开处置,邀请广大党员群众现场观摩、监督。处置中做到不回避矛盾、不遮羞、不怕失面子、不怕担责任。如针对林权矛盾纠纷突出问题,通过与县林业部门联系,从政策、法律和地域习惯等方面做好群众工作,集中消化了一些历史性、疑难性的林权纠纷。
2、着力解决民生问题,预防各种新的矛盾迭生。先入为主是预防各种新矛盾出现的有效手段。突出重大矛盾出现区域的防范,主要对民生保障区域、项目建管区域、涉诉涉访区域进行针对性走访。围绕“林地纠纷、民生政策、危房改造、救灾救济、项目建管、疫情防控、缠诉缠访”等。通过干部沉入群众中,了解群众的愿望,帮助解决具体的困难。如结合当前旱情,在四坪村新屋基组,采取政府出资、群众出劳的方式,投入资金25000元,群众投劳140余个,建输水主管道1200米,供水管道800米,减压池10立方米,现管网建设已完,池子在建,设计保灌人口21户97人。在阳坝村陡项坪组,投入资金40000元,群众投劳90余个,建水池100立方1个,输水管300米,供水管1500米,现全部完工,水池也装满水,及时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围绕服务跟踪抓走访,结合“三访”活动,抓好产业发展,针对招商引资等项目,加强对项目地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的处理。围绕改善民生抓走访,镇党委政府通过多方筹措资建立了社会救助资金,近段时间来,该镇投入资金16万元,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解决特困家庭的养老难、上学难和就医难等实际问题;当前,召开了全镇贫困大学生座谈会,拿20000元对其进行了一次性奖励扶助。多方筹措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为住居分散、人口较少的部分村民组新修通组公路。如拟将解决川洞、长朝、下村、吴家嘴和大窝淌等进组公路、8公里产业路建设。同时在龙台村搞试点,加强村组公路管护。如镇按每公里500元的物资补助,通过村民自治的方式,发动200户农村低保户回报社会修公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取得成效
一是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利益,群众的诉求和维权意识有所增强。集中处置了一批重大涉诉涉访诉求,使得民间矛盾纠纷得到到有效抑制。自“三访”活动开展以来,该镇共接访各类诉求25件(其中现场处置4件),矛盾纠纷28件(其中现场处置2件,其余均已分类落实责任督办)。集中处置了一批重大涉诉涉访诉求。在“三访”工作期间,镇已集中处置了4起重大涉诉设访事件,检举两起涉嫌违纪违规行为。
二是通过“三访”活动的开展,干部作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镇里设立了接访中心,安排了业务素质过硬、工作责任心强的干部负责接访工作。来访人员对镇里认真接待,用心回复问题比较满意,对干部的工作作风比较肯定,重复来访的数量显著下降。本着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使命,明确职责,深入群众,用道理说服,用心灵交流、用行动感化、用精神鼓励,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进一步增强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营造起辖区安定团结、经济良性发展、家庭和谐美满的良好局面,为下一步深入开展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三是抓结合创新了工作机制。该镇结合“六个一”活动的深入开展,广泛开展干部职工、企业人士向人民群众交朋友、结穷亲活动,要求干部与群众交朋友50人以上,与贫困农户结亲5户以上,目前,全镇结对帮扶了87户,帮扶资金达2.1余万元,此项工作正在持续有序进行。并且结合镇情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了建立了“因勤脱贫、因灾复产、因病治愈、因贷偿还、因教就业”的农村低保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了“信息直传、民怨直述、情况直报、领导直办、事态直控”的综治信息直线反馈机制和工作督查考评机制等。
三、重点经验
一是镇党委政府做到把“三访”活动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与其他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防止了“一头轻一头重”的现象。
二是党政领导责任捆绑人人有份。“1+X+1”的运作模式,使全镇从镇领导到部门、村干部按照“谁接访、谁负责”共同承担起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的责任。避免了镇纪委“单打独斗”。
三是公开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针对群众反映的一些老大难、久拖不决和群众性的问题,由党委政府向群众承诺,约时、定点与群众面对面,在处理过程中做到是政府的责任不推缷,是领导的责任不诿过,是干部的过错不包庇。让群众信服,提高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解决了“关门说话哄群众”。
四是服务群众暖民心。“三访”活动的最终检验标尺,在于群众的诉求是否得到落实,群众的愿望是否得到实现。而群众的诉求大多数是小事,但党委政府能否把这“小事”当成“大事”来办,则体现出人们基层组织是否真正心系群众、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当前,由于旱情严重,阳溪镇党委政府加强协调,多方筹措资金16万余元给群众修堰建池架管道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政府是把他们放在心上的,即使有了什么小矛盾已不想“闹大”。
五是教育引导是关键。群众的纠纷问题很多,绝大部分是法制观念薄弱、偏重于小利益纠纷、意识形态整体落后所引起。“三访”活动的开展,就是要通过采取稳控势态的方式对群众进行教育引导,使群众转变思想观念,避免矛盾纠纷错位和升级,这也是及时化解存在问题,保证社会稳定的前提。
第二篇:阳溪镇维稳工作调研报告
阳溪镇维稳工作调研报告
作者:姚友木 日期:2010-08-24 09:14:19 跟帖0条
为进一步加快“平安阳溪”建设,更好的推进阳溪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笔者特深入综治、司法、公安以及各村就综治维稳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调研,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阳溪镇位于我县的最北端,与本县的三桥镇、洛龙镇、河口乡接壤,与重庆的武隆县相邻,距县城39公里,距重庆市200公里。总面积185.4平方公里,在总面积中,耕地占12.9%,林地占59.02%,森林覆盖率71.94%,辖4村12000多人。主要经济来源于烟、畜、药三大支柱产业。地处边远,属全县文化发展落后地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难度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与重庆武隆临界,外省与当地的不法分子勾结进行边际流窜作案,如盗窃摩托车等,致使一般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管理难度大。二是由于老百姓文化和思想观念落后,常常为一些小事扯皮,甚至发生打架斗殴,不孝敬老人的家庭依然较多。三是由于部分村组干部在民生政策的落实中走了样,致使老百姓有怨言,反映的意见大,恶化了干群关系。
