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培训讲义 2009-7-27(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09:1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培训讲义 2009-7-27》,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培训讲义 2009-7-27》。

第一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培训讲义 2009-7-27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培训讲义

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立法概况

今年4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5月11日以国务院第555号令的形式公布,今年10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由于《条例》是以国务院令的形式颁布的,因此是属于国务院行政法规,在效力上仅次于法律。

《条例》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一部针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国务院行政法规。《条例》是对原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的修订。最早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是在1991年出台的。1991年9月9日国务院批准,1991年12月26日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在1991年出台后,1998年对管理办理做了第一次修订,1998年8月6日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计生委发布,1998年9月22日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第1号令发布,这部法规到今年10月1日《条例》正式实施时才会被废止。

这次出台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是对管理办法进行的第二次修订,与前两次有所不同的是,此次是由国务院直接发布的,前两次都是由国家计生委发布的。前两次虽然是国家计生委发布的,但因为是经过国务院批准的,所以也是属于国务院行政法规,在法律效力上,是和此次以国务院令形式发布的《条例》的效力是同等的。

另外,此次《条例》和原有的《管理办法》还有一点不同,是名称上的区别,以前称“管理办法”此次改为“条例”,这是因为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都是叫“条例”,所以此次也按照常规的做法,把这部法规的名称叫做“条例”。

《条例》是“一法三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法三规”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在“一法三规”中,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法规出台的最早,比其他的法律和法规出台的时间早了10年。

二、《条例》修订的背景

现行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是在1998年颁布实施的,到现在已经有10多年了。在这10多年中,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要求也相应发生了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流动人口自身发生了变化,从数量上、流动方式上、居住类型、在城市滞留时间、就业结构、思想观念和维权意识等方面都有了新特点,服务管理对象的特征发生了变化,对计划生育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二是政府执政理念发生改变,更加强调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构建 和谐社会等;三是综合管理机制发生了改变。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和相关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原先计划生育工作中建立起来的以“限制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机制难以为继,要求我们对相关部门的配合职责重新进行界定,建立新形势下的综合管理机制;四是工作手段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信息化在管理服务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已经不能适应管理服务工作的需要,亟需修订。

三、《条例》的特点

一是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新《条例》在对行政事务办理和服务事项的规定中,十分注重体现人性化和以人为本的要求,如:缩小了婚育证明的办证范围,突出服务管理重点对象;规定流动人口生育第一个子女,可以在现居住地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取消了对流动人口个人、用人单位等的处罚措施等。

二是便民维权,优质服务。如:取消了流动人口个人邮寄孕检报告单的做法,改由人口计生部门负责相互通报,首次提出了保护流动人口隐私的要求。体现了便民维权、优质服务的要求。

三是明晰责任,综合治理。《条例》对人口计生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职责,户籍地与居住地的职责,以及对村居委、房屋中介、房东、物业、用人单位等配合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都做了明确规定。体现了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要求。

四是重视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工作。《条例》将信息采集、信息沟通和信息共享和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做了明确规定,比如:要求国家人口计生委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地区间、部门间信息共享等。

五是强调责任政府和行政“问责”的执政要求,明确了职能部门没有依法履职要给予的处分。

四、《条例》的主要内容

《条例》共25条。按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成4个方面:

1、立法宗旨、适用范围、生效时间(3条);

2、对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个人的职责界定和工作要求(12条);

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权利和义务(5条);

4、关于法律责任(6条)。

上述合计起来是26条,超过了25条。原因是有的条款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所以有重复的计算的情况。

《条例》调整和新增的主要内容

此次《条例》调整了6方面的内容,新增了6方面的内容:

(一)调整的主要内容 1.立法宗旨、目的、依据; 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原则; 3.《条例》的适用范围

4、办理婚育证明的对象;

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6.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的工作职责和法律责任。

(二)新增的主要内容

1.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

2.流动人口办理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生育服务登记 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沟通和信息系统建设;

4.村(居)民委员会、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出租(借)人、物业服务企业的协助义务;

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经费; 6.涉及公民隐私的信息予以保密。

五、《条例》内容解读

1、立法宗旨和立法依据(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定本条例。

与原《管理办法》相比,此次的立法宗旨有所变化。变动有三:一是增加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映了新时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思路的转变,即从由原来的以控制超生的管理型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通过优质服务和利益导向,引导流动人口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二是用“稳定低生育水平”替代了原来“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的提法,这种提法上的改变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时期,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已经发生了变化,后计划生育的主要任务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三是增加了立法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定本条例”。

