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辅导案例[推荐]
心理辅导案例
摘 要:面对青春期的中职生我们不仅要教育他们学好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能快乐、健康的成长,班主任、任课老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健康辅导。下面我从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就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转化工作进行分析,谈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以促进中职生更健康地成长。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
案例:阿明,男,17岁,2014年9月就读我校数控专业。阿明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或者讲话,对批评过他的老师采取极端的抵触情绪,甚至和老师发生正面冲突并威胁老师。为此,老师们对阿明极为头痛。此外,阿明还有抽烟的嗜好,喜欢和高年级学长交往,不愿意融入班集体,显得有些孤僻。个人生活方面也是不尽如人意,经常不参加宿舍值日,不讲究个人卫生。
一、心理原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经调查我了解到,阿明的父母是自己创业开抵押贷款公司的,工作很忙,经常全国各地出差,极少陪伴孩子。阿明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溺爱孙子。所以阿明在家自由散漫,爱发脾气,无心学习,喜欢到处乱跑。与父母之间缺少温情的沟通,对父母的话常常漠然视之,情绪激动时会恶语顶撞。这种缺乏沟通和约束、指导的家庭教育导致阿明任性放纵、自由散漫、自制力差。
(二)学校因素
他上课不听讲,经常睡觉或者玩手机,老师对他很头疼,缺少与他沟通。虽然他无心思学习,但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尊重,但又常常得不到老师的赞赏。造成他对批评过他的老师有抵触情绪,听不进老师的批评,使学校对他的思想教育落不到实处。
(三)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15岁-17岁正处于身体迅速发育成长时期,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这一阶段心理发展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以成人自居,另一方面却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开始有意识的摆脱童年期的直率和纯真,并以怀疑和审视的态度来观察和面对周围的事物,这阶段容易冲动,行为不易预测,逆反心理比较强。所以对于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和劝导往往产生抵触情绪。
二、教育过程和心理辅导
(一)家校互通形成教育合力。我认识到造成阿明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长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父母应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不要只顾赚钱,而且教育孩子不能简单粗暴。努力做到和风细雨,打开他心灵的窗户。及时发现引导,处理和治疗,消除心理冲突,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我一次次地用课余时间打电话、发短信,聊微信,做他父母亲的思想工作,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父母开始放下工作,关注孩子的成长,并全力配合学校对其进行共同教育。经过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使阿明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也开始愿意和父母说心里话了。
(二)用宽容心构筑爱的桥梁。小宋同学的心理障碍除家庭而外,学校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做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应多关注这样的问题学生,应给他更多的关心与呵护。不应该对他持冷漠的态度。小宋从初中就受到老师的冷淡和偏见,造成他心理上的不平衡,那么三年后的今天,我们怎样改变他呢?我和任课老师们商量决心重塑他的形象。每周不定期的找他谈话,随时发现问题就给予解决,而且让他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展示个人才能活动,如篮球赛等。从那以后,这位同学经常找我谈心,还喜欢跟我开玩笑,他表示愿意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而且他回家能主动和父母交流。看到他天真快乐的笑容、和班里同学打成一片的情景,我感觉到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三)加强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和科任老师们非常重视小宋的心理疏导工作,利用他乐于接受的方法讲明道理,消除他错误的认知因素,认真分析他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确立适合他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准确把握他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指导他重点阅读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有关内容,缓解他的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使他的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经过近一学期的耐心教育,小宋能和老师、同学和谐相处。
三、案例给我的启示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水平。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教育者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没有心理健康的老师就没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教师具有了健康的心态,才能让学生沐阳光而生善。为此,学校首先从教师抓起,号召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自觉学习心理学,鼓励老师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做到人人可当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并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专兼职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请心理专家到校讲授《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理论,不断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业务水平和心理咨询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还组织老师积累个案,搞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规律,为全面开展心理教育较好地准备师资。同时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二)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各科教师应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内容和过程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为人师表,使学生在尊重鼓励气氛中,体验学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攻“心”的教育,攻“心”的教育又需要爱心与耐心,我将继续探索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针对学生年龄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形式的心理教育艺术开展心理沟通活动,最后,我愿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分担成长路上的风雨,分享阳光灿烂的心情。
第二篇: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他能面对现实了
案例介绍
吴某,男,16岁,某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偏低,爱好各项体育运动,特别喜欢打篮球,曾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由于训练时不慎伤到了腿,经广州三家医院确诊伤势涉及到韧带,因此建议他不要参加剧烈运动。这就意味着他必须离开自己非常喜爱的篮球运动。对此,他从心理上、行动上都不愿意接受,情绪相当低落,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是直线下降。而且在口头上常常说大话,在老师、同学们面前夸下海口,但每次事情都不能如他所愿,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不愿意跟他交往,他也越来越沉默。
案例分析
吴某父母离异已四年,现住在奶奶家,军人出身的父亲由于工作较忙很少来看他,而母亲又远在广州,因此缺乏父母的关怀。同时吴某对父亲的教育方式不理解,采取抵触态度,父子关系疏远。
吴某有一愿望,希望能参加南宁市每年四月举行的篮球比赛,但由于腿伤,他肯定是不能参赛了,愿望与现实的落空,让他感到无法接受,因此靠幻想,靠夸海口、说大话来满足自己的要求,但却得不到别人的理解。
吴某处于青春期年龄,因生理的变化也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反映,腿伤事件发生前,他曾非常喜欢班上的某一女同学,但那女同学却不怎么喜欢搭理他,他感到苦恼,而腿伤无疑是雪上加霜。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教师常与吴某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让其意识到“健康的身体关系到自己的一辈子,按照医生的叮嘱,先治好腿伤;腿好了,还能打球,但腿断了,就永远不能打球了。”
2、集体帮助:把吴某的事情告诉同学们,让大家都来关心和帮助吴某,使他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同时班上的各种体育活动,都请他参与组织和筹备工作,使他找回自信心。最后,特别找来几位和他玩得较好的同学(包括上述提到的女同学),请他们多加了解和关心吴某的行为和想法。
3、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吴某家庭情况,并与家长沟通思想,希望吴父多与孩子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加强孩子的信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4、心理咨询:学校开设有心理咨询室。建议吴某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将自己的烦恼、苦闷向别人倾述,并得到一些好的建议来改善目前的情况。
5、兴趣转移及自我调适:了解到吴某对五子棋感兴趣,因此,我建议他参加学校组织的围棋培训班,他欣然参加。并且介绍其阅读有关自我调适的书籍,树立其热爱生活,勇于面对现实的信心。
辅导效果
