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购理财产品亏损引起纠纷的案例

时间:2019-05-14 08:5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代购理财产品亏损引起纠纷的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代购理财产品亏损引起纠纷的案例》。

第一篇:代购理财产品亏损引起纠纷的案例

代购理财产品亏损引起纠纷的案例

[案例经过] 客户与其丈夫在营业网点开立了姓名为丈夫的银行卡账户。后客户多次来网点办理个人业务,并告知其丈夫一直在外地工作,家里的存款账户都由她本人办理。鉴于客户是该网点的老客户,几年间客户一直用其丈夫帐户在网点进行基金产品购买。有一天,客户到网点另一柜员处购买了私募理财产品,当时柜员知道该客户是网点的老客户,因而在购买时没有查询是否是本人就操作了业务。后来由于产品出现了亏损,客户的丈夫到网点以购买私募理财产品必须本人、银行柜员操作违规为由,要求银行赔偿其投资损失,并提出前几年购买的基金,同样存在代理人购买的情况,也出现亏损,要求银行一同赔偿。

[案例处理] 由于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客观存在违规行为,经法院调解,给予客户一定的补偿。根据《员工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规定,银行责令网点负责人和经办柜员做出深刻的书面检查,并将处理结果在该行范围内通报。

[案例分析] 此事件反映的问题如下:

一是整个事件存续的时间跨度较长。几年间,客户丈夫账户中所有基金申赎及理财产品购买一直由其配偶客户代为办理,从中可以看到,该行内部检查、管理指导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纠正;

二是银行柜员在向该客户销售产品的过程中,未能考虑客户实际的风险承受能力,向其销售了风险属性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产品,导致了客户对亏损无法接受,从而选择申诉;

三是柜员未能在销售产品时对客户的身份进行有效确认,违反了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应“有效识别客户”的相关规定,给客户和银行都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案例启示]

一、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银监会及总、分银行的相关规定,对客户的身份进行有效确认,严防代理基金申赎、理财产品买卖等行为,确保客户行为的有效性,降低双方的风险。

二、在销售产品前,受理人应首先明确客户的投资意向,并为其进行详细的风险承受能力测试,根据客观的风险承受能力结果再为其配置风险属性相匹配的产品,降低投资风险所带来的客户预期的偏差。

第二篇:怎样置理财产品麟龙科技案例分析

怎样置理财产品麟龙科技案例分析

李女士本年37岁,她自己即是一名理财规划师;而她的先生比她大一岁,当前在一家合资企业担任中层管理人员。李女士夫妇的月收入十分稳定,每年两人的收入加起来大约能有50万元左右。他们的孩子本年4岁,当前在上幼儿园。一起双方的父母也需求他们来进行奉养,对比契合421家庭的结构。尽管李女士家庭当前没有负债,可是他们的家庭职责以及将来的养老问题是他们必需要面临的。

当前李女士的出资首要包含了固定收益类信任150万元,17万元债劵型基金,12万元货币型基金,并预留银行储蓄3万元作为应急金。此外他们还具有自有住宅一套,并已采购房屋稳妥,有家用轿车2部,均是全险并添加了涉水险。

理财出资参谋以为应急准备金是家庭抵挡危险的第一道防地,通常通常家庭的应急准备金为月平均开销的6~12倍,以备不时只需。应急准备金着重安全性和流动性,这笔钱不能以股票、基金等价格有波动的方法来储备,一起防止采购无法提早支取的固定期限的银行理财商品,所以李女士以活期存款与货币基金的方式持有应急。

装备固定收益类信任首要是因为能够运用组织出资的优势,做到较强的危险操控,然后取得较好的出资报答。证券出资分析师表明,装备固定收益类信任是因为其具有三大优势,一是期限固定:通常在1~2年,运作期限清晰,便于安排资金运用方案;二是收益断定:年化收益通常为同期定存利率的3~4倍;三是安全性高:通过财物典当、股权质押、担保公司、个人连带职责确保等确保资金安全性,然后添加了家庭的被迫收入。此类装备是为了添加家庭的被迫收入,提高日子品质或5年之后运用信任的出资收益及本金作为首付,采购改善性住宅。

