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指导家庭教育优秀案例

时间:2019-05-14 09:3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职教师指导家庭教育优秀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职教师指导家庭教育优秀案例》。

第一篇:中职教师指导家庭教育优秀案例

打好“配合战”,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1508班主任 闫蕾蕾

担任班主任以来,通过与学生的多方面沟通交流以及深入接触,我发现班级中有少部分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在与他们谈及对未来的规划时,他们对自身未来发展定位不清晰,普遍感觉迷茫,但又盲目相信自己能力,过于理想化。据我校学生管理部门统计,历年来我校学生时有退学,这也是所有职校的常态,且退学热潮多集中在节假日后,原因除了学生厌学,对自身未来规划的不清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职校学生节假日中返家后接触到很多已经工作的同龄人,受到影响继而选择退学到社会上打工。在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发现80%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希望学校能够帮助他们进行家庭教育。

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案例中,我遇到了有关于学生退学经由家庭教育指导后产生结果转变的案例。退学同学在文中简称为D,D学习兴趣不高,为人冲动莽撞,偶尔有违纪违规行为,因父母远在外地,多为电话联系。与父母电话中经常不耐烦,甚至由简单沟通转为争吵来结束谈话。D在某些方面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性格开朗,颇有领导能力,为人热心,且在有些感兴趣的课程中,能够做到专心听讲,踊跃发言,受到任课教师以及同学们的喜欢,这些优点我也告诉了D的父母。D提出退学后,我第一时间与他进行了沟通,对他平时优秀的方面给与了肯定,并深入了解了退学原因。退学原因是D从小对餐饮感兴趣,选择就读我校的设计专业是遵从了家长的意愿,D在假期里面试了一家餐饮企业,面试企业规模较大,待遇较高,对于D有很大吸引力。面试企业表示可以让D先做学徒,等他成年后继续培养他,所以D提出退学。在第一次了解后,我帮D分析了他退学后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希望他能够不要放弃学习,如果对餐饮有兴趣可以选择在假期里去进行兼职,锻炼自己的能力。但是D很坚决,认为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执意要退学。沟通无效后,我联系了D的家长,详细讲述了D的退学原因,并提出希望家长立刻到上海与班主任一起对D进行劝说,在劝说中多鼓励少批评,由于D的家长远在外地,所以我先提出让D的家长先与他进行电话沟通,沟通后尽快赶到学校进行教育。

D的家长到上海后第一时间与我取得了联系,并找到了D进行劝说,期间,D提出几个无理的条件希望家长和班主任同意作为交换他继续留在学校读书的条件,包括住校期间同意夜不归宿。我在听到后与D的父母立刻制止了D的这种行为,并表示班主任将与家长一起本着对D负责的原则,这些有可能会危害到他个人和班集体的条件决不答应,决不妥协,D的家长态度坚决,非常配合。接下来,我单独与D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决定换一种方法,快刀斩乱麻,并得到了学校管理部门的高度配合。

在征求D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我迅速办理了D的退学手续,并以帮助就业者的身份告诉D退学后在上海工作的现状,比如退学当天的住宿费用、上海的租房政策,工作范围的生活成本等近在眼前的困难,D的家长配合班主任表示拒绝提供任何资助,接下来我又将就业

现状,包括进企业后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且是非法打工,属于未成年人非法用工等法律条款,摆事实,讲道理,详细告知D。最后我与家长表示对他的支持,祝他工作顺利,我甚至提出希望他在回宿舍整理行李后,去跟喜欢他的同学和老师们告别。

就在D回去告别的过程中,D的家长也与他又进行了一番长谈,D的母亲甚至落下了担忧的泪水,接着D的思想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打消了退学打工的念头。我拒绝了D的要求,表示退学手续已经办理,无法后悔,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冲动决定买单。D从摇摆犹豫的继续读书变成了坚定,恳请学校和老师能够再给自己一个机会,D的家长也表示希望学校能够再给D一个机会,我进而提出三个条件,表示只有做到三个条件方可撤销退学申请,第一、在全班做内心剖析,分析自己为什么从想打工转变为放弃打工,想继续学习。这一条是为了消除D退学事件给班级其他同学造成的不良影响。第二、接受之前的违纪违规处理,参加下次的行为规范示范班培训。这一条是为了教会D明白要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买单。第三、暂时撤销班干部的职务,留校察看后续表现为重新竞选班干部做准备。这一条是希望D接受教训,并重燃斗志,重新融入班集体生活中。

就这样,D不仅打消了退学的念头,并且切身感受到了自己退学这一不当行为造成的后果。D的家长表示,针对D的特点,采取这样的做法才是切实有效的。通过这次家长与班主任配合完成的家庭教育,家长也看到了孩子内心的一个真正的转变,而不是像过去为了让孩子读书答应很多条件,反而养成了孩子不良的习惯。

第二篇: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网络小攀转化记

故事:

这个班级是从三年级开始接手的,彼此不是很熟悉,但是开学不久,班里的小攀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瘦瘦的他,个子不高,却一头长发,衣服总是穿那么一身迷彩服,小手伸出来黑乎乎的,别看他小,但是课间却十分的灵活。唯独到了上课时间,不仔细观察,你会以为他是在认真听讲,但他长时间会盯着一个方向,你问他问题,他基本属于茫然的状态。

于是,课堂上,我开始有意识地多请小攀起来回答问题,并且对他以鼓励为主的表扬政策,加上我是班主任的原因,小攀似乎对数学的学习有了一点兴趣。回家作业做的也比较认真,但是语文老师却依旧来找我告状:小攀开学半个月以来,几乎天天不做语文作业,于是,我觉得是时候要找他的父母来了解一下情况了。

初次与他的家长见面,彼此留下了一个尴尬的印象。因为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的父亲当场就对小攀狠狠地拳打脚踢,弱小的他就那样拧着小脑袋,一言不发,一点眼泪也不流,既不躲让,也不反抗,就这样任父亲发泄着心中的怒火。

我赶紧拉住了小攀的父亲,请他坐下,喝杯热茶,消消火,同时请办公室老师把小攀带到学校里去走一走。我拉过一把椅子,面对面地与小攀父亲聊起来。

原来,夫妻俩从贵州来到上海打工,平时工作比较忙,晚上回到家都要10点左右,孩子早已睡觉,而家中没有其他人帮助带孩子,就靠小攀自己烧晚饭,自觉做作业。以前一二年级还好,作业不太多,他也比较认真完成作业,但是进入三年级之后,他跟隔壁的男孩子迷上了网络游戏,趁家长不在家,他总是溜出去上网,一开始,家长也蒙在骨里,但最近父亲总是发现自己的钱包里的钱莫名其妙地少了些,这才留意观察,发现这个问题。也和他谈过好几次,他也答应父亲再也不去网吧了,没想到没过几天,小攀还是受不了诱惑,继续去网吧玩游戏了。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与小攀父亲共同商议,家长把钱管好,不要过多地给孩子零花钱,更不要给孩子机会,随便从大人钱包内拿钱用。并向小攀父亲指出:出了问题,什么都不问,上来就一顿猛打,这不是一种有效的家庭教育的方法。过多地打骂孩子,反而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而尽量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多陪孩子一起玩,关心孩子想些什么,喜欢什么。对症下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然后,我单独与小攀进行了交流,了解到小攀觉得父母只顾着赚钱,平时有了空余时间,只顾自己睡懒觉,要么就去打麻将,从来也不带他出去玩,他很羡慕同学,他们的父母已经带他们去过很多地方了。每当语文课或者课间,说起什么地方,其他同学都有很多话要说,可是自己从来都没有什么能和大家一起交流的。他觉得自己像是被父母遗弃了一样,在学校里,自己连个好朋友都没有。

