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1
《孙子兵法》是我国一部饮誉全球的兵法圣典,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书”,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文化瑰宝。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高远,逻辑严密谨慎。
《孙子兵法》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战和发展军事理论。如今,《孙子兵法》已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战争著作,而且在现代军事、商业、为人处世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知之者胜,不知者不剩”,孙子用最浅显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商场如战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迎合顾客的需求。要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市场调查这一手段,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并且与市场之间建立经常性的情报关系,掌握主动,始终走在市场潮流的前沿。 “以战养战”、“就地取材”是古代用兵常采取的一种策略。洛杉矶奥运会之前举办的所有奥运会都是赔钱的,没有国家愿意举办,然而尤伯罗斯看到了它的无限商机,他利用“以会养会”的方式,拉赞助、卖播映权,不但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而且从此开了奥运会赚钱的先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规律不仅为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所推崇,作为一种智慧,一种决策制胜方略,它同样适
用于经济领域。何谓“彼”?何谓“己”?从商业经营管理的角度而言,所谓“己”,主要是指经营者自身所属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是全方位的,它还涵盖了经营管理者自身的每一个环节。所谓“彼”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所有外在条件都属于“彼”的范畴;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彼”又可以特指经营管理的对象,即自己有的客户和目标客户。运用到为人处事上,我们可以得出那句颇为感人的话“理解万岁”,从别人的角度出发为对方考虑,同时也给对方一个机会进而了解自己。打开心扉,包容别人,不仅会增进双方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沟通与理解中,自己也拥有了一份幸福。
正由于《孙子兵法》的巨大魅力和极高的实用价值,更加让我佩服古人的智慧。感谢古人给我们流传下来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2
其实暑假的时候一直没有想到要看这本书,直到……
那天电视上碰巧在播黄晓明版的电视剧《风流才子唐伯虎》,那一集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秋香被任命为华府总管,负责处理华府各项事务,却遭家丁丫鬟的百般刁难。唐伯虎深知其中难处,想要帮助秋香,于是暗中送与秋香一本《孙子兵法》,并附言:“虽知总管之职首重管理,然《孙子兵法》乃调兵遣将管理军队之不二法门,正好一用。”看完这句话,我脑子里灵光一闪:秋香是华府总管,平时既要管理华府家丁丫鬟,又要处理各项事务;而我目前也担任学校团委组织部的部长,以后可能也会遇到与秋香相似的经历,我为什么不也学一学呢?于是,我便开始准备读一读这本书。
《孙子兵法》第一篇是《始计篇》,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就是说将领们要具备“智”、“信”、“仁”、“勇”、“严”这五方面的素质。将领带兵打仗不仅要有智慧,足智多谋;更重要的是要对手下的士兵讲信用,诚信是根本;另外要有广阔的胸襟,对人仁爱;要有追求,不惧怕困难,勇于探索;还要有原则,该严的时候就得严格。若是缺了其中任何一个,将领想要打胜仗应该是很困难的。我想,我们作为学校的学生干部,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想要带领好自己的团队,这五个字是同样适用的。其实,除了带兵的将领、学校的学生干部这狭小的范围,做人何尝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呢?
第二篇《作战篇》谈论的是作战的策略,这里孙子强调了战争要注重效率。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也经常会提到“效率”二字,这两个字很重要。
第三篇《谋攻篇》,孙子写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将攻心放在首位,充分说明了使人心服的重要性。战争中如此,作为学生干部带领手下的干事亦是如此。干事们在各学生组织工作的一年时间里,遇到棘手的问题难免走弯路走错路,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告诉他,他错了,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他为什么错,错在哪儿。让干事们心服,这才有利于学生组织的长远发展。
此外,《谋攻篇》中还提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这是对自知之明的概括。知彼,要求我们客观地分析别人;知己,更要求我们客观地评价自己。社会是一个群体,不是某一个人的私有物品。对于“知彼”,我们和别人生活在一个社会中就必须客观地分析别人;不能因为别人和自己的某个意见不合就轻易否定别人,更不能因为别人某个方面的欠缺而瞧不起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别人的长处。相比“知彼”,“知己”则更重要,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又怎能奢望别人来了解自己呢!更可怕的是,当自己取得一点点成就时便忘记了深入分析一下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什么话都对,自我膨胀严重。其实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好好地了解自己。只有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才会做到“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第四篇,论述了攻守之势,孙子认为,能够取胜的信号发自于敌,而不能被战胜的信号来自于己,为将者要让自己保持不可被战胜的防守之势,不被对方钻空子,又要善于发现敌人的“可胜之势”,及时地夺取胜利。其方法论意义就是,要使自己时刻保持充分准备,又要善于观察对方的每个细节。反映在自己的部门工作上,就是要使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自己以前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对自己部门的干事们在以后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不让干事因为他所提出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而使他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
《孙子兵法》第五篇讲兵势,第六篇讲虚实,突出一个“变”字,随机应变,适时而动,以无尽的变化来扰乱敌人,使其摸不着头脑,从而克敌制胜。
第七篇论述的是“军争之法”。
第八篇讲的是九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便出自此篇。这一篇中,孙子列举了“五地”和五个“有所不”,指出了在各种地形和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应变措施。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想说,在平时的学习、工作过程中也要如此。任何问题都具有其特殊性,我们只有找到正确、合适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生搬硬套。
第九,第十,第十一篇,分别论述了行军过程中的注意点和地形的利用,这些经验在古代战争中是非常重要的。第十二篇中孙子介绍了火攻,第十三篇中则介绍了离间计的使用。
《孙子兵法》原本只是一部兵书,但是到了现代,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部兵书,里面包含的战略战术思想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而它富含的哲理也是非常深远的。它是一部千古奇书,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感受得了的,就如同品茶,得慢慢品味,才能品出其中味道。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3
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子著出了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就是这一本书被国外的军事机构作为最高级别的课题进行研究,也从中学到了许多比中国人更高明的东西。其实,他们并没有超越这本书的内容,只是他们看到的是著这本书的国家,却完全不按这本书的套路出牌,弄得他们莫名其妙,但是他们用这本书上的内容时,著书国的精英们却跟这本书上所讲到的负方答案完全一致的执行,好像这本书上的两个对战方,胜方永远是他们,而负方永远是写这本书的国家。
有时,他们甚至在怀疑,这个国度的人是不是在唱空城计吗?但又不像这回事啊,每次只要我们几句话,他们就跟附声虫一样附和,并且比本国的州长和省长听话多了。次数多了,他们如是也不再怀疑这是空城计,而是发现写这本书和用过这本书的人,都早已不在人世了,而现在这本书这个国家里早已被上屋社会淡忘了,没有忘记的人却是一些最穷和最书生气的穷人而已。那些,忘记的人用得最经典的也是最多的一计,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原本叫做“韬光养晦”的成语,现在却成了“掏光养贿”,而且这个养贿的成本是,每年度国家总GDP的1%用来养这帮善于用这一计策的群体;其实,这一计策的既得利益者和整个管理者,并不是不知道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却仍然泰然处之的心态,的确不能不让学这本书的外国人感到意外,因为这些全国13。6亿人的血汗,不是放在国内发展经济了,而是全部转移到其它的世界发达国家,为他们的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就算这样,人家也不感激他们,反而变本加厉的加高筹码,而这些人就算好了这些人,也绝不会在生他养他的国度里,哪怕做一点有利于人民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
这种现象,不但让外国学这本书的军事机构不解,也让写这本书的国家里的普通人民,也越来越看不懂了,从上幼儿园时起,国J的课本上就告诉我们,我们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是随着与周边各国疆界的不断的确定后,真正有多少只有当事国的测绘局知道,而且这些国土里的所声称的面积,实际上早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被一些小到只有几个兵的国家管理着,并且在这些土地上,开采着丰富的资源来作为发展他们国家军事和社会的主要经济来源。
常常被别人奉承几句就知道自己姓什么的国J,宁肯让发展了三十年的外汇全部用在国外买那些没有任何价值的债券,为发行这个债务的国家社会发展和财政赤字买单,也绝不让国内的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没有钱看病的九亿人民,去享受哪怕一点好处。这是为什么,这又是“孙子兵法”中的哪一计呢,学习这本书的外国人越发看不民懂了,但是他们不需要管这这么多,只要每天不开口承认这个,不开口承认那个,写这本书的国家便有大把的钞票送给他,说几句话就能挣到大把钞票的好事儿,如是世界各国纷纷效仿,也如是写这本书的国家每天都送出大把的钞票去买他们不要说这些话。
难道,孙子兵法的真正精髓,就是成天的装孙子,然后别人叫你往东,我们就往东?别人叫你往西,我们绝对不敢往南?长此久矣!写这本书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从地底下爬上来时,真的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想了。
我们是不想装孙子的,但是想不装都不行啊!因为我们连温饱都成问题,哪里还有闲心去忧国忧民。况且,那些占着国J总GDP的群体就算不装,也不碍他们几辈子都用不完的金山银海,不过也别得意得太早,强盗们通常都不讲信用的,等你们的积蓄被人家坑光了时候,你也得回家跟我们一样,再来好好学习装孙子的兵法,那时想不装,可能吗?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4
《孙子兵法》是兵家经典著作,由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共十三篇。《孙子兵法》在深刻总结春秋时期各国相战的经验的同时,集中概括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孙武兵法》和《吴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兵书,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全书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分为上卷、中卷、下卷。
