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地” 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时间:2019-05-14 09:4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精心地” 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心地” 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第一篇:“精心地” 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精心地” 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所谓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主要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以增强学生理解课文词、句、段、篇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思维存在不少缺陷,例如:不善于联系地看问题,孤立思考;不善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浅尝辄止;不善于周密地分析问题,以偏概全;不善于创造性地分析问题,生搬硬套。因此,阅读教学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根据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掘教材中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因素,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思维训练。

一、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深刻性

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常常停留在语言文字表面内容和情节上,很难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揭示其规律。这时,教师就可围绕自己的思维目标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如,在教学《凡卡》这篇课文时,提问:凡卡写的信封爷爷能不能收到?他的愿望能实现吗?通过交流马上知道他的愿望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他信封上的地址写得不详,又没有贴上邮票,爷爷是不会收到他的信的。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这个认识基础上追问:如果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他的愿望能实现吗?这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后明白:即使爷爷收到了信,凡卡想过“快乐的日子”的愿望也是不能实现的。因为爷爷是在地主家守夜的,自身难保,哪会有能力带他回家过“快乐的日子”?像凡卡这样的穷孩子,要过好日子,就必须推翻那吃人的社会制度,这就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中心,认识也就更深刻了。

二、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准确性

在教学培养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偏离了目标是常有的事,这就需要教师的及时调控,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目标,从而训练思维的准确性。如,我曾经教同学们认识“动物”这一词义时,我根据学生答题的反馈信息,及时地进行了调控。

师:什么是动物?

生:鸡、鸭、猪、狗都是动物。

师:为什么说它们是动物?

生:因为它们会叫。

师:蚯蚓不会叫,是不是动物?

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都是动物。

师:鱼不会爬,只会游;鸟不会爬,但会飞,它们是动物吗?

生: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会活动,能活动的东西是动物。

师:飞机会飞,汽车会走是不是动物呢?

生:它们自己不会飞,不会走,是人开动机器才会飞会走的。它们没有生命,不是动物。

师:那就是能自己活动的有生命的物体,才叫动物。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调控,使学生不仅准确地理解了“动物”这个词的词义,牢固地掌握知识,又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思维的准确性。

三、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考虑问题思路过于单一,促进思维活跃,教师要注意把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结合起来,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李时珍》这篇课文时,在学生弄清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的行医和编写药物书这两个方面内容时,问:课文是用哪句话把这两方面内容连接起来的?当学生回答“课文是用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这句话来连接时,教师可点拨一下:“这句话,还可以有其他的说法吗?”学生思考后就会说:“李时珍既行医,又研究药物。”“李时珍除了行医,还研究药物。”“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还研究药物”。

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从中感受到汉语的句式是富有变化的,进而得出一个句子的意思可以用许多句式表现,这既对学生进行句子多变性的训练,也对学生进行了思维灵活性的训练。

四、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全面性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片面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检查自己思维过程中的缺漏之外,及时将“漏洞”补起来。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如教学《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时,在学生知道课文写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第一次输了,第二次在孙膑的帮助下转败为胜的基础上,提问:“田忌为什么能转败为胜?”有的学生说:“田忌在孙膑的帮助下,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才取胜的。”接着又问:“孙膑的这一计策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同学们只说到“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这一理由。于是,再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齐威王也像田忌那样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结果又会怎样呢?"从而得出孙膑这一计策成功的关键是:第一,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第二,齐威王骄傲自大,麻痹轻敌。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这样即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五、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批判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追问:“为什么?”或“你是怎么想的?”之后再请其他的同学说:“你同意他的意见吗?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评价自己和别人思维的合理性。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中的“一位满头银发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这句话,教师先提出疑问,创设讨论情境:“焦急”是着急,“耐心”是不着急,“焦急而又耐心”不是自相矛盾吗?然后让学生讨论。石击浪涌,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了。有的说:“是自相矛盾,这句话根本不通。”有的说:“表面上是矛盾,其实不矛盾……讨论热烈,各抒己见,争辩得面红耳赤。但问题越辩越明,最后一致不矛盾:“焦急”是急切希望早点见到周总理的灵车,向周总理致哀;“耐心”是下定决心,不管天气多冷,不管自己的身体多么虚弱,也不管要等多久,非等到周总理的灵车不可。这“焦急”和“耐心”是统一的,统一在对周总理深情的热爱之上。学生在这一相互争辩、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反省自己的思维过程,坚持正确的,改正错误的。这样做不仅学生兴趣浓厚,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克服了盲目从众心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求新、求异的学习习惯。我们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第二篇: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邱廷建 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优秀教研员,福建省中小学百名名师,龙岩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龙岩市小学数学名师。教育部课标教材配套《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修订编写组成员,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小学新课程数学教学要求编写组成员,福建省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评价项目组成员。

