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2班级管理主题教育案例与分析
我为什么不可做自己
【案例故事】
剪短发**
某日,K中学初二⑴班的班会课时间。
教室里气氛异常,班会以讨论、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学生们畅所欲言,情绪都很激动,很快,形势分成了对立的两派,双方正在僵持中争论,每一方发言的同学都据理力争,互不相让:
“众所周知,日本学校以对学生管理严格而世界闻名,一提到日本学生,人们马上想到的就是整齐一致的校服、雷厉风行的作风。统一校服我们已经做到了,日本现在开始推行剪短发,我们也应该学习,要进步就要不断的学习和改变。”
“剪短发不过是表面现象、形式主义,搞这种空泛的形式主义,有什么意义?”
“如果同学们都剪了整齐一致的短发,上操的时候,我们的队列会显得更整齐!”
“未必!短发也有不同的发型,也难以做到整齐一致,而且我们又不是三军仪仗队,要那么齐干什么?”
„„
班主任王老师看着班里的局面,不由得眉头紧皱。她不禁陷入了回忆中„„那是前些日子,她偶然看到一篇关于“日本某中学要求女生统一剪短发、男 生留平头” 的新闻报道。报道说这种“短发制度”不仅改善了该校的校风校纪,而且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王老师读后深受震动。K中学一直以来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穿统一的校服,但是对发型没有统一的要求。虽然老师们经常向学生讲发型要符合学生的身份,可还是有一些学生或染发,或烫发,或留着盖住眼睛的刘海„„王老师觉得学生“千姿百态”的发型破坏了学校校服所要营造的整齐一致的校园文化。如果在K中学推行“短发制度”,一定也会像在日本中学一样,改善校风校纪,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而且,从审美的角度看,学生整齐划一的短发更能显示出中学生的青春风采和朝气蓬勃。于是,王老师向校领导提出了“对学生实施短发制度”的建议。
校领导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对学生的管理教育。经过研究,学校决定采纳王老师的建议,在K中学实行新校规——“短发制度”:女生留齐耳短发,男生留平头。
随着校规的宣布,一些学生尊重、遵守学校的新校规,剪掉了长发;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非常抵制新校规。她们不愿意剪掉辛辛苦苦留了几年的长发,更不愿意改变自己的风格,成为自己无法接受的不伦不类的样子。虽然学校一再在大会小会上强调这项校规,可她们依然坚持维持自己喜欢的发型,不肯改变。
新校规宣布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坚持“做自己”的学生们还是没有剪掉长发。负责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教导主任终于忍无可忍。他在一次全校大会上,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点名严厉批评了未剪短发的学生,并宣布一周后他将带着剪子到各班检查,如果还有人还未剪短发,他会强制执行新校规。
王老师的班里就有几个坚持“做自己”,不肯剪短发的学生。王老师没想到师生对立会这么严重。如果教导主任真的到班里来剪学生的头发,别说学生接受不了,自己也接受不了。她不想让事情发展到那么糟糕的程度。所以很快在班级内举行“为什么要推行短发制度”的班会。她希望坚持“做自己”的学生能在班会上接受教育,改变态度,剪掉长发。于是,就出现了前面发生的一幕。
一方支持“短发制度”,另一方则强烈反对,争论仍在继续。
“剪短发,能够节省每天早上梳洗的时间,能够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心学习。”
“过去,咱们班长是短发,学习委员是长发,两个人的学习都很优秀,不相上下,“短发制度”究竟意义何在?!”„„
自由讨论渐渐的变成了辩论,辩论中又满含着不满、敌对,甚至还有愤怒。下课的铃声响了,争论却没有结果,谁也没能说服谁。班会结束了。王老师更发愁了,原有的争议和分歧不是解决了,而是加深了。怎么办呢?
(案例提供者:沙子)
【分析与建议】
一、K中学制定的“短发制度”是否合理?
据调查,中学生穿统一校服的校规早已在各地中学普遍实施,而且这一校规客观上促进了学校的管理,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K中学的“短发制度”承载着K中学所追求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文明向上的校园环境。通过“短发制度”引导学生认同这种精神和观念应当是K中学领导和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学生认同,推行短发制度才会成为K中学教育管理的一个新高度。
而K中学急于求成,尚未取得共识,就在全校强制推行,结果导致学生和学校对立。新校规没起到教育作用,还给学生留下了学校不懂人情,专横跋扈的印象。教育形式承载着教育内容。在学习、引用他校、别国的教育形式的时候,要深刻研究、理解教育形式所承载的教育内容。
日本学校的“短发制度”只是日本提倡学生“统一外表,塑造个性化内涵”教育思想的一部分。据了解,日本一些学校一方面通过统一外表——统一校服、统一发型,甚至统一书包、鞋袜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加强校园管理,另一方面通过设臵丰富多彩的课程和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K中学只学日本的教育形式,不深入研究教育形式的内涵,舍本逐末,必然导致盲目引进短发制度的失败。
二、部分学生坚持做自己,不剪掉长发是否可以理解?
部分学生认为长发是他们喜欢的自我形象,如果按照老师的要求剪了短发,他们就变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他们想做自己喜欢的自己。学生的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很关心自己的形象,他们常常因为外在的形象而产生自信或自卑。他们维护自己的长发,实际上也是在维护他们内心真正的自我,他们不愿真实的内心世界装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壳子里。K中学、王老师要理解学生的正常心理,引导学生追求内在的美和个性化的内涵。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自我认同阶段,他们不断寻找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统一。当他们不能实现自我同一性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会处于混沌、迷茫的状态。当他们实现自我同一性就会有明确的自我观念和明确追寻的生活目标。当K中学强制推行“短发制度”时,一些孩子反对剪掉长发实际上也是在维护自己的自我同一性。他们认为自己过去、现在、未来都反对形式主义;过去、现在、未来的我都是留长发的女孩。接受短发制度,对他们来说意味自我的否定、自我的不一致性,意味着内心的混沌和迷茫,正如一些学生所说,既然是形式主义的东西,我为什么还要服从;既然是我不喜欢的样子,我为什么还要做。K中学推行“短发制度”的前期教育引导工作不够,没能引导学生认识到短发制度所承载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整齐一致的校园风貌是造成学生内心冲突的重要原因。如果K中学能把学生的自我认识引导到“做一个充满集体主义精神、具有个性化内涵的中学生”的精神层面上,学生的内心冲突就会减少,与学校的对立也自然会降低。
学校、老师帮助学生不断在矛盾冲突中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是学校的重要责任。如果王老师能够引导不愿意剪掉长发的学生接受“保留自己的观点,服从集体的需要”,也可以从中帮助这些学生提高了自我认识。
三、王老师原先的处理方式合适吗?