《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谋攻篇》第三、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军形篇》第四、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兵势篇》第五、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第六、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军争篇》第七、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第八、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第九、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地形篇》第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火攻篇》第十二、讲的是以火助攻。
《用间篇》第十三、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逻辑清晰,思想深刻,哲理性、前瞻性较强,其中还涉及了儒家、道家、法家的重要思想。可以说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在经济领域、领导艺术、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人并不是学军事专业,在阅读此部著作时则以其它的角度进行领悟。
在现代的商业范畴里,“商战如兵”。如“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这里提到了“奇正”。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多我退。正所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商战韬略无常,无百年的不败企业。辉煌如生产缝纫机的胜家,能源的安源,财会的安达信,通讯的高通,不也一夜间似大厦倾覆么?但是,我们利用《孙子兵法》中所蕴含的不变的真理内核,往往可以立于难败之地。只要一个组织,无论公司、甚或班级,就有斗争,就有竞争,就有管理,《孙子兵法》就有用武之地。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难道不是么?无论我们在商业竞争里,无论我们在教育他人的过程中,这都是必须的。不了解情况,就像缘木求鱼一样,难。
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比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人生的紧要处便是人生的岔道口,走错一步关系到你达到既定目标的方向,方向错了,就永远达不到你所追求的目标,如同作战中选错了攻击目标一样。所以说,一个人最悲惨的莫过于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因为迷失了方向而同时又不能迷途知返的人,一生的努力会付之东流。即便能够迷途知返,也往往是已经流逝了宝贵的时光,再怎样拼命挽回,也是一段令人遗憾的损失。“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的这个用兵法则,不仅是军事斗争的要诀,也是人生的常理。
人生是美好的,但人生的道路却是坎坷不平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波折就没有生活。所以,我们不能把人生理想化,而缺乏走崎岖之路的思想准备,要接受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考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百折不挠,做一个勇敢的跋涉者。只要你能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那么坎坷就会化为坦途,眼泪就会化为歌声,陷阱也会助你成功,幸福就将属于你,你就将成为”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的”善战者“,把握自己的命运的”主宰"。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5
一、兵道对商道的启发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研读《孙子兵法》,我感觉到非常有必要,因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商道规则正在急剧变化,学习“兵道”的观点也会因现代环境下的天时、地利、历史背景变化而在变。那么究竟研读《孙子兵法》的作用又会如何?我认为我应该采用“以时俱进”的研读方式进行学习,因为在兵道最为关心的是谁胜谁负问题上,我感觉倒在商道上已明显受到挑战,有些显得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目睹许多战胜者们“做大做强”后,结果变得不一定是好事,例如:综观国内许多企业为例,先做强做大的那部份赢者,则先亡也,逃脱不了还欠一身债,从而彻底退出商道舞台的命运;而早早败下阵者,也不一定是坏事,许多因战败而早早收兵,“夹起尾巴”,吸取教训,保存实力者,反而躲避了全军覆没身败名裂的下场。重要的是一切都在变,上世纪讲究单打独斗、品牌垄断市场;21世纪“商道”游戏规则强调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效应,重视资源整合;通过敌对斗争占领市场摸式存在,那么《孙子兵法》兵道作用凸显;但通过资源整合进入市场的模式也明显突出,较强者用橄榄枝不“斗”地收编弱者,而弱者又不“斗”而心甘情愿降级主动接受强者收编,变成强者不战而赢又允许弱者共存,结果是提倡共存共赢,弱者不战而求得生存,那么《孙子兵法》兵道作用则减弱,因为斗者则两败俱伤;和者则共存共赢。
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学习《孙子兵法》,从基本原理、基础、规则、规律、道德、战略和战术方面都会收获无穷。
二、捕捉战机对捕捉商机的启发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孙子兵法》中的“系统思维,悟道知胜的其中之一----十四术,即1、能而视之不能2、用而视之不用3、近而视之远4、远而视之近5、利而诱之6、乱而取之7、实而备之8、强而避之9、怒而挠之10、卑而骄之11、佚而劳之12、亲而远之13、攻其不备14、出其不义。”理解,把《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运用到现代商战活动中去,很快地教会我们如何去捕捉商机,在学习这《孙子兵法》的时候,我总觉得就好像过去在学习毛主席当年的军事思想,特别是“能而视之不能”这一战术在捕捉商机方面很有作用,企业在当前选择投资项目时,摆到你面前的所谓“肥肉”商机,表面上可“能”,但在今天信息时代的商道上,视之“不能”是对的,因为这些商机人人偕知,绝对是不能投入的项目。
三、“将”的素质对现代企业领导的启发
《孙子兵法》关于“闻道、悟道、行道、明道为师之才和全身之道的根基:不闻道不足以明理;不悟道不足以成器;不行道不足以立业;不明道不足以善终生”的论述,对古代带兵打仗的将领的基本要求;对现代带领团队在商战中“冲杀”的企业管理者来讲,也是“师之才和全身之道的根基”,深刻学习和理解《孙子兵法》“道”的内涵,结合到现今社会的实践中去,企业管理者才具备“将”的基本素质,才能“明白事理”,可以“成器、立业”,有机会“以善终生”。
企业管理者具备“师之才和全身之道的根基”后,必须重点学习《孙子兵法》的:“将之智、将之信、将之仁、将之勇、将之严”这“将”才必备的五德。将之智---将之智要超常。“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也。”企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中必须有高瞻远足的目光和智慧,准确预测市场未来走向,撑控整盘棋的主动权。在整个经营管理学习、撑握、运用《孙子兵法》的“知粮草资材馈给、知天时地利人事知已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知度、量、数、称、胜;知火攻用间之道等本领。将之信—赏罚孰明,“令素行以教其民,民则服。令不素行以教为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企业经理人在经营管理中能否做到奖罚分明,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士气和企业的成败。将之仁---“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蹊;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爱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臂如骄子,不可用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虽然稳操胜券,但企业经理人跟竞争对手尽量不采用明斗方式获得市场和顾客,而是用自己的实力和智谋取胜,避免明斗出现的两败俱伤发生;对待本企业员工,则必须做到“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才能够充份发挥企业文化和体现企业团队精神的威力。将之勇---“戒匹夫之勇,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勇怯,势也”。企业经理人在经营管理中所体现“将之勇”,并非“单打独斗,蛮打蛮干,意气用事”等来体现,企业需要的是“智勇双全”的将才。将之严---“法令孰行,合之以文,齐之以武。”对一个企业来讲,必须有严格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得以实施,才能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和步调一致”。
四、商场与战场有何异同
我认为《孙子兵法》兵战与商战的普遍认同之处是:都是对抗性竞争;都是争夺某种利益;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都要运用战略与策略;都是双方经济、科技、管理、后勤等整体实力的较量;抗争过程都要耗费大量资源,成本很高;双方指挥官或总经理的智谋精神,士兵或员工的素质、士气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都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都要坚持以道贯术。
但是我认为,《孙子兵法》兵战与现代商战普遍认为有区别方面都有相同之处的。
普遍认为:
兵战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取政治经济利益;打垮或征服敌人。
商战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赢得或创造顾客。
我认为:
现代商战活动目的同样是:“是为了获取政治经济利益;打垮或征服敌人。”不是吗?只要你的企业“做强做大”获取经济利益,出得起“钱”,老板们不也是加入了“政协、人大”的行列中,从而获取政治利益吗;
在行业竞争中不择手段、采用《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打垮或征服敌人---竞争对手的产品”,而令对手企业倒闭不也多的是吗?
普遍认为:
兵战双方关系是:敌人(直接性);
商战双方关系是:非敌人(间接性)。
我认为:
现代商战双方关系同样是:敌人(直接性),属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是鱼死就是网破,败者将会出现企业破产,产生银行坏帐,因债务纠纷而“刀枪剑影”,大量员工下岗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隐性“妻离子散”,自杀案件增加……
普遍认为:
兵战行为方式是:不遵守游戏规则(兵不厌诈)
商战行为方式是:遵守游戏规则(诚信为本)
我认为:
现代商战行为方式应该是:采用在“以时俱进,应对恢色地带给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的前提下,遵守游戏规则(战略上以诚信为本,战术以时俱进为本),因目前国家一些法律法规远远跟不上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一方面长期的政府行为,因受WTO约束而不得不快速退出;另一方面所谓的行业协会,也正处于萌芽之中,会长多为退下原政府元老、秘书长仍是由政府主管出任;行业规则许多都是从原来的计划经济慢慢地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产物….等等.,这些“游戏规则”正在令真正遵守游戏规则(诚信为本)的企业“慢性中毒”。事实上,目前(起码3-5年内)能够生存发展的部份企业表面上是“遵守游戏规则(诚信为本),实际上是遵守游戏规则(战略上以诚信为本,战术上以时俱进为本)”;部份企业是“采用《孙子兵法》的不遵守游戏规则(兵不厌诈)”;纯“种”的遵守游戏规则(诚信为本)企业(包括许多上市公司)也在这现今的“商道中苦苦挣扎”……
普遍认为:
兵战的抗争结果是:破坏性
商战的抗争结果是:正当竞争是建设性的,不正当竞争是破坏性的
我认为:
现代商战的抗争结果同样是:无论是“正当竞争”还是“不正当竞争”都同样具有破坏性结果,只不过兵战破坏性结果是明的;而商战破坏性结果是“看不见的战线”而已。
五、兵法的系统观对完善企业管理有何借鉴意义
学习兵法的系统观对完善本企业管理必须借鉴的体会是:
一、在关于《孙子兵法》“五事”方面的应用:1、道2、天3、地4、将5、法:
1、公司在学习“道”方面是:确立以人为本,诚信为首,为顾客创造价值,公司正建立的“9+2”泛珠三角汽车服务网络项目宗旨,正是在这一方面体现出来,建立了以汽车服务为切入点,资源整合的商贸网络平台,一方面为商家开辟新的网络营销渠道,另一方面为会员、客户创造价值;最后所产生的利润,才属企业自己;
2、公司在学习“天”方面是:“泛珠车网”定位为“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提出的“一天交通圈”战略提供配套服务项目,符合了“天”所要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自然等环境的各种要素;
3、公司在学习“地”方面是:企业“泛珠车网”项目建立处于我国进入WTO时期汽车“井喷”阶段,产生于因汽车后市场在市场调整中的服务远远未能跟上汽车的发展速度环境下的汽车服务平台,在泛珠三角区域内竞争对手不多,由于网络平台属于资源整合性质,对会员、商家、合作者不存在竞争与矛盾,所以对于公司的空间发展和前进速度非常有利;
4、公司在学习“将”方面是:“泛珠车网”的竞争力在于,无论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在汽车后市场服务方面的高科技应用;网络化、信息化等综合方面都处于主动领先位置;
5、公司在学习“法”方面是:由于“泛珠车网”的经营理念是先投资建设网络平台,然后整合社会资源,再为顾客创造增值服务后的前提下追求利润,这均符合《孙子兵法》的原理。
二、在关于《孙子兵法》“七计”方面的应用:“主孰有道?将孰有能?法令孰行?
