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情况通报
2012年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情况通报各设区市、各县(市、区)、经济开发区人口计生委(局):2012年以来,特别是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在**召开以来,全省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深化“一盘棋”新机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基本建立起“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工作机制。全省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情况
(一)流动人口概况。截止9月30日,全省登记建档流动人口总数767万人(其中男性379万人,女性38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05%。16岁以上成年育龄妇女378万人。跨省流出人口664万人,58.51%流向泛珠三角区域,36.96%流向泛长三角区域。
(二)平台相关指标。截止9月30日,全省应反馈协查信息41万条,及时反馈40.5万条,及时反馈率为98%,查无此人率11.66%;应接收三类服务通报18.9万条,已接收18.0万条,接受率95.22%,全员流动人口入库率、流动育龄妇女入库率均达到95%,全员流动人口个案信息准确率达到95%。省级系统各级应用率达100%。基层人口计生部门与相关部门建立流动人口信息通报工作机制。
(三)服务相关指标。
第二篇: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的通报
全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工作通报
西峰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2012年3月 日)
为扎实开展流动人口“双百”推进工程,将全区范围内所有流动人口纳入服务管理范围,按照区上统一安排,近期,区人口局对各乡镇(街办)、责任单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根据督查和平时掌握情况,现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有关问题通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底子不清。各乡镇(街办)、责任单位清理清查不扎实、不到位,致使流动人口底子不清,漏管严重,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偏僻巷道、楼群院落等区域长期无人过问,管理流于形式,走过场;个别责任单位不按照管理规范要求抓好各自行业流动人口的清理,管理责任模糊,界限不清,以种种理由互相扯皮,致使一些流动人口无人管理,措施无法落实,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制约了规范化管理措施的落实。用公安部门登记的暂住人口信息与全区清理上报的流动人口数据相对比,相差近5万人,说明流动人口漏统、漏管现象十分严重。
(二)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乡镇(街办)、流动人口管理
责任单位普遍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保障力度不大。反映在工作中,表现为“三个不到位”,即:人员配备不到位。按照服务管理规定,各乡镇(街办)每500名流动人口要配备1名计生专干,流动人口管理责任单位至少要配备1名专兼职计生专干。目前,四门乡镇及3个街办流动人口较为集中,计生配备均未达到规定要求;经费投入不到位。省市要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经费投入要与常住人口相同,乡镇(街办)对常住人口计生高度重视,投入较为充足,而流动人口经费投入严重欠缺,致使流动人口优先优惠政策未落实;措施落实不到位。现有常效管理措施基本只是喊在嘴上,不能扑下身子下实手、下硬手抓工作,切实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拿在手上,各项服务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工作推而不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三)服务管理不到位。一是孕前型管理不到位。流动人口重点管理工作对象环孕情服务率低下。一季度全区流出人口、流入人口环孕情服务率分别为32.5%和72%,较责任指标分别低62.5和23个百分点。特别是3个街办流入人口环孕情服务率与责任指标要求相差甚远。二是政策外生育控制不力。节育措施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是杜绝政策外生育的有效手段,也是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实际工作中,各乡镇(街办)、流动人口管理责任单位有畏难情绪,不推不动,甚至是推而不动,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致使计外怀孕、生
育屡屡出现,被省市通报批评。三是日常管理弱化。对现有的各项管理服务办法落实不力,管理不能做到常态化、经常化,查证、验证不及时、不全面,截止目前全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持证率不到60%,一季度验证率仅为%。四是维权服务渠道不畅。在流动人口的权益维护上,大多停留在宣传上,解决其实际困难和问题较少,大多数乡镇(街办)、流动人口管理责任没有制定维权的措施和办法,致使流动人口服务均等化落实不到位。
(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乡镇(街办)责任单位流动人口专干(协管员)都程度不同的存在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在思想上,认识不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上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特别是协管员混天渡日,不工作的,大有人在。在工作上,作风漂浮,业务不精,对一些资料搞不懂、拿不准,不会开展正常资料运转工作或运转的资料逻辑关系混乱,数据相互不对口;工作中蜻蜓点水,不深入、不扎实,有的甚至对单位业务进行“遥控”指导,更有甚者不学业务或业务知识理解不清,瞎指导、乱指导,贻误了工作。
(五)部门协作配合不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多方协作,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实行“条块”服务管理,要将责任单位行业管理的“条”与乡镇(街办)区域管理的“块”有机结合。但工作中,责任单位与乡镇(街办)各行其事,不通联情况,不相互配合工作,致使工作合力不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有漏洞,工作中重点和难点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提升缓慢。
二、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对半年考核只剩不到一个多月的有效时间,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寻找差距,对照责任书各项指标查缺补漏,采取得力措施,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进一步加大清理清查力度,夯实人口底子。各乡镇(街办)、流动人口责任单位要利用一个月时间(3月11日—4月10日),集中力量,加大力度,对各自辖区(行业)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排查,做到村(社区)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全员清理和登记,并纳入管理,消除一切管理死角。区公安分局、区工商分局要抽调专人全力配合乡镇(街办)清理清查活动,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1、各乡镇(街办)重点清理辖区内物业小区、楼群院楼、宾馆、酒店、零散摊点、娱乐及洗浴中心、大型商场、工地、沿街门店、房屋出租户等领域流动人口。
2、西街办重点清理所辖区划内村组房屋出租户(含居民房屋出租户)、巷道、门店,零散摊点等领域流动人口。
3、区建委重点清理建筑企业、工地内流动人口。
4、区教育局重点清理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含民办院校)非西峰户籍的流动人口子女及家庭户人口。
