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小学德育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_通用版

时间:2019-05-14 09:3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小学德育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_通用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小学德育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_通用版》。

第一篇: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小学德育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_通用版

小学班主任论文-小学德育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通用版

一、小学德育课堂教学及其形式

(一)德育课堂教学的内涵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即教育者根据德育目标,小学可以参照《小学德育大纲》的要求,通过讲解、示范及实践等手段,向学生传授德育知识,学生自觉地将外在道德要求内化成自身道德素养的过程。

(二)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1《.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等学科教学 小学一般都会开设德育课程 2.小学其他学科的德育渗透

学科的德育渗透也是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小学德育大纲》和全日制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育德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德育渗透是在教学中进行的,其主教学月刊•小学版教学管理2019/12要形式既有课堂讲授,又有课堂实践。课堂讲授是最主要的教学形式,不同学科的课堂讲授所进行的德育渗透方式也是不同的。

3.主题班会

班会是学校集体活动中最主要的组织性活动之一,是班主任或班委会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指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班会一般定期举办或不定期举办,开展的内容也没有一定的限制,可以就某项教育主题展开,如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团结互助、文明礼貌、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等。小学的班会一般是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展开的,班主任在班会上就班级近期学生的表现、思想状况或某一个主题组织讨论,以期达到引导、教育学生的目的。同时,班会也是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学校教育机制,由于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活动理念,这无形中使其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道德教育载体。

二、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的困境及其师生关系因素分析

(一)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的困境

1.教学过程中,德育课堂教学的许多环节缺乏师生交往

课堂教学分为许多环节,如备课环节、授课环节、课后环节以及评价环节。在这些环节中都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否则课堂教学就会脱节,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在小学里,部分教师备课过程中简化备课程序,采用抄袭他人教案、过去教案的方式进行备课,这种将现成的教案或参考书加以修改、删减直接抄写在教案或书本上的备课方式,忽视教材的更新,忽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忽视学生现有的道德发展水平,也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调动教师和学生互动交往,产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较大距离。再如授课环节,课堂教学导入脱离学生实际,有的教师从自己的主观意志出发设计导入,无法调动师生交往。部分政治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固定的课前导入模式,或一味追求时政导入,或一味追求问题导入,或一味追求情景导入,缺乏针对性。

2.教学方法上,传统单一,忽视学生参与

现在的德育教学还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教师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为了上好一堂课,有些教师也会采用提问的方式或讨论的方式,就某一时期出现的道德问题、道德热点进行探讨,就某一时期的道德模范进行评价。但这种方法也只是流于形式主义,教师将问题的答案与讨论的范围限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学生的一些奇思异想并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久而久之,学生探究发现问题的兴趣就会失去,其在这样的课堂上的表现也不积极了。

3.教学评价上,重书面而轻实效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小学德育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道德水平的发展。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的各科教学都是以高分、升学为主,德育课也不例外,小学的《思想品德》和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也都是以考试、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平时成绩也都是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如读后感、学习心得等。这些以书面形式向教师提交的作业,部分教师可能就只是打个分数,甚至对学生的作业不闻不顾。这样,教师就没有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没有起到激励的作用。

(二)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的困境之师生关系因素分析 1.教师的原因:教师缺乏应有的威信与素养

教师是学校德育教学的权威者,他们的言行及态度,还有自身的修为都影响着德育教学的成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无论什么也比不上一位聪明的、智力丰富的、诲人不倦的教师,使学生感到那样赞叹和具有吸引力,以那样强大的力量激发他们上进的愿望”。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还要业务精湛,最重要的是要有诲人不倦的态度和耐心,方能赢得学生的敬佩与信服。多数德育教师缺乏灵活驾驭德育课堂的能力,能做到以渊博的学识让学生佩服、以幽默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师并不占多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学生的原因: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应有的配合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能动的主体,但学生已有的经验比教师少,加之小学生身心还不成熟,缺乏自控与自律能力,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尤其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把握好这一点,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造成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热火朝天,而学生欣赏窗外风景的尴尬局面。教学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只有教师教、没有学生学的课堂必然是低效率的。就小学德育课来说,学生对教师早已固定化的教学模式感到厌烦,对教师的那些“什么是”“对不对”的问题早已懒得开口。

