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留守儿童是当前农村社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
留守儿童是当前农村社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越来越普遍。本文就是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而进行的分析与探讨,也是一篇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时代背景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目前,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看法基本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是由于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二元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而造成的。
1.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农民阶层进一步分化
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三次转型时期,即1840 —1949 年慢速发展的转型时期,1949 —1978年中速发展转型时期,1978 年至今的快速发展转型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成为最后一个转型时期的主要标志,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显著,农民阶层也得以进一步分化,农民工阶层正是改革开放后转型社会的产物。农民工主要是指常年或大部分时间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但户口仍然是农业户口,户籍在农村,有承包田,不能享受城镇居民的各种社会补贴和公费医疗等劳保待遇的农民们。农民工阶层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离土不离乡”的模式转变为20 世纪90 年代后“离土又离乡”的新模式,留守儿童主要是由后者农民工模式造成的。
2.改革开放后,二元社会结构发生新变化
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城市社会为一元,农村社会为另一元的城乡社会分隔和差异状况。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新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全面转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这一时期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二元社会结构出现了与改革开放之前不同的新变化。
(1)城乡差异显著化表现: ①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悬殊逐步明显(见表1)。②城乡消费水平不断拉大。消费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严重差距,农村居民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向城镇流动成为可能。
(2)城乡分隔弹性化表现:改革开放前后城乡分隔由刚性走向弹性,突出表现之一是城乡户籍制度的变革。改革开放之前,城乡居民的身份被国家所规定的户籍制度严格地限制,1958 年1月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对农村户籍的人口进入城市作出了约束性限制,标志着我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形成。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后,户籍制度开始改革,2001 年3 月《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农村人口进入县级以下的小城镇实行全面开放的政策,广州于2002 年1 月1 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进城提供了客观条件。
总之,我国115 亿农民工离土离乡,由此形成的近6 000 万的农村留守儿童, 占农村儿童的28129 % ,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四川、河南、安徽和江西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总量的47145 % ,该社会现象的产生绝非偶然,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及影响
家庭,是社会构成的有机细胞。家庭教育,是子女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父母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是子女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然而,农村家庭教育模式存在严重的功能缺失现象,对留守儿童产生不良影响,阻碍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
1.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模式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有以下5种模式:“单亲”教育模式、隔代教育模式、委托教育模式、同代教育模式及自我教育模式。“单亲”教育模式是指由于父母其中一人在外务工,使子女长期处于母亲或父亲单一的教育下,从而影响子女人格的全面发展。该模式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母亲一方监护子女,即家庭中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在家里照看子女,这种情况在农村比较常见,由于缺少家庭劳动力,母亲要担负更多的家务劳动,减少了对子女照顾的时间及精力,对子女的学习情况关心不够。②父亲一方监护子女,即家庭中母亲外出务工,父亲在家里照看子女,这一种情况,使家庭教育的缺失表现尤为突出,父亲教育的态度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子女的性格形成,生活上对子女也照顾不周。相比而言,母亲单方监护子女要优于父亲单独监护子女。
2010-10-01 16:36回复
泰山安然
35位粉丝 核心会员6 2楼
隔代教育模式,在农村中也较常见。指孩子父母两人都外出务工,由祖父母隔代照管的现象。该教育模式下的留守儿童的年龄段起始为1 岁,甚至更小。长期的隔代教育,导致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关系较差,乃至出现子女与父母交流困难的现象。但是,祖孙代际之间年龄相差大,代沟明显,特别是祖辈的文化水平有限,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方面监护不够,祖辈较多溺爱孩子,不注重其品行和习惯的培养。