潜心教研,善于思考,勤于笔耕。在30多种教育类刊物上发表教学文章360多篇,出版个人著作1部,主编或参与编写《新课程小学数学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名师名课》《小学数学课课通》等师生用书29种,主持或参与指导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20多个,指导50多位教师参加全国、省、市教学比赛并获奖。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学生会不会学习,其实质就是会不会思维。学会学习必须学会思维,只有掌握了思维方法,才能增长聪明才智,才能智慧地学习。由于课堂教学活动追求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可以这样说,启迪学生思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教给学生基本的思维方法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学习基本知识,掌握基本规律,进行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思维。思维方法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整个学习活动的核心。我们知道,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和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给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基本的思维方法,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分析思维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分解、剖析,以达到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性质、作用的思维方法。综合思维是将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有机结合,以达到认识对象整体性质的思维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给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例如,教学“星光游乐园,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7天预计接待多少人”这道题时,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分析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厘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数量关系,从未知到已知进行思考、分析、推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求7天预计接待多少人,要先求出平均每天接待多少人,要求平均每天接待多少人,就要知道几天接待了多少人,而3天接待987人,这两个条件已经知道,所以可以求出平均每天接待多少人。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综合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所求问题和数量关系结合起来,从已知到未知进行思考、分析、推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已经知道3天接待987人,就可以求出平均每天接待多少人,知道了平均每天接待多少人,就能求出7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但在实际教学中,一般都要把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结合起来,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性。如上面这道题,一见到“3天接待987人”,就要求学生想到1天接待:987÷3=329(人),这就是综合思维;一见到求“7天预计接待多少人”,就要求学生想到应先求出1天接待多少人,即987÷3=329(人),这就是分析思维。如果把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结合起来,就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思考:要求7天预计接待多少人,要先求出平均每天接待多少人,已经知道3天接待987人,就可以先求出平均每天接待多少人,综合算式是:987÷3×7=329×7=2303(人)。这样把两种思维方法结合起来,比用单一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要有效得多。

同样,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教给学生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基本的思维方法。通过教给学生基本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比较简单的问题作出判断和推理,并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发展学生不同的思维形式

关于思维的研究,人们较多地把思维分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正向思维、逆向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直觉思维等形式。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了解学生不同思维形式的作用和关系,更要重视发展学生不同的思维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是人在头脑中运用形象(表象)来进行的思维。形象思维也是人的头脑中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产生形象或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思维的本质特点是形象性,它与抽象思维不同的是,整个思维过程始终不脱离形象。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形象思维比抽象逻辑思维更广泛,逻辑思维只是解决科学问题,形象思维是把还没有形成科学的前科学知识都利用起来。”形象思维,人皆有之,它是人类思维的开端。形象思维在教学中广泛存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很重要,教师要重视通过表象、联想、想象、外化等途径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临城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如下图)。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增加了10米,宽增加了8米。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这道题时,如果不画图,让学生列式,有的学生可能会错列成:10×8=80(平方米)。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先想一想,长方形操场的长增加了10米,宽增加了8米,增加部分是一个怎样的图形?然后,引导学生画出原来长方形操场和扩建后长方形操场的示意图(如下图)。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直观图形,探究不同的解答方法。

