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明朝那些事儿》读书报告 简析“明矾”现象产生的因素
简析“明矾”现象产生的因素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报告
内容摘要:一本讲述在普通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历史的书,在网上最初连载时即有百万网络点击量,千万拥泵——“明矾”,这种现象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本文将从该书作者“当年明月”独特而理性的解读方式、现代化包装和运作方式以及受众需求变化等方面解读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种种因素,从而更好地解读《明朝那些事儿》这本现实生活的教科书,给读者更好地认知政治与文人带来更多启示。
关键词: “明矾”现象 “现代化手段” 受众需求
正文部分
一、解读方式介绍
作者采取的解读方式与以往解读历史的方法有相似处,也具有以往说史类书籍所不具备的现代化风格。当年明月采用的现代化语言解读方式,并非其首创,柏杨、李敖都有过尝试,但融合了其它说史因素的《明朝那些事儿》,无疑成就了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解读方式。
市面上讲述明朝三百年间历史的书籍多种多样,如汤纲、南炳文的《明史》、傅衣凌主编、杨国桢、陈支平著的《明史新编》等。和《明朝那些事儿》相比,可以编写那样的书,但那样的书太生硬,给人冰冷的感觉,而《明朝那些事儿》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点,主流思想贯穿七本书的始终,使读者沉浸于厚重历史的同时,对其产生奇妙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就是主流思想的共鸣,也是牵引读者读下去的脉络。
“我们希望在面临绝境的时候不能绝望;拥有权力的时候不会迷失;痛苦的时候不会丧失冷静;愤怒的时候能够看清真相;孤独的时候不会迷失方向;对于诱惑能够坚持;面临残暴可以依旧忠诚……”这些也都是《明朝那些事儿》教给我们的。这样的思想无论什么时候,经历多少沧桑,都会是人们所坚守的。这就是主流的思想。
历史虽然是成王败寇的游戏模式,但这种模式不能妨碍读者用自己的方式去判断谁是胜利者。在严嵩、徐阶的斗争中,徐阶是胜利者,不单单是因为结局。“我没有忘,徐阶用一种极为冷酷的语气回复了她的训斥,一刻也没有忘记过,等待只因值得,隐忍只为爆发,要坚信,属于我们的机会终会到来“2这就是坚持的胜利。而在孤独中默默等待胜利的李东阳同样值得我们钦佩。”李东阳终于解脱了,他挨了太多的骂,受了太多的委屈,吃了太多的苦,等了太久太久。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所有人都指责他的动摇,没有理会他的痛苦。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3就这样孤独的享受着属于自己的胜利。还有在昏暗的灯光下用碎碗片一点点割去自己腿上的腐肉截去附在骨头上的筋膜的杨继盛,在我们看来难以忍受的折磨中坚守着自己的忠诚,一句“不要动,我看不清了……”4其中的勇气谁又能体会到。明朝三百年间的历史中成王败寇模式也不能抹杀的胜利者比比皆是:杨善、徐阶、王东阳、杨继盛、孙承宗、王守仁……这些人虽 23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7(4): 286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7(4): 157 4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7(4): 161
基和老朱家的斗争——也可以说是员工和老板之间的摩擦;再接着就是朱棣和朱允炆间的互相掐架,当然也是少不了战争和权谋争斗。第一部就就这样洋洋洒洒结束了,虽然简单但合人胃口,有市场,所以才会有天涯论坛的百万点击量,也才会有“明矾”的诞生。紧接着第二部各路神仙纷繁登场,先有朱棣摆平自己的员工,然后率领各路人马五征蒙古,为自己员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之后又怀揣着不可细说的秘密派遣了郑和七下大西洋,接着南下讨平安南,整一个朱棣的努力奋斗史。再之后就是宦官王振的个人表演时间,其后又有于谦的力挽狂澜。一切平静之后又来了一场朱祁钰和朱祁镇兄弟俩不对称的争斗。整体来看,依旧是权谋争斗和铁血战争。
紧接着的几部,无外乎皇帝的胡闹和昏庸,如朱厚照、嘉靖帝;大臣的恪尽职守,如王守仁;奸臣的败坏朝纲,如严嵩;外患战争不断,倭寇的闪亮登场和蒙古的死灰复燃;也就有了各路武将奇才的呈现,如戚继光……当然了这仅仅是一部分人。三百年间的历史多少人物纷繁登场,要是一 一赘述,恐怕没人能写下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大部分篇幅是描写金戈铁马的铁血战争、杀人不见血的权术诡诈以及忠贞之士的不屈斗争和力挽狂澜。虽然简单,但有效,因为读者认可。众多“明矾”证实着这一点。
(三)史料的真实性
作者在讲述明朝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引用了大量历史文献。对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叙述都保持了客观的态度,虽然加入了一些自己的评判,但这些评判都是建立在客观历史和基本道德准则的基础上的。
作为讲述历史的书籍,如果不够真实,也就相应少了很多读者。读者想了解的是历史,而非作者的胡编乱造。历史作为一个严肃的话题,不能缺乏真实性的
二、现代化的包装和运作方式
一本书要想火要想畅销,就不仅仅只需要内容写得好,内在外在的包装、运作方式的选择都对书籍的销售有着重要作用。到了现代,顾客是上帝,在坚持自己的原则的前提下,怎么去吸引读者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沉闷的语言在我看来对于说史类的书籍来说就是一个灾难,而厚重的书籍对于读者来说也不是一个轻松的负担。我们现在都倡导轻阅读,只有新颖的现代化的包装和运作方式才能吸引众多读者的眼球,而采取了诙谐的语言风格和连载分册形式的《明朝那些事儿》,再加上网络推手的作用,《明朝那些事儿》拥有众多拥泵——“明矾”也就很自然了。