2、《条例》适用对象(第二条)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但是,下列人员除外:

(一)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

(二)在直辖市、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这一条对“流动人口”的概念,是从流动空间、流动目的以及年龄三个方面做了限定: 从流动空间看: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才属于流动人口,在同一县(市、区)内跨乡镇的流动,不属于流动人口。《条例》还规定了例外的情形:即“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区与区之间流动的人员”不属于流动人口。对上海来说,只有跨省流入或流出的人员,才属于流动人口,市内流动都是人户分离人员,不属于流动人口。

从流动目的看:是指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属于流动人口,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不属于流动人口,因为这部分一般在外停留的时间比较短。

从年龄上看:是指成年育龄人员。成年育龄人员是指18-49周岁的人员。

《条例》对流动人口从空间、目的、年龄三个方面都进行了界定。但是缺了时间上的限定,没有规定离开户籍地异地居住多长时间才算流动人口,主要是考虑流动人口到达现居住地后,现居住地就应当将其纳入服务和管理。如果设定异地居住的时限,可能会出现服务和管理的“真空”。

《条例》中对流动人口的口径,与统计指标中对流动人口规定的口径是不同的,在统计中,要按照统计报表规定的口径来执行。

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权利和义务(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权利

《条例》第十条对流动人口的权利做了集中表述:

第十条 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享受下列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

(一)免费参加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二)依法免费获得避孕药具,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三)晚婚晚育或者在现居住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按照现居住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较大的市的规定,享受休假等;

(四)实行计划生育的,按照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较大的市的规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获得支持、优惠,在社会救济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

按照我们本市现行的文件规定,流动人口在本市居住半年以上才能在本市享受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这与《条例》的精神是不符的。根据《条例》的精神,流动人口享受免费技术服务也应当是一到现居住地就能够享受到免费服务,不需要居住半年以上。

流动人口除了在现居住地可以享受有关奖励优待外,在户籍地也应当享受一些奖励优待。关于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享受的奖励优待,《条例》没有详细规定,只是在第十一条第二款中做了间接和笼统的表述: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落实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根据《释义》的解释:流动人口应当在户籍地享受的奖励优待主要包括: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待、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等。

2、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流动人口在享受计划生育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计划生育义务。《条例》在第七条第一款、第八条第一款、第十二条、第十六条第一款对流动人口应当履行的计划生育义务做了规定。

第七条第一款 流动人口中的成年育龄妇女(以下称成年育龄妇女)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当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婚育证明;已婚的,办理婚育证明还应当出示结婚证……。

原《管理办法》中规定,成年流动人口都要办理婚育证明。此次《条例》缩小了婚育证明的办理对象,不再要求男性办理婚育证明,只要求18-49周岁的女性办理婚育证明。

国家人口计生委2003年出台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若干规定》中规定,没有在户籍地办理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口,可以在现居住地办理婚育证明或者临时性婚育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基层又反映,现居住地办理的婚育证明用处不大。《条例》规定婚育证明要在户籍地办理。

为了方便流动人口在户籍地办理婚育证明,国家人口计生委在新出台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范》中规定:对已流出但未办理婚育证明的育龄妇女,经核实婚育情况清楚的,可由家人为其代办。

第八条第一款 成年育龄妇女应当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30日内提交婚育证明。成年育龄妇女可以向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交婚育证明,也可以通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向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交婚育证明。

第十二条 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接受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人民政府的计划生育管理。

第十六条第一款 育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可以在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应当提供下列证明材料:

(一)夫妻双方的居民身份证;

(二)结婚证;

(三)女方的婚育证明和男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材料。

关于生育手续的办理是我们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流动人口信访中常见的一个问题。

原《管理办法》规定,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生育子女的,应当在户籍地按照有 关规定办理生育证明材料。这里所说的“生育证明材料”是指一孩生育服务证或者再生育批准书。但流动人口办理户籍地“生育证明材料”,十分不便。

因此2003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出台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中规定,流动人口生育第一个子女,符合条件的,可以在现居住地办理生育登记,不需要回户籍地。当时规定的条件是夫妻双方共同在现居住地居住一年以上。这个规定出台后,给流动人口提供了方便,也受到了广大流动人口的欢迎。《条例》进一步扩大了范围,对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所有流动人口,不论在现居住地居住多长时间,都可以在现居住地办理生育服务登记。

