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5篇]

时间:2019-05-14 09:5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

第一篇:浅谈小学“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

浅谈小学“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对班级管理的危害也越来也越大,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了解问题学生的特点,分析形成原因,找出行之有效的策略,纠正“问题”,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关键词:问题学生 特点 原因 转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对班级管理的危害也越来也越大,给班主任带来了新的挑战。所谓“问题学生”,就是在思想上,行为上、学习上出现一定问题,进步缓慢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往往表现为思想堕落、意志消沉、无视纪律、集体观念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学校和生活中得过且过,在传统教育中,多数教师将“问题学生”视为班级的累赘,自己工作中的“绊脚石”,要么严加训斥、冷嘲热讽,重则体罚,要么弃之角落、不闻不问。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对待问题学生呢,找出解决的策略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确实摸透“问题学生”的特点

(一)、自卑感强

问题学生由于各方面都比较差,因而受到的批评也比较多,在班级中和其他学生在一起,总是受到排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卑感,总觉得比别人差,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其实,“问题学生”同样有自尊心,同样希望获得老师的赞许,但是老师出了批评还是批评,后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

(二)、是非观念模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被带进了校园,学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问题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是非观念模糊,行为没有准则,会出现违反《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社会公德的现象。例如,他们把违反纪律,打架斗殴当做是“勇敢”,把“哥们义气”当做是友谊,把挥霍浪费当做是“潇洒”,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但是却违反了作为学生的道德准绳。

(三)、意志薄弱,自制力差

意志是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

而问题学生在平常表现出来的特点是,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在一定的诱惑下,就把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抛之脑后,从而做出错事。

(四)、求知欲弱

很多问题学生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怕苦畏难,没有学习动力,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差。受到否定的评价,被老师冷落,没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把学习看成一种沉重的负担,因此厌学情绪强。

二、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每个孩子所生活的环境和条件都是不同的,作为形成问题的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为此,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必须科学、准确、客观、全面的分析,找到病症,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具有转治疗的效果。有的问题学生形成来自智力方面,有的来自家庭方面,还有的来自各方面的教育。老师在帮助孩子改正时,应当分析查明原因,分清类型,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

根据对“问题学生”的分析,不难看出,“问题学生”也并非无药可救,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另一名家强调:“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诚心去奉献,耐心去诱导,转化“问题学生”并非难事。

(一)、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理解、支持孩子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因此,孩子的教育离不开父母,离不开家庭。许多“问题学生”的家长都感叹:我为孩子提供好的条件,付出了这么多心血,可孩子还是不听话。他们感到迷茫,困惑。其实,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都不在点子上,要让家长明白,物质上的给予不等于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其实,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需要的是情感的交流。

很多家长只是责备孩子的不听话,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多和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为孩子排忧解难,给他们指明行动的正确方向。多理解和支持孩子,从孩子的立场去看待问题,一切问题都会有化解的良方。培养学生健康的品行和人格。

(二)、树立问题学生自信心

大多数问题学生都意志薄弱、自卑感强、对自己的成长进步缺乏信心。我们要以正面引导为主,多安排 合适的工作让他们干,一旦工作干出了一点成绩,就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应该走进学生心灵去深入了解这些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再去和他交朋友。

(三)、尊重问题学生的自尊心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从某种程度上讲问题学生的自尊心甚至比一般人还强些。由于种种原因,问题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创伤,如:多次受到批评,或纪律处分,同时成绩又差,因而他们十分自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真诚地去关心他们,用炽热的爱去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另外,尤其是班主任不要过多注意他们的缺点、短处,而要多肯定其长处和优点,不要动辄在办公室、教室或公众场所批评、讽刺、贬低、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学生经常受到批评指责,就会对老师产生反感和憎恨等逆反情绪,事后见了老师横眉冷对,老师说东他偏往西。长此以往,不仅会严重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正常发展,而且会使师生感情产生隔膜,关系十分紧张。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每一位问题学生,他们出现的问题也一定是事出有因.应得到老师的理解,如果在学校里老师都不能接纳对待有问题的学生,也许事情就好办得多。

(四)、老师要有爱心,用真爱感化学生

爱是教育学生的能源,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炬,是取得良好教育效应的力量。因为“问题学生”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但他们也有自尊,也希望得到别人真诚的鼓励、支持和帮助。教育家夏尊指出:“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应该用真诚的爱心去抚慰障碍学生拿受伤的心灵,以高尚无私的人格力量去消除他们的防御心理,绝不是歧视他们,更不应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真正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心灵交融。

