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和今后努力地方向

时间:2019-05-14 08:4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农村建设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和今后努力地方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农村建设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和今后努力地方向》。

第一篇:新农村建设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和今后努力地方向

商08.1 何益 0805410113

题目:中国新农村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目录....................................................1

一、前言................................................2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

1、农民减弱了对土地的依赖程度.....................2

2、新农村建设缺乏统筹性和科学性................2

3、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不规范........................3

4、农业产业化服务机制不健全........................3

三、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努力方向.........................4

1、全面科学规划........................................4

2、规范资金管理........................................4

3、调动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5

4、健全农村产业化机制服务.............................6

5、强化领导班子建设....................................6

四、总结................................................7

一、前言

农业是国之根本,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国家要发展首先要把农业发展起来。只有农业发展了,其他行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所以,目前搞好新农村建设刻不容缓。要搞好中国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清楚当前中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呢?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减弱了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因为多年来农民的出入始终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农民干的农活又是最累最脏的,这种情况从古持续到今,所以让多数农民对务农缺乏事业心,部分农村生产环境愈来愈糟糕,田间杂草丛生,土地板结,农民厌耕。农民外出打工的农民人数越来越多留下耕作的主要是老弱病残者。所以造成了生产力越来越低下。

2、新农村建设缺乏统筹性和科学性。

三个村级规划重点放在改善人居环境上,没有突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民自愿、自主这个主体。同时在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生产所上建设项目上缺乏科学性。新建的牲猪良种场由于资金有限,在各栏圈之间没有按要求进行隔离,各种群之间也没有进行隔离,一旦发现疫情不易控制,对其粪便等污染物没有进行无公害处理和二次利用,随意排放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也不利于综合利用。一句话,这一系列的措施有点治标不治本的感觉。要想真真正正的搞好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的农村建设的主人翁,得不到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新农村建设无异于纸上谈兵。

3、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不规范。

(1)建设资金专款账簿设置不够规范。除对低产田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建立专项应付款核算外,其他专款纳入村公积公益金核算,不能全面反映专款的收支结余情况。(2)工程支出以借列支,并报帐不及时。各项工程量不清,没有做到很好的规划并且手续也不完备。一些资金长期滞留没有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帐。上级部门不能很清晰的很及时的了解到新农村建设的真实实施情况。这样就可能存在一些人打着新农村建设的幌子从中渔利。(3)项目物资管理欠规范。各村没有建立物资验收、登记、领用、核销制度,项目的验收没有工程验收单,直接凭完工单和发票结算,隐患很大,应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并做好监督工作。

4、农业产业化服务机制不健全。农村新发展的部分产业,由于在一个村规模较小,实行作坊式的简单加工,有些甚至亏本,茶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还有农村的一些主导产业,比如像柑橘之类的农产品,在一个地方品种多样,服务机制又不健全,生产、包装、销售缺乏统一组织和管理,待价惜售和贱买的现象较为普遍,影响了农民收入。像这种农村新发展的部分产业和农村的一些主导产业由于缺乏技术。项目见效较慢,有的项目甚至没有发生效益,因此亟需建立健全农村产业服务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

经研究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1)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够,设计不科学;(2)村民看重现实的利益,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忽视了农民的主体作用;(3)由于资金困难,项目因陋就简,影响了项目建设效果和后期效益;(4)对项目资金没有监督到位,对物资的管理和资产的管理相对放松。

面对以上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找到解决或改善这些问题的方法。经研究,主要得出了如下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三、完善新农村建设的努力方向

1.全面科学规划。我们都知道做任何是之前都必须要有一个很全面的规划,更何况是对国家的中流砥柱进行建设,那更是需要我们要有一刻足够重视的心,给新农村建设一个完美的规划。一个完美的规划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脊梁。新农村建设应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民自愿、自主这个主题,紧扣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这个大纲,切合实际地制定一个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相关部门要加强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审核和项目建设质量及项目建设资金的监管工作,避免乱上项目乱化钱和个别基层干部借机“浑水摸鱼”的现象。在项目建设中应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按照“农村和农业废弃物质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建设生态化”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逐步建立生态环保性的新农村。

2.规范资金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进行任何项目都必须做到规范。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中资金是重中之重,做好资金的规范管理是建设好新农村的关键。在规范资金管理方面我们要利用好新农村建设契机,改革政府支农预算分配管理方式,统筹兼顾,重点投向村级产业发展项目,寻求具有地方特色的增收渠道。要严格执行“三专一封闭”的有关规定,对项目资金、财务活动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避免乱上项目乱化钱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同时建议制订新农村建设财务管理制度,明确项目资金的管理和决算程序,确保资金管理规范,使用有效,并将各项专款定期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的监督。强化物资的管理和监督,严格坚持物资的验收、登记、领用、定期盘点制度,确保各项物资用于项目建设。良好的规范是成功的基础。