按照上海的规定,准备在上海生育的流动人口,要在上海居住地的街道办理一张生育联系卡,凭生育联系卡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或者分娩。生育联系卡可以视作是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办理的生育服务登记。

以前办理生育联系卡时,要求当事人提供一些材料,包括基本材料(身份证、结婚证等),另外还要出示户籍地的“计划生育证明材料”。(指户籍地出具的一孩生育服务证或者再生育批准书)。

今后对于办理生育联系卡的流动人口,如果是生育第一个子女,在办理生育联系卡的时候,不能再要求出示户籍的一孩生育服务证,按照《条例》的规定,只要出示女方的婚育证明和男方户籍地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材料,就可以在本市办理生育联系卡。如果是生第二个孩子,还是要提供户籍地的再生育批准书。

概括起来,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主要有: 一是办理和交验婚育证明; 二是办理一孩生育服务登记; 三是自觉落实避孕节育措施;

四是接受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人民政府的计划生育管理,具体包括:如实提供信息;参加有关政策法规、优生优育等培训;接受免费孕检等技术服务;缴纳社会抚养费等。

4、对政府部门、有关社会组织和有关个人的职责界定(共12条)(1)双向管理要求(第四条)

第四条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人民政府为主,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予以配合。

双向管理原则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完善。从流动人口三部法规条文中对双向管理的表述上的不同,可以看出这一发展过程。双向管理的原则最早是在1991年的管理办法中提出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由户口所在地和现居住地人民政府共同管理。1998年修订后的管理办法中,比较强调现居住地的作用,在对双向管理原则的表述中,增加了“以现居 住地管理为主”的表述,并进一步规定“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负责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日常管理,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当地计划生育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户籍地往往以“现居住地为主管理”作为理由,不能很好地配合现居住地的管理工作。《条例》对双向管理原则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在“现居住地为主”的基础上增加了“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予以配合”,使得双向管理原则的表述比较完整,既体现现居住地的主导作用,又避免了户籍地推卸管理责任的问题。

(2)县以上人民政府的职责(第三条、第十一条)

县以上人民政府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负有领导的责任。其领导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将计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统筹考虑,长远规划;二是提供人财物保障;三是建立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四是建立考核机制,对相关部门进行考核,以保证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位。

除此之外,第十一条的内容也涉及到地方人民政府的职责,要求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法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措施:

(3)县以上各级人口计生部门的职责(第五条第一、二款)

分两个层次:一是对国家人口计生委的职责做了界定;二是对县级以上人口计生部门的职责做了界定。

国家人口计生委的职责:

第五条第一款 国务院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主管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计划生育信息共享,并与相关部门有关人口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从这一款内容可以看出,国家非常重视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对信息化建设工作做了专门要求:要求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系统,实现地区间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县级以上人口计生部门的职责:

第五条第二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落实本级人民政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措施;组织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检查和考核;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制度,汇总、通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受理并及时处理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有关的举报,保护流动人口相关权益。

这款有些内容在表述上不是很确切,在释义中,对这段话的解释是:负责组织实施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及本级人民政府有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及规定;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协助政府制定本地区有关部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的职责分工;协助政府组织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检查、考核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信息通报制度,指导基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时交流、沟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畅通维权渠道,及时受理并妥善处理有关投诉和举报,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4)县级以上各相关部门职责和工作要求

原《管理办法》对相关部门职责的界定要求“有关部门在审批流动人口暂住证、营业执照、务工许可证等证件时,应核查婚育证明,没有婚育证明,不得批准”。行政许可法出台后,这种规定慢慢执行不下去了。在这种情况下,《条例》据新的形势,对相关部门的职责做出了新规定。

第五条第三款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价格等部门和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第九条第一款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和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结合部门职责,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相关管理制度;及时向所在地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通报在办理有关登记和证照等工作中了解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情况等计划生育信息。

第十一条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落实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

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落实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

《条例》中提到的相关部门是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和工商这几个部门。但根据《释义》的解释,“除上述部门外,还有哪些部门也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各地可结合实际做出具体规定。”

(5)关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职责(第六条,第七条第二款、第八条第二款、第十三条第二款、第十六条)

概括起来,现居住地乡镇街道的工作职责主要有6项;户籍地乡镇街道的职责主要有3项: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主要工作职责

