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教育管理案例----一次打架事件的无疾而终
班主任教育管理案例
一次打架事件的无疾而终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西汉初年奉行的是黄老学说,崇尚清静无为。这可能与吸取了暴秦推行严刑峻法而速亡的历史教训有关。
年轻时,对这一套做法不以为然。以为这样做太消极,显得有些无能、窝囊。不能充分显示管理者的能力与魅力,因而特别欣赏秦皇汉武的雄才大略。在处理班级事务时,秉持积极有为,强势干预的做法。不管是学生违纪,还是学习怠惰,都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个人的主观判断作为处理的出发点,这样做的效果看上去也不错,班级考评成绩上去了,你的威严也树立了,自己也彷佛真成了永远正确,掌握生杀予夺权力的上帝了。
可随着年齿略增,经历的多了,阅读的广了,思考的深了,发觉这样一种管理方式实在太简单粗暴了,与教育的真谛相违,不利于学生的人格的完善和独立自由精神的培养,而这正是我们民族所缺乏的,于是渐渐的,我觉得黄老之术倒有许多值得借鉴学习之处,运用之妙,存乎内心,是管理者的智慧、修养、水平的体现。
闲言少叙,且从一件打架事件的处理谈起。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姑将将他们的真名隐去。
却说一日,课间操的铃声响过,学生蜂拥向操场奔去,因楼道狭窄,不免你拥我挤,磕磕碰碰。小张是练体育的,生性活泼张狂,下楼时只顾前冲,结果结结实实地撞上了走在前面相邻班的小高,可能这一碰力道不小,惹得小高顿时火起,回首恶狠狠地瞪了小张一眼,小张也感觉到了什么,想有所表示,但小高的眼神让他感觉受到了一种恶意,于是也回瞪了小高。梁子就这样结下了。
那是一个早自习,我正在教室查看学生情况,忽然小高气呼呼的让我将小张叫出来。我有些疑惑,就问怎么回事,小高说小张将他打了,要找小张算账。当时小张就坐在教室里面,闻听之后,嗷的一声冲了出来,两个人就斗在了一起,我与几个学生将他们分开,然后声严色厉的进行了批评,但两个人各执一词,都觉得自己有理,是对方的过错,谁也不服谁,相互威胁,小高威胁:“此事没完,走着瞧。”小张回应:“谁怕谁,不行再打一次”。
在这种情况下,我与李老师商量,先让小高去医院处理一下嘴唇的伤口,然后让两个人将事情的原委详详细细地写出来,最后我们再根据是非曲直,进行处理。
小张将事情的经过写出来了,原来今早晨他在挥动拖把擦走廊时,小高走过来了,不知怎的,小张的拖把碰了小高的腿(在这里两个人的叙述各不相同),于是小高用胳膊夹小张的脖子,小张挥拳打了小高一下,于是小高的嘴开裂,打斗升级。
我跟小张谈道理,毕竟小高的嘴唇破了,给道个歉,医药费酌情赔付,并跟他的家长做了沟通,但小张总认为自己无错,说什么也不肯道歉,道歉就意味着自己错了。而小高说医药费算了,必须要道歉,而正是在这一点上,两者的是非曲直实在难以判断。如果说前面小张碰小高是小张有错在先,但后面拖把之事,谁是谁非择,实难判断。于是,我跟他们说,你们有人没有完全说实话,必须等进一步调查、取证,但这期间,你们两人不可有进一步的行动,否则,将负更大的责任。
在这过程中,我私下里从小张那里了解到,他已从小高的同学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两人再次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很小。小高虽提出让小张道歉的要求,但并不坚决,以后也没有再次提出。
于是,我跟李老师商量,先做冷处理吧,临近期末,面临毕业会考,先让他们好好复习功课,等会考后,再处理此事。同时,我也利用跟小高比较熟的关系,跟他做了沟通,纾解了他内心的疙瘩。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也没有再提此事,有时在办公室邂逅,虽不自在,但也没有了先前的那种情绪。
通过这件事,我感到这样处理,还是可以接受的。假如非得分出是非曲直,可能一方满意,另一方则可能会产生不满,甚至会对老师产生误解。当然,如果两个人各让一步,并由此捐弃前嫌,成为朋友最好了,但现实并不总是有着小说那样的大团圆结局,顺其自然,各遂其性,也算圆满了。
2015.7.5
第二篇:教学案例打架事件
“打架事件”的处理
今天学生打架了,为了一个小小的圆珠。两个男孩子纠缠到了一起,一个流出了牙齿血。等我出来发现的时候,两个男孩子都挂满了泪水。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了,很生气地拉开了他们,其中一个还虎视耽耽地看着对方。“为什么?”