对自己的生活如此失望的小攀,能够积极主动完成回家作业的几率是不大,更别说,当他沉迷于网络之后,缺少父母的爱,缺乏同龄人的交流的小攀,真的在虚拟世界里开始寻找快乐。

了解到这些之后,我思考着应该尽快再与小攀的父母进行交流,隔了两天就是双休日,我邀请小攀全家一起乘坐11号线,去长风公园游玩,当天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小攀全家一起在公园里游园、划船、看海洋动物表演,其中小白鲸的精彩表演更是吸引了小攀的眼球。他显得十分惊奇,为什么小白鲸可以做这么多高难度的表演?为什么每次小白鲸做完一个动作,教练都要给小白鲸鱼吃呢?小攀忍不住问道。爸爸回答到:“因为小白鲸十分认真,每次训练都是按照教练的要求来做的,从来不偷懒哦!”小攀想了想,说:“爸爸,我也要像小白鲸一样认真,再也不偷懒,不做作业了!”爸爸用手摸着小攀的小脑袋说:“爸爸再也不随便打你了,以后你有什么话就对爸爸说,想去哪里玩也和爸爸说,爸爸尽量陪你去玩哦!” 回家的路上,大家都十分开心,我趁机对小攀的父亲说:“其实有空带孩子出来玩,这可以增进你们父子之间的感情,而且你还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他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看了小白鲸的表演,被儿子问了两个问题之后也想了很多。动物在训练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地吃鱼,它才有动力继续表演下去,那么我儿子的学习中,也需要我这个做爸爸的坚持不懈的表扬与激励,这样他才能觉得我们是爱他的,他也才能安心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呢!”我忍不住为小攀爸爸所说的一番肺腑之言而鼓掌,我为他能有这么大的认识上的转变而高兴。

回到学校,小攀作业完成情况好了许多,得到了各位老师的表扬,语文老师还特意发了一份喜报给家长,告诉家长小攀的进步情况。

反思: 的确,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都存在一定的压力,特别是需要养育孩子的家长,更是处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工作的一种状态,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的生活很辛苦忙碌,有时就忽略了对孩子的关爱,以为给他吃饱穿暖就可以了,不去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不关心孩子的变化,直到出了问题才开始着急,往往就有点“病急乱投医”了,上演全武行的一幕也就在所难免了。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确实需要家长的付出,孩子是一朵娇嫩的花朵,他们在能够完全独立,面对风雨之前,需要家长的呵护,需要家长的陪伴,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点时间 我们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有调查研究发现:学历高的父母、经济实力强的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对孩子寄予很高的希望,愿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特别是愿意花时间在孩子的身上,他们为了拓宽孩子的视野,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有的孩子国内很多地方都已经去过,甚至有的家长连国外都带孩子去过。当然做父母的,不可能个个都是高学历、经济实力强,可能家长本人由于各种原因,自身发展的一般,工作时间长、收入相对低、劳动强度大等情况下,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可能就少了许多,难得休息的家长领着孩子出去看看的机会就相对少了很多。这种不均衡在孩子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前者孩子普遍沟通能力强、后者孩子相对比较内向。

我们说,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多带孩子出去拓宽一下视野,这是一个目的,但是在此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就是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孩子与他人的交流。这种好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 可能一日就成就的,所以需要家长多花时间陪孩子,没有太多机会出门走走看看的,可以在家庭内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比如,在家务劳动中,一起与孩子把自己的家收拾地干干净净,可以与孩子一起看看书,或者和孩子出去散散步,在各种各样的小活动中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不管怎样的孩子,不管他现在什么样子,做家长的都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决心,因为对家长而言,孩子是唯一的。他得发展是最重要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陪伴。

二、多点鼓励 如上所言,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父母的陪伴,那么在此过程中,父母要对孩子多一点的鼓励,我们说,鼓励是一种积极的引导,鼓励孩子,孩子会不自觉地朝着你鼓励的方向努力,最终成为你心目中的孩子。

有时,可能孩子表现是不好,不那么地令人满意,但是他毕竟是孩子,他还有机会继续改正,不管到了什么阶段,我们家长都要多点鼓励,这样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才有充足的阳光雨露,他才能健康成长。

三、多点思考

父母要努力成为一位思考型的家长,在遇到问题时,不是先发火,而是要冷静地想一想,孩子为什么这么做?他想表达什么?我在这件事情上有什么不到之处?或许问了自己这几个问题之后,父母的火气会小一些,看问题也会更清楚些,更理智些。对孩子的影响也更正面一些,而不是教给孩子遇到问题就发火的坏习惯,当然这是潜移默化的结果。

在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时候,父母可以思考的机会可以更多,怎样教导孩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位父母都有自己的方法,其中必定有许多可以思考的地方,做一位有智慧的父母,那就多多思考,引导孩子一起思考,那样的效果会更加地出人意料。

当然家庭教育是一门内涵深刻的学问,我们都刚刚成为父母,刚刚接触,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在所难免,但是在问题中思考,在问题中找到方法,解决问题,引导孩子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不是我们每位父母的最美好的愿望吗?一起努力吧!

第三篇: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不会交往的一帆

商丘市实验幼儿园

张琳

一、引言:

幼儿园生活的开始,是孩子跨出家门,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消除对集体不适应行为,帮助孩子改变霸道、蛮横、自私和自我中心等不良习惯?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的能力,塑造孩子健康良好的性格,为孩子将来更好地踏入社会、融入社会做好准备,是父母和教师教育工作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二、案例背景:

2012年12月的一天,园长的案头接到了这样一封由全班家长署名的家长来信,信中说道:“尊敬的园领导,你们好!我们是中五班孩子家长,有一个情况一直想向你们反映。现在不得不说,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叫“王一帆”,经常在班上打别的小朋友,可以这么说,班上40多个孩子,没有一个没挨过他的打的,并且这个孩子不知轻重,一不满意就打人的头、脸、嘴,更不要说孩子的身上了。我们也给老师反映过多次,老师也和家长沟通过多次,反馈过来的结果是:他们这孩子在家没人能管住,在家打他爸爸、妈妈、姥姥……我们很无语。

其实这个情况在小班的时候就经常发生,我们想可能是这个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后来才发现,这个孩子是情商问题,不会表达。本来孩子之间有一些摩擦,可以理解,可是这个孩子太不正常、太特别。

现在我们的孩子经常不想上幼儿园,谈起“王一帆”孩子就害怕,我们都怕这样下去孩子心里会有阴影,以至于孩子现在在幼儿园,我们总是很担心,生怕孩子在幼儿园出什么问题。有一次,我们班上的一位妈妈去接孩子,孩子看到妈妈说了句:“妈妈,今天王一帆没打我。”妈妈当时就哭了。

我们的孩子在家也是宝贝,也是我们的心头肉。我们只想让孩子能快乐的成长,不想让孩子受委屈,更不想让孩子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他们的幼儿园生活,更不想要孩子学会用武力解决问题。

希望幼儿园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安心的在幼儿园学习,也让我们能安心工作……”