(一)诙谐的语言风格
网络阅读的飘忽无定,鼠标移动的急躁程度绝不亚于遥控器按键。网文,尤其是讲述历史的网文,要抓住读者的眼球殊属不易。因此我们可以理解《明朝那些事儿》为什么要采取如此“现代”的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
对于大多数讲述历史的书籍,晦涩难懂、枯燥无味就是其代名词,白话的改革把人们从文言文中解脱出来的同时,也使我们和古代的书籍有了隔阂,有了因陌生而带来的不理解,引用大量古文史料讲述历史的书籍因此变得枯燥无味。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采用人们所熟悉的白话文形式,而当年明月做得更彻底,白话文的形式外,加上了诙谐的语言风格,从而引人入胜。
诙谐的语言风格是靠着通俗的语言、无厘头的幽默……形成的。这样的例子在书中到处可见。如开篇对朱元璋的介绍,新颖而又扣重事实:“姓名:朱元璋……职业:皇帝”7,使读者耳目一新。在读者已经厌倦了完完全全俗套讲史的固定 7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7(4): 2
在过去,一个人著书好像就是闭门思过似的,静悄悄地把自己想说的一股脑地写下来,当然有没有市场要另当别论。不能说这种方法不科学,只是这样的写作少了许多和读者的互动。毕竟书是写给读者看的,读者不认可,也就没写的意义了。而连载的形式,很好地使读者和作者互动起来,读者所想,作者都可以适当考虑,当然讲述历史的书籍真实性不能更改,但读者可以选择想要作者怎么样去表达、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生硬的、柔和抑或其它。也正是连载的形式、网友们大量的叫好声,让试水成功的当年明月决定“一路黑到底”,终于造就了大批“明矾”。
发展到现在,写书成了一种职业,也方便了许多,不必非要全部写完才完整出册。不完整出版,一方面有一个缓慢的预热过程,另一方面在写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接受读者的意见。对于一本书的认可,大家都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分册让一本书的寿命大大加长。通常前面的书还火热的时候,作者可以趁热打铁推出新的,这是单本书所不具有的优势。此外,如果《明朝那些事儿》把七本书的内容用一本书来表达,那就太厚,也太仓促,对大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可以说《明朝那些事儿》是众多的读者一起看着长大的,不仅仅包含着作者当年明月的汗水,众多读者诚恳的意见也是《明朝那些事儿》成功的重要因素,这样的一本书会有一大批人去拥护、去喜欢,因此“明矾”产生了
(三)网络推手
说到网络推手,不是用来贬低《明朝那些事儿》。网络推手确实是一种现象,就像大众造星,像超男超女,本身就有推手,只不过他们除了网络推手外还掺杂着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手段,选手的本来面目如果简简单单的从表演中你是坚决不可能看得出来的,人们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形式。虽然在现实中有关网络推
这要从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说起,仿佛是一瞬间,百家讲坛火了:讲评《论语》的于丹、品三国的易中天、还有熟知的纪连海阎崇年,国学仿佛开始以从未有过的高姿态出现在人们眼前,人们也仿佛都对国学散发出浓厚的兴趣,国学似乎在一夜之间醒来。人们对历史真相的渴望,成就了“百家讲坛”,而对文人和政治的思考,成就了当年明月。03年兴起的百家讲坛可以说为06年兴起的《明朝那些事儿》造足了势,虽然是无意间。《明朝那些事儿》对明朝年间的文人和各种各样的政治领袖的生动描写无疑是新颖而又引人注目的,在原先市场一片空白中,读者当然能够认可。《明朝那些事儿》把握住了市场的先机,之后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那些事儿”,但是从效果上来看,远没有《明朝那些事儿》明显,培养出的一大批的“明矾”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导致了一种普遍的浮躁心理,一本书不能够耐心的看下去,网络的阅读更加重了这种倾向,读者对书籍也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必须是引人入胜的,必须是有趣的(当然不能排除特殊需求的,专门从事古文研究的),这也就要求市场上的书籍具有更多的针对性,大家都不会反对愉悦的阅读,无论是八卦还是研究性课题,始终是达到一个目的——愉悦心情,当然研究性的课题或许不能采取轻松的语言,但在读者中又有多少是为了研究呢,大家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
经济的发展导致人们政治诉求的增加,人们有意识地去思考,政治是一个比较高级的词汇,本来人人都有参加的机会,现实的不可能导致人们将其转化为精神层次的需求。现实中的白话历史、有关权谋争斗的书籍,有,但不多,而像《明朝那些事儿》这样的几乎没有。人们有参与政治的愿望,或者说是深入了解政治和文人的想法,《明朝那些事儿》迎合他们这种需求,让他们一次看个够。
并非他关注的所在,这样的历史价值观对读者有没有误导很值得思考。不过分地说,“泱泱大国,四方朝拜”就是当年明月的历史情结,当然也是我们读者的历史情结,也正是这种情结形成了市场,造就了当年明月。一方面,《明朝那些事儿》传递的是一种单一的崇拜权力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当年明月又试图给读者一些类似于“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劝导,这种“胡萝卜加大棒”式的价值观诱导着读者放弃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判断。我们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就要就不能忘记时时思考,自己的价值观究竟有没有被误导,自己究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都是在看这本书时应该思考的深层次的问题。