由于教师、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吴某逐渐能面对腿伤不能打篮球这一现实,现在他能很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可爱的女孩又笑了
案例介绍
李某,女,17岁,某校高二学生。学习成绩居中,喜爱写诗,乐于助人。高一下学期与班里一名男生交往甚密,但自高二上学期两人突然互不搭理,该男生与李某的一亲密女伴来往频繁,李某开始远离他们,整日郁郁寡欢,上课时常走神、发呆。课余时间独处一角,不与人搭话,几次测验成绩均有退步。
案例分析
该女生原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孩,出现情绪低落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两方面的挫折:
1、交往性挫折。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上的日益发育成熟,性意识的萌芽,男女同学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李某与班里男生相互产生了好感,交往甚密,这是一种正常表现。但是由于自己同班好友的介入,李某一下子就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挫折感,认为男伴因别的女同学而疏远自己,觉得自己对异性的吸引力不如别人,自信心开始下降。
2、自尊性挫折。李某有强烈地为班级服务的愿望,平时看到班上出现了不良现象总想出面制止,但考虑到自身不是班干,怕别人说自己多管闲事,起不了作用,便想竞选班干。但是却落选了。李某认为自己多方面表现很好,且有为同学服务的愿望,却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与李某进行朋友式的谈心,取得其信任,了解其心理的状况、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她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
2、转移注意力,发展其兴趣爱好。利用李某爱写诗的特点,帮助李某发展她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向中学生刊物投稿,让她把一部分注意力转移过来。
3、鼓励其寻回自信,向失败作挑战。利用班干换届选举之机,鼓励李某再次面对挑战,参加选举。选举前对李某做了全面分析,让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作好选举的充分准备,自信地面对选举。
4、组织班集活动,进行男女交往方面的辅导。在班组举行青春期男女的交往问题的讨论,让同学们相互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进行指导。并利用此机会让李某主动找到原来的男同学和女友进行交流,解除误会。
辅导效果
李某在班干选举中当选了,她现在整日忙碌于同学们之中;她的诗也在中校报上发表了,她开始受到更多的人的关注;同时她也恢复了和原女友及男生的友谊;在这种状态下,她的成绩逐渐进步了。不用说,李某很好的恢复了自己的自信心。现在笑容经常挂在她的脸上,可爱的女孩又笑了。
她摆脱了“绿眼妖魔”的桎梏
案例介绍
梁某,女,16岁,某中学高一学生,打篮球是主力,爱打扮,学习成绩差,但嫉妒心却很重。她的同桌张某,品学兼优,是个顶呱呱的好学生。每次张某考试得第一名时,梁某就在背后议论张某是事先知道了题目,不然就是碰巧的。梁某经常把张某的笔记本藏起来,让张某不能上好课。只要张某积极主动为班上做好事,梁某心里更不舒服,说张某是爱出风头,爱表现自己。班上如有同学穿着比梁某漂亮时,她便不高兴,暗中嫉妒,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久而久之,梁某的嫉妒心越来越强,凡是别人有比她强的地方,她便心生怨恨,妨火中烧,不仅背后议论人,还恼得晚上失眠。为此,她感到异常痛苦。
案例分析
梁某的这种嫉妒心理是一种恶劣的感情。莎士比亚曾把这种恶劣的感情称为“绿眼妖魔”。谁做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到愚弄。产生嫉妒心理的梁某对别人比她好的地方总感到不满,进而贬低和诋毁,更为严重的是不择手段去伤害同学。
梁某为何有嫉妨之心?一是缺乏自知之明,只见自己所长,不见自己所短,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哪容得别人比自己强?二是好胜心太强,处处都想取胜,事事都想占上风,怎能服气别人超过自己?三是心胸狭窄,缺乏修养,“我行,你就别想行”,“我不行,你也别想行”,“你行,我偏叫你不行”。
辅导方法
1、案例教育
古往今来,因嫉妒而害人的例子屦见不鲜:大将孙膑才能卓越,却被嫉妒的庞涓腕去了双膝;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因为遭到30名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嫉妒,至死未能跨入科学院的大门;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模的售货员董明当上了特等劳模之后,被嫉妒者指责为“风流劳模”、“流里流气”、“有意抬高身价”……等等。
嫉妒之火能毁灭别人,也会断送自己。童话中嫉恨交加的后母想用毒苹果置白雪公主于死地,让她自己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结果,死的不是白雪公主,而是她自己;《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在“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中气绝身亡等等。
通过这些大量的实例来开导张某,让她认识到嫉妒的危害性。
2、找出自己的闪光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梁某虽然学习成绩差,但她是篮球队的主力、得分能手,打篮球是她的优势,让她发挥这一优势,让她看到自己也有强于别人的地方,那么,梁某就能找到自己的心理位置,得到生活的乐趣。
3、化嫉妒心理为竞争意识
每当梁某出现嫉妒他人的苗头时,开导梁某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为什么这样想?”,“这样想会产生什么后果?”等等。再启发她自奋:“你行,我也行!”,“你行,我比你更行!”经过长期耐心的引导,使她消极的嫉妒心理转化为积极的竞争意识,产生自爱、自强、自奋的精神。
4、参加有益的活动
指导梁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读书活动,让梁某阅读有关书刊,加强自身修养;还可以参加班级和社会公益活动,培养自己成为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梁某的嫉妒心理大大消除了,她再也不犯“绿眼”病了。她能虚心向同学们请教,学习有了进步;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思想上能达到“风贤思齐,风不贤内心自省”的境界。
忧郁的背后
案例介绍
1、学生基本情况:
女,17岁。
2、问题行为概述: 六、七岁的少女,花一样的年龄,而她却像一朵过早枯萎的百合,忧郁地走进了我的辅导室。高二年级,非常关键的一年,文、理分班后,同学们都加足马力投入学习,而她却精神恍惚,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人群中心事重重的,独来独往,一声不吭,学习开始走下坡路。有谁能够了解她的心事?除了
一、两位好友或许感受到了她的变化,其他的同学都因为她的忧郁和缄默惭惭与她疏远,老师与她谈话,总说没什么,只是感到学习压力大。她究竟怎么了?
3、背景资料了解:
(1)学习情况:Y,曾就读于X市的一所重点中学Z,成绩优秀,于高一年级下学期与母亲一同转来我市生活,在Z中学曾有许多好朋友,但在这儿,除了能与同桌说些心里话外,基本上还没有特别交心的朋友。
(2)家庭情况:父母感情出现危机。在X市时,父亲与一位阿姨的亲密交往曾被Y看到,使得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化为污有。从此父母亲间的争吵不断,Y因此而不断自责,认为不该把这事告诉母亲。与母亲一同来到我市后,又发现母亲与一位叔叔交往密切,从此父母的离婚问题提到日程上来。Y自此认为人世间没有可信的东西,自己夹在中间也倍受折磨。最后父母离异。
案例分析
家庭环境变迁,父母关系的恶化,使得纯洁而善良的她无法接受这种现实,父母的欺骗使她不愿再轻信任何人,美丽的梦想被打得粉碎,陌生的人际环境又使她独自承受这种苦闷,认识上的冲突使得她的情绪日渐消沉、低落。
诊断为:生活上的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
辅导方法
对Y的指导主要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兼以行为调整方法结合。首先对其不良情绪表示积极关注,从关心体贴使其建立信任感,鼓励其倾诉心事并宣泄不良情绪;然后帮助其纠正认知上的偏差,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最后建立自信,转移注意力,走出情绪的低谷。
辅导过程:
第一次咨询:采用来询者中心疗法进行指导。咨询过程中本着真诚、尊重和理解的原则,鼓励Y积极的渲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因此在咨询过程中以Y个人倾诉为主,让其言尽其意,直抒己见,创造一个充满温暖的信任的气氛,使来询者无忧无虑地开放自我,以便咨询者掌握材料,加深了解。
第二次咨询: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进行指导。让Y认识到虽然她的处境让人同情,但是她的这种逃避现实,自怜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这种做法却是不可取的。她的烦恼和情绪困挠来自对人或事的绝对化的期望和要求。父母对待生活的选择也应有他们自己的权力,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们的真实情感和慎重的选择,而不应为此而自报自弃,加深烦恼。并用举例子的方式让Y认识到烦恼的产生不是由于父母的离异,而是由于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所至,应该学会排除这种刻板印象,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此外,还教会Y一些心理调节方法,如:倾诉、转移注意力、升华等。
第三次咨询:主要采用行为疗法。经过多次接触和了解后,认识到Y有作文特长,推荐其参加某杂志社征稿,经过反复修改,Y的文章被刊登。借此机会让Y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特长,让其树立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努力追求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
辅导效果
Y逐步摆脱了情绪困扰,不再逃避周围环境而默自神伤,性格比以前更热情开朗了,在班上也有了自己的知心朋友,课上能配合老师积极回答问题,成绩处于班上前列,并在班上担任了学生干部的工作。
她喜欢读书但又怕上学
案例介绍
李某某,女,14岁,某中学初三(4)班学生,个子较矮,性格内向,中等智商,成绩一般。李某一岁时因一场高烧后头发全掉光。十几年来,父母带她跑了很多医院,一直不断地吃药,但头发还没有长出来。上小学不管春夏秋冬都戴上一顶帽子,常被同学们指指点点,被调皮的男女同学戏弄。有一次上学时,被几个调皮的男同学掀掉帽子,并把她推到臭水沟里……从那以后,她对上学产生了恐惧,对生活失去信心,独来独往,远离人群,不愿过集体生活,认为人与人是冷漠的。
初中时,她摘掉帽子戴上假发,有一天做课间操的时候,班上一个调皮的男生,当众把她的假发扯下来,让同学讥笑她。
案例分析
李某本身没有头发已伤心,又遭到了多次伤害,使她感觉世上人情淡薄,世态炎凉,没有温暖,没有快乐。她很想读书,渴望学好文化,但又怕上学,而又不得不上学,她的思想一直处在矛盾之中,她恨老天为什么这样不公平,感受到活在这个世界上真是受罪,这种想法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学习和成长。
辅导方法
1、个别交谈。为了提高她生活的信心,我跟她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盲才女海伦的故事以及残疾人张海迪的故事,用英雄们的动人事迹激发她沉睡的心灵,告诉她,这些残疾人的状况比她惨一百倍,一千倍,但他(她)们没有被不幸打倒,要向命运抗争,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你也要象他们一样,应该站起来要比他们活得更好。
