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彰显课堂管理本色---溧水中等专业学校名特优教师开课(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09:3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学生为主体,彰显课堂管理本色---溧水中等专业学校名特优教师开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学生为主体,彰显课堂管理本色---溧水中等专业学校名特优教师开课》。

第一篇:以学生为主体,彰显课堂管理本色---溧水中等专业学校名特优教师开课

以学生为主体,彰显课堂管理本色---溧水中等专业学校名特优教师吴伯顺开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观念也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层出不穷,在探索素质教育的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身为一线的教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曾听一些老师感叹:新课程内容融入学生生活,课堂大多以各种活动形式呈现,通过学生讨论探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但课堂管理越来越难了,真是“不放则死,放而易乱”。那么如何正确把握收放自如这个度呢?

2015年4月17日下午第6节课名特优老师吴伯顺在14旅游2班开了一节“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示范课,课堂上同学们按照学案的个人演讲,小组讨论,老师选择的贴近学生的案例,教学效果明显。

此次改示范课活动,启发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对推动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供稿人:储海平)

第二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一、学生为主体-课堂的灵魂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中力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体现,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少数学习好的学生是“配角”,更多的学生充其量是陪衬的“演员”,甚至是观众或听众的弊端,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给全体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集中精力,均有收获。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真正实现这一教学理念呢?现结合课改实验谈点浅见。(一)新理念

教师要具有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作为衡量课堂教学的唯一指标。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教学就成为了无效的或低效教学。(二)重新认识学生

许多成功的教学片段反映出现在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了,在某些方面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可能比较是更快、更多。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了解的清清楚楚了。因此她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这其中就包含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特别是运用数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上课要找准教学的起点,了解学生的的准备状态,这是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起码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老师们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在上课前不妨认真回答以下问题: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掌握了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那些?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上述问题可以利用上课的导入来了解。如一位教师在设计分数的意义时,考虑到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分数,但不清楚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没有更深入地了解,上课一开始接在黑板上写了四分之一,让学生说说关于这个已经知道了什么。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让他们用四幅图分别表示出四分之一。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很好地把握了教学的起点,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只有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那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四)要善于取舍教,调整教学顺序。

复习铺垫、导入新课、新课展开、巩固练习、课后延伸、课堂小结等,都可以作为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自学课本、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都可以作为教学形式,但这些并不是每堂课都必须具备的。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具体的教学目标,恰当的选取教学环节,顺着学生的思路安排教学顺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五)充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鼓励质疑

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好奇好问是学生的天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转变教学方式,叫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课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这似乎大家都知道。但在课堂上,我们很少看见学生质疑,即使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也形同虚设,很少受到实际的效果,这恐怕与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有关,在学校里往往是教师说了算,书本说了算。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为了充分显示自己的能力,往往自己唱主角,让学生床配角,常常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案教学,几乎把学生可能发生的思路全部提示出来,面面俱到,以防患于未然,致使学生无疑质。或者唯书唯师的观念束缚,当学生在课堂上以独特的感受和思维方式,童言无忌提出一些问题时,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压抑和挫伤,致使一些学生有疑也不敢质;严重扭曲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作为教师应以极大地耐心和诚心千方百计的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尽管他们所提的问题那么幼稚,甚至可笑。这样才能是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

(六)分类要求

课堂教学目标要有层次性、针对性,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在课堂练习当中要求各异,大体讲,练习题一般分为基础练习题,如教材后的“做一做”,可让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去讲和做;变式练习题,如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去讲和做;综合练习题,如教材中带星号的练习题,让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去讲和做。这样,全体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七)准确设问,多法施教,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现代教学论基本观点之一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调动所有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钻研教材,提出准确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发现知识规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要学,会学,乐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师主导---课堂的方向