如果说黄仁宇写《万历十五年》是为了找到近代中国衰落的源头,那么当年明月迷恋的却是大明王朝受四方朝拜的光荣,这就是两者的差距所在。当然两本书的作者的身份局限、市场定位不同,因此或许我们不能拿它们作比较,但是我们在看《明朝那些事儿》时,就应该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作者的角度是一个方面,无论正确与否,是一个意见,同时我们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或许这样我们能得到更多。
第二篇:《明朝那些事儿》读书报告
《明朝那些事儿》系列主要讲述了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此系列书籍的第一部从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写起直到永乐帝朱棣登基为止。算的上是一部朱元璋传和半部朱棣传,其对人物经历生动的记录着实让人叹服。
朱元璋,这位杰出的开国之君在14世纪40年代,从天灾人祸和饥寒交迫的钟离村,一跃而在1368年在南京登上大宝,他走的这条道路由于他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力求飞黄腾达的意识,已被有力地强行改造,而使之具有符合那些传统形式的合理的外貌,使东亚大陆的统治权从新回到汉人的手中。他精通怎样取得帝王统治之术。作为此后的皇帝,他将使这种帝王之术适应他为之着了迷的帝王大业的需要。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无所有的贫农,是通过造反才拥有的天下,放牛,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没受过教育,却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人事管理天才,他在元朝末期出生在一个农民世家,缺乏食物,于是便去讨饭,做和尚,但到后来,元朝把朱元璋列为造反成员,以此为借口来杀朱元璋一家,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他不得不战斗,而在战斗中,他学会了冷静,坚持与果断。冷静能够让他准确判断局势,甚至在失败后能够正确总结经验,而坚持,能让他在僵持中打破僵局,果断,让他能够在所处的局势中正确快速的判断,这三件“宝物”结合起来就是一道打不破的心理防线,而朱元璋利用这道防线取得了成功,所以做一件事,必须学会冷静,果断与坚持,当朱元璋一贫如洗的时候,这三样东西是藏在深处的巨额财富。
朱元璋虽说有让人钦佩的一面,但他的残忍也是难以让人接受的,也许一个帝王除了魄力与智慧外更需要心狠手辣,这是世事人性造成而非他个人造成,放眼于他的一生从杀敌人到杀功臣再到杀贪官,无论出发点的对与错,手段却是格外一致的残暴,开国功臣一一被陷害,不得善终,被任命的官员每天早上出门上朝之前都要与妻儿泪别,虽说写的夸张,倒也可以形象的体现出当时为其做事的危险性,一生杀害官员30000多人,也可谓世界之最,在对他残忍的感叹之余又可以隐约体味到一个王者的孤独和内心的敏感,他拥有全帝国的一切,却没有一个除自己外可以完全信任的人,甚至连自己的儿子都需要稍加防备,当权力膨胀到足以泯灭道德伦理的时候,似乎只有无边无尽的孤独才可以诠释一个“寡人”的心境。在无穷的富贵下,在残忍至极的边缘上折射出的是一个孤独者高处不胜寒的悲哀,所以,想要做一个超越万人的能者,有些时候就必须接受常人无法承受的孤寂,换句话说人生有得亦有失。
读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在对朱元璋观察感悟的同时逐渐将其与随后出现的朱棣一一对比,朱元璋心仪的继承人并不是朱棣,而是朱允炆,但这两个儿子表现的不同决定了他们最后不同的结局,从朱棣反败为胜的历程中又可以学习到很多的东西,在他很小的时候,当朱允炆还在饱读诗书,玩弄文字的时候朱棣在军士的营帐里与训场上同将领们打成一片,结下深厚的友谊,为其未来的霸业打下基础,也许当时的他并没有想那么多,也许只是性格所决定的一切,但你绝不可否认成功的结果从不看你的过程怎样设计,而是关注成功的要素你是否都已具备,至于是为天生就有而感到庆幸,还是不去抱怨,安心的后天自己去培养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现实从来不偏袒于任何一个所谓的乖孩子,它只臣服于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实践家。
如果说第一部让我对人物的性格影响深刻体悟颇多,那么第二部由朱棣领导下被万国敬仰的庞大帝国除了带给我对人物更深的认识外更有对统治阶层的智慧和残暴发自内心的震撼。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内容自永乐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后来永乐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这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让人在感叹历史的同时,回味精妙策略的魅力,敬畏那些已逝的王侯将相。
