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队辅导员学校德育管理案例
大队辅导员学校德育管理案例
人们说:“一个好的辅导员孕育着一个优秀的团队”。是的,辅导员老师既是少先队组织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又是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工作“上接天下接地”,“十处打锣九处都在”,需要处理的事情多而杂,但是也非常锻炼人。作为一名大队辅导员,我与学生接触频繁,对学校大部分学生的情况都了解的比较深,因而对他们的影响力较大。在日常的学校德育教育管理中,我也常常会发现一些影响学生德育发展的案例,现就我校德育管理案例分析汇报如下:
一、德育教育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案例
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到大城市发展,作为一个县级市的小学,全校有近10%学生的父母不在身边。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学生在品德方面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些问题,表现为:过于重视经济利益,金钱至上的思想严重;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淡薄,爱心不足;心理脆弱,抗挫能力差;文明程度底,缺乏诚信;卫生习惯差;奢侈浪费现象严重;厌学情绪重,辍学现象不断发生。
二、对此问题的分析及处理过程
1、绝大多数少年儿童缺乏必要的父爱和母爱。虽然家中有一些老人和父母任何一方在对他们监管,但监管力度显然弱了许多,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对孙子孙女的监管形同虚设,以任其自然型为主。
2、由于监护人的责任不到位,再加上小学生的自制力差,约束力不够,是非观念淡薄。个别学生乱花钱,经常打电话挑着学校收钱的幌子向家长索取,而在外打工的父母因为自己不在孩子身边觉得愧对孩子而尽量满足其需要,长此以往,培养了部分孩子的恶习,在他们心里,父母打工送他们读书是父母应尽的义务。
3、因为小学生年龄尚小,耐挫力差,稍不如意,便使小性子。有的学生犯错误后不打任何招呼或不敢承认,使监护人和教师疏于管理。
4、留守儿童心理负担重,父母不在身边,经常想家,想父母,无心学习,无精打采,存在严重的厌学心理。
5、因为缺乏必要的家庭管教,孩子的许多坏脾气逐渐增长,个别学生不尊重同学和教师,对人无礼貌,损坏公物,到处借东西且不按时归还。
针对学生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校树立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及采取的措施
1、解决问题的思路:要解决这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的思路是尽量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让老师知道每名学生需要什么,要求教师必须善待有问题的学生,学校要经常性的与家长沟通联系,积极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学生从思念亲人的困惑中走出来,让活动冲淡烦恼。
2、采取的措施:一是建立学校德育管理系统。学校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政教处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并与教导处、总务处建立横向联系。二是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和考核细则,并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德育以各学科教学为载体,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效果的统一。三是更新观念,针对现实问题开展相关德育工作。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学校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学校安排的德育内容紧贴学生生活实际:首先,学校制定了学生在校生活的行为准则;其次,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展,学生遇到了一系列道德困惑,学校便针对这些困惑开展相关教育。四是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为了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被感染”的德育环境,学校建立起健全的德育阵地——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团队活动室等。五是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强调整体效益。学校树立了德育的整体观念,同时加强综合研究。学校领导强调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研究过程和德育成果转化。学生的个性与品质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学校实施德育的多种途径也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机整体。学校立足大教育的观点,努力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
四、获得的经验