2、坚持写周记。鼓励李某常写周记,特别是有关心理活动的周记,使我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及问题产生的心理原因,并与她共同制订改善这些不良心理状态的计划。
3、鼓励她参加集体生活。让她过正常的集体生活,多与同学接触。我安排和鼓励她担任组长工作,让她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在担任组长的过程中,虽然也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有些男生因学习问题拿她的假发为难她,但她已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我也及时地支持她的工作,使用她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4、举行集体辅导活动,开展“团结友爱”为内容的辅导活动课,让那些专门拿别人的痛苦取乐的同学感到惭愧,主动向李某道歉。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李某担任一定角色,增强了与同学的交往,加深了友谊,同学们不再岐视她,在学习上、生活上互帮互助,有说有笑。有一次李某生日那一天,同学们事先买了生日蛋糕,在下午第八节课给李某举行生日庆祝活动,李某感受到人世的温暖。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李某变成一个正常的快乐的女生,组长工作很有成效,几乎每周获优胜小组,还常带本组同学在校内外学雷锋做好事;她本人的成绩也从中等生跃进了尖子生的行列。
第三篇:心理辅导育人案例
王俊,今年8岁,读二年级,他的父母亲,还有爷爷、奶奶都是从江西来武汉常年买菜做生意,一年级时还添了一个妹妹,家人宠爱孩子,尤其是爷爷奶奶和妈妈,吃饭需要喂,作业不会家长做。就这样养成了懒惰的习惯,不完成作业,不会思考,不看课外书;有时不经过家长随意在家拿钱,乱买东西,时间一久,养成了说谎话的毛病。成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缺陷:一家人疼爱孙子,无暇关注孩子的学习,表现出较深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溺爱养成只知玩,不愿做作业,在学校和家里说谎话哄骗教师和家长的不良习惯。
2、自我认识的偏差: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特保儿,而这孩子却有一个妹妹,各方面条件都任其孩子发展,逐渐养成说谎坏习惯。
具体措施:
每天有意安排几分钟时间和孩子聊天,或叫同学与他一起游戏,或请他为同学做做小事,或请他看看老师推荐的书……形成课堂教学合力、课间活动的合力、思想教育的合力、特长培训的合力,使孩子知其情,明其理,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想,有所行,知道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要那样做,有效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辛的育人工程。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往往通过一两次的训练是不够的,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的反复,我们应该不急躁,不训斥,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她那幼稚的童心。经过一个学期的帮助,孩子的行为习惯慢慢好了一些。
集体温暖,让孩子感受友情的可贵课堂教学,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对学生良好品德和文明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途径,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知之深、受之切、意更坚、行必果”的过程,在教学中发挥学科优势,始终注意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在课堂中捕捉每一个可利用的环节,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用实践来填平认知与行为之间的鸿沟。
在“学会赞美”的口语交际课上,我请同学们夸夸这孩子,有的同学说:“你上课发言积极了,你真棒!”有的同学说:“你画画时样子认真了,你真棒!”有的同学说:“你的字写漂亮了,真了不起!”看着孩子那张小脸兴奋得花儿一般灿烂,我心里感到十分欣慰。同时,上课时,我们年级组各科教师都关注她,提一些简单问题,让他回答,回答对了,全班为他鼓掌奖励。作业做了,奖一面小红旗、一张笑脸,一月合计,当数量达到一定标准时,就另外有奖。现在,他的作业基本按时完成,基本习惯有了改善。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在教书育人中,每一个教师要用爱心去教育学生,不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我们都要满腔热情去教育他们。用细心去发现他们,滋润他们健康成长。
第四篇: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案例介绍
李某,女,15岁,市某中学初二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智商中上等。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但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桀骜不驯,嫉妒心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皆唯利是图;对他人缺乏真诚。虽然李某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不太喜欢她。她与家长、老师说话也是咄咄逼人,因此与人沟通时总带着争吵的神态,难以心平气和地交流。自认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人。她想交知心朋友,但同学敬而远之。所担任的班干工作常因同学的不合作而使她不能如愿。她因而情绪极受影响,气哭过几次,辞职几次,甚至想走绝路。案例分析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时期,独立意识和自信心逐渐增强。李某因学习成绩好,思维活跃,加之性格外向,敢说敢做,因而不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说话易得罪同学。她的过于自信使她产生自傲心理,同学因被她瞧不起而远之。她没有知心朋友来交流思想,以期获得同伴的认可。所以她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都是虚伪的。她为了保护自己的荣誉和自尊,以自私、嫉妒的心理,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同学、家长、老师,唯我独尊,而她内心又渴望大家对她友善和关爱。在日记《推荐我自己》中能明确分析自己的优劣,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对改变自己无能为力,发出:“还有人喜欢我吗?”的感叹,请求老师帮助她向同学推荐自己。这是优等生常出现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辅导方法
1、从家里做起:家里亲人是最能宽容自己的错误和不良态度的人了。要求家长配合,在与李某交谈时,切忌大声争吵。如果态度不平和,提醒她停止谈话,数5-10下后再说话,使她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扩展到与同学交谈时也如此。
2、学会聆听:虚心倾听他人的谈话,这是对别人的极大尊重。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不要立即反驳,让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必强加于人接受、赞同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改变自以为是的毛病。聆听,先从观众做起,就可以让你走近同学。
3、老师助一臂之力:
①认知辅导:让李某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的错误及危害性,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并强烈产生改正错误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辅导并配合。
②化解矛盾:为她调整了班干工作,避开那些需要较多同学协助的班务工作,暂时减缓她与同学之间的紧张气氛。
③欣赏他人:让她每天发现本班一位同学的优点、长处,并记下来,改变她总以挑剔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习惯,慢慢消除她的嫉妒心理。每过1-2周后把她表扬过的同学叫到一起,让他们知道李某赞扬他们,从而使他们对李某有好感。
④学会协作:有目的的分配一些任务给李某与另2名同学,让她在工作、劳动中学会与人协作,改变她孤芳自赏、缺乏与人真诚相待的心态。⑤重塑她的威信及形象:因为她本来学习成绩较好,老师给她分配“一帮一”学习互助同学,而该同学在班里属人缘挺好的学生。这样,李某因为与该生关系密切而融入她们的圈内。李某学习成绩好,威信倍增。乐于助人的新形象,使同学们接受她。渐渐她也找到了知心朋友,不再孤独,终于有人喜欢她了。辅导效果
通过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李某积极主动地参与,经过近一学期的辅导工作,李某与同学们相处和谐多了,朋友也多了,她的心情轻松愉快,对班集体更关心,经常与老师谈论自己的想法,并能虚心接受老师的合理建议。同学们都说:“李某变文静多了,挺招人喜欢的。”
恐惧异性的女孩 案例介绍
李某是一所普通中学高中二年级的女孩,从外表看来,她是一个文文静静、性格内向的女孩子。但是,她对异性有着恐惧感。面对异性的时候,她总是手脚发抖、头上直冒冷汗,不敢看对方的眼睛,而且说话时会出现严重的口吃现象。因此,她总是避开人群。但是,在面对同性时,她却又是一个谈吐幽默风趣的女孩。案例分析
李某有一个弟弟,她的父亲是一个普通工人,性格爆燥,在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下,父亲偏爱弟弟,总是把弟弟的过错推到李某头上,对女儿经常打骂。久而久之,使得李某对父亲产生了恐惧感,而且不愿意认识异性,接近异性。即使在父亲过世后,她还是不能接近异性,接近人群。
李某的身材偏向于矫胖型,她从小到大没有穿过裙子。在学校时,总是独来独往。有一次,班上男生私下议论李某的身材时,被李某听到。这加重了李某的自卑感,此后更是避开有异性的人群,连走路也是无意识地低着头。辅导方法
1、首先,培养李某的自信心。李某喜欢打羽毛球,让她参加学校的羽毛球队,每次打球,李某的表现都很出色。同时,挖掘李某的长处,让李某能正视自己,抛弃自卑感。
2、让女同学陪着她,在人群外远远地观察,观察人群中的男性的举止。当远观人群不再有恐惧时,让女同学陪着她,到人群中去倾听他人的交谈,看他人的交往。不久之后,在女同学的陪伴下,她不再害怕人群了。
3、让李某自己到人群中去与异性相处,少了同性的陪伴,李某虽然不再恐惧人群了,但还是不敢和人群中的异性交往。由女同学陪着,让李某与亲戚中的男孩子相处、交往。当李某敢和这些熟悉的男孩子交谈时,由女同学陪着,让她与亲戚中的长辈男性相处。过了一个多月,李某在这些场合不再需要女同学的陪伴了。
4、让李某自己与本班的男同学交往。当李某不再害怕本班的男生时,让李某与本班的男教师相处、交谈。直到消除她对男教师的恐惧感为止。
5、当李某对熟悉的男性不再存在恐惧感后,让她与女同学做伴,与陌生的男性交往。一开始由女同学主导发言慢慢过渡到由李某主导发言。
6、让李某自己与陌生的男性交往。一开始,李某还是很紧张,以听为主。慢慢地,李某也敢发言了,甚至敢看着他人的眼睛说话了。辅导效果
经过近五个月的辅导、治疗,李某不再恐惧异性,敢和异性交往了。而且开始穿起了裙子,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走路时也敢昂首挺胸了。
她变得较活泼开朗了 案例介绍
陆某,女,18岁,某市某职业高中营销专业学生,初中时学习成绩较差,初中毕业后未能参加中考。她性格较内向,智商中等,属于矮胖型身材。父母亲均为个体工商户,照顾她的时间相对较少。她喜欢一个人呆在家,害怕与同学交往,缺少友伴,不愿过集体生活,不喜欢体育活动,陆某属于矮胖型身材,加上学习成绩较差,有较强退缩不合群的心理,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自卑感较重。辅导方法