兵众孰强?士卒熟练?赏罚孰明?”等,《孙子兵法》已经非常简单,明了地告诉了我们如何去完善企业管理,指出了前进的坐标。只要我们不断地将《孙子兵法》的精髓部份,通过我们努力学习和实践、应用、适应和以时俱进地发挥,我们的企业一定会得到健康地发展!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6
孙子兵法,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本兵书,相传是孙武所著,后由其子孙孙膑整理。该书对我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百世谈兵之祖”,同时对世界各国的军事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它是美国西点军校参训军官必读的书。
孙武生活于春秋末期,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更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之际,阶级斗争激烈,诸侯国之间爆发战争。一方面,孙武借鉴以前人留存的思想资料作为这部兵书的起点;另一方面,孙武充分地吸收所处时代的理论上的和实践上的成果,如参考春秋五霸(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宋襄)的战事。虽然书中很多作战方式对于科技发达的现今来说早已过时,但真正的瑰宝是在于其永不落后的战略、战术思想,一些基本的原则甚至渗透在社会各行各业当中,在商业竞争、体育比赛等领域广泛应用。
计第一
孙武认为在考虑战事的过程,要着重以下五个方面来研究。一是道义,二是天时,三是地理,四是将帅,五是法规。“道义”可以理解成统治者与人民能否达成一致,心意相通。“天时”则是指时令变化、春夏秋冬。“地形”也就是路程的远近、地势的变化。“将帅”是指将军是否兼具智谋才能、军纪严明、关心部属等。“法规”是指军队组织的编制,军需物资的掌管和供给等。在充分比较对战双方上述五个方面,基本可以判定一场战争的胜负了。
孙武认为用兵作战,本事就是一种诡诈的行为,并没有固定的规则模式去套用,因此战争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所以书中举出大量的例子如对方休整充分,那你就要使其劳累;对方自卑谨慎,那你就要使他骄傲自大;对方内部团结,那你就要设法离间他。
经典佳句:“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也制权也。”
作战第二
孙武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系出发,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速战速决的军事思想。作者顺理成章地指出庞大的军队执行长期歼敌任务会耗费庞大的军费、军需物资以及兵力,所以进行大规模作战的`同时达到兵贵神速的效果。同时,战事过程应该以节约作战开支,减少远程运输,减少军队消耗为目标。其中,以夺取地方粮草为例,得出夺敌一钟粮食相当于本国运来二十钟的结论。
最后,孙武提出了对本方士兵与敌人俘虏的策略。对于前者士兵,需要最大程度的激起士兵们对敌人的愤怒。要使士兵勇于掠夺敌方的军需物资,需要把缴获得来的财物分给士兵;而对于后者俘虏,需要优待他们、供养他们,使得更多敌军投诚我方,通过战胜敌人使得自己日益强大。
经典佳句:“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谋攻第三
孙武认为通过“不战而屈人之兵”超过凭借武力而屈服对方。百战百胜并不是好中最好;不战而胜才是好中最好。而要使自己百战百胜,需要很好的了解对方。因此,作者总结得出军事行动中最上的策略是用谋略击败敌人,其次就是用外交手段战胜敌人,再次就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的策略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孙武提出用兵的原则是:十倍于敌就要围歼敌人,五倍于敌就进攻敌人,一倍于敌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势均力敌就要设法战胜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设法摆脱敌人,如果各种条件不如敌人就要避免与其正面作战。
最后,孙武提出五条预见胜利的方法:能够准确判断仗能打还是不能打的会取得胜利;能够根据敌我双方而配备兵力取得胜利;全军上下同心协力的会取得胜利;有充分准备对付毫无准备的会胜利;将领精通军事,而己国君主不横加干涉的会胜利。
经典佳句:“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形第四
孙武认为善战者首先是创造出不被敌人打败的条件,然后再伺机打败敌人。尽管有些时候,胜利已经可以预见,但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不能强为。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先造成取胜条件之后才去交战;而打败仗的军队,却总是先去交战而在取胜条件之后才去交战。
当敌人过于强大时应采取防守的战术,采取防守是因为我方的兵力不足。而力量超过敌人时应采取进攻的战术,采取进攻是因为我方兵力有余。善于防守的,需要把兵力隐藏在深不可测的地方;善于进攻的,需要把兵力用在出奇制胜的地方。会用兵的人,既懂得创造制胜的条件,同时明白用兵制胜的方法,因而成为整场战局胜败的主宰者。
经典佳句:“胜可知而不可为。”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势第五
孙武认为用兵之“势”要理解“奇正”之术的变化运用。何谓“奇正”之术,奇是指变化多端、出敌不意的作战方法;正是指传统正规的布阵作战的方法。“奇正”之术需要视实际战况而灵活搭配运用,而“奇”更重要一些。孙子将进攻的节奏比喻为弓弩拉满时的形势,态势非常短促而险峻。所以将帅除了要懂得布奇阵、出奇兵,还应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奇正”的战法。
正如奇正”关系,诸如“勇怯”、“乱治”、“强弱”,它们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相互转化。所以善于调动敌军的人,给敌军一点好处,敌军很可能会上当所骗。当敌军发现恐怕是为时已晚,因为我方早已部署重兵来严阵以待。
所以善于指挥的人追求的是有利的“势”,而不是去苛求士兵,因此能选择合适的人才去早就相应的“势”。而他们所制造的“势”,就像圆石从很高的山上滚下来一样,来势凶猛,无法阻挡。
经典佳句:“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虚实第六
孙武把将“虚实”定义为通过分散、集中兵力的战术变化影响战争形势从而打败敌人。它是上“势”的展开,讲述“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方法。
两方对垒,己方需要利用各种方法,迷惑、分散、甚至调动敌人的军队。书中列举了如诱敌深入、攻其不备、以逸待劳等作战方法,其核心主要是准确判断战争的实时态势,集中己方优势力量,进而分化对方从而赢得胜利。
因为每一次作战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尽相同,所以陈思布阵的方法应该要运用得更加巧妙隐蔽。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人们都知道我之所以克敌制胜的方法,却不知道我是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获胜的。
经典佳句:“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地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
军争第七
“军争”是指作战双方之间争夺取胜的有利条件,也就是获取战场的主动权。孙武认为要想取得致胜的先机,就要懂得把不利条件化作有利条件,好比如将迂回曲折变成直面平坦,也就是“迂回之计”。所以,谁懂得以迂为直的方法,谁就能获得生理。所以用兵作战便需要使用“诈”,判断是否有利于未来而采取行动。
三军士气是非常重要的作战因素,甚至可以影响到带领士兵的将领。军队初战,士气高涨;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士气就会回落;到了后期,士气就会衰竭甚至消失。善于用兵的人总是避开敌人气焰嚣张的时候,而选择在对方士气低落衰竭时发起猛攻。
在这部军争中,孙武还阐述许多闻名于世的不朽战术:如“以患为利”,“后人发,先人至”,“高 崚 勿向,背丘无逆”,“围师以 闕,穷寇勿迫”等等。
经典佳句:“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变第八
“变”体现孙武高度的辩证法思想,与老子所提出“福祸双倚”有异曲同工之妙,孙武认为用兵布阵需要达到见利思害、见害思利的境界、并根据不同的地形、敌情综合考虑问题,采取灵活激动的战术。
本孙武指出九变之地利以及将帅之五危,用意是在强调洞察“利害”的重要性。即便身陷死地,只要用兵得当也有逆转乾坤的可能,这也是我们常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即便是廉洁好名、溺爱子民的将领,也可能会被羞辱而丧失理智、会因民众的烦扰无法抽身迎战,从而陷入战争的被动。所以“变”中一直贯穿着孙武临危不乱、居安思危的军事原则,它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将领备战策略。
经典佳句:“ 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行军第九
行军论述行军作战处置军队、判断敌情等军事问题,对今天而言借鉴意义并不大。另外,文章提及了作者“令至以文,齐之以武”文武兼用的治军原则、以及其提倡用以犒赏三军、严明正法的奖惩军制。
孙武分析,在士卒还没有真心依附就惩罚他们,那么他们就不会服从。而士卒已经真心依附而惩罚不能执行,也不能用来作战。因此可以得出军纪、军法必须得以严格执行。而现今的公司企业管理制度也或多或少参考了老祖宗们曾经制定的规章。
经典佳句:“ 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地形第十
顾名思义,本是以“地形”为角度论述不同地形环境对战争的影响,以及相应采取的作战方法。
地形,是用兵打战必不可少的辅助条件。在古代,战争活动领域在陆地或者江河、湖泊,所以说地形在作战前制定战略要纳入考虑的必要因素。
孙武在本最后对地形的重要性做出如下表述。只知道自己的部队可以进攻,而不知道敌人不可以进攻,取胜的可能只有一半;知道敌人可以进攻,也知道自己的部队可以进攻,然而不了解地形不利于作战,取胜的可能性仍然只有一半。所以,了解对方,了解自己,争取胜利就不会有危险;懂得天时,懂得地利,胜利就不可穷尽了。
经典佳句:“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
“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地第十一
地是上《地形》的姊妹,孙武根据用兵作战的原则,将战地根据地形分成九种,每种采取相应的作战策略。此外,还提出了“兵贵神速”、“攻其不备”、“刚柔益彰”等经典战术。
章中,描写了孙武心目中理想的将领。将领除了要雄才大略、沉着冷静、端庄稳重、有条不絮之外,用兵之道更是知人善任、灵活变通、高深莫测、瞒天过海,同时还要熟悉士卒的心理状态。
经典佳句: “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火攻第十二
顾名思义,本所讲述的是火攻的种类、条件以及实施方法等问题。 孙子把火攻简要分为“火人”、“火积” 、“火辎”、“火库”和“火队”五种。火攻的条件就是天气干燥,风向适宜。一是做好发火器具的准备,“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二是掌握发火的时机,“发火有时,起火有日”。孙子认为当月亮运行在箕、壁、翼、轸四个星宿时便会起风。而火攻是通过里应外合联合实施,“里应”是指在敌人内部放火煽动,“外合”是指外围部队及时、乘机发动攻势配合。
此外,孙武在本末端指出君主和将帅对待战争要慎重从事,提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战争主导者不可感情用事,应该遵照如“非利不动,非得不用”“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等以整体利益为重的原则。
经典佳句:“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温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用间第十三
本主要论述使用间谍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将用“间”术升华到很高的层次。孙武在内提出五种间谍,分别是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因间”,就是利用同乡关系去从事间谍活动,现代社会“因间”的范围更广,包括亲人、同学、同事、朋友等。“内间”,解释为利用敌人内部派别之间的矛盾进行间谍活动。“反间”,就是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使其为我所用,同时也是最活跃、最生动的一种方法。“死间”,针对敌人内部那些了解我方弱点的人,及时改变或制造假象掩盖我弱点,使敌方主将怀疑提供情报的人,乃至将其杀掉的方法。“生间”,生间者是指那些派往敌方侦察后亲自返回报告情况的人。
《孙子兵法》以《用间》收束全书,不仅与战略决策的《计》相互辉映,同时也使我们看到,孙武的“知彼知己”,“先胜而后求战”的“全胜”思想是始终如一,一贯到底的。《孙子兵法》问世XX 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案卷重温。为它博大精深的内容,庄重严谨的结构,浑然如一的体系而惊叹不已,同时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宝库中有这样一颗瑰丽的玛瑙感到自豪和骄傲!