王老师看到部分学生与学校的对立,深感事态严重。她看到如果班里的学生不尽快剪掉长发,等到教导主任拿着剪子到班里来,只能会使学生与学校的对立加深,而且也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她希望学生赶快剪掉长发。王老师预感到事态发展的严重性,觉得自己要赶快做些什么以缓解学生与学校的对立。王老师采取了班会的教育形式。她确定的班会主题是“为什么要推行短发制度?”她希望学生能理解短发制度背后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整齐一致的校园文化。这正是学校推行“短发制度”时所缺少的前期准备和铺垫工作。王老师采取了学生自由讨论的班会形式。这种班会形式体现了教师的民主管理和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但是,这种自由谈论的班会完全忽视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这也正是学生由自由讨论转化为辩论,甚至对立的重要根源之一。
四、应该如何通过主题班会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一)主题班会对班集体建设的作用
当教师用班规、校规吓唬学生,约束学生的行为时,学生则处于人治、他律的阶段,会表现出此时彼时、此地彼地不一样的表现;当学生认同班规、校纪,自觉用班规、校纪约束自己的行为时,就会处于自治、自律的状态,始终做到言行一致。教师、学校的责任不单纯是制定校规,而是引导学生认同班规、校规所承载的价值观和信念。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的本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主题班会还是班主任通过班集体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们的高度热情和智慧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由于主题班会是在一个比较集中的时间,集中的环境下进行的教育,它强化教育渗透,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王老师可以改进的做法
王老师应当在班会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实现班级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目标,班会活动可以这样来做:
1、王老师可以先用一节班会帮助学生了解日本短发制度的背景和所承载的实现学生“统一思想,塑造个性化内涵”的教育思想。介绍时,要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图片、影像等资料感受到整齐一致的校园美和朝气蓬勃,感受到日本学生表达个性化内涵的多彩方式。王老师再通过图片、影像资料介绍国内外一些名校、公司的理念和管理方式,使学生感悟出内容和形式的密不可分,也使学生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追求。然后,王老师可以布臵作业,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要推行短发制度”,并请同学们准备参加下次班会的谈论。
2、王老师个别找那些坚持做自己,不剪长发的同学谈话。谈话时,不能是王老师一言堂。首先要给这些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对于学生反对短发制度的观点,王老师不必急于与之辩论,而是要赞赏他们对美、对个性的追求,尊重他们的思考和持有的不同观点。然后王老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塑造个性化的内涵,明白留长法不一定就有个性,留短发一样可以追求个性化的自我;引导学生理解在一定情况下保留自己的意见、服从集体的必要性。
3、王老师要主持班会或者指导有组织能力的学生主持班会。自由谈论的班会形式容易激发学生标新立异和不服从权威的心理。在中学生中,这种讨论常常是难以控制和难以达成共识。但它的好处是给学生了民主,给学生了表达自己的机会。王老师要扬长避短,首先就要在班会的开场白中组织学生达成讨论公约:倾听他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然后请同学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在讨论的过程中,王老师或学生主持人要适当的营造幽默、和谐的气氛,多寻找能够清楚表达正方观点的学生发言。在班会的最后阶段,王老师可以请同学们说出“保留自己观点,服从集体的必要性和益处”。
4、王老师可以个别劝说不剪长发的同学暂时保留自己的观点,但要服从学校要求,剪掉长发。
五、班主任还可考虑以下建议
(一)班主任在召开班会和一切教育活动前,都要有充分准备。即要认真“备课”。万不可兴之所至,仓促上阵。要在反复斟酌中确定教育的主题;要在思前想后中确定教育的切入点和教育活动的整体脉络;要针对实际,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预设应对策略;要做多种比较,设计生动活泼、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二)班主任要培育开展各种活动的骨干队伍、舆论队伍。在活动中他们通过行动和舆论能积极地体现班主任的教育意图。案例中舆论队伍明显处于弱势,班主任的意图就很难贯彻。
(三)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要展现很强的人格魅力。这是有力的教育因素。案例中班主任没有表现出个人魅力。她几乎没对学生发生影响。
(四)个别教育应贯穿在班主任的一切工作中。用典型的力量发挥教育作用,是有效的教育手段。案例中既没有典型的带动也没有班会前后的个别工作。大拨轰的教育方式,是难作出细致的工作的。
(评析:石伏平白铭欣)
第二篇: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胡心慧 1110600053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
