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班会活动设计理念
一、班会主题 党在我心中——初一(4)班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班会
二、活动设计理念
党在我心中——我与祖国共成长,感党恩,让同学们切身感受我党党走过的是道路像一部充满艰苦磨难的奋斗史;让同学们继承我党的优良传统;鼓舞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于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要怕,要敢于和善于与困难作斗争,共同努力,树立目标。并且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爱集体的高尚情操,树立集体荣誉感,在党的阳光指引下,开拓进取谋发展,与时俱进创辉煌。
三、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光辉历史。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及团队的协作精神。
意志目标:学习中国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
情感目标:感受党的伟大,培养学生爱党、爱祖国、爱集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生 活的热爱。
四、活动地点:北京理工附中分校初一(4)班教室
五、主要形式:朗诵、自由发言、歌曲(独唱、合唱)
六、阐明班会主题
第一部分 回眸党的光辉90年
回眸党的光辉历程,让同学们切身感受我党党走过的是道路像一部充满艰苦磨难的奋斗史;
1、由主持人叙述 第二部分 感党恩 树信念
通过对党史、红军的了解以及同学知道的英雄人物,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争做合格的接班人;在党的领导下,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歌曲来歌颂我们伟大的党和祖国!
2、配乐诗朗诵《七一诗歌》
3、小话剧《红军背后的故事》
4、同学自由发言知道的共产党员并学到的精神
5、独唱《我的祖国》
6、朗读关于建党建国影片观后感
第三部分 感恩今天 通过对党的认识,学生要铭记党史,感恩今天,鼓舞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于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要怕,要敢于和善于与困难作斗争,共同努力,树立目标。并且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爱集体的高尚情操,树立集体荣誉感。
7、同学自由发言生活发生的变化,并且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8、朗诵《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四部分 结束
9、班主任总结
10、合唱《中国 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七、主要活动 主持人串词:
(主持人:李骅星 季安然 杜宸霄 陈靖霏)合: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男1:十月的花开万紫千红 女1:十月的江河澎湃壮观 男2:十月的金秋硕果累累 女2:十月的欢歌声声不断 男1:我们沉醉在收获的喜悦 女1:我们沉浸在花的海洋 男2:我们欢聚在美丽的十月
女2:共同感悟祖国的神采 祖国的辉煌
合:初一四班“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班会现在开始。(鼓掌)
男1:九十载,我们风雨同行,鲜艳的党旗经历风雨的洗礼,变得更加明艳夺目。女1:九十载,我们前赴后继,闪烁的党徽,鼓舞了一辈又一辈共产党人,奋勇向前。男2:九十载,我们携手同心,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永葆先进。女2:九十载,我们不畏艰险,苦难过后,是我们更加坚实的脚步,更加坚定的决心。男1: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为党的九十岁华诞献礼
女1: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用歌声化作深情的祝福,用行动表达衷心的祝愿。合: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愿我们伟大的党永葆青春!
男2:同学们,我们怀着满腔热情,举办了建国60周年大庆。激动的心情尚未平息,又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岁的生日
男1:在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社会主义实现了,改革开放成功了,香港澳门回归了。
女1: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摆脱了过去的屈辱和贫穷,发展成为繁荣昌盛的新中国。男2:贸易组织的加入,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世博会的顺利进行都谱写着党的丰功伟绩。女2:党的功绩述不尽,党的恩情在心中。儿时的我们听过不少党的赞歌,现在我们就重温一下——那些曾经的赞歌。请听配乐诗朗诵七一诗歌。(由闫萌来朗诵)
男1:感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是的,党是太阳,我们是花朵,给了我们温暖的阳光,我们才能开放
女1:是的,改革开放,祖国腾飞的道路上都印着党的光辉足迹 男2:是的,有一首歌,铿锵有力,印在我们的心里
女2: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愿意齐手托起祖国的明天,请听《我的祖国》
男1:好,谢谢高雯婷同学的倾情演唱。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赶走了帝国主义,推翻了蒋家王朝,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女1:其中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正是为这历史留下了鲜红印记。请欣赏小话剧《红军背后的故事》
(演员金雨泽 李佳哲 刘景昭上场)
男2:看完这个小话剧,我颇有感触,不管是抗战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都涌现出很多的优秀共产党员。
女2:是呀,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发言,看大家都知道哪些共产党员,并且从中学到了什么?(请同学发言)(同学们发言„„)
男1:同学们的踊跃发言让我激动不已,谢谢你们,不管是坚忍不拔的意志,还是舍己为人的道德情操,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女1:不管是团结一致的合作精神,还是为实现理想的奋不顾身,都是值得我们发扬的 男2: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才有了祖国今天的繁荣富强。女2: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男1:十一期间,同学们为了感党恩,树信念,也观看了很多优秀的影片,就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感受吧!
(高一天 金雨泽同学发言)
女1:没想到同学们看了这么多影片,更让人高兴地是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会了感恩。
男2:是的,当我们坐在宽阔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时,我们不应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给予的。
女2:当我们快乐的依偎在父母身边,说着悄悄话时,我们不应忘记,今天的快乐生活是谁给予的。
男1:是的,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是党的坚实后盾 女1:我们应该铭记党史,感恩今天
男2:就请同学们说说今天你们的生活都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这样的变化,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同学发言)
男2: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后,我才发现我们的生活竟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女2:是呀,回眸昨日,我们还是孩提,依偎在父母身边,殊不知我们已经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
男1: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应该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品德
男2:是的,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每一次作业做起 女2:从每一堂课做起 男1:从每一次集体活动做起 女1:从每一次小事做起
男2:所谓聚少成多,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学习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男1:我们的班集体会建设的更加美好 女1:在军训中,我们一起哭,我们一起笑,我们一起站在烈日炎炎下 男2:但是我们不曾想过放弃,我们都坚持过来了,而且我们拿着奖状回来了 女2:只是因为心中那份集体荣誉感 男1:因为有缘,我们相聚在这里,一起学习女1:因为有缘,我们相聚在这里,一起吃饭 男2:因为有缘,我们相聚在这里,一起玩闹 女2:因为有缘,我们相聚在这里,一起值日
合:因为有缘,我们相聚在这里,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男1:而这里,就是我们的初一四班,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在这里,写下了坚定地信念。女1:三年后的我们,何去何从,只待那金榜题名时,我们可以对着自己的心说:我做到了。男2:我想那才是对自己最好的肯定,对父母、老师最好的报答。女2:那时,我们也许可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托起祖国的明天
合:不管三年后,你我在何方,我们的心永远连在一起,我们永远都是一家人,请听诗朗诵《相亲相爱一家人》。男1:请班主任总结(班主任总结)
女2:中国中国壮丽的山河,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我们相信,我们就是祖国的太阳,请听合唱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有请高雯婷同学指挥领唱。
合: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当好接班人,撑起祖国的明天!