“他拿我的圆珠!”
“很令老师失望,你们站在那里好好想想,我今天看到你们很失望,而且很难过!”
他们就这样站到了教室后面,这时候正是放学期间,小朋友都走了,我拿了条凳子坐在他们前面看着他们。大概等了五分钟,他们的气消了,我也是!我拉过他们的小手,说:“知道老师为什么难过吗?”一个小孩子说:“打架!”“一半对了!”“还有一半!”他们相视无语。我就这样看着,忽然眼里有了泪花,不知道为什么,因为这两个小朋友平时很乖,真的不是那种往死里打的人,我忽然觉得自己教育的失败。“你是哪里人啊?”我问。“安徽!”“你呢?”“湖北!”“知道吗,最多也只有三年的时间在一起学习了,也许他爸爸说明年就要转学,你们还能见面吗?”“不会!”小孩子异口同声地说。“圆珠比同学之间的友谊更重要吗?”小孩子不说话,却哭了。我看他们哭了,心里真的感动了。“该谁说对不起?”小朋友握住了双手,笑了!多么可爱的孩子!
很多时候,小朋友打架,总会让我很难过,我第一句话都是说:“老师看到你们这样很失望,真的,很难过!”因为总是教育孩子别打架,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孩子间的真情总会让我感动!有时候开始还打着,过会儿就和好了,多么单纯的心!希望他们永远能这样!我的分析和思考:
教育过程就这样结束了,孩子们都认错和表示和好了,老师也觉得成功了。然而我们还是要问问,老师这样的处理发生的是真正的教育吗?打架是正常的,不怕出现这样的问题,只怕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还没有使其发挥教育意义就可惜了。
在这里孩子们为什么认错和和好了?有好多种可能的情况:比如,第一,这个老师很爱孩子,我们能在她写的案例里感受到,而且她在孩子们的心里很有威信,以至孩子们不愿意看到老师难过,所以只要老师说你们的表现让老师失望和难过,学生就立即会就范并表示自己错了和愿意改正。第二,就是当老师对孩子们表现出失望和难过的言语时,会对学生形成一种巨大的压力,因为孩子们总想老师喜欢自己的,如果让老师失望和难过了,说明自己的表现太差,老师可能会因此不再对自己友好,所以他们只好赶紧认错了来博得老师对自己的喜欢和爱心,以此来维持自己与老师之间的关心,求得自己在班级里的心理安全(可以设想一个孩子如果明确知道老师不喜欢他而且是他让老师对自己失望的,他在班级里的感受是什么样的?)。第三,是老师天然的权威在起作用,孩子们知道打架是错,只要老师来处理,不管老师说什么都得认错,认错和和好可以使老师的教育过程尽快结束,所以他们也选择了承认错误。第四,是老师利用了孩子们的同情心和善良,因为这样的孩子往往也不愿意因为自己的行为表现而让老师失望和难过,所以当老师说失望和难过时学生们很同情老师,于是也就只好认错和和好了。等等。
其实,这里的孩子们认错和和好表面上看是问题解决了,这是班级管理者的逻辑,即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这种思路没有错,但是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因为孩子们是成长中的人,他们身上出现问题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教师不能只以解决问题的高度来要求自己,我们还要有珍惜孩子们出现问题的机会的意识,还要具备使出现的问题不但得到解决,而且还能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教育意义的能力。这样做的话,我们对学生问题的处理就由解决问题式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了教育和教化的高度。
第三篇: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打架事件
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打架事件
学生打架是违反校规校纪的,是明令禁止的。由于初中生身心特点,正处于懵懂期,认知能力有限,身心发展未成熟,发生打架甚至打群架现象会时有发生。如何预防学生打架和处理学生打架现象,整理、归结如下:
一、预防学生打架
1、建立良好的校风
有良好的校风,就会无形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严重违纪的学生、或者是小团伙,公开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2、建立良好的班风
有良好的班风,会最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对违纪的学生按照班规进行处理,违者必究,不能姑息。
3、加强安全教育
每天5分钟的安全教育工作,坚持不懈。每周定期的安全检查。
4、加强法制教育
学校、学部、班级加大法制教育宣传力度,与安全教育结合起来。
5、加强思想教育
任何事以和为贵,创造和谐班级、和谐校园、文明班级、文明校园,我们人人有责。个别调皮的学生,多沟通交流,进行感情投资,预防情绪化。
初一学生避免寻找“保护伞”,初二学生避免形成“小帮派”;初三学生避免当做“大哥大”。低年级学生避免找自己的高年级亲戚“帮忙”,高年级学生避免找低年级的“弱者”勒索。
6、加强文明教育
不说脏话、过激的话。很多打架现象是由出言不逊引发的,俗话说“祸从口出”。不在人多的地方拥挤,不从楼上丢垃圾、吐口水、丢粉笔头。不在球场上故意使坏、不抢场子。不在运动区抢位子。妨碍别人要说“对不起”。别人不理解自己,多解释,甚至找老师解决。
这里有五个强调:
第一,强调克服侥幸心理。
第二,强调避免刺激言行。
第三,强调冷静。
第四,强调忍让。
第五,强调友谊。
第六,需要多方配合 第七,分区分时分人
二、如处理学生打架问题
1、及时制止,让学生冷静下来
2、及时跟进,了解事件的原委
3、疏导情绪,重建互信
4、分清责任,适当惩戒
5、进行团体辅导,澄清班级观念