(一)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二)查验婚育证明,督促未办理婚育证明的成年育龄妇女补办婚育证明;

(三)组织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保障免费技术服务项目的落实;

(四)为流动人口办理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生育服务登记;

(五)采集并向户籍地通报流入人口信息;

(六)向户籍通报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

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主要工作职责

(一)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二)出具婚育证明,办理计划生育证明材料;

(三)与现居住地建立信息通报制度,核实流出人口计划生育信息。(6)现居住地村(居)委的责任和义务(第八条第三款、第十四条第一款)现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的责任和义务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了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做好流动人口婚育情况登记,通报相关信息; 二是帮助流动人口提交婚育证明,协助查验婚育证明,督促流动人口及时补办; 三是告知流动人口可享受的计划生育服务、奖励优待和应履行的义务。

(7)房屋租赁机构、房屋出租(借)人、物业服务企业及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第十四条第二款)

(8)用人单位的主要职责(第十五条)

《条例》对用人单位的职责主要强调了两点:一要依法落实流动人口的奖励、优待(比如:计划生育假期的落实等);二要接受人口计生部门的监督、检查(计生部门进行执法检查时,不能拒之门外)。

5、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共有6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政府部门未依法履职的处理(第19条到22条)

其中,第19条是对县以上人口计生部门的责任追究;第20和21条分别是对户籍地和现居住地乡镇街道的责任追究;第22条是对相关部门的责任追究。

2、第23条是流动人口违反条例规定的处理。规定:对未办理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口要在3个月内补办,逾期未补办的要批评教育。

3、第24条是对用人单位、房屋中介、房东和物业违反规定的处理。同样也是责令改正,批评教育。

(二)此次法律责任有两个特点:

一是注重对政府部门的责任追究。在6条中,有4条是对政府部门没有履行职责的责任的追究,只有2条是对管理相对人或者社会组织的责任追究。这和原《管理办法》正好相反,原《管理办法》的法律责任也有6条,其中2条是对政府部门的责任追究,4条是对对管理相对人或者社会组织的责任追究。所以,此次更强调政府部门要依法履职。

二是取消了原有的对管理相对人的行政处罚规定。

第二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培训教案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培训教案

雨花区计生局 宋朝晖

流动人口的概念

⑴区域上的界定:以县级行政区域。划分流动人口是离开户籍地30天以上,以工作、生活、经商为目的的异地居住的0岁以上人口。其中:因婚嫁、出差、就医、旅游、探亲、访友、服兵役、上学(指上中等以上学校)等人口除外;同一城市同城区的流动除外。

⑵时间上的界定:30天以上,但流入15天内需入户采集、登记定位信息 ⑶目的:以工作、经商、生活为目的,婚嫁、上学、探亲访友、旅游出差、就医等除外

(4)年龄:0岁以上

(5)分类:流入和流出,省内和省外,男性和女性,已婚和未婚等.已婚育龄妇女是指履行过结婚登记手续或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但公开以夫妻关系同居的15至49周岁的妇女(包括离婚、丧偶的妇女)

全员流入人口信息采集、登记、录入

㈠采集的内容

姓名、性别

身份证号码:18位数身份证号码

户籍地详细地址、现居住地详细地址:省+地市+县区+乡镇+村+门牌号,房主姓名,联系电话

流入时间:填写首次留入的时间,流动人口离开现居住地30天以上,再次流入时填写再次流入时间,不到30天又回来的,流入时间不变

从业处所:一般写单位名称,或门面、门栋的详细地址

流动原因:是否家庭户流入(同一地居住),是否配偶随迁(同一县级行政区域或同一城市内不同城区)

省外的采集婚育证明号码、户口性质、子女和避孕状况等

省内已婚育妇有2周岁内的小孩登记,核实户籍地是否已上报出生,是否带在身边

(二)采集时的注意事项

1)看身份证原件、户口本、暂住证

2)省外的查验婚育证明

3)身边带有2周岁内的小孩的查看生育证,并辨别真伪,或在一盘棋内核实

4)征收社会抚养费的依据,并复印存档

5)做好笔录:先生后入的发协查信息通报户籍地,同时做好笔录记载流入前出生,发通报信息的工作由街道流管专干协助统计员认真核实后进行

6)标识重点对象并重点管理、重点服务

7)采集信息时送上避孕药具、宣传资料、便民服务卡等,做好对流动人口的均等化服务。

(三)几种漏采、漏登的情况

1)0岁以上的婴幼儿要采集录入

2)流动人口正在上学(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子女要采集录入

3)购房入住的,只要户口未迁来,不管入住几年,要采集录入

4)晚上回来住,但白天在其他地方打工的5)现居住地和从业地不在同一个地方,现居住地和从业地都要采集登记

6)随家庭户流入、配偶随迁的要采集登记(尤其是录入电脑时要仔细核实)

