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4 08:2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

第一篇:江苏省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

附件

江苏省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切实提升全省农民工学历层次、技术技能和文化素质,更好服务于“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建立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农民工继续教育新模式,提升农民工学历层次和技术技能水平,帮助农民工实现体面劳动和幸福生活,有效服务江苏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到2020年,在有学历提升需求且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中,通过面向“艰苦行业和校企合作”成人高考自主招生、自学考试、江苏开放大学办学系统注册入学等方式,培养15万名农民工接受学历继续教育;使每一位农民工都能得到相应的技术技能培训,能够通过学习免费开放课程提升自身素质与从业能力。

二、重点任务

1.开展职业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层次,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对有意愿、有能力接受学历教育的在岗农民工,提供相应的学历继续教育,满足企业创新发展对员工学历层次和职业能力水平的要求,提高全省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面向具有初中文化的农民工,提供中等职业继续教育;面向具有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文凭的农民工,提供专科层次或高起本学历继续教育;面向具有专科或以上学历的农民工,提供本科层次的学历继续教育。

2.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对接我省现代产业新体系,面向在岗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撑和助推产业结构转型优化。重点面向制造、建筑、能源、物流、餐饮、物业、家政、养老等行业的农民工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专业证书的有效对接。面向具有较强职业发展需求和自主创新意愿的农民工,开展立足岗位的创新培训;面向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开展针对性技术培训。

3.开展公民素养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加快培育新市民。积极开展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基本权益保护、心理健康、安全生产、城市生活常识、疾病预防等通识性素养培训。引导农民工积极参与全民阅读等活动,培养农民工诚实劳动、爱岗敬业的作风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提升幸福生活指数,逐步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

三、主要举措

1.精心遴选参与院校。充分发挥普通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鼓励各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积极参与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计划,通过“成人高校招生面向艰苦行业和校企合作改革项目”、自学考试等方式,面向农民工开展学历继续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以江苏开放大学为实施主体,依托全省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有效利用各级工会职工学校、干校的职工培训资源,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农民工开展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和培训。

2.加大生源组织力度。积极发挥各级工会组织的作用,努力维护农民工学习的权益,发动农民工参加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建立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制度,定期开展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促进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有效对接;督促检查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情况,并对学习成果突出的农民工给予奖励。要求企业把农民工纳入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切实保证农民工学习时间,把农民工参加学习情况作为晋升岗位、薪酬的依据。

3.创新教学培训方式。参与院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据实际需要,与企业共同研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和弹性学制。不断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努力实现学历教育和培训课程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岗位要求、职业标准和生产过程。通过增加实践性课程比例,采取送教上门、在线教学、线上线下结合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培训效果。

4.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参与院校建立面向过程的内部培养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质量监控、跟踪、反馈和对外发布等机制。省教育厅逐步完善教学质量监管制度和公示制度,建立农民工和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机制,开展满意度测评工作。5.开放优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江苏学习在线和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搭建省、市、县(市、区)综合性数字化学习的平台,建立网络资源开放目录。继续建设好“江苏工会学院”职工教育网络平台,设立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专门报名入口,为农民工提供丰富多样的开放资源与支持服务,便于农民工随时学习,建立在岗农民工个人学习账号,实行学习成果累计制度,激励农民工终身学习。

四、组织保障

1.明确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工会加强统筹,密切配合,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协作机制,保证完成省里确定的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计划。

2.加大投入。建立政府、工会、用人单位和学习者共同分担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减轻农民工学习的经济负担。政府建立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地方工会逐步加大对行动计划的投入;企业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安排相当比例用于农民工继续教育培训;鼓励参与高校对农民工接受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培训进行学费优惠。

3.强化考核。将农民工学历技能提升计划的实施情况,列入对参与院校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定期对各项任务措施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对完成任务情况良好、教育培训质量较高、农民工满意度高的院校,实行经费奖补。

