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xx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项目的由来---4 第二章 XX村委会的基本情况----------------4 第三章 XX村委会存在问题的成因----------5 第四章 项目建设目标---------------------------5 第五章建设内容及规模-------------------------6
一、基础设施建设6
二、产业发展项目7
三、生态项目------9
四、社会事业发展工程------------------------11
五、科技培训-----12 第六章 项目资金概算及资金筹措----------12
一、基础设施----12
(一)村内道路硬化--------------------------13
(二)人畜饮水工程--------------------------13
(三)危房改造-13
二、产业发展项目-----------------------------13
(一)发展特色林果---------------------------13
(二)提升早豌豆品质及产量---------------13
(三)大力发展畜牧业------------------------13
(四)成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13
(五)剩余劳动力培训及输出---------------14
三、生态建设工程------------------------------14
(一)“一池三改”建设----------------------14
(二)太阳能建设-----------------------------14
(三)垃圾池建设-----------------------------14
(四)排水沟及污水沉淀净化池建设-----14
(五)村庄绿化、美化-----------------------14
四、社会事业发展工程-----------------------14
(一)村级文化室建设-----------------------15
(二)村级广播设施建设--------------------15
五、科技培训----15 第七章
项目效益评价与预测-------------15 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16
(一)组织管理机构及职能----------------16
(二)项目管理16
(三)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资金管理----16
(四)其他管理措施-------------------------16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项目的由来
根据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依据《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厅、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2年度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2012年度在全市实施185个村委会的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工作。富民县XX彝族苗族乡XX村委会确定为2012年度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村委会。
第二章 XX村委会的基本情况
XX村委会属XX彝族苗族乡管辖,位于XX乡中部,龙纳河畔,东与者北村委会为邻,南与则核村委会相接,距乡政府2.5公里,距富民县城17.5公里。全村委会辖4个自然村,共有农户297户、1059人(其中:大XX116户409人、小XX93户344人、罗贵58户192人、林青凹30户114人),有耕地735亩,人均耕地0.7亩,该村平均海拔1800米,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小麦。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84.3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1757元,人均占有粮食465公斤,是一个彝汉杂居村委会。
第三章 XX村委会存在问题的成因
XX村委会存在问题的重要因素:一是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失调;水、路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存在困难。二是经济发展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差,产生结构单一,群众增收困难。三是文化科技落后,群众素质低下,思想观念陈旧,实用增产技术应用差,大多群众无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意识,更无产业经济意识。
第四章 项目建设目标
根据《昆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九有目标体系(试行)》(昆办通“2012”47号)文件要求,围绕昆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致富发展型”、“九有”目标和县委“七个新”工程和生态村建设目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实施以下项目:
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实施村内道路硬化、人饮安全改造工程、危房改造工程。
二、产业发展项目:种植业方面,巩固提升大树杨梅产业,大力发展甜杏、核桃生产,更新豌豆品种,提升早豌豆品质和产量;养殖业以生猪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肉牛、商品羊及禽类养殖,力争做到“一村一品”上规模、上档次,促进农民增收。
三、实施生态工程:以清理农村“五堆”为重点,实施“一池三改”,抓好村内垃圾池、排水沟及污水沉淀净化池建设及村容村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四、社会事业发展项目:重点抓好村级文化室及配套建 设。
第五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村内道路硬化工程
(1)大XX村:进村公路硬化长180米、宽4米;村内主干道硬化长880米、宽2.5米,支干道硬化长720米、宽1.5米。
(2)小XX村:村内主干道硬化长970米、宽2.5米;村内支干道硬化长730米、宽1.5米。
(3)罗贵村:进村公路铺砂面石长1000米、宽4米;村内主干 道硬化长750米、宽2.5米;村内支干道硬化,长420米、宽1.5米。
(4)林青凹村:进村公路硬化长130米、宽4.5米;村内主干道硬化长500米、宽2.5米;村内支干道硬化长150米、宽1.5米。
2.人饮安全改造工程
(1)大XX、林青凹、罗贵片区:新建200立方加盖水池1个,架设2寸管2500米、1.5寸管2400米、1寸管560米,安装水表206只。受益人数为715人。工程投资23万元,资金来源为各级各部门整合投入23万元。
(2)小XX村:新建100立方加盖水池1个,架设1.5寸管360米,安装水表93只。受益人数为344人。工程投资7万元,资金来源为各级各部门整合投入7万元。
3.危房改造工程
大XX村危房改造10户,小XX村危房改造10户,罗贵村危房改造5户,改造后户均住房面积达60平米。三个村25户共需投入资金25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7.5万元,农户自筹17.5万元。
二、产业发展项目
1.发展特色林果