(五)导致以行,持之以恒

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仅仅靠说教、沟通、关爱和激励是远远不够的,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要持之以恒地引导和督促他们的行为,因为问题学生最大教育转化的难点就是“反复无常”,很多问题学生当着班主任的面承诺的很好,表现得很乖巧,但是,背着班主任又是另外一套。还有的问题学生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但过一段时间又开始恶化。所以,对待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班主任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和爱心,只有导致以行,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转化。

总之,问题学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对“问题学生”我们

不能随意放弃,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问题学生”将不会是障碍,甚至有可能一跃千里,一鸣惊人。

参考文献

[1] 王宝祥,转化后进生的理论与方法[M](第2版),知识出版社,2004-07 [2] 吕香妹,教育会诊制:问题生教育的有效措施;《班主任之友》;2008年 第3期。

第二篇:问题学生转化策略案例

问题学生转化策略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我班有一位学生叫达朝鸿,该生性格内向、执拗,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与同学相处,遇到一点小摩擦就大打出手,铅笔盒、板凳、簸箕都是他打架的工具,同学们既讨厌他又畏惧他。老师批评教育他时,他不但置之不理,还充满仇视心理。在家中,家长对他毫无办法,不敢严厉批评,稍一管教就乱发脾气,轻则将书本撕烂,重则离家出走。在学业上也表现出努力不足,很少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经老师批评教育,却仍旧我行我素,还经常无故不到校。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学生智力不错,完全有能力学好每一门功课,而且该学生自尊心很强,班级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很强。后经过我与其他任课老师的帮助,与他谈心,沟通。给他心理安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终于在学业上与同学的人际关系上取得了进展。成绩提高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也结交了一些好朋友。

二、问题的症结:解读这个学生

1.心理原因

该同学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的头脑不聪明,也不是他不用功,而是被自卑、焦虑等自身因素所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解除心理枷锁,让他抬起头是转化他的关键之举。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欠缺,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只要处理得好,缺陷也能转化为各种各样的优越感。”从该生的个体情况来看,他的心理问题比别人要稍严重一些,相对来讲转化的难度要难一些。

2.家庭原因

孩子的父亲每天早出晚归,父亲为了生意对他照顾不周,很少有时间和孩子沟通。母亲小学毕业,文化素质低,典型的农村家庭妇女,在家对他在学习上的帮助也难产生效果。再加上还要照顾两岁多的弟弟,对他有所关注。父母反映,自从最疼爱他的爷爷去世后,他就觉得他是家中失去了关爱,父母心里只有弟弟,不爱他。沉重的思想负担使他产生了某种恐惧感,怕父母抛弃他;给他的心理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在他心中,爷爷生前对他的爱被无限放大,而父母对他的关爱被他曲解为嫌弃。弟弟成了他的仇人,抢夺了他的父母,看弟弟左右不顺眼,经常趁家人不注意欺负弟弟。当老师询问孩子的情况时,母亲又屡次欺骗老师,帮孩子“过关”。性格孤僻偏执,不能与人友好交往,学习没有快乐感成了他最大的特点。这与他的家庭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3.集体原因

该生所在班级,大部分同学尤其是男同学都很活泼,性格外向。他在班上总是很“显眼”,经常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又爱动手打人,下手较狠,全班同学不愿意和他交往,怕受欺负,孤立他,这种态度导致他失去了自尊,因此自闭,内向脱离群体之外,他没有信心和同学交流,孩子时期是个争强好胜的时期,若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内心该是多么的痛苦……面对这个孩子,虽说老师也付出了很多,但收效不大。后来,我同家长和以前的任课老师进行了剖析,发掘他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家长的经常鼓励,老师教育也缺乏计划性,班级的同伴也没有发挥良好的舆论作用。因而,他没有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周围给予他的温暖,尝到学习的甜头,老是遭到别人另眼相看。到后来,家长和老师都有点放任自流了。所以,他越来越懒,容易的知识就学点,难点的就放弃。这样他的成绩就越来越差,慢慢地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沦为一名成绩后进生,丧失了进取心。