高中有一天的自习课,同学们都在安静地学习,但是最后一排的两个同学在小声讨论着什么。这时,教导处主任走进教室检查,正好看见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同学回头跟旁边同学说话,虽然听不清说什么,但是能够看见在交头接耳。于是教导处主任在原本比较平静的自习课上大声批评他不遵守自习纪律。可是这个同学不承认,说是自己在想旁边同学同学问问题,两个人在讨论。教导处主任见他顶撞,便生气了,大声说:“别管别人,我就看见你说话了,你就是不对。”而这个同学也显得情绪很激动,与教导处主任争辩起来,两个人各说各的,争辩的结果是双方声音都越来越高,彼此说着自己想说的话。主任越抬高声音教训同学反而同学就越不服,而同学越不服主任就越生气,最后让同学去学生处写检查,但是同学却很气愤地却拿起书包回家了。案例分析:
在这个例子中,虽然学生确实是犯错误在先,但老师的处理方式也存在着问题。一般在学生出现错误或被当众批评时,可能会出现害怕、羞愧、愤怒等负面情绪;
起初同学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是否会与学校的规章制度想违背,也没有考虑自己在自习课上问问题是会影响到其它同学的影响:自顾自地向他人请教问题,但是他之所以毫无顾忌的在安静的自习课上说话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他想要引起同学或者老师的注意;二十他在显示自己在认真学习,认为自己只要是在学习干什么都行。就这个案例分析我觉得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是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教育孩子,要老实做人,不要欺负同学,好好听课,听老师的话,现在的家长反而不是那么教育了,因为现在的家长不象以前的家长那么封闭了,都开放了,所以家长也就不会说这些话了,父母在没时间管,孩子因为还不成熟,好多都不太懂,所以绝对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甚至会学坏,但是这个时候没有人去矫正他这个错误,所以时间越长,孩子的那种错误就会越大,如果这时候老师没有很好的帮助,反而采取大声斥责的方式,反而适得其反,我高中时候的孩子,尤其是城里的独生子女叛逆心理很多,往往是老师越说不可以就越要做做看。反而乖乖读书的孩子不正常是的不能硬着来,让老师和那些同学谈谈心这样才能把班级管理好。可以尝试采取最简单的用加分减分的制度.以组为单位,谁说话就点一下名,在黑板上写的组号下扣一分.同组的同学为了荣誉就会提醒他,大家就会有可能共同进步。当然上课也要有活动,这样才有加分机会,同学才有盼头嘛.不要吝啬加分,不要随便扣分.一周一总结,表现好的组有奖励,会提高他们积极性。
老师和同学之间有隔阂是很正常的,每个班级都会有这种学生,可以考虑让班主任和顶撞老师的同学聊聊天,和他们交谈,因此,老师在和学生相处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处在不良的情绪状态的时候,首先要意识到在这个时候自己说话可能会不够全面,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批评学生。其次,要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平复自己的情绪,以使自己的思维能够正常,从而客观冷静地分析自己面临的情况,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老师如果发现学生处在不良的情绪状态时,也要意识到,在这个时候与学生讲道理很可能他是听不进去的。因为这时思维是受阻的,不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能对老师所说的话进行良好的消化,也就是此时老师讲道理或批评是没有效果的。所以,这件事情没有根本的谁对谁错,双方都应该心平气和地对待这件事情,对于其他同学也是,提高嗓门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老师和同学都发现自己的问题,平静对待才能够的到最好的结果。
第三篇: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要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经验很重要。但在我看来,应变能力更重要,因为班级里随时都可能发生你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个学期,我带的初二(3)班,就发生了一些意外情况。
这个班级在初一年时,班风良好,纪律、学习成绩等各方面都很不错。上学期期末还拿到了芗城区第三名,真是让我感到欣慰。
这个学期上了初二,这是他们人生当中的一个转折点,至关重要。作为班主任,我早已经准备好了,要正确地引导他们去面对生理上的变化,去化解他们学习上的压力。可是,这个学期以来,班级的状况甚是不妙。
开学前三周,上课的纪律差,学生精神面貌差,无心学习。第四周星期一早读课,我一到学校,整个班级乱成一片,迟到的迟到,说话的说话,抄作业的抄作业„„在早读课开始了五分钟之后,还是静不下来。就这样,我对他们进行了冷处理。
假装对他们漠不关心,可学生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让人看了特别心寒。他们越是不在乎,我就越发的着急。难道这些孩子真是这么坏?对这个班级一点不在乎?对我这个班主任一点感情都没有?在我耐心的教育引导之后,还是没有什么效果。
面对班级现状,我一直和其他的老师在探讨,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方法解决。说来也巧,那天下午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恍然大悟。
那天下午放学,我正准备回家,在教室门口遇到了一个家长,我主动上前打招呼:“你不是某某的父亲么?有事吗?”谁知得到的却是冷冷的一句:“对,我接孩子回家,怎么了”。我只能无趣地走开,不料这个家长随后而至,兴师问罪的说了一句:“你们班级那么乱,我的孩子怎么读书?”听了这句话,我先是一愣,心想这个家长怎么这么没礼貌,没修养?再来便是生气。他说我们班乱,一下子抹煞了我所做的工作啊!于是,我请这个家长办公室好好谈一谈。