(1)实施400亩甜杏基地及配套水利设施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以老外山为中心,在大XX、林青凹、罗贵三个村实施400亩甜杏连片种植及配套水利设施建设。其中品种改良100亩,新定植发展300亩,预算投资28万元。配套水利设施为:更新电机、抽水 泵等抽水设施,修缮该片区蓄水池12个,更新管路4000米,新建20立方蓄水池10个,预算投资20万元。该项目总投资48万元,其中市级补助20万元、县级补助15万元、整合投入5万元、群众自筹8万元。
(2)实施700亩核桃种植及配套水利设施建设。结合《XX乡优质核桃发展五年规划》的实施,在马鞍山、老陡地、马脖子、烂田等4片地块发展700亩优质核桃连片种植及配套20立方集雨型小水窖70个,涉及大、小XX、林青凹、罗贵4个自然村。预算投资45万元,其中:市级补助15万元、县级补助8万元、整合投入10万元、群众自筹12万元。
(3)巩固提升大树杨梅产业。以大水塘为中心,对现有600亩大树杨梅园进行改造,加强肥水管理,加强果蝇防治,进一步提升杨梅品质和产量。每亩投入资金330元,共需资金20万元,其中:市级补助5万元、县级补助5万元、整合投入5万元、群众自筹5万元。
2.更新豌豆品种,巩固提升早豌豆产业。在大、小XX、林青凹、罗贵4个自然村推广种植优质早豌豆600亩。补助籽种款9万元,市级补助3万元、县级补助3万元、整合投入2万元、群众自筹1万元。
3.种草养畜建设。结合畜牧新品种的引进、改良及冻精技术的全面推广,以生猪发展为突破口,发展“圈--沼--园”循环农业,提升养殖水平,大力扶持发展商品牛和商品羊及禽类养殖。引进良种母猪40头(10头/自然村),公猪2头;引进良种母羊20只(5只/自然 村),公羊2只;肉牛冻精改良100头,厩舍实用性改造5000平方米,利用果园种植牧草500亩,大力发展畜牧业。预算投资20万元,其中:市级补助5万元、县级补助5万元、整合投入5万元、群众自筹5万元。
4.成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结合XX村委会大树杨梅、甜杏种植实际,成立1个杨梅生产合作社、1个甜杏生产合作社。
5.劳动力培训及输出。根据各自然村实际,整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全面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引导培训及转移输出工作,全力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外出务工机会及信息。
三、生态项目 1.“一池三改”建设
(1)大XX村实施“一池三改”40户,资金投入18万元,其中,整合投入6万元、群众自筹12万元。
(2)小XX村实施“一池三改”50户,资金投入22.5万元,其中,整合投入7.5万元、群众自筹15万元。
(3)罗贵村实施“一池三改”25户,资金投入11.25万元,其中,整合投入3.75万元、群众自筹7.5万元。
(4)林青凹村实施“一池三改”25户,资金投入11.25万元,其中,整合投入3.75万元、群众自筹7.5万元。
2.太阳能建设
重点扶持大XX村太阳能建设,该村人饮已解决,须水量充裕且 水压力较大,目前已有20户农户安装使用太阳能,需扶持54户农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共需资金8.1万元,其中,县级投入2.16万元、群众自筹5.94万元。
3.垃圾池建设
(1)大XX村建9立方垃圾池4个,12立方垃圾池1个。(2)小XX村建9立方垃圾池4个。(3)罗贵村建9立方垃圾池2个。(4)林青凹村建9立方垃圾池2个。4.排水沟及污水沉淀净化池建设
(1)大XX村修筑15cm×20cm规格排水沟1200米,4立方污水沉淀净化池4个。
(2)小XX村修筑15cm×20cm规格排水沟1100米,4立方污水沉淀净化池2个。
(3)罗贵村修筑15cm×20cm规格排水沟250米,4立方污水沉淀净化池2个。
(4)林青凹村修筑60cm×40cm规格排水沟130米,4立方污水沉淀净化池2个。
5.村庄绿化、美化
(1)房屋粉饰亮化建设。重点实施大XX村16368平方米土墙粉饰刷白。
(2)进村道路绿化。对4个自然村合计1000米长的进村道路两旁种植香樟树500株。(3)公共绿地建设。结合“五堆”清理,置换村内闲置土地进行公益场所改造,种植各种风景树。
(4)庭院绿化。大力引导农户种植叶子花等爬藤植物对庭院进行绿化、美化,做到户均种植以爬藤植物为主的庭院绿化树种5株。
四、社会事业发展工程
1.村级文化室及配套建设
(1)大XX村建砖混结构(2层)250平米文化活动室1幢,含兽医室。
(2)小XX村建空心砖石棉瓦结构80平米文化活动室1个。(3)罗贵村建空心砖石棉瓦结构70平米文化活动室1个,对 150平米的场面进行硬化。
(4)林青凹村建空心砖石棉瓦结构45平米文化活动室1个,对342平米的场面进行硬化。
2.村级广播设施建设。4个自然村分别配置广播器材各1套。3.乡村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和村风文明。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倡导勤劳致富光荣的社会风尚,积极开展科普活动,组织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着力培养示范户,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
4.民主管理建设。实施村级自治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党总支(支部)议事制度、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全面推行村务公开,落 实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把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作为推进民主管理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
五、科技培训
结合本地种、养殖业发展实际,举办实用科技培训班10期,培训人数400人次。使每户农户有1-2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切实提高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力水平。
第六章 项目资金概算及资金筹措
富民县XX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规划项目包含五个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产业发展项目、生态建设工程、社会事业发展工程、科技培训。预计总投资421.55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1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100.61万元、整合资金106.5万元、社会捐赠及群众自筹120.44万元。
一、基础设施
总投资118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29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20万元、整合资金 37.5万元、社会捐赠及群众自筹31.5万元。
(一)村内道路硬化
总投资63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29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20万元、社会捐赠及群众自筹14万元。
(二)人畜饮水工程
总投资30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30万元。
(三)危房改造
总投资25万元,其中:整合资金7.5万元、社会捐赠及群众自筹17.5 万元。
二、产业发展项目