3.师生双方缺乏有效的交流与互动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给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师生互动实际上是一种人际交往,师生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探讨、沟通和交流。然而,当下的小学德育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却也只是形式主义,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都是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没有什么新意,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这样的提问,学生还要必须回答,如果学生不举手,就会担心教师批评他上课不积极发言。比如说思想政治课的公开课教学,教师为了上好公开课,会事先将课程内容讲一遍,指定某几名学生回答问题,造成课堂活跃、师生互动的假象。再如班会也是德育教学的重要课堂,小学的班会一般由班主任主持,时间也就是一节课。在班会上,一般都是班主任在讲台上不停地讲,进行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这期间没有发言权。还有就是开班会的目的很明确,为了批评最近在班级表现较差的学生,班会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批斗会。这样也就失去了班会本来的意义。

三、在小学德育课堂教学中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追求有效的德育课堂教学

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使“师为上,生为下;师为主,生为仆;师为尊,生为卑”的等级观念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师生关系被机械地简化为主客体关系,即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只讲究“尊师”,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现如今,科学技术发达,信息交互流畅,学生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渠道也逐渐多元化,学生对教师的依赖逐渐减弱。若教师还是对学生严格管理,漠视学生的主体性,必然伤害了学生的感情,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走下发号施令的神坛,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在德育课堂上,由于学生对枯燥的德育理论知识一时接受不了,所以在德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学生听懂理解为准,同时发挥英语德育课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做到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从而促进有效德育课堂教学的开展。

(二)进行交往教学,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德育教学氛围

交往是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普遍的社会生活现象,教育与交往具有同构的关系。教育是一种交往性的活动,同样课堂教学也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所以,小学德育课堂教学不仅是德育知识的交流,更是师生之间精神与灵魂的交往。同时,教师还要为交往性德育教学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具体来说,教师所营造的课堂应具有开放与民主的气息,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在德育教学中,教学变成了师生之间情感与思想交流的途径,学生喜欢教师,也喜欢他所教的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大大提高了。在德育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不怕犯错误,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尊重与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古人云:“教育无他,爱与关怀而已。”教师不仅要对教育充满热爱,还要对学生心存关爱之情。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发自内心,没有偏私,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爱护。教育过程中仅有教师的单向训导、垂直传递,忽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造成师生关系疏远、冷漠,一些学生甚至不理解教师正确而合理的要求,与教师发生对立与冲突。在小学德育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很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多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可以通过谈心、讨论、网上交流等方式去了解学生,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加深学生对一些道德规范的认识,进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获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在德育课堂上有些学生不喜欢听讲,也有的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多与学生沟通。

(四)提倡对话教学,优化德育课堂教学

对话教学模式,就是指在以对话为原则,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不再发号施令,而是通过对话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从而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还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虽然活泼好动、善于交流,但是要让学生围绕一个不感兴趣的话题刻意地交流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无论是师生对话,还是生生对话,都必须在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现实生活的德育内容基础上展开。在德育课堂上,教师要消除话语霸权,留给学生充分的话语权,扫除师生平等对话的障碍,还有师生要在尊重、理解、信任和平等的立场上,在课堂上通过言谈、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基于此,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熟悉学生,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和课余活动等方面的情况。这样,也就有利于营造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为优化德育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

(五)学生与教师密切配合,与教师合作共同完成德育教学任务

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师生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合作。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教师授课时的投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兴趣,精美课件的制作能够调动学生的感官、活跃学生的思维。德育课堂上巧设问题,能够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课堂问题的回答。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试想一下,在德育课堂上,只有教师讲,学生呆若木鸡,这样的课堂教学会是什么样?《学记》中讲教学相长,说的就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配合教师,甚至扰乱课堂教学,就谈不上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了。因此,在小学德育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了解学生,学生理解教师,才能产生实际的作用,才能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第二篇:《小学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策略研究