4.评价原因

其实,该生形成后来的这种情况,不能不说是家长、老师教育缺陷以及班级的不正确舆论的“功劳”。如何客观评价,科学评价像这样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它决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也绝不是一个人所能办到的,这需要大家的教育合力。据我了解,像“你真没用!”“你真笨!”“你真不可救药!”“我怎么会有你这么不争气的东西!”这些不负责任又大伤孩子自尊的话怎能激起孩子的上进心呢?孩子所能做到的就是:你越骂我笨,我就笨。反正别人不会夸我的。这些不正确的做法如果不及早纠正的话,恐怕要害了孩子一辈子。

三、问题的解决:转变该生

1.放开“缰绳”,为学生松松绑。

学习成绩影响着别人的看法,一优遮百丑。反之一丑也遮百优。分数就像魔棒一样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当学生常遭到别人白眼的时候,他自然不自在,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对这些孩子的转化,成绩固然很重要,但不是马上只抓他的成绩提高。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先治好“心病”,才是最佳的方法。如何治?我认为,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先不去注重他的成绩,而是更多地关注他的思想倾向和他的行为动机。让学生排除成绩差这个诱发因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感情投资,多投入精力,一步一步地促使学生感知别人的期待,别人的接纳,从而从心里产生要好的念头。这样,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转化才会更理想。由此,我想到了“牵着牛鼻子”干活的故事,你拉得越紧它越往后赖。你给它一点空间和自由,它反而比较卖劲。教育人似乎也离不开这个理。

就像这个学生,你若眼睛只盯着他的成绩,自然少不了训责。时间一长,转化就会变成泡影。所以,我一开始就不去谈论他的成绩,让他尽情地玩耍,尽可能多地让他与同伴一起活动。这样下来,他的心情变好了,也喜欢讲话了。有了好心情,事情就好办了。这就为转化他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现在看来,当时这样想和这样做是对的。

2.自我检讨,找最佳切入口。

这里所牵涉到的不止我一个人,它还包括学生父母,原来老师和学生等等。这里我并不是在责备某个人,而是真正的教育必须要反思。纵观孩子的成长历程,这些人群的确在起着某种作用,或好或坏,现实就是这样。如何扭转人们的观念呢?那就是要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机会与这些人群接触,征得他们的支持。在接触过程中,我与他们一起总结和反思,寻求最佳转化方案。我们几乎一致认为:先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让他搞好同伴关系和老师关系,以及家长关系,以“先让孩子开心起来”为突破口,“情、理、导、引”相结合,结果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3.以学生的兴趣特长作为突破口

通过平时的观察、家访、与该生的交谈等途径,我发现他特别喜欢车,家中没事就把自行车拆了,重新安装,还帮着他爸爸修理农用车,车上的各种配件都能一一叫出名堂,曾在习作《我的梦想》中写道,他以后要成为一名汽车设计师。所以,我鼓励他参加学校开展的班本课程--“航模组”,并和负责该组的沈老师说明了他的情况,希望沈老师能多关注,多表扬,提高他的自信心。后来,沈老师反映,他在航模组装和设计方面有天赋,活动时兴趣高涨,尤其是被评为组长后,他还能主动帮助其他组员,出谋划策。从那以后,他很少有无故不到校的情况,欺负其他同学的现象也减少了,期末课程展示的时候,他设计拼装的“理想号”航空母舰被评为一等奖,在颁奖时,他笑了,虽然还不够灿烂,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笑脸。

3,携手合作,形成长久竞争力。

被同学排斥在外的打击是很大的,我想“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被同学排斥在外还需要同学的帮助。我首先注意到他没有知心朋友,就在班上开展“手拉手”活动,活动一开始,暗示班内好同学和后进生交朋友,互相帮助。同时,通过这一形式促进该生大胆地与优等生交往,逐步领悟到交往的方法,领略到交往的乐趣。他的特长是体育,班长也是体育健将,因此他们结成好朋友。其次开展主题班会:“撒播友谊的种子”,“团结就是力量”,等等引导同学明白像浩宇这样的学生,自卑、压抑、怕交往的心理形成是长期的结果,不会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除,要允许他有反复。并且教育大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要正确对待他的变化。以我们集体的耐心,接纳他的缺点,他的变化,他的进步,帮助他从封闭走向交往,从自我走向群体,以巩固前一阶段的成果。

