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关键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关键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马祎荣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是商业银行一项传统表外信贷业务,在客户营销,获取优质客户的综合性收益,维护和稳定客户关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这项业务也存在着较大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及欺诈风险。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银行承兑汇票在生产流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与此同时,纸质银行承兑汇票引发的票据案件也时有发生,票据市场健康发展存在一定挑战。虽然近两年在人民银行的大力推动下,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有了一定的发展,在防范票据欺诈风险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但在整个银行承兑汇票中的占比仍然偏低,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整体风险不容忽视。为有效防范纸质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促进业务健康持续发展,需进一步深入分析其业务特点,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一、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概念及特点
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具体是指承兑人接受出票人的付款委托,承诺在汇票到期日对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银行承兑汇票区分为纸质银行承兑汇票和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其中,纸质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人为银行,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人为银行或财务公司。银行承兑汇票之所以市场需求较大,发展速度较快,主要在于其自身具有的几个特点。
一是无金额起点限制,兼具结算和短期融资功能。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无最低金额限制,能够满足各类经济活动的结算需求。对于经济活动买方即出票人来讲,可以通过申请银行承兑汇票满足短期资金融通需求,且相比流动资金贷款而言,财务成本相对较低。
二是具有增信功能,促成经济交易。由于银行承兑汇票到期,银行将无条件付款,使用银行承兑汇票,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就转化为银行信用,更利于促成经济活动中的各类交易。
三是具有较高的流通性,可进行背书转让或申请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在到期日前,可背书转让或直接申请贴现,相对于商业承兑汇票,具有很强的流通性。
二、关键风险点解析
银行承兑汇票因其具有上述结算融资功能、易流通等特点,且通过银行贴现后可直接获得现金。犯罪分子往往铤而走险,通过各种手段牟取利益,为有效防范银行承兑业务风险,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过程中,银行相关业务人员需重点把握以下几方面的风险点。
一是客户信用风险。银行承兑汇票到期,银行要无条件向持票人付款,如果在汇票到期前出票人未将票款划入其在银行开立的账户,到期日银行不能成功扣款,将会产生垫款。因此,银行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时必须对出票人做出全方位评估,客观评价出票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确保第一还款来源真实有效;若在出票人申请办理承兑业务时,对出票人真实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资产质量以及信用履约记录未做全面了解,就难以判断客户信用风险。办理承兑业务后,对出票人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还款意愿等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时,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易导致垫款发生。
二是虚假交易背景风险。《票据法》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即商业银行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时,必须对交易背景真实性进行审查。在无真实交易背景的情况下,出票人申请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往往无实体交易做支撑,采取滚开滚贴方式套取银行资金,一旦银行收紧对其的信贷投放或某一环节出现问题,资金链随即断裂,商业银行难以收回承兑汇票资金,形成垫款。从实际情况来看,形成垫款或出现风险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绝大多数为虚假交易背景。
三是担保措施不实或无效风险。为防止银行承兑汇票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问题,银行在办理此项业务时,通常会根据出票人信用级别要求其提供一定的担保措施,包括保证金、抵质押物或第三方保证等。承兑汇票到期,一旦出票人第一还款来源出现问题,若保证金、抵质押物和第三方保证等担保措施不实或无效,就难以保证银行信贷资金安全。