朱元璋喜欢自己的孙子,想尽办法让心爱的皇孙继位,为其奠定了所能想到的一切基础,但皇位还是被自己的儿子——朱棣从孙子朱允炆的手上夺走了。如此,即使你机关算尽,但还是不能改变未来这个不可抗拒的结果,未来是不能被人所操控的,总会有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却无法避免,命运之神总是出人意料。接下来的朱棣,他在父亲朱元璋的基础上,虽然谋权篡位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但还是将大明发扬光大,成为万”国朝拜的“帝国,对明朝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他有着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仁慈和善——与老百姓在一起时,为他们主持正义,爱民如子;残暴嗜杀——残忍荼毒一切不服从他的人。他野心勃勃,战功显赫,长期在名将常遇春、徐达、傅友德等名将中长大,对战争和死亡早就司空见惯,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骁勇善战的军事家。因为自己是并非是朱元璋的将来接班人的培养对象,对于朱元璋对太子朱标及其儿子朱允炆的偏爱而变得冷酷,对死后朱元璋传位给侄子朱允炆却没有传给他而心存愤恨,在明朝第一阴谋家——一个名叫道衍的和尚的引诱下,终于走上造反这条不归路上。朱棣固然残暴,但也是在他的统治之下,将明朝的发展推向了巅峰。郑和七下西洋,用友好和强盛将大明帝国的名字传遍世界。朱棣后的两任继承人也选的不错,可惜统治的时间都很短,朱高炽和其子朱瞻基一共只统治了十一载,虽然没有朱棣和朱元璋的惊天动地,但在这十一载中,却是明朝的黄金时期,两人合称“仁宣”。书中有令后人敬佩的、宁死不屈的铮铮傲骨,如铁铉、方孝孺,虽然都只是一介书生,一个文臣,但在朱棣的暴行之下,仍不屈服,心中怀中对正义的信念,无所畏惧。这不禁震撼了我: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决心是无可战胜的,执着的信念与不灭的正义才是最强大的武器。书中除了正经的历史,但幽默是在每一行中都能体会到的。其中令我觉得最经典的黑色幽默:“„„如果你有幸拿到两张铁劵,倒也不一定是好事。特别是第一版‘开国辅运’,因为据有关部门统计,拿到这张铁劵的人80%以上都会有朱元璋同志额外附送一张阴曹地府的观光游览劵。此外特别说明:单程票,适用于全家老小,可反复使用多次,不限人数。”除了幽默的调侃,还凸显出朱元璋当时灭臣人数之多。这就是《明朝那些事儿》,能将历史如此简洁明了,幽默生动的娓娓道来,一篇伟大的着作。能将历史写成如此,已是一种创世之举。
朱棣的一生颇为传奇,他人生中两次生死攸关的时刻“中五百万”的经历也不得不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说第一次兵败如山倒,眼看就要被生擒宰杀的时刻那一阵遮天蔽日的飞沙走石救得朱棣一命是巧合的话,那第二次几乎全军覆没时的阴风大作着实无法让人理解,就我们而言,作为庞大社会中的一份子显得尤为渺小,有时候我们无法左右外部环境,但我们只能尽可能的做好自己,也许机会就在你每每快要倒下的时候眷顾你,也许你一生的败笔在于你没有再坚持那么一小会儿,我们不能因为外部因素而抱怨然后渐渐停止自己的努力,而是要学会在逆境中不断顽抗,哪怕眼前毫无希望也要学会坚持,因为最痛苦的一刻也许预示着成功一刻的到来,只有尽人事,才有资格听天命。
除了对朱元璋和朱棣本人品质能力的感悟外,此书还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1出身并不能代表什么,哪怕是一个乞丐,只要你肯拼搏,会拼搏,也有机会君临天下。
2打赢一场战争,必须先要了解你的对手,正像书中所说“越接近对方的水平,就越了解对方的强大,就会越来越畏惧,当他的畏惧达到极点的时候,也就是他能与对手匹敌的时候。”永远不要轻视自己的敌人。
3每一种主张背后,都隐藏着某种势力或者利益群体,在接纳一条提议的时候要看到背后得益的团体,这样才能掌控全局。
4权力的斗争胜利者永远只有一个,张士诚,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人,他白手起家,成就一方霸业,但他的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作为乱世群雄中的一个,他小富即安的心理使其最终走向灭亡之路,权力争夺的淘汰赛中,胜利者只能有一个,要么征服,要么被征服。
5老天无罪,自己的幸福要靠自己争取,因为命运之神从来没有将宝剑交给一个乞丐的惯例。
6千万不要抱怨阻力,而要积极应对,就像朱元璋提拔官员时的手段,总要打压一下才可委以重任,所谓磨练就是这样来的。
7不要做你不擅长的事,解缙聪明,却聪明过了头,在许多人看来,他的变故只是对人生的选择失误而已,然后当他觉决心游走于官场的同时,他将自己看的太高,他对自己官场能力的评价远远超过了自身的水平,违反了一个重要而简单的原则,“做自己擅长的事儿,不做自己资质尚浅的事。”
8创业艰难,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起步的日子都是命悬一线的生活,只有经历过最严峻的考验才能获得平步青云的快感。
9没有永远的敌人或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两大强者的结盟意味着将于更强的对手平衡,当这个对手被消灭,结盟者也就变成了死对头,而自古以来的开过功臣有几个能有善终,也着实让人捏一把汗,因为王者只能有一个,在人性贪婪的背后利益左右着一切,学会在谋利中保护自己,不要被别人当剑使用后硬生生的掰断。
10心胸不宽阔的人做不了大事,朱元璋在造反期间,上下左右逢源,不贪图小利,每次得到战利品,就献给上面,如果得到赏赐,就分给下面的士兵。(不为小利,必有大谋)他老丈人郭子兴背叛过他,甚至要杀他,他不但没有记恨,最后,离开时,把自己的精兵大队留下后,兵权交出,自己另起门户走了。郭子兴曾问过朱元璋:“为什么这样对自己。”朱元璋说:“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不能忘记你的恩德。”得知这一消息后,原先企图杀害朱元璋的人,也对他敬佩万分。
11再强大的对手,只要从精神上击垮他,也只是一团毫无威胁的肉体,正如朱棣攻城方法之一:间谍法。这个世界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12政权握在一人之手,难免造成霸权主义,再英明神武的君王身下也总会存在一批穷苦的百姓,更何况政权落入像王振这样的败类手中,权力的至高无上和高度集中使其无恶不作,将人性丑恶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诺大的王朝最后尽落得皇帝被俘的千年耻辱,在那场不敢回想的亡国之战的最后一刻被自己的部下一斧斩断是一代孽种最恰当的结局,身处如今民主和权力制衡的国度里,不由感到颇为幸运,我们不能对古人制度有苛刻的要求,但牢记历史的伤痕,总会让我们找到更为民主和平坦的大道,迎来人类最幸福的一代。