(四)采集登记的要求:

准确、详细、全面,全员覆盖率99%以上,准确率98%以上,信息采集本的每一项都要登记齐全,不缺项、不错项,登记本上每一个家庭户要做记号.(五)流动人口定位信息录入

省内、省外的全部录入一盘棋客户端,可分三种情况

1)输入身份证号码或姓名加户籍地,在省中心数据库查找得到的则直接调用流出地档卡,补充流入信息

2)省中心数据库未建档但公信接口可查找到的对象,可直接调用公信的基础信息,补充流入信息完成留入地代建档

3)当两处都无法找到该人员的信息时,则手工录入定位信息,完成本地代建挡

省外的流动人口,采取直接代建卡方式

录入要求:不缺项、不漏项、不错项(电脑上显示的流入人口登记和变更信息登记的界面都要填写);与省中心数据库信息不一致的,在核实信息的基础上发信息不一致协查;与公信的信息不一致或两处都无法找到的信息,要重新入户核实采集信息;对采集到的2周岁内的小孩,要查看户籍地是否已上报出生等。随家庭户流入、配偶随迁要仔细与信息采集报告本登记的人员核实;录入时尽量要匹配到位。

流动人口变动信息的采集登记录入

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发生的婚姻、怀孕、生育、流引产、孕检、变更措施、离开等信息,协管员需经常性入户,掌握其信息变化,及时登记录入 录入时的注意事项:

1)时间上的关系:如离开的时间不能在流入时间前,生育的时间不能在怀孕的时间前等

2)形式上的关系:怀孕有起始时间,就要有终止时间;新的措施开始时,以前的避孕措施有终止时间等

流出人口的管理

流出人口离开户籍地一个月以上,需采集登记上报

采集的内容: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流出时间、流向地址(要到村一级)、返回时间、流动原因、是否家庭户流出、是否配偶随迁等

流出人口做到四个一:流出省外的办一本婚育证明,留一个联系电话,已婚育龄妇女签一份合同,落实一项长效避孕措施,并在一盘棋客户端做流出登记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要按时寄回有效的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即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或乡镇计生办出具的报告单。

流动人口的孕检

流动人口孕检的口径:女扎一年以内的一年两次,女扎一年后无复孕史的,可不做孕检;其他对象一年两次,每半年不少于一次。对连续六个月未做孕检的要督促孕检到位

孕检要求:告诉对象;指导对象做孕检,(采取B超或尿检的方式);登记在孕检登记本上;省内的录入一盘棋客户端;省外的需提交padis信息协查界面。孕检报告单留在社区,并登记。

信息的提交 反馈 接收

(一)信息的提交 :

外省流入育龄妇女未办理婚育证明的、应落实未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现孕现育的、变更措施的、孕检的都需在一盘棋padis信息协查界面提交

(二)信息的反馈:

1)省内:在一盘棋客户端反馈

政策外怀孕行为、疑似两非行为、疑似行政侵权行为的特殊信息应在8小时内核实反馈

怀孕、生育、孕检、变更措施、代建档等重要信息应在7个自然日内核实反馈

流动人口离开、回来等通告信息,一般在业务消息里,要及时阅读,核实处理

2)省外:在一盘棋padis信息协查界面反馈

反馈信息和处理业务消息时,一定要先核实再反馈处理,尤其是怀孕和生养信息。

(三)信息的接收:

在一盘棋padis信息协查界面,我省提交到外省的信息,对方已反馈的,发送地要进行确认处理,才能接收,接收率要求达到100%。

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省内流动的无需办理和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流出外省的育龄妇女由户籍地为其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外省流入的有证的查验,无证的在padis平台通报。

流动人口统计

⒈具有本省户籍且在省内流动的全员人口,由流出地登记和管理基础信息,流入地按有关规定采集、录入定位信息和变动信息,但不需重复建档。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信息,流入地和流出地均有上报的义务。

