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
目 录
中文摘要..................................................................1 关键词....................................................................1 1甘肃省生态环境概况......................................................1 2甘肃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2 2.1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2 2.2农村生活污水污染严重................................................3 2.3生活燃料造成的空气污染..............................................3 2.4固体废弃物污染......................................................4 2.5资源无序开采导致农村生态失衡........................................4 3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原因分析....................................4 3.1城市中心论使农村生态环境被忽视......................................4 3.2地方政府唯经济论的影响..............................................5 3.3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环境治理不力........................................5 3.4农村人口过快增长,环境压力大........................................5 3.5环境教育落后,公众环境意识欠缺......................................5 4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的建议..............................6 4.1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度......................................6 4.1.1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保障机制.................................6 4.1.2转变农业管理部门职能,建立完善环保政策...........................6 4.2全面协调农村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7 4.3增加农村生态环保投入................................................7 4.4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减小环境压力......................................7 4.5持续深化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8 4.6加强农民生态环保意识,提高生态技能水平..............................8 结束语....................................................................9 参考文献.................................................................10 英文摘要.................................................................11 致 谢..................................................................12
黄小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黄小强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兰州 730070)摘要: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建设新农村的重中之重。本文从甘肃省的基本生态环境概况入手,通过对甘肃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系统分析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及措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甘肃省 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问题 建议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目标和要求的实现,阻碍了农村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防治农村环境污染,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因此,针对甘肃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做一初步研究,如何更好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的矛盾,把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优化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和谐发展,是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课题。
1甘肃省生态环境概况
甘肃省位居长江、黄河上游,地处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也是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和东部季风区等三大自然区域的交汇部位,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全省总人口2628万,占全国的1.98%[2]。土地面积4544.3万hm2,居全国第七,但山地、丘陵面积占77.8%,平原河谷川地仅占22.2%。耕地面积52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7.63%。甘肃省年平均气温8.2℃,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河东平均升高了0.9℃,河西平均升高了1.4℃,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年降水量仅为397.2mm,72%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0mm,58%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小于300mm,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5.7 mm,下降的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10年减少2.9 mm)。甘肃省森林资源相对贫乏,目前林地面积共有1.47亿亩,黄小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活立木总蓄积2.1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仅13.42%,占土地总面积的21.82%。省内还有被誉为“地球之肾”的各类湿地约5400万亩,类型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库塘及稻田等。[3]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资源开发的力度、广度、速度不断加大,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但是,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提高和经济社会活动的加剧,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风调雨顺”的年景已经久违,“蓝天碧水”的环境已成历史,相反各种自然灾害纷至沓来。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人们生存、生产、生活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目前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2甘肃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2.1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
伴随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和小城镇聚居点的规模迅速扩大。然而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跟上,大部分地方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地有机联系,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使得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差和管理缺失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的现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甘肃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仍落后于经济以及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对当地农民身体健康的威胁却与日俱增。
首先,“脏”是当前甘肃省大部分农村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一是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没有得到应有的保存和利用,污染了环境;二是乡镇企业、县乡医院的“三废”,废气、废液、废渣未经处理排入村庄和农田;三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本身使用的农药、化肥、农膜等化学制品对农村造成的污染等等。据建设部对部分地区农村的典型调查,96%的村庄没有排水设施,89%的村庄垃圾随意排放,72%的村庄农民住房与畜禽厩舍混杂,几乎所有的村庄还使用传统旱厕。[2]