感谢作者明月,历史并不幽默,幽默诙谐的是你,在乐趣中感悟历史,认识伟人,体味人性最真实的一面,无数的厉害角色每一个都表现着不一样的处事风格,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存法则,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节奏快速的社会里遵从强者昌,败者亡的自然规律有时候显得略微极端,但只要把握好度,它便会成为你不停奋斗的动力源泉,在人生跌向底谷的时候,在人生很是迷茫的时候,回顾历史,古今的生活在我看来换汤不换药,我们不能指望人的本性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感悟,不去抱怨,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开动自己独有的智慧,坚定信念,学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在逆境中求得美好的生活,磨练身心,正所谓郎才女貌,巨大的收获需要惊人的实力与之相配,永远不要怪世事不公,而是要看到现在的自己还不够强大。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所认识的历史只停留在那些枯燥无味的课本上,我们大部分人似乎没有一点兴趣去追寻和探索那段充满生机的记忆长河,在我们的印象中那些书本便代表着历史,记到头昏的时间年月,无聊至极的制度纲领还有简单沉闷的人物事件,渐渐让我们疏远了历史,放弃了在我如今看来最宝贵的财富,历史其实是很精彩的,而《明朝那些事儿》能被大众所接受足见其有过人之处,数以百万计的青少年爱上历史也肯定了作者明月不一样的历史视觉。除了对书中历史人物的体悟外还有更多的便是对这本别具一格的史书记叙风格的欣赏。
正如”历史学者彭勇如此表示自己对历史书的理解。他评价《明朝那些事儿》是“比较有趣的普及书”,“最大的特色是通俗易懂,也有趣。还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周枝羽在读了《明朝那些事儿》之后,称之为“一个流行文化研究的经典案例”。他表示,“这部书几乎具备了流行文学传播的一切因素。只是我没有想到一部具备了这些因素的作品居然是一部历史作品,而且是正史,完全不是戏说,我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把它称为小说,因为它几乎是完全忠实于《明史》的。”一本好的史书不仅要记实,更要能激起广大读者的兴趣,只有当它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和铭记时才发挥了一部史书最为本质的作用,无论历史在哪个档案馆中储藏的多么完好,都不及让岁月的长河在每个人心中不停的流淌,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很难,“当年明月,一个心灵史开创者,强调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正像这个名字的解读:明月,明,就是明朝,明月,就是精彩的明朝,当年明月,就是当年那精彩的明朝!他说:“我写《明朝那些事儿》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历史就是那些发黄的书本吗?不是!绝对不是!历史原来是很精彩的呀!”,感谢明月,你让我看到了前人不一样的一面,你让我发现了隐藏在岁月深处的巨大财富,你让我真正体会到历史无与伦比的魅力。
第三篇:《明朝那些事儿》读书报告
摘要:《明朝那些事儿》一书最早是悄悄走红于天涯网的一个小众论坛“煮酒论史”。2006年3月,当年明月的写作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到5月份,他的帖子已经超过了100万的点击,这对于“煮酒论史”这样一个小论坛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以前的帖子最高的也才十几万。这样的点击率甚至引起了该论坛一些资深网友的质疑,“明矾”们甚至因为版主对《明朝那些事儿》的不作为,发起了持续三个月的大规模“倒版运动”,导致三名版主被免职。
《明朝那些事儿》说的是自明太祖朱元璋出生起,到明朝灭亡300年的事。第一卷则从朱元璋出生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
关键字:明朝那些事儿 朱元璋 历史
书籍简介:
一、书本的基本知识:
书籍名称:《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
书籍作者:当年明月(石悦)
出版日期:2006-9-1
书籍类别:历史、军事、政治
书籍字数:961285字
出版社:中国海关出版社
二、内容概述: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
八、朱国瑞;性别:男;民族:汉;血型:?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职业:皇帝;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生卒:1328~1398;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农民;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面这段文字,是现在迅速流行的史书《明朝那些事儿》的开头,如此介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来的史书中可以说是新的尝试。易中天的火爆,似乎开创了写史书的一种新方法,史书不再枯燥无味地说教了,从天涯煮酒论史论坛走出来的《明朝那些事儿》几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吸引了从普通读者到学术人士等众多人的眼球,现在这本书已经正式出版了。
截止到2009年,《明朝那些事儿》已经正式出版了七部。