经过走访以及和家长的约谈,我了解到,王一帆是我园中五班的小朋友,今年四岁半,他和爸爸、妈妈、奶奶住在一套单元房中,爸爸做木材生意,高中文化。平时忙生意,和孩子很少有交流,偶尔有交流的时候,都是语言简单、粗狂,嗓门很大,大多数时间由妈妈负责教养,奶奶和姥姥、姥爷都非常溺爱他,可以说一切由孩子说了算,孩子在祖辈面前随心所欲,甚至任由孩子打骂姥姥、姥爷,他们也不会责怪孩子一句,妈妈虽然有管教孩子的意识,可每一次管教都被奶奶阻止了,又加上王一帆平时在家最爱玩节奏快、比较激烈的电脑游戏,很喜欢其中的暴力情节,经常在生活中进行模仿。从而,使王一帆身上出现了很多问题行为。

三、案例描述:

通过对王一帆的日常行为观察,我发现,王一帆小朋友在同伴关系方面存在很大的障碍,他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让他交友困难、被同伴排斥,而王一帆缺乏交往经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技巧,而他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只能以自己最极端的方式,通过这种因挫败感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对待周围的人,使自身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希望他人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是个体心理现象中一种本能的自我防御机制,但结果却让别人更加排斥和不接纳。这一切,让孩子在一日生活中倍感到孤独,并伴随着严重的失落感和强烈的挫败感,这些不良的心理感受时刻困扰着孩子,严重危害着孩子的自尊心和身心健康。

四、个案观察实录: 观察实录一:

下午,小朋友刚起床,朱老师在发饼干,王一帆刚刚起床,他穿好衣服和鞋子后,搬把小椅子坐在教师旁边的蒙氏线上,点心发放完之后,小朋友都安静地吃点心,唯独王一帆不吃,他用食指穿进饼干的圆洞里转来转去,他一边玩还一边用脚去踢左边的一个女孩的脚和椅子,老师及时制止了他的这种不友好的行为,在教师的提醒下,王一帆吃完饼干后去喝了水。

吃过午点之后,班上的孩子开始了区域活动,按常规要求,遵守纪律的孩子按先后顺序陆续进区,王一帆基本能够遵守规则,保持安静的情绪和端正的坐姿,但略显出焦躁的情绪(因为只剩下他和另一个孩子没有进区),一会儿用手模仿打枪的动作,对着活动中的孩子,嘴里还不停地发出声响,朱老师说:“你这样做可不好”,王一帆愤怒地用双手对准朱老师大声叫嚷着:“我打死你!”朱老师说:“你这样没礼貌,没有人会喜欢你”。他依然大叫着:“我要把你打成肉泥!”

终于,在延迟等待了几分钟之后,朱老师肯定了他遵守秩序的行为,王一帆终于进区了。他搬起小椅子来到了语言区,语言区的人已经满了,四个男孩在玩小汽车,王一帆一边霸道的叫嚷着一边强行把自己的小椅子使劲儿往小朋友中间硬塞,朱老师看到这种情形急忙走过来,建议他到别的区域中去玩,他霸道地大叫:“我就在这儿玩!”他边说边用脚去踢别人的椅子,让别的孩子为他腾地方,朱老师耐心的劝导他要遵守规则,不能霸道,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情绪激烈地大声吼叫:“我要玩吉普车!我就要玩吉普车!”他一边大叫一边哭着使劲儿踢别人的椅子。

由于此时他的情绪和行为已经失控,朱老师只能帮助他和语言区的孩子进行协商:“我们的语言区再增加一个人行吗?”孩子们一致不同意王一帆进区,朱老师进一步与孩子们协商:“王一帆特别想和你们一起玩,你们给他一次机会好吗?”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终于同意王一帆进区游戏,这时的王一帆情绪稳定下来,不再哭闹,但他依然用非常强硬的态度放下小椅子,飞速奔向柜子,大声叫嚷着:“我要吉普车!”并用双手蛮横地去推、用脚去踢柜子前游戏的孩子,试图把别人都推开,快点找到他最爱玩的吉普车。可是孩子们就是不愿意给他让道,双方僵持不下。

见此情景,朱老师走向前去制止了他的蛮横行为,严肃地告诉他:“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和谦让,用这种方法是不行的,要和小朋友商量一下,看别人是不是愿意帮助你。”他愣了一下,停止了无理的行为。朱老师牵起他的手告诉他:“我们一起去和别人商量一下看看怎么样?你这样说试一试,对不起,请让一下好吗?我想找一辆吉普车。”他很诧异地看着朱老师,然后重复了这句话。然后他很听话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和柜子前的孩子协商,孩子们欣然地说:“好吧!”并挪开小椅子让他进行寻找……他终于找到吉普车,愉快的开始了区域活动。

观察实录二: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都在开心地游戏,王一名独自在集体教学区情绪激动地象陀螺一样的快速跑着,嘴里还大声嚷嚷着:“我打死你!我把你们都打成肉泥!”我走上前去,抓住他的双手,关切的问他:“你怎么了?遇到什么问题了?”他用手指着两个正在游戏的小朋友愤怒地叫道:“他们不让我玩儿!”我反问他:“他们为什么不让你玩儿?”他说:“他们就不让我玩!”我牵起他的小手说:“让我们一起去问问原因,好吗?”他点点头,同意了我的建议。我带着他来到了正在游戏的两个孩子跟前蹲下来问道:“对不起,打扰一下,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和王一名一起玩呢?”“我们就不让他玩儿!他老打我们!”两个孩子一起说,我转过身对王一名说:“你听到了吧,因为你总是打别人,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你玩儿,这可怎么办呢?”这是他的愤怒情绪已平静下来,脸上现出了无助的表情,见此情景,我对小朋友说:“如果王一名不再打人了,你们愿意和他一起玩吗?”孩子们都点点头说:“愿意!”我对王一名说:“只要你不再打人,会和别人商量,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儿。你应该怎么样对他们说呢?他立刻诚恳的说:“我不打人了,让我和你们一起玩吧!”孩子们欣然同意他加入活动。此时,他现出了一付如释重负的表情,打开了使他焦虑和愤怒的心结,愉快地开始了游戏活动。

五、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爸爸的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和粗鲁,奶奶和姥姥、姥爷的溺爱,使孩子形成了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凡事随心所欲的霸道性格,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处事习惯。

2、家庭成员之间教育态度不一致,让孩子的不良习惯得到强化。

3、过度地受情节激烈的、暴力的电脑游戏的影响,在生活中模仿里面的暴力的行为方式与人交往,没有及时得到成人制止的和惩罚、疏导和教育,导致孩子缺乏是非观念,缺乏正确的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方法。

六、个案指导: 分析了这些不足之处,我采取针对性措施,先从家长处入手。王一帆的家庭教育主要是妈妈在主导,妈妈也有自己的教育见解,只是存在些理念上的偏差,我先推荐一些书籍供她阅读,如:《勇于惩罚》 《爱在左,管教在右》 《这样给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等等。

家庭教育指导建议:

孩子在社会上生存,需要许多技巧,把这些技巧教给孩子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幸福、适应力强、意志坚定,但是作为父母必须意识到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应该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孩子的快乐、适应力与意志力的程度,与我们的教育方法密切相关。幼儿园生活的开始,是孩子跨出家门,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消除对集体不适应行为,帮助孩子改变霸道、蛮横、自私和自我中心等不良习惯?为孩子将来更好地踏入社会、融入社会做好准备。孩子年龄越小,其可塑性越大,教育对孩子所产生的作用就越大。

针对一帆小朋友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您的家庭特点,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和快乐生活,让我们共同携手,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在家庭教育中,有以下教育建议仅供你参考,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掌握和使用。

1、父母应尽可能地帮助孩子创造同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教育孩子欣赏同伴,与同伴分享游戏中的乐趣,有错误敢于承认,并会请求别人原谅,也要学习尽可能原谅别人等。