3.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农民的农村的主人,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进行新农村建设没有农民的积极配合是绝对完不成的。相关部门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多层次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坚持“政府支持、农民建设”的原则,明确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和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并通过建立“村民理事会”“产业技术协会”等方式来促进产业发展,管理民主,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自我完善。

4.健全农村产业化服务机制。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要想的到大幅度的提高,必须形成产业化。进行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将农场品产业化。并且要根据本地产业发展特设,按照相关法规,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形成“基地+企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这样既可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离土不离乡的就业门路,又可通过产业深加工来提高产品质量和价格。在专业合作社建立的初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给于协助和支持,财政、金融部门在资金投入上要给予适当的倾斜。同时加强与“百企反哺”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将本地规划项目与企业进行交流,得到企业在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这样大部分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会大量的返乡,农村的主人又回来了,再加上大企业的支持,我们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就更加牢固了。

5.强化村级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加强基础政权建设,国家要重点培养大学生村官,让大山里出来的孩子经过国家的重点培养以后成为一支年轻化、知识化、科学化的干部队伍,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新农村建设,通过科技示范、政策引导、网络信息化建设等方式来促进科技兴农,确保决策民主,规划科学,减少项目损失浪费,确保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四、总结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提高新农村建设的主人翁的精神文化素质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也是捷径。要治提高农村经济这个标,必须先治主人翁的本,所以提高农民及村官精神文化素质刻不容缓

第二篇:面对目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二)、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打造农村新经济、培养造就新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打造农村新经济、培养造就新农民、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手段,跳出就农业发展农、就农村致富农民的思维定势,通过工业拉动、城镇带动、招商推动、民营激活、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农村产业的有序快速转移。要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就业为目标,实施失地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在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开拓农村市场,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要着眼于壮大办事处和村级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争取更多的项目、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以农田水利、人畜安全饮水、水库除险加固、乡村道路、农村教育、卫生、通讯、网络、生态能源建设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向纵深发展,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围绕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各级政府要重视和充实新农村建设的村级领导组织,管好农村“两委”、选好农民致富带头人,加大工作指导和政策支持力度。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机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

姓名:陈群香 08级法学二班 学号:200814220210 内容摘要:随着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各省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繁荣农村经济,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庄规划和治理,改善村容村貌,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树立文明风尚。狠抓各项惠农政策和工作措施落实,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但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环境、资金以及农民思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这些问题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让新农村建设事业得到更好发展,各相关机关、组织需采取有效措施,让我国新农建设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问题 建议

正文:

一、几点问题

1、农村建设规划滞后。长期以来,村级规划建设处于“各自为政、自我发展”的状态,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有的虽然有了规划,但过于简单,或是适用性不强,难以指导建设;或是有了规划不按规划建设,存在乱搭乱建、建设水平低、杂乱无章、重复建设现象,并且大多农民受封建迷信等陋习的影响,不靠科学规划,而是依靠风水先生选址定向,严重阻碍了村庄科学规划和有序建设,也增加了农村管理的难度。

2、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由于农民的环境自律意识差,农村大部分村庄普遍存在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苍蝇乱飞、污水乱流、摊点乱摆、牲畜乱放等脏、乱、差现象,农村生活垃圾、废水处理等问题较为严重,同是,由于在农业生产中不正当使用化肥、农药等,也造成农村环境不同程度受污染。

3、农民思想观念落后。随着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但部分农村居民封建思想、宗族观念及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小农意识浓厚,只看重眼前利益及局部利益,法律知识贫乏、法制意识淡薄,违法违纪行为仍有出现,与社会主义现代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村民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部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的主体意识。村民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偏低,安于现状,缺乏干事创业的进取精神;个别村干部带领村民致富的本领不高,领导管理能力不强,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办法不多,缺乏对如何结合本村实际推进工作的主动思考意识,发展的路子不够宽,往往是等上级部署、等上面给钱。

5、农民收入不够稳定,增收后劲不足。近年来,随着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及城市化建设,我区大量耕地被征用,农村耕地日益减少,失地农民日趋增多,后续产业基础薄弱,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任务艰巨。

6、全区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以城带乡能力低,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基础设施总体还比较薄弱,特别是畜牧业基础设施落后、分散、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多数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只能依靠政府投入或其它渠道融资。如,各村在新村建设上资金需求缺口大,支付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导致新村建设工程进度慢。

7、部分村新村建设规划面临重重困难。当前,部分村在新村规划中都存在迫在眉睫的现实困难,需要政府积极协调省、市有关部门予以尽快解决。如:在办理施工图纸时,遇到政府性收费问题以及新村土地置换、规划问题等。特别是路家庄村新村土地规划和拆迁村民的安置问题,如果不尽快落实安置问题,会发生村民因拆致贫现象,村民情绪波动较大,照此下去,会造成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8、农村建设资金匮乏。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巨大,县乡村财力薄弱,尤其是在农村“三减免二取消”后,镇、村二级只能够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运转,根本没有财力投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二、几点建议