4.实施的效果

经过长期的努力,他与以往不同的是和同学交流多起来了,课堂上敢于举手了,大家不笑他了,现在还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他在班级同学心目中的威信大大提高了。这一切的变化极大地激发了他学习的信心,语文、科学、数学都有明显的进步,但英语还是比较差。这还需对他进一步的关心和引导。

四、反思与讨论

1.面对哪些具有任性、自私、专横、懒散等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或家长绝不可轻易下结论,过之甚至会酝造悲剧。因而,对这类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容易造成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不利转化。从该生身上,我发现,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教师或家长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更多地加以渗透性的教育,多旁敲侧击,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老师,同伴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教育。

2.通过对这个教育案例分析,我深刻感受到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教育过程。转化问题学生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奉献爱心,继续反复、耐心的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将教育优势有机整合。教师要以正面的形象吸引和感染学生,要对学生倾注感情,与学生从内心情感上达到共鸣,为学生的发展建立一种完善的情感生活和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了解其个性品质和能力的潜在性,尊重其自身的差异性,唤起他们的自信心,激发起进步的主动性。要与问题4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情感交流,心对心地进行情感启迪,发挥情感教育的教化功能,问题得到了转化,教育也就收到了成效!

3.转化问题学生是一个人对人的工作,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况且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教师的教育智慧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面对全班几十名学生,教师必须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切忌以分数为唯一亮点妄自评价学生的好与差。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背景,包括他的遗传因素、家庭影响所带来的在智力、兴趣、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个性表现,了解学生并以博大的人文情怀去尊重他们个性的独特性,在日常点点滴滴的教育行为中给予最适合他们的教育策略。关注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是我们履行育人使命的逻辑起点。

第三篇:小学低年级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

小学低年级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

杨柳雪怀周学校 牌立珍

所谓“问题学生”意指习惯不良或心理缺陷或品行障碍的学生。当前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问题学生”的教育更应引起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不仅危及一个家庭的幸福,甚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实践证明,他们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内在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概括起来,问题学生一般有以下几种心理成因:

一、自卑心理

问题学生因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落后位置或曾犯过错误受到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家长的训斥,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他们在班里,在家里总感到抬不起头,老是不如别人,总爱把自己的弱点与其它同学的优点对比,心里失去平衡、心态消极,在学习、处事方面不能放开,造成学习效率低。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认可和重视,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受到挫伤,产生恶性循环。为了寻找心理满足,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他们就设法在另一方面表现自己。我们常常看到,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效率低,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不能进入状态,在课堂上精神萎靡,神情呆滞。在与同学的交往上,经常表现在对发型、服饰等方面的追求上,以此来体现自我的价值和存在,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

二、戒备心理

问题学生由于多次的失败,屡遭挫折,有时做了好事,学习成绩有了进步,没有得以应有的肯定和表扬,他们就感到老师不关心自己,认为自己在班里是多余的人。一旦出现误差,又极其容易受到批评、训斥。他们感到表扬、奖励

转,与同学相处较融洽,能主动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而且主动和父母沟通,理顺关系。学习认真努力,成绩明显提高,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良好,信心增强。

看着这位学生的转化,我深刻感到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问题学生需要一个过程,要奉献爱心,因材施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将教育优势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对问题学生,要了解其个性品质和能力的潜在性,尊重其自身的差异性,激发其进步的主动性。只要唤起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学习进步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学习进步了,信心增强了,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就会受到抑制,问题也就得到了转化,教育就会收到成效。

二、用“爱”感之,促使转化。

由于问题学生身上具有长期的消极因素,他们的进步容易出现反复。教师要细致地观察他们的行为,及时地查找问题的原因,分析其心理,“防患于未然”。在学生出现反复时,不要轻于发火,要有耐心,静下心来,真诚地对待学生的过错,努力分析原因,改变方法,抓反复,反复抓,给他们于自省,自我纠正的机会。问题学生的转化,教师的观察很重要,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发现并纠正,一旦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就比较不好办。所以需要我们多一份耐心,急是没用的,相反一急就会把事情弄糟!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虽然很累人,很琐碎,但如果因为我们的努力使他们的前途无限光明,这工作将是最有意义的工作!