其次,“乱”是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又一重要特征。第一是房屋“乱”,新的、旧的,高的、矮的,完好的、破旧的,排列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第二是道路“乱”,多数农村的路是泥巴路,晴天还能走,下雨天就很难走,有的村庄到了雨天简直就是有脚无路走,道路乱的另一表现是农村道路条数多、拐弯抹角的路多、高低不平的路多、有障碍 黄小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物的路多、“有去无回”的不畅通的“死路”多,等等;第三是农村生产资料、生产农具、生活物品等到处都是,乱堆、乱摆、乱放,十分混乱;第四是羊、猪、牛、马、狗、鸡、鸭、鹅等家畜、家禽大多不是圈养,而是散养、乱放,造成农村各个村庄的家畜、家禽乱跑、乱跳、乱叫,有的狗还乱咬人。上述情形,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十分混乱。[4]
还有,“差”使得甘肃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环境建设滞后。一是生产条件差。总体上来说,甘肃省广大农村的生产条件是比较差的。多数农村生产用的工具还是传统工具,如犁、耙、锄头、铁耙等,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仍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广大农村更是如此。二是生活条件差。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甘肃省各地农村的广大农民生活条件有了巨大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不容否定,还有相当部分农村农民生活条件仍然十分艰苦,仍然存在389万多贫困人口,而且绝大部分分布在农村。
据测算,甘肃省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0.1亿吨,生活污水约3亿吨,人粪尿年产生量约0.09亿吨,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5]总之,甘肃省广大农村“脏乱差”的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存在,距离党中央提出的“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差甚远。“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一些地区的形象写照。
2.2农村生活污水污染严重
水是甘肃省农业生产和广大地区农民的生命之源。农村生活污水是造成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农村,每年有大量生活污水未做任何处理直接排出,给农村水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根据农业部统计的数据,甘肃省农村仅猪、鸡、牛三类畜禽粪便的年排放量大约1亿多吨,其中有30%的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水,污染了水体。同时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污水的增长速度也日益加快;再加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很低,一般情况下村民不加处理随意排放,不断挑战着农村水环境的承载力。农村水环境被污染带来的直接危害莫过于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饮水不安全的危害不言而喻,例如长期饮用高氟水,轻者形成氟斑,重者造成氟骨症,甚至丧失劳动能力。饮水不安全在无形地、逐渐地侵蚀着当地农民的身体健康。
2.3生活燃料造成的空气污染
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的地区之一,许多农村家庭还在使用秸秆和含硫量高的低质煤作为生活燃料,且农家灶房的排烟设计很差。但是,农民并不知道,燃烧秸秆和含硫 黄小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量高的低质煤,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增加,大气质量下降。其中部分还是致癌物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据统计,甘肃省每年产生作物秸秆900万吨,利用秸秆约3%,其余约870万吨秸秆,或被焚烧或堆积在农家房前屋后,秸秆还田难度较大,利用率低[2]。可见,农村的大气污染往往不易引起重视,其危害相当严重。
2.4固体废弃物污染
伴随着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应的塑料、玻璃、废旧电池、快餐盒等不可降解物正大举“入侵”农村,今天进入农村的村庄,最触目惊心莫过于随处可见的垃圾。村道两旁与田间地头,塑料包装袋、塑料薄膜、啤酒瓶、农药瓶、废旧电池等随处可见,一些树枝上、电线上,纸屑与破烂的塑料片随风飞舞。乡镇工业发达的地区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特别大,甚至一些城镇固体废弃物也随意往农村地区倾倒。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危害也相当严重,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还影响观瞻。对农村固体废物的处理,甘肃大多数地区还没有提上日程,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这一矛盾问题影响巨大,已严重影响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5资源无序开采导致农村生态失衡
甘肃省农村地区的乱采滥伐现象是生态破坏最主要的因素,近些年来矿产资源市场行情看好,部分资源型农村违法违规乱采滥伐现象十分严重,无序、粗放开采,一是降低了矿山资源的利用率,造成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浪费;二是导致森林资源遭到破坏,植被受损,水土流失;三是造成地下水枯竭,溪水断流;四是废水横流,造成田土无水灌溉甚至荒芜;五是尾矿堆积如山,占用大量田土;六是造成地质下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有的矿区村民,因丧失基本的生存条件,只得忍痛割爱背井离乡,举家迁居。农村有些地方矿产资源的无序开采导致生态失衡的状况,在部分地区还在继续蔓延和恶化,给当地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损害及破坏。
3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原因分析
3.1城市中心论使农村生态环境被忽视
城市中心论促使人、财、物过度地向城市集中,导致农村资源的不足和对农村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农村脆弱的生态进一步失衡。为了城市的发展,大批污染型企业逐渐被迁移到城郊甚至农村,以牺牲农村的生态来保障城市原材料的供应,进一步拉大了城乡 4 黄小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发展的差距,使农村成为城市免费的垃圾场。城市中心论还忽视农村的生态危机,将大量环保资源和设备过度集中于城市,使农村缺乏治理污染的资源与设备,导致甘肃省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呈现出严重的“脏乱差”的现象。
3.2地方政府唯经济论的影响
由于当前的官员评价片面注重经济增长,导致各地方政府唯经济论,为了GDP的增长,忽视社会的协调发展,或引进大量的污染型企业,或乱挖乱采矿床,或纵容小纸厂、小化工、小炼焦的发展,对资源过度破坏,不注重可持续发展,严重阻碍了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这种唯经济论的片面发展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不果断采取措施,农村的生态环境还会进一步恶化,破坏新农村建设的大计。
3.3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环境治理不力
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是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甘肃省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方面,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政府财政方面却几乎得不到任何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用。由于环保投入不足,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和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环境监测、监理设备老化,环保执法工具和装备落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3.4农村人口过快增长,环境压力大
甘肃省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相对薄弱,农村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人口压力过大,人口素质较低。在人口增加,需求不断上升和当地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出现了“需求上升——土地超载(如过垦、过牧)——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土地生产力下降——资源投入量增加(扩大垦殖、放牧范围等)——需求上升——土地超载„„”的恶性循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6]3.5环境教育落后,公众环境意识欠缺
目前,甘肃省农村教育普遍落后,文化水平较低,科学生产方式、农业生产知识、基本环保知识与环保技能欠缺,对新生事物和新观念的接受程度低,造成甘肃省公众对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加强保护的重要性不够重视,形成重直接生活环境轻生态环境,且说多做少的错误观念。此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防治办法等了解较 5 黄小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少,没有形成城市环保和工业污染防治的有效机制,只是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短期效应,环境道德意识较弱,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政府依赖性和自我保护性。由于农民缺乏生态环保意识、生态技能水平低下,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不能自觉、有效地保护好生态环境,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甘肃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经济发展不足、经济发展不当等经济因素的原因,也有农民环境意识淡薄、对自然急功近利的错误态度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原因,还有政府环境管理行为不当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影响的更为重要的政治因素的原因。这一系列的因素制约了甘肃省农村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危及人类的健康与生存,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7]。
