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矫正考试试题
求假设你是社区工作人员怎么建设社区从环境基建方面看写一片作文怎么写啊? [社会问题 报告 政治 工作 ]
悬赏点数 10 该提问已被关闭 2个回答
上海过客 2009-05-15 19:58:03 218.78.191.*
想报考社区工作者
最佳答案
tycwb921 2009-05-16 13:55:44 221.10.194.*
论社区环境建设中的问题及完善
创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强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不断改善社区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环节。当前,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提高社区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一、当前构建和谐社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和谐社区建设过分依赖政府
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往往政府及有关部门热涨,但居民、社区单位参与程度明显不足,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现象,政府官员与社区居民在构建和谐社区的目标上难形成有效的博弈,“民”着眼于社区权益,“官”着眼于稳定发展,无法达到双赢的目的。在社区建设上,社区仍然依赖于政府拨款,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又缺乏一套自筹资金的机制与途径,使得社区的建设经费常常是捉襟见肘,影响了构建和谐社区的开展和社区生活环境的改善。
(二)社区作为政府的“腿”缺乏自主权
尽管在构建和谐社区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有成效的试点,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目前绝大多数社区的和谐社区建设无实质性的突破,人们已经习惯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社区的组织上,按照“社区自治、议行分设”原则组建的社区自治组织,是我们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组织基础,但新的社区自治组织在功能上与过去的居委会没有多大差别,仍然被当作政府的“腿”使唤,成了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难以适应构建和谐社区的需要。
(三)居民参与和谐社区建设找不到接口 居民虽然对构建和谐社区有初步的认同,但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的愿望不强烈。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组织载体的社区居委会,似乎在居民的感觉上游移于正式与非正式行政组织之间,更多地担负了街道下派的行政任务,且限于人力、物力、财力和权威性,很难成为社区居民利益的代言人,无法担当整合社区居民利益的重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自治内容,并没有在实际运作中让居民感受到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没有给居民带来利益诉求渠道。不少居民认为构建和谐社区工作仅仅是街道、居委会的事,与己无关。构建和谐社区与居民对社区的热情、兴趣、参与应该是双向的,如果社区建设对居民关系不大,社区人就很难积极投入和谐社区建设之中,也就从根本上影响和谐社区建设。
(四)社区服务功能方面存在众多不足
社区服务已经发展到以公共服务为主的新阶段,而政府的政策包括投入政策、组织政策却仍旧停留在便民利民服务的旧阶段,使社区服务的起点低、服务机制不灵活、服务质量偏低、服务项目不齐全等,未能形成新的协调的服务管理体制。
二、完善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社区建设的核心是管理和服务
社区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功能的基本载体。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居环境。因此,社区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反映城市管理与经济发展的水平。伴随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的社会性职能、企业的社会性职能均向社区转移,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日趋集中在城市社区,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培育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自治意识和参与意识。
(二)理顺“三长”关系是社区发展的保障
这里讲的“三长”是指政府市长、企业董事长和社区社长。我们所说的“三长”关系是指代表政府的市长依法行政,为董事长创造良好投资环境。董事长则依法经营,在实现企业预期利益的同时,主动承担企业的公民责任。作为一个社区的地产商,它的责任不仅仅是盖好房子,还要帮助政府管好社区,协助百姓过上好生活。社区社长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建立社区建设的规章制度,落实上级政策,想民所想。只有市长、董事长、社长三长联手,目标一致,才能造福今后入驻社区的万千“家长”。
(三)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是改善人居环境。不同社区功能,将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工业社区、商业社区、旅游社区、综合社区与纯居住区,对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经济功能较强的社区,往往对人居环境有负面影响,如噪音、污染、交通与能源消耗等。而单一的居住区又称城市的卧城,常常因为缺少公共服务、邻里关系淡漠,生活、学习、娱乐、就业不新与经济持续发展,是每个国家在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时都面临的一个问题。
(四)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功能的发挥
发挥居民建设社区的积极性政府权力重心下移,将社区内各种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居民群众等资源整合起来,在街道办事处的引导下,共同推动社区发展。这一导向的实质是为强化与转变基层政府的原有行政职能,实现自上而下的社会整合。
社区矫正内容,一些简单的数学,还有实事就是奥运会是第几届在北京召开的,简单的法律知识,还有公文写作,诉状和帮扶矫正人员上调的报告,我是农安考生,因三分落选,因公文写作格式不知道,那两道题25分呢,我打了64分,最高78分,如果我知道一点格式,我会考上的,这是我们农安考的,不知是否一样,祝你好运!
秀洲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 2009年度学法用法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129小题)
1、(B)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当家作主 C.实现工农联盟 D.无产阶级掌握政权
2、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的经济秩序是通过(D)来形成和维护的。A.诚信 B.道德 C.行政命令 D.法治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大局”指的是:(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B.政法工作 C.行业利益 D.全省利益
4、(C),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原则。
A.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 B.坚持公平正义
C.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法为民,维护人民权益 D.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5、国务院于2004年3月22日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提出:经过(B)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A.15年 B.10年 C.20年 D.25年
6、我国法律规范体系有:宪法、基本法律、法律、行政法规、部委规章、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方规章,浙江省人民政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C)。
A.行政法规 B.地方法规 C.地方规章 D.自治条例
7、中共浙江省(B)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
A.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 B.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 C.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 D.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
8、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以(C)为目标。
A.政府职能转变
B.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 D.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9、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A)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A.人民民主 B.国家民主
C.党内民主 D.公平正义
10、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政治协商纳入(A)程序。
A.决策 B.执行 C.监督 D.执政
11、(D)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A.依政策执政 B.民主执政 C.执政为民 D.依法执政
12、司法体制改革要以(C)为目标。
A.服务大局 B.审判权独立 C.保证司法公正 D司法独立
13、(A)居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首要位臵,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特征。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4、(A)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A.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 C.服务大局 D.以人为本
15、(C)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A.服务大局 B.党的领导 C.执法为民 D.依法治国
16、(C)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A.服务大局 B.党的领导 C.公平正义 D.依法治国
17、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D)”,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和发展。
A.党的事业至上 B.人民利益至上 C.经济发展至上 D.宪法法律至上 18、2007年1月,浙江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B)活动。
A.创建法治县(市、区)
B.创建法治县(市、区)工作先进单位 C.法治浙江合格县(市、区)创建 D.创建依法治县(市、区)工作先进单位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司法权的配臵上,实行(B)。
A.执行权、审判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平衡
B.侦查权、审判权、执行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 C.审判权、检察权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D.司法行政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协作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中,司法权来源于(C)。
A.党的意志 B.现代法治理念 C.人民 D.社会的需要
21、新中国成立后,从(A)起宪法以根本法形式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
A.1954年 B.1975年
C.1978年 D.1982年
22、我国宪法规定,行使宪法解释权的机关(C)。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C.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大主席团
23、现行宪法是于(A)12月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
A.1982年 B.1988年 C.1993年 D.1999年
2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C)。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
25、根据2004年宪法修正案,乡、镇人大的任期为(C)。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八年 26、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三条修改为:“公民的(C)不受侵犯。”
A.财产 B.私有财产 C.合法的私有财产 D.合法的经济收入
2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C)。
A.少数服从多数 B.集体行使职权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平等
28、上级人民法院(B)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监督 C.组织 D.管理
29、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D)。A.上级人民法院负责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C.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 D.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30、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项原则的含义之一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A)。
A.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B.权力机关的干涉
C.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 D.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1、我国宪法规定,对公民的申诉、控告、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C)。
A.认真对待 B.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对待处理 C.查清事实 D.应当尽量查清事实
3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A)。
A.监督和管理 B.限制和管理 C.鼓励、支持和帮助 D.引导、监督和管理
33、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的领导体制是(C)。
A.合议制 B.集体负责制 C.总理负责制 D.双重从属制
34、下列与土地有关的表述,(B)项是错误的。
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B.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C.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D.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35、下列有关非公经济的表述,(C)项不符合宪法规定。
A.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C.国家鼓励、支持、引导并适度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D.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36、下列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的表述,(B)项不正确。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
37、下列与人民法院有关的表述,(B)项不正确。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B.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C.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D.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38、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A)规定。
A.国务院
B.国务院人事行政主管部门 C.省政府
D.省政府人事主管部门
39、公务员担任(D)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A.乡级机关 B.县级机关
C.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
D.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
40、领导成员因工作(D)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
A.严重失误 B.失职造成重大损失
C.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
D.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
41、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A)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D.国务院
42、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D)确定。
A.能力 B.水平C.资格 D.资历
43、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应当予以公开,(D)有权查阅。
A.当事人 B.利害关系人 C.新闻记者 D.公众
44、下列哪一事项可以不设行政许可?(C)
A.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B.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C.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事项
D.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
45、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除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应当在法定期限内(D)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A.及时 B.依照职权 C.按照规定条件 D.按照规定程序
46、行政机关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D)的权利。
A.要求举行听证 B.要求组织专家论证 C.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D.提起行政诉讼
47、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C)。
A.申请人 B.相关人 C.该利害关系人 D.其他当事人
48、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C),并举行听证。
A、组织专家论证 B、广泛征求意见 C、向社会公布 D、制定具体解决方案