三、挖掘“问题学生”的积极因素,激励转化。

教师一味的批评、训斥,往往会实得其反,问题是越堵越大。表扬的话是人人都爱听,愿意接受。因此,如果用严厉的批评,暴力的措施说服不了学生

走出老师思想里的那个“圈”。经验表明小时候唯唯诺诺,“特别听话”的孩子,长大了很多都不会有出息的,反而从小就表现出很多问题的“问题学生”,只要本质不坏,长大后很多人都会做出一定成绩,多给学生一些自己的空间,作为老师宽容一些,不必太苛责,只要他们不范原则性的错误,不防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五、做好家访是转化“问题学生”的重要措施

转化“问题学生”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家长了解“问题学生”的全貌,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教育。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攻人先攻心”。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重视对“问题学生”的家访,以便了解更多的情况,特别是了解“问题学生”的主要心理障碍,这样可以和家长互通情况,共同帮助“问题学生”排除心理障碍,针对性地对“问题学生”实行“对症下药”的教育。

例如,孟呈旭同学特别聪明,但不爱学习,违反纪律是他的特长,怎么办呢?我首先对他进行了家访,从他妈妈那里了解到,孟呈旭原来也是一个好学生,但读一年级时,他曾经向班主任“上书”——想做一个班干部,但他的请求不能如愿,从此以后,他一反常态,经常和教师、同学唱“对台戏”,成绩也一落千丈,因为他认为自己不能做班干部,那是教师看不起他,同学歧视他,所以他经常扰乱同学的学习,捣乱教师的课堂纪律。于是我就满足他的愿望,让他管理班级纪律、卫生,并且当数学科代表,负责收发作业等,他每一样都干得非常出色。他有事可做,又经常得到教师的表扬,他找到了自信,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再也不是调皮捣蛋的“混小子”了。

第四篇: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

浅 谈 问 题 学 生 的 转 化 策 略

高二(2)班 王丽媛

教书育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饱尝了教书的甘苦,也饮够了育人的酸甜苦辣。特别是对那些“问题”学生,多次说教,天天请进办公室,可结果往往是朽木不可雕也,于是怨天尤人,不知所措。问题学生的教育,确实令人头疼。有的家长直截了当地说:“学校老师的话,他还能听点,家长的话,他是一句也听不进去,孩子大了,家长实在管不了。”一些教师认为:“当父母的都管不了,老师本事再大,又能怎样呢?”学生则说:“家里、学校没有人对我好态度,没有人真正理解我,在你们眼中,我是一点儿好都没有,怎看怎不顺眼。”问题学生的管理与教育,已经成了学校管理中的一个无法忽视的话题,而且是学校教育中的一篇大文章。作好这篇文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如何教育“问题”学生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注意研究形成这一现状的心理因素,只有剖析它形成的心理,才能找出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多年与问题学生接触,我深刻地体会到,对他们的教育和转化更需要我们的爱心、耐心、细心。同时更要注意的是: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形式要多样化,转化的方法也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力求实效。下面我谈一下,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各位领导老师一起分享一下,也请多多指教: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问题”学生形成的心理因素

一般来讲,“问题”学生的形成,通常有如下几种心理在抑制其正常发展。

1、失控与失望

失控是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在通常情况下,只有表现程度的差异,而无本质的区别。如有的完全失去了自制、自理的能力,知纪违纪,不该做的事却做了,不该表达却脱口而出;有的则表现为偶尔出现,给人的感觉是反常、突然、意料之外,无论对于哪一种,一旦表现出来,教育者对其成因都应该认真分析,正确对待。否则,疏导不当,横加指责或写检讨,乃至请家长,都容易叫学生产生失望心理,使学生的心灵之光遭到扑灭,学习进步等向上的心理受到挫折。显然前者是后者发生发展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发生发展的结果。因此,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十分注意分析研究失控的现象,千万不可草率、武断,以防失望心理产生。

2、错判与错疑

“错判”是“问题”学生通过多次实践,对教师程序化教育所产生的一种适应心理。它的形成与教师对学生的公平程度有关。有时教师在处理某些问题时,使学生感到有些不公平,在这样一种前提下,容易使学生产生错判心理。例如:某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纪律差,教师对他的教育感到很棘手,并产生一种厌恶心理,因而当他与班上某同学争吵与打架的事情后,他是不愿意到老师那里接受调解教育的,因为他在生活经历中,“背黑锅”是老门径——无论谁之过,差生总是挨批评,此种错误的判断心理根源在于老师对差生欠缺公平,是其程序教育给予的惯性刺激所致。