方法一:用扩建后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即(50+10)×(40+8)-50×40=880(平方米)。

方法二:将扩建部分分成两个长方形,求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和,即(50+10)×8+40×10=880(平方米)。

方法三:将扩建部分分成另外两个长方形,求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和,即(40+8)×10+50×8=880(平方米)。

方法四:将扩建部分分成三个长方形,求这三个长方形面积的和,即50×8+40×10+10×8=880(平方米)。

这个教学过程,将数转化为图形,让学生在头脑中画图,引导学生想象,这就是形象思维。“想一想,长方形操场增加部分是一个怎样的图形?”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建立长方形操场增加部分的动态表象,再通过画图使表象外显化,使长方形操场增加部分的情境进一步形象化,学生因为有了直观形象作支撑,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同样,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向思维、逆向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直觉思维等思维形式。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志。许多实验结果都表明,学生在具备一般条件(如最低限度的知识,积极的学习态度等)的情况下,思维能力的特点,即思维的品质,决定了他们认知活动的效能,也反映了他们思维上的个体差异。学生的这些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批判性、独立性、创造性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势的禁锢,善于把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设想和新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颖的想法和解法,这就是学生思维有创造性的表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很重要,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突破常规,大胆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和见解,鼓励学生用新颖、独特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教学“某车间原计划6天生产1200个零件,实际提前1天完成原定生产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个零件”这道题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按常规思维解答,先算实际每天生产的零件个数:1200÷(6-1)=240(个);再算原计划每天生产的零件个数:1200÷6=200(个);最后算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的零件个数:240-200=40(个)。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教师不要局限于用这种常规思维解答,还应该继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另辟蹊径解决问题。接着,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学生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解答?看看谁的方法多?”鼓励学生再发现、再创造。也许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就会得到迸发,有的学生就可能发现非常规的解答方法:1200÷6÷(6-1)=40(个),理由是,实际提前1天完成原定生产任务,也就是原计划6天完成的任务,实际只用(6-1)天就完成了,这样只要把原计划最后一天生产的零件个数平均分到(6-1)天内完成,这个平均数就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的零件个数。受此影响,有的学生还可能发现另一种非常规的解答方法:1200÷(6-1)÷6=40(个)。表面上看,这是把两个除数的位置调换,实际上却蕴含着可贵的假设思想:如果按实际工作效率完成原计划生产任务后,实际再生产1天,实际多生产的零件个数(即实际每天生产的零件个数)是:1200÷(6-1)=240(个),240个是在6天里比原计划多生产的零件个数,那么,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的零件个数是:240÷6=40(个)。如果学生能创造出这些解答方法,就是学生思维有创造性的表现。创造性往往蕴含于求异和发散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会求异创新。

同样,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批判性、独立性等思维品质。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人们常说:“久练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如果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那么他们就能以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自觉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1.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归根结底是思维的活动。学生只有勤于动脑,善于独立思考,才能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意义,才能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各种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喜欢动脑的习惯,预习、听课、作业、考试的各个环节都应要求学生勤于动脑、独立思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做到不依赖不等待,学会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个车间要装配252台洗衣机,工人们每小时装配36台,工作5小时后,还剩多少台没有装配”这道题时,要求学生先列出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都按常规思维把算式列成:252-36×5,但有一名学生却把算式列成:252÷36,这与常规解法相距甚远,出乎教师的意料。如何处理这个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呢?教师并没有否定这个算式,而是鼓励这名学生:“这道题你没有做错,只是你还没有做完,请你再动脑筋想一想,独立思考一下,好吗?”此刻,全班同学愣住了,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接着,教师又用充分信任的眼光对这位学生说:“来,请你继续完成这道题,说一说‘252÷36’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这名学生很快说出了“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一数量关系,并说明“252÷36”求的是这个车间完成装配任务所需的总时间。此时教师给予肯定,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接下来,怎样解答,你会列算式了吗?”这名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终于列出了算式:36×(252÷36-5)。“说说你的理由?”教师让学生说理,学生说得头头是道:“‘252÷36’求的是总时间,用总时间减去已经工作的时间就是剩下还要工作的时间,用工作效率乘剩下的工作时间就是剩下还没有装配的数量。”多么精彩的说理啊!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个教学过程,教师重视引导,化错为利,促进优化,让学生学会动脑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的形成。

