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时间:2019-05-14 09:27: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

第一篇:语文

v加入收藏 v上传资料 v网站地图 v设为首页欢迎光临莲山课件,本站有十一万套免费课件、资料网站首页课件站教案站资料站试卷站作文站幼教站公文站教案首页语文教案数学教案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生物教案地理教案历史教案其他教案通用技术您现在的位置: 莲山课件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 >> 一年级语文教案 >> 正文 搜索:

搜索标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59243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识

字(一)

1、一去二三里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

1、认字写字。

三、教学难点:

1、辨认“

八、入”和“

九、几”。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

五、课时安排 : 2课时

第一课时

43电39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二、教学重点: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三、教学难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ai、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i、yi、wu)和三个三拼音节(jia、zuo、hua)。

2、激趣导入: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示插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板书课题。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同学)

4、教学生字。(1)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带拼音),开火车读,比赛读。(2)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2张生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一”至“十”是数字,“去”与“里”不是)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课文的格式),请小朋友把12个“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即把每一张字卡分别贴到相应的方格里)。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1)小山村的景色真美,谁来当当图中的小朋友,读读课文,告诉大家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图中的什么景物?(2)找好朋友互相读读听听,互相正音。(3)男女生竞赛读。

课间活动:全班表演唱《数鸭子》。

(六)、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

(1)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

(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3)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指导书写“一”。

(1)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梢顿。

(2)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述后,学生继续练写。

五、作业布置:熟读课文,会认12个生字。

六、板书设计:四、十、三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44电40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1)变序抽取字卡,学生自由读。

(2)做找朋友游戏。出示插图二(图上的汉字数字暂不写)。游戏说明:老师随意点图画,说“我的朋友在哪里”,学生要迅速举起手中相对应的字卡,并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教师相机贴上数字卡。

2、我会记。

(1)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辨析“几、九”“云、去”“人、入”来记住“九”“去”“八”。

3、我会用。

(1)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出示梨树图(上面挂着12个梨子,每个梨子后面有一个字)。

指名摘果子。摘到果子后,领大家正确地把生字读两遍,并把这个字所在的诗句读一遍。(2)选生字卡填空。

黑板上出示六朵花、三条鱼、两个苹果、一块田、九本书等图片,图片下为相应的词语填空题。

指名选卡片填空,并带大家齐读。

3、交流: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用上这一课的生字?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两遍。

2、限时背诵课文:给五分钟时间,学生各自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

4、自由配上动作背诵课文:指名背诵,小组齐背,全班齐背。

(三)、指导书写“

二、三”: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3、教师示范写“

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示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课堂练习:

1、试背课文。

2、读一读,说一说,连一连。

五、作业布置:熟读课文并背诵。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出示六朵花、三条鱼、两个苹果、一块田、九本书等图片

七、课后反思:

2、口 耳 目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

十、木、禾”三个字。认识三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认记生字,会写“

十、木、禾”3个字。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音乐卡片、实物图片,沙滩图。

四、课时安排 :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45电4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

十、木、禾”三个字。认识三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二、教学重点:

1、认记生字,会写“

十、木、禾”3个字。

三、教学难点:会写“

十、木、禾”3个字。

四、教学过程:

(一)、导

入:

1、师: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可真不少,还记得这几位老朋友的名字吗?学生认读。

2、导入新课:现在,识字王国里几位有趣的新“朋友”正等着和大家见面。(出示12个生字彩图)

(二)、图文结合,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学生对象形字的特点只须意会即可)

2、了解学情:在这些新朋友中,有没有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如:在前面的课文中读过;在电视上、书报上、广告上、路牌上见过)

3、小结:小朋友们既懂得观察,又会自己识字,真不错,这节课我们要把这些字记得更牢。

(三)、揭示课题,教学“目”

1、出示课题: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

2、图字对照,认记“目”字。(1)看图读字。

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指导学生说完整话,并学习用数量词“一只”。借助拼音认读“目”,并知道“目”是“眼睛”。(2)比形认字。

比一比:图画、图画右下角的古象形字和图下的现代字“目”有什么相象的地方?(教师随学生的发言,相机作简笔画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象形字的演化)(3)识记生字:学生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师生共同小结学习“目”的方法:看图识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

(四)、学习生字

小组合作,自学其余的11个生字。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五)、汇报交流

1、各组选择一个字,再派出一个小老师上台教全班小朋友学习这个字。

2、台上台下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补充交流。

3、小老师没有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4、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容易忽略的笔画。

5、新偏旁“角子头”的教学要随“兔”的教学进行,并拓展:你还认识哪些带有“角子头”的字?

6、学生看图说话时,引导他们学习用“一张、一只、一轮、一团、一个、一棵”等数量词。

(六)、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带拼音开火车读,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

2、做“开火车”游戏,复习12个生字。

(七)、指导书写“十”

1、认识新笔画“竖”。

(1)出示 “竖”的笔画卡片,介绍笔画名称。(2)教师示范写,并介绍两种写法。

悬针竖(像吊着的一根针)

垂露竖(尾部像吊着一滴小露珠)(3)学生书空。

2、书写“十”。(1)分析笔画。

(2)介绍笔顺规则:先横后竖。(3)学生观察课本上的范字。

(4)教师范写,并提醒学生:注意两笔的交接处,横笔左右较均匀,竖笔的上部短,下部长。(5)学生描一个、写一个;评议;继续练写。

五、作业布置:“

十、木、禾”3个字每个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田字格中写“

十、木、禾”3个字。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46电4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

十、木、禾”三个字。

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认记生字,会写“

十、木、禾”3个字。

三、教学难点: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路,复习巩固

1、“给字宝宝戴帽子”。

(1)出示12个“字宝宝”和12顶“帽子”(12张制成娃娃状的字卡和张制成帽子状的音节卡片)字卡与音节卡各自打乱顺序排列。(2)指名给“字宝宝”戴“帽子”。

(3)开火车认读上述带拼音的生字(以与音节一一对应)。

2、“拾贝壳”。

(1)出示沙滩图(沙滩上有12个贝壳,贝壳背面为本课生字;贝壳按课本中生字的分类,有四种颜色)

(2)指名“拾贝壳”,拾到“贝壳”后要领读背面的生字。

(3)指名给“贝壳”分成四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按器官、动物、天体与现象、植物这四类分)(4)齐读生字。

3、猜字谜、编字谜。

(1)教师出谜面,学生猜谜底。

如: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东边升,西边落。看时圆,写时方。(日)(2)学生围绕本课生字试编字谜让大家猜。

4、加一加,变一变。如:“口”加一笔变成什么字?(中、日)加两笔呢?(目、田、白、右)(1)同桌互相考一考。(2)师生互相考一考。

(二)、指导书写“木”、“禾”

1、认识新笔画“撇、捺”。

(1)出示“撇”的笔画卡片,介绍其笔画名称。(2)教师范写,讲述书写要领。(3)学生书空。

(4)同样的方法学习“捺”。

2、书写“木、禾”。

(1)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教师示范写。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4)评议。(5)练写。

(三)、练习

1、读拼音,写笔画。

heng()

shu()pie()

na()

2、读一读,照样子口头组词。

火(火 车)(火 苗)

(火 星)竹()()

()目()()

()

五、作业布置:正确书写“

十、木、禾”3个字。

六、板书设计:heng()

shu()pie()

na()

七、课后反思:

3、在家里

一、教学目标 :

1、认识“晚、上、送、果、笑、也”等14个生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生宇;认识偏旁“日、辶、竹、习、氵、扌、火、日”和笔画“丶”。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学做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难点:

认字、写字以及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三、课前准备 :

1、绘制一幅女孩头像;

2、要求学生在家里做一件事,体验自己的心情。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47电43

一、教学目标:认识“晚、上、送、果、笑、也”等14个生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生宇;认识偏旁“日、辶、竹、习、氵、扌、火、日”和笔画“丶”。

二、教学重点:认识“晚、上、送、果、笑、也”等14个生字。

三、教学难点:会写“上、下、土、个”4个生宇。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

1、猜谜语,找朋友 :(1)连一连,找朋友:

老大天天演戏

报纸

老二每日作文

电灯

老三千里传声

电视

老四送来光明

电话

(2)这些谜底你认识吗?你是怎样认识的?(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践谈识字。)

2、揭题 :

刚才大家猜的谜底都是平时见到的事物的名称。

大家看(出示文中插图),这幅图中也有许多事物等我们去认识呢。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问:这是什么地方? 板书课题:在家里 齐读课题

(二)、看图读文,学习字词。

1、仔细看图,说说小女孩的家里有哪些事物?

教师随机出示书上八个不注音词语贴在黑板上。

(1)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2)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词语的?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让学生初步了解识字方法,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问同学等。)

(3)助拼音认读书上的八个词语。

(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汇报自学情况。)

(4)认读不注音的词语 指名读。齐读。

(5)认读词语中的生字(生字用红色标出,可将这几个生字打乱顺序)

① 同桌互读互查:听听哪个字音没读准,你能当“小老师”帮助同桌吗? ②指名读,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

③ 开火车读。

2、再看图,说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师:作者是怎样把图画内容写成短文的呢?大家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自由读短文,标划生字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认该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

① 请小老师带读,提示难读的字音,如“了”的轻声,“上”是翘舌音,“送”是平舌音。

② 开火车读生字卡。

3、巧识字形,妙趣横生(出示本课要求从读的生字)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吗?

(1)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鼓励学生结合字形和字义巧识巧记)

(2)找一个学习伙伴,把你记住的字该给同伴听。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3)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师:谁来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可以邀请小朋友读。并给予评价,也可以让同学们围绕生字的学习向这位“老师”,提出问题。)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识字方法去记。例如:熟字变一变、合一合的方法识记。范例:“报”的右半部分在“服”中见过,“服”左边的“月”变“扌”就是“报纸”的“报”。想一想:“台”可以怎样记?

(4)认识8个偏旁,引导理解部分偏旁的含义。

例“沙发”的“沙”,让学生认识“氵”旁;与水有关,在“河、洗”中见过,河边有沙土,“氵”加上“少”就是“沙土、沙发”的“沙”。

再如:“笑”字的“竹”字头,可给学生讲笑话,允许学生尽情开怀大笑,想怎么笑就怎么笑,来体会“笑得像竹子一样摇摇摆摆”、“笑得直不起腰来”的感觉,理解“竹”字头含义,也加深了记忆。

4、巩固生字 :(1)“抓特务”游戏:在黑板上挂出大幅简笔画,上有丛林、山岩等,将所学生字字形、拼音密布于其中,让学生去搜索。

(2)找朋友(拼合体字:晚、笑、果、灯等)

(三)、生活识字展示、交流

1、把自己在生活中认识的带“日、氵、辶”的字说给同学听。

2、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

五、作业布置:熟读“晚、上、送、果、笑、也”等14个生字。

六、板书设计:老大天天演戏

报纸

老二每日作文

电灯

老三千里传声

电视

老四送来光明

电话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48电44

一、教学目标 :

1、认识偏旁“日、辶、竹、习、氵、扌、火、日”和笔画“丶”。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学做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点:认识偏旁“日、辶、竹、习、氵、扌、火、日”和笔画“丶”。

三、教学难点:认字、写字以及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增兴趣。

1、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2、出示女孩“敏敏”头像贴在黑板上。

师:大家看,图上的小女孩“敏敏”来到了我们教室,大家欢迎吗?

3、展示书中插图。

师:“敏敏”不仅在学校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在家也是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你们看,“敏敏”在做什么?

[合理的情境,漂亮的画面,能很快吸引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动情朗读,文中体会。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短文。

2、说说读了短文后知道了什么?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评议。

(知道图中的小女孩是个尊敬长辈、会做事的好孩子等。)

3、品读体会人物感情。

(1)出示书中插图,再现情境。

(2)看图想一想:“我”送水果给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为什么笑了?“我”又为什么笑了? 把你的理解通过读表现出来。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评议。

③四人小组读读课文,想想老师提的问题。

④范读,学生评议。重点读好“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这句话。

⑤结合自己生活实际,想想自己做家务时受到爸、妈夸奖时的心情,再读—读课文。

⑥指名读,引导体会爸、妈高兴,“我”自豪、快乐的心情。(3)说说你喜欢图中的小女孩吗?为什么?

(4)带着快乐的心情把短文读给好朋友听。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三)、课中操。

师生一起拍手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四)、拓展、实践。

1、说一说

(1)出示课后练习插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的说说这些事你做过吗?

2、编一编

(1)你还做过哪些事情?

(2)你可以列举说,可以具体地说,可以模仿课文编成短文,也可编成小故事讲给小伙伴听。

一名学生编的短文如下:课堂上,老师在讲课,我看见老师流汗了,我给老师送上一包餐巾纸,老师笑了,我也笑了。

3、演一演

小伙伴自由组合,分角色扮演短文中的内容,体会人物心理情感。

(五)、指导写字,体验成功。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认读。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3、仔细观察。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好看。

4、指导书写,教师范写个别的字。

重点指导“下、个”两个字。下:认识笔画“丶”,写点起笔轻,落笔重,居横中线上。个:竖居中,不与“人”相连。

5、学生练写。

(1)在书上描红.(2)在四字格中抄写,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抄写的遍数。

6、作品展示、评议

(六)、课外延伸,积累识字。

1、收集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今天学习的生字。

2、你家里还有哪些陈设,请你帮它们贴上标签(贴词语)。

[这一环节既巩固了识字、又增强了生活与识字的紧密联系,做到识用结合。]

(七)、练习

1、看拼音,读词语,连一连。bao zhi

tai teng

dian shi

shu jia

shan yang

台灯

书架

报纸

山羊

电视

2、说一说,你在家里做些什么?