“错疑”心理有时可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一般情况下,消极作用更大。例如:教师在评课中,为了调整课堂纪律,有时指出有的人不注意听讲,下课后我在找你算帐,这类无指向性的指责,对于有些“问题”学生来讲,就会错误的怀疑老师在批评自己。看看同学,也好象都在注视自己,于是分散了学习注意力。在这种错误心理的支配下,一则容易与老师加深对立,二则容易产生自卑感,破罐破摔后“问题”学生的问题更大。

3、畏惧与对立

有些教师脾气暴躁、爱训人,凡见学生不正常的言行,都声色俱厉,而且爱算“老帐”,爱揭“老底”。这极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这种心理:一方面,有碍智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易使学生养成当着学生一套,背着老师又一套的坏品质,对其平衡发展,对其自主性、自觉性、学习动机等心理因素发展都不利。

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处理事情是不公平的,偏爱好学生;不尊重学生,损害自尊心,乃至耍“权威”,多训斥,都易使学生产生对立心理。此种心理一旦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便不能顺利完成,越不顺利完成,教师就越认为学生差,教师越认为学生差,学生的对立心理就越甚。

好的教育方法是使学生感到严而不厉,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下面就谈谈“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1、会诊法

教育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教育工作如何开展?面对这种状况,必须家、校、生三方携手合作,摒弃偏见,多方努力,综合治理,教育才能见实效。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学校工作要赢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家庭教育要得到学校的指导与配合,家、校教育方法得当,形成合力,作用于学生,使学生心悦诚服,欣然接受,教育才会产生效果。“三方联席会,会诊问题学生”,就是基于以上的前提而采取的措施。这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参加会诊的人员有问题学生本人,家长,班主任,所有任课教师,政教处领导。问题学生和众人平起平坐,气氛和谐。会上,学生是患者,家长与教师是治疗专家组,专家组所有成员对患者望闻问切,会诊开方。所用之方,考虑学生禁忌,悉心征求意见,力求对症,有效。在座谈会上,家长与教师个个发言,先讲优点,再提出不足,既明确要求,又指明方向。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不搞一言堂。整个过程充满爱心,充满真诚,民主和谐,平心静气,和风细雨,情真意切。

我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学生王伟,性格倔强,好打报不平。住在喧嚣的镇头,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旷课、打架时有发生,扰乱课堂秩序,不接受老师的教育,经常与老师顶嘴。班主任多次请家长来校,解决问题,旧问题解决没两天,新问题又出现,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家长说,孩子太不争气,由他去吧,实在没脸再来学校了。情况反映到政教处,了解情况之后,政教处与班主任筹备了王伟同学三方联席会。会诊之前,电话联系家长,讲明会议的目的意义,要求做好发言准备。与每位任课教师也讲清会议的目的、形式,注意谈话技巧,切不可批评训斥铺天盖地全来。会场设在招待室,气氛要比办公室缓和得多。王伟对这种形式还是有点儿紧张,十二三个人给一个人开会。一人告自己一状,就够自己受的。但让王伟始料未及的是:家长、老师居然能平心静气地和他交流,多数老师还谈出了他的优点,有个一向严厉的老师还检讨了曾经不恰当的做法,希望他谅解,这下可使王伟坐不住了,主动站起来,说:“老师不怨您,是我不对。”有了这样的气氛,再指出问题,提出改正的意见,晓宁怎会不接受呢?一节课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而会议还没有完的意思。最后家长发言,政教处主任总结。整个会诊会,他是在惊喜交加,满心感激中度过的。家长感动不已,起立向老师鞠躬,以示谢意。会诊会成了王伟的转折点,他洗心革面,进步显著。

多年来,我们组织了多个会诊会,挽救了一些问题学生:会诊张妮,帮助一个内心失去亲情的孩子,寻求到了父母的真受;会诊郭威,让一名濒临辍学的孩子,又踏上了求学之路;会诊董楠,让一个网虫从网络游戏中挣脱。

会诊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其一,会诊会使教育形成合力,作用于一人,强化了教育力,实现了教育上的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挽救了问题学生,使他们迷途知返。

其二,一些老师感到,对于“一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学生,真正的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交交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会诊会改变了老师偏颇的学生观。其三,在会诊会上,家长不但体会到了教师博大的师爱与美好的心灵,也感受到在教育子女上,自己的家长作风也要改一改。

