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 凡 与 最 好
平凡 与 最 好
——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站在新学期的新起点上,相信大家心中对新学期的工作都做了一定的规划。我们的班主任团队、科任团队又要开始迎接2012年的工作挑战了。那么今天我要谈的话题就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平凡与最好《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片)
放假前,裴校长向我推荐了这本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是有着20年工作经验的被媒体誉为“网络明星教师”的陈宇老师2011年4月出版的。陈宇老师任教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担任过校长的南京市第六中学。是国内著名的“个性班主任”和“教育专家”他的个人博客“老板老班”在网络上有着广泛的影响。(片)
捧读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收获和激动更是一种久违的震撼。我觉得文中的一字字、一句句是那么亲切。读后曾经的迷茫会豁然开朗,而且会有一种精神上的腾跃、理念上的洗礼、更会明确今后工作的方向。于是我在粗读一遍之后便开始一遍遍的回读、细读。细细品味像这样的一段段饱含智慧与温情的文字。(片)
○ 世界上可能再没有什么职业像班主任一样充满了创造性:每一个班级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学生也是不同的,班级和学生的每一天也是不同的。班级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孩子的成长充满了变数,这一切,因为有了班主任的介入而显得有了一定的方向感。
○ 最能体现班主任教育智慧的恰恰是那些平凡而琐碎的常规工作;优秀的班主任能够把一件件小事做出艺术来,在平凡中再现伟大。
○ 教育智慧的产生,源于对学生的爱。有了爱,就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苦苦思索,自然会有智慧,奇思妙想也会不绝如缕。
读书时除了这些高屋建瓴的点拨外,更让我如获至宝的还有陈宇老师在平
凡的工作岗位上屡出奇招,信手拈来的教育艺术、教育智慧。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入这本书。
这本书一共写了6讲。由于陈宇老师教的是高中,面对的是高中生,所以有些做法不适合我们对小学生操作。所以我取其精华,选取了与我们的小学教育息息相关的一些内容与大家一同来分享。
一、寻求教育的大智慧——班级常规管理的艺术。
做教师累,这是很多人的说法。因为教师不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更有很多精神、文化层面的问题要面对。做班主任累,纪律、卫生、上课、下课、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作为一个班级的大总管——那里有事那里你就得到。那么我们如何在这繁忙中找到自己的本位?寻求到教育的大智慧呢?这要取决于你是什么类型的班主任。人们通常把班主任分为四类
第一类:既不动脑经也懒得动手的。就是在班主任岗位上混日子的那种。第二类:工作勤奋却不爱动脑经,每天都很辛苦却没有大的进展,这类老师是需要学习,反思的。
第三类:喜欢动脑经,有理念有想法。能用一些小技巧把工作做得说的过去,但却不够勤奋。这类老师很聪明有发展的潜质。
第四类:既有教育的方法和智慧,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不以善小而不为。这类老师能够成为优秀的班主任。
第三和第四类老师的最大区别,就体现在对待常规工作的态度和投入程度上。而教育艺术和智慧就恰恰体现在对待教育工作的投入程度和态度上。陈宇老师就是一个迷恋于学生的成长,在不断探索学生成长的奥秘中走到了专家的行列。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2个常规管理智慧。
(一)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很复杂,如果我们平均分配精力,什么事都管,不仅会把自己搞的很累。而且还什么事都管不好。工作没什么成就感,又何谈教师的幸福感?所以智慧的教师一定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蜻蜓点水式的做事,好像什么事都做了,但没有一样做彻底。都是虎头蛇尾甚至是有头无尾,长此以往,学生也没有了信心。教师失去了学生的信任感损失就大了。所以“伤其十指”不仅没有效果,还把自己的心态弄乱了,如果从一团乱麻中梳理出其中比较主要的,花上大部分的精力去好好处理,解决一个是一个,由此及彼,扩大战果,情况就会不同了。那样既能看到效果,又为打好下一场战斗树立了信心。这就是“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这种作战艺术告诉我们,对一些习惯的养成要求就是:“培养一个。巩固一个”