经典佳句: “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干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7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本著名的军事著作,经过两千多年的继承、发掘、不断扩展应用范围,其很多原则和原理已经在其他一些存在竞争和对抗的领域得到应用。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关系人民生死、国家存亡的重要领域和根本问题,是不可不加以认真研究的。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 《孙子兵法》是一本具有指导商业行为价值的书。企业的经济利益都是从与别人的竞争中获得的,如何赢得竞争,是管理者每日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全在《孙子兵法》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孙子兵法》就是我们如何获得经济利益的方法库。战争是从准备工作开始的,因为任何优秀的将领都不会打无准备之仗。同样,任何商业竞争也都是以准备工作为发端,竞争的实质是比拼谁准备更充分。在准备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对手的了解,以及对竞争的环境的分析。孙子说:“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仅“知”一字,足以体现出孙子的战略分析思想。孙子始终把“知”看做是战略思想的核心基础,认为只有知才能为战略环境分析提供足够的信息依据。知彼能把握彼之弱点,知己能发挥己之优势。战略准备的充分与否,决定着战略结果。其实,战争的结果往往从决策时就已经注定。孙子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将有所指,军有所向,如果出现错误的决策,无论士兵再怎么努力,只能是南辕北辙,与成功背道而驰。同样,在商业竞争中,如果管理者不能识别时局,制定出正确的决策来,最终会使努力付之东流,不仅与成功无缘,而且会陷入万劫不复的衰败深渊。如果说商业竞争存在着颠扑不破的黄金规则,那么这个规则就是谁占有优势谁就能获胜。孙子说:“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集中兵力为一处,分散敌兵为十处,形成局部的以十攻一的态势,以多打少,显然是兵力多者易胜。除了兵力优势之外,管理者还可以建立天时优势、地形优势、资源优势等等。一言以概之,要想获得胜利,就必须创造优势。很多管理者会心存疑问:如何创造优势?对此,孙子为我们列举了多种方法,比如:“攻其无备,出其不
意”,“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孙子要求作战时必须做到奇正相生、虚实结合。这都是创造优势的方法。管理者只要把握住竞争局势,充分抓住对手的弱点,就一定能改变双方势力的对比结构,从劣变优,从弱变强,最终取得胜利。竞争是商业发展的常态,获得胜利是企业的最终目标。目标的高度决定着成就的高度。孙子十分重视全胜目标的确立,“不战而屈人之兵”;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目标定得越低,取得的成就就越低;只有不断追求全胜之境界,才能成就鳌头之霸业。
《孙子兵法》的魅力在于他是中华五千文明的结晶,他蕴涵了普遍的、朴素的、辩证的真理。在这里我们不能把其视为万古不易得的真理,也不能把他捧上高高的神坛。但是,我我们现在又必须把他捧上神坛,这不仅是因为数千年《孙子兵法》和孙武在国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为百战百胜、决战决胜的钢铁统帅的代名词及其圣经,更重要的是,其文笔简约,正因为简约,可以引申出无限的联想和解释,言简意赅,内涵深厚,高屋建瓴,高高瞻远瞩,就像“三个代表”。其道理尚存,“法无万古不便之法。”古时的圣经,现在很多以丧失其曾存的魅力,如“唯女子与小人者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如“男女授受不亲,嫂溺,叔援以手,权也。”如“蛮夷之有君,不若华夏之无也。”《四书》《五经》“六艺”,多以不用,就正如列宁所说:“历史是客观事物的排列,逻辑是主观对历史的排列。”,或如郭沫若所提出的:“为革命而研究历史。”旧瓶装新酒,使古老的东西披上新的外衣,外延其适用,内涵其道理;“新的实践产生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使新的理论有古老的外壳,让其与中华文明完美的结合。正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够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现代,与古老,完美的结合,这也就是其真谛之所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个道理。用古文阐释现代,用现代充实古文。《孙子兵法》有其长久适用的道理,因此,我们可以用它来解释、指导现代的实践,获得成就。
学习“孙子兵法”,真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与精髓,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我们的老祖宗原来在数千年前就已认知和分析得如此确切与深透,使我们不
得不深深感叹前人的伟大和华夏文明的精深,相信一部孙子兵法,只要认真领会其神髓并不断实践,必将对我们的自身素质的提高助益良多。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8
那一篇讲的是蜀争夺汉中之战: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了荆州、益州,与占据黄河流域的曹操、占据江南的孙权构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势。公元2,曹操消灭了西北的马超、韩遂势力后,亲率大军进军汉中的张鲁,占据了汉中。汉中地处益州,曹操的进军汉中,使刘备感到自我在四川的统治权及其稳定性受到影响,而且,由于汉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于是,刘备争夺汉中之战发生了。刘备用“知迂直之计”转败为胜,迫使曹军退出四川。
我读完十三篇之后,明白了打仗不仅仅要有兵力,还要有计策。
《孙子兵法》说:“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我理解就是要明白自我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竞争谋个位置或者某个目标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你的同事中哪个最具有竞争力,对你最有威胁,他的长处是什么,不足是什么,然后衡量一下自我是继续与他争下去,还是另谋他就,还是韬光养晦,应对现实,调整为其他更实际的目标。
《孙子兵法》说,决定战争胜负的五大要素是: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就是道义,就是要坚持正义,做官要正直,这样你才能在道义上占有优势,才能上上下下都支持你,天就是天时,你时机没到,就不要急,就不要跃跃欲试,锋芒毕露,欲速则不达,你时机到了,接把握住机会,略做努力,一切水到渠成;地就是地利,位置与位置是不一样的,你在有利的位置上争取下一个目标就有利的多,反之则很吃力或者根本没有期望;将就是自身的潜力,没有潜力再好的天时地利也只能白白浪费;法则是工作方法,如何团结同事,加强群众基础。
《孙子兵法》说:“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工作中也要灵活机动,善于创新,善于思考。
《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和同事之间相处,要靠自我的品德让别人信服自我,而不是靠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靠高压政策更不可取。
《孙子兵法》说:“主不能够怒而兴师,将不能够愠而致战。怒可复喜,愠可复悦,亡国不能够复存,死者不能够复生。”工作中必须要制怒,想想经常在工作大怒,真就应好好改改了,因为怒而兴师最后失败的例子太多了。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9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在经济领域、领导艺术、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初读《孙子兵法》,只觉得晦涩;再读《孙子兵法》,脑袋会思考了,好象是有那么回事。如今,又捧起《孙子兵法》,想写点感悟,与专业相关的东西。
商场如战场,很贴切的比喻。《孙子兵法》是套源自战场的理论,那么在商场上,我们对其加以变通的理解,很多理论、原则都可以借鉴。
一、用人之道
当今企业,都提倡以人为本,优秀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孙子在兵法十三篇中贯穿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在《始计篇》中提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强调将帅在治理军队、领导部属时要赏罚分明、恩威并重;“智、信、仁、勇、严”是将帅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这里的“兵”是“懂得用兵的将帅”,孙子十分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这与现代企业视人力资源为企业的珍宝如出一辙。又如,“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这些强调的都是将帅的重要性。其实,对于士卒,也强调了其作用。“视卒如爱子”企业强调团队合作,关爱员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也是必要的。“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企业是一个团队,团队合作是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内部不能同心协力,必然使更多的资源浪费于内耗之中。
二、企业文化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战争的决策者一定要在战前做周密的计划,对战争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做出不同的估计和安排,也就是说,要打有准备之仗。这点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作出了很好的诠释,面对日益复杂、变化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组织内更高的员工要求,组住对战略已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预测性活动,简而言之“算也”。一个年度开始时,企业要制定本年度的战略,对人员需求、培训、绩效考评、薪酬管理等做好规划、未雨绸缪,就可以从容应付未来的发展变化。如果什么都不准备在当今高速运转的市场环境中,势必淘汰出局!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其中要点在“势”而不在“人”。正如将帅看到战争中的“势”一样,企业主管应把握商场上的“势”,及时组织合适的人力,抓住商机,而不是被动地对下属求全责备,人员的组织架构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它必须能因“势”的变化而变化,让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位置上,掌握好机会,发挥出作用。这里所讲的“势”与“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三、激励机制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该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士气;要想夺取敌人的物资,就必须借助于物质奖励。企业若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个颇具战斗力的团队,就应该提倡一种“同仇敌忾”的企业精神。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一样的道理。企业良好的绩效管理还需要辅之激励手段,如物质奖励。随着人们对需求的不断提高,从生理需要慢慢上升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有时候在会上的一番表扬可能来得更有效。这点于“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中强调的“避实击虚”的效果一样。企业在极力员工时,要尽量做到投其所需,避开员工已得到满足的需求,去满足员工渴望得到的需求,实现激励化。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孙子在治军上强调文武兼施,赏罚并重。在企业管理中,也只有文武兼施,赏罚并用,才能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使人人争先,个个努力,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
《孙子兵法》是商战中的“圣经”,特别是在今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飞速过度的时代,也就是在各个行业的商战中从一统“周天子”天下的局面向“春秋”再飞速向“战国”发展的时代,《孙子兵法》对我们的企业家们更具有深渊的指导意义和实际的使用意义。