合:初一四班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同学们的配合和老师的帮助。
第二篇:主题班会设计理念和流程
主题班会设计理念和流程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指在一定的阶段围绕某个主题开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班级活动。主题班会不同于常规班会,其主要功能不是常规教育和一般的班级工作部署、安排和总结而是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目前,在主题班会设计的理念层面和实施过程都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对主题班会的作用与功能缺乏正确体认,把主题班会混同日常班会,实施过程的程式化,表演性等问题。本章节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对如何设计和实施主题班会做一详尽解读:
主题班会的常见类型与功能;
主题班会的影响因素;
主题班会的一般过程与设计原则;
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中必须关注的三个核心问题。引言
在与班主任工作相关的各种活动中,主题班会是其中最重要形式之一。从理论上说,班级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在“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专题中,我们也结合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介绍了各种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从实践操作的层面去看,班主任在真正实施班级活动中也面临着很多难以解决的矛盾:首先就是班级活动与学校教学在时间上的冲突,班级活动常常因时间问题被教学活动挤占。其次,班级活动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方面,学校出于安全的考虑会尽量减少和限制学校以外的班级活动,另一方面,班级活动的开展常需要校外教育资源的支持,需要涉及交通、社会活动场所等复杂的活动条件。所以,班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还必须充分考虑到现实条件的保证和可操作性。便于组织,在学校的范围内就可以实施和完成,并具有较好教育效果的主题活动无疑更具有可行性。主题班会作为以班级为单位,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为出发点的班级活动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题活动。班主任老师要了解主题班会的基本常识,加强对主题班会的个案研究,不断探索新的主题班会的主题内容和模式,以主题班会为切入点,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一、主题班会的常见类型与功能
(一)主题班会及其类型
通常我们把班会类型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固定班会、临时班会和主题班会。
一般来讲,主题班会是与固定办会和临时班会相对应的班会类型,是指在一定的阶段围绕某个主题开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班会。主题班会不同于常规班会,其主要功能不是常规教育和一般的班级工作部署、安排和总结而是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从活动类型看,主题班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体验型 体验型活动时主题班会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就是在主题班会中给学生提供相应的体验空间使他们获得对一个主题内容的比较深入的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教育内容的深入理解。
讨论型 是学生人在老师的正确引领下,在班会上围绕某个主题对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或争论,从而获得对某一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清晰的认识。表演型 通过让学生模拟一定的生活场景,扮演某一生活场景的角色来获得关于某一问题的深刻体验。比如心理剧和道德情景剧就是班主任老师在班级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体验方式
叙事型 主题班会中通过一个事件、故事的讲述调动学生对这个故事的体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综合型 以上介绍的体验性、讨论型、表演型以及叙事型,实质上都是一种理论上的划分,在真正的主题班会类型里面往往是两种或几种类型的综合。比如要班主任们经常做的“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感恩主题的班会,就会用到叙事、讨论、体验等多种活动方式。
从主题类型来划分,可以把主题班会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日常主题 即主题班会的主题选择来自学生日常的生活的直接经历。从与学生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活动中提炼主题。例如“我们班里的故事”;“同桌的你”等。政治主题 即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目的主题班会。这些主题内容可以是国内的重要政治活动为背景。例如以“我们身边的八荣八耻”“畅谈科学发展观”“祖国发展60年”等都属于政治主题的主题班会。
阶段性主题 是指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阶段的不同,帮助学生解决阶段性的发展问题的主题班会。例如,在初中这个阶段,学生在面临中考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有经验的老师会在考前组织一次“以怎样的心态去应对中考?”这就属于一个比较典型的阶段性主题班会。
节日性主题 选择在重要的有教育意义的节日或纪年日的时间里开展的与该纪念日主题内容相关的班会被称为节日性主题班会。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节日适合作为主题班会的主题日,如我们熟悉的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3月5日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6月26日 国际禁毒日(国际反毒品日),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如果条件允许,把相关主题的班会放在这一天,可以通过节日的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深化学生对相关主题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节日或纪念日的特殊氛围也会进一步突出班会的主题性。
偶发主题 是由突然出现的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偶发事件所引发的主题班会。如去年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这个偶发事件也成为很多学校开展主题班会的一个典型的偶发主题。大地震给我们来了空前的灾难,但灾难中也出现了无数感天动地的道德故事,让我们见证了道德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很多学校也抓住这个偶发的事件所引发的教育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主题班会的主要功能
从功能上看,主题班会不同于一般的固定班会和临时班会,它最重要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主题班会要实现的是德育功能。与一般的教育方式不同,主题班会的德育功能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主题班会具有情感感染的功能;主题班会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主题班会可以引领班级的集体舆论形成良好的班风。主题班会可以激励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主题班会德育功能分析
主题班会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重要阵地。一次卓有成效的主题班会,会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很大震动,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推动良好班风的形成,使班级成为一个优秀、文明、集体荣誉感极强的班集体。主题班会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教育方式,这种教育的功能不是以灌输的方式来告诉学生“必须怎么做,”而是给学生体验的空间和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去体会“为什么要这样做”。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主题班会通常采用体验的或讨论的活动形式,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通过切身的体验和常常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实现道德移情。除了这个以外,主题班会还有强烈的导向性,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和鞭策的作用。例如,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通过让学生主动了解青春期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青少年学生正确地了解青春期自己所面临的人生发展课题。同时也可以激励青春期的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顽强拼搏正确处理男女生关系,自主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从宏观的视角分析,主体班会更是建设班级文化的有效途径,内容新颖形式活泼、为学生所喜爱的主题班会本身也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谈到班级文化时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如果无视学校是一种社会生活行使的事实,教育就会失败。要想在尊爱和责任心上教育取得成效,教师必须把课堂道德社区的形成作为教育的中心目标。”课堂道德社区形成的背后所要依托的是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班级文化。而优秀的班级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主题班会这种重要的教育形式,通过主题班会所要完成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道德社区。我们之所以强调课堂道德社区的作用就在于学生在生活当中学习道德准则,他们需要有一个社区的环境相互影响去建立相互之间的关系去解决矛盾。作为团体的成长,他们需要从他们直接的社会经历当中学习公平的游戏、合作、谅解和维护每一个个体的价值和尊严。
二、主题班会的影响因素 一节好的主题班会究竟取决于哪些因素的影响?换言之,班主任在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中应该着重做好那些方面的准备?这也是使我们在研究和开展主题班会中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主题班会通常被认为是班主任综合素质和教育实践智慧的集中体现。从一个班主任老师提供的主题班会中,我们可以更具体地洞悉该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对班主任工作本身的理解。因此,主题班会也成为各种形式的班主任风采展示和技能大赛的必赛内容。从总体上,我们可以把主题班会的影响因素归结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班主任关于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教育理念;班主任的平日的相关知识和素材积累;班主任在主题班会的组织实施中的实践智慧。
首先,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决定主题班会质量的最终要的因素。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决定着班主任怎样理解德育的本质,决定着班主任如何看待班会中的师生主客体关系。具体而言,理念在主题班会设计和实施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具体方面:科学的理念避免方法上的强制与灌输,科学的理念可以保证主题班会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的理念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杜绝主题班会组织中的“新形式主义” 以科学的理念指导班会的设计与实施过程首先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班会中的道德灌输。要从观念上彻底摈弃道德“灌输”,真正体现德育过程的主体性。道德的强制与灌输不仅有悖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导致学生对学校德育的拒斥与逆反心理,也极易导致学生人格的两面性。德育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只有调动学生对德育活动过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才能使学校的德育过程成为外在价值引领与学生价值自我建构的统一,实现德育过程从他律到自律的实质性转变。
用科学的理念指导班会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必须研究学生态度改变和行为发生的内在机制。在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唤起学生们情感的共鸣是班主任需要优先关注的问题。在班级教育实践中班主任老师逐渐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果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使其通过亲身的体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一切教育尝试都是徒劳,都是在“打冷铁”。主题班会如果不能切实改变学生的态度,就很难让学生心悦诚服的从内心去接受主题班会所要传达的观念。
德育新的课改革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其中科学价值观的目标的达成很难脱离良好情感品质形成和态度改变两个具体目标而实现。“教学如果不调动学生的兴趣就是在打冷铁”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一原理同样也适用于主题班会的设计理念。主题班会必须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过程,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实现道德移情,进而改变道德行为。因此,从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理念上必须彻底摈弃灌输和说教的模式,给学生体验的空间和自主选择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道德的自我建构者。
态度转变何其难
