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重组改制操作流程

时间:2019-05-14 09:0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资产重组改制操作流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资产重组改制操作流程》。

第一篇:资产重组改制操作流程

企业改制与重组操作流程

更新时间:2007-2-8 16:51:18

重组通常不涉及所有制的改变,改制仅指涉及所有制改变的。

一、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改制组织形式):

(一)组织类型:股份制、股份合作制; 股份制: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国有独资、一般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股、募集股;

(二)有限公司与股份公司的区别:

1、有限公司:股本大于30万;

股份公司:股本大于3000万,上市公司大于5000万。

2、股东人数: 有限公司:2~50人;

股份公司:有下限没有上限,发起人至少5人。特殊情况例外,H股可多家发起人。

3、股份区别:

有限公司:股份称“出资额”“出资比例”,股东持有“出资证明”; 股份公司:股份称“股本”,股东持有“股票”。

4、法人治理结构:

有限公司:可以不设董事会,派执行董事; 股份公司:要求法人治理机构齐全。

5、股份转让:

有限公司:股东会同意;原股东优先受偿; 股份公司:目前市场流通的,法律上没有限制。

6、财务管理:

有限公司:会计报告不要求审计、公告;

股份公司:要求审计、公告;非上市公司审计,上市公司公告。

(三)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的区别:

1、从企业性质来看: 股份制:叫做资本合作;

股份合作制:除资本合作外,加劳力合作。

2、从企业类型来看: 股份制:任何企业都可以; 股份合作制:大中型企业不适宜。

3、投资主体不同:

股份制:任何自然人、法人均可; 股份合作制:投资主体只能是本企业职工。

4、表决方式不同:

股份制:按股表决,一股一票; 股份合作制:按人表决,一人一票。

5、分红方式不同: 股份制:按股分红;

股份合作制:按股分红与按劳分红结合。

6、转让股份不同: 股份制:可以转让;

股份合作制:不转让、不上市、不交易、不流通。

7、股权设置有差异:

股份制:企业自己不能持有自己的股份;

股份合作制:企业自己持有自己的股份,职工有分红权,所有权归企 业。有企业集体股、职工集体股。

(四)如何选择改制形式:

1、放弃股份合作制;

2、股本相对小与股本相对大的,一般选择有限公司;

3、股本大于2000万的,选择股份有限公司;将来可能达到上市公司条件的,尽量选择股份有限公司。

4、从审批手续角度(简便快捷)来看,选有限公司。

二、股权的设置和分类

(一)分类

1、根据股权性质分为:普通股、优先股。优先股股利确定,一般不参与管理,清算优先。

2、根据投资主体性质分为:

① 国有股:国家授权投资的部门,国家股,股利上缴;国有法人股(尽

可能设置为此种)。② 社会法人股:集体、外资、合营。

③ 个人股:自然人股、社会公众股、内部职工股。④ 公司职工股:

⑤ 外资股:可流通的有B股、H股;不可流通的,一般股。⑥ 社团法人股。

3、从市场交易分为:内资股、外资股。

(二)股权设置

国有法人股,社会法人股,自然人股,外资股,社会公众股,社团法人股。

三、控股股东

1、绝对控股,股权大于50%以上;相对控股,股权大于30%以上。

2、证监会的定义:

① 单独或与他人合作,持有公司股权30%以上; ② 单独或与他人合作,持有公司表决权30%以上; ③ 单独或与他人合作,能选出半数以上股东的; ④ 事实上控制公司运营的。

3、实际操作中:公司前五名法人,前十名自然人。

四、关联交易

(一)定义:公司与有关人士签订的交易。有关人士是指:

1、控股股东;

2、与控股股东相关的人士;

3、董事、监事、高管人员;

4、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的亲属;

5、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的合伙人。

目前只上市公司才有,关联公司往往是利润转移和流失的渠道,所以企业改制要注意到将来可能的问题,注意高管人员的关联交易。

(二)内容:

1、提供原材料,包括零部件,供电、供水;

2、提供劳务;

3、资金的占用和往来(提供贷款、担保、股权质押、往来款项);

4、土地使用权,厂房、设备、租赁;

5、重大资产的转让与出售,股权的转让与出售;

6、生活上提供的服务(食堂、班车);

7、对外重大的投资、合作、开发与结算;

8、产品的销售。

(三)关联交易的处置:

1、制订关联交易处理基本原则----《关联交易协议》;

2、制订关联交易汇总表,以年度为期限,将每年度发生的每笔关联交易的名称、单位、单价、数量、金额、方式、付款方式,列表造册。

3、重大关联交易要有独立董事审核、签字。上市公司300万以上的交易为重大关联交易。

4、汇总表提交股东会审议;

5、严格履行协议和汇总表的内容;

6、发生重大变更要及时提交股东会、董事会重新讨论议定;

7、重大的关联交易要公示公告;

8、资产重组或企业改制时尽可能做到产、供、销整体装进公司,减少关联交易,越低越好。

五、防止同业竞争

(一)定义:改制的公司与控股股东同类产品竞争或同等服务。

(二)区别:

1、产品的功能上加以区别,逐步缩小市场范围;

2、产品的销售范围加以区别,公司与控股股东尽可能不抢占同一个市场;

3、从时间上加以限制。

(三)处置:

1、重组时注意资产的完整性,将产、供销都装进去。

2、控股股东要做出承诺,将来不同业竞争。

3、采取措施消灭同业竞争:

① 将产生同业竞争的资产收购,重新装入改制公司; ② 如资产质量不好,则转让出去。

六、资产重组

(一)资产分类:

1、从事社会管理性资产(包括退居二线的);

2、从事社会公益性资产(学校、医院等);

3、经营性资产,分为:非生产性经营资产、生产性经营资产。生产性经营资产分为:与主导产品相关的资产及与主导产品配套协作的资产。与主导产品相关的资产中又分为:闲置资产(关注,剔除出去)、非闲置资产(改制的主要角色)。

(二)基本原则:

1、最佳原则。重组后的资产效益要达到最佳状态。

2、均衡原则。重组后的资产尽可能做到产、供、销一体化,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3、减少关联交易原则。

4、防止同业竞争原则。

(三)基本模式:

1、整体重组。不做任何分离。条件:

① 非经营性资产相对少,一般不大于公司净资产的10%; ② 富余、离退休人员较少; ③ 资产的盈利质量比较好; ④ 重组后,外来的股东无异议。利弊:

优点:① 重组方便,改制迅速; ② 原有利益格局无变化。弊病:难以转换经营机制。

2、主辅分离。重组时把优良资产分离出来组成新公司,原企业实行控

股,不良资产留在原企业。优点:① 主业资产相对优化; ② 强化了吸引外来股东的能力; ③ 原企业对外的利益格局未发生变化。弊病:① 改制时相对难,主、辅分离;

② 优良资产没有真正独立出来,辅业资产仍依靠优良资产养活。

3、分立分离。将资产分离成两块,主、辅,形成两个独立的法人,没有控股关系,没有资产纽带关系。这种模式是希望和提倡的。优点:① 主业资产真正独立,真正激活; ② 吸引外来股东投资的能力真正强化。

弊病:① 重组难度相对很大,打破了原有的对外、对内格局; ② 有些辅业资产是主业资产的配套资产,在主业资产不能社会化时,有一定难度。

4、重组方案的基本内容:

1)原企业改制前的基本经营状况。列表:各年度总资产、负债、资产效益状况、净资产利润率等。2)基本原则的思路。

3)改制的企业资产、经营状况。

4)发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发起人的投资额、投入的资产性质等。5)股本设计:

① 公司的净资产 = 资产-负债(评估后)+其他发起人的投资。② 公司股本 = 净资产 * 折股率(1-0.65%)。折股率的选择:大型企业、传统型行业企业选“小”,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选“大”。③ 股权结构:例表

股东名称 股权数 股权比例 股权性质 发起人一 A 10% 国有法人股 发起人二 B 10% 社会法人股 发起人三 C 10% 自然人股 发起人四 D 10% 外资股 发起人五 E 10% 社团法人股 合计: 总股本

6)股票发行价格的折算: ① 每股的净资产; ② 每股的市盈率倍数。7)相关问题的说明:

① 资产重组的模式及基本原则; ② 剥离资产处置的办法; ③ 债务重组的基本方法; ④ 关联交易的处置办法; ⑤ 人员重组(富余、离退人员的安置); ⑥ 知识产权及专利技术的处置; ⑦ 土地使用权的处置; ⑧ 其他相关的问题。8)组织机构设计: ① 框架: 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 经理层 职能科室

生产主体---子、分公司---孙公司(最佳结构)② 法人结构: 股东人数

董事会人数及相应机构 监事会及职能 经理层及职能 管理科室及职责 9)中介机构的聘请 ① 聘请哪些中机构; ② 各中介机构应做的工作。10)重组的时间、进度、工作安排。

七、辅业资产改制的基本思路

(一)确定主业的主导产品,确定与主导产品相关的资产范围。确定主业资产,也就确定了辅业资产的范围。

(二)以现有企业法人单位为计算单位,进行辅业资产的剥离。

1、把企业集团分成两大类:主业资产法人单位、辅业资产法人单位。

2、把主业资产法人单位分成:无需现在改制的主业法人单位;需进一步改制的主业法人单位。

3、把需进一步改制的主业法人单位分成: 需改制成规范的主业法人单位;剥离部分的辅业资产法人单位。

4、把主业法人单位剥离出来的部分辅业资产单位加辅业资产法人单位,确定主业资产单位的范围。

(三)把原企业集团的负担进行企业分摊

1、债务负担:

① 原则上债务跟着资产走;

② 留下适当比例的部分债务(指辅业资产的债务); ③ 可以全部由主业承担。

2、人员负担:

① 辅业资产的全体职工; ② 主业分流下来的富余人员;

③ 主、辅业改制前的离、退休人员,采取经济补偿金的办法,留给辅业企业。

(四)确定闲置资产(不良资产)

1、积压库存的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加工协作件、零部件(积压一年以上的);

2、久拖未决的在建工程(形不成生产能力的);

3、两年以上未见效益的长期投资;

4、三年以上的应收往来帐款;

5、短期流动资金中的,几年未处理的短期证券的股本价差;

6、生产能力过剩的厂房、设备;

7、待摊费用(久拖未摊的)。

(五)对辅业资产进行合理合法的处置

1、对从事社会管理性的资产要无偿的交给社会管理;

2、对从事社会公益性的资产采取逐年补贴、逐年减少的推向社会,2-3 年内;

3、对各类人员支付经济补偿金;

4、把有自负盈亏能力的辅业企业改为非国有控股的公司制企业,没有自负盈亏能力的改为国有控股的公司制企业。

(六)在主、辅业资产范围内,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开展有偿服务。

(七)对无自负盈亏能力的企业进行经济支持(扶持)。

1、让渡产品;

2、让渡部分市场;

3、增加适当的关联协作;

4、无偿的占用企业部分知识产权(或低价的占用),商标、商誉、专利技术、工业产权等,或土地使用权;

5、资金支持和占用;

6、分红的贴补。

(八)不断强化辅业资产改革,争取2-3年内走向市场。

八、债务重组

(一)补充资本金。将占用的国有资产、欠款、欠税、欠电费、财政拨款等变为

国有资本金,增大资本,减少负债。

(二)企业间的债转股。

(三)委托中介机构托管债权(委托资产管理公司)。

(四)与银行债权人商定减轻债务。

1、降低原贷款利率(已挂帐的贷款);

2、挂帐停息;

3、用低利率的新贷款还高利率的老贷款(陈年贷款);

4、商定把部分债务转移控股单位;

5、折扣式的偿还债务(银行呆、坏帐)。

(五)募新资还旧债。

1、还公司债。把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做大,通过改制增加新股东,新投资还公司债;

2、还股东债。把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做适当,新股东收购的存量股份,还给因形成公司资产的股东的负债。

(六)股转债。

资产负债---净资产---股权大---从资本公积、资本金中转入企业应付款。

(七)资本运作偿还债务。

1、出售资产;

2、出售股权;

3、土地使用权变现;

4、固定资产变现。

九、人员重组(安置、经济补偿)

(一)需安置的人员范围

1、辅业资产企业的全体职工;

2、改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破产企业职工;

3、主业分流的富余职工;

4、原企业的离、退人员;

5、需重新安置的工伤及重病员工;

6、需特殊照顾的职工遗属。

(二)处置

1、以改制为时点,改制前的6类人员进辅业资产;

2、改制后人随资产走。改制后有主业、辅业,会产生新的退休人员;

3、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以一定年度为界限,如某种办法执行截止至2006年;

4、支付各种经济补偿金。

(三)支付的类别

1、前三类人员支付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

2、对离、退人员支付超支的工资补贴、住房补贴、福利超支补贴、超支的劳保补贴、适当的殡葬费。

3、工伤、重病、遗属的特殊补贴,除买断工龄外,支付适当补贴。

(四)支付的标准:(实际操作中都很难行得通)

1、前三类:

① 按劳动部的标准支付12个月工资;

② 按破产企业的标准,每工龄年1个月平均工资; ③ 每工龄年支付1个月,但不超过12个月的工资标准。

2、离、退人员:月平均工资*10年。

3、工伤、重病、遗属酌情照顾。

(五)支付的来源:

1、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买补充医疗保险);

2、改制企业的净资产;

3、控股单位的净资产;

4、政府补贴;

5、土地使用权的变现。

(六)支付的方式:

1、现金支付;

2、实物资产支付(一般作价入股);

3、负债支付。

(七)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方法:双买断

1、身份和工龄置换,保留岗位。适用实物资产支付(作价入股)。

2、身份和工龄置换,离岗走人。适用现金支付和负债支付。

(八)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帐务处理:

1、挂资本公积金;

2、挂负债、应付款;

3、转成资本金,入股。

(九)对职工经济补偿金的一般处置办法:

1、成立基金,统一管理;

2、由职工个人作价入股;

3、与经营者达成协议,如:企业支付职工未来20年的哪些费用。

十、知识产权的处置

(一)范围

1、商标、商誉;

2、专利技术;

3、非专利技术;

4、工业产权。

(二)处置

1、商标商誉的处置: ① 本企业改制,不作价入股(已体现在本企业净资产中了); ② 向其他企业投入,评估作价入股;

③ 为辅业企业无偿使用一段时间,2-3年,逐步转为有偿使用(租赁、作价入股),或者待辅业企业创造新的商标商誉时退出。

2、其他知识产权:

① 成熟型的知识交权一般不作价入股; ② 成长型的知识产权可以适当作价入股; ③ 新增的知识产权可以作价入股; ④ 新购买的的知识产权可以作价入股。

3、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 无形资产(不包括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比例≤20%; ② 高新技术无形资产作价入股比例≤35%; ③ 无形资产作价入股反向性。

作价入股比例不是越大越好:评估值大 作价入股股份大 公司股本大 公司税后利润小 公司发行新股 价格小。

十一、土地使用权的处置

(一)辅业企业改制土地使用权有优惠政策。

(二)土地使用权有偿处置:

1、评估(土地使用权评估机构)。

2、处置: 1)作价入股:

① 国家作价入股,直接持股; ② 国家作价入股,委托控股单位持股;

③ 土地使用权进入控股单位的资产帐户,再作价入股; ④ 进改制公司的控股单位,交出让金,再作价入股进改制公司。2)租赁:

① 国家直接租赁,收租金;

② 国家直接租赁,与企业控股单位分享租赁金; ③ 使用权评估进控股单位资产帐户,再向改制企业租赁; ④ 进控投单位帐户,交出让金,再向改制企业收租金。

十二、财务重组(要注意帐务处理)