委托教育模式,指父母把留守儿童委托给祖辈以外的亲戚、朋友甚至老师照管。这种教育模式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注重不够,留守儿童难以找到家庭归属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的形成。同代教育模式,即农村留守儿童由哥哥、姐姐等同辈人监护的一种现象。该家庭教育模式也存在着很多缺陷,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主要表现为在进行同代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年纪轻、阅历少,同代监护人很难在留守儿童面前树立家长的权威,给家庭教育带来困难。
自我教育模式,主要指留守儿童没有他人的家庭监护,自我进行监护的过程。这种模式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影响较大,存在着心理、行为、人身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隐患。鉴于此,农村父母很少愿意使子女处于该模式的家庭教育下,自我教育模式在各种家庭教育模式中相对最少。
2.家庭教育缺失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
(1)家庭教育的缺失不利于我国社会结构的基本三角的稳固
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即家庭,是指由共同情操所结合的儿女和他们的父母。夫妇和亲子构成了社会结构基本三角的基本社会关系,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以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他们是三角形的三角,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亲子教育的主要途径,指的是孩子在没有成熟之前,接受父母的抚育并与其父母发生联系的过程,使社会基本三角更加稳固。
然而,对于我国农村家庭来说,社会结构的基本三角处于严重不稳固状态,由于农民工的离土离乡,和孩子缺乏交流,只是物质和社会意义上的关系,留守儿童处于以上五种缺失的家庭教育下,亲子关系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影响着家庭结构的稳固和谐健康发展。(2)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化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在继续,家庭在人社会化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子女通过父母的互动学会将自己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学会建立关系,发展道德观念和语言能力。乔治·赫伯特·米德也指出,自我的“客我”是自我的社会部分,是对社会要求的内化,需要很长时间得以实现,特别是婴儿在0~4 岁之间需要社会化的三个阶段即模仿阶段、嬉戏阶段、游戏阶段才能实现“客我”,在孩子社会化过程的三阶段中,父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从小就面临着与父母分离的情况,在儿童社会化的关键时期0~4 岁,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已经不能接收到父母过多的言传身教式的社会化信息,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3)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的不健全发展
人格常指人的社会技能,是人们所处于其中的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主要包括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情感(感觉和感情)。由于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部分留守儿童在人格发展方面出现多种问题。
①人格上的认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认知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集中表现为学习知识的能力方面,即对知识的接受、理解和运用能力。据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不足3 % ,成绩中等或偏下的占80 %以上,学习困难成为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此外,辍学现象也比较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留守儿童生活在家庭教育缺失的5 种模式下,长期与父母分居,缺少父母的管教,自觉能力较差,得不到他人的督促与教导,只是“填鸭”式地被动学习,最终导致留守儿童学习兴趣较低,甚至一些留守儿童放任自流,最终厌学、逃学、辍学。农村家庭教育在保证留守儿童接受相应义务教育的同时,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功能。
2010-10-01 16:36回复
泰山安然
35位粉丝 核心会员6 3楼
②人格上的行为问题。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在行为养成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道德行为每况愈下。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行为较差,由此引起的不良行为也经常发生,例如破坏课堂纪律、抽烟、打架斗殴等。
习惯行为问题普遍存在。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习惯行为不良,例如不讲卫生、挑吃挑穿、乱花零钱;部分留守儿童习惯行为较差,不听长辈教导,我行我素,说谎骗人,小偷小摸等。不良的习惯行为最终导致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
极端行为问题凸显。集中表现为农村留守儿童在未成年人犯罪率中占比例较大。在辽宁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中,仅鞍山籍的未成年人犯罪,留守儿童就占服刑人员的12 %。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犯罪剧增。
③人格上的情感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问题主要表现为因家庭情感缺失所引起的心理问题。由于家庭功能的弱化,父母缺少和留守儿童在感情上的交流和沟通,忽视对孩子心理的教育和疏导,使他们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在内心缺乏亲情和信任,从而心理扭曲发展,并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如人格障碍、性格孤僻、自卑、情感冷漠、失落、封闭等。外在表现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较差。亲子教育有利于孩子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也正是亲子教育不足的表现。