所以今后如果我们在教育或教学工作中屡屡发现学生的习惯养成不好,就要反思有没有做到“巩固”比如:我们想要让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在培养期间老师一定会每天交代学生怎样读书、什么地方需要积累,怎样写积累本。积累的语言怎样内化等等。大约2周左右学生们一定知道了如何去完成积累作业,此时聪明的老师一定知道这个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一定还会每个月进行一次积累大比拼,或积累知识竞赛。因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巩固。再看陈老师的教育智慧二
(二)变“三座大山”为“三座靠山”
1、第一座靠山——家长
(片)
一个小小的班主任,面对着复杂的班情、学情、面对着个性迥异、灵动鲜活的学生的个体,面对着学生各色各样的家庭背景,即使你再能干,也会经常感到力不从心。所以智慧的班主任首先会争取赢得全班家长的鼎力支持。将班级工作合理的分成家长、学生、老师三大块。(片)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最后赢得社会、学校以及家长的赞誉。所以说家长是我们的靠山,不是我们的对立面,其实赢得家长的支持与认可没有多少技巧。只要让家长感到孩子在你的班里能幸福、健康的成长,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能有进步、能有发展就够了。所以,老师首先要真心对孩子好。因为是传声筒,他回到家里会给你宣传你有多么喜欢她、多么赏识他,试想那个家长听到这样的话心里不是充满感动,一定会想尽办法支持你的工作的。一般孩子都要这样的通病,就是回到家里总爱报喜,专门挑对自己有利的话说。当然,你如果对他不好,他也一定会说。所以聪明的老师一定不会把如此具有宣传力度的学生推到另一面去。对学生好,你就把一个家庭征服。此外,还要注意与家长保持常态的联系,我们对学生有人文关怀,对家长更要如此,所以在与家长交流时一定要避免以下几种不良的姿态。
1、俯视。
2、仰视
3、歧视
4、忽视
(片)
前三个词都很好读懂。俯视就是对家长缺少最起码的尊重。当孩子犯错误时连孩子和家长一块训斥。仰视就是对有身份、有地位、有权势的家长一味迎合。甚至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有所顾忌甚至偏袒。这恰恰犯了班主任工作的大忌。歧视就是对身份卑微,不善于和老师沟通,不太会说话的家长瞧不起。看看这个“忽视”。表现平平、没有特长、不惹是非的学生,班主任是最容易忽视的,这种忽视也会迁移到他们的家长身上。开家长会或一些活动对这些孩子很少提起。他们的家长无疑也是失落的。因为对于这个班级来说,他们的孩子好像不存在一样,其实,在普通的孩子在父母眼中也是不平凡的。有智慧的班主任绝不会忽视这类孩子,只需要投入不多的关爱,关注,对这些孩子的激励作用就会远远的超过优等生和后进生。
所以,班主任关工作中的任何技巧与家长无条件的支持相比,都是等而下之的。这一点我是尝到了甜头。我们学年的老师都知道我从来不在班级考生字,错题我在班级最多讲2遍。那么学生的生字和错题的纠正巩固练习怎么完成。我把这项任务分给了家长,接手这个班级一个月后我了解到了家长都是挺有素养的。而且再教育口的就占了5分之一。他们完全可以辅助孩子的生字和错题纠正的学习。所以我就在致家长一封信上,还有家长会上进行了明确分工。每天圈词考与错题的改1练2由家长负责。有人会问我是不是偷懒了呢?不是,我恰恰利用家长们给我营造出来的时间来打造班级特色,创建《七彩语文七彩路》,来提升学生的素养。所以家长能做的,我就放手让他们去做。因为“水不激不跃”,定期我会总结巩固家长们的工作成果。进行表彰,在家长会上也要总结表扬。家长也是好面子的,都不希望自己负责这块孩子出问题,他们反而会为自己能在孩子成长道路上踏踏实实的为孩子做点事而感到很欣慰。所以,要利用好家长这座靠山激发出家长的热情、激情和参与班级活动意识的老师就是智慧的。
2、第二座靠山——领导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除了赢得家长的鼎力支持外,还要和领导多沟通,让领导了解你带班的思路和困惑。要让领导对你们班级的一些重点人物有所了解。同时,班主任一定要支持领导的工作,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形成更好的合力。
3、第三座靠山——科任老师
我常在班级里跟学生说:“让我喜欢你们不难,应该让科任老师喜欢你们,喜欢到我们班来上课,”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育教学工作成功的保证”所以班主任应该团结所有的任课教师,全力打造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教育团队。如此一来,教育的力量就强大了。