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是学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应当成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重视的问题。学校针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学生思想观念等方面出现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采取多项措施解决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适应了新时期对农村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不仅包括校内影响,还包括家庭和社会等校外影响的因素。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德育,应密切配合,协调进行,否则就会相互矛盾,彼此抵消。该案例我们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学校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并实施相应的德育工作计划,如何进行德育工作管理并取得学校、家庭和社会道德教育的协调。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学校在制定德育工作规划、采取学生德育管理措施时,首先必须健全组织队伍。德育工作要靠人来做,学校应有一支健全的德育工作队伍以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这支队伍应该包括学校党团组织、行政组织、班主任队伍以及教师队伍。其次,必须理顺几个关系,处理好德育与教学的关系,紧密结合教学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处理好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会配合,争取家长的支持;处理好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加强尊师爱生的教育,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学校既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提出共性的规范要求,又要注重因材施教,使德育目标内化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因素。再次,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学生德育管理,还需有制度的保证,这些制度主要是结合国家颁布的学生守则、本校学生实际而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主要有德育工作办公会制度、班主任例会制度和检查考评奖惩制度等。学校管理者应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思想状况、行为表现等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实施计划是德育管理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要充分运用各种教育力量和教育手段,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提高德育效能。督促检查是德育管理中的又一重要环节,对于学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有一定的监督、考核和强化等积极作用。分析总结是这个过程的终结环节,是构成学校德育工作闭合回路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学校德育必须取得家庭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辩证关系,特别是认真研究如何把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力量协调起来。学校可以通过访问、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长接待制度、向家长开放课堂教学、开办家长学校等方式使三者协调一致。学校也要与校外教育机关配合以加强校园环境的管理,优化育人环境等。总之,学校教育是三种教育力量的主导力量,学校应该主动取得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第二篇:学校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及点评
精心组织 统筹安排 创新思路 凸显特色
——乌市第112小学坚持以文化建设引领内涵发展和特色教育
乌鲁木齐市第112小学 二0一三年七月二日
德育案例
精心组织 统筹安排 创新思路 凸显特色
——乌市第112小学坚持以文化建设引领内涵发展和特色教育
乌鲁木齐市第112小学始建于1944年7月,地处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以北17公里处与五家渠市相邻,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学校占地面积19105平方米,建筑面积1458平方米,绿化面积2541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135人,6个教学班,学校现有校级领导(副科级)2人,16位专任教师,聘用教师2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6人,大专学历12人,本科学历6人,党员6名。校园内道路活动场地全部硬化,校园环境优美,有100多平方米的富有丰富内容的文化墙,200米运动场1个,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各1个。教学区域内设置有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多媒体室、工会室、劳技室、大队活动室、教师心理咨询室以及科学实验室等功能室齐全,设施完备。我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及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分工协作,互通信息,密切配合,学校把全面优化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作为办学的生命线,遵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办学宗旨,争创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教学质量,为羊毛工镇辖区协标工村、团结村、红雁村及外来人员子女就学提供优越的教学环境和设施。2010分别获米东区级“卫生红旗单位”、“绿色学校”及市级“平安校园”光荣称号;2011年3月荣获米东区教育系统信访工作先进单位。2009至2012历经两次乌鲁木齐市级文明单位届满复验;2012创建了乌鲁木齐市级卫生合格单位。学校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着力提升师生文化品位,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积极研究和主动服务地方文化发展,以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在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思路、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求真务实、大胆探索、精心组织 统筹安排 创新思路 凸显特色的办学新路,形成了“责任、合作、创造、自强不息、尚诚厚德”的112小学精神,有力促进学校内涵建设,不断彰显教师教育特色。