我把那个家长的孩子也叫到了办公室,问她:“我们班级纪律差,是不是老师上课,你都听不见?当别人说话时,你呢?”她半晌不吭声。她的父亲说道:“不用怕,有什么话直说”。哪有这么嚣张的家长啊?好像我们老师虐待了他的女儿。这下我气极了。那个孩子开口对她父亲说道:“别人讲话的时候,我就让他们安静”。她的父亲听了,一脸不满:“你当什么班干部,为什么要管别人?”我说:“她当副班长,不过,我已经当全班同学面说过了,班委不用管,一切由我负责”。听了我的话,那个学生和家长无话可说。
见此形势,我抓住机会反映这个孩子的情况。开学才几周,我已经找这个孩子谈过几次话了。原因是英语老师利用午休时间辅导她,可她却要么不做习题,做了就不带,有时干脆不来。每次在我的面前,她都点头答应,却每次都反悔,说到做不到。那家长见自己的孩子这样,推托要走,让我有情况打电话通知他。我继续展开攻势:“这个班级上学期末我们班是芗城区第三名,是一个好班级,最近,由于一部分同学放假之后心收不回来,再加上我的严格要求,所以才会这样,我只是希望他们为了班级能够团结起来。”那个家长听了,之前兴师问罪的气势没有了,态度也改变了,只好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我自己深深地反省了一番,也许这不是好的方法,叛逆期的孩子,即使心里希望班级好起来,他们也不会用行动来表达。所以,第二天一上课,我把家长兴师问罪的事告诉了大家,笑着对全班同学说:“其实,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大家学会察言观色。让大家上课一句话也不说,从头到尾保持专心致志的状态,我自己也做不到。所以我只希望大家,课前准备好一点,上课专心一点,当知道老师生气时,能立刻安静下来,这就够了。细心的同学肯定发现,黄老师脸上的笑容少了,这完全违背了我自己的上课理念,要让同学们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再这样下去,你们无心听课,我们老师也无心上课。所以,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好好反醒自己,让我们以崭新的姿态来学、来教,改变初二3班的现状,让她重新活起来,好吗?”底下的学生早已露出笑容,纷纷回应:“好!”那堂课我上得很轻松、愉悦,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要想管好班级,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你对他们好,这样才能在你的引导下,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级。其次,便是“软硬兼施”,一味地批评,只能让他们更加叛逆,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他们以心交心,融入到他们当中去。这样的班级,班主任不用管,他们自然就能管好自己。
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最苦的岗位。班主任,一个沉重的名词,一旦成为一个动名词,也就是意味着最富有挑战性与最耐久的工作。我一参加工作就马上当班主任,连续当14年。在班主任工作中得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在此把班主任心得和经验教训说出来以抛砖引玉。
一、班风的培养与建设
班风,是本级内大多数同学情绪、言行、道德风貌和作风等方面的共同倾向,是巩固和发展班集体的必要条件,是班集体形成的综合标志。有良好班风的集体,首先能普遍地珍惜自己的班集体成员的身份,使自己的言行与群体的风尚协调一致,融为一体。要培养良好的班风:
1、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团体感。比如1995年我当一(1)班班主任,这是一个活跃的集体,由于经过开学初的军训及会操,他们响亮整体的口号让我觉得他们是一个很有荣誉感、很团结的班,所以一当班主任,我就告诉他们:他们是一个很有潜能很团结的班级。这样的班级,不会是一个差班!无论做何事,都要尽力做到最好,对得起我们班的“一”!我让他们对班级充满信心,自然而然,班级的归属感就上来了,也会自豪的说:我是(1)班的。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表达的鼓励,要有竞争精神,勇于跟其他班竞赛。
2、重视课外活动。一个班想要有凝聚力,就要利用不同的机会让他们做一致的事情,如校运会、班会课搞活动等,让他们通过活动彼此更加团结。如在校运会期间,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彼此合作,没有人是置身事外的,我让他们结成对子,让每个运动员配一个同学,帮他们处理事情,陪检录、拿水等一些需要,他们都能完成任务,每个班级成员都为在场上的运动员打气,我真为他们的团结上进而感动!
二、学风的培养和建设
我让学生早读认认真真地读,大声地读,班级的学习风气就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所以,我十分重视每一天的早读,几乎每天都准时到校组织早读活动,而且也培养带读同学在偶尔我不在场的时候,主动地带领大家完成早读的二十分钟。久而久之,早读成为我们班上课的前奏曲,在“读”中,班级的学风正气就建立起来了。既然要做就要努力做到最好,这也是我身为班主任的工作信条;而且我认为作为班主任不应只考虑到自己任教的科目,应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做一盏他们的引路灯,在不干涉其他任课老师教学的前提下,尽量帮助学生树立“科科都重要、知识要均衡”的观念。一年多来,虽然班级里仍有些学习困难户、“瘸腿者”,但大部分同学都能尽己力在各学科上均衡发展不偏科,无论个人还是班级在年级排名中均能名列前茅。即使偶尔马有失蹄,经过我鼓励加鞭策、加上他们自身的努力,也能迎头赶上,我真为他们的胜不骄败不馁而感到骄傲!
三、重视和搞好班干部的发掘、扶持和培养。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要大胆工作,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我会不定期召开班干会,一方面从他们身上了解到更多班级的动态,有可以让他们总结每星期班的好与不好的方面及下星期要努力的方向。我经验得出,开班干会,让班干在班会课上做小周总结,效果很好。大多数的班级工作,班干部能从我“牵着走”到自己主动、大胆、自主地做:学校材料的收发、文艺汇演的节目筛选排练、运动会的组织训练等等。他们由不懂事总惹人生气的淘气鬼变成了自立自律的中学生,我真为他们的成长由衷的高兴!