《孙子兵法》只读一遍等于没读,要多读多思考,才能发觉其中无穷的智慧。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1
那一篇讲的是蜀争夺汉中之战: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了荆州、益州,与占据黄河流域的曹操、占据江南的孙权构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势。公元2,曹操消灭了西北的马超、韩遂势力后,亲率大军进军汉中的张鲁,占据了汉中。汉中地处益州,曹操的进军汉中,使刘备感到自我在四川的统治权及其稳定性受到影响,而且,由于汉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于是,刘备争夺汉中之战发生了。刘备用“知迂直之计”转败为胜,迫使曹军退出四川。
我读完十三篇之后,明白了打仗不仅仅要有兵力,还要有计策。
《孙子兵法》说:“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我理解就是要明白自我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竞争谋个位置或者某个目标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你的同事中哪个最具有竞争力,对你最有威胁,他的长处是什么,不足是什么,然后衡量一下自我是继续与他争下去,还是另谋他就,还是韬光养晦,应对现实,调整为其他更实际的目标。
《孙子兵法》说,决定战争胜负的五大要素是: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就是道义,就是要坚持正义,做官要正直,这样你才能在道义上占有优势,才能上上下下都支持你,天就是天时,你时机没到,就不要急,就不要跃跃欲试,锋芒毕露,欲速则不达,你时机到了,接把握住机会,略做努力,一切水到渠成;地就是地利,位置与位置是不一样的,你在有利的位置上争取下一个目标就有利的多,反之则很吃力或者根本没有期望;将就是自身的潜力,没有潜力再好的天时地利也只能白白浪费;法则是工作方法,如何团结同事,加强群众基础。
《孙子兵法》说:“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工作中也要灵活机动,善于创新,善于思考。
《孙子兵法》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和同事之间相处,要靠自我的品德让别人信服自我,而不是靠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靠高压政策更不可取。
《孙子兵法》说:“主不能够怒而兴师,将不能够愠而致战。怒可复喜,愠可复悦,亡国不能够复存,死者不能够复生。”工作中必须要制怒,想想经常在工作大怒,真就应好好改改了,因为怒而兴师最后失败的例子太多了。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2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本著名的军事著作,经过两千多年的继承、发掘、不断扩展应用范围,其很多原则和原理已经在其他一些存在竞争和对抗的领域得到应用。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关系人民生死、国家存亡的重要领域和根本问题,是不可不加以认真研究的。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方面。 《孙子兵法》是一本具有指导商业行为价值的书。企业的经济利益都是从与别人的竞争中获得的,如何赢得竞争,是管理者每日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全在《孙子兵法》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孙子兵法》就是我们如何获得经济利益的方法库。战争是从准备工作开始的,因为任何优秀的将领都不会打无准备之仗。同样,任何商业竞争也都是以准备工作为发端,竞争的实质是比拼谁准备更充分。在准备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对手的了解,以及对竞争的环境的分析。孙子说:“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仅“知”一字,足以体现出孙子的战略分析思想。孙子始终把“知”看做是战略思想的核心基础,认为只有知才能为战略环境分析提供足够的信息依据。知彼能把握彼之弱点,知己能发挥己之优势。战略准备的充分与否,决定着战略结果。其实,战争的结果往往从决策时就已经注定。孙子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将有所指,军有所向,如果出现错误的决策,无论士兵再怎么努力,只能是南辕北辙,与成功背道而驰。同样,在商业竞争中,如果管理者不能识别时局,制定出正确的决策来,最终会使努力付之东流,不仅与成功无缘,而且会陷入万劫不复的衰败深渊。如果说商业竞争存在着颠扑不破的黄金规则,那么这个规则就是谁占有优势谁就能获胜。孙子说:“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集中兵力为一处,分散敌兵为十处,形成局部的以十攻一的态势,以多打少,显然是兵力多者易胜。除了兵力优势之外,管理者还可以建立天时优势、地形优势、资源优势等等。一言以概之,要想获得胜利,就必须创造优势。很多管理者会心存疑问:如何创造优势?对此,孙子为我们列举了多种方法,比如:“攻其无备,出其不
意”,“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孙子要求作战时必须做到奇正相生、虚实结合。这都是创造优势的方法。管理者只要把握住竞争局势,充分抓住对手的弱点,就一定能改变双方势力的对比结构,从劣变优,从弱变强,最终取得胜利。竞争是商业发展的常态,获得胜利是企业的最终目标。目标的高度决定着成就的高度。孙子十分重视全胜目标的确立,“不战而屈人之兵”;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目标定得越低,取得的成就就越低;只有不断追求全胜之境界,才能成就鳌头之霸业。
《孙子兵法》的魅力在于他是中华五千文明的结晶,他蕴涵了普遍的、朴素的、辩证的真理。在这里我们不能把其视为万古不易得的真理,也不能把他捧上高高的神坛。但是,我我们现在又必须把他捧上神坛,这不仅是因为数千年《孙子兵法》和孙武在国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为百战百胜、决战决胜的钢铁统帅的代名词及其圣经,更重要的是,其文笔简约,正因为简约,可以引申出无限的联想和解释,言简意赅,内涵深厚,高屋建瓴,高高瞻远瞩,就像“三个代表”。其道理尚存,“法无万古不便之法。”古时的圣经,现在很多以丧失其曾存的魅力,如“唯女子与小人者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如“男女授受不亲,嫂溺,叔援以手,权也。”如“蛮夷之有君,不若华夏之无也。”《四书》《五经》“六艺”,多以不用,就正如列宁所说:“历史是客观事物的排列,逻辑是主观对历史的排列。”,或如郭沫若所提出的:“为革命而研究历史。”旧瓶装新酒,使古老的东西披上新的外衣,外延其适用,内涵其道理;“新的实践产生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使新的理论有古老的外壳,让其与中华文明完美的结合。正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够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现代,与古老,完美的结合,这也就是其真谛之所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个道理。用古文阐释现代,用现代充实古文。《孙子兵法》有其长久适用的道理,因此,我们可以用它来解释、指导现代的实践,获得成就。
学习“孙子兵法”,真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与精髓,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我们的老祖宗原来在数千年前就已认知和分析得如此确切与深透,使我们不
得不深深感叹前人的伟大和华夏文明的精深,相信一部孙子兵法,只要认真领会其神髓并不断实践,必将对我们的自身素质的提高助益良多。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3
《孙子兵法》是我国一部饮誉全球的兵法圣典,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书”,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文化瑰宝。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高远,逻辑严密谨慎。
《孙子兵法》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战和发展军事理论。如今,《孙子兵法》已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战争著作,而且在现代军事、商业、为人处世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知之者胜,不知者不剩”,孙子用最浅显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商场如战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迎合顾客的需求。要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市场调查这一手段,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并且与市场之间建立经常性的情报关系,掌握主动,始终走在市场潮流的前沿。 “以战养战”、“就地取材”是古代用兵常采取的一种策略。洛杉矶奥运会之前举办的所有奥运会都是赔钱的,没有国家愿意举办,然而尤伯罗斯看到了它的无限商机,他利用“以会养会”的方式,拉赞助、卖播映权,不但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而且从此开了奥运会赚钱的先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规律不仅为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所推崇,作为一种智慧,一种决策制胜方略,它同样适
用于经济领域。何谓“彼”?何谓“己”?从商业经营管理的角度而言,所谓“己”,主要是指经营者自身所属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是全方位的,它还涵盖了经营管理者自身的每一个环节。所谓“彼”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所有外在条件都属于“彼”的范畴;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彼”又可以特指经营管理的对象,即自己有的客户和目标客户。运用到为人处事上,我们可以得出那句颇为感人的话“理解万岁”,从别人的角度出发为对方考虑,同时也给对方一个机会进而了解自己。打开心扉,包容别人,不仅会增进双方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沟通与理解中,自己也拥有了一份幸福。
正由于《孙子兵法》的巨大魅力和极高的实用价值,更加让我佩服古人的智慧。感谢古人给我们流传下来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4
《孙子兵法》是兵家经典著作,由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共十三篇。《孙子兵法》在深刻总结春秋时期各国相战的经验的同时,集中概括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孙武兵法》和《吴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兵书,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全书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分为上卷、中卷、下卷。
《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谋攻篇》第三、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军形篇》第四、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兵势篇》第五、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第六、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军争篇》第七、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第八、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第九、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地形篇》第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火攻篇》第十二、讲的是以火助攻。
《用间篇》第十三、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逻辑清晰,思想深刻,哲理性、前瞻性较强,其中还涉及了儒家、道家、法家的重要思想。可以说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在经济领域、领导艺术、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人并不是学军事专业,在阅读此部著作时则以其它的角度进行领悟。