⒉本省户籍人口流动到省外的,由流出地建档管理和上报所有信息。

⒊外省户籍人口流动到本省的,由现居住地按流动人口信息分类管理的要求采集和上报所有信息。

⒋流动人口在本省范围内的现居住地固定居住、从业三年以上,从未回户籍地的(回乡不超过一个月的其流出时间连续计算),由户籍地管理其基础档案信息,流入地负责上报其业务变动信息。

5.省内户口“空挂户”对象,按特殊的流动人口对待,由户籍地建档管理和上报所有信息,其生养信息纳入出生总量统计,但不参与其他指标的计算。“空挂户”是指未在本地居住,因就学、买户口等原因落户在本地,且省内其他单位未建档纳入管理的对象。

流动人口的考核

(一)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录入率

(二)信息匹配率、业务消息处理时效、padis流入地信息提交、省外流入信息反馈、网络化协作、业务办理、省级督办。

(三)流动人口典型各案考核

1)在特殊信息处理过程中,不反馈信息,不发《委托函》,不按双方方式及时落实补救措施等

2)拒绝为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办一孩生育证和提供均等化服务

3)流入地驱赶政策外怀孕对象,导致违法生育的4)在区域协作中,违反有关规定,不作为、乱作为或行政侵劝,造成严重影响的5)政策外生育责任追踪考核

第三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培训提纲

杨庄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培训提纲

一、流动人口管理管理对象和原则

对象: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公民,外出前须在户籍地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1、离开户籍所在城市或乡(镇)行政区域的,同一县(市)相邻乡(镇)除外;

2、拟异地居住30日以上的;

3、年龄在18周岁至49周岁之间的育龄妇女;

4、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的(探亲、访友、就医、上学、出差等除外)。

说明:买房、盖房、婚嫁;行政区变动、户口迁出人仍住延吉;外国港、澳、台同胞等不列为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分为流入和流出人口。

原则:实行现居住地和户籍地所在地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二、流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1、进行《流入计划生育管理情况登记》;

2、《流入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合同》《出租房屋计划生育责任书》;

3、建立《流入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登记卡》;

4、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出具《查验单》;

5、对重点育龄妇女邮寄《信息通报单》;

6、为流入育龄妇女出具《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单》。

三、流动人口管理表、卡、单的填报

(一)、表、卡、单的种类

1、流入、流出登记本;

2、流入、流出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登卡;

3、流入、流出统计报表、《流入、流出人口流向情况汇总分析表》;

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单;

5、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单;

6、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

7、限期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通知书;

8、各类合同书、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单。

(二)表、卡、单的填写要求

《流入(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情况登记册》

1、登记表登记范围:18-49周岁流入人口;

2、此表可连续使用,累计编流水号,按季度汇总数据;

3、序号属流水号,必须依序填写,可跨连续编号,中间不得出现空号或间断;

此表为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保管与使用。

《流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情况登记表》

1、户籍地址:指离开的原户籍地址,具体要填写到村或社区;

2、婚育证明号码:指流入人口所持的《婚育证明》号码,现居住地发“吉”“吉现”证或“吉临”证;

3、从事职业:如经商、务工、无固定工作和其他;

4、户籍电话:指户籍地乡(镇、街)电话或其本人手提电话。

《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情况登记表》

1、拟流入地址:写到县、乡、村(社区);

2、婚育证明号码:指流出人口所持婚育证明号码;

3、联系方式:指现居住地乡(镇、街)计生部门的联系电话。

《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登记卡》

此卡的登记对象为流入、流出的已婚育龄妇女,流入地与流出地分别登记存档;

《流入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登记卡》

卡号:每人一个卡号,按建卡时间顺序以村(社区)为单位编号;

婚育状况:初婚、再婚、其他要写清结婚登记时间公历年、月、日。其他指非法同居等填写同居时间至年、月、日;

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在相应采取措施下方打勾;

生育子女情况:有子女的,填写出生时间、性别、是否符合政策生育对应的打勾;

流入人口定期孕检情况:

检查日期:按顺序填写每次孕检时间;

检查结果记录:填正常或怀孕;

检查人签字:乡(镇、街)计生员或村(社区)计生员本人签字。

此两项卡片由村(社区)保存备查。

《限期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通知书》

《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单》

由乡(镇、街)计生办填写,主要针对在现居住地发生婚育行为的育龄妇女向户籍地计生办发生的函;