如何有效预防、处理学生打架安全事件
不管是稚气十足的小学生,还是一群群整天自信、自负、甚至有点自傲,朝气蓬勃却又带着强烈的叛逆思想的当代中学生,因现实社会、人际关系方面的不正之风对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的孩子们影响极大,有的学生信奉“哥们义气”,结交酒肉朋友,甚至“两肋插刀为朋友”,寻衅闹事打群架;有的好强逞强,欺侮同学;很多时候他们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当与别的同学起利益冲突时,他们极易冲动而爆发出不满的情感,形成暴力行为,往往导致打架事件的发生。那么此时做为孩子们在校学习、生活的第一监护责任人——班主任,又如何去预防或者处理此类校园不良现象的发生、如何去建立一个班级秩序优良、学习气氛融洽的班集体,让他们因为了解彼此、尊重彼此才不会去用暴力去伤害对方。
一、重点在于加强、实施预防性的辅导工作,建议班主任可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建立学生人际互动的正确认知
在学校生活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各类活动,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逐渐形成一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团结的关系。比如:组织学习小组,提倡学生中优帮差,劳动中强帮弱;师生平等对话等,均是行之有效的。同时还要看到具有暴力倾向的学生会将自己的暴力行为合理化,或以攻击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要防止暴力行为发生,要先针对这些错误的认知加以矫正,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
2、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
教育他们逐步懂得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和做人道理,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同学、老师、家庭成员、吮及其他之间的关系,增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教师应该使学生了解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暴力行为并不是正常的人际关系互动模式,并且进一步教导学生积极正向的人生观。
3、提升学生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
首先要教育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学生社会技能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其次要建立流畅的学生冲突的申诉通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平时学生和老师、家长之间应有尽量多的平等交流机会,互相沟通增进感情,同时了可解决同学在班级内外所遇到的冲突和敌意,在这种形式下学生如果有什么委屈或遭遇暴力冲突,就会首先想到老师、家长,从而获得较为合理的处理方式。
4、以关心、接纳为前题,帮助学生发挥所长
有暴力行为的孩子,同学多半给予负面的评价,其他学生就会鄙弃他等等,久而久之,学生便形成负面的自我概念,从此自暴自弃,对老师失去信息,对自己的行为也缺乏反省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帮助同学释除怨恨,平等待人,并在解决矛盾中使他们学会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同学们既友爱又有原则地相处,造成使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温暖的大家庭气氛。同时老师若能协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经常给予他们发挥所长的机会,学生得到某种程度的支持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无形中增加其发展的空间,同时也维系了师生良好的情谊。
二、当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打架这种校园安全事件时,班主任宜从以下几点着手处理:
(1)、首先要让学生冷静
当学生发生打架事件时若你正好在现场,要及时喝止动武者,如认识动武学生,可直呼其姓名及喝其停手。要让学生冷静,老师先保持冷静,不要被情绪牵动。然后严厉地要求两方学生分开。这时候学生处于情绪异常激动的状态,表现为面红耳赤,大口大口地喘气。如果教师此时采用严厉批评的方式来教育学生的话,无疑于给这些学生火上浇油。因此,作为班主任,不妨让学生在此时单独冷静冷静,让他们坐坐“冷板凳”。过一段时间,等打架的同学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教师再来处理也为时不晚。(2)、及时跟进,了解事件的原委