4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的建议
4.1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度
4.1.1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当前,甘肃省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的弱化性已显现出来,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未能满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对此,应健全完善符合新农村建设实际的环境保护法规,并积极制定有关实施条例与法规配套措施。与此同时,在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时,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治理理念,在治理城市环境问题的同时,兼顾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编制适合甘肃省农村实际的法律保障体系,实现资源环境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政府应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甘肃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标准和法规,改善农村交通网络,解决道路硬化问题,减少农村道路、交通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4.1.2转变农业管理部门职能,建立完善环保政策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公益性的工作,应该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建立甘肃省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制度,改善农村生产基础条件,整治农村生态环境,确保农业风险基金制度;规范农村税费制度,切实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国家的扶贫开发政策,促进边远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对农村的环境保护投资方式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过去政府‘大包大揽’ 黄小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的做法,改革投资体制,通过招标、政府采购和污染治理社会化、专业化等方式,提高投资效益”。另外,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政府农业管理部门应精简机构、转变职能,对于凡是依靠市场调节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都应彻底放开,交给市场去解决,政府主管部门的活动范围主要应限制在市场调节失效的领域和基础性产业领域,其主要职能应该是使经济系统平稳健康的运行,维护农业市场秩序,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以及发展农业科技、教育等事业。
4.2全面协调农村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加强对资源开发的监管,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农村相关产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一定要注意“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资金政策上加大对农村的投入,要按照国家规定将地方GDP的1.5%-2%作为环保基础设施的硬件投入,并以此作为对乡镇政府环保指标的考核标准,尽快建立健全农村的垃圾收集、处理、污水管道等基础环保设施;在环境保护上消除城乡差距,保障基本的环境公平,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培育农村生态文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加快甘肃省新农村建设前进的步伐。
4.3增加农村生态环保投入
建设“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收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必须要有足够的物质投入,保证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只能是一句空话。[8]增加物质投入,就是全国各地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其中最主要的是增加资金的投入。首先,要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其次,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增加资金投入;第三,要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尽可能地吸纳社会、企业和个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投入。进而更好的促进新农村建设。
4.4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减小环境压力
要进一步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自觉协调新农村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多年来,由于农村人口的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加之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对资源、环境采取掠夺式开发经营,致使资源衰退,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破坏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平衡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因此,协调好新农村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 黄小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的关系,关键是严格控制农村人口的迅速增长。农村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价值观念的束缚,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在农村阻力很大,因此,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应积极采用利益导向机制来控制人口,强化对计划外生育人口社会抚养费的征收,逐步促使计划生育由行政推动模式向利益调节模式转变。
4.5持续深化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
环境建设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要把群众环境意识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借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会,加强科学发展观的普及教育,强化农民的环保意识,倡导生态文明,增强农民的维权意识和资源危机意识,引导农民改变生产经营方式,珍惜自然赋予的生存环境,积极改善本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本地区生物圈的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9]。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使广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各项建设的思想,正确处理好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的经济效益,在抓好农民群众教育的同时抓好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树立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指导思想,进而强化每个公民的环保意识,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浓厚氛围,促进甘肃省新农村建设进程,进而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
4.6加强农民生态环保意识,提高生态技能水平
再完备的生态环境立法只有隽刻在公众的心里和落实到他们的自觉行动中才能真正地发挥效用。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认为“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守,依然不能法治”[10],日本法学家川岛武宜也认为,“法不只是靠国家来加以维持的,没有使法成为作为法主体的个人的法的秩序维持活动,这是不可能的。大凡市民社会的法秩序没有作为法主体的个人守法精神是不能维持的”。[11]农民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农民生态环保法律意识及其生态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因此,农民应加强生态环境意识,坚持好农村朴素的环境观,注意将合理改造自然的积极因素,契合进 “天人合一”[12]的观念,坚持自然规律优于市场规律的原则[13]。形成一个人人关心农村环境,时时处处保护农村环境的热潮。农民们还应分级接受生态环境保护培训 [14],提高其生态技能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提高生态技能水平,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的新型农民。