四是空白银行承兑汇票管理风险。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虽然具有短期融资功能,但不同于贷款等表内业务直接发放信贷资金,而是通过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纸质汇票为载体,经出票人签发、付款人承兑后以背书形式进行转让流通或在到期前进行贴现获得资金。一些别有用心的犯罪分子正是利用银行承兑汇票的这些特点,想尽办法获取空白银行承兑汇票,采用变造等方式克隆银行承兑汇票,甚至内外勾结,伺机贴现套取银行信贷资金。一些内控制度不够健全,汇票交接保管有问题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往往是犯罪分子的作案目标。
五是到期兑付变造及伪造票据风险。承兑到期后,一些犯罪分子或善意持票人持伪造、变造票据前往商业银行办理解付手续,银行会计人员稍有疏忽或经验不足,容易解付伪造、变造票据,对外支付票款。当真实有效银行承兑汇票前来解付时,商业银行仍须无条件对外付款,即便通过诉讼等方式收回错误支付的票款,仍可能形成部分资金损失。
三、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办理纸质银行承兑汇票过程中须重点关注的风险点,商业银行要采取有效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防范垫款和案件风险。
一是加强承兑申请人即出票人的全方位评价。商业银行受理承兑业务时,要认真审核出票人基础资料、账户开户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深入调查承兑申请人的生产经营、财务、资信状况,合理分析近年来的资产负债情况、生产经营情况,确保客户信息的真实完整。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出票人在所处行业的口碑及履约状况,确定出票人有良好的还款意愿,把好客户资格准入关,防范信用风险。办理承兑业务后,要加强对出票人货款回笼、财务及对外投资等情况的追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二是加强交易背景及业务需求真实性审查。办理承兑业务时,要加强商品劳务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等资料的审查,确认汇票用途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要关注并分析客户办理承兑业务的真实需求,与承兑总量对应的交易总量要与企业基本需求一致,所签购销合同符合其经营能力和经营规律。办理承兑业务后,要及时收集增值税发票等资料并进行认真审查。
三是加强保证金、抵质押担保及第三方保证等管理。办理承兑业务时,要加强保证金管理,保证金账户必须专户管理。合理评估抵质押担保物价值和变现能力,做好相关抵押登记工作,确保抵质押担保真实、有效。谨慎采取第三方保证作为担保方式,合理评估保证人的担保能力,对于关联担保要尤其重视。
四是加强纸质空白银行承兑汇票管理。银行应按照汇票专用章与空白银行承兑汇票分管的原则,加强纸质空白银行承兑汇票的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人。信贷部门与会计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定期进行账、证、簿的核对,加强其领用、出售、收回、销毁情况,防止出现汇票丢失、假作废真盗用等情形引发的票据案件。
五是到期认真审核持票人提示付款票据。承兑到期后,商业银行办理解付手续时,要加强票据审查,重点审查票据纸张、油墨、水印、花纹、防伪暗记等,防止对克隆票的解付风险。
六是大力发展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电子承兑汇票业务无纸质载体,可有效防止因伪造、变造票据引发的业务风险和票据案件。商业银行应抓住人民银行大力推广电子商业汇票发展的有利契机,加大电子承兑汇票的营销和推广力度,在防范业务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相关业务。
第二篇: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的规避及其防范措施
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的规避及其防范措施
利用银行承兑汇票来诈骗的事件时时发生屡见不鲜。利用银行承兑汇票作案占据票据案件的比例是相当的大。银行承兑汇票风险不仅使一些金融机构蒙受了经济损失,更使其经营信誉受到了极大损害。如何有效防范票据风险,维护正常经营秩序,已突出地摆在了业内人士面前。
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的产生有其内在与外在的原因,其中包括:
(1)票据法规不尽完善,使会计人员在具体操作中难以把握;
(2)票据业务操作规章不详尽;
(3)会计人员防范风险意识差;
(4)金融机构内控制度不严密,造成潜在的票据风险隐患;
根据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不同风险种类、特点和性质,应分别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承兑风险,应采取:
(1)各行、社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贷资金风险控制机制,要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列入信贷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授信管理,从签发汇票的环节上控制承兑风险。严格控制承兑总量,防止过量承兑造成的承兑风险;建立银行承兑汇票信贷承办人负责制和审批制,承办人要认真审查承兑申请人的交易合同是否具有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审查承兑申请人的资信情况,对符合条件可以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申请人,必须签订银行承兑协议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且还应该要求承兑申请人提供抵押担保,若该笔银行承兑汇票款项转为逾期,信贷承办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建立监测每一个出票企业经营风险的预警系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跟踪检查,建立、健全承兑汇票保证金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规避金融风险。