1、个别谈话:我经常与她个别交谈,并采取信任互敬态度,耐心倾听她的陈述,一开始她由于畏怯,说话吞吞吐吐,不敢直言,我注意鼓励其消除顾虑,以全面了解她内心世界,发现导致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预先布置班干部邀请她参加适合她的节目,并且给她创造成功的机会。如在阅读“光辉历程五十年”一书的读书活动中,我校以班为单位,进行了一次文字的智力竞赛(开卷),我布置她负责为全班查找一张试卷的答案,她挑灯夜战一晚翻查资料,并认真填写,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这样,让她参加集体活动,并且给她担任活动骨干的方法,既能给她带来自信和鼓舞,又能加强与同学的联系。
3、与科任教师多了解情况:有目的地与科任教师了解她的学习情况,尽量找到学习进步的突破点。如通过了解,知道她对珠算较感兴趣,我就与珠算教师商讨帮助计划,让她与其他珠算较好的同学一起多次进行迎接各种比赛的强化训练,也给她参加校一级的技能竞赛的机会,以此为基础给予她丢掉学习成绩差的心理包袱。还有,针对她不爱体育活动的问题,我根据她的体型特点,要求体育教师注意辅导她投铅球的基本动作,并且在校运会时鼓励她报名参加铅球比赛,尽管,她只取得第8名,但我还是在班会上感谢她为本班争回可贵的一分。
4、与本班团干部一起进行帮助活动:布置团干部们多主动与她接触,并且在学雷锋做好事时邀请她也参加活动,给予她积极要求进步的机会。
5、在操行评语中给予鼓励:肯定她的进步,感谢她为本班连续被评为校级文明班级,被评为98年南宁市先进集体,获得9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先进集体的称号而作出的努力。让她感到自己是这个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员,作为先进集体的一分子,她拥有的是自豪,而不是自卑。辅导效果
通过以上的辅导方法和过程,陆某的自卑感有了明显减弱,而变得较活泼开朗和同学们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集体活动也能积极参加,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珠算技能进步最快,在高中二年级最后一次珠算等级定级时,达到能手五级,获得全国珠算等级定级能手五级的证明书。并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现在,她白天实习,晚上参加成人高考补习班,为了争取高等教育的学习机会,正在努力。
他对同学们的谈笑不再耿耿于怀 案例介绍
莫某,男,17岁,某职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一般,性格内向。皮肤较黑,身材偏矮。父母离异,法院判其随母亲生活,但实际上因母亲收入不高,住房条件差而让他随父亲生活。母亲每月提供一定生活费。莫某在学校各类涉及家庭状况的调查表中从不填写父亲姓名,仅写母亲。在班级中,他缺少友伴,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有时他上课迟到,进教室时扭扭捏捏,有些同学笑话他,他就发火。课余时间,同学们在他课桌旁边开玩笑,他就认为同学们在嘲笑他,独自喃喃自语;同学们打闹碰了他的桌、椅,他认为是故意闹的,专门是针对他。案例分析
因莫某父母离异,对莫某的成长造成很大影响,因他判给母亲,母亲较关爱他,但由于经济、生活所迫,他与父亲同住,却感受不到父爱,反而有寄人篱下的感觉,父子关系疏远。由于性格内向,疑心重,且皮肤较黑、身材偏矮,自卑心理较重,缺乏可交流的玩伴,形成不合群的心理,拒绝与人交往,人际关系不佳。辅导方法
1、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了解现莫某家庭状况,与其父母交流,请他们以孩子发展为重。尽管两人已离异,但仍应给予孩子在心理、精神上的关心与支持,不能认为负担其学习、生活费用就足够了。
2、在集体活动中安排莫某担任一定的任务,加深与同学的交流。
3、在班团干中做思想工作,要求他们要主动与莫某交流,关心和帮助他。同时安排一位热情细心的团干与他同桌,形成友好的氛围。
4、阅读指导:给莫某介绍各类有益的有关沟通技巧、促进人际关系的书籍。耐心指导,指导其读书;指导其正确的穿着、打扮;指导其如何发泄情绪等。
5、举办演讲活动:要求每位学生都参加,对莫某特别辅导,培养其自信心,同时通过演讲活动达到主动交流的目的。辅导效果
经过教师、家长、同学们的配合及辅导、帮助,莫某与父亲关系逐渐融洽。在各类表格中有家庭情况填写时,能主动写上父亲姓名及有关情况。与同学关系有所改善,集体活动能参加,对同学们的善意谈笑不再耿耿于怀,他走出了人际关系的误区。自信辅导
他的自卑感减轻了 案例介绍
小彬,男,15岁,市某中学初二(1)班学生,成绩一般,智商中等。父母都在夜市里摆摊,故对小彬关心不够。他常迟到,听课效果差,不专心,或是乱画画或是看漫画书,作业、练习缺交较多。家访得知,他常常晚上玩游戏机到深夜。但他也有优点,即他的闪光点:
1、勤劳动,不怕脏不怕累。
2、有画画特长,并且得到家长的支持。有一次其父来校,班主任跟他说起小彬画画画得好,其父非常高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案例分析
使用y·g——wr性格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得知小彬的性格类型为b′型。其特征为:情绪不够稳定,有点自卑感,常焦虑不安。对社会不太适应,看问题较主观,不大信任他人。精力较充沛,喜欢参加活动和与人交往,但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使用xyz量表得知非智力因素影响为:学习进取心一般,学习兴趣不够浓,学习自觉性不够稳定,主动性较差,听课效果差,作业、练习水平较低。教育环境则是父母对子女关心不够,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综上所述,小彬的要害是“自卑心理”。由于他的自卑心理,导致学习兴趣不够浓,进取心也一般,上课无心,作业、练习也不做,不主动、不自觉学习,甚至产生了玩游戏机到深夜的过激行为。辅导方法
1、安排担任群众性工作,在接触群众中受教育,消除自卑和焦虑心理。安排他担任美术课科代表,负责课前准备的检查记录及协助美术老师收美术作业及发动同学们制作美术作品参赛。在工作中使他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是有能力的。
2、发挥其个性特长,吸收他参加班上宣传小组,为墙报画画。鼓励他积极参加市里的美术比赛,“爱科学月”。为他创设条件,使他尝到成功的喜悦,有成就感。
3、举行班级心理辅导课“我已经长大”,每人列出至少五个优点,然后再找出不足之处。增强自信,消除自卑。
4、对他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及时表扬给予肯定。如勤劳(不怕脏不怕累)、成绩进步、作品获奖等等。
5、个别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共同商讨如何去克服它,解决它。
6、写周记,老师阅后认真写评语,写自己的看法,同学生交心、谈心。
7、与家长联系,取得步调一致:对小彬以鼓励为主,以表扬为主。
8、期末采用“谈心式”评语,对其多作鼓励性的评价。
9、组成“一帮一,一对红”对子,班上一优秀生主动跟他结对子,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辅导效果
由于家长、老师的配合以及同学们的帮助,小彬身上的自卑感减轻了。他现在不迟到了,晚上也不玩游戏机到深夜了。上课较用心听课,作业缺交较少。初二上学期被评为校进步学生,’99爱科学月获学校科幻漫画一等校,多幅美术作品参赛参展,参加班上墙报制作三次获三次校级第一名。还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是班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相信自己是优秀的 案例介绍
王某,男,15岁,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初上中学时成绩一般,中等智商。性格较内向,轻度口吃,特别是上课回答问题情绪更紧张,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言不达意,几乎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更不敢与同学争论问题。兴趣爱好:看书,特别是科技方面的。家境较差,父为下岗工人,母为临时工,均胆小内向,不敢大声说话,与世无争,对孩子的期望值不高。案例分析 据家访了解,王某的父母因生活贫困,谋于生计,把王某寄养在外婆家。外婆为人胆小怕事,所以王某童年极少与小伙伴在外玩耍。加之家庭生活条件拮据,衣食不如同龄人,自身矮瘦,说话有轻度口吃,就更缺乏自信心,养成了退缩不合群的心理,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更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因王某不俏皮捣蛋,父母也管之甚少,交谈不多,只要王某在看书,父母顺其自然。父母与世无争,对王某的期望值不高,也使王某对自己信心不足。亲子关系平淡,不能促进王某的潜能发挥。辅导方法
1、家访:与家长交谈,并让王某旁听,三方共同商讨对策,使王某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尽最大努力配合。
2、家长配合:(1)给王某买一本优秀作文选或精美散文集,买一个精美的日记本。(2)要求家长每一周每天发现孩子的一条优点并记在本子上,然后读给孩子听,使孩子深刻体会父母的关爱,以增强自信心,增强亲子关系。以后每周隔2-3天找出一条记上,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应付了事,尽可能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的优点,及时表扬。(3)每天对孩子真诚地说一句:“我们相信你是优秀的。”
3、系统脱敏法:(1)1-2周要求王某每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大声读一篇优美的文章。(2)3-4周,每天要求王某尽可能地连贯地大声读文章给父母听,并与父母交谈这篇文章(以王某为主),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气氛。用充实的精神食粮填补物质的贫乏,使家人对家充满着希望,父母对孩子充满希望,激励王某上进,热爱生活,热爱家庭。(3)2-5个月要求王某对着窗户读给行人听,锻炼自己的胆量。(4)同时,在学校里,要求王某每天能举手回答一个问题,并向老师汇报当时的心理感受。(5)担当一门课代表,在交往中锻炼胆量。让他在收发作业中与老师、同学打交道,并让他把一些疑难问题收集,请教老师。因他理科逻辑思维较强,特别是数学、物理。所以给他创造了一个与人讨论问题的机会。
4、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表扬:(1)因王某喜欢看书,特别是科技书,就帮他借一些自然类及心理健康类的书籍,使他充实自己,增强自信心。(2)把他座位调到一些性格开朗、外向的同学旁边,使其“近朱者赤”,也被感化了。(3)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树立他在同学之间的威信,改变他总是默默无闻的处境。(4)经常对他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辅导效果
王某在老师的帮助及家长的鼓励下,由原来默默无闻的学生兑变为引人注目的学生。他在这集体的大家庭中感受到了师生的关爱,更感到自己也占了一份空间。他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敢为坚持自己的真理而与人辩论。充满自信使他的学习成绩遥遥领先。课堂提问复杂问题时,同学们都说:“王某上!”王某更相信自己是优秀的。
“我是全班最自卑的人” 案例介绍 王红红,女,某职高学生。
“我感到自己是全班最自卑的人。” 这是王红红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我细细地咀嚼着她这句话的意思,等待她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真的,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讲得清我此刻的心情。”王红红接着对我说:“我自己长得不好看,我很自卑。在班上男同学、女同学都用一种轻视的眼光看我,当我语文作文写得好,老师表扬,让我在班上宣读时,下面就有人窃窃私语地说些难听的话,‘这个作文是她写的吗?’‘我看是别人帮写的吧?’当我拾金不昧,做了好事不留名,后来失者通过其他渠道将感谢信送到学校,我受到学校表彰,上台领奖,下面却有人说道,‘她怎么也能上台领奖,为什么这样的好事都给她遇上。’我听了心理很不好受,难道我就不能与别人一样生活吗?‘我就低人一等吗?’”