总之,甘肃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需要全省人民不断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可行性,加强生态技能水平,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得以良好保护。黄小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结束语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是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正视甘肃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导致其恶化的根本因素,从而找出能有效解决甘肃省农村环境问题的应对之策,无疑有利于甘肃省农村环境保护,有利于甘肃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甘肃省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由于甘肃省农村环保工作基础薄弱、涉及面广,各项政策措施很难真正执行到位。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任重而道远,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既要有思想价值观念的转变,也要有政策、体制的创新;既要立足于农村实际,也需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才能展现出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黄小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玲.无障碍设计在日本的实施[J].世界建筑,1984(4):25-26.[2] 甘肃年鉴编委会.甘肃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34-35 [3] 甘肃省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DB∕OL].[2006-04-10].http://,2007.[13] 赫尔曼.舍尔.阳光经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0:5-6 [14] 陈遇春.当代中国农民职业教育研究[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0-21 黄小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A Discussion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in Gansu Province
Huang Xiaoqiang(Economic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 Zhou 730070)Abstract: In recently year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amage ar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have seriously constrain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ety.Strengthening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s of politics, economic, and culture on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y discuss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in Gansu province.What’s more, it has also proposed som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gives some references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the richness of life, the civilization of culture in rural areas, the cleanness of village, and the democracy of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Key words: Gansu prov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suggestions
黄小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致 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陈耀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审阅到论文的定稿,陈老师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给了我深深的启迪。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经常教导我做任何事情要认真仔细,在此谨向陈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同时也要感谢曾经在学业上教导过我的任课老师热情洋溢的知识传授和耐心细致的疑难解答。感谢学校和经济管理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要感谢四年来和谐相处的同窗好友们在学习中给予的帮助和启发,另外,在此也对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第二篇: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市场调研期末
考试论文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调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到整个社会的国民经济、政治,小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调查及其应用已成为必需。市场调查方法很多,这里主要说一下邮寄调查。邮寄调查是一种被普遍应用的方法,采用此种方法的关键是选择好邮寄调查的对象,一般可以利用各种通讯录、名册等来选择邮寄对象。电脑的应用使信息拥有量大增,一般企业可以在积累的大量的客户资料中,抽选并打印地址和信封寄出。邮寄调查范围大、成本低,被调查者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问题,同时在被访问者不愿面谈及其反应可能受访问者影响或曲解的情况下所能采取的最好的办法。
关键字:邮寄调查
优缺点
适用范围
方式与措施
目录
前言..................................................................................................................3 第一章
文献综述............................................................................................3 第二章
邮寄调查的优点与局限性...................................................................4 2.1邮寄调查的优点.....................................................................................4 2.2 邮寄调查的局限性................................................................................4 第三章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及其注意的问题................................................5 3.1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5 3.2 邮寄调查应注意的问题.........................................................................5 第四章 邮寄调查的方式和措施.........................................................................6 结论..................................................................................................................7 参考文献:.......................................................................................................7
邮寄调查在营销调研中的应用
前言
邮寄调查是一种有效的信息收集的方式,它不需要对调查员进行挑选和培训,整个调查可以由一家机构完成,难以接近被访者的调查即可采用这种方式。因此,看起来邮寄调查是一种高效、方便和廉价的调查方法。但是,邮寄调查具有突出的弱点,因为调查现场无访问员指导,辅助被访问者回答问题,因此限制了所获信息的类型及该技术的普遍推广。此外,邮寄调查还存在拒访率高和系统误差大的缺陷,因此在现在调查中的使用越来越少。但同时,当调查的实效性要求不高,调查对象的名单地址都比较清楚,调查经费比较紧缺,而调查的内容又比较多、比较敏感的情况下,采用邮寄调查是比较合适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统计与决策》 PKU CSSCI-2005年9期-魏红刚
邮寄调查是通过邮件或类似方式从被访者处收集信息的方法,也称邮寄问卷调查.调查者通过某种方式将调查表或问卷送至某调查者手中,由被调查者填写,然后将问卷寄回指定收集点.调查者与被调查者没有直接的语言交流,信息的传递依赖于问卷。
《市场研究》-2005年3期-王文利,Wenli Wang 邮寄调查邮寄调查是将问卷寄给事先选择好的调查对象.一个典型的邮寄调查包裹,由如下几部分组成:邮出信封、封面信、问卷、回邮信封以及可能附上的小礼品或其他谢礼.被调查者完成问卷之后用回邮信封寄回.《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2008年1期-翟本瑞,ZHAI Ben-rui 3
电子邮寄问卷成本低、方便、迅速,成为调查研究的有力工具.虽然其回复率与拒答题项与传统问卷差异不大,但在涵盖误差、抽样误差、测量误差、非回应误差等项上仍应进一步检视,才不致造成推论时的偏误.本研究采取准实验设计,以检视影响电子邮寄问卷回收率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问卷长短、亲密用语、性别、年龄、是否为学生等因素的影响都不显著,与受访者的亲疏程度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第二章
邮寄调查的优点与局限性
2.1邮寄调查的优点(1)扩大调查范围。
邮寄访问可以不受调查对象所在地域的限制,只要是通邮地区都可以被选为调查对象。特别是在需要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抽取样本进行相关民意测验的项目中,那些地区无线通信方式相对落后,电话访问难度很大,入户访问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此时邮寄访问能较好的达到调查的要求。(2)增加样本量。
按随机原则选定的调查样本,可以达到一定数量,同时发放和回收问卷,而且调查时间短。
(3)减少了访问员的劳务费,免除了对访问员的管理。
邮寄访问除了正常的问卷邮寄费用以外,调查实施过程一般不需要支付访问员的劳务费,受访者礼品费也不需要太高,有的调查中甚至不需要准备受访者的礼品费,而且整个调查过程中,由于不需要实地调查人员,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因此邮寄访问能够以相对低的成本收集数据信息。
(4)被访者能避免与陌生人接触而引起的情绪波动。
可以避免面访调查中可能受到的访问员的倾向性意见的影响,方便调查对象从容地考虑,从而提供更为周全的答案。这与电话访问明显不同,电话访问的问题力求简明扼要,受访者不需要太多思考即可做出回答,因此收集信息的深度就会受到限制,而邮寄访问恰好弥补了电话访问这一缺陷。
(5)被访者有充足的时间填答问卷。(6)可以对较敏感或隐私问题进行调查。2.2邮寄调查的局限性
(1)问卷回收率较低。
