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有趣的,美丽的,令人兴奋的。但如此美丽的重要的一门学科,且很少有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它,更谈不上去领略数学的美。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教材和教学活动中获取美的感受也是十分重要的。强烈的心智活动所带来的美的愉悦和享受,是学习的最好补偿,而这种补偿又反过来激励学生。学生如能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美感,也就能获得对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的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也就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的社会意义,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与更强的学习动力。而兴趣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和成功联系起来的,常成功的活动,人们对它感兴趣,而常失败的活动对兴趣起消极作用。经常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帮助它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使之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对数学学习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态度不仅是对一定对象的心理反应倾向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更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图三种成分,认知因素是态度主体对于对象的了解和评价,情感因素是主体对于对象的情绪反应,意图因素是由认知和情感因素所决定的对于态度的反应倾向,是行为的直接准备状态。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顽强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培养兴趣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学知识教学进行。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尚未树立起明确的认识,全凭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的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他们乐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根据他们的思维特征,在感知和理解教材的两大环节中,一定要重视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感过程结合教材,努力创设新奇、新异、新颖的情境,注意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使直接兴趣转化为学习的间接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的进行中,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在知识的生长点、转折点设计有趣的提问,以创设最佳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抓住学生“好胜”的特点,创设“成功”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和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在每一主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掌握有利时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鼓动、诱导、点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从中获得喜悦和快乐,这样再从乐中引趣,从乐中悟理,更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直观形象,唤发兴趣
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即用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有充分的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的机会,以丰富深化感知。
以认“2”为例,老师先出示实投:2个苹果、2只小鸟、2个小学生、2辆汽车,让学生数一数再让学生在桌上摆2根小棒,2个三角形等具体的实物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一边摆图形,教师一边提问:“这些东西不一样,它们的数量一样吗?”从中使学生得知尽管这些东西各有不同,但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使他们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并在实物下面写“2”。再请学生讲出数量是“2”的各种各样东西,然后老师又问:“你们看到或听到’2’这个数时想到了什么?”他们说,想到人有2只手,2只脚,自行车有两个轱辘,吃饭要用2根筷子等等,从而使学生又从抽象“2”想到实物,使学生初步形成“2”的概念。
由于直观形象的方法适应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比较好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理解力差与教学概念抽象的矛盾,使学生沿着实物--表象--抽象的顺序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比如:笔者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如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既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数学教学质量,又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
三、精心设疑,诱发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并加以引导的能力,充分运用疑问为发展智力服务。所谓设疑,是老师有意识地、恰倒好处地设疑,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1、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
针对学生喜欢趣味性,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看实物口说应用题时”,注意抓条件、问题和数量关系三大要素,有目的地进行多方练习。
如:老师右手拿5支铅笔,左手拿4支铅笔,一共有几支铅笔?学生回答后老师又说,一共有9支铅笔,老师右手拿5支,左手拿几支?学生说对后,老师给予表扬,接着老师又把一部分铅笔放在铅笔盒里,一部分放到手里,随之设疑提出:“你们猜一猜,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这时,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出来,便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有的说:“铅笔盒里有5支。”“有的说铅笔盒里有4支。”等等,此时,教师惋惜地告诉他们:“你们猜的数都不对”,老师反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猜不对吗?”这时老师说:“这不是一道完整的题,它缺少一个总数条件,所以你们算不出来,如果老师说一共有8支铅笔,手里拿着2支铅笔,铅笔盒里一共有几支铅笔?这时同学们恍然大悟,人人积极思考争着发言。这样,学生在求知解疑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诱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2、巧设悬念
