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第一课时
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过程:
一、设境引导:
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板书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质疑:(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
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学生交流:法布尔 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二、初读感知 1. 自学课文。2. 检查自学情况。(1)生字词正音。
莱昂 小溪 纺织娘 厉声 垃圾 蠕虫 嗬 蜗牛 裤兜(2)你能给下边的词分分类吗?
小溪纵横 鸟栖虫居 花草丛生 鸟栖虫居 全身翠绿 触角细长 金属光泽 鼓鼓囊囊 满载而归 会唱歌 甜滋滋 掠过 小 蓝 法布尔的生活环境: 纺织娘: 小甲虫: 捉虫后:
三、感知文章脉络。自读课文,投影出示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2、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指明学生来评价一下他们的朗读,并且来说说他们读的好与差的部分。请你再来尝试读一读,读出语气。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文章主要介绍了法布尔十分的喜欢昆虫。列举了一些例子。
法布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生活环境(1)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2-10)
法布尔凭借对昆虫的着迷,进入了科学的殿堂。(11)
3、理清课文条理:
一(1)二(2-10)三(11)
五、朗读指导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5、装满昆虫的衣袋(生齐读题)
2、请大家回忆一下,通过第一段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3、出示句子: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齐读句子)
4、那么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 ?(板书着迷)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读懂这个问题。
二、精读第二段(2—10节)
1、各自轻声读第二段,思考:这段通过哪几件事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2、生交流:(1)法布尔小时候有一次抓纺织娘的事。(板书:抓纺织娘)
(2)有一次法布尔捉了甲虫,把口袋装得满满的,回家遭到了父母责骂,扔掉昆虫仍迷恋昆虫的事。(板书:捉小甲虫)
3、大家讲得真好,那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的呢?先学第一件事,自读2、3节,找出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句子。
4、学生自读,划句子。
5、交流讨论
△ 一天傍晚,„„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
说说理由(天色很晚,法布还没回来,联系下文知法布尔抓昆虫去了。)读好此句,读出爸爸妈妈的焦急(指名读)
△“妈妈„„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出示图)(出示句子)
师圈“那只”,那只会唱歌的虫子是怎样的一只虫子?
(全身翠绿,触角细长,出示词语,读好这两个词)
课文为什么用“那只”,而不用“一只”,联系下文想一想?
(三天前,就听到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也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师:哦,原来如此,你看,作者写文章用词多准确呀!现在,法布尔终于找到了这只会唱歌的虫子。仔细观察图,法布尔此时此刻的表情是怎样的?
(兴奋、高兴、快乐、兴高采烈、欣喜若狂„„)
那你们能把法布尔这种心情读出来?(续读——指名读——评读——指名读)
师:读的真好,老师听出来了,法布尔那兴奋的心情也感染了你们。
6、根据板书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2、3节,从抓仿织娘这件事,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是那么着迷。
师:那第4节又讲了什么,请大家自读第4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7、生读文交流
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喜爱大自然,观察细心(追问:你是从哪感受到的?“静静地、蹲下来”)
师:是呀,法布尔总是利用放鸭子的时间蹲下来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想象一下,他除了看到螺壳、游鱼、蠕虫,还会看到些什么呢?(交流)
说的真好,让我们拿起书,来读好这一节。(齐读)
把体会到的读出来。
8、研读5—10节
①
过渡:是啊,法布尔对大自然是那么的热爱,因此,在他的童年生活中留下了许多难忘的事。下面的抓小甲虫相信会让大家更深的了解法布尔,了解他对昆虫的着迷。
那么捉昆虫这件是又从哪里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呢?
② 小组合作学习5—10节
下面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要求:自由读读5-10节,找出法布尔对昆虫喜爱的句子,并想想是从哪感受到的,然后进行组内交流
③ 讨论交流
△ 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好好欣赏。
你是从哪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着迷:圈词:小宝贝、放进、包上、装进、欣赏
从这些词还能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什么?(对小甲虫的珍爱)
你能把这种意思读出来吗?(练读—指名读—齐读)
△ 他边叫边用小手„„捉住了它。(扑、敏捷)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甲虫?