科学决策 民主管理 精心组织 统筹安排
(一)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教职工考勤制度、教师量化考核制度、班主任考核制度、教育教学及教研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学校成立党支部、工会、行政办、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等,每年初讨论制定学校发展长远规划和工作计划,科学决策 民主管理 精心组织 统筹安排。
学校认真落实米东区创建教育强区(县)促进均衡发展会议精神,结合学校标准化建设、“捆绑式”发展与市直学校116学校结成“手拉手”对子、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借调、挂职、支教等形式,在教研教学上开展“同课异构”讲课、评课等活动。
创新思路 凸显特色
(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管理水平,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质量的先决条件。
1、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坚持每两周一次的德育工作例会,明确工作内容,不断充实学习目标,使之主题化、层次化、有效化。要求班主任多学习、多吸取好的经验和做法,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做一名“用心”的班主任。
2、开展班主任管理能力培训,促进管理规范化。每学期争取安排一次班主任外出学习。要求班主任平时要认真做好班主任工作记载。指导班主任开好班会,精心设计班会课教案,要求班主任围绕学生的思想教育、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常规管理等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并做好主题班会的资料积累。每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3、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学校每年举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宣传班主任好的工作方法,为“评优”打好基础。每个学期都要组织评比学校优秀班主任,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学校的校报予以通告表彰。要求每人每学期都作班主任工作小结,通过专题小结把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科学与科学地建设班主任队伍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4、对班主任老师的“倾斜”。学校领导理解、尊重、依靠、关心、信任广大班主任,既在工作中为他们创设机遇,提供锻炼他们能力的机会,积极支持和培养,使他们努力向上;又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在评优评先,表彰奖励,晋级晋职、绩效考核等政策上对班主任适当“倾斜”,以充分调动每一位班主任的积极性。
以活动为载体,创新活动特色 丰富活动内涵
(三)以活动为载体,注重体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1、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将使每一个学生终身受益。加强学生的常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石。各班充分利用班会开展“好习惯伴我成长”活动,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礼仪教育手册》引导学生从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公共礼仪入手,学礼、知礼、懂礼、守礼。在社会交往中,自觉运用礼仪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举止文明,处事得体”。同时恰当地把握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并继续从出操、结队集会、卫生保洁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尤其加强对学生卫生保洁习惯的培养教育,少先队加大检查曝光力度,使存在于学生中的不良陋习逐步根除,并使文明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让学生学习做现代文明人。
2、在德育活动上开展“我在城里(乡下)有个家” “手拉手”结对融情活动,如我校与乌市116小学、111小学联合开展的“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扫墓活动;“相约贝鸟城 融情青湖畔”的手拉手结对及联谊活动等创新了活动形式,丰富了活动内涵。
3、充分利用祖国各种重大节日特有氛围开展系列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种活动,真正把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
(1)、在教学楼内悬挂中国历代爱国者的画像、名言和警句,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文化氛围。
(2)每学期各班办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黑板报,刊登爱国主义题材的文章材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与米东区广电局联系,每年组织学生观看四场以上爱国主义影视片,并开展写观后感比赛。