美国的心理学家韦恩·W·戴埃在《你的误区》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健康专家给一群酒鬼做的一次讲座,为了让下面这些听众(一群酒鬼)能够充分认识到酗酒对健康的危害,这个健康专家做了一个非常直观的展示。他摆出是两个相同的玻璃容器,一个里面装的是水,另一个的是酒精,他拿了一个小爬虫扔到盛水的容器里面,这个爬虫是不怕水的,它挣扎了一会儿从瓶壁上爬了上来。健康专家当着酒鬼们的面又把它扔到装酒精的容器里面,这个爬虫在酒精里面挣扎了一会儿就被杀死了。健康专家告诉酗酒者们,杀死爬虫的就是他们每天喝的酒精。健康专家想听听他们的感受。一个酒鬼的回答让健康专家大吃一惊。酒鬼的回答是“我听了你的讲座、看了你的演示以后,我更决定以和继续喝酒了,因为我发现,喝酒的人肚子里绝对不会生虫子”。
为什么酒鬼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呢?原因在于他的态度。酒鬼们对酒的态度是肯定的、体验是积极的。所以他所他看到这样的演示就会倾向肯定的判断。在主题班会中,要转变学生的态度道理是一样的。学生的态度的转变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更不能寄希望于以两次主题班会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从情感体验入手,做细致的工作,逐步改变学生的态度。《感动中国》给主题班会的启示
《感动中国》是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个备受观众好评的社会公益性节目。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也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道德教育的大舞台。其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营造了一个强大的情感感染的氛围,它不是在生硬地向观众讲述抽象的道德故事,而是以普通人的真实的道德故事和道德情怀去打动观众,唤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让故事中的人物真正最进了观众的内心世界,并为他们接受和认同。《感动中国》栏目的成功是情感教育的成功,也是主题班会在设计理念中值得去认真研究和借鉴的成功范例
主题班会另外一个影响的因素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及教师与主题班会相关的知识储备。
大量素材的搜集与积累的能力是一个教师开好主题班会必须具备的能力,大量素材的积累也是一个教师开好一个主题班会不可逾越的准备阶段。很多老师开主题班会或者设计主题班会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脑子里很空,没有什么东西。其实这些现象的出现,往往和老师素材的积累的缺乏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断言,一个老师如果是平时没有任何的积累,他只是在第二天开主题班会的时候,才想到去搜集素材、去整理资料,是没有办法呈现一个充实、生动的主题班会的。马友友的的告诫
著名的华裔音乐家马友友以高超的大提琴演奏技艺蜚声海内外。他的大提琴起演奏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是什么能够让他对音乐有如此之强的驾驭能力呢?按他自己的体会来说,就是他广博的知识。马友友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人类学博士,他对音乐的理解源于他深厚的文化基础。马友友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的时候说“你所学习的一切对你的音乐都有用,不管那是哲学、数学、还是心理学?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音乐家,你必须把你所学习的一切都融会贯通,并通过你最熟悉的音乐表现出来。” 一个老师设计和实施主题班会的实践智慧与其知识储备、和他的知识面、文化修养有很大的关系。它也像音乐一样会决定我们的主题班会是否真正能够打动学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个方面就是这个教师具体主题分析与综合能力,这也是一个教师开好主题班会必须具备的能力。它决定了老师能不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好的把握主题,引领学生深刻地体验这个主题,最终再提升这个主题。第三个层面的能力是对主题班会提升的技巧。一个主题班会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活动类型或主题类型,最终都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主题班会的提升。经过提升以后的主题才能更鲜明,学生才能更清楚班会要达成的目标。主题班会的提升是一个主题班会的点睛之笔,没有这个过程主题就很难突显出来。
教师关于主题班会的基本能力的核心是创造能力。不管是对素材的积累、还是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提升的技巧,最终都是班主创造能力的具体体现。
三、主题班会的一般过程和设计原则(一)主题班会设计的一般过程
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是主题酝酿的阶段;组织实施的阶段;总结提升的阶段。
主题酝酿的阶段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班会的目标、任务来选择实际的主题的阶段,那么这个过程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班级中存在的具体教育问题选择适宜的班会主题。主题班会的设计、召开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让所有学生在班会运作、召开过程中都有责可负、有事可做,才能达到其应有目的。
组织实施这个阶段是在主题确定以后,以班级为单位,由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参,共同实施班会计划的过程。与班主任要完成这样几个工作,第一个是合理安排时间,考虑角色的分工,准备媒体介质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因为一次主题班会只有45分钟的时间,因此,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必须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规划。这个阶段班主任要考虑到角色的分工,是老师来主持班会还由学生做主持人来主持班会。另外,如果主题班会要使用多媒体的手段,还要注意准备好主题班会所需的媒体的介质和硬件设施。有的复合型的主题班会的参加人员不限于本班的师生。有的时候还要邀请家长、或者其他年级的学生代表参加。班主任在主题班会的具体实施阶段要做好协调各方面人员的工作。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总结提升的阶段。总结提升的阶段是在班会的结尾由老师和同学共同总结班会的体悟,进行主题的深化和提升。总结提升是一个主题班会必不可少的环节,没有这个点睛之笔,主题就很难突出。适宜、恰到好处的主题提升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关于班会主题的清晰的感觉和印象。在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中,有些老师会忽略这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常看到这样一些班会,班会刚一开始,老师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老师就退到了幕后,最终班会结束时,老师站在台上只是仪式性地宣布“我们的班会很成功。”完全就没有提升的设计。事实上,主题班会的提升环节不仅是决定主题班会实践效果的最重要的环节。没有经过提升的班会,主题最终很难凸现出来。而且也是检验一个主题班会中教师是否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的重要参考指标。
(二)主题班会的设计原则
主题班会的设计原则是主题班会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我们认为班主任在设计和实施主题班会中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计划性原则。计划性是主题班会的首要原则。坚持计划性原则要求班主任以课程计划的认识高度设计和安排主题班会。要把主题班会设计过程纳入学校的全部日常工作、纳入到班主任的全部的日常工作。一方面要注意时间安排的计划性,主题班会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也不是一个查缺补漏的附属物。它一定是我们整个学生教育管理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班级整个学期计划和整个学年计划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正因为内容的丰富,我们同时要注意班会主题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班主任老师在做学年和学期工作计划时,必须把主题班会的具体计划和安排写入其中,防止随意性和零散性。另一方面要注意主题内容的系统性设计。主题班会的主题设计要打破单一主题和一次性的主题设计模式,要根据学生发展的某一时期,从系统课程的角度设计一个学年段或年龄段的主题班会的系列主题。使这些主题不仅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阶段性心理需求。同时,主题本身也构成了一个层层推进,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
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要求班主任在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关照教育对象和现实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主题班会的针对性主要指两个方面:其一,主题班会的主题确定必须针对班级中现实的教育问题,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其二,主题班会的主题确定和具体实施方式的选择必须关注学生特定的年龄的阶段性特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依据设计主题班会的主题内容,选择适宜的实施方式。个体的心理发展在每一个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以少年期为例,在少年期这个阶段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他们表现出反抗性、依赖性、闭锁性和开放性、勇敢和懦弱、自卑和高傲、否定童年和眷恋童年等矛盾心态。我们的主题班会就必须关注这些矛盾,依据初中生的心理的特点来进行主题班会的设计。
3、整合性原则。
所谓整合性原就是在班会设计和事实中所涉及到的主体和主要或活动要素进行综合考虑而不偏废另一方的作用。在主题班会实施中,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题作用的整合;二是媒体演示和语言解说的整合。在主题班会的设计过程当中和实施过程当中,最重要、起到核心作用的是教师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在主题班会过程当中教师永远都不要忘记你是这个主题班会的主导者。虽然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把班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是老师绝对不可以放任不管。班主任在主题班会的设计实施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上:
1、在主题的选择与确定过程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可以在主题酝酿阶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甚至可以让学生来共同确定主题内容,但老师必须清楚主题的针对性,把握主题的方向。2通过班会实施过程的动态掌控实现主导作用。教师要善于在班会实施的过程中寻求最佳的教育契机。班主任在班会设计中通常都有一个具体的内容计划和大致的时间表。有经验的班主任常常会根据班会的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主动改变班会的时间进程。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放大教育影响。寻求最佳的教育效果。
3、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重要环节的适时介入上,在学生作主持人主持班会的模式中,很多老师在班会开始以后就完全躲进了“幕后”,在班会结束的总结环节以前老师完全游离于班会以外,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在重要的环节上回到班会的现场,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段的主题班会,学生对主题班会的掌控能力是有限的,老师要在必要的时候适时介入班会现场。主题班会在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因活动过多而将主题淹没,因此,在主题班会临近尾声时,需要老师对班会进行必要的总结提升。主题班会的提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班主任讲话。而是在原有基础之上对主题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主题班会的提升环节直接决定着主题班会的效果,也是对班主任教育素养和时间智慧的最集中的考验。二是媒体演示和语言解说的整合。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主题班会形式上的新变化,当前,多数老师都借助多媒体手段完成主题班会。多媒体手段的介入让班主任老师在班会中大量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成为可能。但是,实践中发现,很多老师在给学生呈现图片资料时,并没有进行积极的言语解说。而只是简单地呈现。这种简单化的处理方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图片内容的理解性。事实证明,老师对图片内容的适时、恰当的解说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关于图片的直接经验,同时也决定着学生对图片内容的理解方向和理解的深度。颁奖词的魅力 看过CCTV《感动中国》栏目的人一定都清楚地记得,除了它动人的道德故事以外,这个栏目还有一个很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与道德故事相得益彰的颁奖词词。颁奖词是对人物道德故事的高度凝练和概括。颁奖词使我们对人物的道德故事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引领和提升。其中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林秀珍的颁奖词是这样的。“用三是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夫让九州动容”也正是有这样的颁奖词,突出了人物的道德人格特点,也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观众,可以说这是图片和解说相互为用的最好的一个例证。
4、创新性的原则。所谓创新性性原则就是指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根据时下学校德育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与兴趣,在主题类型的确定,内容选择和形式设计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摈弃主题班会的老面孔和一成不变的模式。主题确立之后,应着手设计方案,主题班会的构思要新颖,有艺术性、创造性,创造的本质就是出新,巧妙的构思才能令活动焕发出新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把枯燥无味的说教课变为生动活泼的思想课。只有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不断与时俱进的班会才能对学生形成足够的吸引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进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内容选择创新--公益广告在主题班会中的使用