三、作者简介 当年明月,本名石悦,男,顺德海关公务员,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心灵历史开拓者,担任国内多家电视台文史类节目主持人,畅销书作家,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销量过五百万册,为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多次获得“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等荣誉,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2007-2008系列畅销书第一名,该系列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1980年出生,现为中国海关总署缉私警察。以《明朝那些事儿》起于网络江湖,受到读者的热捧。当年明月堪称草根讲史的集大成者,大家的认可印证了当年明月的那句话:“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网络红人原被领导认为“很一般”,成名后获重用,最近被借调北京(任海关总署下属杂志《金钥匙》编辑)。
而作者当年明月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一个年仅27岁的年轻人,一个非文学和历史学专业出身的普通公务员,用如此老道、通俗、幽默的手法,将历史还原得清晰深刻、丰满圆润。
第一部分读后感想篇
九型人格理论下的朱元璋
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根本感觉不到这是在写历史,而是像是在读小说——用小说的笔法写正史,这就是他别具匠心的特色。作者在书告诉中我们:历史本身很精彩,历史也可以写得很好看。我本人就有这种感觉。当年明月非常理解大家的心理,于是不宣而战了。他让我们以一种更为轻松的状态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作者写这本书其实一点也不轻松,就是为了让读者读起来轻松。
科技进步快,现在人们都讲究方便快捷,于是有声读物崭露头角了。我也又重新回味了一遍这本经典的《明朝那些事儿(洪武大帝)》。在没有因视觉而产生的直观刺激下,仅仅用
听觉去感受,多了几分悬念和虚幻感。间隙中,还能停下了想象一下各种场面,阴险,磅礴,英勇,惨烈。
都说性格决定人,那来说说朱元璋这个人的性格吧。我想用九型人格的理论来分析。让朱元璋做个测试题来判断他是什么型的人格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就根据我对九型人格的理解和从《明朝那些事儿》中读出的朱元璋来做一个主观的判断,我觉得,朱元璋应该算是九型人格中的第八型——保护者,即领袖型。
八号性格者的人,他们童年充满斗争,强者受到尊敬,弱者被人欺负。在朱元璋的童年,他们一家人不停地与命运斗争,时刻充满着被饿死的危险,他每天活在元朝的暴力统治和有权有钱之人欺压之下,胆怯压抑地生活着。对朱元璋产生致命打击的便是亲人的离去了,四月初六父亲饿死,初九大哥饿死,十二日,大哥长子饿死、二十二日,母亲饿死。小时候害怕受人欺负的八号性格者学会保护自己,他们对于他人的侵犯和恶意变得特别敏感,而且他们把自己当做保护者,为无辜的人提供庇护伞,自己挺身而出去和不公正的恶势力斗争。所以,在灾难过后,有的人选择躲避,有的人选择放任,而八号性格的朱元璋,则坚毅了起来。本来心中“好好活下去”人生观变成了复仇,他没有因此而被打垮,而是更加坚强。保护者的性格,使得朱元璋在得知起义之时,并没有脑袋发热立刻加入起义军,而是想着怎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真正的朱重八是一个有畏惧心理的人,他遭受过极大的痛苦,对元有着刻骨的仇恨,但他也知道生的可贵,一旦选择了造反,就没有回头路。”所以,在最好地保护自己的情况下,朱元璋权衡了当前的局势,“如果不去起义,很有可能被某一个官吏抓去当起义者杀掉,然后冠以张三或者李四的名字。但投奔起义军也有很大的风险,一旦被元军打败,也是性命难保”,再加上汤和的一封信和周德兴算的那一卦的作用下,朱元璋终于走上了反抗的道理。八号性格者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拒绝。他们会拒绝自己能力的局限性,认为他们会运用上天赋给他们的任何品质去赢得胜利。体现在朱元璋身上,当他面对与他实力悬殊的陈友谅的时候,他内心期待的却是与他一决高下,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水平。正是这样,他在张士诚和陈友谅中,就选择了先来拿下陈友谅,战略成功的一方面,也说明朱元璋喜欢挑战,对自己十分信任。
八号性格者可以不折手段地追逐权力和地位,目的却是让自己成为正义的执行者,也是他们心里自认为是正义的正义。这个特征,在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惩治贪官的过程中,则完完全全地显露了出来。洪武二年,朱元璋曾经对他的大臣们说过这样一番动感情的话:“从前我当老百姓时,见到贪官污吏对民间疾苦丝毫不理,心里恨透他们,今后要立法严禁,遇到有贪官敢于危害百姓的,决不宽恕!”朱元璋是说到做到的,他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 60 两以上银子者,立杀!朱元璋的内心是想建立一个绝对清廉的政权,他想让他的百姓摆脱他当年受过的罪,初衷是好的,目的也是好的,但是方式和结果就不一定了。朱元璋还创设了独特的制度,他命令官员贪污处死后,还要把贪官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并挂于公座之旁,供众人参观。这个稻草人不是用来吓唬鸟的,而是用来威慑贪官的。足以见得他复仇心理之重。复仇,是朱元璋这种性格的人的核心特质了,十分强烈,重中之重的事。八号性格者,把复仇心理当做是执行正义,所以,复仇是为了让正义的天平恢复平衡,而不是满足自己的报复的内心。对元的讨伐,对元顺帝的赶尽杀绝,对贪官的残暴,都是朱元璋维持内心正义的方式。