通报单由存根、通报单、回执三联组成,其中《通报单》与《回执单》一同寄给流动人口户籍地计生办,对方将《回执单》寄回后与《通报单存根》一道由乡(镇、街)存档;

《流入、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此表由村级起报,依次逐级上报;

●时间要求:此表为季报表,镇街级截止日期为每季的25日,报市级时间为每季5日前;

●质量要求:填写齐全,数字真实准确,逻辑关系相符;

流入人数:指统计时段内的全口径流入人数;

已婚育龄妇女人数:指流入人数中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表内设已婚育龄妇女人数、落实节育措施情况小计、结扎、上环、药具和其它6栏进行统计,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6栏小于或等于5栏,6=7+8+9+10;

持证人数:逻辑关系是持证总数=流入人口户籍地带证数+现办证数+临时证数,另外持证总数小于或等于流入人数;

查验人数:指的是流入人口户籍地自带证,现居住地只需查验一次,统计一次,查验人数应小于持证人数;

孕检人数:指已婚育龄妇女人数中(除结扎之外)落实节育措施人数统计的;

信息通报份数:寄回份数应小于或等于发出份数;

合法生育人数:指填报的是当年流动人口出生人数;

违法生育人数:指填报的是当年流动人口出生人数;

从事职业人数:分经商、务工、无固定工作和其它4栏统计,4栏之和小于或等于流入人数。

《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情况统计表》

流出人数:指统计时段内全口径流出人数,逻辑关系是2=3+4;

已婚育龄妇女人数:指2中全口径已婚育龄妇女人数,逻辑关系是2=3+4;

发证人数:是为流出人数办证总数,逻辑关系是发证人数就小于或等到于流出人口总数;

签订合同份数:逻辑关系是签订合同数应等于已婚育龄妇女数;

孕检人数:是相对于已婚育龄妇女人数(除结扎外)落实节育措施人数统计的,每一个应检妇女不管检查多少次,在此表只能统计一次,按此要求统计,已检人数应小于应检人数,应检人数应小于落实节育措施情况中小计人数;

信息通报份数:寄回份数小于或等于收到份数;

合法生育人数:合法生育人数:指填报的是当年流动人口出生人数;

各类合同书管理:

《流入、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合同书》

签订范围:流入、流出已婚育龄妇女;

《出租房屋计划生育责任书》

签订范围:向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出租或者出借房屋的;

《流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合同书》

乙方为单位或工地务工人员负责人,后必须附上流入务工人员名单。

四、流动人口档案管理

村(社区)档案应具备的材料:

(1)《流入、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情况登记表》;

(2)《流入、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登记卡》;

(3)《流入、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情况统计表》;

(4)《流入、流出人口流向情况汇总分析表》;

(5)《村(社区)与流入、流出已婚育龄妇女、房主、用工单位签订的合同书》;

(6)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委托书;

(7)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制度,活动记录和政务公开。

镇、街档案应具备的材料:

(1)《流入、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情况统计表》;

(2)《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单》;

(3)《流入、流出人口流向情况汇总分析表》;

(4)《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存根》

(5)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委托书;

(6)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制度,活动记录和政务公开。

第四篇:云南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云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规定(修订草案)

(公开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但是,下列人员除外:

(一)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

(二)在昆明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不含东川区)异地居住的人员。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履行《条例》第三条规定的职责,保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经费和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经费。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人民政府和户籍

-1-所在地人民政府依照《条例》第四条规定的分工共同负责。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履行《条例》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职责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并对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组织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措施,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三)组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为流动人口免费提供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四)督促、指导已婚流动人口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督促流动人口中的计划外怀孕妇女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五)对办理和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工作实施监督、检查;

(六)开展区域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协作,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及相关事宜;

(七)依法查处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按照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数量500:1的比例,选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管员,配备给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管理,安排到村(居)民委员会履行

-2-职责。

计划生育协会应当协助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可以在流动人口中建立协会组织,发展会员。

第五条

县级以上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价格、工商行政管理、教育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在办理有关登记和证照手续时,应当了解流动人口中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情况,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所在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通报。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教育部门应当督促学校在接收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时,了解《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情况等计划生育信息,并报告教育部门向所在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通报。

第六条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流入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对流动人口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核实、通报、统计制度,运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或者其他方式及时登记、通报和反馈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生育、避孕节育等信息;

-3-

(三)依法登记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和查验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督促未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成年育龄妇女及时补办;