2、情感法

“问题”学生更易与教师或家长形成对抗性逆反心理,所以教育者切不可恶语相加,更不可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而应对他们有超人的忍劲和过人的宽容,倍加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始终微笑的面对学生,用真心来爱他们,用真情去温暖他们,使他们从心底感受到你的浓浓的爱,包括一些很小的细节,你都要倾注爱。“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这是永远的中真理。一个情感匮乏和缺乏爱的人,是不可能在教育方面有所作为的。只有亲其师,方可信其道,师生感情融洽是教育的润滑剂。

3、赏识法

对“问题”学生应该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来寻找他们身上细小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赞赏,并在赞赏中提出新的希望。这样做可以使他们有成就感和被认可的心理满足,从而为克服他们身上弱点奠定基础。不能把“问题”学生看得一无是处,要鼓励他们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从而使他们树立克服缺点不断获取成功的信心和勇气。

4、暗示法

对犯了错误的“问题”学生,教育者有时不要太清醒,更不能横加指责。可先假装糊涂,采用冷处理,给他们点面子;也可以静制动,采用暗示法,或用眼神、或用语言、或用手势,让学生自省、自悔、自悟,让他们主动找你承认错误,认识错误,这远比教育者明察秋毫、求全责备的效果好。

5、示范法

“问题”学生之所以成为“问题”学生,可以说离不开成年人的影响,“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教师或家长,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以身示范;凡要求孩子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如要求孩子爱学习,那么教育者首先要做一个爱学习的人;要求孩子有礼貌,则教育者要说话文明,举止有修养,即用教育者的身教来感染、引导学生。也可选取身边的典型做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学生从同伴中的好典型身上吸取营养,矫正缺点。当然,也可以选取反面的案例中汲取教训,认识到诸如沉迷网吧、打架斗殴、抹牌赌博等的危害。

6、激将法 利用青少年学生爱面子、爱虚荣的心理特点,有时可采用激将法来促使“问题”学生改掉错误。如对一个经常不按时交作业的学生可当着该生面向全体学生激将说:某某同学是不会落个不按时交作业的臭名声的;再如对一个有偷摸习惯的学生,你可以激将他说:你肯定对自己做的事后悔,你一定想痛改前非,获得个好名声;又如一个喜欢打架斗殴的学生,你可以激将说:你把别人打伤了,你肯定也痛苦,只是没说出来罢了,你肯定也想遇到激动时想个好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老师可教你一招„„,激将法比批评训斥的效果有时要好得多。

7、转移法

对有的“问题”学生,转化教育时单刀直入是不行的,可采用迂回战术,用慢慢转移牵引的方法让他们逐渐淡化恶习,走上正路。如对“问题”学生,我们可避开他们的问题,经常和他们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如武打小说中的人物、流行歌曲、明星、影星、时事趣事、治安案例等,这样长期坚持,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逐渐淡化他们的恶习,强化他们对科学与知识的探索和渴望,久而久之,你会慢慢发现他们身上的缺点在减少,他们身上可爱的成分在增加,并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更融洽了,沟通更容易了,这时抓住教育转化的火候,可取得预期的效果。

8、情景法

“问题”学生并不是不可救药的,他们只不过是因为长期被训斥和指责的对象,心理上逆反性较强,实际上他们也有“立功赎罪”的。只不过被其外在的满不在乎所掩盖,作为教育者,应有意给他们创设立功和表现自己的情景,从而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促使他们的成就感和成功感,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如对热爱体育项目的学生,可有意组织体育比赛,让他们在赛场上展现魅力,得到认可;对有文娱特长的学生,可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歌舞比赛,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对家庭优裕的学生,可开展爱心资助贫困生活动,让他们倾听贫困生的故事。当“问题”学生在活动中取得点点成绩时,要借此机会向他们提出新的可行性的要求,这样“问题”学生较乐意接受,并可能得到转化。

9、换位法

引导“问题”学生作转换身份的假设性思考,从而使他们的灵魂受到触动,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如对不尊重教师、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你可让他们当一回小老师或假设自己从事教师职业,他的学生如果不尊重他或在上课时在课下做小动作,他心中将是什么滋味,心中会不会好受,这样学生自然会感到内疚和不安,从而改掉坏习惯;再如对一个经常爱打人骂人的学生,你可让他们设想,假如被骂的人是你或你的亲人,你心中是什么滋味,你心甘情愿吗?用换位法让学生换位思考,认清错误之所在,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10、渐进法