被叫做领袖者的八号性格者,天生对事物具有控制欲。保护者希望控制所有对他们有影响的事物,当他们通过掌握权力而控制他人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一种安全感。他们对于任何企图规范他们行为的做法都非常敏感,他们会认为这样的做法很讨厌,就像朱元璋一看到哪个人比他有谋略比他有远见的时候,就想除掉他,他们因此产生背叛心理,直到他们不再受到外界干扰。就说他忍着胡惟庸那事儿吧,让胡惟庸都有点儿飘飘然了,最后的结果就是,朱元璋要改革了,朱元璋把目标对准了“胡惟庸身后那延续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自从朱元璋当皇帝后,他一直都觉得这个制度过于限制他的权力,他一向认为自己的天下是靠他的能力争来的,偏偏有人要来分权,真是岂有此理!但是这个制度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大臣还是一般的百姓都认为丞相是必不可少的。要废除这个制度,必须有一个充分的理由,而胡惟庸这样无德之人的任意妄为正好可以为他提供一个借口。朱元璋废除了延续了千年的丞相职位,取消了中书省的设置,安排机构分流人员,如此大动作,却干得雷厉风行,干净利落,这让我们有理由怀疑他是早有准备的,这样,朱元璋就可以控制所有权力了,也就踏实了。
保护,复仇,正义,控制„„这样一个性格的人,最终完成了从乞丐到和尚到皇帝的攀升。对于朱元璋在打天下治天下过程中的所做所为而言,我觉得就是一个心理扭曲,有些心理疾病的小孩儿的童年对其以后人生影响的结果,如果那个年代有心理医生,可以矫正朱元璋心理的缺陷,说不定造就的就是“好好活下去的”朱元璋了。但是对朱元璋,我对他的成功是肯定的。毕竟从乞丐到皇帝,不是谁有勇气,谁有谋略,谁有运气就可以做成的,必须是各方面都具备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得不称赞朱元璋的冷静、谋略、独到、运气„„这本明朝那些事儿,让我轻轻松松地读历史,但绝对不是读故事。当年明月,把严肃写得活泼,把白水写得有滋有味,这绝对是一个成功。
第二部分 个人评论篇
我喜欢历史,更喜欢通俗易懂的历史,而不是那些艰深的学术著作,那些我们看不懂,毕竟我们只是业余爱好者,而不是专业人士。所以自然喜欢《明朝那些事儿》。之前我最喜欢的是唐史,汉代风云人物也多有了解。可现在这本书却让我也爱上了明朝。这就是它的力量。
然而该书的缺点是有的。作者为了达到“历史也可以写的很好看”这种目的。其中许多历史情节似乎略有夸张。历史很精彩,但绝对没有当朝明月所写的那么好玩。这是有偏颇的,其次是书中多有作者进行的推断,看似逻辑很强。但其实有破绽。那毕竟只是推断,作者却
经常能根据自己的推断得出历史结论,似乎那就是历史的事实,其实不然。推论终究只是推论,不能直接说是史实,史实是需要考证,即便是无从考证,那也宁缺毋滥。
但整体来说内容十分精彩,没有野史那些胡编乱造的花哨东西,作者穿插的一些评论亦恰到好处,客观且有作者自身对历史本身和历史人物的思考,悬念跌宕起伏。真实的历史一点都不比虚构的小说缺乏想象力。
第四篇:《明朝那些事儿》读书有感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有感范文3篇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范文一
我本身是个不怎么喜欢历史的人,我不喜欢那些零碎的年代,难记的名字和影响,但当我翻来《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我对历史产生了新的认识。
我看到《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主要讲了“靖难之役”后的事情。靖难之役后,朱棣做了皇帝开始了他辉煌的一声,使大明变成了一个富强的帝国,一个伫立在世界民族之巅的庞然大物。里面的人物,有忠臣,有小人,有帝王,有平民,让我真切的感受到这不只是书中描写的人物,而是真实存在的,有肉有血,栩栩如生的人,就像他真的在我眼前浮现。有朱棣的残忍毒辣有朱高炽的忠厚老实。
既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又有南下讨平安南的伟烈。明朝经历了朱棣的造反,社会的稳定,“仁宣之治”后的动荡。这些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
最让我有感触的是朱祁镇,他在土木堡被敌军也先活捉,后被喜宁陷害。经历了蒙古大漠的风沙,险死屠刀之下,被喜宁的诡计算计,他被当做傀儡,用来向大明要赎金,前前后后经历了九死一生,却还是坚强的活着。后来虽然被救回来,却被他的弟弟朱祁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让他回来了以后就处于被囚禁的地位。但他却很满足,他带着急促的步伐向南宫走去,当他打开大门的时候,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她的夫人看不清来人,因为在漫长的等待岁月中,她已经哭瞎了自己的眼睛,当一切浮华散尽的时候,她还会在这儿等着他,此情可流转,千载永不渝。
朱祁镇这一生,从御驾亲征的威风到被俘,被亲人抛弃的落魄,再到复位时的感慨。一切就像是没有发生一样,似乎他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而其中的辛酸,又那是常人可以体会的?由于父亲朱瞻基的早亡,年仅九岁的他便登上这个宝座。说起朱祁镇,也许有点人会对他恨之入骨,但我认为他虽不是一个明君,却是一个好人。
另一个真正让我佩服的人是著名忠臣于谦,在“京城保卫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当他保卫京城的时候,这是一场不能失败的战争,如果失败,北方半壁江山必然不保,于谦输不起,大明也输不起。我仿佛看到了他挺骄的背影,不屈的脊骨和视死如归的决心。这一幕幕的画面在我眼前回放。
历史不是残台断瓦,不是古庙荒冢,也不是发黄的书卷,而是挂在人心的一面镜子,让我们看透历史长河,吸取教训。历史不是你想的那么枯燥,历史原来真的很精彩。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范文二