1、三年以上的应收、应付最好不进。

2、在建工程(久拖未决的)或形不成盈利能力的在建工程最好不进。

3、计提各项损失准备。

4、保证主营收入占一定比重。

5、剔除各种补贴、补助、罚没收入等(计算盈利时剔除)。

6、资产与负债要相匹配。

7、要有独立的财务核算机构,独立的财务决策。

8、要有独立的银行帐户、纳税帐户。

9、长期投资不见效益的,要剔除。

10、核销闲置资产。

十三、发起人资格

(一)只能是自然人和法人。

(二)有一半居住在国内。

(三)股份在设立公司后三年内不得转让。

(四)投资一般不允许用股权投资。但实际中有,最好不超过20%。

(五)投资一般是无形资产与货币资金,一般不投实物资产。

(六)主发起人的股权,一般改制不能≥95%。各地不一,北京90%,上海75%。辅业资产改制,国有股≤75%。

(七)发起人投资禁止捆绑式(禁止兄弟俩式的资产捆绑上市),加大了管理难度。

(八)发起人协议书应关注的问题:

1、资格;

2、明确投入资产数量;

3、明确投入资产性质;

4、明确发起失败后,各自应承担的责任;

5、明确改制过程中中介机构的费用各自承担的比例,指的是发起失败后的承担。

十四、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

(一)范畴: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上市公司加董事会秘书。

(二)存在问题:

1、一股独大。股东会一人控制,中、小股东权利无法实现。

2、董事长一言堂。内部人控制。

3、监事会形同虚设。

4、经营者的激励机制薄弱。

5、关联人士从不回避。

6、两个关系理不清(党委会和董事会搞不清,董事会和经理层搞不清)。

(三)规范的措施:

1、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财务负责人。发展趋势增加营销负责人。

2、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运行规则。即:议事程序、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工作准则、工作条例。

3、公司高管人员的选聘程序合法化。① 对高管人员的任职考察做在选聘之前; ② 公司董事由股东会选举产生; ③ 监事也由股东会选举产生; ④ 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

⑤ 监事会召集人(主席)由监事会推举; ⑥ 总经理由董事会选聘;

⑦ 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要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选聘; ⑧ 董事会秘书由董事会聘任; ⑨ 董事会、股东会人员决议是最终决议(国企,不应再到主管机关审批)。

4、高管人员的任职资格合法化。① 公司法规定的六种人不行; ② 市场禁入者不行(违规人员); ③ 公务员。

5、禁止双重任职:

1)改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控股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兼改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2)董事长和总经理要分开任职(企业规模达一定程度的时候)。3)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只能在公司独立任职,不准在外面兼职兼薪。

4)公司的财务核算机构人员要相对独立。5)建立外部董事、外部监事制度。① 外部董事要达到1/2(不在公司拿薪的); ② 外部监事力争达到1/2。

6、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1)任职资格:

① 符合公司法规定的任职资格; ② 不是公司前十名自然人股东; ③ 不在前五名法人股东单位任职; ④ 在公司无亲缘关系; ⑤ 不是公司的供应大户(关联交易的客户);

⑥ 相对的专业人士,即:法律、财务、市场方面有一定的经验; ⑦ 每年在公司至少工作15天; ⑧ 不在公司中介机构任职; ⑨ 最多任5家独立董事。2)主要职责:

① 对公司选聘董事、监事有提名建议权; ② 对股东大会的议案有提案权和征集股东权; ③ 对公司选、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有表决权; ④ 三分之一的独立董事有提议召开股东大会的权利; ⑤ 对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有表决权。重大是指:

第一,资产管理:公司发行新股;增资扩股;发行中长期债券;兼并收购;重大资产重组;重大资产租赁、转让等。

第二,财务管理:经营方针、策略;中长期发展规划;高管 人员薪酬计划(年薪、持股、股票期权、养老保险);年度财务决算;内部股设计; 重大关联交易审核。

第三,投资管理:重大投资项目(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重大对外投资;重大的新品开发。关于独立董事的几点思考:

1)国外独立董事现状:美国62%,英国34%,法国27%。人士大部分是退休的CEO。(推行这种制度)2)国人独立董事现状:500-600名,上市公司要求至少要有会 计人士,按国内要求至少要有3000名。非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正在试点。

3)国内、国外的独立董事作用比较: ① 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框架限制了作用;

② 忽视了专业人员的作用,大多只注重了名人效应;

③ 独立董事的报酬,不是薪水,叫“职务补贴”。独立董事是否可以持公司股份?国外有,国内限制,不超过1%。薪水有高有低,没有标准。

7、理顺两个关系:

1)理顺董事会与党委会的关系 ① 党委书记、董事长一人兼; ② 机构能合并尽量合并,精简高效。2)理顺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关系 ① 尽可能总经理由董事长选聘; ② 总经理尽可能从市场选聘;

③ 分开任职要有一定的条件,企业有了一定的资产、规模。

8、加大经营者的激励: ① 推开年薪制; ② 经营者持股; ③ 股票期权试点;

④ 经营者的商业、补充养老保险。

9、强化经营者约束: 1)依法办事,建章建制。

2)建立高管人员诚信勤勉义务制度。

① 公司董事对公司负责,以公司利益率最大化做为自己的出发点; ② 不准贪污、行、受贿; ③ 不准侵占;

④ 不准在股东会未知情情况下,与公司签订任何关联交易; ⑤ 公平对待公司每一个股东; ⑥ 不能任意泄露公司任何商业机密;

⑦ 不准自己的亲属、子女干与公司竞争的事情; ⑧ 代理律师、合伙人也不准干与公司竞争的事情。3)建立关联人士的回避制度

① 经营者年薪、薪酬计划由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制订; ② 高管人员。

10、建立董事会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制度

1)追究哪些人:投赞成票的;投弃权票的;投反对票会议记录无记载的。

2)如何追究:建立决策责任赔偿制度;建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11、在董事会下面建立专业型专家咨询机构(应会用人)、资产管理委员会、财务管理委员会、投资管理委员会。

十五、经营者持股

(一)基本目的:

1、先到位。出资人对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的责任先到位。

2、绑在一个战车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消除“58”岁现象。让经营者通过持股,加大了收入,免除了退休以后的窘迫现象和养老后顾之忧。人不在,股份在,利益常在。

(二)基本原则:

1、形成跳楼机制。要让经营者通过出资持股有风险压力。

2、考核兑现。给经营者确定考核目标,达到目标才能兑现。

3、开始走小步。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法规。防止社会不平衡,员工不平衡。小步不停走,稳步向前行,成功以后再张扬,墙内开花墙外香。

(三)入股方式:

1、存量持股。持有的是原有企业股份,没有新的增加。如用控股地位或融资持股,叫做经营者收购。经营者收购是经营者持股的一种方式,要慎重。

2、增量持股。改制后,经营者持有的是新增的股份。

3、存量与增量相结合。

(四)持股的股权形式:

1、岗位股。原有股东拿出一部分股权,设置董事长、总经理岗股,与岗位挂钩,在岗则有,不在岗后没有,每年分红时兑现。

2、经营者的“才能”作价入股。做为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入股。(我个人

认为不合适,因为它与无形资产不一样,“才能”不能依附于产品,不稳定,也无法估价)。

3、二级市场锁定股份。股东与经营者达成协议,从本企业二级市场购一定股份放到那,给经营者。目的是让经营者跟着跑,规定在几年后才能上市。

4、自然人入股。

5、技术股。经营者本身也是企业发明创造的持有者时。

6、虚拟股份。

7、期股期权。原有的股东让渡一部分股份未来的所有权,奖励经营者,但需经营者购买。

8、股票增值权。

1)净资产增值权。如:公司选聘经营者时帐面净资产1.2元/股,要求经营者三年后增至1.5元/股,增长后的净资产数按一定比例奖励给经营者。

2)市值增值权。如:当年发行时1.47元/股,三年后如果市值增至1.8元/股,拿增值部分乘以一定比例奖励经营者。

9、股票期权。公司与经营者达成协议,用现在的股票值购买几年以后的

股票。如:97年400万,到99年价值2亿。

10、经营者散购。通过融资收购公司股份,达到控股的地位。

(五)经营者持股的资金来源 法律规定的:

1、个人工资。

2、个人借款。

3、个人的知识产权。法律无规定,实际可操作的:

1、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公积金节余。(暗中操作)

2、股东的奖励。1)分红奖励; 2)股份奖励; 3)净资产增值奖励。

3、经济补偿金。

4、企业代为融资。

(六)企业代为融资的方式和渠道

1、渠道: 1)大股东单位。

2)企业自身。(记帐方式:经营者个人欠企业的款)3)战略投资者。

4)金融部门。(包括:银行、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各种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各种投资公司)5)向外商融资。

2、方式:

1)企业代为融资,企业出面担保。2)个人融资,股权质押。3)个人融资,大股东单位担保。4)以工会的名义融资。5)成立新公司融资。

(七)经营者持股人的范围:

1、一企一策,因企而定。根据实际情况定。

2、企业大范围小,企业小范围可以适当放宽。

3、主要瞄准企业的主要经营决策者。

4、一般企业选择的范围: 1)董事长、总经理;

2)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高管人员; 3)所有的高管人员;

4)所有的高管人员及部门经理; 5)经营骨干(业务骨干)、技术骨干。

(八)经营者持股企业必备的条件:

1、公司制企业;

2、盈利企业;

3、有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制订持股方案及考核;

4、财务报告真实可靠;

5、制订相应高管人员的职务消费标准;

6、股东会审议通过。

(九)持股比例:

1、一企一策,因企而宜,因地而宜。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许可的范围衔接。

2、大型企业经营者不能持大股。

3、经营层之间不能平均持股,要拉开差距。

4、一般企业经营者持股比例的经验数据: 1)公司股本500万以下的,经营者持大股;

2)公司股本500万~3000万左右的,经营层持股20~30%; 3)公司股本3000万~1个亿左右的,经营层持股10~20%; 4)公司股本1个亿~5个亿的,经营层持股5~10%; 5)董事长、总经理在经营层持股40~50%。

(十)出资的比例:

1、经营者持股,不出资不行;

2、经营者全出资也不行,风险太大;

3、出资、融资、奖励按照一定的比例比较合适,北京市出台的政策是三三制。

(十一)经营目标的设置:

1、年净资产收益率。大企业3~5%,中、小企业5~7%。

2、年销售收入总额和利润总额。

3、折旧定额或定率。

4、考虑职工的年工资增长水平,至少大于等于通货膨胀率。

5、下岗分流人员要限制。人心所向,兴旺发达。

(十二)考核:

1、建立高管人员薪酬委员会;

2、建立相应的经营者持股的经营目标的考核和兑现考核制度;

3、坚持每年一考评,一个任期总考核;

4、制订公司经营者持股的管理制度;

5、考核结果向股东会、董事会呈报(年度考核结果)。

(十三)兑现:

1、达到经营目标:

1)奖励、出资、融资的股份全部兑现; 2)奖励、出资、融资的分红要兑现; 3)经营者任职到期离开岗位,所持股份变现。① 上市公司,最好是上市流通变现; 公司回购变现; 转让给其他股东变现。

② 非上市公司采用上述后两种方式。

4)任职期满愿意继续持有公司股份,尊重其意见,继续持股分红。

2、达不到经营目标:

1)客观原因造成的。(天灾人祸、身体健康原因、正常的组织调 动、经批准的辞职)考核:

① 出资的股份要兑现;

② 融资、奖励已经到期的股份要兑现; ③ 上述三种的分红要兑现; ④ 未到期的、其他股份取消; ⑤ 是否变现由董事会根据情况酌定。2)主观原因造成的。(违规、违法直至犯罪;编造虚假的财务报告;强行违反规定、决策造成公司重大损失;未经批准的私自辞职)考核:

① 出资的股份不能剥夺,可以持有; ② 其他股份及其今后的分红取消; ③ 适当的追回融资和奖励股份的分红; ④ 给予适当的经济制裁;

⑤ 股份不变现。盈利好了可按当时的市值变现。

(十四)操作流程

1、向管理当局提出设想;

2、聘请适当的专业咨询公司对设想进行可行性分析;

3、提出经营者持股的初步草案;

4、将初步草案提交公司管理当局讨论修改,订立初步方案;

5、将初步方案与有关方面进行谈判(股东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政府有关部门);

6、聘请中介机构进行改制工作(评估师、律师);

7、在评估确认资产的基础上,拟定经营者持股的正式方案;

8、将正式方案送交有关部门审批;

9、制订公司的管理制度、经营者持股管理办法、章程等,缴纳出资、验资;

10、召开公司创立大会,通过上述各种方案、制度、章程,选法定代表人。

11、工商登记。

(十五)利弊分析

1、好处:早持股、早受益。

2、弊端:经营者霸住岗位,固化;有风险,弄不好就是侵犯国有资产。

十六、员工持股

(一)员工持股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90年以前,内部职工私募的方式,批了120家; 第二阶段,92~94年,定向内部职工持股,搞了3500家; 第三阶段,94年7月1日至今,大量的职工持股会、股份合作制。

(二)主要形式:

1、内部职工持股;

2、公司职工股;

3、自然人股;

4、职工持股会;

5、专设职工持股的有限公司,但不能超过50人;

6、协同经营者持股;(戏称“二奶股”,隐姓持股,有风险无法律地位)

7、股份合作制。

(三)资金来源。

(四)融资渠道与方式。

(五)比例,不上市没人管,上市要求统统回购。

(六)购股价格:每股净资产;社会公众股为新股发行价;益价发行;每股净资 产加一定手续费。

(七)操作流程:

1、公示职工持股人员名单;

2、其他与经营者持股一样,没有考核。

(八)职工持股会:

1、性质:暂定为社团法人。

2、登记方式: 1)以社团法人登记; 2)以工会名义登记; 3)不登记,挂靠在工会下面。

3、管理组织: 1)职工持股会代表大会 权限:① 决定持股会增资扩股; ② 每年召开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理事会;

③ 委托代表参与公司股东大会,行使公司的股东权利; ④ 相应履行股东出资义务。2)理事会

① 职代会闭会期间的日常管理机构; ② 受职代会委托,参加每年度的股东大会; ③ 负责持股会的年度分红,增资扩股具体事项; ④ 负责职工之间持股的股权转让。

4、人员范围: 1)公司的董事、监事; 2)公司的在职职工;

3)公司派往分、子公司的职工; 4)公司的离退休人员;

5)公司控股股东单位的职工(变成董事、监事)。

5、增资扩股的形式: 1)随公司增资扩股而增; 2)受让其他股东股份。

6、管理: 1)章程; 2)管理办法;

3)日常管理机构---理事会。

7、经费来源: 1)工会经费; 2)公司成本开支;

3)在持股会分红中先摊销后再分红。

8、持股会之间的股份转让: 1)基本原则: 不转让,不交易,不流通,不上市。2)公司没有回购义务。3)转让按一定程序。

① 每年按季度或年度集中办理;

② 价格一般是上年度未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扣除当年度的分红。

(九)利弊分析

好处:

1、早改制、早持股、早上市、早发财;

2、有利于搞经营者持股;

3、中小企业对职工有好处。

第一,每个员工都是骨干,调动了积极性; 第二,盈利速度快,分红利益大。弊病:

1、年股利,没有年薪;