五、作业布置:

1、收集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今天学习的生字。

2、你家里还有哪些陈设,请你帮它们贴上标签(贴词语)。

六、板书设计:台灯

书架

报纸

山羊

电视

七、课后反思:

4、操场上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

八、入、大、天”4个字。认识5个偏旁“王、足、口、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认字、识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偏旁的卡片。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49电4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

八、入、大、天”4个字。认识5个偏旁“王、足、口、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字

三、教学难点:、识字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1、课间,小朋友在哪儿活动?你最喜欢参加哪些体育活动?(相机出示有关词卡)

2、看图,说说课间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从图中找出刚才没说到的项目,出示相关词卡)

(二)、自读词语和儿歌。

1、小组练读。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词语读音。做“登山”游戏。(师简笔勾勒一座山,山脚下帖几面红旗代表各个小组。师随意出示词卡,小组抢答,哪个小组抢答成功就把那个小组的红旗向上挪一步,最后看哪组最先到达山顶)

3、检查儿歌读音;竞赛“评选金嗓子”,小组派代表读儿歌,看谁读得准确、流利、响亮。

(三)、学习词语中的生字。

1、复习“

”,说说学过的带“

”的字。

2、找一找生词中带“

”的字,说说你怎样记住它。

3、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字都带有“

”?(都是指手的动作)

4、认识“

”:(出示足球)这是什么?(足球)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5、找一找生词中带“

”的字,说说你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6、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字都有“

”旁?(都是指脚的动作)

(四)、巩固练习。

1、连一连、读一读。

把下面的练习印在纸上,每组一张。小组成员有的负责连线,有的负责检查,有的负责上台汇报,比一比哪组又快又好。拔、打、拍、跳、踢

气球、皮球、排球、足球、皮筋、河

2、找朋友。

把六组词打乱,用找朋友的方法分成两类。(一类是手部运动,一类是足步运动)

(五)、学习写字。

1、指导写好“

”、“

”两种撇的笔画。

2、比较“八”、“入”的异同。同:都是撇低捺高。不同:“八”起笔分开,“入”起笔相连。

3、“入”与“个”字撇捺相接的比较。

4、注意撇捺张开的角度要大,底部要平,保证字体的端正。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五、作业布置: 书写今天所学的生字。

六、板书设计:拔、打、拍、跳、踢 气球、皮球、排球、足球、皮筋、河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50电46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

八、入、大、天”4个字。认识5个偏旁“王、足、口、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字

三、教学难点:、识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词卡。

2、用“打、球、拔、拍、跳、高、跑、步、足”组词。

(二)、学习儿歌。

1、学习儿歌中的生字。(1)自读儿歌,自学儿歌中的五个生字;(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响—学习偏旁“

”。

课—、果,学习识字加偏旁的识字法,学习偏旁“

”。真—注意“八”与“入”的不同。身—与“真”的上半部比较。体—、本,学习偏旁“

”。(3)用生字口头组词。

(4)做“接龙”游戏:说说带“足、口、、、”的字。(学生说,老师写,看哪条龙接得最长)

2、指导朗读儿歌。

(1)借助拼音读正确。读准后鼻音“铃、声、响、场、上”。

(2)透露出欢快的心情,第二句要注意自然停顿。小组读—个别读—评议—集体读。

3、指导背诵。

(1)小组背诵;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如何又快又好地背诵这首儿歌。(2)交流:哪一小组背熟了?你是怎么记住这几句话的?

(三)、扩展练习。

1、课后读读画画:把你喜欢的活动涂上喜欢的颜色。书上没有的自己可以补上。

2、把自己喜欢的活动写在卡片上,教同组的小朋友读,并向大家介绍玩法。

(四)、学习写字。

1、仔细观察“大”、“天”,比一比,说一说。

2、仔细观察“大”、“天”两字的撇笔,并与“八”、“入”比较。注意:先直下,过了横之后再撇出,一瞥之中要有头、有肚、有尾,不可粗细一样。

3、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一描。

4、教师范写。

5、学生示范写,学生评一评。

6、用“八”、“入”、“大”、“天”组词。

7、学生练写。

(五)、作业设计

1、读一读,连一连。

2、拼一拼,写一写,加一加。

shi

“十”加上一笔是()。

mu

“木”

“木”加上一笔是()。

da

“大”加上一笔是()。

五、作业布置:用“八”、“入”、“大”、“天”口头组词。

六、板书设计:沙

七、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区别声母、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初步认识反义词,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3、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渗透分类排列的思维训练。

4、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5、建立句的概念,会用“谁做什么”说完整话。

6、激发在生活中独立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7、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自觉诵读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认识反义词和读句说句。教具准备

挂图、制作带姓氏的花、拼音卡片、反义词生字卡。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51

一、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区别声母、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初步认识反义词,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3、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渗透分类排列的思维训练。

4、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识反义词读句说句。

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写

1、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你们的老朋友声母和韵母,还记得吗?(2)依次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读)(3)引导学生评价并随时纠正读音。

2、找一找。(1)教师贴画,两座房子,分别写着声母和与韵母。

声母

韵母

(2)游戏

送声母、韵母回家。(学生一个个为他们找到家)(3)贴完后,指读,评价。

3、写一写。

(1)学习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一读声母和韵母。(2)各组同学合作给拼音分类。

(3)按要求把声母、韵母抄在四线格里。

(4)同桌互相检查。(5)师生共同评价。

(二)、我会连

1、游戏。

(1)做“反话游戏”,同学听到老师的话,就用手做出相反的动作。(2)老师说,同学做。

(3)哪位小朋友还能说出生活中相反的事物来。(如:黑与白,粗与细,高与矮,胖与瘦。自由发言。)

2、学生对字游戏。

3、学生把成对子的词卡贴在黑板上,当小老师带读。

4、动手用尺连线。

(三)、我会读

1、游戏“识字接龙”。

每个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同桌为一组,一个同学摆出识字卡,另一个同学迅速读出字音。

2、还可以自由组合,合作玩游戏。

3、把自己认为是一类的摆在一起。(学生自由讨论,动手摆一摆。)

4、请学生上台操作,当小老师指读。

5、全班齐读。

(四)、我会连

1、出示题目。

(1)学生先自己试读,不会读的字可互相交流,或向老师请教。(2)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3)指名小老师带读,全班跟读。(4)学生自由选择词语说话。

2、试着连一连。

(1)学生在书上做练习。(2)学习组长检查。(3)教师巡视辅导。

(五)、扩展活动

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欢的东西画下来,再用学过的字或拼音把名称写下来。

五、作业布置: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欢的东西画下来,再用学过的字或拼音把名称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黑与白,粗与细,高与矮,胖与瘦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52

一、教学目标:

1、建立句的概念,会用“谁做什么”说完整话。

2、激发在生活中独立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自觉诵读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识反义词读句说句。

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

四、教学过程:

(一)、读读说说

1、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在家里,爸爸妈妈和你经常做的事有哪些?(2)学生自由发言。

(3)出示书上的句子,学生读一读。小组互相读。

2、看图说句子。

(1)出示三副孩子活动的图画。

(2)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谁?在做什么?()踢()。()洗()。()读()。(3)同桌讨论后,指名说。

(二)、我会认

1、出示“姓氏花”。

进行有趣的识字练习,请大家把自己认识的姓说给同学听,看谁得多。

2、学生交流。(1)教师巡视。

(2)学生小组讨论,不断扩展识字面。

3、做练习。

(1)明确要求:看到认识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2)涂好后,读给大家听一听。

(3)如果同桌又教给你新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4激励:看看谁的花开得最美。(1)请同学上台交流识字方法。

(2)出示课本外的姓氏,请学生读一读,涂一涂。

(三)、读读背背

1、示图,你看见了鹅,想说些什么?(1)指名发言。

(2)这只漂亮的大白鹅被一位小诗人看见了,他像你们一样,高兴地赞美这只大白鹅。

2、出示古诗。(1)教师范读。

(2)谁来和老师比一比,看谁读得好。(3)学生试读。(4)组织学生评价。

你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体会“鹅”快活、可爱的样子,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3、教师带读,学生自由读,比赛背。

(四)、练习

1、我能看拼音写笔画,写汉字。

heng

shu

pie

na

dian

()()()

()()

2、把意思相反的字连起来。

3、加一笔,成新字。

大———()

木———()

二———()

五、作业布置:把自己认识的姓说给爸爸妈妈听,看谁得多。

六、板书设计:heng

shu

pie

na

dian

()()()

()()

七、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有 趣 的 游 戏

总53

一、教学目标:

1、引导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

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3、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准备:

调查学生课间玩哪些游戏。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看挂图,激趣导入。

1、出示课间活动图。

2、师: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呀,你平时玩过哪些游戏呢?(生自由说)

3、今天我们就来评选最有趣的游戏。

(二)、看图说说,掌握方法。

1、出示课本中三副图。

2、观察图画,结合体验,各抒己见。

(1)图上的小朋友玩的是什么游戏?你玩过这些游戏吗?(2)你喜欢这些游戏吗?选一种游戏说说它怎样有趣?

3、引导评价,发现不足。

同样一种游戏,你觉得哪一位小朋友介绍得最有趣?为什么?

4、教师示范,提供方法。

(1)教师讲一讲“老鹰抓小鸡”。(2)学生评价,感悟方法。

你认为老师刚才介绍得怎样?有没有把这个游戏说清楚? 为了介绍游戏很有趣,老师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先说游戏怎么玩,再说玩游戏时的心情、感受)

5、同桌交流。从“老鹰抓小鸡”、“贴鼻子”、“丢手绢”这三个游戏中选一种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游戏,向同学们介绍它怎样有趣。

6、全班交流。

(1)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游戏怎样有趣。(2)小组互相补充。

(3)引导学生评价:听了他的介绍,你觉得这个游戏有趣吗?

7、小结、过渡。

(1)介绍一个有趣的游戏,先说说这个游戏怎么玩,再说说在游戏中的心情怎样,还可以讲讲它给大家带来的快乐。让没有玩过的同学觉得它有趣。

(2)各小组先在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推荐一两种最有趣的游戏。

(三)、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点拨。

1、互相说一说、问一问、评一评。

每人介绍一种有趣的游戏,对不熟悉的游戏可以互相问一问。

2、推荐本组认为最有趣的游戏。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推荐的游戏,本组的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2、评价:在各组推荐的这些游戏中,你最想玩那几种?为什么?

3、评选班级最有趣的游戏。

(五)、总结延伸,筹办游戏节

1、以小组为单位做好举办游戏节的准备工作。

2、班干部商议、选定举办游戏节的时间。

3、提前向同学们发邀请书。

五、作业布置:回家向爸爸妈妈说说今天这节课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老鹰抓小鸡、贴鼻子、丢手绢

七、课后反思:

1、画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难点是了解诗意。课前准备:

1、一幅山水画挂图。

2、认字卡片及相关课件。

3、六对反义词做成的头饰。课时安排 :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54电4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二、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难点是了解诗意。

四、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幅画。(出示挂图)

2、指导整体观察图画,学生自由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感受。

3、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这幅画画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老师相机板书:山、水、花、鸟)

(二)、学习古诗

1、谈话:古代有位诗人就以《画》为题,写了一首诗,而且这首诗把“山、水、花、鸟”四个字都用上了,大家想不想读一读?(出示整首诗)

2、熟读诗句

A、自由读,找出诗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B、出示生字卡片,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当小老师? C、指名认读,同桌对读。

D、师范读古诗,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较长,做上记号。E、学生自由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3、再读古诗,了解诗意。

A、小朋友在读这首诗时,有没有对诗句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和自己小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为什么“近听水无声”?春天过去了,花为什么还在?„„)

B、小朋友的问题,我们看看黑板上的画就都能找到答案了。让学生图文对照,感悟诗意。教师引读全诗。

C、请小朋友同桌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D、图和诗对照着读后,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4、创设情境,配上动作边表演边朗读。

A、小朋友,这么美的一幅画,这么好的一首诗,你们想不想表演给爸爸妈妈看?那我们一起来吧!

远远地看画中的山,配上“远看”的动作――远看山有色;贴近画侧耳听――近听水无声;想像春天过去了,夏天、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但这画中的花儿还是开着的――春去花还在;到画前驱赶鸟儿――人来鸟不惊。

B、小朋友自己找伙伴合作表演一下这首古诗吧!

C、课件把古诗的“山、水、花、鸟”四个字留下,其它隐去。小朋友,现在上面又出现了这四个字,谁能把没有了的字背回来呢?(可结合挂图来背)

D、这首诗讲的就是这幅山小画,画美诗也美,让我们一起面对着这幅画再来背背吧!