49、行政机关依法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当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由(D)签字归档。
A、被监督检查人 B、当事人 C、行政机关负责人 D、监督检查人员
50、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从而不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D)A.国有公司经理甲将公款供亲友使用
B.国有企业财会人员乙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国有单位使用
C.国家机关负责人丙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但谋取个人利益
D.国有企业的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将公款给私有企业使用
51、甲找到在某国有银行负责人朋友乙,提出向该银行借款5万元用于走私普通货物,甲借到5万元后在走私的过程中被公安人员抓获。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关于乙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A)A.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贪污罪 B.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C.该行为属于挪用公款罪中的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 D.该行为属于挪用资金罪中的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不退还
52、税务稽查员甲发现A公司欠税80万元,便私下与A公司有关人员联系,要求对方汇10万元到自己存折上以了结此事。A公司将10万元汇到甲的存折上后,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A公司免交80万元税款办理了手续。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D)A.认定为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从重处罚 B.认定为受贿罪,从重处罚
C.认定为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与受贿罪的竞合,从一重处罚 D.认定为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与受贿罪,实行并罚
53、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某单位谋取利益。随后,该单位的经理送给甲一张购物卡,并告知其购物卡的价值为2万元、使用期限为1个月。甲收下购物卡后忘记使用,导致购物卡过期作废,卡内的2万元被退回到原单位。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B)A.甲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 B.甲的行为构成受贿罪(既遂)C.甲的行为构成受贿罪(未遂)D.甲的行为构成受贿罪(预备)
54、甲身为铁路派出所民警遇到其友乙,乙告知因犯杀人罪正在受到追捕。甲给乙1000元并将乙送上火车。追捕乙的公安人员赶到,甲上前搭讪,故意延误追捕者时间,使乙逃脱。甲行为构成:(A)A.窝藏罪 B.包庇罪 C.徇私枉法罪 D.私放在押人员罪
55、甲受镇政府委派,担任镇办企业厂长,该镇所在电力维修站要求该厂赞助10万元,并许诺双方五五分成。甲利用职务之便擅自决定给10万元。维修站得款后,按照约定,给甲5万元,并开具收到10万元的发票,给甲做账。甲构成何罪?(C)A.受贿罪
B.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C.贪污罪 D.职务侵占罪
56、张某原为某单位处长,现已退休,现任处长夏某是他的老下级,关系很熟。周某通过张某的引见,得以向夏某行贿3万元,夏某为周某的女儿安排了工作。事后,周某给予张某1万元。张某的行为如何定性?(B)A.贿赂罪 B.介绍贿赂罪
C.贿赂罪和介绍贿赂罪数罪并罚 D.贿赂罪和介绍贿赂罪,从一重处罚,定贿赂罪
57、某国税稽查局对某电缆厂的偷税案件进行查处。该厂厂长甲送给国税稽查局局长乙3万元,要求给予关照。乙收钱后,将某电缆厂已涉嫌构成偷税罪的案件仅以罚款了事。乙构成:(A)
A.受贿罪
B.滥用职权罪
C.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D.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58、甲为使其弟乙逃脱处罚,送给正在审理乙涉嫌非法拘禁一案的合议庭审判长丙5万元。在审判委员会上,丙试图为乙开脱罪责,但未能得逞,于是丙将收受的5万元退还给甲。甲经过思想斗争,到司法机关主动交代了自己向丙行贿的行为。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A.对甲的行为应以行贿罪论处 B.对丙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受贿中止
C.对甲不应当适用刑法总则关于自首的处罚规定 D.对甲应当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59、某甲在国家机关任职,某乙有求于他的职务行为,给某甲送上5万元的好处费。某甲答应给某乙办事,但因故未办成。某乙见事未办成,要求某甲退回好处费,某甲拒不退还,并威胁某乙如果再来要钱就告某乙行贿。对某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A)A.受贿罪 B.诈骗罪 C.敲诈勒索罪 D.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 60、某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该市工商局长利用职权报复陷害他人,侦查中发现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人民检察院应当如何处理?(B)A.不起诉 B.撤销案件 C.宣告无罪 D.移送法院处理 61、某市检察院张某在办理一起受贿案件时,发现犯罪嫌疑人之一系其堂妹,故申请回避并经检察长同意。下列关于张某在申请回避前所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效力问题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D)A.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均无效 B.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均有效 C.取得的证据有效,但进行的诉讼行为无效
D.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是否有效,由检察委员会或检察长决定 62、王某因涉嫌报复陷害罪被立案侦查后,发现负责该案的侦查人员刘某与自己是邻居,两家曾发生过纠纷,遂申请刘某回避。对于刘某的回避应当由谁决定?(B)A.公安局局长 B.检察院检察长 C.法院院长 D.检察委员会
63、除有碍侦查和无法通知的情况外,有关部门对王某因涉嫌受贿罪执行逮捕后,下列哪个机关应在24小时以内将逮捕王某的原因和羁押处所通知王某的家属或所在单位?(A)A.决定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B.执行逮捕的公安机关
C.负责羁押的部门 D.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64、指控王某犯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首先应当承担证明其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人且差额巨大的证明责任的,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些机关或人员?(A)A.人民检察院 B.举报人 C.王某本人 D.王某的所在单位
65、下列行为人所谋取的利益,哪项不是行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C)A.甲向某国有公司负责人米某送2万元,希望能承包该公司正在发包的一项建筑工程 B.乙向某高校招生人员刘某送2万元,希望刘某在招生时对其已经进入该高校投档线的女儿优先录取
C.丙向某法院国家赔偿委员会委员高某送2万元,希望高某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处理自己的赔偿申请
D.丁向某医院药剂科长程某送2万元,希望程某在质量、价格相同的条件下优先采购丁所在单位生产的药品
66、王某担任甲省副省长期间受贿50多万元,有关法院指定乙省W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该项指定应当由下列哪一法院作出?(D)A.甲省高级人民法院 B.乙省高级人民法院 C.W市中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67、下列哪些人是既不属于控诉一方,也不属于辩护一方的诉讼参与人?(B)A.公诉人 B.鉴定人 C.诉讼代理人 D.辩护人
68、人民法院公开审判的刑事案件,不必先期公布下列哪项内容?(C)A.案由 B.被告人姓名或名称 C.证据 D.开庭时间和地点 69、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党委(党组)、政府以及党委和政府的职能部门的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C)领导责任。A.直接
B.主要 C.全面 D.重要
70、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C)。
A.一般党员 B.全体党员
C.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D.机关干部
71、党的最重要的纪律是(D)。
A.外事纪律 B.保密纪律 C.组织纪律 D.政治纪律
72、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领导干部有应当注意或者纠正的问题的,应当对其(A)。
A.诫勉谈话 B.述职述廉 C.罢免撤换 D.质询
73、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退休后(C)年内,不准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经商办企业活动。
A.一 B.二 C.三 D.四
74、领导干部对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严重违法违纪知情不管的,应当(D)。
A.批评教育或者对其诫勉谈话 B.责令其辞职 C.对其免职
D.责令其辞职或者对其免职
75、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有关规定,在对内对外活动中接受礼品应当上交而不上交的,以(C)论。
A.私分国有资产罪 B.侵占罪 C.贪污罪 D.受贿罪
76、党组织领导机构集体作出违犯党纪的决定或者实施其他违犯党纪的行为,对过失违纪的成员,应当如何处理?(B)A.对该领导机构给予纪律处理措施,不再追究个人责任
B.对每个成员,按照各自在集体违纪中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分别处分 C.对主要领导给予党纪处分,其余成员不再追究 D.因为是集体行为,对主要领导提出批评意见
77、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是(C)。
A.确认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B.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C.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D.对省级人民政府所属行政部门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78、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B)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
A.7日内 B.10日内 C.15日内 D.20日内
79、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政府规章可以依法设定下列哪一种类的行政处罚(C)。
A.责令停产停业
B.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C.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的罚款
D.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80、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在(B)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一年内 B.二年内 C.三年内 D.五年内 81、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B)。
A.1人 B.2人 C.3人 D.5人
82、行政机关在作出下列哪一种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C)
A.作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 B.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 C.作出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 D.作出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
83、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机关作出的下列哪一类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复议的范围。(C)
A.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财物的行政处罚决定
B.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
C.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
D.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执照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决定 84、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B)
A.行政机关公务员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的,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以免于处分
B.行政机关公务员受降级处分的,期满解除处分后,应当恢复其原级别 C.行政机关公务员受行政处分的,处分期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 D.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给予处分,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决定
85、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A)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一年 B.半年 C.三个月 D.一个月 86、合同法规定,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时(B)。
A.应采用格式条款 B.应采用非格式条款 C.应比较两种条款的区别 D.应找出两种条款的共同点
87、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下列哪一个法院执行?(A)A.第一审人民法院 B.第二审人民法院 C.终审人民法院 D.基层人民法院
88、甲某以乙某亲笔写的借款6000元的借条为依据,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乙某归还所借的6000元。在诉讼过程中,乙某提出该6000元系甲某赠与自己的钱,不应当付返还责任。对此主张应当由(B)负举证责任。
A.原告甲某
B.被告乙某 C.原告甲某与被告乙某 D.人民法院
89、下列决议必须经过股东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的为:(D)
A.修改公司章程 B.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
C.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 D.以上都是
90、下列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转让出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间可以相互转让全部或部分出资 B.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应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 C.股东转让出资的,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
D.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91、下列人员中,可以担任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为:(C)
A.十五岁的少年
B.因贪污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二年 C.担任某公司董事,对该公司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该公司破产清算完结已满五年
D.个人负数额较大债务到期未清偿
92、以下关于董事会表决的说法正确的是:(A)
A.董事会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 B.董事会的表决,实行一股一票 C.董事会有三分之二的董事出席方可举行
D.董事会作出决议,须有全体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同意
93、神牛公司赈灾义演募捐现场举牌表示向省红十字会捐款100万元。事后,神牛公司仅支付50万元。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C)
A.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省红十字会无权主张剩余的50万元捐款
B.如果神牛公司发函表示变更捐赠额,这省红十字会无权请求神牛公司支付其余50万
C.省红十字会有权请求神牛公司支付其余50万元,因为神牛公司的赠与是公益性质的,不能撤销
D.如果现场有公证,神牛公司就不能撤销赠与,否则可以撤销
94、当事人买卖房屋或其他不动产时,为保证将来取得物权,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B),未经该登记权利人的同意,处分不动产不发生物权效力。
A.变更登记 B.预告登记 C.初始登记 D.抵押登记 95、下列资源只能由国家所有的是:(B)
A.城市郊区的土地 B.水流 C.山岭 D.文物 96、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C)。
A.归业主所有 B.归开发商所有 C.应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 D.由开发商会同有关部门确定
97、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B)元。A.3000 B.5000 C.8000 D.10000 98、建设用地设定抵押以后,(B)。
A.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属于抵押财产
B.该建设用地使用权实现抵押权时,应当将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与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
C.处分新增建筑物所得的价款,抵押权人有权优先受偿 D.抵押人不得在该土地上新增建筑物
99、从无权处分人手中受让不动产或动产,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以下情形的,受让人取得不动产或动产所有权:(D)
A.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动产时是善意的 B.以合理的价格受让
C.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受让人 D.以上条件均应满足
100、根据公司法规定,董事、监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害的,应(C)。
A.自己提出辞职 B.承担行政责任 C.承担赔偿责任 D.解除其职务
101、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公司担保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
B.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决议