5、其余各责任单位重点清理各行业内流动人口。
(二)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一要加强信息数据录入。治理期间,各乡镇(街办)将清理出的流动人口信息随清理,随比对,随录入;区教育局于3月31日前将清理的流动人口信息上报区流动办,由流动办工作人员依据管理口径整理后,分别下发各乡镇(街办)负责录入;其余责任单位将清理的流动人口信息按照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管辖区域于4月5日前分别上报所在乡镇(街办)计生办,由乡镇(街办)计生办及时补录到GPL和P&WIS信息系统中,确保流动人口全员信息录入率100%,准确率100%。二要加强信息核查比对。各乡镇(街办)要全面核查GPL和WIS系统信息,做到不漏人,不漏项,相互对口,全面核对信息系统中的错项,漏项,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三要加强网络化协作的应用。乡镇(街办)要及时回复、提交流动人口协查信息,确保信息准确率、及时率达到100%。加大流动育龄妇女的环孕检服务力度,及时提交避孕节育报告单和《一孩生育保健服务证》的登记发放信息,并及时向省、市、区上传和接收GPL数据,做到信息平台日游览、周回复、月通报。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基础资料,做到规范化管理。一要健全档案,纳入管理。对清理出来的流动人口要及时建立健全各项基础资料,实行动态服务管理,及时运转相关资料,做到“五清一到位”即:人员基本信息清,从事行业清,居住地点清,计划生育状况清,联系方式清,各项服务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二要加强协查,核准信息。要积极地与流动育龄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进行信息协查,通过网络、信函等多种方法准确、及时地掌握每名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节育状况。三要查证、验证,提高持证率。要查验持证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及时掌握其生育节育状况,督促清理出的未持证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办理《婚育证明》,并按季度查验。要在活动结束以后,各自辖区内流入人口纳入管理率达到95%以上,流动人口持证率、验证率均达到98%以上。四要集中开展环孕情服务。各乡镇(街办)、流动人口责任单位要在入户清理清查的同时,对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重点管理对象督促开展一次环孕情服务,对一部分未落实节育措施的对象及时督促落实措施。确保环孕情服务率达到95%以上。
第三篇:云南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云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规定(修订草案)
(公开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但是,下列人员除外:
(一)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
(二)在昆明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不含东川区)异地居住的人员。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履行《条例》第三条规定的职责,保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经费和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经费。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人民政府和户籍
-1-所在地人民政府依照《条例》第四条规定的分工共同负责。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履行《条例》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职责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并对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组织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措施,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三)组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为流动人口免费提供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四)督促、指导已婚流动人口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督促流动人口中的计划外怀孕妇女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五)对办理和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工作实施监督、检查;
(六)开展区域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协作,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及相关事宜;
(七)依法查处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按照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数量500:1的比例,选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管员,配备给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管理,安排到村(居)民委员会履行
-2-职责。
计划生育协会应当协助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可以在流动人口中建立协会组织,发展会员。
第五条
县级以上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价格、工商行政管理、教育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在办理有关登记和证照手续时,应当了解流动人口中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情况,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所在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通报。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教育部门应当督促学校在接收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时,了解《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情况等计划生育信息,并报告教育部门向所在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通报。
第六条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流入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对流动人口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核实、通报、统计制度,运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或者其他方式及时登记、通报和反馈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生育、避孕节育等信息;
-3-
(三)依法登记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和查验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督促未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成年育龄妇女及时补办;
(四)为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夫妻办理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生育服务证》;