6、布置课外实践

回家找谜语,开展猜谜语活动。

五、作业布置: 背诵古诗。

六、板书设计:山、水、花、鸟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55电48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难点是了解诗意。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惊、无、近、来、还、人”。

2、指名背诵课文。

(二)、学习句中的几对反义词

1、理解“远”和“近”。

A、示“远”和“近”两个词,请第一桌和最后一桌的一位小朋友站起来,问:谁离老师远,谁离老师近?

B、用“远”和“近”口头造句。如:谁家离学校远,谁家离学校近?等。

2、告诉学生“远”和“近”的意思相反,叫反义词。诗中还有几组反义词,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3、把写有六对反义词的头饰分给学生戴上,做“找朋友”的游戏。

(三)、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做游戏的形式复习要认的生字。记忆字形,小组讨论:你认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这些字该怎么记?

2、这节课我们来写“人、火、文、六”,你能写好这几个字吗?写好这几个字的关键在哪里?(重点练习“点”)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作具体指导。

五、课外实践

从自己认识的字中找一找反义词,看谁找得多,记得多。

六、作业布置:用“远”和“近”口头造句。

七、板书设计:人、火、文、六

八、课后反思:

2、四季 教学目标

1、认识

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

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头饰、图画、胶水(或磁石)。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56电49

一、教学目标

1、认识

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

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二、教学重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让我们来看幻灯。看图片(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

师:这4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季节?怎么看出来的?用简短的话说一说。

生:第一幅图画的是春季,第二幅是夏季,第三幅是秋季,第四幅是冬季。我们从草芽、小鸟可以看出是春季;从荷叶、青蛙看出是夏季;从谷穗看出是秋季;从雪人看出是冬季。师: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四季)齐读课文。

(二)、探究新课

1、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横直线画下来。再数一数课文中有几句话。(2)师:这篇课文中有不少生字,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 生:“叶”、“圆” 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生:“秋”、“就”的韵母是iu,不是iou。

(3)师:不错,希望大家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们来开火车读。

(4)师:刚我们读了课文,读了生字,现在谁能说说这篇课文有几句话?(生答)

2、请一位小朋友来读一读第一句。(示图和第一句话的投影。)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句。

师:说一说(板书:说),这句话写了什么? 生:写了,草芽对小鸟说,他是春天。(板书:草芽[图]。)

2、师:在这句话当中,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你问一问。(板书:问)(1)生:“草芽”是什么?

谁来指一指课文中的草芽在哪儿?那谁来说一说?(“草芽”是刚长出来的小草的嫩芽。)

(2)生:草芽不会说话,课文中为什么写他对小鸟说他是春天? 师:谁来说说看?

生:课文中,把草芽当成人了。

(3)生:为什么课文中写草芽对小鸟说,不写其他的? 师:因为草芽、小鸟是春天特有事物。谁能用“是”说一句话?

(4)师: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春天来了呢?我们来认一认(板书:认)生:春天燕子飞回来了。生:春天花开了。

生:春天气候暖和了„„

(5)师;大家说得真好,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让我们带着感情把描写春天的句子读一读吧!(板书:读。)

①指名两位同学,一人读一、二行,一人读草芽说的话。②男、女生分角色读。③师生分角色读。

3、总结。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学的。首先我们说一说,第一句话写了什么?然后问一问,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认一认,还可以从哪些事物上看出是春天。最后,我们读一读,把这句话的感情读出来。(结合板书总结。)

(四)、学习二、三、四句话,四人一小组,自学开始。

1、师:谁来说一说这三句话各写了什么? 生:第二句写荷叶对青蛙说:他是夏天。第三句写谷穗说:他是秋天。第四句写雪人说:他是冬天。

2、师:谁来问一问,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1)生:“谷穗”是什么? 帅:谁来说?

生:是谷类植物的果实。

(2)生:什么是“鞠着躬”?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做一做这个动作。(3)生:什么是“一挺”? 大家做一做挺的样子。

(4)生:什么是“顽皮”?

师:谁来做个顽皮的样子?“顽皮”就是十分调皮。

3、师:认一认,还可以从哪些事物中看出是夏天、秋天、冬天?

4、师:夏天,热情奔放;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银装素裹,你能把这三句话的感情读出来吗?愿意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5、课间操。

四、分角色读课文。

师: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一个表现的机会,让几个小朋友来表演。(分配小朋友扮演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每句话的一、二两行大家读。第三行分别由演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小朋友读。每个演员都要尽情发挥,表演起来。

六、作业布置:回家收集关于四季的资料。

七、板书设计: 春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57电50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能读一读课文,让大家再一次感受四季的美丽,可爱。

实践活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喜欢的小节进行朗读表演。

(二)、指导背诵

出示四幅图,学生借助图背诵课文。先自由背,再请学生上台背诵,最后全班一起背诵。

(三)、分组绘画四季

师:老师再给大家一个表现的机会。我们学习了《四季》,大家能画出四季吗?现在老师给大家分四组,第一组为“春季”,第二组为“夏季”,第三组为“秋季”,第四组为“冬季”。你愿意画哪个季节,就到哪一组。(插“春、夏、秋、冬”小牌子。)学生听音乐画画。

师:音乐停止,小朋友们也停下手中的笔,听他们说一说。

(四)、总结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画得好,说得也好。播放音乐和四季的风景画面。

师:春天,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山涧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绿叶有美丽的花朵为伴;不知不觉中,秋天便悄悄走近我们的生活,它无声无息,天空是那么开阔、高远;冬日,皑皑白雪珍藏了过去、而明天,将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开始。师:你学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 生:四季很美。

生:我们要保护自然,使四季更美。

师:最后让我们齐背课文,每位同学都可以尽情表演。

(五)、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七”,学生观察,并说说发现了什么。(横有点上扬,竖弯钩中竖的部分压在竖中线)

2、出示“儿”在田字格的位置,学生自己观察并书写。

3、出示“九”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横折弯钩中横的部分要压在横中线)用红笔强调。

4、出示“无”,学生自己观察并书写。

(六)、练习

1、有感情背诵课文。

2、连一连。

草芽

弯弯 荷叶 尖尖 谷穗 圆圆

3、读一读,说一说。

这些话真有意思,你能学着说几句吗? 春天草芽尖尖,春天()。夏天荷叶圆圆,夏天()。秋天谷穗弯弯,秋天()。冬天北风呼呼。冬天()。

六、作业布置:回家画四季。

七、板书设计:草芽

弯弯 荷叶 尖尖 谷穗 圆圆

八、课后反思:

3、小小竹排画中游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三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3个偏旁“山、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理解词语和句子,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教学准备

挂图、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58电5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三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3个偏旁“山、木、”。

二、教学重点: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理解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难点: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四、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示课题

1、一边看图,一边听音乐。

2、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图上的内容谈体会)

3、出示课题,生齐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帮助正音。

3、自由读后,开展朗读竞赛。

4、当小老师带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读了诗歌,我们读了课文知道江南很美,谁能说一说?

(1)结合看图,理解“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是江南水乡的交通工具。(2)看图理解树木密的“密”指一棵挨着一棵,而且树木特别密又特别绿。(3)指出图中的禾苗。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江南鱼米乡”。课文哪个地方讲到鱼儿?(鱼儿游)哪个地方告诉我们这儿稻米多,稻米香?(禾苗绿油油)

师:江南一带小鱼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许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带叫做“鱼米乡”。因为江南鱼米乡很美,就像一幅画。所以说小小竹排就像在画中游。

(四)、朗读、背诵

1、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

2、请学生朗读。先个人读,再小组读,最后全班伴随音乐朗读。

3、看图试着背诵。

六、作业布置:回家画四季。

七、板书设计:草芽

弯弯 荷叶 尖尖 谷穗 圆圆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59电5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理解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难点:,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课文背给大家听?

(二)、激发想象,丰富情感

1、一边听音乐,一边听老师朗读课文,想象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2、说说你自己查到的资料。

(三)、复习巩固生字词

1、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显示红色的生字,学生记忆生字的字形。

3、出示课后“我会读”的词卡让学生认读,自由读,再同桌互相考一考。

4、做“汉字开花”游戏:一个花瓶上插着一些花,告诉小朋友,每一朵花可以开出一个词语。一小组为单位进行开花竞赛,比一比哪一组开的花多。

(四)、练习用“ABB的什么”说词语,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绿油油的小草

白茫茫的雾

黑糊糊的小屋

亮晶晶的星星

金灿灿的太阳

(五)、指导书写

1、出示“日”,先让学生跟老师书空,认识新的笔画横折钩,再仔细观察,说说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中”先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压线笔,再跟老师一起书空,认识新的笔画“

”。然后学生书写一个。

3、“口”由学生自己观察后书写。

(六)、练习

1、有感情背诵课文。

2、照样子说几个字。

游 江(河)(清)唱 响()()

树()()()

六、作业布置:回家画四季。

七、板书设计:草芽

弯弯 荷叶 尖尖 谷穗 圆圆

八、课后反思:

4、哪座房子最漂亮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农村变化很大,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之情。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60电5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二、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你去过农村吗?那儿的变化大吗?

2、今天带你们到农村去瞧一瞧(出示课件),把那里的风景夸一夸。

3、学生看图,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提问:请数一数有几座房,哪座房子最漂亮?为什么?

4、出示课题,指导读准“哪、座、房”和轻声词“漂亮”。

(二)、读通课文:

1、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开火车检查自读情况,学生评价,相机指导读准三拼音节和轻声音节。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4、多种形式读,开展小组擂台赛。

(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句话。

2、图文结合,学习朗读第一句。

(1)自读第一句,说说自己喜欢不喜欢这些房子,为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图文结合,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

(3)比较“大的窗”和“大大的窗”等,通过换词比较,初步体会叠词的用法。叠词有什么好处。

(4)诗人用这么美的词组写出了这些房子很美很宽敞,可见他多么的喜欢这些房子呀!那我们该怎么读这一句呢?

(5)朗读第一句。重点指导读好“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大大的窗”

3、图文结合学习朗读第二句。

(1)看图,房子周围的环境美吗?美在哪里?

(2)教师朗读一、二句,学生比上眼睛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结合图,学习三、四句。

(1)再看图,问:在小朋友的眼中,哪座房子最漂亮?(2)指导朗读三、四句。

(3)正确、流利比较有感情地读好全文。

(四)、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了、子、门、月”。说说在哪些课文中学过。

2、分析字形,用比较法区别“了、子”,用说笔顺法记忆“门、月”

3、指导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展评。

六、作业布置:把“了、子、门、月”

七、板书设计:了、子、门、月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61电54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农村变化很大,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之情。

二、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认识两个笔画。

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

学生听写生字,老师收一小组抽查,其余的自己检查,错误的加以巩固。

(二)、背诵课文

1、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看图背诵课文。

3、举办背诵课文擂台赛。

(三)、识记字形

1、做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

2、四人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1)比较部首记忆。(2)开火车给字组词。(3)创设语境,巩固生字。

自读下面一段话-----同桌检查-----指名读。(出示课件)

我们的校园里有两座高大的教学楼。教学楼前有个美丽的大花圃。花圃里种着各种各样漂亮的花。这儿一年四季都散发着花香,吸引了许多女同学来观赏。教学楼的后面有一大片青青的草坪,男同学们都爱在青草坪上踢球玩耍。

3、词语积累:

(1)练习读课后的叠词,再发散。

(2)练习做找朋友的游戏,课件出示词语搭配,连线。

(四)、扩展活动

谈话,上节课我们夸农村小朋友的美丽校园,今天我们来夸夸自己的美丽校园吧!

五、作业布置:把“了、子、门、月”

六、板书设计:了、子、门、月

七、课后反思:

5、爷爷和小树 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认识“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3、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生活环境中的树木,把喜欢的树画下来,准备张贴。

结合自己的观察,向爸爸妈妈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教师:查找有关树木的资料,以及人类保护树木的各种方法。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总62电5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等十个生字,认识“父”“人”等5个偏旁,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学生朗诵表演《轻轻地》。问:小朋友还记得小兔、小狗是怎样爱护小草的吗?一起朗诵。

2、出示课题。谈话:大家这么爱护小草,又是怎样对待树木的,齐读课题。

3、启发学生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记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穿、暖、冷、伞、热”。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检查朗读。(1)认识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教师通过范读或领读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的轻声词语。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自然段的停顿。

5、齐读课文。

(三)、认记生字

1复习“木、日、、穴”4个偏旁。(指名认读)2指导认识“、、、、”5个新偏旁。3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不、开”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不、开”的笔顺,按笔顺先描写,再独立写两个。

2、展评:学生自查字纠。

五、作业布置: 把“不、开”每个字

六、板书设计:

不、开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63电56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2、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过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做“开火车”游戏,认读要求会写的字。

2、听写生字“不、开”。

(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2、讨论第二段。(1)出示“掉光叶子的小树”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话。问: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2)出示“爷爷为小树穿衣服”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话。问:爷爷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3)读第二段,找出写爷爷保护小树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问: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4)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么。启发想象:这时候,小树的心情怎样?如果你是小树,会对爷爷说什么?(5)指导朗读,师范读,学生模仿。

3、学习第三段。

(1)看图说话。出示“枝繁叶茂的小树”图,指导学生观察。问: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

(2)讨论过渡:小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那小树又是怎样帮助爷爷的?(3)四人小组自读第三段。看图体会爷爷和“我“的心情,读出高兴的语气。

4、朗读全文。指名分段读,分男女生读,齐读。

(三)、指导书写生字“

四、五”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认识“四”中的新笔画“竖弯”,知道“五”的第二笔“竖” 要斜一点。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书空笔画笔顺,先描红再独立写。

3、展评:学生自查自纠。

(四)、扩展活动

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

五、作业布置: 把“

四、五”每个字带拼音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 四、五

七、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总64电57

一、教学目标: 结合上下文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初步知道人与树的关系,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一定的语气。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四、五”

2、朗读课文比赛。

(二)、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组: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漂亮的衣服、雪白的云朵。指名读,并用这些词组练习说话。

(2)出示“ 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语,完成词语搭配。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暖和的()。问:还有什么是暖和的? 四人小组补充完成“绿色的()。漂亮的()。雪白的()” 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组练习说话。(3)扩展练习。

完成词语搭配:清清的 高大的 弯弯的可爱的

四人小组练说“什么样的什么”形式的词组。四人小组派代表在班级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课本剧,在全班表演。

3、开展“小记者采访“的活动,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树木又为人类做了哪些事?