有了以上的三座靠山,班主任工作就会如虎添翼,省力省心。而且学生收获良多,感到幸福。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力量会很强大。班主任协调
好与家长、领导、科任老师这三大关系胜过学会很多技巧。因为我们所要追求的不单单是小技巧,而是教育的大智慧。
教育智慧之二
二、构建班级文化的艺术——打造属于自己的“班级名片”
班级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他影响的是一个班级的全体师生,包括学生家长。所以一定要立足本班学生的特点构建属于自己班级的文化。他的核心是班风和班级精神。构建班级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用心积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亲身经历,体验、感悟、而班主任必须高瞻远瞩、善加引导。全班同心同德。
我们还知道一个人努力的方向有2个:一个是弥补自己的短处,向其他人看齐;还有就是放大自己的长处,将别人甩下。如果两天都忙,肯定会力不从心,最后什么都没有落实好。一个班级也是如此。也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品质、精神。应该有自己的班级名片。一个班不可能什么都优秀,但也不可能什么都差。任何一个班都可以在某些项目上领先于其他班,在众多的班级中脱颖而出。像陈老师就接过一个差乱班,当时班级学生不仅学习不好,而且有特长的也极少,这样的班级参加什么都以失败告终,所以学生的情绪都非常低落。但是,陈老师并没有怨天尤人,破罐子破摔,而是积极采取行动,在细微处,别人不在意的地方努力打造出了一张张小小的班级名片。如:“最干净的讲台”、“最漂亮的板报”“运动会入场式最佳表现”、“爱心义卖最佳创新展台”„„就这样积小胜为大胜,让孩子们逐渐摆脱了“与优秀无缘”的思维定式,班集体的实力和凝聚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还记得皮革马利翁效应吗?孩子需要积极的暗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班级,班级的强项也是夸出来的。在大家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谁受到的积极暗示多一点、态度就积极一点,最后的
效果就好一点。久而久之,你就有了班级的强项。愿新学期大家的班级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名片,多年以后,你的学生都一定还记得:那时我们班什么什么是最棒的。这是学生成长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智慧之三
三、组织班级活动的艺术。——不走寻常路设计班级活动要有创新思维
教育贵在创新。没有创新的教育是一潭死水、有创新的教育则魅力无穷。如何在常规的活动中突破陈旧的框架和模式。这是陈老师在历次的活动中总结出的创新思维“16字诀”——“人弃我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这些在商战中战胜竞争对手的口诀运用到组织活动上非常管用。
1、人弃我取
这是一种逆向思维。当所有人对某一项活动趋之若鹜时,竞争必然激烈,没有特别突出的能力是很难让你的班级脱颖而出的。此时,大家都不太在意或参与热情不高的活动却正是你和你的班级大显身手的机会,这样你就可以在活动中一鸣惊人。陈老师讲了一个运动会上别的班都不重视广播操表演。把精力放在运动项目上,而陈老师避实就虚,带领自己班的学生大练广播操,最后取得了成功,他想告诉我们,教育跟排兵布阵一样,需要智慧,别人不重视的事,就是你的突破口,这就叫人弃我取。
2、人无我有
人无我有的理念是什么呢?就是创新。就是组织班级活动立意新颖、出人意料。
这里讲一个陈老师列举的案例。(巧卖西瓜)
巧卖西瓜讲得是学校组织的一场全校性的大型义卖活动,通过义卖这种方式募集善款,帮助一些弱势群体。学校每年都进行这样的活动。每个班级无外乎布置展台,展台就是几张课桌,几张宣传海报什么的。然后动员同学把自己的东
西拿到学校来卖。整个学校都在这一天开展义卖,人人都在卖东西,东西除了学习用品,就是自己喜欢的日用品,小工艺品。都在卖所以卖给谁呀大家就当完成任务了事。也没有多高的热情。因为每次义卖都这一套。满操场追着硬逼着人家掏钱买东西。后来陈老师与班委会商量应该卖别人没有的东西。最后商定卖西瓜。把西瓜切成片,一块钱一片往出卖。因为义卖是5月份。天气燥热无比。开始时,这个西瓜展台根本无人问津。都认为我们太不可思议。三四元钱一个的大西瓜我们一小块就一元钱。等临近中午,陈老师班的展台就是最火的了,而且全校都在传说我们班有西瓜卖,拿着西瓜的学生和老师就成了活广告。因为天气太热了,在口渴的情况下,谁还在乎一块钱啊。这次义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就是人无我有,出奇制胜。