在处理打架事件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学生为何打架,才能及时的对症下药。一般说来,以下两种类型容易诱发打架事件:一是嬉戏作弄型:青少年常模仿怪异行为、恶作剧、无知、好玩或表现与众不同心理,而发生破坏公物、欺负同学等动作。攻击行为较轻微,但发生的几率最大。二是主动报复型:因双方互相有过节而怀恨在心,或仍心存不满、不平,认为需讨回公道才得以扳回面子,消除愤怒,故采取以牙还牙或另有图谋伤害之举动,这种情最为可怕:所以等学生的情绪安全下来之后,就要着手调查打架事件的原委。此时学生已冷静了,可以较平和地说出整个事情的经过了。但是,尽管如此,学生在解释自己打架的原因时,往往会推卸自己的责任,千方百计所说事实不一致,不再找目睹整个事件的同学来了解事实的真相,得出较一致的说法,以此为我处理打架事件作好公下的准备。(3)、疏导情绪,重建互信
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分别针对双方所犯的错误及认错态度,力求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打架的不良后果。因此该批评时就批评,绝不心软。当然,教师要善于批评教育架的学生,更要直面指出并批评纠正学生的缺点错误。同时,我想教师应尊重学生,和颜悦色地指出学生错误。班主任应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析学生的错误,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违反了校纪校规以及打架事件的严重性和恶劣性,并提醒学生以此为戒,不要再犯。
(4)、分清责任,适当惩戒
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邀请双方家长到校沟通,共同处理学生过错行为。处理结果分成两大部份,首先是处理打架事件,不管打架的原因为什么,双方为对方花钱治伤,并给予一定的补偿;其次处理打架事件的引起原因,错的一方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由学校或者年级组继续做相应处罚!(5)、进行团体辅导,澄清班级观念
打架事件造成的影响是恶劣的,如不给其它学生以警示,或许这一坏习惯会在班中蔓延开来,这极不利于良好的班风的形成。因此,班主任必须及时以此为例,利用晨会课或者班会课对全班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引导全班学生分析打架事件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告诫学生们吸取教训,遇事冷静对待,适当克制自己的冲动情感,有话好说。
当然,管理带有一定的艺术色彩,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学生需要我们班主任因人、因时、因地、以至因事,予以灵活处理才能让孩子们对自己敬而畏之,逐步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第四篇:一次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及思考
一次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及思考
钟祥市官庄湖中学 张明呈
【案例】
“张主任,九年级殷浩、周青在打祝云。”中午打饭时,周青不小心撞到了祝云,祝云和周青吵了起来,结果周青和他的好朋友殷浩合起来把祝云打了。我迅速过去把他们分解开来,将殷浩、周青带到了政教处。进来后他们依然有些激动,很愤怒的样子。我与他们开始对话。
师:打赢了? 生:我们不想打他。师:可为什么又打了呢? 生:不是我们先动手的。
师:这一点你们做的不错,再忍忍不就没事了。
生:我们忍了,我们说:算了,小事情。然后准备吃饭去,可是他却过来拉着我的胳膊说:道歉,不然有你好看。结果就打起来了。
师:这么说你们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喽? 生:凭什么让他打我?
师:你们打赢了应该高兴才是啊。可你们怎么又不高兴呢? 生:我们怕受到学校的处分。师:你们觉得打架学校该不该处理? 生:应该。可是······不该只处分我们吧? 师:那你们说怎么处理呢? 生:要处分都处分。
师:如果都处分了,你们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我们心里就舒服些。
师:你们现在心里的这种恐惧不安,算得上平衡吗?打架是解决问题最合理的方式吗?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如果大家彼此互不相让,针尖对麦芒,都不用文明的方式,而用拳头来解决行吗?比如:今天你们两个打架违反了学校的纪律,我是不是先把你们打一顿,再来解决问题呢?
生:······
师: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用拳头,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忍让,学会用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你们说对吗?
生:老师,如果您被别人欺负了,会怎么办呢?
师:你认为作为一个有知识的人,遇到这种事情,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比较好?
生:······
师:为什么不说话了?想帮助朋友这很好,但一定要注意方法,怎么能一起犯错误呢?男子汉不能冲动,遇事要冷静。鲁莽、冲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生:老师,我们错了。
师:知道错了就好,希望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真正的男子汉不仅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懂得用正确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吗?
