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时间:2019-05-14 09:1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第一篇:2017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

班次: 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图案中,不能用平移得到的是()

2.如右图所示,?1?2,且?360,那么?4()A.1100 B.1200 C.1300 D.600 3.在下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0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下列计算结果中,正确的是()

111A.(a2b)2a4b2 B.(x3y)(x3y)x29y2

224C.(2x2y)34x8x7y3 D.(x3)(x5)x8 5.平行线是指()A.两条不相交的直线 B.两条延长后仍不相交的直线 C.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 D.以上都不对

6.如右图所示,AB//CD,AC^BC,则图中与ÐCAB互余的角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

ìx+2y=3ï7.方程组ï的解是()íïïî3x-2y=1ììììx=1x=-5x=-1ïïïïx=3ïïïA.í B.í C.í D.ï íïïïïy=1y=3y=-1y=-5ïïïïîîîî8.已知一组数据5,15,75,45,25,75,45,35,45,35,那么40是这一组数据的()A.平均数但不是中位数 B.平均数也是中位数C.众数D.中位数但不是平均数 9.某“中学生暑期环保小组”的同学,调查了“幸福小区”10户家庭一周内使用环保方便袋的数量,数据如下(单位:个):6,5,7,8,7,5,8,10,5,9。利用上述数据估计该小区2000户家庭一周内需要环保方便袋约()A.2000个 B.14000个 C.21000个 D.98000个

210.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若甲组数据的方差s甲0.085,乙组数据2的方差s乙=0.105,则()A.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波动大 B.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波动大 C.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一样大 D.甲、乙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不能比较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如果代数式2a2+3a+1的值是6,则代数式6a2+9a+5的值为__________。12.若ax=3,则a2x=__________。

13.(_____)(3x+5)=25-9x2。14.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99?1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ìx=4ï15.已知ï是方程3x-my=2的解,则m=_________。íïïîy=216.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2,则a____b。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17.如图所示,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

?2700,(1)如果?1700,那么___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41100,(2)如果?31100,那么___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在平面内将DABC绕点B旋转至DA'BC'的位置时,AA'//BC',?ABC700,则旋转的角度是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正六边形ABCDEF中,CD是由图中线段________平移得到的;是否能把AB做某些平移后得到线段CD。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20.数据2,a,3,4的平均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0分)ìx-1yïï-=121.(6分)解方程组ï 23íïïïî2x+y=

222.(6分)因式分解:

(1)3a(x-y)+9(y-x)(2)y-4y+4y(3)(x+1)-4x2

3222

23.(12分)计算下列各式:

(1)(a2b2)(a22abb2)(2)0.25201342012

(3)(4a2-b)-(4a2+b)(4)(3x2-4x+1)(3x2+4x+1)22

24.(12分)从A、B牌的两种火柴中各随机抽取10盒,检查每盒的根数,数据如下(单位:根):

A:99 98 96 95 101 102 103 100 100 96 B:104 103 102 104 100 99 95 97 97 99(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

(2)哪个牌子的火柴每盒的根数更接近于100根?

25.(12分)如图,已知?ABC?CDA,DE平分ÐCDA,BF平分ÐABC,并且?AED?CDE。求证:DE//FB

26.(12分)“利海”通讯器材商场,计划用60000元从厂家购进若干部新型手机以满足市场需求,已知该厂家生产三种不同型号的手机,出厂价分别为甲种型号手机每部1800元,乙种型号手机每部600元,丙种型号手机每部1200元。(1)若商场要同时购进其中两种不同型号的手机共40部,并将60000元恰好用完。请你帮助商场计算一下如何购买;

(2)若商场要同时购进三种不同型号的手机共40部,并将60000元恰好用完,并且要求乙种型号手机的购买数量不少于6部且不多于8部,请你求出商场每种型号手机的购买数量。

第二篇: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一)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题(一)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已知下列方程:①②③④⑤x=0

⑥.其中一元一次方程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若代数式x+2的值为1,则x等于()