2、大型企业有可能造成终身制股东。

第二篇: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操作流程介绍

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操作流程的简要介绍

一、基本概念与法规适用

(一)定义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或控制的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购买、出售资产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资产交易达到规定的比例,导致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资产、收入发生重大变化的资产交易行为。

要点

1、日常经营活动之外;

要点

2、资产层面的购买与出售,与上市公司股权层面的重组(上市公司收购)不同,但一般情况下资产层面的重组与股权层面的重组结合进行;

要点

3、达到一定比例,50%。

(二)标准

指标:资产总额、营业收入、资产净额 比例:变化达到50% 基准:以上市公司最近一、经审计、合并报表为基准。

(三)类型

1、单纯资产重组型

(1)资产出售型;(2)资产购买型;(3)资产置换型(资产购买与出售)。

2、资产重组与发行股份组合型

(1)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2)换股吸收合并;(3)其他组合型。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与换股吸收合并的区别点:

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人,换股吸收合并可以; 换股吸收合并需要设计债权人保护和异议股东选择权机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不需要。

(四)发行部与上市部的分工

1、所有的单纯资产重组型,都是上市部审核;

2、关于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审核,上市部与发行部分工如下:

(五)由上市部审核的部分,需要上重组委的有如下类型:

1、上市公司出售和购买的资产总额均达到70%;

2、上市公司出售全部经营性资产,同时购买其他资产的;

3、上市公司实施合并、分立的;

4、发行股份的;

5、证监会认为的其他情形。

(六)上市部内部的审核分工

审核分工原则:专业审核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并购处与监管处负责具体审核。具体处室职责:监管一处负责监管上海交所的公司;监管二处负责监管深交所主板的公司;监管三处负责监管中小板的公司,监管五处负责创业板的公司监管;并购一处负责法律审核;并购二处负责财务审核。

具体审核分工:两名审核人员共同审核,一般是由监管处确定具体审核人员(法律或财务),与并购一处或者并购二处相应人员进行配对,并购处是主审处。

(七)所需的中介机构

1、独立财务顾问(牵头人,预案核查、独立财务顾问报告、申报、反馈回复及核查、实施的核查)

2、律师事务所(自查报告的法律意见、重组报告书法律意见书、反馈核查意见、实施的法律意见)

3、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盈利预测审核报告)

4、资产评估师(土地估价、矿权估价、珠宝估价)

资产置换的重组,资产购买方和出售方要聘请不同的会计师与评估师。

(八)适用的法规、规范性文件、备忘录等

二、万丰奥威重组过程的简要回顾

(一)重组方案介绍

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丰奥威”)于2006年11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控股股东为万丰集团,实际控制人为陈爱莲家族。重组前主营业务为了汽车铝合金车轮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及研发。

万丰集团为了实现铝合金车轮整体上市的目的,决定把摩托车铝合金车轮业务与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因而启动了万丰奥威的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工作。

具体方案为:万丰奥威向万丰集团、张锡康、蔡竹妃、倪伟勇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购买前述发行对象合计持有的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丰摩轮”或“目标公司”)75%股权。

本次交易属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类型,且资产购买行为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因此需要走上市部的重组委审核程序,信息披露按深交所中小板信息披露备忘录17、18号的要求进行。

(二)项目时间表

(三)几点体会

1、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周期长,环节多,以万丰奥威重组为例,2010年7月22日停牌,2011年7月21日发行股份上市,整整一年。

2、重组项目信息披露是主线,材料上报证监会之前,均已公开披露,制作材料的工作量主要集中在停牌之后至重组报告书公告日这段时间。尤其重组预案要在停牌30日内公告,制作预案材料的时间尤为紧张。

3、严格做好保密工作、防止内幕交易。

4、自查报告的要求

(1)自查期间为停牌前6个月至重组报告书公告日。(2)自查对象的范围:

1)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前述自然人的配偶、直系亲属。

2)交易对方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主要负责人),以及前述自然人的配偶、直系亲属。

3)本次重大资产交易聘请的中介机构及相关经办人员,以及前述自然人的配偶、直系亲属。

4)其他知悉本次重大资产交易内幕信息的法人和自然人,以及前述自然人的配偶、直系亲属。(这里的法人一般含标的公司、自然人要包含在交易进程备忘录上签字的人)

注:直系亲属一般指父母、成年子女。

敏感期内买卖股票对重组进程影响很大,停牌后尽快向登记公司申请查询。

5、评估基准日的选择,可以不是3、6、9月末,应尽可能靠后来延长财务报告和评估报告的有效期。财务报告有效期为6个月,评估报告有效期为12个月,核准批文下发必须在财务报告和评估报告有效期内,否则需要重新审计或者评估。

6、充分与交易所进行沟通、重视预案的制作。重组预案公告后,股票将复牌,且重组预案对股价影响极大,因此重组预案的审核是交易所对重组监管的重点。重组预案提交的时间要求是停牌后25日内,由监管员和重组审核小组进行双重审核,且会进行多次反馈。交易所审核关注点主要如下几个方面:

(1)预估值,预估值要尽可能接近于评估值,差异不能超过10%,且需要披露预估的方法、增值的原因等。因此需要评估师在预案披露之前要形成相对成型的评估结论和评估报告,时间非常紧张。

(2)利润承诺,目前中小板倾向于要求采取股份补偿的方式。

(3)股份锁定:不仅遵循《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关于股份锁定的规定,还有符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关于股份锁定的规定。

存量股份的锁定要求: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

(三)经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非关联股东批准,收购人取得上市公司向其发行的新股,导致其在该公司拥有权益的股份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收购人承诺3年内不转让其拥有权益的股份,且公司股东大会同意收购人免于发出要约;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七十四条 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份,在收购完成后12个月内不得转让。收购人在被收购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在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不同主体之间进行转让不受前述12个月的限制,但应当遵守本办法第六章的规定。

7、重组停牌后,发行对象,标的对象、交易价格发生变更,属于方案重大调整,需要重新召开董事会确定发行底价,通过股东大会表决后,重新上报申请文件。

8、上重组会的情况

允许进去不超过10个人,企业的相关人员、独立财务顾问、律师、评估师、会计师都要参加。

(1)评估是重点,一般会直接问评估师评估增值的原因及评估参数的选取;(2)公司法人治理情况及完善公司治理方面的措施;(3)法律、财务问题直接问律师和会计师;

(4)发行定价的合理性、核查类等问题会问独立财务顾问。回答问题时要简练,针对问题进行回答,不要擅自展开。

附件: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第六十二条及第六十三条的决定

一、第六十二条修改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收购人可以向中国证监会提出免于以要约方式增持股份的申请:

(一)收购人与出让人能够证明本次转让未导致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二)上市公司面临严重财务困难,收购人提出的挽救公司的重组方案取得该公司股东大会批准,且收购人承诺3年内不转让其在该公司中所拥有的权益;

(三)经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非关联股东批准,收购人取得上市公司向其发行的新股,导致其在该公司拥有权益的股份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收购人承诺3年内不转让本次向其发行的新股,且公司股东大会同意收购人免于发出要约;

(四)中国证监会为适应证券市场发展变化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需要而认定的其他情形。

收购人报送的豁免申请文件符合规定,并且已经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报告、公告义务的,中国证监会予以受理;不符合规定或者未履行报告、公告义务的,中国证监会不予受理。中国证监会在受理豁免申请后20个工作日内,就收购人所申请的具体事项做出是否予以豁免的决定;取得豁免的,收购人可以完成本次增持行为。收购人有前款第(三)项规定情形,但在其取得上市公司发行的新股前已经拥有该公司控制权的,可以免于按照前款规定提交豁免申请,律师就收购人有关行为发表符合该项规定的专项核查意见并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后,收购人凭发行股份的行政许可决定,按照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规定办理相关事宜。”

二、第六十三条修改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中国证监会提出免于发出要约的申请,中国证监会自收到符合规定的申请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未提出异议的,相关投资者可以向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申请办理股份转让和过户登记手续;中国证监会不同意其申请的,相关投资者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办理:

(一)经政府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进行国有资产无偿划转、变更、合并,导致投资者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占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比例超过30%;

(二)因上市公司按照股东大会批准的确定价格向特定股东回购股份而减少股本,导致当事人在该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

(三)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其经营范围内依法从事承销、贷款等业务导致其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超过30%,没有实际控制该公司的行为或者意图,并且提出在合理期限内向非关联方转让相关股份的解决方案;

(四)中国证监会为适应证券市场发展变化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需要而认定的其他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相关投资者可以免于按照前款规定提出豁免申请,直接向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申请办理股份转让和过户登记手续:

(一)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的,自上述事实发生之日起一年后,每12个月内增持不超过该公司已发行的2%的股份;

(二)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0%的,继续增加其在该公司拥有的权益不影响该公司的上市地位;

(三)因继承导致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

相关投资者应在前款规定的权益变动行为完成后3日内就股份增持情况做出公告,律师应就相关投资者权益变动行为发表符合规定的专项核查意见并由上市公司予以披露。相关投资者按照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增持股份,每累计增持股份比例达到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的,应当在事实发生之日通知上市公司,由上市公司在次一交易日发布相关股东增持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相关投资者按照前款第(二)项规定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增持股份的,每累计增持股份比例达到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的,在事实发生当日和上市公司发布相关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进展公告的当日不得再行增持股份。前款第(一)项规定的增持不超过2%的股份锁定期为增持行为完成之日起6个月。” 本决定自2012年3月15日起施行。

第三篇:企业改制上市操作流程

企业改制上市操作流程(上)

上一篇 / 下一篇2008-08-03 19:25:29 / 个人分类:管理(MBA)

查看(236)/ 评论(0)/ 评分(0 / 0)

公司改制上市的公司会越来越多,为方便各位同仁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参考,特将本操作规程整理出来,如有错漏,请指正。该操作流程分别按改制阶段、辅导阶段、申报材料制作及申报阶段、股票发行及上市阶段四个阶段进行总结,每个步骤及各机构工作均有详细说明。

一、改制阶段

在现阶段的中国企业,改制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多。由于企业改制、发行上市牵涉的问题较为广泛复杂,一般在企业聘请的专业机构的协助下完成。企业首先要确定券商,在券商的协助下尽早选定其他中介机构。股票改制所涉及的主要中介机构有: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土地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

(一)各有关机构的工作内容

A、拟改制公司

拟改制企业一般要成立改制小组,公司主要负责人全面统筹,小组由公司抽调办公室、财务及熟悉公司历史、生产经营情况的人员组成,其主要工作包括:

1、全面协调企业与省、市各有关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以及各中介机构的关系,并全面督察工作进程;

2、配合会计师及评估师进行会计报表审计、盈利预测编制及资产评估工作;

3、与律师合作,处理上市有关法律事务,包括编写公司章程、承销协议、各种关联交易协议、发起人协议等;

4、负责投资项目的立项报批工作和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完成各类董事会决议、公司文件、申请主管机关批文,并负责新闻宣传报道及公关活动。

B、券商

制定股份公司改制方案;

1、对股份公司设立的股本总额、股权结构、招股筹资、配售新股及制定发行方案并进行操作指导和业务服务;

2推荐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其他中介机构,协调各方的业务关系、工作步骤及工作结果,充当公司改制及股票发行上市全过程总策划与总协调人;

3、起草、汇总、报送全套申报材料;

4、组织承销团包A股,承担A股发行上市的组织工作。

C、会计师事务所

1、各发起人的出资及实际到位情况进行检验,出具验资报告;

2、负责协助公司进行有关帐目调整,使公司的则务处理符合规定:

3、协助公司建立股份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则务管理制度;

4、对公司前三年经营业绩进行审计,以及审核公司的盈利预测。

5、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出具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报告。

D、资产评估事务所

1、在需要的情况下对各发起人投入的资产评估,出具资产评估报告。

2、土地评估机构

3、对纳入股份公司股本的土地使用权进行评估。

E、律师事务所

1、协助公司编写公司章程、发起人协议及重要合同;

2、负责对股票发行及上市的各项文件进行审查;

3、起草法律意见书、律师工作报告;

4、为股票发行上市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特别提示: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通知的规定:今后拟申请发行股票的公司,设立时应聘请有证券从业资格许可证的中介机构承担验资、资产评估、审计等业务。若设立聘请没有证券从业资格许可证的中介机构承担上述业务的,应在股份公司运行满三年后才能提出发行申请,在申请发行股票前须另聘有证券从业资格许可证的中介机构复核并出具专业报告。

(二)确定方案

券商和其他中介机构向发行人提交审慎调查提纲,由企业根据提纲的要求提供文件资料。通过审慎调查,全面了解企业各方面的情况,确定改制方案。审慎调查是为了保证向投资者提供的招股资料全面、真实完整而设计的,也是制作申报材料的基础,需要发行人全力配合。

(三)分工协调会

中介机构经过审慎调查阶段对公司了解,发行人与券商将召集所有中介机构参加的分工协调会。协调会由券商主持,就发行上市的重大问题,如股份公司设立方案、资产重组方案、股本结构、则务审计、资产评估、土地评估、盈利预测等事项进行讨论。协调会将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期召开。

(四)各中介机构开展工作

根据协调会确定的工作进程,确定各中介机构工作的时间表,各中介机构按照上述时间表开

展工作,主要包括对初步方案进一步分析、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及各种法律文件的起草工作。

(五)取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评估结果确认及资产折股方案的确认,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评估结果的确认国有企业相关投入资产的评估结果、国有股权的处置方案需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确认。

公司改制上市的公司会越来越多,为方便各位同仁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参考,特将本操作规程整理出来,如有错漏,请指正。分别按改制阶段、辅导阶段、申报材料制作及申报阶段、股票发行及上市阶段四个阶段进行总结,每个步骤及各机构工作均有详细说明。

(六)准备文件

企业筹建工作基本完成后,向市体改办提出正式申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包括:

1、公司设立申请书;

2、主管部门同意公司设立意见书;

3、企业名称预核准通知书;

4、发起人协议书;

5、公司章程;

6、公司改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7、资金运作可行性研究报告;

8、资产评估报告;

9、资产评估确认书;

10、土地使用权评估报告书;

11、国有土地使用权评估确认书;

12、发起人货币出资验资证明;

13、固定资产立项批准书;

14、三年财务审计及未来一年业绩预测报告。

以全额货币发起设立的,可免报上述第8、9、10、11项文件和第14项中年财务审计报告。市体改办初核后出具意见转报省体改办审批。

(七)召开创立大会,选董事会和监事会

省体改对上述有关材料进行审查论证,如无问题获得省政府同意股份公司成立的批文,公司组织召开创立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和监事会。

(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股份公司成立,颁发营业执照

在创立大会召开后30天内,公司组织向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报送省政府或中央主管部门批准设立股份公司的文件、公司章程、验资证明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工商局在30日内作出决定,获得营业执照。

二、辅导阶段

在取得营业执照之后,股份公司依法成立,按照证监会的有关规定,拟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向中国证监会提出股票发行申请前,均须由具有主承销资格的证券公司进行辅导,辅导期限一年。辅导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及其历次演变的合法性、有效性;

2、股份有限公司人事、财务、资产及供、产、销系统独立完整性:

3、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持有5%以上(含5%)股份的股东(或其法人代表)进行《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4、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并实现规范运作;

5、依照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建立健全公司财务会计制度;

6、建立健全公司决策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实现有效运作;

7、建立健全符合上市公司要求的信息披露制度;

8、规范股份公司和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的关系;

9、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持有5%以上(含5%)股份的股东持股变动情况是否合规。

10、辅导工作开始前十个工作日内,辅导机构应当向派出机构提交下材料:

11、辅导机构及辅导人员的资格证明文件(复印件);

12、辅导协议;

13、辅导计划;

14、拟发行公司基本情况资料表;

15、最近两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

16、辅导协议应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辅导费用由辅导双方本着公开、合理的原则协商确定,并在辅导协议中列明,辅导双方均不得以保证公司股票发行上市为条件。辅导计划应包括辅导的目的、内容、方式、步骤、要求等内容,辅导计划要切实可行。

17、辅导有效期为三年。即本次辅导期满后三年内,拟发行公司可以山上承销机构提出股票发行上

市申请;超过三年,则须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重新聘请辅导机构进行辅导。

三、申报材料制作及申报阶段

(一)申报材料制作

股份公司成立运行一年后,经中国证监会地方派出机构验收符合条件的,可以制作正式申报材料。申报材料由主承销商与各中介机构分工制作,然后由主承销商汇总并出具推荐函,最后由主承销商完成内核后并将申报材料报送中国证监会审核。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评估机构的资产评估报告、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将为招股说明书有关内容提供法律及专业依据。

(二)申报材料上报

1、初审

中国证监会收到申请文件后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未按规定要求制作申请文件的,不予受理。同意受理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审核费人民币3万元。

中国证监会受理申请文件后,对发行人申请文件的合规性进行初审,在30日内将初审意见函告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主承销商自收到初审意见之日10日内将补充完善的申请文件报至中国证监会。

中国证监督会在初审过程中,将就发行人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江政策征求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意见,两委自收到文件后在15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意见函告中国证监会。

2、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

中国证监会对按初审意见补充完善的申请文件进一步审核,并在受理申请文件后60日内,将初审报告和申请文件提交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

3、核准发行

依据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审核意见,中国证监会对发行人的发行申请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决定。予以核准的,出具核准公开发行的文件。不予核准的,出具书面意见,说明不予核准的理由。中国证监会自受理申请文件到作出决定的期限为3个月。

发行申请未被核准的企业,接到中国证监会书面决定之日起60日内,可提出复议申请。中国证监会收到复议申请后60日内,对复议申请作出决定。

四、股票发行及上市阶段

(1)股票发行申请经发行审核委员会核准后,取得中国证监会同意发行的批文。

(2)刊登招股说明书,通过媒体过巡回进行路演,按照发行方案发行股票。

(3)刊登上市公告书,在交易所安排下完成挂牌上市交易。

08年

第四篇:企业改制操作流程200512705456[范文模版]

操作流程

●企业改制(股份制、公司制改制)与重组操作流程

●公司和国有企业改制的基本程序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基本程序

●企业改制工作步骤

●集体企业改制基本操作步骤

企业改制(股份制、公司制改制)与重组操作流程

一、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

股份制、公司制改制的类型包括改组为股份合作制或者公司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制改造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改制企业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性质、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改制类型。一般而言,由于股份制改造具有劳力和资本双重结合的属性,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股份合作制最终将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企业改制应当尽量选择公司制改制,即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具体而言,如果股本规模达不到公司法规定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条件的,即股本相对小与股本相对大的,一般选择有限公司;对于股本大于2000万的,选择股份有限公司;将来可能达到上市公司条件的,尽量选择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有限责任公司审批手续较为简便,法人治理结构也较为简单,因此,从这个角度看,选有限公司较为合适。

二、公司制改制后股权的设置和选择

根据股权性质分为:普通股、优先股。普通股股东在公司提列了公积金、公益金以及支付了优先股股利后,才能参与盈余分配,其股利具有不确定性。优先股由于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得股利,因此股利确定,清算时,优先股优于普通股。但是一般不参与管理,而且没有表决权。可见,公司改制时应当因地制宜选择股权类型。

根据投资主体性质分为:国有股、国有法人股、社会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对于国有股,股利需要上缴。对于国有法人股,由于有国有资本参股,具有稳定性,且审批程序简便,因此,尽可能设置为此种股权。对于外资股:如果需要流通的,可以设置B股、H股,如果不需要流通的,就应当设置为一般股。

三、控股股东

控股股东有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之分。对于绝对控股,股权大于50%以上;对于相对控股,股权大于30%以上。包括单独或与他人合作,持有公司股权30%以上;单独或与他人合作,持有公司表决权30%以上;单独或与他人合作,能选出半数以上股东的;事实上控制公司运营的。在实际操作中,公司前五名法人,前十名自然人可以成为控股股东。

四、关联交易

企业实施公司制改制,必须控制关联交易。关联公司往往是利润转移和流失的渠道,所以企业改制要注意到将来可能的问题,注意与控股股东,控股股东相关的人士,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的亲属,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的合伙人所形成的关联交易。目前只有上市公司才有关联交易的情形。一般而言,下列各项关联交易,要绝对注意:提供原材料,包括零部件,供电、供水;提供劳务;资金的占用和往来(提供贷款、担保、股权质押、往来款项);土地使用权,厂房、设备、租赁;重大资产的转让与出售,股权的转让与出售;生活上提供的服务(食堂、班车);对外重大的投资、合作、开发与结算;产品的销售等。为了防止关联交易的发生,公司在改制时应当制定《关联交易协议》;制订关联交易汇总表,以为期限,将每发生的每笔关联交易的名称、单位、单价、数量、金额、方式、付款方式,列表造册,汇总表提交股东会审议。对于上市公司300万以上的重大关联交易,要有独立董事审核、签字。对于协议和汇总表的内容,要严格履行;发生重大变更要及时提交股东会、董事会重新讨论议定;重大的关联交易要公示公告;资产重组或企业改制时尽可能做到产、供、销整体装进公司,减少关联交易,越低越好。

五、防止同业竞争

改制过程中,为了防止控股股东与改制的公司在同类产品和同等服务上产生竞争,必须明确产品是否构成同业竞争,必须在产品的功能(产品的功能上加以区别,逐步缩小市场范围)、销售范围(产品的销售范围加以区别,公司与控股股东尽可能不抢占同一个市场)和时间上加以限制,以防止公司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同类产品竞争或同等服务。为了防止同业竞争,企业改制时应当在资产重组的过程中要注意资产的完整性,将产、供、销都装进去。最好控股股东做出承诺,将来不实施同业竞争的行为。或者将产生同业竞争的资产收购,重新装入改制公司,如果资产的质量不好,则转让出去,采取这样的措施的目的就是消灭同业竞争。

六、资产重组

在资产重组的过程中,要合理处置闲置资产和非闲置资产。对于闲置资产,要剔除;对于非闲置资产,要实施资产效益良好运用,使资产真正达到最佳状态。重组方式有:

(1)资产整体重组。资产要进行整体重组,不做任何分离,即要减少非经营性资产的比例,一般不大于公司净资产的10%;富余、离退休人员较少;资产的盈利质量比较好;重组后,还要做到外来的股东对整体重组没有异议。以资产实施整体重组的形式对企业实施改制,具有重组方便,改制迅速的优点,但是由于原有利益格局没有变化,这种改制往往难以转换经营机制。

(2)实施主辅分离。重组时把优良资产分离出来组成新公司,原企业实行控股,将不良资产留在原企业。实施主辅分离有利于主业资产的相对优化,并强化了吸引外来股东的能力;原企业对外的利益格局也未发生变化。不过这种改制,对外债权债务关系并没有发生改变,按照最新司法解释,这不能改变原企业与以优质财产分立成立新公司后,分立公司与原企业对债务连带责任的承担,这是优良资产没有真正独立出来的结果,而且辅业资产仍依靠优良资产养活。

(3)分立分离。将资产分离成两块,主、辅,形成两个独立的法人,没有控股关系,没有资产纽带关系。这种模式使得主业资产真正独立,真正激活,而且吸引外来股东投资的能力得到真正强化。

但是由于重组打破了原有的对外、对内格局,因此改制难度大。有些辅业资产是主业资产的配套资产,在主业资产不能社会化时,有一定难度。加之分立导致的债权债务关系的连带责任,往往也不能改变。

企业实施资产重组时,应当拟定重组方案,包括原企业改制前的基本经营状况予以列表(各总资产、负债、资产效益状况、净资产利润率等);基本原则的思路;改制的企业资产、经营状况;发起人的基本情况(发起人的投资额、投入的资产性质等);实施股本设计,其中注意折股率的选择,对于大型企业、传统型行业企业要选小,对于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要选大;列表股权结构(股东名称、股权数、股权比例、股权性质发起人:对于国有法人股发起人、社会法人股发起人、自然人股发起人、外资股发起人、社团法人股、总股本合计);股票发行价格的折算(每股的净资产、每股的市盈率倍数);相关问题的说明(资产重组的模式及基本原则、剥离资产处置的办法、债务重组的基本方法、关联交易的处置办法、富余、离退人员的安置、知识产权及专利技术的处置、土地使用权的处置、其他相关的问题);组织机构设计(框架: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职能科室、生产主体的最佳结构为子—分公司—孙公司;法人结构:股东人数、董事会人数及相应机构、监事会及职能、经理层及职能、管理科室及职责);中介机构的聘请(聘请哪些中机构、各中介机构应做的工作);重组的时间、进度、工作安排。

七、辅业资产改制的基本思路

(1)确定主业的主导产品及其与主导产品相关的资产范围。确定主业资产,辅业资产亦确定。

(2)剥离辅业资产。第一,把企业集团分成两大类:主业资产法人单位、辅业资产法人单位。第二,把主业资产法人单位分成:无需现在改制的主业法人单位;需进一步改制的主业法人单位。第三,把需进一步改制的主业法人单位分成: 需改制成规范的主业法人单位;剥离部分的辅业资产法人单位。第四,把主业法人单位剥离出来的部分辅业资产单位加辅业资产法人单位,确定主业资产单位的范围。

(3)把原企业集团的负担进行企业分摊。第一,债务负担:原则上债务跟着资产走;留下适当比例的部分债务(指辅业资产的债务),可以全部由主业承担。第二,人员负担:对于辅业资产的全体职工,主业分流下来的富余人员和主、辅业改制前的离、退休人员,采取经济补偿金的办法,留给辅业企业。

(4)确定闲置资产(不良资产)第一,积压库存的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加工协作件、零部件(积压一年以上的);第二,久拖未决的在建工程(形不成生产能力的);第三,两年以上未见效益的长期投资;第四,三年以上的应收往来帐款;第五,短期流动资金中的,几年未处理的短期证券的股本价差;第六,生产能力过剩的厂房、设备;第七,待摊费用(久拖未摊的)。

(5)对辅业资产进行合理合法的处置。第一,对从事社会管理性的资产要无偿的交给社会管理;第二,对从事社会公益性的资产采取逐年补贴、逐年减少(2-3年内)的推向社会;第三,对各类人员支付经济补偿金;第四,把有自负盈亏能力的辅业企业改为非国有控股的公司制企业,没有自负盈亏能力的改为国有控股的公司制企业。

(6)在主、辅业资产范围内,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开展有偿服务。

(7)对无自负盈亏能力的企业通过让渡产品、让渡部分市场、增加适当的关联协作、无偿的占用企业部分知识产权(或低价的占用),商标、商誉、专利技术、工业产权等,或土地使用权、资金支持和占用、分红的贴补等手段进行经济支持(扶持)。最后,不断强化辅业资产改革,争取2-3年内走向市场。

八、债务重组

(1)补充资本金。将占用的国有资产、欠款、欠税、欠电费、财政拨款等变为国有资本金,增大资本,减少负债。

(2)企业间的债转股。

(3)委托中介机构托管债权(委托资产管理公司)。

(4)与银行债权人商定减轻债务(降低原已挂帐贷款的贷款利率、挂帐停息、用低利率的新贷款还高利率的老贷款、商定把部分债务转移控股单位、折扣式的偿还债务,<银行呆、坏帐>)。

(5)募新资还旧债(还公司债:把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做大,通过改制增加新股东,新投资还公司债;还股东债:把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做适当,新股东收购的存量股份,还给因形成公司资产的股东的负债)。

(6)股转债。

(7)资本运作偿还债务(出售资产、出售股权、土地使用权变现、固定资产变现)。

九、人员重组(安置、经济补偿)

(1)需安置的人员范围包括六类:辅业资产企业的全体职工;改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破产企业职工;主业分流的富余职工;原企业的离、退人员;需重新安置的工伤及重病员工;需特殊照顾的职工遗属。

(2)安置人员处置方式:以改制为时点,改制前的6类人员进辅业资产;改制后人随资产走。改制后有主业、辅业,会产生新的退休人员;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以一定为界限,如某种办法执行截止至2008年;支付各种经济补偿金。

(3)支付的类别包括:前三类人员支付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对离、退人员支付超支的工资补贴、住房补贴、福利超支补贴、超支的劳保补贴、适当的殡葬费。工伤、重病、遗属的特殊补贴,除买断工龄外,支付适当补贴。

(4)支付的标准:前三类:按劳动部的标准支付12个月工资;按破产企业的标准,每工龄年1个月平均工资;每工龄年支付1个月,但不超过12个月的工资标准。离、退人员:月平均工资×10年。工伤、重病、遗属酌情照顾。

(5)支付的来源: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买补充医疗保险);改制企业的净资产;控股单位的净资产;政府补贴;土地使用权的变现。

(6)支付的方式:现金支付;实物资产支付(一般作价入股);负债支付。

(7)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方法:身份和工龄置换,保留岗位。适用实物资产支付(作价入股)。身份和工龄置换,离岗走人。适用现金支付和负债支付。

(8)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帐务处理:挂资本公积金;挂负债、应付款;转成资本金,入股。

(9)对职工经济补偿金的一般处置办法:成立基金,统一管理;由职工个人作价入股;与经营者达成协议,如:企业支付职工未来20年的哪些费用。

十、知识产权的处置

(1)范围包括:商标、商誉;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工业产权。

(2)处置:

1)商标商誉的处置:本企业改制,不作价入股(已体现在本企业净资产中了);向其他企业投入,评估作价入股;为辅业企业无偿使用一段时间,2-3年,逐步转为有偿使用(租赁、作价入股),或者待辅业企业创造新的商标商誉时退出。

2)其他知识产权:成熟型的知识产权一般不作价入股;成长型的知识产权可以适当作价入股;新增的知识产权可以作价入股;新购买的知识产权可以作价入股。

3)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无形资产(不包括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比例≤20%;高新技术无形资产作价入股比例≤35%;无形资产作价入股反向性。作价入股比例不是越大越好:评估值大、作价入股股份大;公司股本大,公司税后利润小;公司发行新股,价格小。

十一、土地使用权的处置

(1)辅业企业改制土地使用权有优惠政策。

(2)土地使用权有偿处置:

1)评估(土地使用权评估机构)。

2)处置:

作价入股:国家作价入股,直接持股;国家作价入股,委托控股单位持股;土地使用权进入控股单位的资产帐户,再作价入股;进改制公司的控股单位,交出让金,再作价入股进改制公司。

租赁:国家直接租赁,收租金;国家直接租赁,与企业控股单位分享租金;使用权评估进控股单位资产帐户,再向改制企业租赁;进控投单位帐户,交出让金,再向改制企业收租金。

十二、财务重组(要注意帐务处理)