必要时,让孩子体验一下不原谅别人的后果与害处:因为总是与人斤斤计较,毫不容人,小朋友们就会害怕或不喜欢与你做朋友。必须让孩子知道,不会原谅别人的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原谅。

2、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有共同的兴趣和喜爱的活动以及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因此,多创造机会和条件,和孩子一起邀请同伴到家中做客,教孩子如何招待同伴,和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食品和玩具,结合玩耍情境及时评价孩子与同伴交往时的优缺点等。或鼓励孩子到户外参与其他伙伴的群体活动。

3、家长应规范自己的言行。家长在人际交往中的言谈举止会成为孩子效仿的榜样。孩子在家庭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家长处理人际关系的倾向,潜移默化地学会家长的待人接物方式。

因此,家长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热情待人,乐于助人,同情他人,尊重他人,民主地、宽容地处理好人际关系,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能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能够高姿态,不怕吃点亏,“能饶人处且饶人”,以此使孩子受到熏染与教育,孩子才能在相应的时候做到原谅别人。切忌自身言行出现与对孩子的教育不一致的现象。

4、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在人际交往方面,及时明确地告诉孩子什么做法是正确的、什么做法是错误的,说话时态度要尊重,口气要坚定。适时鼓励孩子的正向行为,并注意随时随地的教育。

5、和孩子一起商议、建立必要的家庭规则,规矩应简单、具体、直接。告诉孩子规矩的时候需注意:提醒孩子看着你、一次只讲一件事情、告诉孩子怎么做、让孩子复述你定的规矩、站在旁边看结果。

6、家庭成员间在教育孩子的态度上要保持一致。

7、共同执行订立的家庭规则,积极鼓励孩子努力朝正确的做法去做,孩子表现好,要给予及时赞扬,夸赞的语言一定要具体。

8、奖励必须值得孩子为之努力,要采取偶尔奖励的方式。

9、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和他人对话。

10、父母根据具体生活情境,教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使用表达请求和愿望的祈使句。带领孩子学习与人协商的语言和方法,并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获得协商与沟通带来的成功体验。

11、建立日常的惩罚机制,可以采取面壁思过的方式,时间不超过5分钟。如果已经开始实施惩罚,即使孩子服软、认错,也要继续执行已定的惩罚(告诉孩子:“现在已经晚了,但下一次,要乖乖照我说的做”),决不能心软。

12、对孩子执行惩罚时,如果孩子使用暴力,建议将孩子放在常见的靠背椅上,轻轻抓住他的手腕,同时走到他身后(注意不要过分弄疼他),平静温和地告诉孩子:“如果你停下来,我就放开你。”可以多说几遍,直到孩子冷静下来,再松开他的手。然后再实施惩罚,并开始计时。如果孩子跑开,要重新把他带回来,告诉孩子:“不许闹!没我允许,不能离开!”

13、惩罚一定要让孩子感到不快,惩罚时要注意保持理性、冷静的态度,要不动声色的告诉孩子惩罚他的原因,态度坚决地告诉孩子,只有他改正了错误才可能得到原谅,要求孩子按正确的做法再做一遍,否则,继续接受惩罚,直到孩子能改正为止。惩罚时要就事论事,不要翻旧账。

14、掌握对孩子的控制权,不要听从孩子的摆布。执行惩罚时要毫不迟疑,不让孩子哭闹和暴怒的行为支配自己的情绪,从而改变的决定。

15、当你是对的时候,不要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内疚。不管孩子如何哭闹,一定注意坚定信念。

16、惩罚结束后,引导孩子进行反思,让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惩罚。并告诫孩子:“你以后再这样闹,我还会让你面壁思过。” 要让孩子知道,原谅他就是给他改正的机会,然后再允许孩子离开惩罚地点。

17、纠正孩子的错误时,父母对孩子要进行正确的示范,并要求孩子模仿学习正确的做法。

18、规律作息,规定孩子的看电视时间,每天晚上的动画片只允许孩子看一集,内容要有助于孩子的发展,情节不得有暴力和武力倾向。适当增加亲子图书阅读时间,选一些培养孩子情商的低幼读物和孩子一起阅读。

19、电脑游戏一周玩一次,时间不超过30分钟,作为对孩子良好表现的奖励,不要玩带有过度刺激性、武力和暴力内容的游戏。

20、加强与老师的交流与沟通,争取得到老师的教育与配合,以达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共同强化教育的效果。

班级教师教育指导建议

社会性发展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是幼儿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伙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中班孩子年龄小,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往沟通的技巧,只能以自己最极端的方式,用这种挫败感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对待周围的人,使自身这种不良情绪得到宣泄,让他人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是个体心理现象中一种本能的自我防御机制,但结果让别人更加排斥和不接纳他,这使得他与周围的同伴关系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状态。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帮助王一帆小朋友,采用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他逐渐被同伴接受,更好地促进其良好社会性的发展,同时应注意密切结合家庭教育,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针对王一帆小朋友存在的问题,有以下教育建议仅供你们参考,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掌握和使用。

1、多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和同伴接触,教孩子学习与他人一起活动的方法,教他学习用协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放大,给予鼓励与表扬。

3、进行重点观察与指导,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困境和问题,教他与同伴沟通的技巧,一定不要让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了才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4、在晨间活动和区域活动中,鼓励其参加相互合作的活动,多注意观察他的表现,对于错误的言行及时制止,并给予科学的教育和疏导,并要求其按照教师要求的正确方法和语言再做一次。

5、纠正孩子的错误时,教师对孩子要进行正确的示范,并要求孩子模仿学习正确的做法。如果孩子做得对了,应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以强化孩子的正向行为。

6、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随即教育,给孩子创造分享自己的食物和玩具的机会。

7、教育孩子有错误要敢于承认,并会请求别人原谅,逐渐学会宽容,能够原谅和包容别人的错误。

8、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惩罚的方法,暂时剥夺他参与最喜欢的活动的权利。

9、利用反思角进行惩罚,反思角的地点一定要让孩子感到不快、枯燥无味,惩罚时要注意保持理性、冷静的态度,要不动声色的告诉孩子惩罚他的原因,态度坚决地告诉孩子,只有他改正了错误才可能得到原谅,要求孩子按正确的做法再做一遍,否则,继续接受惩罚,直到孩子能改正为止。

10、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提醒孩子使用老师交给他的沟通和协商的技巧来解决问题,由衷地对孩子表达因他的进步给老师带来的喜悦感,和孩子一起体验掌握这些技巧所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11、一定注意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孩子才能养成好习惯。

12、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与配合,以达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共同强化教育的效果。

希望我的建议对你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所帮助,早日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也帮你们解除一些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与困扰。

七、指导成果:

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共同努力,王一帆有了很大的进步,基本能用协商的方法与同伴交往了,与班上的小朋友的关系变得融洽了,不再被别人排斥了,在活动中他的过激行为明显减少了,他也变得自信和开朗了,成了受别人欢迎的孩子,还经常在班级中担任值日生工作。在家里,王一帆也不再霸道了,而且对待奶奶、姥姥和姥爷也变得有礼貌了。

八、结论与反思:

从王一帆的个案可以看出,开展家教指导首先要充分分析家庭教育情况,找出问题症结,使家长认识到问题,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达成共识,取得积极配合。同时和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技巧,根据幼儿的情况及时调整。

对于王一帆,今后我们还要继续与他父母配合教育,多与其他孩子在游戏中交往,进一步提高交往能力,逐步改变他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帮助他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不断提高他与人交往的能力。帮助孩子开心快乐地成长。