总投资146.5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48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39万元、整合资金28.5万元、社会捐赠及群众自筹31万元。
(一)发展特色林果
总投资113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 4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 28万元、整合资金20万元、社会捐赠及群众自筹25万元。
(二)提升早豌豆品质及产量
总投资9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3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3万元、整合资金2万元、社会捐赠及群众自筹1万元。
(三)大力发展畜牧业
总投资2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5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 5万元、整合资金 5万元、社会捐赠及群众自筹 5万元。
(四)成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总投资1万元,整合资金1万元。
(五)剩余劳动力培训及输出 总投资0.5万元,整合资金0.5万元。
三、生态建设工程
总投资106.05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13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19.61万元、整合资金28.5万元、社会捐赠及群众自筹 50.94万元。
(一)“一池三改”建设
总投资63万元,其中:整合资金21万元、社会捐赠及群众自筹42万元。
(二)太阳能建设
总投资8.1万元,其中:县级财政配套资金2.16万元、社会捐赠及群众自筹5.94万元。
(三)垃圾池建设
总投资1.95万元,其中:县级财政配套资金1.95万元。
(四)排水沟及污水沉淀净化池建设
总投资8.5万元,其中:县级财政配套资金8.5万元。
(五)村庄绿化、美化
总投资24.5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13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7万元, 整合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3万元。
四、社会事业发展工程
总投资51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1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 金 22万元、整合资金12万元、社会捐赠及群众自筹7万元。
(一)村级文化室建设
总投资47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1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18万元、整合资金12万元, 群众自筹7万元。
(二)村级广播设施建设
总投资4万元,其中:县级财政配套资金4万元。
五、科技培训
总投资3万元,其中:县级财政配套资金3万元。
第七章
项目效益评价与预测
通过四大类39个子项目工程的建设,预计项目建成后第一年全村委会经济总收入增加4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8元达1915元;项目建设2-4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12%达2296——2855元。全村委会基本解决行路难的问题,受扶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业发展后劲有所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能力不断增强,全村委会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详见《XX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效益分析表》。
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
(一)组织管理机构及职能
1.成立XX乡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是:负责参与村委会规划工作,组织农户参与和实施项目建设工作,负责项目建设期间质量工作,及时汇总上报、审核项目实施进度报表,对农户培训及技术指导工作。
2.成立XX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项目规划执行小组,其职责是: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农户参与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
(二)项目管理
1.建立健全XX乡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项目管理责任制并明确责任人。建立健全XX村委会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项目管理责任制并明确责任人。
2.实行项目建设资金公示、公告制,项目实施前要公示、竣工后要建公告碑,对项目建设内容,规模以及资金使用采取公示公告方式,接受社会、群众监督。
3.验收:项目竣工后乡级初验,准备好相关档案、帐资料,迎接县、市两级考评检查验收。
(三)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资金管理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按《昆明市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执行。资金实行财政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
(四)其他管理措施
1.全部工程项目按国家基本程序运作,实行招标议标,建立项目法人制度,认真执行行业技术标准,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项目建设期间乡政府负责质量监督,进度统计,效 益监测,定期向县级主管部门上报工程进度报表,以便县级 汇总后上报市扶贫办。
第二篇: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范文模版)
龙街镇立昌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前期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确实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立昌村委会根据县委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特制订建设社会义新农村前期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立昌村委会隶属于澄江县龙街镇,位于江川与澄江的交界处,共有农业人口672户2442人,共有八个自然村,七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1292.52亩,属于山区村委会,多年来的经济收入都以种植烤烟为主,由于受水利条件的限制,生产发展缓慢,经济落后。一直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生活非常艰苦。