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教案1
一、基础知识目标: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和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基本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巴黎和会对中国问题的无理决定;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二、思想教育目标:
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能力培养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关系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互相影响的辩证关系认识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本课难点: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板书设计:
第24课
一、新文化运动
1.兴起的背景
2.兴起的标志
3.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4.代表人物
5.历史意义
6.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二、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2.五四运动的爆发——195月4日
3.“六三”后五四运动进入新阶段——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4.五四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
5.历史意义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五月四日是中国的什么节日呢?(五四青年节)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它起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这场政治 运动的先声——新文化运动,则如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风,唤醒了人们的沉睡的思想,促进了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觉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民族命运飘摇的岁月,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年代。
讲授新课:
问:辛亥革命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的成果,同北洋军阀进行了哪些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这些都是政治领域里的斗争,政治领域里的斗争必然要放映在思想领域里。新文化运动就是当时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思想领域里同封建势力的斗争。
(板书)一、新文化运动
任何一场运动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都是源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看书,范文,课本正文的第一段及小字部分)
(板书)1.兴起的原因
一方面,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之后,在政治上大搞独裁统治,进而复辟帝制,为其复辟帝制服务,极力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另一方面,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破坏辛亥革命的同时,在思想文化上也支持袁世凯的尊孔复古政策,这更助长了袁世凯的反动气焰。
在这两股反动势力的推动之下,一时间复古思想到处泛滥,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不能容忍这种局面,于是就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
(板书)2.兴起的标志
1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号召青年们从消极、保守、退缩、闭塞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树立其积极、向上、进取、求实、科学的精神,向腐朽的封建意识进行斗争。新文化运动开展起来了,其后,《青年杂志》又改为《新青年》。《新青年》发表了大量的宣传新思想的文章,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这场新文化运动究竟想向人们宣扬什么呢?请同学们找出新文化运动的这样内容。
(板书)3. 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民主,又称为德先生(Democracy),指的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以法国为榜样,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科学,又称(Science),指自然科学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树立起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这样内容,是新文化运动两面最光辉的旗帜。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指的是以三纲五常(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为中心的孔孟之道的儒家伦理学说。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学是指革命内容与白话文结合起来的文学。这些思想的传播与一批杰出的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是分不开的。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相关的小字部分,找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主张。
和同学一起总结。
那么,这场伟大的思想活动有何意义呢?
(板书)5.历史意义
(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2)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方面指出新文化运动对当时思想界的意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教案2
一、课程标准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习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陈独秀创办《新青年》、胡适首创“文学改良”、鲁迅李大钊的代表作
2、过程与方法:自学与同学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国自强、不断求索、勇于实践;客观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
三、学习重点、难点、知识点
1、重点:《新青年》的创办;胡适、鲁迅与新文化运动
2、难点: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学法指导:
知识点:
(一)创办《新青年》
(1)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以《xx 》为阵地,高举和的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2)新文化运动
提倡xx,反对xx;
提倡xx,反对xx;
提倡xx,反对xx;
提倡反对,斗争锋芒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
(二)文学革命
(1)19,胡适发表了《xx 》,随后,陈独秀发表了《xx》,由此掀起了文学革命。
(2)鲁迅是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他创作了《xx 》《xx 》等文学作品,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成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3)“新世纪的曙光”
(4)19,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xx 》和《xx 》两篇,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5)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它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年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探索的新出路,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五、课堂训练
1、填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可总结为四提倡、四反对,请你把相应的内容填入表中
提倡反对
提倡反对
提倡反对
提倡反对
2、议一议:为什么人们打这场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性质是什么?
3、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4、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主要代表人物有那几位?
新文化运动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着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用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2)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义。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18,一个18岁的中国青年到南京参加科举考试,考场里有个考生聚精会神地念着自己的八股文,每到得意处便大喝一声:“今科必中!”这个青年在一旁看得发呆,心想若是此等迂腐之人考中举人得了势,不知会把国家搞成什么样子。从此之后,他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踏上了寻求真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
199月,这位曾投身于辛亥革命的志士在上海创办了一本名为《青年杂志》的月刊,不久改名为《新青年》。正是这本杂志高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拉开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序幕,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新文化运动。出示课题。出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为什么称为新文化运动呢?新文化是与旧文化相对而言,是对千百年来的历史沉积而成的封建文化的无情批判。那么为什么会在20世纪初的中国产生这样一场新文化运动呢?首先我们来看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学生们回忆一下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什么?(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师:中华民国成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以后又是怎样做的呢?(出示袁世凯登基、祭孔图片)。这些说明了什么?什么是孔子之道呢?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里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引导学生思考:尊孔复古是反动的封建逆流,而帝国主义在当时处于先进的资本主义,它们为什么支持尊孔复古?教材中的“对内对外,两无遗憾”是什么意思?