△这只甲虫„„还要蓝。
练读,读出小甲虫的漂亮,指名读。
△ 夕阳西下„„甜滋滋(出示)
找出描写法布尔心情的词 甜滋滋(出示)换近义词
为什么甜滋滋?结合理解满载而归(出示):装得满满的回来,比喻收获很大,联系上文,装了哪些东西?(小甲虫、贝壳、石子)
指导朗读:法布尔的两个衣袋塞得满满的,满载而归,心里是多么高兴啊!谁能把这个意思读出来。练读,指名读
④ 过渡:可是当法布尔甜滋滋地回家时,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读7、8节。
交流:等待他的是父亲怒气冲冲地责骂、母亲厉声地责备。
谁能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呢?(学生练读、指名读)
⑤
过渡:听出来了,父母可真生气了。可父母又何曾知道,在他们看来没有用的玩意儿在法布尔眼里却是心爱的小宝贝,当听到父母恼火又严厉地责骂时,他难过极了„„(出示)
读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心情难受,对昆虫的热爱。
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⑥ 接读: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板书:迷恋)
你能把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读出来吗?练读第10节(指名读、评读)
五、质疑问难:
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六、作业:
1、课作:A、朗读课文
B、写习字册
2、家作:A、抄写词语
B、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板书:
生活环境(1)
15、装满昆虫的衣袋 对昆虫着迷(2-10)
走进了科学的殿堂(11)
第二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_第一课时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
邓爱民
教学过程:
一、设境引导:
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有的放着手纸、零钱、钥匙、玩具等)。
可是有一位小朋友,他的口袋里装满了昆虫,你们奇怪吗?(板书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质疑:(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为什么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
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学生交流:法布尔
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课件出示法布尔资料。
二、初读感知 1. 自学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1)生字词正音。(采用各种形式读)
圣莱昂 小溪 纺织娘 厉声 垃圾 蠕虫 蜗牛 裤兜 小溪纵横 鸟栖虫居 花草丛生 鸟栖虫居 全身翠绿 触角细长 金属光泽 鼓鼓囊囊 满载而归 会唱歌 甜滋滋 掠过
3.强调难读字音及多音字。
4.检查读课文,指导读难读的句子。
三、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 思考
1、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2、找出表现法布尔对昆虫不同程度喜爱的三句话。
a、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着迷。
b、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c、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板书: 着迷 执著追求
迷恋 } 痴迷 坚持不懈
3、着三个词语能颠倒顺序吗?为什么?反应法布尔什么精
神?指名说(执著追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等)
4、不能颠倒顺序,因为反应法布尔对昆虫迷恋的程度越来越深。
5、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三句话。
三、感知文章脉络。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通过哪些事来反应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捉纺织娘 捉小甲虫
2、第一自然段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心句是哪一句?与最后一段哪一句相照应?
第(1)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2--10)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第(11)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3、首尾照应 中心突出 总—分—总
4、应用于习作。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什么叫“着迷”?(喜欢某种事物到了沉的程度。)
2、法布尔从小就生活在„„(引读课文)这种优美的环境为法布尔沉迷昆虫研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指导有感情朗读。
五、描红生字
1、读帖
2、描红
六、作业
1、临帖生字。
2、课外读《昆虫记》。
第三篇:装满昆虫的衣袋 第一课时
装满昆虫的衣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重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教学难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教学时间:2课时。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
1、谈话:说说自己的口袋平时都会放些什么?你会把昆虫放进自己的口袋吗?可就有一个人,就喜欢把昆虫放进自己的口袋?
知道大家一定有很多的疑问,来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个别读、齐读)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2、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对小时候的法布尔有哪些了解?谁能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2.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3、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
4、理清文章脉络。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溪”,右边中间不是绞丝旁。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五、作业:
1.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
第四篇:装满昆虫的衣袋___2_第一课时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2、通过对重点词句朗读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本单元我们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俗话说温故而知新,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好吗?(出示幻灯片: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本书——,了解了大自然的两个朋友——,习得了写好动物的三个要领——)
2、其实,他们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还不如一个人,猜猜他是谁?(出示)他活了92岁,一生都在观察研究各种昆虫 他花了30年功夫完成了一部世界名著
这部书共10册,曾经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在生物界和文学界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因这本书故事美,文笔美,意境美,他获得了“科学诗人”的赞誉
雨果称他是:“昆虫学的荷马”,连达尔文赞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他把昆虫装进自己的口袋,却把整个学科呈现给了人类„„ 他是谁???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课文,(板书课题,生书空,了解“昆虫”)
4、谁愿意来把这个题目读一下?课前,我们都预习了课文,请同学们现在再次仔细地读读课题,你觉得学习这篇课文,我们需要搞清楚哪些问题呢?