3、人有我优
讲的还是义卖,别的班在学习中也积累了经验,也开始研究人无我有的“独家秘笈”这时我们就不能卖西瓜了,但是义卖的原则就是。第一:低价进来高价卖出。第二:进的货能及时卖出去。后来你们猜到陈老师这次义卖是什么吗?是1.8元一把进而3元卖出的扇子。当然这次义卖又取得了成功。
由此可以看出组织班级活动关键是要用心,只要用心,就一定会有奇思妙想。“人有我优和还有人优我变”的理念,反映了班主任在平凡的工作中不甘平庸、力求创新的精神。这也是班主任战胜职业倦怠感的良方。最后说说陈老师
四、班主任工作中的超常规的教育艺术
我们都听说过陶行知先生著名的“四块糖”的故事。这就是一个很经典的超常规教育案例。但是如果陶行知先生不是真正的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技法是怎么也想不出来的。陈老师谈到的超常规的教育艺术有:怎样巧排座
位、师生间怎样称呼、怎样对待“叛逆性”极强的孩子等等。下面我举得是陈老师获得南京市教育案例评比一等奖的故事《跟着我吧》。《跟着我吧》这个小案例说的是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春游的故事。春游时同学都是自愿组合分小组的。陈老师的班上有一个非常不合群的孩子,陈老师担心分组的时候没有小组要他,导致他彻底对集体封闭自己,让他觉得集体无情的抛弃了他。这将是一种多么大的伤害啊。当老师了解到他会照相后,巧妙的安排了这名学生跟自己一组,跟着老师,当班主任的助理,负责小组之间的巧妙联络同时给同学们照相。一个谁都不愿意要的同学成了班主任的助理,从此哪位同学的情况彻底改观了,更多的人知道了他还有照相的特长。所以以后的活动各个小组都抢着要他为同学照相,他也渐渐的融入了集体,而为班级照相成了他的个人名片。也成了他在同学中的立足之本,据说后来他确实也钻研了摄影技术。一名智慧的老师改变了学生的命运。学生的生命中遇到这样的老师那就是一场超度。
合上这本书,会发现书中讲的都是教师每天要面对的琐事,排座、组织活动、与家长沟通、打造班级文化等;还会发现陈宇老师做的事我们也在做,他想到的,有的我们也想到了。可是他成了专家,我们还是我们。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存在。最好的班主任他们往往是:“明白自己的价值,守住自己的本位,做好自己平凡的班主任工作”其实,平凡与最好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只不过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建设一个好的班级,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与探索。
最后把陈宇老师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只要用心,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班主任——在学生心中最好的班主任,同时也是最好的自己。教育,成全了学生,也成全了一个又一个最好的班主任。
第二篇:平凡与勇气
《老人与海》读后感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平凡不需要什么,普普通通就好,平凡的人却可以凭借持之以恒的精神做出不平凡的事。《老人与海》里面描述老人一次出海打鱼的经历,正好说明了这个简单的道理。
书中的故事十分简单:一位古巴老人叫桑提亚哥(Santiago),消瘦而憔悴,双手有很深的伤疤,除了那双像海水一般深蓝的眼睛。他已经八十四天没打到鱼了,平时帮他捕鱼的男孩也被他们的父母劝着不再跟随他捕鱼了。到了第八十五天,好运落到了孤独的老人身上。这天,老人还是和往常一样出海打渔,与前八十四天不同的是:他终于打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这是一条比他的渔船还长2英尺的鱼,是在拖着渔船整整两天两夜之后才被刺死的。老人的命运似乎并不成功,在折返渔港的途中,马林鱼的血腥味招来了许多凶残的鲨鱼袭击,已疲惫不堪的老人又顽强地与鲨鱼搏斗。在回到海港的时候,这条巨大的马林鱼已经变成马林鱼骨了。书的最后写到他累了,他睡了,那么安详,阳光都不忍打扰他。
故事的结局是悲凉的,但对于一位老人,一片大海,就算是一个壮年的男子在大海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何况一位老人?那又是什么促使老人与几十条鲨鱼作战呢?是精神!在失败和挫折面前绝不低头、不气馁、坚韧不拔的精神!骨骼是精神的支柱,作者海明威看似没有让老人桑提亚哥成功,但老人在这一搏斗的过程,却得到了无数的别人梦寐以求的果实——聪明、经验、力量、勇气。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书中正是通过那个光秃秃的骨骼奏出了老人生命的硬度。故事的头尾,都出现了名叫明诺林的男孩。他希望继承老人的事业。其实,何止是捕鱼的事业要被传承,老人的精神更应该被传承。老人有时候会做梦,梦中总是会有一头或者几头狮子。狮子的勇敢,狮子的力量,老人的执着,老人的刚强,铁铮铮的硬骨头。那个男孩,那些狮子总能给予老人力量与自信。老人之