(1)三年以上的应收、应付最好不进。

(2)在建工程(久拖未决的)或形不成盈利能力的在建工程最好不进。

(3)计提各项损失准备。

(4)保证主营收入占一定比重。

(5)剔除各种补贴、补助、罚没收入等(计算盈利时剔除)。

(6)资产与负债要相匹配。

(7)要有独立的财务核算机构,独立的财务决策。

(8)要有独立的银行帐户、纳税帐户。

(9)长期投资不见效益的,要剔除。

(10)核销闲置资产。

十三、发起人资格

(1)只能是自然人和法人。

(2)有一半以上居住在国内。

(3)股份在设立公司后三年内不得转让。

(4)投资一般不允许用股权投资。但实际中有,最好不超过20%。

(5)投资一般是无形资产与货币资金,一般不投实物资产。

(6)主发起人的股权,一般改制不能≥95%。各地不一,北京90%,上海75%。辅业资产改制,国有股≤75%。

(7)发起人投资禁止捆绑式(禁止兄弟俩式的资产捆绑上市),加大了管理难度。

(8)发起人协议书应关注的问题:资格;明确投入资产数量;明确投入资产性质;明确发起失败后,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明确改制过程中中介机构的费用各自承担的比例,指的是发起失败后的承担。

十四、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

(一)范畴: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对于上市公司,还包括董事会秘书。

(二)存在问题:(1)一股独大。股东会一人控制,中、小股东权利无法实现。(2)董事长一言堂。内部人控制。(3)监事会形同虚设。(4)经营者的激励机制薄弱。(5)关联人士从不回避。(6)两个关系理不清(党委会和董事会搞不清,董事会和经理层搞不清)。

(三)规范的措施:

(1)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财务负责人。发展趋势增加营销负责人。

(2)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运行规则。即:议事程序、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工作准则、工作条例。

(3)公司高管人员的选聘程序合法化。对高管人员的任职考察做在选聘之前;公司董事由股东会选举产生;监事也由股东会选举产生;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监事会召集人(主席)由监事会推举;总经理由董事会选聘;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要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选聘;董事会秘书由董事会聘任;董事会、股东会人员决议是最终决议(国企,不应再到主管机关审批)。

(4)高管人员的任职资格合法化。公司法规定的六种人不行;市场禁入者不行(违规人员);公务员不行。

(5)禁止双重任职:1)改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控股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兼改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2)董事长和总经理要分开任职(企业规模达一定程度的时候)。3)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只能在公司独立任职,不准在外面兼职兼薪。4)公司的财务核算机构人员要相对独立。5)建立外部董事、外部监事制度。外部董事要达到1/2(不在公司拿薪的);外部监事力争达到1/2。

(6)建立独立董事制度。1)任职资格:符合公司法规定的任职资格;不是公司前十名自然人股东;不在前五名法人股东单位任职;在公司无亲缘关系;不是公司的供应大户(关联交易的客户);相对的专业人士,即:法律、财务、市场方面有一定的经验;每年在公司至少工作15天;不在公司中介机构任职;最多任5家独立董事。2)主要职责:对公司选聘董事、监事有提名建议权;对股东大会的议案有提案权和征集股东权;对公司选、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有表决权;三分之一的独立董事有提议召开股东大会的权利;对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有表决权。重大是指:第一,资产管理:公司发行新股;增资扩股;发行中长期债券;兼并收购;重大资产重组;重大资产租赁、转让等。第二,财务管理:经营方针、策略;中长期发展规划;高管人员薪酬计划(年薪、持股、股票期权、养老保险);财务决算;内部股设计;重大关联交易审核。第三,投资管理:重大投资项目(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重大对外投资;重大的新品开发。1)国人独立董事现状:500-600名,上市公司要求至少要有会计人士,按国内要求至少要有3000名。非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正在试点。2)国内、国外的独立董事作用比较: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框架限制了作用;忽视了专业人员的作用,大多只注重了名人效应;独立董事的报酬,不是薪水,叫“职务补贴”。独立董事是否可以持公司股份?国外有,国内限制,不超过1%。薪水有高有低,没有标准。

(7)理顺两个关系:1)理顺董事会与党委会的关系。党委书记、董事长一人兼;机构能合并尽量合并,精简高效。2)理顺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关系。尽可能总经理由董事长选聘;总经理尽可能从市场选聘;分开任职要有一定的条件,企业有了一定的资产、规模。

(8)加大经营者的激励:推开年薪制;经营者持股;股票期权试点;经营者的商业、补充养老保险。

(9)强化经营者约束:1)依法办事,建章建制。2)建立高管人员诚信勤勉义务制度。公司董事对公司负责,以公司利益率最大化做为自己的出发点;不准贪污、行、受贿;不准侵占;不准在股东会未知情情况下,与公司签订任何关联交易;公平对待公司每一个股东;不能任意泄露公司任何商业机密;不准自己的亲属、子女干与公司竞争的事情;代理律师、合伙人也不准干与公司竞争的事情。3)建立关联人士的回避制度。经营者年薪、薪酬计划由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制订。

(10)建立董事会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制度。1)追究哪些人:投赞成票的;投弃权票的;投反对票会议记录无记载的。2)如何追究:建立决策责任赔偿制度;建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11)在董事会下面建立专业型专家咨询机构、资产管理委员会、财务管理委员会、投资管理委员会。

十五、经营者持股

(一)基本目的:(1)出资人对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的责任先到位。(2)绑在一个战车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3)消除58岁现象。让经营者通过持股,加大了收入,免除了退休以后的窘迫现象和养老后顾之忧。人不在,股份在,利益常在。

(二)基本原则:(1)形成跳楼机制。要让经营者通过出资持股有风险压力。(2)考核兑现。给经营者确定考核目标,达到目标才能兑现。(3)开始走小步。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法规。防止社会不平衡,员工不平衡。(4)

(三)入股方式:(1)存量持股。持有的是原有企业股份,没有新的增加。如用控股地位或融资持股,叫做经营者收购。经营者收购是经营者持股的一种方式,要慎重。(2)增量持股。改制后,经营者持有的是新增的股份。(3)存量与增量相结合。

(四)持股的股权形式:(1)岗位股。原有股东拿出一部分股权,设置董事长、总经理岗股,与岗位挂钩,在岗则有,不在岗后没有,每年分红时兑现。(2)经营者的“才能”作价入股。做为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入股。(3)二级市场锁定股份。股东与经营者达成协议,从本企业二级市场购一定股份给经营者。目的是让经营者跟着跑,规定在几年后才能上市。(4)自然人入股。(5)技术股。经营者本身也是企业发明创造的持有者时。(6)虚拟股份。(7)期股期权。原有的股东让渡一部分股份未来的所有权,奖励经营者,但需经营者购买。(8)股票增值权。1)净资产增值权。如:公司选聘经营者时帐面净资产1.2元/股,要求经营者三年后增至1.5元/股,增长后的净资产数按一定比例奖励给经营者。2)市值增值权。如:当年发行时1.47元/股,三年后如果市值增至1.8元/股,拿增值部分乘以一定比例奖励经营者。(9)股票期权。公司与经营者达成协议,用现在的股票值购买几年以后的股票。如:97年400万,到99年价值2亿。(10)经营者散购。通过融资收购公司股份,达到控股的地位。

(五)经营者持股的资金来源法律规定:个人工资、个人借款、个人的知识产权。法律无规定,实际可操作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公积金节余;股东的奖励:分红奖励、股份奖励、净资产增值奖励;经济补偿金;企业代为融资。

(六)企业代为融资的方式和渠道:(1)渠道:1)大股东单位。2)企业自身(记帐方式:经营者个人欠企业的款)。3)战略投资者。4)金融部门(包括银行、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各种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各种投资公司)5)向外商融资。(2)方式:1)企业代为融资,企业出面担保。2)个人融资,股权质押。3)个人融资,大股东单位担保。4)以工会的名义融资。5)成立新公司融资。

(七)经营者持股人的范围:(1)一企一策,因企而定。(2)企业大范围小,企业小范围可以适当放宽。(3)主要瞄准企业的主要经营决策者。(4)一般企业选择的范围:1)董事长、总经理;2)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高管人员;3)所有的高管人员;4)所有的高管人员及部门经理;5)经营骨干(业务骨干)、技术骨干。

(八)经营者持股企业必备的条件:公司制企业;盈利企业;有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制订持股方案及考核;财务报告真实可靠;制订相应高管人员的职务消费标准;股东会审议通过。

(九)持股比例:一企一策,因企而宜,因地而宜。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许可的范围衔接。大型企业经营者不能持大股。经营层之间不能平均持股,要拉开差距。一般企业经营者持股比例的经验数据:1)公司股本500万以下的,经营者持大股;2)公司股本500万~3000万左右的,经营层持股20~30%;3)公司股本3000万~1个亿左右的,经营层持股10~20%;4)公司股本1个亿~5个亿的,经营层持股5~10%;5)董事长、总经理在经营层持股40~50%。

(十)出资的比例:经营者持股,不出资不行;经营者全出资也不行,风险太大;出资、融资、奖励按照一定的比例比较合适,北京市出台的政策是三三制。

(十一)经营目标的设置:(1)年净资产收益率。大企业3~5%,中、小企业5~7%。(2)年销售收入总额和利润总额。(3)折旧定额或定率。(4)考虑职工的年工资增长水平,至少大于等于通货膨胀率。(5)下岗分流人员要限制。

(十二)考核:(1)建立高管人员薪酬委员会;(2)建立相应的经营者持股的经营目标的考核和兑现考核制度;(3)坚持每年一考评,一个任期总考核;(4)制订公司经营者持股的管理制度;(5)考核结果向股东会、董事会呈报(考核结果)。

(十三)兑现:(1)达到经营目标:1)奖励、出资、融资的股份全部兑现;2)奖励、出资、融资的分红要兑现;3)经营者任职到期离开岗位,所持股份变现。上市公司,最好是上市流通变现;公司回购变现;转让给其他股东变现。非上市公司采用上述后两种方式。4)任职期满愿意继续持有公司股份,尊重其意见,继续持股分红。(2)达不到经营目标:1)客观原因造成的。(天灾人祸、身体健康原因、正常的组织调动、经批准的辞职)。考核:出资的股份要兑现;融资、奖励已经到期的股份要兑现;上述三种的分红要兑现;未到期的、其他股份取消;是否变现由董事会根据情况酌定。2)主观原因造成的。(违规、违法直至犯罪;编造虚假的财务报告;强行违反规定、决策造成公司重大损失;未经批准的私自辞职)。考核:出资的股份不能剥夺,可以持有;其他股份及其今后的分红取消;适当的追回融资和奖励股份的分红;给予适当的经济制裁;股份不变现。盈利好了可按当时的市值变现。

(十四)操作流程:(1)向管理当局提出设想;(2)聘请适当的专业咨询公司对设想进行可行性分析;(3)提出经营者持股的初步草案;(4)将初步草案提交公司管理当局讨论修改,订立初步方案;(5)将初步方案与有关方面进行谈判(股东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政府有关部门);(6)聘请中介机构进行改制工作(评估师、律师);(7)在评估确认资产的基础上,拟定经营者持股的正式方案;(8)将正式方案送交有关部门审批;(9)制订公司的管理制度、经营者持股管理办法、章程等,缴纳出资、验资;(10)召开公司创立大会,通过上述各种方案、制度、章程,选法定代表人。(11)工商登记。

(十五)利弊分析好处:早持股、早受益。弊端:经营者霸住岗位;有风险,弄不好就是侵犯国有资产。

十六、员工持股

1、员工持股的主要形式:内部职工持股;公司职工股;自然人股;职工持股会;专设职工持股的有限公司,但不能超过50人;协同经营者持股(戏称“二奶股”,隐姓持股,有风险无法律地位);股份合作制。

2、购股价格:每股净资产;社会公众股为新股发行价;益价发行;每股净资产加一定手续费。

3、操作流程:(1)公示职工持股人员名单;(2)其他与经营者持股一样,没有考核。

4、职工持股会:

(1)性质:暂定为社团法人。

(2)登记方式:1)以社团法人登记;2)以工会名义登记;3)不登记,挂靠在工会下面。

(3)管理组织:1)职工持股会代表大会权限:决定持股会增资扩股;每年召开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理事会;委托代表参与公司股东大会,行使公司的股东权利;相应履行股东出资义务。2)理事会。职代会闭会期间的日常管理机构;受职代会委托,参加每的股东大会;负责持股会的分红,增资扩股具体事项;负责职工之间持股的股权转让。

(4)人员范围:1)公司的董事、监事、在职职工;派往分、子公司的职工、离退休人员、控股股东单位的职工(变成董事、监事)。

(5)增资扩股的形式:1)随公司增资扩股而增;2)受让其他股东股份。

(6)管理:1)章程;2)管理办法;3)日常管理机构-理事会。

(7)经费来源:1)工会经费;2)公司成本开支;3)在持股会分红中先摊销后再分红。

(8)持股会之间的股份转让:1)基本原则:不转让,不交易,不流通,不上市。2)公司没有回购义务。3)转让按一定程序。每年按季度或集中办理;价格一般是上未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扣除当的分红。

5、利弊分析。(1)好处:早改制、早持股、早上市、早发财;有利于搞经营者持股;中小企业对职工有好处。第一,每个员工都是骨干,调动了积极性;第二,盈利速度快,分红利益大。(2)弊病:年股利,没有年薪;大型企业有可能造成终身制股东。

公司和国有企业改制的基本程序

国有企业改革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为了适应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家涉及国有企业改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政策相继出台。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深入,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暴露,表现之一是国有企业改制程序不规范,从而对当事人或者债权人合法权益产生消极影响。由于企业改制涉及到问题的方方面面,本文在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基础上,仅仅改制的基本程序做一定的探讨,以便使当事人明确国有企业改制程序及其程序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通过这次探索,能够给当事人提供有益的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在改制实践中,有一些程序在顺序上可以有所变通。例如,在国有企业出售改制实践中,在转让方与受让方之间可能就出售意向的达成需要磋商的时间,也可能改制企业或者隶属于某企业、部门的改制企业拟预先向主管部门提出改制的申请,并经评估立项后才有受让方提出对改制企业实行收购等意向的情况。鉴于改制实践的复杂性和多样化,本程序仅供参考。不过,某些基本程序不能改变,比如,在企业出售中,对于改制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的离任审计工作,只有该项工作完成,才能对企业实施出售。

目前,由于我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改制在程序的法律规定也就上存在千差万别。此外,我国企业改制的主要形式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企业分立、企业债权转股权转让、企业出售、企业产权转让和企业兼并。不同的改制形式使得改制的程序有一定的差别。有鉴于此,本文从企业出售、企业公司制改造、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企业分立、企业债权转股权转让、企业产权转让和企业兼并等方面来谈一谈企业改制所遵循的程序及其注意的问题。

一、国有小型企业出售

企业出售一般仅适用于国有小型企业的改制。由于国有小型企业出售,涉及到对国有企业资产的处理和国有企业职工安置问题,因此,必须经过特殊程序的批准,以防止国有资产的不当流失。

1、拟定出售方案。

由出售企业主管政府提出出售方案。实践中,也有出售企业提出出售意见,然后由所属政府拟定出售方案的。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属于本文提到的出售方案。

2、将出售方案征求职代会意见。

出售企业所属政府将出售方案征求有关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意见后,提请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

在改制的实践中,受让方经常以“未经职代会同意”而主张出售协议无效的情形。根据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产权的暂行办法》(1989)第二条的规定:“„„事先应征求企业经营者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震荡和损失。”该条并没有明确说明出售协议必须经过职代会的同意。因此,国有企业出售协议未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或者通过的,不影响出售协议的效力。这是改制企业及其受让方需要注意的问题。