衣袋里装满哪些昆虫?
法布尔为什么要把衣袋里装满昆虫?
课文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课题 „„
二、初读课文,1、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请大家把书翻到27页,自由地读一读这个故事,老师有两个读书的建议想告诉大家,看投影(出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1)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指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正音、组词)(2)你认为哪些字的哪些笔画容易写错?
(3)教师重点讲解“察”字的本意,指导理解。(4)描红,对易写错的地方用心体会。(5)领读绿色通道里的字,正音。
三、结合词串,了解大意
1、关于法布尔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出示第一句。你了解了国籍、身份、生日、出生地。)
一句话中包含了这么多的信息,所以句子就比较长,该怎样停顿呢?出示,自己试试。指名读,齐读。
老师出示图片,补充介绍:法布尔花了近40年的时间观察研究各种昆虫,又花了30年功夫写成了《昆虫记》,这本书曾经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多次重印,在生物界和文学界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2、了解了法布尔,那他小时候的衣袋里装了哪些昆虫呢?(纺织娘、蝴蝶、甲虫„„)出示词串
(一)纺织娘、蝴蝶、甲虫
(1)谁来读?纺是生字,谁来学?能换个偏旁组词吗?(访问、仿佛、放学)
(2)看,这就是纺织娘。出示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评价:你关注了颜色、它的触角特别吸引你。)
(3)课文怎样描写这只纺织娘的,找出两个词语?(出示:全身翠绿、触角细长)
你觉得这只纺织娘怎么样?(可爱)带着这感觉种读好这两个词。评:语调轻快,听出了你的喜欢。
(4)课文那一小节写了这只纺织娘?谁来读?指名读第3小节,女生齐读。
(5)甲虫又是什么样的呢?(闪烁着金属光泽、比樱桃还要小、比蓝天还要蓝)
出示句子:这只甲虫的颜色怎么样?通过比较,一只漂亮的小甲虫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谁来读?齐读
评价:这只甲虫不大!甲虫的颜色真特别啊!
(6)课文那一小节写了这只小甲虫?谁来读?指名读第5小节,男生齐读。(7)小结:这些都是法布尔感兴趣的昆虫,所以他会经常抓(纺织娘)、逮(蝴蝶)、捉(甲虫),然后把它们统统装进自己的衣袋。
3、下面我们来看这两组词:
出示词串
(二)鼓鼓囊囊
满载而归
甜滋滋 出示词串
(三)怒气冲冲
责骂
责备
(1)指名读,正音,鼓鼓囊囊nang、载zai
载的另外一个读音
记载
一年半载(2)你读懂哪个词语了?(责备和责骂是一组近义词,但程度一样吗?
甜滋滋可以用哪个词代替?)
(3)这2组词语分别写的是谁?你能根据课文内容用一组词说一句话吗?
(法布尔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鼓鼓囊囊的,当他满载而归时,心里甜滋滋的。法布尔的父亲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母亲也厉声责备他)(4)那他的父母是怎样责骂、责备他的呢? 出示语段
“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母亲也在一旁厉声地责备:“捡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小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
A个别读。★你读得真流利,不过老师感觉你像法布尔的小哥哥。谁能读得更像法布尔的父亲?(句中“父亲”变红色)
★有点像父亲的语气了,如果同学们能注意这两个词“怒气冲冲地责骂”(变红色),你就更像法布尔的父亲了,不信,大家试着读读看。
★谁来读?(指名读。)评:看来,父亲真是生气了。男生一齐来读好这句话。
★母亲的话会读了吗?(母亲 责备变红)★指名读,你真像一位教训孩子的母亲。女生齐读。
B、分角色读
C、同学们,我们再来看这两句话,双引号里的内容就是人物说的话,剩下的部分我们称之为什么?(提示语)提示语就提示了我们人物的身份、他说话的语气等,所以我们练习朗读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同时,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所用的标点也是不同的,写作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4、出示词串
(四)小溪纵横 花草丛生 鸟栖虫居(1)指名读,正音:“栖”
(2)读了课文你知道这三个词都是描写哪儿的?(就是一个叫圣莱昂的小村子。)
(3)出示句子,这就是法布尔从小生活的地方。轻轻地读句子,一边发挥你的想象,你仿佛在这个叫圣莱昂的小村子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追问:你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美、好玩、虫子多)
(4)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好这个句子。男女生读、齐读。
评价:听了你的朗读,我觉得这里的环境真优美。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衣袋里装满了昆虫?(圣莱昂的昆虫多,他喜欢昆虫)
2、法布尔对昆虫可不是一般的喜欢。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球迷,喜欢下棋的叫棋迷。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什么?(昆虫迷)
2、默读全文,找出文中带“迷”字的词语和句子。(板书:着迷 迷恋 痴迷)
3、出示句子: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4、请同学们读读这3个句子,并联系文章内容想一想,“着迷、迷恋、痴迷”这三个词语在文中的顺序能够颠倒吗?为什么?