(4)每周五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组织开展经典诗词朗诵会、红歌传唱活动,让学生在有益的活动中树立爱国主义的崇高理想。
(5)走进经典建立阅读的习惯。学校结合“天山读书月”活动,成立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规定阅读篇目,定期进行检查。
4、大力开展法制安全教育。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各班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充分利用班会、班队活动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不玩危险性的游戏,以杜绝不安全隐患。消防大队联手,每学期开学为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组织开展消防疏散演练,组织参观消防大队,进行安全讲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行政领导、教师值日工作,值日教师对当日的师生出勤、教学秩序、卫生状况、两操情况及活动大事进行检查与记录。少先队负责对各班的文明礼仪进行督导、抽查,以便了解各班进行文明礼仪常规教育情况,促进我校良好校风、学风和文明礼仪风气的形成。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设立“阳光小屋”通过与学生谈心、评语改革等诸多形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人格,全面落实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和“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提高育人效果。
6、每年举办一次以“体验创新”为主题的科技节活动。进一步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我校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如:风筝制作及放飞比赛、七巧板比赛等活动激发广大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促进学校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四)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要努力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
1、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充分利用可利用的空间,精心设计,突出人文主题,努力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如学校文化长廊里的名人头像、名言警句、休闲椅、长达120米的文化墙建设。含概了传统文化、廉洁文化、民族团结、绿色环保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等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2、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更重视校园环境的净化,时时保持整洁,并有良好的秩序环境:地面无纸屑杂物和痰迹,墙面无球印脚印,无乱涂乱刻乱贴;做到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每一个师生的心灵。
3、搞好班级文化环境建设:各班教室张贴物既有统一标准,又充分张扬个性,形成有个性、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育人环境。
(五)密切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建立学校、家长、家庭三结合的联系网络。班主任发挥家长的积极性,每年召开变革家长会,同时利用电话、“飞信”平台及时与家长沟通。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教水平。通过家长会、家教培训会、告家长书、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宣传当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积极详细解释我校的新措施、新做法。
案例点评:
乌鲁木齐市第112小学创建于1944年7月,地处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以北17公里处的农村完全小学,校园环境优美,有100多平方米的富有丰富内容的文化墙,200米运动场1个,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各1个。教学区域内设置有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多媒体室、工会室、劳技室、大队活动室、教师心理咨询室以及科学实验室等功能室齐全,设施完备。
学校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着力提升师生文化品位,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积极研究和主动服务地方文化发展,以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在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思路、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求真务实、大胆探索、精心组织 统筹安排 创新思路 凸显特色的办学新路,形成了“责任、合作、创造、自强不息、尚诚厚德”的112小学精神,有力促进学校内涵建设,不断彰显教师教育特色。
科学决策 民主管理 精心组织 统筹安排
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学校认真落实米东区创建教育强区(县)促进均衡发展会议精神,结合学校标准化建设、“捆绑式”发展与市直学校116学校结成“手拉手”对子、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借调、挂职、支教等形式,在教研教学上开展“同课异构”讲课、评课等活动。