4.广泛宣传。充分利用教育和工会系统的宣传渠道,广泛宣传农民工学历技能提升计划的相关政策,动员农民工积极报名参加。大力宣传学有所成、学有所为农民工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农民工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升农民工学历层次、技术技能及文化素质,畅通其发展上升通道,更好服务“中国制造2025”“脱贫攻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联合实施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

一、基本原则

(一)统筹协调,分工负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总工会要加强统筹,密切配合,建立任务明确、分工负责、政策共筹、资源共享、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

(二)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建立教育系统、工会系统联动工作机制,整合政府部门、工会系统、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资源,共同加大对农民工继续教育工作的投入。

(三)突出重点,分类实施。以农民工相对集中的省份为重点,以提升农民工学历层次和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分类组织实施。

(四)大力宣传,广泛发动。加大宣传,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综合运用各类激励政策措施,吸引广大农民工积极参加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二、总体目标

通过建立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农民工继续教育新模式,实施“求学圆梦行动”,提升农民工学历层次和技术技能水平,帮助农民工实现体面劳动和幸福生活,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到2020年,在有学历提升需求且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中,资助150万名农民工接受学历继续教育,使每一位农民工都能得到相应的技术技能培训,能够通过学习免费开放课程提升自身素质与从业能力。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学历教育层次,提高专业技能

立足岗位技能和职业发展需要,为有意愿、有能力接受学历教育的农民工,提供相应的学历继续教育。面向具有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文凭或相当知识水平的农民工,提供专科层次或高起本学历继续教育;面向具有专科或以上学历,且有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需求的农民工,提供本科层次的学历继续教育。推进学习成果累计机制建设,激励农民工终身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学历层次。每年在全国范围资助30万农民工接受学历继续教育。

(二)提升岗位胜任能力,促进产业转型

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面向农民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支撑和助推产业转型。重点面向在建筑、制造、能源、物流、餐饮、物业、家政、养老等行业签订固定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开展岗位技能培训;面向需节能减排、产能落后、产能过剩的企业工作的农民工,开展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或技能储备培训,提高其就业稳定性及职业迁移能力;面向在外向型企业工作的农民工开展国际投资、商贸合作、国家战略等培训,适应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需求等。

(三)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助力万众创新

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要面向具备较高职业技能和发展潜力,具有较强职业发展需求和自主创新意愿的农民工(尤其是企业拔尖技术人才),开展立足岗位的创新培训;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开展以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和企业经营管理为主的创业培训;面向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开展针对性技术培训。

(四)提升综合素质,融入城市生活

面向农民工开展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基本权益保护、心理健康、安全生产、城市生活常识、疾病防治等的通识性素养培训,帮助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生活,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少数民族农民工开展汉语普通话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增强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升幸福生活指数。

(五)开放优质网络资源,助推终身学习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资源服务平台,搭建面向农民工开放优质网络学习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非学历与学历教育并重,工作学习一体化的农民工继续教育新模式。充分发挥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开放大学、职业院校、成人高校、工会院校及培训机构、大学与企业联盟、在线教育联盟作用,在现有网络资源基础上,通过推荐、遴选、整合等方式,建立网络课程、视频公开课、微课等多种类型的网络资源开放目录,并面向社会公布,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助推农民工随时学习、终身学习。

四、主要措施

(一)建立择优录取和企业推荐相结合的公开遴选机制

各省(区、市)要针对本地产业发展规划和经费来源情况,公开遴选参与院校(含普通高校、开放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确定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专业和计划、非学历培训项目与规模。普通高校、开放大学、成人高校在现有政策框架内,采用全国成人统一考试招生、网络教育自主招生等方式择优录取。各地工会和企业要做好生源发动、推荐组织等工作,并尽可能为农民工提供便捷的学习条件。

(二)开发与岗位紧密对接的专业课程

参与院校要建立与企业联合开发专业课程和数字化资源的机制,不断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努力实现学历教育和培训课程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岗位要求、职业标准和生产过程。增加实践性课程比例,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实时双向交互式远程教学系统等的开发与应用。工会要积极推动参与院校与企业对接。