“问题”学生的错误习性的形成非一日之寒,故转化教育也非一日之功,而应有耐心。教育者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不宜急于求成。一是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训斥、多说服少惩罚、多容忍少急噪,要给“问题”学生认识改变错误的足够时间,发现丝毫转变都应及时肯定,不要希图立竿见影,更不要对学生求全责备。特别是对出现反复的学生,不要前轻易斥责为“不可救药”、“朽木不可雕”,要跟踪教育和转化。要清楚认识到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更是一项饱含情感和高超艺术技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多管齐下,因势利导,多方配合,讲究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方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总之,无论是哪种抑制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不利因素,或导致学生产生何种异常心理现象的媒体,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妥善处理的,不恰当的处理方法,对我们的育人工作是不利的。

第五篇:关于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策略

关于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策略

(一)了解学生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要转化教育好问题学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教育能做到知人而教,以情助教,这样的教育成功的机会就很大。

建立师生关系不是很容易,但一旦建立,班级管理变得得心应手。组织适当的班级活动,创建特有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学校存在的几类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1、破坏者

表现:经常扰乱课堂秩序,喜欢打架。

教育策略:给表现机会,适时表扬。课余找事给他做,班级有活动让其表演,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

2、孤独者

表现:自卑郁闷,不善交际,远离群体

教育策略:保护自尊,适当辅导,鼓励交往。尊重学生,热情对待,经常个别辅导,鼓励与乐观同学交往。

3、抗拒者

表现:容易与同学和教师发生矛盾,而且不妥协,甚至发生冲突。

教育策略:经常关注,摸透脾性,主动沟通交流,设计恰当的集体活动,让其感受集体的温暖和期望,化解对立情绪。适当进行校园人际交往辅导。

4、拖延者

表现:经常迟到,逃避值日,口头改正,行动迟迟不达。

教育策略:胡萝卜加大棒,少罚重罚,罚在痛处,小奖常奖,奖励及时。

5、冷漠者

教育策略:建立互信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转化的重要前提。

6、学习困难和畏难者

表现:学习有较大困难,课堂基本放弃学习。

教育策略:进行学习目标教育、学习行为指导和习惯纠正训练。

7、抽烟学生的管教问题

教育策略:掌握情况,控制发展,管住头目,经常提醒,适当施压。

8、仪表不规范的管教问题

教育策略:进行校园礼仪教育,定期校风督查,个别引导。

下载浅谈小学“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转化问题学生

    如何转化问题学生 如何把问题学生转化成才?我相信:只要我们了解和掌握他们的个性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症下药,像春风化雨一般地去温暖他们,问题学生的转化是能够实现......

    问题学生转化

    一:问题生姓名及存在问题 学困生有的在学习不努力,对学习没有信心,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尤其是差在基本技能及创造性发挥上。因此,转化学困生工作重点放在转化学生的自信心及创造......

    问题学生转化的几种策略(大全五篇)

    谈谈问题学生转化的几种策略霞阳小学林梅梅在一个学校里,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一些‘‘问题学生”, 所谓的“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

    小学问题学生转化方案[5篇材料]

    问题学生转化方案 南湾子学区中心校 张永磊 “问题学生”是教师最不想面对又不得不面对的“烫山芋”,如何转化问题学生是许多教师都探讨过的一个教育难题,怎样才能找出一条转......

    2012计划问题学生转化教育策略研究 2

    问题学生转化教育策略研究 -------2011年计划 一、指导思想:本课题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问题学生转化方案

    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方案 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积极贯彻“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教学理念,确保学生能够健康......

    问题学生转化案例

    问题学生转化案例 案例基本情况: 丹丹,女,13岁,七年级学生,家距就读学校二三里,生活习惯较好,每天清早自己起床弄早点吃了后按时走路上学,从来没有迟到过,但学习习惯很差,从来不做家......

    问题学生转化工作计划

    问题学生转化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问题学生是教师的重点辅导对象,辅导要做到及时、全面、持之以恒,问题学生的形成过程决定转化工作必须持之以恒。每一个问题学生的形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