(五)组织已婚流动人口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免费提供避孕药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
(六)动员流动人口中的计划外怀孕妇女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对不愿在现居住地采取补救措施的,应当及时向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报并协同处理;
(七)与流动人口的用人单位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协议;
(八)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奖励、优待和综合管理的各项制度。
第七条 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流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对流动人口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核实、通报、统计制度,运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或者其他方式及时登记、通报和反馈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生育、避孕节育等信息;
-4-
(三)为成年育龄妇女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为已婚流动人口免费出具婚育情况证明材料;
(四)为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已婚流动人口核发《生育服务证》;
(五)为已婚流动人口免费提供避孕药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
(六)与已婚流动人口签订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合同,建立生育、节育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七)协同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时对不愿在现居住地采取补救措施的计划外怀孕妇女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八)为实行晚婚晚育、只生育一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已婚流动人口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和优待政策,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解决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实际困难。
第八条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下列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一)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建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和统计制度,为已婚育龄妇女建立计划生育档案,登记和报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
(三)协助办理流出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5-协助查验流入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四)发放国家免费提供的避孕药具,并做好相关指导和登记;
(五)配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提供避孕节育和优生优育咨询,组织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
(六)向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和个人了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报相关信息。
第九条
流动人口应当依法实行计划生育,接受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
流动人口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第十条 流动人口中18至49周岁的成年育龄妇女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当按照《条例》第七条、第八条规定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办理全国统一格式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30日内向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通过村(居)民委员会)提交《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在现居住地办理有关登记和证照手续时,应当向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交《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第十一条
实行计划生育的已婚流动人口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需经费由现居住地财政分级
-6-予以安排。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向已婚流动人口提供免费避孕节育技术服务。
第十二条 流动人口育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可以按照《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在现居住地办理《生育服务证》。
流动人口育龄夫妻申请再生育的,依照女方户籍所在地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医疗、保健机构在为流动人口中的孕妇施行孕期检查或者分娩前,应当要求其出示并登记《生育服务证》;对没有《生育服务证》的,应当及时向当地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对经查证属违反规定计划外怀孕的,应当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流动人口计划外怀孕的,应当主动配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医疗、保健机构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对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对举报流动人口计划外怀孕、生育情况属实的人员,应当给予奖励。
第十五条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及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工作人
-7-员违反《条例》和本规定的行为,依照《条例》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二条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未按照《条例》和本规定办理和提交《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依照《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或者个人违反《条例》和本规定的,依照《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医疗、保健机构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的,由其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十九条 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育子女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和追究其他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拒绝或者阻碍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由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2012年