第四篇:家庭教育指导案例1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崇明建设中学

刘道林

家庭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充满艺术,对学校教育管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结合本人工作实践的案例,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家庭教育指导的体会和感想。

案例一:个体的蜕变

问题情况

黄某曾是班级的一号保护人物,经常戏弄女生,把女生的手逮住不放,有时甚至还骑在女生的屁股上;班级的窗帘拉坏,窗子损坏总是少不了他:上课时昏昏欲睡,下课时猴蹦狗跳,和男生打架,时常顶撞老师,还在《成长手册》上骂天下老师死光光,作业天天不做,面对这样的学生,说实话,三天两头不给你找茬,那他就算绝对不正常,自己坐在办公室也时刻担心他会给班级找麻烦。

转化过程

为此我也想了很多办法对付他。曾经让他做生活委员,让他做班干,使他有集体荣誉感,学会自律,结果不到一个月扫把全无,班级卫生经常扣分,学生也也都被他得罪了,最后只好撤了。后来进行家访,几天后,便有旧病复发,他犯了错误,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一声不吭,装着一副蛮不在乎的样子,只是用凶恶的眼神,狠狠地刺着老师。后来我逐渐意识到转化这样的学生,是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不断地家访,不断地和其父母沟通,做好家校联动,有一段时间他病了,耽误了学习,我利用业余时间,亲自上门给他义务补课,他也渐渐被我感动,对我也有了感情,而我也注意了管理艺术,顺着他的性子,对他的优点大加表扬,他也慢慢找到了自尊与自信,慢慢的错误越来越少,以至于现在师生都难以相信,这还是不是以前的黄某。

思考分析

每个班都有行为偏差生,该生因为从小父母打麻将,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以至于现在的放纵,作为老师如果单打独斗,教育只能事倍功半,必须和他家长一起抓好家庭教育,才能有所成效,更重要的是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场爱的持久战。

案例二:一个都不能少

问题情况

张某来自宁夏,父母在上海打工,随父母来上海。在我校读书,刚来第二个学期,因英语跟不上,就要辍学,让同学请他过来,他也不来,眼看一星期将要过去,还不见人影。

转化过程

我决定自己家访,到了他们家门口,看他们住的崇明人七八十年代居住的阴暗潮湿的小房子,而且还是租的,不禁一阵心酸,往里一看,一家四口睡在一间卧室里,中间用窗帘隔开,正好张某睡在床上,看到我来,用枕巾捂住眼睛,不想见我。我悄悄地退出了卧室,来到了客厅,他老妈硬把她给拽到客厅。我刚开口没说几句,他又气嘟嘟地跑进了卧室,没办法,我只能和他老妈说:孩子还小,不念书干什么呢?她说:孩子想打工。我又开玩笑的说:她这样能打工,别人不是雇佣童工吗?我又和她说现在是学习黄金年龄,打工以后有的是时间,而且打工至少也要初中毕业,没有文凭别人也不要啊!你和她说他英语不好,老师也不怪她,也不会也为拖了班级平均分而责备她,只要她来,我们班随时欢迎。没想到,第二天,张某竟然坐在班级后面,我问她你不是不想读书?,她说你和我妈说的我都听见了,我觉得有道理,所以就过来了,张某重新回到班级后,班级总分拖了不少,甚至甚至还部分老师说我很傻,但我摸了摸自己的良心,看着他来回上学的背影,觉得还是一个字“值”。

思考分析

外地生随父母奔波,生活不定,导致家长的教育精力不够,学生的学习受到影响,特别是外语跟不上;同时学生来到上海,他们见了世面,急于像父母那样挣钱养活自己,而忽视了读书对未来的重要性,家长应该及时制止这种错误的想法,老师更应该讲清读书的意义,给予外地生信心与尊严。

案例三:别吃青苹果

问题情况

到了初一下学期,学生们的青春期普遍到了。而我们班也出现了早恋的苗头,只见我们班的陈某放学时总在茅某的后面,平时举行活动,也总是和茅某坐在一起,上课时也是呆呆地看着茅某,有时甚至有意的去骚扰她,对于这样现象,我一时也不知所措,如果直接说,会在班级掀起轩然大波,影响了双方的自尊,如果不说,任其发展,后果也不堪设想,想到他们的学习会一落千丈。

转化过程

无奈的我只能私下做陈某的工作,先问他最近表现怎么样,又问他对某某女生有没有好感,他只字不提,像是默认的样子,我只能暗示他和那女生保持距离,正常交往。可是过来一段时间后,他又始终尾随在那个女生的后面,茅某对他好感并没有,迫不得已,只有请陈某家长到学校来,进行面谈,把他的儿子行为说了,并对他说不能打骂,要以教育为主,父亲也很吃惊,后来在其父亲的教育下,行为有所收敛。后来我利用班会,说了早恋的危害,进行青春期教育,并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早恋现象逐渐在班级得以平息,使得他们两个人又重新静下心来,好好正常地学习,走上了学习正轨。

思考分析:

这件事使我深深地思考到了青春期,出现男女倾慕现象这是正常的,不能视为洪水猛兽,是要疏,而不是堵。教育是一门艺术,不能太直白,有时是需要走曲线的,需要家庭教育等多方面配合,才能有好的效果。

后记: 第一个案例:通过问题学生频繁家访,和持之以恒的关爱,使得问题学生病去如抽丝。第二个案例:和外地生家庭教育空白真空期过多,到我去家中拜访,最终树立其学习目标和理想,让她重新走进教室。第三个案例:再到处于青春期学生情窦初开,面对感情不知所措,到我请家长到学校,联手做学生思想工作,也使得两个学生重新安心学习。这些成功案例使得我悟出了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导,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家校互动

学生在学校的不良表现,一定有其在家庭的原因。因此班主任家访很有必要,可以帮助班主任到家里弄清学生问题的根源。比如父母有没有生活的恶习,学生的家中有没有变故,还是单亲离异家庭等。通过家访弄清病因,班主任才能开好药方。而且家访并不是走过场,一定带着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家访也是沟通家长和教师的情感纽带。

有些问题家访可能不太方便,碍于家长面子和对邻居周围影响,可以让家长悄悄到学校来,比如处理早恋问题,然后班主任和家长私下在学校的隐蔽处,单独交流,可能会更有效果;同时家长来到学校也会给孩子的教育起震慑作用。这样班主任深入学生家中,家长走进学校,良性互动,有来有往,必然会解决教育难题。

开家长会,是老师与家长难得的交流机会,作为班主任要用这个大好时机,既要向家长讲清班级情况,又要和每个学生家长面谈,以便及时全面的教育好每个学生,使得班主任工作得到家长的及时有力大力支持,无疑会使家庭教育更加有效。

二、掌握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

班主任自己搞好教育同时,也要指导好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家长要在家里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不赌博,不打架骂人,和邻里处好关系等。同时作为家长教育也要有分寸,不过于溺爱,也不能过于苛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搞好学习,什么条件都答应孩子,忽视了孩子的德育教育,把孩子成了育分机器,这不可取。也有家长脾气暴躁,动不动辱骂孩子,甚至棍棒伺候,这样家庭环境也不利于孩子人格健康发展。应该考虑如何创建和谐家庭环境,身教重于言教,严中有爱,与学生交心,才是家庭教育长久之策。

同时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教育应该是适切的,依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成绩不太好非要让他成为科学家有点脱离现实,望子成龙可以理解,但也不能急功近利,毕竟孩子健康和人格的完善才是首要任务。

三|、要明确家庭教育是爱的持久战

作为班主任从孩子刚跨进教室起,就要对孩子的家里情况,建立档案,做好家校联系表,实时动态和家长一起,关注每个孩子的不同阶段的成长。对于问题学生,不要指望一次家访可以一劳永逸,要抱着踏破门槛的决心,孩子教育不成功,家庭教育永不松。对于优秀的孩子也不要不管不问,再好的孩子都有迷惘和脆弱的时候。不停地家校互动,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学生信心,也得到家长的情感认同,当家长的心和学生的心和老师的心融为一体时,很多问题也就不是教育的问题了。

总之家庭教育任重道远,充满艺术和智慧,但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一个“爱”字,只要”爱”字当头,“爱”的持久,和家长学生做好长期良性互动,相信家庭教育会开花结果的!