2.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有效途径。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与老师、同学不同的见解,并不断地释疑、解疑,追根究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爱动脑筋、寻根问底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引导学生用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把“看、听、做”与“想”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一边听讲一边思考、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练习一边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给学生基本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不同的思维形式,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仪征市青山中心学校宣小梅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创造性作为民族自主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和生命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学校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人对,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教育面前的一件大事。

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们完成创造活动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教育任务。那何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个人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或新答案,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人们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组合并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表现在思维结果和产物上的新颖性与效用性。其二,创造性思维既要有发散型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但更多地表现在发散型思维上。其三,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必须有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针对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强大动力,也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当前的学习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与个人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促进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积极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

孩子的求知欲对于发展创造性思维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欲望在幼

儿时期就已萌芽。人们都想了解新事物,取得新经验,但如果对这种新事

物完全一无所知时,反而引不起兴趣,或者觉得有些惴惴不安。如果是与

已知的事物有某些不同,又有新的资料可供了解它时,求知欲就会增加了。

因此,要通过孩子实际获得的经验来启发兴趣,依靠各种视听手段给予间

接经验,或者提供资料,说明它与已掌握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来促使孩子

求知欲的产生。

二、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

培养集中型思维主要是通过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而

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新概念、新原理产生实质性的理解,真切地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并指导他们运用

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应用一般原理解决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这样,学生

不仅掌握了学科知识,也能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渐进形成集中型思维能

力。

培养发散型思维的途径是:其一,教师应经常提供一些具有多种答案可

能性的题目,经常让学生做一些一题多解的练习。教师的提问也应尽量做

到激发学生的发散型思维活动。一般说来,提出述理性问题和扩散性问题

更富有成效。述理性问题有“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想?”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扩散性问题是:“你想到了哪

些可能?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其二,排除定势干扰,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破除定势对学生思维的干扰,引导他们的思维向新的或多

个方向探索。如果学生思维受定势干扰时,可让学生说出他是用什么方法

解决的?为什么?再启发他们尝试用新的方法。如果还是想不出来,教师

可指出定势干扰的情况,让学生有意识地予以克服,从而让学生的思维顺

利地向新的方向发散,直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三,可采用国外心理学

家提出的急骤的联想式或暴风雨式的联想训练法。具体方法是:要求学生

迅速地提出一些观念与想法,不要犹豫迟疑,也不要考虑质量好坏与数量

多少,待到结束后再加以评价。研究表明,这种训练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有很大帮助。

三、以课文为“原型”,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

所谓创造性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独立地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在教学中,结合课文,运用幻灯投影的形象性,对学生进行

创造性想象的培养十分重要。

例如,在讲完《狐假虎威》这一课后,我们提出“有一天,老虎又碰

到了狐狸------”的问题,引导学生想象他们之间会发生的情形,让其将

想象的情形画在玻璃片上,然后映示在银幕上,再让他们发挥想象根据自

己的画面讲出故事来。现仅举有代表性的三例,来说明学生确实发挥了丰

富的想象,画出了各异的画面,讲出了生动的故事。学生甲在画面上画了

狐狸捂着肚子,他讲的故事是:狐狸看到老虎以后,就捂着肚子假装生病

了,老虎问它得了什么病,狐狸说:“我得了非典------”狐狸的话还没说

完,老虎已跑的无影无踪了。学生乙画了一棵大树,他讲的故事是:狐狸

看到老虎后,装做对老虎很亲热的样子,老虎说:“你别想再骗我了,这次

我一定要吃了你。”狐狸眼珠一转,对老虎说“老虎大王,我们来比赛,你

能先跑到前面那棵大树下,我就让你吃。”老虎一听,撒腿就向前面跑去。

狐狸悄悄地从后面逃跑了。老虎跑到大树下很高兴,心想:这回狐狸没话

说了吧!它掉头想看看狐狸跑到什么地方了,哪里还有狐狸的影子呦?老

虎气得------这里以课文中的内容为原型,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不

仅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画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四、指导学生运用经验培育创造性思维及能力