所以能捕到这条马林鱼,因为他有坚强的信念和值得传承的精神。一个没有信念,总是半途而废的人,将会碌碌无为。老人说:“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所以面对海上鲨鱼一再的来袭,他也会用尽一切办法来打败鲨鱼。在鱼叉丢了的时候,他用小刀绑在浆上,用自制的“鱼叉”来对付凶恶的敌人——鲨鱼。刀子断了以后,他用短棍来对付敌人,短棍折断后他用舵把来打退敌人。尽管他知道马林鱼只剩鱼骨了,可是他还没有放弃,依然战斗到底。我们要学他的这种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海上的日子中,老人有几次睡着了,他梦见自己到了非洲,那是他对童年的怀念。面对困难,他并不担心,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和足够的力量战胜敌人。我们必须承认,桑提亚哥,他虽然是个老渔夫,但他是一个真正的硬汉子,而且是在精神上不可战胜的硬汉子。
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自己的这部作品:“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这个骨头里留有几百块弹片的硬汉作家,恰当地写出了生命的强度,告诉我们怎么去面对生、老、病、死,告诉我们心该有多宽,如海一般。老人是孤独的,他是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的旅人,但他又是不孤独的,因为他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强,正如那孩子说的:“它没有打败你,它没有。”
这位老渔夫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他出海一连许多天都没打到鱼,他耗费了许多力气,但是也没有交上好运。我们在学习当中,虽然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但是没有一定的成效。也许有的人会因为没有成效就放弃。但是我想说:读完这本书,不正是要学习老渔夫的毅力吗?有的人会因为没有成效就放弃,但是,就因为这样就放弃的话。这不能说没有收获,只能说你自己没有“耕耘”到位。只要自己努力耕耘,短时间内没有收获的话,我想一定有一个大的收获在等着你。所以面对困难,不要只想着放弃,要使出自己的全力来对付困难,这样困难就会给你巨大的惊喜,也就是应得“收获”。
生活就是那片无边无际的海,我们要做那位永不言败的老人。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就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一个真正的强
者,只能被摧毁而不能被击败,这就是《老人与海》告诉我们的。
第三篇:平凡与平庸
平凡与平庸
一直在你们的支持下,学会坚强,不怕一切困难地前进。生活,好像一直在告诉我们——存在,不是为了什么,而因为有了一些人的陪伴。或许,年轻造就了我们所有的幼稚童心。甚至我们也在自己的狂妄后付出过代价。不管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不管未来注定要变成什么样,朋友,永远都记在心里。当你还记得有这样的记忆,请你允许自己记住,有一群人,和你分享过所有的不开心难过痛苦眼泪。路上有过一起来过的地方,心里依然记得发生在眼前的回忆。我们都一样。一直用自己的努力写下许多有关身边的回忆。不希望有谁会将它散播,不需要自己有什么影响。平凡,似乎一直看着我们的发生,后来的结果,一切的故事。像是记录片一样,拍了下来,而且永远保留在所有参与过这些人的心里。
如果没有你们,所有的都将是空空的。没有掌声,没有欢呼,没有鲜花,没有呐喊,没有幸福,没有坚持。就连自己,也会是平凡的人。
虽然也许我一生都将是个平凡的人,但是并不等于我会平庸一辈子。我们可以平凡,可是绝对不能平庸,这是一种态度和心态问题,平凡的人生依然可以找到其他东西来充实自己,正如第一段里所说到的家人和朋友一直在默默的陪伴着我们成长,帮助我们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再去为自己有些时候的自甘堕落和自我平庸找借口了。想一想从出生在现在,这一路走来,路上的风风雨雨!我们竟然能坚持到了现在,这就好像马拉松赛跑,跑了三分之一的路程了,要是后面的三分之二放弃不去跑的话,那么注定只能平凡和平庸一生。如果能继续保持那一份韧性依然努力的跑下去,结局肯定是不一样的。在经历暴风雨后总能看到美丽的彩虹,而在经历平凡人生中也总能体会到各种辛酸甜辣的滋味,也这有在体会这些的同时能坚持走下去,才不会走向平庸,才不会导致平凡又平庸。路是有很多很多条,正如现在的菜式,五花八门,关键就看你如何看待和选择了。