(2)要建立严密、科学、规范的会计内部控制系统。银行承兑汇票属于重要票据,在整个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流程中,潜藏的内部风险主要有:会计签发、信贷审查、临柜复审等环节。因此,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就应当包括信贷内部控制管理、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等各个环节。应加强会计部门独立的防范风险、检查监督能力,而不仅仅起到银行会计核算作用。还应加强对银行空白承兑汇票的管理,逐步地用计算机签发汇票代替手工签发。同时,要加强会计检查辅导工作,将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作为一项重点业务进行检查,及时堵塞漏洞,防止经济案件的发生。
(3)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加强票据业务合规性管理,规范票据市场秩序,加大宣传和指导检查力度,强化对不规范办理票据业务的查处力度,对无法证实交易真实性的票据,一律不得办理贴现、再贴现,加强对票据承兑行和贴现行票据真实性情况的现场检查,建立对违规票据行为定期通报及处罚制度,切实维护商业票据的信誉和流通秩序,促进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健康发展。
针对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票据诈骗风险,应采取:
(1)尽快补充修订有关票据法律法规,完善对贴现、再贴现业务中有关银行承兑汇票规定,承认空白背书的法律效力,增加禁止汇票回头背书规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对恶意扰乱票据市场的行为制订具体制裁规定,同时制订详尽的有关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操作规程,加强内控制约。
(2)进一步提高银行承兑汇票的防伪、防诈科技含量,以机器鉴别票据真伪代替肉眼判断,使犯罪分子无可乘之机。配备各个商业银行的印模与票样,减少跨系统银行承兑汇票识别难度。
(3)做好宣传培训,提高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各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票据支付结算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之掌握《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及有关业务知识,掌握结算票据的各防伪特征,提高防伪反诈意识,增强识别伪造、变造、复制票据的能力。对企业要做好宣传工作,有条件的可组织企业有关人员进行《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培训,以提高企业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
第三篇:票据业务重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银行业金融机构操作风险重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之八
票据业务重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风险点1:票据转贴现交易不背书
风险描述:出让方转让票据时,未记载被背书人名称即将票据交付受让方,受让方也未在票据被背书人栏内记载自己名称。
风险表现:不法人员将未背书的票据进行恶意背书并私自转让,挪用票据款项,导致银行资金损失;票据未背书,导致在票据出现纠纷、或涉诉等非正常解付情况时,影响持票方正常主张票据权利。
业内良好做法:加强票据背书管理,对于贴现、转贴现的纸质票据,严格按照《票据法》关于‚票据转让应当背书并交付‛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32号)‚背书人未记载被背书人名称即将票据交付他人的,持票人在票据被背书人栏内记载自己的名称与背书人记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关规定进行背书。
最低防控要求:严格执行背书交付相关规定,防止银行合法权益悬空。
风险点2:票据质押未在票据上注明‚质押‛字样 风险描述:将票据以质押方式交予他人时,未在票据上注明‚质押‛字样。
风险表现:票据质押交付时,未在票据上明确质押这类‚部分票据权利‛转让行为即交付票据给质权方,此易给质权人在质押期间以自身名义与第三方交易带来便利,存在风险隐患。
业内良好做法:加强票据背书管理,按照《票据法》规定进行质押背书。最低防控要求:严格执行《票据法》‚票据质押时,应当以背书记载‘质押’字样的‛相关规定。
风险点3:票据实物保管不善
风险描述:未妥善保管票据,票据遗失、灭失或被他人冒领,勾结外部人员私自出借票据,偷盗库存票据另行转让,假遗失真盗用,假票掉包真票。
风险表现:买入票据未及时入库保管,未设立出入库登记簿或出入库登记流于形式,未认真进行账实核对和实物盘点。
防范措施:票据的交接、拆包、验票和入库过程在电子监控下进行。
业内良好做法:票据买入存续期,实物票据必须入库保管。票据出入库需做好交接登记,办妥交接手续。对有价单证实行严格的核算和管理,建立有效的核对、监控制度,对各种账证、报表定期核对,及时进行盘点。
最低防控要求:银行业机构要完善银行承兑汇票的监测和查库制度,加强票据集中保管。对贴现、转贴现、质押票据应作为重要会计凭证入库,由总行或经授权的分行专门集中保管,支行或一线经营单位不得自行保管。
风险点4:资金收付不符合业务规范
风险描述:违反资金划付流程,资金划转账户不符合业务规范。
风险表现:违反资金划付流程,未见票、审票先垫付资金,资金划转账户不符合业务规范,资金划入交易对手同业户,外循环,不入银行大账,规避监管。
业内良好做法:禁止未收妥票据先垫付资金,或未收到票据款项先交出票据。资金应由票据转入行将资金划入票据转出行在本行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不得转入票据转出行在他行开立的账 户。