(“着迷、迷恋、痴迷”这三个词语都是用来表达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的,但是程度有别,需要我们仔细体会。
“着迷”突出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感兴趣,与它们结下不解之缘,文章一开始就点明了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这在文章中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迷恋”中的“恋”,有想念不忘的意思,它更深一层地表明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尽管法布尔因对小虫子的着迷而遭受到了父母责骂,但他依然不改初衷,已经沉迷其中了。“痴迷”这个词是对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着迷的概括,但程度更深,因为“痴”是极度迷恋的意思。正因为这种对昆虫痴迷,才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正因为这种对昆虫痴迷,才使得法布尔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5、填一填
(1)因为喜爱而入了迷,这是——
(2)深深地爱着,遇到阻挠也决不放弃,这是——(3)迷恋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这是—
6、同学们,课文从哪一小节开始具体写法布尔喜欢小虫子的?又到那一小节结束?课文怎样分段?
板书:一(1)二(2—10)三(11)
7、请你默读课文2—10小节,思考课文主要是通过写哪两件事来说明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
(指导:在概括的时候,要抓住主要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一、法布尔为了抓纺织娘忘记了回家
二、法布尔放鸭子时捉甲虫遭到父母的责骂
五、总结:
1、“学有所得”,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2、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了解了他小时候的两个故事,初步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情感三个变化。那么,课文是怎样具体表现“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呢?从他的身上我们又能学到什么?我们下节课来研究这个问题。
六、指导书写 完成《习字册》 板书:
5、装满昆虫的衣袋
一、(1)着迷 谁?
二、(2—10)迷恋 哪些?
三、(11)痴迷 为什么?
第五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第二课时
装满昆虫的衣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3. 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节课读了课文,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结。谁愿意读课题。生:“装满昆虫的衣袋”.师:读课题的时候应该突出哪两个字? 生:装满。
师:为什么要突出这两个字?
生:装满这两个字说明法布尔装的昆虫多,所以要突出。
生:法布尔的衣袋天天装得满满的,可以看出法布尔非常喜欢昆虫。
生:法布尔不仅喜欢昆虫,还对昆虫非常着迷,不然他的衣袋为什么要装满昆虫哪? 师:说得好,法布尔非常喜欢昆虫,迷恋昆虫,所以衣袋装满昆虫。能不能把课题在读一遍。(学生读课题,把装满两个字独得重重的)
(为什么要让学生读课题,主要是因为学生上节课已经读了课文,读课题是要唤起学生对课文的前理解,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以便下一步教师的教学)
一、教学流程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听一段录音:《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螳螂捕食蝗虫
2、听了这个片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在阅读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时,我们惊奇地看到,法布尔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述、诙谐的语调,把一个个昆虫写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让我们情不自禁、兴趣盎然地随着他漫游于昆虫的王国。
3、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解吗?(学生课前已搜集了很多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对法布尔的事迹有了大致了解。)
4、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了解资料的获得有多种方法:到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等等。)
5、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出示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
指名读、齐读课题
(通过《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法布尔富有诗意的语言和他敏锐的观察力。当学生互相交流了搜集到的关于法布尔的资料后,对法布尔就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学习本课的兴趣。)
(四)、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由读2、3段。
你们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他着迷的精神来。
1、投影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读第三自然段,从那个词我们最能看出法布尔的着迷呢?圈出“终于”。法布尔在三天前就开始寻找了,结果终于被他找到了,他心中会多么的高兴,兴奋啊,那么请你来体验一下他当时的心情,读一读第一句“妈妈,在这儿呢„„”读出高兴兴奋的语气来。
生:我觉得法布尔观察昆虫很着迷。我是从“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高声呼喊儿子。”这句话看出来的,他为了观察昆虫,居然连回家都忘了。生:我从“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这一句感受到法布尔很执著,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我从“终于”这个词感受到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
师: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生:草丛里的小虫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痒,但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忍着一动不动。生:他发现纺织娘了,猛地往前一扑,可纺织娘一下蹦走了,法布尔膝盖都摔破了。生:三天前,法布尔发现了这只纺织娘,连续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丛中,观察着它,常常连晚饭都忘了吃。
师: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练读2、3段(从学生读书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们对“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都有了较深的感悟。)
师:法布尔用了三天的时间捉到了纺织娘,他天天趴在田野中,不累不饿吗? 生:因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他已经忘了饥饿。
师: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首先还是他非常喜欢昆虫,如果不喜欢,他也不会对昆虫着迷的,更不会三天的时间里趴在田野里捉虫子。听,这是什么声音?谁去找找?(放纺织娘的叫声。)这是刚才你找到的纺织娘的照片。(出示纺织娘的照片:学名螽(zhong)斯)你找到了高兴吗?请你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法布尔的话。生齐读。
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行吗?(学生很高兴)师读第二段,加上录音(呼喊的声音):法布尔!法布尔!法布尔!