A.1

B.-1

C.3

D.-3

3.若,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A.B.C.D.4.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是()

A.-1,0

B.-2,-1

C.0,1

D.-2,-1,0

5.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6.已知和是方程ax+by=2的两组解,则()

A.a=6,b=-2

B.a=-6,b=-2

C.a=6,b=2

D.a=-6,b=2

7.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满足x+y=3,则m的值为()

A.-2

B.2

C.-1

D.1

8.超市店庆促销,某种书包原价每个x元,第一次降价打“八折”,第二次降价每个又减10元,经两次降价后售价为90元,则得到方程()

A.0.8x-10=90

B.0.08x-10=90

C.90-0.8x=10

D.x-0.8x-10=90

9.已知a2+3a=1,则代数式2a2+6a-1的值为()

A.0

B.1

C.2

D.3

10.某种肥皂售价为每块2元,凡购买两块以上(含两块),商场推出两种优惠销售方法,第一种:“一块按原价,其余按原价的七折优惠”;第二种:“全部按原价的八折优惠”.你在购买相同数量的肥皂的情况下,要使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得到的优惠多,最少要购买肥皂()

A.5块

B.4块

C.3块

D.2块

11.一元一次方程可化为()

A.

B.

C.

D.

12.已知方程组的解x为正数,y为非负数,给出下列结论:

①;

②当时,x=y;

③当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x+y=5+a的解;

④若x≤1,则y≥2.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若关于x、y的方程xm-1-2y3+n5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14.方程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为

.15.若方程2x-m=1和方程3x=2(x-1)的解相同,则m的值为__

__.

16.若是方程组的解,则a+b的值为__

__.

17.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4(x+k)+1的解是负数,则k的取值范围是

__

_.

18.方程组的解是则关于x的不等式bx+2a≥0的非负整数解是__

_.

19.幼儿园分给“豆豆班”小朋友们零食,如果每人分5袋,还余3袋;如果每人分6袋,还差3袋,则老师准备了零食__

__袋.

20.如图,10块相同的小长方形墙砖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设小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分别为x厘米和y厘米,则列出的方程组为_

21.定义运算“*”,规定x*y=ax2+by,其中a、b为常数,且1*2=5,2*1=6,则2*3=

.22.如图,甲、乙两动点分别从正方形ABCD的顶点A,C同时沿正方形的边开始移动,甲点按顺时针方向环行,乙点按逆时针方向环行.若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则它们第2017次相遇在边__

__上.

三、解答题(共68分)

23.(10分)解下列方程(组):

(1)

-=5;

(2)

24.(10分)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1-<;

(2)

25.(8分)方程组的解满足方程2x-ky=10,求k的值.

26.(8分)若不等式组恰有两个整数解,求m的取值范围.

26.(8分)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书店举办“书香”图书展,已知《汉语成语大词典》和《中华上下五千年》两本书的标价总和为150元,《汉语成语大词典》按标价的50%出售,《中华上下五千年》按标价的60%出售,小明花80元买了这两本书,求这两本书的标价各多少元?

27.(8分)若关于x的方程2x-m=3(x-1)的解也是不等式组的解,求m的取值范围.

28.(10分)

阅读下列材料:求不等式的解集。

解:根据“同号两数相乘,积为正”可得

①,或②.解①,得.解②,得,∴不等式的解集为。

请你仿照上述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

求不等式的解集;

(2)求不等式的解集。

29.(10分)某校为学生开展拓展性课程,拟在一块长比宽多6米的长方形场地内建造由两个大棚组成的植物养殖区(如图①),要求两个大棚之间有间隔4米的路,设计方案如图②,已知每个大棚的周长为44米.

(1)求每个大棚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现有两种大棚造价的方案,方案一是每平方米60元,超过100平方米优惠500元,方案二是每平方米70元,超过100平方米优惠总价的20%,试问选择哪种方案更优惠?