在现代的商业范畴里,“商战如兵”。如“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这里提到了“奇正”。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多我退。正所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商战韬略无常,无百年的不败企业。辉煌如生产缝纫机的胜家,能源的安源,财会的安达信,通讯的高通,不也一夜间似大厦倾覆么?但是,我们利用《孙子兵法》中所蕴含的不变的真理内核,往往可以立于难败之地。只要一个组织,无论公司、甚或班级,就有斗争,就有竞争,就有管理,《孙子兵法》就有用武之地。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难道不是么?无论我们在商业竞争里,无论我们在教育他人的过程中,这都是必须的。不了解情况,就像缘木求鱼一样,难。
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比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人生的紧要处便是人生的岔道口,走错一步关系到你达到既定目标的方向,方向错了,就永远达不到你所追求的目标,如同作战中选错了攻击目标一样。所以说,一个人最悲惨的莫过于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因为迷失了方向而同时又不能迷途知返的人,一生的努力会付之东流。即便能够迷途知返,也往往是已经流逝了宝贵的时光,再怎样拼命挽回,也是一段令人遗憾的损失。“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的这个用兵法则,不仅是军事斗争的要诀,也是人生的常理。
人生是美好的,但人生的道路却是坎坷不平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波折就没有生活。所以,我们不能把人生理想化,而缺乏走崎岖之路的思想准备,要接受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考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百折不挠,做一个勇敢的跋涉者。只要你能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那么坎坷就会化为坦途,眼泪就会化为歌声,陷阱也会助你成功,幸福就将属于你,你就将成为”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的”善战者“,把握自己的命运的”主宰"。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5
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子著出了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就是这一本书被国外的军事机构作为最高级别的课题进行研究,也从中学到了许多比中国人更高明的东西。其实,他们并没有超越这本书的内容,只是他们看到的是著这本书的国家,却完全不按这本书的套路出牌,弄得他们莫名其妙,但是他们用这本书上的内容时,著书国的精英们却跟这本书上所讲到的负方答案完全一致的执行,好像这本书上的两个对战方,胜方永远是他们,而负方永远是写这本书的国家。
有时,他们甚至在怀疑,这个国度的人是不是在唱空城计吗?但又不像这回事啊,每次只要我们几句话,他们就跟附声虫一样附和,并且比本国的州长和省长听话多了。次数多了,他们如是也不再怀疑这是空城计,而是发现写这本书和用过这本书的人,都早已不在人世了,而现在这本书这个国家里早已被上屋社会淡忘了,没有忘记的人却是一些最穷和最书生气的穷人而已。那些,忘记的人用得最经典的也是最多的一计,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原本叫做“韬光养晦”的成语,现在却成了“掏光养贿”,而且这个养贿的成本是,每国家总GDP的1%用来养这帮善于用这一计策的群体;其实,这一计策的既得利益者和整个管理者,并不是不知道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却仍然泰然处之的心态,的确不能不让学这本书的外国人感到意外,因为这些全国13。6亿人的血汗,不是放在国内发展经济了,而是全部转移到其它的世界发达国家,为他们的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就算这样,人家也不感激他们,反而变本加厉的加高筹码,而这些人就算好了这些人,也绝不会在生他养他的国度里,哪怕做一点有利于人民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
这种现象,不但让外国学这本书的军事机构不解,也让写这本书的国家里的普通人民,也越来越看不懂了,从上幼儿园时起,国J的课本上就告诉我们,我们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是随着与周边各国疆界的不断的确定后,真正有多少只有当事国的测绘局知道,而且这些国土里的所声称的面积,实际上早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被一些小到只有几个兵的国家管理着,并且在这些土地上,开采着丰富的资源来作为发展他们国家军事和社会的主要经济来源。
常常被别人奉承几句就知道自己姓什么的国J,宁肯让发展了三十年的外汇全部用在国外买那些没有任何价值的债券,为发行这个债务的国家社会发展和财政赤字买单,也绝不让国内的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没有钱看病的九亿人民,去享受哪怕一点好处。这是为什么,这又是“孙子兵法”中的哪一计呢,学习这本书的外国人越发看不民懂了,但是他们不需要管这这么多,只要每天不开口承认这个,不开口承认那个,写这本书的国家便有大把的钞票送给他,说几句话就能挣到大把钞票的好事儿,如是世界各国纷纷效仿,也如是写这本书的国家每天都送出大把的钞票去买他们不要说这些话。
难道,孙子兵法的真正精髓,就是成天的装孙子,然后别人叫你往东,我们就往东?别人叫你往西,我们绝对不敢往南?长此久矣!写这本书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从地底下爬上来时,真的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想了。
我们是不想装孙子的,但是想不装都不行啊!因为我们连温饱都成问题,哪里还有闲心去忧国忧民。况且,那些占着国J总GDP的群体就算不装,也不碍他们几辈子都用不完的金山银海,不过也别得意得太早,强盗们通常都不讲信用的,等你们的积蓄被人家坑光了时候,你也得回家跟我们一样,再来好好学习装孙子的兵法,那时想不装,可能吗?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6
一、兵道对商道的启发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研读《孙子兵法》,我感觉到非常有必要,因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商道规则正在急剧变化,学习“兵道”的观点也会因现代环境下的天时、地利、历史背景变化而在变。那么究竟研读《孙子兵法》的作用又会如何?我认为我应该采用“以时俱进”的研读方式进行学习,因为在兵道最为关心的是谁胜谁负问题上,我感觉倒在商道上已明显受到挑战,有些显得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目睹许多战胜者们“做大做强”后,结果变得不一定是好事,例如:综观国内许多企业为例,先做强做大的那部份赢者,则先亡也,逃脱不了还欠一身债,从而彻底退出商道舞台的命运;而早早败下阵者,也不一定是坏事,许多因战败而早早收兵,“夹起尾巴”,吸取教训,保存实力者,反而躲避了全军覆没身败名裂的下场。重要的是一切都在变,上世纪讲究单打独斗、品牌垄断市场;21世纪“商道”游戏规则强调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效应,重视资源整合;通过敌对斗争占领市场摸式存在,那么《孙子兵法》兵道作用凸显;但通过资源整合进入市场的模式也明显突出,较强者用橄榄枝不“斗”地收编弱者,而弱者又不“斗”而心甘情愿降级主动接受强者收编,变成强者不战而赢又允许弱者共存,结果是提倡共存共赢,弱者不战而求得生存,那么《孙子兵法》兵道作用则减弱,因为斗者则两败俱伤;和者则共存共赢。
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学习《孙子兵法》,从基本原理、基础、规则、规律、道德、战略和战术方面都会收获无穷。
二、捕捉战机对捕捉商机的启发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孙子兵法》中的“系统思维,悟道知胜的其中之一----十四术,即1、能而视之不能2、用而视之不用3、近而视之远4、远而视之近5、利而诱之6、乱而取之7、实而备之8、强而避之9、怒而挠之10、卑而骄之11、佚而劳之12、亲而远之13、攻其不备14、出其不义。”理解,把《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运用到现代商战活动中去,很快地教会我们如何去捕捉商机,在学习这《孙子兵法》的时候,我总觉得就好像过去在学习毛主席当年的军事思想,特别是“能而视之不能”这一战术在捕捉商机方面很有作用,企业在当前选择投资项目时,摆到你面前的所谓“肥肉”商机,表面上可“能”,但在今天信息时代的商道上,视之“不能”是对的,因为这些商机人人偕知,绝对是不能投入的项目。
三、“将”的素质对现代企业领导的启发
《孙子兵法》关于“闻道、悟道、行道、明道为师之才和全身之道的根基:不闻道不足以明理;不悟道不足以成器;不行道不足以立业;不明道不足以善终生”的论述,对古代带兵打仗的将领的基本要求;对现代带领团队在商战中“冲杀”的企业管理者来讲,也是“师之才和全身之道的根基”,深刻学习和理解《孙子兵法》“道”的内涵,结合到现今社会的实践中去,企业管理者才具备“将”的基本素质,才能“明白事理”,可以“成器、立业”,有机会“以善终生”。
企业管理者具备“师之才和全身之道的根基”后,必须重点学习《孙子兵法》的:“将之智、将之信、将之仁、将之勇、将之严”这“将”才必备的五德。将之智---将之智要超常。“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也。”企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中必须有高瞻远足的目光和智慧,准确预测市场未来走向,撑控整盘棋的主动权。在整个经营管理学习、撑握、运用《孙子兵法》的“知粮草资材馈给、知天时地利人事知已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知度、量、数、称、胜;知火攻用间之道等本领。将之信—赏罚孰明,“令素行以教其民,民则服。令不素行以教为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企业经理人在经营管理中能否做到奖罚分明,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士气和企业的成败。将之仁---“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蹊;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爱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臂如骄子,不可用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虽然稳操胜券,但企业经理人跟竞争对手尽量不采用明斗方式获得市场和顾客,而是用自己的实力和智谋取胜,避免明斗出现的两败俱伤发生;对待本企业员工,则必须做到“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才能够充份发挥企业文化和体现企业团队精神的威力。将之勇---“戒匹夫之勇,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勇怯,势也”。企业经理人在经营管理中所体现“将之勇”,并非“单打独斗,蛮打蛮干,意气用事”等来体现,企业需要的是“智勇双全”的将才。将之严---“法令孰行,合之以文,齐之以武。”对一个企业来讲,必须有严格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得以实施,才能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和步调一致”。
四、商场与战场有何异同
我认为《孙子兵法》兵战与商战的普遍认同之处是:都是对抗性竞争;都是争夺某种利益;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都要运用战略与策略;都是双方经济、科技、管理、后勤等整体实力的较量;抗争过程都要耗费大量资源,成本很高;双方指挥官或总经理的智谋精神,士兵或员工的素质、士气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都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都要坚持以道贯术。
但是我认为,《孙子兵法》兵战与现代商战普遍认为有区别方面都有相同之处的。
普遍认为:
兵战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取政治经济利益;打垮或征服敌人。
商战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赢得或创造顾客。
我认为:
现代商战活动目的同样是:“是为了获取政治经济利益;打垮或征服敌人。”不是吗?只要你的企业“做强做大”获取经济利益,出得起“钱”,老板们不也是加入了“政协、人大”的行列中,从而获取政治利益吗;
在行业竞争中不择手段、采用《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打垮或征服敌人---竞争对手的产品”,而令对手企业倒闭不也多的是吗?