如果把授课集体比作一艘船,学生是帆,教师则是舵,营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是交流的主体,接受的主体,教师则是课堂的主导。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和作用的减少,相反,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学习将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重视过程将会事倍功半。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小学生毕竟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个体,她们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适时的点拨和引导。那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其组织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的主导作用呢?(一)引导教学方向,调控教学的广度 教师、学生、文本构成了互动的三元模式,可以通过预习、听讲、作业、复习四大环节接触文本,但他们的显示水平和交互能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很顺畅地读通文本的各个细节,他们无法知道授课的深广度的合理范围,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这一角色才名正言顺,教师在解读文本,理顺教学环节、提炼重点,突破难点方面更有维度,可以适时调控课堂教学的深广度,让教学秩序在合理高效的范畴内正常运行,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课中引导,明确目标,通过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的认识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采取各种手法,把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的精华变为学生头脑中精神财富和智慧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操作,讨论、比较等实践活动都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取知识,然而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的答案、自己概括出来的定义、规律、法则等,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自己克服困难越多越大,其学习就越积极。因此,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快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这时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做到,该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教师只是在学生思维受阻时适时的引导一下,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三)评价反馈中的引导

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的回答符合教案的设想时,执教者往往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的用“很好”、“你真聪明”之类的语言加以肯定,然后问其他同学:“你们有不同的意见吗?此时此刻,如果我是学生就会这样想:你都说“很好”了,还问我们干嘛!而在钟老师教质数与合数的判断的整个过程中都没有以一个裁判的身份出现,把每一次反馈评价的权利都教给学生,如:“你们的例子都举对了吗?同桌互相检查一下”;“你们听明白他的意思吗?谁来重复一遍“;“就用他的方法试一试”等,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充分体现了教师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四)适时给予点拨与引导

学习是学生认知结构的自我建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给予及时的点拨和引导,而不是直接给出正确答案,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认识,先让学生通过调查搜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百分数,获得对百分数的感性体验,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百分数的共性,再通过抽象概括得出百分数的概念。实际上对于这个“百分数”的概念,学生经历了曲折的试验、比较、归纳、猜想和检验等一系列的探索过程,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又如在学习“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老师问你们盟自己想办法算出的数吗?有困难的话,可以在四人小组里商量一下或向同学请教,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

综上所述,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两者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的,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这样不但有得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营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也是时代的需要,得益的将是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作为主导的教师,以上只是个人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这一理念的起浅见之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不断探索,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三篇:以学生为主体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习的动力

教材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每一个情境都是生活画面的一个再现,为教师教学创设了一种具体的现实情境。数学教学中并非所有内容都从外部的现实生活引入,也可以从教学本身引入。“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置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用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思维、记忆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曾拜读过一位老师撰写的《对称》案例。新课导入是这样的:电脑演示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昆虫王国中遇到了蜻蜓,说我们是一家人。画面停住了,引出了一个问题:你能找出我们共同的特征吗?试想,作为教师,你想的共同特征会是“左、右大小一样吗?”、“会是对称吗?”这样设计,无疑是穿靴带帽,能引发出学习的机动吗?这真是心又余而力不足。

我在教这课时,是这样导入的:播放课外文体活动放风筝的情境。在同学们的欢笑中,各种各样自制的简易风筝飞上天空。突然!李鸣扬的风筝栽倒在地上,李鸣扬拾起风筝又飞,当他停住脚步时,风筝又栽倒了。看着李鸣扬沮丧的神情,怎么办?你们来找一找,原因在哪里?同学们都围住了,仔细地摸索风筝的破绽。突然,有同学站起来说:老师,风筝的主干不在中间,那根木条放歪了。他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放歪了!放歪了!两边大小不一样!移一下,把它放在中间,再试试。

在同学们的建议下,我们稍稍做了改动,这只蜻蜓又飞起来了,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越飞越高。“你们真了不起!”莱特兄弟正是有了鸟能飞翔的经验,才制造出了第一架飞机。你们能发现风筝飞不起来的原因,就能自己探索出今天要学的知识:对称。

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孩子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一种发现者、创造者的愿望!我们高兴地看到了学生大胆的猜测、推理,当这种猜测被验证后,他们的思维被真正地激活了。

二、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时,教师要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对学生未成熟的意见不要过早地去干涉和暗示。因为创新是在不断的尝试、不断纠正错误中逐渐形成的。允许学生走一些弯路,如果总是担心学生不会,教学时小心翼翼、时时暗示,把学生的思维框在一个小圈子里,让学生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坑里跳。表面上看,问题是学生自己解决的,但没有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无法体验探索的过程。