课 题 实 施 方 案

课题负责人:张霞2017年2月

王建

小学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策略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负责人:张霞 王建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

1、师生关系的现状调查:

对于稚嫩天真的孩子来说,小学可以说是他们迈入社会的第一驿站,而小学老师是他们人生的重要导师,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有调查表明,目前小学师生关系不容乐观。从小学教师队伍来看:随着教师大批退休,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步入社会,“独生子女”青年教师在小学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正呈上升趋势。从小学生群体来看:一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明显增多,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传递的价值观念往往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冲击。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身心发育提前,尤其表现为独立自主意识增强、思想更加活跃,加之“独生子女”大多“养尊处优”,很少受到委屈、遭受挫折,容易形成执拗甚至过激的性格。因此,师生之间存在的专制、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等矛盾日趋明显。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2、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效能和质量的切入点、核心和杠杆。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朱小蔓教授指出:‚在学校教育诸多关系的和谐中,追求师生关系的和谐运动最为基本和核心。‛教与学的活动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对小学生而言,基本素质的发展、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在教与学的领域内,在课堂这一阵地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因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内容和目标,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目前还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素质教育中,师生往往急功近利,教学变成了一种任务和负担,大量学生厌学,产生学习倦怠;许多教师厌教,产生职业倦怠。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情感关系冷漠、缺乏沟通,师生情谊缺失,甚至产生了师生对立现象。在面临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将取代传统的应试教育之时,教育观念要转变,教育手段要更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呼唤良性的师生关系。为改变这种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工作要求和任务。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在国外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体系。最早对师生关系论述的专著是德拉梅特德的《教师中的互动论》,他第一次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对师生关系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之后随着各国对教学质量的重视,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日益增多,其中也包括颇有影响的教师期望效应和师生关系中非言语行为方面的研究。但受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师生关系的研究也曾一度受到冷落。直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师生关系才重新得到心理学家们的关注。近些年来人们开始倾向于根据亲子关系的理论来分析师生关系的结构、功能及影响因素,进一步促进和深化了师生关系的研究。

近20年来,我国教育界理论界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师生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理论的深化与发展。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第一,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大多进行概念分析和理论建构,只有少数研究者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因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第二,在研究内容上,大多数研究还属比较抽象的认识论上的研究,对一般意义上的师生关系阐述较多,很少对实践课题进行研究,也鲜有对具体情境中的师生关系如教师与特殊学生群体的关系、教师惩戒学生行为等特定师生关系进行探究。因此,这种研究对具体的教学实践缺乏实践指导意义。

三、支撑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观和学生观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支撑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观点还有:

1、交往教学论。以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为基础的交往教学论把教学过程视为交往过程,把师生关系看作是影响教学的关键因素,认为师生合作、自由民主的教学交往是“解放”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灵具有自觉的能动性,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

3、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有8中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一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多元智力理论为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4、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以(美)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倡导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观,倡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即良好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以人为本。

5、和谐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理论和王守仁的和谐教育思想都强调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反对传统的师道尊严,认为要真正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自由地发展,这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四、课题核心内容的界定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策略的研究”就是要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如何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交流与合作,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所谓平等,即教师与学生是两个任务不同的平行个体。双方的唯一区别仅仅是分工的不同,教师不具备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权利,教学双方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所谓民主,即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你教我学、互查错误、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好是为了学好,学好是为了更好地教。所谓和谐,最重要的是教与学的双方保持一分良好的愉悦的心态,教与学的行为成为发自心底的最本质的要求。

五、研究目标

1、结合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调查分析目前师生关系现状,了解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积极探索积极探索建立与新课改精神相适应的师生关系的方法、途径与策略。