讨论:新文化运动是不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呢?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看影片片断同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口号、代表人物、内容。(多媒体先出示问题,然后播放影片)。
看完影片后,提问: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生回答后投影展示《青年杂志》、《新青年》,并简单介绍。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投影出示陈、李、胡、鲁四位人物。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这四位人物,大家鼓掌欢迎,先请四位做自我介绍。然后我们请这几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这是在《新青年》旗帜下聚集起来的一个生气勃勃的知识群体。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可以概括为四提倡、四反对)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也就是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反对封建独裁;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强调的是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反对封建愚昧;
陈独秀《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民主” 和“科学”的口号,他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科学?
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
科学:指自然科学及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强调从个人有独立自主权利的观点出发,提倡独立思考,反对依附古人,反对盲从封建权威,反对做习惯势力的奴隶。要求从封建传统下解放人的个性与才能,使其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文章,反对模仿古人,反对言之无物。斗争锋芒直指孔教,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潮流。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提倡民主和科学在今天过不过时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重读新文化运动的主旨。(生齐读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师: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四年大战后的欧洲人充满了忧虑和悲观,连西方人自己都对自身的文明表示怀疑。世界的形势和国内的现实使国人感到资产阶级思想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是什么事件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呢”?(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十月革命的炮声终于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拥有事实的理论,具备了征服人心的说服力。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决定人类命运的已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让新文化运动有了什么样新的发展呢?
李大钊等人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进入到一个新时期。
新文化运动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生回答。
中国新文化运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第二,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是,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这一点一直影响到后来。
我们的先辈们为了救国救民,追求真理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呢?让我们一起来宣誓。
全体起立宣誓:
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当学习和继承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那种勇于探索新思想和超前学习的精神,将民主和科学的两面大旗举得更高更高!我们作为未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应当学习和继承他们那种敏锐的政治眼光、为维护祖国的进步,积极创造新事物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将我们的祖国建设成现代化的强大国家!
让我们为之而努力奋斗吧!老师总结了一首歌谣,帮助同学们来记忆这一课的内容。出示歌谣。
新文化运动歌谣
新旧思潮起冲突,
《青年杂志》运动搞。
民主科学摇大旗,
陈李胡鲁做代表。
十月革命送曙光,
马克思主义响中国。
新文化运动载史册,
人们思想大解放。
新文化运动教案4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如《新青年》的创办、新文化运动的“四提倡,四反对”等;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进步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知识。
(2)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发展;民主与科学的主要含义。
(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
(4)探究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中,新文化运动对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探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和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
(1)以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地名、刊物为话题,联系讲解,史料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的能力,培养“论丛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的,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及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全面评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图片《北大钟声》,20世纪初的北大可以看见这样的画面,这些先生们都是校长蔡元培请来的,你认识谁?
当时的北京大学各种思想都占有一席之地,北大不仅包容了拖着长辫的旧学代表,更包容了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进步青年教师。正是后者,在百年前掀起了一场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解放运动,书写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场运动即新文化运动。
2新知介绍
一、新文化运动(1915—19):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起于1915年《新青年》的创办,下限三说,一说1921年,一说1923年,一说1927年,笔者取1921年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般认为,19是其分水岭,前期是反对封建旧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后期是以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为主。
1、背景:
(1)政治上:
①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如1915年与日本正式签订《民四条约》,以二十一条为基础,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
②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19,建立君主立宪制,反对者政治上有护国运动,思想上有新文化运动。
③军阀割据混战:
1916年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分裂,地方军阀崛起,进入军阀混战时期。
以上这种政治局面,外有侵略加剧,内有帝制复辟、军阀混战割据,中国的先进分子力图改变,寻找新的出路。
(2)经济上:民资进一步发展(“黄金时代”),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新文化运动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的基础知识,如《新青年》的创办、新文化运动的“三提倡,三反对”等;
(2)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发展;民主与科学的主要含义;
(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辩证关系。
(4)探究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中,新文化运动对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以历史人物和重要历史地名、刊物为话题,联系讲解,史料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的能力,培养“论丛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的探索。
(2)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在学习中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3)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和多元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和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谈话法,讲述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表格1840年——19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复习上节课内容,由此提问:以上各派的救国方案结局如何?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由此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课讲授: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问题1:结合以下图片材料思考新文化运动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兴起的背景分别是什么?