受访者收到调查邮包后,完全基于受访者自己的兴趣来决定是否回答问卷,因此他们可能并不在意问卷上研究人员对他配合调查的致谢;也可能不在乎调查后可能得到的礼品;还有些人由于距离邮局较远不方便将已经完成的问卷填好寄出;另外,当抽样出现问题又无法改变时,比如抽中的收件人不在,邮件可能被退回。基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受访者放弃被调查的概率就会较高。因此在邮寄访问中,问卷的回收率通常较低。
(2)信息反馈周期长,影响收集资料的时效。
(3)要求被访者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4)问卷的内容和题型不能太困难。
(5)难以甄别被访者是否符合条件。
(6)调查内容要求易引起被访者兴趣。
第三章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及其注意的问题
3.1 邮寄调查的适用范围
(1)空间范围大。在一个地区可以邮寄到许多地方甚至是全国、国际市场进行调查。不受调查所在地区的限制,只要通邮的地方,都可选为调查样本;(2)样本数目可以很多,而费用开支少。按随机原则选定的调查样本,可以达到一定数量,同时发放和回收问卷,而且调查时间短;
(3)被调查者有较充裕的时间来考虑回答问卷,并可避免面谈中受调查者倾向性意见,从而得到较为真实可靠情况。
3.2 邮寄调查应注意的问题
(1)抽样问题。邮寄抽样可以是比较好的名单,也可以是不好的名单。邮寄调查的满意度取决于邮寄名单的质量。
(2)应答问题。如果调研人员不知道如何在邮寄调查中获得满意答案,应答率会很低,因此在邮寄访问中问卷设计的通俗化显得非常重要。如,在邮寄访问中经常出现填写问卷不符合设计要求,出现信息遗漏等情况;如受访者可能并非收信人本人,从而导致调查结果出现偏差;对于问卷中个别问题,由于没有访问员的现场指导和沟通,受访者很可能会出现曲解原意,从而导致问题回答出现偏差。
第四章 邮寄调查的方式和措施
在市场调查技术中,邮寄调查通常有两种方式:留置问卷调查和固定样本邮寄调查。该调查技术应用范围包括:对时效性要求不高、样本框较齐全、调查内容较多、调查问题较敏感的项目。
(1)留置问卷调查。由调查员按面访方式找到被访者,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要求后,将问卷留置于被访者处,约定日期登门取回填好的问卷,或附上回邮信封要求被访者直接寄回。
(2)固定样本邮寄调查。事先抽取一个地区性或全国性的样本,征得样本中家庭或个人同意后,由调查机构向该固定样本中成员定期邮寄调查问卷,样本中成员将问卷按要求填好后,及时寄送回调查机构,为防止样本老化,应定期调整更新样本。
为了提高邮寄调查的回答率,克服邮寄调查的缺陷,通常采用如下措施:(1)电话提前提醒和相应的解释工作;
(2)庞大的被调查目标人群数据库,准确抽取样本框;(3)适当的奖励措施;
(4)多方位的合作伙伴(电信、银行等)。
结论
目前我国市场调查中极少采用邮寄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在欧洲,邮寄调查所占的比例也远远低于电话调查和面方调查。原因主要是由于邮寄调查的上述局限性。一般来说,当调查的实效性要求不高,调查对象的名单地址都比较清楚,调查经费比较紧缺,而调查的内容又比较多、比较敏感的情况下,采用邮寄调查是比较合适的。其涉及的内容范围可以是有关日常的消费、日常的购物习惯、日常接触媒介习惯等比较具体的方面;也可以是有关消费观念、生活形态、意识、看法、满意度或态度等比较抽象的方面。此外,邮寄调查能够应付困难的问卷,邮寄问卷可以提供较好的服务。参考文献:
1、柯惠新等主编 《市场调查与分析 》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2、柯惠新,刘红鹰编,《民意调查实务》,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1月
3、阿尔文·C·伯恩斯,罗纳德·F·布什著,《营销调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英文版
1998年8月第二版)
4、樊志育著,《市场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
5、王静主编,《现代市场调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 <点击这里录入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作者信息>5
<作者单位>
摘要:综述文章:以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用途的结构书写,篇幅以150~300字左右为宜,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不与正文语句重复。一般研究性文章:以摘录要点的形式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结构报道出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字数在200~400字左右为宜,不用第一人称做主语,不与正文语句重复。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3~6个,分号隔开)要能反映文章的基本观点,避免广义词。第一个关键词为该文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中图分类号: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10
简要回顾研究工作的背景和研究目的,一般400~600字,不超过800字。一级标题
1.1 二级标题
1.1.1 三级标题 25 图表的标注:图片标注在下方,表格标注在表格上方,居中,汉字用宋体,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罗马字用Symbol.字号:小五。
表1 名称……(小五号宋体)
Tab.1 英文名称
x/cm 10 12 注:
I/mA 30 34
v/(ms-1)2.5 3.0
h/m 4 5
p/MPa 110 111 30
文献出处标注:以参考文献的序号在正文中以[1]标注出,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五号,上标,颜色:蓝色。例:……年产量居全国之首[1]……
第四篇:比较学论文
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历史、现状与问题
摘 要:中国的比较新闻学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蹒跚起步的,而真有所发展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其萌芽期;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是其成长与初步成熟期;第三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是其繁荣与深化期。但从整体层面来看,比较新闻学的研究在整个新闻传播学领域仍显薄弱、稚嫩,无论从研究方法和理论运用,还是研究内容、对象、视角和深度上都有进一步展拓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现状。
比较新闻学是20世纪初发轫于西方的一门新兴学科。这门学科的确立首先应当归功于三位美国报刊研究学者:韦伯·施拉姆、佛雷德·塞伯特和西奥多·皮特森。其标志就是他们的合作成果———1956年出版的《报业的四种理论》。该书从对社会所有制的观察出发,将有史以来人类社会的新闻体制分成四种形态:封建社会的集权主义、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责任论以及苏联共产主义的方式。这使人们对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报业现象及其归属第一次有了全球的观点,由此来看,《报业的四种理论》是西方比较新闻学的奠基石。而本文所说的比较新闻学也主要是针对跨文化、跨民族、跨国界、跨意识形态及社会制度的两种以上不同新闻现象之比较或类比的研究。
尽管比较新闻学早在20世纪的西方国家已蔚为壮观,然而它在中土的落地开花,却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之后的20世纪90年代。从国内第一篇具有真正比较新闻学意味的论文《中美法新闻教育之比较》
1989年刊发,到第一本研究专著《比较新闻学》在1994年出版,至今,比较新闻的学术研究,已在中国大陆历经了整整20个年头。
对我国内地比较新闻学的学术研究发展轨迹,笔者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比较新闻学萌动与初曙期,其作用在于为当代比较新闻学的兴起积蓄力量;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比较新闻研究的成长与成熟期,此阶段创立起了比较新闻学的基本内涵与学术研究体系;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学术界与新闻实务界一道,对比较新闻学所涉各类问题展开深入、持久、卓尔不凡的梳理与探讨,最终确保了比较新闻学学术研究水准的不断提升,使得比较新闻学研究持续走向深入。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比较新闻学研究的萌芽。
中国新闻业是在西方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从早年留洋的新闻学者戈公振、徐宝璜等人的著作都能看到西方新闻思想的影子,尽管那些著作中并没有多少比较新闻学的成分。1931年,杜超彬的《最近百年中日两国新闻事业之比较观》为中国早期比较新闻学著作之一。1949年以后,在东西方阶级、国家、政治、思想的碰撞中,中国大陆新闻学走了自己的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纲领的新闻路线,对西方是批判和拒绝借鉴的。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新闻学当然不可能有所作为。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新闻体制改革与新闻观念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突破了中国新闻学学术研究的一个个盲区、禁区。比较新闻学研究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界的。1982年第5期《新闻大学》第34页的补白文章对“比较新闻学”给出了这样的界定:
比较新闻学是对各国新闻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并从中引出一些规律性结论的学科。如同“比较文学”、“比较语言学、”比较法学“一样,它是新闻学科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外有不少新闻院校的新闻专业设有”比较新闻学“这门必修课。
比较新闻学并不是简单地把各国报纸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按年代排列,也不是简单地对比某一种新闻或评论的文体的差异。比较新闻学是综合性的比较考察,首先要比较各国的新闻现象,通过比较发现其中的类似点与不同点,然后是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上述类似性与不同点形成的原因,研究不同国家报纸产生前的新闻现象,研究报纸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当代新闻事业的概况,从而分析各国的新闻事业的本质及其对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乃至国际范围的影响。