第五篇:如何写家庭教育指导案例2

如何写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虹口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基地

一、撰写要点:

1、写法与记叙文一样,叙述一个真实的事件,一个过程相对完整的事例(包括时间、人物、起因、过程、结果,以及相关的背景等)

2、与事件有关的背景信息要在故事中自然表达。(有关背景的交代要有利于对事件的理解、症结的把握以及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

3、案例的主体部分要有细节描写,包括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

4、聚焦问题,从因果关系入手,由因索果,从成功解决中寻找到策略和方法,从而再提炼理念。围绕事件论理,每个自然段要有应对策略。

5、主题明确,案例的指导过程力求生动具体。尤其要体现事件的真实性、问题的典型性、思考角度的新颖性。

6、突出以下主题:

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儿童观、教育观、成才观、重智轻德、重男轻女、隔代教育、父亲教育子女的责任等;

指导家长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如: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解决亲子冲突和代沟、良好家庭环境的创设等;

指导家长改变教育方法,如:粗暴、简单、溺爱、放任、独裁、专制; 指导家长有效教育的方法,如: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良好心理的培养等。

二、案例文本格式要求:

包括以下四部分:

1、标题 主题明确

2、背景

包括时间、人物、起因,以及相关的背景。

3、策略(指导过程和指导效果)案例主体部分要有细节描写,包括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通过对家长语言、神态、心理变化及行为表现等描写,反映老师对家长的指导。

4、反思

对事件(问题)的原因分析与思考。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指导之前的反思

为什么采取这种策略?(2)过程中的反思

采取这些措施的反思:是不是到位?原先的设想是不是能够很好地得到落实和解决,没有落实的原因何在?(3)对结果的反思

结果是不是满意?和预期的结果是不是一致?为什么?(4)总体的反思

通过这件事情得到什么经验和不足?今后如果碰到类似的事情如何解决?

一个案例控制在3000字左右

最后,写上作者单位和姓名,手机、电子邮箱

三、案例范文(仅供参考,不必模仿它来写。)

标题:以三代人共居12平米说起 案例第一稿 实录片段一:

临近开学,我们照例进行小班新生孩子的家访工作。天气闷热,我们绕了好久,终于沿着一条弯弯的小河,在水闸旁找到了欣欣的家。刚到门口,就见一只凶恶的大狗狂叫起来,把我们吓了一大跳。一位老人从屋里走出来,经询问原来是欣欣的奶奶。她得知我们是欣欣的老师,就马上招呼我们进屋。

进了屋,最显眼的是屋内的两张床。床中间用一块布帘相隔。床是用搁板搁起的那种。床脚都是用砖块叠起来的。床下堆了些杂物。奶奶指着其中一张床说:“这是我睡的床,请坐吧”。没想到,在这仅12平米的屋子里,竟然住了三代人。而且“吃、喝、拉、撒”全在这里。奶奶告诉我们欣欣在外面玩。她去叫她回来。刚走到门口,看见一个蹦蹦跳跳的女孩子,就和他说了几句老家的话,说欣欣一会儿就回来。她已经让刚才的孩子去找她回家了。我们环顾四周,只见屋里放着液化气罐。烧菜用的瓶瓶罐罐及酒瓶子就放在低矮的窗台上。挨着罐,放着一张桌子。桌子的下层放着菜刀、砧板之类。屋里最值钱的要算是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了。放在一只大木箱子上。从地上的电线插座,及悬挂在空中的电线,可以看出主人花费了一番心思。屋子里有点闷,仔细一看,原来窗户好几块玻璃都碎了,都是用纸糊的,剩下的几块也都摇摇欲坠。通风的也只有一扇门了。所以屋子光线暗,而且闷热,蚊虫也多。

一会儿,孩子很快地跑进了门。她一看见家里有陌生人,有点紧张,当听到奶奶说是老师,马上躲到了奶奶背后。奶奶叫她叫老师,她紧紧地拽着奶奶的衣角不肯看我们。我们和孩子说话,她也不理我们。我们问奶奶:“欣欣是独生吗?”奶奶说:“不是的。她还有个姐姐。原本爸爸妈妈想要个男孩,结果又生了个女孩。”“平时谁带她啊?”奶奶告诉我们,爸爸妈妈要上班,所以平时奶奶和孩子在家。她说:“我要烧饭、洗衣,所以就欣欣一个人玩。我们老家都这样。孩子要玩就让她自己出去玩。”“孩子一个人出去,万一出事怎么办?”奶奶说:“不会的,我们这里有好多老乡的。”“那万一孩子出去被狗咬了或者一个人出去被拐走了怎么办?”奶奶只是笑了笑,没回答我们的问题。

通过本次家访,我们看到了三代人共居12平米的艰辛。同时我们不免担忧起欣欣的安全来。且不说出门就是小河,出门就是水闸,出门就是马路。就是家门口的大狗和家里头的摆设就够让人不寒而栗的。想象一下,那叠用作搁床的砖块万一倒塌了,会怎么样?液化气罐万一碰倒了,爆炸了,会怎么样?那块摇摇欲坠的玻璃风一吹,倒下来,会怎么样?孩子磕磕喷碰碰,推倒了那些瓶瓶罐罐,会怎么样?那些在孩子伸手可及的菜刀、砧板之类,万一孩子好奇拿起来,会怎么样?还有那些地上的插座,孩子碰到了又会怎么样?这所有的一切,犹如欣欣家的电线一样,似一团乱麻堵在心口,深深为此叹息。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看护人对孩子安全意识的淡薄。他们或者因为工作忙,或者因为孩子多,更或者是因为女孩子,绝大部分都让孩子“散放”着,自己一个人出去玩。特别是他们渴望男孩,淡薄女孩的那种心态,让人实在哭笑不得。实录片段二: 在很偶然的一次谈话中,我得知与欣欣住同村的一个孩子淹死了,是掉在水闸里淹死的,而且是个小女孩。我惊呆了,不会是上次去叫欣欣的那个蹦蹦跳跳的那个女孩子吧?再说,欣欣家也住在水闸边,也喜欢一个人出去玩„„我简直不敢再想下去了。于是在忐忑不安中,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家访。

依旧是那条弯弯的小河,依旧是那个水闸,不同的是两扇门紧闭着。我有些不安。轻轻地敲敲了门,听见里面传来欣欣奶奶的声音:“谁啊?”我连忙回答:“是我们,上次来过的欣欣的老师。来看看欣欣。”奶奶把门打开,我一眼就看见屋里的欣欣。坐在奶奶的床上玩玩具。欣欣叫了声老师。我问奶奶:“听说前几天,有个孩子落水了?”奶奶说:“是的。是我们同乡的一个孩子。一直和欣欣一起玩的。”奶奶还告诉我们,那天,孩子们也不知怎么地就跑上了水闸玩,等大人们发现少了一个孩子去找时,孩子都已经浮上水面了,身上满是挣扎的伤痕。奶奶说:“以后我们再也不让欣欣一个人出去玩了,也不能到河边去玩了。”“对呀。可是不光小河有危险,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不安全的地方呀。”见奶奶有些疑惑,我指着那些床脚继续往下说;“这个不牢固,有倒下来砸伤欣欣的危险;玻璃窗随时有碎的危险;砧板、菜刀、瓶子之类应该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插座、电线也应该远离孩子。”奶奶不住地点头。我们特别着重宣传了“男孩女孩都一样”的观念,奶奶始终笑着聆听着。在和欣欣的再见声中,我们结束了此次家访。实录片段三:

转眼欣欣上学已经有了几个月了。通过一次次的与奶奶面对面地交流,给爸爸妈妈发短信,写纸条,让欣欣带安全教育的资料回家等等,我们感受到了奶奶的改变。她常说孩子如果天天上学就好了。在幼儿园好,有好的老师,有好的幼儿园。很安全她放心。也听到孩子偶尔说起家中的事情,爸爸昨天装了新玻璃,妈妈整理了房间等等。这更激起了我们想去她家看看的兴趣。究竟她的家有没有些许的改善?会变成什么样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第三次来到了欣欣的家。还没进门,就听见屋内传来了欣欣咯咯的笑声。原来她正和奶奶一起玩呢!见我们来,奶奶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还是上次的12平米,但是不同的是,这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干净整齐的家。玻璃窗透亮,玻璃安装整齐,不再摇摇欲坠,整个屋子感觉亮堂堂的。床脚的砖已经用水泥砌好了,显得结实牢固。窗台上的瓶瓶罐罐已经移到了墙上的搁板上了。原本桌子下的菜刀、砧板之类也悬挂在孩子拿不到的窗边了。电线插座放到了电视机后面,电线沿着墙壁在高处行走了。奶奶说:“欣欣的爸爸妈妈,利用休息时间,一样样地修、一样样地改。老师说的对,男孩女孩都一样。不能让欣欣有什么意外。”看着欣欣家的变化,听着欣欣奶奶的话,我们由衷地感到欣慰。我们相信,有了大人们的安全意识、有了大人们的重视与关爱,欣欣一定会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长大的!分析与思考:

联想到其他孩子的家访,我们发现外来务工家庭中幼儿的居住环境不安全又有其必然性。分析其原因:

(一)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原因。

很多外地来沪家庭,靠打临工的收入无法租起城区安全规范的房屋,只能租住在城乡结合部或者乡下这些低价的房子内。这些房屋的共同点是普遍面积都很小,房屋简易。或临近马路,或临近小河,或临近菜场。周围的环境大多脏、乱、差,无人管理。而且养猫狗之类的动物较多。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下,安全自然不能够得以保障。

(二)异乡人聚集的心理。

外地来沪人员由于自卑的心理或是交流的便捷,喜欢与外来人员或者是同乡人群居。所以周边人员闲杂并且复杂。这也为外来务工家庭的孩子安全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三)传统观念的影响。

外地来沪人员大多认为这里是临时居住地,只要能吃,能住,能避风雨就可以,不用投资,不用改善,不重视生活的质量,更不重视孩子早期的生活、学习环境了。纵观以上原因,所以造成了今天外地来沪人口居住环境之差的问题。这足以影响到婴幼儿意外、死亡率的上升。

由此不难看出,外地来沪家庭子女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幼儿看护人的安全意识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了。在外地来沪家庭越来越多的今天,在散居孩子越来越多的今天,如何能让这部分孩子远离安全隐患,让社会来关爱这部分弱势群体,关爱孩子们的生命,让他们同样享受灿烂的童年,是我们每个幼儿园老师,每个幼儿园,乃至社会成员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相信有了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外来家庭子女会更健康,更安全!

案例第二稿:

临近开学,我们照例进行小班新生孩子的家访工作。天气闷热,终于沿着一条弯弯的小河,在水闸旁找到了欣欣的家。刚到门口,就有一只凶恶的大狗对我们狂叫起来。只见一位老人从屋里走出来,经询问原来是欣欣的奶奶。她得知我们是欣欣的老师,就马上招呼我们进屋。

进了屋,最显眼的是屋内的两张床。床中间用一块布帘相隔。床是用搁板搁起的那种。床脚都是用砖块叠起来的。床下堆了些杂物。奶奶指着其中一张床说:“这是我睡的床,请坐吧”。奶奶告诉我们欣欣在外面玩,她去叫她回来。刚走到门口,看见一个蹦蹦跳跳的女孩子,就对她说了几句老家的话,告诉我们说她已经让刚才的孩子去叫欣欣回来了。我们环顾四周,只见屋里放着液化气罐。烧菜用的瓶瓶罐罐及酒瓶子就放在低矮的窗台上。挨着罐,放着一张桌子。桌子的下层放着菜刀、砧板之类。屋里最值钱的要算是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了。放在一只大木箱子上。从地上的电线插座,及悬挂在空中的电线,可以看出主人花费了一番心思。屋子里有点闷,仔细一看,原来窗户好几块玻璃都碎了,都是用纸糊的,剩下的几块也都摇摇欲坠。通风的也只有一扇门了。所以屋子光线暗,而且闷热,蚊虫也多。没想到,在这仅12平米的屋子里,竟然住了三代人。而且“吃、喝、拉、撒”全在这里。

一会儿,孩子很快地跑进了门。她一看见家里有陌生人,有点紧张,当听到奶奶说是老师,马上躲到了奶奶背后。奶奶叫她叫老师,她紧紧地拽着奶奶的衣角不肯看我们。我们问奶奶:“欣欣是独生吗?”奶奶说:“不是的。她还有个姐姐。原本爸爸妈妈想要个男孩,结果又生了个女孩。”“平时谁带她啊?”奶奶告诉我们,爸爸妈妈要上班,所以平时就她和孩子在家。她说:“我要烧饭、洗衣,所以就欣欣一个人玩。我们老家都这样,孩子要玩就让她自己出去玩。”“孩子一个人出去,万一出事怎么办?”奶奶说:“不会的,我们这里有好多老乡的。”“那万一孩子出去被狗咬了或者一个人出去被拐走了怎么办?”奶奶只是笑了笑,没回答我们的问题。

通过这次家访,我们看到了三代人共居12平米的艰辛。同时我们不免担忧起欣欣的安全来。且不说出门就是小河,出门就是水闸,出门就是马路。就是家门口的大狗和家里头的摆设就够让人不寒而栗的。想象一下,那叠用作搁床的砖块万一倒塌了,会怎么样?液化气罐万一碰倒了,爆炸了,会怎么样?那块摇摇欲坠的玻璃风一吹,倒下来,会怎么样?孩子磕磕喷碰碰,推倒了那些瓶瓶罐罐,会怎么样?那些在孩子伸手可及的菜刀、砧板之类,万一孩子好奇拿起来,会怎么样?还有那些地上的插座,孩子碰到了又会怎么样?这所有的一切,犹如欣欣家的电线一样,似一团乱麻堵在心口,为此担忧。

欣欣的父母到上海来,都是靠打临工来维持生计的。他们的这些收入无法租起城区安全规范的房屋,只能租住在城乡结合部或者乡下这些低价的房子内。这房屋不仅面积很小,只有12平米,而且临近小河,临近水闸。周围环境本身就有一定的隐患。环顾她家的摆设,让人自然地想到欣欣家人可能认为这里是临时居住地,只要能吃,能住,能避风雨就可以,不用投资,不用改善。从第一次家访来看,父母为生计而无暇顾及孩子,奶奶忙着做家务,认为带孩子就是让孩子自己在外面玩。还有她们淡薄女孩子的观念,让祖辈带女孩子,让孩子“散放”着,不重视孩子早期的生活、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下,安全自然不能够得以保障。