C.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向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D.公司为股东提供担保事项的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全体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102、下列关于一人公司的说法,正确的是:(D)
A.一人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是三万元
B.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公司,该一人公司再行设立一人公司则不受限制
C.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股东作出增加减少注册资本的决定时,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形式
D.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如不能证明公司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独立,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103、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 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 以上通过。(C)
A.30%、1/2 B.20%、2/3 C.30%、2/3 D.20、1/2 104、甲向某商场购买了一只标为“天然钻石”的戒指,后经鉴定发现是人造钻石。甲因工作繁忙,一年半以后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该买卖合同,其主张能否得到支持?(A)A.不能,因为已经超过撤销权行使的一年除斥期间 B.可以,因为商场主观上存在欺诈的恶意 C.可以,没有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D.可以,双方因重大误解而订立合同
105、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超过(B)未动工开发,可以无偿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十年
106、甲完成乙委托设计的厂徽,但双方并未约定其著作权的归属。因此该厂徽的著作权应当归属于(C)。
A.乙 B.乙的主管机关 C.甲 D.甲与乙 107、张某独立创作出一篇学术论文。依我国著作权法规定(B)。
A.张某只有在其论文发表后才能享有著作权 B.张某的论文不论是否发表都能享有著作权 C.张某的论文须经登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 D.张某的论文须经做上版权标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
108、某服装公司1995年以宏达作为公司名称在本市注册登记,次年又以“宏达”作为西服商标在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根据有关规定(B)。
A.“宏达”厂商名称权与“宏达”商标权可在全国有排他效力
B.“宏达”厂商名称权在该市有排他效力,“宏达”商标权在全国的排他效力
C.“宏达”厂商名称权在全国有排他效力,“宏达”在该市有排他效力 D.“宏达”厂商名称权与“宏达”商标权仅在该市有排他效力
109、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D),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A.百分之三十 B.百分之五十 C.百分之六十 D.百分之八十
110、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A)。
A.两年 B.一年 C.三年 D.十年
111、发生劳动争议,经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C)。
A.应直接向法院起诉 B.不能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C.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D.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调解协议
112、下列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A)顺序清偿:① 破产人所欠税款; ②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③普通破产债权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②③
113、在人身保险合同中,选项所列哪种情形必然导致保险人免责(C)。
A.被保险人犯罪 B.被保险人自杀
C.约定分期缴纳保险费,投保人已超过合同约定的期限90天未缴纳保险费的情况下发生了保险事故 D.投保人因重大过失造成被保险人伤残
114、甲、乙共同出资购买了一间房并出租给丙,租房期间甲欲转让自己的份额,乙与丙均表示愿意购买,应如何处理?(A)
A.在同等条件下由乙优先购买 B.在同等条件下由丙优先购买 C.在同等条件下由甲决定卖给谁
D.在同等条件下乙,丙共同购买,各享有一半份额形成共有
115、甲和乙合作开办了宏都干洗店,丙将一件皮衣拿到干洗店清洗,交给正在营业中的甲,并向甲交付清洗费100元。该合同关系的主体是(D)。
A.甲和丙 B.乙和丙 C.甲、乙和丙 D.宏都干洗店和丙
116、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先交货。交货前夕,甲公司派人调查乙公司的偿债能力,有确切材料证明乙公司负债累累,根本不能按时支付货款。甲公司遂暂时不向乙公司交货。甲公司的行为是(D)。
A.违约行为 B.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C.行使先诉抗辩权 D.行使不安抗辩权 117、在以招标方式订立合同时,属于要约性质的行为是(B)。
A.招标 B.投标 C.开标 D.决标 118、下列各选项中,哪些属于民法上的孳息?(A)A.出租柜台所得租金 B.果树上已经成熟的果实 C.动物腹中的胎儿 D.花5元钱买的包子
119、某学校派王某购买一批教学用品.王某到百货公司购买时,正好该公司举行有奖销售,规定购买商品若干元可得奖券一张。王某代购教学用品得到了5张奖券,他把奖券收了起来。后百货公司抽奖,这几张奖券中的一张中了头奖,可得彩电一台,该电视机应当(A)。
A.归某学校所有
B.归某学校所有,但应给王某以适当补偿 C.归王某所有 D.归某学校与王某共有120、2002年,甲、乙签定了一份转让房屋协议,甲将自己三间破旧私房作价3万元转让给乙,乙居住一年,于2003年又将该房屋转让给丙。丙居住一年,于2004年又将房屋转让给丁,上述转让均未办理私房过户手续。现四人因房屋所有权发生争议,现问该房屋归谁所有?(A)A.归甲所有 B.归乙所有 C.归丙所有 D.归丁所有
12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对立面是:(C)
A.自由主义思想 B.个人主义思想 C.封建特权思想 D.官僚主义思想 122、大陆法系国家法的基本分类是:(A)A.公法和私法 B.普通法和衡平法 C.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123、下列哪种行为在我国法律实施的监督体系中,属于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D)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B.某市纪检部门对某局长的违纪行为进行审查 C.某中级法院对检察员赵某的犯罪行为进行审理
D.检察院对某公司经理的贪污犯罪行为起诉后,向该公司提出司法建议 124、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应当立即向(A)通报。
A、卫生行政部门B、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25、食品企业直接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水必须符合(C)。A、矿泉水标准要求B、纯净水标准要求 C、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D、蒸馏水标准要求 126、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D)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A、二年 B、三年C、四年 D、五年
127、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了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C)的赔偿金。
A、三倍 B、五倍C、十倍 D、十五倍
128.有限责任公司召开股东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C)日以前通知全体股东
A.10 B.15 C.3O D.45 129、新《统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相关证明和资料,不得拒绝、阻碍检查,不得()、(B)、篡改、毁弃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A、伪造、出售 B、转移、隐匿C、变更、假冒D、转移、变更
二、判断题(102小题)
1、市、县党委要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行使地方立法权。(×)
2、党的政策在当前一些情况下可以代替法律作为审判的依据。(×)
3、由于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法依附于政治,并完全服务于政治。(×)
4、在民主的立法之下,法律的权威就是民主的权威,维护法律权威,就是维护人民民主,就是实现人民民主。(√)
5、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独立地开展。(×)6、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7、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
8、坚持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9、建设“法治浙江”是浙江省委从协调推进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我省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工作上的重大创新。(√)
10、建设“法治浙江”是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
11、新形势下,建设“法治浙江”的工作着力点是为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法治保障。(√)
1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人民意志的表现,表现为国家意志。(√)
1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15、法治可以脱离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所提供的社会条件。(×)
16、我国的司法制度的优劣可以用西方国家的司法理念、司法模式来评判。(×)
17、建设“法治浙江”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我省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的法治化。(√)
18、没有抽象的法治,只有具体国家中具体社会条件下的法治。(√)
19、把法治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在现代社会不具有普遍性。(×)
20、法治是多数人的智慧,而人治是一个人或者是少数人的智慧,多数人的智慧一定高于少数人的智慧,因此依法而治不容易犯错误。(√)
21、法律不讲感情,不会因为远近亲疏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而不管多么伟大的个人都不能摆脱感情用事的弊端,所以法治优于人治。(√)
22、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过程中,既要运用我们自己优秀的法律文化资源,更要善于移植西方资本主义的法治成果。(×)
2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4、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法的内容、发展和变化,同时法对经济基础又有强有力的反作用。(√)
25、建设“法治浙江”属于上层建筑,工作重点在政法机关,因而不需要群众的参与。(×)
26、世上没有什么超阶级的法,它的内容都是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而不是任何个别人的任性。(√)
27、法律具有两重性,即主观意志性和客观规律性,这是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人的全面发展,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
29、建设“法治浙江”是“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推进而推进。(√)30、高素质的政法队伍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31、建设“法治浙江”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任务,而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32、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保障。(×)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司法权的运行方式上,坚持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34、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5、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
36、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可以出庭参加诉讼,也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
37、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38、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可以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39、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是,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40、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41、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42、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4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也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44、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45、《行政复议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46、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违法。(×)
47、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行政法规设定。(×)
48、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49、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缴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50、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5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52、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法院领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工作。(×)
53、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设有常务委员会。(×)
54、有法制不一定有法治,但有法必有法制。(√)
55、我国宪法中所规定的国家机构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聚会、结社、游行、示威和罢工的自由。(×)
57、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58、街道办事处是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59、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不宜作为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60、人民和公民的含义是一样的。(×)
6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6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63、征收和征用在法律后果上是一样的。(×)
6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65、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66、为谋取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67、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的,以受贿论处。(√)
68、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69、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构成受贿罪。(×)
70、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说明来源。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
71、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构成介绍贿赂罪。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从轻处罚。(×)
72、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7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74、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公安委员会决定。(×)
75、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所有亲属的安全。(×)
76、共产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77、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不影响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78、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的,三年内不得重新入党。(×)
79、失职错误的直接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负直接领导责任的党员。(×)80、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益,接受其邀请,本人或携带亲友外出旅游,费用由邀请方支付的行为,以贪污论。(×)
81、党员对所受党纪处分或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有权提出申诉,要求复议、复查。(√)
82、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因受贿给国家、集体或者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加重处分,直至撤销党内职务。(×)83、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者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但其他人不能为其辩护。(×)