挑选几名“小记者“在班中自由采访,教师巡视点拨。挑选几对在班中展示采访过程,引导学生评价。

(三)、练习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各两个。

—()

人—()

—()

父—()

—()

2、写出反义词。

冷—()

关(guan)—()

3、组词。

爷()

棵()

穿()爸()

课()

窗()

五、作业布置: 练习说话:人与自然。

六、板书设计:和谐

七、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2、通过比较、做游戏等,复习巩固生字词,增加语言积累。

3、通过仿说,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并鼓励学生说完整话,激发学生乐说的热情。

4、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诵和背诵古诗,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学重点:

比较形近的字和复习学过的字的偏旁。教学难点: 读句说句。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相关的汉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65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2、通过比较、做游戏等,复习巩固生字词,增加语言积累。

二、教学重点:比较形近的字和复习学过的字的偏旁。

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连

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到语文园地,里面有许多游览区,咱们先来到“我会连”这个游览区,谁连得又快又对,我就把“五角星”送给谁。

2、开火车读准“、,、,、,、”。(重点指导读准鼻音和边音)

3、在字母下面出示汉字,指导连线。(1)学生自己连一连。

(2)同桌对一对,连得不一致的请教“生字表”,教师巡视。

(3)连错的同学哪个字连错了,请小朋友帮忙,教师引导学生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

4、做“找朋友”的游戏,巩固汉字的读音。(1)师生合作。(出示相关的汉字)(2)学生与学生合作。(在同桌或四人小组进行)

(二)、读读比比

1、谈话激趣:请你先读一读,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秘密?

2、学生边读边观察,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3、比较形近字的差异,练习说完整话。(1)共同完成“了—子”、“十—叶”音形义的比较,再分别组词。(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其余部分。

(3)小组派代表,自选一组读读、比比、说说,教师引导学生评价。

5、出示这些汉字组成的词,全班齐读。

(三)、我会找

1、创设情境:(出示“苹果园”图)瞧,苹果园到了,小朋友提着篮子摘苹果,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2、同桌分工,帮图上的小朋友捡苹果。(每人先找同一个偏旁的字做上记号,再相互检查,找其它字。)

3、同桌展示“找”的苹果,并读一读。

4、读字。把10个红苹果贴在果树上,学生做“摘苹果”游戏,带读生字。(配读儿歌:秋天到,秋天到,果园里真热闹,苹果红,苹果香,小朋友们摘果忙)

五、作业布置:回家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六、板书设计:一棵苹果树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6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仿说,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并鼓励学生说完整话,激发学生乐说的热情。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诵和背诵古诗,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比较形近的字和复习学过的字的偏旁。

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谈话激趣:上节课,咱们在苹果园里摘了“生字苹果”,收获真不少!现在我们做个“过独木桥,夺红旗”的游戏。桥上有许多“拦路虎”(词语),只有读准它们,才能过桥夺红旗“

2、出示词语,学生自己练读,四人小组互读,教师巡视。

3、做过桥夺红旗的游戏。(1)指名“过桥”。(一人读一排词语)(2)四人小组接力“过桥”。(两排词语)(3)男女接力比赛“过桥”。(所有的词语)

(二)、读读说说

1、谈话激趣:过了“独木桥”,我们又来到“我会读读说说”游览区。让我们读什么?说什么呢?(让学生自己发现)

2、读句子。学生练读,指名读。

3、引导学生认识“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1)问:第一句讲什么?(我家门口)有什么呢?(一棵小树)

(2)请同学把第二句的“什么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用横线把“有什么”画出来。(3)指导读句子。用声音的轻重、长短读出“什么地方”“有什么”。

4、练习说话。

(1)把第一、二句“变一变”、“说一说”。

(2)把第三句补充完整:屋子里有()。(指导用准数量词)(3)扩展练习。

(三)、读读背背

1、看图,说说这只公鸡美吗?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2、读古诗《画鸡》。

(1)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3)指名读,学生评价。(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5)小组范读,男女生比赛读。

3、背诵古诗。

4、表演朗诵。

(四)、练习

挑战题:补充句子。

()有()。()有(),有(),还有()。

五、作业布置:回家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六、板书设计:()有()。

七、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我们的画

总67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口语表达清楚。

三、教学难点:,交际有礼貌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1、我们小朋友又聪明又能干,你能说说你有哪些本领?请用上“我会——”说。(生答:会唱歌、跳舞、画画„„)

2、这节课让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画画本领,好吗?

3、齐读课题:《我们的画》。

(二)、活动:小小解说员

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漂亮而美丽的画,让我们举高,给大家看一下。老师也带来了一张,(出示范画)。咦,这时候,老师有一个提议,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1、讲解游戏规则游戏的名称叫小小解说员--------就是我们要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听,谁介绍得清楚,我们就评他为优秀解说员,并颁发荣誉证书,其他小朋友要仔细听,是不是优秀解说员,请你们来评一评,同时,你也可以对别人的画做出修改意见。

2、教师示范。老师也真想参加,教师想和大家商量一下,能不能让我先说一说?你们要听仔细了,如果我说得好,让班长给我颁奖;如果你对老师的画有更好的建议,欢迎大家指出并改正。教师示范讲解、后评议、颁奖、提出意见

3、学生组内学习并交流.。

4、提供台舞,让学生表演,并相互评价。

5、学生自由组合进行交流。

(三)、活动:图画公司

我们的小朋友真棒,有那么多优秀的解说员,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

1、创设公司让我们开一家公司吧!下面我宣布,我是开心图画公司的总经理,你们是我的六家分公司,我让大家做三件事:

(1)把你们的画放好整齐,做到美观

(2)选一名分公司经理

(3)给自己的分公司的取名字。

2、学生交流分公司的选好经理和名称。

3、由分公司经理推选好两名营业员,并佩带标志。

4、游戏规则的渗透。

游戏时小朋友可以自由购画,购画分公司经理要仔细看,评选最佳顾客和最佳营业员。

5、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四)、活动;画展(活动升华)

1、小朋友都买到了称心如意的画,但是你们的成果大都数同学还没欣赏完过,这样,让我们来举办一个画展,一起来分享快乐,好吗?

2、分类画展:请学生将学生的画贴在不同的地方。(植物园、动物园内)

3、师生共享“丰硕的果实”。

(五)、评价小结

1、评出班级最佳:

(1)大大方方奖

(2)热情奖

(3)微笑奖

2、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

六、作业布置:回家向爸爸妈妈说说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

七、板书设计: 我们的画

八、课后反思:

6、静夜思

总68电58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四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

2、朗诵古诗,背诵古诗。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说给同学听,培养观察与说话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朗读古诗和认字。

三、教学难点:背诵古诗。

四、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头饰、布置学生观察晴朗的夜空。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交流观察晴朗夜空的内容和感受。

同学们观察了晴朗的夜空,现在请你们在四人小组说一说,让大家也感受一下美妙的夜空。(1)小组交流。

(2)推选代表或自荐上台说一说。(3)出示课文插图“我会说”。(播放插图中小女孩观察天空时的录音:在一个晴朗的夜空,我来到小溪边的草地上,观察那晴朗的夜空。我抬头看见蓝蓝的天空中,有许多星星一闪一山亮晶晶的,还看见弯弯的月亮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跳出来。真美!)

2、引入新课:静夜思(板书)

(二)、初读古诗

1、看课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让学生找出后鼻音的字,多读几遍。(2)指名读,评议。

(三)、识记生字

1、学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记号,读一读。

2、认读生字。

(1)出示an、ang,指学生认读,注意后鼻韵母的读音。(2)认读生字。(自读,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准)(3)游戏“运西瓜”。(把西瓜图贴在黑板上,它们的背面都有一个生字)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搬上车,不过每个西瓜后面都有一个生字,要想办法记住它,可以用组词、说一句话、找相近的字进行比较等办法。

(四)、精读古诗

1、自读古诗,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1)指名学生朗读,评议。标出朗读节奏及重点词。(2)配乐朗读。(3)师生共同朗读。

教师引读每句的前两个字,学生补充,齐背诵。

过渡: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李白写的,现在谁想办李白做一回诗人,背背这首诗?也可以做动作。

指名学生上台背诵,其他学生评议。全班齐背。(配乐)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里的字。

(1)观察“目、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这两个字的宽度。(2)指学生说一说再书空。(3)学生书写后展示、评议。

2、学生观察“头、来”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1)教师范写,注意最后两笔,写时要注意。(2)书空、书写、展示、学生评议。

(六)、扩展活动

学生交流各自会背的诗。

(七)、练习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两个。

—()()

—()()

3、写出诗句,选择带点字的意思。(1)(),疑是地上霜。

疑:①好象()

②不信()(2)举头望明月,()。

举: ①向上抬()②全()

七、作业布置:背诵古诗。

八、板书设计:静夜思

九、课后反思:

7、小小的船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见、白、田、电”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舟、门”。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

2、看懂图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具准备

幻灯片,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69电59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见、白、田、电”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舟、门”。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

二、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

三、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小星星》的歌,学生跟唱。

2、出示晴朗夜空图。

3、谈谈自己看后的感觉。(激起学生对美妙夜空的向往)

4、引入新课,出示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看课文,听录音。(配乐朗诵)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1)用彩色笔标出“弯、船、看、闪、蓝”,让学生发现它们音节的异同。(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3)区别“只、坐”的音节,读准“星”字。(4)游戏—摘星星。(配乐)

把九个生字分别写在九个星星的背面,并粘在描绘夜空的黑板上,让学生上台摘星星,摘到后带全班同学认读生字,再用这个生字组词、说句子或用动作表示。

(三)、读读、想想、说说

1、学习1、2句。(1)指名学生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评议。(2)自读,想象画面。

(3)集体读,边读边想“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并理解“两头尖”的意思。(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3、4句。

晴朗的夜孔多美呀,月儿弯弯像小船,小船尖尖惹人爱。小记者看着看着,好象自己也来到了月亮上面,这时她会说什么?(1)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说。(2)集体交流,汇报。

(3)小组合作学习第3、4句。小组为单位朗读、交流。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3、有感情朗读全文,想象一下晴朗夜空的美丽,再说一说。

(四)、布置作业

把这首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评评你读得好不好。

五、作业布置:背诵古诗。

六、板书设计:静夜思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70电60

一、教学目标

1、看懂图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2、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

三、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认读本课生字词。

(二)、指导背诵

1、播放《小小的船》歌曲。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想学会这首歌,必须记住歌词,你们有信心吗?

2、自读课文后,指名学生说一说,填一填。

出示:()月儿()船,()船

()尖。

我在()坐,只看见()。

3、指名学生背诵、评议。集体背诵。

4、表演儿歌。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儿歌,你想用什么样的形式再现儿歌的美?可以找自己的伙伴商量商量,待会儿看哪些同学表演的最棒。(1)找小伙伴商量如何朗读。(可全班参与,也可小组中一个一个接读,或选代表朗读)(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讨论,交流“白、田、电”三个字的书写。

2、书空。

3、教师范写,学生临摹写。

4、展示学生的作业。

5、学生自行观察“见”字并临摹写。

(四)、练习

1、我会说。

(1)出示:弯弯的月亮像()。蓝蓝的天空像()。闪闪的星星像()。(2)同桌互说。

(3)指名学生说一说、评议。

2、扩展练习。

(1)教师出示:圆圆的西瓜、碧绿的荷叶、细细的柳枝、孔雀五彩的尾巴,让学生说一说带“像”的句子。(2)谁能用“()像()”说一句话呢? 3、实践活动。

晴朗的夜空多美呀!请你注意观察,动手把这美妙的夜空画下来。

五、作业布置:把“白、田、电”每个字带拼音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白、田、电

七、课后反思:

8、阳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一个偏旁“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和识字。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意思。教学准备:

1、小黑板、生字卡。

2、布置学生课前观察阳光,感受阳光。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71电6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一个偏旁“

”。

二、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和识字。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由红彤彤逐渐变得亮晶晶。你们看,红红的太阳照亮了什么地方?(学生自由说)

2、板书课题,学习“阳”字,认识“

”旁。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配乐)。

2、指5名学生逐段试读课文,评议。

3、同桌读。

(三)、识字

这些生字娃娃排着队走遍了阳光照射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我们看看,他们藏在课文的什么地方?