3、审批出售方案。

出售县(旗、区、市)属企业,由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方案,报地级市人民政府(含市、州、盟、地区等同级政府)审批,并由地级市人民政府报省级人民政府备案,省级人民政府认为不宜出售的企业,不得出售。出售地级市属企业,由地级市人民政府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审批。除地级市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审批其管辖范围内的企业改制的,其他任何部门、机构、企业和个人均不得决定出售企业。

4、发布出售信息。

出售方案经过批准后,应当发布出售信息,以确定受让人。如果信息发布后,为了有效组织企业出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建企业拍卖市场或者产权交易市场,企业的拍卖,应当依照拍卖法规定的程序进行。

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在出售企业所属政府的牵头下,受让人往往在发布出售信息前即和政府就出售协议达成一致的情形。在此情形下,不影响出售协议的效力。除非出售协议存在无效或者可撤销的情形(如恶意串通、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者未经有权部门审批等等)。

5、拟购买者须向出售方提出购买申请,由出售方审查购买者的资信情况。

所谓“拟购买者”,就是出售方尚未确定现实购买人。对拟购买者资信的审查,主要是对拟购买者所出具的不低于所购买企业价款的资信证明的审查,当然并不限于对该项资信的审查。

在出售企业的实践中,往往存在拟购买者先行与出售方协商的情形,此时,应当认真审查出售方的资信情况,不能断然决定对企业予以出售,对于“甩包袱”的出售和“一卖了之”的出售而对拟购买方的资信情况不予审查的,如果存在合同无效和可撤销的情形,按照无效合同或者可撤销合同处理。

为了防止管理层收购企业时有自卖自买等违规行为的发生,《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对管理层收购进行了必要的限制。即,向本企业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方案的制订,由直接持有该企业国有产权的单位或其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经营管理者不得参与转让国有产权的决策、财务审计、离任审计、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底价确定等重大事项,严禁自卖自买国有产权。经营管理者筹集收购国有企业产权的资金,要执行《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不得向包括本企业在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借款,不得以这些企业的国有产权或实物资产作标的物为融资提供保证、抵押、质押、贴现等。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负有责任的,不得参与收购本企业国有产权。经营管理者有上述行为的,出售协议应当认定为无效。

6、离任审计和资产清查。

出售方要指定具备资格的审计机构对原企业法定代表人进行离任审计。这里的“出售方”是指出售企业的主管政府而不是出售企业。一般说来,对于非国有制企业的改制,按照《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中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必须对原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进行离任审计。对于国有小型企业的出售,必须对原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进行离任审计。在审计中发现由于原企业法定代表人以权谋私、恶意经营等造成企业损失的,要由有关部门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未经对原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离任审计,不得出售。

实践中,经常存在未经对原企业法定代表人进行离任审计而将企业出售的情形,而当事人据此提出抗辩主张出售协议无效的,应当如何处理?这应当根据企业出售的具体时间进行判断,如果企业出售行为发生于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中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1999年2月11日)之前,则应当根据当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参照案件的具体情况处理。如果出售行为发生于该通知颁布之后,则应当按照该通知的规定处理,即认定该出售合同无效。当然,由于出售的情形十分复杂,因此应当按照合同法有关合同效力的规定并结合改制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企业出售前,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对企业进行资产清查、对土地使用权进行界定。例如,财政部门可以对企业资产进行清查,如果发现盘亏、报损、财务呆账、坏账等情况并需要核销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部门审批后依法处理。未经清查的,企业不能出售。清查完毕后,出售企业应当分别向企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报送会计报表,各个部门按照各自的权限对会计报表提出审核意见、是否同意出售以及审批手续等。

实践中,有时会存在对资产未予以清查就将企业出售的情况,这实质属于不规范改制的行为。如果该行为发生于《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中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1999年2月11日之前),则应当根据当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参照案件的具体情况处理。如果出售行为发生于该通知颁布之后,则应当按照该通知的规定处理,即认定该出售合同无效。资产清查是企业出售的必经程序,未经清查不能出售企业,否则会对债权人利益造成损害,同时也会导致产权不清,国有资产流失等情形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根据《合同法解释

(一)》第九条的规定,如果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补办了有关合法有效的资产清查确认证明文件的,则不能认定出售合同无效。

7、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

不论何种形式的改制,必须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资产实施评估。国有小型企业出售作为国有小型企业改制的方式之一,也要进行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工作。资产评估的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和商誉,但是不包括以无形资产对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其他资产。

企业在被出售前,要进行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对于向非国有投资者出售国有产权的,由直接持有该国有产权的单位决定聘请具备资格的资产评估事务所对资产进行评估。对于其他形式的出售,应当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国有资产实施评估。首先,出售方应当向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评估立项,并财产目录和有关的会计报表等资料。然后,由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如果国有资产行政主管部门准予评估立项的,申请单位(出售企业)应当委托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按照现行法规及其政策的规定,持有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评估资格证书的资产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以及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认可临时评估机构,可以从事国有资产的评估工作,出售企业应当委托上述单位进行资产评估,对于委托不属于上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的,不予认可。由此给购买方造成损失的,按照合同法有关合同效力和违约责任的规定处理。由于评估资产的性质不同,因此对于不同性质的资产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评估。资产评估机构接受委托进行资产的评定和估算后,要向委托单位提出资产评估结果报告书。最后,委托单位将资产评估报告书报其主管部门审查,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资产评估结果。经过确认的资产评估结果,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下达确认通知书。没有进行资产评估而签订出售协议的,应当认定协议无效。

由出售企业作为委托方来委托资产评估机构对资产进行评估属于出售企业的权利,也属于其义务,因此,不能由购买方对出售企业的资产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实践中,由于购买方委托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的,应当认定评估无效。

对于资产评估未获批准的,出售方和购买方不能签订出售协议。已经签订的,应当确认为无效。对于因协议无效导致当事人损失的,按照缔约过失责任处理。

对于资产价值低估的,或者评估报告严重失实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重新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以重新评估后的资产值来确定购买者承担债务的范围。如果低估或者严重失实是因欺诈或者购买者对于评估价值重大误解等情形导致买受人遭受重大损失的,购买者有权依照合同法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认定合同的效力。

8、出售价格的确认。

出售方应当以有关主管部门确认的评估值为依据,合理确定出售底价。并可以通过拍卖、招标或者协议转让等方式确定企业的收购价格。出售价格不得低于底价。严禁低价(即低于评估基准日确定的评估底价)出售企业,以防国有资产流失。低价出售国有企业的,依照合同法有关合同效力的规定处理。以招标、拍卖方式确定企业收购价格的,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和《拍卖法》的规定处理。

9、确定购买者。

出售方可以通过拍卖、招标或者协议等方式最终确定企业的购买者。

10、购买者落实有关事宜。

在与出售方签订出售协议之前,购买者应当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落实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事宜。如果企业有债权人的,还应当与债权人签订转贷协议和还款协议,并提供相应的担保,以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不因企业出售受到影响。

此外,为了保护债权金融机构的利益,《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的规定,在改制过程中,必须要征得债权金融机构的同意,保全金融债权,依法落实金融债务,国有企业才能改制。金融债务未落实的企业,不得进行改制。

11、签订出售协议。

确定购买者以后,出售方应当与购买者签订出售协议。采取协议转让的方式出售的企业,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后生效。因未获批准或者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未获补办手续的,不影响协议的成立,但是协议不能生效。

签订企业出售协议后,各方应当按照《公司法》第184条的规定履行债权人保护程序,没有履行债权人保护程序导致债权人主张权利的,企业出售后,购买者应当承担债务。对于设定抵押、质押担保的出售企业的财产,按照《担保法》的规定处理。

企业出售时,如果出售方对所售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状况、企业职工安置等重大事项没有向购买者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购买者有权就要求出售方赔偿损失。

购买者不得以所购买企业的资产作为抵押,获取银行贷款来购买企业。如果购买者有上述行为的,出售方有权主张合同无效。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购买者应当一次性支付价款;一次性支付价款确有困难的,经过双方协商,并经依照有关规定批准国有企业改制和转让国有产权的单位批准,可以分期支付价款。分期支付价款的,首期付款额不得低于价款的30%,其余价款应当由受让方提供合法的担保,并在首期付款之日起一年内支付完毕。未付价款部分参照银行贷款利率由购买者向出售方支付利息。转让国有产权的价款优先用于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经济补偿金和移交社会保障机构管理职工的社会保险费,以及偿还拖欠职工的债务和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剩余价款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转让价款管理的规定,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2003年)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1999年)作出了不同的规定。改制的企业应当按照2003年发布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处理和核定价款;如果改制发生在该意见颁布之前,则按照《通知》办理。

由于在协议达成后,购买者已经全面接受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不宜应出售方的请求主张违约,但是购买者在尚未全额支付价款前单方面终止协议的,已付款项不予退还。成交价确定后,须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被出售企业的产权出售成交后,被出售企业还应当编制结束完竣时的会计报表,报企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购买者尚未全额支付价款前,出售方应当派人监督企业财务状况;购买者确因生产经营需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处置的,应当经过出售方的同意;购买者不得将企业有偿转让给其他所有制企业法人、合伙制企业或者自然人。当然,如果购买者在全额付款后,有权将原企业予以有偿转让。

12、办理企业产权变动证明、土地使用权证书和申请登记。

购买者全额支付价款后,财政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可按照规定为企业办理产权变动证明和土地使用权证书。购买者还要及时办理企业法人变更和税务登记等手续。如果出售企业的用地属于国有划拨的土地,购买者还应当按照房地产法的规定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被出售企业还应当自企业产权转让之后的30日内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产权注销登记。

13、权利义务的承担和职工的安置

企业出售后,如果原企业法人资格被注销的,购买企业应当承继原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接收原企业的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并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履行义务,以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如果原企业法人被注销,购买企业以原企业的财产成立新法人的,原企业的债权债务由新法人承受。

14、未了事项的处理

被出售企业产权出售成交后,如果有未了的有关产权事项,由被出售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处理。

二、企业兼并

企业兼并包括企业合并、营业转让和企业收购三种形式。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有关的司法解释,企业兼并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式兼并三种形式。无论采取哪种兼并方式,都要采取以下程序:

1、初步确定兼并方和被兼并方企业。

兼并方和被兼并方企业一般通过产权市场或者直接洽谈的方式予以初步确定,实践中,由于现有产权市场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因此采取直接洽谈或者自找对象确定兼并方和被兼并方的情形较为常见。

2、清产核资和财务审计。

企业采取兼并形式进行改制的,应当对被兼并方企业各类资产、负债进行全面、认真的清查,以清理债权、债务关系。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核实和界定国有资本金及其权益,以防止国有资产在兼并中流失。企业兼并,必须由直接持有该国有产权的单位决定聘请具备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如果经过兼并,企业改制为非国有制企业,还要对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进行离任审计。被兼并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向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政府审计部门提供有关财务会计资料和文件。

3、资产评估。

企业采取兼并形式进行改制的,必须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资产实施评估。对于兼并方企业在兼并过程中转换成股份制企业的,也要进行资产评估,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资产评估的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和商誉,但是不包括以无形资产对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其他资产。对于非国有投资者兼并企业的,由直接持有该国有产权的单位决定聘请具备资格的资产评估事务所对资产进行评估。对于其他形式的兼并,应当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国有资产实施评估。首先,被兼并企业应当向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评估立项,并呈交财产目录和有关的会计报表等资料。然后,由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如果国有资产行政主管部门准予评估立项的,申请单位应当委托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按照现行法规及其政策的规定,持有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评估资格证书的资产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以及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认可临时评估机构,可以从事国有资产的评估工作,被兼并企业应当委托上述单位进行资产评估,对于委托不属于上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的,不予认可。资产评估机构接受委托进行资产的评定和估算后,要向委托单位提出资产评估结果报告书。最后,委托单位将资产评估报告书报其主管部门审查,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资产评估结果。经过确认的资产评估结果,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下达确认通知书。没有进行资产评估而签订出售协议的,应当认定协议无效。

4、确定产权底价。

被兼并企业应当以有关主管部门确认的评估值为依据,合理确定出售底价。并可以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确定成交价。成交价不得低于底价(但是允许成交价在底价的基础上有一定幅度的浮动,如果浮动价低于评估价的90%,要经过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未按照规定进行评估的,一律不予办理产权变动手续。以招标、投标方式确定成交价的,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处理。对于自找对象的企业兼并,可以协商议价,但是议价不得低于评估值所确认的底价。被兼并的企业属于全民所有制企业性质的,成交价应当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予以确认。

5、签署兼并协议和转让价款管理。

成交价确定后,兼并双方的所有者应当签订兼并协议。全民所有制企业被兼并的,由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审核批准。尚未建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地方,由财政部门会同企业主管部门报同级政府作出决定。为了使兼并工作顺利进行,应当征求被兼并方企业职工的意见,并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职工不同意兼并,不影响兼并协议的效力。集体所有制企业被兼并的,应当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主管部门备案。集体所有制企业被兼并未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兼并协议不生效。因未获通过导致兼并协议无效的,按照合同法有关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处理,兼并企业也可以就其所受的损失主张赔偿。

已经实行承包或者租赁制的企业,在确定其被兼并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中止合同的手续。在没有办理中止合同手续之前,企业不得兼并。

企业实施兼并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兼并方应当一次性支付价款;一次性支付价款确有困难的,经过双方协商,并经依照有关规定批准国有企业改制和转让国有产权的单位批准,可以分期支付价款。分期支付价款的,首期付款额不得低于价款的30%,其余价款应当由受让方提供合法的担保,并在首期付款之日起一年内支付完毕。未付价款部分参照银行贷款利率由购买者向出售方支付利息。转让国有产权的价款优先用于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经济补偿金和移交社会保障机构管理职工的社会保险费,以及偿还拖欠职工的债务和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剩余价款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此外,为了保护债权金融机构的利益,《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的规定,在改制过程中,必须要征得债权金融机构的同意,保全金融债权,依法落实金融债务,国有企业才能改制。金融债务未落实的企业,不得进行改制。

企业兼并协议自当事人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需要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兼并协议自批准之日起生效;未经批准的,企业兼并协议不生效。但是依照合同法及其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补办报批手续的,兼并协议有效。

6、办理产权转让的清算手续和法律手续。

被兼并方企业产权转让的收入,归该企业的产权所有者。如果被兼并方企业是全民所有制,其净收入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解缴国库。如果被兼并企业属于集体所有制,其净收入按照产权归属分别归不同的所有者。

企业被兼并后,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产权变动登记(包括被兼并企业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产权变动或者注销登记)和税务变更登记;土地管理部门同时为兼并企业办理土地使用权权属证书,如果被兼并企业的用地属于国有划拨的土地,兼并企业还应当按照房地产法的规定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重新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企业被兼并后,如果属于企业合并的,合并企业应当及时办理被兼并企业的法人注销登记,没有办理注销登记,协议已经履行的,不影响兼并协议的效力和兼并企业对被兼并企业债权债务的承担。属于控股式兼并的,新设企业应当办理法人变更登记。

7、权利义务的承担和职工的安置。

对于合并式兼并,兼并企业应当承继被兼并企业的债权和债务。在合并过程中,如果当事人履行了债权人保护程序,债权人未在债权人保护程序确定的期限内申报债权,则不能向兼并方主张债权;如果当事人未履行债权人保护程序而进行企业兼并的,则兼并方应当承担被兼并方的负债。此外,在吸收合并的情形下,如果被兼并企业的管理人隐瞒或者遗漏企业债务的,如果债权人在债权人保护程序确定的期限内申报了债权,应当由兼并企业承担申报的该笔债权。如果债权人未在债权人保护程序确定的期限内申报债权,则兼并企业不承担该笔债权的清偿,被兼并企业的出资人负有对该笔债权的清偿责任。