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对策分析 1.突破二元社会结构,由“二元”走向“一元”
“一元”主要指“城乡差别基本消失,城乡壁垒基本消除,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结构状态基本形成”,并不是指只有城市没有农村。突破二元社会结构,由“二元”走向“一元”是我国经济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心理平衡的内在要求。二元社会的突破,城乡之间的人为分隔消除,先天的身份差别取消,社会公平才能实现。城乡差异逐步缩小,失衡的社会心理才能改变,社会才能稳定发展。
由“二元”走向“一元”,一要转变观念,由城乡二元的旧观念转变为城乡一体化的新观念,即在思想上将城市和农村看做一个相互依存、联系的不可分隔的社会系统。二要转变制度,改变不适合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旧制度,特别是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新的户籍制度。突破二元社会结构,由“二元”走向“一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工贫困的生活现状。
2.关注农民工,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在农村社会救助方面,应注重贫困农民,特别是农民工的生活状况,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水平,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从政策上对农民加以引导,由“输血工程”转为“造血工程”。在农村社会保险方面,应加强保险制度建设,使农村社会保险建设由空白走向逐步完善,确保农民工和失去土地的农民得到充分的就业机会。
注重农民工享受城镇的社会福利问题,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在城镇享受义务教育待遇的问题。“2007 年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将得到流入地政府公共财政的保障”。国家也明确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该政策为农民工带着子女一起进城、解决其子女在城镇上学难起到有效的作用。
3.充分吸收农村游资,缓解离土离乡现状 所谓吸收农村游资“, 是在使这一笔可能的生产力实现出来,换言之,是要把农民现在所收藏的钱用在生产事业上。增加用在农业上得奖资本,使农民自己来利用他们的储蓄”。充分吸收并利用农村游资,一方面,可以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鼓励并引导他们自主创业,从而直接减少离土离乡的农民工的来源;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发展集体农业生产,有效安置返乡农民工,使农民工由“离土”变为“利土”。这样,既可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流,又可以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创造条件,有利于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改善。
4.鼓励利用“股份制”模式,兴建留守儿童学校
“股份制”模式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该模式也可以加以利用,兴建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留守儿童学校是专门负责教育和管理农民工适龄子女的特殊学校,在兴建学校时,可以采取与以往不同的方式: ①“公私合营”兴建,即农村当地的乡镇企业与当地政府共同投资;②“三方筹资”共建,即国家、当地政府、家庭按比例(例如5∶3∶2)共同出资兴办留守儿童学校。此外,由河南漯河市召陵区创办,依托“五老”(老干部、老专家、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加强运营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的教育工作和“四老”(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家长学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加以扬弃地借鉴。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且范围大、影响广。尽管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关注留守儿童,但效果还不明显。为了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平稳地度过社会转型期,社会和政府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从而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构建和谐城乡,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 1 ] 王章华,黄丽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 ].问题与思考, 2009(1):2581.2010-10-01 16:36回复
共有3篇贴子分享到: 顶0
发表回复
标 题: 发贴可以不用标题啦 如果你只想写短短几句话,可以无需标题直接写内容,第一行会自动作为标题显示。
内 容: 本吧发贴,请先 登录 | 注册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分析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秦树文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出现的值得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本文以河北省尚义县、怀安县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留守儿童实证资料为依据,对农村留守儿童相关因素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分析,并提出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为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可操作性的政策依据和决策参考。