四、深入了解学生,多和学生沟通。从大量的“接触点”了解学生的心灵,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不同的学生要讲究不同的沟通方法,在与他们的“勾心斗角”中,双方的心都敞亮起来,工作起来就顺手顺心多了。
五、建立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
我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积极做好合力教育工作,邀请家长来学校面谈,多次到学生家中了解情况。通过电话联系,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等等。我知道,只有与家长取得共识,学生学习、品德上等问题的解决都会事半功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班主任是一个没有空闲的工作,你对班级付出了多少,就有回报多少,而这种回报是爱的回报,是一分满足感、成就感的回报,它比任何物质的回报还要来的珍贵。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千万别跟学生急
案例:
那天自习课,我进到教室检查的时候,正好看见一个同学回头跟后面同学说话,于是我就批评他不遵守自习纪律。
可是这个同学不承认,说是后面同学问问题,我见他顶撞,便生气了,大声说:“别管别人,我就看见你说话了,你就是不对。”而学生也显得情绪很激动,与我争辩起来,争辩的结果是双方声音都越来越高,彼此说着自己想说的话。
我越说学生越不服,而学生越争我越生气,最后我让学生去学生处写检查,而学生却拿起书包回家了。
案例分析:
在这个例子中,虽然学生确实是犯错误在先,但老师的处理方式也存在着问题。一般在学生出现错误或被当众批评时,可能会出现害怕、羞愧、愤怒等负面情绪;同样当老师被顶撞时也会出现气愤等负面情绪。
而人在出现负面情绪时,一是思维会变得狭窄或被阻断,二是会只顾表达而忽略倾听。从而会把本来并不大的问题激化。认识到这一点,对老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老师在和学生相处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处在不良的情绪状态的时候,首先要意识到在这个时候自己说话可能会不够全面,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批评学生。
其次,要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平复自己的情绪,以使自己的思维能够正常,从而客观冷静地分析自己面临的情况,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老师如果发现学生处在不良的情绪状态时,也要意识到,在这个时候与学生讲道理很可能他是听不进去的。因为这时思维是受阻的,不能对老师所说的话进行良好的消化,也就是此时老师讲道理或批评是没有效果的。
老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平复情绪,运用一些有效的身体语言,如用手抚摸学生或给学生轻轻地拥抱传递老师的关爱,或者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等待学生调整自己的情绪。待学生冷静下来以后再去和他探讨问题,分析他的错误。在和学生相处的时候,老师要谨记的不要和学生着急,要为学生着想。
第四篇: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米村镇米村小学 杨承伟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它不仅需要爱心与细心,更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充满创造力的同学,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同学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的班级工作也应当富有创造性。在这将近几年的班主任教师生涯中,我经历了许多,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委屈„„但是,不管是什么经历,因为是与稚气未脱,充满朝气的小学生们在一起的,所以我觉得我的生活是充实的.在品味充实的过程中,我就如化蛹成蝶那样,痛并成长着。下面我就采撷我的教育生涯中的的一个典型班级管理案例,从中等到的快乐与成长,借此班主任培训的大好时机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记得那是在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下学期开学初,为鼓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每次作业完成好的都盖上一个红花印章,学校给每位班主任发了几个图案十分漂亮的印章。让同学们个个对待作业的态度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排列整齐,字迹工整,收到十分理想的效果,不料好景不长,仅过了几天,放在盒子里印章居然不见了,而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就一个晚上让这个盒子在教室里过夜,没有拿到办公室去。我暗暗思忖,一定是哪个同学觉得好玩悄悄地”顺手牵羊”了,我想,或许是这个同学羡慕其他同学得到老师的特别奖赏,他却因为作业习惯不太好,字体不理想得不到老师的这个奖赏,出发点应该没有多大的主观恶意,但是,如果我再麻痹大意的话,会纵容同学走向不诚实的道路,我得留意了。不过,这个拿了印章的同学,知道老师已经发现印章不见了一定是忐忑不安的,如果我再在班级中把事情扩大,可能达不到教育的效果。于是,我只是轻描淡写地扔下一句,我本来想给那些作业写得好的同学印一鲜艳的小红花,但是现在红花印章不见了,算了,不印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改给同学印五星时,无意间发现有个同学在自己本上印了好几个红花。我一下子愣住了,难不成这印章是他”顺手牵羊’的?我顺势问了一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来不及反应:“是我自己印的。”“你这印章哪儿来的?”一时他吱吱唔唔起来,说不清楚。我心中怒火一下子烧了起来。可理智告诉我,还得强压心头怒火,不露声色地对对他说:“你走吧。”
又过了一天,我抽空让这个同学跟我到办公室去。在走廊上,我边走边和颜悦色地问他:“今天放学后,谁来接你?”当他告诉我说是他奶奶接时,我又对他说:“我想让你妈妈来接你,我想跟你妈妈聊聊。”然后,一路到办公室没有说话。走进办公室,或许是事隔了一天,我一点火气都没有了,只问了他一句:“你的红花本子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就告诉了我,印章是他拿的,并且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下次在也不做这样的错事了。从这以后,这个同学真的不再犯这样的错误,而且在其他方面的表现进步也很大。
有句话说得好:“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芽,但只要播下去了,就会有发芽的可能;不是所有的花朵都会结果,但只要开花了,就会有结果的希望;不是所有的辛苦都能带来收获,但如果不付出辛苦,就永远得不到硕果。”对于这些特殊的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个月,两个月就能看到结果。也不是只靠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温柔的微笑,或有意为之,或不经意而为,就会有收获,而是需要我们科学的教育,科学的引导。因此,对于他们,是等待的艺术,慢的艺术!