1、加大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力度。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大量资金的投入作为物质保证,这不是农村集体经济自身能够一力承担的,因此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两个倾向、两个支持”的论断,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城市和工业对农村农业的反哺力度,逐步实现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并向农村倾斜。一方面要加大中央、省、地级市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农村改水、改厕、改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确保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各项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政府为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形式、多类型、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在继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同时,积极研究并通过贴息、税收、补助等政策措施,鼓励、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农业农村建设。

2、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要加大对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做好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规划,规范农业产业化与集约化生产模式,有效控制工业化与城镇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要使用科技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加大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和可降解地膜的力度,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排污情况的监督管理,减少农业自身导致的污染。

3、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当前,大多农民素质不高,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对建设新农村缺乏足够认识,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不少地方存在干部热、群众冷的现象,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让农民充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农村居民知足长乐、固步自封、怕冒风险、不讲效率的生活生产态度,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4、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对接、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抓紧全面实施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研究解决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问题。不断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5、要细化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标准和基本内容。要细化和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内容,如何建、怎样建,建些什么、建成什么样才算是新农村,结合各地实际,要有一个指导性标准。同时,要强化示范,实行打造亮点和整体推进相结合,不能急于求成,要建立新农村

6、加大对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多种形式将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意义、标准和要求进行全方位宣传,在全区营造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发展农村经济上调整思路,在增加农民收入上多想办法,因地制宜,指导各村以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养殖业、农家乐等形式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

8、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从村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垃圾处理、公厕、道路硬化、水、电、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文化室、老年活动室、医疗卫生室、幼儿园等社区服务场所建设,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

9、弘扬农村新风尚。要以全市正在开展的“创城”、“创模”活动为契机,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倡导邻里和睦、民族团结、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推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10、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针对我区耕地少、失地农民多的现状,区农牧、劳动就业等部门把农民培训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一方面,利用现有的技能培训学校等资源,进行多途径、多形式、多种类的短、中、长期培训,同时,找准劳务市场需求,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加大对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法规、疾病预防知识、道德素质等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个人综合素质。

11、积极协调,尽快解决路家庄村等拆迁村民的住房安置和失地、无业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要积极向省、市反映路家庄村民的拆迁安置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加大规划力度,尽快选址,尽快建设村民安置小区,切实解决拆迁村民的过渡困难;今后凡涉及到省、市重点项目在东区的拆迁安置,从东区实际出发,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先做好规划安置,再进行拆迁,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将失地、无业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失地、无业农民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范围,有效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一条漫长的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无疑也会遇到重重问题,但只要我们在建设过程中改变以往的不好的工作方法、态度,并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培养新型农民 始终把“三农问题”放于发展新农村建设方针的重要位置,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把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第四篇: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制约性和问题

(1)制度不健全,立法跟不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立法有了很大进展,已制定和颁布了20多部农业法律、50多部农业行政法规、400多部部门规章(农业部制定)、地方人大和政府还制定了一大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以农业法为核心的农业法律体系框架。为农村建设提供了法律支持。但是,农业立法方面问题仍然存在很多:比如农业立法滞后;农业立法薄弱;农业立法质量不高、层次低,《农业法》配套法律法规跟不上。导致了农村法律不能很好地为农村建设服务。也造成了各级政府在制定农村政策的时候没有明确的标准,各行其是。

(2)农村群众法律意识不强,政治素质不高广大农民文化程度低和素质普遍不高,文盲半文盲还很多,而法律顾问知识素质就更低,法盲的数量远远超过文盲的数量;广大农民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借助家族、村社和家庭的力量解决,而不相信法律。甚至自己自身权益已受伤害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如何维权,在他们遇到维权和用法的事务时,缺少用法来解决问题的概念或不知怎样用法来解决,间接导致各种矛盾纠纷的发生,给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带来危害。

(3)政府不按法办事,干部意识差,执法有问题首先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认识不够。我们的干部中有很大一部分,只关注行政命令,对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所以在对农民集体土地的征用,发放行政许可等方面,都存在抛弃法律,自行其是的现象。有些农村基层干部不懂法、不学法,轻视农村法治,不依法办事,搞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执法犯法、徇私枉法, 甚至以权违法.由于各地法制建设