师:多媒体展示三组老照片由学生归纳背景
生: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根本原因)
政治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另一方面,窃国大盗袁世凯则加紧复辟帝制活动,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
思想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
师:问提2:多媒体显示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兴起标志、代表人物、指导思想、主要阵地、活动基地)
生:(1)兴起的标志:1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2)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
(5)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此处介绍北大发展历史和蔡元培的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师:问题3:新文化运动开展后提出了哪些内容?
生: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
师:提问: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科学?为什么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救中国?
生:德先生: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赛先生: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教师讲解:制度落后,即封建专制制度,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危害,如阻碍社会进步、箝制思想、造成中国的落伍等等。科学技术不发达,迷信思想盛行。历代封建统治者大搞封建迷信,给广大人民带上封建的精神枷锁,进行的精神奴役。)
新文化运动教案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讨论、列表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
2.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学生高度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本课难点是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孔教。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从以下两个问题思考讨论:
①北洋军阀尊孔并且要把孔教定为国教的目的是什么?
②尊孔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平等思想有冲突吗?使学生明确尊孔与独裁专制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当时西方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冲突,理解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必然会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孔教。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要求,采用六环节教学模式,即“目标定向----自学自练----讨论问难----精讲指导-----练习检测---检查反馈”。通过目标定向,引领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什么?教师通过问题导学,点拨学生自学自练、论疑问难,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精讲点拨,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明确知识点;学练检测,明确学得怎样?课堂上充分体现教师检查、引导、督促激励、评点的作用。
学习方法:
通过明确目标、问题导学,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展示新文化运动的四幅人物图片,问:哪位同学能说这些历史人物?
导入新课: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中国处在了北洋军阀的独裁专制统治之下,中国的前途在哪里?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为首的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领导了一场探寻中国出路的新文化运动。
过渡语:(展示《青年杂志》的封面,过渡到本课第一个大问题)
同学们,此图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封面。它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杂志。从第四卷起,《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刊登新体诗。《青年杂志》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新青年》的创办
自学指导一
快速阅读课本41页第一段到第三段,回答下列1--3题:
1、新文化运动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兴起的?(同桌讨论)
2、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孔教。?(各抒己见)(提示如下)
①北洋军阀尊孔并且要把孔教定为国教的目的'是什么?
②尊孔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平等思想有冲突吗?
教师点拨:
1、A.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2、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在文化领域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3、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
强调:学生会依据课本回答出以上三个方面。教师指出,这个问题也就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可概括为两句话:一是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二是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为加强理解教材,教师提出问题:
1、课本中的“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是何意思?②改造国民性,当时的国民性又是指什么?(教师简单解释即可)。
2、西方的民主平等的新思想与北洋军阀实行的独裁专制的旧思想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尊孔的目的是实行独裁和专制。所以,新文化运动要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专制统治,就必须把矛头指向孔教。所以,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斗争。
动脑筋:
“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判断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分小组辩论)
教师点拨:
不对。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把孔教作为工具。这是违背民主潮流的倒行逆施,必然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正是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集中体现,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的。
自学指导二
快速阅读课本41页第三段和42页第一段,回答下列1--4题: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几个?你能说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标志吗?
2、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和主要阵地是什么?
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4、阅读42页红体字及四幅图片,想一想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他的哪些精神值得你
学习?
教师点拨: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主要标志是《新青年》杂志的创办。
2、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和“科学”。
强调:“民主”和“科学”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科学?民主: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科学:指自然科学及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提倡民主和科学在今天过不过时呢?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在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为《新青年》杂志。
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有: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学法指导:组织学生“接龙”,当堂掌握“四提倡、四反对”引用语文科关于“反义词”的概念,练习“对号入座”。
4、言之有理即可。精神紧扣着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模范作用。并以此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当学习和继承新文化运动先
驱者们那种勇于探索,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的精神,将民主和科学的两面大旗举得更高,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过渡语:(过渡到新世纪的曙光)
我们一般把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为“四提倡、四反对”,可是从19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这使得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新世纪的曙光”
自学指导三
快速阅读课本42页最后一段和43页2段,回答下列1--3题:
1、?什么事件的发生,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2、你知道当年引进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刊物和文章吗?(组织学生“接龙”),3、你怎样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提醒学生要一分为二的分析)
教师点拨: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指导学生读42页竖黑体字——摘自《庶民的胜利》。
2、当堂掌握陈独秀及创办的刊物,李大钊及其文章。
学法指导:(强调“钊”字的读音和写法;强调“庶”字的读音和写法。并让学生写一写。)
3、A.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B.缺陷: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各抒己见
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和后期在内容上你认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师点拨:
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活动探究
阅读分析:
有人说:“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只限于文体形式方面的改良。”请阅读下面胡适写的两段文字,在小组里,谈谈你对上述意见的看法。
新文化运动教案7
【活动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教学观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活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主要是利用创设情景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分析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根据所学分析社会现象,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活动教学设计】
模式:
课前准备活动反思
教师:查找资料播放歌曲创设情景知识拓展自我评价
制作课件引入课题引导设问整理总结找不足
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讨论
建构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问题引导,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新文化运动中为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的探索,认识中国要富强,必须提倡民主与科学。感受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内容
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案导学法---指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情景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学法
自主学习---完善知识结构
小组讨论---提高合作探究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针对学案预习本节内容。
2、撰写两百字演讲稿。
教师准备:
1、在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找新文化运动的相关资料。
2、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学习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兰花草(展示幻灯片1和2),简单介绍胡适对民主思想传播的贡献,并提问:作为新文化运动健将,为何要掀起这场运动呢?