8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之前或者之后,约定在其离职后收受请托人财物,并在离职后收受的,不能以受贿论处。(×)85、负有领导责任的公务员违反议事规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或者改变集体作出的重大决定的,情节严重的可以开除。(√)86、所有权属于有期限的物权。(×)87、法定代表人和法人是同一概念。(×)
88、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也可以作为被告。(√)
89、我国土地所有权可以分为国家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和私人土地所有权。(×)90、国有独资公司章程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制定,或者由董事会制订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91、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理由。(×)9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得少于两人。(×)
93、某装饰公司介绍甲、乙签订了一份加工承揽合同,分别与双方签订了中介合同,并向双方各自收取中介费3万元。但装饰公司的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并不包括中介业务,装饰公司和甲、乙的中介合同无效。(×)
94、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有权查封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95、公司清算的清偿顺序为:(1)清算费用;(2)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3)所欠税款;(4)公司债务;(5)归属于股东的剩余财产。(√)
96、《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不得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因此,不得担任营利性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97、《公司法》规定,对公司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公司董事、经理、自该公司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不得再次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98、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只以其认购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对超过其出资额范围的公司债务不承担责任,公司的债权人不得直接向股东主张债权或请求清偿;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外承担责任,如果公司所有财产不能承担公司债务,公司也不得主张由股东来清偿(√)
99、新《统计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09年6月27日修订通过,将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10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
101、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统计资料的保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统计信息共享机制。(×)102、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三、案例分析题(24小题)
(注:组试卷时,A型1道4小题;B型2道2小题,计6小题)
(A型案例4个,16个小题)案例一
甲系某市林业局分管基建的副局长。2002年,该局兴建职工宿舍楼,某建筑公司经理乙多次找到甲,希望能承包该工程,甲表示可以考虑。同年10月20日,乙到甲办公室将2万元钱送给甲,甲拒收。但在随后谈话中说自己曾因儿子上学,借过甲的好友、另一建筑公司经理丙的1万元钱。乙当即表示愿意替甲还掉这笔钱,甲未臵可否。10月22日,乙送1万元钱给丙,丙问怎么回事,乙因和丙也是好友,就说清了原委,告诉丙:自己本是想为承包工程送钱给甲,但甲说曾借你1万元钱,暗示自己替他还了这笔钱。丙当即打电话给甲,称“甲局长何必这么客气,不用这么急着还钱”。甲则说借钱当然要还,丙遂收下了这笔钱。2003年1月10日,甲在局长办公会上提议采用议标方式决定由谁承包宿舍楼工程,并在议标时力主由乙承包,使乙最终获得该工程的承包权。2004年工程竣工后,为了感谢甲的帮忙,乙请甲及其情人丁(某歌舞厅从业人员)到海南旅游,在旅游途中,乙从工程赢利中取出5万元送给甲表示感谢,甲不收,乙当场就把钱给了坐在甲身边的丁,说:“你反正不是当官的,我送钱给你总没关系吧。”丁收下了钱,甲未表态。问:
1、甲由乙代还1万元借款的行为如何定性?(A)
A.受贿罪
B.视为向乙借款
C.不当得利
D.人情往来 2.、乙代甲还1万元借款的行为如何定性?(C)
A.助人为乐行为
B.民事赠予
C.行贿罪
D.借贷
3、对丙的行为应如何处理?(B)A.行贿罪
B.受贿罪共犯
C.正当民事收回借款行为
D.不当得利
4、在海南甲、丁的行为如何认定?(C)A.甲单独构成受贿罪
B.丁单独构成受贿罪 C.甲、丁构成受贿罪共犯 D.无罪
案例二
张某系J市环保局局长,发现在其辖区内有多家企业有重大环境污染行为,各企业主纷纷巴结张某。其中王老板于1998年3月许诺给予张某干股,张某拒绝。三个月后,王老板派人将2万元现金送给张某,称这是股份分红,张某予以收下。此后,每过半年,王老板均亲自或派人送3-5万元现金给张某,张某均予以收受。钱老板从1999年开始经常请张某到其企业于风景点兴建的度假村过周末。在度假村中,钱老板聚集手下人员请张某搓麻将赌博,张某以自己牌技差为由不想参加,钱老板说:“没关系的,赢了算你的,输了我们也不会向你要钱的。”于是张某参加,每次均赢钱2-3万不等。孙老板是个年轻貌美的女性,在2002年10月为求得张某对其企业污染行为的关照,经张某要求,与张某发生性关系。此后每当孙老板为企业污染问题有求于张某时,张某往往提出发生性关系的要求,孙某均予以满足。2002年11月李老板为环境污染被查一事,给张某人民币20万元,希望张某能不予追究,张某拒收。但提出李某的一辆轿车希望能借给自己使用,对李某的案件,则会关照的。李某当即表示愿意把此轿车送给张某,马上可办理过户手续。张某表示过户太引人注目了,只要自己有得用就行。随后就指使下级在案件查办时弄虚作假,使得李某没有受到追究。此后该轿车就由张某一直使用,双方均未再提起此事,直至2005年5月案发。以上四家企业在污染问题上均得到了张某的照顾,张某对该四企业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不予查处,导致企业附近的河流和土壤被严重污染,群众反映很大,后因下游农民养殖的水产和农作物大量死亡,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最终集体上访。
5、张某收受分红的行为如何定性?(B)A.投资行为
B.受贿罪
C.不当得利 D.贪污罪
6、张某赌博赢钱的行为如何定性?(D)A.赌博罪 B.赌博行为,应受党纪和治安处罚 C、正常娱乐活动 D、受贿罪
7、张某与孙老板的不正当性关系是否构成犯罪?(A)A.无罪但违纪 B.受贿罪 C.强奸罪 D.敲诈勒索罪
8、张某“借用”李老板的轿车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B)A.无罪 B.受贿罪 C.敲诈勒索罪 D.侵占罪
案例三
甲公司(住所地为A市)和乙公司(住所地为B市)签订协议,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采购月饼10000盒,总价款50万元,甲公司在合同签订之日向乙公司支付定金20万元,余款交货时付清。乙公司于中秋节前两天将月饼送货至甲公司仓库。任何一方违约,须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100万元。若因合同履行发生争议,则提交仲裁或进行诉讼。中秋节前两天,乙公司派车送货,在C市境内,遭遇暴雨,由于乙公司未采取防雨措施,10000盒月饼全部报废。甲公司因乙公司未按期交货,要求乙公司双倍返还定金,并支付违约金100万元。请根据该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9、本案合同履行地是:(A)
A.A市 B.B市
C.A市和B市都是 D.C市
10、对本案管辖权的说法正确的是:(C)
A.A市法院和A市仲裁委员会都有管辖权 B.A市仲裁委和B市仲裁委都有管辖权
C.本案的仲裁条款无效,若事后甲乙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则应向法院起诉 D.B市法院和B市仲裁委员会都有管辖权
11、运输途中月饼报废,该损失应如何处理:(B)A.由甲公司承担,月饼本身就是为甲公司生产的,在给甲公司送货过程中发生的毁损灭失风险应由甲公司承担。
B.由乙公司承担,因为货物还没有交付。
C.由甲公司承担,因为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在交付给甲公司的过程中发生的。D.由乙公司承担,货物所有权已经转移到甲公司,但货物毁损灭失是由乙公司的过错造成的。
12、对于甲公司的诉讼请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违约金条款和定金条款只能选择其一,不能同时主张 B.定金不能超过合同标的的20% C.双倍返还定金和违约金可以同时主张
D.若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乙公司可以请求人民法院降低违约金的数额 案例四
某省依法出台了《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管理办法》的政府规章,规定流动人口跨市、县行政区域居住3日以上的,应当向居住地公安机关办理居住登记,否则要处以100元以下的罚款。某流动人口在某县已居住10日以上未向公安机关办理居住登记,被某县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某县公安机关对某流动人口作出罚款50元的行政处罚。
13、某省政府依法制定《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管理办法》政府规章的行为,属于(D)
A、外部行政行为 B、内部行政行为 C、具体行政行为 D、抽象行政行为
14、根据立法法规定,制定政府规章的主体是(B)
A、设区的市以上政府 B、省政府
C、省政府所属厅(局)D、省人大常委会
15、流动人口不服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应向下列哪个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D)
A、省政府 B、设区的市政府 C、某县公安机关 D、某县政府或者某县公安机关的上一级公安机关
16、如流动人口不服某县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被告是(A)
A、某县公安机关 B、某县政府
C、某县公安机关的上一级公安机关 D、某县政府的上一级人民政府
(B型案例题8个,8小题)
17、某市环保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林某因交通肇事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依照党政纪的规定,下列党政纪处分正确的是:(D)A.可给予留党察看处分,行政撤职处分
B.可以不开除党籍,但应当按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给予留党察看处分,行政撤职处分 C.开除党籍,可以保留公职 D.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18、某市市委书记袁某应港商郭某的要求,同意港商在该市办的公司的营业范围内增加赌博项目。此后,该公司设臵老虎机若干台,2l点及百家乐赌台若干张,吸引远近客商前来参赌,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此间袁某先后收受港商郭某送的港币二千元及纯金工艺制品一件。请问:袁某的行为属于何种违纪行为?(A)
A.受贿 B.失职、渎职
C.故意为赌博活动提供场所或者其他方便条件 D.违反规定经商办企业
19、某国有企业党委书记钱某加入邪教组织,宣扬邪教思想,建立秘密练功点,拉拢一批人加入邪教组织,并在五年间担任该组织在某地的负责人。案发后,被公安部门处以两年六个月的劳动教养。请问:应给予钱某何种纪律处分?(D)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20、包工头宗某为得到某市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从他人处以25万元的价格购得唐代名画一幅送给该市交通局局长李某,并告诉李某该画价值为8000元。李某予以接受,并帮助王某得到了该工程项目。案发后,经鉴定,该画为现代仿品,价值仅1000元。请问,李某的实际受贿数额为多少?(C)
A.25万元 B.8000元 C.1000元
D.以李某主观认为的数额为准
21、龚某因销售未经检疫的种子被县农业局依法处以500元的罚款,但县农业局在处罚决定作出之前没有告知龚某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县农业局对龚某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当是:(C)
A.行政处罚决定无效 B.行政处罚决定有效 C.行政处罚决定不成立 D.行政处罚决定可撤销
22、张某因销售劣质酱油被市工商局查获。经调查核实后,市工商局拟决定吊销其营业执照。当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告知张某是否要求听证时,张某当即表示不要求听证。第二天张某请教律师后,又到市工商局要求听证,市工商局应当(B)。
A.拒绝张某的听证要求 B.同意张某的听证要求
C.要求张某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要求听证的理由 D.同意张某的听证要求,但要求他支付听证的费用
23、出租车司机甲送孕妇乙去医院,途中乙临产,情形危急。为争取时间,甲将车开至非机动车道掉头,被交警拦截并被告知罚款。经甲解释,交警对甲未予处罚且为其开警车引道,将乙及时送至医院。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C)
A.在此交通违章的处理中,交警主要使用了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 B.警察对违章与否的解释属于“行政解释” C.在此事件的认定中,交警进行了法的价值判断 D.此事件所反映出的价值之间没有冲突
24、陆某在一百货商场购买“幸福”牌电饭煲一台,遗忘在商场门口,被王某拾得。王某拿至家中使用时,因电饭煲漏电发生爆炸,致其面部灼伤。王某向商场索赔,商场以王某不当得利为由不予赔偿。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能够成立?(A)
A.王某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应以与致损事件相关的法律规定为根据 B.不法取得他人之物者应承担该物所致的损害
C.由王某对自己无合法根据占有物品的行为承担损害后果,符合公平原则 D.按照风险责任原则,陆某作为缺陷商品的购买者应为王某的损害负责
《刑法》中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规定
发布时间:(2009-03-20)来源:社区矫正科 作者:社区矫正科
《刑法》第39条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罪犯,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刑法》第54条规定,被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刑法》第75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刑法》第84条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罪犯,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监督机关批准。
社会工作者考试:社区矫正工作知识问答
来源:考试大 2009/6/26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视频课程 字号:T T
1、社区矫正的任务是什么?
答:社区矫正的任务有三方面。一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促使其成为守法公民;三是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和心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利于其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2、社区矫正适用对象有哪些?
答: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种罪犯:
(一)被判处管制的;
(二)被宣告缓刑的;
(三)被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 社会工作师通关秘笈!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四)被裁定假释的;
(五)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监狱外执行的。
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3、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宪法,遵守法律,品行端正;
(二)热心社区矫正工作;
(三)有一定的法律政策水平、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
自愿参与和从事社区矫正的社会志愿者,向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司法所报名,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由司法所报请县级司法行政机关颁发聘书。
4、乡镇、街道司法所具体负责实施社区矫正,履行哪些职责?
答:乡镇、街道司法所具体负责实施社区矫正,履行下列职责: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非监禁刑罚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依照有关规定,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管理,会同公安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考察;
(三)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
(四)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
(六)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交办的其它有关工作。
5、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二)未经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四)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
(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六)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6、被宣告缓刑或者被裁定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被宣告缓刑或者被裁定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二)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县级公安机关批准;
(五)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缓刑、假释社区服刑人员还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
(六)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7、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
(二)在指定的医院接受治疗;
(三)确因治疗、护理的特殊要求,需要转院或者离开居住区域的,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四)进行治疗以外的社会活动应当向司法所报告,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五)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8、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二)不得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结社活动;
(四)不得出版、制作、发行书籍、音像制品;
(五)不得接受采访、发表演说;
(六)不得在境内外发表有损国家荣誉、利益或者其他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言论;
(七)不得担任国家机关职务;
(八)不得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领导职务;
(九)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9、社区矫正经费用于哪些开支?