1、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读一读。

2、同桌互读生字卡片。

3、交流:哪个生字最难记? 游戏:登山看日出。

(四)、学习课外1—4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运用电教手段演示“阳光像金子”。理解“洒遍”一词。(2)指导朗读。

2、学习2、3、4自然段。(1)教师范读。

(2)小组自读后,选择大家喜欢的段落进行学习、讨论、交流。(3)汇报、展示、质疑。随机出示句子: 田里的禾苗,绿了。山上的小树,高了。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小组派代表说说对句子的理解,其他学生可以补充。小组派代表朗读,比赛读,评议。指导朗读。

(4)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小组派代表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让学生感受河面上波光粼粼、想绿色锦缎般美丽。并思考:你觉得它(小河)还像什么? 汇报、评议,指导朗读。

(5)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我的家。指小组读,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看插图,观察小女孩的神情,感受阳光的美好。指导朗读。

(6)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齐读句子。

小组派代表质疑解疑。指导朗读。

(五)、有感情地练读、朗读

(六)、扩展练习:说说阳光可爱吗?为什么?

五、作业布置:回家向爸爸妈妈说说阳光可爱吗?为什么?

六、板书设计:也、长、山、出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72电6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和识字。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二)、学习五自然段

1、指学生朗读,评议。

2、小组讨论: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评议。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齐读课文,注意有感情。(配乐)

2、评选朗读能手。背诵全文。

(1)出示课文插图,教师指插图,指导背诵。(2)想象画面,同桌互背,指正。集体背诵。

(四)、表演唱《七色花》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学生观察后,自由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学生示范写、评议。

2、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六)、读读说说

1、开火车认读带有“日”字旁的字。

2、教师随意指字,学生组词,比比谁是“组词大王”。

(七)、扩展活动

画一幅画,表现阳光的美好。

五、作业布置: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各三个。日—()火—()

2、组词。

像()

拉()

长()早()

野()

金()3、有感情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日

七、课后反思:

9、影

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猴”3个字。认识个笔画“

”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练习朗读、认字和理解句子。教学准备:

找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师生共同在操场上做“踩影子”的游戏,让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影子的变化。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73电6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猴”3个字。认识个笔画“

”和5个偏旁“、、、、、”。

二、教学重点:练习朗读、认字。

三、教学难点:理解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回顾“踩影子”的游戏,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2、出示课题:影子。读课题,注意轻声的读法。

3、有一个小朋友叫京京,他也和你们一样做踩影子的游戏,看着这一个字,说说怎么记住“影”字。

4、认识偏旁:三撇儿“

”。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要求会认的字圈起来。

(2)借助拼音,把要求会认的字读一读,特别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翘舌音的字:影、前、常、跟、着、朋。

(3)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4)开火车读,检查读音,共同正音。(5)自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2、细读课文,学习字词句,理解课文。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这两小结分别写哪一幅画?(2)小组合作学习:看图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大组交流,理解太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京京背着太阳,影子在前;面向太阳,影子在后;太阳在他的左边,影子在右;太阳在右,影子在左。看图说说,理解“前、后、左、右”(4)质疑、释疑。

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问同学,发动大家动脑筋解决问题。

在交流中学习“黑狗,常常、跟着、它、朋友”这几个词,懂得影子和黑狗有相似的地方;颜色黑,常常跟着主人转,非常亲热;“它”指影子,影子陪我上学、放学,就像我的好朋友。

(5)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自己读读课文,想办法记下来。边读边做动作,加深对课文的记忆。老师引读课文,指导背诵.学生自己背诵后,再背给同桌听。(6)动动脑筋,学习认字。学习新偏旁“、、、”,说一说偏旁名称。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读词说句认字。

五、作业布置:

1、把生字读给家长听,把课文背一背。

2、继续观察,在哪儿能见到影子。

六、板书设计:

9. 影子 前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74电64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练习朗读、认字。

三、教学难点:理解句子。

(一)、复习导入

1、自由读一读课文,再现课文中的生字。

2、开火车认字、词。

3、会背课文的同学站起来,背背课文。

(二)、观察说话

1、说给同桌听: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我的左边是(),我的右边是()。

2、大组交流:谁愿意讲给大家听,自己站起来说一说。

3、随便选一个字,(前、后、左、右)开火车说说你周围的同学。

(三)、指导写字

1、复习“飞、鸟、马”。

(1)看图,图上画着什么?还记得这三个字吗?(2)大家一起读一读。

2、复习笔画,学写字。

(1)看到“飞”字,你觉得它像什么?(2)第一笔应该写什么?(3)比较“飞”与“九”,跟老师书空。(4)描红,防写。

3、学习新笔画。

(1)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一笔写成。(2)观察这两个字的笔画,你发现了什么?(3)按笔顺书写。

(4)书写练习,个别辅导。

(四)、练习

1、加一笔,变新字。

口—()

十—()

乌—()木—()

兔—()

二—()

2、选字填空,再读一读。鸟

马(1)()儿在天上飞。(2)()儿在地上跑

五、作业布置:向爸爸妈妈说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我的左边是(),我的右边是()。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10、比尾巴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和3个偏旁“矢、八、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本课教学重点。

读好问句是教学难点。教具准备

图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和3个偏旁“矢、八、鸟”。

二、教学重点: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本课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读好问句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总75电65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动物王国给我们寄来了一封信(教师举起一个信封),你们想看吗?(想)

(教师打开信封,读信中内容)“一甲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小猴淘淘,今天我与小伙伴们进行一场‘比尾巴’的活动,可大家谁都不肯认输,都认为自己的尾巴最好,这可怎么办呢?听说你们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帮帮我们?“(愿意!)

好,让我们一起去动物王国当裁判,帮它们比尾巴。(板书:比尾巴)齐读课题(注意指导三个生字的读音,特别是“巴”在这儿要读轻声)。

(二)、初读感知,学会生字

1、教师范读。思考: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赛了?

2、小朋友,你们想象老师这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吗?(想)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想读好课文,就得先把大屏幕中用红色写的这些字都读准。试试看,你都认识吗?如果不行,你可以在课文中找一找,再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它,也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

3、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小组交流,相互帮助。

4、教师检查,总结识字方法,练习说话(认识3个偏旁“矢、八、鸟”。重点要检查“把”和“最”,并练习组词说话)。

5、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过渡:同学们字认得这么好,相信大家的课文会读得更棒!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3)同桌互读,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听听他的字音读得准不准,课文读得熟不熟。(注意指导疑问句的读法)学生评议。

6、读中感悟,背诵课文

(1)分角色一问一答式对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

(3)师生对读,读后以学生为主开展师生共同评议。

(4)分角色表演对对读。(要求品读课文,充分感知,用动作表现出来,读后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不看书背出儿歌,是吗?愿意背的同学站起来背,可以加上你最喜欢的动作。(5)背诵课文。

(三)、思维拓展活动

1、选尾巴。过渡: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聪明。瞧!老牛、小马、小鱼也赶来凑热闹了,(出示图片:无尾老牛、小马、小鱼及它们的尾巴)它们也想请小朋友们给它们选一条尾巴呢!谁愿意帮助它们?

(1)学生先在书上练习。(2)请学生上台选择粘贴。

2、学编儿歌。

(1)小朋友能根据它们的尾巴特点像书上一样编出有关尾巴的儿歌吗?(可以先在大屏幕上播放一些动物的图片或录像)小组讨论

(2)回答问题。

(四)、总结

今天小朋友的表现可真不错,尤其是儿歌读得特别好,还有几位同学编的儿歌也特别棒。小猴淘淘出来夸奖大家啦!(课件播放:小猴淘淘的画面)其实,动物王国里还有许多奥秘等着你们去探索,希望你们能开动脑筋,多学习、多思考,编出更好听的儿歌。

五、作业布置:回家编一两首儿歌。

六、板书设计:

矢、八、鸟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76电66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2、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本课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读好问句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

1、谈话导入: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看动物比尾巴吗?谁来给小动物找找尾巴,帮它们把尾巴贴上去。再说一说:()尾巴()。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二小节,再背一背。

(二)、完成课后第三题

1、听音导入:请听,(播放几种动物的叫声)出示课后作业第三题:哪些小动物的尾巴不见啦?看书告诉老师。动物们可着急了,你们说,该怎么办?

2、动手画画,给动物加尾巴。师生共同讲评作业。

(三)、指导写字

1、学习写“车”。

(1)还记得这个字吗?(出示“车”)(2)复习“车”,口头组词。(3)学习新笔画“

”。(4)看老师在田字格写字。(5)学生书空后,描红,仿写。

2、学习写“云”。(1)出示“云”。这个字读什么?你们见过哪几种云?(2)自己描一描,写一写。

3、学习写“公”。

(1)巩固识字:同学们在哪儿见过“公”字?(2)观察田字格:哪几个笔画的起笔靠近竖中线?(3)老师范写,学生书空。(4)学生描红,练习写字。

4、作业讲评。

(四)、巩固练习.同桌对读会认的字,互背课文

(五)、扩展活动

1、展示自己收集的小动物的图片,说说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2、赛读活动:续编问与答。

五、作业布置:

1、连一连、读一读:

2、照样子,选一选、填一填、读一读。①最

②长

③伞

④弯

⑤短

⑥扁 猴子的尾巴(),兔子的尾巴()。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公鸡的尾巴()。鸭子的尾巴(),孔雀的尾巴()好看。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学过的字的笔画数,并按笔画数填写。

2、复习巩固学过的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儿歌,知道看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使用量词。教具准备

挂图、纸做大转盘,词语卡片、字卡、学生准备彩色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77电67

一、教学目标:能正确数出学过的字的笔画数,并按笔画数填写。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量词。

三、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量词。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填

1、出示“子、头、长、出、飞、火”,并把花瓶、红花贴在黑板上。(1)集体认读。指学生说说:题目要我们干什么?(2)齐读:“我会读”。

2、学生填写后,交流填写方法。

(二)、看看读读

1、出示插图。

2、观察图画,说说图意或编一个小故事。(学生自由发言)

3、读词。(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出现文字:白云、木船、小河、小狗、鸭子、野花)(1)齐读。

(2)自读:一只小狗、一条小河、一朵白云、两只鸭子、一条木船、几朵野花。(3)对口令。

4、小组讨论:把图中的事物连起来说一说,比比哪组说得好。(1)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说一说

一()画

一()水

几()小鸡 一()阳光

一()手

几()房子 几()鱼

几()星星

(四)、扩展练习

出示“读读背背”中的插图或看文中的插图,用上数量词表示图中的事物。

五、作业布置:回家用一()()口头造句。

六、板书设计:子、头、长、出、飞、火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78电68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学过的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儿歌,知道看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量词。

三、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量词。

四、教学过程:

(一)、读读画画

1、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指学生认读.2、观察图,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3、按要求涂上颜色,并分类认读。

4、游戏:给每个字编号,如图,共14个号,号码位置固定,转盘上的字随转盘转动,停止后,用编号所指的字组词,说句子或背儿歌、古诗。

5、练习:找一找带有下面偏旁的字。(1)四人小组合作找一找。(2)汇报、交流。

(二)、读读背背:东西南北

1、自读,指学生读,评议。

2、同桌互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指导学生认清方向。

(1)早晨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

(2)说说图中小女孩面向什么地方去上学,推断出其余三个方向。

4、朗读、背诵。(配上动作)

(三)、扩展活动

思考:下午的时候,面向太阳,方向该怎么说呢?

五、作业布置: 回家认方向。

六、板书设计:东

西

七、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

总79电69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有礼貌。

2、关心身边的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二教学重、难点:

说出这两件事情的做法为什么不好,该怎样劝说。

三、教学准备:

课件、损坏公共利益的图片。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以题激趣

1、揭示话题:这样做不好。读题。

2、质疑: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二)、了解图意

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三)、讨论、交流、评议

这样做为什么不好?你怎么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1)自己练说。(2)师生角色交流。

老师承担阿姨的角色,学生承担劝说者的角色。如: 生:阿姨,不要让水龙头的水不停地流。师:水多了,菜洗得干净。生:这样做不好。

师:没关系,水多得很,用不完。

过渡:阿姨不听你的,怎么办呢?再想想办法,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3)评议:为什么阿姨不听劝说?要怎么说阿姨才会接受我们的意见?