大多数人在思考理财时首要会思考采购什么样的理财商品,并且更多的仅仅关注收益率,可是通常疏忽咱们采购的商品是不是合适,它究竟能协助咱们解决日子中的什么问题,当理财仅仅为了获取收益时,咱们便无法操控愿望,疏忽危险。其实理财是一个构筑幸福日子的进程,依据日子方针合理的进行家庭财物装备,是成功理财的基础,理财即是理人生。

第三篇:中国企业近年来部分海外金融投资亏损案例

中国企业近年来部分海外金融投资亏损案例

1、案情

——中信泰富事件(2008年)

背景介绍:中信泰富有限公司的前身泰富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1991年泰富正式易名为中信泰富。中信泰富的业务集中在香港及广大的内地市场,业务重点以基建为主,包括投资物业、基础设施(如桥、路和隧道)、能源项目、环保项目、航空以及电讯业务。案情简介:中信泰富2008年10月20日宣布,集团为了澳洲铁矿石项目进行的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已引致亏损共8.07亿港元,而仍在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按公平价定值的亏损更高达147亿港元。10月21日,中信泰富股价全日暴跌。截至收盘,中信泰富开盘报9.00,收盘报6.520,下跌8.00,跌幅55.10%。而在停牌前一个交易日,中信泰富股价为14.52。中信泰富因经营钢铁业务一直拥有澳元外汇合约,以寻求平抑澳元波动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但该公司订立的合约背离了对冲的原则,随后造成了巨额损失。根据今年3月25日中信泰富公布的2008年全年业绩,该公司去年亏损127亿港元,其中外汇损失159亿港元。2009年,中信泰富创始人荣智健因之辞去董事及主席之职。

——国航、东航失手燃油期货(2008年)

背景介绍: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AirChina”),简称“国航”,其前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于1988年。2004年9月30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作为中国航空集团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China Eastern Air Holding Company,CEAH)于2002年10月11日成立,是以原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为主体,兼并原中国西北航空公司、联合原云南航空公司组建而成,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我国三大骨干航空运输集团之一。

案情简介:2008年,东航和国航在航油套保合约上遭受了公允价值的巨亏。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急剧下跌,中国国航2008年持有燃油套期保值合约的公允价值出现负值,国航业绩预告称,2008年仅燃油套保合约公允价值损失就达68亿元。东航去年巨亏139亿,其中航油套保浮亏占近一半。

——中盛粮油套保巨亏事件(2005年)

背景介绍:中盛粮油工业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专业从事粮油产品生

产、加工、仓储、销售及贸易的国际化企业。2000年,开始涉足国内粮油行业,陆续投资兴建多个粮油加工及仓储设施。在沿海地区形成以天津、镇江、东莞及厦门为主体的生产基地,在全国拥有数十个产品配送中心,产品覆盖国内三北、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销售总额达到50亿元人民币。

案情简介:2005年,中盛粮油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进行大豆和豆油期货套保失手,亏损总额达到1.8683亿港元。以往,中盛粮油在国际市场采购大豆毛油后,可以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和大豆油期货合约中对冲,以减低大豆油风险净额。过去,中国国内的大豆成品油现货价格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油期货价格高度关联,因此,这种对冲交易能够有效抑制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但是,2005年2月底以来,中国国内成品大豆油现货价格下跌,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成品大豆油价格反而上升,这种走势一直持续到第二季度,对冲交易失去对冲效用。因此,原本作为对冲现货价格的期货交易反而出现亏损。中盛发布的公告认为:由于国内、国际市场价格的走势不同,导致了中盛粮油的“套期保值”失效。但也有分析认为中盛粮油是因为投机导致亏损,而非套期保值亏损。

——国储铜事件(2005年)

背景介绍: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职能机构,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国家物资储备政策和任务的建议;研究提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中长期规划、计划及储备物资轮换计划的建议;研究提出国家物资储备事业的发展方针;遵循储备与经营分开的原则,管理国家储备物资和系统国有资产,并负责保值增值;领导所属物资储备管理机构。