对于控股式兼并,由于被兼并企业仍然法人主体资格并未消灭,因此,被控股企业的债务,仍由被兼并企业承担。当然,如果控股企业抽逃资金、逃避债务,致使被控股企业无力偿还债务的除外。被兼并方的职工原则上由兼并企业接收。

三、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

企业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造具有营利性和互助性相结合,资本联合和劳动联合的特点,因此,股份合作制成为集体企业和城市国有小型企业改革的重要形式。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包括职工买断式股份合作制改造、企业与职工共建式股份合作制改造和增资扩股式股份合作制改造。一般而言,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一般遵循如下程序:

1、拟定改制方案。

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应当拟定初步改制的方案。改制方案应当对改制采取的形式进行初步的预定。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拟定采取职工买断式股份合作制改造、企业与职工共建式股份合作制改造,或者是增资扩股式股份合作制改造。

2、取得职工代表大会同意。

企业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造,应当取得职工代表大会的同意。对于国有小型企业的股份合作制改造,没有取得职工代表大会同意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的,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改制行为的效力进行综合判定(买断式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不存在此情形)。对于集体企业的股份合作制改造,必须取得职工代表大会的同意,否则改制行为无效。

3、取得出资人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

对于国有小型企业和须经审批程序的集体企业的股份合作制改造,要取得出资人的同意,未经出资人和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的,企业不得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对于直接设立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则没有上述要求。

4、政府指定部门审批。

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必须经过政府指定部门审批,未经指定部门审批的,不得进行改制。对于直接设立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则没有上述要求。

5、清产核资和财务审计。

企业清产核资按照国家有关的规定进行,同时应当有职工出资人和职工代表参加。

一般而言,集体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施清产核资工作,国有其清产核资工作应当按照《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进行。清产核资工作要求改制企业必须对企业的各类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清查,做到账、卡、物、现今等齐全、准确、一致。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核实和界定产权。对于集体企业的清产核资,要防止属于国有资产部分财产的流失;对于国有企业,还要实施财务审计工作,企业经股份合作制改造成为非国有企业的,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进行离任审计。

6、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

企业采取股份合作制改造形式进行改制的,必须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和《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实施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产权界定。按照谁投资谁享有产权的原则,搞好原有企业产权的界定工作。国家、法人单位等出资人在企业中的投资及投资收益所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归出资人所有。企业原有奖金节余、工资储备基金,可以折成个人股投入企业,也可以用于企业改制前的个人补充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

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原有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可以进行剥离,独立运作或者委托改制后的企业代管,减轻企业的负担。经政府批准,可以采取多种途径,解决企业改制前离退休人员养老统筹和医疗费用不足等问题。在非经营性资产进行剥离的过程中,不得抽逃资产。

资产评估。资产评估的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对于国有企业改制或者企业财产中涉及国有资产的集体企业改制,改制企业应当向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评估立项,由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如果国有资产行政主管部门准予评估立项的,申请单位应当委托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按照现行法规及其政策的规定,持有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评估资格证书的资产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以及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认可临时评估机构,可以从事国有资产的评估工作,被兼并企业应当委托上述单位进行资产评估,对于委托不属于上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的,不予认可。对改制成为非国有企业的,由直接持有该国有产权的单位决定聘请具备资格的资产评估事务所对资产进行评估。集体企业还可以委托具有上述资格的权威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机构接受委托进行资产的评定和估算后,要向委托单位提出资产评估结果报告书。对于属于国有企业的委托单位,委托单位将资产评估报告书报其主管部门审查,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资产评估结果。经过确认的资产评估结果,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下达确认通知书。没有进行资产评估而签订出售协议的,应当认定协议无效。对于属于集体企业的委托单位,资产评估结果也要经过出资人认可和有关部门的确认。

7、投资入股和有偿转让。

企业改制时,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应当将企业资产扣除原企业债务后折合成等额股份。对于买断式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应当由职工按照股份数额投资入股,职工即成为出资人;对于企业与职工共建式股份合作制改造的,在职工投资入股的基础上保留部分原产权关系;对于增资扩股式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的,企业原有财产既可以部分保留产权,其余部分形成职工股,也可以由原企业所有者保留产权,但是增资部分须向职工募集。无论何种形式的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必须保持职工持股份额在总股本中的大多数,同时不得吸收企业以外的职工入股。

在改制过程中,职工不能退股,但是亦不得使用强制手段要求职工投资入股,强迫职工投资入股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无效。由于该无效行为不影响企业整体改制的效力,因此,以强制手段迫使职工入股的,相应股份可以由其他职工购买。

在改制过程中,应确定职工的出资方式。股东一般应以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等出资,但是劳务和欠资股不能作为出资的标的。对于以实物、工业产权出资的,应当委托国家认可的资产评估机构对该出资予以评估。

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不当流失,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净资产,在改制时应当按照市场原则有偿转让,不能将国有、集体的净资产无偿分给个人。转让企业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的收入,实行专项管理,用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投入,可以留在改制后的企业有偿使用,也可以作为资本金投入其他企业。在改制时必须防止将国有或者集体所有的财产无偿分给个人,但是这并不影响以“零”值转让产权给职工进行负债经营。国家、法人保留或者部分保留在原企业的产权的,应当以其净资产折为国家股和法人股。

转让国有资产产权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的企业,还要根据《国有资产评估办法》的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外,还要依法确定产权底价,并按照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具体可以参见国有小型企业出售和企业兼并有关报批手续的程序和有关价款转让管理的有关规定。

8、履行债权人保护程序并办理登记。

为了保护债权金融机构的利益,《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的规定,在改制过程中,必须要征得债权金融机构的同意,保全金融债权,依法落实金融债务,国有企业才能改制。金融债务未落实的企业,不得进行改制。

此外,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应当参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履行债权人保护程序。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的规定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企业改造成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应当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产权变动登记和产权注销登记。并应当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对于改制实质完毕但没有办理变更登记的,如果因此导致诉讼的,改制企业应当按照合同法解释的有关规定补办变更登记手续。未予补办的,改制企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在改制过程中导致土地用途和权属发生变更的,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9、债权债务的承担。

股份合作制企业是独立法人,应当以其全部资产承担民事责任,出资人也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在企业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之后,股份合作制企业亦应当对改制前原企业的债务进行承继,并承担民事责任。具体而言:

(1)对于实施买断式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即由企业职工买断企业产权,将原企业改造为股份合作制的,原企业的债务,由改造后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承担。

(2)对于实施企业与职工共建式股份合作制改造的,即企业向其职工转让部分产权,由企业与职工共同组建股份合作制的,原企业的债务由改造后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承担。

(3)对于增资扩股式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的,即企业通过其职工投资增资扩股,将原企业改造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原企业的债务由改造后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承担。

四、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

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作为企业改制的一种综合性形式,一般包括以下五种形式:(1)转让产权改组,即国有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人将全部或者部分产权转让给外国投资者,企业改组为外商投资企业;(2)转让股权改组,即公司制企业的国有股权持有人将全部或者部分国有股权转让给外国投资者,企业改组为外商投资企业;(3)转让债权改组,即国有企业的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外国投资者,企业改组为外商投资企业;(4)出售资产改组,即国有企业或者含有股权的公司制企业将企业的全部或者主要资产出售给外国投资者,外国投资者以所购买的资产独自或者与出售资产的企业等共同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增资扩股式改组,即国有企业或者含国有股权的公司制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吸收外国投资者投资,将企业改组为外商投资企业。对于金融企业和上市公司的改组,因其性质所决定,不属于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的范围。

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一般遵循以下程序:

1、征询意见和经过有关方面的同意。

转让国有企业产权或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的国有股权的,改组方(国有产权持有人)应当事先征求被改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需要注意,征求意见不等于必须经过其允许才能改组,即是否得到被改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同意不是改组的必备条件。

转让公司制企业国有股权,应当经过被改组企业股东会同意。转让国有企业债权的,应当经过被改组企业国有产权持有人的同意。企业出售全部或者主要资产的,应当事先征得国有产权持有人或者股东会的同意,并通知债权人。这里的“产权持有人”包括国家授权的部门或者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持有国有资本的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未经产权持有人同意的,不得进行改组;此外,对于企业出售全部或者主要资产的,应当按照合同法关于债务移转的规定及时通知债权人。

2、拟定申报材料和制定改组方案。

改组方实施改组,应当拟定申报材料和制定改组方案。申报材料的内容包括改组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改组方和被改组方企业的情况、外国投资者的情况(包括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最近三年的财务报告和在中国境内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同行业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市场占有率)。改组方案包括职工安置、债权债务处置和企业重整方案。此外,改组方还应当准备改组后的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股权结构等文件。

3、资产清查、产权界定、债权债务处理、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

企业改组前,国有产权持有人应当组织企业进行资产清查、产权界定、债权债务处理,聘请具备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财务审计,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有资产评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结果按照规定核准或者备案后,作为确定国有产权、资产价格的依据。关于资产清查、产权界定、债权债务处理、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的运行可以参照前面述及的改制方式进行。

4、批复。

改组方应当向商务主管部门(中央为商务部,地方没有设立商务主管部门的,可以向同级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提出改组申请,报送申请材料和附属材料、改组方案等文件。

接受申请的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的权限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核。中央企业及其全资或者具有控制权的企业进行改组的、被改组企业直接或者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的、改组后的企业资产总额不低于3000万美元的,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审核;对可能导致市场垄断、妨碍公平竞争的,在审核前组织听证。商务主管部门在收到改组申请材料后45天内应当作出是否同意的批复;需要听证的,在3个月内作出是否同意的批复。

5、确定外国投资者及其转让价格。

企业改组以转让国有产权或者出售资产方式进行的,改组方应当优先采用公开竞价方式确定外国投资者及其转让价格。转让价格不得低于《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以资产评估值确定的底价。

6、签订转让协议。

改组方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签订转让协议。转让协议的内容包括转让国有产权的基本情况、职工安置、债权债务处理、转让比例、转让价格、付款方式及其付款条件、产权交割事项以及企业重整等条款。改组方改组方和外商投资者签订的转让协议应当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报批,即对于涉及母公司国有资本变动的,中央管理企业报请国务院批准,地方管理企业报请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人民政府批准;子公司国有资本变动的,属于集团内部结构调整的,由母公司审批,涉及集团外部的,由母公司报主管财政机关审批;子公司以下企业国有资本变动的,由母公司审批。转让协议经批准后生效。

转让协议应当附有国有产权登记证、被改组企业的审计及资产评估报告核准或者备案情况、职工安置方案、改组方及被改组企业的有关决议、被改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或者决议等文件。外国投资者在以收购的资产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之前,不得以上述资产开展经营活动。

7、办理审批和登记手续。

改组方或被改组企业应当凭改组申请和转让协议的批准文件依照办理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手续;改组后的企业或投资者应当持有效的批准文件按照登记机关或住所地具有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权的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一般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或商务部门);改组后的企业为股份有限公司的,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改组方应当凭改组申请和转让协议的批准文件、外资外汇登记证明及有关文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国有产权交割手续和权属变更登记手续(财政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并委托注册会计师依法出具验资报告。改组后的企业用地原为国有划拨土地的,还应当按照土地管理法规的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审批和出让手续,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支付国有土地使用出让金。此外,还应当办理税务登记。

8、办理结汇和开立资本金帐户。

改组方转让国有产权、债权或出售资产的外汇资金收入,应当凭改组申请和转让协议的批准文件及有关文件报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后结汇。

被改组企业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吸收外国投资者投资进行改组的,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开立外汇资本金账户保留外国投资者投入的外汇资金。

9、价款支付。

以转让方式进行改组的,外国投资者一般应当在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支付全部价款。确有困难的,应当在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6个月内支付价款总额的60%,其余款项应当依法提供担保,在一年内付清。

10、职工安置。

改组后企业控制权转移或企业的全部或主要经营资产出售给外国投资者的,改组方和被改组企业应当制定妥善安置职工的方案,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被改组企业应当以现有资产清偿拖欠职工的工资、未退还的集资款、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等各项费用。被改组企业与职工实行双向选择。对留用职工要依法重新签订或变更劳动合同。对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对移交社会保险机构的职工要依法一次性缴足社会保险费,所需资金从改组前被改组企业净资产抵扣,或从国有产权持有人转让收益中优先支付。

11、债权债务的承担。

以出售资产方式进行改组的,企业债权债务仍由原企业承继;以其他方式改组的,企业债权债务由改组后的企业承继。转让已经抵押或者质押的国有产权、资产的,应当符合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债务承继人应当与债权人签订相关的债权债务处置协议。

企业改组要依法维护债权金融机构的利益,要征得金融机构同意,保全金融债权,并对金融债务予以切实的落实。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基本程序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应当严格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实施。在企业改制的实践中,由于很多企业依然沿用以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设计改制方案,改制方案没有操作性。为了使拟改制企业明确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基本程序,规范操作,本文特指出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基本程序:

一、产权转让的基本程序

(一)书面决议

1、实施项目可行性分析和研究。

2、按照内部决策程序进行审议,并形成书面决议。

(1)国有独资企业的产权转让,应当由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

(2)国有独资公司的产权转让,应当由董事会审议;没有设立董事会的,由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

(3)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应当听取职代会的意见,对职工安置等事项应当经职代会讨论通过。

(二)清产核资

1、转让方组织清产核资

此情形适用于转让方拥有控股地位的情形:(1)根据清产核资结果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资产移交清册。(2)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全面审计(包括对转让标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实施离任审计)。

2、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组织进行清产核资

此情形适用于转让所出资企业国有产权导致转让方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情形,并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相关业务。

(三)资产评估

1、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实施资产评估。

2、评估报告须经核准或者实施备案,对于转让企业国有产权导致转让方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3、确定转让价格。

转让价格的确定不得低于评估结果的90%,如果低于这个比例,应当暂停产权交易,在获得相关产权转让批准机构同意后方可继续进行交易。

(四)委托产权交易机构公告产权交易信息

1、信息应当公告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经济或者金融类报刊和产权交易机构的网站上,征集受让方。

2、产权转让公告期为20个工作日。

3、披露信息的内容:

(1)转让标的的基本情况。

(2)转让标的企业产权的构成情况。

(3)产权转让行为的内部决策及批准情况。

(4)转让标的的企业近期经审计的主要财务指标数据。

(5)转让标的企业资产评估核准或者备案情况。

(6)受让方应当具备的基本情况。

(7)其他须披露的事项。

4、受让方应当具备的条件:

(1)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

(3)受让方为自然人的,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受让方为外国、港、澳、台的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受让企业产权应当符合《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及其他有关的规定。

(4)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五)组织实施产权交易

1、征集到两个以上受让方的,应当采取拍卖和招标的方式实施。转让成交后,转让方与受让方应当签订产权转让合同。

产权转让合同的内容包括:转让方与受让方的名称和住所;转让标的企业国有产权的基本情况;转让标的企业涉及的职工安置方案;转让标的企业涉及的债权、债务处理方案;转让方式、价格、价款支付时间、付款条件;产权交割事宜;税费负担;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违约责任;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其他条款。

2、征集到一个受让方的,或者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采取协议转让的方式。注意:采取这种方式实施产权转让的,并不必然直接签订产权转让合同,即应当草签合同,然后实施可行性分析、研究,并经总经理办公会议、董事会会议审议,并形成书面决议后,才能签订正式合同。