(三)推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和基于信息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参与院校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据农民工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企业共同研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鼓励在农民工集中的代表性行业和大中型企业建设“农民工继续教育学习与实训中心”。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建立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与师徒传承学习、理论学习与实践实训学习等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鼓励参与院校开发适应农民工需求的在线教育资源,探索基于手机的移动教学与支持服务模式,方便农民工随时随地开展个性化学习。

(四)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继续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参与院校要建立面向过程的内部培养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质量监控、跟踪、反馈和对外发布等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教学质量监管制度和公示制度,建立农民工和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机制,开展满意度测评工作。

(五)建设行动计划的信息服务平台

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建立“求学圆梦行动”的信息服务平台,动态发布国家及各省相关政策信息,及时发布“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情况和服务农民工资源开放信息等。鼓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含兵团)与总工会通过委托和联合建设等方式,建立服务本省农民工的“求学圆梦行动”信息服务平台和移动客户端,提供丰富的开放资源与支持服务,对纳入行动计划的项目实施业务管理和质量监控等。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含兵团)、总工会要共同研制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协作机制。参与院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质量。企业要把农民工纳入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其学习时间,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鼓励企业将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情况与个人薪酬、岗位晋升相结合。各级工会要努力维护农民工学习权益。

(二)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投入机制

各地要建立健全政府、工会、用人单位和学习者共同分担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减轻农民工学习的经济负担。地方工会要加大对行动计划的投入;企业要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安排相当比例用于农民工继续教育培训。鼓励参与高校对农民工接受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培训进行学费优惠。积极争取社会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支持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计划。

(三)强化监督管理,实施激励考核

各省(区、市)要建立绩效评估制度,对计划实施、任务完成、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评估,并建立统计和分析报告制度,每年定期对各项任务措施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并向社会公开。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总工会要建立计划实施的激励考核机制,纳入业绩考核。

(四)推广典型经验,扩大舆论宣传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工会,参与计划的院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组织要注重总结提炼,强化典型示范,突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和学有所成、学有所为的农民工学员先进典型。要充分利用教育和工会系统的宣传通道及其他各类新闻传播途径,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县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XX县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为有序推进全县应急救援综合能力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行动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以科学高效救援为目标,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以强化科技创新为支撑,提升重大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灾害事故风险和损失,走出一条符合XX实际、XX特色的应急管理新路子。

(二)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找准制约我县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按照轻重缓急,优先解决未达到国家标准的问题,重点解决能力短板问题,整体推进全县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坚持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和装备使用效率,统筹基地、队伍、信息化、装备等建设,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坚持总体规划,发挥资源优势,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提高应急救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着眼实战、突出重点。充分认识新时期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异常性和复杂性,努力总结XX灾害事故规律特点,着力提升指挥协调、救援处置、风险防范和监管执法等实战能力,有效应对重点行业(领域)灾害事故。

坚持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合理划分相关部门(单位)工作责任,强化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根据实际需求和现实状况,坚持急用先建、量力而行,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分组织实施,积极稳妥推进。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应急救援设施设备按国家标准达标配备,应急救援能力短板基本补齐,应急救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基本建成符合国家要求、满足XX需要、可靠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全县应急救援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指挥协调、救援处置、风险防范和监管执法能力显著提升,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整体水平跃上新台阶。

三、主要任务

针对XX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形势,以及应急救援基础现状,全力抓好纳入全县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的实施,着力筑牢基础,补齐短板,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稳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一)夯实基层力量建设