不为失败找借口,不为成功而自傲,在平凡的人生道路中找寻和用钢铁般的意志力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记住,平凡不等于平庸!人生的命运始终把握在自己的手上。
第四篇:平凡与伟大
平凡与伟大
前一段时间,学校组织我们在夕会课上观看《感动中国》节目。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不停地闪现着那些感人的事迹。
在这些感人肺腑的事迹中,我对丛飞的事迹印象最深。丛飞,这个原本可以享受富裕生活的人,却把他宝贵的年华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生命的借贷。12年前一次义演改变了丛飞的人生,从此他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公益演出4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60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认养孤儿37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但丛飞的家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去年,丛飞患胃癌晚期,而他却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拿出2万元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
从飞是一位平凡的歌手,更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用嘹亮的歌声唱响了爱的意义。如今,从飞已经与世长辞了,但他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有人说,人是自私的,但是丛飞是无私的。他已经到达了伟大的境界,他是我们心中永远不朽的丰碑。
联想到我身边有这么一个人,她虽然没有像从飞那样感天动地的事迹,但却和丛飞一样很有爱心,她就是我的好朋友唐稼裕。有一件事发生在唐稼裕和我一起回家的路上。两个高大的行人走在我们前面,事情就这么巧,一只小麻雀迎面飞来,其中一个人,一扬手把小麻雀打到在地,然后他们两面夹击把它抓住了。我们被这一幕惊呆了。
那两个人转过身来对我们说:“你们要不要?”我正犹豫不决,只听唐稼裕尖叫了一声,显然她怕麻雀。他们见此情景,笑了笑,继续往前走。突然,唐稼裕飞奔过去,从那两人手上要回了麻雀,我满脸疑惑:她不是害怕麻雀吗?怎么又……我正想问她,只见唐稼裕把手伸向天空,松开双手把小麻雀放飞了,麻雀扑闪着翅膀在空中停留了片刻飞走了。我被唐稼裕这个举动和爱心深深震撼了,因为唐稼裕居然能克服内心的恐惧,去爱惜一个小小的生命。
朋友啊,要知道伟大都是这微不足道的平凡累积起来的,爱心总是蕴含在这点点滴滴的小事之中的呀。
【1】
有人认为,伟大是天生的,那些文学家、科学家,是天生就有那份才能,自己天生是凡人,努力也白搭,因而他们胸无大志,没有强烈的上进心,甚至整天懒懒散散,自甘平庸。他们错在哪里呢?他们错在把伟人神化了,把“平心”与“伟大”完全对立,使之绝对了。
其实,“平凡”与“伟大”,是对立统一的。“平凡”孕育“伟大”,“伟大”出自“平凡”。挺拔的南岳衡山,难道不是由一砂一石堆集而成?浩汇的八百里洞庭,又何尝不是由平凡的小溪小流汇聚而成的呢?“平凡”与“伟大”是密切不可分割的。
“平凡”与“伟大”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那么沟通二者的桥梁是什么呢?是自信、理想、奋斗。自信,即相信“天生我才必有
用”,不要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三百十六行,你总能干一行;而理想,特别是崇高的理想,是生活大海中的导航灯,我们要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的伟大理想,有了伟大理想才会有奋斗和前进的动力,在为实现伟大理想的奋斗中,你的人生就会有价值,你就会由“平凡”逐渐升华到“伟大”。
古往今来,这样的人举不胜举。一代画圣达芬奇,难道是天生便注定当画家的吗?不是。首先是他立志学画,并有着自信和毅力,这是他奋斗的力量源泉。他的奋斗过程,也是平凡的,他起步于画蛋。他不断奋斗,从不 会画到会画,最后成为伟大的画家。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平凡的人,通过无数次平凡的奋斗,就可以创造出“伟大”与“辉煌”。
让我们看一组例子吧:
高尔基是一个打杂工成了伟大的文学家;齐白石是一个木工,成了国画艺术大师;华罗庚是一个小伙计,成了著名数学家;毕升,一个布衣发明了活字印刷;爱迪生,一个报童成了大发明家。