二、维稳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协调联系不够。阳溪镇对维稳力量进行了有效整合,成立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但综治、司法、公安等部门对一些疑难纠纷存在相互推诿现象,打各自的“小算盘”,协调配合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联系协作机制还不够完善。
(二)民意诉求不畅。老百姓的一些意见、建议、想法没有一个好的倾述渠道,得不到有效倾述,一些矛盾纠纷常常是老百姓向村干部反映了而村干部不当一回事,久拖未决,至使酿成大的矛盾纠纷,而镇领导还不知道。
(三)经济待遇不高。综治维稳工作人员无岗位津贴,工作经费也难得到保障,工作待遇不高,导致部分综治维稳人员在工作上斤斤计较,公私不分,有私事时就把工作摆在一边,工作忙时,又找各种理由脱身,逃避工作,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四)纠纷调处不力。待遇偏低,工作辛苦,综治维稳队伍难得留住年轻、工作能力强、肯学习上进的人才,长期留在村级综治维稳队伍的只剩那些社会竞争力弱、年龄偏大的民选村干部,由于业务素质不高,对于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都很难调处。
(五)群防群治难度大。在开展群众进行护村工作时,因这些工作是出于义务,没有报酬,特别是在农忙时,更顾及不上。加之大部分家庭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广大群众没有自觉参与治安联防的直接动力。
(六)创新意识不强。特别在普法宣传教育方面,由于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抓不着有效的载体,流于常规的发文件、宣传资料等方式,单调而泛味,群众感受不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导致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不断完善“分级负责、部门联动、依法为先、以理为重、公开透明、文书规范”的综治矛盾纠纷联动调处机制。通过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妥善处置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针对矛盾纠纷所涉及到的相关部门,组织纠纷调解组,积极参与矛盾纠纷的调处和化解,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建立“信息直传、民意直述、情况直报、领导直办、矛盾直控”的综治信息直接传递反馈机制。加强联络员和综治信息员队伍建设管理,坚持每月定期排查,每季集中排查,日常不定期排查,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确保办案率达100%,息诉罢访率达90%以上。
三是建立“电话公开、定时定点、现场处置、责任督办、跟踪反馈”的主要领导信访诉求接待机制。全面公开党政领导和干部的电话,进一步完善主要领导接访制度,设立主领导信访接待日和巡回接访等有效形式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每周星期一为镇党委书记或镇长接待日。严格落实矛盾纠纷领导督办,对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全部落实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从优从快妥善化解。
四是不断完善“定期评估、调研深入、分析透彻、防范超前、打防结合”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治安防范机制。切实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评估,开展对存在的矛盾纠纷和影响社会稳定情况的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分析原因,作出处理。坚持从严打击的信心不动摇,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入手,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五是建立“主题明确、内容适用、通俗易懂、倡导新风、评选模范”的法制宣传教育机制。以开展“树文明新风、构和谐阳溪”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文明户评选活动;征文比赛活动、演讲比赛活动和以安全、“六个一”活动及党风廉政为一体的专题讲座,通过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认真搞好普法宣传,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六是积极探索“区域合理、以人为本、村民自治、建章立制、设岗定责、目标管理、以奖代补”的社会管理新机制。重点以“点、线”相结合的平安村寨创建为主。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建设。以自然组为单位成立5-7人的社会管理委员会,将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为一体的社会管理组织,做到有场所、有桌椅、有制度、有特色、有创新,定岗位、定职责、定制度、定奖惩。
七是建立“受理不及时、调查不真实、调处不公正、履职不到位,社会不安宁”的社会维稳问责机制。严格推行矛盾纠纷首问负责制,对群众矛盾纠纷要在第一时间受理,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公正公平处理各种矛盾纠纷。严禁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向老百姓吃拿卡行为,对群众矛盾纠纷受理不及时、调查不真实、调处不公正、吃拿卡等行为,造成重大事故的,一经群众反映或举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八是建立“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渐次推进、管理有序、治安良好、干群和谐”的“平安阳溪”活动创建机制。在平安村寨的创建基础上,规划阳溪街上至联坝、四坪姜家坪至大沙河、龙台至阳坝的“四在农家”示范线,以大沙河水库开工建设为契机,结合中药材、生态畜牧产业发展为重点,按照“四在农家”“平安村寨”建设标准对四坪村姜家坪至大沙河一线进行建设,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政府补助,部门配合,全面加强对示范线内黔北民居建设、环境卫生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产业建设为一体的建设。通过渐次推进,对其它示范线建设,从而达到管理有序、治安良好、干群和谐的“平安阳溪”创建机制。