但遗憾的是,理论观念认知与研究行动付诸之间,在中国学界又延迟了数年。到了1987年初夏,在英国牛津大学附近的一个僻静的乡村里,中英两国的一批新闻界代表,就新闻媒介的作用问题,召开了主题为”新闻媒介与公民“研讨会,这在中国比较新闻领域可谓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虽然该研讨会影响有限,并未引起学界的太多瞩目。但是,在新闻传播领域,中西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差异,毕竟引起了图强思变的中国新闻业界的较大关注,并继而也引来了具备业界经验又身兼新闻学者身份人士的重视。从现在可供查找的资料看,原中国新闻学院副院长周鸿书教授1989年4月在《中国记者》杂志上发表的《中美法新闻教育之比较》一文,可谓初具比较新闻学研究意蕴的学术论文。本篇文章尽管读起来不够紧凑、严谨,像是作者的出访随笔,但其所着力表陈的中美法新闻教育的现状、特点、短长及对今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启示,可谓零星展现出了比较新闻研究的志趣、底色、视野与路径。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中国的比较新闻研究似乎只能称得上是萌芽阶段,因为此阶段既没有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专著出现,更看不到献身于此的专门学术人才的登堂入室。历史的重担留给了下一个十年———20世纪90年代。
二、20世纪90年代,比较新闻研究的成长与初步成熟。
与80年代萌芽状态相比,伴随着新闻宣传领域思想解放运动的日益深化,90年代的比较新闻学研究迅速呈现出持续化、规模化、成熟化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学术成果的有无到有、由弱变强、从”星星之火“到”星火燎原“的一次质的跃进。
1.期刊学术论文逐年增加,研究范畴不断扩大。
本文以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为依据进行检索统计发现,从学术期刊论文数量看,80年代研究成果为零,到90年代年均3篇,比较新闻研究日渐升温的情势非常明显从比较研究范畴看,国别从中西到中韩、中澳,再到美日;内容从抽象观念研究到结合具体案例;选材从新闻标题到新闻写作,再到新闻法规,复到灾难报道……几乎涵盖比较新闻学研究的所有方面。
2.研究专著呈井喷现象,学科体系建构走向初步成熟。
经过80年代至90年代最初几年的力量储备与积蓄,至90年代中后期,比较新闻学研究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一批有分量的专著次第问世,宣告了中国比较新闻学学术研究已走向初步成熟:
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陶涵主编的《比较新闻学》出版,该书对西方新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作了较系统的简介,就媒介所有权、管理、世界新闻史、新闻法、新闻自由等问题在若干个国家间做了横向对比,具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重大影响。1994年,武汉大学樊凡与单波主编的《中西新闻比较论》出版,该著作从多学科多侧面交叉研究法出发,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来探讨中西不同的新闻现象,摆脱了那种”河对汉,绿对红“的简单类比,引导人们从更深层次来把握不同社会的新闻现象。1997年,江西财经大学刘夏塘主编的《比较新闻学》出版,该书以”中外新闻的概念“、”中外新闻的价值观“、”中外新闻的自由观“、”中外新闻的舆论观“、”中外新闻的客观性“为篇章,加以平行异同评析,行文简白朴实,观点鲜明,有很多作者自身体认隐在其中。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童兵主编的《中西新闻比较论纲》出版,该书详细、周全地对中西新闻的历史、编辑方针、传媒组织架构、传媒的社会调控、新闻法制、新闻伦理、新闻观念作了比较。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项目,本论著以其资料翔实、体例全面、谋篇布局科学有致,堪称比较新闻学走向初步成熟的典范之作。
3.研究队伍从无到有,各方贡献精彩纷呈。
20世纪90年代比较新闻研究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批有实力的新闻学研究者长期致力于此。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童兵、单波、张威、秦志希、顾潜等。
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学养的童兵教授穷其多年辛劳撰写出体例完备、条分缕析的《中西新闻比较论纲》,为中国比较新闻学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难得的参考资料,可谓比较新闻学的主要开拓著作之一。
哲学博士、武汉大学青年教师单波凭借自己精深的学术功底,深耕细耙,从政治、文化、哲学观念等诸方面考辨中西新闻思维不同面相及其成因,为比较新闻学的由”器“至”道“的转变与登上大雅堂奥,奉献出了殷实的智力支撑。留澳学者张威,以其对西方新闻业界、学界发展状况的熟稔,不断尝试拓展比较研究的新领地,其在中澳新闻比较、中西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比较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2]。另外,武汉大学的秦志希,复旦大学顾潜等学者从文化视角,辨析中西新闻的不同表征,也实属难能可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香港与内地联系的日益密切,香港新闻传播学者陈韬文的比较新闻研究成果也开始在大陆得到关注与刊发,1997年其发表在《国际新闻界》上的《权力结构、经济发展与新闻体制:香港和新加坡的比较》一文,以其新锐、深刻的政治传播学研究取向,为中国比较新闻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窗,助推了大陆比较研究走向”深水区“。
以上专著以及一些论文都对我国的比较新闻学研究做出了贡献。但问题还是明显的。主要表现为与国际学术研究的规范尚有一定距离,具体地说就是在资料来源的注释方面不够规范化;引用的西方资料相当陈旧,并且多为间接引用;没有文献述评;漠视甚至略去对方法论的介绍;缺乏原创性……一句话,比较新闻学在中国仍然处于有限成熟阶段。
三、21世纪比较新闻研究的繁荣与深化。
进入2000年,比较新闻学研究承接新世纪东风,展示出继往开来、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与上一个十年相比,2000-2009年,比较新闻学研究可谓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1.从论文、论著数量看,不但数量剧增,而且研究生毕业论文对此选题也时有关注。
2000-2009年,有关比较新闻学的期刊论文展示出稳定、匀速的提升局面,280篇总稿量,使年均篇目接近30,比前一个十年提高了10近倍。
研究专著也大量出版。《比较新闻传播学》(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无冕国度的对舞:中外新闻比较研究》(郝明工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张威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顾潜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张咏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比较新闻传播学导论》(孔正毅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美新闻传媒比较:生态·产业·实务》(薛中军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外新闻发布制度比较》(徐琴媛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陈昌凤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高金萍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大洋两岸中美新闻传媒研究》(康化夷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等10余部专著的陆续出版为比较新闻学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的日臻完善进一步打下良好根基。
从2002年郑州大学研究生张鸿勋发表第一篇有关比较新闻学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中美两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分析比较研究———AHCHOR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从美国到中国》至今,不过短短八年时间,硕士学位论文总数已达50余篇,且比较研究选题之科学、深度之精微都是一般期刊论文难以企及的。更值得关注的是,已有部分博士论文,如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博士张西明的《张力与限制———新闻法治与自律的比较研究》、2007年武汉大学新闻学博士朱清河的《中美新闻报道观念比较研究》,也已开始把比较新闻学作为主修方向。以上数据只是笔者通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简单检索所得,实际的硕博论文以比较新闻学为选题的应该比此更多。
2.研究力量不断壮大,研究深度进一步拓宽。
首先是研究实力的不断扩大。从队伍的构成看,新世纪10年比较新闻学研究人员越来越体现出专业化、年轻化、高校化特点。除了童兵、单波、张威、顾潜等老资格比较新闻学领军人物仍然在此领地深耕外,郭可、高金萍、张咏华、陈昌凤、李希光、朱颖、朱清河、庹继光、钟瑛等一批学界新秀逐渐步入比较新闻学研究梯队,为新世界比较新闻学研究的持续繁荣夯实了人力基础。随着比较新闻学学科体系与专业教材的完备、研究队伍及研究水准的提升与优化,比较新闻学专业课程教育也在很多高校新闻院系陆续开设起来,像武汉大学设置了比较新闻学的研究生专业方向。
新世纪比较新闻学学术研究热潮迭起,一个个高质量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出来:经过数年的积淀,2002年童兵教授出版了新世纪大陆第一本比较新闻学专著《比较新闻传播学》。该书不但用巨量文字就中西(德、美、英、法、日、俄)新闻传播史、中西新闻传播观念(新闻功能观、性质观、真实观、价值观、宣传观、舆论观、权利观、受众观等)、中西新闻传播体制、中西新闻传播控制、中西新闻传播法制、中西新闻传播实务与中西新闻传播教育等诸方面存在的异同给予了粗细有致、点面结合的科学梳理与逻辑归纳,而且更对比较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目的、对象、方法进行了充分、理性的研讨与辨析。因此,本书不失为迄今为止大陆出版的最权威、最系统比较新闻学专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郝明工2002年出版的《无冕国度的对舞(中外新闻比较研究)》分上、中、下三篇对中外新闻事业、新闻理论、新闻传播以及它们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宽领域梳理。同年,华中科技大学姚里军的《中西新闻写作比较》将中美新闻写作中所呈现出的种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取宏用精地直揭本质,令人豁然开朗。