自2002年立昌村开发旅游事业以来,产业结构有了根本上的变化,靠海边的大部分村民把旅游业作为自己的主要支柱产业,带动全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立昌村党总支、村委会班子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拓进取,工作扎实,作风民主,在带领全村人民改善基础条件、发展支柱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干群关系融洽。广大农民群众苦干精神强,村风正,民风顺,观念新,思路活,信息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大,信心足。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以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为目标,以“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总抓手,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新的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逐步把立昌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目标任务
通过五年的努力,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塑造新面貌、树立新风尚、健全新机制,制定一个好规划、创建一个好班子、营造一个好环境,使立昌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村标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组织领导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重、要求高,为了确保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具体工作由具体人员抓落实,9月4日村两委班子开会讨论成立了立昌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村委会主任刘建勋 担任,成员由村、组干部及相关人员组成(名单详见附1)。负责全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实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具体工作职责是:
1、指导开展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工作,结合实际,确定重点小组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
2、制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步骤,督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3、协调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单位和镇、村、组关系,争取各方面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
五、实施步骤
根据9月4日会议制定的立昌村新农村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计划,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立昌村前期新农村建设将具体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
1、(9月10日—20日)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围绕总体目标,提出本村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步骤,确保如期完成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2、(9月20日—30日)召开群众大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工作,向他们介绍新农村建设的情况,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参与,把发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同面向群众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起来,抓住当前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不断 推进的有利时机,把创建活动的方法内容交给群众,把各级的帮扶政策送给群众,做通群众思想,激发群众智慧,凸现群众主体,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3、(10月—11月)全面开展科学规划工作,聘请县规划局有资质的规划设计人员,根据立昌区域特色和人文、旅游环境进行规划设计。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重点和工作措施。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问计于群众,求交于实践,广泛听取基层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根据立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基础、条件和类型,区分轻重缓急,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并以庄子三组为重点,分步、分组织实施。
立昌村委会
二○○年九月五日 附1
立昌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名单
项目负责人:李海平(镇党委副书记)组 长:刘建勋(村委会书记、主任)副组长:许映和(村委会副书记)
王绍堂(村委会副主任)
成 员:王坤福(村委会委员、村团总支书记)
王家相(村委会委员、土管员)
王永胜(村委会委员、调解主任)刘忠良(村委会委员)
赵自扬(村治保主任、民兵营长)
许叶芬(村委会妇女主任、计生宣传员)李树聪(海边一组组长)王荣华(王院二组组长)徐朴林(庄子三组组长)毕建新(镇工作组组长)张 立(镇工作组组员)
第三篇: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龙街镇立昌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前期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确实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立昌村委会根据县委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特制订建设社会义新农村前期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立昌村委会隶属于澄江县龙街镇,位于江川与澄江的交界处,共有农业人口672户2442人,共有八个自然村,七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1292.52亩,属于山区村委会,多年来的经济收入都以种植烤烟为主,由于受水利条件的限制,生产发展缓慢,经济落后。一直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生活非常艰苦。