创新思路 凸显特色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开展班主任管理能力培训;对班主任老师的“倾斜”;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以活动为载体,创新活动特色 丰富活动内涵
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庆典、传统纪念日及、清明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建队节等不失时机第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我校与乌市116小学、111小学联合开展“我在城里(乡下)有个家”、“手拉手”结对融情活动;送文化下校、我校与乌市116小学联合开展的“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扫墓活动;“相约贝鸟城 融情青湖畔”的手拉手结对、及融情联谊活动等创新了活动形式,丰富了活动内涵。
走进经典建立阅读的习惯。学校结合“天山读书月”活动,成立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规定阅读篇目,定期进行检查。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每年召开变革家长会,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充分利用可利用的空间,精心设计,突出人文主题,努力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如学校文化长廊里的名人头像、名言警句、休闲椅、长达120米的文化墙建设。含概了传统文化、廉洁文化、民族团结、绿色环保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等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乌鲁木齐市第112小学
2013.5.20 图片说明:
校 园 文 化 墙 校园文化建设
烈士陵园祭扫活动 与111小学、116小学开展
“相约贝鸟城,融情青湖畔”手拉手融情联谊活动。
第三篇:学校德育案例
励志点亮人生
————沂源二中励志教育全员育人导师制
励志教育全员育人导师制简介:励志教育,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唤醒和培养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在学校,教师“一岗双责”,既是任课教师又是励志教育导师。每位导师带领着一部分学生通过励志教育系列活动达到提升文化素质,明确人生方向,培养坚强意志,志当祖国栋梁的目的。
我校农村生源多,生源质量差,有相当部分学生初中时就经历过许多失败。他们在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心理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信心不足、行为习惯养成差、意志力薄弱、对生活和学习缺乏激情、不懂感恩、人生目标不明确、学习内动力不足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对学生因势利导,如何构建新的育人模式,如何让学生充满自信、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尽快解决的新问题。为此,我校引入了励志教育全员育人导师制。我们将励志教育全员育人导师制与我校德育实际相结合,使我校德育水平再上新台阶。一.树立一种理念.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在人的潜能中,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孩子的内心中都充满着对成长和进步的强烈需求,充满着对被激励和被表扬的强烈愿望,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有很多成长中的困惑需要有人给予疏导。励志教育全员育人导师制旨在唤起学生的生命自觉。通过励志教育系列活动塑造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激情,让学生感恩于生活、家庭、学校的给予,树立学生对自己的责任感。全方位、多层面地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健康个性的培养,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二.形成一种模式。
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班级总导师,任课教师为导师;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学生分组,导师指导;学生定期读信,定期写成长记录,定期反思评价自己;导师定期谈心,批改成长记录。三个年级依据学校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有年级特色的励志教育活动。学校进行阶段性评比和考核。
学生励志体系,学生励志每周三大步,每两周一个主题。采用的办法是读、思、行。第一环节是“朗读”,第二环节是“反思”。第三环节是“行动”。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环节:提高道德认识与集体朗读励志信
德育教育先从认知开始。根据各个年级的实际,年级组确定主题,开展励志信的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们创作的励志信有《惜时篇》、《奋斗篇》《感恩篇》《拼搏篇》《进入高Ⅹ的承诺》等数十篇。确定了励志信的内容后,每天集体朗读励志信。朗读的姿势要求是,全体起立,挺胸抬头,双手捧信,齐声朗读。学生励志体系,通过集体朗读励志信的方式,实现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
第二环节:培养道德道德与书写和批阅成长记录
我们根据各年级的实际编印了《沂源二中励志教育成长记录谈心本》,内容包括:步入高一(高