说着,王红红忍不住淌出泪来,她用手捂着脸,鼻子一抽一抽的。我连忙给她递上纸巾,轻声说道:“别着急,慢慢讲。”她仍饮泣不止,双眉紧锁,一直擦着眼泪。趁这工夫,我仔细端详了她。身材瘦小,穿着很宽松的校服,显得有些发育不良似的,她的脸瘦长瘦长的,布满了粉刺,她的皮肤颇为粗糙,头发有些蓬乱,她的神态显得很疲倦,眼圈略有些发黑,表明她连日来睡眠不足。凭直觉,我感到王红红是那种对自我十分敏感的人。案例分析
通过王红红的述诉,运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她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认为是自卑的个人的“理想我”与“实际我”失调的结果。大多数人都在心中构想一个“理想我”希望自己能尽善尽美,希望自己的学习出类拔萃,自己的容貌人见人爱,希望老师经常表扬自己,父母在日常的言谈之中,对自己倍加赞赏。一旦自己的现实中的表现达不到“理想我”的要求,“理想我”与“现实我”严重失调,就会感到心理紧张,产生“我不如人”的感觉,产生自卑心理。辅导方法
针对王红红的心态,我采取了三个咨询步骤。
1、帮助王红红宣泄出她的不良情绪,调整她的心态,使她能够积极地面对新生活的挑战。王红红已经陷入了自卑的沼泽中,认定自己是全班最自卑的人,这表明,她过于扩大了自己精神痛苦的程度,看不到自己在新的环境中的生存价值。因此,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促使她宣泄出内心的精神痛苦,并对此尽量表现出同感与理解。
“王红红,你现在真是活得很辛苦,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苦闷心情,我想如果我面临你现在的处境,我也会感觉很不好受的。”这是我常用的一句话,也是我的由衷之言。听了这句话,王红红紧锁的眉头在渐渐地松展,同时,我还肯定了她来寻求心理咨询的举动。“当一个人面临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时,他也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以更快,更有效地摆脱精神压抑,重振起来„„”
我讲了几个实例给她听,使她产生了这种“原来许多人也同我一样呵”的平常感,对于王红红不良情绪的宣泄十分重要,它使王红红意识到,在社会上还有许多人也像她一样感到自卑,感到压抑。所以,她无需过于看重个人精神痛苦。我在她面前体现出这样的亲切感,平易感,为的是使她在不知不觉中重建自信心。
2、我竭力引导王红红把比较的视野从别人身上转向自己,这是使她重建信心的关键。王红红的自卑是在与同学相比中形成的,她感到自己好像是天鹅群中的一只丑小鸭,相貌平庸,别人瞧不起。我跟她谈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当我只想着与别人比较时,我永远会感到自卑,不如人;而当我想着与自己比较时,我才会感到自信,此时此刻,需要学会与自己相比来维持自己的干劲。相貌不代表一切,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你认真学习,品德优良,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自己的骄傲,你应该为此而自豪。不管别人怎么说,你学会向自我挑战,向自卑挑战。
3、我通过和她父母沟通,让家长给予她更多的关爱,用火热的心去融化她内心的坚冰。我到她家进行家访,把事情跟她父母反映,争取家长们的支持,希望父母亲更多的给予她父爱、母爱,我用实际行动关心她的生活,她父母亲为之感动不已,表示要好好地关心、爱护她,帮助她克服自卑感,重振自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红红从自卑的漩涡中爬出来,去拥抱自信的阳光。我感到无比的欣慰。辅导效果
在本个案的咨询过程中,我首先帮助王红红宣泄她自卑所承受的精神痛苦,并通过运用聆听,贯注,沉默等咨询技巧来传达我对她的同感,使她对我的咨询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和信任。
他怕见重点中学的同学 案例介绍
王某,男,市某职高烹饪专业高一学生。父母是普通工人,他是个养子。初一年级时从朋友处得知自己是被人抱养的,从此便抱怨父母隐瞒自己身世。虽然养父养母视他如掌上明珠,他却与养父母关系疏远了,害怕别人嘲笑他是“养子”而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变得内向。特别是中考仅差几分而上不了普高,原先考重点中学读大学的理想破灭了,他对读职高也失去了信心,很少与同学交往,特别害怕看见读重点中学的同学。案例分析
王某正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心情复杂而敏感的时期,而养父母一直隐瞒他的身世,一旦得知真相后,便对养父母产生了不信任的心理,与养父母关系疏远。
凡是养子,一般自尊心较强。中考失意,使他又一次心灵受到创伤,产生了自卑心理,对前途失去信心,不愿与人交往,更害怕看见成绩比自己好的读重点中学的同学。辅导方法
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王某谈心,使他对老师信任。全面了解王某心理状况,对症下药,给予开导,并夸奖养父母对他的关心,惭惭改变他对养父母的看法。
2、家长配合:通过家访与养父母沟通思想。要求养父母以积极态度对待养子的疑问,让家长、孩子统一认识,即使不是同一血缘,只要心灵相通,也能建立起深厚亲情。
3、自我接纳:征求养父母的同意下,让王某经常去拜访亲生父母,王某生日或节假日,亲生父母、养父母一起与王某过节庆祝,使王某感到自己有两对父母比别人幸福,以消除自卑感。
4、发挥特长:根据王某的爱好特长,让他参加食品雕刻小组,并叫他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上重点中学的同学,以增强自信心。
5、阅读指导:推荐阅读本校《职高生成功历程录》,使王某认识到读职高并不比别人差,读职高同样有前途,照样可以考上大学,自己和读重点中学的同学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辅导效果
由于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王某与养父母的关系亲密如初,学习成绩有所进步,他的雕刻作品《龙凤相争》在校园艺术节中获二等奖,更可喜的是在重点中学的同学生日时,他自制生日蛋糕前往庆祝,不再害怕看见重点中学的同学了。情绪辅导
脸上很少见笑容的男孩 案例介绍
孟某,男,某中学初一(4)班学生。个子高大、结实,正处于爱说爱笑的年龄脸上却从来没有笑容,一双忧郁的眼睛常常茫然地望着地面,从不主动和别人搭话。鉴于他在小学有过任班干的经验,班主任委派他担任班级劳动委员。可是在大扫除时,他却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在扫在擦,身边喧闹的同学似乎与他完全无关。小学成绩优秀的他,课堂上却总是沉闷无语,不是低垂双眼,就是双手揪着头发沉重地伏在课桌上,甚至课后的作业也交不上了,成绩也逐渐下滑。他所在的(4)班的男生都酷爱篮球运动,几乎人人都参加过市体校篮球班的训练,可身材条件极好的他却从不参与。遇到集体外出的活动,他也总是交来家长签字的请假条而拒绝参加。案例分析
孟某的父母皆从事石油勘探工作,常年在野外作业,孩子与父母关系生疏,他是在奶奶的呵护下长大的,祖孙俩感情深厚。他性格善良温和,刚上小学时也还是个活泼积极的孩子。可是在他八岁那年这孩子却遭受了成人都无法承受的刺激:他第一个目睹了奶奶被窃贼刺杀倒在血泊中的惨状!此后,这个八岁的男孩持续了两个月的低烧,他常常在半夜里惊醒,甚至整夜的失眠。这样突如其来的刺激所带来的创痛不是一个八岁的孩子所能承受的,随之而来的对不可预知的暴力侵袭与死亡的恐惧也不是一个八岁孩子能与之抗争的。终日被这无法宣泄的创痛与无法驱散的恐惧折磨着,活泼的孩子变得寡言少语,精神萎靡不振,不知情由的老师过于严厉的批评,同学们投来的不理解的目光,使他失去了向别人倾诉的勇气,失去了对外人的信任。唯一可以依靠的父母,又因亲子关系的生疏以及常年在外工作而忽略了孩子心理上的变化。由于没有得到及时而恰当的心理调适,孟某的心理在八岁时就开始出现了自闭的征兆。升入初中后,周围熟悉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班的同学都是家庭条件较好,而且倍受父母宠爱的十一、二岁孩子。他们自我意识很强,好表现也很自尊,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自己,不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更没有学会如何去关爱他人。在这样一群同龄人中,孟某和孤独感更强烈了,心里益发觉得这世界的不公,他完全拒绝与任何人沟通。辅导方法
1、了解原因:与孟某的家长、小学老师、同学交谈,从而了解孟某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2、老师常常与孟某个别会谈,使他自己找回积极的生活态度。谈他的快乐的童年,谈他和奶奶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让美好的回忆驱走脑海中那段恐怖的经历。更多的时候谈的是对未来的设想,并与他一同制定计划以改善目前的情况,令他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3、为他提供融入集体的契入口:安排一个家庭条件好但性格温和,从不爱炫耀,积极上进,乐于助人又细致的女孩与他同坐。安排座位之前,老师和这个女孩做了一次长谈,把孟某的遭遇都告诉了她,要她带动其他同学更多更主动的接近他,让他发现周围的同学并不象他原来所看到的那样自私和骄傲,从而排除他的孤独感,消除他在集体中的失落感。这也是对“异性效应”的一次善加利用。这个过程中,老师随时注意帮助他们把握好男女同学交往的度,以免弄巧成拙。
4、创造机会,把握契机帮助他重塑自信:
让他再任劳动委员。初上任时,手把手教他如何有条理的安排班级劳动,如何在工作中赢得威信,如何恰当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适时对他的表现给予肯定。
和科任老师沟通,请老师给予孟某特别但不过分的关注,课堂上尽量多创造机会让他参与。在他认为自己的数学基础还不很扎实的时候,为他争取参加数学奥赛的资格,让他学会要锐意争取。