生读法布尔的话“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住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这只虫子真可爱!三天前,你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来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原来是它呀!你是怎么找到这位歌唱家的?
生:我在草丛中趴了三天,才抓到了它。
师:看来,找到这位歌唱家可真不容易呀!难怪你这么高兴呢!生练读法布尔的话。(学生一个个兴高采烈,有的情不自禁地加上动作,好像真的捏着那只好不容易捉来的纺织娘。)
(教师积极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激发起学生对话的欲望与热情,在对话中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捉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所呈现的是师、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美丽场景。)学生练读2、3段 齐读2、3段
师: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出示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采用变序设计,立体解读文本,第一段并不需过多地讲解,只是当学生通过这件事更深地了解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后,再读第一段,实际上就是把学生零散的印象进行了归纳,但一切又尽在不言中。)
2、法布尔的故事可多啦!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5、6段,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大声读,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写上批注,并多读几遍。
学生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师相机指导:看看书上的插图,想一想,法布尔趴在岸上,都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借这样的机会,他沉浸在自己的天地中。)(2)“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动作快,观察仔细。)(3)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师(相机互动交流)我觉得这一句有些问题,我想改一下:“他把这个小甲虫放进蜗牛壳里„„
因为我觉得小甲虫怎么能比作“宝贝”呢?
(引导学生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相机指导读好这一句。)
(4)夕阳西下,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还有好多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满载而归。
“满载而归”什么意思?(塞得满,数量多。)
④、投影出示6、7、8、9三段
这时候法布尔的心情不同的,请你来划一划,找一找。请你来说说有什么不同呢?
心情的变化:捉小甲虫时的“高兴”“心里甜滋滋的”-------被父母责骂时的“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将“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昆虫,背地里“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是呀!法布尔是多么喜欢昆虫啊!可是父母却严厉地批评了他,法布尔的父母是怎样批评法布尔的。(抓住父亲“怒气冲冲、吼、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母亲“厉声责备、撑破裤兜、中毒”等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
同学们在生活中肯定也曾被父母责骂过,你还记得你父母是怎么责骂你的吗?你来模仿一下他们的口气来读一读法布尔父母的责骂。指明学生读。男女声来读一读。
A、指名读
B、评议,围绕父母当时的态度及语气,引导学生读出气愤来。
C、齐读
2、对话:如果是你的父母这样批评你,你会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当谈到法布尔受到父母责骂时,教师可相机点拨:
法布尔为什么这样做,他为什么这样开心,作为他的父母,理解吗?你理解他吗?你想对他的父母说些什么?
(法布尔受到父母的责骂,伤心极了,你如果当时在他身边,将如何安慰他?)B、当父母责骂你时,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请你来说说。我们的小法布尔心里也是非常难过的。指名学生来读一读第九段。
C、但是在这样的责骂面前他又怎么样呢?放弃还是坚持啊?圈出词语“丝毫没能”、“仍然”。可见啊,他确实是非常的迷恋昆虫的啊
4、过渡:法布尔又是怎样做的呢?
5、指名读第九、十自然段。齐读,讨论:你读出了什么?
法布尔十分喜爱昆虫。(指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法布尔当时的心情,以及他与父母背着捉昆虫的原因)
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削弱他对昆虫的迷恋,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引入第一段)齐读第一段话。
(在对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后,再次回到第一段,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法布尔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第一段在文中是起着总起的作用)爸爸的训斥削弱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吗?