最低防控要求:银行业机构要加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交易资金账户统一管理。票据买断、卖断、买入返售、卖出回购资金应由票据转入行将资金划入票据转出行在本行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不得转入票据转出行在他行开立的账户,防止随意开户和资金体外循环。应明确专门部门负责交易资金账户的监测和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规范账户特别是异地账户的开立和使用管理,不得出租、出借账户,严禁‚倒打款‛行为。
风险点5:票据交易合同签署不规范
风险描述:票据交易合同是重要的法律文书,合同签署不规范易造成交易纠纷,产生风险隐患。私下签署违规条款更是存在极大的合规风险。
风险表现:票据交易未签订相关协议文本,协议签订不规范,如合同印章漏盖或不清晰,版本或业务品种、相关要素填写错误,合同填写的内容被修改,存在大量空白部分等,或私下签订不符合监管规定的协议文书和条款,如签订远期回购协议等。
业内良好做法:使用合同文本库内的标准化格式合同文本。涉及内容修改或使用其他特殊版本的,应报相关法律部门审批。加强合同、协议的合规性审核,要求合同版本使用正确,要素填写正确完整,签章合法有效。
最低防控要求:合同资料应该真实、完整。禁止资产的非真实转移,禁止票据资产转让双方采取签订远期回购协议的方式规避监管。
风险点6:银行人员与票据中介勾结
风险描述:近年,票据中介活跃在票据市场,深度介入票据业务各个环节,有的联合银行以开立‚异地同业户‛形式违规票据交易,扰乱市场秩序。风险表现:银行人员与票据中介勾结,离行离柜大量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票据贴现业务,并利用‚同业户‛违规开展票据转贴现。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委托中介办理票据业务,甚至出租、出借账户和印鉴。
防范措施: 票据的交接、拆包、验票和入库过程在电子监控下进行。
业内良好做法:细化业务操作流程,强化制度执行力,防范员工‚有章不循‛。加强员工异常行为排查,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管理,关注‚八小时‛以外员工动向。职责分离,形成有效的岗位制约和监督管理机制,强化事前、事中、事后三道防线。设立违规行为举报制度,对发现的违规行为从严问责。
最低防控要求:要强化内控建设,全面树立合规理念,加强员工行为管控。严禁机构和员工参与各类票据中介和资金掮客活动。要严格规范账户特别是异地账户的开立和使用管理,不得出租、出借账户,严禁‚倒打款‛行为。严防银行票据资金被套取、挪用,违规参与民间借贷或非法集资。要合理确定业务规模和发展速度,按照业务实质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确保信贷资金有效服务实体经济,防止将票据业务作为调节经营指标和业绩收入的工作,造成银行资金空转。
风险点7:与不符合准入资格的机构开展票据业务 风险描述:有的银行重业务营销,轻风险管控,与不符合准入资质的机构开展票据转贴现业务。
风险表现:与未经票据业务授权的分行或支行开展票据业务,与超授信甚至无授信资格的机构开展票据业务,与不符合转贴现资格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票据业务等。
业内良好做法:加强员工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票据业务能力和合规意识。加强票据业务客户准入管理,合理确定交易对手授信总额。将‚低风险‛业务全口径纳入统一授信范围,认真履行 尽职调查、审核、审批职责。
最低防控要求: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客户结构、风险管理水平和内控能力,合理确定业务规模和发展速度。要加强银行承兑业务的统一授信管理,科学核定客户票据业务授信规模。要加强票据业务统一授权管理,原则上支行或一线经营单位仅负责票据承兑和直贴业务,转贴现、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业务由总行或经授权的分行专门部门负责办理。要将‚低风险‛业务全口径纳入统一授信范围,要认真履行尽职调查、审核、审批职责,要严格按照业务权限、交易对手准入清单和同业授信额度开展同业票据业务。
第四篇: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论文
文章
关键词:银行承兑汇票 风险 防范
一、银行承兑汇票的含义
银行承兑汇票首先是一种约定,它是由作为中介者的银行,在一定时期内,以其自身的银行信用为担保,在收取一定手续费的基础上,对客户履行特定票据的义务。在具体执行上,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签发,经银行承兑,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明确的金额。在企业各种结算中,银行承兑汇票安全性排第四,仅次于支票、汇兑、银行汇票,资金具较高安全性。
二、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风险
总的来说,我国商业汇票业务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严重滞缓,业务规模不大,票据种类单一。但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商业汇票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发展迅猛,快速增长势头良好。2006年一季度末,全国银行承兑汇票余额约2.27万亿元,同比增长51%。由于其存在的四大特性:信用担保性、低贴现率性、便捷性、便利性,因而受到企业的欢迎。一般来说,贴现即为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同时在交易中以直贴为主。
三、防范控制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的措施
银行承兑汇票风险不可消除,但通过银行内控措施的完善和票据管理的加强,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制下,依法办事,就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点。