公益广告是当前通过借助媒体形式传播进行道德教化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教育形式。早期多见于平面的媒体,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视频媒体已成为公益广告的重要载体。公益广告的道德教化是指借助文字、声音 图像等广告艺术表现形式,传播社会道德文化信息.使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其伦理观念、道德信息,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培养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养成道德习惯、道德行为。公益广告具有很强的道德教化作用。公益广告之所以可以成为我们主题班会中的重要素材,就就是因为公益本身特征所决定的。广告它具有很强的新颖性、思想性、隐含性和教育性。公益广告形式很独特、立意新颖,有强烈的吸引功能。另外,它也有很强的导向功能。虽然它没有直接说出来要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做,但是它通过艺术手段很含蓄地传达了它所倡导的思想和坚持的主张。同时,传媒介质和艺术手段的使用有使得公益广告具有很强的感染性。通过情感氛围的营造,公益广告往往能触动受众情感层面,引起观者强烈的情感共鸣,引发人们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道德思考,进而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我们可以看几个公益广告的实例图片
“听听孩子的心声”这幅公益广告,没有过多语言的描述,但我们会感觉到它扑面而来的视觉的冲击力。通过这个图片,大家马上会强烈地感受到“减负”这个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的急迫性。
上面的几幅公益广告图片,都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传递了深刻的社会道德教育功能。像禁止踩踏草坪,倡导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为绿化尽你的一份力,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公益环保的口号,以艺术图片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不曾有过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它唤起的不仅仅是对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的关注,同时必定会引发我们每个人深刻的反思,强化我们对自身社会责任感的体认。这样的广告可能都会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从教育目标上看,公益广告和主题班会尽管所设定的教育对象不同,但是社会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相契合的。这也是我们可以在主题班会的素材选择上能够借鉴和使用社会公益广告的一个基本前提。公益广告的新颖性和隐含性又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具有了审美特征和可欣赏性,使我们通过主题班会这种教育活动实施的思想教育淡化了说教的灌输的色彩。另外,公益广告的使用也可以强化德育过程的情感感染的功能,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在公益广告的使用中,通过调动学生的直接兴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最终有助于我们通过道德移情最终促成学生完成道德选择和道德行动,也是主题班会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实施形式的创新--一节特殊的歌曲赏析课
我曾帮助一个老师设计了一次“如何正确地面对早恋”的主题班会,这位老师是一个初二的班主任老师。据这位班主任描述,他们班被学生们私下里公认的帅哥、美女最多的班级。这样也就带来一个男女生交往的问题,老师发现班上彼此有好感的同学特别多,他已经明确察觉到有两对学生在谈恋爱。他因此想开一次班会,主题就是“如何面对早恋”。但是他也意识到,不能直接把这个主题讲出来,初中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很难让他们心平气静地接受这个直接阐明的教育主题,很容易把学生推到对立面去。基于此,我和这位班主任老师当时设计这个主题班会的时候,我给他提了一个建议,不妨以一个歌曲赏析的 班级活动开始。
我们选定的歌曲是在青少年中也有一定影响力的李琛唱的《窗外》,很多初中生也很喜欢这首歌。这首歌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歌词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虽然只是一首通俗歌曲,但歌词对爱情真正意义的诠释却颇引人深思。今夜我又来到你窗外 窗帘上你的影子多么可爱 悄悄的爱过你这么多年 明天我就要离开
多少回我来到你的窗外 也曾想敲敲门叫你出来 想一想你的美丽我的平凡 一次次默默走开
再见了心爱的梦中女孩 我将要去远方寻找未来 假如我有一天荣归故里 再到你窗外诉说情怀 再见了心爱的梦中女孩 对着你的影子说声珍重 假如我永远不在回来 就让月亮守在你窗外
在这个班会设计中,首先是欣赏这首歌曲,先让大家感受这首歌优美的旋律,然后再过渡到赏析歌词。班会由老师来主导,而不是由学生来主持。在歌词的赏析和讨论中,以小组为单位,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要求每个小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和讨论每一段歌词。讨论到第一段歌词的时候,同学都感到很兴奋,“悄悄地爱到你这么多年”,“窗帘上的影子多么可爱”。这些歌词唤起了许多学生的共鸣。大家一致认为男女青年在一起产生恋爱是很自然的事情。
欣赏到第二段时,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想一想女孩的美丽、我的平凡”,主人公就会默默走开呢?很多男孩回答说,“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帅,因为这个女孩太漂亮了,自己就走开了”?。老师接着半开玩笑地给大家提出一个问题。进一步启发大家,为什么够有这种意识以后就能走开呢?通过讨论,最终大家达成共识,爱情是美好的,但是更需要理智的。理智感才能让爱情更美好。大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爱情是自然的美好的,但爱情一定是需要理智的。
在赏析第三段歌词时,还未及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之间就形成了强烈的矛盾交锋:因为歌曲里面唱出的内容一部分同学赞同,一部分同学强烈反对。歌词里唱到“假如有一天我荣归故里,再到你窗前诉说情怀”。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产生了分歧,形成了强烈的矛盾交锋。爱情究竟需不需要“荣归故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有的同学认为,爱情是神圣的,不需要附加任何世俗的东西,但也有的同学认为,爱情是美好的,但也是现实的,就如歌中唱道的:男孩必须先”到远处寻找未来“。此时,老师也以提问的方式介入到同学们的讨论中:。老师说:爱情的现实性可以有多种理解,钱,房子,礼物都可以看成是爱情现实性的体现。但我自己把责任理解为这种现实性的核心。爱情是现实的就在于相爱的双方都必须承担爱情中的责任。对责任的承担不仅需要勇气和义务感,还需要承担责任的能力。接下来,老师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也是针对两个正在早恋的男生提出来的。老师说:”假如你现在就在恋爱(事实是他们就在恋爱)你是否想过,仅凭一个初二学生的经济能力和社会阅历,你能给你爱的女孩负什么样的责任?“老师的问题是面向早恋的男生提出的,但我们发现,此情此景,让每一个同学都受到了强烈的内心振动。很多男孩都深有感触地说,虽然经常唱这个歌,但没有注意去体会歌词的内涵,歌词让他们认识到,爱情是美好的,又是现实的,爱情的美还离不开责任的支撑。
对最后一段歌词的赏析是主题班会的高潮和提升,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爱情是美好的,爱情是现实的,爱情是需要责任的,但爱情同样需要审美的情怀,又可以用很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它,当你没有办法和你暗恋过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再回想这段时间的经历,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就像歌词里面唱到的,当你没有办法和你喜欢的女孩在一起的时候,有月亮陪伴着她,可能是一件很空灵、很美好的事情。经过这个歌词的赏析,虽然没有直接及到早恋的这个话题,但是我们讨论的话题都是和早恋有关。最后,老师以再次播放这首歌曲来结束这个班会。因为有了对个歌词比较深刻的理解,我发现第二遍再听这首歌的时候,很多男孩都特别的激动,很多男孩都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这首歌,我发现站在我旁边的两个男孩,当他们动情地唱歌的时候眼睛真的闪动着泪光。评析:
从整体上看班会的效果是很不错的。首先主题的选择体现了针对性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了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同时以班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主题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很好地坚持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整合。班会一改学生作主持人的模式,由老师来主导整个班会,同时,由于讨论法的使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在自有的讨论中发挥了主体性。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主题班会的最后的提升的环节,老师在最后一段的歌词赏析中,正式介入讨论,并以一个经历过爱情的”过来人"的身份和学生们恳谈自己对爱情的理解,不仅给学生看待爱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给学生的爱情观提供了正确的引导,同时以审美的眼光看待爱情也使得本次班会的主题得到了充分的提升。本次班会的另一个亮点是音乐手段的使用,音乐手段使教育内容实现了审美化的改造。也加强了班会的情感感染功能,音乐触动和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唤起了他们情感的共鸣。
四、班主任主题班会设计、实施中必须关注的三个核心问题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从影响因素、一般过程和设计原则等几个方面对主题班会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和说明,但是这些相关知识并不能彻底解决班主任在主题班会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笔者通过长期走近课堂,观摩和评析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主题班会都存在共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些实践层面的问题,班主任必须优先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边界和同识性的问题
因为主题班会它不通于一般的班会、不同于固定班会和临时班会,主题班会的功能是有边界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班级管理的工作都分解成一个、一个的主题,在时间上也无法做到。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主题班会的同适性和边界问题。必须认识到,主题班会是必不可少的,但它不能取代其他教育形式。
(二)表演成份和真实性的问题
在主题班会过程当中,我发现很多老师为了让主题班会更加成功,在彩排方面花费了很多时间,这些表演成份过多的班会,伤害了主题班会的真实性,如果过多的表演成份参加到主题班会里面来,不仅仅是伤害了班会这种形式,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这种感觉也是一种伤害,本来是一种很严肃的、很感人的主题,一遍一遍的表演,会使大家就会对它产生另外一种情感体验,甚至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因此,在主题班会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淡化表演色彩,坚持开原生态,生成性的班会。
(三)承载力和系列化的问题
很多班主任老师在主题班会中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内容过多,致使他很多想要表达的东西都没有在45分钟充分展开。很多的环节,不管是讨论、体验、还是最后的提升,都因为时间不够而变得是蜻蜓点水。其原因就在于班会的设计内容超出了45分钟的承载力。解决这个现实问题主要采取主题系列化的方式,一个大的主题一次班会不能完成可以分解为两次甚至三次班会把它完成。这样,可以增强主体班会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同时,也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主题班会的实效性。
总之,主题班会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教育形式,是学校德育的一种有效的途径。班主任应从课程的高度和德育功能的视角去体认主题班会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班主任不仅要成功地开展班会的技能,而且要认真地做主题班会的研究,不断提升主题班会的设计理念,创新主题班会的实施途径和具体模式,在不断反思和创新的行动研究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实践智慧。
第三篇:主题班会设计理念和流程
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开展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指在一定的阶段围绕某个主题开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班级活动。主题班会不同于常规班会,其主要功能不是常规教育和一般的班级工作部署、安排和总结而是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目前,在主题班会设计的理念层面和实施过程都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对主题班会的作用与功能缺乏正确体认,把主题班会混同日常班会,实施过程的程式化,表演性等问题。现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对如何设计和实施主题班会做一详尽解读:
主题班会的常见类型与功能;
主题班会的影响因素;
主题班会的一般过程与设计原则;
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中必须关注的三个核心问题。引言:
在与班主任工作相关的各种活动中,主题班会是其中最重要形式之一。从理论上说,班级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在“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专题中,我们也结合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介绍了各种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从实践操作的层面去 看,班主任在真正实施班级活动中也面临着很多难以解决的矛盾:首先就是班级活动与学校教学在时间上的冲突,班级活动常常因时间问题被教学活动挤占。其次,班级活动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方面,学校出于安全的考虑会尽量减少和限制学校以外的班级活动,另一方面,班级活动的开展常需要校外教育资源的支持,需要涉及交通、社会活动场所等复杂的活动条件。所以,班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还必须充分考虑到现实条件的保证和可操作性。便于组织,在学校的范围内就可以实施和完成,并具有较好教育效果的主题活动无疑更具有可行性。主题班会作为以班级为单位,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为出发点的班级活动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题活动。班主任老师要了解主题班会的基本常识,加强对主题班会的个案研究,不断探索新的主题班会的主题内容和模式,以主题班会为切入点,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一、主题班会的常见类型与功能
(一)主题班会及其类型
通常我们把班会类型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固定班会、临时班会和主题班会。
一般来讲,主题班会是与固定办会和临时班会相对应的班 会类型,是指在一定的阶段围绕某个主题开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班会。主题班会不同于常规班会,其主要功能不是常规教育和一般的班级工作部署、安排和总结而是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从活动类型看,主题班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体验型 体验型活动时主题班会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就是在主题班会中给学生提供相应的体验空间使他们获得对一个主题内容的比较深入的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教育内容的深入理解。
2、讨论型 是学生人在老师的正确引领下,在班会上围绕某个主题对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或争论,从而获得对某一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清晰的认识。
3、表演型 通过让学生模拟一定的生活场景,扮演某一生活场景的角色来获得关于某一问题的深刻体验。比如心理剧和道德情景剧就是班主任老师在班级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体验方式
4、叙事型 主题班会中通过一个事件、故事的讲述调动学生对这个故事的体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5、综合型 以上介绍的体验性、讨论型、表演型以及叙 事型,实质上都是一种理论上的划分,在真正的主题班会类型里面往往是两种或几种类型的综合。比如要班主任们经常做的“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感恩主题的班会,就会用到叙事、讨论、体验等多种活动方式。
从主题类型来划分,可以把主题班会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日常主题 即主题班会的主题选择来自学生日常的生活的直接经历。从与学生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活动中提炼主题。例如“我们班里的故事”;“同桌的你”等。
2、政治主题 即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目的主题班会。这些主题内容可以是国内的重要政治活动为背景。例如以“我们身边的八荣八耻”“畅谈科学发展观”“祖国发展60年”等都属于政治主题的主题班会。
3、阶段性主题是指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阶段的不同,帮助学生解决阶段性的发展问题的主题班会。例如,在初中这个阶段,学生在面临中考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有经验的老师会在考前组织一次“以怎样的心态去应对中考?”这就属于一个比较典型的阶段性主题班会。
4、节日性主题选择在重要的有教育意义的节日或纪年日的时间里开展的与该纪念日主题内容相关的班会被称为节日性 主题班会。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节日适合作为主题班会的主题日,如我们熟悉的3月12日 中国植树节,3月5日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6月26日 国际禁毒日(国际反毒品日),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如果条件允许,把相关主题的班会放在这一天,可以通过节日的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深化学生对相关主题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节日或纪念日的特殊氛围也会进一步突出班会的主题性。
5、偶发主题 是由突然出现的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偶发事件所引发的主题班会。如去年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这个偶发事件也成为很多学校开展主题班会的一个典型的偶发主题。大地震给我们来了空前的灾难,但灾难中也出现了无数感天动地的道德故事,让我们见证了道德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很多学校也抓住这个偶发的事件所引发的教育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主题班会的主要功能
从功能上看,主题班会不同于一般的固定班会和临时班会,它最重要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主题班会要实现的是德育功能。与一般的教育方式不同,主题班会的德育功能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主题班会是对学 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主题班会具有情感感染的功能;主题班会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主题班会可以引领班级的集体舆论形成良好的班风。主题班会可以激励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主题班会德育功能分析
主题班会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重要阵地。一次卓有成效的主题班会,会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很大震动,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推动良好班风的形成,使班级成为一个优秀、文明、集体荣誉感极强的班集体。
主题班会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教育方式,这种教育的功能不是以灌输的方式来告诉学生“必须怎么做,”而是给学生体验的空间和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去体会“为什么要这样做”。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主题班会通常采用体验的或讨论的活动形式,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通过切身的体验和常常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实现道德移情。
除了这个以外,主题班会还有强烈的导向性,对学生起到一定 的激励和鞭策的作用。例如,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通过让学生主动了解青春期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青少年学生正确地了解青春期自己所面临的人生发展课题。同时也可以激励青春期的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顽强拼搏正确处理男女生关系,自主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从宏观的视角分析,主体班会更是建设班级文化的有效途径,内容新颖形式活泼、为学生所喜爱的主题班会本身也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谈到班级文化时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如果无视学校是一种社会生活行使的事实,教育就会失败。要想在尊爱和责任心上教育取得成效,教师必须把课堂道德社区的形成作为教育的中心目标。”课堂道德社区形成的背后所要依托的是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班级文化。而优秀的班级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主题班会这种重要的教育形式,通过主题班会所要完成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道德社区。我们之所以强调课堂道德社区的作用就在于学生在生活当中学习道德准则,他们需要有一个社区的环境相互影响去建立相互之间的关系去解决矛盾。作为团体的成长,他们需要从他们直接的社会经历当中学习公平的游戏、合 作、谅解和维护每一个个体的价值和尊严。
二、主题班会的影响因素
一节好的主题班会究竟取决于哪些因素的影响?换言之,班主任在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中应该着重做好那些方面的准备?这也是使我们在研究和开展主题班会中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主题班会通常被认为是班主任综合素质和教育实践智慧的集中体现。从一个班主任老师提供的主题班会中,我们可以更具体地洞悉该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对班主任工作本身的理解。因此,主题班会也成为各种形式的班主任风采展示和技能大赛的必赛内容。从总体上,我们可以把主题班会的影响因素归结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班主任关于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教育理念;班主任的平日的相关知识和素材积累;班主任在主题班会的组织实施中的实践智慧。
首先,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决定主题班会质量的最终要的因素。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决定着班主任怎样理解德育的本质,决定着班主任如何看待班会中的师生主客体关系。具体而言,理念在主题班会设计和实施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具体方面:科学的理念避免方法上的强制与灌输,科学的理念可以保证主题班会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的理念还可以最 大程度地杜绝主题班会组织中的“新形式主义”,以科学的理念指导班会的设计与实施过程首先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班会中的道德灌输。要从观念上彻底摈弃道德“灌输”,真正体现德育过程的主体性。道德的强制与灌输不仅有悖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导致学生对学校德育的拒斥与逆反心理,也极易导致学生人格的两面性。德育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只有调动学生对德育活动过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才能使学校的德育过程成为外在价值引领与学生价值自我建构的统一,实现德育过程从他律到自律的实质性转变。
用科学的理念指导班会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必须研究学生态度改变和行为发生的内在机制。在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唤起学生们情感的共鸣是班主任需要优先关注的问题。在班级教育实践中班主任老师逐渐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果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使其通过亲身的体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一切教育尝试都是徒劳,都是在“打冷铁”。主题班会如果不能切实改变学生的态度,就很难让学生心悦诚服的从内心去接受主题班会所要传达的观念。
德育新的课改革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 标体系。其中科学价值观的目标的达成很难脱离良好情感品质形成和态度改变两个具体目标而实现。“教学如果不调动学生的兴趣就是在打冷铁”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一原理同样也适用于主题班会的设计理念。主题班会必须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过程,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实现道德移情,进而改变道德行为。因此,从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理念上必须彻底摈弃灌输和说教的模式,给学生体验的空间和自主选择的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道德的自我建构者。
教师关于主题班会的基本能力的核心是创造能力。不管是对素材的积累、还是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提升的技巧,最终都是班主创造能力的具体体现。
三、主题班会的一般过程和设计原则(一)主题班会设计的一般过程
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是主题酝酿的阶段;组织实施的阶段;总结提升的阶段。
主题酝酿的阶段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班会的目标、任务来选择实际的主题的阶段,那么这个过程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班级中存在的具体教育问题选择适宜的班会 主题。主题班会的设计、召开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让所有学生在班会运作、召开过程中都有责可负、有事可做,才能达到其应有目的。
组织实施这个阶段是在主题确定以后,以班级为单位,由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参,共同实施班会计划的过程。与班主任要完成这样几个工作,第一个是合理安排时间,考虑角色的分工,准备媒体介质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因为一次主题班会只有45分钟的时间,因此,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必须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规划。这个阶段班主任要考虑到角色的分工,是老师来主持班会还由学生做主持人来主持班会。另外,如果主题班会要使用多媒体的手段,还要注意准备好主题班会所需的媒体的介质和硬件设施。有的复合型的主题班会的参加人员不限于本班的师生。有的时候还要邀请家长、或者其他年级的学生代表参加。班主任在主题班会的具体实施阶段要做好协调各方面人员的工作。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总结提升的阶段。总结提升的阶段是在班会的结尾由老师和同学共同总结班会的体悟,进行主题的深化和提升。总结提升是一个主题班会必不可少的环节,没有这个点睛之笔,主题就很难突出。适宜、恰到好处的主题提升 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关于班会主题的清晰的感觉和印象。在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中,有些老师会忽略这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常看到这样一些班会,班会刚一开始,老师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老师就退到了幕后,最终班会结束时,老师站在台上只是仪式性地宣布“我们的班会很成功。”完全就没有提升的设计。事实上,主题班会的提升环节不仅是决定主题班会实践效果的最重要的环节。没有经过提升的班会,主题最终很难凸现出来。而且也是检验一个主题班会中教师是否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的重要参考指标。(二)主题班会的设计原则