帮助他策划两台主题班会,让他亲自组织,学会主动去争取同学的配合,从而明白学会如何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使他与同学的友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以了解孟某家庭情况及他在家的表现,并与家长沟通思想,让他们明白常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共同商讨解决办法。辅导效果 由于老师、家长、同学的密切配合,孟某自闭现象明显改变,和父母、同学的关系都大有改观,能积极的参加集体活动,与几个同学组织了数学小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还参加了班级的篮球队,甚至成为主力人员。孟某已经从一个孤独自闭的孩子恢复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了。
他能面对现实了 案例介绍
吴某,男,16岁,某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偏低,爱好各项体育运动,特别喜欢打篮球,曾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由于训练时不慎伤到了腿,经广州三家医院确诊伤势涉及到韧带,因此建议他不要参加剧烈运动。这就意味着他必须离开自己非常喜爱的篮球运动。对此,他从心理上、行动上都不愿意接受,情绪相当低落,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学习成绩是直线下降。而且在口头上常常说大话,在老师、同学们面前夸下海口,但每次事情都不能如他所愿,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不愿意跟他交往,他也越来越沉默。案例分析
吴某父母离异已四年,现住在奶奶家,军人出身的父亲由于工作较忙很少来看他,而母亲又远在广州,因此缺乏父母的关怀。同时吴某对父亲的教育方式不理解,采取抵触态度,父子关系疏远。
吴某有一愿望,希望能参加南宁市每年四月举行的篮球比赛,但由于腿伤,他肯定是不能参赛了,愿望与现实的落空,让他感到无法接受,因此靠幻想,靠夸海口、说大话来满足自己的要求,但却得不到别人的理解。
吴某处于青春期年龄,因生理的变化也带来一些心理上的反映,腿伤事件发生前,他曾非常喜欢班上的某一女同学,但那女同学却不怎么喜欢搭理他,他感到苦恼,而腿伤无疑是雪上加霜。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教师常与吴某个别面谈,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让其意识到“健康的身体关系到自己的一辈子,按照医生的叮嘱,先治好腿伤;腿好了,还能打球,但腿断了,就永远不能打球了。”
2、集体帮助:把吴某的事情告诉同学们,让大家都来关心和帮助吴某,使他感到班集体的温暖,同时班上的各种体育活动,都请他参与组织和筹备工作,使他找回自信心。最后,特别找来几位和他玩得较好的同学(包括上述提到的女同学),请他们多加了解和关心吴某的行为和想法。
3、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吴某家庭情况,并与家长沟通思想,希望吴父多与孩子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加强孩子的信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4、心理咨询:学校开设有心理咨询室。建议吴某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将自己的烦恼、苦闷向别人倾述,并得到一些好的建议来改善目前的情况。
5、兴趣转移及自我调适:了解到吴某对五子棋感兴趣,因此,我建议他参加学校组织的围棋培训班,他欣然参加。并且介绍其阅读有关自我调适的书籍,树立其热爱生活,勇于面对现实的信心。辅导效果
由于教师、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吴某逐渐能面对腿伤不能打篮球这一现实,现在他能很好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可爱的女孩又笑了 案例介绍
李某,女,17岁,某校高二学生。学习成绩居中,喜爱写诗,乐于助人。高一下学期与班里一名男生交往甚密,但自高二上学期两人突然互不搭理,该男生与李某的一亲密女伴来往频繁,李某开始远离他们,整日郁郁寡欢,上课时常走神、发呆。课余时间独处一角,不与人搭话,几次测验成绩均有退步。案例分析
该女生原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孩,出现情绪低落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两方面的挫折:
1、交往性挫折。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上的日益发育成熟,性意识的萌芽,男女同学都会产生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慕。李某与班里男生相互产生了好感,交往甚密,这是一种正常表现。但是由于自己同班好友的介入,李某一下子就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挫折感,认为男伴因别的女同学而疏远自己,觉得自己对异性的吸引力不如别人,自信心开始下降。
2、自尊性挫折。李某有强烈地为班级服务的愿望,平时看到班上出现了不良现象总想出面制止,但考虑到自身不是班干,怕别人说自己多管闲事,起不了作用,便想竞选班干。但是却落选了。李某认为自己多方面表现很好,且有为同学服务的愿望,却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辅导方法
1、个别会谈。与李某进行朋友式的谈心,取得其信任,了解其心理的状况、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她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
2、转移注意力,发展其兴趣爱好。利用李某爱写诗的特点,帮助李某发展她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向中学生刊物投稿,让她把一部分注意力转移过来。
3、鼓励其寻回自信,向失败作挑战。利用班干换届选举之机,鼓励李某再次面对挑战,参加选举。选举前对李某做了全面分析,让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作好选举的充分准备,自信地面对选举。
4、组织班集活动,进行男女交往方面的辅导。在班组举行青春期男女的交往问题的讨论,让同学们相互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进行指导。并利用此机会让李某主动找到原来的男同学和女友进行交流,解除误会。辅导效果
李某在班干选举中当选了,她现在整日忙碌于同学们之中;她的诗也在中校报上发表了,她开始受到更多的人的关注;同时她也恢复了和原女友及男生的友谊;在这种状态下,她的成绩逐渐进步了。不用说,李某很好的恢复了自己的自信心。现在笑容经常挂在她的脸上,可爱的女孩又笑了。
她摆脱了“绿眼妖魔”的桎梏 案例介绍
梁某,女,16岁,某中学高一学生,打篮球是主力,爱打扮,学习成绩差,但嫉妒心却很重。她的同桌张某,品学兼优,是个顶呱呱的好学生。每次张某考试得第一名时,梁某就在背后议论张某是事先知道了题目,不然就是碰巧的。梁某经常把张某的笔记本藏起来,让张某不能上好课。只要张某积极主动为班上做好事,梁某心里更不舒服,说张某是爱出风头,爱表现自己。班上如有同学穿着比梁某漂亮时,她便不高兴,暗中嫉妒,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久而久之,梁某的嫉妒心越来越强,凡是别人有比她强的地方,她便心生怨恨,妨火中烧,不仅背后议论人,还恼得晚上失眠。为此,她感到异常痛苦。案例分析
梁某的这种嫉妒心理是一种恶劣的感情。莎士比亚曾把这种恶劣的感情称为“绿眼妖魔”。谁做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到愚弄。产生嫉妒心理的梁某对别人比她好的地方总感到不满,进而贬低和诋毁,更为严重的是不择手段去伤害同学。
梁某为何有嫉妨之心?一是缺乏自知之明,只见自己所长,不见自己所短,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哪容得别人比自己强?二是好胜心太强,处处都想取胜,事事都想占上风,怎能服气别人超过自己?三是心胸狭窄,缺乏修养,“我行,你就别想行”,“我不行,你也别想行”,“你行,我偏叫你不行”。辅导方法
1、案例教育 古往今来,因嫉妒而害人的例子屦见不鲜:大将孙膑才能卓越,却被嫉妒的庞涓腕去了双膝;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就因为遭到30名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嫉妒,至死未能跨入科学院的大门;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模的售货员董明当上了特等劳模之后,被嫉妒者指责为“风流劳模”、“流里流气”、“有意抬高身价”„„等等。嫉妒之火能毁灭别人,也会断送自己。童话中嫉恨交加的后母想用毒苹果置白雪公主于死地,让她自己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结果,死的不是白雪公主,而是她自己;《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在“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中气绝身亡等等。
通过这些大量的实例来开导张某,让她认识到嫉妒的危害性。
2、找出自己的闪光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梁某虽然学习成绩差,但她是篮球队的主力、得分能手,打篮球是她的优势,让她发挥这一优势,让她看到自己也有强于别人的地方,那么,梁某就能找到自己的心理位置,得到生活的乐趣。