普遍认为:
兵战双方关系是:敌人(直接性);
商战双方关系是:非敌人(间接性)。
我认为:
现代商战双方关系同样是:敌人(直接性),属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是鱼死就是网破,败者将会出现企业破产,产生银行坏帐,因债务纠纷而“刀枪剑影”,大量员工下岗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隐性“妻离子散”,自杀案件增加……
普遍认为:
兵战行为方式是:不遵守游戏规则(兵不厌诈)
商战行为方式是:遵守游戏规则(诚信为本)
我认为:
现代商战行为方式应该是:采用在“以时俱进,应对恢色地带给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的前提下,遵守游戏规则(战略上以诚信为本,战术以时俱进为本),因目前国家一些法律法规远远跟不上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一方面长期的政府行为,因受WTO约束而不得不快速退出;另一方面所谓的行业协会,也正处于萌芽之中,会长多为退下原政府元老、秘书长仍是由政府主管出任;行业规则许多都是从原来的计划经济慢慢地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产物….等等.,这些“游戏规则”正在令真正遵守游戏规则(诚信为本)的企业“慢性中毒”。事实上,目前(起码3-5年内)能够生存发展的部份企业表面上是“遵守游戏规则(诚信为本),实际上是遵守游戏规则(战略上以诚信为本,战术上以时俱进为本)”;部份企业是“采用《孙子兵法》的不遵守游戏规则(兵不厌诈)”;纯“种”的遵守游戏规则(诚信为本)企业(包括许多上市公司)也在这现今的“商道中苦苦挣扎”……
普遍认为:
兵战的抗争结果是:破坏性
商战的抗争结果是:正当竞争是建设性的,不正当竞争是破坏性的
我认为:
现代商战的抗争结果同样是:无论是“正当竞争”还是“不正当竞争”都同样具有破坏性结果,只不过兵战破坏性结果是明的;而商战破坏性结果是“看不见的战线”而已。
五、兵法的系统观对完善企业管理有何借鉴意义
学习兵法的系统观对完善本企业管理必须借鉴的体会是:
一、在关于《孙子兵法》“五事”方面的应用:1、道2、天3、地4、将5、法:
1、公司在学习“道”方面是:确立以人为本,诚信为首,为顾客创造价值,公司正建立的“9+2”泛珠三角汽车服务网络项目宗旨,正是在这一方面体现出来,建立了以汽车服务为切入点,资源整合的商贸网络平台,一方面为商家开辟新的网络营销渠道,另一方面为会员、客户创造价值;最后所产生的利润,才属企业自己;
2、公司在学习“天”方面是:“泛珠车网”定位为“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提出的“一天交通圈”战略提供配套服务项目,符合了“天”所要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自然等环境的各种要素;
3、公司在学习“地”方面是:企业“泛珠车网”项目建立处于我国进入WTO时期汽车“井喷”阶段,产生于因汽车后市场在市场调整中的服务远远未能跟上汽车的发展速度环境下的汽车服务平台,在泛珠三角区域内竞争对手不多,由于网络平台属于资源整合性质,对会员、商家、合作者不存在竞争与矛盾,所以对于公司的空间发展和前进速度非常有利;
4、公司在学习“将”方面是:“泛珠车网”的竞争力在于,无论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在汽车后市场服务方面的高科技应用;网络化、信息化等综合方面都处于主动领先位置;
5、公司在学习“法”方面是:由于“泛珠车网”的经营理念是先投资建设网络平台,然后整合社会资源,再为顾客创造增值服务后的前提下追求利润,这均符合《孙子兵法》的原理。
二、在关于《孙子兵法》“七计”方面的应用:“主孰有道?将孰有能?法令孰行?
兵众孰强?士卒熟练?赏罚孰明?”等,《孙子兵法》已经非常简单,明了地告诉了我们如何去完善企业管理,指出了前进的坐标。只要我们不断地将《孙子兵法》的精髓部份,通过我们努力学习和实践、应用、适应和以时俱进地发挥,我们的企业一定会得到健康地发展!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7
孙子兵法,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本兵书,相传是孙武所著,后由其子孙孙膑整理。该书对我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百世谈兵之祖”,同时对世界各国的军事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它是美国西点军校参训军官必读的书。
孙武生活于春秋末期,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更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之际,阶级斗争激烈,诸侯国之间爆发战争。一方面,孙武借鉴以前人留存的思想资料作为这部兵书的起点;另一方面,孙武充分地吸收所处时代的理论上的和实践上的成果,如参考春秋五霸(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宋襄)的战事。虽然书中很多作战方式对于科技发达的现今来说早已过时,但真正的瑰宝是在于其永不落后的战略、战术思想,一些基本的原则甚至渗透在社会各行各业当中,在商业竞争、体育比赛等领域广泛应用。
计第一
孙武认为在考虑战事的过程,要着重以下五个方面来研究。一是道义,二是天时,三是地理,四是将帅,五是法规。“道义”可以理解成统治者与人民能否达成一致,心意相通。“天时”则是指时令变化、春夏秋冬。“地形”也就是路程的远近、地势的变化。“将帅”是指将军是否兼具智谋才能、军纪严明、关心部属等。“法规”是指军队组织的编制,军需物资的掌管和供给等。在充分比较对战双方上述五个方面,基本可以判定一场战争的胜负了。
孙武认为用兵作战,本事就是一种诡诈的行为,并没有固定的规则模式去套用,因此战争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所以书中举出大量的例子如对方休整充分,那你就要使其劳累;对方自卑谨慎,那你就要使他骄傲自大;对方内部团结,那你就要设法离间他。
经典佳句:“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也制权也。”
作战第二
孙武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系出发,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速战速决的军事思想。作者顺理成章地指出庞大的军队执行长期歼敌任务会耗费庞大的军费、军需物资以及兵力,所以进行大规模作战的同时达到兵贵神速的效果。同时,战事过程应该以节约作战开支,减少远程运输,减少军队消耗为目标。其中,以夺取地方粮草为例,得出夺敌一钟粮食相当于本国运来二十钟的结论。
最后,孙武提出了对本方士兵与敌人俘虏的策略。对于前者士兵,需要最大程度的激起士兵们对敌人的愤怒。要使士兵勇于掠夺敌方的军需物资,需要把缴获得来的财物分给士兵;而对于后者俘虏,需要优待他们、供养他们,使得更多敌军投诚我方,通过战胜敌人使得自己日益强大。
经典佳句:“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谋攻第三
孙武认为通过“不战而屈人之兵”超过凭借武力而屈服对方。百战百胜并不是好中最好;不战而胜才是好中最好。而要使自己百战百胜,需要很好的了解对方。因此,作者总结得出军事行动中最上的策略是用谋略击败敌人,其次就是用外交手段战胜敌人,再次就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的策略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孙武提出用兵的原则是:十倍于敌就要围歼敌人,五倍于敌就进攻敌人,一倍于敌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势均力敌就要设法战胜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设法摆脱敌人,如果各种条件不如敌人就要避免与其正面作战。
最后,孙武提出五条预见胜利的方法:能够准确判断仗能打还是不能打的会取得胜利;能够根据敌我双方而配备兵力取得胜利;全军上下同心协力的会取得胜利;有充分准备对付毫无准备的会胜利;将领精通军事,而己国君主不横加干涉的会胜利。
经典佳句:“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形第四
孙武认为善战者首先是创造出不被敌人打败的条件,然后再伺机打败敌人。尽管有些时候,胜利已经可以预见,但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不能强为。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先造成取胜条件之后才去交战;而打败仗的军队,却总是先去交战而在取胜条件之后才去交战。
当敌人过于强大时应采取防守的战术,采取防守是因为我方的兵力不足。而力量超过敌人时应采取进攻的战术,采取进攻是因为我方兵力有余。善于防守的,需要把兵力隐藏在深不可测的地方;善于进攻的,需要把兵力用在出奇制胜的地方。会用兵的人,既懂得创造制胜的条件,同时明白用兵制胜的方法,因而成为整场战局胜败的主宰者。
经典佳句:“胜可知而不可为。”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势第五
孙武认为用兵之“势”要理解“奇正”之术的变化运用。何谓“奇正”之术,奇是指变化多端、出敌不意的作战方法;正是指传统正规的布阵作战的方法。“奇正”之术需要视实际战况而灵活搭配运用,而“奇”更重要一些。孙子将进攻的节奏比喻为弓弩拉满时的形势,态势非常短促而险峻。所以将帅除了要懂得布奇阵、出奇兵,还应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奇正”的战法。
正如奇正”关系,诸如“勇怯”、“乱治”、“强弱”,它们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相互转化。所以善于调动敌军的人,给敌军一点好处,敌军很可能会上当所骗。当敌军发现恐怕是为时已晚,因为我方早已部署重兵来严阵以待。
所以善于指挥的人追求的是有利的“势”,而不是去苛求士兵,因此能选择合适的人才去早就相应的“势”。而他们所制造的“势”,就像圆石从很高的山上滚下来一样,来势凶猛,无法阻挡。
经典佳句:“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虚实第六
孙武把将“虚实”定义为通过分散、集中兵力的战术变化影响战争形势从而打败敌人。它是上“势”的展开,讲述“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方法。
两方对垒,己方需要利用各种方法,迷惑、分散、甚至调动敌人的军队。书中列举了如诱敌深入、攻其不备、以逸待劳等作战方法,其核心主要是准确判断战争的实时态势,集中己方优势力量,进而分化对方从而赢得胜利。
因为每一次作战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尽相同,所以陈思布阵的方法应该要运用得更加巧妙隐蔽。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人们都知道我之所以克敌制胜的方法,却不知道我是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获胜的。
经典佳句:“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地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
军争第七
“军争”是指作战双方之间争夺取胜的有利条件,也就是获取战场的主动权。孙武认为要想取得致胜的先机,就要懂得把不利条件化作有利条件,好比如将迂回曲折变成直面平坦,也就是“迂回之计”。所以,谁懂得以迂为直的方法,谁就能获得生理。所以用兵作战便需要使用“诈”,判断是否有利于未来而采取行动。
三军士气是非常重要的作战因素,甚至可以影响到带领士兵的将领。军队初战,士气高涨;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士气就会回落;到了后期,士气就会衰竭甚至消失。善于用兵的人总是避开敌人气焰嚣张的时候,而选择在对方士气低落衰竭时发起猛攻。
在这部军争中,孙武还阐述许多闻名于世的不朽战术:如“以患为利”,“后人发,先人至”,“高 崚 勿向,背丘无逆”,“围师以 闕,穷寇勿迫”等等。
经典佳句:“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变第八
“变”体现孙武高度的辩证法思想,与老子所提出“福祸双倚”有异曲同工之妙,孙武认为用兵布阵需要达到见利思害、见害思利的境界、并根据不同的地形、敌情综合考虑问题,采取灵活激动的战术。
本孙武指出九变之地利以及将帅之五危,用意是在强调洞察“利害”的重要性。即便身陷死地,只要用兵得当也有逆转乾坤的可能,这也是我们常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即便是廉洁好名、溺爱子民的将领,也可能会被羞辱而丧失理智、会因民众的烦扰无法抽身迎战,从而陷入战争的被动。所以“变”中一直贯穿着孙武临危不乱、居安思危的军事原则,它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将领备战策略。
经典佳句:“ 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行军第九
行军论述行军作战处置军队、判断敌情等军事问题,对今天而言借鉴意义并不大。另外,文章提及了作者“令至以文,齐之以武”文武兼用的治军原则、以及其提倡用以犒赏三军、严明正法的奖惩军制。
孙武分析,在士卒还没有真心依附就惩罚他们,那么他们就不会服从。而士卒已经真心依附而惩罚不能执行,也不能用来作战。因此可以得出军纪、军法必须得以严格执行。而现今的公司企业管理制度也或多或少参考了老祖宗们曾经制定的规章。
经典佳句:“ 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地形第十
顾名思义,本是以“地形”为角度论述不同地形环境对战争的影响,以及相应采取的作战方法。
地形,是用兵打战必不可少的辅助条件。在古代,战争活动领域在陆地或者江河、湖泊,所以说地形在作战前制定战略要纳入考虑的必要因素。
孙武在本最后对地形的重要性做出如下表述。只知道自己的部队可以进攻,而不知道敌人不可以进攻,取胜的可能只有一半;知道敌人可以进攻,也知道自己的部队可以进攻,然而不了解地形不利于作战,取胜的可能性仍然只有一半。所以,了解对方,了解自己,争取胜利就不会有危险;懂得天时,懂得地利,胜利就不可穷尽了。
经典佳句:“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
“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地第十一
地是上《地形》的姊妹,孙武根据用兵作战的原则,将战地根据地形分成九种,每种采取相应的作战策略。此外,还提出了“兵贵神速”、“攻其不备”、“刚柔益彰”等经典战术。