他们无疑都有自信、有理想,通过艰苦奋斗,而由“平凡”升华到“伟大”的。他们都名垂青史。由此可见:“有名皆从无名出,伟大都自平凡来。”
再说,就算不能当“家”,只要你为人民利益勇于奉献,我们社会有“行行出状元”的条件,你也可当劳动模范,“十佳”青年等等。就算这些也当不上,那也不要紧。只要你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多少可以干出成绩,这样的“平凡”中也有“伟大”。那些自认为天生“平凡”的人,不要胸无大志,自甘平庸,要认清“平凡”与“伟大”的辩证关系,振作起来,鼓起理想的风帆,努力奋斗,勇敢地走由“平凡”而升华到“伟大”的艰苦而又“光荣之路,实现你的人生价值。”
【2】
平凡与伟大,就像是光与暗,水与火,充满了矛盾,但是这矛盾之中又存在着统一,“平凡"孕育了“伟大”,“伟大”又出自“平凡”。
万里长城,绵延不断,可那是人们用一块块石头垒起来的,望无际的沙漠之中,抓一把沙子,你会为这一粒粒平凡的沙子而感到震惊。但是,如果你只是惊叹长城的宏伟,沙漠的无垠,而不愿去做那些石沙,可以断言:人类的一切理想都将是不会实现的幻想,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世人皆想超越平凡,追求伟大,这不仅在于伟大的稀少,更在于伟大易引人侧目及膜拜的缘故。平凡极易受人轻视。因为世俗中,平凡常使人熟视无睹,甚至忘了它的存在。但是不要忘记了,任何一个伟大的人都是从平凡做起的,在其他人眼中,他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存在,但是其实他仍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凡的人.报载,天津退休工人尹升年过六旬。他没有经天纬地的大业,他是个平凡的人。32年前,他开始资助孤独鳏寡老人,至今已有40多位;另外,他还先后把17位孤老接进家精心赡养。其中14位已养老送终。而今仍有两位80多岁和一位90多岁的老人在尹先生家安度晚年。尹先生的退休工资只有470元,维持与老伴的生活尚可,但几乎没有富余。尹先生靠勤奋创作书画作品,变卖所得来维持着他的人世间最美好的事业。他多次拖着病腿为老人们服务。即使是亲生子女难以做到的,尹先生却做到了。邻居们目睹尹升的事迹,无不为之感动,为之惊叹。更可贵、更使人敬佩不已的是,他已到了应该被别人照顾的年龄,然而他不停不歇,依然“忠于职守”继续着他的美好事业。
不必说他30年如一日执著于善事的虔诚;不必说他为求“善”而置自己的健康于度外的忘我精神;也不必说他倾全家所有,携妻带子扶弱赡孤的壮举;只说他平静如水的心境实让人感佩不已。他不事张扬只求善存我心,正是他平凡而伟大之处。
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张扬于讲坛公众。他默默无闻,而是小心、细心、精心地继续着他的善事善举。他不仅为人解忧,而且为政府解难。尹先生的事业是平凡的事业,是人人都可以做到而又都难以做到的。这又是他平凡而伟大之处。
生活是现实的,日子是一天天过的。其实,伟大永远也摆脱不了平凡,伟大也仅仅是从一种平凡又过度到另种平凡罢了,没有对平凡的热爱,只会变得平庸,连平凡也沾不上边,平凡,表面看是微不足道的,而实际却是伟大的基础,没有平凡也就没有伟大。
【3】
在生活当中。平凡这个词语,通常作一般,不突出解释,有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意思。但是这样的解释毕竟还只是表面的,不能令人满意。
雷锋,普通一兵,没有惊天动地之举,却名高天下,那是因为他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将他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是平凡铸就了他的伟大,而我们有些同学却不屑从小事做起,这就是他们不懂得伟大是来自平凡的道理。
正是平凡构成了自然界的伟大,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如此。一粒砂子,一块砖头,一块石头,可谓平凡极了。但是我们仔细想想,万丈高楼如没有砂子、砖头、水泥等平凡的材料铺垫,能够凭空筑成吗?懵贯千里万里的公路,铁路,不就是有那些平凡的材料建筑而成吗?所以如果,世界上离开了平凡也就没有伟大可言了。
任何的伟大都是来自平凡,一个高明的设计师能够设计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但如果没有许多凡人做小事;世界谁去创造?正是无数平凡的劳动者;以自已的平凡劳动创造了人类的历史。
例如:北京百货大楼营业员张秉贵是全国商业战线的榜样。他站了一辈子的柜台,接待过几百万顾客,始终像团火,温暖着千万人的心。
有人把他的工作称为“香甜的事业”他练包点心,用瓦片磨成点心的样子,天天对着路灯练;为练“一抓准”、“一口清”,他更是抓了秤,秤了抓背了算,算了背。天天如此。硬是练出真功夫。他穿着雪白的工作服,眼角,嘴角都是笑容,手脚利落,还会揣摸顾客心理,让人买了糕点还高兴带着喜气回去。数十年来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赢得了无数人对他的尊敬和爱戴。