2、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理解、热爱,并能够与人、与世界交流、对话,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3、通过研究,让学生的学习环境变成焕发生活活力的课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发展潜能和创新能力,深入实施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4、通过研究,提高研究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参研人员真正更新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进而提高学校教育科研整体水平,同时影响其余教职工均能更新教书育人观,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1、调查与分析我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并进行整理与分类。

在我校分别进行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研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通过实施问卷、个案、并利用网络进行深入细致、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为调查实验研究的开展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加强实验的针对性,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减少盲目性。

2、研究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策略的影响因素,积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策略。⑴、分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找到影响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因素,积极探索建立与新课改精神相适应的师生关系的途径、方法、策略与基本构建原则。探索课堂教学中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途径和评价的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⑵、在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师应如何通过课堂40分钟的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理解、热爱,在课后如何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

3、研究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

⑴、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教师的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有探求新知的好奇心,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作为人类文化传播者的教师,更应该好学不倦,拥有宽厚的知识。

⑵、加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对课堂和谐、师生关系和谐的再认识,改变教师的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

⑶、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在系列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和谐的教育活动中,加强师生合作,建立师生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让师生的感情在活动中得到加深,并对全体师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使师生关系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⑷、研究充分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之中,这将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要建立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真正意义上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⑸、不断加强师生关系和谐的经验交流。让更多的教师去体验良好师生关系给我们教师带来欣慰和快乐,不断扩展课题研究的外延。在研究过程中,对于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经验,及时的组织教师进行交流,以便共同提高,并能应用推广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七、研究过程设计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4月)

(1)、成立课题组,准备开题,对教师进行科研动员,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和方案讨论,营造课题研究的氛围。

(2)、进行理论研究,为课题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3)、调查研究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实施问卷、个案、并利用网络进行深入细致、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为调查实验研究的开展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加强实验的针对性,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减少盲目性。

(4)、论证课题的可行性,制订课题实施计划和实验研究方案,收集课题学习资料准备进行研究,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本阶段负责人:张霞、王建、刘月华、董静

2、第二阶段:探索实施阶段(2017.5——2018.9)

(1)、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实验,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设计问卷调查,记录、汇总学学校师生关系调查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2)、研究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策略的影响因素,积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策略。(3)、加强师资培训,定期理论学习,开展交流会,开展教学实践,讨论实践成效。根据交流结果,上好研究示范课。

(4)、加强主研教师的交流与学习,定期理论学习,开展交流会,根据交流结果,上好研究示范课。

(5)、针对在科研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反复的研讨、实践,力求做到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及时反思调整,再研究。

(6)、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并及时做好阶段性资料的积累总结工作,并撰写有关论文和调查报告。本阶段负责人:张霞、王建、刘月华、康传广、刘峰。

3、第三阶段:总结与结题阶段(2018.10——2018.12)

(1)、根据研究过程,对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反思、梳理,提升理论和实践价值,整理材料并汇编。

(2)、总结研究成果,上升理论高层得出研究结论。

(3)、完成实验结题报告,形成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等),申请课题成果鉴定。

本阶段负责人:张霞、王建、刘月华、康传广。

八、研究方法设计

1.观察法:我们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实地观察教师与学生的情绪、态度、心理等,了解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对课堂上的教学生成状况进行观察分析。

2.案例分析法:对某一典型的学生个体、小组和有关师生冲突的事件进行追踪研究,透过典型案例分析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3.行动研究法:我们将主要采用边设计边实施的研究方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摸索师生关系和谐的方法、途径和策略,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分析、论证,使理论与实践、成果和应用有机地统一起来。

4、文献法:主要指搜集,根据研究的需要,寻找 “师生关系”、“生成性教学”等资料获取所需。

本课题主要采用以上方法进行研究,并辅之以文献法、调查法、谈话法、数据统计和情景分析法等方法。

九、可行性分析及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一)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是在充分了解我校师生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本课题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研究理论假设合理,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3、课题负责人的教学研究能力与实践经验丰富。两位负责人就都主持过市级课题,更加清晰明白了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过程,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能够承担该课题研究的担子。