章中,描写了孙武心目中理想的将领。将领除了要雄才大略、沉着冷静、端庄稳重、有条不絮之外,用兵之道更是知人善任、灵活变通、高深莫测、瞒天过海,同时还要熟悉士卒的心理状态。
经典佳句: “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火攻第十二
顾名思义,本所讲述的是火攻的种类、条件以及实施方法等问题。 孙子把火攻简要分为“火人”、“火积” 、“火辎”、“火库”和“火队”五种。火攻的条件就是天气干燥,风向适宜。一是做好发火器具的准备,“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二是掌握发火的时机,“发火有时,起火有日”。孙子认为当月亮运行在箕、壁、翼、轸四个星宿时便会起风。而火攻是通过里应外合联合实施,“里应”是指在敌人内部放火煽动,“外合”是指外围部队及时、乘机发动攻势配合。
此外,孙武在本末端指出君主和将帅对待战争要慎重从事,提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战争主导者不可感情用事,应该遵照如“非利不动,非得不用”“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等以整体利益为重的原则。
经典佳句:“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温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用间第十三
本主要论述使用间谍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将用“间”术升华到很高的层次。孙武在内提出五种间谍,分别是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因间”,就是利用同乡关系去从事间谍活动,现代社会“因间”的范围更广,包括亲人、同学、同事、朋友等。“内间”,解释为利用敌人内部派别之间的矛盾进行间谍活动。“反间”,就是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使其为我所用,同时也是最活跃、最生动的一种方法。“死间”,针对敌人内部那些了解我方弱点的人,及时改变或制造假象掩盖我弱点,使敌方主将怀疑提供情报的人,乃至将其杀掉的方法。“生间”,生间者是指那些派往敌方侦察后亲自返回报告情况的人。
《孙子兵法》以《用间》收束全书,不仅与战略决策的《计》相互辉映,同时也使我们看到,孙武的“知彼知己”,“先胜而后求战”的“全胜”思想是始终如一,一贯到底的。《孙子兵法》问世XX 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案卷重温。为它博大精深的内容,庄重严谨的结构,浑然如一的体系而惊叹不已,同时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宝库中有这样一颗瑰丽的玛瑙感到自豪和骄傲!
经典佳句: “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干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8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在经济领域、领导艺术、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初读《孙子兵法》,只觉得晦涩;再读《孙子兵法》,脑袋会思考了,好象是有那么回事。如今,又捧起《孙子兵法》,想写点感悟,与专业相关的东西。
商场如战场,很贴切的比喻。《孙子兵法》是套源自战场的理论,那么在商场上,我们对其加以变通的理解,很多理论、原则都可以借鉴。
一、用人之道
当今企业,都提倡以人为本,优秀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孙子在兵法十三篇中贯穿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在《始计篇》中提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强调将帅在治理军队、领导部属时要赏罚分明、恩威并重;“智、信、仁、勇、严”是将帅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这里的“兵”是“懂得用兵的将帅”,孙子十分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这与现代企业视人力资源为企业的珍宝如出一辙。又如,“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这些强调的都是将帅的重要性。其实,对于士卒,也强调了其作用。“视卒如爱子”企业强调团队合作,关爱员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也是必要的。“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企业是一个团队,团队合作是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内部不能同心协力,必然使更多的资源浪费于内耗之中。
二、企业文化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战争的决策者一定要在战前做周密的计划,对战争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做出不同的估计和安排,也就是说,要打有准备之仗。这点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作出了很好的诠释,面对日益复杂、变化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组织内更高的员工要求,组住对战略已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预测性活动,简而言之“算也”。一个开始时,企业要制定本的战略,对人员需求、培训、绩效考评、薪酬管理等做好规划、未雨绸缪,就可以从容应付未来的发展变化。如果什么都不准备在当今高速运转的市场环境中,势必淘汰出局!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其中要点在“势”而不在“人”。正如将帅看到战争中的“势”一样,企业主管应把握商场上的“势”,及时组织合适的人力,抓住商机,而不是被动地对下属求全责备,人员的组织架构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它必须能因“势”的变化而变化,让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位置上,掌握好机会,发挥出作用。这里所讲的“势”与“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三、激励机制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该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士气;要想夺取敌人的物资,就必须借助于物质奖励。企业若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个颇具战斗力的团队,就应该提倡一种“同仇敌忾”的企业精神。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一样的道理。企业良好的绩效管理还需要辅之激励手段,如物质奖励。随着人们对需求的不断提高,从生理需要慢慢上升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有时候在会上的一番表扬可能来得更有效。这点于“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中强调的“避实击虚”的效果一样。企业在极力员工时,要尽量做到投其所需,避开员工已得到满足的需求,去满足员工渴望得到的需求,实现激励化。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孙子在治军上强调文武兼施,赏罚并重。在企业管理中,也只有文武兼施,赏罚并用,才能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使人人争先,个个努力,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
《孙子兵法》是商战中的“圣经”,特别是在今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飞速过度的时代,也就是在各个行业的商战中从一统“周天子”天下的局面向“春秋”再飞速向“战国”发展的时代,《孙子兵法》对我们的企业家们更具有深渊的指导意义和实际的使用意义。
《孙子兵法》只读一遍等于没读,要多读多思考,才能发觉其中无穷的智慧。
《孙子兵法》心得体会9
其实暑假的时候一直没有想到要看这本书,直到……
那天电视上碰巧在播黄晓明版的电视剧《风流才子唐伯虎》,那一集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秋香被任命为华府总管,负责处理华府各项事务,却遭家丁丫鬟的百般刁难。唐伯虎深知其中难处,想要帮助秋香,于是暗中送与秋香一本《孙子兵法》,并附言:“虽知总管之职首重管理,然《孙子兵法》乃调兵遣将管理军队之不二法门,正好一用。”看完这句话,我脑子里灵光一闪:秋香是华府总管,平时既要管理华府家丁丫鬟,又要处理各项事务;而我目前也担任学校团委组织部的部长,以后可能也会遇到与秋香相似的经历,我为什么不也学一学呢?于是,我便开始准备读一读这本书。
《孙子兵法》第一篇是《始计篇》,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就是说将领们要具备“智”、“信”、“仁”、“勇”、“严”这五方面的素质。将领带兵打仗不仅要有智慧,足智多谋;更重要的是要对手下的士兵讲信用,诚信是根本;另外要有广阔的胸襟,对人仁爱;要有追求,不惧怕困难,勇于探索;还要有原则,该严的时候就得严格。若是缺了其中任何一个,将领想要打胜仗应该是很困难的。我想,我们作为学校的学生干部,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想要带领好自己的团队,这五个字是同样适用的。其实,除了带兵的将领、学校的学生干部这狭小的范围,做人何尝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呢?
第二篇《作战篇》谈论的是作战的策略,这里孙子强调了战争要注重效率。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也经常会提到“效率”二字,这两个字很重要。
第三篇《谋攻篇》,孙子写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将攻心放在首位,充分说明了使人心服的重要性。战争中如此,作为学生干部带领手下的干事亦是如此。干事们在各学生组织工作的一年时间里,遇到棘手的问题难免走弯路走错路,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告诉他,他错了,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他为什么错,错在哪儿。让干事们心服,这才有利于学生组织的长远发展。
此外,《谋攻篇》中还提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这是对自知之明的概括。知彼,要求我们客观地分析别人;知己,更要求我们客观地评价自己。社会是一个群体,不是某一个人的私有物品。对于“知彼”,我们和别人生活在一个社会中就必须客观地分析别人;不能因为别人和自己的某个意见不合就轻易否定别人,更不能因为别人某个方面的欠缺而瞧不起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别人的长处。相比“知彼”,“知己”则更重要,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又怎能奢望别人来了解自己呢!更可怕的是,当自己取得一点点成就时便忘记了深入分析一下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什么话都对,自我膨胀严重。其实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好好地了解自己。只有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才会做到“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第四篇,论述了攻守之势,孙子认为,能够取胜的信号发自于敌,而不能被战胜的信号来自于己,为将者要让自己保持不可被战胜的防守之势,不被对方钻空子,又要善于发现敌人的“可胜之势”,及时地夺取胜利。其方法论意义就是,要使自己时刻保持充分准备,又要善于观察对方的每个细节。反映在自己的部门工作上,就是要使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自己以前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对自己部门的干事们在以后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不让干事因为他所提出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而使他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
《孙子兵法》第五篇讲兵势,第六篇讲虚实,突出一个“变”字,随机应变,适时而动,以无尽的变化来扰乱敌人,使其摸不着头脑,从而克敌制胜。
第七篇论述的是“军争之法”。
第八篇讲的是九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便出自此篇。这一篇中,孙子列举了“五地”和五个“有所不”,指出了在各种地形和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应变措施。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想说,在平时的学习、工作过程中也要如此。任何问题都具有其特殊性,我们只有找到正确、合适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生搬硬套。
第九,第十,第十一篇,分别论述了行军过程中的注意点和地形的利用,这些经验在古代战争中是非常重要的。第十二篇中孙子介绍了火攻,第十三篇中则介绍了离间计的使用。
《孙子兵法》原本只是一部兵书,但是到了现代,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部兵书,里面包含的战略战术思想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而它富含的哲理也是非常深远的。它是一部千古奇书,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感受得了的,就如同品茶,得慢慢品味,才能品出其中味道。