如,教学《对称》中,我是以“剪对称”的操作活动为主线,让学生经历“两边大小一样的图形是对称的”过程,放手让学生去剪。在活动中,有的学生会剪:先对折、再剪(不能剪着中间的对称轴),这样就容易剪出对称的图形;有的学生不会剪:拿着纸,用剪子随便剪来剪去,结果是很难剪出对称的图形。怎么办?如果这时候由老师告诉他方法,那么教师的讲授就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考,印象也不深刻。交流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就组织学生自己介绍怎么剪的,并展示给大家看。先由很难剪出对称图形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方法,再由能剪出对称图形的同学介绍方法。不会的同学在倾听同伴的发言、观看同伴的操作示范活动中,反思自己的做法,提高自己的认识。

当同学们都能剪出对称的图形后,引导学生观察、欣赏自己的作品,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这些图形中间有一条线,有一条折痕。水到渠成引出了“对称轴”的概念,然后同学们动手在自己的图形中画一画对称轴,在观察、操作中加深了“对称”知识的认识。

三、巩固应用,强化概念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欣喜的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学生建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学起来是那么的轻松、那么的愉悦。他们体验的空间在生活中更广了、更深入了。

当学生发现了对称的秘密,认识了对称轴之后,我又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猜一猜、折一折,二是说一说、指一指。以此来强化“对称”、“对称轴”的概念,拓宽学生对“对称”知识的体验。

学生们先猜一猜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各有几条对称轴?然后再动手折一折、指一指、说一说。从而认识到:一些对称的图形有几条甚至无数条对称轴,拓宽了学生对“对称轴”的认识。为了让学生的体验更深刻,让他们的猜测得到验证。我运用了多媒体的声、形、动的特点,给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当电脑形象地说出:我也画累了,不想再画了的时候;当画面上铺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对称轴时,学生的极限思想得到了培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无限”的魅力,这是常规教学、教师的讲解所无法达到的。

学生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物体,又把这些物体同“数学”连在了一起,真正体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了、语言活了、知识活了、情感也活了。他们体验到数学是那么的有趣、有用、真实。

第四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的体会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的体会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技术课堂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双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 关注差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把“育人为本”作为新时期基本教育方针之一,这是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根本的回归。同样,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一、建立新型的学生观,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

传统式的教育效率和效果低下是不争的事实,更何况现如今的学生大多喜欢新鲜的、快捷的、活泼的、多变的事物,他们需要的是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达到主动参与的活动方式,而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以小组合作“问题―探索―讨论、分析―问题解决”为主线。即:将教学目标进行分解,把学习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几个项目上,通过对项目的实践,来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可以布置设置任务,如一定样式的墙纸,屏幕保护程序,系统时间、日期等让学生设置;并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每项设置的功能与应用,归纳不同的操作方法;在学习WPSoffice字处理软件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当前国内外、校内外的主要新闻编辑一张个人设计的小报或名片等,并组织评阅,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创新信息技术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敢于探索的精神是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进行分组,积极调配各组成员,提倡自主式学习,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开课堂教学。观注个体的同时还要观注小组乃到全体的自主式投入状态,做到点、线、面结合,以点带线提高全班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同时,还要鼓励创新,在使用新教材时不能把教学内容完全局限在课本上,而是着眼于课本,放眼于未来。着眼于课本,就是说教学仍然以课本为主,以课本的内容为基本。而放眼于未来,则是在课本内容这一教学基础上,通过学习现有的软件操作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