第五篇: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2009-10-29 15:52:59 文章来源:长兴一中 作者:杨建芬(阅读次数:18500)
一、案例背景
去年,我接任了一个初三班的班主任,由于各种原因,这个班已经换了两位班主任和两位任课老师,我已经是第三任班主任了。这个班初一的时候由于问题学生多,课堂纪律不好,任课老师反映大,后来经学校领导商量,分流出六位同学插到不同的班里,让有经验的班主任各托管一位。这样,总算把班级稳定下来,我接任后,通过与任课老师的交流,学生的接触和家访,发现这个班不仅学习成绩与同年级平衡班差距大,而且后进生面广,再加上我接任后,在外托管的三位同学又回来了,他们似乎有一种“我胡汉山又回来了的感觉”。虽然有备而来,但我感觉要带好这个班,压力还是很大。
二、案例描述
第一天接任这个班,上课铃声响了。当我走进教室时,还有十几位同学没到。随后,随着时间的间隔,在陆续的“报告声”和不断的开门声中,五分钟后,总算到齐了,开始上课了,当我扫视了整个班级一遍后,发现男生女生的仪表仪容不符合中学生要求的将近有二十来个,其中有几位仿超男超女的打扮。一节课下来,强调纪律有七八次,最多的一位提醒了三次。第一次午睡课,当我走进教室时,稀稀拉拉只有十几位同学,有的在吃东西,有两位在看小说,有几个在讲话,又等了十来分钟,参加午睡的同学总算到齐了。一星期下来,值周班送来了五张扣分通知单。第一个星期的值日劳动,我几乎和值日生一起完成。有几个班干部和团员自身行规表现还存在问题。同时我暗暗观察任课老师,每次上下课教师脸上看不到一种幸福感。但同时我也惊喜的发现,班里有十几个同学不仅学习好,行为表现突出,而且有几个男生工作能力强,威信高。
三、案例分析
通过一星期的接触,冷静的分析。发现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缺乏规范的养成,没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卫生习惯,听课习惯等,自由散漫严重,有些违规违纪行为已“习惯成自然”了,他们感觉不到。二是班级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正气不足,凝聚力不强,一些班干部 团员起不到“领头羊”的作用。三是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后进生面广。同时我也认识到要带好这样的班级,必须从常规抓起,抓反复,反复抓,矫正部分同学的不良行为,用新的管理模式来吸引学生,把“挚爱”和“严教”组成一个统一体,即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严”,是“忽悠不过的”。又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是真爱,真心诚意的要他们好。因此,我认真制定了班级管理的计划和目标。首先学规范,抓规范。从仪表仪容开始,其次树立班级正气,培养班级“领头羊”。最后,搭建平台,通过活动增强凝聚力,转化后进生。以循序渐进的达到“班风学风转好,学习成绩提高”的管理教学目标。
四、具体做法
(一)学规范,制定班规班约
利用班会课人手一册《中学生守则》,根据班级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重点性的学。特别是学“中学生仪表仪容”的规范,课堂规则,课间文明休息规则等。对照规则每人寻找问题进行整改。在整改头发时,碰到了二个“钉子户”,钱同学和孙同学,无论我如何做工作,他们只是“蜻蜓点水”稍微做点样子剪一点,这时,我通过家访,通过让他们听取别人的评价反复做工作,紧盯不放,天天找,天天讲,他们感觉到这位老师是“不好对付的”只有乖乖的剪掉了。
在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约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约束对象不仅是全班学生,还包括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例如:上课铃一响,我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任何同事从门口走过不与他们打招呼或闲聊。要求学生做到不在学校吃早饭。无论遇到何种情况,我都坚持吃好早饭来学校,用自己的人格、身教来影响学生。
在行规养成教育阶段,做到腿勤、嘴勤、反复讲、反复抓。由于学生自控能力,意志力等差异,往往开始总有部分学生出现违规违约。这是很正常的,这时我想方设法给予矫正,例如:我把“规范在我心,时常伴我行”板书在黑板的正上方,时刻提醒。我班有一位董浩同学,自控能力差,似乎有“多动症”,我先让班干部聘任他当班级的行为规范监管员。由于戴上了“高帽子”,他更加会受到同学的监督,因此他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渐渐的,他违规违约的次数减少了,上课也坐得住了,也不随便讲话了。
在行规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行规测试,让学生自我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不断的训练、评价、整改、学生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
(二)抓典型,树正气,培养班级“领头羊”
我们班有两位学生初二已入团,可我接任半个月以来,发现这两位同学不仅没有起到榜样的示范作用,反而上课讲话、早上迟到,违规违纪较多,为了树立班级的正气,根据班务日志上的记录,我利用午休课时间,召开了班级团支部会议,作出了“留团查看”一个月的决定,在团支书给他们卸团徽的时候,他们终于低下了头。同时我借这个机会,鼓励班级求上进的同学积极写入团申请书,向团组织靠拢。这次果然奏效,那些正准备入团的同学看到了团组织严肃性和先进性的要求。同时,我每次召开班干部会议。给他们充电时,都要求班级团员参加,并邀请那些写入团申请书的同学也参加,特别是那些非团员,他们觉得和班干部一起开会有一种光荣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渐渐的,写入团申请书的人也多了。班级的“先进团体”的人数越来越多,正气逐渐占了上风,自然而然把班级的邪气压了下去。
(三)创情景,促学风,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目的性的培养,不是枯燥的说教,更不是用外力“按着牛头吃草”那是没有效果的。因此,我充分利用网络,找一些“知识改变命运”的案例,通过视频播放给他们看,激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同时,通过一些:“今天的努力,为了明天的幸福”、“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十年后,我拿什么回报你,我的母亲”等主题班会,通过和学生讲一些朴实的道理,让他们感悟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步步为营,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制定升学目标,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开展学习竞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后进生提倡分层教学,分层评价。搭建一些平台,给他们一种能赶上的信心。例如:“评后一百分”的优惠政策,“成绩进步积分制”的考核办法,大大提高了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
(四)创设平台,增强班级凝聚力
凝聚力是集体中人心的聚合力,班集体的凝聚力越大其成员越能自觉的遵守集体的规范,朝着班级的目标前进。而凝聚力的培养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必须创设一些平台,通过组织一些富有特色的班队活动是增强学生凝聚力的有效途径。针对本班的实际,我抓住契机创设平台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平台一:过集体生日。初三的孩子大都已十六岁了,有的孩子忙于参加同学的十六岁生日,分散了学习的精力,有的孩子的父母由于在外务工而没有过。这时我选择了在元旦放假前一天买了七八个大蛋糕,分八人一组过了一个集体生日,让学生齐唱生日歌、许愿、相互祝福,畅谈人生的感想。我写了一段给孩子们的祝福词,学生异常激动,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集体的幸福。后来通过家访了解到好多孩子对他们的父母说:进初中二年多来,这是最难忘的,最愉快的一件事。