(二)保证措施

1、基础优势。我校我校教育科研气氛较浓,有一支科研能力极强的教师队伍。课题负责人的教学研究能力与实践经验丰富。自2005年以来,两位负责人都主持过市级课题,更加清晰明白了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过程。课题研究理论知识不断完善,能力不断上升,所以,能够承担该课题研究的担子。以往这些课题研究为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实践与理论基础。这些教育教学工作都为本课题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条件优势。

学校硬件、软件条件合适:图书资料、电教设备保证,保持所有现代化设施的正常运行,整合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信息中心、教研组等机构的研究力量,制定专项研究计划,为研究提供有力支持。研究资料齐全,搜集方便。研究经费有保障且充足。有利于课题的顺利开展。

3、人员优势。

本课题组成员事业心强、业务能力强,其中,一级教师4人,二级教师2人,全部为大学本科学历,都主持或参与过市级、县级科研课题的研究。都先后承担过市、县级以上公开课任务,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并且潜心于教学,善于反思,潜心研究,同样具备研究素质。绝对可以与我积极愉悦合作,完成该课题研究。

4、课题组将定期邀请专家、教研员来校作理论讲座,并指导实验研究工作。

十、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观的转变,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也促进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结合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积极探索建立与新课改精神相适应的师生关系的途径、方法、策略与基本构建原则,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策略。

3、低、中、高年级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典型教学实例及活动案例;

4、阶段性成果以课堂教学纪实、教师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论文(体会、随笔、教学反思等)、教学报告等呈现。

5、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分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找到影响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因素并提出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探索各科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途径和评价的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6、总结经验材料汇编,完成结题报告。预计在2018年12月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这一阶段,边计划,边论证,边学习,边实施,边研究,边总结。每学期在全校举行1-2次公开课观摩活动。注意搜集有关本课题的典型案例、课堂教学录像、CAI课件等资料。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等现代教学手段,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并及时做好阶段性资料的积累总结工作,并撰写有关论文和调查报告。

十一、课题研究组人员 课题组负责人:张霞 王建

课题组成员:刘月华

康传广

董静

刘峰(2)、课题研究指导

程建春(西关小学校长,高级教师)

尹丽芳(西关小学业务校长,高级教师)李善飞(西关小学教科室主任,一级教师)

第三篇:小学班主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案例

构件和谐师生关系案例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而信其道才能好其道乃至行其道。”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为学生提供平等、民主、团结的环境,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轻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案例:我班有一个女生,她平时不爱说话,朋友很少,学习成绩上游。我发现她自尊心很强,对老师的表扬与批评会引起极度关注。因而我在做工作中,十分注意保护她的自尊心,使她感到老师是信任、爱护她的。让她明白老师的批评是爱之深,责之切。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足够的出色,希望他们能够更加的完美。自从有了这样一次谈心之后,她的态度明显发生了变化,对于老师的批评能够坦然接受,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也注重她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使她的心境豁然开朗。

还有一个女生平时能言善道的,成绩也平平,但是就是上课是时候喜欢讲话,听懂一点以为自己很懂,就赶其他的事情了,貌似每天看着很努力学习,可是成绩就是不见有进步,老师和家长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就联系家长,商量对策,共同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把她的位置适当的调到前面来,在老师的眼皮底下,那么,依照她爱表现的性格就能尽力避免时不时的做小动作。第二,请家长尽力监督她在家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预习、背书等一些口头作业的完成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家校配合,她的成绩以及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此时让我感觉到老师是多么幸福啊,每当你付出一点爱,收获的将是孩子们无比的信赖与爱戴。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学生能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展露出来,有助于教师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可以针对学生问题采取措施不致产生曲解学生的情况,师生间的问题容易达成共识,有利于师生互相理解,减少矛盾。

上述案例告诉我们,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的转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从近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来看,我深深体会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热爱学生是和谐的基础