自2002年立昌村开发旅游事业以来,产业结构有了根本上的变化,靠海边的大部分村民把旅游业作为自己的主要支柱产业,带动全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立昌村党总支、村委会班子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拓进取,工作扎实,作风民主,在带领全村人民改善基础条件、发展支柱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干群关系融洽。广大农民群众苦干精神强,村风正,民风顺,观念新,思路活,信息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大,信心足。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以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为目标,以“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总抓手,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新的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逐步把立昌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目标任务
通过五年的努力,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塑造新面貌、树立新风尚、健全新机制,制定一个好规划、创建一个好班子、营造一个好环境,使立昌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村标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组织领导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重、要求高,为了确保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具体工作由具体人员抓落实,9月4日村两委班子开会讨论成立了立昌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村委会主任刘建勋
担任,成员由村、组干部及相关人员组成(名单详见附1)。负责全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实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具体工作职责是:
1、指导开展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工作,结合实际,确定重点小组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
2、制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步骤,督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3、协调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单位和镇、村、组关系,争取各方面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
五、实施步骤
根据9月4日会议制定的立昌村新农村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计划,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立昌村前期新农村建设将具体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
1、(9月10日—20日)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围绕总体目标,提出本村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步骤,确保如期完成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2、(9月20日—30日)召开群众大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工作,向他们介绍新农村建设的情况,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参与,把发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同面向群众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结合起来,抓住当前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不断
推进的有利时机,把创建活动的方法内容交给群众,把各级的帮扶政策送给群众,做通群众思想,激发群众智慧,凸现群众主体,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3、(10月—11月)全面开展科学规划工作,聘请县规划局有资质的规划设计人员,根据立昌区域特色和人文、旅游环境进行规划设计。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重点和工作措施。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问计于群众,求交于实践,广泛听取基层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根据立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基础、条件和类型,区分轻重缓急,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并以庄子三组为重点,分步、分组织实施。
立昌村委会
二○○年九月五日
附
1立昌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名单
项目负责人:李海平(镇党委副书记)组长:刘建勋(村委会书记、主任)副组长:许映和(村委会副书记)
王绍堂(村委会副主任)
成员:王坤福(村委会委员、村团总支书记)王家相(村委会委员、土管员)王永胜(村委会委员、调解主任)刘忠良(村委会委员)
赵自扬(村治保主任、民兵营长)
许叶芬(村委会妇女主任、计生宣传员)李树聪(海边一组组长)
王荣华(王院二组组长)
徐朴林(庄子三组组长)
毕建新(镇工作组组长)
张立(镇工作组组员)
第四篇: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永阳镇紧扣新农村建设的“新”要体现在环境面貌要有新改观、村民素质要有新提高、村风文明要有新提升、经济发展要有新产业上,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逐步推进”的原则,立足蒋坊村实际,坚持以村庄规划为基础,“五通一气一绿化”为重点,“三清三改”为配套的社
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思路,突出抓好“十个一”和“四合一”,走出一条建设有蒋坊文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
一、规划新村现状
蒋坊村委会蒋坊村,是永阳镇的”北大门”,吉永公路穿村而过。规划区内总占
地面积约120亩,现有农户54户,人口269人(其中新规划小区已建成新房21户,109人)。通电话12户,通有线电视9户,沼气21座,户户通集中供水井1口,规划供水66户,通村道路公里。新建房占地8460平米,粉刷面积万平米,新村绿化面积800平米,排水沟渠1020米。规划区有一所占地12亩、教师13名、学生299人的全日制完小(南山希望小学);一座占地20亩、日加工大米50吨的吉祥米厂,周边另有两座占地700亩的薇藻生产场、年产900万块砖的蒋坊机砖厂和160亩葡萄种植园。新村呈现了”新房宽敞、绿树成行、沟渠成网、道路通畅、产业实壮”的新貌。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