D、齐读6到9自然段。
3、小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只能用“痴迷”来形容。正是有了这种执着追求,法布尔走进了科学的殿堂。而今天人们印象中的法布尔就具有了一个典型特征--------(引读)衣袋装满昆虫
①、请你再来读一读课题,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呢?换一个题目,例如,爱昆虫的法布尔,法布尔的故事与它相比有什么不足的呢? 生动形象的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他时时刻刻都在钻研着昆虫 ②、教师板书:执着追求,坚持不懈
自读最后一段。
大家预习时搜集了很多法布尔的有关资料,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例,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
师补充资料:法布尔受到国王接见时竟觉得国王和大臣都很像鞘翅目昆虫。法布尔研究昆虫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指名读、齐读第一句话。
(这部分语言比较简洁概括,为学生自己创生语言提供了较大空间。教学中,通过资料的交流,使学生对“迷恋”这个词有了深刻印象的感悟)
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甚至了解昆虫的内心世界。
听一段《昆虫记》的录音——花金龟的内心世界
他用自己的笔给人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展现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正是法布尔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才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从而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从他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要想取得成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
四、总结全文
根据板书总结:本文通过写法布尔热爱观察自然,特别是喜欢捕捉昆虫的故事,说明一个科学家的成长,总是与他对某项事业的兴趣和着迷有紧密联系,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师:(配乐)法布尔的一生,是为昆虫的一生,他一生为虫子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些写虫子的书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了五十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轰动,这不能不被称为奇迹中的奇迹。他取得的成就,是血汗的结晶,是辛勤劳动的结果,是仔细观察的收获,是深入研究的探察的花朵,更是勤于总结的果实啊!齐读最后一段
(在音乐声中,教师充满诗意的小结、饱含深情的话语使学生沉浸在一种美好的情境中,这一环节,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习情感体验得到自然延伸。)
(五)、拓展引申文本,追求超越升华
1、现在,王老师要大家做一回雕塑家,给这位昆虫学家塑像,你会怎样塑呢?
你们个个都有创意的雕塑家。那么现实中人们是如何为法布尔塑像的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教学首尾呼应,形成情感体验的“磁场”,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集体朗读课文,想象:如果你现在有机会到法国,经过法布尔的塑像前,你想对法布尔说些什么?
2、一个人对事物感兴趣的最高境界就是痴迷。因为痴迷,一个乡村顽童成就了一番伟业:因为痴迷,昆虫界多了一位知音„„
童年就是捉虫子、玩弹弓的季节,这时你眼中的世界五彩缤纷,充满情趣。理想之帆若在此时鼓起,没有什么能阻挡你探索奥秘、亲近自然的脚步!
法布尔那个衣袋装的何止是昆虫,那里面还装着每个少年天生具有的探究欲望啊!出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齐读
这是法布尔的精心独白,相信对我们同学们也会有所启迪 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用一句话写出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生发,五拓展阅读。
五、法布尔对昆虫的那股钻劲儿、韧劲儿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或许他对昆虫的好奇、那份爱,不能为人所理解。他的心血凝结成了简单通俗的一本昆虫巨著《昆虫记》,以科学的态度,翔实的资料真实地介绍了昆虫生活。他笔下的那些小虫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充满着灵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布尔。读一读课外资料。
1、读了之后,你有什么像对他说一说的吗?
(去拓展,去创造,“跳出文本看世界”,使学生受到法布尔细致观察、严谨治学的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六、迁移训练:
1、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昆虫是很可爱的,它们的外形就很有特点。
找出课文中描写昆虫的句子,读一读。
2、老师学了这篇课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写了几句,想看看吗?
投影:像指挥棒一样灵活的触角,像鲜花一样斑斓的翅膀,像晨曦一样轻盈的体态。
你翩翩飞舞着,美丽了人们的视线„„
能看得出写的是什么吗?
3、课外,我们也观察了昆虫,也想来写几句吗?
用一段话描写一种昆虫的外形。
4、交流。
五、课后作业:
1、继续观察昆虫的生活,完成一篇观察日记。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昆虫记》读一读。
3、作业: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办一个主题展览
(在教学中力求多角度拓展学生学习课文的渠道,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运用语言,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 15 装满昆虫的衣袋
父母责骂 不情愿地扔掉小宝贝
对昆虫的痴迷――→着迷抓“纺织娘” 终于找到了 ――→进入科学的殿堂
捉甲虫 放进 包上 装进(雕像上的衣袋也是鼓鼓的)
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