平台二:进行体育比赛活动。去年,我们初三年级组织了一次篮球比赛,我抓住契机鼓励学生勇于拼搏,为班争光,从进入六强到前三强,整整一个星期,每天比赛,男同学奋力拼搏,女同学有的鼓动呐喊,有的送水,送毛巾,做好后勤保障,全班拧成了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为同学之间架起了桥梁,他们由相容,相助、到相亲、相爱。互相理解,互相关怀,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合作的意识,参与的意识,从而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五)让每个学生能够抬起头来向前走
面对班级的问题学生,如果班主任只习惯于孤军奋战,不注意社会、家庭各方面力量的协调和配合,不注意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是收不到很好的效益的。因此,我首先了解他们的成因,针对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方法转化。在转化中,我始终坚守:爱心、耐心、恒心和真心,从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从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我坚信爱心的震撼远比惩罚的作用更强烈。转化问题学生,我始终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家访,引导家长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父母爱孩子,那是天性,但如果表达爱的方式不当就会成为溺爱,那是对孩子的害。
我所任的班级里有几个孩子,由于家庭富裕。父母又忙于生意。爷爷奶奶又把孙子当成了掌上明珠,因此对孩子的要求那是有求必应,从几十到几百,从说谎到骗钱。结果孩子的成绩一落千丈不说,还结交了一些校外不三不四的朋友。那时我常常是白天上课,晚上家访,一星期一次和家长沟通,交流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有时带一些家庭教育成功的案例给他们看。我们班里韩强的奶奶说:“以前我们只知道只要满足了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就会好好读书,哪知道是害了他。多亏了老师及时给我们讲啊!”像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
2.用爱心去塑造偏离我们的心灵
我们班黄超同学,由于长期的行为偏差,教室里不仅坐不住,而且还养成了很多陋习。他初中三年,先后转了同年级的三个班级,让不同的老师托管。我接这个班后,又回到了我们班。为了让他坐在教室里,我是动足了脑筋,先是买字帖让他练字,鼓励他练好字也是一种本领,再是找一些趣味的书籍让他看,一天换一本。为了让他也学到一点知识,我特聘请他当批改老师,让他和我一起批改同学的默写作业,通过[批改他至少掌握了一些知识。为了提高他的自信心,利用班会课让他演讲:“我的幸福与大家分享”。后来我了解到他是一个孝子,而且非常爱他的妈妈,我就抓住契机利用他的孝心引导他“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激励他。并把这句话贴在课桌上,成为克制他自控力的法宝。让他一看到它就想起妈妈的叮嘱。为了戒掉他的烟瘾,我允许他上课咬口香糖,但不准他发出声响。渐渐的他在教室里坐得住了,嘴巴也不多讲了,抽烟的陋习也改了。从进入我班到现在,我分别让他进行了自我评价,分我的优点和缺点,缺点的栏目大大减少,优点栏目明显增多。
3.加强心理疏导,不把心理教育德育化
本届我所接任的班里,有几个孩子有一定的心理障碍,他们不与同学交往,孤独、孤僻。有的心理闭锁,有的自卑、抑郁。经我和他们谈话沟通发现都是由于自身对学习期望值和现实脱节而造成的忧虑。这时我避开用德育的方法来谈学习,这样会适得其反。我时常带着他们一起劳动,一起到体育训练场地参加阳光体育训练,青青的草坪,空旷的跑道,让他们远离烦琐的学习场地,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在劳动中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宣泄出来。慢慢的通过搭建一些平台让他们自我疏导,在劳动和训练中他们忘记烦恼,渐渐的融入到同学中去,矫正了他们的心理障碍。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人帮”。班级接任以来,在各任课老师的齐心协作下,目前,班风正,学风浓,凝聚力强,不管是整体成绩还是各级各类活动比赛比以前都有大的进步,后进生转化效果明显,有目共睹。
在临近中考的一个多月里,极大多数同学以饱满的热情和信心积极复习迎考,各自向着自己的目标冲刺,营造幸福的六月。
【增大字号】 【减小字号】 【打印文档】 【发给朋友】 【收藏本文】
班级管理案例分析
[ 发布日期:2010-09-24 阅读:3643 ] 要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经验很重要。但在我看来,应变能力更重要,因为班级里随时都可能发生你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个学期,我带的初二(3)班,就发生了一些意外情况。
这个班级在初一年时,班风良好,纪律、学习成绩等各方面都很不错。上学期期末还拿到了芗城区第三名,真是让我感到欣慰。
这个学期上了初二,这是他们人生当中的一个转折点,至关重要。作为班主任,我早已经准备好了,要正确地引导他们去面对生理上的变化,去化解他们学习上的压力。可是,这个学期以来,班级的状况甚是不妙。
开学前三周,上课的纪律差,学生精神面貌差,无心学习。第四周星期一早读课,我一到学校,整个班级乱成一片,迟到的迟到,说话的说话,抄作业的抄作业„„在早读课开始了五分钟之后,还是静不下来。就这样,我对他们进行了冷处理。
假装对他们漠不关心,可学生还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让人看了特别心寒。他们越是不在乎,我就越发的着急。难道这些孩子真是这么坏?对这个班级一点不在乎?对我这个班主任一点感情都没有?在我耐心的教育引导之后,还是没有什么效果。
面对班级现状,我一直和其他的老师在探讨,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方法解决。说来也巧,那天下午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恍然大悟。
那天下午放学,我正准备回家,在教室门口遇到了一个家长,我主动上前打招呼:“你不是某某的父亲么?有事吗?”谁知得到的却是冷冷的一句:“对,我接孩子回家,怎么了”。我只能无趣地走开,不料这个家长随后而至,兴师问罪的说了一句:“你们班级那么乱,我的孩子怎么读书?”听了这句话,我先是一愣,心想这个家长怎么这么没礼貌,没修养?再来便是生气。他说我们班乱,一下子抹煞了我所做的工作啊!于是,我请这个家长办公室好好谈一谈。
我把那个家长的孩子也叫到了办公室,问她:“我们班级纪律差,是不是老师上课,你都听不见?当别人说话时,你呢?”她半晌不吭声。她的父亲说道:“不用怕,有什么话直说”。哪有这么嚣张的家长啊?好像我们老师虐待了他的女儿。这下我气极了。那个孩子开口对她父亲说道:“别人讲话的时候,我就让他们安静”。她的父亲听了,一脸不满:“你当什么班干部,为什么要管别人?”我说:“她当副班长,不过,我已经当全班同学面说过了,班委不用管,一切由我负责”。听了我的话,那个学生和家长无话可说。