(4)相机引导,明确怎样劝说最有效:劝说时要讲出道理,讲话时态度大方,有礼貌,采用温和的语气。过渡:同学们再想想,这样做为什么不好?怎样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把你的好办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组准备推选两位代表汇报,一人说一幅图。(5)分组讨论。

(6)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到:在草地上踢足球会伤害小草,破坏环境,影响别人休息。开着水龙头洗菜太浪费水,而水资源是有限的。

(7)评一评。学生互评,教师提醒学生多发现同学的优点,给予肯定。对说得好或说话有进步的同学,给予肯定。

(四)、表演

第二篇:语文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出自------高尔基

2、“高岑”指的哪唐代两个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3.下列那一部诸子百家的作品自己没参与? A《孟子》 B《墨子》 C《庄子》

4、古代怎样表示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堂、令尊

5、《水浒传》中林冲、李逵的外号-------林冲(豹子头)李逵(黑旋风)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作者及其称号?-----李清照 易安居士

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的作者是(),其中诗中的“故人”是()A 王维 孟浩然 B 李白 孟浩然 C 李白 崔颢

8、“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 武松

9.下列哪个不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A《安娜卡列尼娜》 B《高老头》 C《复活》

10、文房四宝指什么--------笔、墨、纸、砚。

11、“而立之年”是指 A30岁 B40岁 C50岁

12、《神鞭》的作者是 A冯骥才 B张抗抗 C王宏伟

13、奸臣秦桧陷害抗金英雄岳飞的罪名是-----------“莫须有”。

14、《家春秋》被称为 A爱情三部曲 B农村三部曲 C激流三部曲

15、四大名著是指哪四本书,作者分别是?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西游记》 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

16、《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

17、老舍原名 A舒庆春 B舍予 C芾甘

18、《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是----------莎士比亚

19、我国古代著名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谁的哪首诗?-----文天祥 的 《过零丁洋》

21、“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谁的名言? A郑板桥 B王冕 C王维

22、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是----------伊索寓言

23、《清贫》出自谁之手? A夏衍 B巴金 C方志敏

24、说出《楚辞》《汉书》的作者?-------《楚辞》屈原 《汉书》班固

25、朗费罗是哪国浪漫主义诗人?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26、四大名著中可称为“龙争虎斗”是哪一部------《三国演义》

27、“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成语出自: A《韩非子》 B《战国策》 C《孟子》

28、《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__。笛福

29、韩非是诸子百家中哪家的代表人物?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30、《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主要人物是 鲁达(鲁智深)。

31、“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论语》、《大学》、《孟子》,还有

A《中庸》 B《春秋》 C《尚书》

32、古代帝王的自称(至少说两个)----------孤、寡人、朕

3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认不人君”是谁的名言 A王维 B高适 C王勃

3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谁的哪部作品?--------刘向的《说苑》

35、下列哪部书是范晔的作品 A《汉书》 B《后汉书》 C《三国志》

36、被称为“大李杜”的两个诗人是指 A李白 杜甫 B李白 杜牧 C李商隐 杜牧

37、下列哪一个人物不是“唐宋八大家”? A王安石 B曾巩 C杜甫

3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哪个朝代的谁说的?-------清朝 顾炎武

39、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写的什么植物?------梅。

40、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A 《我的大学》 B《海燕》 C《鹰之歌》

41、有“奥林匹克之父”之称的是哪个国家的谁?---------法国 顾拜旦

4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哪部作品的开篇词?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儒林外史》

4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 大闹天宫

44、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 A老舍 B巴金 C矛盾

45、《水浒传》中发生在黄泥冈的重大事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智取生辰纲

46、“三顾茅庐”出自哪一部名著?《三国演义》

47、说出三个传统节日及其时间------中秋,八月十五。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寒食,清明前2、3天。

重阳,九月初九。端午,五月初五,48、“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哪个人物之手?-------林黛玉

4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哪位诗人的诗句-------贺知章

50、请说出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

51、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哪“三教”?--------儒教、佛教、道教

52、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的作家是? A高尔基 B 列夫托尔斯泰 C果戈理

5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著名诗人王勃的哪首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4、在古代,兄弟排行,老大、老二各称为什么?-------老大是伯, 老二是仲

5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A白居易 B陶渊明 C王勃

56、“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是谁的名句?

A王之涣 B李白 C刘禹锡

57、欧阳修、陶渊明自号为--------欧阳修“六一居士” 陶渊明“五柳先生”

5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哪个诗人的哪首诗?-----李白的《将进酒》

59、苏轼、李白的自称为?------苏轼 “东坡居士” 李白“青莲居士” 60、“皇帝轮流作,明年到我家”这句话最早出自四大名著中的哪一部?--------《西游记》

61、下列哪一部作品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 A《朝花夕拾》 B《野草》 C《彷徨》

62、请列举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6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谁的诗句---------陆游

64、老舍取字为舍予的由来--------原名舒庆春 “舒”分为两半即是舍予

65、下列哪一个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A曹孟德 B晁盖 C关云长

66、《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他的作者是谁?------老舍

67、觉新、觉民、觉慧是巴金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家》

68、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什么战役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赤壁之战

69猪八戒本是仙界的,因醉酒调戏,被贬下凡。(天蓬元帅 嫦娥)

70、乐府和乐府诗有什么区别?----乐府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乐府搜集演唱的诗歌叫做乐府诗

71、《西游记》主要写哪四人西行取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唐僧

72、“黄河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谁的名句? A王之涣 B孟浩然 C崔颢

73、《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文其声”的是指谁?-----王熙凤

74、有“精神胜利法”的阿Q是谁笔下的人物? A夏衍 B巴金 C鲁迅

75、“竹外桃花三两枝”下一句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7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谁的诗句? A王之涣 B刘禹锡 C高适

77、《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关羽。

78、下列哪一个不是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A自相矛盾 B鹬蚌相争 C狐假虎威

79、列举三个唐朝的边塞诗人:-------------王之涣,高适,岑参

80、我国第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是西汉时的司马迁。他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81、“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是那部作品的曲子?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82《水浒传》中的“智多星”是指哪一个人物?吴用

8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什么朝代的哪位诗人的诗句(唐 杜牧)

84、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哪位诗人什么诗?这句是描写什么季节的?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描写冬天的 85、《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曹操。

86、“小李杜”是指?--------李商隐、杜牧

87、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从哪部作品中演绎出来的?《三国演义》

88、《水浒传》中外号为“鼓上蚤” 时迁

89、“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的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90、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______)借东风——巧用天时(2)(______)借荆州——有借无还

(3)(______)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孔明 刘备 猪八戒)

91、《三国演义》中塑造出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古往今来奸雄第一奇才”是 ;“古往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是。(曹操 诸葛亮)

92、《红楼梦》共120回。前80回是谁所著,后40回为谁所著?曹雪芹 高鹗

9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刘备、关羽、张飞)

94、《茶馆》的作者是 A老舍 B巴金 C矛盾

95、鲁迅回忆性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96、《三国演义》中的三个国家及其君主分别指的是(魏曹操、蜀刘备、吴孙权)

97、《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指的是哪四家?(贾、史、王、薛)

98、《红楼梦》以前又叫做什么?------《石头记》

99、在我国被称为“东岳”的名山是-----------泰山

100、<水浒传>中共有_______将,天罡共_____人,地煞星共________人.一百单八 三十六 七十二

101、古诗文中 “须眉”、“巾帼”、“同窗”各指什么?------男人、女人、同学

10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谁?保尔•柯察金

103、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人是———刘姥姥

104、下列哪一个不是夏衍的剧本? A《秋瑾传》 B《上海屋檐下》 C《包身工》

105、“高山流水遇知音”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发生在钟子期和谁之间的动人故事------俞伯牙

106、《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

107、《孟子》、《墨子》和《韩非子》的作者有何不同?

《孟子》孟子及其弟子 《墨子》墨子的弟子和后人 《韩非子》韩非及其弟子

108、“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三父子”是指?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109、说出冰心的两部诗集---------《繁星》《春水》《冰心诗集》)

1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是谁的名言A孟子 B墨子 C庄子

1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谁的话?---------范仲淹 112、“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她有不足之症。”这是《红龙梦》中对谁的描述? A王熙凤 B 林黛玉 C薛宝钗

113、水帘洞上的对联------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114、成语“鸿雁传书”来自哪个历史人物的故事?---------苏武

115、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116、”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南岳、西岳、北岳、中岳,那您知道中岳是什么山吗? A华山 B嵩山 C泰山

117、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118、《水浒传》中叙述了哪个好汉“大闹野猪林”的故事?------鲁智深

119、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120、《红楼梦》中贾家的四位小姐分别叫什么名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121、下列哪一部作品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 A《朝花夕拾》 B《野草》 C《彷徨》

12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诗句中的描写的人物是谁——诸葛亮

12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经典诗句是谁写的?(杜甫)

124、《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指谁--------庞统

125、下列哪一个不是《水浒传》的故事?

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C《灌园叟晚逢仙女》

126、古代关于“第一”的两种说法: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

127、《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人物是----------诸葛亮

128、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谁-------荀子

129、科举考试殿试第三名被称为 A解元 B 探花 C 榜眼

130、《双城记》的作者及国籍--------英国的狄更斯

131、严监生是中国古代那部作品中有名的吝啬鬼形象 A《老残游记 C《聊斋》 C《儒林外史》

131、“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出自四大名著中的哪一部?--------《三国演义》

132、号为“香山居士”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133、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134、“大江东去,浪淘尽”的下一句是?(千古风流人物)

13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谁的诗句?------苏轼

13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的是我国的哪座名山?--------庐山

第三篇: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什么

演 讲者: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王尚文 演讲时间:2007年12月22日

演讲地点:宁波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报告厅 记录点评:杭州市下城区教育研发中心 汪燕宏

语文是什么?这里就有一个例子,我们这次会议的标语——热烈欢迎专家、学者、教师前来莅临指导。“莅临”已经包含着“前来”的意思,这句话读起来不通不顺。语文是什么?这就是语文。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 信手拈来一个现成例子,王教授就开门见山地为语文下了定义。听者笑,笑前辈的率真,而绝非嘲笑承办方的这一点点失误。]

语文是什么?成为了一个问题,大家都觉得怪异,甚至荒唐,因为其他学科从来都没有什么学科是什么的问题,而语文独立成科100多年来,老师教了100多年,学生学了100多年,专家研究了100多年,到现在还是个问题,所以也才会出现前面的这个“前来莅临”的问题。课改到现在,不是没有培养出好的学生,但总体水平在滑坡,我个人感觉,浙师大招的大学生语文素养一届不如一届。

事实上,语文是什么本来是很明确的,倒是给一些专家炒糊涂了,如有的人指出:语文是语言文化,即“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文化”,按这种说法,中小学、大学所学的课程都是语文了?现在还有说: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化,即语言+文字+文章+文化,七加八加,真正的语文水平却降了。如果把语文所涉及到的都加在一起,看似有包打天下的勇气,但语文的负担太沉重了。

我可以严格而负责地说:课程标准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把语文是什么的问题搞糊涂了。语文课程标准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标准,但是问题太多,亟待修订。1963年至2000前,语文教学大纲共有11次制订或修订,在2000年之前有关语文本体的表述都是“祖国的语言文字”,强调的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而到2000年却把“祖国语言文字”改成了“祖国语文”。为什么改?有关专家不管是否自觉,总有点推卸责任的味道。因为在1997年,有一次“讨伐”单纯强调语文工具性的“语文大讨论”,因此改了,“语文”的解释比较起“语言文字”来有弹性呀,其实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制订课标的道理也不说,偷偷摸摸地改了,事后也不交待,于是就变成了问题。

[ 关于以上的论述,我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P11找到了王教授的严格考证: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再查阅《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发现,课标连使用一次“语言文字”的勇气都没了。

由此,我赞佩王教授的较劲,也听懂了以上讲话的主要意思:问题就从“玩忽职守”中来。]

刚才在开幕式上,有位领导说现在的语文教学“流派太多了”,我很赞同。这可能就是导致教学质量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语文的解释,不能在书斋里用测字法来讲,而要从青少年的发展来讲,我在最近出版的《走进语文教学之门》这本书里提到汉语教育和文学教育的必要性。语文作为课程是汉语教育和文学教育复合而成。两者不是相混,而是叠加。语文教育解决的是汉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而不是别的。《钱江晚报》曾有一文报道记者拜访某一名人后代,看到其房舍破烂又小,于是就写“看来居住条件差强人意”,其实“差强人意”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啦。大家看,语文教育该管的不管,就会导致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水平下降了。

任何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有自觉实施汉语教育和文学教育的意识,拿到教材,任务要清晰,不能有什么讲什么;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要有侧重地解决汉语和文学问题,要把全部都聚焦于如何指导学生理解或运用语言文字上,这就是把功夫花在了该花的地方的语文课。如果这样理解,语文教学在小学、初中、高中有不同的侧重,那么,高中侧重在文学教育,初中侧重在汉语教育,小学有特殊性,两种任务尚未分叉,而课文大多是文学作品,所以,汉语和文学教育都必须进行,从而打下汉语言文字的扎实功底。

[ 以上,王教授对语文的本质作出了正确的界定,他主张中小学生必须在语文课程中既接受语言(母语,即汉语)教育,又接受文学教育,他认为“语文”是汉语教育和文学教育的复合,复合不是混杂、混合、混同,即使不分为两门课程,各自也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使我们对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有了清晰的认识。]