三、关注学生差异,开展合作学习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但也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时代,因此,我们的学习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应该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竞争的本领,培养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自学的良好素质。分组合作式学习是实现班级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小组中的组长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的目标,相互之间可以采用讨论、指导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掌握学习内容。如在“上网查询信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懂得查询的方法,我先提出要查找的内容,再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小组的同学协作思考如何能查找相关内容。各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争相发表各自的探索过程和结果。此时,我再略作分析:你们觉得哪种方法好?更是激发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最终得到满意的效果。实践证明分组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操作课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明显。从学生角度来看,小组成员之间对于问题的看法、交流讨论,更能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消除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时存在的问题。同时以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学习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进步。进而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辅导演示往往都是小组内的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点存在的疑问或不会操作的步骤,其对象是小组内的所有成员而不是某一个学生,达到了集体共同进步,也避免了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重复讲解浪费时间的现象。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关键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学生所演练的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的掌握,对操作难度太大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解决,不要让学生无休止的去讨论,分组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实践能力的培养,团结协作意识的养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开展积极的教学评价,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情感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对于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叶澜老师曾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勿庸置疑,师生间、生生间搭成心灵上的默契和情感上的沟通对提高学习效率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观注与恰如其分的评价,将会得到学生们的爱戴与认可。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足够的机会去反思、去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以便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善于认识自己的各种需求、能力、思维品质与策略、态度和行为的反思能力,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通过组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及师生互评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自信心,使学生逐渐把自主式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第一乐趣。例如:在教学中,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义的实践尝试、体验及新思路进行阶段性、随机性的记录,从而记录下每个学生在学习中的成长过程,体验成功的魅力;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促使学生通过对自主式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来感悟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此任务所设及到的相关知识,而且还学到了怎样去探究新知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师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愉悦,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而反思学习过程可欲见自我的价值与不足,有利于明确自我的个性发展。

总之,现正是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时期,信息技术教学有其特殊性,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计算机教学的传统模式,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展现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营造良好、合谐、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恰到好处的利用现有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篇: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效率--学案教学经验浅谈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效率

——关于学案教学法的几点反思

成都三十七中化学组李彬

大家好,首先感谢邓老师和崔老师给我在这里发言机会,我来自于一所普通中学,37中,学案教学法在我区推进了多年,在我们坚持使用学案教学法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体会到了成功,同时,也遇到以一些困惑。在此,我把这几年在教学中,特别是在高三复习阶段使用学案教学法的一些得失总结如下,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一、关于学案教学法的基本格式:

在学案教学过程中,学案的设计一般要有几个基本格式:①学习目标②知识摸底——在新课的学习中,知识摸底是以前一节课的知识复习的面貌出现的,这部分也包括前一节课结束时,老师预留的与本节课知识相关的内容。③知识回顾(如果是新课,就以新知学习的形式出现),该部分内容为教师前一节课时,预留的预习内容,本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检查学生自学情况。④知识过手。以近几届学生易错点以及近几年考试(会考、调研考试、全国各地的模拟考试、高考等)的高频考点以及易错题型为载体,进行课堂实战。⑤知识升华。本部分内容为教师引导学生,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经典的结论、易错点等进行归纳总结,本部分的关键点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能去引导,而不是讲述,只是帮助学生归纳出结论。⑥课后习题(课后习题要注重挖掘教材习题的内涵——比如对教材上的课后作业的适当拓展、对学生实验的适当改进、对实验习题的设计等等)⑦课后预习提纲。

对于实验的改进,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高二教材第六章第六节 乙酸 羧酸中演示实验6-11:乙酸乙酯在水、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解,其水解程度只能靠鼻子闻气味来判断,在课堂上老师演示的时候,现象不明显,因此我们借鉴他人的经验,进行改进——不用鼻子,而靠眼睛来看。大部分漆均可溶于乙酸乙酯,为方便,可选一些干的油漆膜进行染色,如把一支红漆面的铅笔浸于乙酸乙酯中片刻,即能把液体染成红色,这一类颜料均不溶于水。当然也可以对水层进行染色,具体方法可见下面操作的实例:

1).在三支中号试管中分别注入2毫升蒸馏水,再依次分别加入2毫升蒸馏水、2毫升16%硫酸、2毫升20%NaOH溶液。

2).在碱液试管中滴加十几滴石蕊溶液,另两支试管各滴加十几

滴甲基橙指示剂(对水层进行染色)。

3).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乙酸乙酯,振荡后静置,可明显

看到有不同颜色的分层。

在一烧杯中注入水,置于石棉网上加热,将三支试管插入其中

进行水浴加热。加热约5分钟(其间注意振荡),即可明显看到

三支试管的水解程度不同。根据颜色的不同还可区别哪一支是

碱液,哪一支是酸,哪一支是蒸馏水。

二、力争做到教材、学案、例题以及课外资料的无缝衔接。

对于学案设计,个人观点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每位教师要

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案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把握知识和例题的梯度,尽量避免在高一阶段,就大规模的演练高考难度甚至超越高考难度的题目,题目难度的跨度不宜太大,应该从教材和近几年高考中挖掘出学案的设计中心,特别围绕历届学生在该章节各知识的易错点,以及高考的高频考点进行设计,也就是以教材为基本骨架,进行授课,不能完全脱离了教材(在高三的总复习中,有经验的老教师,经常会犯脱离教材而单纯依赖复习资料以及学案进行复习的错误)。我在复习过程中,就严格要求学生手边要有五本化学教材,以及从高一到高三我们使用过的课外资料。当遇到了学生对于以往所学知识产生了遗忘,马上师生共同翻看教材,当然,翻看教材并非只是看看书,还要求学生在所翻看处留下蛛丝马迹,换句话说,不光动手,还要动脑,达到手脑并用,增强记忆。再要求学生在学案中,写下教材的章节以及页码。也就是所谓的链接,将来复习的时候,可以教材、资料、学案同步回顾。

三、学案的设计中,要有师生的个性。

在学案设计中,要预留出师生精彩总结的空间。当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总结时,一定要注重自身的角色定位,老师在归纳总结中的角色,只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只能起到煽风点火的作用,放手让学生思考归纳,我们老师只作适当的补充。从而得出简洁明了并且大家易于记忆的结论。尽量在归纳总结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感受总结自我,超越自我的快感。比如:当我们在练习中出现了向溶液种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现象的题目时,就引导学生分析: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含有Cl和H,与Cl-反应出现浑浊的:Ag,Ag(NH3)2,与H反应出现浑浊的有:①SiO3;② AlO2;③苯酚钠;④S2O3;⑤S与SO3混合溶液等;同时,盐酸是电解质溶液,一些胶体如Fe(OH)

3、Al(OH)3等胶体,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四、要适当的变通,不要总是按部就班。

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课前设计所没有预料到的共通性问题时,这个时候,不能为了完成学案的内容,而置共同性问题而不顾。我们应该先解决掉学生当前问题,再进行预设问题的教学。虽然可能本节课无法完成学案内容,但我们还有的是时间——毕竟教学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老师面对学生,跟工人面对流水线上的产品毕竟有本质上的区别。同时,我们应该清楚,我们还有的是时间,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只是今天这一节课。完全可以在下一节课中,协调好时间,将今天没有解决的问题解决掉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五、学案使用中,要给学生思考和动手书写的时间。

过去我们总是拿着教材,按照自己的方式上课,学生习惯了被动地接受,不知自己下一步该作什么。因此,我们在设计学案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确他该干什么,并且一定要给学生——特别是中等生有思考和练习以及小结的时间,因为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老师上课大多使用ppt和学案,课堂容量增大,老师给予学生的信息量增大了,有时候,我们以为学生的接受也增强了,一些结论性的东西在投影的时候可能一闪而过,因此造成中等以及中等一下的学生的学案,在课堂上完成的质量不容乐观。因此,不能为了赶进度,老师就越厨代庖,学习毕竟是学生的学习,他们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积累直接经验的过程中,才能成长起来,完成自身的超越,此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六、要藕断丝连。

在学案的尾声,要预留下一节课学案的预习提纲以及一些通过简单预习学生能完成的小练习和一些需要学生识记的知识。为下一节课的课前知识摸底作好铺垫。每个学案,既是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也是上一节课内容的 巩固以及下一节课的课前预习。

七、关于学案的完整性。

是不是每个学案都要求有几个基本格式呢?个人观点,学案是老师板书和思维的延伸,是教材的适当补充,是老师多年教学智慧的浓缩。我们在设计学案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拘泥于格式,可以说,不同的知识点的学习、复习其学案的格式完全有可能不同,比如到了高三后期的小专题复习,有的学案可能只有三个部分——例题、变式训练、以及题后反思。甚至一个学案只有两道题,其余全是空白的可能。所以格式是死的,教师的思维延伸是活的,在当前教育局明确要规范办学,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作业时间的背景下,要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标,提高课堂效益和复习效率为必然途径,那么学案教学法,就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2---++++2-2-2-

下载以学生为主体,彰显课堂管理本色---溧水中等专业学校名特优教师开课(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学生为主体,彰显课堂管理本色---溧水中等专业学校名特优教师开课(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