有了弄明白的欲望,就易产生兴趣,而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个小故事:一天,小明去小李家看他,当时小李正在有关“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习题”,小明一看就告诉小李哪道题做错了。小李非常惊讶,问小明有什么“判断的秘法”?此时,我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种秘法?”。同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
3、利用好相关的魔术
魔术易于诱发人们强烈的好奇心,让您猜测、思索、娱乐之后,培养了人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若恰倒好处地应用于教学,将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学习《相似图形》这一课之前,利用一点自习时间,引导学生制作正方形如图3,再沿线煎开,拼成图4,再让学生计算一下二图形的面积是否相等,这样问题就出现了,给机会学生去探索,最后告诉学生,学完本章内容,你就有知识去揭秘啦,到时,看谁最先揭秘哟。
四、通过游戏,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爱说,爱笑,爱动,爱玩。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特点,一味平铺直叙的去讲,必然使他们觉得疲劳乏味,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经验证明:要妥善地把他们喜欢做游戏的兴趣迁移到课堂上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如:找朋友,夺红旗,开汽车,我是小小邮递员等等。如讲认数8时,就是通过这几种游戏巩固了8组成,第一,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小圆片摆8的组成,第二,老师摆出1-7的数字卡片,指名学生”找对子“第三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把1-7的数字卡分别发给7个同学,每人拿一张站在讲桌前,然后指名其中一人手拿自己的卡片站在6个同学的对面,用自己的卡片去找朋友,他的数字卡片和对面的数字卡片组成了8,大家齐说:”对!“不是8,齐说:”不对!“第四,看谁得分多,老师和同学比赛,老师拿出一张数字卡(老师慢慢的出现给学生有个思考的时间)全体同学说出和老师数字卡片组成的数,学生齐说说对了(一个不错),学生得分,如果有一个说错,老师得分,做这个游戏时,同学们更齐心了,注意力非常集中,很少有错。每当他们胜利时,都高兴地鼓起掌来。对低年级学生采用各种游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突出一个”活"字,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兴趣浓,学生积极性主动性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勤奋学习,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教学质量得到了大的提高。
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此,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认为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操作。
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才会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如: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在“拼积木”活动中,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再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使学生在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又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2、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此,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如:通过“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学习“比多少”,通过“小动物排队”学习基数、序数。让学生觉得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感到亲切可信,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另外要选择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例如:通过在站台上上、下车的人数来学习加减法。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最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就不但能激趣,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较少,接触社会的范围较窄,在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我多采取模拟现实与数学游戏相结合的形式,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活动内容,如跳绳、总之,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另外,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教师就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设计适于儿童心理特点的吸引学生愿意学的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如一题多变、开放题、找朋友、做医生等,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学
五、应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兴趣
1、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动机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巨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辨、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自己的思维没有得到任何的锻炼,就失去了“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的作用。久而久之,定会两手空空无所收获!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好动是儿童的主要特点,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数学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采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游戏以及电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各种感官都动起来。
2、应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给予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①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成功,不断地激励与表彰,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
2)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②从而有效地增强学习兴趣。