案情简介:2005年,中国国家储备局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期货上做空被套,国际基金不断推高铜价逼空国储,造成国家物资储备调节中心6.06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从2005年11月13日开始,外电纷纷披露,中国国储局一名交易员刘其兵在LME(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市场上通过伦敦金属交易所场内会员SEMPRA,在每吨3000多美元的价位附近抛空,建立空头头寸约15万至20万吨,这批头寸交割日在12月21日。但自9月中旬以来,铜价每吨上涨约600多美元,这些空单无疑已经造成巨额亏损,而该交易员刘其兵则神秘失踪。

——中航油事件(2004年)

背景介绍:中国航油成立于1993年,由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控股,总部和注册地均位于新加坡。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后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一举扭亏为盈,从单一的进口航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

通过一系列的海外收购活动,中国航油的市场区域扩大到东盟、远东和美国等地,成为国有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的一个成功典范。2002年公司被新交所评为“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奖,总裁陈久霖也被被誉为“航油大王”、“亚洲经济新领袖”。

案情简介:2004年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China Aviation Oil,CNAO.SI)从事投机性原油期货和航空煤油期权等衍生品交易,造成5.5亿美元的巨亏。该公司是从2003年开始参与石油衍生商品交易的,除了对冲风险之外,也从事投机性质的交易活动。2004年10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猛涨,导致公司必须为未平仓的衍生品仓位注入数额巨大的保证金。由于无法为一些投资性质的交易补仓,公司被迫在亏损的情况下结束部分仓位。12月1日,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消息:公司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总计亏损5.5亿美元(合人民币45亿元)。净资产不过1.45亿美元的中航油(新加坡)因之严重资不抵债,向新加坡最高法院申请破产保护。陷入财务危机后,中国航油的母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应公司要求,为之提供了大约1亿美元的贷款,公司已将这笔钱用来补仓和偿还部分亏损。但中国航油在衍生品市场上的债权人坚持要求公司付款,董事会认为资金流量难以应付债务需求,无法继续日常业务运作,因而决定向新加坡法院申请重组债务。之后,总裁陈久霖因之获罪,被新加坡法庭一审判决4年3个月监禁。

——株冶事件(1997年)

背景介绍:株洲冶炼厂,现为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案情简介:1997年,株洲冶炼厂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从事锌保值期间,做空伦敦锌,最后造成近15亿元人民币的亏损。1997年,株冶交易人员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越权进行透支交易,大量卖空了锌期货合约,其头寸远超既定期货交易方案,其后被国外金融机构盯住逼仓。事发时,株洲冶炼厂在LME市场已卖出45万吨锌,而当时该厂全年的总产量仅为30万吨。1997年7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专门召开办公会议处理“株冶事件”。但终因该厂抛售头寸过大,最终只得高价买入部分合约平仓履约。由于多头推高,伦敦锌价涨幅超过50%,株冶最后集中性平仓的3天内亏损额将近1.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亿元。

2、分析

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上述案例具有很强的共性:首先,涉及的单位都有国家背景。有的是大型国企,有的是国家职能机构,有的拥有国有背景的大股东。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和决策流程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交易的标的物都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品。这说明中国企业对衍生品交易还很不熟悉,遇到这种复杂的交易就很容易失手。第三,亏损的原因相似。企业的投机心理、管理者的豪赌心态以及对国际市场走势的错误判断是中国企业海外金融投资失利的共性原因。第四,亏损金额巨大。一方面是企业自身规模的原因,上述企业自身资力雄厚,动辄进行大手笔交易,交易金额越大,一旦失利面临的损失也越大;另一方面是金融衍生品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由于衍生品交易的杠杆效应,风险会被成倍放大。

中国企业海外金融衍生品投资的失利,凸显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和中国企业金融风险防范的能力不足。造成中国企业海外金融投资屡屡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国企业对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不熟悉、不适应是导致巨亏的重要原因。国际金融市场行情变幻莫测,金融衍生品市场更是瞬息万变,而中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很不成熟,中国企业对国外金融衍生品市场更加陌生,而且,这些杠杆式的金融衍生品交易,设计复杂,创新过快,杠杆率高,一旦投资失利,经过杠杆式放大后,损失就被成倍扩大。于是,“新手上路”无可避免地缴上了高额的学费。