1、通过细心观察,自由操作来丰富经验

孩子们都想摸摸,动动或摆弄一个东西,也喜欢仔细地观察、操作物

件,想了解它们,这是创造活动的基础。喜欢玩玩具的儿童,长大以后思

路就比较开阔活跃,遇到问题想出的主意办法也多,富有独创精神。在这

方面加以培养,就是培养创造性的品质。

2、开辟活动内容丰富的场所,备齐充足的设备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启发他

们的思想、观点。

在准备有用的充足材料和设备时,不要把半成品或破旧物品扔掉,它

们也是有用的。让孩子拆卸这些破旧东西也能有新发现,或者用这些破旧

东西想出新的玩法,或者制造出重新组合的新玩具来。

3、对孩子的探索要有反应

对孩子的探索活动,要作出适当的反应,这能促进孩子好奇心的发展。

家长首先要给予鼓励,其次是要准备有关的材料如图书、视听教材给予帮

助,也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讨论,通过他们相互之间交流,更促

进好奇心,丰富信息。

4、让孩子尝到创造活动的乐趣

在培养孩子创造性时,要让其进行创造活动,尝到创造的乐趣,体会到

创造活动的价值。例如,让孩子试着发明一些东西,体验创造的快乐;自己

总结出某数学公式,写出有创意的作文,完成一幅图画等,要予以肯定,由

此来提高发明创造的欲望,培养创造的意识。

5、让孩子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中获得经验

在指导孩子时要注意使孩子不怕失败,不闹情绪。失败从创造过程来讲,是走向成功的道路。这种失败不是作为结果的失败,而是过程中间的失败,它实际是创造的基石。因失败了不要就此结束,而应该指导孩子进一步努

力,使他们尝到最后成功的欢乐。

五、积极评估,鼓励创新,促进孩子自身独立学习的能力

创造的内容是独创的、有个性的。创造活动从创造过程的角度看,都

是单独进行的,要训练孩子自己思考。要重视孩子在学习时与其他人不同的见解、观点和活动,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独创性,要使其养成不断改进创

新的态度,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家长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孩子进行思维的积极性,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在实践中由于经常独立地处理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学生在大胆创新的尝试中也有可能理解失误或思路不当,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欣赏的角度,肯定学生能独立思考并引导其思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有独立见解”“老师还没有想出你就想出来了,真了不起”这一声声的赞扬像股股暖流流入学生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

六、发展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没有完整的传统逻辑过程,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过程。它可以帮助人们从大量事实提供的各种信息中迅速作出抉择,抓住时机,把握方向,作出预测,一步就看到问题的结果或答案。科学研究中的发明创造,多数始之于直觉思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也经常表现出直觉思维。如猜测题意、应急性回答,提出种种不合常规却含有合理性成分的想法等等。对于这一现象,教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与积极的引导,以促使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但是,在鼓励学生直觉思维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形式来论证和检验自己的直觉思维是否正确。让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结合使用、相得益彰。

七、善待学生的“偏常”行为

作为教师,当然希望自己的学生今后能有一番大作为,能够在某一领域取得创造性的成就。但是,当学生在学校中表现出具有创造性萌芽的“偏常”行为时,教师又每每感到无法接受。研究表明,创造性强的学生多数