根据国家标准,全面推进城乡消防站队、专职消防力量建设,实现全面达标。

1.城乡消防站、队建设。依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和《乡镇消防队》(GB/T35547-2017)建设标准,新建二级城市消防站1个(XX街道);新建一级乡镇专职消防队3个(XX镇、XX镇、XX乡)。为新建城乡消防站、队配备7辆消防车辆,其中:XX站应配置2台消防车,其中1台泡沫消防车,1台水罐消防车;XX、XX、XX三个站应分别配置1台小型消防车。县消防救援大队应增配2台消防车,其中1台泡沫消防车,1辆多功能抢险救援车;增配橡皮艇1艘,提升水上应急救援能力。

2.推进专职消防力量建设。新建城乡消防站、队招录专职消防员58人,按照“一用一备”配备原则,为新招录的专职消防员每人配备2套基本防护装备,共计116套,其中XX站应配56套;XX站应配20套;XX站应配20套;XX站应配20套。每套基本防护装备共9项,包括灭火防护头盔、灭火防护服、灭火防护靴、消防腰带、空气呼吸器、抢险救援头盔、抢险救援服、抢险救援靴和抢险救援腰带。

3.推进森林防灭火力量建设。依托县消防救援大队组建不低于50人的地方专业扑火队伍;在森林火灾高发地区,建立乡镇(街道)半专业扑火队伍,发挥“就近集结、打早打小”优势。按规定标准配齐队伍装备,做好单兵设备以及车辆配备。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完善监测预警体系。调整完善全县森林防灭火工作体制机制、指挥部及其办公室运行规则和协同高效的指挥联动机制,同步调整县、乡镇(街道)两级森林防灭火指挥机构设置。

(二)补齐应急救援能力短板

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为目的,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综合减灾示范项目、救灾物资储备库体系、应急避难(险)场所、水上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增强应对重大灾害的指挥、协调、救援和保障能力。

4.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1)县应急指挥场所和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2021年,完成县级应急指挥场所建设,按照国家、省市统一规划和标准,建设包含应急指挥大厅、值班室、专项研判室、运行保障室等核心功能区,满足大屏显示、指挥调度、视频会商等基础功能。完成XX县无线应急通信项目;2022年,完成县级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

(2)县应急管理综合平台建设。积极与市上对接,开展县级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

(3)移动指挥车辆配备建设。依据《XX省应急管理信息发展规划》,XX县依据本县实际和财政状况,购置或改装集音视频传输、移动视频监控、移动通信保障、自备电力保障等功能的移动指挥车一辆。

5.加强XX县综合减灾示范项目建设。2021年,按照《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管理暂行办法》完成各项指标达标建设,创建1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6.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体系建设。健全以县级库为基础、灾害易发多发乡镇(街道)和边远村落储备点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完善储备类型,丰富储备种类,提升储备能力和应急处置保障水平。建立完善与市级协调联动的市、县、乡三级救灾物资管理信息平台。

7.加强应急避难(险)场所建设。将应急避难(险)场所建设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重要内容,2020-2022年,依据全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利用已建成或拟建设的城市绿地、公园、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馆等,规划升级改造或新建标准应急避难(险)场所。

(三)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立足XX实际,全面推进专业应急救援力量、社会救援队伍、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打造县内一流的应急救援尖刀队伍,有效提升我县应急救援能力和区域作战效能。

8.构建跨区域应急救援联动机制。2021年,建立与天全县、宝兴县为一体联动区域,加强协作。依托县消防救援队伍组建10-20人的危险化学品救援队伍。

9.强化社会救援队伍建设。制定并印发加强社会救援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引导、培育、支持社会救援力量健康有序发展。2020年,建立全县社会救援力量数据库,实现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推进基层社会救援队伍建设。2021年,组建1支20人以上社会救援力量。

10.强化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2020年,建立一专多能、专兼结合的“县—乡—村”三级且覆盖全县所有村(社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全县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主要承担灾情统计报送、台账管理以及评估核查等工作,同时兼顾灾害隐患排查、灾害预测预警、险情信息报送等任务。同时,将灾害信息员与“轻骑兵”“速报员”两支灾害信息队伍融合发展、同步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由县应急管理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组成XX县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推进会议,协商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二)明确工作职责。