1、高标准抓好蒋坊村的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组织规划人
员并收集和分析有关的基础资料,经充分调研、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因地制宜,正式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由镇政府、县建设局组织有关领导、专家和村民代表
对规划进行评审,最终形成村庄规划的正式文本。
2、组织机构落实到位。按照县委要求,认真、迅速抓好贯 彻落实,制定了实施方案,加强了领导力量,健全了组织机构,强化了组织领导。镇里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凌裕华同志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同时,安排二名镇领导为挂点联系人,村也明确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机构,进而形成了县、镇、村三级联动的组织领导网络。同时,充分抓住村第六届换届选举工作的有利时机,积极选配思想好、作风正、年纪轻、想干事、能成事的村民充实到村两委干部和理事会中来,带动群众共同抓好新农村建设,打好组织基础。
3、宣传发动深入。县动员大会召开以来,镇召开了由镇村干部、驻镇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动员大会,村里召开了党员干部会和全体村民会议,层层传达
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政策、精神。采取横幅、标语、公开信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重大意义和方法步骤。成立了蒋坊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把能力强、威望高的村“五老”纳入其中,依托理事会动员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并组织村理事会成员和群众代表到赣州市兴国县实地参观学习,并把参观学习的内容全程全景拍摄下来,在全体村民会议上播放。深入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广大群众有切身的感受,充分认识和理解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调动了群众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4、党员干部带头积极参与。将新农村建设工作与开展先进 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级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切实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境界和领导水平,努力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自我修养,认真开展镇“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机关干部的
工作作风得到改善。镇二名挂点领导带领四名镇干部吃、住在村,真正做到了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二是坚持抓基层、强基础不放松,不断推进村级组织建设。全体村干部和全自然村的无职党员及理事会成员全部定职上岗,充实到新产业发展、村务监督、沼气管理、自来水管理、村容村貌管理、维稳调解岗位上。镇、村两级干部全身心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组织干部群众出工1000多人次,对全村进行集中“三清”,镇党委书记凌裕华带领镇干部参加了蒋坊村的“三清”工作,共拆除破旧房屋、露天厕所、违章搭建棚舍、厨房和残垣断壁20多处,面积1000多平米。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来。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蒋坊村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人人有职有位有为,全村形成了葡萄、螺旋藻养殖、果业、优质稻、大米加工、机砖生产等产业,帮助160
多名村民解决就地务工,每人年平均增加收入5000元。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极大改善了人居、家居、村居环境,400多平米的村文化宣传中心,让群众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全村评出“文明示范户”5户、“文明信用农户”5户今后还要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组织群众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寓于活动中,切实形成了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2010年村委会关于新农村建设总结
2010年村委会关于新农村建设
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村委会认真贯彻市委新农村会议精神,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制定了村级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体性,在结合实际上突出了针对性,在形式载体上突出了创造性,在狠抓落实上突出了实效性,创新领导机制,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我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XX镇党委政府、新农村建设挂钩单位(盘龙区经济贸易与投资促进局和盘龙区城管局)共同帮扶和支持下,在全体党员和广大村民和配合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为工作路径;以“生态、经济两手抓”为切入点,抓点示范、连线扩面、整体推进的思路;以村组干道的硬化、村庄美化、绿化、改水、改厕、规划新区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中央20字方针和市委“五新一好”的要求,带领和团结全村村民,大力实施年初确定的各项实事工程,不断强化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三项建设,使我村村级集体经济和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增强合力,是我村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
按照镇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工作的部署,在此我村对新农村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把新农村建设当作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党总支的核心领导作用、村民代表的支撑作用、村干部的服务作用和村级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巩固和发展门面房和厂房出租。拉动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为您搜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村级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村级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