情况各不相同,目前在执法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农村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性质不明确,行政执法主体不规范、混杂、力量分散、权威不高,依法行政观念不强,现行法律规范对农村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规定存在明显缺陷,造成农村行政执法不一;农村行政执法依据不全,权力交叉,很不完善,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不能严格依法办事;行政执法工作受政策干扰明显,使农村行政执法步履维艰。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二对应方法及策略 普法,使农民懂得维护自身的权益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是新农村法制建设的关键。做好新农村的普法教育工作,首先要明确新农村普法教育的重点。其次,要扩大普法宣传面。第三,创新普法宣传手段。第四,保障普法经费,加强普法队伍建设。通过深入持久的普法工作,努力做到使广大农民知法守法,积极履行应尽义务,并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农村干部自觉奠定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从而担当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管理的重任。完善法律体系制定和完善农村法律法规和政策是新农村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农业立法工作的总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法律体系,加快制定和完善、规范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律法规。要把在农村改革和建设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已经成熟的经验上升为法律,使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农业立法要转变观念,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体现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的重要地位,而不能走过场片面强调行政管理的老路。农业立法要始终把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作为一项重要原则。要在抓紧农业与农村经济方面立法的同时,高度重视调整农村社会生活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农业立法还要与国际通行的规

严格执法,不钻法律空子,不停留在文本上则相衔接.严格规范农村执法行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重视执法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提高农业行政立法质量,明确界定农业管理机关行政权的权限。规范农村行政执法主体,调整执法机构,实行综合执法与专业执法有机结合。二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行政执法队伍,妥善解决执法人员待遇。三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善农村行政执法条件。四是严格执法程序,完善执法制度,规范农村行政执法行为。要真正达到农村行政执法监督目的,不仅在监督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而且要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行政执法监督的有效实施。要通过严格而规范的执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安全的环境,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第五篇:目前执行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执行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执行的有效性不强。主要是在制定决策前未进行有效的调研,决策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经常因“水土不服”而使朝令夕改,指导性削弱。而基层单位和机关部门在执行中有些同志对具体工作宣传不到位,使认识不统—而影响执行;有些同志统筹的全局性不够,方法的科学性不强,一些长期困扰基层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增加了基层执行难度;有些同志掌握不好制度与效率、执行与服务、创新与落实、热情与从严的辩证关系,把握不准两者的平衡点,使执行有效性降低。

2.执行的坚持性不够。在基层单位和机关部门执行过程中,有的工作刚布置的一段时间执行得好,可时间一长就变味、走样,有制度不执行、有监督不到位。有的工作在执行中一遇到阻力,大家就开始琢磨、怀疑上级的决策,不会把决策要求实际化,将—般的东西典型化,将上级要求与实际落实一致化,工作停滞不前,甚至还满腹牢骚,缺乏一种追踪目标直至实现的果敢、信心和能力,影响工作推进。

3.执行中抓落实不到位。目前,中层管理人员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就是“任务重、事情多、压力大”。毋庸讳言,近年来随着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以及各项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的人员精减了,工作量大了、节奏快了。但有些同志对此心理准备不足、积极应对不够,工作中没有一种主动贯彻落实的愿望,一来不及做就开始急躁,一遇到了难题就开始应付,导致组织管理不到位、执行机制不畅通、考核督查不落实,工作被动忙乱,忙而无功。

4.执行制度不够健全,工作“踢皮球”现象时有发生。在基层执行决策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有矢无的,在执行力方面的相关制度较不完善,责任未能完全分解到个人,且受人为因素影响程度大。正是由于责任不够明确,对上级布置的工作,有些部门科室和个人推诿、“踢皮球”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工作离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问题成因探析

影响有效执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执行内驱力衰化。一方面,敬业意识淡化使角色错位。上级认为下级的执行有问题,下级认为上级的决策不实际,相互推卸责任使执行效率下降。另一方面,考核导向偏差使激励降效。在好的考核机制面前,有些基层单位和职能部室不敢动真碰硬、不会科学组织,考核内容的选择往往是为了自己考核起来方便,而不是从促进工作的角度抓落实,这样考核下来自然形成多做事的人多扣分,不利于调动人员积极性的发挥。

2.执行驾驭力钝化。一些基层单位、部门和个人没有设定工作目标,工作自主性不强,认识不到自主与执行的矛盾统—,或只知呆板执行、被动接受,而不善创新;或只喜欢发现问题,而不注重解决问题。执行的业务能力不强,缺少总揽全局、深谋远虑的业务洞察力,缺乏不拘一格的突破性思维,坚定不移的态度和雷厉风行、快速行动的执行风格,未达到新形势下完成工作的承载量和精细化的要求。

3.执行聚合力弱化。沟通不得力使合力无法形成。上下层、部室与部室之间沟通的时机单

一、内容单调、方式欠佳,使个人的能力在队伍中被相互抵减,团队作战的优势得不到发挥。

三、如何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

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理由和借口的。如果有理由与借口,势必成为执行的障碍。执行是一种纪律,是五条件且必须履行的。因此,在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单位和机关部门的执行力方面,应做好以下几点:

1.完善促进执行力提高的各项制度。制度保障是根本,不论是决策制度还是执行制度,都要力争完善。有了制度保证,才能实现有的放矢。同时,健全领导班子议事和征求员工意见的决策机制,细化分解决策目标,以提高执行的效果。笔者认为,抓落实是执行力的体现,抓好落实,制度是保证,只有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各项制度,抓落实才能成为一种常态。

2.制定正确的决策目标,保证完美执行的完成。“执行力的本质是领导力。”目前,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企业领导人的领导能力(或者叫“领导强势”更为贴切)。企业的战略决策大多是由企业领导人(包括基层领导和部门领导)决定的,正确的决策决定着执行的正确方向;反之,执行力越强、执行得越好,离目标就越远,就会“南辕北辙”。因此,“领导力”往往决定着“执行力”的作用。

3.做好基础工作,构建企业执行力。一是强化责任体系建设。责任不明确,就无法抓落实。必须形成职权明确、责任清晰的职责体系,为执行奠定责任基础。二是要加强对下属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解决“头”不够用,“腰”也不够硬的问题。三是做好激励工作,在做好经济福利激励的同时,为员工提供成长空间,尊重员工并给予适时的鼓励和赞扬能使员工更有归属感。因为,不管职位高低,人都喜欢听好话和被认可,员工在领导者激励中得到满足感,领导者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也随之弥漫到整个公司中,那么,完美的执行将自然而然体现在员工身上。

4.提高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能力。作为基层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在任务布置后的主要精力,就要放在督察落实上,要跟踪进度,察看完成的质量,了解出现的新情况,这样便于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中理出头绪,把执行的重点放在重大问题和主要矛盾上,学会“弹钢琴”,抓住“牛鼻子”,实现重点突破,促进整体推进。要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监控,全面掌握工作进度,跟踪问效,督促后进。要对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分析,查找执行不力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执行到位。

5.提高学习力。学习力是基层一级负责人最核心、最本质、也最需强化的能力,学习力的强弱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执行力的高低。基层干部要增强学习的原动力,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进取心和上进心。基层干部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层次,以提高

自己理解、思考、观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为提高执行力提供智力支持。

6.培育一个执行力强的团队。执行终究靠的是人,不同能力的人执行力是不同的,这也会出现在一个团队中,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常常会取决于管理者的执行力是不是够格和到位。如果管理者的执行力强,会影响到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甚至整个企业的员工执行力就会增强;如果管理者的执行力犹豫不决,就说明管理者的执行力受阻了,以至于使团队的执行力减弱。而团队的执行力强不强不仅在于自身执行力的修炼,尤其重要的是管理者对整个团队执行力的培育,要形成一个执行力培育体系,提升团队和企业全体的执行力,要教授执行力落实的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执行力态度。

企业的执行力文化建设,要把“执行”作为所有行为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所有有利于执行的因素都予以充分而科学地利用,所有不利于执行的因素都立即排除。以一种强大的监督措施和奖惩制度,促使每一位员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并从内心改变自己的行为。最终使团队形成一种注重现实、目标明确、简洁高效、监督有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执行文化。

如何提高企业执行力

作者:孙 武 2006-10-18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里,执行力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一下为什么要提高企业执行力,如何才能提高企业执行力,这对于我们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任务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高企业执行力的重要性

对于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不折不扣地完成,而有的企业却总是走样?具体到企业的每一项工作,为什么有的员工能够完成得很出色,而有的员工却迟迟得不到落实?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我们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一条无形的“软肋”——执行力不强。那么何为执行力呢?执行力是指企业员工理解、贯彻、落实经营者战略思想、方针政策、制度办法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其强弱程度直接制约着企业任务目标能否得以顺利实现。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出色的执行力,那么再好的发展目标也是镜中花水中月,再好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纸空文。企业间过招,比拼的就是执行力。没有执行力,企业就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发展力。

目前,我国成品油市场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异常严峻。我国将于今年12月11日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国家对少数大企业可能提前开放成品油市场,这会使我们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除了外资和民营企业,目前威胁最大的国内主要竞争对手扩张速度日益加快。我们企业将面临着资金、技术、服务、人才、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竞争,这种竞争最终体现在执行力上。如果缺乏执行力,企业拥有的一切优势将难以贯彻,更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提高企业执行力对我们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企业执行力不强的原因

要提高企业执行力,先要分析一下执行不力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依笔者之见,造成企业执行力不强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责任意识不强。个别企业存在着“浮”、“懒”、“散”、“虚”等方面的问题,形势变化了仍旧我行我素,任务明确了仍旧等待观望,工作部署了仍旧无动于衷,在非常时期仍旧按部就班,在关键时刻仍旧唯唯诺诺,面对上级交给的任务,推诿扯皮,消极不为,致使一些工作在实际操作上往往违背初衷,落不到实处。有的企业对上级三番五次强调的经营纪律熟视无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上级的指示精神在实际执行中失真走样甚至是背道而驰。