2003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副编审顾潜的《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以全球化传播为大背景,透过理论思想视角,从历史和现状对中西方新闻传播作了全面深刻的省察与评比,发人深思。2003年2月,时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的张威出版的《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通过对中西新闻学相对平衡的介绍,尝试对传统的无产阶级新闻学在新的历史时期向何处去的问题作出解答,并就比较新闻学的宏观视野、中西新闻理论和实践的趋同与悖逆作了详细的介绍。上海大学张咏华教授以良好外语教育背景与所在院所资源为平台,把比较研究的重点放在最具新媒体代表意义的中外网络新闻业的关照上。2004年8月,她出版的《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一书,从多学科的角度探讨研究中外网络新闻业在与多种社会因素互动背景下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应用现状与意义、影响;尤其注重考察全球化背景下网络新闻业同物质经济运作的最新发展,指出网络新闻业发展的最为基本的动力,来自经济运作发展的需要。这一研究成果为比较新闻学研究如何与时俱进,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资鉴。
以关注美国新闻传媒业为研究志趣的一批学者,21世纪以来开始陆续发力并结出硕果。清华大学新闻史学者陈昌凤2006年2月出版的《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一书,兼重实践性和学术性,作者力图将新闻教育放在新闻业与社会变迁的框架下加以论述,概论其历史传承和走向,探讨其理念与潮流的发展,对于新闻教育在中国(包括大陆、港台)的兴起和本土化,对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对于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矛盾和问题,都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中国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开始新闻教育的,而世界主流新闻教育从人文传统起步、逐渐融会多学科背景,正在走向更广阔的领域。中国的新闻教育如何在中外比较中既吸收西方的先进经验又走出自己的特色,是很值得研究的,就此方面而言,这本书是一项重要的开拓性成果。青年学者高金萍2001年曾就《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
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新闻报道进行对比研究[3],2006年她又以同样的思考视角推出自己比较新闻学专著《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这本专著运用文化结构理论,从新闻文化的表现形式、体制形态、价值观念三个层面入手,透视全球化背景下中美新闻传媒的发展变迁、态势、前路。
另外,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就”新闻构架“与”国家利益“的关系[4]、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孙玮就媒体如何报道暴力事件[5]、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就主流新闻网站报道的”客观性“[6]、陕西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朱清河就新闻报道整体取向及其根源[7]、复旦硕士生李舒就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的评奖标准[8]等所作的中美新闻比较研究都从某个方面拓展与丰富了中美(西)比较新闻学的研究范畴与学术积淀。
3.研究取向逐渐由宏观走向中观、微观。
随着传媒技术与跨文化传播的突飞猛进,比较新闻学近年来由过去所探讨与关注的范畴、深度越来越走向细微通幽的境地,其热点与重点追随着时代大势而起伏、呈现出大异既往的新面向。尤其是2007年以来,比较新闻学的学术研究最大变化就是开始把研究热点与重点从”宏大叙事“的整体关照逐步转向”精细入微“的具象解构。
通过对近十年280篇有关中外比较新闻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2007年(45篇)、2008年(55篇)、2009年(55),三年发稿量占去十年总数的一半以上。更耐人寻味的是,2000到2006年7年所发表的论文做宏观比较研究的超过三分之一,经典论文一半以上都是”宏大叙事“,而2007年以来的论文绝大部分都是围绕中外新闻传播领域中某个具体现象(事物、案例、理念)而展开,鲜见既往通而化之整体比较选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比较新闻学的研究总体取向越来越趋向局部、具体、细节、精细的微观选题。
与学术研究论文成果不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8年至2009年没见到一本比较新闻学类书籍正式出版,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比较新闻学”宏观学术问题“研究的式微,换句话说,也许是由于比较新闻学学术体系已经完备,学者的兴趣已经从”宏大叙事“建构转向”细枝末节“的修补与完善。
四、比较新闻学研究现存的偏向与问题。
比较新闻学研究在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尚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从表面上看,在繁荣的同时,有头绪较乱的现象,譬如简单比附问题,结论草率问题,”视野“窄化问题,方法老套问题,推论模式化问题、资料陈旧问题等。概而言之,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研究队伍知识储备不够多元,选题涵盖范围渐趋单向度。
比较新闻学的研究重在跨文化、跨制度、跨民族的不同新闻体制、各种新闻现象之间的互订与比对,以图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照优劣,扬长补短,这就需要具有”世界眼光“人才投身其中,事实上,近年来我国此类学术成果之所以一路高奏凯歌,也正是得益于很多具有外语教育背景、西方留学访问背景的人的不断加入。
像法国、德国、日本、俄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新闻业越来越多的被纳入近年来的研究选题,也是专业人才队伍得到充实、改善的佐证。但只要我们稍微对科研队伍与研究成果的构成做一分析,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即专业人才与研究选项太过于英语化及美国化、欧洲化。很多冠以”中西新闻某某方面比较“的论文、专著,实际上讨论的还是中美之间的问题。
中西新闻比较,因为美国在西方的独特代表性地位,以美国现象为主也不为过,但”为主“不可”唯独“。尤其在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博采众家之长,抱着多看、多听、多了解的态度给予其他国家和地区适度关照,这是从事比较新闻学研究应有的态度与襟怀。
2.研究方法比较单一,过于倾向比较研究中平行研究。
比较新闻学是一种跨文化、跨学科的新闻学研究,它通过异质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互补和对话来促进彼此的沟通和理解,其目的是推动地球上的多元文化并存,求同存异,互促共进。因此针对它的研究方式应该是丰富的、多样的与鲜活的。经过长期学术研究实践磨练,除了传统的分析和综合贯穿其中外,比较新闻学应主要包括以下研究方法与手段:一是影响研究;二是平行研究;三是科际研究;四是阐发研究;五是”模子—寻根“法。对照这些方法度量已有研究成果,我们会发现,目前运用最多的是平行研究方法。在少有的用创新方法研究成果中,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孔正毅教授2004年出版的《比较新闻传播学导论》是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作者抓住近代中西新闻传播的几次接触高潮,以中、西两种视角,从传播者、传播载体、传播技术和传播理论著作的译介等几个方面,全面阐释中西新闻传播间的相互影响,有一种试图建构比较新闻传播学科框架体系的努力。
3.学术争鸣不足,学术流派没有形成。
任何一个领域的学术研究,只有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竞争局面,才能吐故纳新,不断进步。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由于意识形态高度整齐划一,遏制了学界求新思变的热情,使中国大陆比较新闻学研究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十几年来,比较新闻学研究迅速步入了快车道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所遭遇的发展瓶颈问题,比如研究选题的简单重复、研究方式方法的老套、研究结论的不证自明与模式化等。面对文化全球化、同质化浪潮,尤其是在网络传播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要想推动比较新闻学的学术研究持续发展,就需要拿出更大理论创新勇气,不唯书、不唯上、不畏权威,在整个比较新闻界(甚至是整个新闻传播学界、业界)展开经久不衰的学术互动活动,形成良好的观念争鸣与商榷氛围,培养一批学有专攻、关注前沿的比较新闻学研究专门人才,定期开办丰富多彩的学术沙龙、论坛、研讨会,让不同观点、理念、意见、建议在阳光下相互碰撞、激荡,让真知灼见在观念交锋中被各方接受,并迅速转化为业界行动与学术实践”增长极“。惟其如此,比较新闻学研究才能在未来发展征途上,枝繁叶茂、前程似锦。
参 考 文 献。
[1]周鸿书。中美法新闻教育之比较[J].中国记者,1989,(4)。
[2]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J].国际新闻界,1999,(1)。
[3]高金萍。从《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的悉尼奥运报道论中美新闻文化的差异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2)[4]李希光,BradThompson,于家娣,包丽敏。新闻构架与国家利益———中美媒体关于中国驻南使馆被炸和学生示威报道的比较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1,(1)。
[5]孙玮。媒介是如何反映暴力现象的?———中美暴力新闻报道比较[J].新闻大学,2000,(3)。
[6]孙有中。布什访华———新华社新华网与美联社新闻网的比较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2,(2)。
[7]朱清河。报道重点的差异及根源解读[J].新闻界,2006,(1)。
[8]李舒。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评奖形式比较[J].新闻记者,2006,(11)。
第五篇:论文
浅谈境由心造 润物无声
——试论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