关于“语言”,华师大潘文国在他的《语言的定义》一书,搜集各种观点六十多条。语言,是跟人所处的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即口语和书面语,语文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习口语和书面语的理解和运用,别的少管,少教。这儿,我又要与叶圣陶先生唱反调。对不起,我有不良嗜好,就是要抽烟(王教授开始边抽烟边讲),叶老提出“读写听说并重”,我觉得是错误的。理由一,是口语是婴儿生活在汉语环境里自然习得的。儿童汉语口语能力是自主建构、自然习得的过程。而文字是学得的。理由二,语文教学是不能不管口语的,但不能和读写等量齐观。如何提高口语能力,要通过书面语的学习,促使口语逐渐接近书面语的水平,也不能语和文并重,应该以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为主。前一阵流行“语文姓语”的说法,我也认为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语文应该姓文,文字、文章、文学,首先是文字。我这样和叶老唱反调,作为后人是不厚道的,但是叶老当时的提法也是有其特定背景的。因为当时整个世界的背景是“语音中心主义”,认为口语具有本源性,文字是派生的,是记录口语用的,是符号的符号,叶先生这么说,当然可以理解。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哲学家已经对“语音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甚至颠覆,认为文字有自己的源头,尤其是德里达的“文字中心主义”观点认为:“口语和文字两者相比,文字更有本源性。”因此,口语和文字是两条河流,相互影响,教学中是书面语言影响和提高口语水平。张中行先生这位了不起的语文教育家,他认为“文”的地位、贡献没有被充分地肯定,“语”和“文”在质的方面有相当大的区别:话轻文重,话粗文精,话低文高,等等,总之,文所传的不只是话,而远远超过话。他认为:“文”的理解有大本领,大成就。

[ 王教授的观点无疑是:汉语素养主要是“文”的素养,从《走进语文教学之门》P166中能够找到更有说服力的比较:

“与音声相比,书写无疑是一种更高的文化。” “书页捕捉住了流动的思维和言语。” “从交际的角度看,文字远比语言更有权势。” “书面语可以提高口语的品质。”

由此,我们领会到语文课程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任务也是不能等量齐观的,要让学生会读会写、读好写好,从而影响和促进学生听和说的发展。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王教授质疑权威、颠覆传统观念的勇气和精神。正如滕春友老师所说“年近七旬的老先生有着作为学者的率真和个性”。

解放后,有人提出:白话有什么好教的?但是,现代汉语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确实有大成就,大本领哟。这里举些例子:解放前,中苏两国政府曾签署合作协议。一次,中国政府因为没有收到苏共中央发给各国的一封函,就公开致函苏共“要求你们把信发给我们”,苏共的回信是:你们怎么不用“请求”而用“要求”?我国回答:在我汉语里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是相近或相同的。苏共再回:据我们所知,这两个词语在汉语里有重大差异,我们对汉语有比你们高的评价。

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席巴拉迪曾说:我每次发表谈话,都极其认真、小心,稿子都要修改十几次,因为用一个词就意味着战争或是和平。

余秋雨先生也有望文生义的错误,如“致仕”原是退休的意思,而在他的文章里则是促使去做官的意思。

[ 从过去到现在,从国际到国内的生动事例,都说明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这一语文教师本职任务的坚守,是多么光荣而又艰巨。举余秋雨的错误,似乎过于苛刻,这让我想起了马斗全在《大师的小误》一文中对语言大师季羡林的失误例举:

季先生的《我看北大》有“时间斗换星移”之句。斗,即北斗。北斗不会换的,永远是那北斗,而且永远在北方,只是因季节的变化而变换斗柄(第五至七星为斗柄,又称斗勺)所指的方向。所以古代典籍多有“斗柄移”、“斗柄转”、“斗转”之说,而不说“斗柄换”,更不说“斗换”。若欲作“×换星移”,那便应是“物换星移”,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物换星移几度秋”。可知季先生所云“斗换星移”,还有其《春归燕园》的“星换斗移”,改作“斗转星移”才对。

我们不禁感慨,中国文化是何等博大而精深,中国汉字是多么丰富而微妙。而这恰好又一次印证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这一语文教师本职任务的坚守,这是何等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因此,如果能让学生会用、用好这3500字常用字,这就是语文教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对人类的进步和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了。我,师范毕业,幸运的是参加了高考,我一直敬重语文老师,他的名字和音容笑貌至今活生生地浮现在我眼前。

因为今天要赶来聊语文是什么的话题,我6点半就起床,听到了国歌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起来,起来„„”我也起来,起来。建国以来,今天的中国最强盛,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但是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讲的要有“忧患意识”,于是,我要说“中国的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初等教育问题大得多,多得多哟,而小学最有活力,贡献最大,初中、高中应试教育更严重,以分为本,分数是学生的、教师的、学校的、教育局领导的命根。

[ 从语文的定义,到语文课程的任务、语文课程任务中的轻重缓急,层层深入地告诉我们语文究竟是什么。王教授接下来讲述的这两个问题正是小语界长期讨论、实践中始终摇摆不定的核心问题,可以说,认清了这两对关系,语文教学之门就能轻松踏入;把握好了这两对矛盾,语文的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接下去,我要讲的是两个问题是语文和人文,内容与形式。

刚才开幕式上,有位领导说现在关于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已经达成了共识,我并不赞同,这只能说是大部分人的认同。因为其他学科从来没讲过这种关系,比如音乐从来就没讨论过“音乐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认为,课标把“人文性和工具性”对举起来讲结合是不够科学的。理由有一,语文和政治、历史等学科一样都是人文课程,和科学课程有区别,人文课程自然而然有人文性,并不是语文特有。1993年,我总结出我国当代语文教学先后经历了三大思潮,即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并撰写了专著《语文教改的第三次浪潮》,就此掀起了以人文性为主的第三次浪潮,我成为了语文人文浪潮的始作俑者。但后来发展为一边倒,结果是离开了语文的本体,大讲人文套话,并愈演愈烈。2004年,我先后撰文《紧紧抓住语言的缰绳》、《语文教学要走在“语文”的路上》等三篇,想讲清楚人文性和语文的关系。但是到现在,有些人还是没弄清。举个例子,如“韵律”,即诗歌中的平仄、舞蹈中的节奏、建筑中的各种变化„„是一些具体可感的实在。词典里有解释“韵律”,但不是韵律的本意,音律是融于诗歌的,不能把它抽出来讲。所以,教学的实体只有一个——语文。我们要牢牢牵住语言文字的本体。我们自己这碗饭已经够吃了。人文渗透在语文中,人文可以激活语文,人文教育贯穿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之中。如果是这样,当年的编辑就不会不明白鲁迅当时的痛斥了:“不要说这事野兽干不出来,就是人也干不出来的。” 人的第一次诞生是口语的习得,学会文字则是人的第二次诞生,由此才会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人类的文明都集中在文字中。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在《文学概论》中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梁”。一个学生学了汉字,4000年的文明史都展示在面前了。因此,我要向在座的语文老师敬礼(向全体听者鞠躬)。我们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3500个常用字,一方面他们学习汉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受到人类真善美的感染,这一任务是艰巨而光荣的。[ 从这段叙述中,能明显感受到王教授真是语文课改的弄潮者,他笑说自己是语文课改第三次浪潮的始作俑者。为什么要弄潮?因为他觉得方向不对,片面强调了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那么,今天,他会成为自我言论的掘墓者吗?显然不会。因为他那一句“把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讲结合是不够科学的”深入人心。然而他不太理解那些他所说的大部分人,也正如他当时掀起第三次浪潮一样,他们是基于对语文本体的真实揭示才提出“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这样一个中庸之道的,因为语文学科较之其它学科的人文因素实在过于突兀和特殊了。而当有人自称融合了前三大思潮,并提出“语文味——语文课改的第四次浪潮”时,不知王老前辈会如何作想? ]

第二个问题是:内容与形式

出现在课本里的都是一篇篇作品,它们都有两方面,即形式和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按照马列主义的说法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但这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我提出两句话:形式实现内容,形式生成内容,而不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苏联维果茨基提出:“词不是表达思想,而是实现思想。”如果没有词出现,思想就是一摊迷雾,只有词出现了,思想才会生成,才被实现出来。历史、政治、地理全是文本,但是语文以形式为重点,而它们则以内容为重要。语文教学要侧重课文怎么说,而它们则关注课文说什么?语文课关注课文是怎么运用语言文字来生成思想,而不是像有的老师把语文课上成数学课,如《田忌赛马》,我们应该要问:话怎么说。其实,话怎么说,就是做人。

我的朋友发表文章“批判”我,后来调子比较高了,我就“反击”了。我指导自己的研究生搜集相关文章写一篇批判性文章。他的初稿写得好像在骂对方了,还摆出专家的架势。我就指导他:我们的立足点是要澄清自己的观点。后来,他写得委婉谦虚,但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孺子可教”也。这就是把人文思想体现在“话怎么说”上,尤其是信的开头一段和末尾一段的写法,这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不知道大家服不服我着这个观点?所有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学作品,它们的思想高度都达不到“打倒地主阶级、推翻封建制度”。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流传下来,不是因为他们的世界观跟马克思一样,而是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抒写出了人性的感悟。

但是有人恰恰津津乐道于内容,因为内容好说,但要区分形式是否优美,就难了,如上《江雪》,老师问:渔翁为什么要在下大雪的冬天里钓鱼?学生的回答是:因为他受压迫,生活贫困,要钓鱼来换饭吃等等。这里,我们应该让学生对古诗的韵律有感受。诗的每行首字连起来“万千孤独”,表现了主人公特立独行的高贵人格,要抓住形式。

一次,我到金华某县初中听课讲座,讲座前十分钟休息,我思想斗争激烈,要不要讲真话?抽了烟,思想斗争后,终于说了真话:这堂课零分。因为老师选的教材是当时省编教材里的一篇《谈兴趣》,文章句子不通,逻辑不合,真是是非不分,美丑不辨。但最后,我还是用十分钟时间狠狠地指出了上课老师的优点。后来,这位女老师比我的觉悟还高,她说:非常感激您,知道了教材选的文章未必一定是好文章,通过这次上课,观念也变了,有质的进步。

我觉得语文教育界,不是说没有争鸣,只是讨论和争鸣的空气淡薄。基于这一点,我想通过这次发言,给大家一点思考,我再次说“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个观点,我不赞成。[ 在我们看来,王教授似乎过于强调“形式”,我们知道,没有内容,哪来形式?不弄清楚课文讲什么,哪里能明白课文怎么写?所以,我理解,王教授是站在人文浪潮还未停歇的江岸上观望,他的担忧依旧随波澜起伏,我也完全相信他关于“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创见。但是,我们也可以把维果茨基提出的“词不是表达思想,而是实现思想。”改为“词既是表达思想,同时也是实现思想。”不是吗?因为,我们相信内容是生动的,而形式是僵硬的,只有当裹上内容的外衣,形式才会华美。所以,只有当揭开了内容之后,才能体会到形式的存在。]

有关古诗文的问题,我谈一些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观点。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呀,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包括古代文学的成就,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姜建华演奏《二泉映月》,感动得泪流满面,说“这样的音乐应该跪下来听!”现代的教学就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些宝贵遗产。但是我们首先要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不要把自己所了解的那一点当成全部,要继承和发扬并不容易。就如平仄,许多人包括一些大学里教文学的教授未必弄得清。但是,《红楼梦》里十来岁的林黛玉、贾宝玉都弄得清清楚楚了。要领悟古代诗歌的美,就要跨过“平仄”这道坎。我曾经和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人争论,读古诗,是让音韵迁就语句呢,还是让语句意义决定音韵呢?我的观点是:音韵是铁定不动的。现在都降低了要求,如果不用古代的平仄来论,就标明是按现代汉语标准来论的,但不能不讲“平仄”。建议教育部有关部门应该制订作为一个文化人必读的古诗文。

再说说时下流行的“读经”现象,经典是要读的,但我要说的是:

一、“经”里面封建糟粕多得很,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要批判地接受。

二、衡量什么是精华,就要以温家宝总理所说的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为标准,这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否则,就是开历史倒车。

三、要学生背诵,必须要在了解意思的基础上,全不懂地背是要不得的。

以上是我个人看法,不一定对,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欢迎各位同行朋友批评、指教![ 一石激起千层浪,王教授的演说即刻引发了听者对语文究竟是什么的诸多思考和争议,大家都希望听到和谐一致的声音,正如新课程需要新规范一样,新思潮的涌入需要及时清理和疏通。于是,随着浙江省教研室滕春友老师掷地有声的总结讲话,骚动逐渐停歇,思想逐渐纯净。

滕老师指出:我们要站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消化性地吸收王尚文教授的报告。我们要在坚定对语文本体的坚守的同时,正确看待如下问题,如:关于内容与形式,王教授是站在语文本体的角度强调了形式,我们则要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到语言表达的领悟;如:朗读中的表音节奏和表义节奏,我们认为小学阶段应该读出表义节奏;如:平仄严格相对的问题,因为随时代发展,其相对的条件已经缺失,因此,我们只要学生能有所了解„„

再一次庆幸,再一次感谢!这次宁波之行,这次甬城月湖畔的精神洗礼,能让我带着比较清醒的头脑又一次跨入语文教学之门。]