30.(12分)为了更好地保护美丽如画的邛海湿地,西昌市污水处理厂决定先购买A,B两型污水处理设备共20台,对邛海湿地周边污水进行处理,每台A型污水处理设备12万元,每台B型污水处理设备10万元.已知1台A型污水处理设备和2台B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可以处理污水640吨,2台A型污水处理设备和3台B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可以处理污水1080吨.

(1)求A,B两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每台分别可以处理污水多少吨?

(2)经预算,市污水处理厂购买设备的资金不超过230万元,每周处理污水的量不低于4500吨.请你列举出所有购买方案,并指出哪种方案所需资金最少?最少是多少?

第三篇:湘教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湘教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湘教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随着数学自身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2,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班共有学生118人。七年级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不是很好,还有待于提高与培养以及加强训练。同时本学期内还将加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对几何问题进行推理论证,并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等。其次,抓好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及时复习,总结前节课知识的好习惯,表扬和鼓励学生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

七年级学生常常因守小学算树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四章: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

2.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3.让学生在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挖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信心。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您现在访问的是数学教学计划,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_=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进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8,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9,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本人执教的七(3)、(4)两个班共85人,根据分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学生较多,而且学习欠缺勤奋,学习的自觉性不高。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学生大多存在学习粗心,作业马虎,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的整体弱点,学习习惯差。

在知识结构上:

学生在小学已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

在数学的思维上:

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目,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另一方面关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活跃性和敏感性。

在学习习惯上:

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等,都应得到强化。

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感兴趣的,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信心不足,因此开学初要给学生树信心;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根据上述情况本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抓优扶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基本的几何图形”、“有理数”、“有理数的运算”、“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统计图”、“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整式的加减”、“数值估算”、“一元一次方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了解开方和乘方是互为逆运算,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会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平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与概率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平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窨几何体的相互转换(三视图、展开图)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在说理的推证过程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习,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③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⑥通过阅读学习,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及运算。

2、代数式的概念及分类。

3、对函数的初步理解与认识。

4、整式的加减运算。

5、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求解过程。

三、教科研课题:

课题名称:怎样学好数学?

研究步骤:1、研讨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老师认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研究怎样教的问题。

3、探讨让学生怎样学习数学及学习的方法。

4、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_大教育方针,以七年能数学教学大纲为标准,坚决完成《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刚刚完成小学六年的学习,升入初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七年级。通过调阅小六毕业会考成绩册和试卷,发现本班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甚理想。从学生作答来看,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较差,思路不灵活,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解难题的能力低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有理数的运算,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

2、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是进行整式加减的基础。

3、使学生从实物和模型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几何知识点的应用无处不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概念的定义和性质的表述。逐步使学生懂得何语句的意义并能建立几何语句与图形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习用语言正确表达概念、性质。

四、教材分析:

本书共有四章,每章开始均配有反映本章主要内容的章前图和引言。供学生预习用,可做教师导入用。正文设置了“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栏目中以问题,留白或填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也安排了“阅读和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信息技术应用”等选用内容;还安排几个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小结、回顾与思考。学习过程中还有练习、习题、复习题三类。

五、教学措施和方法

1、认真钻研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钻研教材。

2、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加强课堂教学设计,用直观式、启发式、探究、共同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教学。

4、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加课堂容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做好学生学习等各方面的评估工作。

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七年能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坚决完成《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两个班共有120人,学生刚刚完成小学六年的学习,升入七年级。由于六年级的学习也是在我们几个教师的任教下完成的。但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较差,思路不灵活,缺乏创新思维能力,低分很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加上又重新分班组合,使得教学又增加了难度。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有理数的各种性质和运算法则,初步学会使用代数式探究数量之间的关系。认识基本几何图形,掌握基本基本作图能力和的技巧。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抽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发展几何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尤其是自主探索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源自生活实践,最终回归生活。

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50%,及格率9%以上。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共有8个章的知识:

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队物体形状的认识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通过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介绍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而引人组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最基本的图形——点、线和面的介绍,进而以此为基础介绍线段、射线和直线,并进行线段的度量和比较。

第二章、有理数。本部分主要有生活中的正负数、数轴以及为以后学习做准备的知识:相反数和绝对值。

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的统计图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4节内容:数据的收集方式、数据的整理、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图的相互转化。整个内容围绕着真实的数据展开教学。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大量丰富的实际生活例子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操作与合作探索活动学会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的简单方法,并用来处理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问题,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第五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本部分的前三节与以往的知识是一样的: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和代数式的值。后两节就大大不同于以往的编排方式了,他把函数的知识提到了这里,很具有挑战性。

第六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第七章、数值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数值的估算,于是编制了本部分的内容,其中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本部分的重点。

第八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备课,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上好每一堂课,阅好每一份试卷,搞好每一节辅导,组织好每一次测验。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向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喻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数学特长生。

3、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4、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5、、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6、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7、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5

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内容:

本册教材的编排顺序是: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第九章。这6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一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后章五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教材编排有如下特点:

1.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2.注意给学生留出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3.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4.强调数学思想方法.本册书突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的思想以及类比的方法.重点训练项目是:通过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教学初步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推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与求法,实数的概念及实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关系;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法与应用;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教法与应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二、学生学情:

本班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但是发现本班学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较多,差生较多,上课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本学期要切实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要求:

四、教学措施:

1.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仍然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抓好课前备课,这就要求我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注重教学方法,努力让不同的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

2.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整体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设问,多启发,多观察等,增加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这样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学中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使水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以此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3.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于学习比较的学生,给他们留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性的作业,检验他们对当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留一些综合运用或拓展能力方面的作业,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情况。

4.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课前自学,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或还有什么我看不懂,在书上做出记号。以便上课时重点听讲。课堂上,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做好上课的准备,听课时要集中精神,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回答问题,不懂的及时提出来。要求课后养成复习的习惯,每天都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可在头脑中回顾当天所学知识,对于忘掉的或回想不起来的,可翻书重新记忆。另外,隔段时间还要把前面所学的知识再行回顾,以免时间长了忘记了。要求学生每天认真完成作业,作业要书写工整,解题规范,杜绝抄袭现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5.关注学困生,不歧视学困生,尊重、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由他们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或第八节自习时间为他们辅导,尽量使他们跟上教学进度。另外,对他们要有耐心,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6.培优补差。对于中上等生,利用课后阅读材料和课外资料丰富他们的头脑,增加他们的知识面,通过专题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课外资料或上网学习等方式拓宽他们知识面和视野,不懂就问,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以提高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对于学困生多关心和帮助,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多鼓励他们,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湘教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第四篇: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考试基本情况

本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的命题打破了传统的26道题的题量数目而是坚持了中考改革理念设置了24道题。试卷以课标和课本为纲,考查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特点:

1.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1)对基础知识一般只考它的直接应用;对基本技能,不考繁杂的内容,这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可以减轻学生负担,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训练。

(2)体现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第2、7、21、14题,都是实际问题,为学生实践能力的体现提供了空间,让学生在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中,体会知识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

(3)重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试卷中对初中教材中反映出来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重点考查。如数形结合思想、转化的思想、消元思想等,这些在试题中都有体现。

2.以课本为本,试卷不避讳课本上的例题、习题,试题17,18是从教材中和练习题中稍变数字而选取的。

3.试卷结构

题型比例:整卷共24道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容易题、中等题、难题分值比例适中,基础题特别多,而且平时练习都涉及过,坚持了中考改革重基础的理念。选择题18分;填空题32分;解答题70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及分析:

选择题基础中透漏着灵活性,第2题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贴近生活,第5题错的原因在于有些学生还是无法区分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成为问题,在教学中应重点注意。填空题考察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但填空题第14题由于有些学生的审题不认真写的都是方程组,这道题提问的方式很新颖,在平时练习的题中只是对问题稍作了改变。解答题的题型很全面,每一章节的知识点都体现了,而且都是基础,本不应该成为问题,但解答题第21题(2)扣分的原因在于审题不认真,题只问了m和n的值,有同学把百分号也填上了,不注重细节。第23题(1)几乎所有人都能得分,但失分的关键点在于(2)做题方法都会,但是忽略了m是一个负数,求面积是边长是正的,而(3)错的原因是思维没打开,题干问的是在坐标轴的负半轴上,而学生总是根据习惯只想到了当这一点存在于x轴,忽略了y轴的情况。从答卷的整体情况来看,学生对于掌握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要加强。阅卷过程发现学生答题中不乏简捷、精彩的解法。但同时也发现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例如:解答题23题其实答题步骤很简洁,但有些学生书写太过复杂。第24题其实可以说是固定的题型,平时练习中很注重,有些学生看到这复杂的题干就会被吓到。

四、原因探究

1、学生基础掌握不牢。

2、学生审题不认真,不能从繁杂的题干中提炼出精华,书写不够简洁,思维总是局限,思考不全面。

五、改进措施

1、在进行学科教学时要注重基础,强化基础,时时刻刻教育学生认真审题,学会在复杂题干中提取精华,不被长题干吓到,平时练习中注重学生书写规范。

2、尽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能融于课堂,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3、夯实基础,努力实现课标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结构。不能脱离课标、教材。

4、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渗透在教学全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学好概念、定理、法则等内容,而且能体会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把握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通过不断积累,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自意识。

5、面向全体,加强学法指导。鉴于数学考试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现状,在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学习,不掉队。

第五篇: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呆鹰岭中学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试题分析:

这次考试是120分制、120分钟考试时间、全部闭卷。内容覆盖了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学期的所有知识点。题型丰富多样,包括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有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

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选择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本学期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在基本知识中,选择题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拓展!

试卷分析:

第一题选择题;错在第(4)、(8)小题的较多,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特别是

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第二题填空题:灵活度比较大,注重数学理解,得分率较高。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对数学知识理解不到位的问题。

第三题计算题:得分率为50%,主要错误有如下情况(1)解题格式不对;(2)

书写不规范,计算能力低。

第四题解答题:是综合应用题:重在发挥学生的的思维能力,得分率比较低。但

有利于有潜力的学生发挥自我的能力。存在情况:

1、书写格式不规范,过程不详细、潦草,对条件的因果表达还存在相当的缺陷,对几何知识掌握极度不扎实;

2、对相当的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练习量没落实到个人。

下载2017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2-2013春季七年级(下)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防城港市第二中学数学组张声勇、谢培连、覃长广 一、考试基本情况: 本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的命题坚持了课改精神,加强了对学生思维......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周测试卷

    周测数学试卷3 班次姓名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24 的意义是2.甲乙两数的积是2 12,若甲数是-312 ,则乙数是 3.计算:-312154=4.计算:-3411 8 =5.若a、b互为相反数,m、n互为倒数,则a5......

    七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式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3x2B. yy1C. x5y0 D. 211x2x 342.如果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0(a0)的解为正数,则( ) A.a、......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对于本次考试的成绩,我感到不满意。总体情况来看,只有小部分学生都发挥了正常水平,另一小部分同学通过半个月的强化复习,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进......

    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P9图6.11、图6.12,北美洲大的地形单元、地理位置的特点(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 P12图6.15 北美洲的气候类型图 从气候类型分布来看,西部受地形影响......

    新人教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 二次根式知识回顾 1.二次根式:式子(ge;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

    五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

    六年制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测试卷 山丹县位奇镇朱湾小学 高成震一、计算二、基础知识集中营。(30分)1、认真想,仔细填。(共20分,每空1分,11和12小题各1分) (1)5千克色拉油平......

    初一下册数学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写出一个在第二象限的点的坐标:_______。2、将点(-2,1)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3、a、b、c是直线,且a⊥b,c⊥b,则a与c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