论文摘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以,教师不仅应当是一名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一个学生思想的塑造者。教学中,利用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文质兼美的文本;校园环境的‚软硬‛作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良好的师德师风,把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与传授知识结合起来,培养真正的智与德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论文关键词: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文本;校园环境;活动;师德师风,学生品德养成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审美情趣,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有人提出教师不仅应当是—名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一个学生思想的塑造者。教学中,不能将育人的德育工作被教书的任务冲淡了,应把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与传授知识结合起来,坚持德育为首,培养真正的智与德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一、利用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不一定会影响他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生活世界是人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为人生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构成了学生道德认识的各种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汲取丰富的文化知识,耳濡目染的得到体悟,确立道德信仰。因此,教师要利用生活世界中的活动和交往,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首先,学生在校的时间要比在家的时间长,与师生交往的时间自然也比较多,受心理困扰,有的学生乐于交往,有的不愿意交往,有的不会交往,还有的害怕交往。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造各种情境,让学生学习礼仪行为,学说礼貌用语,教会学生如何与人交际,遇事该怎么办,指导学生主动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安慰别人,团结友爱,共享欢乐。
其次,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教育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传统的‚灌输‛、‚说教‛型的德育教学方式,师生之间是赤裸裸的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自我教育就是让学生用道德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自我教育,立足于学生自己认知、自己领悟、自己体验、自己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其内在的道德需要,体现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在道德实践中,学生可以开展讨论,轮流值日等形式,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但在学生的自我教育中不能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尊重、理解、爱护学生的基础上,要用自己的言行、学识、境界、风范去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理解、体验、选择和行动。
再次,教会学生‚学会科学选择‛。30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电脑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学生接触的信息呈现出多样化,不可控制。受一些家长的文化水平、价值观的影响,学生的个人道德取向极易‚偏轨‛。只有教会学生选择,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觉醒,才不至于融入团队、集体时,迷失方向,迷失自我,成为‚问题儿童。‛
二、让学生的‚理、情、行‛在文质兼美的文本中得以升华
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中,‚理、情、行‛是一个整体,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以文本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文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德育内容就分散在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里。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用心去品味,那生动感人的场面肯定会让你难以释怀:‚他挖呀挖呀,一直挖了三十六个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当挖到第三十八个小时的时候,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我们听到孩子这至真至诚的呼唤,仿佛看到了父亲那近乎疯狂的执着,以及当他听到底下突然传出孩子的声音时的那份狂喜,不得不使人热泪盈眶。因为在这疯狂和喜悦的背后包含着神圣的父爱,这种爱是多么的真挚、纯洁,无私。这难道不让你感动吗?如果这位父亲在地震中没有一种执着的精神和不放弃的意志,那么,他将会失去儿子。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到父爱深沉和伟大的同时,也不知不觉中将‚相互信任,互相帮助‛的美好品质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熏陶。
三、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软硬‛作用,让学生‚不扶而直‛
古人有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沙俱黑‛。说的就是环境对育人的影响。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用意义深远。我们将校园环境的德育教育分为硬环境教育和软环境教育。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的,学校的每垛墙都能说话,并且能讲出最美的语言来。这就是硬环境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就属硬环境德育教育的范畴,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我们可以把教学楼取名为‚求知楼‛,把试验楼取名为‚探索楼‛;可以给每个楼道取上名字,‚孔子楼道‛、‚安全楼道‛、‚常规知识楼道‛,并将相应的内容利用展板悬挂在楼道的两侧;也可以利用橱窗展示一些名人故事、古典精髓(如‘弟子规’)等。相信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条路,一块标语牌都能起到育人的作用。软环境德育教育是指校风、校纪和班级的微观环境、宿舍文化等。学校可将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校徽、校歌、日常管理细则等印成小册子,师生人手一份。可在每次的升国旗仪式中让全体学生诵读学生誓词,还可以利用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班主任可以把本班的班级姓名、班级口号、班风、班级公约、班级形象、管理理念等制成牌匾,挂在本班门口,让每个学生‚心知肚明‛。
四、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完善个性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扬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关系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的放矢的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更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如:在‚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革命烈士陵园,在缅怀革命烈士丰功伟绩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应继承革命烈士遗志,用自己的刻苦和努力,把革命红旗代代相传可以以少先队为阵地,坚持开展以各种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教育,如‚人人争当三好‛,‚我向雷锋叔叔学习‛活动;‚如何使用零花钱‛,‚我是校园小主人‛,‚爸爸、妈妈我能帮你做‛主题班会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如‚美化家乡,我来参与‛的植树活动,‚净化环境,从我做起‛的校园签名活动等。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肯定会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新的收获。
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精心搭建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互相衔接。定期召开家长谈心会,家长学校开展教育理论培训等活动,学生家长就可以了解更多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就会逐步渗透到学生家长的心中。这些活动的开展,促使家长更加尊重孩子,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和谐稳定。
五、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茁壮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人格、学识、风貌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来体现,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身教重于言教‛,我们要不断用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充实自己,完善教学技巧和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使自己更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始终站在文化的前沿,疏导文明行进的方向。
一些老师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往往不是以严出名,而是以德服人。教师要善于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用良好的形象,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学生茁壮成长。教师‚行为示范,为人师表‛的精髓即在于此。
总之,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实效,学生就能实现从‚道德认识‛向‚道德实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