3、化嫉妒心理为竞争意识
每当梁某出现嫉妒他人的苗头时,开导梁某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为什么这样想?”,“这样想会产生什么后果?”等等。再启发她自奋:“你行,我也行!”,“你行,我比你更行!”经过长期耐心的引导,使她消极的嫉妒心理转化为积极的竞争意识,产生自爱、自强、自奋的精神。
4、参加有益的活动
指导梁某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读书活动,让梁某阅读有关书刊,加强自身修养;还可以参加班级和社会公益活动,培养自己成为一个胸怀宽广的人。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梁某的嫉妒心理大大消除了,她再也不犯“绿眼”病了。她能虚心向同学们请教,学习有了进步;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思想上能达到“风贤思齐,风不贤内心自省”的境界。
忧郁的背后 案例介绍
1、学生基本情况: 女,17岁。
2、问题行为概述: 六、七岁的少女,花一样的年龄,而她却像一朵过早枯萎的百合,忧郁地走进了我的辅导室。高二年级,非常关键的一年,文、理分班后,同学们都加足马力投入学习,而她却精神恍惚,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人群中心事重重的,独来独往,一声不吭,学习开始走下坡路。有谁能够了解她的心事?除了
一、两位好友或许感受到了她的变化,其他的同学都因为她的忧郁和缄默惭惭与她疏远,老师与她谈话,总说没什么,只是感到学习压力大。她究竟怎么了?
3、背景资料了解:
(1)学习情况:y,曾就读于x市的一所重点中学z,成绩优秀,于高一年级下学期与母亲一同转来我市生活,在z中学曾有许多好朋友,但在这儿,除了能与同桌说些心里话外,基本上还没有特别交心的朋友。
(2)家庭情况:父母感情出现危机。在x市时,父亲与一位阿姨的亲密交往曾被y看到,使得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化为污有。从此父母亲间的争吵不断,y因此而不断自责,认为不该把这事告诉母亲。与母亲一同来到我市后,又发现母亲与一位叔叔交往密切,从此父母的离婚问题提到日程上来。y自此认为人世间没有可信的东西,自己夹在中间也倍受折磨。最后父母离异。案例分析
家庭环境变迁,父母关系的恶化,使得纯洁而善良的她无法接受这种现实,父母的欺骗使她不愿再轻信任何人,美丽的梦想被打得粉碎,陌生的人际环境又使她独自承受这种苦闷,认识上的冲突使得她的情绪日渐消沉、低落。诊断为:生活上的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辅导方法
对y的指导主要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兼以行为调整方法结合。首先对其不良情绪表示积极关注,从关心体贴使其建立信任感,鼓励其倾诉心事并宣泄不良情绪;然后帮助其纠正认知上的偏差,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最后建立自信,转移注意力,走出情绪的低谷。辅导过程:
第一次咨询:采用来询者中心疗法进行指导。咨询过程中本着真诚、尊重和理解的原则,鼓励y积极的渲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因此在咨询过程中以y个人倾诉为主,让其言尽其意,直抒己见,创造一个充满温暖的信任的气氛,使来询者无忧无虑地开放自我,以便咨询者掌握材料,加深了解。
第二次咨询: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进行指导。让y认识到虽然她的处境让人同情,但是她的这种逃避现实,自怜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这种做法却是不可取的。她的烦恼和情绪困挠来自对人或事的绝对化的期望和要求。父母对待生活的选择也应有他们自己的权力,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们的真实情感和慎重的选择,而不应为此而自报自弃,加深烦恼。并用举例子的方式让y认识到烦恼的产生不是由于父母的离异,而是由于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所至,应该学会排除这种刻板印象,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此外,还教会y一些心理调节方法,如:倾诉、转移注意力、升华等。
第三次咨询:主要采用行为疗法。经过多次接触和了解后,认识到y有作文特长,推荐其参加某杂志社征稿,经过反复修改,y的文章被刊登。借此机会让y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特长,让其树立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努力追求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辅导效果
y逐步摆脱了情绪困扰,不再逃避周围环境而默自神伤,性格比以前更热情开朗了,在班上也有了自己的知心朋友,课上能配合老师积极回答问题,成绩处于班上前列,并在班上担任了学生干部的工作。问题行为辅导
他抵抗住了游戏机的诱惑 案例介绍
小敏,男,15岁,市某中学初二(1)班学生,成绩中等,中上智商,性格内向。小敏是独生子,父母较能关心其学习,但因其父母均在菜市里卖菜,早出晚归,对他无瑕顾及。不论是平常上学,还是搞集体活动,他都经常迟到。他话很少,常常闷声不响,集体活动很少参加,据了解,他会画画,但也不参加班上墙报小组搞墙报。老师问其父母他是否假日帮父母的忙,说是闷在家里,那儿也不去。初一上学期成绩还可以,下学期开始下降,家访得知:他迷上了电子游戏机。案例分析
使用y·g——wr性格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得知小敏的性格类型为a型。其特征为:情绪较稳定,对人对事较随和,社会适应力一般,没有冲动行为。有参加集体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愿望,但缺少积极性。进行影响学习因素xyz测试,得知小敏学习自觉性不够稳定,主动性较差,坚持性不够稳定,克服困难的信心不够强,情绪、行为不够稳定。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由于小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又缺少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性格内向,一天闷在家里,父母很少在家,再加上他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故所以电子游戏机就成了他的玩伴,伴随而来的是迟到更多了,集体活动更少参加了,学科成绩一天天下降。辅导方法
1、给予适当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安排担任班上生物科代表工作,动员其参加班上宣传小组工作,鼓励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与人交往,培养集体责任感和活动能力。
2、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到菜市面谈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3、在班级举行如何抵抗电子游戏机诱惑的心理辅导课。
4、个别谈心,进行心理疏导。指出他这种“静”的性格最有利于学习,而且智商中上,如能远离游戏机,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定能成绩优良甚至优秀。
5、通过班级周记进行谈心、交心,师生进行笔谈。
6、期末采用“谈心式”评语,及时肯定成绩和进步,增强自信心和奋发进取的精神。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小敏已经跟电子游戏机bye-bye了。他已经不迟到,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参加设计、绘画的墙报获一等奖,参加市里的绘画比赛作品获了奖。他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加强了,并能刻苦钻研,参加区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已经进入了决赛。
第五篇:学校心理辅导案例
学校心理辅导案例
辅导对象:
陈浩然(化名),15岁,就读于四川省射洪县太和一中初三9班。家庭成员有父母和姐姐。由于父母关系不和,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而父亲好赌,极少关心其学习以及生活,并且父亲脾气粗暴,对其经常进行打骂。姐姐在外地上大学。所以杨浩然上学一直由爷爷照看寄宿在2爸家,周末放假偶尔回自己的家,而父亲只是按时缴纳学费和生活费。 个性特征:性格内向,沉默少言,不愿与人交流,严重缺乏自信。
问题表现:
1.学习成绩差,上课爱开小差,打瞌睡,对学习自暴自弃,完全丧失信心;
2.极端厌学,老师布置的作业从来没有独立完成过,完成的也是借同学抄写的;
3.沉迷于网络游戏,每周会打一次通宵LOL;
4.性格软弱无主见;
当事人自述:
“我姐姐经常给我打电话叫我好好学习,一定得争气,因为我爸爸老是对我说:你这个样子是考不上重点中学的,要我花高价送你去上学那是没门的,你考不上最好了,考不上你就自己去打工,自己养活自己,我也少负担”。姐姐说一定要争气考个好学校给他看,但是我虽然很想给自己争口气考个重点高中,但是却使不上力气,学习也找不到一点动力,我的爸爸都希望我早点不读书了,我也觉得自己读不读书也没什么关系,我没必要为自己读,也不需要为父母读。所以我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觉得打游戏是我唯一的兴趣。”
1.问题分析:
1.自卑:因为父母关系不和,且对其关心较少,且长期寄人篱下,缺乏温馨的家庭氛围,导致自卑。
2.厌学;在学习上自暴自弃:父亲不仅不关心其学习,并且没有得到应有的鼓励,打压了
其学习信心与兴趣。同时爷爷在管教其学习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他在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的,无学习动力,久而久之,在学习上的问题越来越多,遇到的挫折越来越多,最后索性自暴自弃。
3.沉迷网络:父亲放任不管,爷爷监管比较松弛,导致上网成瘾;
4.性格软弱无主见:父亲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并且专横压制其个性,导致缺少男子气概、退
缩。造成缺乏自信心、自尊、产生挫折感而没有主见;
解决方法:
1.谈心法
通过与浩然的深入谈心,表示对其的尊重与关心,让他产生亲切感,从而打开他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真实的想法;通过谈心法,我了解到,浩然从小比较惧怕父亲,因为看到过姐姐和妈妈都被父亲打过,自己也不例外,但是有时候感到父亲也很爱自己,但是一旦他脾气上来了,就会变得非常可怕。平时在学习生活中,父亲很少关心自己,但是每次期末考试要是考差了,就会挨打甚至挨骂。临近中考了,浩然在班上的成绩一直属于中等偏下,尤其是英语拖了后腿,班主任曾打电话告诉父亲,要是一直这样下去,浩然是没有办法考上重点高中的。这一点让浩然父亲非常生气,便打了浩然,并且对浩然说,“你要是考不上,我不会让你去复读,更不会给高价让你去上高中,考不上就早点下课,好给我减少负担。”在浩然心里,一直认为父亲和母亲都不够关心自己,感觉自己不仅可有可无,甚至还是他们的负担。因为父母都是农民,并且父亲一直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还喜欢打牌。即使偶尔真的很想努力学习,但是却只是心里的一个想法,基本上只是一闪而过,从来没有付诸实践,因为不知道学习到
底为了谁,完全没有动力。有时候看到其他的同学讲他们的爸爸妈妈给他们买了什么东西,带他们去哪里玩,或者是对他们说了很温馨的话,自己都会很羡慕,也会很自卑,感觉自己不被重视不被爱的自卑。
2.行为分析法
通过日常的观察与访问,了解到浩然不爱学习习近平常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喜欢开小差以及打瞌睡,在生活中行为懒散,不爱与人交往交流喜欢网络游戏。通过分析,得出可能是家庭因素以及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和自身原因综合导致的结果。缺乏家庭关爱导致其缺乏自信,以及学习的动力,所以在学习上提不起兴趣。而个人来说,自控能力比较差,认知水平以及看待问题的深度还不够,导致在一些问题上没有自己疏通理清,助长其消极思想和消极行为。所以要对浩然进行心理的疏通与辅导需要从家庭和个人两个方面进行着手。
3.认知干预
通过与浩然的谈心,发现浩然偏颇的认为自己是不被重视和关心的孩子。所以导致在学习上缺乏动力和支持而自暴自弃。而据我了解到,浩然的父亲是很重视自己的这个儿子的,相对于姐姐,浩然在父亲面前的要求更容易被满足。但是浩然一直认为父亲不喜欢自己,为了纠正这样片面的推论,对其进行了认知干预,对话如下
我:在你心里是不是认为父亲平时很少关心你,甚至说你要是考不上高中就早点下课外出去打工,是因为他不喜欢你,不想让你读书花他的钱吗?
浩然:那不然呢?
我:如果真是这样,他可以选择早就让你辍学不让你读书了,可是他还是让你上了,当老师告诉他你的成绩可能考不上重点高中,他又为什么会愤怒呢?他肯定希望你考上啊!说明他还是希望你好的啊!
浩然:可是他却说考不上就早点不读了,可以减轻他的负担。
我:我相信没有哪个父母不为自己的孩子好的啊,如果他不想让你读书早就不让你读了,从你爸爸的话里其实可以看出他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激励你,可以说是刺激你,希望你努力做给他看。你难道没有感受出来吗?你爸只上了个初中,没有接受更多的知识,不懂怎样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有可能他的说话方式比较简单粗暴难以让你理解和接受。但是在我看来还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啊,你应该多读书,多学知识,避免以后跟你后代交流的时候也存在这种代沟。
浩然:嗯,其实有时候我也这样想过,我也知道他不懂关心人,就是一个大老粗。我:所以,你要相信你的父亲还是爱你的,只是他不善于表达而已。
浩然:嗯,也许吧!
我:那你觉得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了呢?
浩然:不知道,但是我有的同学说他们是为了父母而学习,因为他们是父母的期望。而我一直从来没有这种想法,我觉得我不是为了父母上学,我只是被送到了学校。虽然我知道读书其实是为自己好,但是我觉得为不为自己也没关系,反正我不重要,以后生活的好不好都没关系。
我:你现在还这么认为吗?
浩然:虽然我知道自己这样想是错误的,但是现在我想学也找不到方向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感觉一切都太迟了,我觉得我是没有办法考上重点高中的。
我:你既然知道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那你就应该知道,父母把你送进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希望你以后能很好的适应这个社会,能在与别人竞争的时候多一份筹码,所有的父母都会出于爱的本能去希望自己的子女好,他们送你上学的理由也应该是你努力学习的理由。第一是因为他们爱你,第二是因为上学是他们唯一能提供给你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你应该感谢并珍惜他们给你的这个机会。而且很多人都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相信就算你现在努力足
够努力都不会太晚的,只要你抓紧现在,没有什么是太晚的。
浩然:嗯,也许你说的有道理。
4.行为矫正
通过对浩然的认知干预的心理疏通,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关注和爱护的孩子,从而让他获得对自己的存在感,帮助他找到在学习生活中的信心与动力。接下来需要从行为上对他进行一系列矫正。针对网络游戏上网的问题主要采用确立行为目标和强化的技术。
A确立目标行为:主要以鼓励的方式,对需要克服的不良行为或者是需要培养的积极的行为确立的积极性性以及操作性原则。而对于浩然应该确立的行为目标有两个,一是节制上网,减少打游戏的时间;二是积极对待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并端正学习态度。在形成这两个目标行为时我与浩然达成共识,并给与其鼓励,帮助他树立信心。在达成目标行为是对话如下:
我:我觉得你现在努力真的一点都不晚,但是你得真正的改变自己,并且付出努力,你觉得呢?
浩然:嗯,我很想改变自己,但是我到底该怎么做呢?
我:那你想要把自己改变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浩然:我想认真学习,努力考上重点高中,不再这样浑浑噩噩下去。
我:那就对你嘛,既然你想要再争取,那现在而今眼目下你就应该树立两个目标,一是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上课认真听讲,把以前落下的东西都补上,我想只要你有这个心思,所有人都会支持你的;二是克制你的网瘾,慢慢减少你打游戏的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你觉得你能做到吗?
浩然:我想应该可以,但我不能保证,我会努力去做的。
B强化技术:主要有自我强化和他人的干预强化。在实施自我强化时,我让浩然自己想出上网成瘾的坏处以及认真学习的好处,他分别得出了一下的一些结论,上网成瘾可导致成绩下降、荒废学业、被大家看不起、被别人羞辱、与自己的亲人好友感情疏远、眼睛疲劳、神经衰弱、心血管脑血管疾病、腰椎颈椎病、肠胃病以及上当受骗、违法犯罪等等。而认真学习可以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可以让自己变得有魅力,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可以让自己和父母摆脱困窘的生活等等。然后把这些结果让浩然写在纸上,贴在显眼的地方,每天默念或大声朗读几遍,从而进行自我暗示、自我强化。如果有了上网的念头时,也要进行自我暗示,如默念“不行,现在应该学习”“我一定能行”“我一定能戒除”“坚持,坚持就是胜利!”,这样不断强化,形成良性循环,增强自己的意志力,抑制上网的欲望,从而达到戒网的目的。干预强化:用正强化来激励良好的符合目标行为的行为,例如,在浩然达成了减少了上网时间减少了上课打瞌睡的情况下,给予物质或者精神上的鼓励。反之,如果背离了目标行为就给予批评,但是批评要相对委婉,还是要以激励为主。
小结:通过浩然的案例,我发现家庭因素是影响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因素。每一个孩子都渴望爱与关注,爱是最好的教育和鞭笞的工具。每个孩子都具有可塑性,孩子的缺点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我们周围的人给他的,所以当孩子出现一系列问题时,我们不仅要对孩子进行引导和纠正,作为家长和教师也需要对自己进行反思,所以在学校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疏导,也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同时也需要心理辅导老师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用爱去感化,用爱去消融他们内心的寒冰。
教育学院2011级小学教育4班 杨进学号:20110334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