答:
(一)承办社区矫正工作业务。费用包括日常办公费用、宣传培训费用、突发事件处置费用、信息系统维护费用等费用。
(二)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包括台账档案费、培训教育费、社区矫正工作者聘请费用、社区矫正志愿者补贴费用、公益劳动场所补贴费用、对外出社区矫正对象的调查及跟踪管理等费用。
(三)社区矫正工作基础装备。包括乡镇(街道)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所需的办公装备等费用。
(四)经财政部门批准同意的社区矫正的其他必要开支。
10、乡(镇、街道)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答: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政策和工作部署;依照社区矫正工作的相关规定,落实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控措施;以个性化教育为主,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改造;组织、督促、检查社区服刑人员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依照有关规定或政策,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日常考核和实施奖惩;完成上社区矫正组织交办的其他工作。
11、社区矫正各有关单位的职责有哪些?
答:
(一)人民法院的职责
严格准确地适用刑事法律和刑事司法解释,依法充分使用非监禁刑罚措施和假释等鼓励罪犯改造、自新的刑罚执行措施。在判处非监禁刑和裁定假释工作中,可以征求有关社区矫正组织的意见,并在判决书或裁定书中以适当的形式,责令罪犯接受社区矫正,服从社区矫正组织的管理教育。宣判、宣告后,及时将判决书、裁定书抄送有关社区矫正组织。
(二)人民检察院的职责
根据刑罚执行监督的程序,对人民法院有关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缓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裁定实行监督。对司法行政、公安机关的呈报假释、保外就医和决定保外就医及社区矫正执法活动实行监督,以保证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实施。
(三)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责
组织相关部门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会同公安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考察,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和帮助工作。乡(镇、街道)司法所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
监狱管理机关要依法准确适用暂予监外执行措施,对符合假释条件的人员要及时报请人民法院裁定假释,并责令暂予监外执行和假释的罪犯接受社区矫正,及时将有关法律文书抄送相关社区矫正组织,积极协助社区矫正组织的工作。
(四)公安机关的职责
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考察,依法履行有关法律程序;对违反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考察规定的社区服刑人员,根据具体情况依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对重新违法犯罪的,依法及时处理。
2009年资格考试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全真试题
来源:考试大 2009/6/20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视频课程 字号:T T
一、医务社会工作(20分)
小安是一名精神病患者,后来因病退学,经治疗后出院,但是朋友和同学纷纷疏远了他,邻居也常在背后指指点点,小安本身性格就比较内向,现在更加精神焦虑,陷入了情绪困扰,不得不经常吃药,但是社区缺乏相应的康复机构。小安后来又进入了精神卫生中心进行治疗,如今病情基本得到控制,他非常想尽快就业,但又缺乏专业技能。
小安父母的精神压力也很大,没有信心也缺乏照顾小安的技巧,非常需要专业力量的介入。
问题:
1、从社会支持的来源看,小安康复的哪些支持存在不足?
2、小安及家人的需要分别有哪些?
3、整合小安及家人的需要,社会工作者如何设计“出院计划”的内容?
二、社区社会工作(20分)
某社区因开发新建筑,出入人员多而杂,近期屡屡发生入室盗窃事件,社会工作者发现该社区很多退休老年人,文化水平比较高,参与意识强烈,决定建立老年志愿者团体。
问题:
1、本案例中,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分别是什么?
2、本案中,在社区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主要步骤完成上述目标?
3、本案中,社会工作者应掌握哪些专业技术?
三、矫正社会工作(20分)
小刘,父母离婚后随父亲和姐姐生活,家庭条件较差。父亲脾气不好,导致父子关系紧张。2005年,因严重犯罪被判入狱,但在狱中表现良好,多次被减刑,2008年假释出狱,回到社区。
但是回到社区后,小刘的父亲对其置之不理,不予照顾,甚至多次指责小刘败坏家风,导致父子关系更加恶化。小刘很想找一份工作,但无一技之长,想做生意,又缺乏本钱,为此,小刘苦恼不已,情绪异常,社会工作者介入时,甚至表现出抵触心理。
问题:
1、小刘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有哪些?
2、本案中,社会工作者在和小刘建立专业关系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哪些技巧?
3、选择题:下列符合矫治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是()
具体选项省略,大致是个别化、可塑性、接纳等几个方面的具体阐述。
四、妇女社会工作(24分)
丽芬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其丈夫没有固定工作,有酗酒的习惯,而且酒后经常对丽芬施虐,甚至毒打。丽芬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有一女儿,正因为丽芬生下的是女儿,所以她的丈夫和婆婆都认为是她的错。
丽芬经常和同村的好姐妹们诉苦,但是他们都认为要顾及面子,家丑不可外扬,大都选择忍气吞声。丽芬曾无奈之下向妇联和派出所民警求助,但是却拒绝了他们的实质帮助。
有段时间,丽芬因为不堪苦恼,几乎想自杀,她自己也越来越觉得这就是她的命,天生注定,不可改变,生女儿也是她的错。
问题:
1、根据增能社会工作的假设,丽芬的无力感是怎样形成的?
2、在优势视角看来,丽芬的资源主要有哪些?
3、本案中,如何运用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4、从个人、小组、社区等三个层面,分析解决丽芬问题的简要策略。
五、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危机介入(16分)
某班20余名同学结伴春游,不幸遇到山体滑坡,三名同学遇难,后三人的遗体被找到,同学们大声痛哭,情绪失控。学校有关部门也紧急进行了处理。
问题:
请以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为依据,设计以学生为对象的危机干预的内容。
参考答案:
第一题:
1、社会支持的来源看,小安康复的支持不足:
社会支持包括正式支持系统和非正式支持系统,正式的包括社会工作者,医生等专业助人者,非正式的系统包括家庭、朋友、同事、邻居等。案例上看,小安缺乏社会工作者和医生的专业支持,同时非正式系统同辈、邻居及社区的支持也不足。(我答题时,好像在专业社工和医生的正式支持上没答)
2、小安的需要:(我是结合青年人和生命历程的需要角度)1)医疗康复的需要,2)教育需要3)就业需要4)家庭生活需要5)社会交往需要6)恋爱婚姻需要7)价值实现需要
小安家人:1)情绪疏导技巧指导,压力释放需要2)提供实用的医疗康复的知识、技能、资源的需要3)了解小安的精神物质需求的指导和沟通技巧的需要4)社区支持网络和资源的提供
3、出院计划:目的-协助病人回家或转到社区服务机构
具体包括-评估、给病人和家属情绪和教育性辅导、协调各项服务,包括居家照顾、营养服务、与病人的医疗保险公司打交道。转介服务为病人出院后寻找社区资源提供辅导、日间治疗、照顾者的服务等有助于病人维持健康状况。(我答题时,是用通用过程模式的计划模块做的,基本就是满足上面的需要,然后加了实施和评估两步)——本文来自青翼社会工作网原帖地址:
第二题,1、本案是关于社区治安问题和社区老人工作的,社区社会工作的任务目标,社区和居民包括老人的社会功能的发展,依靠居民的自己的力量实现社区的治安和居民出行的安全。
过程目标包括:1)改变认知,了解社区治安问题及原因,宣传相关知识2)动员老人参与社区活动,参与社区治安维护工作3)老人志愿者小组对社区治安进行巡查,保证居民安全和出行。
2、组织老人志愿者团体实现以上的步骤:(我的答案好像跑题了,不知道能还有分不):首先建立专业关系,然后共同商定小组活动方案,包括小组目标的确立:社区治安和居民出行安全的维护小组招募:社区健康有闲的老人小组计划:志愿巡逻小组长的安排下,按时间和计划进行巡查方案实行:志愿者老人按计划进行巡查方案评估居民效果评估,计划执行过程和效果评估。
书上的内容:运用联合会谈方法调节纠纷-以小组工作的手法帮助居民学习法制与安全知识,提升法制与安全意识-创伤辅导。
3、专业技巧:疏导情绪,倾听及引导倾听,同感及引导同感,接纳,调整非理性信念,行为改善等
第三题
1、本案涉及矫正社会工作的问题,假释人员小刘的需要是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2)教育就业权益保障的需要3)再社会化的需要
问题是1)难得社会民众的同情2)功能的恢复与重建的难度3)身份导致社会资源网络边缘化结合案例简单分析
2、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同感、真诚、温暖和尊重、积极主动。
3、选择a/b/c/e
第四题
1、增能理论的假设:1)个人的无力感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产生,根源于受压迫群体的自我负向评价和与外在的互动过程形成的负面经验,宏观环境的障碍使他们难以在社会中行动2)社会环境存在直接间接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但这种障碍可以改变3)每个人都不缺少能力,个人的能力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4)服务对象都是有能力和价值的,社会工作者的作用通过共同活动帮助对象去除环境的压制和无力感,使其获得能力并正常发挥他们的社会功能5)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是合作性伙伴关系。因此,丽芬的无力感来源于家庭环境的排挤和压迫,在家庭结构和互动中的负面经验,另外丽芬的社会环境能提供的帮助和支持也有限。(这是综合能力的内容,我的增能理论基本没答上)
2、优势视角包括个人的优势,比如她吃苦耐劳,勤劳,是家里的经济支柱,照顾婆婆和女儿,比较有能力
个人的缺失,情绪不良、悲观、认命等不良认知,环境的优势,社工服务机构在其所在村服务
环境的缺失,家庭关系不良,同辈支持不足,村妇联和派出所认知不足,帮助有限等
3、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个人以为不是重点,完全没看,证明只要是书上的就要复习)
一,承认女性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特的生活经验
二,承认社会上的权力分配不均及资源不足的现象,使妇女处于不利地位
三,将妇女的困境提到社会改革的层面,使妇女问题为个人和社会运作失调的结构,而不应将问题个人化。
4、个人层面:情绪疏导,改变认知,优势视角重建自信,重新规划人生,技能培训,职业培训,家庭治疗
小组层面:妇女发展小组,支持小组,共同发展等
社区层面: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争取资源和政策——
第五题危机介入的原则:1)及时处理2)限定目标3)输入希望4)提供支持5)恢复自尊6)培养自主能力
对学生的介入结合上面内容即可
关于中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 完善
[摘要]:在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由上海试点到全面铺开的情形下,笔者尝试从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探讨如何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体制下,作为非监禁刑执行方式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
[关键词]: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完善
国外社区矫正的实践证明,社区矫正不仅有利于提高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促进社会治安秩序的良性循环,而且有利于合理配置行刑资源,减轻国家的行刑成本。从监禁刑向非监禁刑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刑罚执行制度的改革趋势,不少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社区矫正的方法,其缓刑、假释人数已超出监禁人数的数倍。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酝酿而生,顺应了现代刑罚理念。社区矫正组织的成立使得权责分明,真正便于管理。同时,定期接受谈话、专家心理咨询、社会帮教、参与社区公益劳动等多种形式的改造使刑罚目的有了有效的载体。但是,我国的非监禁刑执行研究一直是刑事诉讼程序中一个被忽视的问题。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的一种行刑方式,在全国,尤其当前上海社区矫正工作由试点到全面铺开的形势下,对社区矫正的研究更显得紧迫。因此,笔者尝试探讨我国刑事诉讼体制下,作为非监禁刑执行方式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存在着不少问题,相比世界的刑罚发展趋势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距离。
(一)非监禁刑适用普遍偏少
就目前来说,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实践中,我们仍然釆用的是以监禁刑为主体的刑罚制度,整体而言,非监禁刑的适用率极低。从当前世界刑罚制度的发展趋势来看,社区刑罚制度已被各国广泛使用。据统计,2000年,加拿大适用非监禁刑的比例最高,达到79.76%;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美国也都在70%以上;英国、日本超过50%;韩国和俄罗斯比例较低,但也分别为45.90%和44.48%.[1]而我国长期的重刑主义思想影响以及1980年代初以来连续多次的“严打”整治斗争,致使人们对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同时由于在社区监督管理机制上的不健全和措施不落实等问题,使法院对适用社区矫正的刑罚控制较紧,因而我国的社区矫正进展缓慢。近年来我国缓刑假释的比例只占所有服刑人员的17%.[1]以上海为例,上海每年假释的比例约占在押犯人数的1%左右,缓刑的比例近几年有所增长,但仍不到刑事处罚人数的10%.[2]
(二)社区矫正主体不明确
我国现行《刑法》第85、76条规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在缓刑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刑事诉讼法》第217、214、218条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监外执行„„由居住地公安机关执行”,“缓刑罪犯,由公安机关交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考察”,“管制、剥夺政治权力„„由公安机关执行”,若罪犯在假释中违反规定,由“公安机关提请法院审核裁定”。可见,除执行缓刑时公安机关将罪犯交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考察尚有法律依据外,公安机关是非监禁刑的执行机关。但是,公安机关由于警力不足,任务较重,无暇它顾,至今也难以安排专门的警力来负责对非监禁性服刑人员的跟踪管理,更谈不上对他们的教育矫正;而负有矫正犯罪之责的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由于不属于公安机关,执行刑罚就不符合法律规定,只能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安置帮教,而对非监禁性服刑人员的监管矫正并无法律授权,想管也管不了,造成非监禁性服刑人员“两不管”的 “真空状态”,这不利于对非监禁性服刑人员的改造和社会的稳定。由于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是两个不相隶属的机关,不可能要求公安机关按照司法行政机关的要求来监管矫正罪犯。这种刑罚执行主体多元化的状况,必然难以形成普遍适用于各种刑事处分的方针、政策,破坏国家行刑制度的统一性和造成监管矫正工作的脱节,导致了刑事执行权力资源配置失衡,出现某些部门权力资源过剩,另一些部门权力资源供应匮乏的现象,无法使行刑权力资源产生最佳的效益。另外,把某些刑事执行权赋予公安机关,其实质就是把侦查机关与行刑机关合二为一,这有悖于现代刑罚观重视行刑和刑罚效益的精神,也难以贯彻宪法所要求的各司法机关之间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法律原则,影响了刑事司法活动的公正性。
(三)社区矫正的监管不力
我国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考察执行,在1997年《刑法》颁布实施以前是由公安机关交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考察;1997年《刑法》实施以后,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刑法》对考察机关做了调整,明确了公安机关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考察职责。《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加强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监督考察工作的通知》规定,社区矫正对象的执行工作是由县级公安机关负责的。在工作中,县级公安机关指定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驻乡人民警察或交罪犯所在单位、基层组织作为具体负责监督考察的执行单位。但在对社区矫正对象考察的实践中,并没有多大变化,基本上还是由基层派出所交由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予以考察监督。这种考察和管理的体制,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
(四)社区矫正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
社会矫正的工作职责有两个:一是对罪犯进行监督,从而提供对社区公众的保护;二是对罪犯进行矫治和提供帮助,包括对他们的咨询、更新,使他们重新与社会结合。社区矫正人员肩负改造服刑人员的社会重任,如果没有专门的职业资格衡量,矫正效果就难以保证。西方发达国家在实施社区矫正制度时,一般都要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从而使社区矫正工作法律化、制度化、有序化。据1997年的统计,美国社区矫正机构共有2931个,其中缓刑办公室有812个,占 27.7%;假释办公室有486个,占16.6%;缓刑和假释合署办公的机构共有1633个,占55.7%。美国正式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约7万人,其中在缓刑办公室的有3.2万多人,在假释办公室的有1.03万人,在缓刑和假释合署办公室的有2.6万多人。3而我国相对较落后。