主题班会的设计原则是主题班会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我们认为班主任在设计和实施主题班会中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计划性原则。计划性是主题班会的首要原则。坚持计划性原则要求班主任以课程计划的认识高度设计和安排主题班会。要把主题班会设计过程纳入学校的全部日常工作、纳入到班主任的全部的日常工作。一方面要注意时间安排的计划性,主题班会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也不是一个查缺补漏的附属物。它一定是我们整个学生教育管理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 部分,是我们班级整个学期计划和整个学年计划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正因为内容的丰富,我们同时要注意班会主题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班主任老师在做学年和学期工作计划时,必须把主题班会的具体计划和安排写入其中,防止随意性和零散性。另一方面要注意主题内容的系统性设计。主题班会的主题设计要打破单一主题和一次性的主题设计模式,要根据学生发展的某一时期,从系统课程的角度设计一个学年段或年龄段的主题班会的系列主题。使这些主题不仅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阶段性心理需求。同时,主题本身也构成了一个层层推进,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
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要求班主任在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关照教育对象和现实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主题班会的针对性主要指两个方面:其一,主题班会的主题确定必须针对班级中现实的教育问题,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其二,主题班会的主题确定和具体实施方式的选择必须关注学生特定的年龄的阶段性特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依据设计主题班会的主题内容,选择适宜的实施方式。个体的心理发展在每一个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以少年期为例,在少年期这个阶段是一个充满矛盾 的过程。他们表现出反抗性、依赖性、闭锁性和开放性、勇敢和懦弱、自卑和高傲、否定童年和眷恋童年等矛盾心态。我们的主题班会就必须关注这些矛盾,依据初中生的心理的特点来进行主题班会的设计。
3、整合性原则。
所谓整合性原就是在班会设计和事实中所涉及到的主体和主要或活动要素进行综合考虑而不偏废另一方的作用。在主题班会实施中,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题作用的整合;二是媒体演示和语言解说的整合。在主题班会的设计过程当中和实施过程当中,最重要、起到核心作用的是教师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在主题班会过程当中教师永远都不要忘记你是这个主题班会的主导者。虽然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把班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是老师绝对不可以放任不管。
班主任在主题班会的设计实施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上:
1、在主题的选择与确定过程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可以在主题酝酿阶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甚至可以让学生来共同确定主题内容,但老师必须清楚主题的针对性,把握主题的方向。2通过班会实施过 程的动态掌控实现主导作用。教师要善于在班会实施的过程中寻求最佳的教育契机。班主任在班会设计中通常都有一个具体的内容计划和大致的时间表。有经验的班主任常常会根据班会的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主动改变班会的时间进程。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放大教育影响。寻求最佳的教育效果。
3、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重要环节的适时介入上,在学生作主持人主持班会的模式中,很多老师在班会开始以后就完全躲进了“幕后”,在班会结束的总结环节以前老师完全游离于班会以外,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在重要的环节上回到班会的现场,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段的主题班会,学生对主题班会的掌控能力是有限的,老师要在必要的时候适时介入班会现场。
主题班会在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因活动过多而将主题淹没,因此,在主题班会临近尾声时,需要老师对班会进行必要的总结提升。主题班会的提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班主任讲话。而是在原有基础之上对主题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主题班会的提升环节直接决定着主题班会的效果,也是对班主任教育素养和时间智慧的最集中的考验。
二是媒体演示和语言解说的整合。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主题班会形式上的新变化,当前,多数老师都借助多媒体手段完成主题班会。多媒体手段的介入让班主任老师在班会中大量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成为可能。但是,实践中发现,很多老师在给学生呈现图片资料时,并没有进行积极的言语解说。而只是简单地呈现。这种简单化的处理方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图片内容的理解性。事实证明,老师对图片内容的适时、恰当的解说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关于图片的直接经验,同时也决定着学生对图片内容的理解方向和理解的深度。颁奖词的魅力
4、创新性的原则。所谓创新性性原则就是指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根据时下学校德育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与兴趣,在主题类型的确定,内容选择和形式设计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摈弃主题班会的老面孔和一成不变的模式。主题确立之后,应着手设计方案,主题班会的构思要新颖,有艺术性、创造性,创造的本质就是出新,巧妙的构思才能令活动焕发出新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把枯燥无味的说教课变为生动活泼的思想课。只有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不断与时俱进的班会才能对学生形成足够的吸引力,才能充 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进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内容选择创新--公益广告在主题班会中的使用公益广告是当前通过借助媒体形式传播进行道德教化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教育形式。早期多见于平面的媒体,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视频媒体已成为公益广告的重要载体。公益广告的道德教化是指借助文字、声音 图像等广告艺术表现形式,传播社会道德文化信息.使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其伦理观念、道德信息,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培养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养成道德习惯、道德行为。公益广告具有很强的道德教化作用。公益广告之所以可以成为我们主题班会中的重要素材,就就是因为公益本身特征所决定的。广告它具有很强的新颖性、思想性、隐含性和教育性。公益广告形式很独特、立意新颖,有强烈的吸引功能。另外,它也有很强的导向功能。虽然它没有直接说出来要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做,但是它通过艺术手段很含蓄地传达了它所倡导的思想和坚持的主张。同时,传媒介质和艺术手段的使用有使得公益广告具有很强的感染性。通过情感氛围的营造,公益广告往往能触动受众情感层面,引起观者强烈的情感共鸣,引发人们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道德思考,进而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我 们可以看几个公益广告的实例图片。“听听孩子的心声”这幅公益广告,没有过多语言的描述,但我们会感觉到它扑面而来的视觉的冲击力。通过这个图片,大家马上会强烈地感受到“减负”这个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的急迫性。上面的几幅公益广告图片,都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传递了深刻的社会道德教育功能。像禁止踩踏草坪,倡导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为绿化尽你的一份力,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公益环保的口号,以艺术图片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不曾有过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的震撼,它唤起的不仅仅是对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的关注,同时必定会引发我们每个人深刻的反思,强化我们对自身社会责任感的体认。这样的广告可能都会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从教育目标上看,公益广告和主题班会尽管所设定的教育对象不同,但是社会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相契合的。这也是我们可以在主题班会的素材选择上能够借鉴和使用社会公益广告的一个基本前提。公益广告的新颖性和隐含性又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具有了审美特征和可欣赏性,使我们通过主题班会这种教育活动实施的思想教育淡化了说教的灌输的色彩。另外,公益广告的使 用也可以强化德育过程的情感感染的功能,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在公益广告的使用中,通过调动学生的直接兴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最终有助于我们通过道德移情最终促成学生完成道德选择和道德行动,也是主题班会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四、班主任主题班会设计、实施中必须关注的三个核心问题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从影响因素、一般过程和设计原则等几个方面对主题班会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和说明,但是这些相关知识并不能彻底解决班主任在主题班会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笔者通过长期走近课堂,观摩和评析主题班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主题班会都存在共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些实践层面的问题,班主任必须优先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边界和同识性的问题
因为主题班会它不通于一般的班会、不同于固定班会和临时班会,主题班会的功能是有边界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班级管理的工作都分解成一个、一个的主题,在时间上也无法做到。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主题班会的同适性和边界问题。必须认识到,主题班会是必不可少的,但它不能取代其他教育 形式。
(二)表演成份和真实性的问题
在主题班会过程当中,我发现很多老师为了让主题班会更加成功,在彩排方面花费了很多时间,这些表演成份过多的班会,伤害了主题班会的真实性,如果过多的表演成份参加到主题班会里面来,不仅仅是伤害了班会这种形式,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这种感觉也是一种伤害,本来是一种很严肃的、很感人的主题,一遍一遍的表演,会使大家就会对它产生另外一种情感体验,甚至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因此,在主题班会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淡化表演色彩,坚持开原生态,生成性的班会。
(三)承载力和系列化的问题
很多班主任老师在主题班会中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内容过多,致使他很多想要表达的东西都没有在40分钟充分展开。很多的环节,不管是讨论、体验、还是最后的提升,都因为时间不够而变得是蜻蜓点水。其原因就在于班会的设计内容超出了40分钟的承载力。解决这个现实问题主要采取主题系列化的方式,一个大的主题一次班会不能完成可以分解为两次甚至三次班会把它完成。这样,可以增强主体班会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同时,也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主题班会的实效性。
总之,主题班会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教育形式,是学校德育的一种有效的途径。班主任应从课程的高度和德育功能的视角去体认主题班会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班主任不仅要成功地开展班会的技能,而且要认真地做主题班会的研究,不断提升主题班会的设计理念,创新主题班会的实施途径和具体模式,在不断反思和创新的行动研究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实践智慧。
第四篇:设计理念(本站推荐)
教案设计:
1、走入文本,营造课堂品味文学美的氛围;
2、启迪思维,通过合作探究,了解文章、了解文风。
设计灵感:
1、随多媒体的推广运用,不少语文课都引入音乐,但常常是教师配
好曲子堂上一放,确实能启发学生感悟,那么反过来,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曲调配上,不也同时引导了学生感悟作品情感吗?