教育学生不能只靠语言,必须有情感的投入。抽掉情感的教育是挫败的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学生把教师作为可以信赖的人,师生只有心与心相契,情与情交融,教育才能为学生所接受。教师的爱是教育的推动力。教师的深情厚爱使学生产生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促进学生奋发向上。

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学生觉得老师爱他,重视他,才敢接近老师,才乐意接近老师,才能真正地爱老师。师生之间的互爱才是最理想最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需要得到他人尊重。当学生有了进步或成绩时,心里总是希望老师给予表扬;当学生有了错误时,一般害怕老师批评;特别是不希望老师在同学们面前批评。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自尊心理。教师要懂得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该表扬的表扬,满足学生的欲

望,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注。批评学生要注意方式方法,能不在同学面前批评的就不要在同学面前批评,不能一味地指责,更不能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二、善待是和谐的关键

俗话说“十个指头都不一样长”,更何况是人呢?从心理上讲,学习不好的学生往往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有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作为教师,只有尊重和爱护“学困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使他们恢复理智和自尊,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从而转变为人们期待的好学生。在实践上,对于“学困生”,首先,教师一定要作深入了解,既要了解其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其家庭原因;既要了解其生理原因,又要了解其心理特征,以便对症下药;其次,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去捕捉其“闪光点”,及时的给予真诚的表扬,让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再次,教师要适时地为他们制订出适当的高而可攀的目标,让他们看到努力的方向;最后,教师在平常提问或检测中,问题难度要适中,并注意把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留给“学困生”,让他们始终有一种成功感。对于考试受挫的学生,要及时地帮助他们分析失利的原因,以解除不必要的顾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作为教师,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宽容我们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千万不要歧视他们。学生犯了错误以后,作为老师,应

正确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千万不要动不动就 “上告”其家长。而应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做到细心开导、耐心教育,给他们一个改正的机会。否则,往往会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既降低了教师的威信,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

三、交流是和谐的桥梁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也许我们现在的老师总觉得太忙,无暇去与学生交流。其实,与学生的交流无处不在。譬如:学生读书时,我们走过去询问两句;学生向你问好时,你回应一声,并搭讪说说;课堂上学生顽皮时,你走过去抚摸一下他的小脑;做广播操时,你凑过去聊聊„„也许,老师的一个眼神,一次抚摸,一通电话都是在与学生,都会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爱,都会让学生心灵上的快慰。

作为一名教师,只要我们用真心去呵护我们的学生,用诚心去善待我们的学生,用爱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更具有实效性。

第四篇:小学德育论文-德育

小学德育论文

(一)小学作为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重要作用无可厚非,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家把“素质”这一抽象的名次解释为:走出校门学生们身上所剩下的东西。作为初为人师的我肤浅的理解为:这大概就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的培养,在学生身上所转化的能力吧。

一、教师,从我做起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时,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生语言传。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小脸,心里真的是——幸福。

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也能勇敢的承认。记得由于新学期换教室,班级只有我一套钥匙,开学第一天,我便让学生吃了闭门羹,当我急匆匆的来到教室的时候,已经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在门口等着了,我有些歉疚,犹豫了好几分钟,我在晨会时间在全班同学面前道歉,同学们对我的行为都非常惊讶,尴尬了几秒钟之后,从同学的表情中,我读到了大家对我的谅解,我想收获不仅于此吧。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溶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儿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二、德育——时时处处

课堂中的德育。其实,所有的学科都应与思想品德课进行学科整合,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有德育教育的体现。生活中的德育。在小学生中,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而且这种道德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为使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品质,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也不可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所以老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反馈信息,并利用《素质报告手册》和家长及时联系,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也是的与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惩罚——责任教育