月
日起施行。2004年2月1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22号公布的《云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8-
第四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1998年9月22日颁布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现居地不是户籍所在地,异地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
或者以生育为目的异地居住,可能生育子女的已婚育龄人员(以下简称已婚育龄流动人口)。
第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
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管理并提供必要的保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纳入本行政区域内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四条 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领导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劳动就业、卫生、房产管
理等行政部门应当配合同级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六条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的地方人民政
府共同管理,以现居地管理为主。流动人口现居地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日常管理,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当地计划生育管理。
第五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联系电话:
副组长:联系电话:
专干:联系电话:
成员:联系电话:
年月日
施工现场流动人口计生综治管理制度
一、项目部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组织机构,建造师(项目经理)是施
工企业和项目经理部第一责任人,明确计划生育专(兼)干。
二、建筑施工企业与项目经理部签订流动人口计生综治工作目标责任书,项目部
与施工班组签订计生综治工作目标责任书。
三、项目部与工程所在地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部门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目标
责任书。
四、项目部与施工工地育龄妇女签订计划生育合同,查验并保存工地育龄妇女流
动人口婚育证明,建立育龄妇女花名册,报工程所在地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和
安监部门,并做好每季度的孕检工作。
五、项目部不得留宿来历不明育龄妇女,发现怀孕人员及时通知当地及时管理部
门并配合落实措施。
监督举报电话:0731-84775139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 甲方:
乙方: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有关规定及“谁经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同意,特签订本责任书如下:
一、甲方应向乙方进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配合所属辖区计生管理部门对乙方雇佣的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综合管理和服务。
二、甲方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乙方所雇佣流动育龄妇女的《婚育证明》和计划生育情况;检查督促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落实节育、行为,负责及时通报相关计生管理部门并协助处理。
三、乙方不得雇佣、容留没有持户籍地颁发并经居住地乡镇、街道计生管理部门检验合格的《婚育证明》的流动育龄妇女(18~49周岁,含随队家属,下同)。因故暂未办、验《婚育证明》者,必须在招用当月底前到现居住地(或企业、工地所在地)的乡镇、街道计生管理部门验证,或办理临时《婚育证明》:部办理者及时以解雇或劝离。
四、乙方接受甲方和所属辖区计生管理部门的计生管理,每半年组织所雇佣的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结扎者除外)查环查孕一次;督促它们落实节育和补救措施。
五、乙方如雇佣、容留无《婚育证明》的流动育龄妇女或者不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的,愿意接受甲方和相关计生管理部门的处罚,负责相关费用,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六、乙方应如是填报《建设系统雇佣流动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名册》,接受甲方及有关部门的检查。如弄虚作假,愿意接受党政纪处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七、乙方所负责的工程项目雇佣流动育龄妇女出现超生的,愿意接受市建设局对项目经理扣分直至取消资格的处理。
八、此责任书一式人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从签订之日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签名盖章)
年月日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 甲方:
乙方: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有关规定及“谁经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同意,特签订本责任书如下:
九、甲方应向乙方进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配合所属辖区计生管理部门对乙方雇佣的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综合管理和服务。
十、甲方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乙方所雇佣流动育龄妇女的《婚育证明》和计划生育情况;检查督促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落实节育、行为,负责及时通报相关计生管理部门并协助处理。
十一、乙方不得雇佣、容留没有持户籍地颁发并经居住地乡镇、街道计生管理部门检验合格的《婚育证明》的流动育龄妇女(18~49周岁,含随队家属,下同)。因故暂未办、验《婚育证明》者,必须在招用当月底前到现居住地(或企业、工地所在地)的乡镇、街道计生管理部门验证,或办理临时《婚育证明》:部办理者及时以解雇或劝离。
十二、乙方接受甲方和所属辖区计生管理部门的计生管理,每半年组织所雇佣的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结扎者除外)查环查孕一次;督促它们落实节育和补救措施。
十三、乙方如雇佣、容留无《婚育证明》的流动育龄妇女或者不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的,愿意接受甲方和相关计生管理部门的处罚,负责相关费用,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十四、乙方应如是填报《建设系统雇佣流动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名册》,接受甲方及有关部门的检查。如弄虚作假,愿意接受党政纪处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十五、乙方所负责的工程项目雇佣流动育龄妇女出现超生的,愿意接受市建设局对项目经理扣分直至取消资格的处理。
十六、此责任书一式人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从签订之日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签名盖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