3、经转让导致转让方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转让方和受让方协商提出企业重组方案(包括企业职工优先安置方案)。处理好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解决转让标的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欠缴的社会保险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并做好企业职工各项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工作。

(六)价款支付

1、按照产权转让合同的约定支付价款;

2、转让原则:一次性付清的原则;一次性付清确有困难的,可以分期支付,但首期付款额不得低于总价款的30%,并在合同生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支付,其余款项应当提供合法的担保,付款期限也不能低于1年。

3、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采矿权、探矿权转让的,应当按照国土资源部有关的规定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办理。

(七)凭产权交易凭证办理产权登记。

二、审批程序

(一)决定产权转让的主体

1、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出资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其中,转让企业国有产权导致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应当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2、所出资企业决定其子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其中,重要子企业的重大国有资产产权转让事项,应当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会签财政部门后批准。其中,涉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审批事项的,须预先报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

(二)对书面文件及其方案的审查

1、审查的文件包括:决议文件、产权转让方案、产权登记证、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受让方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等。

2、产权转让方案的内容:转让标的企业国有产权的基本情况;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的有关论证情况;转让标的企业涉及的、经企业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的职工安置方案;转让标的企业涉及、债务包括拖欠职工债务的处理方案;企业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收益处置方案;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公告的主要内容;

3、转让企业国有产权导致转让方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应当附送经债权金融机构书面同意的相关债权债务协议、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职工安置方案的决议等。

4、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事项经批准或者决定后,如转让和受让双方调整产权转让比例或者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案有重大变化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重新报批。

企业改制工作步骤 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步骤

1、制订改制方案;

2、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及主办单位或主管部门同意改制的批复;

3、产权界定;

4、整体资产评估(含负债);

5、资产确认:

涉及国有资产的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

涉及集体资产的由职工(代表)大会确认;

6、名称预先核准;

7、将货币出资存入指定专用帐户、验资;

8、填写工商改制登记表式文件;

9、报改制登记机关登记注册;

10、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

内资公司转为外商投资企业工作步骤

1、股东会(主办单位)同意转股或增资及转为外商投资企业的决议;

2、签订合资、合作或独资意向书;

3、名称变更预核准登记(名称不变,可不用做名称预登记);

4、项目建议书审批;

5、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

6、合同章程及董事会审批;

7、领取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8、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

9、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原有企业改制为合伙企业工作步骤

1、制订改制方案;

2、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及上级主办单位或主管部门同意改制的批复;

3、产权界定;

4、整体资产评估(含负债);

5、资产确定:

涉及国有资产的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

涉及集体资产的由职工(代表)大会确认;

6、名称预先核准;

8、填写改制登记表式文件;

9、报改制登记机关登记注册;

10、领取《合伙企业营业执照》等。

新设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步骤

1、名称预先核准;

2、资产评估

无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出资的可省略;

3、准备申报材料,报市工商局、市体改办、市财政局;

4、报市政府审批;

5、将货币出资存入指定专用帐户,验资;

6、召开创立大会;

7、填写工商登记表式文件;

8、报登记机关登记注册;

9、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

原有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步骤

1、制订改制方案;

2、上级主办单位或主管部门同意改制的批复;

3、产权界定;

4、整体资产评估(含负债);

5、资产确认:

涉及国有资产的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

涉及集体资产的由职工(代表)大会确认;

6、名称预先核准;

7、准备申报材料,报市工商局、市体改办、市财政局;

8、报市政府审批;

9、将货币出资存入指定专用帐户,验资;

10、召开创立大会;

11、填写工商改制登记表式文件;

12、报改制登记机关登记注册;

13、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

外商投资企业转为内资企业工作步骤

1、原公司董事会决议;

2、转股协议;

3、原审批部门审批;

4、名称变更预核准登记(名称不变,可不用做名称预登记);

5、内资公司(企业)登记;

6、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原有企业改制为个人独资企业工作步骤

1、制订改制方案;

2、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及上级主办单位或主管部门同意改制的批复;

3、产权界定;

4、整体资产评估(含负债);

5、资产确定:

涉及国有资产的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

涉及集体资产的由职工(代表)大会确认;

6、名称预先核准;

8、填写改制登记表式文件;

9、报改制登记机关登记注册;

10、领取《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等。

集体企业改制基本操作步骤

集体企业改制首先应当明晰集体企业产权归属,按照“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从资产的原始来源入手,界定产权。凡国家作为投资主体,在没有将资产所有权让渡之前,仍享有对集体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产权界定明晰后,制定企业总体改制方案,确定股权结构,职工持股方案等,履行相应的改制程序。

基本操作步骤:

一、产权界定及国有资产的处置

产权界定主要是指国家依法划分和认定存在于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归属,并明确国家作为所有者对这部分国有资产行使权利的财产范围和管理权限。集体企业中界定的国有资产,其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对其拥有法人财产权。除发生产权转让等法定情形外,集体企业可以继续使用,国家不抽回国有资产。

对界定属于国有资产的,通常由企业缴纳使用费继续使用、缴纳资产占用费、租赁经营、有偿转让、作价入股等多种方式处置。

二、确立企业的改制方案

企业改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多种改制的类型,如改为股份合作制、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等。以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为例:首先要确定企业的总体改组方案。总体改组方案可以企业自行制定,也可以委托专门的咨询机构承担总体改组方案的设计。

改组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改制企业名称;

2、负责人,拟成立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名单;

3、原企业资产及产权《资产评估报告》,无形资产评估、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产权界定报告;

4、资产重组方案:国有股权的折股方案,外来投资股权、员工持股方案、总股权结构方案;

5、资产重组后分离部分的归属:非经营性资产剥离方案、员工安排方案;

6、其它需要明确的问题;

7、新设公司的必备要件、公司章程、验资报告、税务登记、纳税核定等;

8、新设公司的管理文件稿、公司经营生产发展计划、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情况说明及任免通知;

9、财务部门的设立情况、人员编制及人员任免通知;

10、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劳动人事、工资管理制度。

三、进行资产评估

四、订立章程

五、报有关部门审核

六、出资并验资

七、确立法人治理结构

八、召开公司创立大会

九、注册登记

以上所述只是一般的改制步骤,具体操作细节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和调整运作。如需进一步接洽,请提供你企业详细资讯或直接与我联系

第五篇:改制上市的操作流程

拟改制上市项目的操作流程

一般拟上市公司的改制上市业务流程,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改制设立(时间:3个月左右)

企业改建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过以下步骤:

1、制定改制方案,选择发起人与设立方式

根据《公司法》现行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只能采取发起设立方式。但目前,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通过整体变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当然,整体变更也是发起设立的一种特殊形式。发起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2、企业改制申请,报上级主办单位或主管部门同意改制的批复

3、改制企业产权界定、整体资产评估立项

4、聘请中介机构开展工作

(1)聘请具有保荐人资格的券商开展企业改制辅导工作;

(2)聘请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企业前3年经营业绩审计,以及债权债务清理、验资等工作;

(3)聘请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对进入股份制改组范围的资产(根据企业需要,也可对全部资产)进行评估;

(4)聘请律师事务所起草股份制改组的一系列法律文件,如重大合约的变更、设立公司的章程、律师的法律意见书等;

5、申报并确认有关报告

经批准进行改制的企业,需要申报并确认的主要报告有:

(1)改制总体方案的审定;

(2)资产评估结果的确认;

(3)国有股权管理报告的批复;

在报送关于国有股权管理的报告之前,企业应报送下列文件:1

(1)企业申请进行股份制改组的报告;

(2)有关部门同意进行股改的报告;

(3)审批机关批准进行股改的文件;

(4)可行性研究报告;

(5)股份公司章程:

(6)发起人协议;

(7)公司律师出具的关于资产重组等股权管理问题的法律意见;

(8)咨询机构出具的股份制改组咨询报告;

(9)资产评估确认通知书及有关材料;

(10)经注册会计师审核的改组前3年企业效益审计结果;

(11)经注册会计师审核的改组后的股份制企业效益预测结果;

(12)咨询、中介机构名单;

(13)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报送的其他材料。

6、认缴招募股份

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公司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其余部分由发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在缴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五百万元。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书面认足公司章程规定其认购的股份;一次缴纳的,应即缴纳全部出资;分期缴纳的,应即缴纳首期出资。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发起人首次缴纳出资后,应当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由董事会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章程、由依法设定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7、召开创立大会

发行股份的股款缴足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发起人应当自股款缴足之日起三十日内主持召开公司创立大会。创立大会由发起人、认股人组成。

8、申请登记注册

董事会应于创立大会结束后三十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下列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1)公司登记申请书;

(2)创立大会的会议记录;

(3)公司章程;

(4)验资证明;

(5)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的任职文件及其身份证明;

(6)发起人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

(7)公司住所证明。

9、进行公告

公司登记机关自接到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做出是否予以登记的决定。对符合《公司法》规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对不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公司成立后,应当进行公告。

二、辅导阶段(时间:约3个月)

1、辅导目的促进辅导对象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形成独立运营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督促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全面理解发行上市有关法律法规、证券市场规范运作和信息披露的要求;树立进入证券市场的诚信意识、法制意识;具备进入证券市场的基本条件。同时促进辅导机构及参与辅导工作的其他中介机构履行勤勉尽责义务。

2、辅导对象

全体董事、监事、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参与整个辅导过程,并积极配合辅导工作。

3、辅导机构及人员

辅导对象聘请的辅导机构应是具有保荐人资格的证券机构以及其他经有关部门认定的机构。辅导机构至少应有三名固定人员参与辅导工作小组,其中至少有一人具有担任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主承销工作项目负责人的经验。辅导对象拟

或已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执业人员应在辅导机构的协调下参与辅导工作,辅导机构也可根据需要另行聘请执业会计师、律师等参与辅导。

4、辅导流程

(1)辅导机构前期考察

辅导机构在签订辅导协议前可参与企业改制重组、前期考察工作,确信双方具有合作和互信的基础

(2)签订辅导协议

辅导对象有义务提供辅导工作所需要的有关情况和资料,并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在此基础上,双方签订辅导协议。辅导机构和辅导对象应本着自愿、平等的原则签订辅导协议。辅导机构与辅导对象还可以订立专门的保密协议。

(3)备案登记

辅导协议签署后五个工作日内,辅导机构应向派出机构进行辅导备案登记。

(4)报送辅导总结报告

辅导期满,辅导机构需向派出机构报送辅导工作总结报告。

(5)派出机构进行评估调查

派出机构在辅导期满,辅导机构报送了“辅导工作总结报告”,并提出辅导调查评估申请后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对辅导工作的评估调查。

(6)派出机构出具辅导监管报告

辅导机构结束辅导工作、派出机构出具“辅导监管报告”后,保荐人可结合辅导总结报告、尽职调查情况、内部核查结论向中国证监会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保荐。

三、申报及审核阶段(时间:3个月至9个月)

1、发行人经辅导符合下列要求的,保荐人方可保荐其股票发行上市:

(1)符合证券公开发行上市的条件和有关规定,具备持续发展能力;

(2)与发起人、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在业务、资产、人员、机构、财务等方面相互独立,不存在同业竞争、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以及影响发行人独立运作的其他行为;

(3)公司治理、财务和会计制度等不存在可能妨碍持续规范运作的重大缺

陷;

(4)高管人员已掌握进入证券市场所必备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知识,知悉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人员的法定义务和责任,具备足够的诚信水准和管理上市公司的能力及经验;

(5)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要求。

2、申报、上市工作流程

(1)申报申请文件

发行人按照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制作申请文件,由保荐人保荐并向中国证监会发行部申报。

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和申请发行新股的上市公司,报送发行申请材料时,在财务资料的有效期内,应预留三个月的审核期间。

(2)受理申请文件

中国证监会收到申请文件后在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未按规定要求制作申请文件的,不予受理。

(3)静默期

在申请文件保送中国证监会后,进入静默期。静默期内,证券公司应严格遵守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除已公开的信息外,不得向外界透露有关本次发行的任何信息。承销团成员的分析员做出的有关发行人的研究报告不得对外发出,直至有关本次股票发行的募集文件公开后,方可进行相关的宣传和推介活动。

(4)见面会

中国证监会受理申请文件约30日内,会通知发行人董事长、董秘等高级管理人员与证监会预审人员及处长等见面,按照证监会发行部的要求,参加见面会的人员包括:发行人董事长或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必须参加)、两位保荐代表人等。

(5)初审并召开反馈会

中国证监会受理申请文件后,对发行人申请文件的合规性进行初审,并在30日内召开反馈会将反馈意见函告发行人及其保荐人。

(6)反馈意见回复

保荐人自收到反馈意见之日起10日内将补充完善的申请文件报至中国证监会。

(7)部例会

反馈意见回复后,视发行人情况而定召开发行部的部例会,讨论发行人申请文件。若部例会对发行人申请文件还存在异议,则发行人需根据部例会反馈意见修改申请文件;若部例会对发行人申请文件无异议,则发行人可以根据证监会安排等待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

(8)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

中国证监会对按反馈意见补充完善的申请文件进一步审核,并在受理申请文件后约60日内,将初审报告和申请文件提交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

发行审核委员会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工作程序开展审核工作。委员会进行充分讨论后,以投票方式对股票发行申请进行表决,提出审核意见。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规定:发审委委员由中国证监会的专业人员和中国证监会外的有关专家组成,由中国证监会聘任。发审委会议表决采取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票设同意票和反对票,同意票数达到5票为通过,同意票数未达到5票为未通过。发审委委员不得弃权。发审委委员在投票时应当在表决票上说明理由。发审委对发行人的股票发行申请只进行一次审核。发审委委员发现存在尚待调查核实并影响明确判断的重大问题,经出席会议的5名发审委委员同意,可以对该股票发行申请暂缓表决一次。

(9)核准发行

依据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审核意见,中国证监会对发行人的发行申请做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决定。予以核准的,出具核准公开发行的文件。

(10)排队发行、等待上市

下载资产重组改制操作流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资产重组改制操作流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事业单位改制如何操作

    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 http://hao.lawtime.cn 事业单位改制如何操作 我们对国有企业改制曾经做了大量的调研和实际工作,有不少心得体会,也有很多经验和教训。现在针对事业单位......

    企业改制流程

    一、企业工作 ................................................................................................................................... 2 1、改制申请 .......

    操作流程

    整柜操作流程 一、订舱 1.客人下托书,从托书判断是指定货或业务员揽货。 A. 指定货:操作和国外确认如何安排,根据国外的指示向船东订舱,指定货国外提供合约号。 B. 业务员揽货:根......

    操作流程

    微量泵静脉输液 核对医嘱——携输液卡至病房核对病人(敲门 你好,我是护士。1床李丹阿姨是吗?这两天你的血压有点高,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静滴,起到降压的作用,硝酸甘油需要严格控制......

    操作流程

    论文管理操作流程 1、由教师在网上申请开题,填写开题信息,维护题目的要求以及面向等信息,该操作也可以在客户端完成(教师登陆综合教务本人帐号,点击“个人教务”→“毕业设计管理......

    操作流程

    关于“陕西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流程一、 访问端口:二、 各院系管理员使用管理员入口进入。三、 各院系贫困生评选结束后,由各班上报电子表(电......

    公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申报流程

    证监会:公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申报流程5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申报工作指引》(下称“指引”),这是对5月18日正式施行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

    国有企业改制 律师操作指引

    全国律协:关于印发《律师承办国有企业改制与相关公司治理业务操作指引》、《律师承办拆迁法律业务操作指引》、《律师承办海商海事案件操作指引》的通知 律发通〔200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