1.针对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票据诈骗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1)完善涉及票据和银行承兑业务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票据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对相关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操作流程明细化,明确规定银行承兑汇票虚假贸易背景的刑事任和法律责任,建立健全适合于市场发展的票据业务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控制约。
(2)提高甄别银行承兑汇票真假的能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采用机器特定编码鉴别银行承兑汇票的真伪,降低肉眼判断的发生率。重点把握汇票用纸、颜色、暗记和规格四个方面的内容,并查看填写是否规范,印鉴是否齐全,背书是否连续,最大限度降低犯罪风险。实行各个商业银行的印模与票样差别化(便于识别银行)、系统化(使用专业机器鉴定),规范识别流程,做到跨系统银行承兑的便捷和安全。(3)严格职责分离。适当的职责分离是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职责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即企业内部不相容的职务相对独立,减少协同作弊的可能性。包括银行承兑汇票的会计记录与实物保管适当分离;银行承兑汇票的审批与实物保管适当分离和银行承兑汇票的稽核检查与实物保管适当分离等。同时做好宣传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分析能力,加强其工作的责任心。
2.针对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承兑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1)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在承兑业务的审查、办理中,要注意检查业务的真实性、合同的完备性、合同签订与客户经营的业务一致性、业务价格的合理性、业务量与企业规模的协调性、合同双方的知情权等。承兑成功后,保持后续跟踪服务和管理。
(2)建立严密、科学、规范的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包括信贷内部控制管理、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以信贷管理标准严格要求,对承兑流程实现营业、信贷、监督三部门三位一体立体监控。各监督部门和业务部门应做到权责明确,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实施,从制度上保证风险控制的规范性,防患于未然。强化兑前、兑中、兑后等各个环节加强会计部门独立的防范风险、检查监督作用,而不仅仅起到银行会计核算作用。
(3)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一是强化银行员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操守教育,提高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防范道德风险;二是从频度和深度上强化员工业务知识培训,及时更新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最新的关于银行承兑汇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学习,提高员工业务水平;三是加强对银行员工进行票据业务操作的技能技巧培训,教导员工有效识别真假承兑汇票和各类诈骗手法。
四、结语
第五篇: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论文
摘要:银行承兑汇票的潜在风险性和客观性是由其作为企业的货币性实物资产而存在的,因此要严格执行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从引发票据风险的根源上进行监控,并积极规避银行承兑汇票流转各个环节的流通风险,促进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银行承兑汇票 风险 防范
一、银行承兑汇票的含义
银行承兑汇票首先是一种约定,它是由作为中介者的银行,在一定时期内,以其自身的银行信用为担保,在收取一定手续费的基础上,对客户履行特定票据的义务。在具体执行上,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签发,经银行承兑,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明确的金额。在企业各种结算中,银行承兑汇票安全性排第四,仅次于支票、汇兑、银行汇票,资金具较高安全性。
二、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风险
总的来说,我国商业汇票业务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严重滞缓,业务规模不大,票据种类单一。但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商业汇票特别是银行承兑汇票发展迅猛,快速增长势头良好。2006年一季度末,全国银行承兑汇票余额约2.27万亿元,同比增长51%。由于其存在的四大特性:信用担保性、低贴现率性、便捷性、便利性,因而受到企业的欢迎。一般来说,贴现即为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同时在交易中以直贴为主。
发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对于企业可以降低其生产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对于银行可以优化资产配置,增加利润;对于银企双方则可以规范商业信用。随着这项业务广度和深度的扩展,一些商业银行放宽承兑条件,大量寻找异地贴现票源,放松对票据真实贸易背景的审查,操作粗糙,票据业务呈现出过度、无序竞争的状态,银行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双鸭山四马路支行前行长胡伟东等人伙同当地一家企业,内外勾结,在两年间盗用银行承兑汇票96张,滚动金额达9.146亿元。因此,如何加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及贴现业务的管理,以减少风险,维护银行信誉和资金安全,已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防范控制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的措施