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关爱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父母外出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及亲情缺失,心理问题突出,生活状况不佳,学习状况堪忧,安全存在隐患,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产生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产生留守儿童现象的直接原因;“城乡二元体制”是产生留守儿童现象的根本原因;农村“新读书无用论”是产生留守儿童现象的主观原因;“三农”问题解决迟缓是产生留守儿童现象的客观原因。并结合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存在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亲情缺失致使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骤增;学业失教致使留守儿童学习状况堪忧;生活失助致使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突出;监护缺位致使留守儿童安全隐患趋多。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三维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家庭教育意识淡漠、监护人监管不力是影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因素;农村学校教育准备不足、农村教师队伍师资力量薄弱和学校办学经费短缺直接影响了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相对滞后,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依照目前法律难以解决,农村基层单位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取消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教育、就业、医疗的不合理限制措施,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政策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障体系;利用法律武器,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并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法律保障体系。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现象分析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432.5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
清河区司法局精心部署暑期“农村
留守儿童”系列法制宣传活动
为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让他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清河区司法局积极行动,专题研究部署开展暑期农村留守儿童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一是下发通知,要求各村委会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及其在家监护人员参加暑期法制教育课,由法制副校长重点宣讲《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常识。二是组织各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全面摸排辖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统一向县局汇总备案,确保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全。三是开展送法律书籍下乡下村活动,在各村委会设立“留守儿童法律书屋”,为留守儿童学习法律知识提供有利条件。四是要求司法所工作人员对农村留守儿童在暑假期间至少开展四次以上以案说法专题教育活动,以案例教育等形式,增强他们学法、懂法、守法意识。五是开通农村留守儿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提供既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
清河区司法局
2010年7月30日
第四篇: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滞留家乡,留守时间在半年及以上,年龄在16周岁及以下需要其他成人监护的农村儿童。根据官方媒体保守的估计:在中国农村,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目前至少有2000万。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基本上都处于托养、寄养状态。监管人一般是祖父母或其他亲属,一般都缺乏监管能力和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缺乏安全感、学习动机不足、厌学、游戏成瘾、逃学、早恋等问题。如何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与辅导,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成了家长和教师头痛的问题。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让学生融入集体,获得安全感。
留守儿童是学校的主要构成群体,他们正处于自我意识高涨的特殊时期,往往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自己面对的问题也是独一无二的,是他人不能理解也不能解决的。辅导时要让每个儿童了解到自己处境与他人的相似之处,认识到身边的人都面临相似的困扰,感到自己并不孤独,从而获得安全感。
2.家校团结,让学生获得社会支持
父母的支持对儿童来说是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源,但是由于留守的现实,还有一些农村父母对亲子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许多留守儿童从父母处能得到的情感支持很少。比如有些父母一年半载没有音讯,有些一个月才一次电话,也就是交代要好好学习等简单几句,跟孩子几乎没有有效的沟通。这些孩子跟父母感情生疏,甚至对父母不理解或心生怨恨,导致一系列行为问题的出现。家校团结帮助留守儿童获得代替父母的社会支持,如教师、同伴、亲戚、邻居等,并学习利用这些资源,从而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缺失感,获得情感支持。
3.提高求助技能