通过优美的歌曲以及简明的文字材料对民主思想的传播有一个整体认识,思考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新文化运动背景
(展示幻灯片3和4):新文化运动前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设问:新文化运动前,我国经济、政治、思想上分别是怎样的情形呢?
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知识和现有材料得出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学生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自由发言,生生互动,相互补充。
总结归纳出新文化运动背景:
(1)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2)政治上: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政府推行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3)思想文化上: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通过图片和材料展示思想解放前的社会心态和政治氛围,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感知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2、新文化运动概况(展示幻灯片6和7):
新文化运动基本概况表,并简单介绍蔡元培的办学方针。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通过介绍让学生感知蔡元培等人无畏探索真理的精神。
3、新文化运动内容
(展示幻灯片8):将内容与巴金的小说《家》结合起来。
(展示幻灯片9):将学生分为两组--高老太爷组和觉慧代表组,让两组同学根据不同的情景进行讨论。
(展示幻灯片10):引导学生通过陈独秀的一句话来体现当时的时代背景。
针对两组学生分别设问:
1、高老太爷组:对待国家命运的变化是什么态度呢?
2、觉慧代表组:如何改变高老太爷的这种态度?
得出结论:新思想、新文化需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中去。
展示陈独秀和胡适的两段材料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文学革命的内容。
设问: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继续学习文言文
(展示幻灯片11)觉新与梅的爱情
两组发言人分别说明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由此提出了第一个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让学生理解“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内涵,陈独秀为什么要提倡民主与科学?为什么把科学置于和民主同等重要的地位?
(展示幻灯片12)琴与母亲的`对话
小组辩论:琴该不该去觉慧的学校读书?
导入: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设问:新文化运动为什么将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上,采取由难化简的设问方式提出三个小问题:
(1)儒家学说有怎样的社会地位?
(2)儒家学说的核心强调的是什么?
(3)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又是什么?
两组学生分别就当时的社会现象表明自己的观点。
了解文学革命的内容
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思考并讨论民主与科学的含义
讨论回答:儒家思想强调的封建等级观念与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平等违背。
通过两组学生的对话使学生容易理清文学革命与“民主”“科学”之间的历史逻辑关系,同时也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这样做恰恰是为了强调“民主”与“科学”,努力实现历史过程和历史逻辑的统一。
通过小组合作
组间协作获取信息
通过小组辩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其内涵。
4、新文化运动评价
(展示幻灯片12)蜕变:高家三兄弟随着新文化运动开展,思想发生一系列变化。通过这些变化让学生总结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展示幻灯片12)通过两则材料来进一步引导学生解析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展示幻灯片13)向学生推荐几个书目和影片
讨论回答:觉新的变化体现了民众的觉醒,觉慧对旧家庭的反抗体现了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觉民人生道路的变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从做中学”。通过两组学生的自主探讨,可以身临其境去感受新文化运动后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在一系列的讨论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情操,还能从著作中去感受当时的社会变迁。
5、拓展延伸(展示幻灯片14)主题讲演:
九十多年前,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这两个口号在21世纪的今天是否过时了?