银行承兑汇票风险不可消除,但通过银行内控措施的完善和票据管理的加强,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制下,依法办事,就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点。
1.针对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票据诈骗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1)完善涉及票据和银行承兑业务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票据法》、《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对相关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操作流程明细化,明确规定银行承兑汇票虚假贸易背景的刑事任和法律责任,建立健全适合于市场发展的票据业务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控制约。
(2)提高甄别银行承兑汇票真假的能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采用机器特定编码鉴别银行承兑汇票的真伪,降低肉眼判断的发生率。重点把握汇票用纸、颜色、暗记和规格四个方面的内容,并查看填写是否规范,印鉴是否齐全,背书是否连续,最大限度降低犯罪风险。实行各个商业银行的印模与票样差别化(便于识别银行)、系统化(使用专业机器鉴定),规范识别流程,做到跨系统银行承兑的便捷和安全。(3)严格职责分离。适当的职责分离是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职责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即企业内部不相容的职务相对独立,减少协同作弊的可能性。包括银行承兑汇票的会计记录与实物保管适当分离;银行承兑汇票的审批与实物保管适当分离和银行承兑汇票的稽核检查与实物保管适当分离等。同时做好宣传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分析能力,加强其工作的责任心。
2.针对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的承兑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1)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在承兑业务的审查、办理中,要注意检查业务的真实性、合同的完备性、合同签订与客户经营的业务一致性、业务价格的合理性、业务量与企业规模的协调性、合同双方的知情权等。承兑成功后,保持后续跟踪服务和管理。
(2)建立严密、科学、规范的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包括信贷内部控制管理、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以信贷管理标准严格要求,对承兑流程实现营业、信贷、监督三部门三位一体立体监控。各监督部门和业务部门应做到权责明确,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实施,从制度上保证风险控制的规范性,防患于未然。强化兑前、兑中、兑后等各个环节加强会计部门独立的防范风险、检查监督作用,而不仅仅起到银行会计核算作用。
(3)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一是强化银行员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操守教育,提高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防范道德风险;二是从频度和深度上强化员工业务知识培训,及时更新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最新的关于银行承兑汇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学习,提高员工业务水平;三是加强对银行员工进行票据业务操作的技能技巧培训,教导员工有效识别真假承兑汇票和各类诈骗手法。
四、结语
银行承兑汇票是企业的一种货币性实物资产,潜在的风险固然客观存在,但只要严格执行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从引发票据风险的根源上进行监控,并积极规避银行承兑汇票流转各个环节显现的风险,有效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银行承兑汇票缓解企业短期内现金支付压力的优势,就一定能够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促进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又好又快发展,银行承兑汇票就能够成为企业的一种安全的支付和融资工具。
参考文献:
[1]新版票据与结算凭证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2)
[2]左立华:浅谈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经济师,2007(5)
[3]徐鲜美: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若干问题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7(6)
[4]包咏梅: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防范[J].现代金融,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