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会议议定事项及任务分工,研究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指导项目推进实施。气象、水利等部门要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支撑作用,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灾害事故。各牵头部门是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应制定细化实施方案,有关部门要尽量简化审批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加快推动项目实施。

(三)强化资金保障。

县级有关部门要有效整合项目资源,拓宽资金融入渠道,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统筹整合专项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清理盘活存量资金等方式,全面推进项目实施。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安全生产和应急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强化项目管理,根据投资进度合理确定筹资及资金分配方案,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四)严格监督考核。

强化目标任务管理,实行全过程动态监管,定期通报情况。建立考核机制,将项目实施情况纳入党政同责绩效考核和督查督办重要内容,确保实施方案落地落实。

附件:重点项目分工表

附件

重点项目分工表

序号

主要任务

项目名称

责任单位

一、夯实基层力量建设

推进城乡消防站、队建设

城乡消防站、队建设

牵头单位:县消防救援大队

配合单位:县自规局、县发改局、县住建局、县财政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城乡消防站、队基本车辆配备建设

牵头单位:县消防救援大队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

推进专职消防力量建设

专职消防员建设

牵头单位:县消防救援大队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发展和改革局

专职消防员基本防护装备建设

推进森林防灭火力量建设

森林防灭火力量建设

牵头单位:县林业局、县应急管理局

配合单位: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相关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二、补齐应急救援能力短板

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县、乡应急指挥场所和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

牵头单位:县应急管理局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经信商科局

县应急管理综合平台建设

牵头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

移动指挥车辆配备建设

牵头单位:县应急管理局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

加强综合减灾示范项目建设

XX县综合减灾示范项目建设

牵头单位:县应急管理局

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相关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体系建设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

牵头单位:县发改局

配合单位:相关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救灾物资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牵头单位:县应急管理局

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加强应急避难(险)场所建设

XX县应急避难(险)场所建设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配合单位:县自规局、县财政局、县应急管理局、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三、扩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构建跨区域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危险化学品企业救援队伍建设

牵头单位:县应急管理局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消防救援大队

强化社会救援队伍建设

XX县社会救援队伍建设

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县应急管理局、县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民政局

强化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

XX县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

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

配合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财政局、县自规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消防救援大队

第四篇:湖北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湖北省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湖北省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坚持创新、提升、协同、普惠的科普服务理念,按照“保基本、补短板”的工作方针,以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为重点,通过实施 “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行动计划”、“城镇社区科普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中小学校科普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等三个子项目,强化基层科普公共产品服务供给,注入提升基层科普能力新动能,着力解决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努力构建普惠共享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为实现“十三五”湖北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厚植基础。

二、申报条件

(一)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项目

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项目以增强县(市、区)科技馆科普展教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县(市、区)科技馆科普展教内容建设、科技馆科普队伍建设、科技馆基础设施建设等,努力将科技馆打造成科普工作主阵地,为湖北特色科技馆体系建设夯实基础。

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申报条件为:

1、科协系统所属的公益性科技馆(已纳入中国科协科技馆免费开放名单的不在此列);

2、原则上要求常设展厅面积达到800平方米以上,常设展品达到50件以上,全年开放日不少于250天。

3、已纳入2017年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开放的县(市、区)科技馆。

4、未纳入2017年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开放、但通过改造和功能建设后,达到免费开放条件的县(市、区)科技馆。

(二)城镇社区科普能力提升项目

围绕提升社区居民科学素质,实施城镇社区科普能力提升项目。对符合条件、科普工作成效显著的社区,由省科协命名为湖北省科普示范社区。湖北省科普示范社区须具备如下条件:

1、科普示范社区经当地民政部门登记、成立3年以上、已被命名为市(州)级科普示范社区的社区。

2、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社区重视科普工作,有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科普协会、科普员。明确分管领导,有相对固定专兼职人员,有一支20人以上、相对稳定的科普志愿者队伍,科普工作有计划;