制度办法不全。市县一体化改革后,部分企业没有及时在省公司改革方案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各个环节和各个细节,制定科学、细化的相关配套措施;有些新出台的细则办法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结果导致连续性不够,刚性不足。

员工素质不齐。有的企业员工对执行的偏差缺乏敏感性,对任务的认识不统一,行为也不尽规范,导致在实施中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有的对问题、意外估计不足,导致执行过程中不能对具体环境巧妙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细节,而是反复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由此延缓了执行的进度和质量。

有效沟通不多。有的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存有条块分割现象,在执行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信息沟通,导致协调不好甚至隔阂。有的干部与职工之间没有搭建起良好的沟通平台,彼此缺乏充分信任度,没有形成整体合力。由于有效沟通较少,执行中不仅造成企业资源浪费,而且使执行的效果大打折扣。

督查力度不够。有的企业存在对具体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的频率不够,或对工作有布置少检查,或检查工作时前紧后松,跟进不力;有的对既定目标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持续跟踪考核;有的在工作安排上只有形式上的要求,没有实质上的检查和奖惩,抓落实仅仅停留在照本宣科,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致使执行力越来越弱。

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们企业存在的执行力不够的现状,笔者认为,提高企业执行力,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五个环节:

强化责任是前提。责任心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础,是一个人生命的纤绳。它的有无或强弱关系到一个人的事业能否有成的关键之所在。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是把责任心挂在嘴上,而是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中。有了责任心,精力就会集中在执行上,干工作就会热心、用心、尽心,就会精益求精,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出主意、拿措施、抓落实,执行就会没有任何借口。因此,我们要时刻加强员工责任心

教育培训,引导大家自觉树立责任意识,严格按照市县一体化岗位职责,不折不扣地将工作落到实处。

完善制度是保障。提高执行力,只靠自觉性是不行的,还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企业的制度化主要是指各项管理的制度化,即各项活动是否都按照既定的规则在操作,企业内是否形成规范的、有章可循“以制度管人、而非人管人”的管理制度。我们要根据企业实际,进一步加快制度建设工作,从选人用人制度、薪酬体系、业绩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各个环节入手,借鉴其他一些企业好的经验,做好制度的建立、修订和完善工作,用制度来体现清晰、有效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岗位职责、考核标准,进而规范执行力的标准,用制度克服利益不相等、职责不清、工作推诿扯皮等影响执行力的因素,将岗位职责细化、立体化,使每项工作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人、有时限、有督查、有考核,形成管理闭环。

选贤任能是根本。企业发展离不开人,经营者的战略思想、方针政策、制度办法必须由人来执行,人是执行的主体。要提高企业执行力,必须培养一支“执行”意识较强的员工队伍,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首先,抓好中层管理人员建设。俗话说,“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企业执行力能否提高,执行力能否很好地贯彻下去,管理者,尤其是中层管理者的态度,起着重要作用。因为中层管理人员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是高层联系基层的一座桥梁;发挥得不好,是横在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一堵墙。他们在执行文化中发挥的是上下沟通的作用,在管理执行的落实上扮演着执行落地的重要角色。要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关键是要任人唯贤,选拔聘任那些示范性和带动力强的干部。其次,抓好普通职工队伍建设。职工的执行力直接关系企业整体执行力的作用发挥,全面激发职工的动力,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根本之需。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进一步优化、提高职工队伍结构,营造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这样就会直接激发出职工的工作热情,更好地保证企业的各项工作计划和任务的顺利实现。

有效沟通是基础。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每个人的执行力都很强,但不能有效沟通,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执行结果也会很差。由于企业事实存在着管理层级、本位利益,使信息的有效传递受到阻碍,也使有效沟通方式和沟通平台的构建在现代企业更加重要。通过有效沟通,我们不仅可看到事物的表象、存在的问题,还可了解到造成这种表象、问题的真实原因;不仅能了解到目标与执行之间的差距,还能收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效果,从而使执行更加顺畅无阻。

奖优罚劣是动力。督导检查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一个好方法。工作任务布置后,我们不仅要对执行结果进行检查,而且要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这样,我们就能够及时发现偏差并给予纠正,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对于执行中做得好的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奖励,做得不好的要根据制度惩罚,不搞下不为例,这样就会保障执行的效果。

总之,通过以上对提高企业执行力亟待解决问题的分析和相应对策的实施,笔者认为,定会对我们企业在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市场竞争中增加取胜的砝码,进而为企业实现持续稳健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如何提高执行力

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就是部门和个人理解、贯彻、落实、执行决策的能力。执行力是要部门和个人相配合完成的。