另外,明套保暗赌博是中资企业屡屡在对外金融衍生品投资上失利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要防止一些手握重金的公司高管去凭运气做期货,就必须依靠法律、制度的约束。然而,从中国目前法制建设的情况看,法律的缺失和监管的不到位,造成境外赌期货得不到有效的法律制约。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规范实业投资多,涉及金融产品投资少;而且是以规范境内交易为主,很少顾及中资机构境外金融交易。我国目前急需对企业投机性投资进行有效约束,同时强化中资机构的公司治理,进一步防范投资风险。有条件的企业应适当培养、吸纳高端金融人才。考虑到相关企业对于套期保值的需要,国内建设相关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步伐也应当相应加快。

第四篇:案例六(东方航空套保亏损)

案例六

资料一:

航油套保合约暗藏后门 国际投行狙杀东航始末http://.cn2009年02月14日 05:27中国经营报

再过3个月,东方航空将戴上ST帽子。根据测算,其2008年全年的亏损额可能高达122亿元,其中航油套保浮亏62亿元,实际赔付已经超过1000万美元,随着合约的不断到期,这个窟窿还会越捅越大。

交易对手:国际投行巨头?

“无论东航目的是套保还是投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合约都是彻头彻尾的错误,完全搞反了方向。”长城伟业期货机构业务部总经理卜毅文向《中国经营报》记者细述了东航套保巨亏62亿元的来源。

直到2008年11月27日,一纸《关于航油套期保值业务的提示性公告》,东航航油套保巨亏才浮出水面。公告显示:截至2008年10月31日,东航航空燃油套保亏损共计18.3亿元。同时公告提出,所签订的套期保值合约实际亏损额将随着航油价格变动。

果不其然,随后,47亿、50亿、62亿,窟窿越来越大,截至2008年12月31日,根据东航的套保合约及当日纽约WTI 原油收盘价计算,这个窟窿在2008年底被定格在62亿元。

消息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造成东航巨亏的套保合约签订于2008年6月份,共计55份,签订对象为数家国际知名投行。

航油套期保值是指航空公司为了应对油价的上下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对未来所用航油进行保值增长的一种金融衍生品工具,通过买入或卖出远期航油合约,锁定成本。亏损或者盈利在合约到期前属于浮盈或者浮亏。假设买入看涨合约,油价上涨造成浮盈,这部分盈利对冲掉了相当于合约量部分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部分,达到对航油的套期保值作用,反之亦然

巨亏元凶:卖出套保期权

根据可查资料,东航对航空燃油进行套期保值始于2003年,2007只产生了53.5万元的浮亏,很好的对冲了航油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风险,然而签订于2008年6月的套保合约为何遭受高达62亿元的巨亏?

根据东航公告,所签订的航油套期保值期权合约分为两个部分:在一定价格区间内,上

方买入看涨期权,同时下方卖出看跌期权。在市场普遍看涨的情况下,采用这种结构的主要原因是利用卖出看跌期权来对冲昂贵的买入看涨期权费,同时要承担市场航油价格下跌到看跌期权锁定的下限以下时的赔付风险。

东航所签订的期权合约分为三种:航油价格在62.35美元~150美元每桶区间内,套保量为1135万桶,即东航可以以约定价格(最高上限为150美元)买入航油1135万桶。合约截止日时,无论航油价格多少,东航都可以选择是否购买,合约对手必须接受。这是最基本的套保合约,因为权力方是东航,可以达到套保作用,但是条件有利于东航,所以航油价格每上涨10美元,东航需要付出1.4美元的期权合约金,如果合约终止,东航不需购买,期权费按照实际价格差支付。

同时,东航卖出看跌期权,承诺以不低于62.35美元的价格购买合约对手航油1135万桶。合约截止日时,无论航油价格多少,合约对手都有权选择是否卖出,东航必须接受;以更高的约定价格(72.35~200美元)向对手卖出300万桶,对手具有购买选择权,东航必须接受。

根据东航公告,合约在签订日起至2011年陆续到期,截至2008年底到期的合约中,东航已经实际赔付1000多万美元,随着合约不断到期,实际赔付会不断增多,而这62亿元的窟窿也会越来越大。