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儿童普遍缺少求助意识和求助技巧,当遇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一般都自己解决,或者向同伴求助,通常会导致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而更加严重,如学业困难、家庭压力等。儿童生活中最有效的求助源应该是教师,但是由于学生对老师的敬畏,一般学生都不愿意或害怕向教师求助。辅导时应改变儿童对求助的认知,认识正确的求助源,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练习氛围,学习不同问题向不同的人求助的技巧,及时解决问题,避免问题恶化。
4.增强人际适应能力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在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显著地不如父母都在家的儿童。辅导时帮助留守儿童学习处理与同伴、教师、父母、托养人等的关系,增强人际适应能力,达到与生活环境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健康的心理状态。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住校就读管理初探
独山县白泉镇新民中心小学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且需要委托亲人或外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涌入城市的农村务工人员,数量不断持续上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数目不断增多。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学校的集中办学。很多留守儿童又在一次离开亲人或其他代理监护人。独自来到城乡学校留校住宿就读。由于留守住校儿童,学习缺少监督,生活缺乏亲情抚慰,成长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也由于委托监管人监管不力。譬如很多儿童就跟爷爷和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本身又溺爱他们,事事顺着他们,只管生活,想管也管不了他们的教育和学习。有些寄宿在亲戚家,缺乏沟通,缺乏家庭亲情教育,自身自制力欠佳,甚至有时产生一些逆反心理。导致部分儿童,学习不上进,逃学、厌学现象严重。影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
住校学生一般是周一来学校,到周末才回家一次,甚至有些学校月底才回家一次。衣、食、住、行、学,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度过,他们年龄小,独立自理能力差,又远离亲人,活动时间充裕。因此对留守儿童住校管理看来简单,实际是学校一项棘手的重大问题。如果学校安排不好,管理不当,就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打架、偷窃、学生抑郁综合症,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等。那么学校怎样管理,才使这些儿童热爱学习,生活充满信心,身心健康阳光的发展呢?由于本人所在学校,常年有留守儿童住校学生,经过多年的探
索认为。
首先,学校要把一天到一周的活动时间安排得紧紧有条。特别是放晚学到睡觉这一段时间,活动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又要学生喜爱。如到图书馆看看书,看看电视。或由教师组织到社会上帮助一些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到社会上做一些公益事业,如到大街上扫扫地,捡垃圾,清除野广告等,让他们觉得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生活充实,阳光。学会关心集体和别人,又锻炼自己。如果放学后学校不管,教师不理,这些学生无事可做,亲人又不在身边,就可能出现抽烟、打架,逃离学校的事件发生。
第二 学校要有一定的活动场地和活动设施。应有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图书阅览室、音乐琴房,观看电视的场所。心连心活动室(安装电话让学生想父母时打电话的地方)等等。让不同爱好的学生到喜欢的场地活动。接受教师的指导,因为放晚学学生回家的时候,也是留守儿童最想家人的时刻,有了这些活动,他们就会尽情地玩,忘掉一切。
第三 教师和管理人员要有爱心,把没一个留守儿童看成自己的孩子,每一所学校除了上课的教师外,还有后勤人员也是学生接触时间最多了,如保卫、宿管员等,大家都要有爱心,善于观察和发现,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用心和他们沟通,把他们看成朋友,以诚相待,曲漆谈心,多一些鼓励语,少一些怨恨言,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和管理者的温馨,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每个学生的一言一行,一冷一热都在学校的掌控之中。经过调查、观察和了解,一天之中,学
生最想父母是放学和睡觉钟响后的那一段时间。这时宿管员去查房时,轻轻用父母的口吻讲一些安慰的话语:“孩子们睡觉了,明天好起来读书”。他们就好象父母在身边一样,很快安然入睡。否则,他们奇思异想。无法入睡,就会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休息。
第四教会留守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学会情绪自控,克制自已: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让他们自然、健康容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里。留守儿童,不同的年龄段,学段,他们的生活也是不同的。如有些一年级就离开父母到六年级或初中都没见到父母,或时间很短,而有些到四、五年级甚至初中才离开亲人到学校住宿独立生活。作为学校的教师和后勤人员一是教会他们做一些生活琐事、常事,二是监督他们按时做事。如教他们如何洗衣服,洗头、洗澡、剪指甲,教他们学会补衣服、订纽扣等。不但教会做,还要监督他们按时做,让他们形成讲卫生,爱卫生,勤动手的好习惯。教他们学会情绪自控,克制自己。有些儿童在家娇生惯养,以自己为中心,事事好高、好强、好胜,如有些同学因某些小事,吵架、打架无法解决时,这时教师应该好好教育他们改变他们的坏毛病,转变他们的不良思想。学会原谅他人,包容对方,控制自己:也学会检讨自己,遇到事情冷静处理。久而久之,他们就懂得和学会一些为人之道,处事之法,改变自己,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学校经常组织搞一些公益活动,看一些助人为乐的片子等。学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好象这次独山杨桌然的事情,叫留守儿童捐5毛、1元,体现有奉献爱心的精神就行。让他们知道病魔无情,人间有爱。学校还要细心观察,在学校的留守儿童
自己或家中有困难了,让大家帮助一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人间的真情。这样让留守儿童在校如在家,见师如见母,快乐、阳光的学习,对生活充满信心。促进学校的管理,提高教学的质量。
2014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