生:老师我们知道了。
后来,殷浩和周青跟祝云道歉,祝云也请他们两个原谅。【案例分析】
我校地处农村,整个大环境不是很好,社会上很多年轻人无所事 2 事,经常因为很小的事情就打架斗殴,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又特别强,加上网络、电视等过多的暴力场面和为兄弟义气两肋插刀等熏陶,使得中学生的情绪躁动不安,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好胜心强,喜欢逞英雄。
【处理方法】
在处理中学生打架的问题时要尽量做到以下三点:
1、及时制止。打架多发生在比较隐蔽的位置,教师看不到,以至于无法处理,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这种情况及时汇报,然后做出快速的反应。因此,教师不仅要及时介入打架事件,还要向学生明确表示,学校不容忍任何的打架斗殴行为,并会对打架斗殴行为采取措施。
2、不要以暴制暴。老师在面对打架斗殴的学生时候一定要冷静、理智,即使你感到很气愤、忍无可忍,也不要训斥和打骂他们,严厉的惩罚只能压制一时的行为却不能让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同时,暴力的处理方式也会给学生树立反面的学习榜样,会加强他们的攻击行为。
3、对症下药。教师要根据打架的起因采取不同的辅导方法,消除学生的打架斗殴行为。如:因为学生对其他人怀有敌意、内心过度压抑,是通过攻击别人而达到发泄目的,教师可以转移他的攻击目标,是学生的敌意转向一般的物品,然后引导他们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释放心中的压抑。也有很多学生因为嫉妒心导致的攻击行为,要知道嫉妒往往伴随着自卑,所以教师对学生加以疏导,解除嫉妒对象的敌意,认识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以消除攻击行为。
【预防策略】
1、树立正面的榜样,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自己所追求的形象,他们喜欢和善于模仿。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青少年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青少年学习好的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青少年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难受的逐渐消失。”家长和老师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如果老师和家长能平静、理性的表达自己的愤怒,那么学生也会仿效。如果老师和家长以暴力的方式解决冲突,学生同样也会以打架斗殴的方式处理和同学之间的纠纷。
2、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班风的教育作用。良好的班风对消极因素具有一种无形的同化力,这种同化力主要以集体舆论或规范的形式出现,使不良的思想、行为受到压力而得到转换。因此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可减少打架斗殴的行为。班级也可开展各种活动向学生宣传做文明、理智、儒雅的中学生。对于学生中的好思想和好行为要及时肯定、赞扬和支持。
3、制定相关制度,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学校和班级都要制定相关的校规、班规,明确规定打架斗殴是必须禁止的,倡导学生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班规制定时,班主任要引导学生都参与其中。人人参与制定班规使他们一开始就意识到“班规”是自己制定的,这样确保学生自觉遵守和执行“班规”,使他们不自觉地进入自我驾驭、自我管理的角色。
第五篇:作为班主任应如何处理学生打架事件
作为班主任应如何处理学生打架事件
自信、自负、甚至有点自傲,朝气蓬勃却又带着强烈的叛逆思想的当代学生,因现实社会、人际关系方面的不正之风对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的孩子们影响极大,有的学生信奉“哥们义气”,结交酒肉朋友,甚至“两肋插刀为朋友”,寻衅闹事打群架;有的好强逞强,欺侮同学;很多时候他们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当与别的同学起利益冲突时,他们极易冲动而爆发出不满的情感,形成暴力行为,往往导致打架事件的发生。在学校生活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各类活动,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逐渐形成一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团结的关系。比如:组织学习小组,提倡学生中优帮差,劳动中强帮弱;师生平等对话等,均是行之有效的。同时还要看到具有暴力倾向的学生会将自己的暴力行为合理化,或以攻击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要防止暴力行为发生,要先针对这些错误的认知加以矫正,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首先要教育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学生社会技能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其次要建立流畅的学生冲突的申诉通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平时学生和老师、家长之间应有尽量多的平等交流机会,互相沟通增进感情,同时了可解决同学在班级内外所遇到的冲突和敌意,在这种形式下学生如果有什么委屈或遭遇暴力冲突,就会首先想到老师、家长,从而获得较为合理的处理方式。
教育他们逐步懂得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和做人道理,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同学、老师、家庭成员、吮及其他之间的关系,增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教师应该使学生了解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暴力行为并不是正常的人际关系互动模式,并且进一步教导学生积极正向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