2、如果可以以曲调感悟,那么以美术、以影视等等其它艺术形式不
也可以帮助解读文学作品吗?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为学生合作疏通字词句义。本次实录为第二课时。
师:一提起“艺术”呀,我们总觉得它特—— 生:(纷纷)高雅„„还有很高深„„
师:是啊,艺术是高雅的,但艺术也在我们身边。其实我们接触过很多形式的艺术,譬如„„说说看——
生:(七嘴八舌)音乐„„美术„„电视电影„„舞蹈„„
师:对,别忘记了文学,我们语文课接触到的文学作品也是艺术,艺术的形式真多,但艺术是相通的,为什么?——因为艺术都是抒写人的内心情感的。
师:今天我们就尝试一下,用其它的艺术形式来解读我们的文学作品。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我们读一篇好的作品时,从心灵深处就会响起一首曲,隐隐约约,脑海中会闪现相关的画面,朦胧或者清晰?(学生点头默许)我中学时读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边说边板书)很喜欢,后来读起时,总会有一首曲子在我心中似水般流过。我想请大家静静地、轻轻地吟诵一下这篇文章,看看仅仅是你我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是作家高超的文学魅力唤起了我们同样的艺术感受。
生:(自读课文,且读得很投入)
师:听到你心灵的的曲子没有?„„是怎样的调子?怎样的节奏?又是怎样的器乐弹奏出来的?
生(甲):很缓的,很低的。
生(乙):应该是古筝或琵琶或„„总之,比较古典的。
生(丙):好像又有欢乐,但并不欢快。
师:三位同学描述的跟你们内心听到的一样吗?(学生点头)
那么你们是从文中哪些文句读到的?
生:(纷纷)“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
师:(出示课件思考题)那么,柳宗元来游小石潭,到底是“乐”还是“凄”?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联想柳宗元的相关作品,如《始得西山宴游记》、《江雪》、《黔之驴》)
生(甲):初一时课外背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就写“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他一直因被贬而失落抑郁,应该是“凄”多。
生(乙):他在《江雪》中写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就是他失意孤独的写照。
师:是啊,柳宗元与刘禹锡一起参与变革,也一起被贬。还记得刘禹锡写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怎么写的?
生(齐背)“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师;对,刘禹锡被贬到凄凉的巴山楚地,一去就是23年,柳宗元的命运也差不多,被贬来到了永州,正值三十多岁施展才华之时,一呆就是10 年,后又被贬柳州。在永州时,他不被重视,只有游遍永州山山水水,写成《永州八记》。如果说,李白是苦闷时“借酒消愁愁更愁”,那么柳宗元则是——
生:(齐答)“借景消愁愁更愁”
师:他是想寄情山水,优美的景色,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鱼儿,的确让他忘记了忧愁,但毕竟是短暂的,空寂的环境、冰凉的石头,让他再一次涌起了失意之感。
淡淡的喜,浓浓的愁,缓缓的流淌出的是一首抑郁哀怨的古典曲子。
老师暂时以一首相似的古筝相配,让我们以这样的情调一起读一读全文,感受作者的失意与哀伤吧。
(生齐读全文)
[老师板书:《小石潭记》也是一首„„曲。(抑郁寡欢的情感)]
师:读得真好,一代失意的文人其心态透过文字显现出来了。音乐帮助我们解读了文学作品的情感基调了。
其实呀,中国文人太多这种遭遇了:怀才不遇,抱负难施,惟有借文学抒写出来,柳宗元是
一位,我们从文学作品中还了解其它人吗?
生:(纷纷)李白——王安石——刘禹锡——辛弃疾——李商隐——韩愈——陆游„„
师:那是时代的悲剧啊!失意的文人只有借助他们的笔,寄情于山水,或抑郁、或洒脱、或大气„„如果有兴趣,我想请大家利用课外时间,对这一系列的文人作一番深入的了解,从他们的作品中去走近他们内心,去感受人生挫折中的勇气与坚韧。解读失意文人应是很有品味的事。
那么,《小石潭记》能不能是一幅画?
生:可以。
师:有那些景物?
生(纷纷数出)水、石、树、竹、鱼、蔓„„
师:很自然的景色,作者用很简洁的文笔就把丰富的景给写出,譬如,“蒙络摇缀”四个字,就把什么景物写出?
生:树和蔓。
师:对,写出了树蔓的自然生长态势,四个字,或茂盛、或自然,或静态,或动态,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而且作者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譬如“如鸣佩环”,那种由水声带来的快乐也跃然纸上。文中这种例子实在很多。下面我们来试一试,找出你最心神向往的景物、或最能触你展开想象的景物,加以描绘,说给你的同伴听,然后组里选一个说得最好的,一齐润色、加工,再在全班朗读。
(生分四人小组活动,或说或写,老师随堂指导)
师:瞧,几个小组都很投入,有的已经写好了,有的还在不断地润色。下面我们请一些同学来把他们的“作品”读一读。哪一个组来?
生:我们组选的是“鱼”,我们想那儿的鱼应是:“它们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快活地摇着尾巴。鱼儿们似乎与阳光玩着捉迷藏,有的静静地倚在岩石上,透过清澈的水,阳光似乎找不到它们。忽然,鱼儿们全游开了,透过斑斑驳驳的树影,它们张开嘴,调皮地对着阳光吐出了一串串的水气,还不忘了与潭边陌生的人摇尾问好!”
师:哈,展开了想象,拟人的手法让小石潭的鱼儿也仿佛游进了我们的思维中了。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一小组的同学多次强调潭水的“清澈”,文中第二段好像并没有写呀。
生:(齐答)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其实也表现了水之清。
师:同学们真有眼光,这种描写也叫——
生:侧面描写。
师:对!第一组的同学做得好,还有哪一组?
生:我们选的是“树林”。“四周的树林静静地伫立着,它们紧紧地挨着、靠着,似乎除了彼此便失去了依靠,那青翠的脸庞被冷风拥护着,在瑟瑟地颤抖呢?”
师:同学们听到没有?这一小组用了几个动词来表现树林的茂盛?
生:(齐)“挨着、靠着”。
师:这两个动词除了表现树林的茂盛外,还可以表现什么?
生:它们在这少有人来的地方好像靠着“挨着、靠着”来互相安慰。
师:第二小组的同学,他这样品味你们的用词对吗?(学生点头)这从中也传达出作者的失意之情。写得真好!再请另一个小组,请选的不是这两种景物的小组来说说。
生:我们选的是“溪水”,我们这样写的:“溪水顺着崎岖的山路弯弯曲曲地流来,一会儿溪水被巨大的山石遮住,只听到潺潺的水声,但是,延伸而来,穿过了一段山石后,在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又熠熠闪光。”老师,我们猜想此时作者也会有感想,不知对不对?
师:什么感想?说说给大家听。
生:他应该想,人生何尝不与这溪水一样,曲曲折折,挫折应该是暂时的,总会也有突破的时候。
师:大家认为呢?
生:有一定道理吧。
师:有些牵强,但很有创意,这是这一小组同学所闪耀出来的思维火花。我们应该给予掌声吧。(学生鼓掌)我还建议这一小组的同学去参与“柳文化”的研究。“柳文化”中“山水游记”是重要部分。不过老师也有一个问题想大家一起探讨的,“小石潭”并非名胜之地,只是幽静之所,“小石潭”也只是作者给它起的名字,文中写的景物不少,为什么唯独以“石”为其命名?“秀竹潭”、“欢鱼潭”、“茂林潭”等名可以吗?