人们对社区矫正的认识上的偏差、法律滞后、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制约着社区矫正的进一步开展以及深化和完善。这些制约因素实际上也是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制约因素有:一是在观念层面上,人们对社区矫正的认识有待进一步的端正;二是在体制结构方面,非监禁刑和社区矫正在国家的刑罚体系中的地位还不高;三是从维护司法人权方面来看,对犯罪人的法定权利仍没有予以充分重视;四是社会转型使得对被社区矫正对象考察监督的难度加大。
二、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不仅要解决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而且要克服其他一些不利的制约因素。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一)构建非监禁刑执行和社区矫正的科学体制
1、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
(1)明确社区矫正属于刑事司法体系,是非监禁刑和暂缓监禁的刑罚执行方式。行刑权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统一,[4]由司法行政部门统一行使是较为合适的,这有利于解决目前行刑权主体过于分散及行刑权的非均衡性等问题,从而实现刑事司法权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矫正工作是一项执法活动,社区矫正工作者首先是执法人员,其次才是社会工作者,其地位与法院的法官、检察院的检察官同等重要。
(2)在司法部成立专门的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机构——社区矫正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相应设立分支机构。作为社区矫正的法定执行主体,负责对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等5种对象进行社区矫正。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来看,建议成立如下的社区矫正的组织体系。一是由市司法局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实施。二是公、检、法各部门充分发挥工作职能。公安机关实施对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对重新违法犯罪的矫正对象依法及时处理,对违反有关规定脱离监控范围的矫正对象进行抓捕;人民法院依法加大对非监禁刑的适用力度,进一步规范罪犯假释,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和工作程序;人民检察院要充分行使法律监督职能,加强执法监督,完善监督程序,发现社区矫正工作中不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问题,及时提出检察建议。
2、建立有关国家机关分工配合的运作制度
在非监禁刑执行过程中,国家机关之间的互相配合是使国家刑罚得以实际执行、实现刑罚目的的保障。在司法实践中,社区矫正对象处于失控状态,疏于管理,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有关国家机关之间没有建立起互相联系、相互配合的制度。完善国家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相互配合制度,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建立有关机关之间法律文书送达回执制度;二是建立和完善矫正对象交接回执制度;三是建立和完善司法机关执行情况通报制度;四是建立和完善相互之间的协作制度。
3、建立以专业人员为主、以志愿人员为辅的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
(1)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由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组成的社区矫正社团,具体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是一个颇具流动性的社会群体,构成稳定的志愿者队伍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按照志愿参与某项活动的时间长短,可以分为长期、短期、临时志愿者;按照参与志愿活动的空间,可以分为社区内、社区外志愿者;按照参与志愿活动的程度,可以分为全面参与、专题参与、暇时参与等不同类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志愿者的参与纯粹出于内心对某项事业的认同,其队伍的建设更需要摆脱计划经济的惯常模式。据悉,上海市有关街道还招募了一批社会志愿者协助帮教社区里的服刑人员。这些志愿者中,有原先就从事司法行政工作的退休干部、退休教师、企业主、厂长、经理及社区服务人员,也有在校的大学生等。[5]
(2)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从事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是代表国家实施刑罚,社区矫正第一线工作人员的素质必须得到切实保证。从审判、检察、公安司法行政人员中组织一部分人“自愿转岗”是可行的。但是,自愿转岗者的人数不可能很多,即便是自愿转岗者也需要进行专业培训。上海虽然在全国率先试点社区矫正,但是,专业矫正人员队伍组建工作至今尚未完成,试点范围内的矫正人员在上岗前仅仅接受了上海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一个半月的培训。矫正人员“应知应会”的具体内容,违反纪律的查处措施,如何防止矫正人员陷入腐败的行为准则,初任人员和任期晋升的专业培训年限、内容、考核办法等规则也尚未出台。目前,我国的法学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起步,组织法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力量,在我国法学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增设社区矫正专业是必要且可行的。[6]
4、合理配置社区矫正权力
(1)关于社区矫正决定权的设置。社区矫正决定权是指对犯罪人员是否适用社区矫正,采取何种矫正方式的权力归属。从确保程序科学性的角度来看,社区矫正决定权设置应由法律授权给刑罚执行的主管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行使而不是由法院或其他部门行使。首先,社区矫正是刑罚的执行,并不涉及原判决的变更,因而这种权力并不属于司法权而是一种行政权,由司法行政机关行使决定权并不影响和侵犯法院的审判权。其次,司法行政机关担负着改造犯罪人的重任,理应享有与其职责相适应的权力,但我国司法行政机关只有改造犯罪人的责任,却无选择改造手段的决定权,这种责权分离的状况既不利于强化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管功能,也难以使犯罪人与刑罚执行机关建立一种利益依赖关系,从而妨碍了激励功能的发挥,使刑罚实现的程度大打折扣;再次,行刑机关对于矫正犯罪工作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根据犯罪人的表现判断其是否真正具有悔改决心,并可根据其表现,作出是否给一个服刑人员予以社区矫正或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矫正方式的较为科学的结论,从而有效地激励他们的改造积极性。
(2)关于社区矫正执行权的设置。社区矫正执行权是指矫正对象被交付执行后,矫正机关要对其进行教育、督导和考察的监管矫正权力。这种权力在本质上是一种行刑活动。行刑活动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司法活动,它要求各种刑罚制度的运行必须遵循共同的原则,具有相一致的价值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改革刑罚执行“分而治之”的现状,实行刑事执行一体化。将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国家职能交由同一系统的机关负责,有利于资源的整合,提高工作效率。而国家权力分配的均匀合理,有利于扭转制约弱化的状况,使之既相互独立,又
第二篇:社区矫正知识考试试题
社区矫正知识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1.、《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制定的。
A、政法委 B、宣传部 C、办公厅 D、司法部 2.《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于2012年()正式实施。A、3月1日 B、4月1日 C、5月1日 D、6月1日
3.《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司法行政机关 D、人民法院
4.《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A、司法行政机关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检察院
5.《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6.《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7.《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
A、司法行政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
8.《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由()承担。A、基层法庭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派出所 D、司法所
9.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A、三 B、五 C、十 D、十五
10.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A、1个月,3个月 B、2 个月,4 个月 C、3个月,6个月 D、6个月,12 个月
11.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12.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A、村、社 B、镇、乡 C、市、县(旗)D、省
13.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A、一 B、三 C、五 D、七
14.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A、十天 B、二十天 C、一个月 D、二个月 15.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A、村、社 B、镇、乡 C、市、县(区)、旗 D、省
16.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小时。
A、四 B、八 C、十六 D、三十二
17.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小时。
A、二 B、四 C、八 D、十六
18.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依法给予处罚。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监狱
19.社区矫正人员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由居住地县级()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地(市)级()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A、人民法院、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司法行政机关
20.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司法行政机关 D、监狱 21.社区矫正期满前,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应当根据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社区意见等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对其安置帮教提出建议。
A、基层法庭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派出所 D、司法所
22.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由()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A、司法所B、人民检察院C、公安派出所D、基层法庭
23.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A、基层法庭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派出所 D、社区矫正机构
24.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25.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为社区矫正人员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A、三 B、五 C、七 D、十
26.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以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但判处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个月,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个月。A、一、二 B、二、三 C、三、二 D、二、一
27.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或者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尚不属情节严重的,由负责执行禁止令的社区矫正机构所在地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处罚。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28.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原作出缓刑裁判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当地社区矫正机构提出的撤销缓
刑建议书之日起()内依法作出裁定。人民法院撤销缓刑的裁定一经作出,立即生效。
A、七天 B、15日 C、20日 D、一个月
29.下列哪项规定不符合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当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A、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实行相同的社区矫正;
B、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监督管理措施;
C、采用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 D、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
30.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司法行政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的情形。()
A、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B、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C、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一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D、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31.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A、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B、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C、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D、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且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E、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
32.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A、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B、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C、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D、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E、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33.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的情况。
A、遵纪守法 B、接受监督管理 C、工资收入D、参加教育学习E、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
34.发生(),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A、居所变化 B、工作变动 C、家庭重大变故 D、生病 E、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
35.()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监狱 E、司法行政机关
36.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列入司法行政机关监管的社区矫正人员有:()。
A、被判处管制 B、宣告缓刑 C、裁定假释 D、暂予监外执行 E、被剥夺政治权利
37.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以下一项或者几项活动:
A、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在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禁止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B、实施证券犯罪、贷款犯罪、票据犯罪、信用卡犯罪等金融犯罪的,禁止从事证券交易、申领贷款、使用票据或者申领、使用信用卡等金融活动; C、利用从事特定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犯罪的,禁止从事相关生产经营活动; D、附带民事赔偿义务未履行完毕,违法所得未追缴、退赔到位,或者罚金尚未足额缴纳的,禁止从事高消费活动; E、其他确有必要禁止从事的活动。
38.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进入以下一类或者几类区域、场所:()A、禁止进入夜总会、酒吧、迪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B、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禁止进入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
C、禁止进入中小学校区、幼儿园园区及周边地区,确因本人就学、居住等原因,经执行机关批准的除外; D、禁止进入超市购买商品;
E、其他确有必要禁止进入的区域、场所。
39.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接触以下一类或者几类人员:()
A、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B、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证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C、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控告人、批评人、举报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D、禁止接触同案犯;
E、禁止接触其他可能遭受其侵害、滋扰的人或者可能诱发其再次危害社会的人。
40.违反禁止令,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A、三次以上违反禁止令的;
B、因违反禁止令被治安管理处罚后,再次违反禁止令的; C、违反禁止令,发生较为严重危害后果的;
D、有1-2次没有参加司法所组织的社区服务;E、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41.监狱管理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由罪犯居住地
看守所将罪犯收监执行。()
42.社区矫正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社区矫正人员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43.社区矫正终止是指社区矫正人员死亡、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被判处监禁刑罚的。()
44.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
45.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由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公安机关办理交接手续。()
46.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通知其居住地县级公安机关派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
47.禁止令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48.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况,认为从促进犯罪分子教育矫正、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出发,确有必要禁止其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第七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同时宣告禁止令。()49.禁止令的执行期限,从管制、缓刑执行之日起计算。()
50.对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司法所应当定期与其治疗医院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其身体状况及疾病治疗、复查结果等情况,并根据需要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或者有关监狱、看守所反馈情况。()
三、简答题(毎题4分,共40分)
1、什么是社区矫正? 我国的“社区矫正”,是与监禁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2、社区矫正的任务是什么?
1、按照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
2、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使他们悔过自新,弃恶从善,成为守法公民。
3、依法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适合其年龄、身体条件、劳动技能的社会公益劳动。
4、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生活、法律、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种罪犯:
1、被判处管制的罪犯;
2、被宣告缓刑的罪犯;
3、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4、被裁定假释的罪犯;
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4、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政治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热心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身体健康,没有受过刑事处罚,能够适应社区矫正志愿工作的实际要求
5、乡镇、街道司法所具体负责实施社区矫正,履行哪些职责?
履行下列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非监禁刑罚执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2)依照有关规定,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管理,会同公安机关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考察;(3)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4)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5)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
6、社区矫正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7、我国的社区矫正的性质是什么
8、我国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政策依据是什么?
9、我国社区矫正适用的范围和对象是什么?
10、社区矫正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第三篇:社区矫正试题
社区矫正业务考核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题,每题1分,共6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矫正的任务(D)。
A.行刑
B.矫正
C.安置救济
D.限制人身自由
2.社区矫正工作的对象是(C)。
A.罪犯
B.行为偏差者
C.罪犯和行为偏差者
D.“三无”人员
3.我国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机关是(C)。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司法行政机关
D.公安机关
4.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发展的趋势是(A)。
A。加强社区矫正
B.加强监禁矫正
C.加强教育矫正
D.加强惩罚矫正
5.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矫正的目的(D)。
A.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
B.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C.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D.对罪犯实施打击和惩罚
6.下列选项中,(D)不是社区矫正的对象。
A.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
B.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
C.易于改造,且放在社会上服非监禁刑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
D.剥夺了人身自由的罪犯
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1分,共4分。)
1.开展社区矫正,(ABCE)。
A.有利于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罚制度
B.有利于合理配置行刑资源,使监禁矫正与社区矫正两种行刑方式相辅相成 C.有利于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实现对罪犯的有效改造
D.与行刑的成本无关
E.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已成为世界行刑改革发展的趋势
2.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为以下哪几种对象(BCDE)。
A.被判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
B.被宣告缓刑的罪犯
C.被裁定假释的罪犯
D.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E.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3.社区矫正的内容包括(ABE)。
A.行为督导
B.教育矫正
C.完成义务教育
D.娱乐活动
E.组织公益劳动
4.社区矫正对象符合下列哪些正当理由,且情况属实的,经由县级社区矫正机关批准可以请假外出(ABCDE)。
A.就业
B.经商
C.就学
D.就医
E.探亲
1.三、填空题(共16题,每空0.5分,共30分。)、1.社区矫正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活决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2.社区矫正工作的任务包括(监督管理)、(教育改造)和(帮教扶助)三项。3.社区矫正的作为刑罚执行活动,具有(惩罚)功能、(教育)功能、(塑造)功能、(感化)功能、(治疗)功能、(控制)功能。
4.管制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五种刑罚之。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适用对象主要是(所犯罪行较轻)、(社会危害较小)的罪犯。刑期在(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刑期最高不超过()年。
5.人民法院对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同时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应当在(执行通知书)上注明暂予监外执行,连同(判决书)、(起诉书)副本,(结案登记表)和(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送达其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县级社区矫正机关,同时,告知被告人(5)日内到司法所报到。(此题考核社区矫正对象接收必备五项材料)
6.社区矫正公益性劳动的内容为无偿参加社区(公益性组织)的活动或无偿为社会、社区的(公共利益)服务,其主要项目有:社区公共设施维护、社区保洁、社区绿化、为老弱病残人员服务、公益性演出以及其它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劳动项目。
7.被判决、裁定实行社区矫正的罪犯,省内服刑、羁押的罪犯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报到,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裁判或服刑、羁押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报到。
8.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人应当由到达法定年龄且具有(监管)能力的近亲属担任,如近亲属中无适合人选,也可有矫正对象所在社区、村委会或工作单位的有关人员担任。监管人确定后,要与社区矫正机关签订(监管协议),承担起在日常活动中(督促)矫正对象服从管理、遵守规定,监督矫正对象,定期向矫正机关汇报的责任。
9.社区矫正档案,是司法所实施社区矫正工作直接形成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响)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应当建立社区矫正档案,具体分为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和社区矫正(对象)档案。
10.社区矫正工作档案的存档材料内容主要包括: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及(组成人员)名单,社区矫正工作方面的计划、总结、报告、文件、信息、报表和会议培训、重要活动记录及其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
11.社区矫正机关对矫正对象实行监督管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报到)管理、(监督考察)管理、(请销假)管理、(迁居)管理、(会客)管理、(人户分离)管理。
12.对于经批准同意,确实因外出打工、就学、异地治疗以及其他特殊原因,在一定时间内无法按时亲自到司法所报到的矫正对象,社区矫正机关应令其定期以(电话通话)的方式向社区矫正机关报告活动情况,定期以(信件邮寄)的方式寄送思想汇报书面材料,并随时保持与矫正机关的(通讯)联络,随时接受监督管控。
13.社区矫正对象一次请假时间原则上不能超过(20)日,一年内累计请假时间不得超过(30)日,确有正当理由请假外出时间超过20日的,需经由县级社区矫正机关查实后,报市级矫正机关审核同意,但每次请假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
14.社区矫正个案就是社区矫正组织针对特定矫正对象的(不良心理倾向)和(行为习惯)等因素,专门制定并实施的矫正工作方案。
15.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矫正全过程分为(初始教育)阶段、(常规教育)阶段和(解矫教育、)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矫正对象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设立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开展教育工作,以求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16.社区矫正扶助制度又称社区矫正救济制度,是指在社区矫正机关的组织协调下,通过落实有关政策,利于社会志愿者、社会组织整合其他社会资源,对矫正对象给予(帮助)、(救济)和(安置)的一种工作制度。
四、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
一、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1)社区矫正对象相关的法律文书。
(2)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包括对象的确认、登记、填写相关表格。(3)告知社区矫正对象相关权利和义务以及社区矫正相关规定。(4)开展初次见面谈话教育。
(5)建立矫正对象的个人矫正档案。
二、社区矫正适用对象有哪些?
答: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种罪犯:
(一)被判处管制的;
(二)被宣告缓刑的;
(三)被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四)被裁定假释的;
(五)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监狱外执行的。
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三、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宪法,遵守法律,品行端正;
(二)热心社区矫正工作;
(三)有一定的法律政策水平、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
四、社区矫正对象监护帮教小组应当由矫正对象居住地的村(社区)干部,社区志愿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小组人员一般在3人以上,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有哪些? 答:(1)负责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督和教育工作。
(2)参与司法所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考核奖惩的评议工作。
(3)协助社区矫正机关帮助矫正对象解决工作、生活、学习方面的困难问题。
(4)完成司法所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任务。
五、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二)未经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四)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
(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六)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六、开展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咨询应遵循确保安全、平等交友、启发教育、保守秘密循序渐进等原则,一般的作法有哪些?