有以下三个特征:淘气、顽皮和放荡不羁;所作所为时逾常规;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持有嬉戏的态度。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都喜欢循规蹈矩、从不与教师唱反调,也不提出“怪异”问题的学生。恰恰那些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学生却常常有意无意地出现种种叛逆行为。爱因斯坦上小学时,就因为顽皮,上课时有破坏性而被开除学籍。爱迪生小时侯就由于问了“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被认为是故意捣蛋而被赶出校门。其实在儿童顽皮、淘气甚至荒唐越轨的行动中,就孕育着创造性思维的幼芽。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我们建议教师要对儿童的“不轨之举”作出分析,善待其中包含有创造性思维成分的“偏常”行为。

总之,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否则,至多只是培养兴趣而已,甚至可能养成不好的思维习惯,影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利用语文教学这块有力的阵地,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保护学生的创造性,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第四篇:如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如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姓名:田富强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 联系方式:***或*** 电子邮箱:dstfq@sina.com

时间:2012年4月10日

如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田富强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能否初步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创造型的人才至关重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创造性的培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一、注重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凡创造型人才,都有一种鲜明的个性。个性虽不属于智力和思维,但它与一个人的思维品质的形成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平时没有事业心、思想保守、唯唯诺诺、缺乏主见的人,能够在事业上有什么新的发明和创造。从创造心理学和人才学的研究看创造型人才的个性培养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

(2)个性的独立性;(3)意志的坚定性;(4)一丝不苟的态度。

针对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想着生谈谈个性独立的培养问题。由于受封建伦理道德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师生关系上、教学方法上以及各项规章制度上,目前在一些学校和教师身上仍旧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或压抑学生个性发展的问题。以课堂教学为例,有的教师仍习惯于一言堂和满堂灌,满足于教师讲和学生听,整个课堂缺乏民主,缺少活力,没有学生积极参与和论辩的机会,怎么能谈得上个性独立的发展呢?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优秀教师的一个共同经验,就是都把学生真正看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鼓励他们发问和争辩,这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独

立性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比如《陈涉世家》中有这样一个名子:“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等国可乎?’”这里的标点和内容的关系就不够清楚,很值得推敲。再如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以戏弄臣”朗读时怎么停顿,《劝学》中“以绝江河”的绝到底怎样理解。不同教材,不同参考的说法常用有不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提出不同的看法。有时候学生的求异未必多少道理,但是学生大胆求异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他们爱思考不盲从的好习惯。其次是课文的有误处。我们的教材所选的大多是名家的作品,就总体说都是好“例子”,但这不是说他们就没有问题。事实上有些大家的文章里的问题还不少。以初中语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文章在举虞美人这个例子时存在前后矛盾的现象,同是人工培育,文章先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到下文却又说“到20世纪初,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引导学生对此:你怎么看?如果你也认为有问题应该怎么办?让同学们去发现这些问题,并不是要找教材的碴,而是培养学生用批评的甚至是批判的眼光看问题。

二、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总是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因而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造的客观环境是十分重要的。(1)加强课堂讨论。从课堂讨论入手,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学生都有一定的竞争欲和表现欲,在课堂讨论中,应该结合听说读写活动尽量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例如创造性复

述、质疑发问和互相答疑、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即席演讲、口头作文、作文互改和集体评改等,都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式

(2)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课外环境来说,像组织文学社、办班级日报和文学刊物、开展小记者活动、举办校园文学广播、开展语文智力竞赛等,也都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好形式。从课堂到课外如果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创造环境,就会时时处处激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样的创造活动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三、重点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 能力的培养

由于发散——辐合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因而这两类思维我们应该作为重点加以培养。发散思维之所以能够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就是因为它可以使人在遇到问题时使用权思维迅速而灵活地朝着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发散开来,从给定的信息中获得多个新颖性的答案。但是,发散思维的创造性又离不开辐合思维,只有通过思维的辐合才能从对各种答案的分析、比较中选择出其中一种最佳的答案。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两种思维都应该重视。只是由于学生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和束缚,在遇到问题时思路狭窄,拓展不开,成为影响创造性思维的首要障碍,因而在实践训练中对发散思维的训练又应该给以特别的注意.比如教学小说《项链》,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结尾安排的巧妙,可以让学生继续写结尾,教学《七根火柴》可以让学生想象无名战士要对卢进勇说的话,而教学《祝福》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作文教学更是便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记叙文的审题,供料议论文观点的提炼,都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极好机会。写记