生:因为文中写道“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师:对,潭以石为底,这是一个原因,还有吗?
生:“如鸣佩环”应该水冲击石而发出的。
师:又一位同学闪出了思维的火花,还有吗?
生:(抢着答)“蒙络摇缀”中“蒙”与“络”应是树、蔓覆盖、缠绕在石头上。
生:“影布石上”也是写石头。
生:“其岸势犬牙差互”也是写岸边的石头。
师:很好,作者既然起名为“石”,描写的笔墨也关注到这上面,潭因石而美。还有吗?
(学生讨论后不少举手)
生:“凄神寒骨”应该是作者坐在石上,寒气刺骨、“石”的冰凉刺骨。
生:然后由此而感慨身世而内心也凄寒。
师:是啊,潭以石为底,潭因石而美,人由石而感,于是“石”就成为潭之名。看来,作者的笔下是“一切景语——
生:——皆情语”
师:对,寓情于景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一大特色,难怪有人称赞他是继《水经注》郦道元之后的又一山水能手,有人还甚至称他为“游记之祖”。
《小石潭记》的确是一幅画,浓郁的愁、清雅的景,融汇成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彩画。
那么请我们展现相关的画面,跟随着音乐,或背或读全文。
(学生齐读)
[老师板书:《小石潭记》是一幅„„画(寓情于景的写法)]
师:多么令人向往的美景。柳宗元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不幸者,今天我们在欣赏他带给我们艺术美的同时,也想欣赏自然风光。假如要拍摄一部“小石潭”的自然风光片,你是一位摄影师,你如何忠实于原作,把握好你的镜头。请小组再次合作,这一次你们是摄制组了,好好地找出作者游览的线路。
(学生热烈讨论)
师:(引导学生回答)由“篁竹”远远的广镜头,逐渐地拉近到潭底、潭周,并渐近到特写潭中鱼,然后又把镜头再拉远,“望”潭之源,最后把镜头拉高拉远。
看来柳宗元不仅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导演,由“西行”到“而去”,清晰的游踪让景物也移动变换起来,这叫“移步换景”法。
[教师板书:《小石潭记》也是一部„„风光片(游踪清晰的顺序)]
师:老师不是摄影师,只是从网上下载了一些相近的图片,就让我们在音乐中,在图片的变换中,根据提示,试着背诵全文。
(放课件,学生试着背诵)
师:艺术就是这样,很美,很高雅,很有魅力,但艺术绝不是难于接近的,不管哪一种形式,艺术是相通的,希望我们同学们能更多地去感受文学等艺术的高雅!
第五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会活动设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
体验遵守规矩的快乐和愉悦。
认知目标:
1、知道什么是规矩。
2、了解规矩是怎么来的。
3、明确小学生在校要遵守的规矩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社会生活中每个公民要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
行为目标:
做一个守规矩的小学生。
二、活动准备
(一)班主任准备
1、课件。
2、圆规、直尺。
3、“击鼓传花”游戏道具:鼓、花。
(二)学生准备
1、了解《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准备一个最拿手的文艺节目(歌曲、舞蹈、朗诵、乐器等)。
三、活动过程
板块一:(情境导入,知道什么是规矩?)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现在就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在黑板上画画,画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
2、老师也画了一个圆形和一个正方形,大家看看,比较一下,是同学们画得好还是老师画得好呢?(说原因)
3、师:老师之所以画得好是因为用了专门的画图工具。看,这是什么?(出示圆规)老师就用它画圆,画出的圆就特别圆;这是什么?(出示直尺)老师用它画方,画出的方就方方正正。因此,我们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板题)。这里的“规”指什么?“矩”指什么?那在日常生活中,“规矩”指的什么呢?
师小结:规矩是指一定的标准、法则和习惯。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生活中的“圆规”与“尺子”,也就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咱们先来玩一个游戏。
板块二:(游戏推进,了解规矩是怎么来的?感受为什么要遵守规矩?)游戏——击鼓传花
1、师:你们玩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吗?哪位同学愿意带着同学们玩一会儿? 玩过1~2轮后,教师要求暂停一下。
2、师:刚才我们玩得怎么样?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既然是做游戏就要开开心心,那怎样玩这个游戏才让我们真正开心愉快呢?(生:制定游戏规则。)
3、师:是的。我们现在就来给“击鼓传花”这个游戏制定一个规则。老师先给大家一些提示:
大屏出示关键词:击鼓、传花、表演、观众
4、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分组讨论游戏规则,每个小组可以选一个方面重点讨论(各组有侧重)。
全班交流游戏规则,相机出示课件。
“击鼓传花”游戏规则
击鼓:由一人击鼓,击鼓人要背对众人,以示公正。第一个击鼓人由老师确定,后面的击鼓人由表演节目的同学担任。鼓声敲响,游戏开始,鼓声可以时快时慢,鼓声一停,传花就停止。
传花:鼓声响起,开始传花,花要从第一个同学手里传递到邻近的同学手里,邻近的同学接过花后顺手再递给旁边的同学,花要随着鼓声依次不断地往下传。
表演:鼓声停后,花落到哪位同学手里,他就要高高兴兴地从座位上走到讲台前,先报出要表演的节目,再开始表演,表演的形式要丰富。如果鼓声停止时,花正好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通过“石头剪子布”方式决定胜负后再表演或者两人商量共同表演。
观众:同学表演的时候,观众要认真听、仔细看,表演结束后有掌声鼓励。
5、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制定出了“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还想玩吗?(想)那我们就按照刚刚制定的游戏规则再玩一玩。
6、师:我们制定规则以后,大家玩得怎么样?
同学们,我们按照规矩做游戏,游戏的过程公平公正,大家玩得既有秩序,又开心愉快。游戏就玩到这里,以后有时间我们再好好地玩。其实,不仅仅做游
戏是这样,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规矩无处不在。
板块三:(初步感知小学生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一)、校园
1、请看大屏,视频一:收作业(你发现了什么?太吵,收作业没秩序、混乱。我们应该怎么做?)哦,收作业有收作业的规矩。
视频二:课间文明活动(同学们在课间开展了哪些活动?开展得怎么样?)(组织教学):课间活动守规矩,活动轻松愉悦。我们现在在上课,课堂上也有规矩,你看,这位同学做得多端正,这位同学听讲多认真,那位同学刚才发言先举手,还有这位同学答问声音真响亮,你们都是遵守课堂规则的好孩子。
2、为了规范我们小学生的一言一行,国家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是我们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为了便于同学们记忆和经常督促自己的行为,我们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编成了一首儿歌(大屏出示),自由地读一读。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歌》
背好书包进学校,服装整洁领巾飘。
见了老师问声好,见了同学打招呼。
上课铃响进教室,安静坐好迎老师。
站立问声老师好,精神饱满学知识。
勤动脑筋多发言,读写姿势要正确。
下课起立师先行,上课用品准备好。
上下楼梯右侧行,讲话走路都要轻。
室外游戏讲文明,环境卫生保持好。
做操站队快静齐,动作到位要有力。
跑操切记不拥挤,队伍行进有秩序。
两操坚持志不移,天天锻炼身体好。
值日分工要明确,各负其责要做到。
放学站队出校门,交通安全记心间。
牢记行为规范歌,快乐成长你和我。
读了儿歌,你觉得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请来夸夸你自己,或者你觉得哪位同学有值得你夸奖的地方,也请你来夸夸他。
你还得到过谁的夸奖?他是怎么夸你的?你的心情怎样?
瞧,我们在学校里规范的一言一行,同学们看在眼里,老师记在心里,同学的称赞,老师的夸奖带给我们许多快乐。老师希望你们牢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歌》,做一个知规范、守规范的小学生(板书)。
(二)、社会
1、学校生活有规则,现在让我们走出校门,去发现更多社会生活中的规则。视频一:购物(排队)
视频二:图书馆(保持安静、把书还回远处)
视频三:横穿马路(不对。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
2、是啊,同学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就有可能对我们的生命造成威胁,有什么比生命更美好,更宝贵呢,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国家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比如《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会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有更多的了解,更深的认识。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小公民。(板书)
(3)、扩展导行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同学们还知道我们应该遵守哪些规矩呢?
总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好比一杆秤,规范着我们行为的尺度。有了规矩,我们才能融入社会,遵纪守法,我们要从小做起。只要人人遵守规距,按章办事,我们的社会就能更加和谐美好。
今天的班会到此结束。
板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主题班会
知规范守规范
知法守法
课前准备:
1、了解学生游戏基础,若没玩过,教学生玩。
2、学生了解《中小学生守则》(10条)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具体内容,读一读。
3、准备一个最拿手的文艺节目。(以简短为宜,如歌曲唱一段就行,诗歌背一首就行。)
4、游戏的鼓、花换更精致的;重画圆、方图;视频需精简;板书做成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