3)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尔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句话,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魔术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二篇: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尊重孩子的兴趣。
现在很多家长从孩子一入学开始,就千方百计想孩子学得好,懂得多,所以家长把孩子的双休日、节假日都安排得满满的。事实,孩子多学点东西是好的,家长这个出发点也是好的。但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欢学呢?家长就不理,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使孩子学得非常辛苦、吃力,不想学。孩子好比各种的树苗,有的像松柏苗,有的像杨柳苗,有的像榕树苗等,不论是什么树苗,都可以长成各种各样的材料。所以做父母的责任,并不在于强迫孩子学这一样,不学那一样,而是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宽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喜欢的事。例如,有些孩子喜欢动手操作,搞一些小制作。而家长就认为这与学习无关,就加以阻止,限制他们,不准他们做。其实.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动脑,不懂的时候,他们就去查阅有关的资料和书籍,这就是学习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孩子还会学得自觉、开心,况且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使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又能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家长不但不应该阻止他们做,还要根据孩子的这个兴趣特点,为他们提供有关的书籍,创造机会让孩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和比赛。
许多事实证明了,小时候培养的兴趣往往为一生的事业奠定了基础。有些做父母的对孩子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但他们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规定”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尊重孩子自身的学习兴趣的发展规律培养孩子,这样往往会延误孩子的发展。
2、注意把孩子原有的兴趣与知识学习联系起来,以培养和激发新的兴趣。
有的孩子一听到写作文就头痛,布置他写这个,他说没做过;写那个,他又说没去过、没见过,不知怎样描写。事实,有很多事孩子真的没有经历过,没有切身的体会,但又不能不写,于是他们只好这本作文书抄抄,那本作文书抄抄,真的找不到可以抄的时候,就马虎写几句来应付,成了真正“作”出来的作文。但像刚才提到的小孩,他喜欢动手操作,如果家长又支持他做,并为他提供有关书籍,他看得多了,做得多了,真的要他去写,那他写的时候就得心应手了,写出来的文章也必然较具体、真实,有血有肉,他会把自己的制作过程,把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遇到困难时怎样想办法克服等等都具体地写出来。所以家长应该让孩子多参加有益的、自己喜欢的活动,并与学习联系起来。总之,家长应该注意把孩子原有兴趣与知识学习联系起来,将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以培养和激发新的兴趣。
3、准确判断孩子不喜欢学习的原因,并帮助解决。
孩子不喜欢学习的原因非常复杂。如果我们加以探讨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孩子不喜欢读书,而是某种因素导致的,如上学被老师批评了,读错了字遭同学的讥笑,想看电视却被迫写作业等等。这些原因逐渐在内心堆积起来后,渐渐地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我们父母首先要和孩子自由沟通,以温和的态度和孩子探讨为什么不喜欢读书。这里,孩子什么话都可以说,不管他的理由多么可笑,父母也不可责骂或取笑。当孩子把不喜欢读书的理由都说出来之后,孩子自己就会发现他不喜欢学习的原因并不是学习本身,而是被老师批评了,被讥笑,想看电视等与读书学习有关的环境。父母了解他的问题所在,就要为他决。例如,可以和老师谈谈孩子的情况,在孩子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播放时,先让孩子把电视看完再去学习等,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障碍,恢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4.倾听并和孩子谈论学习生活
新入学的孩子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有趣,他们回到家会兴致勃勃地向父母讲述学校的学习生活,这时,家长应耐心倾听,并和他们讨论学习生活,这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
5、使书桌变成孩子感兴趣的地方
孩子学习做功课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一张自己的书桌是必不可少的。把书桌变成孩子感兴趣的地方,就会使孩子对经常在书桌上进行的学习活动感兴趣。书桌要整洁,抽屉里要
备有做各门功课所需的工具,这样当他需要时,立刻就能找到,不会因为缺少某件工具而中断作业,心生烦躁。书桌美观舒适,孩子一有时间就会坐到这里开始他的学习活动。有的家长经常向老师反映到孩子在家做作业速度慢,经常做作业做到十一、二点,不知如何是好?当老师问及孩子在家怎样做作业的时候,有的讲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有的讲孩子一边玩一边做作业,有的讲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听大人讲话等等。这些原因都是造成孩子作业速度慢的因素。由于外界干扰大,孩子的精神难以集中。有大人在他身边讲话,就不能够好好地集中精神做作业,速度就会慢。无论什么原因,家长都必须消除可能影响孩子完成作业的干扰原因,给孩子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去学习。、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
当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普遍过高,他们希望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只要孩子端坐在书桌前,不管其效率如何,父母就感到欣慰,因而总是催促孩子“坐好一一开始学习”。殊不知,这种做法很危险。无视孩子的心理特点,任意延长学习时间的做法会使孩子把学习和游戏对立起来,厌恶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还会养成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因此,家长切莫目光短浅,舍本逐末,不能忘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头等大事。
7、鼓励孩子获得成功。提高子女的成功感。
成功是使孩子感到满足,并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孩子一旦获得成功,就感到满足,并愿意继续学下去。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引导孩子,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个孩子的智力、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家长应该全面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为他们去制定一些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觉得能够做到,他就有信心,有动力去做,就会获得成功。当他体现到成功的乐趣时.就会有兴趣,有信心去实现下一个目标。随着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孩子就不断取得进步。孩子树立目标.建立方向,是要循序渐进,能操之过急。家长要耐心引导,具体帮助,使孩子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比如,低年级的孩子学会拼音和常用汉字后,可让他们给外地的亲戚写封短信,并请求远方的亲人抽空给孩子回信,让他们尝到学习的实际效用,这样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8,试着让孩子创造问题,增强子女的求知欲。