二、深入调查,摸清村情,制定计划,是我村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
我们着眼于农村生产力的新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新提高、社会文明进步的新风尚、生态环境友好的新面貌、依法民主管理的新体系等方面的内容,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产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生产规模化、组织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的基本思路。根据本村实情,制定了以下工作目标和措施:
1.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首先是加强班子建设,2009年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20字方针和市委“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进一步深入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双带致富”和党员“十带头”活动,建立健全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理事会运作机制,提高村、组干部和农村党员的素质。村组干部和农村党员普遍掌握1—2门致富技术,重视农村无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并发挥其积极作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并按l:1的要求配备村级后备干部。今年我村推选了高坝村民小组组长杨加飞为创业致富带头人,他的事迹代表了我村“双带致富”和党员“十带头”活动的典型。具体事例附后。
2.全面推进村文明新村建设,加大对村级基础设施的建设。年底力争争创盘龙区文明村称号。2010年我村“两委”班子借助各种契机,向各部门积极协调资金,一共完成了5项民生工程,分别为XX大村、小河东、高坝人畜饮水设施建设,高坝、小河东入村道路硬化。在抗旱期间,还积极组织群众生产自救,一共为村名修建了130多口简易蓄水窖和1200多米的抗旱道路。具体事迹附后。
3.进一步加快农民知识化工程。针对农民文化偏低、技术单一的问题,借助依托远程教育这一平台,全方位地举办各类农业技术、科普培训班,今年完成500人次的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全村农民的知识水平。2009年12月我村联系昆明一家政服务公司到我村开展培训,为34名失地妇女实现再就业。今年10月上旬,建成了XX村委会“农家书屋”,大力满足了农村群众对知识的渴求。
三、构建和谐,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是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中心点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一年来,注重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农村工作政策,认真妥善调处农村因发展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全村社会稳定。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各项工作;
1.加强治安防范、强化队伍建设。面对矛盾纠纷增多,治安问题增多,安全隐患增多现象,首先加强治安防范、强化队伍建设,发挥治保调解组织和群防群治的作用,加强日常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提高调解水平,提高调解队伍素质,提高调解工作效率,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及时消灭在萌芽中。2.深入开展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村民的法制意识大大提高,法律法制知识增强,逐步形成使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财产权益。全年无重大闹事出现,能够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使本村辖区内未发现刑事案件。
3.实施八大保障制度。对失地农民和无收入无保障人员完善了农保、土保养老保险、低保等制度,做到人人有保障。完善了农村的大额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全村覆盖率达100%。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一年的实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二是“四化”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对较快,社会和谐化建设初见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设为您搜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发展相对较慢,规划实施中部分村民要求建房难以启动。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四是村级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六、明年工作打算
2011年是开展创先争优的第二年,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我们决心在2011年以迎接党的“十八大”为动力,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上级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本村的具体实际,加强干部队伍的领导,取长补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结合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
2.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3.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社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4、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创先争优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
附件一:XX村委会党员“十带头”活动“创业带头人”事迹
附件二:“敬业奉献模范”事迹 附件三:“敬老爱亲模仿”事迹 附件四:XX村委会抗旱典型材料 附件五:“农家书屋”将成简讯
附件六:关于小河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 附件七:关于XX大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 附件八:云南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