二、高三)的承诺,作为我们慷慨激昂的宣言;学年学习档案(高考奋斗目标、阶段推进目标)作为学生的进步台阶;年级成绩变化曲线;成长记录和谈心记录。记录的基本要求是“记进步、记忏悔、记快乐、记烦恼,反思以求明志,改变以求发展。”这种要求,促使学生反省和自励。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成长记录已经成为导师育人的重要载体。成长记录不但可以使学生自我反思,由于导师的“批阅”,更增加了师生交流和导师关爱的机会,成为了导师多元评价和正向引导平台。根据学校的实践研究,我们提出了“主题式成长记录”,以规划的主题或者校本的主题,去引导学校、班级和宿舍的文化导向。学生书写成长记录的热情非常高,有同学字数达到300字左右,有的文笔流畅,抒发胸臆,排解苦恼,有的谈自己的学习进步情况,谈进步后的担心和心慌;有的询问导师如何提高这一科目的学习方法等等。有同学写道:“在我们班,有合作,有竞争。说实话,压力很大,但也正因为有那么多的榜样,我充满了信心。希望自己可以抓住机遇,每天进步一点点。”有的同学写道:“经过一次月考,不能说是彻悟,但我多少有了些不同于以往的经验,选择题不能太过纠结;问答题要条理,简洁;字迹要工整。地理老师说,高考考得不只是能力,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
常态化的填写和批阅成长记录,形成师生思想交流的一部分。励志教育全员育人导师制采用“四导”策略,即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并把“四导”策略作为导师工作的基本内容。对于每一种策略都做了具体的解释和提出了详细的要求,这为导师的批阅和谈心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学生的书写,写出了真情。导师的批阅传递了鼓励、温暖、信任、爱护、真理。同时,导师的批阅加谈心成为学生道德情感反思的重要参考,激发了学生发展的原动力。如夏侯导师在给一位同学的批语中写道:“为父母奋斗便是为自己。无论如何人生需要搏一搏,不白活一回,苦也不觉得累。你在成长,相信自己。”李导师对一位做主观题有困难的同学写道:“要有技巧,审模块,题型、主题、主体,审材料中的信息;联系教材原理,明确答题的指向,分层次,分角度答题。你一定会有进步的,我对你有信心。”
导师的引导下,《励志教育成长记录谈心本》成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平台;成为学生获得导师个别辅导的重要渠道;成为学生迷茫时指路的灯塔。
第三环节:落实行动与自我激励、自我促进
落实行动与自我激励要求学生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天天有所行动,持之以恒;导师进行跟踪指导、矫正和谈心。要求学生能在每单元的励志和德育主题下,天天有所进步。
学生对自己的行动,每天给自己打分,认为极好记4分,很好记3分,好记2分,差记1分。常态化的“落实行动与自我激励、自我促进”,是学生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评价反思的过程,无疑是一次“道德长跑”。
学生励志按照“朗读、反思、行动”这三步,各年级围绕自己的主题进行。一个主题,需要进行两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效果明显。
三.凝聚一股合力
1.学校、班级、宿舍文化形成了一股合力。以励志教育全员育人导师制为核心,学校校园、班级、宿舍积极开展以励志为关键词的文化建设活动。学校政教处、团委以重大节日为载体开展以爱国主义、责任教育、感恩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为主题的活动,如:演讲比赛、书法绘画比赛、英语口语大赛、诗歌朗诵会、优秀试卷学案展评、与不良行为告别的签名活动等。宿舍、教室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室内文化、走廊文化、门窗文化等无处不体现励志教育的身影,导师与学生谈心的身影、精彩的批阅、学生活动的精彩镜头、绘画书法的优秀作品随处可见。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注重将活动放手给学生,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2.全体师生形成一股合力。学校研究制定了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励志教育评价体系,对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精细的评价办法,在学校考核的大框架下,各级部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细则。年级评和学生评相结合,给予行政表彰和奖励。
教育是与人的生命共始终的,励志教育也是一次人生的长跑。我们学校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大,需要积极创新的工作还有很多。我们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励志教育,势在必行。
第四篇:学校德育管理案例分析
学校德育管理案例分析
伊通县第五中学校
范 龙 2009年9月16日
学校德育管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内容:
学校整顿课间操,一些做操不认真的班级要留下重做。二年三班多次被留下,学生不服,其中29名男生自行决定集体罢操。具体经过是:前一天课间操时,值日老师发现二年一班至二年三班做操态度极不认真,决定留下这四个班重做。做完后,二年三班班长兼体育委员XXX在全班学生面前气愤地说:“太不公平,为什么总是留我们班级?明天我不出操了!”得到大多数男生的响应。第二天,全班21名男生只有两名男生出操,其他19名男生在教室里不出来,集体罢操。班主任知道后,到教室要求学生出操,学生不听。学校领导发现后,十分气愤,责令团委对此事严肃查处。
二、处理方法:
团委紧急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事件的起因和动机,分析了事件的错误性质和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决定分四步做工作:
第一步,找班主任了解事情发生经过,听取班主任对事件的认识和看法,然后统一认识——如何通过这件事教育学生;
第二步,做学生工作,先找未出操的班委XXX等同学,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让班委首先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的恶劣程度,然后班委做其他学生工作,逐步把工作做到每一个人;
第三步,团委书记到二年三班召开班会,充分肯定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然后与学生一起共同讨论:这种集体罢操的行为的错在哪里?有哪些负面影响?如何纠正二年三班形象?如何挽回影响?你们认为学校应该如何处理?