孩子是学习的当事人,被迫学习,被迫考试,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时间久了,孩子对学习生厌是可以理解的。家长指导孩子学习时,可以换一种方法,不是经常让孩子去解答问题,而是采取让孩子创造问题的学习方法。这不仅会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而且会激发讨厌学习孩子的学习兴趣。
试着让孩子创造问题.孩子会考虑什么地方是要点,父母也可以在指导孩子学习时以此为中心。另外,孩子一般会对自己理解非常充分或自觉得意的地方提出问题,这对父母来说,就很容易掌握孩子在哪些方面比较擅长,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如果坚持这种学习方法,孩子就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准确地抓住学习的要求和问题所在。此外,这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满足孩子的自尊心,学习自然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孩子做老师。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学习,让孩子做老师去教父母,试着交换一下教和被教的地位,孩子站在教方的立场,会提高其学习的欲望,同时,为了使双方明白,自己必须深入地学习并抓住学习内容的要点,这对于其自身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10,开展竞赛
“竞争”是支配人类行动的一个重要动力。比起一个人努力,不如和对手竞争能更大地发挥自身的潜力。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让孩子和同班同学一起学习,一起写作业,看谁写得既快又好。孩子也可以暗中找一个比自己成绩略高的同学作为对象,暗下决心,争取逐步赶上和超过他。
11、把学习计划公之于众
利用心理学戒烟的一种方法是,向家人或朋友公开宣布:“我要戒烟了!”这样做,会起到一个强迫约束效果。当你忍不住想抽时,马上就会想到:“是否会被别人笑话自己意志薄弱或者太没出息了”,因此就能坚持到底:“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实行自己的计划。”制定读计划也是同一个道理.不要只自己暗下决心,而是应该向家人或朋友公开宣布:“我要如何如何用功了。”这样,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12、利用“报酬效应”激发学习兴趣
在做功课时,有想睡觉、看电视、吃零食等的诱惑时,就可反用此法。自己设定在达到某个目标或阶段后,以奖赏的形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就是说只有达到规定的程度之后才可做自己期盼的事情。如此一来,你可能为了及早得到奖赏而专心致志地学习,并尽可能缩短学习时间以求得满足。像这样快乐的记忆比被迫强记更牢靠、更持久。
13、和孩子讨论他的将来。可激发他读书的意愿。
每个孩子,都会有对自己的未来的憧憬。做父母的,不妨让孩子充分发表他们对将来的希望,不管是多么不切实际的想法。父母和孩子一起讨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具备哪些知识,让孩子了解,为了自己的将来,目前辛苦读书是必要的,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14、了解子女的学习能力。
切记千万不能依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强加给孩子,而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目标的制定还要因人而异,即使制定训练目标后也应不断调整,使之始终处于理想的模式。
15、培养子女善用余暇时间的习惯。
在余暇时间中,孩子觉得没有压力,情绪可以得到舒缓,家长更容易通过观察评估孩子的真正学习能力。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做一些有益的事,不知不觉地形成对学习的兴趣。
16.家长必须加强自己的求知欲。
孩子善于模仿与其亲近的人,通常这个对象是父母,因此家长不仅要重视言教,身教的配合也是相当重要。求知欲强的家长带给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17、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与孩子学习兴趣的关系。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态度。经常在家中被打、骂、拿他们和班的优秀学生比,经常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他的不满等,这样做法只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自暴自弃,对学习失去信心,没有兴趣,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定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看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可以改变的。当孩子比以前哪怕有一点点的进步时,家长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意识到他是在慢慢改变。.家长要学会拿孩子的现在和以前比,而不要和其他同学比,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长还要在行为上做到对孩子的优秀行为及时强化,不良的行为适当惩罚。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时,千万不要给预定的奖励。当孩子在家里有了改变的时候,家长可以和老师联系或沟通,让老师在学校或班里给予鼓励和表扬,及时强化他们的好行为。
18要让孩子有危机感,要有压力。
对于每个孩子和家长来说,要想塑造自觉的人生,这都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想得清清楚楚的问题。学习动力的形成,最好不是灌输,要形成自觉,要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分析得来。要让孩子对自己成长生活的小环境和大环境有正确清晰的认知,有危机感。关于大环境,而今大家的一句口头禅就是“现在是竞争社会”。要让孩子明白,这个激烈竞争的大环境,是应当热烈响应,并积极参与其中的——要让孩子真心向往竞争。
要提醒的是,要让孩子有危机感,要有压力.要让他们对好的生活的向往不停留在白日梦的阶段,这就要让他们知道不好的前途有多么糟糕,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正走在这好与不好的边缘;但是这危机感又要适度,不能不让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感,有护佑,这护佑当然不是权势和金钱,不是父母的代替,而是父母与他一起的努力,一起的奔跑前进,是交流和鼓舞
带来的信心。
解决了学习动力的问题,接下来就要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富有成效的学习习惯,也就是培育起一个日常积极、自觉的学习状态。
值得提醒的是,要建立起健康的家庭娱乐方式。要带孩子玩好。玩得身心舒展、怡情悦性。好的娱乐真地能构成生活的亮点,成为工作和学习的动力,也是人生美满的指标。
搞一次户外活动,爬山、游泳、打乒乓球„„并且全家参与,展开家庭竞赛。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自然、增强体质,是非常积极的娱乐;相比之下,没事就带孩子去饭店,去商场,就不是特别有收效的休闲方式。
为了孩子的学习。您也许曾经头痛过、孩子也努力过,但成绩原地踏步的状态让您和孩子几乎失去了信心,但是我们请您记住:“发现者教育”决不会让您和孩子失望。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我们有信心帮您孩子快速提高成绩,减轻您和孩子的负担和压力。让孩子用优异的成绩证明给您看,您孩子是聪明的、是最棒的