(四)为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夫妻办理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生育服务证》;

(五)组织已婚流动人口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免费提供避孕药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

(六)动员流动人口中的计划外怀孕妇女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对不愿在现居住地采取补救措施的,应当及时向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报并协同处理;

(七)与流动人口的用人单位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协议;

(八)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奖励、优待和综合管理的各项制度。

第七条 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流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对流动人口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核实、通报、统计制度,运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或者其他方式及时登记、通报和反馈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生育、避孕节育等信息;

-4-

(三)为成年育龄妇女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为已婚流动人口免费出具婚育情况证明材料;

(四)为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已婚流动人口核发《生育服务证》;

(五)为已婚流动人口免费提供避孕药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

(六)与已婚流动人口签订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合同,建立生育、节育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七)协同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时对不愿在现居住地采取补救措施的计划外怀孕妇女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八)为实行晚婚晚育、只生育一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已婚流动人口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和优待政策,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解决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实际困难。

第八条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下列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一)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建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和统计制度,为已婚育龄妇女建立计划生育档案,登记和报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

(三)协助办理流出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5-协助查验流入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四)发放国家免费提供的避孕药具,并做好相关指导和登记;

(五)配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提供避孕节育和优生优育咨询,组织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

(六)向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和个人了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报相关信息。

第九条

流动人口应当依法实行计划生育,接受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

流动人口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第十条 流动人口中18至49周岁的成年育龄妇女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当按照《条例》第七条、第八条规定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办理全国统一格式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30日内向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通过村(居)民委员会)提交《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在现居住地办理有关登记和证照手续时,应当向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交《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第十一条

实行计划生育的已婚流动人口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需经费由现居住地财政分级

-6-予以安排。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向已婚流动人口提供免费避孕节育技术服务。

第十二条 流动人口育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可以按照《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在现居住地办理《生育服务证》。

流动人口育龄夫妻申请再生育的,依照女方户籍所在地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医疗、保健机构在为流动人口中的孕妇施行孕期检查或者分娩前,应当要求其出示并登记《生育服务证》;对没有《生育服务证》的,应当及时向当地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对经查证属违反规定计划外怀孕的,应当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流动人口计划外怀孕的,应当主动配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医疗、保健机构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对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对举报流动人口计划外怀孕、生育情况属实的人员,应当给予奖励。

第十五条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及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工作人

-7-员违反《条例》和本规定的行为,依照《条例》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二条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未按照《条例》和本规定办理和提交《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依照《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或者个人违反《条例》和本规定的,依照《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医疗、保健机构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的,由其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十九条 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育子女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和追究其他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拒绝或者阻碍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由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2012年

日起施行。2004年2月1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22号公布的《云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8-

第五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1998年9月22日颁布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现居地不是户籍所在地,异地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

或者以生育为目的异地居住,可能生育子女的已婚育龄人员(以下简称已婚育龄流动人口)。

第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

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管理并提供必要的保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纳入本行政区域内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四条 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领导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劳动就业、卫生、房产管

理等行政部门应当配合同级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六条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的地方人民政

府共同管理,以现居地管理为主。流动人口现居地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日常管理,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当地计划生育管理。

下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培训讲义 2009-7-27(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培训讲义 2009-7-27(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情况通报

    2012年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情况通报各设区市、各县(市、区)、经济开发区人口计生委(局):2012年以来,特别是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在**召开以来,全省各级人口计生部门......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联系电话: 副组长:联系电话: 专干:联系电话: 成员:联系电话:年月日 施工现场流动人口计生综治管理制度 一、项目部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总结报告

    双柏县2018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州人口计生委的指导帮助和部门的支持配合,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流动人口计划......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培训试卷[精选多篇]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试卷(满100分)单位:姓名:1、条例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 A.离开现居住地B.离开户籍所在地 2、流动......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

    xx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简 报 (第15期) 中共xx乡委员会创先 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4月22日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近日我乡计生办针对全乡流出人口进行了一次全面拉网......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知识培训11-3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知识试卷 姓名:分数: 判断题 (每题10分) 1. 《条例》立法宗旨是: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 2. 《条例......

    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小组长培训讲义

    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小组长培训讲义 第一讲 计划生育协会的性质和组织建设 一、计生育协会的性质和宗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指......

    山东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山东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修正) 山东省人民政府1992年8月1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1号发布 根据1998年4月3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90号令关于修订《山东省流动人口计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