3、科普设施基本完善。加强科普益民服务站、科普学校、数字化科普网络建设。有50平方米以上科普活动室(站),有10延米以上的科普橱窗(画廊),并每季度更换科普宣传内容不少于1次,有科普图书专柜且科普图书的数量不少于1000册;

4、科普活动特色鲜明。围绕科学素质纲要主题,广泛开展贴近居民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科普活动,每年开展活动不低于5次。每次活动有方案、有总结、有记载、有新闻报道。

5、社区科普成效显著。建立健全社区科普社会动员机制,社区科普入栋、进户,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显著增强,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无愚昧迷信、伪科学、反科学和邪教活动。

(三)中小学校科普能力提升行动项目

围绕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实施中小学校科普能力提升行动项目,对符合条件、科普工作成效显著的中小学校,由省科协命名为湖北省科普示范学校。湖北省科普示范学校须具备如下条件:

1、我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中、小学校。

2、将青少年科技教育列入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制定工作安排,并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纳入本校学年(学期)工作目标考核、奖励体系。

3、建有与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相匹配的科技活动室(馆)、科技工作室、实验室和图书室、计算机室等,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

4、坚持开展以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教育,具有特色鲜明的科技教育项目。学校在科技教育内容和特色方面在全国、全省或市范围内有一定影响,能够起到辐射、引领作用。

5、积极发挥科普示范作用,积极支持和帮助其他学校或社会组织等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

三、报批程序

(一)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

县(市、区)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采取审核制的动态管理,对审核、绩效考评中不符要求的,取消免费开放资格。各市州科协对本地区纳入2017年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县(市、区)科技馆,按照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条件组织检查,进行绩效评估,向省科协提交各免费开放(试点)县(市、区)科技馆绩效评估报告和纳入2018年免费开放(试点)县(市、区)科技馆建议名单。省科协根据评估报告,在抽查和核实的基础上,提出2018年基层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县(市、区)科技馆建议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报省科协党组审定。

对新申报免费开放的县(市、区)科技馆,则按程序申报、审批,对符合免费开放试点条件的县(市、区)科技馆,经公示无异议后报省科协党组审定。

(二)城镇社区科普能力提升项目

2018年,省科协将扶持建设一批科普示范社区。每个市州可按照条件申报5个城镇社区,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可分别申报1个城镇社区。

省科协普及部根据申报条件,对各市州推荐上报的科普示范社区进行复核、评估、审查,提出拟命名的科普示范社区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报省科协党组审定。

(三)中小学校科普能力提升项目

2018年,省科协将扶持建设一批科普示范学校。具体由省科协普及部会同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组织实施。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结合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实际,提出具体办法并报省科协普及部核准后实施。省科协普及部对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按照程序(含公示)产生的拟命名的科普示范学校进行复核、评估无异议后,报省科协党组审定。

第五篇:县动物检疫监督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XX县动物检疫监督能力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当前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逃避检疫、违规运输、违规出证等行为仍时有发生,检疫、监督、执法等工作还存在运行不畅、履职不到位等问题。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和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要求,巩固2020年违法违规调运生猪百日专项打击行动成果,进一步加强动物检疫监督能力建设,按照农业农村部和省市统一部署,我县决定自即日起至2022年5月1日组织开展动物检疫监督能力提升行动。特制订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本次能力提升行动旨在查找和整改当前我县动物检疫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作、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着力建设懂法守法、精通业务、纪律严明的工作队伍,推进完善全省互联互通的动物检疫监督智慧监管平台,进一步提升动物检疫监督能力、水平和效率,促进我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二、工作内容