知心姐姐卢琴教授在书中写到的对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的培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对我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对于我的学生,我不仅让意识到:作为学生,学习使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更应该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刚刚在我们班级发生里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课堂上,由于一名同学身在课堂心却不在,以至于老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三遍之后他才回过神来,老师批评了他几句,他有顶撞了几句。听了这个消息我非常惊讶,这个孩子在四年级还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可是上了五年级用“痛改前非”一次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无论是道德品质还是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进步,班级的综合进步奖刚花落他家,他还被学生推荐为小组长,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决定第二天找他谈,先给他一天的时间去冷静。第二天一早,当我找到他时,他很快向我承认了错误,但我告诉他,事情并没有发生在我们两个人身上,你要向当事老师道歉,他拒绝了。虽然生气,我还是很平静的告诉他:你已经长大了,你要对你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你要有胆量承担自己的错误。这样才是个好孩子。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过错都没有勇气面对,还能干什么?老师知道你是一时冲动,你的本质很好,我相信你能处理得很好。老师只能帮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靠你自己。也许正是我对它的信任,和他自己意识到的责任,他主动找那位老师道歉了,事后,我们只有一个会心的微笑,让我打心里开心。

如果我把对他行为的惩罚变成当着全班同学面批评他,对于他可能永远都是一个阴影,更失去了他在同学中的威信,我们应该宽容同学们错误,允许他们犯错,但也要他们学会对自己过错承担起责任。没有惩罚的教育,时一个不完整的教育,但也有些书中写道,我们要摈弃惩罚,惩罚会对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其实我觉得,既然新课程改革要我们提升教学理念,我们可不可以把惩罚升华成责任教育呢?还是让我们在实践中去得真知吧。

小学德育论文

(二)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本学期我班德育工作认真按计划进行。开学初,利用班会,晨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认真贯彻《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礼仪常规》,等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法制,思想品德,环境文明礼貌等教育,使学生从开学起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除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我还对学生进行了各方面的教育如:

一、抓常规训练

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长期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二、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

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我们这个班,后进生的人数挺多。因此,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认为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不要紧紧盯着优等生,应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课外积极辅导,多与家长联系,争取家校联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可我却乐在其中。我坚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且瞬时又化为强大的动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第五篇:如何在教学中构建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

如何在教学中构建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改革,首先突出师生关系这一侧面,这不仅因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我们教学的一个痼疾,也是解决教学改革问题的突破口,正像苏联著名教育家苏姆林斯所指出的那样:“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望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超成功首先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事实上,如果师生关系这一问题不首先解决,什么学生的主体地位,什么教学过程的优化,什么有效的教学,什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一种奢谈。所以在课堂上应努力构建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

一、构建互动的良好师生互动关系应自觉转变教师的角色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这个交往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目的,以课程为中介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它是在同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精神层面上的进行的交往。交往意味着平等,可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控制者,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这种领导的权威性表现的还十分严重,不管是课堂上,还是一对一的谈话中,教师往往拥有谈话的主动权,对学生的辩解严加训斥。学生似乎只有听的权利,汪风雄认为,新课程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强调教师的地位由主导地位转变为指导地 位,师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就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变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设计者,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要由传统的教学让位于学生的互教互学,应当把说话的权利让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真正的立场和对事物的分析和看法,在彼此的交谈中,形成共识。在教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时,我尽量让学生能开口,并注意自己的语速、语态,尽量作到亲切、自然。经常使用“我觉的是这样的,你觉的这样?或者是“你想用什么办法解决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使很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也不轻易否定,而是耐心的解答,直到学生满意为此。让每一位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遗憾坐下。让乐意发言的学生满意坐下,让胆小的学生能够发言。保护他们的创新火花,在教学口语交际课《可爱的小动物》时,我让孩子们说说身边的可爱小动物,只要孩子们说的有一点道理,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课堂十分热闹,平时一些不喜欢发言孩子都大胆发言。孩子们交流了自己看见过的可爱的小动物,增长了孩子们的见识,对“可爱”一词有了新的理解,大家发言都很积极,教师只作简单的提示与引导。口语交际课活起来了,这样的课程成了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学成了师生的交流合作,这种交流合作建立在教师的角色转变上,同时也对教师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