第三篇:普子镇窗口单位“三亮三比三评”见成效
普子镇窗口单位“三亮三比三评”见成效
普子镇在推进窗口单位创先争优活动中,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开展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为抓手,紧扣“三亮三比三评”,即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比敬业精神、比工作作风、比服务水平;创一流队伍、创一流形象、创一流窗口。着力增强党员创争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打造群众满意工程,成效显著。
一是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普子镇党委首先将为民服务作为窗口单位的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切实改变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使为民服务成为自觉的行动。
二是服务作风明显改进,各个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在改进服务作风上创先争优,积极倡导阳光服务、微笑服务、规范服务、廉洁服务,切实纠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坚决杜绝了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
三是服务效能明显提高,按照便民利民的要求,各个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公开服务标准,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健全服务体系,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服务能力,带动本单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坚决杜绝了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第四篇:某某镇三访工作的工作总结
XX镇书记xx同志深入基层 开展“走访”工作
目前,我县正在开展“接访、走访、回访”活动,这是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举措。按照县委和县纪委的工作要求,2011年9月24日xx镇书记xx同志深入xx村进行走访。首先xx书记与XX村的16名党员一对
一、面交面的进行了交谈,了解XX新任村干的履职和各位党员同志对XX村经济发展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等情况。并随后主持村召开了全体党员座谈会,在会上XX书记再一次听取各位党员、村干对XX村当前的工作和今后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意见。XX书记首先对XX村村干在换届以来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对XX村下步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统一思想,增强荣誉感。希望XX村各位党员、村干在思想上要统一,要履行好党员的职责,切实增强自身荣誉感;二是党员带头,建立示范。XX村的党员和村干部在村级事务和经济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三是认真履职,加大宣传。要认真宣传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四是转化劣势,发挥优势。根据XX村是一类贫困村的实际抢抓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加快发展步伐;五是掌握政策,争取主动。村干部和广大党员对国家、省、州、县、镇的相关政策要了解和掌握,为加快XX村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六是发展党员,培养后备力量。村党支部需着力发展年纪青、有文化的党员,为村级干部队伍培养后备力量。
通过走访,与基层党员交心谈心。为基层组织和党员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工作目标,拉近了干群关系,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五篇:XX镇行动学习见成效
XXX镇行动学习见成效
-------调研新农村建设规划
近日在镇党委领导班子的陪同下,县委XXX、XXX到XX村调研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城乡风貌改造情况。自今年3月份以来,XX镇被确定为XX县第一批行动学习实施单位之一,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学习方案和课题,组建了学习小组,积极推进行动学习。本次县领导到邓村调研新农村规划和城乡风貌改造情况,是在我镇开展行动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展开学习的视野,为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莫常委说:“城乡风貌改造是推进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决策,是改善发展环境、保障民生改善的具体行动”。通过领导们座谈研讨,XX镇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并制订出“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方案,镇党委、政府对下一步加快邓村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和“生态、文明、富裕、发展”的观念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及风貌改造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搞好邓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带领当地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