第四步,利用班会课在八年级展开“二年三班男生集体不出操到底是对还是错”的大讨论。在班会课上,二年三班讨论热烈,最后全班达成共识:(1)为了挽回三班在全校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二天课间操时全班在全校学生面前集体亮相做操,接受全校师生监督;
(2)以二年三班全班同学的名义写道歉信,向全校师生公开道歉。为了做好第二天的课间操,29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请体育老师帮助集体练操。第二天,二年三班全体学生站在操场中间,做操十分认真,动作整齐、到位,效果显著。
三、案例分析:
团委的这些做法既能体现教育管理的人文性,又能维护学校制度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整个事件处理过程始终是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校处于主导地位,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的特点。处理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流程:学会倾听、尊重学生→集体讨论、认识错误→因势利导、找出方法→亮相道歉、维护制度。学会倾听、尊重学生,体现在事件发生后,该学校团委并不是简单下结论,而是先尊重学生,认真听取班主任和学生的意见,让他们畅所欲言。整个过程都体现了对犯错学生的尊重,这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保证。尊重学生就是学校管理者要把学生放在和自己一样是“人”的角度去看待,去认真倾听,平等对话,站在学生的位置来倾听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也只有这样才是打开学生心结、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通途。集体讨论、主动认错,体现了民主化管理,它是人性化管理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是在充分尊重被管理者的基础上找出的一种比较切合实际的、有效的管理办法。学生犯错,首先是要让他们自己认识到错误,认识错误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集体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主动承认错误是处理学生集体
犯错的一种有效方法。因势利导、找出方法,在学生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团委引导的作用十分重要,第三步中团委提出的几个问题从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方面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了正面引导,让学生自主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宗旨。亮相道歉、维护制度,通过团委的正确引导、学生的自主认识,既能够教育犯错者,又起到警戒其他学生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法也责众,学校制度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得到了有力的维护。这种处理方法充分体现了该校团委对人性化管理理解的深刻性和对学生集体犯错处理的科学性。
四、案例反思:
纵观以上几种处理方法,笔者认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教育管理也要因时而变。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管理要人性化,但问题是:学校推行人性化管理是不是学生犯错就听之任之、不要教育吗?如何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维护学校制度的严肃性?如何提升学校管理的档次,增强学校管理的科学性,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的 问题。
伊通县第五中学校
范龙
第五篇:大队辅导员职责
大队辅导员的岗位职责
大队辅导员要在学校党支部和校长的领导下,配合教育主任做好全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其主要职责是:
一、每学期围绕党团组织和学校的中心工作,认真制订少先队大队活动计划,指导各中队订出中队工作计划,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及时了解各中队活动情况,做好记录,期末写出总结。
二、每学年做好大、中、小队干部的改选工作,对小干部要有培训计划并认真实施。做好新队员的发展工作。
三、定期召开中队辅导员会议,做好辅导员培训工作,加强对中队辅导员的工作指导,听取汇报,布置工作,组织学习和经验交流活动。抓好优秀中队辅导员、优秀中队和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表彰工作。
四、经常了解队员的思想、学习、纪律等方面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注重实效性。
五、每学期组织二次主题大队会,抓好传统教育活动。每周要深入一个中队参加活动,每学期检查1-2次中队活动记录,不定期召开中队干部座谈会了解中队活动开展的情况。
六、抓好少先队日常工作(宣传、鼓乐队训练、队角、培训),组织好升旗仪式,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国旗下讲话系列化,办好红领巾板报和雏鹰广播,开展儿童歌曲天天唱等活动。
七、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定期开展教育活动。
八、认真做好值周工作,对学生每天进校、放学、课间活动、遵守各项制度情况做详细记录,每周以板报形式公布评比结果,每周进行一次小结,颁发流动红旗。
九、了解、指导、检查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做好检查记录。
十、加强少先队的组织建设,经常进行队史教育。
十一、健全少先队工作业务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
十二、每学期向学校做出书面总结,重大事宜向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报告或请示,努力完成上级团组织及少工委布置的各项工作,善于同学校各部门协作,争取支持和帮助。
十三、要保管好少先队的一切物品和财产,人为的丢失损坏要查清责任,并照价赔偿。
十四、大队辅导员要重视自身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热爱红领巾事业,努力学习教育理论,探索少先队活动的途径和方法,适应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需要。
少先队军乐团鼓号、服装管理使用制度
一、少先队的鼓号、服装要登记造册建立财产账目,由大队辅导员负责保管。
二、鼓号、服装存放要有序,注意防压、防潮、防止因保管不善造成损坏。
三、鼓号、服装要经常检查,出现破损及时修补、更换、注意清洁卫生,及时擦去浮土。
四、学生使用鼓号、服装要建立责任制,专人使用,专人保管,增强爱护公物的责任心。
五、因管理不善造成丢失或损坏要追究责任,并照价赔偿。
六、学生穿用的服装要定期清洗,保持清洁卫生,每次用毕、叠好放平,不得乱放杂乱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