根据东航公告所言,为了对冲第一种合约产生的期权金而签订的第二种被动合约直接导致了东航的巨亏。

合约签订后不久,国际油价从140美元/桶高位直线回落,目前已跌到40美元每桶的价位。而东航所签订的合约因为油价跌破62.35美元每桶价格下限,亏损不断扩大。“油价跌破62.35美元后,价格每下跌1美元,东航需要为此支付的赔付额为1美元×1135万桶=1135万美元。这就是东航为了对油价每上涨10美元/桶产生1.4美元/桶期权金对冲产生的后果。

至于第三种合约,卜毅文认为可能是为手上持有的其他航油期货、现货而做的套保,或者是为了减少油价下跌造成的第二种合约亏损。因为只有300万桶,只是对冲掉1/4的量。根据所签订的合约分析,东航巨亏的原因是单边看多,认为油价继续上涨或者下跌幅度不大,所以对期权金进行了大量套保。“以为稳赢的,就顺便多赚点,想把期权金也对冲掉,实际吃了大亏。”

投行的圈套

国际投行的合约从来都不对等。一个完整的合约非常复杂,即使是金融科班出身,没个一年半载也不能完全弄明白。

合约的不对等主要体现在:他们拥有及其庞大的客户群,包括买卖双方,包含期权、期货现货交易,通过大量非交易系统交易,对任何一笔合约都了如指掌,“他们掌握着客户最真实的需求及现状,足够多的资源和全部量化的数据模型,使得他们在合约签订前就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合约都包含有一份期权,围绕期权包含现货、期货等等,他们会和买家签订合约,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以所签订合约的相反方向做等量的对冲,这样一来可以赚取高额的期权合约金,“因为几乎所有的期权都是他们大投行做的,投行间的合约金非常少,这样就保证了合约金差成为一种稳定的盈利,可以做到零风险甚至负风险。” 同时,他们制定的合约全部都是不对等的。

以东航为例,2008年6月,美国次债危机爆发已经过去10个月了,离2008年8月的金融危机还有两个月,他们已经可以判断出金融危机的发生,同时次债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体现,“实际上国际油价的构成非常复杂,与金融危机直接相关”,这段时间内,他们签订了大量类似东航的合约,同时唱高油价。

更为隐蔽的是合约的内容设计,东航的合约就是典型。表面看来,在油价上升时东航第一种套保合约具有明显的优势,油价每上涨10美元产生1.4美元每桶期权金,相对于大幅上涨的油价,代价并不算高,但是因为合约量巨大,对于东航来说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在第一种合约签订时,他们(投行)故意以高额期权金为诱饵,诱使东航对期权金进行„套保‟,这是非常隐蔽的。”为了降低东航套保成本,投行又设计了第二、第三种合约,表面看来,这两个合约可以对冲合约金,“东航貌似可以完美套保”。

所签订的合约区间看似很大,东航认为风险很低,再跌也不会跌出区间,实际上当时国际油价的波动更大。

第三个陷阱是投行们大量签订合约,一旦油价下跌,东航们会选择抛售坏头寸(短期亏损期权及期货合约),造成油价恐慌性下跌,从而使得类似东航这样长达3年的合约不断亏损。

解决这62亿元亏损的唯一方法就是协议延长。目前看来,直到2011年合约截止时,油价很难再度狂涨。

投行很可能会接受延长合约,因为目前东航已经资不抵债,同时预测东航2008年全年营业亏损高达60亿元,合计亏损122亿元左右。

不赌不行 逢赌必输

对于东航的此次巨亏,外界将罪魁祸首归罪于该公司背离套保初衷,参与了投机。对此,东航财务总监罗伟德在接受媒体公开采访时矢口否认,表示东航套保坚持“不越权、不投机、不做空”的三不原则,不属于投机行为。

实际上,就亏损额大小来看,东航不是最多的,国泰航空2008年因套保亏损在69亿元左右,但因东航套保合约包含的“投机性”和对该事件的遮遮掩掩吸引了众多媒体注意。“我们不清楚套保合约是谁签的,也不方便透露合约具体内容。”东航证券部对此事三缄其口。不管东航是否出于投机目的,实际上的合约已经形成了投机性,因为造成巨额亏损的第三种合约是典型的卖方期权,高风险,投机性非常强。