二、构建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应以平等的态度激起学生的探 究热情,师生共同发展。

对于新型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人教版教材主编崔峦先生说:“老师应该在学生中间,而不是在学生之上、之前。要真正做到俯下身子,心贴着心,没有师道尊严,只有朋友间的友情、信任与合作,与学生零距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有做学生的意识,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去享受到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在教学中应用以平等、宽容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学生富有的智慧的创造思维。当孩子们在课堂上认可教师这个朋友时,指导才能收取更大的效应。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如何培养小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精神,并从事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保护他们的科学创新的火花呢?我认为教师应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和学生一起对科学探究进行积极的体验。在教学食物单元《大米的观察》时,同学们争论起来,一个孩子说:“老师,我们用放大镜子观察米,发现米会变大,不用就很小,我们把它记不起来了。”另一个孩子说:“不应该记,这不是米的特点。”“可这是我们的发现呀,就应该记下来。”我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可这样争下去也没有用,你们怎么办呢?”那个反对的孩子作了让步,先记下来后,再找出它的特点。我这个流动组员有加入到其它组的学习中,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很大,大家经过仔细观察,思路更加清晰,最终的发现更加接近了米的本质特征,而最初记与不记矛盾迎刃而解。我真没想到孩子们会有这么多的发现:米的颜色、米的形状,感性的、理性的、观察的方法也很多,掌握的知识也我的意料之外,他们所获得的对米的认识和掌握观察的本领不完全是我能教给他们的,他们所发现的米的特点也是我不曾注意到的,孩子们通过亲身经历,对米的观察收获不少,而我也受益匪浅,在科学的探究上,我和孩子们是不平等的,全班孩子与我探得的收获也是共同拥有的,我们在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在科学探究这个领域,我给孩子们想象、创造的空间,让课堂充满智慧,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主宰自己,能与老师平等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见解,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有思想的飞翔和生命力的舒张,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三、建立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应引导学生习得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受传统教育模式“授一受”的影响,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即使是老师启发学生思考、质疑、询问,学生仍然要“看老师怎么说”这明显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学习。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就必须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于发挥学生个体性的学习方式上来。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 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

景,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获得情感与体验。

新课程还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才能够建立。

在教学数学课《常见的计量单位》,我注意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体验数学。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根据学生各自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用他们喜欢的形式,如小品、游戏、猜谜、实验等,自己设计他们喜欢的数学课,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体现。由于材料由学生自主构造,学习形式由学生自己确定,教学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不但扩大了知识面,加深了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课前,小组合作完成了教学设计、教具制作、资料搜集。教学过程的设计在小组中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补充。在相互帮助中,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这次数学课不仅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感受到集体力量大于一切,也让他们大开眼见。学生采用的一些形式也是我们从未没有想到的,他们的组织能力让我刮目相看。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会得到共同发展,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下载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小学德育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_通用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小学德育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_通用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德育,引领孩子成长方向 韦孟竹 从教三年来,亲身经历的点点滴滴都在不断告诉着自己,我们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学生漫漫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工作,影响着每......

    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班级管理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班级德育过程中的直接组织、领导者,在学生的德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校......

    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八仙筒学区中心校班主任德育论文 于佳娜 教育人要从小抓起。他们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才能发育滋长,使他们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如何做合格的小学班主任 班主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文化知识的传承者,是学生的引路人!他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一生......

    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乌市第109中学2010-2011学年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教育的真谛是爱 张林静 小学作为我们人生中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教师在承......

    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邢月莲 小学作为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重要作用无可厚非,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

    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班级管理 作为一名班主任,谈及班级管理,我的注意力集中在班务工作上,把着力点落在“管”字上。我认为,只要我肯努力,肯花时间,就能工作到位。小学阶段的教......

    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

    留心德育 处处德育 荆门市掇刀石小学安文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文化知识的传承者,是学生的引路人!我认为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