答:1.宣泄情绪,缓解冲突。
2.心理相融,建立互信。
3.分析现象,摸清问题。
4.剖析问题,恰当归因。
5.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第四篇:社区矫正考试试题
社区矫正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社区服刑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C)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A、三 B、五 C、十 D、十五
2、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还应当每(A)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A、一;三 B、二;四 C、三;六 D、六;十二
3、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服刑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C)批准,并告知()。
A、人民法院;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C、司法行政机关;人民检察院 D、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
4、社区服刑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C)提出书面申请。A、十天 B、二十天 C、一个月 D、二个月
5、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B)小时。
A、四 B、八 C、十六 D、三十二
6、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A)依法给予处罚。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监狱
7、社区服刑人员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由居住地县级(D)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地(市)级()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A、人民法院、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司法行政机关
8、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以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但判处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C)个月,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个月。
A、一、二 B、二、三 C、三、二 D、二、一
9、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或者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尚不属情节严重的,由负责执行禁止令的社区矫正机构所在地的(C)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处罚。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10、下列哪项规定不符合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当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A)。
A、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实行相同的社区矫正; B、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监督管理措施;
C、采用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 D、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
11、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出具社会调查评估报告,提出能否适用管制、缓刑或者假释的建议,在(D)个工作日内提交委托机关。
A、三 B、五 C、七 D、十
12、下列关于分级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D)A、分级管理按季度实施;
B、拟调整为宽松管理的,应当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
C、社区服刑人员上季度月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的,可以下调管理等级一级; D、社区服刑人员有法定立功或者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下调管理等级一级。
13、社区服刑人员脱离监督管理的,(A)应当立即组织查找 A、司法行政机关 B、公安机关 C、做出决定、裁定的机关 D、检察院
14、司法所应当在宣告执行后(B)个工作日内,为社区服刑人员制定矫正方案。A、三 B、五 C、七 D、十
15、应当立即直接上调为严格管理的情形为(C)A、月度考核结果出现一次基本合格 B、月度考核结果出现两次以上基本合格 C、受到警告、治安管理处罚的 D、月度考核结果出现不合格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社区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ABCD)
A、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B、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C、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的; D、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的;
2、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进入以下一类或者几类区域、场所(BC):
A、禁止进入夜总会、酒吧、迪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B、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禁止进入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
C、禁止进入中小学校区、幼儿园园区及周边地区,确因本人就学、居住等原因,经执行机关批准的除外;
D、禁止进入超市购买商品;
3、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收监执行建议书、减刑建议书等和相关决定机关的决定书应当同时抄送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同级(BCD)
A、司法行政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
4、对于未成年实施社区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D)A、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可以与成年人分开进行。B、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要给予身份保护。C、其矫正宣告应当公开进行。
D、其矫正档案应当保密,不能存放在公开场所。
5、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ABCD)的情况。A、遵纪守法 B、接受监督管理 C、参加教育学习D、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
6、发生(ABCD),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A、居所变化 B、工作变动
C、家庭重大变故 D、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
7、(ABCD)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监狱
8、下列哪种情形属于司法行政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的情形(ABD)。
A、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B、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C、受到司法行政机关警告仍不改正的;
D、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
9、下列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列入严管的有(ABCD)A、犯罪情节严重的 B、共同犯罪的假释人员
C、犯抢劫罪的假释人员 D、受到警告、治安管理处罚的
10、下列关于社区服刑人员的报告制度正确的有(BC)
A、严格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每周电话报告一次、每月当面报告一次;
B、社区服刑人员因身体原因无法到司法所当面报告的,经司法所同意,可以委托矫正小组成员或家庭成员代为提交书面材料,司法所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
C、社区服刑人员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报告司法所。
D、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还应当每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两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社区服刑人员符合管理等级调整条件,但剩余矫正期限不满一个月的,按照原等级管理。(对)
2、社区服刑人员上季度月度考核结果出现基本合格的,应当上调管理等级一级。(错)
3、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由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公安机关办理交接手续。(错)
4、社区服刑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县(市)、设区市的城区,应当提前十日向司法所提出书面申请。情况紧急的,可以用电话方式提出申请,由司法所记录在案。(错)
5、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通知其居住地县级公安机关派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错)
6、严格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每周电话报告一次、每两周当面报告一次。(对)
7、监狱管理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由罪犯居住地看守所将罪犯收监执行。(错)
8、社区服刑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社区服刑人员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对)
9、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对)
10、社区服刑人员违法或重新犯罪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在十五日
内向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书面通报情况。(对)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社区矫正的对象主要指(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2、社区服刑人员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办理报到登记后,应在(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3、社区服刑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
4、司法所应当每(半年)评估矫正方案实施效果,并根据需要予以调整。
5、司法所应当在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社区矫正后(三)个工作日内,建立矫正小组,签订矫正责任书。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被告人或罪犯的审前社会调查应调查了解哪些事项?
答: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委托后,应当根据委托机关的要求,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等进行调查了解,形成评估意见,在十个工作日内将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意见书提交委托机关。在调查中发现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罪犯)居住地不属于本县(市、区)的,应当立即向委托机关退还委托函件,并说明理由。
2、矫正小组由哪些成员组成?
答:社区矫正小组组长由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担任,成员包括社区民警、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代表、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单位或者就读学校代表、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社区服刑人员为女性的,矫正小组应当有女性成员。
3、关于社区服刑人员请假外出有哪些规定?
答:居住在县(市)的社区服刑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县(市)。居住在区的社区服刑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设区市的城区。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实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县(市)、设区市的城区的,应当提前七日向司法所提出书面申请,批准后方可离开。返回后应当立即报告司法所。情况紧急的,可以用电话方式提出申请,由司法所记录在案。离开所居住的县(市)、设区市的城区不得超过一个月。
4、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走访有哪些规定?
答:司法所应当定期走访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了解、核实社区服刑人员思想动态和生活、工作、学习情况。
对严格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每半个月走访一次;对普通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每个月走访一次;对宽松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每一个半月走访一次。
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司法所应当对严格管理的社区服刑人员以及其他重点人员开展走访工作,掌握其动态。对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司法所应当每三个月与其治疗医院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其身体状况及疾病治疗、复查结果等情况,并根据需要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向批准、决定机关或者有关监狱、看守所反馈情况。
六、论述题(10分)
如何做好重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控?
第五篇:社区矫正知识考试试题2
旌德县社区矫正工作业务知识考试试题
参考人: 所在单位: 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
1.《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司法行政机关
D、人民法院 2.《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3.《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由()承担。A、基层法庭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派出所
D、司法所、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A、三
B、五
C、十
D、十五
5.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A、1个月,3个月
B、2 个月,4 个月 C、3个月,6个月
D、6个月,12 个月
6.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7.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和离开居住的()。A、村、社
B、镇、乡
C、市、县(区)、旗
D、省
8.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
A、5、5、10
B、7、7、20
C、5、7、30
D、7、7、30 9.下列选项中可以假释的情形是()
A、累犯
B、诈骗罪判无期
C、抢劫罪判处11年
D、放火罪判处无期 10.减刑、假释案件的公示期限为()
A、5日
B、7日
C、5个工作日
D、7个工作日
11.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小时。
A、四
B、八
C、十六
D、十八 12.对宣告执行后三个月内的社区矫正人员,一律实施()。
A.等级管理 B.宽松管理 C.普通管理 D.严格管理
13.司法所应当在宣告执行后,()个工作日内为社区矫正人员制定矫正方案。
A.三 B.五 C.七 D.十
14.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司法行政机关
D、监狱 15.社区矫正期满前,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应当根据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社区意见等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对其安置帮教提出建议。
A、基层法庭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派出所
D、司法所
16.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为社区矫正人员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A、三
B、五
C、七
D、十 17.社区矫正人员档案保管期限是()。
A、从解除社区矫正的当年算起不少于20年 B、从开始社区矫正的当年算起不少于20年
C、从解除社区矫正的当年算起不少于25年
D、从开始社区矫正的当年算起不少于20年 18.下列人员中除了(),经批准可以不参加社区服务。
A.不满十八周岁 B.年满六十周岁 C.因病暂予监外执行 D.妇女 19.对于暂予监外执行,那个机关没有决定或者批准权()
A、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
B、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 C、司法行政机关
D、人民法院
20.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二、多项选择(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哪种情形属于司法行政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的情形。()
A、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B、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C、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一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D、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
2.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A、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B、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C、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D、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且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E、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
3.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A、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B、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C、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D、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E、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4.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的情况。
A、遵纪守法 B、接受监督管理 C、工资收入D、参加教育学习E、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 5.()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监狱
E、司法行政机关 6.发生(),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A、居所变化
B、工作变动
C、家庭重大变故
D、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
7.违反禁止令,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A、三次以上违反禁止令的;
B、因违反禁止令被治安管理处罚后,再次违反禁止令的;
C、违反禁止令,发生较为严重危害后果的;
D、有1-2次没有参加司法所组织的社区服务.E、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8.下列哪项规定符合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当遵循()方针。
A.教育 B.感化 C.帮扶 D.挽救 9.保管期限已到的档案,应保留哪几项()
A、起诉书、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等判决法律文书
B、奖惩审批表
C、解除社区矫正通知书
D、解除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及上报材料
10.不适用缓刑的有()A、犯罪集团首要分子
B、累犯
C、故意伤害
D、主犯
11.可以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有()
A、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B、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C、判无期徒刑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D、生活不能自理
E、有自伤自残现象的罪犯 12.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中正确的有()
A、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1/2 B、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3年
C、死缓减为无期后,不能少于25年
D、死缓减为25年有期后,不能少于20年
13.重大事项报告报告的要求有()
A、事后评估
B、事中专报 C、快报事实
D、慎报原因
14.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各环节的承办人、批准人等执法司法人员,实行()制度。A、谁承办谁负责、B、主管谁负责、C、谁签字谁谁负责
D、执法司法人员在职责范围内对执法办案质量终身负责
15.社区矫正期间,属于重大立功表现的有()
A、组织他人实施重大犯罪活动
B、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舍己救人 C、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
D、检举重大犯罪活动
E、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社区矫正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可以出境。()
2.社区矫正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社区矫正人员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3..社区矫正终止是指社区矫正人员死亡、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被判处监禁刑罚的。()4.社区影响评估应在接到委托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
5.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由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公安机关办理交接手续。()
6.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通知其居住地县级公安机关派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
7.司法所应当安排1名以上工作人员开展调查评估工作。()
8.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况,认为从促进犯罪分子教育矫正、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出发,确有必要禁止其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的,可以同时宣告禁止令。()
9.社区矫正人员因身体原因无法到司法所当面报告的,经司法所同意,可以委托矫正小组成员或其家庭成员代为提交书面材料,司法所应将情况记录在案。()
10.对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司法所应当定期与其治疗医院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其身体状况及
疾病治疗、复查结果等情况,并根据需要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或者有关监狱、看守所反馈情况()
11.社区矫正人员在逃的,由司法行政机关追逃。()
12.对罪犯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在看守所服刑的,由看守所审查同意后提请市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13.社区矫正人员不得申请低保。()14.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15.《宣城市社区矫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试行)》中的责任人是指对社区矫正执法负有直接责任的部门和个人,包括直接承办人、审核人、批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