对于一个组织,则是长期战略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是一个组织成功的必要条件,组织的成功离不开好的执行力,当组织的战略方向已经或基本确定,这时候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战略与执行就好比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给予实践方向性指导,而实践可以用来检验和修正理论。执行力,就个人而言,就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所以,提升个人执行力,一方面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而更重要的则是端正工作态度。

“不要问组织能为你做什么,应该问你能为组织做什么!”提高执行力就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工作做起。那么,如何树立积极正确的工作态度?个人认为,关键是要在工作中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工作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你想要做一件事情,你会有一百个理由去做,如果你不愿做一件事情时,你同样会有一百个借口不去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现在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难度,没有人能轻易成功。如政协专委工作,一无钱,二无权.一个部门1-2人,上至国家大事,下到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亲自动手.特别是我们年纪大,记忆力差,是大事做不来,小事又做不好,如电脑操作,年青人是双手弹钢琴,我们是独指打天下.这里面就有心态和观念的问题。有了“要去做,且一定要做好”的态度,各种借口自然也就没有了,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也会成为工作的对象。所以,我们应该培养这样一种观念:没有任何借口,不找任何借口,把对制定的目标的执行到位当成一种纪律。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冲锋号响了,对面敌人的冲锋枪,你执行不执行冲锋的号令?不仅要执行,还要充分利用地形地物掩护自己,迎头而上,勇往直前,最终消灭敌人。这就很好的体现了执行力的过程和结果。

同时,我们要在行动中培养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虽然每个人的区域情况可能不一样,但我相信,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工作,就能经营出一块属于你自己的“乐土”。而好高骛远、作风漂浮,整天只会怨天尤人的结果终究是一事无成。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注重细节。一件一件的落实,一项一项看成效,并在实干中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争取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

我们还需要满怀激情和恒心去工作。激情的行动是成功的前提!充满激情地做事才能有快乐工作的体会!每个人第一次做某事都可能做的不好,但是不要紧,熟能生巧!犹如我们每个人自己学走路时,绝对没有因为怕摔跤就放弃,因为走路的愿望是一种激情,能够跑着走、跳着走,象大人那样这一脚那一脚,站着走!即使跌倒了,爬起来,擦干泪,不后悔,继续走,至少我们还有梦,坚持去做就可能成功!许多事情,长期坚持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即使最伟大的战略目标,如果失去了执行人员的有效执行,也只是纸上谈兵。因此,我们有义务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同时也是在提高自己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当然,提升个人执行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是,只要我们能按照以上三方面要求,用心去做,就一定会成功!

目前,我们集团的发展速度很快,为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确保三五计划的顺利实现,除了要有好的决策班子、好的发展战略、好的管理体系,各方面的管理都要提升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企业中层的执行力。所谓执行力,就是企业中层理解并组织实施的能力,中层即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他们的作用发挥的好,是高层联系基层的一座桥;发挥的不好,是横在基层与高层之间的一堵墙。企业决策层对各种方案的认可,需要得到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如果企业全体中层队伍的执行力很弱,与决策方案无法匹配,那么企业的各种方案是无法实施成功的.执行力不强的三种表现

大部分管理者都乐于布置任务、做决定,但真正的管理者却都擅长使布置下去的任务和做出的决定得以执行,要改善执行部门的执行力,就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这个部门的管理者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好的执行部门能够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决策方案,也会死在滞后的执行部门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

企业中层执行力不强的表现包括:1.在决策层面前说的话拥有相当的份量,使已有的决策方案发生“自我取舍”现象;2.虽然具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热情,有令人佩服的企业利益立场,但在执行方案时缺乏应变操控原则的认识和把握;3.尽管是尽心尽力,但由于缺乏实施方案中人事之间清晰操作界面,时有大失水准之处,具体表现在三个度上。高度:企业的决策方案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标准逐渐降低,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标准越远。

速度:企业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经常延误,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严重的影响了计划的执行速度。

力度:企业制定的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做的虎头蛇尾,没有成效。

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无论是作为一名执行者,还是领导者,都需要通过别人来完成任务。因此,要做一名合格中层人员,就必须注意提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领导能力

做任何一件事情以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上司希望你怎么做,然后以此为目标来把握做事的方向,这一点很重要,千万不要一知半解就埋头苦干起来,到头来力没少出,活没少干,但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要清楚悟透一件事,胜过草率做十件事,并且会事半功倍。

二、计划能力

执行任何任务都应制订计划,把各项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列出计划表——分配部属来承担,自己看头看尾即可。把眼光放在未来部门的发展上,不断的清理明天、后天、下周、下月、甚至明年的计划。在计划实施和检讨时,要预先掌握关键性的问题,不能因琐碎的工作,而影响了应该做的重要工作,要清楚做好20%的重要工作,等于创造80%的业绩。

三、发挥能力 无论计划如何周密,如果不能加以有效的执行,仍然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为了使部属有共同的方向可以执行制订的计划,适当的指挥是必要的。