第三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推荐]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好地理课
长期以来,初中地理不作为中考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地理一直为“副科”,使它在部分人眼中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甚至有的学生把它看成“休息课”。作为一名地理老师,要想使学生重视地理学科,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诱发学习积极性的动因,也是成功的起点。基于这一点,我尝试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收获,让学生有成就感。
以往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一言堂”,忽视学生“主体”作用,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如今,我尝试做了以下改进:
课堂前15分钟留给学生自学:给定今天所讲内容范围、学习目标、自学指导,让学生自己看书,并进行归纳。大部分学生下课是不会主动接触地理课本的,这15分钟相当于给学生思维缓冲,也可让学生的心彻底收到课堂上来。接下来10分钟左右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归纳知识点,学生当堂背诵,完成当堂作业。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学生的兴趣高了,学习也有劲头了。
另外,地理课也可以设计成为游戏课:游戏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兴趣,在一些地理课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如通过拼板游戏,能很快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知识。
第四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为中心”的观点之我见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来就是体育教学探索的主题,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明确学生主观能动性,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以理施教,以情导教,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然而表面化的“探究性学习”,貌似“自主练习”的“放羊”课,虽然给学生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却很片面。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越好,越能体现新生代主体性。如果只从兴趣出发,没有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之间的关系。从教的角度说,学生学生的好坏,教师是关键;从学的角度说学生懂得了学习的价值,自主性提高了,学的好坏,学生是关键。所以得认清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越好,越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在教师的正确领导之下,教师在课堂中设计的内容表现在精练的教学语言上,对教学对象的身心发展实际有深刻的理解,深入的研究教材及教材和学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学生活跃的思维活动,积极的参与锻炼等一系列学生主体性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引导下体现课堂中的锻炼、思考、学习、掌握和发展上。
第五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总结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总结
导语:对于部分同学来说,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那么,怎样培养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请跟小编一起看一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总结吧。
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总结
教师的神圣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必须加强工作责任心,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着手。关键词:教师,学生,数学,兴趣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性较强,应用广泛的科学。
1、人们生活中的衣、住、行都离不开数学。人类应用了数学的知识,科学才能得到发展,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富强。因此我们从小必须学好数学知识。而学好数学的关键,则必须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
加涅的学习过程理论把学习分为八个阶段:(1)动机阶段;(2)选择阶段;(3)获得阶段;(4)保持阶段;(5)回忆阶段;(6)概括阶段;(7)作业阶段;(8)反馈阶段。从而可见学习知识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要想学好数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可使人满腔热情地从事实践活动,是个性积极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推动人积极地满腔热情地去参加喜爱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兴趣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有重要的价值;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人们去探究和学习,从而获得与该事物有关的知识、技能,并使自己的智力、创造力得到发展。一位教授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看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
兴趣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同时在同一场所开放不同频道的电视机。一个电视机的频道是武打片或是枪战片,另一个电视机的频道是同学们不熟悉的科技讲座。结果有90%以上的同学去注意前者,由此可看出感兴趣的事物最容易引起注意力的集中。
兴趣还可以加深记忆力。如在生活中爱好足球者,容易记住足球明星的姓名,而爱好篮球者,容易记住篮球明星的名字„„在学习中同样如此,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爱学,容易记住所学知识。
通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了解,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必须从提高学生的兴趣着手。
2、运用认知理论的阶段循环性,指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听课和复习巩固认知理论的阶段循环性就是当人们遇到新的情况时,产生的行为具有阶段循环的特征,即第一阶段(接触事物的最先时间),人们总是提出各种命题:第二阶段即在前一阶段的命题中选择一种似乎对情景最为合适的命题,但不能最后确定,仍有改变的可能:第三阶段即确定所选择的命题并予证实,如果选择的命题正确,便坚持并加强,若选择了不正确的命题或其不正确的一端,还必须重新修正。这一过程可循环往复,直到获得对情景的良好适应。认知的阶段循环性实际上提示了学习的3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而言第一阶段就是预习阶段,学生的课前预习,可以提出各种命题,即提出自己所不理解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课,与不带问题听课相比效果大不一样,对教师而言,在教授下一章内容之前,应指导学生如何搞好预习。这种课前引导包括:
⑴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
⑵简介内容,使学生学习的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数学知识的应用,在生活中无处不见,正如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康教授所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高空作业的三角形脚手架、伸展自如的铁粒门等,都是来源于数学知识的应用。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实践性,让学生懂得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运用自如。同时结合学科教学,联系实际,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未来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要使自己成为新世纪的人才,就要从现在做起,打好坚实的基础。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更需要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把今天的学习同明天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有了学好数学的动力,就能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3关爱学生引发学习兴趣和热情爱之需求,人皆有之。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爱。
作为教师,需满肠热情的关心和爱护学生,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子女一般,和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关心他们的生活,特别是那些数学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大多数的心理素质差,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老师有一种心理上的畏惧感,有了问题也不敢问老师。这时,老师就应该想方法多接近他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他们在感情上愿意亲近老师,和老师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亲其老师而信其道,通过学生情感上的迁移,由喜爱数学老师到喜欢上数学这门课,从而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数学,并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成绩。
4、教学艺术,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有了教师感情上的沟通,再加上高潮的教学艺术,使学生受到感染,积极参与,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导入新课式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有趣,令人思索的导课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这样导入的:“同学们都看过电影,去过电影院吗?”“当你拿着电影票时根据什么找到座位的?”“根据排号和位号吗?”“现在你能说出自己在教室中所处的位置吗?”这样人人兴奋,个个积极参与,不知不觉地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又如,在教学“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我就先让同学来一个竞赛活动:“鸡兔同笼45,100条腿地上走,不知多少兔子和多少鸡?”学生们自然是个个开动脑筋,兴趣盎然。接着再告诉他们,要想又快又准地知道结果,学好了这节课就会易如反掌。趣味异课,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知识,吸取知识。
实践操作是启迪学生思维,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通过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感性知识,降低了思维难度,从而使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产生兴趣,进而逐步发展到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比如,在教学坡比时,带领他们亲自动手测量滨海计算学校大门口途坡坡度,坡角等。学生不但兴致极高,而且留下来的印象也特别深刻。又如:在教学比例线段时,就让学生们动手计算了旗杆高度等。这样就使数学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沟通生活实际和学科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5、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所在”。陶行知先生也早已提出:“我们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为此,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尽可能地拉近教材提出的信息与学生已有信息之间的距离,充分把教材内容生活化,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是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充满快乐,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如关于“4”的教学,教师拿出一个玩具小汽车向学生展示,并问学生“汽车有几只轮胎?”当学生回答:“有四只”时,教材转动小汽车方位后又问:“你现在能看到几只轮胎?”学生齐声回答:“看到两只轮胎!”教师接着问:“还有几只轮胎没看到?”“还有2只没看到”。教师有转动汽车方位,“现在看到几只轮胎?还有几只没看到?”学生积极发言大声说“看到了2只,还有2只没看到1”由于小汽车是小朋友们喜爱的玩具,从而引发了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
学生在教师一连串的提问中,通过看到的汽车轮胎数和没看到的轮胎数,感受了4的组成,体会有关4的相应加,减法的过程,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开拓了教学资源,激活了学生思维,还培养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创新意识,轻松的开会了新知。
6、营造宽松氛围,诱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不仅要重视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情、感体验和性差异,低年级儿童具有喜新、好奇,形象思维占优势特点,但学习的目的性还不明确,学习的自觉性和注意力、稳定性较差。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我们结合课题内容,力争为学生营养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数学“2-5”的分于合时,我们是这样进行的:师:今天王老师来给大家上课,大家欢迎吗?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师:谢谢你们的掌声!小朋友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能示范一下吗?(医生示范自己的拍手动作,动作比较快)。师: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快,谁再来示范一次,动作越慢越好!师:现在你们能说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生: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师:(点头认可并做着分开与合的动作)看来两只手有要分有合才能拍响,在数学王国里有好多有趣的分、合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的分与合。让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入课,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营造出了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再通过拍手“慢镜头”式的动作,巧妙地将“分”与“合”这两种不同的、互逆的动作分解、凸现出来,为学习初浅的理解“分与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供了通俗、形象的原型启发,不仅诱发了兴趣,也为下一环学习数的分、合做了很好的铺垫。