见此形势,我抓住机会反映这个孩子的情况。开学才几周,我已经找这个孩子谈过几次话了。原因是英语老师利用午休时间辅导她,可她却要么不做习题,做了就不带,有时干脆不来。每次在我的面前,她都点头答应,却每次都反悔,说到做不到。那家长见自己的孩子这样,推托要走,让我有情况打电话通知他。我继续展开攻势:“这个班级上学期末我们班是芗城区第三名,是一个好班级,最近,由于一部分同学放假之后心收不回来,再加上我的严格要求,所以才会这样,我只是希望他们为了班级能够团结起来。”那个家长听了,之前兴师问罪的气势没有了,态度也改变了,只好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我自己深深地反省了一番,也许这不是好的方法,叛逆期的孩子,即使心里希望班级好起来,他们也不会用行动来表达。所以,第二天一上课,我把家长兴师问罪的事告诉了大家,笑着对全班同学说:“其实,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大家学会察言观色。让大家上课一句话也不说,从头到尾保持专心致志的状态,我自己也做不到。所以我只希望大家,课前准备好一点,上课专心一点,当知道老师生气时,能立刻安静下来,这就够了。细心的同学肯定发现,黄老师脸上的笑容少了,这完全违背了我自己的上课理念,要让同学们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再这样下去,你们无心听课,我们老师也无心上课。所以,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好好反醒自己,让我们以崭新的姿态来学、来教,改变初二3班的现状,让她重新活起来,好吗?”底下的学生早已露出笑容,纷纷回应:“好!”那堂课我上得很轻松、愉悦,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要想管好班级,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你对他们好,这样才能在你的引导下,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级。其次,便是“软硬兼施”,一味地批评,只能让他们更加叛逆,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他们以心交心,融入到他们当中去。这样的班级,班主任不用管,他们自然就能管好自己。
——读《扬起希望的风帆》有感 中卫市八字渠小学 李薇 作为教师面对差班也要有信心,要有责任感.读了《扬起希望的风帆》这篇文章,我对郭老师成功转化差班感到非常敬佩.我个人认为郭老师之所以取得成功,有以下几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 其次,郭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宽容是转化一个差班的成功法宝.比如她在接差班时说的话很有艺术,先从根本上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树立起信心.以“激将开头”唤醒藏在学生心底的自尊和自强,激发了学生潜在的竞争意识和不服输精神.再比如“新班规的制定”让学生自主商量,制定,做到了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班级新班规的制定中不断反思自省,实现自我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自我意识增强,自然而然学生们多了一份责任和荣耀.而且制定出来的班规,简单易记.不是所谓的不要怎么样,要怎么样,而是像一句句格言,警句时刻在提醒,鞭策着每一位学生.再次,郭老师对工作的热心.从案例中可以看出,郭老师是一个对工作非常有热心的人,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转化差生班,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抓住一切机会教育学生.从案例中可以看出,郭老师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班主任,她善于创新,能够利用身边的小事教育学生.另外,郭老师是一个总结性班主任,她善于归纳,勤于总结,经常把教育过程中的好的做法进行归纳与整理,形成自己的宝贵经验.这是我要向郭老师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郭老师发现,学校本来是没有差班的,他们之所以成为差班,主要是在前期没有进行很好的养成教育,学生放任自流,淡漠了班级荣誉感,对班集体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工作的热心程度是成功的关键.首先,要以真诚的感情热爱学生
以爱攻心,并把爱教育概括为三方面六个字:“关怀,理解,支持”.这是很有见解的经验,值得学习.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差班的学生在思想感情上都受过不同程度地挫折,以至使他们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自尊而得不到人尊,想胜而不能胜,想改而又意志薄弱等等.因而,在工作实践中,我就用自己的情感去激发他们的情感,天冷了提醒他们添衣服,病了多问候和关心,遇到困难多为他们想点办法,失意时多为他们鼓鼓劲,同时本着诚恳的态度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教会他们正确矫正错误的方法,为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其次,坚持正面教育,严格各项规章制度
班主任要认真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学生辨清真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实践中,我比较注意因人而异,深入细致地说理,联系学生身边地人和事作以小见大地启发,把正面教育与贯彻各项规章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部分学生在转化过程中,由于新思想和新行为还不十分巩固,当遇到困难时,他们原有的错误思想和旧行为习惯又会反复出现,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原因,进一步做细致地工作,力争使他们真心诚意地转变.第三,要善于发现差生身上潜藏的“闪光点” 这些差班的学生虽然文化课基础差,表现差,却往往有某方面的特长.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差生并非样样都差,永远不变.差是相对的,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变的.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善于把握机遇让他们去表现自己认识自我,然后给予表扬和鼓励,观其表现,让学生扬起他们自信的风帆,适时,恰当地表扬,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感.比如我们班的李江涛同学,学习成绩很差,对学习毫无兴趣,经常不写作业,但在劳动上他从来不怕脏,不怕累,每次做完值日后,我总是不失时机地表扬他,课堂上那些简单的问题我就让他来回答,逐渐增强他的自信心,慢慢地,我发现他变了,对学习也逐渐产生了兴趣.最后,培养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是转化差班学生的关键
差班多数学生之所以后进,是从对学习无兴趣开始的.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分辨是非能力又差,而过剩的精力又得不到正常的利用,难免节外生枝,做出越轨的行为.因此,要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一定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他们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再想入非非,.而且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加,分辨是非的能力就会增强,在学习兴趣,良好习惯的指引下,学习上去了,离转化也就更近了.总之,作为一名差班的班主任,转化学生的工作量是很大的,难度也是很高的,教有方法,但无定法;管有方法,却无定法.只要班主任老师能作到了解每一个学生,善待,关爱每一个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平台,珍视学生的个性优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激情,并增强为下一次行动继续努力的决心,一定会创建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