学生活动:通过提前准备的演讲稿抒发自己的感想
通过这一个主题演讲,让学生将过去与现在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民主”“科学”的内涵,也进一步升华情感。
【板书设计】
经济
背景政治
思想
新文化运动教案8
【内容标准】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新青年》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倡民主和科学、文学革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基础知识。
归纳整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代表人物、主要内容、主要阵地、地位作用等。
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内容涉及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学习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文化运动是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弘扬民主与科学,反对传统腐朽的思想、意识和观念,促使人们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树立起民主、科学的意识和信念。
【教学要点】
要点:新文化运动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贡献、主要内容以及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分析和评价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出示:袁世凯身着古装率百官祭孔拜天的图片。思考:民国初建,身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为什么要模仿封建帝王的样子,忙于祭孔祀天?补充介绍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后迫不及待地从“临时”到“正式”到“终身”总统的简要过程,继而倒行逆施、企图圆皇帝美梦的历史事实。说明袁世凯为维护专制统治,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新课探究】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封建复古思潮泛滥。(袁世凯卖国媚敌,复辟帝制;北洋军阀分裂与混战,使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这是因为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缺乏民主与科学的觉悟。)
2、开始的标志
1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
5、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或口号):
民主(Democracy“德先生”)和科学(Science“赛先生”)。其实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继续。
6、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前期: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斗争锋芒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孔孟之道)
(2)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7、文学革命
(1)兴起的标志:19初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掀起了文学革命,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主要作品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
8、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19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歌颂俄国十月革命。19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崭新的思想理论武器,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好了思想理论的准备。
9、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性质上,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它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引导人民同封建专制与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③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有了新发展: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④但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新文化运动教案9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传播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围绕“思想解放、探索救国”这一主题,通过“新旧碰撞风云起”、“破旧与立新铸国魂”、“十月惊雷现曙光”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3)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认识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的传播对于改造中国的积极影响,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同时通过新文化运动中先进中国人为救国而勇于探索的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勇于担当努力学习的理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本课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1、教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
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过程:
课前打出幻灯片:本课标题《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播放歌曲《最美的歌献给你》的旋律。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提前调动学生的情绪,为新课讲授做铺垫。
(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探索救国的脚步,然后播放幻灯片,说明辛亥革命后,思想解放依然继续,探索救国还在前行。
展示课题:《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激昂的旋律、熟悉的图片、激情的语言进行课堂导入,可以渲染气氛,引出本课的主题,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愿望。 (二)新课讲授:
教师:有人这样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是这样的'吗?我们通过第一个篇章“新旧碰撞风云起”来找到答案
一、“新旧碰撞风云起”——看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教师:请同学阅读教材第一段,结合大屏幕上的图片概括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的新变化。 学生:……
教师:这些新变化是否意味着中国就能实现富强吗?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从中概括民国初年中国的社会的政治思想逆流。
学生:……
教师:从视频中可以看出,“作为共和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却也大搞帝制复辟和尊孔复古”,这种倒行逆施,资产阶级会答应吗,他们又会如何的选择呢,于是在新与旧的碰撞中一场风云席卷而来,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教师:我们先走进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来明确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72页第二段明确大屏幕上的表格
教师:介绍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一所激情四射的学校,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感悟他们如此年轻却已经站在时代的前沿,敢于担当。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视频,让学生在比较中,更直观、生动地了解辛亥革命后的新旧思想的碰撞和严酷的社会现实,从而理解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通过介绍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和新文化运动的斗士来明确新文化运动的阵地、基地和青年敢于担当的精神。 二、破旧与立新树国魂——看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作用
教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73页,从宏观上把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学生活动后,展示幻灯片“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涵
1、国家的角度:共和之殇
教师:共和政体名存实亡,主要是什么思想未清除?那新文化运动人士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材料一“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敬告青年》
材料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
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
教案
一、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三、导入:复习导入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中国人的梦想是什么?不同阶级为之做出了哪些努力? 面对不断探索不断失败,中国人将何去何从?那什么拯救你,我的中国?
四、背景
师过渡: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是谁首先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呢? 生:陈独秀
师:思考:通过了解课件中陈独秀年谱及任健树先生的一段话,思考陈独秀为什么在1915年发起了新文化运动?除了个人因素外,结合课件提供的几则档案及课本53页123段,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解说员,你给大家介绍一下20世纪初的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生:----------------------
五、概况
学生阅读课本53页第4段内容填写此表格了解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例如复辟主义,民国所排斥也,本校教员中,有拖长辫而持复辟论者,以其所授为英国文学,与政治无涉,则听之。„„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
--蔡元培
思考:北大为什么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以上这段话体现的是什么办学宗旨?实质是什么
六、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学生阅读课本54页第一段找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思考:材料中所称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究竟指什么?为什么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思考:新道德与旧道德分别指的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 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以此之故,吾主张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华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钱玄同《中国今后文字问题》
思考:文学革命的利与弊? 4.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七、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通过课件材料学生找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思考: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学习外来文化?
七、高考题演练
1.(2013江苏单科)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2.(2013海南单科)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3.(2011年天津文综)《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4.(2011浙江文综)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
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B.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八、拓展作业
总结各阶段各阶级为实现独立富强梦想所进行的活动(表格形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该如何去实现你的梦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