7、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提高兴趣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概念,在实践中我们努力改变以往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方式,充分相信学生,不断变换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去“玩”,在“玩”中增长知识才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习兴趣,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完美结合。由于低年级学生天生好玩好动,为此我们特别注意把学生玩的一些方法迁移到学习上去。如教“11-20各数认识”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拍手游戏联系,让同桌同学“我出10”,“我出1”,“合1个十和1个组成11”R22;R22;在练习“数位的认识”时,我又让同学做“小动物找家”的游戏,同时还配合教学活动开展“看谁算的有对友快”,“看谁摆得又快又巧”以及“夺红旗比赛”等等活动。这样学生在变化多样的学习方式中,不但提高了学习兴趣,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课堂生活的快乐,而且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精神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8、树立自信,保持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在自身实践的成功中,常常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这种纯真感受所带来的喜悦和欢欣又深层次地激发了潜在心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感受,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如在课堂提问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一些疑难问题让尖子生回答,一般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简单的问题留给学习差一点的学生来回答。布置作业时,也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类,并给与及时的评价。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成功的意义远远大于成功本身。发现差生有一点进步,就应及时给与表扬鼓励。让有声永不满足,让差生树立自信心,让中等生明确学习方向,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主动求知,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而达到全体学生素质的目标,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保持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充分发掘学生的数学潜能。
9、科学方法,强化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加强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3例如如何提高记忆能力?要指导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办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效果就会明显得多。有些枯燥无味的知识,采用列表比较法,找到异同,形成强烈的对比,留下深刻印象。另外,还要注重引导学生住不理解,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发展过程,使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知识,升华兴趣。变“学会”知识为“会学”知识。
10、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设备和手段来提高学习质量。
如电化教学有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等特点,可使以往教学中无法具体表现出来的现象和事物,生动的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有些数学函数图片,图片之间的关系都5可以通过幻灯片,录像等教学手段来展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11、结尾处画龙点晴,延续兴趣一堂课的结尾,有时候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条理化,有时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完四种命题一课后,可用一句话总结全课的内容:四种命题一课后,可用一句话总结全课的内容:四种命题,三种关系,二种一定,一种相同。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自觉地行动;有了持久的学习激情,就会有数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2.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总结
兴趣的培养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我从几年来的教学中摸索了一些方法,现作一总结。
一、传授知识方面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必须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符合儿童好玩,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创设情境对激发学生的惊奇,疑惑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动机。如在新课的引入中可采取让学生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等多种方式来创设情境。
2、点拨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自学这些知识,这样的新课就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只需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给予关键性的点拨。
3、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自主归纳一些数学知识,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较抽象难懂,而在教学法中重视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操作启动思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到主动地获取知识。