(一)压实工作责任,提升检疫监管能力。

各乡镇站、局属有关单位要围绕“以监促检、以检促防”思路,进一步理顺动物检疫监督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衔接和业务协同。一是完善动物监督机构业务衔接机制。各乡镇站、局属有关单位要根据机构改革方案要求,明确职责,理清思路,确实承担起动物检疫工作职责,确保动物检疫职责不落空、工作有人干。二是完善动物检疫工作与监督、执法、疫病防控工作协同机制。成立由分管局长任组长,局养殖业股、县畜牧兽医局(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等多家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领导小组,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养殖业股,不定期组织开展协同检查行动。局属有关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建立“以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技术支撑、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电子出证为抓手、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执法查处为手段”的动物检疫工作与监督、执法、疫病防控工作协同机制,避免出现管理空白和多头管理等情况。要明确违规违法线索移交程序、时限、处理情况反馈等要求,建立动物检疫监督执法全程紧密协作机制。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

县畜牧兽医局及各乡镇站要根据签订的《检疫目标责任书》相关职责把加强动物检疫队伍建设作为落实动物检疫监督制度的关键举措,强化官方兽医暨动物协检员培训和监督管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一是完善官方兽医信息化管理。县畜牧兽医局要对本辖区内官方兽医新增、变更、注销及撤销等信息及时进行统计修订,依托信息化平台完善人员信息,对官方兽医出证账号要严格管理,严禁转借、盗用。二是加强官方兽医暨动物协检员培训。要积极争取培训经费,认真组织官方兽医、协检人员等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动物检疫法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线上考试。积极组织参加省、部级举办的相关培训班,进一步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切实提升动物检疫监督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规范官方兽医履职。要督导官方兽医检疫出证行为,严格按照动物检疫规程实施检疫,规范检疫工作记录,并在出证后实时上传检疫信息,无急特原由不得离线出具或者延迟上传检疫证明。对于不检疫即出证、违规出证、隔山出证、倒卖证章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打击,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三)完善智慧监管,提升信息管理能力。

全县要积极推进动物检疫监督信息化工作,官方兽医要及时掌握应用各级检疫信息系统,探索与直联直报系统、动物防疫等信息化系统数据共享,利用大数据平台,加快构建畜禽免疫数量与检疫申报数量相结合、产地检疫与运输监管相结合、启运地出证与目的地反馈相结合的智慧监管模式。一是提升动物检疫网报覆盖率。鼓励、探索并积极推动本辖区动物检疫监督信息化工作,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引导企业进行尽快使用“XX智慧动监”公众号进行动物检疫网上申报,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推动无纸化工作进程,提升检疫监督工作效率。二是加强检疫证章标志管理。结合今年淮南市实施的动物检疫证章标志管理规范年活动,落实好动物检疫证章标志“专人负责、专库存放、专账登记,统一领取、统一发放、统一回收、统一审核、统一销毁”的“三专五统”工作制度,建立有序有效的管理机制。县局对全县官方兽医出证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对出证信息异常的要进行认真核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查处、整改到位。三是强化动物检疫监督闭环管理。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按规定做好动物运输车辆的备案工作,告知本辖区备案运输车主一定要遵守省际间各指定通道检查站过境或入境查验制度,通过“查证、验物、消毒、签章”流程,方可出入省境,严查违规调运。强化落地监管,督促指导养殖场、屠宰厂(场)、承运人等经营主体及时反馈落地信息,实现动物调运启运地、途径地、目的地全程闭环管理。

三、进度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即日起-11月28日)。

各乡镇站、局属有关单位要根据行动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将职责任务明确到具体的岗位和个人,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二)组织实施阶段(11月28日-2022年4月20日)

各乡镇站、局属有关单位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对重点工作、重点地区实行现场指导、跟踪推进,确保取得实效。县局将适时组织开展现场指导。

(三)总结提高阶段(2022年4月21日-5月20日)。

各乡镇站,局属有关单位要全面总结本次行动取得的成效,认真梳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针对行动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研究,集中整改,推动行动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动物检疫监督工作长效机制。

四、有关要求

各乡镇站、局属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动物检疫监督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本次能力提升行动。要统筹安排,对重点地区、重点问题实行现场指导、跟踪督办,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下载江苏省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