伟大来自平凡,更重要的是认识平凡的本身蕴含着伟大。当你呼吸着新鲜空气,漫步在百花争艳、绿树掩映的公园里,你是否意识到园丁们“平凡”的价值?当你工作之余走进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尽情地挑选自己喜爱的物品时,你可曾想到那些为你服务者的:“平凡”的意义?还有那些清洁工、理发师、手握锄头的农民、满身油污的工人………他们都有是平凡人所做的都是平凡事。正是这些“平凡”在创造着人类生活的伟大。我们有什么理由瞧不起“平凡”呢?平凡创造了美好的世界,平凡就是伟大。清洁工的伟大就在于他们为生活创造了美好的环境;理发师的伟大就在于他们为每一个人的美好形象增光添彩,提供服务;铺路石子的伟大,在于它们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让人们踩着他们的身体前进。做点好事,别看事小但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人们之间需要的就是多一份温暖,多一份诚意;多一份友谊,多一份爱心,这些就是平凡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有人说:“不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平凡的伟大。
挖一锹土,搬一块石,砌一块砖,这是平凡小事。只要我们肯动手,盯着平凡小事干,其于俯下身子。几亿中华儿女何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厦建不成呢?让我们每个人都伸出双手,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做起吧!
第五篇:平凡与伟大
平凡与伟大
——电影《雨中的树》观后感
如何定义平凡与伟大?有人以出名与不出名来定义它们,我不以为然,于是认真百度了一下。
平凡:平常,不稀奇。(1)没有值得注意的事件(2)不高傲,不崇高(3)不夸张,不虚饰(4)具有通常或重复的特点(5)与工作日有关或具有工作日特征;普通的(6)无特色或无区别(7)毫无异常之处;没有创见、新颖或趣味(8)具有平民大众一般的特征(9)缺乏独创性 伟大:高尚、伟岸、强大。1.十分崇高卓越2.超出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的3.非常雄伟宏大
从以上定义来看,平凡也就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无惊天动地之事。而伟大则是轰轰烈烈、气势磅礴、超出寻常的。两者截然不同,互为对照。平凡人混迹于社会之中,甘于平庸,自得其乐,自食其力;而伟大的人则是令人瞩目,无限敬仰,广为追随的。
近日观看了电影《雨中的树》,使我对于平凡与伟大有了更深的认识:伟大在于一心只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在于立足于自身岗位权责范围之内坚持不懈地做那些对于人民对于亿万普通百姓有益的,但是看起来却很“破”的平凡之事。将众多的平凡之事串连在一起,展现出来的就不再平凡,那就是伟大!
电影用写实的手法真实再现了李林森同志生前的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生动事迹:洪水中,他不顾危险和疲累,冲锋在前,撕心呐喊,冲入危房救人;亲自上山体验基层干部的辛苦,在市委常委会上据理力争“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病魔带来巨痛之时,他仍然争分夺妙地办那些“破事”,挂念着为困难党员盖房;因为工作原则,他拒绝给妹妹安排工作,只能诚挚地道歉„„,他心中想着的全是老百姓,唯独没有他自己。
“土可以被污染,水可以被污染,人心却要深深埋在泥土里„„”“泡上一壶浓茶,好好洗洗你的肠子!”一句句话语在敲打着我们的心灵深处。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形形色色的事务时,我们是如何处理的?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是否hold住?是否保持一颗平常心、一颗公正之心、一颗无私之心、一颗爱民爱企之心?有无私欲膨胀之心、有无以权谋私之心在蠢蠢欲动?只要我们保持足够定力,坚持心中那把无形的度量之尺,在每次利益考验、每次关键时刻都能真正压住内心深处的心魔,我们就能像李林森同志那样坦然面对一切。
无论生活境况和工作岗位怎样变化,李林森都能始终保持着心底的崇高和真诚。这在当今真是难能可贵,也注定了李林森的平凡而卓越。如果每个人在纷繁复杂的诱惑和困难面前保持淡定、从容,就会涌现更多的李林森式的好干部;如果每人都能够更加慎重地面对自己的寻常,珍惜属于自己的平凡,我们的未来就会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