4、尝试创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本来就是通过不断尝试,寻找规律的一门科学。对于小学生来说,让他们体会尝试,敢于尝试,通过尝试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体验了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情。
二、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提高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教育的重要条件,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中克服困难的努力程度,常常随着对教师的感情而转移。对教学工作认真,态度亲切,关怀爱护学生的教师,学生们自然萌生对教师的亲切感,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学习自己敬爱的教师和课程,尊重老师的意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心从小事做起,让学生有父母般的亲切感。从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学习用具、日常生活中去体现。
2、多鼓励,多赞赏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美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美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美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在每件小事上我都多加赞赏,例如课堂上一个问题的完整回答,作业本上一次认真的作业,小测上的一次满分,单元期末考试的一点进步,一言一行都给予肯定表扬,逐步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数学趣味活动方面
(1)给学生讲关于数学方面的故事一个好的故事能够鼓舞人、启发人、引导人。从故事中学习并且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对学生的学习有启迪作用。我给学生讲如:祖冲之、张衡等古代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切实的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2)做一些数学趣味游戏学生都还是孩子,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在游戏中学会知识。如给出关于一个物品的描述,猜出它是什么东西等活动,让学生用数学语言交流信息,接收信息,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增加数学词汇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些游戏都是学生最喜欢的,他们从中不仅得到乐趣、知识、还有兴趣。
(3)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哲学层面的生活理解:生活即数学,数学本身就是生活。对小学生来说,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就是一种最好的数学学习,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一个好办法。所以,我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比如象你家有多少人,你每天能做多少事,你看到的听到的数有哪些等。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多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怎样做才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怎样将自己要传授的知识寓教于乐,这是我们老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也将是我们老师永远探索的问题。3.怎样提高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总结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从课堂入手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控制下,有序地进行的,“老师牵着学生走”,而在探究学习中,“老师围着学生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谐的课堂氛围显得尤为重要。而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关键是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要抓好课堂质量,教师首先要备好课。这不但要备好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订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每一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课堂里精讲,精练,并且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才能使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比如在课堂创设问题时,教师应该把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问,或多让一些对数学教困难的学生多点启发,让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亲身参与体验。而有所发现,领悟时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课堂练习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而学生对例题是否掌握,也是通过课堂练习体现出来的。因此,教师在创设课堂练习时,尽量让学生到黑板去演算。这就尽可能的照顾到一些后进生,这样教师还可以在旁帮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指导计算过程;或采取“一帮一”的方法:让优差生分为一组,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小组讨论后集体订正。这样也可以照顾到差生的成绩。
总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民主的。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心灵、思维得到充分的解放,从而唤醒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从作业入手
学生大多是贪玩好动的。有的学生因为太贪玩而忘了写作业,以至每次作业不按时完成,导致对学习不感兴趣。那么怎样从平时的作业中来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呢? 首先是作业评比法。比如把学生成绩分为优、中、差三等级,然后要学生在同等级的同学之间作业评比。每次作业的时候交得及时,写得整齐,做得对的。教师应及时表扬,并有一定的鼓励,或奖励作业本,或奖励铅笔。目的是鼓励学生下次作业完成得更好。而作业不及时交的,或太潦草的,教师也不要加以指责,应该提醒他们:这次作业你们完成得不太好,可不要有下次哦。本来老师要奖励你们的作业本,老师先帮你们保存着,要是下次写得好,有进步,老师再奖励给你们。也许教师简单的一两句话,也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差生跟差生比,相对来说作业会有点困难。不过每次这些学生的作业,只要他们及时完成,并有一定的成绩。教师不妨也奖励他们作业本,这样对他们的成绩也许也会起一定的作用。
其次是作业评语法。平时我们都知道,评语一般是语文老师针对学生日记或作文的内容加以评定的语言。而数学老师对学生的作业就及少有评语,因此,我们数学老师也不妨给学生作业做些简单的评语。比如“你这次作业写得很棒,老师很满意,以后继续发扬哦!”“你真棒,每道题都做对了,老师好高兴,继续努力哦!”“你有进步了,好好加油,老师相信你能行!”老师简单的一两句话,可对学生来说可是很大的鼓励。因此数学评语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发现,学生平时的作业给一定的鼓励,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