合约签订时的油价是每桶140美元附近,包括高盛在内的国际投行、国内研究机构等所有人都认为油价将继续上涨至每桶200美元,甚至看高至每桶250美元,航空公司在高油价中所承受的成本压力太大,燃油成本占比总成本从2007年的20%上升至2008年的40%,如果燃油价格继续上涨,不进行套保根本无法生存。

航空公司当时面临微利甚至负利润,又是国家命脉不得不继续营运,为了盈利,只能将风险丢到市场上去化解,不赌不行,一赌必输。现在看来是一赌必输,但在当时,各投行的集体唱高使得人们认为油价继续上涨是必然趋势。然而东航实际上可以降低风险,达到完美套保,但是却走入了投行们早已设好的圈套。

资料二:

东航日亏4000万

http://.cn2009年01月15日 17:56武汉晚报

据第一财经周刊昨日消息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东航”)不是唯一押宝航油价格的航空公司,但却是所有下注者之中处境最艰难的。

“平均每天亏4000万,”东航总经理刘绍勇上月22日在与中山大学师生交流时透露到东航短短十天时间里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但中央下了决心,要让东航起死回生。”

1月12日东航发布公告,其上月当期的航油套期保值合约发生实际现金交割损失约为1415万美元,相比11月份只有42万美元的损失,这一损失环比竟激增3369%。同时,东航2008年全年航油套期保值合约预计损失更高达62亿元人民币。

仅仅在2008年前三季度,东航已经亏损约人民币22.9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8.49%,财务负担沉重。而第四季度一直是航空市场的传统淡季,再加上如此巨额的航油套保损失,东航预计,2008将出现大幅度的经营亏损。

东航不是唯一蒙受航油套保业务损失的企业,国航、上航、香港国泰都出现大幅亏损,国泰截至2008年12月31日的燃油套保账面损失甚至超过东航,达76亿港元。但与上述几家大公司不同,连续几年的大幅亏损,已经让东航成为中国亏损最为严重的航空公司,甚至到了破产的边缘。

为了出手救东航,上月11日国资委表示将通过非公开发行给予东航30亿元注资。两个星期后,这个数字增加到70亿元人民币,并通过增发一次性注入上市公司。

“航空业不景气,航空公司还面临航油套保的巨大损失,预计航空业整体将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和财务困境。而国家对航空公司的注资虽然将改变财务状况,但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兴业证券认为。

问题:

1、联系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走势详细解释东方航空在2008年以来的亏损历程;

2、你认为东方航空在衍生市场亏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

3、如果你是东方航空的财务人员,根据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原油价格走势,应当如何处理这些交易?

第五篇:案例聚焦 公司能以亏损为由不发年底奖金吗?

案例聚焦 | 公司能以亏损为由不发年底奖金吗?

仇少明

背景:

在全国两会上,最高法院提出了“有关法律适用统一、提高司法公信力的相关论述”。三月,上海一中院、二中院开展“适法统一联合论坛”专题研讨,更强调了应当对同案不同判问题予以重视。由此可见,案例裁判对于司法实践的作用与价值日益重要,在此小编将陆续与大家分享经典案例,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隆安按语: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如于劳动合同明确奖金计算方式,应依照劳动合同履行;提取法定公积金再计算奖金的规定,适用于股东,而不适用普通劳动者。核心导读:

对于年底奖金的支付问题,益平公司与CHEWGAVIN(周金铭)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年底奖金的计算方式,双方均应依约履行。益平公司认为,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利润应在弥补亏损及提取法定公积金后再计算奖金,CHEWGAVIN(周金铭)任职总经理期间,公司总体亏损,所以不应再发放CHEWGAVIN(周金铭)年底奖金。本院认为,公司法关于提取法定公积金的规定涉及的是股东利润分配的问题,本案中的年底奖金属于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范围,两者非同一性质法律关系,故益平公司该项主张,本院不予采纳。

本文选取了(2015)沪二中民三(民)终字第74号案件作为切入,综合上海市的实务操作和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一、案件争议焦点