叙文“朋友”为什么只能写人而不能写物呢?写《廉颇蔺相如列传》“将相和”部分的读后感,为什么只能写“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而不能写“人要有宽阔的胸怀”呢?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比喻的运用,教师就大可不必大讲它的定义、作用及其运用的注意点,只要确定适当的话语环境让学生自由组成比喻,然后教师稍加点拨就可以了。

第五篇:论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论文题目: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摘要:高考历史“能力与素养立意”的命题理念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真正激发学生主动思维,发掘内在潜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释放创新思维火花,借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才能提升历史教学质量。本文以201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为切入口,探讨命题导向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的核心在于考查历史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是人类个体反映、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从历史学科来说,我们认为:历史思维是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持续发现历史本质、朝着认识终结目标永无休止前进的特殊思维。目前,我们中学日常教学中广泛提及的“历史思维能力”,一般是指分析历史事件、概括历史过程、评价历史人物、比较历史异同、归纳论证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实际只是历史学科学习的思维能力。正确地说,历史思维能力不仅涵盖历史学科学习的思维能力,也包括从历史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观念。

历史思维必须建立在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对复杂的历史现象和丰富的历史材料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培养和开发的。《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历史新课程的功能要“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这就是强调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从近几年福建高考命题来看,也都十分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中学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学好历史的 关键。

二、力促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提升

我国著名历史教育学家白月桥先生指出:历史思维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由辩证思维、形式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理论思维相结合的,以时间和地点为主线的,通过史料中介逐步认识客体发展规律,不断揭示历史本质,朝着认识终极目标永无休止前进的特种思维。于友西先生等则认为:“历史思维是一种从全方位考察社会历史问题的思维,它是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整体思维。”基于对以上定义的理解,所谓历史思维能力,就是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定义,解构具体历史现象,通过对历史事物本质的理解,来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史为鉴,运用已有的历史经验来回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用活史料,为学生历史思维打牢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恰当地使用某些史料,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得出某些历史结论。例如在讲授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史时,部分学生就会提出问题:“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面对这样的提问,在中学教学中会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告诉学生已经得出的历史结论。这种处理方式使学生很少参与到课堂的教学当中,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第二种是围绕这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选择史料,供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并由此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于以上学生疑问,第一种方式的方法自不待言。现就第二种方式举例如下:

首先,为了说明经济上的因素,出示(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中的一段记载:(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有多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通过分析这段史料,教师指导学生把握史料中的有效信息,即当时这些娱乐演艺场所中形成多种形式的商业活动,也就是说商业的发展。其次,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反问,“是不是只有这一个原因呢?”并要求学生一边思考,一边阅读下面的几段材料:第一段史料摘自詹子庆编 《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由此来说明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第二段史料摘自(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金阊(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以此来说明商业的发展对戏剧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三段史料摘自(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以此来解释不同戏种的交流和融合也是推动戏剧发展的因素之一。由于上述史料比较细致精微,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更鲜明、更深刻地理解古代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下载“精心地” 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精心地” 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新的学科、技术不断涌现,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出现,知识更新加快。作为教育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培......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就遵循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从下述几......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概念,法则教学,必须坚持以“理”为主,以“思”为本。教学概念和法则,教师应通过直观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理解其本质属性。如教学加法的......

    浅谈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浅谈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巧家县新华小学 肖秀元 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小......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隐性任务。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

    高中生物教学感想: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感想: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吴海峰 滨海县八滩中学(224541)[摘 要] 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前提,能使学生获得的具体知识发挥更大的使用价值,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历史论文: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是“万物之灵”的人类所特有的,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反映,它是认识过程的高级形式。人们通过思维来认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