王尚文(1939—),浙江遂昌人。196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先在中师后在中学长期任教语文,1988年调入浙江师范大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法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94年评为教授,后任硕士导师。曾在《教育研究》《北师大学报》《语言教学与研究》《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学习》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专著有《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语文教育学导论》《语感论》《对韵新编》。主编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的中学教师进修教材《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参与主编浙江师范大学版《初中语文课本》(实验本),《新语文读本》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1997年获浙江省教育科研重大成果二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9年获曾宪梓教师奖(二等);2000年评为浙江省功勋教师。2002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其作了专题介绍。

第四篇:语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大全

第一部分

词语积累 五年级上册

描写英雄人物的词语:

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大义凛然 豪情壮志 不屈不挠 披荆斩棘 奋发图强 励精图治 众志成城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课文四字词语积累:

倾盆大雨 毫不犹豫 能书善画 风欺雪压 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 安然无恙 藕断丝连 银光闪闪 小心翼翼 不容争辩 依依不舍 欢声笑语 破烂不堪 满怀信心 一如既往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 满腔怒火 斩钉截铁 万水千山 四面八方 排山倒海

饥肠辘辘 滚瓜烂熟 流光溢彩 津津有味 天长日久 如痴如醉 浮想联翩 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 悲欢离合 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不言而喻 千篇一律 别出心裁 与众不同 大显身手 心安理得 念念不忘 呕心沥血 颇负盛名 香飘十里 守望相助 古往今来 庞然大物 气象万千 星罗棋布 大喜过望 心灵手巧 源源不断 络绎不绝 受用不尽 轻松自在 不动声色 失魂落魄 震耳欲聋 大吃一惊 喋喋不休 雪上加霜 来日方长 忐忑不安 聊胜于无 悬崖绝壁 夜以继日 端端正正

归类积累

描写春天的词语:春暖花开 万物复苏 鸟语花香 莺歌燕舞 草长莺飞 描写夏天的词语:骄阳似火 赤日炎炎 汗流浃背 暑气逼人 烈日当空 描写秋天的词语:红叶似火 秋高气爽 果实累累 丹桂飘香 落叶纷飞 描写冬天的词语:滴水成冰 冰天雪地 寒风刺骨 雪花飞舞 白雪皑皑 描写老师的词语:知识渊博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为人师表

含反义词的词语:天罗地网 左顾右盼 弄假成真 三长两短 南征北战 含近义词的词语:自言自语 千真万确 大惊小怪 冥思苦想 东张西望 含数字的词语

:一心一意 三言两语 五湖四海 七上八下 十全十美 含动物名称词语:亡羊补牢 守株待兔 画龙点睛 狐假虎威 龙争虎斗 含颜色名称词语:青红皂白 花红柳绿 黑白相间 一清二白 飞黄腾达 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掩耳盗铃 画蛇添足 叶公好龙 拔苗助长

含表扬色彩词语:坚强不屈 视死如归 舍己为人 大公无私 舍生取义 含批评色彩词语:贪生怕死 狼狈为奸 胡作非为 阴险狡诈 见利忘义 描写心情高兴的词语:喜出望外 兴高采烈 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

表示忧愁的词语:垂头丧气 忧愁满腹 愁肠欲断 一筹莫展 忧心忡忡 表示笑的词语: 哄堂大笑 开怀大笑 笑逐颜开 喜笑颜开 眉开眼笑 描写人物心情着急的词语:心急如焚 火烧眉毛 忐忑不安 迫不及待 abb式:红彤彤 绿油油 黑乎乎 亮晶晶 阴沉沉 圆溜溜 aabb式:口口声声 世世代代 堂堂正正 原原本本 高高兴兴 abab式:研究研究 考虑考虑 商量商量 打听打听 打扮打扮 abcc式:风尘仆仆 忠心耿耿 小心翼翼 生机勃勃 气喘吁吁 aabc式:井井有条 彬彬有礼 洋洋得意 津津有味 楚楚动人 abac式:无忧无虑 谢天谢地 自言自语 不知不觉 可歌可泣 含比喻特点:水平如镜 红叶似火 骨瘦如柴 江山如画 第二部分

句子积累 第九册

有关读书的名言: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有关思乡的诗句: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励志名言: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为人处事格言: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陈子昂)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桓宽)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谐音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爱国名言: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有趣的对联:

1、地满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碧连天

(回联)

2、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数字联)

3、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叠字联)

4、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顶针联)

歇后语: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伯的军师——无(吴)用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拓展:竹篮打水——一场空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名人名言:

1、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德国)歌德

2、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英国)雪莱

3、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印度)泰戈尔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俄国)普希金

拓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中国)鲁迅

拓展:花好月圆辞旧岁

张灯结彩迎新春

(春联)第三部分:古诗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五年级上册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描写春天的古诗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

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写夏天的古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秋天的古诗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描写冬天的古诗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边塞诗

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关于友情的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一单元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窃读记》

3、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已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走遍天下书为侣》

二、理解填空。

1、第一组课文的主题是(我爱阅读)。

2、《窃读记》的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代表作是《城南旧事》。课文的中心句是: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3、《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文体是(访谈录),“大树”是指(季羡林)老爷爷。

4《走遍天下书为侣》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尤安·艾肯)。课文中作者把一本书比作(朋友)、(家)和(故地)。

5《我的“长生果”》作者是(叶文玲),作者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其次,作文要写(真情实感)。

三、日积月累。(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第二单元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思念亲人的情绪是由(秋风)引起的。

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故园无此声”说明(作者思念家乡)。

4、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5、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到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二、理解填空。

1、第二组课文的主题是(游子们思念家乡)。

2、《泊船瓜洲》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诗中传颂千古的名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诗是写景抒情

3、《秋思》的作者是(唐)朝的(张籍)。最能表达诗人矛盾心情的诗句是(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抒情方法是(叙事抒情)。

4、《长相思》是一首(词),(长相思)是词牌名。作者是被称为“满清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

5、《梅花魂》的作者是(陈慧瑛)。课文写了外祖父眷念祖国的五件事:①教“我”读唐诗宋词。②(珍爱墨梅图)③无法回国而哭泣④(郑重地送我“墨梅图”)⑤临别赠“我”手绢。

6、《小桥流水人家》作者是(谢冰莹),课题出自元代著名剧作家(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

7、“推敲”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贾岛)和(韩愈)。

三、日积月累。(表达思乡的诗句)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间在他乡。(袁枚)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第三单元

一、理解填空。

1、第三组课文的都是(说明文)。我们了解到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2、鲸类中体型最大的是(蓝鲸),目前仅存不到(50)头。鲸的生活习性包括鲸的进食、(呼吸)、(睡觉)、鲸的生长。

鲸是哺乳动物的原因是:鲸用(肺)呼吸,鲸是(胎)生,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

3、《松鼠》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布封),他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的巨著(《自然史》)。

4、《新型玻璃》为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5、“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6、《森林报》不是(报纸),而是(一本书)。它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

二、日积月累。(《四时之风》)四时之风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

第四单元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当我一次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是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二、理解填空。

1、第四组课文的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

2、《钓鱼的启示》给“我”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文中“我”心情变化的过程是:得意——(急切、委屈、沮丧)——(乞求)——无奈(依依不舍)。

3、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类似的名言是(条条道路通罗马)。

4、《落花生》的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许地山),笔名(落华生)。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可以概括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其中(议花生)是重点描写。课文的中心句是:“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5、《珍珠鸟》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冯骥才),课文的中心句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6、成语故事“水滴石穿”的主人公是(张乖崖),现在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三、日积月累。(关于生活启示的谚语)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五单元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中华汉字,(生动形象)。

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顿挫抑扬)。

书法字体,各具特长。篆书隶书,(古色古香)。

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

对联形式,(汉字独创)。左右(工整),能(简)能(详)。

既便(言志),又供(观赏)。

2、在书法家的笔下,汉字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

二、理解填空。

1、第五单元是综合性学习,主题是(遨游汉字王国),它分两个板块,一是(有趣的汉字),二是(我爱你,汉字)。活动计划一般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2、“一个字,两张口,下面还有一条狗”打一字:(哭),猜谜语的方法是(组合法)。”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打一字:(日),猜谜语的方法是(象形法)。谐音是音(相同)或相近的字。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括号内是(本)意,括号外是引申义。

3、“仓颉造字”只是一个(传说),古代(仓颉)创造了汉字。文字产生以前,古人曾经采用(绳结记事)和(物语)表达和交流。

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人们才开始在纸上写字。在此之前,人们在(竹)片和(木)片上写字。“册”就像竹简的形状,因此它是(象形)字,此外还有几种造字方法,如(指事)、(会意)、形声。4、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最早发现甲骨文的人是清朝光绪年间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甲骨文已经是比较完善的文字,盛行于(殷商)时期。

5、我知道著名的古代书法家有(王羲之),他的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还有唐朝的(柳公权、欧阳询)和颜真卿。第六单元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刮倒)。我从心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2、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二、理解填空。

1、第六组课文的主题是(父母的爱)。

2、《地震中的父与子》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汉林),故事发生在(洛杉矶)(地名)。父亲经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也是儿子在恐惧和黑暗中信心和力量的源泉。3、《慈母情深》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课文中的“我”拥有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青年近卫军》。现代诗《纸船——寄母亲》的作者是(冰心)。

4、《“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5、世界著名漫画集《父与子》的作者是(德)国的(埃·奥·卜劳恩)。

三、日积月累。

(关于诚信、孝敬、立志的名言警句)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huán 桓宽)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第七单元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二、理解填空。

1、第七组课文的主题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圆明园的毁灭》中,课文用大量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如(设计)的精美,(建筑)的宏伟,(历史文物)的珍贵。这样写能激发读者对圆明园的无比(喜爱之情),更能激发对(凶残)、(可恶)、贪婪的(英法联军)无比的(憎恨)。学完课文,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狼牙山五壮士》中“五壮士”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用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3、《难忘的一课》中,三次出现的一句话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4、《最后一分钟》作者(李小雨),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时刻的思绪。

三、日积月累。(励志成语)

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大义凛然

豪情壮志 不屈不挠

披荆斩棘

奋发图强

励精图治 众志成城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第八单元

一、理解填空。

1、第八组课文的主题是(走近毛泽东)

2、《七律·长征》中总起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万水千山”中写“山”的两句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写“水”的两句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出发的时间是(1934)年(10)月,行程(两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4、(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会场设在(天安门广场),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开国大典程序如下: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毛主席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毛主席)宣读公告——(阅兵)——(群众游行)。

5、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6、《毛主席在花山》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三件事:①、(请乡亲们回来碾米)②、(给群众沏茶)③、(帮助母女推碾子)。

7、成语故事《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祁黄羊),我还能写两个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前仆后继)(大同小异)。

8、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电波),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二、日积月累。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五篇:语文

两首都是写描写夏日的经典之作。写作手法上不同在于:

《山亭夏日》是在山亭俯视院落,而《夏意》则是从屋内向屋外描写。两首诗都是静中有动,《山亭夏日》的动是由微风带来的,是从视觉到嗅觉的描写;《夏意》的动是由流莺带的,是从视觉到听觉的描写。更深层次的是作者心境的不同。《山亭夏日》表现了作者悠闲的心情,《夏意》则是在作者被削籍为民,隐居不仕的时候所作,诗中表达的宁静,反映了作者的淡泊从容,也反衬了其内心的痛苦。

-----------------------------------------

《山亭夏日》是唐末将领高骈的诗作。此诗写在山间幽静的庭院里,入眼都是绿树浓阴,楼台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的香气也在随之荡漾开来,充盈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悠闲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夏意》是北宁苏舜钦所作。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写得小巧别致,情趣盎然。它也不是以平行的意象呈现的,诗中的视线是在不断的流动转换中:先是幽深的小院,然后透过竹帘望见一树明艳的石榴,再是日在中天、树荫垂地的一片夏日景色,最后以一声流莺惊破主人的梦和午睡时的静寂。通过诗人内在体验的流程来构成诗的节奏,脉络肌理十分细密,这正是宋诗的一种特色。

高骈的《山亭夏日》:

绿柳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精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精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精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诗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夏 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承上,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此诗第三句正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

下载语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

    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

    语文

    新课程文言文总复习七年级上册:1、童趣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项为之强 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以:用 3、果如鹤唳云端 果:果真,果然。......

    语文

    一、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 二、阿利盖利·但丁,《神曲》 三、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浮士德》 四、拜伦,著作有《异教徒》《哈罗尔德游记》 五、莎士比亚,《查理三世......

    语文

    三道考场易见文题立意钻探 字数:279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玉皇大帝和如来谁大”“《西游记》里面一共有几个妖怪”„„自主招生高校妙趣横生......

    语文

    1.鲁迅(1881-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

    语文

    外国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1、含有神话的名著包括哪些?《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赋比兴、风雅颂”为“六义”,《楚辞》第二部诗歌总集 2、编年体著作:《资治通鉴》、《左传》(又......

    语文

    2. 雪儿 一、导入: 1、世间有各种各样的感情,你体会过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吗?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伤的鸽子之间的感人故事,题目是:雪儿。 (板书:注意“......

    语文

    一、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召唤(zhāo) 迤逦(lǐ) 停泊(bó) B.海藻(zǎo) 绮辉(qǐ) 雕镂(lòu) C. 嗫嚅(rú) 窸窣(sù) 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