因此,要让欣欣得到安全的保障,我们首先要提高看护人的安全意识。开学了,在很偶然的一次谈话中,欣欣告诉我,她的一个小伙伴掉在水闸里淹死的了。而且是个小女孩。我惊呆了,不会是上次去叫欣欣的那个蹦蹦跳跳的那个女孩子吧?再说,欣欣家也住在水闸边,也喜欢一个人出去玩„„我简直不敢再想下去了。于是在一个双休日,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家访。

依旧是那条弯弯的小河,依旧是那个水闸,不同的是两扇门紧闭着。我轻轻地敲敲了门,听见里面传来欣欣奶奶的声音:“谁啊?”我连忙回答:“是我们,上次来过的欣欣的老师。来看看欣欣。”奶奶把门打开,我一眼就看见屋里的欣欣。坐在奶奶的床上玩玩具。欣欣叫了声老师。我问奶奶:“听说前几天,有个孩子落水了?”奶奶说:“是的。是我们同乡的一个孩子。一直和欣欣一起玩的。”奶奶还告诉我们,那天,孩子们也不知怎么地就跑上了水闸玩,等大人们发现少了一个孩子去找时,孩子都已经浮上水面了,身上满是挣扎的伤痕。奶奶说:“以后我们再也不让欣欣一个人出去玩了,也不能到河边去玩了。”“对呀。可是不光小河有危险,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不安全的地方呀。”见奶奶有些疑惑,我指着那些床脚继续往下说;“这个不牢固,有倒下来砸伤欣欣的危险;玻璃窗随时有碎的危险;砧板、菜刀、瓶子之类应该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插座、电线也应该远离孩子。”奶奶不住地点头。我们特别着重宣传了“男孩女孩都一样”的观念,奶奶始终笑着聆听着。在和欣欣的再见声中,我们结束了此次家访。

转眼欣欣上学已经一个月了。通过一次次,与奶奶面对面地拉家常式地交流,给爸爸妈妈发短信,打电话、写纸条,让欣欣带安全教育的资料回家等等,我们感受到了奶奶的改变。她常说孩子如果天天上学就好了。在幼儿园好,有好的老师,有好的幼儿园。很安全她放心。也听到孩子偶尔说起家中的事情,爸爸昨天装了新玻璃,妈妈整理了房间等等。这更激起了我们想去她家看看的兴趣。究竟她的家是不是如孩子所说的那样有变化了呢?会变成什么样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第三次来到了欣欣的家。还没进门,就听见屋内传来了欣欣咯咯的笑声。原来她正和奶奶一起玩呢!见我们来,奶奶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还是上次的12平米,但是不同的是,这次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干净、整齐、安全的家。玻璃安装整齐,不再摇摇欲坠,玻璃窗透亮透亮,整个屋子感觉亮堂堂的。床脚的砖已经用水泥砌好了,显得结实牢固。窗台上的瓶瓶罐罐已经移到了墙上的搁板上了。原本桌子下的菜刀、砧板之类也悬挂在孩子拿不到的窗边了。电线插座放到了电视机后面,电线沿着墙壁在高处行走了。奶奶说:“欣欣的爸爸妈妈,利用休息时间,一样样地修、一样样地改。老师说的对,男孩女孩都一样。不能让欣欣有什么意外。”看着欣欣家的变化,听着欣欣奶奶的话,我们由衷地感到欣慰。我们相信,有了大人们的安全意识、有了大人们的重视与关爱,欣欣一定会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长大的!

分析与思考:

首先,提高看护人的安全意识是本次活动的根本。在同村孩子意外死亡,给欣欣家带来震撼的契机下,我们适时地进行了上门家访。根据孩子家庭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从第二次家访的紧闭的大门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人对大环境的危险已经有所了解,并且增强了看护的意识,不再放任孩子出去自己玩。在肯定了家长的做法后,我们又让家长明确离孩子最近的小环境所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比如说那叠用作搁床的砖块,会爆炸的液化气罐,摇摇欲坠的玻璃,窗台上的那些瓶瓶罐罐,以及孩子伸手可及的菜刀、砧板之类。特别是地上的电线插座等。因为是实际走访,远比书面说教、纸上谈兵有效得多。家长也能乐意接受。从与欣欣奶奶的交流中,奶奶知道了家中隐患的存在之处以及如何实地改造。明确了改善的目标与方向。所以简单、有效!从一次次地交流中,拉家常式的谈话中,也能让奶奶感受到老师对于孩子真切的关心与关怀。让家长信任老师,来配合做好家庭的改善工作。从一次次收集安全资料,让孩子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并且讲给奶奶听,让家长逐步了解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并且也着重宣传了“男孩女孩一个样”,让家长更好的来看待自己的欣欣。通过一系列的指导,欣欣家的爸爸妈妈、奶奶都能有所收获,有所认识。

其次,教师需及时地关注孩子家庭环境的改善状况。三次的家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环境的改善过程。期间,倾注了老师的关心与关注。只要得到关于家庭环境变化的信息,我们就会肯定家长的努力。不管是在孩子面前还是在欣欣奶奶面前,都会表扬一番,并且鼓励家长继续努力。运用给孩子父母发短信、写纸条等形式,让家长看到老师对于孩子的关注,对孩子家庭环境的关注。给了家长改善环境的动力。也让家长明确了进一步改善的方向。

通过三次的家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上海人家庭环境的变化,看到了一个新上海人家庭对于子女安全意识的增强!在这个变化中,有老师的关注与家长的认识,有教师的指导与家长的配合。只要我们用真心去关注,用真情去感动,我们的新上海人的子女成长会更健康,更安全!

下载中职教师指导家庭教育优秀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职教师指导家庭教育优秀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21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五办杨凤英 基础情况: 小袁,男,12岁,五年级2班学生。父母个体户。他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劳动,但特别好管别人的事情,智力、想象力一般,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不......

    优秀家庭教育案例

    优秀家庭教育的探索与体会 五年二班何暖妈妈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而要实现这一愿望,关键在于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要教育好一......

    家庭教育优秀案例

    做孩子心灵的守护者 长胜学校 一位在中国工作的外籍教师,根据多年的观察发现,中国的很多父母省吃俭用,把所有的钱都存起来,甚至拿出自己的养老金、看病的钱来替儿女交学费、找工......

    家庭教育优秀案例

    做孩子心灵的守护者 长胜学校 霍改仙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与社会最早的接触点,人生历程的各个阶段,都与家庭息息相关。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以独......

    家庭教育优秀案例(原创)

    “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三字经里开篇之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和人之间最初并不存在较大差异,但后天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他最终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教师如何指导家庭教育【文摘】

    教师如何指导家庭教育【文摘】 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现代家庭与家庭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家庭是个人最早接触的社会化单位,也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石。一个现代的健康的......

    单亲家庭教育指导策略案例(精选)

    幼儿园单亲家庭教育指导案例探析 案例一:让人揪心 惹人疼的宁宁 基本情况:宁宁是一个漂亮的5岁女孩,性格泼辣,妈妈喜欢打扮的她干净又时髦。爸爸做着小生意,全职妈妈除了打理家人......

    家庭教育优秀案例[五篇范文]

    做孩子心灵的守护者 ——家庭教育优秀案例 诸城市辛兴初中 臧英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与社会最早的接触点,人生历程的各个阶段,都与家庭息息相关。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