CHEWGAVIN(周金铭)系新加坡国籍来沪从业人员。2010年2月23日,CHEWGAVIN(周金铭)与益平公司签订自2009年10月1日起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益平公司安排CHEWGAVIN(周金铭)担任总经理职位。益平公司则为CHEWGAVIN(周金铭)办理有效期自2010年9月25日至2013年9月25日的外国人就业证。

双方劳动合同第四条载明:4.4自2009年10月1日起至2012年9月30日止,甲方应每年向乙方支付年底奖金。乙方年底奖金的具体计算方式为:甲方每税后利润的总额减去甲方依法应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即:税后利润的10%,甲方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甲方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将不再提取)及甲方每确定的员工年终总额(“MbO”)之后的余额的30%,即:乙方的年底奖金=(甲方当税后利润总额-法定公积金-甲方每确定的员工年终奖总额)(30%。上述年底奖金应于次年的2月30日一次性支付给乙方(例:第一的年底奖金应于2010年2月30日之前,以此类推)。……

CHEWGAVIN(周金铭)提供2011年3月15日益平公司工商年检审计报告,显示益平公司2010净利润512,199.28元,提供2012年3月22日专项审计报告显示益平公司2011净利润-951,235.33元;又提供2013年4月11日工商年检审计报告显示益平公司2012年净利润631,297.03元,益平公司表示无异议,但称根据审计报告2009年至2012年净利润累计是亏损的,2009年净利润-484,950.14元、2010年净利润512,199.28元、2011年净利润-951,235.33元、2012年净利润631,297.03元,故合计-301,376元。CHEWGAVIN(周金铭)则称,依据劳动合同第4.4条约定,年底奖金计算基数为每税后利润总额,不是累计的利润总额,益平公司2010年、2012年有盈利,故CHEWGAVIN(周金铭)以该两年的利润为计算基数,也扣除了10%公积金。益平公司则称,CHEWGAVIN(周金铭)年底奖金的计算未扣除员工年终奖总额,即使其他员工领取了年终奖金,也未必有多余的可以支付CHEWGAVIN(周金铭)年底奖金。

劳动者主张:年底奖金的发放应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来执行。

用人单位主张:年底奖金涉及公司税后利润的盈亏及提取法定公积金等情况,应适用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在提取法定公积金后才可以分配奖金,且CHEWGAVIN(周金铭)要求2010年的年底奖金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

二、焦点详细解析

1.劳动关系的建立时间?奖金的起算时间?

本案属于劳动合同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适用劳动者工作地法律,故本案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CHEWGAVIN(周金铭)虽于2009年10月1日进入益平公司工作,但实际益平公司为CHEWGAVIN(周金铭)办理就业证时间为2010年9月25日至2013年9月25日,故确认CHEWGAVIN(周金铭)、益平公司:

①自2009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24日系劳务关系,对CHEWGAVIN(周金铭)要求益平公司支付2009年年底奖金的请求,应当不予处理。

②2010年9月25日至2013年9月25日系劳动关系。2010年2月23日CHEWGAVIN(周金铭)、益平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该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应依合同约定履行。

2.奖金应当如何计算?

益平公司认为,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利润应在弥补亏损及提取法定公积金后再计算奖金,CHEWGAVIN(周金铭)任职总经理期间,公司总体亏损,所以不应再发放CHEWGAVIN(周金铭)年底奖金。

然根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CHEWGAVIN(周金铭)享有每年年底奖金,该劳动合同亦明确了年底奖金的计算基数为每税后利润的总额,并未约定年底奖金的计算基数为累计利润的总额,益平公司2010年及2012年均为盈利。且本院认为,公司法关于提取法定公积金的规定涉及的是股东利润分配的问题,本案中的年底奖金属于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范围,两者非同一性质法律关系,故益平公司该项主张,本院不予采纳。CHEWGAVIN(周金铭)要求益平公司支付2010年、2012年年底奖金的请求,并无不当,予以支持。

3.奖金的诉讼时效如何认定?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可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故益平公司认为CHEWGAVIN(周金铭)要求支付2010年年底奖金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主张,不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不予采纳。原审法院关于年底奖金的计算并无不当,本院亦予以维持。

下载代购理财产品亏损引起纠纷的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代购理财产品亏损引起纠纷的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