这两天,我读了《明朝那些事》这本书。这本书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讲述了从131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中发生的事儿。在这套书第五部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张居正了。虽然他在政治管理方面赚了不少钱,非常自大,还把小皇帝视若空气。但是我还是很佩服他。
第一,张居正虽然“无视”小皇帝,但他并没有用小皇帝的无知来搅乱朝政。相反,他用心教小皇帝,想把小皇帝树立成一代明君。
第二,他当上首辅后,并没有祸害老百姓,更没有让那些贪官污吏为非做歹。他不怕报复,创立了“鞭法”和“考成法”,让明朝出现了国库充裕,边界安宁的现状。
第三,张居正知道见好就收。而夏言、严嵩、高拱都没有在适当的时间退位,导致了他们惨痛的结果。虽然他没有成功“走人”,但他懂得抓住时机,没有沉于权力之中,是难得可贵的。
《明朝那些事》这本书,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并把枯燥的历史写得生动,是十分难得的。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范文三
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朝代分别经历着建、兴、亡。想想五朝的勇将明君,想想宫中的风起云涌,再想想塞外的战火连城,我不由得爱上了历史,捧起了据人们说似小说般的历史宝典《明朝那些事儿》。
一翻开《明朝那些事儿》,我便被开头的朱元璋档案吸引了,如:朱元璋,又名朱八八、朱重八,人生历程:农民、乞讨、撞钟、造反(这个猛)、皇帝。仅几句话,幽默无比,把我逗得哈哈大笑。而且这套书不像其它历史学家写的书,故作高深,其实什么也不懂。而这套书的作者就不一样了,用大家的话来写历史,完全打破了看历史书犯困的现象。该幽默的地方会让你笑得停不下来,该严肃的地方会让你屏住呼吸。这也是这套书的奇妙之处。
读完这套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历史原来也是十分有趣的。洪武年间的功绩,永乐大帝的神武,王守仁的智慧,魏忠贤的奸诈,朱厚照的昏庸,朱瞻基的开明……这些人物性格特点深刻在我心中,成为了对兴亡的明朝永久的回忆!
认识了这么多人物,我最敬佩的人就是王守仁了。在他头上,连“圣贤”都不合适了。我敬佩他的决心,十五岁就立志消灭敌兵;我敬佩他的才能,饱读诗书而百步穿杨;我敬佩他的胆量,拿少量人马跟敌方上万军队血拼……他的人生十分伟大,但他对世间的贡献汇成一句话:“存天理,去人欲!天理即人欲也!”他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榜样!
《明朝那些事儿》带领我走进了历史的殿堂。作者让我热爱了历史,了解了历史,领悟了历史。我的感受只汇成了一句话:历史长河,波涛汹涌。壮士悲去,留下惆怅……
第五篇:王慧莹:《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心得
史书读的很少,但这套书一共七本,我却是一口气读下来的,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恨不得省了来看。该书语言流畅,时不时作者还调侃一下,真可谓是轻轻松松读历史,舒舒服服品古人。
明(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共经历十二代,十六位皇帝。整套书看完就像看完了一部历史剧,从朱元璋到最后的朱由检,一个从兴到衰的更替,历史规律就是这样,久合必分,分久必合。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佷恢弘,很厚黑,看到最后的时候就觉得很遗憾,一个朝代的兴起很让人兴奋,一个朝代的灭亡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却让人觉得好无力。纵观整个明朝,能人辈出,用作者当年明月的话说就是猛人特别多。在明代的众多高人之中,我比较喜欢的是张居正。喜欢他的原因有二,其一,他长得帅,其二,他很有才。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嘉靖进士,隆庆元年(1567)入阁。穆宗死,他和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代为首辅。万历初年,神宗年幼,国政大事都由他主持,前后当国十年,为人善谋,独揽朝政,是明代最有权威的一个首辅,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可多得的政治家。当政期间,面对吏治败坏、财政危机、赋役不均、军心涣散的局面,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雷厉风行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后来张居正病死后改革被推翻,但他的个人魅力让人欣赏。
可能是自身喜好的关系,书的前几部颇有励志传奇的气氛,所以看起来很有感觉。后面几部就有种日落西山的感概,特别是崇祯,他是一个很努力很尽心的皇帝,可惜生不逢时,明朝传承到他身上的时候已然病入膏肓,凭他个人的力量,回天无力。当看到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崇祯自缢于煤山那一节,心中竟然有种说不出得悲戚。
作者当年明月(原名石悦)比较欣赏这样的成功学: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所以在最后他以徐霞客的事迹进行了总结,我看过他的访谈,他自己大概就是这么个人,至少在我看来没有被外界的舆论以及荣誉压垮,他还是基本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接着写书。我只是觉得这本书里充满了权力、阴谋与斗争。里面有正义、邪恶、善良、狡诈、忠诚、背叛、气节、宽恕、孤独、希望、痛苦„„看完以后也就稍微得多了解了这段历史,没多大好的影响,反而觉得历史充满了悲剧。人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无愧一生就已经很好了。
王慧莹
201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