指挥部属,首先要考虑工作分配,要检测部属与工作的对应关系,也要考虑指挥的方式,语气不好或是目标不明确,都是不好的指挥;而好的指挥可以激发部属的意愿,而且能够提升其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清楚最高的指挥艺术——是部属自己指挥自己。

四、控制能力

控制就是追踪考核,确保目标达到,计划落实,虽然谈到控制会令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然而企业经营有其十分现实的一面,有些事情不加之及时控制,就会给企业造成直接与间接的损失,但是,控制若是操之过急或是控制力度不足,同样会产生反作用,控制过严易使部属口服心不服,控制不力则可能会使现场的工作纪律难以维持。要清楚最理智的控制,就是让部属通过目标管理方式实现自我控制。

五、协调能力

任何工作如能按照上述说的要求,制定完善的计划,再下达适当的命令,采取必要的控制,工作理应顺利完成。但事实上,主管大部分的时间都必须花在协调工作上,协调不仅包括内部上、下级,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共识协调,也包括外部客户、关系单位、竞争对手之间的利益协调,任何一方协调不好,都会影响执行计划的完成,要清楚最好的协调关系就是实现共赢。

六、授权能力

任何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作为一名好的中层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要培养下属共同成长,给自己机会,更要为下属的成长创造机会,部属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也是延伸自己智力和能力的载体,要赋予下属责、权、利,下属做事才有责任感和成就感,要清楚一个部门琢磨事,肯定胜过自己一个脑袋琢磨事,这样下属得到激励,你又可以放开手脚做自己重要的事,何乐而不为,切记成就下属,就是成就自己。

七、判断能力

判断对一个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非常重要,企业经营,错综复杂,常常需要主管去了解来龙去脉因果关系,从而找出问题真正的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这就要求洞查先机,未雨绸缪,要清楚这样才能化危机为转机,最后变成良机。

八、创新能力

创新是衡量一个人、一个企业是否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要提高执行力,除了要具备以上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明确事事都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不断的学习,这种学习要求大家把工作过程当作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不断的从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向创新迈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可以认真想一想,有没有创新的方法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要清楚创新无极限,惟有创新,方能生存。

一个部门的领导提高完成任务执行力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提高自身对部门员工领导力的过程。因为要提高部门执行力,不是光靠部门领导自己完成的,而是要靠带领部门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说到底,对上提高执行力,对下就要提升领导力。

如何提升领导力呢?除了提高以上八项能力以外,还有最重要的两点: 1.学会用老板的眼光看企业

在老板看来,管理很简单,就是两件事,一是扩大业务范围,增加业务收入,另一件事就是降低管理成本,控制运作费用。其实,这两件事最终是一件事,收入减去成本;减去费用,就是利润。所以归根结底,老板看的是利润。

2.从被领导中学习领导

在领导人看来,领导也很简单,就是两件事,一是用人,内圈用德,外圈用才,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二是激励,解人之难,记人之功,通过正面激励,引导下属往前跑,通过负面激励,推着下属往前走,要知道,任何领导都是从下属开始的,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会经历大大小小许多领导,只要你用心学,不管是好领导,还是坏领导,都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学到经验和教训,这对你将来的发展是十分宝贵的。

通过实施精益研发等信息化平台,重组、优化研发流程,整合、积累内部研发资源,建立、健全研发团队,尽一切可能、更快地建立现代产品的创新研发体系...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产品研发虽然只占产品整体成本的5%,但它却对产品产生70%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成本、利润、质量和最终产品的性能等。产品研发环节蕴含着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巨大潜力,尽管提升产品研发的品质和效率需要支付较高的成本,但却是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制胜的关

键。某大型国有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导致破产,后被另一企业收购。厂里的人都在翘首企盼新股东的新举措。但出人意料的是,新股东就一个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无条件地执行下去。结果不到一年,企业就扭亏为盈。这件事情说明了一个道理,大多数失败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策略不好,而是贯彻执行不到位。

下载新农村建设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和今后努力地方向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农村建设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和今后努力地方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浅谈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胡锦涛主席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

    关于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关于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总体上海是顺应民心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概括说有两点: 一、个别贫困户拆迁后买楼的差价及住楼后的费用,四队就有这样的贫困户. 二......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一)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我国,要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各地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的要求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虽然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

    民主生活会: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今后努力的方向[精选合集]

    一、存在的问题(一)理想信念有待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通......

    中国新农村建设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今天的努力方向

    中国新农村建设现阶段存在的 主要问题和今天的努力方向 班级:商学院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姓名:赵学号:08级1班欢 0805410153 目录 前言.......................................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概论课学生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 摘要:农民收入普遍不高,家庭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农和临时工,且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业灌溉困难,文化生活也较为匮......

    探讨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